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论文

2024-07-14

弃妇论文(通用12篇)

弃妇论文 篇1

摘要:《诗经》中产生了许多弃妇诗, 那么这些弃妇诗产生的原因以及弃妇们的态度对现代人产生的影响值得一探。

关键词:弃妇诗,判别,原因,反思

一、弃妇诗的判别

《诗经》中弃妇诗和疑似弃妇诗的篇目有11首, 分别是:《邶风·柏舟》、《邶风·日月》、《邶风·终风》、《邶风·谷风》、《郑风·遵大路》、《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小雅·白华》、《召南·江有汜》。

要判别以上这些诗歌是否为弃妇诗, 首先对弃妇诗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首先, 弃妇诗是抒写被抛弃的妇女的诗歌;有人认为弃妇诗应该有离开夫家这一标准, 但我认为只要是被丈夫冷落, 即使不离开夫家也是被抛弃, 应该算作弃妇诗。其次, 弃妇诗的对象应为已婚妇女。对《邶风·谷风》、《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小雅·白华》、《邶风·柏舟》、《邶风·日月》、《邶风·终风》这几首诗歌, 诸家倾向比较一致, 认为是弃妇诗。但以本篇的标准, 《邶风·终风》中的女子并没有与男子有婚嫁关系, 不属于弃妇诗。对于《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召南·江有汜》, 诸家出现异议, 就本文的观点来看这几首诗都是弃妇诗。《小雅·我行其野》、《小雅·谷风》这两首诗都直斥丈夫另结新欢、不念旧情, 讲述了被冷落、被抛弃的事实。故我认为这两首诗是弃妇诗。《召南·江有汜》有女子被弃和男子被弃两种说法。而诗中的“之子”一词, 是古代妻妾对丈夫的一种称呼, 故我认为应是女子被弃, 属于弃妇诗。

因此, 我认为除了《邶风·终风》, 其他10首歌均为弃妇诗。

二、被弃原因分析

其一、男尊女卑的社会状态是导致被弃的根本原因。女子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和自主生活的权利, 出嫁前依靠父母, 出嫁后只能依附于丈夫, 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无论弃妇们是像《邶风·谷风》、《卫风·氓》中那样勤劳持家也好, 是像《邶风·柏舟》中那样哀婉愤怒也好, 是像《召南·江有汜》那样高声怒骂也好, 甚至像《小雅·白华》中有很高地位申后也好。对于被抛弃这个事实都无法改变。他们能依恋的只有男子的情感, 一旦男子变心, 她们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命运的悲剧。

其二、女子年老色衰, 男子三心二意成为被弃的重要因素。《邶风·谷风》中写道:“泾以渭浊, 湜湜其沚。燕尔新婚, 不我屑以。”写出了丈夫贪恋新妇美色, 再也不愿看自己的情景。《卫风·氓》中有“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一句, 弃妇回忆自己为夫家辛勤劳作多年以致现在年老色衰而被抛弃的悲惨境地。“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则写出了男子的三心二意、喜新厌旧;《郑风·遵大路》中女子因色衰而发出了“无我丑兮”的哀求;《邶风·日月》三次感叹“胡能有定”, 怒斥男子的无情无义、不念旧情;《王风·中谷有蓷》更是全篇都以山谷中的益母草作意象, 叹草之“干”草之“修”草之“湿”来象征年老色衰的弃妇形象。

其三、生活条件的好转, 也是促使男子变心的重要原因。《邶风·谷风》中有“昔育恐育鞫, 及尔颠覆。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一句, 写出了生活贫苦和生活富裕之后的巨大差别, 形成鲜明对比;《小雅·谷风》也有“将恐将惧, 维予与女。将安将乐, 女转弃予。”、“将恐将惧, 寞予于怀。将安将乐, 弃予如遗。”, 也将因生活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完全相反的态度淋漓精致的展现出来。

其四、没有子嗣或者没有生下男孩应该也是被抛弃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弃妇诗中不乏回忆以往的生活和以各种理由请求丈夫留下的, 如《邶风·柏舟》、《卫风·氓》、《邶风·谷风》、《郑风·遵大路》等, 但都未曾提到过子嗣的问题。古代很重视传宗接代, 母凭子贵, 没有子嗣、甚至没有是得不到认同的。

三、被弃后的态度

一类是感伤悲戚、自怨自艾。《小雅·我行其野》中“成不以富, 亦祗以异。”, 女子独自回家, 默默地接受男子变心的结局。最典型的要数《郑风·遵大路》中的那位女子, 只能拉着男子的袖子哭喊着“无我恶兮, 不寁故也!”“无我丑兮, 不寁好也!”她已经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 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值得男子留恋, 只能一味的哭喊哀求。

一类是感伤中带着自信和责怨。《卫风·氓》中女子讲述了自己的勤劳和美丽, “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是感伤, 是叹息。“女也不爽”又是她对自己的肯定, 并不认为自己是应该被抛弃的。《邶风·柏舟》想较之下, 愤怒之情更甚:“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我心匪席, 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女子表现出自己对感情的忠贞, 隐晦的斥责了男子薄情寡义的行为。《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则更为自信, 她认为了自己依然美丽, 也认为自己又能力让丈夫和家庭幸福, “行道迟迟, 中心有违。不远伊迩, 薄送我畿”却又是他的软弱和感伤。《王风·中谷有蓷》的感伤与愤怒更是完美的展现出来。从“叹”到“啸”再到“泣”, 伤感之情喷涌而出。“遇人之艰难矣。”, “遇人之不淑矣。”也是斥责着男子的不忠。

一类是绝对的自信和傲然的决绝。《召南·江有汜》中的女子真要算弃妇中特别的一个。“不我以, 其后也悔。”、“不我与, 其后也处。”、“不我过, 其啸也歌”。三声之地铿锵的怒骂, 是女子对男子被弃行为气急的表现, 也是女子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 更是女子对自己的承诺和鼓励, 自己要好好生活, 让他后悔莫及。这样的呼喊在那个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四、反思

《诗经》中的弃妇诗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弃妇们的悲惨命运, 他们勤劳、美丽、善良、忠贞, 但仍旧改变不了被抛弃的命运, 曾经的美好和结局的惨淡让那些对于爱情和家庭忠贞的女子显得尤为可悲。这不仅仅是弃妇的悲哀, 更是那个时代男权社会的悲哀。这些都告诉现代的女性, 想要得到美满的爱情和幸福的家庭, 就不得不在经济上独立, 人格上独立, 只有摆脱了被主宰的命运, 才能在平等的地位上得到幸福, 一味的妥协和感伤救不了爱情, 也救不了自己。

参考文献

[1]、沈泽宜:《诗经新解》, 上海, 学林出版社, 2000年06月。

[2]、聂石樵《:诗经新注》, 济南, 齐鲁书社, 2009年04月1日。

[3]、褚斌杰:《诗经全注》,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07月1日。

[4]、李晓庆:论《诗经》中的弃妇诗,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05月30日。

弃妇论文 篇2

弃妇词

作者:顾况朝代:唐体裁:五古 古人虽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欲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甚周旋。

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

流泉咽不燥,万里关山道。及至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拭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妾以憔悴捐,羞将旧物还。馀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

空床对虚牖,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

记得初嫁君,小姑始扶床。今日君弃妾,小姑如妾长。

李金发《弃妇》的丰富内蕴 篇3

关键词:女性  男权  受害者  臣妾心态   在场  缺场

一  弃妇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

1  男性崇拜令女性地位突降

母系社会后期, 随着社会生活渐渐的丰富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领域日渐缩小,男性成为家族的主要角色:打猎、种田、守卫家园等等,处处有男性的身影,家族的生产、生活资源几乎都来源于男性的付出,男子仿佛成了无所不能的神。即使是文学作品中,男性的地位也得以高举,女性神祗在完成造人和救世的壮举后,就慢慢转变为男神的配角,男性主宰世界,管理众生。于是无论在现实还是在文学、历史等方面,对男子的竭力赞扬、把男子神秘化就成为起初神话般推崇男性的表征,甚至把自然力也幻化为男性神祗,男性被全面地神化。在这样的文化与传说的不断强化下,男子在众生中已非纯生物的存在,成为威严的历史神话。男子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强势表现,使女性也渐渐承认:世界是属于男子的。同时,因女性在生理方面的纤柔特性,也令女性在男性面前自觉不自觉地充当弱者、被保护的形象,习惯于男性的权威与发号施令,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从此,贬低女性的时代开始了。宗教、文化、艺术、科学、权力及舆论都掌控于男子手中,男性可以随意改写神话、历史,甚至是当下世界,确定有利于男性的道德、审美等各种规范,通过弱化女性的社会价值。成为神话与现实的双重主宰。三从四德就是男权社会为女性量身打造的金牢笼,她们的命运从此不再有自己把握,处处被框定,男性中心主义被确立。

2  特殊的社会规范令女性难自立

(1)男主外、女主内的认知使女性的活动被限制

女性被定位于家庭,失去接触、认识社会的机会,只能活动在社会的后台、男子的背后,成为男子的附庸。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只属于男性,她们只属于家。家庭柴米油鹽的琐屑,使女性关注的世界必然定睛于日常化的生活。出于最高统治者的家训“后宫不得干政”,实际已经成为社会通行的规范:女性与政治生活无缘。这等同于剥夺了女性参与社会管理、运作的权力,甚至连知情权也丧失了。这种被弃也决定了女性争取自身权益的无语状态,可以说,女性已经成为天然的弱者。隔绝的状态,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女性很难以阔大的视野、博大的心胸考量社会和自身,她们全部的信息均来自家庭,生活的空间、内容也只能是家庭。几千年的狭隘的生活状态,已经成为女性的生活惯性,家成了她们唯一的归宿和依托,她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反而成了无关者,成了她们自觉摒弃的所在。

