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左旗

2024-08-17

巴林左旗(共12篇)

巴林左旗 篇1

一、基本情况

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北部, 地处大兴安岭南麓的丘陵地区。全旗总土地面积为996.6万亩, 其中草牧场面积为580万亩, 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8.2%, 可利用草场450万亩,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

自上世纪以来, 由于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乱砍滥伐、毁林毁草、开荒和超载放牧等行为, 使该旗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由此造成巴林左旗沙尘暴、干旱、洪涝和冰雹等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全旗水土流失面积为641.5万亩, 占全旗总面积的60%, 沙化土地面积110万亩, 草牧场单产不足50千克, 载畜能力也由过去的13亩草场可养一个羊单位, 到现在70多亩草场才能养一个羊单位。草原畜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优势将丧失殆尽, 为此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 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社会任务。

二、建设成果

近年来, 旗委政府将工作的重点及时调整到“生态、经济目标并重, 生态优先”上来, 提出“生态立旗”战略, 取得了可喜的建设成果, 下表是草原工作者2004年8月对草场的动态监测结果:

通过几年来的治理, 使全旗的生态建设进入了速度快、规模大、质量高的发展阶段。截止2006年末, 全旗累计完成治理面积318.605万亩, 项目区内林草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2%提高到65%, 水土流失、风蚀和沙化面积减少了100万亩, 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由2000年的3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10余天。通过造林、种草、小流域治理、水源配套等综合治理, 改善了区域小气候, 增强了土壤肥力, 涵养了水源, 使部分沙化土地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理。

主要做法:

1. 加强领导, 把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党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将生态建设作为一个重点。旗委、旗政府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确定了“生态立旗”发展战略, 广大群众生态意识大大增强。“大会战”这一有效形式极大地促进了该旗生态建设的步伐。

2. 依法保护和建设草原

广泛宣传新的《草原法》, 在此基础上旗委旗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态效益畜牧业的意见》, 印制了《禁牧舍饲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 为草原执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积极推行草地有偿承包责任制

草原产权不清晰, 产权主体缺位是引发“公地悲剧”的主要原因。因此, 全旗2003年巩固和完善了牧区草牧场“双权一制”工作。在原来基础上发放草原经营权证书2429份, 签订有偿承包合同2429户, 发放退牧还草证508份, 发放饲料粮438万千克。

4. 以项目的实施带动生态建设

近年来全旗争取到牧区开发示范项目、天保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许多国家和自治区生态保护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 本着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 把保护与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精品工程, 以国家投入资金为主, 群众投入劳动为辅, 将项目地块落实到户, 大大提高了项目建设的质量, 加快了建设速度。

5. 推行禁牧舍饲

2002年旗委旗政府提出了“全旗牲畜三年全部实现舍饲”的工作目标, 成立了“生态保护监管大队”, 各苏木镇成立了监管所, 形成了旗、乡、村三级生态监管网络。对舍饲的牧户在种子供应、加工设备购进等方面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 群众的生态意识普遍提高, 激发了群众自觉地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增强了恢复生态环境的信心, 从而自觉地投入到保护和建设中来。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 草原生态建设项目覆盖面小, 草原“生态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的趋势依然没有得到完全遏制。

2. 全年禁牧不符合草原畜牧业中的两个基本条件, 即草原资源条件与畜种资源条件。应采取轮牧及局部禁牧, 这是保护草原恢复植被, 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好办法。

巴林左旗 篇2

第一条 为了加强救灾资金的管理,确保救灾资金及时拨付和资金安全,充分发挥救灾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救灾救济和灾区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财政部《农业防灾救灾资金管理办法》及区市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救灾资金,是指由上级和本级财政安排的各类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自然灾害灾后重建补助、其他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纳入灾区恢复重建资金计划的其他救灾资金和各类组织、个人捐赠的救灾资金及救灾资金专户利息收入等资金。

第三条救灾资金管理使用原则:

(一)分级管理。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救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遭受较大或重大自然灾害时,根据灾情及损失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在补助数额内包干使用,超支不补。

(二)突出重点。根据因灾损失情况和自救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救灾资金,优先安排重灾区,并对贫困地区给予适当照顾。

(三)专款专用。救灾资金不得平均分配或者截留、挪用,不得实行有偿使用,不得提取周转金和列支工作经费,不得向无灾地区和与灾害无关的项目拨款。

(四)公开公正。严格执行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程序,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救灾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解决灾民的吃、穿、住和抢救、转移、安置、治病等方面的支出;

(二)因灾倒损民房的修复或重建;

(三)救灾物资的储备;

(四)符合救灾资金使用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五条救灾资金按照以下具体规定分别安排使用:

(一)救灾救济资金用于解决灾民的吃、穿、住和抢救、转移、安置、治病等生活困难,以及因灾损坏房屋的重建修缮补助;

(二)应急资金根据资金渠道按照指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结余部分并入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统一使用;

(三)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用于因灾受损的恢复重建项目,实行项目管理,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

(四)春荒、冬令灾民生活救济资金,用于灾民的口粮救济,解决因灾带来的生活困难问题;

(五)救灾储备物资采购资金根据为抵御自然灾害的需要安排,用于储备救灾物资;

(六)救灾捐赠资金,捐赠者有明确意愿的,严格按照捐赠者的意愿安排使用;没有明确意愿的,结合政府安排的救灾资金,统筹安排使用。

第六条救灾资金分配方案经旗政府批准后,旗财政局和相关主管部门应立即联合下达。

第七条旗财政局将所有救灾补助资金归入财政专户,支付一律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程序执行。发放到户到人的必须经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直达农牧民个人“一卡通”或农牧民个人手中。

第八条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需要动用资金采购粮食、衣被等物资的,必须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编制计划,按规范的采购程序执行。

第九条 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应按照“农户申报、(村民)代表评议、各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审核、旗级批准”的程序,认真核准救助对象,并将救助对象名单在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及村(居委会)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方可实施救助。

第十条救灾资金拨付和发放的时间要求:

(一)救灾应急资金应当分别在资金安排方案确定和收文后2日内下达。

(二)救灾应急以外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应在10日内落实到灾民手中。

(三)灾后恢复重建补助资金应当按照资金筹措计划和项目实施计划,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情况,分期安排拨付。

(四)有特别规定和上级资金下达文件有明确时间要求的救灾资金,按规定时间要求拨付和发放。

第十一条建立救灾资金分配使用报告制度。救灾资金落实后苏木镇街道办事处应及时向民政局报送救助花名册。

第十二条加强救灾资金的监督管理,对违法、违规分配使用资金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监察、审计和上级有关部门对救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虚报、谎报灾情、挪用、截留、贪污、私分救灾救济资金和物资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滴灌技术给巴林左旗带来的新变化 篇3

长途汽车站里,刚刚当上爸爸的青年小李拍着媳妇的肩膀说:“媳妇,放心吧,等到秋收我就回来。我在城里当电焊工每月能挣四五千块钱,等秋收我回来帮你,到时候咱就能买上小汽车了,带着你和孩子回娘家。”

“放心吧,家里的庄稼有我和妈呢,孩子有妈给带着,那100多亩地我能弄好,现在全村要搞膜下滴灌了,村里都统一施肥浇水了,我一个人能忙过来,到时候你就等着咱家的甜菜丰收吧。”

说起来话长了,小李这两年在外打工,媳妇也是在工地上认识的。以前交通不便,村里又没有什么资源,乡亲们都过着紧巴巴的生活。每年春节一过,村里的青壮年都陆陆续续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这两年,巴林左旗大力推广土地治理和节水灌溉,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和节水增粮行动项目,许多坡地浇上水了,同时还节省了大量人力。看着村里有些人开始承包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小李的心里也痒痒的,于是动员妻子先承包了50亩地种甜菜,等到收秋的时候还真是效益可观,媳妇一个人种地的收入都快赶上自己一年的打工收入了。于是两口子又商量着承包了100亩土地种植甜菜,小李出外打工赚钱,媳妇在家种地,等到秋收后不但能把以前欠下的债务还上,而且还能有一大部分盈余。一想到这儿,两口子心里就美滋滋的。

巴林左旗隆昌镇距林东镇35公里,有农牧民住户1070户,4227口人,总耕地面积1.63万亩。2012年被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设万亩高标准农田膜下滴灌示范项目,涉及老烧锅村、敖包山等2个行政村,共完成投入项目资金1266万元。随着项目的实施,传统的种植方式、灌溉方式被彻底颠覆了,大面积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正在掀起当地农业的变革,群众的种植观念、种植技术有了新的变化。

