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

2024-07-21

莫须有(精选12篇)

莫须有 篇1

心里满是阳光, 你就看不到阴影

记得在小学的时候, 每星期有作文课。国文老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 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 当堂唱名发还。如名次排在后面, 显得非常难堪, 所以大家对作文全很努力。我本来就喜欢作文, 再加上我努力, 所以作文发还时, 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 还是春风, 我已记不清了, 作完了自己很得意。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 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没有想到, 不仅是前几名没有我, 甚至中间也没有, 而是排在最后一个。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 去问国文老师, 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 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我惊讶得不得了, 我说:“确实是我作的。”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 你是抄的, 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 拿出证明来!”我无从反抗, 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孩儿时的多少事情, 现在几乎都忘了, 唯独这次所受的委屈, 总是记得清清楚楚。事情竟然无独有偶, 我在大学三年级时, 又出现一次类似的事。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 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功率的问题, 教授讲过的是用微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

我在考试时, 嫌那个方法麻烦, 竞异想天开在不到一个小时中发明了一个用几何作圆, 利用切线的关系, 很容易找出答案来, 那一次考试, 我又是很得意, 却没有想到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 老师说我不会微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

于是我的小学时所受的委屈又为之再版一次。

时光如流水似的过去了, 我在美国当了教授, 遇到又一次类似的事件, 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了, 而是老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出一篇学期论文, 当作期末考试。我翻来翻去的看他这篇论文, 不仅是风格清新, 而且创意满纸, 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之作。

我很自然的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 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 那就太好了。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 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 不得要领, 于是请教一位同事, 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所提出的问题, 倒显得有些惊异。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学生是抄来的, 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 这是罗马法的精神;文明与野蛮的分际, 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我觉得这是常识, 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 好奇怪!”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 我倒没有什么惭愧的感觉, 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莫须有 篇2

废名小说独特的问题价值在于“文章之美”,小说的语言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文字禅”的传统诗文融入现代化语言因素中,叙述语言平淡透漏出淡淡的佛理禅趣,文章语言灵活多变,变化出新,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在《莫须有先生传》里,古典诗词现代化,语言陌生化的意境美,原始的方言词语以及多种语言混合中透出禅宗思维等穿插在其中。

一、古典诗词的现代化

(一)、“文字禅”的传统诗文

周作人对《莫须有先生传》的评价:“此书乃是贤者语录,或如世俗所称言行录耳,却比禅和子的容易了解,则因系统一派路,虽落水有深浅,到底非完全异路也。语录中的语可得而批评之,语录中的心境—‘禅’岂可批评哉”。废名自己也谈到莫须有先生的思想:即所谓“一言以尽之”的道理:“心如一棵树,果便是树上结出来的道理,道理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何处惹尘埃”是出自禅宗思想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因此,佛性不用外求,而讲究的是内在的自我。

而讲到内在的个体性自我,废名往往是通过对“镜子”这一个镜像表现的,从镜像中的世界当做窥探内心的存在,“镜子”幻化出了一个废名理想的人生与世界,镜子中的一切正是废名内心的自我本源的追求,是现实世界折射后的美好的所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教国语》:“镜花水月你以为是假的,其实镜花水月同你拿来有功用的火一样是光学上的焦点,为什么是假的呢?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世人不知道佛教的真实,佛教的真实是示人以“相对论”。不过这个相对论是说世界是相对的,有五官世界,亦有非五官世界,五官世界的真 实都可以作其他世界真实的比喻,因为都是因果法则。”这是莫须有先生在拿透镜做实验而参透的顿悟。“镜子”即“明镜”与神秀《大乘五方便》中“净心体犹如明镜,从开始以来,虽现万象,不曾染著”相合。“明镜”是成佛的象征。而寻找明镜的过程,也就是对佛性的追求。“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镜花水月是真还是假,一切就如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还是假,都是心之所往。更有学者进一步阐释道:“在禅宗看来,名相不实,世界如幻。‘心’所显现的时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是如梦幻泡影”。所以在“明镜”里废名所求的理想中的现实,都是在反映废名内心的向往美好理想世界的所在,可以说是对废名人生的另一种写照。

在《莫须有先生传》还有很多突显了禅理哲学的思维意蕴。例如对“生死”的看法,“生死大事”是禅宗要义的一个基本话题。在第十三章《民国庚辰元旦》里讲到:“他的话令我想起许多事情,我告诉你,人是有前生的,正如树种子,以前还 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一棵树,前生的经验如树种子今生又要萌发了。„„”“所以小孩子喜欢钱也是前生的贪,今生又萌发,若照小孩子说他确是不应 该喜欢钱的。据我的观察,小孩子对于玩具的爱好,尚不及于对于钱的贪,你夺过 他手上的钱他真是舍不得的。便是我现在,我还是很有舍不得的种子,确乎不是一生的事情,真要用功。”佛教中讲究因果循环,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充满因果的,每一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不是孤立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无果之因。

这里废名对于前生和后世的理解说是人的前生如树种子,以前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树,小孩子喜欢钱的也是前生的贪,今生才萌发的。在佛家的《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小孩子喜欢钱是前生所产生的贪欲造成的种,今生因果轮回地萌发。对于贪,在第十四章《留客吃饭的事情 》中也有另一种参悟,“手上拿了东西心里确是非常之贫穷的,人生在世不觉得生老病死苦,有何意义呢?这不完全是以人生为可留恋吗?不正是贪着吗?”莫须有先生觉得自己是个野心家,贪着世间,贪念人生,而且对于“死”的看法,废名总是看得很冷静很超脱。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生命的“忽然”、“偶然”而又必然的终结。“你们不要骂我呵,让我休息一下呵,你们走慢一点就是了。唉,旷野之上,四无人声,人的灵魂是容易归入安息的。”这是《莫须有先生下乡》的一段话。“死”同“生”一终一始,一来一去,皆是行色匆匆,无牵挂、不恐惧,死亡便成为生命的另一个形态而延续下去,这是佛家的感悟,所以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就淡然了。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死”即是八苦之一,这是大多数人都害怕经历的时刻。人的痛苦就在于觉悟,如果觉悟,也就能超越这样的苦痛,就能迈入“极乐”的世界。所以在莫须有先生上,对于“死”的觉悟,也是废名本人所表达的思想觉悟,恰恰也与禅宗的精神实质有了很密切的契合。废名小说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好似佛教与老庄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应当说,正是老庄思想的“清净的无为之道,‘逍遥’‘心游’之本养育了废名超然洒脱的性情。”同时,庄子“齐生死,等物我”的观念”的观念由影响着他的人生价值观,使废名对生老病死始终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又不谋而合。

废名在作品中,有时候使用大量的沉默、无语、无声和空白的意境和场景来进行传达审美感受和对生活的体认,来处理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字表达困境。这正是由于他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

在《莫须有先生下乡》中的一段话:“庭院深深深几许?老太婆呵,世界实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我常常喜欢一个人绕湾儿,走一个人家的门前过,过门而不入,因为我知道那里头有着个可人儿。然而那也要工作得意的时候,否则我也很容易三魂渺渺,七魄茫茫,简直站不住了。唉,在天之父,什么时候把你的儿子平安的接回去,不要罚我受苦。”“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引用李清照的《临江仙》的话。用佛家的眼光来看,世界既是实在的,又是空虚的,因此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来进行比喻。请求在天之父把“我”平安接回去,这句话的背景,是西方基督教原罪思想。这段话描写的是,莫须有先生从外面回来,看见屋子里面有一位姑娘从窗户玻璃向外探头而望,于是有这样一番感慨。

《莫须有先生》这部小说,记叙了作者废名二十年代在北京西山的隐居生活,小说中大量引用佛教、《庄子》、《诗经》、《红楼梦》以及唐宋诗词等,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对话、独白,叙述人称也不停地进行转换。这是废名在使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探索所达到的高度是废名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一次灵魂的洗礼。

(二)、古典诗词融入现代语境中

废名曾说过:“我写小说,乃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就表现手法来说,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废名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传统,大量的诗词穿插其中,而且加入了现代化的语言因素,创造性地运用了富有个性和张力的古典词语。通过古典诗词的引用、化用,不但使小说文体洋溢着诗歌韵味,同时使小说语言简练,富有古典的细致和现代的情趣,使语言富有张力和古韵。