(2)女性教育令女性失去思想自主权、话语权

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观念的灌输让女性在这样的社会中完全失去了人应有的尊严,自觉自在地以奴性姿态依照男性的想法运行人生,处于被动的生存状态。不能主张自我的权利,没有经济的自主,女性自身也认为自己的生存是依附于男子的。特别是一些局部地摆脱男权社会压制的知识女性,甚至自觉地介入戕害女性个性化生命的行列,如班昭所作女德规范《女戒》、长孙皇后作《女则》等。作为女性教育范本书籍,无一不在讲述男为尊,女为卑。女性的学习是为顺服尊长服务家庭,消灭自我意志。针对女性的专项教育,收获了男权意识认可的成果。女性不仅接受了以夫为天的生存法则,并且以拥护者、维护者和传扬者的身份传承着这样的理念,祸及后代。如此教育环境让女性很难生发人身和精神平等的意愿,她们很自觉地认为;侍奉长者,相夫教子,管理家务,就是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不可能在历史的前台尽展风姿。《列女传》等书籍的传播与教化,再次强化了女性的从属地位,使女性自觉成为臣服者。

(3)不能抗争的悲剧式存在

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如果敢于挑战家族权威,表达不满,就会成为弃妇。一切规范均是男性制定,“七出”(不顺、无子、嫉妒、多言、恶疾、淫荡、窃盗)等婚姻法明显利于男性,保护家族利益。在脆弱的生存境遇中女性只能以屈己的姿态取悦男子,甚至不惜残害身体(裹脚)达成所愿。实际已成病态心理。所以,女性一旦被弃,就意味着生命价值的全盘否定。男性在政治失意后可以转向情感、山水等,女性却无处容身。而往往这种被弃并无站得住脚的理由。

女性如果被弃,世界也将成为地狱。家族的蔑视首当其冲,《孔雀东南飞》中,阿母与兄长的反应极富代表性地呈现了被弃女性在家族中无处立足的窘迫处境。无人查询真情,只会一意怪罪女子,外界的诋毁也令女性无处容身。在强大的社会舆论面前,女性自己也会对自己作出否定的判断:兰芝惭阿母……一个人给予的痛演变为全社会的重压,在诗作中,诗人把这样的重压幻化危难见天日的黑夜和嗜血蚊虫发出的狂吼。这怒号甚至让以勇敢无畏著称的游牧也战栗。处处是如刀般的羞恶的疾视,无力抗争的弃妇只能用长发割断这地狱投来的目光。弃妇无处、无颜容身,心灵无人解读的孤寂身影成了永远的定格,只能在反复追怀人生的悲凉中感知生命的存在。一个人的遗弃行为化为整个社会的遗弃。

弃妇的孤苦无依是男权社会赋予的必然悲剧。她的归宿似乎也只有丘墓。诗人在诗歌中用悲凉的喟叹表达对女性处境的焦虑。尽管五四运动令中国女性有了觉醒的前兆,也有女性开始以一己之力争取女性人格与尊严的被认同,但更多的女性仍然被幽禁于男权世界,等待被吞噬的命运,特别是弃妇,作为弱势群体中被弃绝的特殊存在,她们的结局已被定格。

作为有着先锋思想的诗人显然并不想接纳这样的悲剧,他希望有力量可以改写弃妇的命运。而这种力量常常来源于重压之下的逆反。孤寂的境遇,世界给予的痛使千百年来弃妇的隐忧永难消失:即使是夕阳的火也难把此化为灰烬,它永远留痕于这世界,在海啸之石上发出匉訇的巨响,敲击着弃妇痛楚的心。世界对她的厌弃冰冻了了弃妇的心,她不愿再让自己的伤痛成别人娱乐的戏剧,装点世人的生活,她以决绝的口吻倾诉:永无热泪,点滴在草地,为世界之装饰。

世界的无休止地逼迫,悲惨的境遇,被男权社会蔑视、弃绝的柔弱女子的勇毅抗争的身影,恰恰体现了中国五四时期女性争取两性平等对话的努力。也正因她们斩断了依附的菟丝草,女性的生命才有了个性的光芒,让女性的生命得以重生。

二  “弃妇”的象征意蕴

1  中国知识分子的臣妾心态

中国知识分子长期处于皇权的严苛的禁锢中,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导致的群体边缘失语状态,令中国知识分子被束缚在皇权允许的范畴中进行社会活动,有限地使用奴性话语权,其不可抗争的存在状态与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如出一辙。以致中国知识分子似乎不可逆地形成一种扭曲的臣妾心态。从志存高洁的屈原以美人隐喻自我,以恋人暗指楚王,到张籍用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婉拒李师道,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强权时选择的带有一定智慧含量,而又符合中国知识分子不愿舍弃自尊的别扭心态,与中国封建社会女性恐慌随时失去丈夫恩宠,横遭被弃的屈辱命运相差无几。可以说,知识分子一旦被皇权排斥,其命运也如李金发笔下的弃妇一样要忍受“羞恶之疾视”,最终凄惶到无处容身。臣妾心态的出现,促成了中国文学作品的隐含表达方式。

2  李金发的经历与弃妇心理的抒发

多病少爱的李金发在广东梅县罗田径上村接受新旧交替的童年教育,而此后在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法勤工俭学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的复杂教育经历,与本身的客家族民族文化,构成了李金发多元的文化架构。这样的精神旅程,在带给他斑斓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冲击外,也或多或少地令他缺失文化和精神的皈依感,造成其精神的无家状态。此外,少年时期孤独忧郁,多愁善感的性格在恋爱失败,发妻自杀和经济的困窘,一下让他感到生活的幻灭。柏林经济崩溃带来的社会大萧条和艺术上的失路及被歧视感,令李金发感到被整个世界遗弃的悲凉,内心的彷徨无助、自怜自艾与象征主义一拍即合,从此,李金发开始用晦涩的语言书写自己内心的苦闷。《弃妇》中女性被弃的无家、失路形象与诗人自身的真实境遇不谋而合,而由此引发的独属于弃妇的隐忧、哀吟,也与诗人“心头之哭声”相合,诗人以长发、枯骨、黑夜、蚊虫、夕阳、灰烬、游鸦之羽、衰老的裙裾、丘墓等繁复意象渲染出颓废的环境;用怒号、舟子之歌、海啸、哀吟等动态语词强化凄凉、感伤的情绪;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凝聚出沉重的历史威压感;借象征的笔法展现自己与弃妇一样的无助和无人理解、被遗弃的苦闷,也表征着五四时期,有志青年理想无处安放,难遇良人痛楚。

3  中外弃妇形象中作者的在场与缺场

中国知识分子的臣妾心态,导致了中国知识分子笔下弃妇形象强烈的替代感。作家往往在创作初就有浓烈的代入意识,在形象塑造,语言语言表达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自我性。作家的在场,使得形象的外在行止与内心体悟纤毫毕现。《弃妇》一诗中,弃妇出场时的无颜面对世界到最后的毅然抗争,无论是这一形象欲哭无泪的面容,还是她踉跄歪斜的步履,乃至命运起承转合的波折呈现,都依托于诗人对弃妇命运的感同身受书写,令读者阅读时有浓重的闻其声知其人的同步感,在惋惜其命运的不幸时,更能感受其不屈的坚韧,油然而生敬佩。

外国作品对弃妇叙写显然缺少了这样的在场意识。许多作家在描摹弃妇形象时,更喜欢以男性旁观者的目光审视笔下的女性。《德伯家的苔丝》、《复活》等名著里的弃妇形象的完成,始终是在男性的意识框定下形成其既定的命运线:年轻无知,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盲目轻信男性的花言巧语,被骗失身,惨遭遗弃……虽有对男性始乱终弃的谴责性叙述,但女性的被弃更大程度地被定义于女性自身的愚昧、轻率,作者成为冷眼旁观、高高在上的评判者。作者的缺场很大程度地造成了男权视野下女性弱者形象评价的复杂性,带给读者的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施舍的怜悯与同情,无论女性最终如何抉择,很难唤起敬重之情。

中外弃妇形象中作者的在场与缺场成就了弃妇形象的多样性。中国弃妇的社会性色彩更浓烈,她们的被弃不是因为自身选择的失误,不是自身不足的结果也不是在两性平等的基础上,婚恋的失败,她们的悲剧是男权社会不公正的婚姻制度产物。西方作品中的弃妇更多地呈现了在自由恋爱的环境中,女性自我选择不当造成的悲剧,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当然无论在场与缺场都镜照着女性社会地位的危如累卵,彰显着男权意识的无处不在。

《弃妇》一诗诞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李金发自身心态与社会变革其女性的驳杂境遇共同催生的作品;是一个关心时代,寻求理想的先行者焦灼心理的折射;是象征主义诗学与文言文的巧妙结合。它以艰涩的语言,沉郁的情感,压抑的色彩,绘画出一个被丈夫、家庭、社会遗弃的女性形象,也隐含了五四勃发的觉醒意识,更真切地展露了一个有着“死神唇边的笑”的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参考文献:

[1] 牧原编:《给女人讨个说法》,华龄出版社,1995年版。

[2] 陈厚诚:《死神唇边的笑——李金发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诗经中弃妇现象的原因探究 篇4

“取彼斧戕, 以伐远扬, 猗彼女桑。” (《幽风·七月》) “丰年多黍多徐, 亦有高廪, 万亿及姊。” (《周颂·丰年》) 这几句诗说明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 农牧业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迅速, 男性在谋生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男性的社会活动范围大大地扩展, 男性的地位逐渐上升。在宗法制社会里, 男子居于社会的主要地位, 男性直接参与生产、军事、政治等社会活动, 男子拥有着社会中的主要财富和权势。然而, 女性被局限在家中, 进行家务劳动。那么同男性参与生产、军事、政治等社会活动相比较起来, 女性的劳动无足轻重, 因此妇女在各个方面处于依附和被动的地位。“捆, 门限也。内外有限, 故男子不言内, 女子不言外。”《礼记·曲礼》) “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卫风·氓》)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妇女主要从事家务劳动, 她们的社会地位却极为低下。

二、宗法礼教以及风俗习惯是弃妇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宗法礼教

西周是奴隶制社会的全盛期, 从整个社会关系来看, 《诗经》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森严。血与火、生与死、尊与卑的交织, 构成了封建氏族社会的总体风貌。从父系氏族到奴隶社会的过渡, 男性的地位更为突出, 权利也更为集中, 这种男性至上的思想在家庭、社会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小雅·谷风》中说:“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其位煌煌, 朱芾斯皇, 室家之王, 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载衣之裼, 载弄之瓦。无非无仪, 唯酒食是议, 无父母诒。诗中说, 生男, 放在床上, 生女, 放在地上。”这就表明了男女上下尊卑不同。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这样的宗法礼教对妇女的一生都进行了严格的控制, 更有“七法”专门约束女子。女子婚后必须严谨慎行, 听顺服从, 否则便有被休之险。

恩格斯说:“婚姻这种关系已不能由双方任意解除了, 这时通例只有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 背离他的妻子, 破坏婚姻忠诚, 这乃是丈夫的权利。”所以在男权主义社会中, 婚姻中的女子遭到虐待或者抛弃是常事。男子如果抛弃妻子是没有人会指责的, 但女子一旦被丈夫休弃, 非但得不到舆论的支持, 甚至连家人都会嘲笑她, 认为她是不贤德的。遭到休弃回到娘家的女子因为要依附父母兄弟生活, 他们很容易被视为累赘、包袱。所以诗中很多弃妇面对丈夫的薄情仍然表现出恋恋不舍, 哀哀泣告。男尊女卑的时代, 抛弃妻子另觅新欢是很平常的事。男性不会受到封建礼法束缚, 然而, 封建礼法会提供男性太多的理由。女性如同一件衣服, 丈夫不喜欢了则可以丢弃, 所以女性常常生活在哀怨与无奈之中。

风俗习惯

“媵制婚姻经商代的持续演化, 在西周与春秋时期已趋于成熟。媵是随嫁、陪嫁的意思。所谓“媵”制, 即一个女子出嫁, 须有同姓的“娣”、“侄”和奴婢与之陪嫁。”媵制婚姻是一夫一妻婚姻形态的变异婚型, 是对一夫多妻现象的伪善及巧妙的修饰。这种婚制在客观上肯定了一夫多妻制度的合法性, 可想而知, “一代新人换旧人”的现象是普遍的, 这也是造成弃妇现象的直接原因。

“忧心悄悄, 愠于群小。觏闵既多, 受侮不少。”只是《邶风·柏舟》种的女主人在哀怨与哭诉。这里的“群小”就是指丈夫的妻子成群的现象。《召南·江有汜》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江有汜》, 美媵也。勤而无怨, 嫡能悔过也。”丈夫的多妾现象, 让妻子产感到的莫大的悲哀和无助。可见, 在男权时代, 有人受专宠, 有人被遗弃的现象是无法避免的。

三、人性的弱点是弃妇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喜新厌旧、见异思迁是人性的弱点, 很多男子都无法克服人性的缺憾和弱点。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 男性倾慕年轻美貌女子本来就是合乎常理的, 无可厚非。然而, 好花不常开, 好景不常在, 女性姣好的容颜也会随着时间流逝慢慢衰退。男性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的弱点便暴露出来了。

《卫风·氓》中的女主人公的一段倾诉:“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她通过桑叶之润泽比喻年轻时候的美, 拿黄陨来比喻自己容颜憔悴之时。所以感叹自己年轻时入情至深、太执迷不悟, 如今已经人老珠黄, 被丈夫无情的抛弃, 充分说明了男性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弱点。

然而, 在阶级社会制度的影响下, 古代女子具有妥协性和软弱性的特点, 她们一味的沉溺于礼教、宗法之中, 她们一般没有求生的技能和机会, 也不敢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 所以她们只能安于现状、习惯平庸, 一旦被丈夫休弃, 她们的生活则会举步维艰, 人性的弱点展露无遗,

所以人性的弱点也是弃妇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结语

作为特定时代的文化现象, 《诗经》中的弃妇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密切的关注。对弃妇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 弃妇诗的研究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摘要:弃妇现象的产生有着浓厚的时代背景, 以及深刻的个人与社会的原因。《诗经》是西周时期非常重要的史料文献, 我们通过《诗经》来了解和走近当时的历史世界。论文通过对当时社会生产力、宗教礼法以及对人性弱点的挖掘三方面来探究弃妇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诗经》,弃妇,宗法礼教

参考文献

[1].林兴国《诗经弃妇诗漫笔》[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1986

弃妇论文 篇5

《去妇词·古来有弃妇》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

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

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

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

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

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自从结发日未几,离君缅山川。

家家尽欢喜,孤妾长自怜。

幽闺多怨思,盛色无十年。

相思若循环,枕席生流泉。

流泉咽不扫,独梦关山道。

及此见君归,君归妾已老。

物情恶衰贱,新宠方妍好。

掩泪出故房,伤心剧秋草。

自妾为君妻,君东妾在西。

罗帏到晓恨,玉貌一生啼。

自从离别久,不觉尘埃厚。

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

岁华逐霜霰,贱妾何能久?

寒沼落芙蓉,秋风散杨柳。

以比憔悴颜,空持旧物还。

馀生欲何寄,谁肯相牵攀?

君恩既断绝,相见何年月?

悔倾连理杯,虚作同心结。

女萝附青松,贵欲相依投。

浮萍失绿水,教作若为流。

不叹君弃妾,自叹妾缘业。

忆昔初嫁君,小姑才倚床;

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前言】

《去妇词》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5卷第38首。但也有人认为是顾况所作。以第一人称手法描写了一个因年老色衰被丈夫抛弃的妇女形象,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刻画表现出了弃妇的哀怨与孤苦,表现了对抛弃妻子的人的谴责。

【注释】

(1)此诗于顾况集,题作“弃妇词”。瞿蜕园朱金城注:“王本虽仍列此诗,而《才调集》明指为顾况作,题为(弃妇词),所多不过四句,其他差异亦甚少,《英华》选此诗,亦以为疑。!!安wWW。slKJ。orG旗等注:“《弃妇词》有繁简之分:《文苑英华》所载为简本,仅十七联;《才调集》所载系繁本,达三十二联之多。繁本较白集《去妇辞》多四句,其他差异亦甚少,盖为一诗之两传者。此诗之作者,当据《才调集》定为顾况。”

(2)来有:顾况集作“人虽”。

(3)遣:顾集作“欲”。

(4)却:顾集作“甚”。周旋:行礼时进退揖让之举。

(5)所天:妇人未嫁以父母为天,既嫁以丈夫为天。

(6)自从:此二字误衍。结发:谓成婚。

(7)缅:远。

(8)傅玄《怨歌行》:“情思如循环,优来不能遏。”

(9)以上顾集作“及与同结发,值君适幽燕。孤魂托飞鸟,两眼如流泉”四句。

(10)扫:顾集作“燥”。

(11)独梦:顾集作“万里”。

(12)此:顾集作“至”。

(13)恶衰贱:顾集作“弃衰歇”。

(14)掩:顾集作“拭”。

(15)玳瑁:动物名,似龟,甲片可作装饰品。

(16)岁华:岁时,时间。

(17)顾集无以上十二句。

(18)此句顾集作“妾以憔悴捐”。

(19)空持:顾集作“羞将”。

(20)何:顾集作“有”。

(21)牵攀:顾集作“留连”。

(22)江总《杂曲三首》:“未眠解着同心结,欲醉那堪连理杯。”连理杯,谓夫妻相爱共饮。

(23)若为:如何。

(24)缘:因缘定分。业:佛教名词,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佛教称,前世之业,将招致今生相应的果报。以上十句顾集作“空床对虚偏,不觉尘埃厚。寒水芙蓉花,秋风堕杨柳”四句。

(25)“忆昔”四句:《焦仲卿妻》:“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忆昔,顾集作“记得”。才,顾集作“始”。妾辞君,顾集作“君弃妾”。

