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

2024-05-15

双性(精选12篇)

双性 篇1

引言

在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的传统研究中, 心理学家一直关注男女两性的心理特征与行为的差异。但现在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 严格的界定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1964年, Rossi提出了“双性化”的观念, 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气质”, 并认为双性化是最佳的性别角色模式。此后心理学家对双性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认为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 也是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学校教育中儿童双性化人格的培养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学者的关注。在我国台湾颁布的《国民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健康与体育领域暂行课程纲要 (草案) 》中对中学三年级的学生明确要求“学习双性化 (刚柔并济) 的性别角色, 并应用于家庭、学校与职场。”[1]但作为基础教育基础阶段的幼儿教育却很少涉及儿童双性化人格培养的问题。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 因此是培养双性化人格的关键期。本文在回顾双性化人格的定义、意义的基础上, 尝试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讨培养幼儿双性化人格的途径。

1. 双性化人格的定义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 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它是指一个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 即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性格, 按情况需要而作不同表现。[2]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体态、作风、兴趣、能力、态度、观念等方面均无法区分其性别的偏颇”。[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乱、错位, 也不是异性癖, 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2. 双性化人格的意义

2.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

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 既果断又沉稳, 既敏感又豁达, 既自信又谨慎, 既热情又成熟。[4]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如吉伯特 (1978)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5]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 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 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做出反应, 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6]斯比尔斯等人的研究也表明, 双性化的青少年和大学生比类型化的同伴自我评价高、自尊心强, 更受同伴欢迎, 适应能力更强。双性化的女性比性别类型化的女性更易把她们的成功归因于能力, 很少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够, 即使失败了也很少表现为无能为力。[7]

2.2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本姆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 两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8]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 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 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 她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6]国外相应的研究还发现双性化人格个体心理社会发展水平高;拥有较多的快乐, 较不介意压力;内心感到幸福;被他人视为适应良好;自我价值感较高、被他人视为有能力 (只对女性) ;对环境适应并感觉平衡。[9]我国学者李少梅1998年对319名男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证明, 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 双性化者最优, 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次之, 最差的是未分化者。[10]马锦华2001年的调查研究结论是: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11]

3. 幼儿双性人格的培养的途径

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应该从家庭、幼儿园、社会三个方面展开。

3.1 家庭环境中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大量研究表明, 父母的性别角色观念是导致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Fagot (1978) 的研究发现父母在儿童很小的年龄 (20—24个月) 时就以不同的方式对待男孩与女孩。他们通常鼓励女孩子学习跳舞、打扮、跟随、玩洋娃娃等行为, 但不鼓励她们跑跑跳跳;对于男孩子, 父母则鼓励他们玩积木与卡车, 但不鼓励他们玩洋娃娃和表现出求助行为。郎格劳易斯和唐斯的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父母, 尤其是父亲对儿童玩不适合自己性别的玩具表现出更强烈的否定性反映, 这种反映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使儿童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和绝对化的性别角色行为。还有研究表明父母性别角色标准的转变可以提高男女儿童在异性别优势领域的成绩。[12]因此, 父母应首先转变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 在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性别优势的同时, 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度”。鼓励他们不分性别地去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 积累各种各样的生活经验和情绪体验, 以塑造双性化人格。

3.2 幼儿园应为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塑造创设良好的环境。

幼儿期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是儿童性别角色知识得到扩展和加深的场所, 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设施。这一阶段的儿童在活动的内容、方式和空间范围, 以及社会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因此幼儿园应创造一种有利于幼儿人格双性化的发展环境, 同时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使幼儿人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幼儿园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2.1 教材

教材是通过幼儿经常接触的正式读物, 对幼儿性别观念的形成势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2001年7月“性别与教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幼儿园等教材的性别分析研究”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园课本、父母指导杂志、幼儿游戏教材中存在着严重的刻板印象。如北师的《语言》和《社会》的幼儿教材和南师的幼儿教材中, 男性的优点多表现为聪明能干、忧国忧民、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等, 缺点为不守纪律、调皮、霸道、不懂礼貌、贪玩、马虎、吵闹等;女性的优点为勤劳、心地善良、天真可爱、温顺等, 缺点多表现为贪心、凶狠、软弱、爱哭等。[1]因此在编写教材时不仅要考虑它对幼儿知识、能力、品德发展的作用, 还要考虑到它对幼儿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从插图中的角色选择、角色职业的安排及性格特征与行为的描述上都应尽量摆脱传统性别刻板印象, 尽可能赋予主人公双性化的人格特征, 即将双性化人格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体现于教材中。

3.2.2 教师

首先, 幼儿教师的性别结构能够对幼儿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产生影响。幼儿园教师大多为女性, 而大量的研究表明, 这种性别角色结构会对幼儿人格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教师女性化的环境里, 女孩因与女教师认同而获得了较好的人格发展, 而男孩则因不能与女教师认同而诱发心理焦虑, 产生攻击性行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史密斯的研究表明, 女教师对男孩表现出更多的批评而且语调严厉, 在女教师的课堂中男孩经常疏远教师。[1]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师培养、录用、选拔上应充分考虑到男女教师比例的平衡。

其次, 教师的性别意识能够对幼儿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产生影响。教师的性别意识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发展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按社会约定俗成的要求无意识地向幼儿展示该性别的规范, 不断地强化其性别角色行为, 以形成与其性别角色相符合的性别特征。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对幼儿的性别行为期望上, 教师对幼儿的期望往往影响了幼儿对其自身的期望。从性别角色意识的角度来看, 若教师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充满了刻板印象, 那么这种态度往往就强化了学生的性别偏见。研究表明, 当前我国教师同绝大部分社会成员一样, 在性别意识上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教学实践中, 许多教师对待男女学生学业成就的态度明显不同, 对待女生的评价或期望值低, 对待男生的期望值高。在学生日常行为方式要求和活动安排上, 也通常男女区别对待, 要求“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样”, “男孩子要有男孩子样”, 否则就会被贬斥为“假小子”、“娘娘腔”。[1]因此,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改变已有的性别角色刻板观念, 使幼儿对其性别角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教师应将双性化人格作为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培养目标, 给予男女幼儿平等的成就期望, 有效地促进其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3.2.3 活动

展示图片、观看录像、组织活动及开展游戏都可以作为向幼儿渗透性别角色新概念的手段。教师在注意发挥男女儿童各自性别优势的同时, 应尽量减少性别差异, 鼓励幼儿参加各种活动, 参加异性伙伴的游戏, 以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情绪体验。开展体育游戏时鼓励女孩在不损害身体的前提下参与一些有刺激性、富有挑战性的活动, 例如:妈妈上班、爸爸做家务等, 以塑造幼儿的双性化人格。

3.2.4 家园合作

幼儿园应及时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共同探讨, 转变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与传统单维性别角色观念, 使家长获得两性心理特质的知识。家园合作可以使家庭和幼儿园在培养学前儿童双性化人格上保持步调一致, 以取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3.3 社会应尽量提供条件, 形成塑造幼儿双性化人格的良好环境。

在全社会应倡导双性化人格, 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将有关两性的心理差异的知识和科学育儿的知识载入小册子, 分发给年轻的夫妇, 对他们的家庭教育给予科学的指导。其次要更新社会习俗, 尤其要废弃含有性别偏见的陈规陋习。最后要规范大众传媒。大众传播媒介如电影、书刊、电视、广播等是形成和影响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是塑造人的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 成人传播媒介应该首先做到性别角色观念的转变, 尽量消除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 以期转变承认的性别角色观念, 从而为幼儿双性化人格培养提供良好的大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方强, 郑寒芳.双性化人格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4) :117-122.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300.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40.

[4]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现代大学教育, 2004, (4) :86-88.

[5]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 1999, (3) :67-71.

[6]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进展[M].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7]马锦华.性别刻板印象与性别教育[J].教育评论, 2000, (6) .

[8]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6, (3) .

[9]黄希庭.人格心理学 (下) [M].台湾中华书局, 西南师范大学影印本教学用书:567-569.

[10]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98, (4) .

[11]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 (4) .

[1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双性 篇2

该沙龙经常组织一些双性恋沙龙聚会、性美学讲座等,沙龙创办人希望用艺术这种高雅、感性的方式来引导拓展大众的性审美,并使其多元化。

★ 新华社同性恋报道抽样分析

★ 10部同性恋电影的经典台词

★ 表白语录

★ 表白的话参考

★ 最新表白朋友圈

★ 表白感言

★ 经典表白朋友圈

★ 表白短句

★ 表白短信精选

双性人的复杂经历 篇3

由于双性人与一般界定的男性或女性有所出入,因此他们经常在夹缝中面临自我认同危机。Alec从小被当成女生来抚养,每个月会来姨妈,然而他感觉自己的内心更偏向男性。对于Alec来说,很幸运的是他有对开明的父母,支持他做自己。然而在学校和社会里,他却面临着排斥与不接受。当他以男生的身份和穿衣打扮回到学校后,同学们都无法接受他,“我被人指着大喊说‘你这个变态!’,还有人甚至传纸条给我,上面写着‘你怎么不自杀?’”