在第四章《莫须有不要提他的名字》中:“总之你从一个路人得到了一个着落,于是你完全是一个漂泊家伙了。而且,人世的担子,每每到了你要休息的时候,它 的分量一齐来了,而一个赤手空拳之人,就算你本来是担了一个千斤之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还有一处:“老太婆简直有点生气,皱起眉毛来,这一低眉,她把她的莫须有先生端端正正 的相了一相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了,莫须有先生的可怜的皮骨她都看见了。”废名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两句诗词,表达了房东太太伟大的母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独之情。废名虽然把大量的古典诗词化用到现代白话中,但并不会使文章显得突兀,相反使得古今互用,文章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准确。

例如第十章的《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但与我何干?然而听它越有诗情我越不成眠,我就詈而骂之,无父无君是 禽兽也!乡邻有斗者。或乞醯焉。有孺子歌日八月十五月光明。七月七日穿针夜,夜半无人私语时我都听得见!针落地焉。于是我大概是睡着了,因为有点儿说梦话。非非凡想,装点我的昼寝门面。但你们不晓得,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并不若你们 戏台底下令人栽困也。但你们也有万万赶不了我的地方,我虽然神经过敏,形影相 随,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算自己把自己认得清清楚楚了。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把陶潜的《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七月七日穿针夜,夜半无人私语时”与现代白话文融合起来,使读者读起来另有一番滋味。又如:“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引用了无名氏《满江红》若有若无的雨丝,与梦思的飘忽断续多么相似。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废名对古诗的引用,对典故的运用,把古典诗词经过自己的发挥和创造融入到现代汉语中,打破了古典文本中程序化了的东西,使古典词语在新的语境环境中得以复活。

二、语法的陌生化 所谓的语法的陌生化,是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语言结构上,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是文学创新常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废名的创作大多在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其社会背景的影响,接受了五四时期的新思潮,因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语言。他善于打破语言规范和用语习惯,对日常语言进行有意的扭曲和变形,从而使人们平时所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产生审美距离和审美感悟的难度,达到独特、新奇的审美效果。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废名对语言进行了加工和创造,打破了日常语言规范和用语习惯。

例如第二章《莫须有先生下乡》中:“这个太阳把我讨厌死了„„”这句话从现代汉语规范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不符合的。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来说,应该是说:“我讨厌死了这个太阳。”而废名却不按照常规来写,把“这个太阳”作主语,使用了把字句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创新。又例如第六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中说:“莫须有先生蹲在两块石砖之上,悠然见南山,境界不胜其广。”废名引用了两句古诗到句子中,虽然使句子起来不太顺畅,但却创造了意境。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享受充分表达了莫须有先生的愉悦的心情。废名用不符合语法规范的错乱语言来表达幻化出来的意境,给人一种更加曼妙的美感,同时也丰富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

三、原始的方言词语

方言是人类最自然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的神理,在文学作品中是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文化的重要工具。用方言为语言形式就是把语言还原到它的最原始状态,回到本源的一条便捷之路,同时也能是读者产生亲切、新奇、陌生的感觉和地域风情。

废名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就大量地吸收了本土地域有着浓厚文化积淀意味的语言句式和方言土话,并用于丰富人物的性格和点缀于环境的描写中,让方言在和经典的诗意语言的对比中,相互衬托,使小说语言产生奇特的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恢复对生活的原初感觉。例如在第四章《莫须有先生不要提他的名字》中房东太太说:“我叫你出来!叫你出来为什么不好好的就撤身进去呢?怕什么呢?人家笑咱 们不知礼!”“我的这个名字没有大起得好”“好在莫须有先生是一位高明”又如《莫须有先生下乡》中,“你赶快把东西绑好呵,我要到那头赶午饭呵。” “糟糕,屙尿的工夫。”“我不怕强人,我连虎列拉都不怕还怕强人干什么呢?”又如《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中“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你们也喜不喜欢作牧猪奴戏?赌钱其实有的时候也很有意思,好比就在这天幕之下就行,就好比杠房的执事人等,你们总看见过,那些瞌睡虫真有个意思。”“莫须有先生自己洗自 己的衣服我又生气,说你是同我闹瘪扭儿,——哟,这一个大槐树虫儿!哟,麻得很!”“这一位三奶奶就不得味儿!人家坐在这里凉快,她放泔水桶!”这些句子读起来非常新鲜,“撤身”“没有大起得好”“屙尿”“闹瘪扭儿”这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而是地道的湖北方言,白话方言,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这些语言都是充满生活气息,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土话方言,化作一种有生命的语言融入到文本中,构成了文本有机的组成部分。原始化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成为《莫须有先生传》的又一大特色,是构成文章之美的又一大亮点。

四、多种语言的融合

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存在欧化语、外语、方言、俚语、儿歌、戏曲、古文、古诗、新诗、等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的语言碎片,拥挤和堆积在一起。民间的,调侃的,庄严的,口语的,书面的等夹带着各种声音融合在一起。语言杂陈伴随着“语法违拗”,“肯定与否定的含混”成为一种无法透视和洞察的语言景观。语言的欧化,这与废名在五四新思潮时期,他的小说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是,废名对于西方文化思潮也没有盲目恭维,反而深入检讨与反省,以为还不如“家训”,所谓教人信佛教和孔子“比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因而引起的恋爱至上主义要得人生意义多了”(第十一章《一天的事情》)。在拿庾信和莎士比亚比较时,他也表示,“可以编剧本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争一日的短长,但决不能写庾信的两句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深邃与精妙的折服与膜拜。所以废名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后更是在小说中,大量穿插古文,孔子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意在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废名以孔子与佛教为本,反刍、沉思传统思想,同时对源于西方的“逻各斯”不无警醒和批判。第十六章《莫须有先生教英语》:要知道“中国的哲学足以救科学的潮流将淹没人类的”。废名在《莫须有先生》中运用的白话诗,古文,儿歌民谣以及引用的孔子儒学思想使得文本词语古为今用,也透露出淡淡的禅趣与老庄哲学之“道”。如“人的思想应该如飞鸟之过目”(第十一章《莫须有先生写情书及其他》),“人是一生完全是一个不应该被招待之客”(第十四章《这一章谈到一个聋子》)。多语言的融合还表现在古今语的混用,将古语和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以此构成一种特殊的语言韵味。如《留客吃饭的事情》:“太平时,盐贱,乡下人过年都是做豆腐乳的,故谚云:“二十五,打豆腐。”。“莫须有先生便在道旁做一首白话诗: 我在路上看见额上流汗,我仿佛看见人生在哭。我看见人生在哭,我额上流汗。”“莫须有先生大笑,觉得这个名字有趣,若用文言翻译便是“夜生”,便差多了,人家将以为你读了庄子,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半夜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惟恐其似己也。”《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又到了莫须有先生睡午觉的时候。但很不容易眼睛 一闭心里就没有动静了,世上没有一个东西不干我事,静极却嫌流水闹,闲多翻笑 白云忙,房后头那个野孩子还把我的墙上写一个我是王八,他以为莫须有先生一看 见就怒目了,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雅俗语言的并用,呈现出一种简练精致的语言富有人生哲理的参悟在其中。

亏损:莫须有的罪名 篇3

“7·23”甬温线铁路特大事故对中国高铁的影响正在从正面纠偏转向矫枉过正。

2011年8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安全大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暂停审批新的铁路建设项目。(关于“高铁双降”,详见本刊2011年第10期)

高铁急刹车之后,铁道部债务危机成为媒体热点话题。一边倒的舆论认为,铁道部利用政府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不负责任地举债实施高铁“大跃进”,而高铁亏损将铁道部拖人债务泥潭。截至2011年3月,铁道部总资产3.41万亿元,负债达到1.98万亿元。铁道部每年支付的利息费用很快将超过1000亿元,而唯一能够用来支付利息的资金来源——每年的铁路建设基金收入仅500亿元左右,根本不够支付利息。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铁路融资出现困难,导致许多在建项目资金断供。5月开始,铁路基本建设投资连续4个月负增长,预计年内负增长。目前,约一万公里线路或者停工,或者推迟了原定建成通车日期。

