求贤若渴

2024-10-25

求贤若渴(共9篇)

求贤若渴 篇1

自古以来, 得人才者得天下。历史上几乎所有君王都有“求贤”之举, 因而, 求贤诏令不绝于史。通过研读秦至唐代的“求贤令”、“求贤诏”等历史文献, 对这一历史阶段帝王求贤的心理和标准进行分析和探究, 可知古代帝王招纳贤才所采用的标准既有相同之处, 也有各自特色;古代帝王对贤才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甚至大异其趣。

一、求贤纳才以求建国兴业的心理

“无常安之国, 无恒治之民, 得贤则昌, 失贤则亡。自古及今, 未有不然者也。”[1]能否选用贤才, 关系国家的兴亡。历代圣明的帝王深知人才的重要性, 都把招贤纳士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问题, 把尊贤重才作为治国之本, 奋力躬行。不仅具有重贤的思想, 重贤的实践也是不胜枚举。有的甚至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

秦孝公极其成功地在秦国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战时法制社会, 这一切的实现自他颁布求贤令开始。公元前361年, 孝公即位后, 立即下了一道“求贤令”:“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 修德行武……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 吾且尊官, 与之分土。”[2]招纳有才能的人, 为秦国的改革献计献策。商鞅评说:秦公求贤令, 乃五百年一卷雄文。其一, 痛说国耻, 历数先祖四代无能, 开旷古先河;其二, 求霸业而不求吏治, 身处穷弱, 竟能做鲲鹏远望吞吐八荒;其三, 胸襟开阔, 敢与权臣分享秦国, 公器之心可昭日月。只此三点, 堪称真心求贤。汉高祖刘邦曾亲下“求贤诏”, 宣布:“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 使明知朕意。……其有意称明德者, 必身劝, 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 署行、义、年。有而弗言, 觉, 免。”[3]一个封建帝王, 为保证揽尽群贤, 不至于埋没人才, 号令官员访求贤人, 亲往劝勉, 备车请送, 并对有贤未荐者予以革职。有贤必荐, 违者必究, 其决心之大, 跃然可见。三国时期曹操为了达到网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目的, 从建安十五年 (公元210年) 到建安二十二年 (公元217年) 的八年时间里, 先后下达了三道“令”, 这就是《求贤令》、《敕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举贤勿拘品行令》, [4]其思贤如渴的迫切心情已可概见。唐太宗李世民亦十分注重人才的选拔, 认为只有选用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才能达到天下大治, 因此曾先后五次颁布求贤诏令。在其中一篇《荐贤举能诏》[5]中袒露:“朕遐想千载, 旁览九流, 详求布政之方, 莫若荐贤之典。”大声疾呼有才能的贤人“务尽报国之义, 以副钦贤之怀。”渴慕贤才的心情昭然于世。

二、真心实意与叶公好龙

纵观唐前历代求贤诏令, 尽管帝王普遍认可:治国之要, 务在举贤。认识到人才的重要, 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但比较起真心实意求贤若渴的帝王, 有的帝王求贤也只是叶公好龙罢了。

以前秦世祖昭宣皇帝苻坚和隋炀帝杨广为例。据史料记载, 苻坚在位期间所颁布的“求贤令”是历代帝王中最多的。最有影响的是:升平二年 (公元357年) 下诏各级官吏举荐“殊才异行、孝友忠义、德业可称者”;[6]甘露三年 (公元258年) 诏求:“其有学为通儒、才堪干事、清修廉直、孝悌力田者, 皆旌表之。”[7]咸安二年 (公元372年) 三月诏令“关东之民, 学通一经, 才成一艺者, 在所郡县以礼送之。在官百石以上, 学不通一经, 才不成一艺者, 罢遣还民。”[8]还在灭燕之后, “遣猛于六州之内听以便宜从事, 简召英俊, 以补关东守宰, 授讫, 言台除正”[9]等等。对于知名人士, 苻坚更是千方百计罗致, 常以安车蒲轮礼请, 甚至不惜大动干戈而求得一贤。如出身贫寒的王猛、襄阳谋士薜瓒、刑余之人张蚝以及羌人姚苌、鲜卑人菜容等等, 举不胜举。可见其求贤之真心实意。

对比诚心求贤的帝王, 有的帝王只是借求贤之举, 标榜自己的贤明, 做形象工程而已。隋炀帝在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四月下“求贤诏”, [10]特别要求“学业优敏, 文才美秀”, 把“文才”作为选贤的标准。但是隋炀帝杨广对自己的文才极其自负, 认为即使以才选君, 也该自己当皇帝。薛道衡才名冠绝南北, 隋炀帝就找个借口把他杀了, 还得意地问:你还能作‘空梁落燕泥’吗?王胄有名句“庭草无人随意绿”, 诗文被社会奉为范文, 也被杀掉。这种求贤, 不过是装模作样、叶公好龙罢了。

三、德才兼备是历代帝王求贤的标准和难题

(一) 历朝的求贤标准有其共性, 即努力追求德才兼备, 但因世、因时、因事、因职和因统治者的德才状况各有侧重。

从历代的求贤诏令来看, 德才兼备, 是招贤纳士追求的最高标准, 但是德才兼备的人才, 不仅是相对的, 而且是奇缺的, 历史上这样的人才屈指可数。所以, 对这一标准, 帝王没有过于理想化, 往往持务实的态度, 根据治理国家的实际需要, 灵活掌握选人标准, 使选人服从“治世”需要。其中以曹操的“求贤三令”表现得最为典型。

在东汉末年的社会大动乱中, 曹操充分认识到人才是其实现统一大业的关键所在。为此, 他在用人方面作了大胆的革新, 彻底打破过去“经明行修”这个传统的仕进标准, 坚决主张从各阶层选拔人才, 广开才路。传统的做法是先德后才, 但曹操却相反, 他三次下达求贤令, 公开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

在其首次颁布的《求贤令》中说:“今天下尚未定, 此特求贤之急时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的求贤标准。

时隔四年, 曹操的第二道求贤令———《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举陈平、苏秦之例, 强调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推翻了传统贤士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的定义, 他认为所谓贤人要符合两个条件:第一要有能力, 第二要能够为我所用。他举例说, 即使是像陈平那样“盗嫂受金”、像吴起那样“杀妻求将”的人才, 他都会“得而用之”。

曹操的第三道求贤令———《举贤勿拘品行令》与上两道求贤令意思相同, 但说得更为直露。明确主张乱世之时, 要敢于起用“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唯恐许多名声不好的有才之人, 因受到名士的清议品评而遭到废弃, 不能为己所用, 因此反复强调用人要不拘品行舆论, 弃其所短, 用其所长, 只要有才, 就可以大胆地推举任用。