因为持续遭到霸凌,Alec只能退学另找学校。 到了另一个学校却也一样。 多少年来,上学,被欺负,退学,换学校,再上学……成了一个死循环。好不容易坚持读完了书,Alec又面临了新的困境,他找不到工作,没有用人单位愿意要他,“那是一段很痛苦的时光,我走在街上会被人砸,被威胁要杀了我,同志圈也不接受我。”曾经有一段时间,Alec为了让人们接受他,他选择做一个女同T,发现他也不被女同圈接受;也有人建议他去做手术矫正自己的性别,不要再不男不女。直到后来他遇到了一些对双性人有认识和理解的朋友,在朋友们的鼓励支持下,他逐渐开始决定要勇敢做自己。

Alec表示他不想再强迫自己去选择做一个男生或是女生,“我喜欢我自己的身体,我喜欢我的胡子,也喜欢我的胸部,我不想去改变它。”“人们总是认为一个人要么必须是男性,要么必须是女性,但很多是并不只有一或二,性别也不应该只分男女。”

Alec现在是一个备受赞誉的作家和电影制作人,他分享自己的故事,为了让那些和他一样的双性人,能够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他还表示希望社会能更加包容双性人这个群体,让双性人在自我认同和成长过程中不用再经历那么多排挤和痛苦,“我们不是怪物,我们也是人。很多人想要彻底摧毁我们,但我们会坚强勇敢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实施双性化教育的教师准备 篇4

关键词:双性化教育,教师准备

一、双性化教育的内涵及实践误区

(一) 双性化人格与双性化教育的涵义

“双性化”, 又可称为双性化人格、性别角色双性化、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 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 它兼具了男女两性人格特征的优点和长处。1964年罗西首次提出“双性化”的概念。1974年贝姆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 将性别分为四种性度: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 并建立了“双性化模型”。贝姆认为, 双性化个体更具有优势和灵活性。司本斯等人, 编制出个人属性问卷, 通过调查表明, 27%的女性是双性化, 她们既能胜任男性工作, 也能胜任女性工作, 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力, 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模式。[1]随后国内外研究进一步证实, 双性化人格个体更健康, 具体表现在自信心、独立性、自尊心、安全感等方面比男性化气质、女性化气质和非男非女性气质类型的个体都要强。

双性化教育是促进学生具有男女两性优秀人格的整合与升华为目的的理想人格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 双性化教育首先在美国家庭教育中流行开来, 并迅速在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近些年来, 双性化教育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性别教育的主导倾向。

(二) 我国当前实施双性化教育的误区

1996年我国学者胡江霞第一次明确提出要结合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因性施教”后[2], 我国相继有一批研究者竭力倡导实施双性化教育, 但目前我国的双性化教育几乎完全处于缺失、缺位状态, 性别角色教育出现种种误区。

一是单性化教育的误区。单性化教育的目标是“男孩像男孩样”“女孩像女孩样”, 女性应具有感性、温柔、依赖、易受暗示、无主见等特性, 男性则应具有理性、勇敢、竞争、攻击性强、独立等特征。单性化教育形成的原因, 主要在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性别本质主义的教育, 缺乏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理念。性别本质主义强调男女两性特征的自然性和稳定性, 教育是坚持和强化这些特性的过程, 因而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往往以内隐的性别刻板印象为基础, 采取单性化性别教育的模式, 在表面平等的学校教育体系中, 对男女生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单性化教育不仅影响两性的成就动机, 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而且加剧社会性别偏见, 有碍两性平等地接受教育, 限制和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去性别化教育的误区。所谓去性别化教育, 就是忽视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发展的不同需要, 给男生、女生完全相同的要求、期望和教育。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中未分化人数比例增多。这一现象的加剧与对双性化性别教育认识的一知半解及操作不当有关。教育目标片面追求升学率, 统一内容、统一方法、统一要求, 教育过程无视两性生理、人格以及行为差异, 过于追求标准化, 从而造成性别教育的“无性化”和“中性化”。

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分化是一个社会化过程, 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主要场所。通过学校教育, 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同时, 学校也是达成性别两性平等教育, 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场所。在学校教育过程中, 教师对学生个体性别观念和行为的养成起关键作用。在学龄期, 学生性别行为的模仿对象及塑造者主要是教师。教师的性别意识、态度、评价以及相关的知识技能是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必要准备。

二、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性别意识, 将两性公平发展视为教育的首要原则

性别意识, 亦被称为性别平等意识, 是指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和环境, 并对它们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 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观念和方法。[3]性别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 作为教师, 要积极促进男女两性的公平发展。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性别观念, 正确看待教师和学生的自然性别, 避免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

(一) 对待学生的生理性别差异, 教师应秉持的态度是:承认并弱化

一是承认生理性别差异的客观存在。做到承认差异, 要求教师对自然性别保持敏感, 将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操作外显化, 从而建立起健康、平等的性别观念。在具体操作时, 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刻板印象的作用模式, 也就是个体对反刻板印象进行的认知维护和行为抵制。[4]认知维护是个体用不具代表性的原因来解释违反自身性别角色印象的行为。行为抵制是个体对违反刻板印象的行为表现出不自觉的反对行为。性别是一种制度安排, 包含着权力关系。权力关系表现在强势性别拥有更多的资源、特权、机遇等, 拥有对权利关系合法性的解释权和辩护权, 拥有深植于人们精神、语言、思维、情感等心理层面和集体无意识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因此, 性别角色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可, 对于这种认识的违反和挑战都易受到群体性的文化无意识的抵制。例如, 对女孩子的强势、支配欲等品质, 对男孩子的柔弱、被动等品质, 人们不愿接受, 集体无意识地抵制。或者认为是个别现象, 不具备普遍意义, 从而维护刻板印象。认知维护和行为抵制的产生是社会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 只有对性别差异保持敏感, 将这种刻板印象的内隐操作外显化, 才能逐步克服, 这是避免性别刻板印象的前提。

二是弱化性别差异的现实表现。做到弱化差异, 要求教师对自然性别脱敏, 为学生创造性别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 对自然性别脱敏就是对自然性别的敏感度降低, 对于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 避免性别归因, 对于男女性别差异不做好坏、优劣的价值判断, 无论男女, 积极的品质、健康的特质都是应该重视和褒扬的。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强化两性拥有的不加性别区分的特点和性质, 打破性别标签特点的分析方法。最新研究发现, 性别差异只能解释个体差异的5%~10%, 而且这个比例呈现出缩小的趋势, 人类个体间的差异远远大于两性间的性别差异。双性化教育的核心就是避免夸大和强化生理性别差异, 忽视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的重要作用, 单从生理性别出发归因, 这种不良归因必然会局限学生潜力的发展。

因此, 教师正确地对待学生的生理性别差异, 弱化性别差异, 鼓励双性化人格, 实质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更为自由、平等的空间, 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积极的推动力。目前, 我国教师在外显层面上能够认可双性化人格的观点, 但性别刻板印象还以内隐的方式操作, 因此对教师性别教育的关键是克服刻板印象的内隐操作机制。

(二) 对待教师自身的性别观念, 应秉持的态度是:认同和培养

首先, 教师要认同自然性别, 对自身性别特点进行承认和尊重。教师的自然性别是学生的第一知觉, 是学生性别学习的模仿对象, 对学生的性别认同起着关键作用。只有使学生建立起自我性别认同才不会出现性别倒错、性别角色混乱等性别认同障碍。在学生性别认同形成过程中, 教师的榜样示范和期待评价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 教师要努力培养双性化人格, 学习和吸收异性的优点。教师理想性别特色不能局限于认同阶段, 教师还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包容不同的性别特色。学习异性的优良品质, 培养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 努力塑造自我双性化人格, 形成刚柔兼济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教师的双性化人格培养, 就是既要保留自己的性别本色[5], 又能摆脱性别角色标志的束缚, 既有男女之共性又有男女之个性。尼尔和伊甘1992年提出了理想性别角色的历程, 引导人们协调两性关系, 最终顺利达到性别角色的整合。[6]他们认为, 个体性别形成和调适整合有五个阶段:从成为传统的男性或女性, 到对待性别角色的矛盾情绪, 再到愤怒、能动, 最后顺利达成性别角色的整合, 即由性别定型化发展到非性别定型化, 体验更多的“性别角色的自由度”, 达到“双性化”人格物质的状态。教师和学生理想性别角色形成的过程都必然经历从对自身生理性别的认同, 建立起性别同一性, 到对性别角色的整合和完善, 形成双性化人格。

三、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具备双性化教育能力

学龄期是学生性别差异形成的稳定发展期, 青春期是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关键期。教师在学生性别社会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双性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是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的保证。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关性别的心理学以及教育的基本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个体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知识, 儿童性别差异的基本理论, 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的理论, 个体性别角色阶段划分理论, 女性主义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 多元文化教育、教育公平的理论等。

二是有关性别的社会学和妇女学知识。主要内容应涉及性别社会角色的理论, 社会性别分析理论, 性别研究和妇女研究的方法以及基础等。

三是性别平等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策略。主要包括:组织无性别歧视课堂教学的理论、策略和技能, 组织、运用无性别歧视教育内容的知识、策略和技能 (包括处理包含性别歧视教材的方法和技能) , 男女学生学习风格、动力和机制, 成绩归因的理论以及促进平等发展的策略和技能, 营造无性别歧视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的知识、策略和技能, 运用无性别歧视的语言以及消减性别歧视语言环境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性侵害、性骚扰、性暴力的预防知识、策略和技能等。

近期在中小学发生的数起恶性校园性侵害事件, 施暴者均为学校教师, 我们在呼吁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以外, 对学生性别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性别平等意识的认识、对性别保护知识和技能的空白, 不能不让我们深刻反省。教师掌握性别教育的相关知识, 是消除性别歧视、保护学生安全、实现双性化教育的保证。

四、教师还需要掌握一些双性化教育的训练技巧

阻止性别社会化过程中的不良影响、克服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唯一机构就是学校, 教师除具备双性化教育的知识、能力外, 还需掌握一些双性化教育的技巧。

一是归因指导技巧。归因指导, 是帮助学生建立差异原因分析的合理方式。在双性化教育中, 阻碍学生向异性学习的重要原因是性别刻板印象的归因方式, 例如男生在学习中粗心马虎, 他们往往会归因于“男生都是这样”。错误的归因方式造成许多男生缺乏改进的动机, 没有改变的愿望。显然这种归因方式源于性别刻板印象。因此, 教师应通过讨论、辩论、榜样、示范等多种方式阻断学生的这种归因惯性, 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

二是价值澄清技巧。价值澄清技巧是帮助学生颠覆传统刻板的价值观, 不以对错两极化的价值思考性别, 而是以包容、多元化的态度接纳、尊重差异, 形成积极开放、刚柔兼济的性别发展方向。

三是交流与互动技巧。交流与互动技巧是指导学生练习觉察、个别差异、学习互动关系的建立、发展同学友谊等。通过促进良性交往, 防止两性隔离。两性隔离强化了性别刻板印象, 让学生进行跨性别合作学习和奖励跨性别交流, 进行适当的干预以减少排除异性儿童的参与等。最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通过促进男女群体之间的充分交流和沟通, 提供足够充分的异性信息, 提高认知资源的丰富性, 加强不同性别的互动和交流等, 是形成双性化人格的有效途径。

对于实施双性化教育, 教师具备良好的性别意识, 相关的知识、技能以及指导技巧, 其目的就是在尊重两性个体发展的前提下, 提供广泛的活动领域、充分的发展和尝试的机会, 从而实现双性化人格。但个体的发展又绝不是双性化可以涵盖的, 双性化教育归根结底在于促进个体个性和潜能的充分发展和展现。

参考文献

[1]Spence J T, Helmreich R L.Androgyny versus gender schema:A comment on bem’s gender schema theory[J].Psychological Review, 1981, 88 (4) .