所有这些指责都不约而同地将高铁亏损视为必备的前提,是高铁停摆的多米诺骨牌关键环节。那么,高铁亏损这块牌究竟是否可靠?《国企》记者对此展开了多方面调查。

亏损为什么?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对《国企》记者解释称,中国高铁目前的亏损是投资规模、运营成本以及收入受限等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高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大,导致前期盈利困难。

投资额大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看,为了刺激经济,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近1万亿元的资金投向了高铁发展。而为了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铁路投资逐年上升。2010年,铁路投资突破7000亿元,超过“十五”期间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微观上看,虽然中国自建高铁成本已经比国外降低许多,只有国外造价的1/3到1/2,但作为世界最先进的轨道交通系统,建设成本仍然较高,造价为每公里1亿元左右。以京沪高铁为例,总投资2209亿元,是我国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铁路,超过三峡大坝。

巨额投资成本折旧摊销必然会形成前期亏损,是会计学和投资学的基本原理。目前,中国高铁的折旧率是3%到4%。因此,可以用50年以上的设备,必须在30年左右的时间里收回成本。罗仁坚说:“铁路折旧最早是按照100年或者50年计算,为了加快成本回收,高铁缩短了折旧期。这对经济、企业发展都有好处。”然而,高额折旧费用,是导致高铁账面亏损的主要原因。雪上加霜的是,对于高铁发展,国家只给了政策,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相当大,导致高铁必须背负沉重的利息负担。以武广高铁为例,2010年,武广高铁收入52亿元,利息和运营费用支出46亿元,如果不计提304L元的折旧,现金流就是正的6亿元。

目前,高铁的负债率只有54%左右(在铁路资产被低估的情况下)。这个数据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比较正常的,因为中国企业现阶段对贷款的依赖程度较大。

体现轮轨交通技术最先进水平的高铁,运营成本较高。高铁的运营成本包括电力消耗、物资消耗、维修维护等。运营成本可以通过提升管理水平、降速等手段降低一些,但基本上是刚性的。

高铁收入受限,暂时未达到盈利所需水平,也影响了高铁的财务表现。

一方面,铁路票价国家管制,因此中国高铁票价定得很低。中国武广高铁时速比日本高铁时速快50公里,价格只有日本的1/4。平均来看,中国高铁每公里票价0.42元,远低于法、日、德国。

另一方面,高铁建成前期有一个市场培育的问题,客流量没有达到客流预算,影响了运营收入。百姓习惯了低票价,对高铁的接受程度还有待提高。北京交通大學经济学教授赵坚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铁路旅客中83.7%的人乘硬座出行,10.76%的旅客乘硬卧出行,只有1.26%的旅客乘软卧。在中国铁路客运市场,廉价和基本的舒适程度比节约几小时的乘车时间更为重要。为节约几个小时的乘车时间而花费三倍以上的车票价格,很难被大多数旅客接受。”

然而,罗仁坚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未来高铁会成为中国主干运输方式,客流量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京津城际年均客流增长率达到60%,预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武广高铁开通第一年,发送了2060万人,这一客流量与法国巴黎至里昂高铁相当,而法国的总人口尚不足中国的5%。现在,武广高铁每天开行列车80对,如果几年后每天开行列车达到160对,收入就会达到104亿元,就会产生盈利。

此外,高铁网络建设尚未完成,未能释放出足够弥补高铁亏损的货运能力空间,以及高铁经营创新方式有待拓展,都影响了高铁的收入水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未来高铁会成为中国主干运输方式。

为什么一定要盈利?

亏损就是一个投资项目的原罪。赵坚教授对《国企》记者说:“中国高铁不可能盈利,因此中国不应该建高铁,应该大量修建普通铁路。”

目前,高铁的批评者正试图把僵硬的市场投资回报框架套用在高铁身上。在这个财务框架中,认为“亏损”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投资决策标准,严格执行“亏损”淘汰机制,将高铁视为一个失败的投资典型,应该马上停建止损或者立刻资产重组。这个分析框架简单而强大,具备了原教旨市场经济学的一切优点和弱点:表面逻辑完善,容易说服公众,却未考虑亏损的暂时性、中国经济的发展全景以及所有一切无法通过现金量化以便进入“投资分析框架”的因素,包括国民时间的节约、物流成本降低导致的人民福利增加等等。

罗仁坚向《国企》记者强调:“高铁的目标是未来2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此不能从项目本身盈亏收益来看高铁。”他认为,高铁在某条线路的一时盈亏之外,存在更广泛的内涵和更深刻的意义,不容忽视。

“高铁对缓解我国铁路运行瓶颈至关重要。”罗仁坚说。中国民众出行难、货运能力不足、物流成本高一直是大问题。武广高铁开通后,京广铁路该段日均可增加33对货物列车,约合3960车,一年至少增加8760万吨的货运能力;电煤、石油、钢铁、粮食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物资运输能力实现了较大增长。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发展和改革研究部部长王志钢说:“高铁的发展是中国人的骄傲。”高铁迅猛发展带动了高铁系统产业链的发展,包括车辆配件、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工务工程、信息系统等,涉及机械、电气、电子、自动化、材料等多个领域。在技术

方面,中国高铁修建面临着地理环境多样性、地质条件复杂性和标准高的挑战,采取了信息化、工业化、机械化的手段,带动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的快速全面发展;在市场方面,中国高铁在国际国内的巨大市场需求为高铁装备制造业创造了极大需求空间。

速度就是时间,时间就是效益。高铁发展使得中国城市之间的同城效应体现,推动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对于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按照规划,到2012年,中国将建成“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包括42条客运专线,总里程1.3万公里,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形成以北京为中心,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1小时至8小时交通圈。

高铁还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稳定,这是各种经济分析框架都不可能量化的。罗仁坚认为,高铁能够促进中国国内和地缘国家文化融合和经济交流,尤其是在战时,铁路对于兵员装备的运输作用十分关键。

王志钢这样描述高铁:“高铁既是战略性产业,又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还带有公共交通运输的公益事业色彩。”这种复杂的特性决定了用“亏损”框架分析高铁的片面性和误导性。

著名经济学家杨帆说:“战略产业肯定要长期亏损。”因此,高铁作为战略性产业,亏损是可以预期的,盈利只不过是意外之喜。作为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公共产品,高铁如果发生亏损的话,反而证明了公众获得了额外福利,倒应该为亏损叫好。那么,高铁为什么一定要盈利呢?

为什么不能停?

赵坚教授认为,世界各国高铁几乎都是亏损的,都需要国家补贴才能维持运营。“在欧洲高速铁路最发达的法国,政府对铁路的补贴甚至达到总成本的50%。”对此,罗仁坚说:“世界上运营高速铁路的国家经验证明,绝大多数高速铁路建成后是盈利的,少数初期运量不大的铁路曾经收益不佳,但随着运量的逐步增加,经营情况已大有好转,因此德国、法国都上高铁。”

更重要的是,高铁是具有很强外部性的战略产业,国家应该不避亏损坚持投资战略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杨帆说:“战略产业是即使亏损也一定要做的产业。”

日韩在发展战略产业方面的成功经验证明,只有在战略产业上坚持长期投资,才能获得国家的产业优势地位,才能带动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丁敏向《国企》记者介绍了日本在战略产业坚持投资的经验。上个世纪50、60年代是日本经济起飞的时期,战后的日本能够支持出口的产业只有纤维产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日本一开始就致力于恢复和发展钢铁产业等重工业,将之视为战略产业,鼓励大企业进行投资。而这些现在很著名的财阀大企业当时自己的资本金也不足,自有投资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主要依靠政府投融资、企业债券、银行贷款来进行战略产业投资。这样的资本结构与高铁很相似,当然也一定是亏损的。钢铁产业从50年代投资到70年代兴盛,经历了20年才进入收获季节,占据世界首位。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有资产研究中心主任高梁说:“战略性产业要有长期研发投入。要坐冷板凳,长期积累数据。”高铁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需要不惧亏损长期坚持投资,既不能搞短期的大跃进,也不能因为亏损就放弃。