曹操这种“唯才是举”的人才观, 囿于历史的局限, 显然有偏颇之处, 品德和才能是人才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者缺一不可。德靠才来发挥, 才靠德来统帅。有德有才, 必然会推动事业的发展, 有才无德, 则会形成奸佞当道的局面, 最终导致事业的遇挫或失败。但其合理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 使用人才当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主要是利用其最大使用价值, 至于他们身上的某些缺点、错误, 只要无关大局, 就不应深究。

(二) 乱世尚才, 治世尚德;开拓尚才, 守成尚德。

综观诸“求贤”诏令, 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 诸帝王对“贤才”的要求各不一样。传统文化一向十分重视“立德”, 把德行作为选才的重要标准。但是时代背景不同, 求贤标准也有所偏重。

汉高祖刘邦初得天下, 帮他打过天下的各色人才又有不少要夺取他的天下, 搞得刘邦手忙脚乱。只有读过书, 并注重德行的人才, 如张良、萧何等, 一直死心塌地忠于刘邦。切身的经验体会使刘邦深感打天下与坐天下不是一回事, 使用的人才不能不有所选择, 于是开始看重标榜德行的读书人。于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 二月下求贤诏, 感念“贤人以与我共平之矣, 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夫?”为笼络民心, 渴望“贤士大夫有肯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汉高祖的这篇求贤诏, 标志着他从创业进入守成后人才观念的转变。

魏武帝曹操在“世积乱离”的时代, 不拘一格, 甚至打破了品性为上的用人习惯, 提出了一种“惟才是举”的用人标准:“若必廉士而后可用, 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 唯才是举, 吾得而用之。”曹操三下“唯才是举”令、以及不拘一格用人的思想在当时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特殊历史背景下有其积极意义, 为战胜对手, 开创基业奠定了基础。如其所言“治平尚德行, 有事赏功能”。意思是天下太平的时候, 我们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前面, 慢慢地去寻找那些德才兼备的人, 但是现在是一个有事的时候, 是一个天下不安定的时候, 是一个急需人才的时候, 这个时候我们要奖赏的是功能, 功是功劳, 能是能力。当然, 这种做法和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分不开的。

隋文帝杨坚在开国之初, 以“贤良方正”的政能之才作为用人之要:明知今古, 通识治乱, 究政教之本, 达礼乐之源。

隋炀帝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四月颁布的“求贤诏”, 强调“学业优敏, 文才美秀, 并为廊庙之用, 实乃瑚琏之资。”其时正值太平之秋, 特将“文才”作为贤才之条件。

与曹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同, 唐太宗用人, 由于即位后的太平治世与曹操所处的混战乱世不同, 因此他较注重人才的品行、学术方面的基本素质。贞观十七年 (公元643年) 五月, 唐太宗下诏, 令地方州、县长官推荐贤良、茂才、异能之士。结果应荐者多非真才实学, 唐太宗很不满意。于是次年即贞观十八年 (公元644年) 颁布“荐贤举能诏”, 再次下诏求贤, 明确地表明其德才兼备的思想。“今之天下, 犹古之天下也。宁容仲舒、伯起之流, 偏钟美于往代;彦和、广基之侣, 独绝响于今辰?”感叹当今“俊造难进”, 于是“令州县依前荐举, 皆集今冬, 奇伟必收, 浮华勿采。无使巴人之调, 滥吹於箫韶;魏邦之珍, 沉光于汉水。务尽报国之义, 以副钦贤之怀。”要求州、县长官荐举真正有才能、有操行的“奇伟”才杰, 于冬天会集于京师, 听候召对。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今天, 充分认识古代帝王求贤思想和标准的积极意义, 从中汲取丰富的养分, 不仅对于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才制度, 增强我国人才竞争力大有裨益, 而且将会间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通过研究唐以前的求贤诏令文书, 可以看出古代帝王为治国兴业的需要皆重视贤才;但有的是真心实意求贤, 有的只是叶公好龙罢了;历代帝王求贤的标准有其共性, 也因历史条件的差异, 各有侧重。

关键词:唐以前,求贤诏令,求贤心理,求贤标准

参考文献

[1]汉·韩婴.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80:187.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75:202.

[3]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71.

[4]三国·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4:40-41, 46, 48-49.

[5]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2:472.

[6][7][9]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4:2885, 2888, 2931.

[8]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卷一百零三, 1956.

[10]唐·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68.

求贤若渴 篇2

导语:文言文一直是我们学习的难点,但是我们还是要学,看看下面的庭燎求贤说文言文翻译吧!

庭燎求贤说文言文

【原文】

齐桓公设庭燎,为便人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于是东野有以九九见者。桓公使对之曰:“九九足以见乎?”鄙人曰:“臣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者乎?夫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所以成其大也。《诗》曰:“先民有言,询于刍荛(ráo)。”博谋也。桓公曰:“善。”乃固礼之。期月,四方之士相导而至矣。

【译文】

求贤若渴,礼贤敬才 篇3

治国平天下,必依赖贤才;凡贤明君主,必求贤若渴(亦说“思贤若渴”)。一提到求贤若渴,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我本来是一个布衣百姓,在南阳耕田种地……先帝(指刘备)不嫌我地位低贱,放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之中去看我,向我咨询当代国家大事,我因此而受到感动和激励,所以才答应追随先帝为他效劳。”a从诸葛亮这段叙述里,可知“三顾茅庐”是确有其事。《三国演义》对此事所做的描写,更是感人。如果刘备只是一般地希望得到人才,一般地做到谦虚待人,那他就做不到三顾茅庐,去两次,甚至去一次见不到也就算了。招揽人才需要的正是这种求贤若渴的精神。

唐太宗对求贤若渴是有实际体会的,他说:“治主思贤,若农夫之望岁;哲后求才,若旱苗之思雨。”b意思是说,一心求治的君主盼望得到贤才的心情,就像农夫盼望有个好年景一样;贤达英明的帝王渴望得到人才,如同久旱的禾苗渴望得到一场好雨。唐太宗将他的思贤之情说得既形象又真切。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时时处处注意发现人才、招揽人才、重用人才,逐渐在自己周围聚集起一批治国治军的优秀人才。

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特别注意收揽人才,他说:“予(我)思英贤,有如饥渴。”a只要听说有贤人,即使在穷乡僻壤,他也要千方百计请到身边。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的军队到了徽州,他听说隐居家乡的老儒朱升很有名气,便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从连岭前往石门山中,亲临其家,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朱升很受感动,向朱元璋进献了三项良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正是这九个字从宏观上确定了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朱元璋占领建康(今南京)后,就聘请各地名儒到自己身边,与他们谈经论史,向他们咨询国家大事,对他们十分器重。癸卯年(1363)又命令有关部门在他的住所西边,建了“礼贤馆”让名儒们居住,陶安、夏煜、刘基、章溢、宋濂、苏伯衡等,都住在馆中。朱元璋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和行为,给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人们认为这样的人才是心怀大志、能够开国创业的君主,因此大批人才前来投奔他,