[2]胡江霞.论“因性施教”及其实践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5) .

[3]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4]刘, 佐斌.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5) .

[5]刘春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上海教育科研, 2011 (9) .

双性 篇5

论文摘要: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但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应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前提下从两性差别的角度来培养双性化人格。

论文关键词:双性化教育因性施教双性化人格

十余年前,在我国社会变革,经济腾飞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就有人提出:“未来的男性和女性在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不会越来越远,而是越来越近,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会越来越多”。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文化迅速变迁的背景下,人格双性化已成为青少年性别社会化发展的趋势。伴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的进展,人们却发出了“现在的小孩是怎么了?男孩太软弱、女孩像假小子”的慨叹。甚至有人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轨道。[1]西方一些国家开始试行男女分班学习,国内也出现了一些针对单一性别的男子学校和女子学校。以上种种现象开始引起研究者们的思考:与传统的性别观相比,现在的性别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双性化人格教育是否必要?如果必要,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的地方?文章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并对二者的结合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双性化人格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指的是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其英文单词“androgyny”来源于希腊语男人“an-dros”和女人“gyne”。双性化人格不是性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位语。从心理学角度讲,双性化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双性化的个体往往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是在气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优点与长处。[2]

国内外的研究者们发现,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对儿童实施双性化人格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心理学研究成果为双性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1.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的研究发现[3],双性化的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灵活的对各种场景做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2.李少梅对319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4],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者最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者,最差为未分化者。3.马锦华在的研究显示了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其他类型……[5]其次,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来看,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6]。性别角色模式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联系的。在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年代,人们认为传统的性别模式应是男主外,女主内,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程度上的两极,其人格特征像生理特征一样不可调和。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繁重的手工操作,许多妇女开始从家庭中走出来从事工作,于是,女权主义者认为女性应独立、应与男性同工同酬。随着科学技术、生产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过去许多只有男性才从事的工作女性也开始涉及,反之亦然。这就要求男女两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双性的一些特质。因此,双性化教育作为性别角色教育发展的趋势是符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

二、“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1.“因性施教”的必要性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可是,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具体过程中却遇到了困难。近年来的大量资料显示虽然在理论上,双性化教育的倡导由来已久,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颁布相应的政策强调双性化,但是研究者们谈论更多的是双性化的概念、优点和影响因素,至于如何实施,人们却谈之甚少。李晔在对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性别角色教育的调查中发现“父母和老师们的教育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期望男孩、女孩能自由发展,鼓励他们去参加异性的活动,去尝试更多的生活经验。”

可是,“围绕性别角色教育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家长、老师的认识却比较模糊,甚至存在某些观念上的错误。[3]”如有人认为双性化教育就是把男孩当女孩养;还有人认为应该进行双性化教育,但在进行过程中却不自觉的受性别刻板效应的影响,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到具体的一些活动都对男女的性别有所暗示。有调查发现,男女主人公的分配比例在儿童的教科书上悬殊太大,高达7:1,这对儿童性别角色的认同也会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人们才会慨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者对于双性化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差异,忽视了双性化教育应以正确的性别角色认同为前提条件。所以,实行双性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因性施教”。

2.“因性施教”与“双性化教育”相结合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并完善和个提高不同个体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7]“因性施教”主要针对两性心理差异提出,而双性化教育则为了缩小两性人格差异,两者并不矛盾。相反,在承认两性性别差异前提条件下去实施双性化教育才是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因为我们无法否认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比如,在情感表达方面,女性多较男性含蓄、细腻些,男性则比较粗心;在性格方面,女性较男性耐心、细致,而男性则比较粗犷、豪放;在认知方面,男性与女性智力发展差异并不大,但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小学之前,女孩智能发展速度高于男孩,言语表达和形象思维较男孩好,男孩进入初中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表现为理解力和抽象思维的发展,最后与女生趋于平衡。而且,男女两性大脑优势半球发展不平衡,女生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较好,而男生的空间想象力、抽象思维能力较强。事实上,正是因为两性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异,才使得世界多姿多彩,充满活力。如果忽略了“因性施教”去谈“双性化教育”,就可能出现性别认同偏差或性别认同一体化,这当然不是性别教育最终想看到的结果。所以,理想的教育模式是“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

三、“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的结合方式探讨

“双性化教育”与“因性施教”相结合,既重视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又重视其性别形成同样受社会教育文化的影响,最终目标是要达到理想的性别教育模式。即一个个体既具有男女之共性,又具有男女之个性,既可以摆脱性别角色的束缚,又不失自己的性别本色,“从心所欲不逾矩”。[7]从个性角度讲,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刚中有柔,女性以阴柔为主,柔中有刚。从知识能力发展讲,强调男女共进、取长补短,既具有本我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心理水平。

1.重视在儿童性别同一性形成的前提下,培养双性化人格

双性化人格首先应建立在对自己生物性别及心理性别特质的认同与内化基础上。否则,双性化教育结果就可能与人们预期背道而驰,导致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因此,强调“因性施教”使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

(1)家庭教育不能忽视“因性施教”。儿童对自己的性别认同最初总是来自于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一方。所以,父母应在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首先应纠正自己的错误认识,理解双性化教育的内涵是在儿童形成正确的性别认同基础上适当发展异性的优势性别特征。因而,“因性施教”不可忽视。有研究表明2岁儿童已能明确说出自己的性别,5岁对自己性别恒常性基本形成。在这一阶段,父母应加强对儿童性别同一性的引导,使孩子确认自己的性别,并了解相应的性别应具备的一些特征。最初可从衣着上、发式上、游戏角色扮演上让儿童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在儿童对自己性别认同并内化的基础上,可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如:不过分关注衣着、发式,让其参与异性的主要游戏活动,玩异性的典型玩具,鼓励和异性交往……父母自身还应注意自己对于幼儿性别认同的榜样作用,母亲不应做专职的家庭妇女,应有自己的工作。父亲应分担一定家务,为双性化教育奠定基础。

(2)学校中“因性施教”不可缺失。儿童在3岁时即进入幼儿园学习,这时性别意识仍处于发展之中。这一时期幼儿教师对其性别同一性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一项资料显示,男性幼儿教师在美国占10%,在日本占7%,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比例,而在我国却凤毛麟角。这种女性教育模式,女性思维当然会影响对幼儿人格双性化的培养。所以幼儿教师应注意突破自身性别角色局限性,对儿童一视同仁。不能因小男孩调皮捣蛋而横加指责,也不能因女孩比较乖巧过于宠爱,否则,会培养出过于顺从、乖巧的男性,易使男孩性别认同错位,出现女性化倾向。幼儿教师应克服性别消极效应影响,因为性别角色教育关键不仅仅在于教育者的性别,而在于教育者观念与行动。否则,就会导致男孩女性化,女孩男性化。因此,在教学、游戏活动中应注意对幼儿双性化的引导。

(3)实施“因性施教”,大众传媒比例有待合理化。如果说幼儿园对儿童性别认同易导致女性化倾向,那么,大众传媒中描述男主人公比例远高于女主人公比例,且对男性描述多为正面,女性多为负面,则易导致儿童性别认同出现男性化倾向。女孩一种情况表现为“假小子”性别特征,另一种情况则认同了教科书中女子的性别特色,导致女性过于软弱。所以我们期待教材在编著时,不仅要考虑它对学生知识、能力、品德发展的作用,还应充分考虑它对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应在性别同一性基础上赋予主人公双性化人格特征。

2.重视从两性差别的角度培养双性化人格。

在幼儿对自己性别有了同一性认识之后,还应意识到两性确实存在差别,在充分认识两性差别基础上进行双性化教育

(1)从两性发展不平衡入手“因性施教”,培养“双性化人格”。大量研究证明两性确实在生理、心理发展上存在不平衡,应重视根据每一阶段不同表现“因性施教”。小学阶段,女生思维活跃,记忆力发展快,形象思维性强,教师应注重引导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否则会限制其智能、能力发展。男生发展相对滞后于女生,则应教会其一定的记忆方法,鼓励其勇敢的表达自己。进入中学后,男生发展快速,成绩迅速赶上女生,教师不应忽视女生,应帮其理解知识,避免因死记硬背而引起的成绩下滑。同时,教师应注意引导青春期的男女学生正常交往。

(2)“因性施教”应针对男女品质发展不足之处来进行。在对儿童进行性别同一性教育时,应渗透男女平等思想。同时应让幼儿明白男女间确实有差异,但各有优缺点。而且,有一些品质是应当共同遵守的,如正直,诚实,守信、宽容等。应重视对其良好心理素质的塑造。双性化教育可针对男女心理品质发展不足之处来进行。如,培养女性独立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培养男性耐心,细致和持久工作的能力……

3.“因性施教”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

人的心理发展受遗传环境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不仅异性间如此,同一性别间也如此。因此,应重视同一性别间个别差异的存在,据此实施双性化教育。如女孩中,有的由于父母宠惯过于女性化,关注衣着、外貌,娇气而无内涵。这时可培养相应的男性化特征,如不过于执着于外貌,对生活琐事大而化之等;而另外一些则过于“男子气”,言谈举止、衣着,像“假小子”,则应多培养相应的女性特征。同样,男孩中有的过于女子气,应锻炼其勇敢、顽强、独立的男性特征。有的勇敢有余,但过于粗鲁,则应培养其沉稳、含蓄、细致等品质。总之,因性施教不能脱离个体现有的心理状况来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建强.独生子的人格双性化[J].当代青年研究,,(2):11-13.