【翻译】

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比较研究 篇6

关键词:曹植 弃妇诗 前后期 比较

弃妇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品类。早在先秦时期就有此类的诗词,如《诗经·卫风· 氓》。曹植身处汉魏之际,因其特殊的人生际遇,也写下了不少弃妇诗。仔细比较,他的前期与后期的弃妇诗,既有一贯的特点,又有相异的特征。

一.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的共同特点

著名的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曾在《诗品》中称赞其作品“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益今古,卓尔不群。”其中“词采华茂,情兼雅怨”在其弃妇诗赋中有着很鲜明的体现。

1.抒情与叙事的巧妙结合

汉乐府诗歌都以叙事见长,语言质朴。曹植则在继承了乐府诗歌叙事的长处基础上,又加上了抒情的色彩,使作品显得声情并茂,这一特点在他的前后期弃妇诗中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如其前期作品《出妇赋》一篇中有句:“遂摧颓而失望,退幽屏于下庭。痛一见而见弃,心忉忉以悲惊。”一面叙述自己被丈夫厌弃,退于下庭的事,同时写出了自己对丈夫始乱终弃的痛恨。将叙事与抒情完美的结合起来,不落痕迹。同样的,在曹植后期创作的弃妇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如著名诗篇《七哀》中写道:“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1]写出了丈夫在外十年,自己孤苦无依的事,“孤妾”、“独栖”将妻子的孤独、寂寞表现地淋漓尽致,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弃妇的悲惨命运,文赋全文在叙事中抒情,自然朴质又不乏真情实意。

2.借景抒情

通过对景物刻画来表现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征。《诗经·召南·摽有梅》中通过写“其实七兮”、“其实三兮”、“顷筐塈之”成熟梅子的掉落,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恨嫁之情。曹植的诗赋也承袭了《诗经》用景物来暗喻人的特点。如《弃妇篇》中有句:“悲鸣夫何为,丹华实不成。”此处的“丹华”是指女子美丽娇艳,“实不成”则是暗喻指女子没有生育的功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的七出之条其中“无子,为其绝世也”即妻子生不出子女,理由是“绝世”,在传统的社会中,家族的延续被认为是婚姻最重要的目的。诗中的女主人公无法生育出子女,必然是要被休弃的。曹植身为贵族子弟、统治阶级的上层者尤其是作为一个男子却能关注到封建女子的不幸,可见其关心百姓疾苦的忧民思想。又如《浮萍篇》写道:“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女子以无根植物自比,写出了愿为心上人随风漂流,结果却“无端获罪尤”的幽怨,接下来“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离骚》中多次用“茱萸”、“桂”、“兰”来表示美好的事物,暗喻君臣之间的关系。此处作者用这些美好的东西来暗喻“新人”与“旧人”,使文章显得生动、自然,可见曹植继承了楚辞离赋“香草美人”的写法,表现了自己对君臣之间隔膜的不解与不受重用的苦闷。

二.曹植前后期弃妇诗赋的不同点

曹植一生,以曹操之死为界明显分为前后两期,这在学术界早有共识。其遭际的落差,造成了他前后文学作品多方面的相异。曹植的弃妇诗赋,同样如此。

1.前后期所站的立场不同:旁观者与自拟者

文人的创作是对其生活的完美映照。曹植笔下的弃妇诗赋在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后因生活境遇的完全不同也有着迥异的情感内涵,也有着不同的立场观点。

建安二十五年之前的曹植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他受父亲的庇护,过着贵族子弟的优渥生活,所以曹植前期的创作诗赋中充满着开朗、乐观的情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曹植前期写弃妇的诗赋总共只有两首,即《弃妇诗》与《出妇赋》。《出妇赋》描写的则是女子因年老色衰被弃的故事。“悦新婚而忘妾,哀爱惠之中令。遂摧颓而失望,退幽屏于下庭。”直白的道出了自己被弃的真相,让人心酸。表现了曹植对女子的深切同情。另一首《弃妇诗》写的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因为“无子”而理所当然的被休掉的故事。诗中“有子月经天,无子若流星。天月相终结,流星没无精。”四句将有子之妇与无子之妇的遭遇表现的天差地别。有学者认为曹子建这首诗揭示出封建制度、“七出”规定迫害广大妇女的罪恶,在客观上对封建社会提出了控诉。[2]曹植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居然能够看到普通妇女的悲哀,不难看出其忧国忧民的志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的曹植只是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去同情封建女性,而并没有切实的代入感,就像是一个戏外的人只是弃妇悲情的见证者。

若说前期的曹植是一位见证者,那么后期经历过人生大起大落的曹植则是一位被君主丈夫抛弃的可怜弃妇。细读他的弃妇诗,我们可以看出曹植前期写弃妇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封建女子或因无子被休或因色衰爱弛被弃的悲惨命运,而后期的曹植写弃妇则是以弃妇自比表示自己无端被君主猜忌、不受重用的愁苦。有人认为曹植的妇女题材的诗歌,承继了前代“香草美人”和“闺怨思妇”的主题,丰满了作品中女性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并清楚的在作品中显露了“臣妾意识”,将自我感受寄托在作品中的女性身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3]如《浮萍篇》有句:“新人虽可爱,不若旧人欢。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该篇描写了一位女子无端被丈夫抛弃,渴望丈夫回心转意的可悲女子。文中充满了“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悲凉。而这恰恰是曹植数年向君主表明忠君思想却得不到回应的真实写照,表达出曹植渴望重新得到君主的信任并建功立业的心情。又如《七哀》中写道:“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诗中写女子甘愿放弃生命也要重回丈夫的怀抱,可见曹植报国忠君思想之诚。可是丈夫的怀抱却不为她打开,表达了曹植在面对君主猜忌时的苦闷。曹植以诗中“贱妾”自比,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家、为君主献出生命却不被接受的幽怨之情。此时的曹植不再是一位看戏人,而是一位早已入戏的悲情人。

2.前后的诗风不尽相同:写实与含蓄

曹植继承了汉乐府诗叙述完整事是的特点,注重对故事完整性的刻画,具有强烈的叙事写实风格,这一点在其前期弃妇诗赋中也有鲜明的体现。首先,在《弃妇诗》一篇中详细完整的交代了女子被休得经过和原因,语言朴实,寥寥数笔就让人不禁感慨罪恶的封建制度对古代女子的压迫。又如《出妇篇》中有句:“妾十五而束带,辞父母而适人。”写出女子除嫁人时的欢欣。又写:“悦新婚而忘妾,哀爱惠而中零。”短短数年,那个笑颜如花的少女已经因为年老色衰被丈夫嫌弃。作者从女子十五适婚家人写到因色衰爱弛被丈夫遗弃,短短几句就将近概括了一位女子的一生,让人在为女子感伤之余不禁惊讶于其文笔之精炼。曹植前期的弃妇诗赋具有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表现了弃妇的生活遭遇,体现了其对平常百姓生活的关注,这显然也显示了曹植的政治抱负。

不同于前期的写实,曹植后期的弃妇诗因其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多了隐喻的色彩,带有隐喻色彩。不同于前期写女子单纯的相思幽怨,曹子建所写的弃妇显得尤为清醒。不再是单单表示女子的哀情,更多的写出了丈夫与自己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在此就不仅单指夫妇之间的距离,更指出了君臣之间的距离。如著名的《七哀》中写道:“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泥水。”诗中将丈夫比作“清路尘”、自己比作“浊泥水”,不难猜出其实诗人是将曹丕写得高远、出尘,而将自己写得如泥水一般下贱不堪,表达了其对于两人本为兄弟却如此疏离的不满。又一句:“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表面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实则暗喻自己想要为君分忧,却被猜忌、拒绝的苦闷,这种生生被推开的苦闷,充满着含而不露的悲哀,显得哀而不伤,恰到好处。

总之,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诗既有汉乐府诗叙事写实的真挚,又有独创的抒情艺术,为中国的古典文学添上了一抹浓重的色彩。其弃妇诗赋继承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虽表现了自己的哀怨愤懑,但是又秉承古代文学“中庸克制”的传统,显得清丽而又不失刚劲。同时,他又继承了屈原《离骚》中以香车美人来比喻自己高尚人格的风格,其弃妇诗中通过写女子的命运来写自己不被受用的幽怨,为后代文人“臣妾意识”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注 释

[1]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北京第1版.第35页

[2]黄节.《曹子建诗注》.中华书局2008年北京第1版.第10页

[3]聂文郁.《曹子建〈弃妇诗〉辨析》 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对《诗经》中弃妇形象的分析 篇7

一、弃妇诗的产生原因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此时,母系社会早已让位于父系社会,以男权为尊的社会现实基本形成,女子社会地位地下,逐渐沦为生育后代的工具,成为男子的附属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大儒孔子将女子与小人放在一起说,虽然这里的”女子”并不代表全部女子,而是指女子中“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者,但那个时代的女性地位可见一斑。又战国时代韩非子曾说:“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妊,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当时社会生产能力低下,连年战祸致使民不聊生,女子因地位低下,连生存都得不到保障。

《礼记》中说的“婉娩听从”,身为妻子,对丈夫夫、舅姑要恭顺柔和,身为正妻的女子,还要“去妒”,帮丈夫纳妾。且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能抛头露面,“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在这种社会情况下,女子的一生大都依赖于男子,为男子是从。

而那时的婚姻制度已基本完善,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未婚男女之间缺乏交流,有些甚至没见过面,婚后的生活磕磕绊绊,女子心有怨气而不敢发。