辅佐他。

能不能真正做到求贤若渴,使求贤收到实效,关键是要在思想上真正弄明白为什么要求贤、怎样求贤。如果思想上没有认识到贤才的重要,没有重用贤才的打算,只是装出一副“若渴”的样子,沽名钓誉,或是在执行中将求贤当作不得不完成的一项任务,急于求成,那就很难招到贤才。中国古代在这些方面也有经验教训:

求贤不是为了装门面,不能口是心非,做表面文章。荀子说:“君主的最大问题,不在于说不说任用贤才,而在于是不是真心诚意地任用贤才。说任用贤才,只是口头上的;而拒绝任用贤才,却是实际行动上的。口头上说的和行动上做的完全相反,而想要贤才到来,坏人离去,岂不是很困难的事吗?”a南宋的杨万里(担任过东宫侍读、秘书监等职)在给皇帝的上书中,直言不讳地讲了如下意思:贤才能不能被招来,不光看君主发布的诏书,更重要的还要看君主是不是真的喜欢贤才,是怎样对待贤才。如果人们发现君主实际喜欢的不是贤才,而是奸邪小人,那就会与诏书上的要求正好相反,“求忠则得奸,求才而不才者至”了。b

求才不能下达硬性指标。宋英宗时曾发布诏书来纠正当时各地为完成数额指标而滥举人才的做法:朝廷“岁限定员”,每年给各地下达举荐人才的数额指标。于是问题就来了,各地长官关心的不是如何荐贤,而是如何完成任务,“一切取足以闻”,以至于“奔竞得售,而实材者见遗;请托得行,而恬守者被弃”,那些奔走钻营、请托走后门者如愿以偿,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恬淡自守的人却被遗弃。这样的举荐,别看搞得很热闹,实际只是充数而已。因此,现在命令中央和地方的臣僚们,在举荐人才时,“务在得人,不必满所限之数”。c宋英宗的诏书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举荐人才也好,引进人才也好,若规定一年要完成多少数额,甚至目标分解到人,将完成任务情况计入年终考核结果,实际正与提拔人才的初衷背道而驰。选拔任用各类人才,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就是有,暂时没有就是暂时没有,多就是多,少就是少,上面下达指标不对,下面滥竽充数也不对,为了“博得头彩”而弄虚作假更不对。

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求贤不是求物,求贤若渴不能有名无实、附庸风雅,得贤之后要安排合适位置,给予相应待遇,还要礼贤敬贤,否则将会事与愿违。

墨子说:用什么办法才能使贤能之人增多呢?贤能之人是国家的珍贵财富和社稷的辅佐之才,“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a。就是说,要想得到贤士并使之越来越多,必须做到使他们富有,使他们地位尊贵,使他们受到尊敬,使他们享有荣誉。大致说来,“富之,贵之”,指的是物质待遇和政治待遇要优厚;“敬之,誉之”,指的是以礼相待。

为什么要给优秀人才以优厚待遇?韩愈有一篇《马说》,用千里马比喻优秀人才,道理讲得比较透:“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马夫)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饲养马的人)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这种马),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与普通马一样都做不到),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拿着马鞭)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养一匹千里马与养一匹普通马 ,成本是不一样的,如果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在马槽里吃草料,它吃不饱,力不足,能力和优势就表现不出来。使用优秀人才与使用千里马的道理是一样的。大凡头脑比较清醒的君主都懂得给贤才待遇从优的道理,一般也是这样做的。

朱元璋懂得厚养人才的道理,他说:“治国家,首先要得到贤才。贤才是天下人所寄托的希望。然而出身平民的士人,要交给他工作,必须先给他能够用以养廉的条件,然后才可以责成他把工作干好。”a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是一位关心人才的“促进派”。有一次朝会后,给官员们发了工作餐,马皇后令太监拿一份来自己尝尝,感觉不可口,便对皇帝说:“人主自奉欲薄,养贤宜厚。”说皇上自己的供奉可以节俭,但对贤才的待遇应该丰厚——说得何等好啊!有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皇后问太学学生有多少,皇帝说有几千。马皇后便说:“人才不少啊。学生们是供给伙食的,但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于是设立了“红板仓”,筹集粮食赐给太学生养家。向太学生发粮养家的制度就是从马皇后开始

nlc202309091403

建立的。b

求贤是不是只要给他们丰厚待遇就能解决问题了呢?古人的经验是:不行。因为对贤士来说,还有比待遇优厚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他们要以礼相待,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看重他们的能力,珍视他们的成果。宋朝人陈亮在给皇帝的上书中对这个问题讲得更透一些:“哪个时代不出人才,哪个人才不想对社会做贡献。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不伸着脖子等待任用的,但往往要看皇帝的态度是什么样子。假使皇帝能虚心对待他们,诚心诚意重用他们,即使没给他们高官厚禄,也可以使他们甘于舍身,更何况献计献策呢?如果皇帝傲慢无礼,那么即使将高官厚禄摆在他们面前,英雄豪杰之士宁愿穷困饿死,对这样的高官厚禄也不屑一顾……皇上千万不要认为只要给予高官厚禄,就可以把英雄豪杰当作奴婢一样使唤,那样的话,天下本来有英雄豪杰之士,却因害怕皇上缺乏诚心而不来了。”a明洪武十三年(1380)十月,朱元璋对管人事的吏部讲:“天下之务非贤不治,求贤之道非礼不行。”b这应该是对求贤之道的最佳概括。

敬贤礼贤,做领导的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不能在贤士面前端架子。明孝宗是一位“优礼大臣”的皇帝,他常常把大臣叫到自己屋子里,从容地讨论问题,和颜悦色,“真如家人父子”。对内阁大臣,皇帝都尊称他们为先生。李东阳有诗赞道:“近臣皆造膝,阁老不呼名。”对近臣都能促膝谈心,对各部大臣称先生而不直呼其名。c