[2]申继亮.当代儿童青少年研究发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269-272.

[3]李晔.因性施教,培养集两性优点于一身儿童[J].无锡教育学报,,(6):84-88.

[4]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4):148-152.

[5]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4):87-89.

[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71-73.

刚柔并济,做个职场“双性人” 篇6

跟女性气质相联系的特质有感性、温柔、随和、细腻,敏感等等,总之一个字“柔”。“女强人”之所以为“强人”,就是因为她们身上的男人气质已经远远超过甚至掩盖了自身的女人味。这样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显得僵硬而被动。

其实女人的这种性格在职场中并不是一无是处,女人的“柔韧”就像“润滑剂”,让OL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长袖回旋。职场美女们所要做的就是保持这种女人性格上“柔”的优势,在不动声色中将客户“一举拿下”。

刚男人态度取长补短

与男性气质相联系的包括理智,刚毅、勇敢、果断等等,男性“刚”的特质对于事业的决断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这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职场“林妹妹”们似乎为自己的软弱性格颇为苦恼,想方设法努力改造,但是改造的结果往往是变成“男人婆”,讨人嫌,这就是矫枉过正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固然必要,但是“过犹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平衡”——用男人果敢刚毅的性格来平衡女人性格中的优柔和感情用事。取长补短,要学会分辨何为人之“长”,何为己之“短”才行。

刚柔并济做一个“雌雄同体”的“双性人”

实际是男人与女人在职业中相互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要使男性和女性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转化,而是摒弃一些由性别带来的个性缺陷,心胸更开阔地接受另一种性别的特有优点。

职场中OL的职场双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中多用男性思维和工作方式,人际交往方面多用女性方式,二是在工作方式中,混合了男性和女性的一些特点而剔除了另一些特点。这种“雌雄同体”的“双性”特色,让职场美女能够更好的处理自己的工作、人际和生活。

你是一个魅力十足的“双性人”吗?

试论儿童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教育 篇7

一、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发展

(一)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发展历史

最早关于男女角色可塑性的报道是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 他发现人精神上的双性化比生理上更不明显。弗洛伊德提出“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纯粹的男性或者纯粹的女性是找不到的, 相反, 每一个人都表示出自己所属性别和特征与异性特征的混合, 表现出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结合。随后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理论, 用“男性的女性意向”和“女性的男性意向”两个术语, 来说明人类先天具有的双性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20世纪下半叶, 学者们在男女心理性度评估与测量的基础上提出双性化人格的假说。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人格概念的是罗西, 他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男性和传统女性应具有的人格特质。[1]

研究双性化人格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心理学家贝姆 (Sandra Bem) 。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双性化人格理论, 认为男性化与女性化是相对独立的特质, 在男性特征上得分高不能说明此人的女性特征不明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性别角色调查表, 把人划分为4种类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型。男性化即在男性化量表上得分高、在女性化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女性化即在女性化量表上得分高、在男性化量表上得分低的人;双性化即在男、女两个量表上得分都高的人, 是同时具备男性和女性人格特征的人;在两个量表上得分都低的人属于性别未分化型。[2]

(二) 双性化人格的优越性

双性化人格的存在, 一方面可以丰富性别角色内涵。双性化是在相对合适的历史条件下反映出的一种客观需要, 是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它的出现打破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二元对立的状态, 可以促进性别角色内涵的丰富、创新。当前, 具有双性化气质的女性在社会交往中更加理性, 而具有双性化气质的男性也开始变得细腻, 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另一方面有利于消除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增强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孩子从一出生开始便被给予了不同的性别期待, 男性独立自主、坚强果断, 而女性则温柔贤淑、端庄持重, 这些男性化和女性化的性别角色特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双性化气质的出现可以从不同层面上打破这一僵局。在双性化人格理论的指导下, 男性可以显示出女性的温柔细心体贴, 女性也不乏男性的坚强独立勇敢。同时, 面临强大的社会竞争压力, 个体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单纯的男性化与女性化气质在面临社会生活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双性化气质的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需要男性化行为就表现出男性化的特点, 也可以根据需要表现出女性的某些特质, 可以依据面临的情况适当做出调整。

(三) 性别角色的双性化与中性化的区别与联系

性别角色作为个体一生所扮演的最基本角色, 除遗传因素外, 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当前多元社会文化影响下, 男女两性之间出现了中性化, 即男女传统性别不典型的表征和一种无性别之分的人格特征。各类婉约男人、豪放女子纷纷呈现在大众视野中, 中性化正成为一个时尚概念, 也引起激烈的争议。

中性化与双性化相比较, 中性化更多地侧重于性别角色的外在表现, 例如服饰装扮、外貌、行为模式等外围要素;而双性化强调的是以本性别的内在规定性为主体, 吸收异性气质的优越因素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知识层次等核心要素。因此, 可以得出结论:中性化不像双性化那样深刻地反映着性别角色气质, 它只是双性化气质的外在表征, 不会对角色内核产生决定性的影响。[3]现代社会中性化的出现是一个好的开端, 我们要以此为契机, 改变传统文化中对男女两性角色的狭隘定论, 完善社会的两性角色。

二、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和厄利安分别就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模式。[4]柯尔伯格的研侧重于个体早期 (0—8岁) 性别角色的发展, 厄利安则着眼于从童年期到青少年期 (6—18岁) 性别角色的发展。柯尔伯格的研究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婴幼儿期, 性别角色发展的任务是获得性别身份的确认;3—4岁为性别角色的获得阶段, 儿童性别角色恒常性概念开始形成;6—8岁处于学龄初期,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 进入小学阶段的儿童, 伴随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 开始了他的自我社会化时期, 此时儿童按照社会所规定和赞许的合乎自身性别身份的性别角色标准进行自我强化, 不断地根据社会文化的角色期待对自己已有的性别角色概念进行调整和合理化, 使自己成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这时儿童的性别角色规范开始稳固下来并内化到个体的人格结构中, 成为个体形成各种社会观念和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厄利安根据个体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取向而将6—18岁这一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6—8岁为生物取向阶段, 此时关于性别的各种认识是以男女之间机体上存在的生理差异和外貌特征为依据的;9—13岁为社会取向阶段, 性别角色概念是以社会文化要求和社会角色期待为依据的, 是在对社会文化的不断学习和社会中的各种教化的宣传因素的影响因素下获得的;14—18岁为成熟阶段, 性别角色概念是以男女各自具有的内在心理品质为主要依据的, 即能够根据自己对性别角色的认识选择性别行为。

柯尔伯格的研究结果中处于第三阶段的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的儿童的年龄并不局限于6—8岁, 可以扩展到18岁左右的青少年, 青少年时期性别角色发展的特点也表现出相应的特点。同样, 对于厄利安的研究中的生物取向阶段可以从6—8岁扩展到2—8岁, 因为2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分辨出性别, 但是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2.5—3岁的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性别;5—7岁的儿童开始理解性别坚定性。

另外, 日本心理学家福富户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性别角色的获得, 将这一过程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为被动地接受社会期待的性别角色的阶段;第二时期为在确立自我意识的同时, 在文化和社会规范之内主动地调整第一阶段形成的行为水平上的性别类型, 从而确立作为自我概念和自我同一性的一部分的性别角色。[5]

由此可以得出:0—4岁的儿童主要是获得性别身份的确认及对于性别角色知识的初步了解。5—7岁的儿童着重了解自身性别角色的恒常性, 即自己的性别不会随着时间和自身状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8—12岁是儿童对于自己的性别角色认知的关键阶段, 这一时期儿童会根据获得的信息主动地进行相关的自我调节, 以使自己的性别角色符合要求。

三、结合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进行适当的教育

(一) 做好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前期理论工作

一方面, 对儿童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实施者对双性化理论有深刻的理解与认同感,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文化传媒作为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因素都必须了解双性化人格的内涵和意义, 这就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 采取措施。例如:以社区为单位, 组织对社区成员宣传;以班级为单位, 向家长宣讲有关双性化人格的理论知识;还可以组织对教师的培训, 使教师明白自己对于儿童双性化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大众传媒宣传正确的性别角色知识, 促进双性化理论的社会认可度, 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但是, 要注意双性化教育成为华而不实的流行语, 要保证宣传的思想深度, 还要注意防止其成为流行一时的教育术语, 要组织监督其落到实处, 应对儿童双性化教育进行长期的关注。

另一方面, 要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双性化教育。生理因素是两性差异存在的物质基础, 男女在心理上也存在重大差异。尊重这些差异实质上就是承认男女两性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不能相互替代的独特价值。基于此的性别角色期待是对男女儿童未来发展权与选择权的平等要求, 以取得和谐的两性发展, 而不是抹杀一切男女性别的差异性。

(二) 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的双性化教育要结合儿童性别角色形成发展的特点

一方面, 我们在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社会化教育时, 要针对不同的环境, 从不同的途径着手, 全面地施加影响使儿童的性别角色向着双性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另一方面, 要注意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状况的差别, 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要加以区别对待。对于0—4岁的儿童, 家人要明确地告知儿童他的性别, 并通过日常穿衣、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初步了解性别角色的相关知识;对于5—7岁的儿童, 家庭、学校要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对性别角色知识加以强化, 通过符号游戏等活动让他加深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识, 并获得性别恒常性。8—12岁的儿童, 家庭、学校及社会要给予重点关注。由于此时儿童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逐步发展, 可塑性也增大, 可以通过集体游戏、课堂讲解、课外活动等途径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第一个阶段多为直接教育, 后来会伴随着儿童的扮演体验和对于生活中榜样的模仿。因此, 教师和家长要特别注意自身的言行, 避免性别歧视现象的发生。

(三) 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同时要警惕由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儿童在接受双性化教育时, 其生理心理特征还未定型, 对自我性别认同比较模糊, 如果教育幅度过大会导致儿童对性别角色认知产生偏差, 引出行为不当。另外, 在传统的性别视角下, 对于符合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的行为更加容易给予肯定的评价, 但是双性化人格作为新的发展的需要, 以及某些性别观念、性别期待的变化, 会引起一些角色冲突, 而成为儿童被社会接纳和进行社会融合的阻力。对于此方面, 除儿童自身要加深认识之外, 社会各方面也要给予关注。

摘要:在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问题上, 双性化人格理论可以更好地迎合时代的需要, 它具有自身的优越性, 不同于现在出现的中性化人格。儿童性别角色形成与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教育者可以结合儿童性别角色发展所处阶段对儿童进行双性化人格的教育, 在实施双性化教育的同时, 要警惕由此而造成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人格理论,双性化教育

参考文献

[1]赵永乐, 刘保平.双性化人格理论与女大学生职业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

[2]赵丽琴.性别角色的形成及其社会适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3]潘云军.角色理论视角下中性化的利弊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9) .