到了8月初,绿油油的甜菜长势喜人,玉米棒子均匀结实大又壮,放眼望去,满眼都是丰收的景象,这片多年被荒弃了的土地,如今成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宝地。

来到田地里,小李的媳妇给大伙介绍:“这次高标准农田膜下滴灌技术,就是铺膜、播种、铺滴管带机械化一次完成,每亩300元左右的投入,而且土壤不板结,颗粒不破坏,也不长草,节省了劳力费、机械费,种植成本大大降低,种植收益明显增加。比如一块地,建一口机电井就行了,井房内连好出水栓,出水栓上接好分水管,分水管上再接好毛管(指滴灌带),每一垄一根毛管,再盖上膜就成了。一眼机井可控制300—400亩地,每个出水栓可控制50—80亩,只要一开闸,地里的每一棵苗可以同时喝到水。就连施肥,也是在井房里的施肥罐来完成。现在只怕咱地少不够浇的,这几百亩地,一两个人就能浇上。”

以前一个人管理20、30亩地都很费劲,现在一个人可以完全管理300、400亩。说起高标准农田膜下滴灌的好处,小李的媳妇深有感触:“有了这个新技术,我们浇地省时省水省劳力。村里人都知道以前浇一亩地最少得出动一个人,用一天的时间。现在300、400亩地,只要1个人就行了,而且,浇地的人还不用下地,不用一锄一镐,定好时间开闸合闸就可以了。以前一亩地一年浇3遍水,现在浇5遍水比过去浇3遍水的用水量还要少,过去大水漫灌费水费电费人力,现在膜下滴灌,行间距之间不过水,虽然浇得次数多,但比过去省水省电多了。”村民小李在一旁补充道:因为投工投劳少,再加上种植作物大行无灌溉水分,杂草长不出来,很多人家种进去以后直到收割才去地里。这样被解放出的大量劳动力,就可以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可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农业革命,起到了省水、省时、省劳力,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的“三省三提高”的效果,达到了“增产、节本、增收”的目的。

事实证明,技术革新促生态优化,采用膜下滴灌,杜绝了大面积土壤浸泡,抑制了盐碱复返,节约的大量水资源,可以用来浇灌沙漠荒地、种草种树,彻底改变自然和农业的生态环境。同时,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改变。滴灌带来劳动强度的降低、规模化的扩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农村的劳力都能成为灌溉管理的操作人员,连上了岁数的人都可以看管井房了。2012年,全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项目区实施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面积2万亩,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项目区粮食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粮食总产量增加600万公斤,项目区农牧民纯收入额新增560万元。

如今,在巴林左旗一听说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群众都争先恐后地抢着争取项目,因为膜下滴灌使家里的妇女和老人都变成了劳动力,家里的青壮年劳力可以放心地出外打工创收,一里一外,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梦想的实现。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巴林左旗草原建设十年回顾 篇4

巴林左旗现有草牧场面积390.2万hm2, 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58%。全旗有沙地面积73.37万hm2, 占全旗总面积的11%。人工草地保留面积19.34万hm2, 围栏草场累计面积63.37万hm2。巴林左旗是国家确定的33个畜牧业旗县。草地类型多样, 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是近年来由于草畜不平衡, 致使草地生态脆弱, 鼠虫害发生频繁, 植被建设恢复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2 建设成就

2.1 草原项目逐渐增加, 建设资金投入逐渐增大

十年来, 草原项目建设投入资金达到了7000万元以上, 是前一个十年的700倍以上。而且草原建设项目由草原保护和利用到草原建设和管理。项目实施的范围增大, 投入资金增多。

2.2 草原建设和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建设措施逐步增强

《草原法》的实施和完善, 使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步入法制化轨道, 逐步扭转“草原无法、破坏无罪”的局面。自治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 有力地促进了草原法制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 对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规定, 提出了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

2.3 草原保护和建设认识不断提高, 建设和保护并重的意识全面普及

草原逐步实行了“双权一制”, 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与利用的责、权、利, 初步解决了草原管理意识落后的问题,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牧业生产、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目前, 全旗草原承包面积约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95%以上。100%的可利用草原实施了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通过保护建设, 草原植被得到初步恢复, 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显著增强,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农牧民种草养畜热情高涨, 以草定畜、科学养畜的意识得到增强。

2.4 草原建设保护利用科技含量日益提高

草原建设、保护和利用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围封措施, 而是同时加强了免耕补播、草地改良、人工草地建设、节水灌溉饲料地建设、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建设、植保工程建设等等一系列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措施, 近年来, 草原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工作得到长足发展, 尤其在牧草新品种选育、草原资源监测、病虫鼠害防治、人工种草、草原改良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家畜饲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科学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关技术标准和规程日益完善, 推动了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步, 并在生产中产生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存在的问题

1) 是现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缺乏长效规划, 政策综合性不强, 政策预期和项目前景不明确。如退牧还草政策的实施期限较短, 饲料粮和牧草良种补助标准较低。一旦政策实施期结束, 接续产业没有形成, 生产方式没有完全转变, 为了基本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牧民不可避免地会对草原重新过度利用。

2) 是草原保护建设方式单一。地方政府缺少自主权和积极性,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与当地实际存在一些差距。

3) 是投入少, 草原基础差, 底子薄。由于为了维持和提高牧民生活水平而导致的人畜增加过快致使草原退化、沙化严重, 草原火灾、旱灾、鼠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4) 是现行政策对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够, 作用不强。草原牧区在保护建设和发展草原畜牧业方面享受到的国家扶持政策明显不足。

4 建设发展方向

4.1 提高认识, 加快建设

4.1.1 高度重视草原建设和利用的关系, 按着不同草原类型进行不同的治理、利用、和建设, 合理制定出五年、十年以至长期的建设规划, 因为草地治理是一个长期合理有续建设才能见效的工程。

4.1.2 加大草原建设力度, 多方争取项目资金, 包括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天然草地改良项目建设、优质牧草良种补贴项目、牧区阶段性禁牧、风沙源治理等等项目资金。

4.1.3 扩大饲草料来源, 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草原类型、最大限度地增加牧草产量, 提高牧草质量, 改善草畜矛盾问题。

4.2 加大舍饲禁牧力度, 合理利用草原

4.2.1 合理解决草原建设和利用的关系, 重建设巧利用, 使各类型的草场发挥出各种利用价值。

4.2.2 有效解决利用的不平衡合理确定载畜量, 改良退化沙化草场, 提高产量。

4.2.3 建立健全草原建设和合理利用的保障机制, 从各级政府到牧民千家万户, 都能把草原建设和利用当做利民增收的大事。

4.3 建设思路

4.3.1 对于北部山地草甸草原类的建设思路是:

合理利用现有草牧场的优势资源, 做好围栏封育, 搞好舍饲禁牧, 恢复原生植被, 培育打草场, 提高打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 增加优势草种群落的恢复, 预计5) ~10年内通过围栏封育、舍饲禁牧, 草场亩产提高40kg以上。186.76 hm2的优质打草场得到改善年可增产11200万k饲草料。

4.3.2 对于南部沙化退化草原类的建设思路是:

进行合理的草原改良措施, 遏制住其沙化退化速度, 尤其对原有退化严重的放牧场实行围栏封育禁牧舍饲的同时, 进行合理的项目规划, 一部分难以恢复植被放牧场, 按其水利条件, 能进行节水灌溉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建设的, 通过五年、十年的规划和建设, 以每年1.33~3.3万hm2的建设速度进行建设, 用人为技术措施使此类草场得以恢复和增加效益, 5~10年内, 退化草地治理面积就能达到13.3~33.万hm2。

4.3.3 对于中部中低山丘陵干草原类的建设思路是:

此类草地植被类型差, 恢复能力弱, 过牧造成草地生产能力低, 可通过天然草地改良项目, 利用简易喷灌施以节水灌溉, 并加以免耕补播、施肥灌溉等人为的改良技术措施, 改良方案为每年实施2~3.34万hm2的建设速度, 实施天然草地改良项目, 经过5~10年天然草地改良面积就会达到20~33.4万hm2。

4.3.4

巴林左旗 篇5

巴林左旗征信业的发展状况及主要问题

本文在对少数民族地区征信业市场需求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机构信用评估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作 者:王志学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巴林左旗支行,内蒙古,巴林左旗,024000 刊 名:华北金融 英文刊名:HUABEI FINANCE 年,卷(期): “”(z1) 分类号:F832.39 关键词:征信   资信评估   信用   市场需求  