臣子见了君主往往诚惶诚恐,涉世不深、阅历不多的人才,初见高级领导时也往往怯生生的。因此,礼贤下士应该是君主和各级领导的基本素质。史载:唐太宗仪表威武,面容严肃,进见的百官往往望而生畏,举止失当。太宗知道这种情况后,每次见到有人奏事,必定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希望这样能听到臣子的直言规谏,以便了解治国理政的得失。d皇帝令人望而生畏自不必说,手握大权的大臣同样也有令人见而却步的情况。明代徐阶四十三岁时,就掌握了辅佐选用官员的大权。按照惯例,吏部高官接见一般官员时,惜言如金,以显示自己的严肃和冷峻。徐阶说:“像这样子,怎么能广泛选拔人才呢?”于是他决心放下架子,用好言语、好脸色待人,接见士人时,尽量坐得时间长一点,细细询问各地的重要事情,以及吏治和民间疾苦,并间杂交流相互的认识、观点及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借这样一个谈话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士人。见到徐阶的人自己也很高兴,愿意向他言无不尽,因而徐阶在官员中的声誉更高了。a掌管官员选拔任用的部门,在官员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了。正因如此,在这类部门中,倡导、树立礼贤下士的作风,就显得尤为重要。

曹操三下求贤令 篇4

曹操在起兵创业阶段, 就注重人的作用, 更注重得到人才为己所用, “吾任天下之智力, 以道御之, 无所不可”就是这种心迹的表露。这里的“智”是指谋臣, 泛指谋略、智慧, “力”是指武将, 泛指军事力量。

可见, 崭露头角的曹操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保证, 而且对人力资源的认识也是非常人所能及的。例如, 攻克冀州后, 他令人遍访冀州贤士, 求贤若渴;他不仅对主动投靠自己的人高薪聘请、尊重有加, 而且对敌营中的人才也倍加喜爱。

比如, 见许褚“威风凛凛”, 心中暗喜, 见贾诩“应对如流, 甚爱之”, 然后想方设法争取过来为己所用。事实上这些人都为曹魏集团建立了丰功伟绩。他爱才情深, 常常产生对人才的深深怜惜, 他的数哭郭嘉、典韦, 令人潸然垂泪, 感动不已。他宴饮长江, 以真挚动人的诗歌倾诉自己日夜渴望人才的心情。他的诗句“山不厌高, 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慊悱下白屋, 吐握不可失, 众宾绝满归, 主人苦不悉”, 表达了对贤才求之若渴的心情, 以及“何恨不能天下贤士尽为己用”的政治抱负。

根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记载, 为了招揽人才, 曹操不为汉末选官的陋习所束缚, 从东汉建安八年开始的十五年里, 连续多次颁发《求贤令》, 下诏求贤, 招纳治国之士和有用人才。曹操颁布的三道《求贤令》, 被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 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 不得其主。

求贤用士的成语解释 篇5

【成语释义】

访求并任用贤能的人才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兄弟,俺求贤用士哩,你依着师父出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求贤下士

百科

求贤村:和气致祥 篇6

求贤村,守着北京的南大门。辽代以前,永定河被称为浑河,水流湍急、河面较宽,过往行人只能通过渡船到达对岸。因此,当时村内河边处有一渡口,被称为求港。渡口常有一对夫妻以摆渡为生,男子姓求、女子姓贤,二人恩爱,助人为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后来一位巡府大人在此路过,闻后便说:“求港好,且得到贤人相助。”日后,求港被称为求贤港,成村后改名为求贤村。

“一地碱、两块沙、有块好地求贤挖。”北京大兴区,大多以盐碱地、沙地为主,而这里堪称“沙漠中的绿洲”。村里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目前,全村拥有蔬菜冷棚1000个。大棚蔬果种植以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西瓜、甜瓜为主,并辅以花卉栽培,还建立了番茄、豆角、黄瓜、芹菜等为主要品种的无公害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同时,村里形成了以油桃、时令蔬菜等为主导产业,田间收购、网络销售、订单农业种植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销售体系。近两年,该村还兴起了民俗旅游。

说到民俗旅游,特色采摘和绿色农家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这里,将两者合二为一,建起了蔬菜大棚里的“农家乐”。吃什么摘什么、摘什么做什么,完全是一条龙服务。当我们拍摄时,开放式的厨房里,煎炒烹炸已经开始,炖鱼的香味扑鼻而来,搅得我们的肚子咕咕地叫。我们也不闲着,一头扎进了西红柿大棚,一边拍照自乐,一边采摘个头大的西红柿,忙了好一阵儿,我们兴冲冲地将成果放到“大厨”面前,有人说要做西红柿炒鸡蛋、有人要吃凉拌。没过一会儿,农家宴席已经上桌,大家吃得不亦乐乎。

置身乡村,感受最多的是快乐,城里人来到这里放松,而村民们在这里也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村里就有一个“求贤艺术团”,全村四分之一的村民都是这里的文艺骨干。大家每天排练节目、自娱自乐的同时,还有更高的艺术追求。目前,已将河北梆子的演出节目以旧瓶换新酒的方式进行重新排练,顺应潮流的同时也不丢失传统文化。

一天下来,感觉这里是个幸福指数超高的地方。每位村民笑颜如花、每位游客驻足忘返。走的时候,路过一片杏花林,幻想着杏花盛开的景象,虽不如桃花那般艳丽却干净洁白,静静地温暖地绽放,好比求贤。

本栏编辑:曾诗淇

社会保险:求职求贤的催化剂 篇7

社会保险:求职者的“平衡杠杆”

根据调查, 影响求职者的就业幸福指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薪资待遇。选择一份职业, 能够享有可观的收入,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就业幸福感。而在朋友之间比较最多的往往也是工资收入水平的高低。成为高收入群体, 也常常都是各行各业从业者的目标。2.工作环境。许多人梦想着能够进入外企工作, 或者大型公司, 其根本原因就是能够提供相对较好的工作环境, 享受小资似的办公环境。“我真的希望能遇上一个能知贤纳人的领导, 并且有一个比较宽松的工作环境, 同事之间和睦相处, 工作中能秉公处事, 但也不要缺少人情味……”前来招聘会应聘的小陈说道。在他看来, 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就业幸福感。3.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施的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维持社会稳定, 保证因退休、失业、伤残而丧失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否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险, 已经成为求职与求贤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求职者将社会保险作为选择用人单位的重要依据是因为社会保险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 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从业人员的基本利益, 解除后顾之忧。“根本没有考虑过不提供‘五险一金’的单位, 因为那样觉得得不到基本保障, 像是在卖命。”前来参加招聘会的童梦洁同学说道。童梦洁同学是2012年毕业的应届生, 在求职过程中将社会保险作为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她看来, 社会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仅能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 还能提高工作积极性, 提高工作幸福指数。“如果不能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险的单位是不纳入参考范围的, 我觉得那是在逃避责任。”在社会保险中, 童同学认为医疗保险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保证健康了, 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工作状态。”