高铁还具有公共服务的公益性质。作为提供公共运输服务的基础设施,高铁的步伐更加不能停止。王志钢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濟发展速度很快、社会变化迅速的国家,高铁建设应当适度超前,才能充分发挥高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否则就会像我国高速公路一样,建一条堵一条,永远跟在需求后面跑。这是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解决方法只能是权衡超前和滞后的效益。而对于公共服务设施,世界公认的发展理念是提前规划,提前建设。

当年,日本高铁建设之初也争议重重。许多日本学者认为铁路建设是“夕阳产业”,不能适应将来以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一些激进知识分子干脆把新干线计划称为“战舰大和第二”,劳民伤财、意义不大,甚至铁道业界自身也深感新干线计划可行性不高。而当东海道新干线排除种种困难建成之后,以其安全、快速、准时、舒适、运输能力大、环境污染轻、节省能源和土地资源等优越性博得了政府和公众的支持和欢迎,使铁路这个“夕阳产业”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宣告了“铁路第二个大时代”的来临。日本高铁的成功经验,极大地刺激了西欧各国,促使一直在进行机车速度竞赛却对修建实用性高速铁路犹豫不决的西欧国家政府痛下决心,奋起直追。

生成须有“度” 篇4

一、预设目标有“梯度”

课堂教学要着眼全体,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让学困生通过“跳一跳”能吃到果子,让中等生吃得好,让优等生吃得饱,确保每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当前,由于教者过分追求生成,往往驻足于对一些偏离目标的生成问题的探究,导致课堂教学“虚目标”“泛目标”或“去目标”等现象的发生。诚然,我们并不否定生成,但更要考虑生成的价值引导———目标导向。巴班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想通过教学过程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那么,就应当对他们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根据这一观点,我们在预设教学目标时就有必要把准学情,把握学习起点,构建多维、灵活、开放、动态的板块式目标,促使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新知,养成技能。

如,一位教师教学《滥竽充数》,教学伊始,便提出一个问题:“在学习这则寓言以前,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把起点相近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再让他们根据本节课的弹性学习目标和自身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1)知寓言。(2)明寓意。(3)会运用“滥竽充数”说话。(4)演一演《滥竽充数》。(5)写一写《南郭先生后传》。(6)评价寓言中的人物。(7)拓展阅读《鹬蚌相争》。这一设计过程,基于学生的知识为起点,以发展为落点,促进了全体学生的生成与发展。

二、调控意外保“效度”

我们所有的教学预设都无法估计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随着课堂教学向学生心灵的敞开,各种“意外”便会纷至沓来:“五彩池能游泳吗?”“更羸不爱护小动物,是一个凶手。”“我喜欢白骨精,她勇敢、坚强、百折不挠。”……凡此种种,让教者束手无策,疲于应对。

某教师在教学《太阳》时,便遇到了麻烦。一生问:“太阳表面温度有6000多摄氏度,人们是怎么测出来的呢?”教者猝不及防,就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吗?”学生当然非常感兴趣。于是,教者便让学生进行探究。顿时,教室里热闹了,有小组合作的,有翻阅工具书的,有热烈讨论的……半节课下来,大家仍是一头雾水,真可谓一举多“失”!

诚然,面对课堂教学中未曾预约的意外,我们除了需要宽容,需要敏锐察觉,更需要娴熟驾驭。是疏,是拖,还是堵,需要教者把握效度。如上述问题,拖一下又何妨?另有一位教师教学《小马过河》一课,当教者引导学生通过读来理解体验老马教育小马的话时,忽有一学生高举双手,发表了令人意外的言论:“老师,我认为老马说得不对,老马说,‘你去试一试,就明白了’,假如什么事情都去试试,那可是非常危险的,等发现危险时可就晚了。”这位学生的话引来了众多的附和。此时,教者便适时启发:“那假如你是老马,你觉得应怎样对小马说呢?”这一巧妙处理,自然彰显了课堂生成的亮丽,绽现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三、感悟语言求“深度”

由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生活体验有限,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往往导致他们对文本理解产生偏差。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往往会提出唐僧是非不分、凡卡怎么会写那么长的信、扬科复活了等一类问题,致使课堂教学陷于无谓争辩、纠缠不清的尴尬。关键时刻,教者应起好引路人的作用,使课堂达到作者、编者、读者、教者四位一体的境界,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引发多元感悟,使生成呈现深度的美丽。

一教师教学《四个太阳》,结课前播放了歌曲《种太阳》。旋律中,教者深情地朗诵着歌词,而后提问:“我想,小朋友们也肯定有着许多美好的愿望,你们想画个怎样的太阳送给谁呢?为什么要送给他?”然后出示“我想画个的太阳,送给,让”的句式,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这一练习,将感悟与表达有机结合,张扬了学生真善美的个性,生成了健康向上的情怀。

四、拓展实践要“适度”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课堂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对文本的研习,而应合理引导学生懂得与文本相联系的其他知识,从“大语文”的教学观出发,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技能。语文课要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把触角延伸到课外的语文实践中去。但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要适度,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

某教师教学《威尼斯小艇》一文。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者便组织如下三个环节引领学生展开深入探究。1.设计小艇,学当导游。让学生根据描写小艇的有关语句进行自读感悟,然后展开想象设计小艇样图,接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小艇,到威尼斯的码头去招揽客人,学当导游。2.学当艇主,欣赏绝技。引导学生理解“纵横交错”一词后,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勾画了纵横交错的威尼斯河道简笔画;接着让学生把课前制作的想象中的威尼斯小艇贴到黑板上的“河道”中来。一时间黑板成了五光十色的纸船世界;然后教师让学生手拿小艇模型在“纸船世界”中表演船夫驾驶自如、穿梭自由的绝技,要求这名“船夫”一边表演一边说怎样驾驶。3.再现生活,懂得欣赏。通过多媒体的展现、画外音的渲染,让学生“乘着”自己的纸船自由游弋在威尼斯的“河道”上。当“船夫”表演完高超的驾驶技术后,教师启发学生:“看到具有如此高超技艺的船夫,你总得夸夸别人吧!”……如何表现小艇上走下来的商人、保姆、老人和游客?让学生分别扮演这些角色,互相对话。

这样的教学过程,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生活场景中,并且始终立足于文本且高于文本,使课堂变得充盈丰富,较好地落实了语言文字的训练,促进了语文能力的生成。

命里有时终须有 篇5

能清晰的聆听着树枝上的鸟儿叽叽又喳喳,等到万空暖阳洒满大地人间,便与身心,一起寄情于这山水飘渺,泛起涟漪的国度里,遥看这岁月人间。

小河流水听潺潺,原野门庭三月春。忽闻阵阵花贵香,十里开外安人心。而我所坚信的、就是这自然界里温柔的美誉山水。

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每天多少还是会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或忙碌于奔波,或兼顾于家庭。

上班下班,教学务农,持家带孩子,于柴米油盐酱茶中,周而复始的体味着,生活中的人生百味。随着时代日复一日,得操劳今明过后一切未知地界中的实情;还得操持一整个家族的衣食起居。于我们每日的言行举止当中,还得分辨出善恶忠奸,是非又黑白。

只是有时,你也会有迷失在一夜梦魇过后的天光里。等醒来以后,竟也是不知晓什么叫活着,什么又是真正具有人生意义价值与义务的活着。

我们多少次的置身生于福中,何时又曾真正知晓这福分的.来由,到底是从何而生,从何而起的呢?