巴林被誉为“中东香港” 篇6

巴林主要资源为石油和天然气;旅游资源也是被众多投资商开发利用的重点。近年来,中巴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连年迈上新台阶。中国出口至巴林的大宗商品包括:机电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农产品、空调、家具类、电话机等;由巴林进口的商品包括:铁矿石、铝及产品、钢材、成品油等。

巴林的投资贸易环境

巴林政治稳定,法规健全,政策透明度较高,贸易和投资风险较低;经济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高;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并具有辐射海合会国家和其他中东国家市场的潜力。

公 路

巴林公路总长3200多公里,汽车保有量近40万辆,50多万人持有巴林驾驶执照。为了缓解和改善日益拥挤的地面交通,巴林计划修建轻轨。

航 空

巴林国际机场飞机日均起落300多架次,是中东地区繁忙的空港之一,目前已开辟了40条国际航线,由39家航空公司营运,其中,客运29家,货运9家,包机1家。从我国到巴林的航线:北京—多哈—巴林(卡塔尔航空)、北京—迪拜—巴林(阿联酋航空)、北京—阿布扎比—巴林(阿布扎比航空)、香港—巴林(国泰航空)、上海—巴林(巴林海湾航空)等。

水 运

巴林现有米纳·萨勒曼港、穆哈拉克港以及其他6个企业自有的专用码头。米纳·萨勒曼港是巴林目前最大的海港,面积86.7万平方米,泊位长1200米,有15个泊位,可停泊6万吨级船舶。

通 讯

巴林有13个邮政局。固网电话用户为20多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4万户,互联网用户7.03万户。

电 力

巴林5个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2767兆瓦(MW),发电量为1.07万吉瓦时(GWH),基本能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海合会国家计划互联电网,可有效减低区内电力管理成本和调剂余缺,为巴林的电力供给提供保障。

巴林投资贸易的优惠政策

贸易方面

巴林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所需的生产与生活资料多靠进口。除国家控股的铝厂、炼油厂生产所需原材料由该公司专营,对关系民生的大宗食品由政府指定的公司经营,少数商品限制进口或受许可证的限制外,其它货物的进口量均由市场来调节,无配额制度。石油及石化产品由国家控股的专营公司经营出口。

巴林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穆斯林国家,是WTO成员国,也是海合会成员国,同美国、新加坡之间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一般商品关税很低:海合会国家间为零关税;签有自由贸易协定国家间为零关税;一般商品为0~5%关税;香烟类为100%关税;猪肉、酒类的税收为125%。

投资方面

巴林对外国人及本国人的投资不征收任何赋税。巴林建有12个工业区,对工业区内的项目,免除原材料进口税、5年内不执行“雇佣巴林籍员工”政策、10年内不交纳产值税(目前该国无产值税收,但是如果将来出台这类政策时可以享受)、地皮税金低收费政策(临海地段700菲/㎡年,其他地段500菲/㎡年)。

哈德地区的“巴林世界投资区”内项目,除享受以上优惠外,还可享受自投资之日起5年内不交地皮租金待遇。由海湾建筑公司在临近区域兴建的“巴林投资港”还可为入驻公司提供一条龙服务。

巴林是地区的金融中心

巴林被荣为地区金融中心,其主要优势是经济自由度高,发达的离岸金融业务为其打造金融中心之路锦上添花,巴林的离岸金融业务占总业务的80%。巴林为巩固自己目前的地区金融地位,推出了“巴林金融港”计划。该港的主体双塔楼已于2007年投入使用,已招来不少世界级大客户入住。巴林货币局还将实行新的金融行业从业执照管理体系,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为已经和有意在巴林从事金融业务的公司提供更多服务。目前,在巴林营业的世界级大银行有美国运通、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银行、汇丰集团、摩根大通、美国证券、渣打银行等。中国银行在巴林设有代表处。

中国对巴林贸易投资的潜力

有些人认为巴林市场规模有限,继续开发的潜力不大。从我们对巴林实际情况的了解,认为巴市场仍有开拓的余地。首先,经过多年对巴林市场的开拓,“中国制造”已成为国家品牌,并以价廉受到相当部分人的欢迎。如产品质优,必将得到更多的用户;第二,高新技术和特色产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近年我国这类产品仅占双边贸易额的4%;第三,以巴林为桥梁,把我国产品推向其周边国家。

巴林铝厂年产量将近90万吨,大批用于出口。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可以利用该原材料,在附近的投资区设厂,用先进技术,就地进行深加工,其产品可以在本地区销售,也可销往我国市场。投资设厂是战略性问题,投资前要对项目的各类指标进行充分评估。

巴林的所有建筑材料都需要进口,包括沙、石、水泥、各号钢筋(英制规格)、木材、电料、家具等,只要价格双方都能接受就可进入巴林。

巴林国际投资园

巴林国际投资园占地面积250万平方米,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管理有序,主要吸引出口加工、工业配套服务等高附加值项目。

地理位置

园区紧邻哈利法港,距巴林国际机场5分钟车程,距沙特边境25公里,有高速路连接。

配套设施

水电气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备;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办理各种相关手续;配有办公楼;现有5.3万平方米预制厂房供租赁,厂房面积从1000~9600平方米不等。

优惠政策

免征营业税、所得税(至少10年);外资公司可以拥有100%股权;工业用地租赁费每年每平方米1.33美元,用电每度4美分,天然气每百万英制热量单位2.5美元,水每立方米1.05美元;租赁期为50年,合同期满可以续约;5年内不受用工本地化指标限制。

已入园项目

巴林左旗退耕还林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7

巴林左旗从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10多年来, 巴林左旗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截止2009年底, 全旗共实施退耕还林47800hm2, 其中, 退耕地造林22866.67hm2、荒山荒地造林24933.33hm2。分布在全旗9个苏木镇、2个街道办事处、2个国营林场, 涉及131个嘎查村、19759户农牧户、160057人。最大限度地改善了区域气候环境, 减轻了水土流失, 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另外, 巴林左旗着力培育后续产业, 主要把林草间种、种养结合作为搞好退耕还林工程的最佳结合点来抓, 全力保证退耕户种草养畜当年不减收、以后发展能增收, 走出一条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的发展路子。如今, 巴林左旗退耕户平均在工程中直接受益2658元;林下间种牧草26666.67hm2, 平均产量150kg/667m2, 年产牧草6000万kg, 按0.2元/kg计算, 全旗年产牧草收入1200万元, 退耕户人均92元;每年上亿多斤的牧草产量, 带动了舍饲畜牧业的发展, 全旗现已发展奶牛达3000头、改良牛5万头、羊110万只、马鹿4000头, 畜牧业收入3.6亿元, 农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退耕后, 增加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创业的机会, 全旗劳务输出共计5.2万人, 外出劳务收入达2.6亿元, 农牧民人均增收866元。收入稳步提高的巴林左旗人感受到退耕退出新希望。

2 存在的问题

(1) 一些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了解不够。农户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 由于受交通、通信、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信息较为闭塞, 对退耕还林相关政策不够了解。 (2) 部分退耕地保存成活率较低, 仍需补植。由于近年来持续干旱、个别地区封育禁牧不力和其他诸多原因, 致使退耕地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很低, 不符合国家规定验收兑现粮款和其他政策补助标准, 仍需补植。 (3) 后续产业不强, 退耕户林业收入不高, 在国家补助结束后的生计还有困难。据调查, 退耕还林补助到期后, 10%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可能会出现困难, 30%退耕农户基本生活有保障, 但收入水平可能会出现较大下降, 60%退耕农户基本生活和收入水平影响不大。针对这一问题, 应及时制定后续政策。

3 建议措施

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为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我们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退耕还林条例》的各项政策、原则和标准, 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使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达到家喻户晓。大力宣传陡坡耕地还林还草的优惠政策, 退耕地补助现金300元/hm2、粮食1500kg、种苗费750元, 并通过算经济帐, 引导群众退耕还林。

3.2 科学规划, 造管并重, 抓好工程建设

一是成立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组织实施退耕还林工作, 指导和监督退耕还林的数量、质量、效益。二是实行分级负责制, 强化对已退耕还林地的管护。与苏木镇层层签订责任书, 明确由苏木镇一级苏木镇长、村一级村主任为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的主要责任人, 形成一级抓一级, 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统一指挥体系, 把任务落实到苏木镇、村、户, 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地的抚育管理工作, 进一步巩固造林成果。三是依据“谁退耕、谁吃粮、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落实好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 明确退耕还林的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工作是退耕农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明确退耕农户是退耕还林的责任主体。对那些不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的退耕农户, 要督促其坚决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确保国家的这一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对于不愿意进行补植补造, 或因其他原因造成退耕地缺失的农户, 由林业部门提出异地调整意见, 将任务调整给愿意承担退耕任务的农户。