[4]郭享杰.童年期发展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68-70.

双性 篇8

一、作品简介

迪士尼新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融入了现代美国的审美和价值取向。爱丽丝尾随梦中看到的一只穿衣服的兔子, 落入洞里一个奇怪的房间, 开始了她奇妙的历险记。她与疯帽子, 兔子和猫等善良的动物一起, 为正义与和平而战, 最终帮助白皇后战胜作恶多端的红皇后。通过这个非同寻常的历险记, 爱丽丝也从一个因不知所措而逃避的小姑娘, 成长为一个明辨是非、勇敢智慧的成人。

二、关于双性同体观

双性同体观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尤其为近代女权主义作家所推崇。双性同体 (androgyny) 源自希腊语, 指雄性与雌性的混合物。在心理学上指人格中同时具备强悍、果敢、智慧等男性气质, 又具备温柔、细致、情感等女性气质。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提出“潜意识双性化”的概念, 认为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里有女性的成分, 而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里有男性的成分。在文艺理论中, 近代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埃莱纳。西克苏 (1937-) 都明确地认同了这种观点。

埃莱纳。西克苏认为, “在父权社会中, 男女的二元对立是意味着男性代表正面价值, 而女性只是被排除在中心以外的“他者”, 只能充当证明男性存在及其价值的工具、符号, 为了消解这种顽固的二元对立, 西克苏提出了以实现“双性同体”为目标的女性写作理论, 她赋予女性写作以解放女性的特殊功能。”

由此可见, “双性同体”的观念早就被许多文学巨匠认可。他们敏感地发现人性的某种潜在的本质。即,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两种主宰的力量, 一种是男性的力量, 一种是女性的力量。在男性的体内, 男性力量占主导地位。在女性的体内, 女性力量占主导地位。但两种力量在某种条件下会相互转化。纯男性或纯女性都是有局限性的。最适宜的是两者共存, 互相合作。这样人就能兼具两性的优点, 达到一个更美的境界。

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在电影角色中的体现

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 第一女主角爱丽丝明显地体现了“双性同体”的观念, 其次是“疯帽子”强尼·德普 (Johnny Depp) 这个较为重要的男性角色。白皇后代表了女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一类, 红皇后则代表了男性气质占主导地位的一类, 并且超越“双性同体”的观念, 成为邪恶的代名词。

当爱丽丝还是个小姑娘, 她常常被自己奇怪的梦惊醒, 这时候女性的力量在她体内占据优势。19岁的时候, 当她被以外地求婚, 她看着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不知所措, 于是选择逃避。爱丽丝天生是个聪明的人, 但此时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拒绝之意。哪个女孩子有勇气拒绝这样的求婚呢?他是一个贵族, 各方面条件都好;你自己不可能青春永驻, 也不想变成父母的负担。一般情况下, 女孩子是不会拒绝这样的求婚的。爱丽丝在进退维谷中, 选择离开一会。带着这个疑问, 跟随兔子, 进入地下世界 (the underground world) 。

刚开始地下世界的旅程, 女性的力量仍然占据爱丽丝本人。每次遇到险境, 她总是安慰自己, 反正这只是一个梦, 梦醒了就什么都没有啦。甚至掐自己的胳膊, 试图快点醒来, 逃离这个危险重重的地下世界。她更不相信自己是地下世界人们期待的英雄, 担负着拯救暗无天日的地下世界的重任。但随着地下这些善良的动物和人们的陪伴, 尤其是疯帽子对她讲述了地下世界的悲惨遭遇后, 爱丽丝渐渐地坚强起来, 男性的力量在她的灵魂中渐渐苏醒。疯帽子为了保护她, 被红皇后的士兵抓走后, 她开始不再逃避。她非常坚定地选择去红皇后的城堡拯救疯帽子。与红皇后的周旋充分体现了爱丽丝的智慧。她隐藏自己的真实姓名, 潜伏在红皇后的城堡, 获得她的信任, 并取回她最终用之杀死炸脖龙的宝剑。此时的她, 比先前勇敢多了, 并收服了长毛怪兽, 成为她的坐骑。

剧情渐渐进入高潮, 爱丽丝也越来越从容不迫, 男性的力量似乎胜过女性的力量, 使爱丽丝成为真正的勇士。然而在选择要不要成为勇士, 为白皇后而战的最后关头, 爱丽丝动摇了, 犹豫了。女性的力量又复苏, 使爱丽丝犹疑自己能否战胜强大的炸脖龙?为什么让我一人独自面对呢?这时候女性的力量和男性的力量势均力敌。在经过一番挣扎后, 男性的力量终于又占据主导地位。爱丽丝决定迎战。

当骑着大毛怪兽, 穿着凌厉的盔甲, 面带微笑的爱丽丝渐渐出现在大家面前, 众人不觉惊叹于她的帅气和干练。此时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在爱丽丝身上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她既有女性的美丽、善良、情感、细致, 又具有男性的威风、勇敢、坚毅、勇往直前。众人都不禁喝彩。与炸脖龙酣斗的时候, 爱丽丝说服自己要相信六件事情, 最后一件是自己可以杀死炸脖龙。这个说服的过程说明了爱丽丝自己心理的矛盾和斗争, 即女性力量和男性力量在其灵魂里的不断斗争, 最终两者达到统一。杀死炸脖龙的那一刻, 爱丽丝真的成为了“两性同体”的完美表现, 她的性格也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千百年来, 人们总是不懈地探索生命及其存在的意义, 总是追寻真善美的存在, 总是试图去追寻一种合理的两性关系。从最初的两性对立理论, 逐步发展完善, 最终形成“双性同体”的两性和谐统一的局面。许多作家都在其作品里透露这样的观念。比如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就是典型的“双性同体”认同者, 在其著作《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就反映了她的这种思想。在她的作品里, 女人可以涉足原本属于男人的精神领地, 男人也可以具备传统的女性风度。从而达到兼容男性优点与女性优点的和谐的美好世界。无独有偶, 中国的小说家张贤亮的著名小说名为《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也表达了类似的审美观。可见, 这是多数人们共同的追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里, 主角爱丽丝将“两性同体”观念表现地淋漓尽致, 从而征服了不同性别和年龄的观众。

疯帽子则反过来, 这个男性角色具有女性的某些优秀品质。他是一个细心的制帽匠, 他的帽子上插有各种工具, 似乎随时都可以坐下来做帽子, 具备女人般的细腻。他总是细心测量王后的头的尺寸, 为她设计不同款式的帽子。他的情感也如女人般细腻, 当爱丽丝问及地下世界之前的劫难时, 他立即陷入痛苦的回忆, 无法自拔。在爱丽丝杀掉炸脖龙, 白皇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 他不禁手舞足蹈。这些都是情绪化的表现。同时, 他又不缺乏阳刚之气。他疯疯癫癫的外表下具有善良正义、坚贞不屈的灵魂。他不畏红皇后的暴政, 坚持找到爱丽丝, 竭尽所能帮助她取得胜利, 还地下世界以宁静。他聪明机智, 在红皇后的士兵追击下, 成功地保护爱丽丝。被俘虏到红皇后的城堡后, 又主动提出为她做帽子, 从而保全了自己。应了中国的俗语:大丈夫能屈能伸。但始终不忘自己的志向, 并在合适的时机, 号召大家站起来, 反抗红皇后的暴政与压迫。总之, 疯帽子这个角色, 在他喜剧化的夸张的表演下,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白皇后出场的镜头很少, 但每次都很闪亮。也许是因为她至尊的身份吧。虽然是王, 但她温顺和蔼, 很少见到她发号施令。她具有较为纯粹的女性气质。与其说她是一个王, 不如说她更像是一个公主。她的城堡和衣服都是白色的, 如此洁白无瑕, 纯洁无辜。出自红皇后之口, 她仅仅是眨了眨她美丽的双眼, 就获得了父母的青睐, 愿意把王位传给她, 而不是她的姐姐。白皇后这个角色代表了人们所期待的传统的理想女性的形象。她天生漂亮温柔、心平气和、不争不抢, 仅仅靠自己天然的女性气质就获得男人甚至全世界的宠爱。这样的结果近乎完美。直至今日, 这仍是众多男人期待的女性形象。但从“双性同体”的理论来看, 正是因为她缺乏本该有的男性的力量, 才使姐姐的暴力统治压倒了她, 使地下世界处于暗无天日的境地。如果她优雅的女性气质里, 能增添些许强悍和智慧, 就能成为合格的君王。她是战胜了姐姐, 夺回了王冠, 可未来并不能保证天下太平。如果有哪个强悍的外人犯上作乱, 她并不一定能保住王位。

至于红皇后, 她的男性气质超过了女性气质。很少见到她温柔的一面, 一出场就是歇斯底里, 杀人 (off with his head) 是她的口头禅。这样一个相貌丑陋, 性格暴雷的女人当然背离了人心, 招致唾骂。红皇后与白皇后呈现二元对立的局面, 前者的确树立了一个极端负面的形象。但仔细推敲, 红皇后才是真正可怜的人。她天生丑陋, 得不到父母的宠爱。从此她的性情就越发暴虐。作为长女本该继承王位, 却眼睁睁看着父母想要传给妹妹。她只是一个缺少关爱的孩子。如果九泉之下, 她能与父母见面, 哭诉自己的委屈, 那又该是怎样一个动人的场景呢?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爱丽丝梦游仙境》风靡全球, 主要得益于该电影塑造了爱丽丝这个集女性优秀气质和男性优秀气质于一身的完美形象。作为一个成功的儿童文学作品, 成功的幻想电影, 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女主角, 也是一个在关键时刻可以站出来力挽狂澜的女英雄。孩提时代的我们, 谁不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能成为这样一个被爱戴的人呢?站在文学理论的角度, 它符合女权主义作家所提倡的“双性同体”观念, 旨在进一步完善人的性格, 创造更加完善的人生, 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要:《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部电影曾经多次被好莱坞搬上银幕, 深受广大影迷的深深喜爱。本文将从女权主义理论出发, 主要运用“双性同体”理论来分析本作品的主要角色, 尤其是一号主角爱丽丝。最终证实爱丽丝兼具女性的优秀气质和男性的优秀气质, 从而成为经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关键词:爱丽丝,双性同体,男性气质,女性气质

参考文献

[1]http://en.wikipedia.org/wiki/Alice's_Adventures_in_Wonderland.