无独有偶, 在求职现场许许多多的人都把能否提供“五险一金”作为是否为好单位的判断依据。“能提供‘五险一金’的单位不一定会是好单位, 但是不能提供的就一定不是好单位, 至少我一直都是这么认为的。”在现场应聘的池同学说道。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 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福利性、社会性以及强制性。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险可以视作逃避责任。如此看来, 池同学的理解还是有理可循的。

社会保险:求贤者的重要砝码

不仅仅是求职者, 包括许多求贤者, 也十分重视社会保险对应聘者的吸引力。林晓良是2010年的毕业生, 学的是网络维护专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网店的客服售后, 刚开始在求职路上也并非十分顺利, 那时候主要还是以收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对于“五险一金”也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其实说心里话, 那会儿挺羡慕那些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 单位提供五险, 感觉踏实。那时候也主要是以有没有五险来判断是否是一份好工作。后来直到我做了总监公司才给我办了社保。”而现在林晓良也已经走上了创业路, 自己开了家公司。他认为, 为员工提供社会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国家没有强制要求也一样会为员工办理。“在我们公司, 社会保险所有费用都是由公司缴纳的, 并没有从员工的工资中扣除。我们公司这样做也是变相地提高员工待遇。就现在看来, 成效还是有的, 主要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 而且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也具吸引力。”

记者在招聘会现场看到, 许多用人单位都将提供社会保险同薪资待遇、晋升空间和工作环境等作为吸引人才重点。对此林经理也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求贤有的时候比求职压力更大, 公司也希望能够寻求人才加入, 如果不提供社会保险, 在人才的竞争中就会明显处于劣势。现在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都非常看重社会保险这一块, 在薪资待遇后紧跟着就要了解公司能否提供‘五险一金’, 这已经成为求职者大体了解公司的途径了。”

浅析汉初求贤诏的演变 篇8

一、“贤士大夫”标准的限定

西汉建国之初, 经济凋敝、人口锐减。虽然整个国家的法律、礼仪、章程和军法等都有了基本的设定, 但是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上仍然是不够完善的, 庞大的汉帝国缺少适宜的官吏去管理兵刑钱粮等相关政务。所以, 汉高祖刘邦在继高帝五年 (公元前190年) 颁布《复故爵田宅诏》, 十一年颁布《限赋诏》之后, 在同一年颁布了开国以来的第一道求贤诏, 即《高帝求贤诏》: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 伯者莫高于齐桓, 皆待贤人而成名。今天下贤者智能, 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 士奚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 以为一家, 欲其长久, 世世奉宗庙亡绝。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 而不与吾共安利之, 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布告天下, 使明知朕意。御史大夫昌下相国, 相国酂侯下诸侯王, 御史中执法下郡守。其有意称明德者, 必身劝, 为之驾, 遣诣相国府, 署行、义、年。有而弗言, 觉, 免。年老癃病, 勿遣。 (1) p71

汉高祖在诏令的开篇就以周文王、齐桓公自诩, 从共同治理天下的高度出发, 突出强调了任用贤才的重要性, 并直言“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 吾能尊显之”。这篇求贤诏虽然简明扼要地以治国安邦为出发点, 提出了较为详细的人才推选方法, 但是在“求贤”的具体目的上却是模糊不清的。诏令中只是说要求“贤士大夫”, 但到底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士大夫”, 这些人推选出来后会委派一些什么职责都没有一一阐述。这一时期的求贤诏还仅停留在鼓舞民心的阶段, 而且史籍中对此次求贤诏相关的情况、人物等都没有任何记载。可见, 求贤诏在这时还没有与具体的政治活动衔接起来, 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至汉文帝时期, 天象异常频发。在中国古代, 这往往被认为是天子失德的一种昭示。朝廷一般会通过颁布诏令的方式, 以皇帝在宗庙前检讨自己的过失加以应对。前元二年 (公元前178年) , 据记载发生了日食, 为此汉文帝特地颁布诏令, 专门就日食之事检讨自己的过失, 除了减少御用马匹, 裁剪军队侍从, 还要求臣下积极谏言等, 即“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 以匡朕之不逮” (2) p116。这篇诏令在《西汉诏令》中被命名为《日食求言诏》。就篇名而言, 求贤似乎并非主要目的。的确如此, 在这篇以稳定民心为主的诏令中, 虽然汉文帝明确提出了想要求取能够直言进谏的贤才, 对“贤士大夫”的标注有了初步限定, 但是其求贤的出发点, 是为了应对上天对其失德的警示, 并非出于主观上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考虑。可见, 这一时期, 求贤诏还未真正成为招纳贤才的主要工具。

但到了前元十五年, 求贤诏已经有了较为规范性的格式, 颁布的对象, 推举人才的标准一般都需明确标注。如这一时期汉文帝颁布的《求贤诏》:

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 傅纳以言。 (3) p127

其基本格式为:诏某官推举特定类型的人才。而征召的官员也有限制, 一般为诸侯王、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等高级官吏。

汉文帝在文化上对黄老治术的极力推崇, 使得其比起前代君主在选贤任能上更多了些谦恭与温婉。他更加重视任用一些有文学才能的贤士, 可以对朝政进行较为温和的政治革新。从这道在前元十五年颁布的求贤诏,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汉文帝已经在主观意识上主动求贤。可见这一时期的求贤诏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实用性。

汉武帝主张以求贤而安天下, 可以说他的求贤诏应用的次数为西汉历代皇帝之最。汉武帝继位之初, 第一道诏书就是一篇求贤诏。建元元年 (公元前140年) 冬十月, 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两千石、两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4) p155-156初登大宝的汉武帝因循文帝传统, 选拔贤才的标准仍然是能直言极谏者。但随着黄老之术的逐渐没落, 儒家经学的日益鼎盛, 汉武帝对“贤士大夫”的评判标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能“直言极谏”上。元光元年 (公元前134年) , 汉武帝就颁布了两道求贤诏以选举“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元光五年又颁布诏令以求“明当世之务、习先圣之术者”。而到了汉武帝鼎盛时期, 求贤诏的求贤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孝廉、茂材、异等、习先圣之术、明当世之务等名目, 对贤才的要求又有了更多地限定。可以说汉武帝在选拔人才时更有针对性, 也更加具体。

二、考核方式的进一步明确

求贤诏是皇帝亲自选拔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但要想将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真正融入到国家政治管理活动中去, 就要依赖皇帝的个人能力和对人才的渴求程度。汉高祖时期, 伴随刘邦从一介平民打拼到天下尊主地位的贤才能士颇多, 萧何、韩信、陈平等都可算得上是其左膀右臂, 所以, 刘邦并不真正再需要一个近身出谋划策的人才。我们从高帝十一年 (公元前196年) 颁布的《高帝求贤诏》中可以看到, 他对人才的考核方式并没有明确规定, 仅仅标注了“年老癃病, 勿遣”。