3.3 加快后续产业发展, 提高退耕户收入

巴林左旗切实做好了政策落实等工作, 从粮食补贴、生活补助、劳务输出、果树种植等方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积极引导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生产, 通过采取加大造林密度、改善造林方式等办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农民又能在农忙、农闲都能抽出时间外出打工, 增加经济收入。另外通过实施基本农田、农源建设、发展后续产业、补植补造和农牧民技能培训等措施, 进一步改善退耕农牧户生产生活条件, 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 解决退耕农牧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

3.4 强化资金管理

巴林左旗 篇8

关键词:治理规划,实施成效,全面评价

1 前言

城乡规划本身复杂的政治本质与多目标的特性,使得很少有人愿意为此构建一个规划实施成效的全面评价框架[1],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评价框架,必将阻碍城乡规划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市规划的评价和回顾工作已经引起各方面足够重视,《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条)中已经确立了规划实施评估的地位,然而,法律仅涉及对省域、城市和镇规划实施情况的定期评估,而乡村规划评估则并未明确,亟需面向乡村规划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乡村规划评价框架的构建,需要规划输入、过程和输出与结果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有必要针对规划的各个不同阶段成效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然而,要使成效全面评价可操作而不至于负担过重,评价就必须有代表性和选择性。正是考虑到了理论上、实践上的困难和实施的可操作性,课题组从四个备选村庄中选择了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作为样本,做了村庄治理规划(2012—2015)。2016年,规划制定实施后的第五年,课题组再一次到后兴隆地村进行实地调研,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研究规划实施效果全面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指引村庄未来发展。

2 城乡规划评价理论和方法的选取

对规划评价,本身就存在一些概念性的问题,使得评价活动的价值被质疑。然而,如果大家接受“规划实施成效评价总有不完善,但它是一个实用的工具”的观点,那么通过严谨的方法论设计和数据诠释,很有可能规避(即使没有消除)许多概念性的问题[2]。Carmona在梳理一系列概念困境后,建立了一个整体或称全面规划成效评价的分析框架,该框架由规划服务质量、组织质量和产品质量三方面组成(见图1)。规划服务质量包括了规划服务本身在法定程序内外的行动。组织质量指地方政府组织的运行,财政资源的运用、自身愿景和其他地方当局活动的密切结合。规划产品质量指规划活动造成的结果或影响,具体表现为价值增值、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政策成功和可持续发展。

从Carmona的理论来看,规划有效性评价涵盖了规划本身的水平、组织者的能力和规划实施短期和长期效应的影响,是一种全面规划评价。然而,规划评价不应只关注事中和事后评价,也应关注事前评价[3],三者构成动态规划理论(见图2)。后兴隆地村规划事前从四个候选村庄中选出,符合事前评价的原则。2016年,课题组再次对其进行评价符合事中或事后评价的原则,今后课题组每年(整个村庄规划及评估将持续20年)仍将继续评价,符合持续性动态规划的原则。

Carmona的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仅限于规划服务的直接顾客,其他人则是受到决定影响的人。然而,现实的情况是,非利益相关者对规划的评价也许更为客观和有价值。后兴隆地村规划涉及的村民1、政府、企业、村委会成员和课题组组织者都是利益相关者,该成员群体共同评价、共同推动、共同承担规划的责任,而其他课题参与者(简称学生们)和村外人士则是非利益相关者,该类人员是第一次来到后兴隆地村,也许以后再也不会来该村。这部分人的评价也许更为客观,较少含有感情成分,本研究将适当考虑这部分人的评价。

Carmona强调规划过程与地方领导的能力、愿景和其他地方当局的愿景密切相关,但是规划评价能够持续开展的基本前提应该是课题组与村委会成员、村民建立的良好感情,这样规划评价才能持续开展。同时,村委会成员和村民应该十分愿意接受村庄未来发展的相关建议并改变村庄。为此,本研究将总结村民对师生参与调研、规划的看法,以便进一步改善师生的相关做法,达到全面规划评价的目的。

3 后兴隆地村庄规划全面评价的案例解析

3.1 村庄规划服务质量评价

规划服务质量取决于组织机构质量,它在一个更大范围组织内部嵌入式服务。同时,规划服务本身是相互关联且相互独立的,各自能够独立地完成规划目标。对规划服务的评价同样需要相互关联和独立评价,并且要坚持可持续的原则。

3.1.1 村庄规划的实施主体

(1)涉农企业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公司+基地+示范村+农户”的模式(见图3)。其角色由发起者和资金提供者转变为协作者,前期承诺提供的资金已投入使用。然而,除了企业与养驴的村民之间有合作协议外,尚未建成企业和村庄之间对村庄规划实施的持续支持机制,村庄规划实施依然面临着资金困难。

(2)科研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企业合作共同探讨“企业可承受、百姓能满意”的乡村治理范式。该模式使得教学相长,不仅丰富了乡村治理政策的内涵,而且满足了学科发展和教书育人的现实需要。规划坚持简单、实用、可操作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公共服务设施展开规划。角色从短期协作(规划期限4年)到长期服务(20年)转变,前期工作开展良好,但也存在单次调研时间较短、每年调研时间相对固定和信息收集有限等问题。

(3)政府、村委会及村民

巴林左旗和林东镇政府的角色从消极配合到主动协作转变,但后续资金供给无保障成为最大问题。村委会成员及村民的角色从被动接受向初步的主体决策和建设者转变,村委会成员能够积极参与,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却不是很强烈。

3.1.2 村庄规划任务完成情况

与规划初期相比任务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

3.2 村庄规划产品质量评价

规划产品质量表示规划活动引起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或后果。它包括价值增值、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政策成功和可持续发展四个子方面。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独立存在于其他三个方面之外,它是一个跨界的结果或影响。参与规划过程的利益相关者对于过程本身及其影响结果会持有不同观点,但其观点会对规划实施有效性评价产生重要影响。利益相关者主体村民的满意度评价采用了师生去村民家中访谈,发放调研问卷的形式。

3.2.1 利益相关者主体村民们的满意度调研问卷分析

村庄规划的评价少不了公众参与,尤其是村民的参与。村民参与规划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全面反映村民意见的方式还是与其座谈,发放调研问卷的方式。通过发放调研问卷,成功收回192份有效问卷。

调查样本农户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其他大多数农村的实际情况一致,呈现以留守中老年、妇女为主的特征。从事的职业以种养殖业的农民为主,部分农民还利用闲时打工或从事个体经营。学历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其中不识字的农民也存在一定比例。家庭年收入多在一万至三万元之间,但受2015年粮食价格(主要是玉米)下跌和建筑行业不景气带来的务工机会减少影响,多数农民反映收入下降明显。

村民对村庄已经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景观的满意度,详见表2。村民对规划实施后的总体评价以非常满意和较满意为主,其中道路、饮用水、电力、通讯和生活生产环境满意度较高,而对文体设施和供暖条件的满意度仍有改善的空间。村民对文体设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为设施分布不均衡,呈现东多西少的局面,对供暖条件的不满意主要原因为村庄没有集中供暖,仍是采用各家各户烧煤取暖的方式。

为了深度分析村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需要作相应的回归分析。其中影响因子为农户的5个基本特征,原始数据均为分类变量,赋值为1、2、…6、7等,因变量选取8个满意度指标。因需要得到影响因子一级指标的权重系数值,所以选择了Spss19统计软件分别对每个满意度指标进行加权回归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拟合优度均超过了0.8,估计效果较好。满意度估计系数中的性别、学历和年龄结构对应系数均显著,家庭年收入系数个别显著,从事职业系数不显著。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对规划满意度系数较高,且对文体设施和生活环境较为满意。学历、年龄结构与满意度系数均成正比,而家庭年收入越高对道路和生活环境越不满意,从事职业与文体设施、电力供应满意度系数成反比(见表3)。

(资料来源:依据课题组织者郐艳丽副教授绘制的乡村治理模式[4]改绘)