男子行为不轨,始乱终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女子心有不甘、生活无奈,便只能付诸于诗,以诗咏情。

二、弃妇的主要类型

1、痴情自尊型

这类诗的代表作是《诗经·卫风·氓》。诗中女子以无比沉痛的语气,回忆了恋爱过程的甜蜜及婚后被丈夫虐待、遗弃的痛苦与悔恨,还有最后分手的决绝。诗的开头,憨厚老实的男子以“抱布贸丝”为由,向女子吐诉爱意。女主由此爱慕男子,并要求男子带着媒人来提亲,“非我言其,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婚期已定,女子无比思念男子,“不见复关,涕泣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女子嫁与男子数年,辛勤劳作,家庭收入日丰,但是男子却因日渐丰裕的生活变得残暴冷漠、情感不专一,最终夫妻关系破裂。“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这并不是女子的错,怪只怪男子言行前后不一。“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回到家后女子受到兄弟的嘲讽,倍感无奈悲痛,“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为了摆脱痛苦,女子下定决心割掉与男子的过往,“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样的结尾沉痛热烈,是女子对男子言行前后不一的强烈谴责及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与《氓》中女子境遇相似的还有《召南·江有汜》、《邶风·谷风》等,都表现了女子对男子负心薄情的痛恨以及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2、既爱又恨型

以《邶风·日月》为例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是很复杂的,有种被遗弃后的幽愤,指责丈夫无定止。“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女子以太阳和月亮的光辉进行强烈的咏叹,抒发自己对夫君的爱恋以及对对夫君抛弃自己心痛到无以复加。

同时她又很怀念她的丈夫,爱男子至深,虽然男子品行无端,但仍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她宁愿选择忘记来挽回丈夫的心。朱熹《诗集传》说:“见弃如此,而犹有望之之意焉。此诗之所为厚也。”这种见弃与有望之间的矛盾,又恰恰是弃妇真实感情的流露。因此,《日月》能强烈震撼读者的心灵。延伸解析古代学者以为这是首弃妇声诉幽怨的愤诗。

3、怨恨无奈型

从《王风·中谷有蓷》来看,全诗三章,每章的意思都差不多,诗歌每节开头都用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反覆吟咏,突出主题:女子遇人不淑,最终痛苦、悲伤、愤怒。春秋是期,男权主义已经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择偶不慎,嫁了个忘恩绝情的丈夫,最终被抛弃,落得个自怨自艾的下场。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微,已经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了。

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昧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了“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吟唱出来,当然是对更多已婚未婚妇女的提醒和劝告。在这位被抛弃的妇女身上,仍然保留着妇女自重自觉的品格,这正是她灵魂中清醒而坚强的一面,启迪着人们。与此类相同的还有《郑风·遵大路》、《小雅·谷风》、《小雅·白华》等。《小雅古风》中“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两句,引发人们无限思索,表达出女子对男子负心薄情的沉痛感伤,得到后世人们的广泛喜爱。

三、对后世诗歌的影响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后世诗歌的许多门类,而弃妇诗作为《诗经》中让人感慨万分的类别之一,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诗人多以弃妇自喻,以表达仕途不满、人生不顺的痛苦。如曹植《弃妇诗》表达的就是理想破灭后的痛苦不安。汉乐府中的弃妇诗更是与《诗经》中的弃妇诗一脉相承,但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其他著名弃妇诗还有王昌龄的《闺怨》和李益的《江南曲》等。

四、总结

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弃妇形象 篇8

1 弃妇的两类性格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 弃妇通常是以两类性格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

1.1 哀怨式

这是一种完美的弃妇。比如, 汉乐府民歌《玉台新咏·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 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 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 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 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 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 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 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 新人不如故。

原诗是说这位弃妇上山采蘼芜 (一种青草, 传说可以让自己多生子) , 下山时遇到弃她而去的丈夫。弃妇仍旧情难忘的关怀着丈夫, 问他新人何如, 丈夫回答她说:新人虽然不错, 却比不上旧人的好, 虽然两人面貌差不多, 纺织的技巧却比旧人差多了。

再如, 《氓》中的弃妇。氓之蚩蚩, 抱布贸丝。匪来贸丝, 来即我谋。送子涉淇, 至于顿丘。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尔卜尔筮, 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以我贿迁。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三岁食贫。淇水汤汤, 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三岁为妇, 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言既遂矣, 至于暴矣。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静言思之, 躬自悼矣。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淇则有岸,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从“恋爱-婚变-决绝”的叙事线索中, 我们看出女主人公反思式的哀怨, 这种反思式的哀怨在“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的绝望中显示出了女性对婚姻爱情的睿智。女主人公的一句“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道出多少海誓山盟的虚无。她说出的总结性的话语:“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女之耽兮, 不可说也。”成为千古女子借鉴的警句。

2.2反抗式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俊美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勤劳、善良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知书达理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忠于爱情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为的是得到婆婆的认同, 希望两夫妻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这本来是一个普通人可以追求、也毫不过分的愿望而已, 可是, 残酷的婆婆却活生生地拆散了这样一对恩爱夫妻。最后, 他们为了表达对爱情的忠贞而双双自尽 (一个: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一个: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 离开这个无法给予他们幸福的世界。

2 被弃的直接原因

2.1 丈夫主动抛弃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成了男性的附庸, 没有地位, 更没有尊言可言。《卫风·氓》:“女也不爽, 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可见是因为男子变心所致。而男子变心的直接因素为妇女色衰。《卫风·氓》则直接用桑叶的陨落来比自己颜色不再, “桑之落矣, 其黄也陨。”

2.2 无子被弃

古人讲, “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这一因素, 不管是《诗经》, 还是汉乐府都没有直接体现出来, 但却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弃妇遭弃的因素。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的弃妇疑为无子。刘兰芝与焦仲卿“共事二三年”, 遣归前与婆母、小姑子逐一道别, 竟没有与女子道别, 这只能说明, 二三年未生育罢了。在古代, 二三年未生育是不正常的现象, 不用说二三年, 一年不生, 婆婆及邻人就要说闲话了。焦母说她“无礼节”、“行动自专由”, 是一方面原因, 但三年无子不能不让焦母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前面讲的汉乐府民歌《玉台新咏·上山采蘼芜》中弃妇, 上山采蘼芜, 蘼芜是一种调节妇女内分泌的的药材, 可以促进女子生育。

2.3 封建礼教的羁绊

古代的人们尤其是女子不仅要受传统礼法的约束, 还要受到“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约束。因此,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受到家长而不是男子的遣归就在情理之中了。《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不拘礼节, 自动自作主张, 挑战了焦母的家长威严, 自然为焦母所不容, 使得遣归成为一种可能。陆游与妻子唐婉感情深厚, 但陆母不喜欢才华横溢的唐婉, 硬是把这对恩爱夫妻活活的拆散。我们不要抱怨陆游的懦弱, 也不要简单的抨击陆母的专横, 其实他们都是发自内心的爱。传统礼教与现代文明迥然不同, 当今的尺度岂能丈量古人的是非恩怨。

3 被弃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罪恶。结婚的女人被丈夫抛弃了, 我们一般称之为“弃妇”。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 女性只是男性的玩物, 没有社会地位, 没有话语权。“三从四德”是束缚古代妇女的一个枷锁。《礼仪。丧服》中的《子夏传》里说:“未嫁从父, 出嫁从夫, 夫死从子”, 那是妇女已在礼教的束缚下丧失了独立的人格, 规定她们从小到大, 凡在生活中遇到或发生的一切事情, 都必须听命于别人, 不得有自己的主张:出嫁前无条件地服从父亲, 出嫁后无条件地服从丈夫, 丈夫死后无条件地服从儿子。

中西戏剧弃妇形象折射集体无意识 篇9

所谓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按照荣格的解释,就是反映人类在以往的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的祖先经验的沉积物。集体无意识“不是从个人那里发展而来的,而是通过继承与遗传而来的,由原型这种先存的形式所构成的”[1]原型是集体无意识观点的主要内容,一些原型在塑造人类的人格和行为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这些原型是:阴影、人格面具、阿妮玛、阿尼姆斯、以及无意识自我。

一、阴影爆发下的复仇

无意识原型中的阴影是体现人类天性的一种原型,是精神中最隐蔽最深奥的部分。荣格认为:为了使个体成为团体中的一个与其要求相一致的成员,驯化他蕴含于阴影中的兽性是必要的。使之成为我们普遍意义上的“文明人”。

美狄亚和繁漪都曾经经历过美好的爱情:美狄亚为了伊阿宋违抗父命,背叛亲人,并随所爱之人孤身来到异国他乡,有了两个孩子。繁漪在没有尊严、毫无生机、阴森的周公馆里,“渐渐地磨成了石头样的死人”,本以为会枯死干死的女人却遇到了周萍,爱情之火熊熊燃烧起来。

然而激情过后却是无情的被抛弃:美狄亚众叛亲离的随伊阿宋生活在异乡,最终却被告知自己的丈夫要娶异邦公主,而自己也惨遭驱逐。繁漪苦苦哀求周萍不要抛下她一个人,甚至发出把“四凤接来同住,我都可以”的哀鸣,却换来的是“我要你死”的恶语。

阴影同时又是所有原型中最危险的一个。它会时常冲开一切约束,爆发为一种力量。“……当我们心中的野兽受到压抑时,我们心灵中的野兽只会变得更加凶狠残暴。”[2]

面对情人无情的抛弃,阴影的爆发使这两个女人同时选择了复仇:美狄亚用毒汁浸泡过的袍子和金冠烧死了公主和国王,并杀死了自己和伊阿宋的两个儿子,毅然决然的抱着孩子的尸体乘龙车飞去。繁漪在周萍和四凤将要离去的关键时刻,她叫来一家之主周朴园,却无意中揭开了周家三十年前的罪恶,最终间接导致了周公馆的灭亡。但是当直面这巨大的悲剧时,但她却“逐渐地同情萍,她觉出自己方才的疯狂,这使她很快地恢复原来平常母亲的情感……她转向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

是这样,萍……”

外力的压制最终导致了阴影的爆发,这两个女人给身边的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然而面对同样的毁灭,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人的态度却是截然的相反。那么是什么造成这样的差异?两人在实施复仇的过程中的心理动机又是否相同呢?