到了汉文帝时期, 文帝首创了贤良对策的方式选拔人才。这是一种由官员向皇帝推举贤良人才, 再由皇帝亲自就政事、经义等问题对这些人员加以策试以选出可用之才的选官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一个结果, 就是会出现诸多策问名篇。这样求贤诏中一般就不会多涉及选拔贤才的具体问题, 这些问题会在随后的策问中出现。如汉文帝在前元十五年颁布的《求贤诏》:“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上亲策之, 傅纳以言。”这道求贤诏言简意赅, 并未透露文帝求贤的真实原因和具体态度等内容。但我们从《汉书·袁盘晃错列传》中看到这篇著名的策问--《策贤良文学诏》:

惟十有五年九月壬子, 皇帝曰:“昔者大禹勤求贤士, 施及方外, 四极之内, 舟车所至, 人迹所及, 靡不闻命, 以辅其不逮;近者献其明, 远者通厥聪, 比善戮力, 以翼天子。是以大禹能亡失德, 夏以长楙。高皇帝亲除大害, 去乱从, 并建豪英, 以为官师, 为谏争, 辅天子之阙, 而翼戴汉宗也。赖天之灵, 宗庙之福, 方内以安, 泽及四夷。今朕获执天子之正, 以承宗庙之祀, 朕既不德, 又不敏, 明弗能烛, 而智不能治, 此大夫之所著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 各帅其志, 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 通于人事之终始, 及能直言极谏者, 各有人数, 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朕甚嘉之, 故登大夫于朝, 亲谕朕志。大夫其上三道之要, 及永惟朕之不德, 吏之不平, 政之不宣, 民之不宁, 四者之阙, 悉陈其志, 毋有所隐。上以荐先帝之宗庙, 下以兴愚民之休利, 著之于篇, 朕亲览焉, 观大夫所以佐朕, 至与不至。书之, 周之密之, 重之闭之。兴自朕躬, 大夫其正论, 毋枉执事。乌乎, 戒之!二三大夫其帅志毋怠!”

针对这篇策问, 晁错写出了著名的《举贤良对策》, 对三皇五帝以来的君主在选拔任用人才方面的得失做出了精辟阐释, 获得了这次贤良对策的第一名。前元十五年的这道求贤诏本身并未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随后的《策贤良文学诏》的策问中, 明确地提出了这次求贤的原因“将以匡朕之不逮”, 求贤意图解决皇帝在个人、官吏、政务和人民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求贤的标准“能直言极谏者”。从功效方面来看, 这次求贤, 更是选出了像晁错这样的著名历史人物。可见, 这时的求贤诏已经与政治活动有了密切的联系, 通过贤良对策的方式选出的人才已经开始为国家的政治管理产生了诸多方面切实有效的作用了。

汉武帝对贤良对策的考核方式尤为重视, 做到了亲力亲为。例如, 在元光元年的诏举贤良中, 董仲舒接受了汉武帝的三次策问, 产生了著名的《天人三策》。汉武帝对被推举的贤良十分重视, 经常亲自阅读对策之文, 如果发现有被埋没之才, 更是会破格提拔。元光五年, 汉武帝正是亲自阅读了公孙弘的对策后, 发现公孙弘在管理国家方面自有一套方案, 便将当时的第二名公孙弘提拔至第一名, 这才成就了后来的一代名相。

除了贤良对策的考核方式, 汉武帝元光五年, 诏:“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习先圣之术者, 县次续食, 令与计偕。” (5) p164这次的求贤采用的是与上计官吏一起去长安的方式。这种方式在西汉历代皇帝中绝无仅有, 也足以见得汉武帝对人才的渴求程度。

三、效果显著, 广纳人才

西汉建国初期, 人才凋零、百业待兴, 急需多方面的人才来建设管理国家。但我们来看汉高祖在高帝十一年颁布的《高帝求贤诏》, 在之后的史书典籍中并没有对这次的求贤结果有所记录, 故而我们可以推测, 这篇求贤诏并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究其原因, 或许正是因为求贤标准和选拔方式的不明确才导致了这次的求贤未能落实到实处。

汉文帝继位之后, 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 以求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随着“文景之治”带来的物质生活上的极大满足, 与之相呼应的政治生活却是另一番光景。由于汉文帝在政治上受黄老治术影响严重, 文帝对搜求天下典籍、任用文学之士更加重视。在前元十五年九月的这篇《策贤良文学诏》中, “朕既不德, 又不敏, 明弗能烛, 而智不能治, 此大夫之所著闻也。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 各帅其志, 以选贤良”, 可知文帝甚至专门颁布了诏令, 征请天下名士赴京师长安传授各自所学。所以由此可见, 汉文帝所选拔的人才如晁错等在治术上也较为狭隘, 并没有为其他领域选拔出较为优秀的人才。

汉武帝时期, 自建元元年至元光年中的求贤诏, 在推举人数上都达到了数百人, 更是在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虽然历史上借求贤诏显身扬名的人物有限, 但是汉武帝屡次颁布求贤诏, 这些诏书在民间广泛传播, 百姓们看到统治者如此礼贤下士, 招纳贤才, 归属感和依附感不免油然而生;同时那些有志之士看到了皇帝求贤的诚意, 即使未能被推举, 也会纷纷至京城上书, 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

诏令不仅是封建帝国最高统治者个人意愿的反映, 更是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体现。汉初历代君主的求贤诏也可以说是西汉初年政治变革、文化变迁的一面镜像。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 以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兴起, 求贤诏在人才儒学化方面的影响日渐明显。求贤诏不再仅仅是“求贤士大夫”的一道诏令, 它更多的成为了统治者手中一把维护封建统治、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利器。

参考文献

[1]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2][汉]司马迁.史记[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5.

[3][汉]董仲舒.董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6]刘庆鑫.汉武帝求贤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求贤若渴 篇9

老总惜才求妙方:为留人心迈出“那一步”

范雅丽在杭州打拼多年,什么的风浪没见过?但2013年5月,在浙江省装饰行业订购会上,她感觉自己有些力不从心,眼见人家公司一批一批的业务订到手,而她只捞到了一些偏远地方的小业务。

那天,她躺在家里,对公司前途充满忧虑。这时,她忽然想起了同行好友、宁波公司的老总王进财的一句话:“好企业要发展,一定要好的手段和人才,这才是生存壮大的根本!”她觉得非常在理,于是,她给好友打去求教电话,王进财私下给她推荐了一个在省内业内颇有名气的高手,王进财夸赞说:“此人不仅设计才能突出,同时擅长搞外交,堪称‘公关’王!”