眼一闭一睁一天就这样过了,眼一闭再一睁,青春也就这样消散了易老的容颜。

可我们,也是有过正值年少慷慨的时候!一切却又如此之快,转眼即逝。

记得在我还只有十多岁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四海为一家。习惯性的奔走于各界,全国各地更是不知留下了多少,能让回忆成为这永恒的美好。

而我如今,也不由怀念起了当年,怀揣着踌躇满志,那个还能去任性妄为,肆意轻狂的年少时代。时如流水,终究是一去不复返。

人都会有一个,这样经历过的过场。那些曾经有过浑然不知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都是等到后来才发现,也懂什么是后知后觉,什么又是“命里有时终须有,无时莫强求”。

就像缘分这个东西,是靠天注定的。生命这个东西,更是靠自然与轮回的法则而注定的,不是说我们人类想去改变些什么,就能够去改变什么的。有些则是挥之不去,能成为永恒的一瞬间!有些,也都深深烙印在心涧,成为了永远都,无法泯灭的一种记忆茗记于一生。

越长大也就越能明白有些事!还是能放开了就好,能看开了就好。不必去计较太多那些个有的没的。心宽,就是唯一能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足矣慰藉这尘埃,也是对待自身,最为宽慰的慰藉了。

只是后来的我们,真的都懂得并学会了不再逢人就去掏出这么一颗,“炙热而又真诚的心”。于情感中更明白了,想要去再爱一个人,就是得先从好好的爱你自己而开始。

结果是谁都难以预料到的。只剩后来,谁都不曾想到的是,后来的我们却也是很难的再去爱上些什么了,一切的一切顺心走。

难以预料到的是结果,只是我们谁都不曾想,后来,就是很难的再去爱上些什么了。

其实,我好像也是一直在等我自己的这一句话。只是可惜了,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去了。

而人为什么总会为自己找很多很多的借口,为什么总是放不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呢?没有答案的,在这条叫做成长的路上,一切都得去靠你自己,方才能够找到答案的结局。

愿时光能缓,可许故人不散。

能让我们只说从今往后,不说今日以前。道教里讲求没有答案的,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能静下心来让你写出这么些深刻的文字,也都足矣。就像一些故事,也是需借助情感的真挚,凭借一颗向上向阳的心,方才能一丝不苟,情真意切的叙说着这大好江河湖海,与人心自然。

只是曾经的喜欢,对于现在的我们而言,都只不过成为了匆匆过客而已。

现世不如安稳,与其常态,倒不如沁入心扉!心随起舞,随心所欲。“并请坚信”、知识它,是可以改变人命运的。

当灵感从思绪中,涌溢而出的那一瞬间,就像有些作品的呈现,也是得需创作者身心与灵感一体,而后融洽进命里的灵魂最深处,与你的五脏六腑,三魂七魄得聚神、聚毅、聚力、才能够呈现出来,这么一页页,一段段精美的文集。

而“今生”,我愿化为一株,能住进百态生命里的万丈光芒。如影随行,如此甚好。

世间的一切万物,都有其自然生长的规律。草枯木死,花开花谢,而生命这个东西,都是有着自己的终点,无一例外。而我们人只不过是这世界的,沧海一粟而已。

也请相信心若向阳,无谓悲伤。

1969:莫须有的核危机 篇6

苏联瓦解后,俄罗斯解密了绝大多数历史档案,为辨明当年这一传言的真伪,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引发珍宝岛冲突

中苏两国由50年代的“牢不可破的兄弟友谊”而反目成仇,有着意识形态分歧和国家战略利益相背的两重原因。

过去几十年间,众多相关文章谈到了控制与反控制、大国沙文主义与争取独立自主、争当马列主义正统等矛盾,其实还有一条重要原因是对中国“大跃进”道路的争论。

1997年12月,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的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了“中苏关系破裂原因”座谈会,参加者多是当年中苏大论战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有历史当事者深刻地指出:“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问题上,毛泽东是容不得批评意见的。赫鲁晓夫等苏共领导人起初对中国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不表态,以后开始影射攻击,然后发展到公开奚落。有的同志说,这是触到了毛泽东的痛处。”

从1960年起,中苏双方开始分别攻击对方是“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苏联采取了撤退专家、中断援助项目(主要是军事项目)的措施,使理论争吵演变为国家关系恶化。苏联虽一度采取和缓措施,但却因阿尔巴尼亚问题、新疆伊塔事件、北方四岛等问题,中苏双方对立加深。在有争议的地区,双方边防人员相遇时也常发生争吵、殴斗。

双方长期的严重政治对立,终于在1969年3月引发了珍宝岛武装冲突。

珍宝岛武装冲突包括1969年3月2日、15日和17日进行的三次战斗。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开的档案中的数字,苏军在边界冲突中死58人,伤94人。中方死伤人员略少于苏方。

对这一事件的发生,毛泽东之后在中央文革碰头会上讲:2日的冲突,他们上边的人也不知道,政治局也没有讨论,同我们一样。

毛泽东在3月15日的冲突后便要求,到此为止,不要打了。苏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这就使边境冲突得到了控制。

不过,中苏两国战备的火药味在此后愈来愈浓,还出现了可能使用核武器的传言。

中方的两难处境

珍宝岛事件后,苏军紧急向远东增调大量兵力,为此在1969年夏天还一度停止了西伯利亚铁路的客运而专供军用。

此时苏联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主要对手是美国为首的北约。珍宝岛事件发生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3月21日通过两国友好期间铺设的、供中苏高层直接联络的专用电话来找毛泽东或周恩来,想直接商谈解决边境冲突。当时头脑中充满极“左”狂热的中国女接线员拒绝接线并进行辱骂,周恩来得知后认为这不妥,不过根据当时的指导思想仍决定以备忘录形式答复苏方:“如果苏联政府有什么话要说,请通过外交途径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

3月29日,苏联政府发表公开声明,在指责中国的同时提议双方进行谈判。与此同时,苏联又向中国施加了军事压力。

追溯历史,苏联自核弹和洲际导弹试验成功后,遇到国际危机时便经常炫耀其威力。珍宝岛事件后,苏军《红星报》以不指名却又明显影射的方式称,准备以强大核反击力量给“现代冒险家”以摧毁性打击。

据后来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证实,1969年苏联已拥有核弹4万枚(这是苏联历史上拥有核弹最多的时候),其中可运载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超过1000枚。

而中国刚刚于1964年10月試验原子弹成功,1966年10月才成功进行了“两弹”结合(原子弹头装入近程导弹)的试验,1967年6月以轰炸机空投氢弹成功,但1969年时还不具备远程导弹攻击能力,核弹的数量更远远不能同苏联相比。

从常规力量对比看,中国虽然有军队631万人,苏军只有330万人,中方武器装备的水平却落后一代以上。从国家的经济实力上,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只相当于苏联的六分之一,科技水平更远远不及。何况,当时中国在东部、南部还与美国和台湾当局保持着军事对峙。

同苏联发生冲突在军事上对中国十分不利。

珍宝岛事件发生在展示“文革”成果的中共九大的前夕,“文革”的宗旨恰恰是“反修防修”。事后,国内组织1.5亿人举行示威,掀起了一个反修新高潮。“团结起来,准备打仗”的口号又对消除严重派性和国内武斗发挥了一定作用。

此时,中国领导人实际处于一个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担心苏联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不想同苏联谈判以缓和“反修”气氛。

1969年8月13日,新疆铁列克堤边防站巡逻分队遭到苏军袭击,中方30多人牺牲。

铁列克提事件发生和核攻击的传言出现后,中共中央向全国和全军下达了紧急战备命令。

珍宝岛事件后的近半年时间,国内“准备打仗”的口号主要还是服务于政治需要。当时的“副统帅”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在回忆录中说,在珍宝岛事件后的半年内,林彪根本不过问对苏战备,认为不会真正发生战争。8月末,中央下达全国战备指示后,林彪才开始布置相应的准备。不过他在军委小规模的会上仍讲:“这个仗八成打不起来,却要做八成打起来的准备。”

周恩来柯西金机场会谈

1969年入秋后,苏联的军事压力增大,引发了处于弱势一方的中国的高度紧张。从当时中共中央的反应看,虽然做了最坏准备,主要立足点还是防范苏军以常规力量进攻。

9月2日越南领袖胡志明去世后,中苏两国都派代表团前往吊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到河内时提出,想在归国时“路过北京”同周恩来会谈,以缓和紧张局势。为了探明苏联的底盘,毛泽东也改变了此前不同苏联谈判的态度,同意在北京接待。