二、集体无意识的种族差异

集体无意识对于个体来说具有先在的性质,这样对于一个出生于不同国家、民族,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的人来说,所构建起来的心理结构、集体无意识是不同的。由集体无意识所产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打上了民族的、集体的烙印。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秩序中,“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伦理要求和行为规范。作为一名合格的传统女性,对此要处于一种主动的顺从状态。但繁漪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变革的时代,新旧思想、新旧文化表现出尖锐的冲突。繁漪受过一点新式的教育,这使她和传统女性又有些不同,她最终背叛了丈夫,不顾一切的和周萍走在了一起。

在希腊文学时期,已经属于父系社会,即使是神话也已经打上了父权时代的烙印,女性地位一落千丈。不过尽管西方女性内在的爱的心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约束,但她们的女性爱的自觉意识的张扬,也是得到当时社会的基本认可的。美狄亚的胆略与勇气是西方社会所认同的一种正面审美理想。

原型的差异带来了行为动机的差异,在遭受抛弃面临悲惨境遇时,阴影的爆发,使两个女人在复仇心理以及复仇行为目的上出现差异:

繁漪是被动的,隐忍的,她报复的目的是“合”。她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能跟周萍和好,为了这个“合”,不惜一切代价,不惜做出任何的牺牲和忍让。

相形而下,美狄亚的复仇却主动的多,也决然的多,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报复。美狄亚的报复的目的是“毁灭”。毁了伊阿宋即将得到的幸福,毁了自己的家庭,毁了自己的孩子,毁了一切!

对于这种极端而又果敢的杀子复仇行为,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倒也并不少见:聊斋中的《细侯》——被迫嫁给了陷害自己亲夫的富商并生有一子,当真相大白,杀子随夫,富商落个人财两空。还有洪迈《夷坚志》、庄绰《鸡肋编》等不下十数例,她们的复仇是决然的、没有犹豫的,也是毁灭的,那么这种复仇行为跟西方的妇女复仇行为还有区别吗?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中弃妇在集体无意识方面的差异: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教传统对人性是压抑的,不容质疑和反抗的。而在西方社会,个性的张扬是被允许甚至是推崇的,为了实现自我的个性不被压抑,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因而中国戏剧中常见的是被抛弃的怨妇形象,而西方的戏剧中常见的则是复仇女神。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三联书店1987

[2][美]卡尔文·S·霍尔,沃农·J·诺德.荣格心理学纲要[M].

[1]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第三编,精神病通论,商务印书馆,1984年。

[2]张琼:《试论美狄亚的复仇》[J],咸宁学院学报,2006(5)。

《诗经》中两首弃妇诗的比较 篇10

《邶风·谷风》和《卫风·氓》是诗经弃妇诗中的翘楚之作, 就邶与卫来说, 有人考证, 实为一家。朱熹《诗集传》云:“吴王克商, 分自纣城, 朝歌而北谓之邶, 南谓之鄘, 东谓之卫, 以封诸侯”。从此设三监以督武庚, 不久, 卫国尽得邶鄘之地, 因此, 邶在版图上出现的时间仅为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因此, 《诗经》中所谓邶鄘之风实际上还是卫风, 至于为何分卫风为三, 自汉以来, 议论纷纷, 就目前而言, 较可信的说法是:卫诗夥多, 几近诗之四分之一, 故编者将部分诗歌散辑于邶鄘之下, 但不论如何, 我们分析的这两首诗, 同出于一地, 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是文章开头首先要说明的一点。

然而卫风, 自两宋以降而至清季, 甚至上溯两汉, 多被经学家讥为“好淫”“多桑间濮上”之音.故而对卫风中所表现的婚姻与爱情的诗篇或托以“刺夫妇之道”, 或冠之刺“淫失”之辞, 实在是大可不必的。

就这两首诗而言, 虽同出一地, 表达的情感却多有不同, 一个是娴静的, 一无疾声怒颜之辞, 尽是殷殷相诉的哀哀之语, 而另一个确是在冷静的痛斥, 更多的是对自己婚姻的反思;一为悲哀之女子, 一为女子之悲哀;读者读之, 不禁要为前者撒一掬同情之泪水, 为后者表现出其的理智所惊叹, 从而发现感性之绵渺, 从而略见独立之人格。但不论如何, 两首诗的内容却都是感伤的, 这便奠定了弃妇诗的大基调, 丈夫的始乱终弃另结新欢而推诿旧妇, 而二女子无论其柔刚, 或曰“不以我屑”, 或曰“无与士耽”, 柔者自哀自之冷落, 刚者独哀士之决绝。是为同根而异体。

然桑间濮上, 自有其儿女风情, 可当风情变为多情, 多情而至移情, 移情最终滥情, 那么这些或柔或刚的女子, 终将会或劝委求全, 或怒骂其无耻, 或悲天泣地, 或断然与之决绝, 然而在读者看来, 不论诗中的女子如何, 却总会有那么一丝一缕甚至无穷无尽的感伤, 让人无法释怀。

2、拆碎婚姻的七宝楼台

《谷风》第一章劝夫以免弃;第二章回思自我之辛劳;第三章写其被弃之愤怒;第四章述其辛劳持家和睦友邻;五六章忆今昔与往昔。而《氓》第一二章便是缠绵的回忆, 第三四章为其痛定思痛之篇, 意欲警戒后人;第五章始述其婚后之不幸;最后一章, 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于百无聊赖, 终无复可言。

翻开这两首诗, 怒气扑面而来, 然而两首诗所抒之怒却不尽相同。《谷风》之怒, 是自心底向外喷发, 最后又尽咽于内, 读者多可想象, 这一刚被见弃的女子混乱的思想尚不清晰, 对丈夫的情思尚剪不断, 欲理还乱, 以谷中之风为发端, 从而回忆着自己的悲苦生活, 这种回忆是没有条理的, 即想即诉, 用于比兴的事物也不断变化;“谷风”“葑”“菲”“荼”“径渭之水”……读者可试想, 这位见弃之妇在路上漫无目的的行走, 心中尚无头绪, 视角在不停的移动意识在不停的变化一方面怨恨着丈夫对自己的毫不体恤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 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 “就其深矣, 方之舟之, 就其浅矣, 泳之游之, 何有何之, 黾勉求之, 凡民有丧, 匍匐救之”水之深浅如我承担事之大小, 水之深浅不论, 事之大小不论, 均我一人承担, 最后却“既生既育, 比予于毒”“贾用不售”“以我御穷”。另一方面, 她在想象着新人们“宴尔新婚, 不以我屑”又说“毋逝我梁, 毋发我笱”但这又有何用, 失去了这一切的一切, 就只有怨恨, 然而此女子怨而不怒, 丈夫的残忍背弃, 她却你心存期待, 情到终了, 仍诉说“不念昔者, 伊余来暨”。

从此, 人的自我认识便成为这些女子眼中的“间或一轮”。

而《氓》却不同了, 它比前者多了一份客观与冷静, 从而有人认为, 它似乎不是弃妇诗, 说弃夫诗倒更为贴切, 然而夫弃妇在前, 女子后来的顿悟, 实在是在被弃之后, 归根到底, 它还是一首弃妇之诗, 又与前者不同, 它的回忆多于现实, 然而现实的无情, 终于打断了美好的往昔, 仍是丈夫变心, 仍是自诉哀情, 但此女子的内心却多了一份理性, “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犹可说矣, 女之耽兮, 不可说矣”, 伫立于桑树之下, 内心顿悟, 不再痴求男子廉价的爱情, 于是发一声“亦已焉哉”, 终结全文, 也终结了自己的感情, 女性的刚强伫立于此, 人类的理性思维在此成熟, 它的理性思考闪烁着人类睿智的光辉, 仅此便足以震慑千古。

3、弃妇诗:悲剧的种子结出的幽怨的花朵

诗经中的弃妇诗作为中国弃妇诗的源头, 为这类诗歌建立了一个极高的起点, 它开创了这类诗歌的两种主要叙事内容, 也是整个女性面临婚姻裂变的两种不同状态, 女性孱弱的哀叹与毅然的放弃, 其分别代表作为《邶风·谷风》与《卫风·氓》, 从此以后, 中国的弃妇诗便少有佳作, 旗鼓相当者少, 超越此二者更少, 但《孔雀东南飞》算是中国诗史上弃妇诗的巅峰, 但这已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仅就《谷风》与《氓》而言, 其深刻意义不单单在于他们反映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夫权制度, 更深刻的代表了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痛的爆发与痛后的冷凝。而后一种无疑更代表了人类独立人格的健全发展, 即:感性与理性的兼而并美。