注:“***,**,*”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下显著。

3.2.2 除村民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评价

乡村规划评价过程中,除了村民外还有政府、企业和规划师简称“三个主体”,他们的评价对村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按照“农民置下”模式,该三个主体依据自身的价值取向来评价规划的实施成效,农民的评价只是起辅助作用(中圈虚线)。规划实施成效的显性表现为“鱼”,增加其政绩、声誉与资质,隐性表现为“非渔”,与实际需求不符。“农民置上”模式则从农民的价值取向出发评价规划的实施成效(中圈实线),三个主体的评价则起到原则界定、政策约束与意识引导作用。规划实施成效的显性表现为“鱼”,隐性表现为“渔”,三个主体与农民形成合力共同投入,结果表现为可持续发展、价值增值和政策成功(见图4)。

其他利益相关者从自身价值观出发,给村庄规划评价带来了各自的理念。评价的结果如表4所示,课题组规划师从“农民置上”和动态规划角度,认为规划实施结果表现为价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村委会人员从村庄自然发展和较少干预的角度,认为规划实施影响呈现为政策成功和可持续发展;企业从效益的角度认为规划实施效果体现为价值增值,政府从城乡统筹的角度认为规划实施影响表现为政策成功。从以上三者的评价可以看出,各自的评价均体现了其价值观,评价结果与村民的诉求基本一致。

3.2.3 非利益相关者学生们和村外人士的评价

非利益相关者评价的基本逻辑框架包括动力、主体、理念、路径和结果。此处动力与动机意思一致,即要达到可持续发展、价值增值与政策成功的动机(动力),在学生和村外人士评价主体坚持新颖与客观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非结构式访谈的路径,实现规划实施或落地、教学相长、村庄美丽和经验借鉴或推广的目的(见图5)。

学生们和村外人士从乡村治理、乡村规划和农村发展角度对规划作了较新颖和客观的评价。如表5,学生A通过对比中西方乡村治理模式认为该村规划是可持续的,村庄能够被持续开发,但也指出应避免农村“人治”带来的“绝对权力”和“绝对腐败”。学生B通过分析该村物质空间、产业格局和精神文明的变化,得出规划实施结果为价值增值。村外人士通过对比邻近村庄,认为规划实施的结果为政策成功,但指出该村几乎无任何特色且农民不缺少改变现状的想法而是缺少解决的办法与途径。

3.3 村庄规划组织质量评价

规划组织质量一般与其领导、技能和掌握的财政资源密切相关,其自身愿景与其他地方领导的愿景需要保持一致。同时,规划组织质量的好坏也少不了村民对规划师团队的支持或评价。问卷分析结果显示33%的受访村民认为师生的到来给村庄带来积极的影响,54%的村民认为没有影响2,13%的村民不清楚有何影响。积极的影响表现在美化、绿化了环境,增长了村民知识,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带来了外部的新信息和观念(见图6)。村民们希望师生增加的项目表现在,传递更多更好的信息,多来倾听村民的意见与心声,讲解农业科技与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相关知识等,涉及到农村环境、经济、社会、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方面面。

4 结论与对村庄未来发展的建议

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价理论如果能够在合适的空间尺度上加以测评,并且为特定的政策措施加以裁定,那么这些指标就能够影响决策[5]。对规划实施成效的全面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机智解决,是规划师价值和意义的体现。本文在总结规划全面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选择了后兴隆地村规划作为实践的案例,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规划全面评价的原则,实施效果总体上是较好的,尤其是多主体合作和资金支持的经验,值得全国其他类似村庄治理时借鉴。然而,通过村庄规划前后的变化,利益相关者和非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村民对规划团队的评价及期许等,发现规划实施后企业与村庄长期合作机制较难建立、完成后续任务资金不足、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产业发展动力不足、规划师团队与村民间较难建立持续稳定的关系等诸多问题,需要全国其他村庄在规划实施中引以为戒。

规划全面评价的意义在于总结应对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的成败经验,并将经验反馈到今后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中。规划评价应是包括监测回顾、总结评价、反馈建议[6]和持续跟踪的完整过程,也是事前评估、编制、实施、评价和改进建议的动态循环系统。针对规划实施全面评价面临的问题,笔者对村庄未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4.1 规划后未完成的任务及发展不均衡的解决措施

企业与村庄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争取企业的资金支持。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规划建设,应坚持从无到有的原则(如排污设施)。已有的设施和服务应坚持从不均衡向均衡的方向发展,从村庄的东部向西部扩展,从主路向次主路延伸。该发展方向由于受村庄自身经济水平的限制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应该有详细的规划和明确的时间表,坚持村庄自筹和争取多方援助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村庄发展不均衡问题。

4.2 规划主体不同评价形成的共性问题的针对性解决

利益相关者村民对供暖条件和文体设施满意度低于其他各项,解决措施为集中供暖和文体设施均衡布局,但这两项均需要提前规划和大量资金支持(自筹与争取捐助)。乡村治理中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充分调研、时间沉淀及多年跟踪,需要积极引导广泛参与,并且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产业发展继续坚持村庄本原发展模式,尽量减少干预村庄原有产业结构,预见性的分析产业发展形势,引导村庄产业适应性的内生发展。驴产业应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伸,手工编织和农家乐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承。

4.3 规划师团队与村民、村委会间持续良好关系的建立

针对村民急需的科技生产生活知识与自身的知识储备,开展科普知识讲座。引导村民学习半干旱地区科学种田知识和节水灌溉技术,鼓励村民和村委会争取多方融资建设节水灌溉泵站和铺设管道。继续村庄生态景观改造,引导和帮助村民将生态环境保护扩展至村域整体,从主路两侧和村委会广场向次主路延伸,从村庄居住范围向基本农田和后山拓展。支持村民分块承包绿化后山,防范后山邻村排水河道因降水年份不均匀和雨季重视、旱季轻视维修造成大的自然灾害发生。

参考文献

[1]周国艳.城市规划及其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Matthew Carmona.规划实施有效性评价:一种全面的评价观点[M].周国艳,彭蓬,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28-58.

[3]Lichfied D.从规划影响评价走向动态规划:一个完整的规划概念及其实践[M].顾大治,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76-98.

[4]郐艳丽.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5(6):59-68.

[5]Wong C.Indicators in Use:Challenges to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in Britain[J].Town Planning Review,2000,71(2):213-239.

巴林左旗 篇9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全旗截止到2010年8月1号全旗合作社总数为91个,其中种植业17个,养殖业54个,农业服务业的7个,其他13个。但规范程度和发挥作用不均衡,多数属于初创阶段。

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 促进主导、特色产业的发展。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自愿联合的经济组织,是在一定的产业化基础行形成的联合,全旗的合作社主要也是依托本地主导产业兴建,同时在服务主导产品生产中推动主导产品向主导产业的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的技术和市场优势,用利益联结的方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把各类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断发展产业化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有力地推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十三敖包镇已有几十年的笤帚苗子种植和笤帚制品的加工历史,依托笤帚苗子产业,十几户笤帚加工户注册登记了巴林左旗北方笤帚苗子合作社,合作社组建后不断的开发笤帚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现在已生产笤帚100多个品种,远销上海、山东、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并出口到韩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镇种植面积10万亩,同时带动和引导全旗和周边旗县种植,现已全旗共发展笤帚苗子60多万亩,带动10000多农户从事笤帚制品加工,促进了笤帚苗子产业的发展,现成为本旗的主导特色产业。

2. 增加了农牧民收入。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农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成联合体,由合作社组织统一购入生产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开拓了市场,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如林东镇索布嘎村有20年网围栏编制历史,原来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从原料采购,成品销售等各环节都浪费的人力、财力,效益很低。林东镇网联编制合作社成立后,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的模式带动农户一起创市场,现有120户农户加入合作社,融资30多万元,每个社员每年可增加收入5000元。

3. 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牧户组成联合体,联合起来闯市场,实现了分散经营的农牧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连接,降低了市场风险,解决了农牧民一家一户不能干、不好干的问题,打造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品牌,提高了产品的品质,进而提升产品价格,合作社的社员真正得到了实惠。如十三敖包安泰养殖合作社,由养猪户联合组建,原来的一家一户的养殖难以形成规模,销路难价格低,成立合作社以后,由合作社与北京肉联厂签订购销合同,统一运输销往北京市场,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0.5元。

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巴林左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速度很快、势头很好,但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的限制,其发展还较缓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合作意识薄弱。