王进财说的这个人就是廖玺刚,杭州本地人,时年29岁,此人在哈尔滨大学装饰专业毕业,后来又在杭州的中国美院进修,不仅设计有一套,还经常会做一些反传统的事,把国外的一些油画新思路与新设计理念引进在国内的装饰中,屡屡令人叫绝,颇受客户的欢迎。此外,他还非常善于交际,自称是个“微笑暖男”:1.79米的个,白而清秀的脸面,举手投足又热情和潇洒。

从王进财那里拿到廖玺刚的联系方式后,范雅丽决定立马游说,联系上后,两人约在西湖边的大华饭店里相谈。她果然听到了行中诸多新观点,受益良多。在许诺优越的条件后,加上两人共同的朋友王进财的关系,廖玺刚答应跳槽去范雅丽公司。

果不其然,廖玺刚一进公司,以开场低调而华丽的手段,为公司带来了滚滚利润。范雅丽感觉到,此人真不可小瞧。赏识心驱使下,为了能把“功臣”留住,短短大半年时间里,她给了廖玺刚几乎所有的优渥条件:加薪,提拔为副总,配上奥迪专车。

可廖玺刚有个嗜好范雅丽不了解——他是个好色之男,虽然他已结婚三年,孩子两岁,因是家里经济顶梁柱,妻子也拿他没办法,只好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这个嗜好,此前他工作5年,却历经7次跳槽,而每次辞职都与他的私情有关!这不,来范雅丽公司后不久,他就看上了前台美女张芸。

张芸时年26岁,家境一般,但相貌出众,当时范雅丽是专门从杭州下沙新区高教园区大学生招聘会上,慧眼识珠把她给挑了过来的。虽然她的专业是医学医疗器械应用,本和装饰无关,但范雅丽看中了她出众的外形条件。大学时,张芸就已有男友蔡威,同龄的蔡威是陕西咸阳人,毕业季他又顺利地让自己留在了杭州,目前在一家五星级大酒店营运部工作,已升任主管。

廖玺刚开始献媚张芸,张芸自然不上钩,但廖玺刚不言放弃,对她“死缠烂打”起来,公司很快就有了这方面的流言,也自然传到了范雅丽的耳朵里。起初,她本想找廖玺刚谈话,去善意加以劝阻,可在和王进财对此有过几次交流后,当王进财特别提到廖玺刚喜欢跳槽的特点,范雅丽就患得患失起来,怕万一惹恼了廖玺刚走人,她就得不偿失,只好对廖玺刚“出格”的追爱行为听之任之。

见廖玺刚不厌其烦地取悦张芸,公司一位大姐实在是看不过眼,调侃式地“挖苦”廖玺刚说:“张芸是公司上下公认的美女,是天蝎座,对爱特别忠诚的那种,你就不要再花心思了!人家早已名花有主,再说你廖副总也是有家室的人,就不怕老婆让你跪搓衣板啊!”可廖玺刚对此嗤之以鼻。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有事没事就给张芸送花,张芸呢,虽然不好当面驳廖副总的面子,但每次收了花儿不领情,转过身她就送给了前来办事的客户,并说是公司的礼品……

几个月下来,张芸这座堡垒久攻不下,廖玺刚显得情绪低落。2013年12月27日,在杭州一家四星级酒店装修招标会上,不少装饰公司久闻其名纷纷向廖玺刚大伸橄榄枝,见廖玺刚也貌似心有所动时,范雅丽的心禁不住高悬了起来。

会后,范雅丽又赶紧找王进财指点迷津,王进财最后不怀好意地笑着说:“范总,他兔子要吃窝边草,那你就想办法让他吃上呗,吃饱了,他就不会烦了!”范雅丽红着脸回敬:“哥,你开啥玩笑啊!”可晚上睡觉时又觉得王进财的话不无道理,况且这貌似是能稳住廖玺刚的最佳“妙方”。临睡前,她将自己的思想转变以短信方式汇报给了王进财,王进财回复说:“对的,心病还须心药医,你赶紧想办法撮合这件事,留住了人心,就等于留下了人!”

王进财没想到,范雅丽真的迈出了这一步!

一场“撮合”用心何苦!谁在流泪谁在忏悔

2014年2月27日,春节刚过,范雅丽前往上海浦东新区出差考察,她特地带上了廖玺刚和张芸两人前往。其实,带上廖玺刚那是业务的需要,而带上了张芸则是有意而为之!张芸不明白老总之意,而范雅丽对她说:“你前台工作干得非常优秀,我这次是带你去旅游!”见其犹豫,范雅丽说:“我知道你是想避廖总的嫌,但有我在一起,你还怕他敢吃了你?你放一百个心吧!”张芸想想也对,而且男友蔡威春节回老家还没回,这几天她一个人也是闲着。加上老总的面子不能随意驳,就硬着头皮答应了。

三人上了去上海的火车后,范雅丽给王进财发短信说:“我开始给他们创造机会,但不知妥不妥!”王进财回应说:“你充其量只是个提供方便的人,有何妥不妥的?”抵达后,范雅丽挑了一个高档酒店住下。会议三天。第二天中午,范雅丽对廖玺刚说,她要去普陀见一个老友,会议事宜则暂由廖玺刚代为掌握一下。而张芸只是一个跟班,既不用参加会议,又无事情,此刻正在浦东新区的陆家嘴这边的国金中心购物大厦里闲逛,并不时地与蔡威汇报着自己所见所闻。

临走前,范雅丽向廖玺刚特别交代了一声:“我先撤一步啊,请照顾好张芸小姐!”这下可把廖玺刚乐坏了,他其实早就在猜度范雅丽此行的意图,觉得她在故意给自己制造机会,此刻听到范总话中有话,他对着她连连作揖说:“范总,君子相报,十年不晚,你以后就看我的!”范雅丽会意地一笑,就借故闪了人。

nlc202309011134

廖玺刚完全无心开会,低着头在构思如何“征服”张芸。很快,他想出一个办法——晚上,他以范雅丽下达任务的名义,带张芸去陪重要客户喝酒。张芸想既是公事,自然不能推辞,却做梦都没有想到,这是廖玺刚专门为她设的一场“私人定制”,屈辱即将降临!