无论诗歌还是戏剧, 悲剧是其出现的最早形式, 当人类深深的埋下这颗悲剧的种子时, 定然会结出几朵幽艳的花朵, 而弃妇诗, 无疑是这几朵花中最美的, 它不禁让我们思索, 到底是婚姻成就了爱情, 还是爱情成就了婚姻, 或者二者谁也没有成就谁, 他们只不过是骈行的马车, 终究不会走到同一条轨道上来, 但不论如何, 它让我们看到, 最终的受害者只能是那些“拼将一生休, 尽君一日欢”的女子。

参考文献

[1]《诗经选》余冠英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诗经译注》袁梅著齐鲁书社1980

[3]《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1

[4]《古史辨》顾颉刚主编上海古籍1981

传奇女人邓文迪:不做弃妇做御姐 篇11

无惧非议,嫁得了传奇大亨

邓文迪与传媒大亨默多克的那段婚姻是在非议中开始和结束的。在很长时间里,它被描述成源于一杯“处心积虑的红酒”,当她恰到好处地将一杯红酒泼到了身家百亿的默多克身上后,一段罗曼史开始了。

然而,若干年后,经由默多克之口道出的事实是:1998年,邓文迪作为星空卫视默多克上海之行的随行译员认识了默多克,传媒大亨很快被这个勇敢大气的女人征服,1999年6月两个人举行了婚礼。

其实,未认识默多克以前,邓文迪在星空卫视就非常努力,工作上的强势,一直是她身上不可磨灭的标签。很多人说,邓文迪嫁给年长自己37岁的默多克是为了钱。但很少有人认识到,作为传媒大亨,默多克阅美女无数,他喜欢的是邓文迪的高智商和高情商,并且两个人都有着勃勃的野心,在强大的个性上,他们般配并且势均力敌。

结婚后,邓文迪像别的女人一样希望生自己的孩子,但对默多克来说,这是个难题,因为当初与第三任妻子安娜离婚时,安娜为了自己的子女能得到最大利益,迫使默多克签下协议,里面最狠的一条是:下任妻子除非生下儿女,否则家产分文不得,而当时已患有前列腺癌的默多克根本不能生育。不过,默多克可不是一般的男人,他在进行前列腺手术前已经悄悄冷冻了精子。

于是,2001年11月19日,依靠高科技,邓文迪生下了她和默多克的第一个宝贝女儿格雷丝。2003年6月,邓文迪又为默多克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克洛伊。此后的生活一度给默多克带来了“无限活力”,“至少年轻了30岁”,默多克曾经这样描述那时的快乐时光,并动作迅速地将两个宝贝女儿列进了继承人名单。

然而,亿万豪门之家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港湾,邓文迪春风得意,自然有人坐卧不安。默多克的长子拉克伦和次子詹姆斯一直对与他们年纪不相上下的继母怀有敌意,他们本以为一个没有孩子、按照协议无法分财产的女人容易对付,然而邓文迪戏剧般为他们生出两个小几十岁的妹妹以后,他们意识到了威胁,因为一旦邓文迪母凭女贵,那么以她的能力进入权力机构是很有可能的。于是,拉克伦和詹姆斯竭尽所能阻止她进入新闻集团的权力中心,更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默多克面前诋毁她。久而久之,邓文迪在上流社会成了“处心积虑为钱上位的女人”的代名词,身上的标签是野心勃勃、不择手段等。

然而,无论在豪门内部遭遇怎样的冷待,无论公众如何非议,邓文迪几乎从不为自己辩解,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和了解新的东西。对邓文迪来说,她人生的安全感永远来自于自己。所以,她很快靠自己的能力担任了新闻集团亚洲卫星电视业务副主席,在默多克的事业中,开始占一席之地。然而她这种强大的个性是双刃剑,既让过去的默多克深深迷恋,也给两人以后的婚姻埋下了隐患。

不当弃妇,扛得了豪门婚变

2011年,默多克帝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旗下报纸爆发窃听丑闻,默多克本人成为众矢之的,在英国议会接受听证。但这次危机却成就了邓文迪,当一名闯入议会的抗议者试图向默多克脸上扔装满剃须膏的纸盘时,坐在后排的邓文迪如猎豹般跳起,狠狠地打了这个人一耳光!当庭护夫,这震撼的一幕惊呆了整个英国!一直对邓文迪风评不佳的媒体,从此对她刮目相看,更封她为“年度最佳护夫品”,默多克公司的股票竟也因为这一消息上扬。此后,再没有人觉得邓文迪是带着虚情假意勾引传媒大亨的心机女了;相反,人们觉得她对丈夫充满了护犊般的爱。

然而,暂时平静的洋流下潜伏着惊涛骇浪。默多克迫切需要两个儿子的支持,而他们在过去几年里因为邓文迪闹得很僵。如此情形下,愈加年迈的默多克希望妻子能让步,不再参与任何公司业务。但此时邓文迪正热衷于开拓华语电影市场(后来该市场的发展趋势证明她眼光精准),她积极地联络华裔导演和影星,付出了很多精力。

邓文迪的锐意进取在两个继子眼里无异于用集团的钱为自己铺路,他们不能容忍!于是,一股阴风开始从默多克的豪宅往外吹:女主人邓文迪为人刻薄,对佣人毫无体恤之心,有人骨折后无法干活,她便毫不怜悯地解雇。消息一出,爱看豪门八卦的公众议论纷纷。其实,那个因骨折而被解雇的工人是根据协议拿了足够的补偿后自愿离开的。

此时默多克正为集团拆分事宜焦头烂额,当记者把家里的琐事摆上台面发问,以迫使他承认自己是个冷酷的商业家时,默多克很愤怒。他不想、也没有多余精力了解妻子和前家庭雇工之间的恩怨,只希望后院宁静。回家后,他给邓文迪的脸色很不好看,并直接提出,由于现在他需要两个儿子的支持,希望她不要再摆出那么高调进取的姿态,那样容易让外界抓住把柄窥探传媒帝国内的矛盾。然而邓文迪不愿低头,这让默多克既生气又意外,他不明白,年轻的妻子因为嫁给他,有锦衣玉食的生活和前呼后拥的地位,为什么还不满足?邓文迪觉得自己和丈夫之间已经有了一条很宽的沟壑,这沟壑不是外人挖的,而是因为他们的人生价值观已经偏离。

2013年3月,《名利场》曝出关于邓文迪的“惊爆丑闻”,称弄到了邓文迪的日记和电邮,指她已经厌恶了自己的老丈夫,爱上了前英国首相布莱尔,还在日记中表达了对布莱尔的仰慕之情,更暗示两人之间存在苟且关系。媒体顿时闻风而至,此时默多克正在国外,负责代表集团发声的是长子拉克伦,他几乎是明目张胆地对邓文迪落井下石,很冷漠地说:“没什么可解释的,父亲很早前就告诉过我们,他和邓女士的婚姻可能是个错误。”此言一出,公众哗然。邓文迪几乎是百口莫辩,她期望丈夫能回来支持自己,还她清白。

然而,默多克回到英国后,没有和她再进行任何交流。仅仅一周后,默多克的律师通知她离婚。2013年6月13日,默多克向纽约州高等法院提出了离婚申请。由始至终,默多克没有亲自向她求证“外遇”的真伪,或许是他太气太累了,也或许是真相根本不重要,为了他的传媒帝国,他和他的儿子们现在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契机扫除横亘于父子之间的障碍。

nlc202309082023

有些人等着看邓文迪爬得高摔得惨的笑话,想看她净身出户,结果出乎他们意料,默多克慷慨地给了她近1亿美元的离婚赔偿,还将北京一套价值近亿的四合院也转到邓文迪名下。

邓文迪离婚消息曝出后,在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张照片里,她看起来特别老,特别憔悴。当时网络上发出很多这样的声音——一个这么不好看、这么有心计、这么不符合传统美德的女人,不该获得好结局。总之,邓文迪几乎成了豪门弃妇的代名词。

但是,邓文迪的人生字典里永远没有认输二字。短暂的失意和彷徨以后,她意识到,没有了豪门婚姻的桎梏,她真正获得了心灵的自由,终于可以毫无顾虑地走自己想要走的路了。此后,她开始频繁出席慈善晚会和各种社交晚会,每次出现都神采奕奕,谈笑风生。人们注意到,邓文迪好像变美了,其实这也不过是因为她度过了情绪最差的时段,重新开始保养自己,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当你准备好一切的时候,上帝便会带来礼物。这时,一段崭新的恋情降临了。

勇敢再爱,牵得了鲜肉男神

2014年秋天,邓文迪应老友、《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的邀请参加一次大牌云集的晚会。晚会上,主编将有着“英国顶尖小提琴演奏家”和“英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之称的查理·西恩介绍给她。这是一个比她小17岁的英俊男人,邓文迪看了那张似曾相识的面孔一眼,意识到他还是很多国际大牌的广告模特。不过,也仅此而已,她不会再想到更多。倒是那个英俊的小提琴家西恩频频看了她好几眼。自然,他知道她是被扫地出门的传媒大亨前妻。