9月11日,北京首都机场会客室内举行了中苏两国政府首脑的会晤。

周恩来同柯西金见面后对他仍以“同志”相称,并表示说:“约5年前,毛泽东同志对你说过,理论和原则问题的争论可以吵一万年。但这是理论的争论,对这些争论,你们可以有你们的见解,我们可以有我们的见解。这些争论不应该影响我们两国的国家关系。”周恩来还指出:“美国开动了自己全部的宣传机器,妄图使我们两国兵戎相见。”他以警告的口吻询问苏联,是否有对中国打仗的意图。柯西金当即保证说,苏联没有打击中国的意图,并带有一点讽刺意味地说:“无论是苏共,还是苏联政府,从未在任何地方、任何文件中号召人民打仗,从未在任何地方对人民说,勒紧裤带准备打仗,相反,却一直在谈论和平。”

在这次机场会谈中,两国政府首脑达成了谅解,不过因中方怀疑苏方是在进行欺骗,随后采取了规模更大的战备行动。

10月间,总参以林彪的名义发布了“林副主席第一个战斗命令”。后来中央经调查证实,此命令系黄永胜布置、总参作战部部长阎仲川拟定,是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违规发布,而非“九一三事件”后所说的“阴谋活动”。

根据中央的疏散决定(有些文章和书籍将其说成是林彪的命令,这是不准确的),首都和许多北方城市开始进行大疏散,城市居民大都要参加挖防空洞。

当时笔者所在的部队也进入山沟疏散。在东北边疆的冰天雪地中,我首次尝到了冻伤之苦,对那纸过火的疏散令真有切肤之痛。

学好语文须有课程意识 篇7

一是不以教材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即语文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引入合适的补充材料,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来重组、优化、丰富教材,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

二是建立双线型语文课程实施形态。即将语文教材教学和课外拓展阅读组合成语文双线并行课程结构,两者同时运行,有机结合。目前我们正在推开实施的比较成熟的课型有“阅读指导课”“专题交流课”“主题活动课”等。

三是拓宽语文实践活动的课程渠道,构建语文学科课外活动体系。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拓展型课程设置空间,开设了各类兴趣活动课等;另一方面,开展以班级、年级、学校各个层面的各类展评活动,把“重实践、重过程”作为活动的基本思想,让活动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渠道。※

课堂教学改革须有“神” 篇8

眼观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概念形形色色, 巧格局林林总总, 堪称“繁花似锦”。不过, 若细心观察, “花”得过头者不乏其有。诸如架子不小举措不多者;外观新颖内在陈旧者;虽有做法但无“说法” (理论根据) 者。如此种种, 归根到底是少了一个“神”字。“神”者, 规律与精神之谓也。有形无神的“教学改革”只有热情, 没有理性;只有热闹, 没有门道, 不是真正的改革。它一方面有可能无功而返, 另一方面增加了教学改革的风险, 无意中为怀疑和反对教学改革的人提供了“说辞”甚至用脚投票的理由。

有鉴于此, 这里试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与社会担当, 以期为之增添神韵。

二、使教学机制更加符合规律性

从本质论,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将扭曲的失调的教学关系理正本清源, 并发现新的教学关系, 使教学机制更加符合自身规律或规律性。教学机制是各种教学要素的相互作用或联系 (关系) , 那些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就是规律。由于教学涉及的因素太多, 关系比较复杂, 因而人们通常比较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身心关系、文道关系、情智关系、同异关系、承创关系, 等等。

在这些关系中, 扭曲相对严重的有教学关系、情智关系和同异关系。教学关系被扭曲为“以教代学”。这里的教即教师和教授行为, 学即学生和学习行为, 以教代学就是教师越俎代庖代替学生干活。通常说的“满堂灌”是最直接的表现之一。满堂灌的教师往往“津津乐道”“口若悬河”, 讲得既全面又细腻, 几乎不留问题给学生, 在代替学生把问题都“解决”掉, 把活都干完的同时, 把学生的发展机遇几乎剥夺殆尽了。

情智关系被扭曲为“轻情重智”, 这里的“情”是非常复杂的系统, 包括情感与情绪, 需要与动机, 兴趣和爱好, 意志等也位于其中。智是记忆、想象、思维等的总称。教学中轻情重智, 由来已久, 有的教师认为“智”是硬功夫, “情”是软指标, 考试只考思维 (即解题) , 不考情感。于是, 因与老师交恶而反感或放弃学习的大有人在。

同异关系被扭曲为“张同抑异”, 即关注学生的共同性却忽视甚至压抑了差异性, 比如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一刀切”, 似乎面向全体“一视同仁”, 实则让“两端”学生 (优生和弱生) 都没有得到长足发展。

这三种扭曲的关系表面上毫不相干, 实际上有深厚的内在联系。张同抑异的“一刀切”既是以教代学“满堂灌”的前提又是必然结果。没有张同抑异这个前提, 以教代学的满堂灌就失去了存在条件, 因为教师要“因人而灌”, 那是实在灌不过来的。反过来, 满堂灌使得前者被强化即学生的差异性更加被忽略或淡化。此外, 满堂灌迫使学生唯教师是从, 学习的“感情生活”也就虚位以待了。

因此, 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尽管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切入点大可不拘一格, 但是改变一刀切和满堂灌的局面刻不容缓, 在此下番功夫可能较快地抵达教学的内在规律性。

三、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力争上游

力争上游学习的比较贴切地注脚是“知者加速”与“惑者求助”。所谓知者, 是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学习内容之人。所谓惑者, 是对学习内容感到困惑或遇到学习困难之人。知者加速与惑者求助, 都是主动学习, 学得更好更快的意思, 两者在本质上是等值的。

知者不加速的现象几乎与班级授课制一道降临人间, 挑战人们的聪明才智, 迫使“继续进步原理”的专家大声疾呼每个学生“都应当不停顿地向新的学习任务前进。……不应当要求学习快的等着学习慢的赶上来才前行”。

这种说法感召了不少学人。层出不穷的关注学生差异的教学理论与方法, 是破解此题的尝试, 我国自分教学 (又名自然分材教学) 的兴起也是旨在改变一刀切的课堂, 让知者与惑者都有适宜的学习空间。

知者与惑者既有稳定的一面, 又有变化的一面,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优势较大的知者, 可在较长时间里保持超前态势。但有些知者是即时性的。如果遇上自己熟悉的内容, 他们学得轻快。否则, 学习速度亦不尽如人意。而且, 若知者不加速, 在课堂上无所事事坐等他人, 优势会逐步丧失甚至沦为惑者。一些优生 (优秀学生) 变弱生 (学困生) 的现象与此不无关联。相反, 惑者若奋起, 可翻身变知者。就一堂课而言, 只要注意力集中, 积极参与活动, 昔日惑者就可能比别人学得快, 成为当下的知者。

由此看来, 要确保优生更优与惑者上进, 鼓励知者加速与惑者求助是重要举措之一。在这方面, 可用方略大致有:

首先, 增强意识。师生都要牢固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观念, 把知者加速与惑者求助提上重要的教学日程。对于教师来说, 不要以为“把不会的教会了”就完成了任务, 让“学得快的”等等“学得慢的”无关紧要。同样, 对惑者漠不关心, 任其处于无助的境地之中。这些都浪费学生的青春, 耽误他们更远大的前程, 不仅“误人子弟”, 同时浪费了教育资源, 丢失了不应丢失的教育效率与质量。对于学生来说, 知者不加速 (必要的休息除外) , 坐失发展良机, 表面上是个人的事, 不过淡漠自己的生命意义而已, 实际上松懈了群体环境, 破坏了争先向上的氛围。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知者加速与惑者求助的关键在学生, 因为学习活动是由学生承担的, 学习质量是由学生的变化决定的。如果知者自觉加速和惑者主动求助, 他们客观上帮助教师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其次, 多途并举。在这点上, 主要从知者的角度进言。

一是内容加速与能力加速。内容加速指学习更多更新更难的内容。分析起来, “多”与“少”相对, 学习的内容不够, 要适当增加一些;“新”与“旧”相对, 所学的东西都熟悉了, 有必要再学些不大熟悉的内容;“难”与“易”相对, 所学材料比较容易, 不妨选择一些更费脑子的。这多、新、难虽有相对独立性, 但他们相互依存, 尤其是新和难。因此, 要注意将之结合起来。