廖玺刚早物色好了一个老客户,经他授意,对方在酒桌上不断地要张芸碰杯,晚上9点多钟,张芸醉了,廖玺刚背着早已被灌醉的张芸来到房间……

夜深时,感到口渴的张芸忽然醒来,发现廖玺刚竟然躺在自己的身边,心里顿然明白了什么,她怒火中烧,对着沉睡中的廖玺刚就狠狠打了几耳光。廖玺刚从疼痛中醒来,却涎着脸向张芸道歉,见张芸坐在沙发上一个劲地在哭,说要打电话告知范总,还声称要报警。廖玺刚慌了阵脚,一个劲地向她救饶。

张芸坚持要报警,两个人在房间争夺着手机。廖玺刚见实在镇不住张芸,就电话打向范雅丽求援。范雅丽立即赶到后,抱住哭成泪人的张芸,关心地问:“怎么出这种事啊?嗨,你先别哭,别急,我马上来为你出气!”其实,范雅丽并没有远离,而是住在这家酒店另开的套间里。她对着廖玺刚一顿措辞严厉的大骂,不过,她一边骂一边使眼色将廖玺刚“赶”出了房间。廖玺刚走后,范雅丽坐在张芸身边,拉着张芸的手,说着好话,并从包里拿出一大沓现金,说先给她压惊,并提出回去还有更多补偿,末了,她还不忘解除张芸想报警的念头,说:“这个事千万不能说出去,一则会影响你名声,万一你男友知道了,还会影响你们两人的感情!回头,我要让廖玺刚赔偿你!”范雅丽还叹息说:“我不知道会发生这事,我不该带你来上海散心啊,我有罪!”见张芸仍然在思想挣扎,范雅丽进一步开出了一个条件,说:“你不是和我说过吗?你和男友早就看中了一套商品房,却苦于首付20多万还没凑齐。这样吧,这笔首付就公司来替你支付!”见事已至此,张芸表示依从范雅丽,将屈辱吞下。

回杭后,或良心难安,范雅丽打电话给王进财讲述了事情经过,带着忏悔说:“我是不是做了一件丧尽天良的龌龊事啊,希望主能宽恕我的罪行!”对此,王进财表示无语。

为了人生啊毁人生:说不尽撮合“身后事”

王进财等人,都以为这事被范雅丽摆平了,却哪知意外还是发生!2014年4月18日下午,正在上班的张芸突然肚痛倒地,被同事呼来120救护车急送到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结果,竟被查出宫外孕。医护人员立即对其实施抢救,10多个小时后,张芸因流血太多惨死!抱着突然死去的女友,蔡威哭得死去活来,张芸的亲人们闻讯赶来,都无法接受惨痛的现实。

张芸死后第二天,蔡威就气势汹汹地前来范雅丽公司讨说法!原来,蔡威从老家回来,就察觉女友这次出差回来异常,尤其这么大的一笔房子首付款来历不明,在他的威逼下,张芸只好和盘托出全部事实,并请求男友的原谅。蔡威获知真相,顿时火冒三丈,非要找廖玺刚算账,而且,他从范雅丽的种种反常表现分析,推断出她一定是“撮合者”!可张芸的痛哭与哀求,拉住了蔡威要复仇的脚步,张芸甚至提出,如果他嫌弃她,两人还可以考虑分手。痛苦的炙烤下,蔡威选择了隐忍和留下,但受心理障碍驱使,他一直拒绝和女友亲近。回杭一个多月后,张芸例假推迟,她买来几张验孕纸测试显示怀孕,她这才无奈发现,那次廖玺刚占有她后她服用的紧急避孕药根本没管上用!

张芸气愤难平,找到始作俑者廖玺刚要了五千元手术费(后确认这笔费用同样由范雅丽垫付),准备背着男友“五一”休假时做人流,不料出现宫外孕这样的意外,更没料到还由此殒命!而此时,不知内情的张芸父母则认为,女儿是被蔡威给害死的,他们不仅要收回房子,还要蔡威加倍赔偿。蔡威几次找到廖玺刚的公司讨要精神赔偿,哪知听到风声的范雅丽早就安排廖玺刚赶紧出差去避风头了。蔡威几次来公司找不到廖玺刚,就改找范雅丽——他认为是她放任了廖玺刚的无耻,而且,他还听到了流言,躲藏中的廖玺刚为了推卸责任,到处放话说范雅丽是撮合者……

蔡威找到范雅丽,开口就是讨要30万补偿费,并且很明确地告诉范雅丽,前面的20万首付款不算,两人语不投机发生争吵,被纠缠烦躁的范雅丽来了一个大转身,反泼污水挖苦蔡威说:“你以为你是什么好东西,你没钱购新房,是你自己设计让女友去以身换房……你自己照照镜子!”

蔡威从未受到过这样的刺激,他气急败坏冲上前,一把抓住了范雅丽,发出歇斯底里的嚎叫:“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看看!我要找到廖玺刚那个混蛋,然后连同你一起告,告你们合伙强奸!”

范雅丽毫不示弱,大骂蔡威无耻。蔡威完全失控,其间他要范雅丽打电话叫回廖玺刚,他要当面对质。范雅丽不依,还拎起桌子上的茶杯砸向蔡威,蔡威被击中头部后,顿时血流满面,他一下子跃过范雅丽的办公桌,扑过去用双手死死掐住范雅丽不放手,直至她的身体完全瘫软下来……

杀人当天,蔡威迅速逃离现场,并逃往陕西咸阳市三原县安乐镇东毛村的老家躲藏。四天后,他被杭州警方抓获。警方经过调查王进财、廖玺刚、公司员工等人,确证了范雅丽有意撮合廖玺刚“好事”的事实,而因张芸没有保留任何证据,警方暂时未能对廖玺刚以涉嫌强奸罪论处。

逍遥者还在逍遥,然而,范雅丽之死却给熟人们带来了震撼,也给亲人们带来了哀痛,她的双亲被哀伤击倒,双双躺进了医院;她那可怜的儿子,离婚后,母子俩曾经相依为命,如今却永远要被生生地分开,孩子脸上的泪痕至今未干;悔痛的人还有她的现任丈夫,他几乎不敢相信她会做出这样的“撮合”之事,他只知道范雅丽平素特别厚待廖玺刚,但只以为这是她的惜才之举,他后悔没有提醒她把握好分寸……

掩卷思来,此案令人心绪难平!范雅丽重用廖玺刚,其实是为了布局自己人生和事业格局,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不惜采取了“撮合”的旁门左道,不料因此殒命。她的死,不得不让人回望“撮合”二字,其实,它总是和热心快肠紧密相关,让人时时收获它带来的种种方便之好,但任何时候的撮合,岂能别有用心,又岂能去冒犯道德与法律的约束!生活中无数个事例告诉我们,一旦热情过了,多半收获的是被动、尴尬乃至更严重的后果,范雅丽为了人生而毁了人生,则是此类中得不偿失的极致!目前,此案已移送至杭州市人民检察院,目前还在进一步的审理之中。

(除警方和嫌疑人,其他人物作了处理。) □

编辑/陈 宁

【求贤若渴】推荐阅读:

燕昭王求贤的故事07-02

燕昭王求贤阅读答案10-23

上一篇:重度一氧化碳中毒下一篇:舆论阵地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