多数农民甚至合作社的领导层,对什么是合作社、合作社与普通企业的区别、合作社的原则、办合作社的宗旨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很模糊,目前合作社被作为争取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的工具。有些社员的合作意识淡薄,功利心强。社员期望值太高,短期利益驱动,期望合作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为他们带来丰厚的收益,稍有困难就极易挫伤他们的办社热情。

2. 运作、管理尚不规范。

全旗大部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不符合合作社的运行模式,多数只是一个大户的个体经营小企业小作坊,社员之间联系松散,组织能力较弱,带动作用不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的内容、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理事会、监督机制流于形式,缺乏民主管理和正常监督。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资金积累制度和风险保障制度,财务、社务不够透明。

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缺乏整体思路。

多数合作社尚处初级阶段,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没有从维持合作组织的利益出发而开展紧密的互助合作与联合,与社员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合作经济组织仅仅停留在生产环节的简单合作,并没有解决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的问题,农民与产品营销实体间没有形成合同关系,销售与生产脱节,生产者利益得不到保障。

4.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各级政府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优惠政策,但目前落实的不理想不到位,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十分艰难,金融服务还有待改善。

5. 资金短缺,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小,借贷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均处于较低水平。受资金的影响,个别农牧民合作社规模小而且功能单一,辐射力不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这些合作组织与市场联系也不够紧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组织虽然成立了,但工作开展起来难度较大。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主管全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的业务部门已经指定由农牧业局农牧经站分管,但是几年来一直没有拨付经费,难以开展工作,影响了业务部门的对合作社工作指导监督,也影响全旗合作社的整体发展。

四、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对策

1. 加强宣传,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认真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精神家喻户晓、深入民心。要开展培训,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人才支持。各级党委政府有计划、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部门干部、业务指导人员、乡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2. 抓好典型,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对于全旗目前合作社发展滞后的局面,各级政府及相关的业务部门要积极支持指导合作社的发展,首先使合作社从整体队伍上发展壮大起来,实行先发展、后规范,先试点、后全面,边发展边规范思路,对于尚未登记注册的经纪人和协会积极支持培育,对于已经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进一步引导规范,对于管理规范,带动作用突出的专业合作社作为试点,在全旗进行推广,如十三敖包北方笤帚苗合作社、林东镇网联编制合作社、十三敖包鸣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安泰养殖合作社、振兴农产品加工合作社等作为规范化建设试点,政府给予这些合作社资金扶持,对合作社的社长及财会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建章立制,规范内管管理机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在我旗建设一批合法登记,机构制度健全、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社,通过典型的带动,以点带面,在全旗逐步推开,实现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水平在年内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 采用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调查显示,目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只是刚刚起步,各级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其发展。

4. 给予必要的财政信贷支持。

巴林左旗 篇10

1 巴林左旗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现状

巴林左旗是契丹辽王朝行政中心, 辽文化资源数量众多、内容丰富极具神秘性、原生态性, 国家确认为文物大旗, 现已发现契丹辽文化遗存700多处, 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五处, 分别是辽真寂之寺、辽上京、辽祖州祖陵、金界壕遗址和辽韩匡嗣家族墓地遗址。朱镕基总理视察的时候赤峰就强调民族文化是一笔巨大财富, 说这里是辽文化的古都, 要有一些人研究这里的历史, 把文物整理一下, 发展一点旅游文化, 就至少能够吸引一些国内的人来旅游, 还说下次我再来看看你们的辽文化。2003年巴林左旗兴建了全国唯一的辽王朝皇都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目前, 辽上京遗址和辽祖陵遗址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项目现在的效益还是很不错的, 这是一个占地面积4740亩的综合性遗址公园, 他以契丹辽文化为核心文化, 要塑造一个集文化与旅游和遗址保护各个功能于一身的文化旅游品牌。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文化挖掘不深入, 文化特色不浓

左旗旅游产品的辽文化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历史文化的内涵体现有待进一步提升。景区、景点内容过于单调, 参与性和体验性很弱。如巴林左旗博物馆, 面积达4500平方米, 建成十余年参观人数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用动态的方式让游客体验到大辽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 让人多少有些遗憾。另外在旅游文化品牌的创新上也缺乏创意, 缺乏对大辽文化产品内涵的深层次挖掘, 这直接导致很多文化品牌市场影响力不够广泛。比如祖陵, 是大辽开国皇帝太祖耶律阿保机及其皇后的陵寝。祖陵所在的谷内林木参天, 环境优美, 宫殿遗址尚存, 谷口东侧的残碑石上, 还刻有工整秀丽的契丹大字。但由于景区内没有讲解员形成了有景点无服务的局面, 使得本应大放异彩的大辽皇帝祖陵深入山中人不知。

1.2.2 树立文化品牌的意识薄弱

树立良好的旅游文化品牌也就是树立了良好的旅游市场形象, 这也是旅游产品实力的象征, 可以让旅游消费者感觉到旅游产品的差异性, 这有助于旅游目的地城市宣传自己的旅游产品, 引导旅游者进行消费, 成为引领消费风向标。可以说“建立自己的品牌是旅游景区提升市场竞争力、保持吸引力和生命力的重要手段”。其实巴林左旗的辽文化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但对本身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 旅游文化品牌意识淡薄, 旅游文化品牌竞争力不强, 没有依据资源优势建立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色的旅游文化品牌, 更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品牌合力。

1.2.3 旅游创意还需进一步加强

创意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印象》系列大型实景演出节目让漓江等著名景点再一次升华, 《阿凡达》让张家界名扬中外, 一首《天下最美》, 让克什克腾家喻户晓等等。左旗辽文化资源各个景区景点均大有文章可做, 但在策划缺乏新意、意识保守, 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等因素, 限制了左旗辽文化旅游品牌的发展。

1.2.4 营销推广的力度不足

品牌宣传是扩大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旅游文化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设计并加强宣传, 向旅游者传达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 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决定了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发展旅游产业, 宣传推介和市场营销必须先行。大多旅游发达的地区是以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扩大宣传的影响力, 对鲜明的地域旅游文化非常重视, 这样才可以在旅游市场中突出旅游目的地城市, 以求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近几年, 巴林左旗也为了扩大左旗辽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识别度以及影响力而举办了各类大型活动, 但总体上来看, 效果不很理想, 无法在旅游者尤其是潜在旅游者心中形成品牌认知链。

2 巴林左旗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策略

2.1 加强政策引导, 优化旅游品牌的发展环境

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很多部门和企业配合联动, 这必须要政府牵头来制定措施、协调工作、引导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制定有利于文化品牌建设和发展的长远规划, 并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其次, 政府要完善文化设施和基础设施。如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体现辽文化的标志性文化设施等。

2.2 深入挖掘辽文化内涵, 注重差异化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要打造好文化品牌, 就要以优势文化为龙头,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当今的旅游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 对文化的追求、欣赏和感悟是当今旅游者对旅游活动的目标, 要求旅游文化的品位和体验性是旅游消费的新潮流。要满足现代旅游者的要求, 要在旅游者心中占据一个与众不同的地位, 就要树立一个独特的形象和明确的特征。巴林左旗是契丹皇都所在地要突出个体特色, 使其更具吸引力。巴林左旗可以重点打造契丹祖庭。契丹是在中国历史上有的深远影响, 建立的辽代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对后世影响深远。辽代时期开辟了对后世都影响深远的草原丝绸之路, 开拓了东西的交通, 让中国与阿拉伯等国家进行了较深入的经济、文化交流, 以至于当时的中亚地区“无闻中国有北宋, 只知有契丹”, 一直到今天, 阿拉伯语和俄语都称中国或中国人为“契丹”。巴林左旗是辽朝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的出生地, 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家族迭刺部世代居住的地方, 是耶律阿保机死后葬身之地, 也辽政权的开国皇都。可以说巴林左旗是契丹这个游牧民族的发祥地, 在大辽王朝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辽祖庭称谓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可以高度概括出巴林左旗这个辽文化旅游品牌, 在推向国内外文化旅游市场也可以具体唯一指向性, 对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也有推动的作用。