内容加速可分为同科加速和异科加速。前者指加速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大体一致。举例来说, 在数学课内, 加速者仍然学习数学知识, 只不过学习与课堂讲授的数学材料有所不同, 即同科加速。如果数学课内学习语文或英语等, 则为异科加速。

内容加速还可从难易程度上划分。同一学习层次上的内容加速, 可让学生准备不同版本的两套教材或习题册等, 一本用于共同学习, 另一本用于知者加速。而不同学习层次上的内容加速, 可给学生提供高于现实教学水平的学习材料, 如提高性练习或更高年级的教材。

异科加速的境遇大不如同科加速, 经常为执教者抱怨。他们觉得那些知者的学业固然优良, 但不至登峰造极, 还有一定的努力空间。因此, 知者搁置课堂所教的学科而主攻其它, 本学科的成绩下降了谁负责?这些教师经常忧心忡忡。还有一部分学生本不是知者, 但他们不喜欢当堂所教的学科, 便假借加速之名, 行抛弃或抵制该学科之实。

面临这样的情境,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对于真正的加速者, 即便他们在当堂所学之科目上确可提升, 但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自己薄弱的学科上去, 力克“短板”, 无可厚非。通过这样的加速, 他们增强了自学和自制能力, 提升了自主性, 是只会跟着老师转的学生难以企及的。至于虚假加速者, 教师要耐心地与之沟通, 甚至可以先扬后抑, 先肯定他们加速的积极性, 再否定他们或好高骛远或弄虚作假的做法。不过, 如果因授课不精造成学生的逃避或厌学, 教师有必要反思并改进, 克己方可律人。

能力加速是开发各种能力的活动。毫无疑问, 任何知识加速都包含一定的能力加速。但这里把能力加速单列, 主要强调知者通过帮助惑者形成的能力提升, 如关爱惑者的能力, 指导别人学习的能力, 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 知者有时不得不脱离小组或群体的活动而独自学习。当小组合作与互帮开始时, 知者往往被邀请参与小组活动。此时, 知者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惑者, 既传授知识, 又引导惑者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责任、掌握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 知者一方面想方设法让惑者懂得学习内容从而发展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另一方面增强了自己的耐心与爱心, 千方百计让惑者感到接受同学的帮助并不尴尬。

二是自主加速与他主加速。前者是学生自拿主张进行加速。内容自选方法自定时间自筹。不过, 也要接受老师对加速情况的检查与监督。他主加速是由教师安排加速任务指定加速时空, 包括加速后的反馈等。自主加速能较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 但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觉性和计划能力, 他主加速虽然压缩了学生某些自主空间, 但过程往往比较顺利。因此, 两种加速有必要结合起来, 形成互补。

三是课内加速与课外加速。前者又叫随堂加速, 主要是一般学习任务完成后, 由老师提供新的内容。这通常是短期的共有的加速行为。比如做完课堂作业后, 再加做一定数量的题目。当然, 课内加速也有长期的, 特别是那些成绩非常优秀者, 可以系统地学习非课堂的内容。课外加速主要是在家庭的行为, 其特点是长期性与独立性。因此, 合理的计划性必不可少。

从逻辑上审视, 上述各类加速仅是理论上的分野, 而在实践中, 它们是相洽互融的。

再次, 评价监控。由于知者加速通常是学生独立的行为, 因而需要必要的评价与监控, 以便富有实效。

品牌建设须有制度的保证 篇9

曾经倍受国内外媒体和公众关注的“三聚氰胺”毒奶粉危机, 历经媒体曝光、社会震惊、行业致歉、政府问责、司法审判到三鹿公司破产重组等阶段, 现在, 危机基本上已经“转危为安”了, 特别是在由河北省省委、省政府领导签字带头组织的10余万人发誓“汲取三聚氰胺教训”誓师大会之后, 近30万的“毒奶”婴儿也得到了“保障到18岁”的承诺。此时, 公众的愤怒基本上已经平息, 也许很少有人去反思:一个“中国著名品牌”、一个在2007年刚刚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产品退出市场, 我们损失的到底是什么?或许, 我们仍然习惯“让悲剧尽快过去”的思维方式。

时闻在“三元”重组“三鹿”的过程中, 有关领导呼吁重组一方必须关注“三鹿员工”的命运, 另据报道, 在“三鹿氰氨”一案中以“万言书”之策擦边而过的“蒙牛”再添“OMP事件”, 原来本想“尽快过去”的心情无论如何也“过不去了”!或许只有借力“3.15时刻”, 方能够引起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重视。显然, “三聚氰胺”事件以及“蒙牛OMP故事”与SARS和禽流感不同、与南方大雪和“汶川地震”更是完全不同, 后者多数为自然现象, 不存在道德谴责的问题, 但前者几乎可以肯定是在追求并取得物质成功下的道德沦丧, 或者是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把消费者假设为可欺对象。乳品作为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必需品, 本是涉及普通人健康的行业, 必然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而行业的知名品牌或是捆绑国家信誉的“国家免检产品”, 则更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承担起对社会、对消费者、对企业员工的责任。然而, 添加“三聚氰胺”以追求“高蛋白”含量的行为却以潜规则的方式在乳业中长期存在, 最后竟然是被三鹿集团股东——新西兰恒天然集团披露出来, “恒天然”作为既得利益一方的价值选择值得我们思考, 对比之下的是中国乳业的几位领军人物在高调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 却又为了利润而暗度陈仓, 对如此潜规则却三缄其口。据不完全统计: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的乳品企业有22家之多, “毒奶粉”共导致全国29.4万婴儿患病, 6名儿童死亡。“三鹿”人几十年努力打造的“中国名牌”毁于一瞬, 整个行业直接和间接损失高达几百亿元, 导致全社会对国家信誉的质疑。如此后果绝不是免职一批官员、审判一个董事长、处死几个罪犯所能够承担的, 公众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绝不可被忽视。据新华快报2009年元月4日消息:2008年中国社会诚信指数先高后低, 尤其是企业诚信指数大幅下滑;在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的国际背景下, “三聚氰胺”事件赫然上榜《时代》十大新闻。事实上, 毒奶粉事件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行业潜规则”的范围, 它涉及国人对“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制度的信任问题, 涉及国际社会对“中国制造”的信任问题, 在中国30年市场化改革取得巨大物质成就的背景下, 发生如此见利忘义、信仰缺失、杀伤“中国名牌”的事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去思考“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思考如何把经济发展的成就转化为精神文明的繁荣, 而后者恰恰是一个现代社会的真正财富。具体而言, 对品牌建设, 这一涉及现代社会的企业价值观、社会财富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问题的要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真正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品牌建设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出于营利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它是社会和企业诚信的重要标志, 优秀的品牌应该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如此, 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汲取“三聚氰胺”这个教训?如何深刻理解保证品牌建设的健康、持久地发展、放大品牌这一社会财富的关键是制度建设, 进一步的我们必须关心经济增长的道德意义。

有关品牌是什么的讨论, 管理学已经有太多的研究成果。追溯品牌产生的历史可知, 品牌 (Brand) 原意为“烙印”, 目的是为了区别牲畜或产品的所有权, 由此可见, 品牌的产生本身是市场发展和商品交换的产物, 同时具有界定所有权的功能, 正是品牌具有明确所有权或提供商品制造者信息的作用, 使得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商品交换得以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 品牌产生本身就是与交易双方的不信任有直接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中的品牌内涵极其丰富, 从产品要素的角度讲, 在市场交易的实践中, 人们对品牌的理解是商品的名称、图案、标准字和标准色的集合, 其目的是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定位;从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讲, 现代市场营销学指出“品牌就是产品和消费者的关系”。这种观点认为, 品牌即不是品牌所有者的主观判断, 也不是品牌所有者的凭空臆想, 品牌是建立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或许存在着亲密与疏远、友好与敌对、持久与短暂的差别, 但无论是何种状况并不会妨碍品牌是否存在。一个品牌没有和消费者产生过任何联系, 则该品牌是毫无意义的。这种关系是通过产品在市场的表现来被客户和社会评价的;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讲, 品牌已然构成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发展成为吸引目标客户及整合社会资源的合作平台, 对内则具有价值体现和凝聚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功能。进一步的, 品牌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 构成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可见, 在品牌的各类含义中, 我们不难发现其内涵从最初的产品标识涵义, 逐步延伸到品牌已然成为公司的核心能力, 成为公司对其员工、对客户、对市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或承诺, 正是这种承诺在经过竞争和市场的检验以后, 品牌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的纽带, 品牌不仅成为社会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内容。这种社会诚信和社会财富构成当代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中国参与国际化竞争中的重要支撑, 作为企业和社会的无形资产, 品牌甚至是社会核心价值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与合作的基础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 企业的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企业市场竞争的边界。