[2]http://baike.baidu.com/view/481793.htm.

[3]王昀, 《从〈爱丽丝梦游仙境〉到〈哈利波特〉》——解构幻想小说》, 《科技信息》, 2008年第4期。

[4]刘静、赵小东:《〈到灯塔去〉的双性同体观》,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

双性 篇9

苏珊·桑塔格 (1933-2004) 是当今美国文坛“最令人瞩目”的女作家, 被《侯爵名人录》列为“美国50位活着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欧美评论界称她为“非官方文坛皇后”, “美欧之间的调停者”等。《在美国》 (1999) 【1】是其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一经问世立刻引起热烈反响, 接连获得美国2000年度全国图书奖“最佳小说奖”, 及以色列政府颁发的“耶路撒冷奖”。

《在美国》出版后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如美国《新共和》杂志对于其作为一篇历史小说的价值发表了评论。【2】《大西洋》杂志评析了桑塔格选择外国人为小说主人公的原因。【3】《纽约时报》也刊登多篇文章评论小说的写作风格、人物形象等。【4】在国内, 郝桂莲分析了桑塔格主张的“静默美学”在小说中的体现。【5】廖七一探讨了小说历史重构与艺术的乌托邦这一主题。【6】周艺以主人公的主体性为视角研究该小说。【7】本文拟从主人公玛琳娜的“双性同体”形象这一角度出发解读《在美国》。

“双性同体” (androgyny) 在生物学上指自然界中的某些动物或植物本身兼具雌雄两性。在心理学上指同一个体既有明显的男性人格特征, 又具有明显的女性人格特征, 即兼有强悍与温柔、果断与细致等性格, 按情况需要作不同的表现。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个自己的房间》一书中将“双性同体”

作为一种文艺创作心态和美学风格提出这一概念, “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切, 一个男性的力量, 一个女性的力量……最正常, 最适意的境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地生活, 精神合作的时候。”【2】69虽然伍尔夫当时探寻的是关于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 但她的双性同体观颠覆了男权社会性别角色二元对立的等级模式, 为女权主义者追求男女平等的奋斗之路竖起了一面旗帜。双性气质在《在美国》主人公玛琳娜形象中有充分体现, 她既拥有女性的娇美容颜与优雅气度, 同时又具备那个时代属于男性的刚毅与权威。

二、女性特质在玛琳娜形象中的体现

身为女性, 玛琳娜具备很多典型的女性特质, 例如迷人的外表、优雅的举止与细腻、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 她是妻子, 也是母亲, 这些女性角色的特点也在玛琳娜形象中有充分体现。

玛琳娜的职业是演员, 这也是她钟爱一生, 不懈追寻与完善的人生理想。戏剧演员这一职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女性色彩, 因为舞台需要丰富细腻的情感、饱满的热情与感染力以及聪慧的领悟力。这些标准更贴近女性的性别特征。此外, 正如小说叙述者所言, “她一定是个演员。在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令人羡慕的职业可供妇女选择 (她既不愿当保姆, 不愿当家庭教师, 也不愿当妓女) 。”【9】9演员对于当时的女性而言是一种理想的值得骄傲的职业, 登上舞台是很多名媛贵妇的梦想, 即使在不怎么懂得欣赏戏剧艺术的美国也是如此。身为女性, 迷人的外表与高贵的气质是玛琳娜成为“舞台皇后”的一项必要因素。虽然已近中年, 虽然并没有沉鱼落雁的完美面容, 但玛琳娜依然拥有人们心目中无与伦比的美。小说中有多处对于她魅力十足的外貌描写, 例如, “她长得并不特别漂亮, 但是我越看就越发现她的魅力。”【9】2“珍珠般光滑的面孔……丰满的胸脯, 下巴松弛, 举止慎重端庄……”【9】17玛琳娜因这份魅力在舞台上成就着辉煌, 而舞台又给予她机会与灵感不断地自我完善, 不断提升她迷人的美。一个天生丽质又勤勉上进的女演员与舞台是彼此依托互为补充的。

演员是玛琳娜人生中最重要的身份, 但不是唯一身份。她还承担着妻子、母亲与情人的角色。身为人妻, 她有着大多数女性都会有的对丈夫的需要与依赖。对于玛琳娜而言, 这种依赖并不是体现在物质财富方面, 甚至可以说物质依赖在这对夫妇之间是反向而行的。玛琳娜的丈夫波格丹身为贵族自然家产殷实, 但由于与兄长不和他并不能完全拥有属于自己的财富, 当他们在美国遭遇经济困难时是玛琳娜重返舞台拯救了大家, 在此之后她的收入一直不菲, 而丈夫却几乎没有经济来源。但是波格丹是玛琳娜最坚实的精神支柱。他给予她的呵护、支持、包容都是玛琳娜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玛琳娜同时也是一位母亲, 一位充满温柔母爱的母亲。她对儿子皮奥特的疼爱在小说中随处可见, 而母爱最动人的一面更多地体现在她对已逝的女儿的怀念中。她曾说:“我现在仍然感到害怕。这辈子我无时无刻不在为女儿感到难过。”【9】46“如今玛琳娜只能想象那个呀呀学语、蹒跚行走的小丫头就坐在自己腿上, 坐在自己温暖的腿上玩剥好的豆子……她不怀念任何人, 她只怀念失去的女儿。”【9】165这段描述让中国读者很容易联想到同样痛失爱子的祥林嫂, 虽然她们的社会地位有天壤之别, 但是作为母亲怀念儿女的痛楚是一样的。玛琳娜由于职业原因未能在行动上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但她拥有同天下母亲一样深沉的母爱。

三、男性特质在玛琳娜形象中的体现

虽然娇艳端庄、天真敏感, 舞台皇后玛琳娜在性情气质上却不完全是个纯粹的女性, 她拥有很多一般女性难以具备的男性特质, 尤其体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与其在团体中的权威地位。

儿时的玛琳娜曾有过一些属于男孩子的豪情壮志, “她想当兵。当她明白女孩不能扛枪打仗以后, 她又想当诗人, 男人将吟诵她写的爱国诗歌去冲锋陷阵, 为祖国争取自由。”【9】41这样的最初人生理想是玛琳娜天性中就具有男性特质的最好证明。在演员哥哥姐姐的影响下, 小小的玛琳娜也最终立志要成为一名演员。“在五个兄弟姐妹合住的房间里, 我站在窗口, 将嘴唇贴在冰冷的小窗户玻璃上发誓, 我这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戏剧。”【9】43这副小女孩为理想起航的画面充满了男性刚毅的气息。在追寻演艺梦想的路途中, 她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挫折与牺牲, 为了真正踏上演艺之路, 她嫁给了比自己年长二十七岁没有任何爱情感觉的海因里希;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 女儿夭折;几年后海因里希另寻新欢抛弃了玛琳娜;试演失败;被专业演员评论“毫无天赋”……对一个年轻的女演员而言, 这每一次的打击都足以让她气馁绝望, 然而, 玛琳娜以一种女性难以运作的顽强力量熬过了一道道坎坷, 她的舞台天赋在勤学苦练中终于显现在世人面前, 成就了波兰一代巨星。数年后当她厌倦舞台想要奔赴美国开创乌托邦时, 曾经对演艺理想的执著与坚定再一次呈现。虽然这一次的理想很天真, 但没有人能阻止她追梦的步伐。人生如舞台, 同样充满戏剧性, 在乌托邦庄园走向衰败的时候, 玛琳娜又重新燃起了她本以为已经彻底放弃的舞台梦。第三次的执著与坚定引领着昔日的皇后在新的土地上重新散发耀眼的光芒。在三次追寻理想的过程中, 玛琳娜表现出了男性般的、甚至是很多男性都望尘莫及的顽强意志。玛琳娜非常注重意志的力量, 坚信只要有强烈的愿望, 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并且认为自己常犯的头疼就是意志松懈所致。这份超人的意志力支撑着玛琳娜勇敢面对一切艰难险阻, 坚定地追寻心中的梦想。

在团体中的权威性是玛琳娜男性特质的又一表现。在19世纪的欧洲, 女性与权威一词总是无缘, 然而玛琳娜在她的团体中却拥有着本应属于男性的权威。玛琳娜的权威性最初是源自她的美貌、气质与精湛的表演技艺塑造出的偶像形象。注重戏剧艺术的波兰人将演技高超的艺人尊为“民族的象征”, 仅这一个词就赋予了玛琳娜强大的权威性。她身边的异性包括丈夫都是因为崇拜与爱慕而对她唯命是从。女性朋友更是将她视为偶像。人们为她着迷, 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对于她放弃舞台移民美国享受田园生活的天真而又坚定地理想, 虽然有很多人 (包括丈夫波格丹) 都不完全赞同, 但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追随着她。“她有一种内在的力量, 她说的话别人会听。”【9】40“他们在等她的暗示, 等她的提醒, 等她用毫不动摇的热情去感染他们, 使他们坚强起来……他们不想到其他地方去, 只想让她高兴, 只想和她待在一起, 去实现她的梦想。”【9】159玛琳娜在她团体中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甚至超越了男性特质, 已经近乎神话。