2.3 推进创意旅游在旅游中的应用

创意可以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创意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更加强调参与性, 更加注重交互式的体验过程, 包括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以及从业者的参与及互动, 旅游者能够有兴趣参与到当地的人与物互动上来, 能够有一个动态的积极的创造过程, 从而形成有个性的独特的旅游经历和体验。可以采用辽文化与“实景舞台剧”相结合的模式, 契丹音乐舞蹈、发式、服饰、居所、礼仪、婚俗等方面都极富本民族的特色。契丹的乐舞极具契丹民族特色, 风格自成一派, 她是吸收了当时周边地区乐舞艺术加之自身特色而形成的, 她对当时的中原地区以及后世的北方民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契丹辽墓壁画中, 保存了数量惊人的契丹乐舞资料, 契丹的乐舞图形还常常出现在建筑物上, 如林东塔石雕飞天图等。这使得契丹乐舞图像非常丰富, 通过契丹乐舞的发掘和整理, 让这种独具契丹特色的舞蹈、音乐真实的呈现在旅游者面前, 加之配合的发式、服饰, 可以使得辽文化有穿越时空来到旅游者身边之感。这种实景舞台剧这旅游者很轻松的能够接近辽代文化, 短时间内就对辽文化有基本的了解, 体验性高。而且唯美的乐舞形式也可以让旅游者放飞自己的心情, 有全新的试听享受, 让辽文化看得见、摸得到、感受的真切。

2.4 营销造势, 促进辽文化传播

由于旅游产品生产与消费具有同一性, 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认识决定了旅游者是否到此旅游, 因此, 旅游者对此旅游产品是否能够购买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产品宣传推广的是否的到位。为了能够引起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产品的兴趣, 让其最后做出购买决策, 深入细致的划分消费主体, 找准目标市场, 根据我们的文化品牌定位对其针对性展开宣传是势在必行的。当今网络技术发展迅猛, 接受程度高, 营销宣传依靠旅游宣传手册和旅游传单这种单一的方式完全可以改变。依赖阅览简单的文字介绍得到旅游信息的方式, 既不便于游客在出游前系统地获得到旅游目的地的全面信息, 也不利于把握具有不同喜好的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因此, 随着网络营销作用越来越显著, 开展旅游电子商务活动, 开始网络宣传是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旅游的宣传和营销要赶上这个新时代的潮流, 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营销系统, 突出巴林左旗契丹辽文化品牌特色, 塑造品牌形象。通过集趣味性、大众性和及时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产品推介、实现消费认知等, 全面推进信息化的营销策略。巴林左旗辽旅游文化品牌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这种现在新兴的起来的传播渠道, 加大的网络宣传的力度, 树立广大旅游者对契丹辽这个旅游文化品牌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曾妮娜.浅议旅游文化品牌的建设[J].市场论坛, 2011, (3) .

再次难忘的中东巴林行 篇11

这个由来自中国的会展主办、会展场馆、会展服务企业、会展媒体组成的专业团队,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巴林会展业交流合作考察之旅。短短的一周行程里,考察团不仅参观了当地最有名的国际旅游展、与巴林会展业多个层面的高端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洽谈,还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商业信息,并与当地企业、友人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在整个考察过程中,欢乐的氛围充斥着每位团员的心灵,变成一段美好记忆,让人终生难忘。

革新的专业展会

一年一届的巴林国际旅游展览会(BITE),不仅是当地会展业中最具影响力的盛会,更是推动巴林与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一时间,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旅游娱乐、酒店餐饮、航空等行业的企业齐聚巴林。

作为为数不多的得到当地皇家支持的展会,今年的BITE依然得到了巴林官方的参与和支持。巴林旅游部部长、信息部、商务部等许多政府要员再次出席展览会,并认真地的参观了大部分的展位。来自中国的专业观众得到了巴林官方的重视,团员们与皇家的官方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向巴林相关领导人介绍了中国旅游业与会展业的情况,巴林主办官员提出邀请,希望来年我们能再次聚首展会。

第二次参观旅游展,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展会的一些改革与变化。首先,09年BITE上午举办开幕式区别于08年BITE下午举办开幕式。此举与国际展览操作模式一致化。此外,组委会还在今年的展会中专门辟出一个专业展台,由各国参展企业进行自主推荐与节目表演。这也是该展会的一个创新。

2009BITE,其参展的观众质量比我国国内展会的观众质量要专业些许,但是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小国,其展会在观众数量方面依然无法满足参展商的期望。

愉快而深入的交流

参会期间,作为中国会展业的专业交流考察团,我们被安排与巴林会展局及巴林国际旅游展主办机构的负责人会面,并进行了深入交流洽谈与合作。

巴林会展局作为巴林政府的会展管理机构,是巴林国最权威的会展管理领导机构,主管巴林国对外、对内的会展合作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当地最大的会展中心的经营与管理。

巴林会展局的负责人Debbie女士,向我们的团员介绍了有关会展局的情况。据Debbie女士反映,2008年是巴林会展业最为成功的一年,共举办了127场各类展览及相关活动。有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的主办单位在巴林办展,或与其合作办展,亦有巴林自己举办的各种展会及活动。最大规模的展会有近6万专业观众出席参加,而最大规模的会议也有6000多人同时参加。

对于我考察团团员关心的在巴林举办展会的相关优惠政策问题,Debbie女士给出了解答,巴林将根据展览及活动的规模大小与在巴林落地的时间长短具体对待。巴林会展局还会为主办单位提供宣传、审批、协助等诸多服务工作。

Debbie女士透露,巴林正在设计建造一个15万平方米的新展览馆。其中,展厅面积达10万平方米,另外包括会议室及三、四、五星级酒店等配套设施。设计稿将在今年的六月底进行确审。

Debbie女士还就有关我国会展专业人士所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并就进一步合作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巴林国际旅游展的主办机构M EEM集团的展览部总经理Abraham先生也与所有中国考察团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就本次展会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与说明。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的刘敬桢总裁向Abraham先生介绍了中国汽车产业及汽车展览业的相关情况。双方就巴林MEEM集团首次将于今年年底举办的汽车展配件的相关合作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在相关的合作事宜上初步达成共识。

来自东方仁德集团的马杰副总裁也就双方意向合作举办汽车及相关专业高层培训活动的合作初步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走出国门,所有的中国人就是一家人。来自中国的会展团员自然引起了中国驻巴林使馆人员的关注,但是中国驻巴林使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少,事务性工作比较繁忙,来自中国驻巴林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赵亚只能抽出晚宴时间出席与我团人员的会面。晚宴在巴林当地的“北京饭店”举行,短暂的时间里,团员们针对巴林不熟悉的情况向使馆人员进行了询问与了解。来自青岛的况磊硕女士十分热情地为团员们介绍巴林的当地情况。很快,在这里,远在他乡的中国人逐渐熟悉起来。走出国门,同胞就是一家人,这种亲情只有在异国才有深切体会。

一树,一寺。一桥,一口井

随后的当地考察,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巴林作为一个岛国,资源上除石油外,非常的贫乏,旅游资源也见一般。然而,这里的一树、一寺、一桥、一口井都充满了代表意义,成为游人必观景点。

一树:巴林全国主要为戈壁土地,地表鲜有植被。炽热的天气,加上水资源的匮乏,植物的生长也面临一种挑战。然而,在一片荒漠中,独有这么一棵树,像一尊活化石,矗立在荒漠中,直到目前还常青生长,自成一道风景。但此树名与树龄不得而知。

一寺:作为伊斯兰教国家,巴林像其他中东国家一样,伊斯兰教堂自然成为当地的必有建筑。在其国家图书馆旁边,典型中东风格建筑的伊斯兰大教堂,呈现出其气势恢宏的风貌。

一桥:巴林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岛国,目前连接陆路与国外唯一通道就是海上填土建造的与沙特接壤的海上大桥。这个被冠名国王大桥的海上长桥自然也成了当地的人造景观之一。

一口井:巴林是中东地区第一个发现石油的国家。至今目前该国的国土中央还有一口当年打出石油的井,尽管目前只能打出石油,但它已经成为巴林最具辉煌的历史象征,自然也是一个具有意义象征的景观。

参观巴林国家博物馆是一个可以迅速走近巴林、了解巴林的捷径。这个在历史的图库中被描述的如此美丽的国度,此刻呈现在眼前也是一个花红草绿遍野的世界。近几年巴林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这儿的生活方式开始发生变化,养殖、种植似乎已经看不到了,以前的男渔女种的日子也已经久远。最后,在中东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感受最多的就是丰富的石油资源。

难忘的体验

在中东巴林的整个旅途,可以用经典来形容。在各种环境路况下行驶悍马和驾驶飞机体验实在让人终生难忘。

在中国并不多见的,代表身份与价值的悍马汽车,在巴林却出现清一色的悍马车队。驾驭一辆悍马,攀爬在四、五十度角的陡坡、驰骋沙漠、跨越水坑等各种路况的惊险体验,想必是国人一时不可轻易体会到的。