过了一会,轮到西恩上台压轴表演。不知道为什么,当聚光灯打下来,他拿起那把微微泛着光的棕褐色小提琴时,邓文迪觉得这个男人的身影像一幅米开朗基罗的古典人物雕像。他演奏的曲子是克莱斯勒的《爱的忧伤》,这首根据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改编的圆舞曲听似欢快,却暗含忧愁和伤感。

不知道为什么,邓文迪一向自以为强大的心脏的某个角落被击中了。一曲未终,坐在最前排的她终于忍不住起身离开。老友温图尔有些诧异,因为邓文迪一向在公开场合是极为有风度的。

西恩奏完曲子后,给大家一个绅士范十足的鞠躬。不过他发现,那个原本坐在前排正中的女人不见身影。随即,西恩打算到露台上透透气。这时,他看到了邓文迪的身影,月光下她轻倚着栏杆,对着茫茫夜色,不知道在想什么,显得那么孤独。西恩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杯红酒,她看着他的脸说了一句:“你的乐曲很动人,让我想起了很多。”西恩温声说:“我却但愿自己没演奏过它,显然它让你想起了不开心的事。”

就这样,邓文迪和西恩的故事开始了。作为名人,他们起初很低调,毕竟不想再受什么非议了。只有他们的好友、主编温图尔暗暗为他们加油。

2016年3月5日,84岁的默多克与小他25岁的名模杰丽·霍尔完婚。就在大家以为传媒大亨的前妻邓文迪会哭晕在厕所时,几天后,47岁的她就手挽一位超级型男亲密出现在巴黎时装周现场。最关键的是,人们火速启动八卦引擎,竟骇然发现这是一枚小她17岁的超级鲜肉男神!

1986年,西恩出生于伦敦。父亲是挪威裔的亿万富翁,西恩三岁开始学小提琴,就读于贵族学校伊顿公学,后在剑桥大学上本科,算是名校富二代。随后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音乐,毕业后签约索尼古典唱片,已经出了很多唱片,总之是一个集中了家世、学霸、才华、颜值、社交为一身的极品男神。因为超高的名气和出众的外貌还曾为迪奥和阿玛尼等诸多大牌担任广告模特,因此他也是时装周的常客。同时他还是英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

据媒体报道他父母的家就在伦敦西区,除了有花园还有游泳池……说他是个名副其实的钻石王老五也不为过。消息传到中国国内,人们笑称这是王思聪+朗朗+吴亦凡+都敏俊的综合升级版限量级男神。名利场的看客们没想到邓文迪给了大家一个如此大的惊喜。

如今,媒体360度大转变,从讥讽她为“小三上位”“投机分子”转变成“嫁最富的老头,睡最帅的鲜肉,开挂的人生不用解释”,邓文迪似乎被封了一个大写的“人生赢家”。其实,这一切她早就不在意了。

当初与默多克离婚时,人们只看到“弃妇”二字,却忽视了细节:宣判后她走向他,吻了他的脸颊,轻轻说了声,谢谢你!

这便是邓文迪,永远有一种“你以为老娘完了?还早着呢”的强大生命力。所以,这个女人嫁得了超级豪门,也赢得了极品男神的爱,她的人生永远在人们艳羡的目光一路前行!

编辑/贺长虹

弃妇论文 篇12

1 弃妇现象的普遍性

1.1 社会中的弃妇现象

“弃妇”首先是社会现象, 然后才能成为文学现象。在古代社会中, “弃妇”可能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无论是社会底层的农妇, 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 她们从精神到肉体一律都是男性的附属品。整个社会像一张无情的网, 无时不有, 无处不在地遮蔽了生命上空的锦缎, 三纲五常更是羁缚她们心灵的枷锁。就如刘彻与陈阿娇, 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 当阿娇成了皇后, 当刘彻开始宠爱卫子夫时, 阿娇便从秋千架上春衫薄的纯真烂漫的女孩, 变成了以巫蛊之术诅咒卫子夫的恶毒妇人, 事情败露, 她由皇后变成了弃妇, 被贬长门;又如陈圆圆, 被人像物品一样随意抢夺, 直到吴三桂始乱终弃, 仍未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是何等的悲哀。这只能说弃妇现象是一个时代, 一个制度的产物。

1.2 文学中的弃妇现象

也许是中国文人偏爱现实主义, “弃妇”现象收了文人的广泛关注, 因此“弃妇文学”也随之发展壮大。在浩荡的中国古典诗词曲赋中, 一首首女性的悲歌萦绕耳畔。“江有汜, 子之归, 不我以!不我以, 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反其不思, 亦已焉哉。” (《诗经·卫风·氓》) ;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中也可以看到弃妇的种种形象, 贫妇, 宫妇, 商妇, 弃妇, 征妇, 歌妓等, 几乎涵盖的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 揭示出妇女充满崎岖和痛苦的悲惨命运。

从刘兰芝到七仙女, 从秦香莲到祥林嫂, 从窦娥到林黛玉, 古代文学中的弃妇形象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学史。弃妇文学的产生无疑是文人对现实的一种积极关注和思考态度的侧面反映 (1) 。“弃妇”在文学中的产生和发展说明了有的文人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文学对社会的一些作用, 而并不是简单的聊以言欢, 而是一种表达功能的突破。因此, 文人开始用这种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封建制度下女性的血泪史, 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一种深切的用情, 同时也是对当政者的一些轻轻的质问。

2 弃妇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2.1.1 封建礼教思想

在古代, 封建制度统制中国大陆长达两千多年, 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早已根深蒂固。在封建思想中, 男尊女卑的思想可以说是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 封建礼教规定了在不平等的关系中居于低位的弱势者应当履行单方面的义务, 从而维护居于高位的强势者的特权, 然而弱势者单方面地履行义务, 其结果就是弱势者权利得不到保障, 反而助长强势者的特权恶性膨胀, 从而一方面造成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骄横, 另一方面造成了女性的被压迫和侵夺, 纲常制度及礼教制度得以确立、扩大, 久而久之男强女弱, 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

到了汉代, 正是封建社会的定型时期, 是封建礼教形成并趋于完善的时代 (2) 。这一系列的伦理纲常制度及礼教制度得以确立、扩大。儒家学者们制订了各种各样的礼法作为规范约束妇女生活行为的标准, 刘向的《列女传》、班昭的《女诫》竞相推出, 使得男尊女卑的观念, 三从四德的条规像一把把无形的枷锁, 套在了妇女的脖子上, 使得她们的地位更加卑贱, 反抗能力更加微弱。

2.1.2 女子经济不能独立

在封建社会, 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 自古以来各朝代都有“重农抑商”的政策, 在这样的农业社会中, 女性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如男性, 造成了她们缺乏独立的经济, 只能依附于男人。“男耕女织”, “男主外女主内”已经成了定式, 从中国的汉字中也可看出, 如“安”字反映出女子不可轻易抛头露面, 足不出户才算安全, “男”字因其实在田里耕作的绝对劳动力, 故为家中的经济来源, 所谓“财大”则“气粗”, 可控制、支配女人。因此, 封建社会中的女性, 将其一生的幸福都寄托在男人的身上, 经济的不独立使她们活的没有没有底气, 没有安全感, 说不定在哪一天就会被逐出家门, 因此她们想尽一切办法抓住那所谓的幸福, 然而却在忧惧中度过一生。

2.1.3 封建家长专制制度

在兰芝从“遣归”到“逼婚”再到自尽的过程中,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封建社会的家长专制制度。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 在思想意识上一直都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的基本特点就是倡导忠义孝道, 特别是在《孔雀东南飞》产生的两汉时期。不仅如此, 自古以来, 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的影响下, 婚姻仅仅是一种以“父母之命, 诳之一媒妁, 敌之以门户, 拘之以礼法。” (3) 的违反人性的结合。古代女子婚姻的长久并不在与丈夫之间的感情, 而是全在与是否受到公婆的喜爱, 这使每一个做媳妇的都得小心谨慎地侍候公婆, 唯恐触犯条规。这种侍候公婆如履薄冰的感受是封建时代每一个做媳妇的都拥有的。多少媳妇就在这种夫权、家长制的重压下失去了个性自由, 丧失了反抗意识和能力, 而媳妇们的逆来顺受也在无形中助长了婆婆的虐待意识。

2.2 个人自身性格中的奴性依赖心理

中国长久的封建统治使中国人形成了强烈的等级观念, 同时, 中国人的奴性依赖心理也随之产生, 这便造成了大臣离不了皇帝, 儿子离不了父亲, 女人离不了丈夫的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 “弃妇”可以说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文人也由此抒发他们自身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同情。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以巴金的《家》为代表, 表现了新女性解放运动, 女性才真正表现出强烈的报复抗争心理, 父权制度收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基本上终结了弃妇文学的延续 (5) 。然而在现实社会中, 由于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仍然有女性甘愿受男性的压迫, 仍然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人身上, 还是有人逃不过背弃的命运。

摘要:结合《孔雀东南飞》谈谈中国古代的弃妇现象。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弃妇现象,封建思想

参考文献

①王运涛.文学的弃妇与弃妇的文学.中国学术论坛, 2008-03-17.

②赵莉.《孔雀东南飞》与汉代婚姻家庭[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9, 3, (20) .

③冯梦龙.情史·梁夫人记.

④温洪隆, 涂光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揽胜[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8-03, 245.

【弃妇论文】推荐阅读:

上一篇:重构商业银行内部机制论文下一篇:形态指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