四、结语

《在美国》主人公玛琳娜是一位具有双性气质的人物。一方面, 她拥有女性所特有的娇媚的外表、优雅的气度与细腻、敏感的内心还有身为妻子和母亲所特有的女性娇弱与慈爱;另一方面, 她也兼具男性所特有的刚毅、执著与权威。双性气质使得玛琳娜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 富于张力。本文通过探析玛琳娜的“双性同体”形象, 凸显了苏珊·桑塔格对于美国社会女性歧视的批判, 以及对于女性独立自强精神与能力的颂扬。桑塔格塑造这样一位人物具有一定的自白性。小说中玛琳娜曾多次倾诉自己身为女性所承受的歧视与不公, 桑塔格也曾在接受采访时激烈抨击当代美国社会存在的性别歧视:“要‘给女人贴上标签’真是太容易了, 特别是‘有魅力的女人’和‘职业妇女’。人们往往会说女人是在‘利用性别角色’。对于稍有成就的女人, 人们总爱说三道四, 另眼相待”。玛琳娜与桑塔格虽处在不同的时代, 但时间并未能让性别歧视问题销声匿迹。桑塔格赋予玛琳娜“双性同体”的气质, 借真实历史人物之身呼吁当代女性在与男性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努力寻求独立, 坚持梦想, 顽强拼搏。

摘要:《在美国》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苏珊.桑塔格生前最后一部长篇力作。本文以“双性同体”形象为视角, 探析主人公玛琳娜在成名波兰、中年厌倦演艺、移民美国创办农业乌托邦、失败后重返舞台成功风靡全美的奋斗历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人格, 凸显作家对女性歧视的批判与对女性自强精神的颂扬。

关键词:《在美国》,玛琳娜,双性同体

参考文献

[1]、Sontag, Susan.In America[M].New York: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0.

[2]、Woods, James.The Palpable Past-Intimate[J].The New Republic, 2000.

[3]、Blume, Harvey.The Foreigner[J].The Atlantic, 2000.

[4]、Kakutani, Michiko.'In America':Love as a Distraction That Gets inthe Way of Art[J].The New York Times, 2000.

[5]、郝桂莲.静默与喧嚣:《在美国》的历史书写[J].《外国文学研究》, 2011.

[6]、廖七一.历史的重构与艺术的乌托邦——《在美国》主题探微[J].《外国语文》, 2003.

[7]、周艺.盲目的追寻——评《在美国》中玛琳娜的主体性[J].《外语研究》, 2010.

[8]、Woolf, Virginia.A Room of One’s Own[M].Boston:HoughtonMifflin Harcourt, 1989.

双性 篇10

双性同体 (androgyny) 是女权主义批评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它的最直接的意义就是在同一身体上具有雌雄两性的力量:男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最正常、最适宜的情况就是这两个力量在一起和谐生活的时候。但是, 这一概念不是女权主义者的原创。柏拉图曾经提出, 人类必须找到他所失去的另一半才是完整的人, 虽然这另一半可能是同性, 也可能是异性。柏拉图的这一思想与当代女权主义所倡导的双性同体大同小易。在文学领域, 双性同体最早是由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 (1882—1941) 提出的。在《自己的一间屋》 (1929) 中, 伍尔夫提出了“女人的男性”和“男人的女性”, 她认为, 个体身上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融合就是双性同体的实现过程, 这一过程的实现就能达到一种平衡的理想状态。法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对于双性同体的理解更具有代表性。西苏是在消除男女的二元对立的这个意义上来解释双性同体的, 她所说的双性同体既是对立的消解, 又是差异的高扬。在《美杜莎的微笑》中, 她认为:“双性即每个人在自身中找到两性的存在, 这种存在依据男女个人, 其明显与坚决的程度是多种多样的, 既不排除差别, 又不排除其中一性。” (张京媛, 1982:199) 在这里, 西苏认为双性具有包容性, 两性之间非但没有尖锐的对立, 而且不排斥其中的任何一性, 并且两性在相互交流中可以产生无限的活力, 这就表达了同伍尔夫一样的对于双性同体作用的认识。

无独有偶, 劳伦斯提出了他的“星际平衡” (star-equilibrium) 理论, 即男人和女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关系, “不是会和与混合, 而是一种均衡关系, 两人之间不偏不倚的平衡, 如同星星之间互相平衡那样” (劳伦斯, 2011:225) 。这一理论在他的早期作品《恋爱中的女人》中初见端倪, 还不是很成熟。在这里, 劳伦斯所提倡的这种平衡的关系在思想上与伍尔夫所提出的双性同体思想是相互吻合的, 他的这一理论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双性同体实际上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从解构男女二元对立这样的父权制的概念来讲, 它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还是有很多女权主义理论家反对这一思想的。肖瓦尔特曾提出:“在如此压抑的情况下, 女性作家如何能够做到雌雄同体?在一定程度上, 伍尔夫自己也意识到双性同体是另一种形式的压迫。” (Showalter, 2004:288) 她认为, 双性同体实际上是一种性别的固定化, 将性别差异中和为一种特定的性别特征体系, 即一种二元对立的男性占据主导地位的性别体系。从这个意义来讲, 这是一个虚假的双性, “它是以双性的假象掩盖实质的男性中心的父权中心文化的策略” (张岩冰, 1998:110) 。我们也只能承认这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论。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 拉格比府的女主人康妮和看林人梅勒斯完美地展现了双性同体的思想,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劳伦斯本人对于未来社会完美人格, 以及和谐男女关系的期待。

康妮天生丽质, 是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 “从小在艺术家和有教养的社会主义者中间耳濡目染……可以说是受着反传统的美学观念长大成人的” (劳伦斯, 2010:3) 。所以, 成年后的康妮娴静柔顺、举止大方, 是一位典型的魅力女性, 就连克利福德·查泰莱的教父都很欣赏她, 把她看做是“一个不同一般的人” (110) 。与克利福德结婚之后, 康妮是一位温柔贤惠的妻子, 尤其是在丈夫受了重伤从战场上返回之后, 康妮毅然决然地跟随他回到了拉格比庄园———虽然这里的生活环境令她讨厌无比, 但她还是凭着年轻人的毅力忍下来了。康妮与克利福德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相依相伴, 照顾他, 并且尽力帮助他写作, 以满足他近乎病态的虚荣心, 同时, 康妮还帮助克利福德款待他的客人和亲属们, 倾听着他们无聊的政治高论。现在的康妮除了顺其自然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于是她就听之任之了。同时, 由于克利福德在战场上受伤, 腰部以下完全瘫痪, 康妮还要忍受着无性的守活寡的生活。康妮喜欢孩子, 母鸡保护小鸡的场景让她着迷, “她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痛苦, 那是来自她自身母性的忧伤, 这令她难以忍受” (96) 。弗林特家的孩子曾经逗得她直开心, 从她那年又柔软的身体中获得了一种强烈的快感。“真年轻!真大胆!” (111) 每个女人的母性与生俱来。‘真正’的女人和‘真正’的家庭是和平富有的象征” (李银河, 1997:9) 。康妮在拉格比府上温柔贤惠的贵夫人的生活就这样平静地持续了两年多。康妮的女性气质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然而, “性是一种本能” (劳伦斯, 2004:2) 。这种无性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虚无生活使康妮日益躁动不安起来。“康妮凭借着强烈的女性本能, 想要甩开她。她要摆脱他, 特别是摆脱他的想法、他的写作和他对自我的迷恋” (劳伦斯, 2010:79) 。她感到这种躁动令她发狂。她不甘心成为查泰莱家族的殉葬品, 不愿意为维护这个古老而已经颓败的家族的门面而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后来康妮遇到了看林人梅勒斯。在与梅勒斯做爱和寻求幸福的过程中, 康妮也没有失去自我。“她与梅勒斯之间的爱是主动的、自觉的” (毛信德, 2001:163) 。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下, 康妮与梅勒斯发生了两次性关系。虽然康妮感觉到了他的温柔带来的温存和安慰, 但是性高潮和兴奋都是属于梅勒斯的, 所以她有一种被遗弃的奇异感。因此, 在之后的几天里, 虽然康妮又有些焦躁不安, 但是, “她仍然拒绝到林子里去, 再次为那个男人奉献自己……她还不想自我湮灭呢” (劳伦斯, 2010:115) 。直到第三次两个人同时达到了高潮, 康妮才感觉到性的伟大魅力, 因而获得了觉醒和重生的力量。她开始为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精心策划未来的生活, 而且, 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像他的父亲一样真正的男人, 她开始积极地策划与克利福德离婚, 虽然这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也可能不会有什么结果。

在决定与梅勒斯结合的过程中, 康妮还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舆论的压力, 尤其是阶级观念的压力。克利福德曾经滑稽地认为康妮可以找一个情人生一个孩子, 在拉格比府上, 只要体面的生活和秩序不受到破坏, 那个孩子也是受欢迎的。她的父亲马尔科姆爵士也认为, 康妮可以寻私欢并送给克利福德一个孩子, 但最好不要离开拉格比。就连在与梅勒斯做爱结束之后, 梅勒斯本人也曾提醒她要注意自己的贵夫人的身份, 不要和一个猎场看守厮混。然而康妮却认为:“我干吗要在意自己的贵夫人身份?我恨这个称谓还恨不过来呢。每次人们这么称呼我的时候我都感觉他们是在取笑我。” (106) 康妮凭借着自己勇气和力量, 冲破了世俗的压力, 跨越了阶级的鸿沟, 寻找回了“男人之间和男女之间那种源远流长的、根深蒂固的肉体亲近” (劳伦斯, 2007:133) 。