真实驾驶一架飞机,享受从起飞到降落的过程,成为让我们平时连飞机驾驶舱都无法靠近的人们十分向往的梦想。无论是飞越中国的小镇,还是德国的法兰克福,真实的环幕场景振奋人心。在相当一架飞机造价的体验室内,尽管明知是在模拟仓内做秀,但在飞机落偏的一霎那依然会让你惊出一身冷汗。

花絮

巴林左旗 篇12

1 旅游景区问题分析及探索

1.1 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深入,接待设施不完备

巴林左旗博物馆作为左旗代表博物馆,面积达4500平方米,已经建成十余年。综合十年的接待游客量,发现左旗博物馆并没有体现出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和作用。究其原因,是左旗并没有形成旅游产业综合一条龙的产业脉络。市区内三星级以上宾馆3家,设有236床位。用餐方面,没有形成旅行社团餐的接待能力,商家均以团餐价格低,没法做为理由拒绝,殊不知团餐虽然薄利,但人数多,翻台快,容易形成量的优势。再论景区建设,祖陵属于保护区,无法全面对游客开放,同时,祖陵内的人文环境设施暂未还原至辽代水平,又没有做景点的深入开放,景区内没有讲解员,没有成形的导游词,形成了有噱头无看头、有景点无服务的局面,使得轰轰烈烈的大辽皇帝祖陵深入山中人不知,景区建设基本停滞。

1.2 缺少参与性、体验性的景区

新形势下,旅游开始从观光旅游向专项旅游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感受来感觉旅游。以古东瀑布为例,在全国首创了攀爬式瀑布,绕开了思维习惯中的观赏、仰望的概念,将铁链固定在崖壁上,通过游客亲自穿草鞋、戴头盔,在峭壁下,徒手攀爬瀑布,让从上而下的水流拍击脸颊,体验极限挑战的快感,取得了成功。这就是典型的体验旅游的范例。在巴林草原,除了传统的蒙古篝火晚会,是否可以挖掘契丹的习俗,如东向拜日、如四时捺钵、如萨满崇拜、如服饰文化、如南北面官等。这些综合融合,就是主题文化园区的雏形,在全国不乏这样的景区,如大唐芙蓉园、清明上河园、宋城等,工作人员着宋(唐)服,一举一动都体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其间的传统小吃、民俗表演、杂耍技艺、小说情节等融入其中,游客可以在景区内边看边玩边吃,充分感受所属朝代的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

1.3 景区开发不全面,特色不明显

巴林左旗现有景区,以发展旅游为目的的景区寥寥无几,大部分是考古区域或者遗产保护区,没有经过实质的旅游开发,基础设施差。已开发的景区,例如召庙景区,以简单的观光为主,缺少大型住宿餐饮项目,景区内活动项目也偏少,没有行程规模效应,严重影响旅游的整体收益。

2 创建新型景区的建议

2.1 根据区域特色,独辟蹊径,首创专项景区

左旗作为国家重要的考古工地,多年来一直有考古专家进行专项工作。在景区开发中,如果能够融合考古工作,将大大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并能够激发特色专线的开发。以兵马俑为例,前面是参观区,后面就是考古工地,游客在前面观赏兵马俑的大气恢宏的同时,环形线路到后面就看到了正在挖掘、拼接的考古专家,这就更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大家不但想知道兵马俑的故事,更想多看看刚出土的兵马佣是什么样子,这就成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大特色。

左旗拥有众多的考古工地,可以在挖掘结束后,建设景区,初步回填,吸引众多的考古爱好者、学生进行考古实训,感受实地挖掘的乐趣。这就成就了目前全国唯一考古挖掘体验中心。在众多的观光景区中,这类专项景区最容易脱颖而出,同时,也可作为地区的特色工程进行特色宣传推广。

2.2 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景区

巴林左旗作为帝都,地下富藏着大量的墓葬及文物,这也使得盗墓活动多年来屡禁不止。辽代人所信仰的“生前如生后”的习俗,使得辽代盛行厚葬之风,但可悲的是,经过上千年的盗墓活动,保存完好的大型墓葬所剩无几。

辽代盛行风水之说,陵寝的建设均有讲究,贵族墓葬中除陪葬品外,大多都有壁画,这些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使用。古都西安与巴林左旗的经历类似,不同的是西安的地下墓葬更多,破坏也更严重。在旅游景区中,除了大型的乾陵、秦陵外,我们发现了几个景区,如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墓葬,早年间被盗掘严重,但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均尚存,于是把其作为景区开放,游客可步行进入,通过斜坡形状的墓道,两侧洞墙内摆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唐三彩马、陶瓷器皿等随葬品,从墓道到墓室还绘有丰富多彩的壁画,有宫廷仪仗队,以及天体图、宫女图等。最重要的是墓室中放置的石椁,石壁上还有精美的仕女图。游客进入景区,所看到的是大唐之遗风、皇族之尊贵、器物之精美,同样,满足了众多游客对于《盗墓笔记》、《老九门》等书籍的兴趣。

同样作为巴林左旗,在众多被盗掘的陵墓中,如果能发掘一处陵寝,规模较大,有代表意义,墓主人生平具有历史性、故事性,丧葬方式体现契丹特色,可以做保护性开发。墓葬外建设成为小型园区,并设博物馆,展出墓葬出土文物、相关契丹墓葬代表器物、墓主人生前生活状态复原等,让游客不但可以亲身进入墓葬体验,满足了其好奇感,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这样就把文化巧妙融合到了景区中,让游客通过墓葬、器物、壁画、棺椁、宗教等经历真正体验契丹的历史和文化。

2.3 特色景区联动开发,发展区域旅游

巴林左旗拥有契丹皇都的优势,发展区域旅游可自成一体,辽阔的巴林草原,神秘的北五台召庙,历史遗迹辽上京遗址,地质遗迹七锅山地质公园,健元鹿业工业厂区,各有特色,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开发,将历史、文化、食宿、演艺、歌舞、体验、参与、探秘、考察、学习等进行合理地配置,充分利用景区间距离近,级别高的特色,形成区域联动,整合营销,以推广区域、整体打包的方式进行销售,突出区域特色,倡导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4 倡导全民旅游,培养区域旅游意识,构建和谐的旅游环境

巴林左旗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人民受教育水平较高,人口相对密集,容易形成产业优势。在这种环境下,口碑的宣传效应是景区宣传推广时必须重视的。本地居民长期生活,在心理上不容易形成比较特色优势,但经过思想疏导及意识培养,就容易发展成为景区宣传的良好载体。

同样,作为本地居民,对旅游良好的感观及先进的意识也是格外重要。本地居民为外地游客提供了什么样的旅游环境,直接决定外地游客的旅游感知。积极、热情、安全的旅游环境,甚至比旅游景区的感知更吸引人。所以,发展本地居民旅游意识,构建和谐旅游环境,不仅是景区本身的发展方向,也是产业聚焦的方向。

2.5 鼓励景区发展,创建智慧型旅游景区

巴林左旗的多数景区现正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角度的选取就极为重要,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高角度审视问题,有利于景区整体高度的提升。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智慧型旅游景区,景区内开通免费Wi Fi,微信微博宣传方式的引入、景区及相关资源网上链接及预定、票务的预约及购买、自动讲解机的租售、景区内智能体系的应用,都成为这几年景区策划及宣传的热点。景区应在发展期把握政策导向,积极吸纳接收外来先进经验,争创先进景区,建设新型景区,抓紧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以形成良好先进的景区环境。

巴林左旗旅游有着很大的潜力,正因为是产业雏形,如得到系统规划,更能在后期发挥巨大的产业价值。本文以景区建设及深入挖掘为切入点,进行了简单梳理,希望可以博得有志之士来巴林左旗共建旅游,发展旅游,以开拓巴林旅游的新局面。

摘要:赤峰市巴林左旗是契丹辽上京所在地,一直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但多年来,在产品设计、文化融合等方面,仍处于初始阶段,没有找到更适合自身、更有新意的设计思路,使得多年的考古挖掘工作、城市建设、遗址保护、旅游开发完全处于各自孤立状态,没有融合开发。本文以此为突破口,力求通过产业组合模式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使景区质量能够得以全面提升。

关键词:陵寝资源,产品开发,特色景区

参考文献

[1]张建忠,孙根年.基于文化遗产视角的陵墓遗址旅游开发——以乾陵、西夏王陵和明十三陵为例[J].经济地理,2011(11).

上一篇:抄表集中器下一篇:质量度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