综上, 我们不难理解, 在现代社会中, 品牌的涵义决不仅仅是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它还涉及社会诚信问题并成为社会诚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屡屡受到破坏, 为什么在人性之中的“善、恶两匹狼”中, 贪婪和邪恶之狼似乎总是能够占到上风呢?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30年, 正是在市场化的选择过程中, 中国走向了强国富民之路, 在我们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的同时, 我们也面临着道德的挑战, 或许如韦伯所说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 人类灵魂中的一切污泥浊水都必然会荡涤起来。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和《财富论》中试图解决的问题, 今天仍然在困惑着我们。人性在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履行社会责任、建立诚信体系之间徘徊, 他们之间有时是如此的紧密, 而有时则是那么的对立。制度经济学指出, 我们不必去假设人性之善恶问题, 制度是重要的, 而制度包括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制度, 即制度本身包含有道德和良心的问题。我们相信三鹿集团的决策者们绝不会在主观上刻意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去毒害儿童, 我们也相信河北省委、省政府的签名誓师的痛定思痛和真诚, 但是“三聚氰胺”事件和蒙牛的“OMP事件”告诉我们, 品牌建设和品牌发展不是凭借道德或企业管理人员的营销智慧和广告投入便可以持续的, 仅凭一个“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这样一个静态、简单的安排, 绝不能够使企业和社会在产品安全问题上安枕无忧。事实证明, 品牌建设需要的是一套完整、动态、开放的制度安排来保障, 对于打造“中国名牌”来说, 强化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流程管理固然重要, 但更加重要的是加强企业外部监督, 具体讲:

第一, 加强信息披露, 完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第二,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监管机制;

第三, 完善行业监督机制, 打破行业潜规则;

第四, 加强公共舆论的监督, 媒体必须履行职责, 把企业宣言置于社会监管之下;

第五, 引导、鼓励公众的积极参与, 通过外部的行业监督和舆论监督来强化企业内部的流程控制, 使企业内部的品牌管理制度在社会的监督下得以落实, 应该是当下完善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的内容。

莫须有 篇10

为此, 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国家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专门条例, 通过立法来强化企业的校企合作责任, 以期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落到实处。对此, 笔者并不否认立法促进的强制作用, 从理论上讲, 此举甚至不失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便捷之策。然而, 要是从实际效果来看, 纵使出台再多的法律法规, 如果不能严格执行, 也未必能够立竿见影, 更不可能标本兼治。

回溯国内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 自2003年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先后多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等, 大力提倡和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近几年召开的历次职教工作会议和领导讲话, 也多次阐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

不难理解, 校企合作对于职教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早已被阐述得非常精辟透彻, 十分直白明了,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早已不是泛泛的提倡, 而是明确的法律义务。然而, 如今不少的校企合作为何逐步流于形式?原因就在于有法不依, 根子在于执法不严。

以就业准入制度为例, 虽然存在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差异, 我们没有西方国家提得那么早、那么细, 但我们推进的速度并不算慢, 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自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后, 到2005年年底, 我国已有8个大类职业、66个种类、413个小类、1915个细类 (职业) 纳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范围之内。

然而, 这几年由无证电焊工不当操作引发大火、由无证行医致人死命、由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导致自己或他人丧命之类的负面新闻却常有报道, 它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我国就业准入制度在执行层面形同虚设, 而这正是校企合作难于全面实施和有效推广的根源所在。

按照就业准入制度的设计思路, 公民要想取得就业资格, 就必须要接受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 否则就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然而,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中, 企业老板可以随时随地招聘员工, 不仅廉价、快捷, 甚至可以不计较年龄、不考虑职业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企业自然没有任何兴趣和热情, 多此一举地花钱、费力去尝试校企合作。而且, 从实际合作结果看, 很多企业“冠名班”学生屡屡爽约, 也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企业逐渐心灰意冷。

与就业准入制度背道而驰的是, 我国用人单位目前仍然普遍执行着陈旧的“学历准入制度”, 学历要求在就业招聘中所占的条件比重偏大, 有的甚至是一票否决, 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重技能, 甚至提出非“985”、“211”学校不取的极端做法。而在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就业准入制度则被视作至高无尚的“高压线”在严格执行, 对于公民来说, 即使你读到了本科、硕士、博士, 如果不经过职业院校或机构的职业培训, 也无法找到接收单位, 得不到就业机会。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扼制了就业准入制度被“架空”。正因如此, 才有了名闻遐迩的德国制造, 才有了令人羡慕的澳大利亚职业无歧视, 才有了被视为全球职教法宝的TAFE模式和学徒制 (双元制) 模式。

吃醋须有“度” 篇11

夫妻间、恋人间由爱而生排他性的“吃醋”也属常情常理。这种性爱情感的流露,只有真心相爱的人才会吃醋。

然而,“吃醋”需有“度”—即不能过分、过激、过火,更不可“走火入魔”,失去理智。失“度”的“吃醋”不仅无益,而且还会成为“洪水猛兽”,导致感情破裂,家庭破碎,甚至会发展为伤害对方的暴力事件。如湖北荆州市就有这样一个家庭,正是妻子的“吃醋”—毫无根据的猜疑,而导致“情杀”,结果亲手毁了一个原本甜蜜幸福的家庭—丈夫被她砍死,自己身陷囹圄。而家中还有一个年仅13岁的女儿。其实,她丈夫只不过对一位女同事在生活上给予一些合乎情理的帮助而已。当然,这类悲剧并非一例。可见,失“度”的“吃醋”是一个可怕的“杀手”。为此,提醒热恋中的情侣把握好“吃醋”的“度”,确有必要。

那么,这个“度”如何把握?首先,对“吃醋”要有所控制,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冷静。这样就会注意场合,给对方留有余地,特别是不能当着众人的面“甩醋罐子”。其次,要讲点“吃醋”的艺术,比如不直接“发作”,可用轻松的小玩笑来表达,这样就容易被对方接受。第三,要适可而止。如果对方对你的吃醋已经有所察觉,你就应该“刹车”,不必“穷追猛打”。如果对方已经有所认识,或做了保证,更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第四,万不可“走火入魔”,包括胡乱猜疑、疑神疑鬼。男女间的接触、交往,以及互相帮助这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以此为依据陷入没有理智的猜疑之中,“吃醋”就会酿成“祸水”。再说,夫妻、恋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建立在了解信任对方基础之上,既然你了解、信任自己的恋人、丈夫妻子,就不能“捕风捉影”,胡乱猜疑。如果你已经到了不了解、不信任对方的地步,也就没有必要,也不值得“吃醋”了。第五,做人,尤其是女人一定要树立独立意识,不要以为嫁了老公就有了一张长期的“饭票”。如此一味地依赖对方,很自然会增加不正常的“醋意”,而树立了独立的意识,“醋意”也就较易做到有“度”。

莫须有 篇12

质检总局食品司负责人说, 产品标识是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用于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所做的各种表述。QS是表示生产企业具备了生产许可必备条件的标志, QS标志和生产许可证编号是产品标识的组成部分。

该负责人表示, 从2007年6月开始, 国家质检总局已对纸杯、纸餐具、食品包装纸等21种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食品用纸制品实施生产许可制度。目前, 全国已有308家生产企业获得了食品用纸包装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证。

上一篇:科技示范基地创建下一篇:现代科技思想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