康妮身上的女性气质使得她讨人喜欢, 惹人疼爱, 同时她身上所具有的勇敢大胆的男性气质又使她冲出了父权社会的束缚与世俗的偏见, 从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双性同体思想在康妮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同时, 在康妮的身上也体现了劳伦斯对人类爱情力量的理想。

康妮的情人梅勒斯也是劳伦斯笔下的一位理想人物。他是一个有激情的男人, 健康而热情。作为克利福德的猎场看护人, 他恪尽职守, 丝毫没有中尉的架子, 不允许别人侵犯他的领地, 即便她是这里的女主人。“他的言谈举止里有一种奇怪的保护着的威严” (劳伦斯, 2010:74) 。在与康妮恋爱的过程中, 梅勒斯也处处体现出了男性气质。在与康妮的前两次做爱中, 梅勒斯几乎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安排了事情:他把康妮领进小屋, 用几乎命令的口气让她躺下, 然后又以近乎男性粗野的方式与康妮发生性关系。虽然康妮也是自愿的, 但是他的这种粗暴的方式还是让康妮感到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前两次的做爱过程中, 体现更多的是梅勒斯的男性的“阳物崇拜”。当他不畏世俗与康妮相爱之后, 他便勇敢地承担起爱人和父亲的责任, 并为新的生活积极筹备。他坚决地与前妻伯莎·库茨离婚。当他们的恋情被发现, 他不得不离开拉格比府的时候, 他曾经与克利福德据理力争并且拒绝了多发给他一个月的工资。“他 (梅勒斯) 的话里透着苦涩, 也确实有道理” (237) 。梅勒斯的生活虽然清苦, 但是他自尊自信。在与康妮共同期待他们的再次团聚的时候, 梅勒斯在格兰奇农场找到了一份工作, 他尽可能多地学些手艺, 以期待将来给康妮带来幸福。

梅勒斯颇具魅力的女性气质充分体现在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热爱和他温柔的个性上。作品中曾多次提到他以温柔细腻的母爱之心照顾着母鸡和小鸡, 并给它们修葺舒适的鸡棚和鸡笼。康妮感觉到他的身上具有某种温暖、天真的善良。“男人本是缺乏耐心、激情澎湃的, 可这个人竟是这样沉静, 有着无限的耐心, 这一点触动了她的内心深处” (75) 。梅勒斯林中简陋的小屋也被他收拾得干净利落。他“温柔”的个性还体现在与康妮的关系上。他温柔地与康妮交流, 在与康妮做爱的前后, 他的语言和动作也都是极其温柔的。康妮的话更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要我告诉你吗?你有什么东西是别的男人所没有的, 而且是创造未来的东西?……那就是你自己温柔的勇气。” (196) 显然, 劳伦斯曾打算以《温柔》为该作品的书名是有其深刻含义的。文中字里行间温柔的情谊和“温柔”一词的反复出现, 寄托着劳伦斯对两性和谐相处的渴望。

康妮聪明美丽但又不乏挑战父权社会的勇敢自信的男性气质;梅勒斯既具有一个真正男人所应有的强健、勇敢和自信, 又不乏女性的温柔以及对万物的热爱。劳伦斯“将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时代环境、心理环境和情感环境里, 让他们充分地在生活的矛盾冲突中去表现两性结合的力量……” (毛信德, 2001:166) 。康妮和梅勒斯体现了劳伦斯对于理想人格以及文明社会的美好期待。

劳伦斯在创作《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这部作品的时候, 英国正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中。战争、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不但破坏了美丽的自然环境, 而且扰乱并摧残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劳伦斯曾经在《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一辩》中提道:“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比我们这个时代更矫情, 更缺乏真情实感, 更夸大虚伪的情感。” (劳伦斯, 2004:133)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似乎充满了恐惧感, 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他的眼里, 英国已经变得毫无希望、即将毁灭了。英国的出路在哪里?当二元对立的思想把人类彻底地引向反人类的天性的方向的时候, 人类开始意识到社会需要得到矫正。劳伦斯渴望着能将这个走向极致的男权社会进行融合, 达到平衡的状态。经过不断的尝试探索劳伦斯意识到性能使英国复活。他深信:“只有重新调节男女之间的关系, 让性自由地、健康地发展, 英国才能摆脱她目前的衰败状况。” (Hilary, 1982:81) 为了达到阴阳和谐、刚柔相济的中和之状, 最为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在不失自我个性的同时能够在个体中允许它者气质的存在, 即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并存。在作品中, 通过康妮与梅勒斯的相处, 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男女二元对立消除后两性完美融合的美好前景。二人是灰烬中涅槃的凤凰, 是被投入熔炉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人性。劳伦斯把双性同体的思想植入康妮和梅勒斯的身心, 从而期待能够给人启迪, 达到拯救失落的文明的目的。

然而, 我们不得不指出劳伦斯这一思想的虚幻性。就像在小说的结尾康妮和梅勒斯所共同期待的那样, 他们的再次团聚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悬疑。在父权制社会里, 仅仅凭借这一对相爱的人的力量去冲破二元对立的世俗束缚几乎是不可能的。劳伦斯试图通过双性同体的思想来塑造理想的人物, 从而达到拯救失落的文明的目的是美好的, 就像人们认为圣杯能够治疗一切的伤痛一样值得期待。在亚瑟王 (King Arthur) 时期, 人们曾经把寻找圣杯当做是最高的精神追求;在父权制社会, 我们则把消除二元对立, 实现男女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谐作为终极目标。然而,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 这一远大而又美好目标的实现是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来支持的。也许只有当社会进步到了无须再有一种理论为女性所受的压抑及迫害而摇旗呐喊的时候, 男性和女性才能够真正地和谐相处。这可能也是劳伦斯所期待的未来。

参考文献

[1]Showalter, Elaine.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Simpson, Hilary.D.H.Lawrence and Feminism[C].London:Croom Helm Ltd, 1982.

[3]D.H.劳伦斯著.黑马译.查泰莱夫人的情人[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0.

[4]D.H.劳伦斯著.黑马译.劳伦斯作品精粹.散文卷[C].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7.

[5]D.H.劳伦斯著.李建等译.恋爱中的女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6]D.H.劳伦斯著.黑马译.性与美:D.H.劳伦斯散文选[C].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4.

[7]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8]毛信德.劳伦斯.二十世纪文学泰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

[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语文学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2.

“我是帕奎因,我是双性恋” 篇11

1993年,安娜·帕奎因凭借处女作《钢琴别恋》一举问鼎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若她是个二八佳人,不知道要招来多少羡慕嫉妒恨,但她当年却只有11岁——小孩子罢了,所以大家除了咋舌擦掌、摇头慨叹之外,只好以勤补拙,勉励自己人定胜天。

作为演员,安娜·帕奎因的开端未免好得过分:Holly Hunter、Harvey Sam、Neill Keitel、JaneCampion,这样的阵容不叫强大,而叫奢华。所以19年之后,美国《时代周刊》访问她时,仍不忘询问当年出演《钢琴别恋》的回忆,而她的回答规矩到乏味:“她们教我如何表演,和她们一起工作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

而她的奥斯卡小金人,据说小时候放在五斗橱里,现在放在化妆品柜里。这样的问答听起来很正常,也很怪异。不过也正常,总不指望她把奥斯卡奖杯镶在大门上吧?怪异的是,难道这就是当年那个无所顾忌的小姑娘?

据说人生有三大不幸:出身豪门、飞来横财、少年得志。这三桩令人梦寐以求的大不幸,都和天命有关。安娜·帕奎因天命里就该当演员,真出落成二八佳人后,凭一部《真爱如血》,不单名声大噪,获得2009年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视系列剧女主角,还和男主角史蒂芬·莫耶的人鬼恋更是假戏真作,于2010年8月婚嫁,成了真夫妻。一个女明星,演一部大导演的名剧,利用工作之便谈恋爱,利用恋爱之便切磋演技,最后名利双收、佳偶天成——她真的应该给剧组封个大红包。

《真爱如血》真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吸血鬼题材之于美国,好比僵尸片之于香港,号称票房威尔刚,布拉德·皮特主演过《夜访吸血鬼》,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吸血鬼之吻》,凯瑟琳-德纳芙出演过《千年血后》,群众基础比较广泛。

《真爱如血》剧本以美国畅销小说《南方吸血鬼》为蓝本,经过《美国美人》的导演Alan BaH的改编和导演,狗血剧情少了,人物灵魂多了,第一季推出就一片叫好声。吸血鬼片和恐怖片的差别很微妙,吸血鬼有种无辜的残忍,比恐怖片那种明晃晃的恶意来得温柔,因此,吸引了广大女性观众。

史蒂芬·莫耶饰演的吸血鬼Bill Comlpton最讨巧之处,在于他的神秘、睿智、性感又非常危险,可以和他一起干点儿坏事。和老公相比,安娜·帕奎因就吃亏了,饱受诟病的她的牙缝,横竖都不入亚洲人的法眼,而剧内硬朗的麻辣大姐形象,也不入亚洲人的心坎。

双性 篇12

在当今激励竞争的社会里, 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性别角色淡化了。女大学生倾向于表现出男生的人格特质, 而男大学生却更容易表现出女性的人格特质。1964年, Rossi提出了“双性化”概念, 即“个体同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化特质和女性化特质”, 并认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内外众多因素影响子女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家庭是个人人格发展的最初环境,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的发展具有替代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具有非常重要影响。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旨在了解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现状, 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理论上, 这将进一步充实关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这方面课题的研究内容,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实践中, 可以据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 指导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让更多的大学生都有一种健康的人格特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在山西大同大学选取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 查, 回收的有效问卷为182份。有效率为91%。

2、研究工具: (1) 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是目前最常用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信效度较高, 曾被心理测量年鉴评定为五个最常用心理测验之一。60道测题每题按7级计分1 (从来或完全不符合) 7 (总是或几乎总是符合) 受测者的性度得分分别由男性性度得分平均值和女性性度得分平均值共同得出社会赞许分。 (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本研究选用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1980年编制, 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 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本量表修订时选用的被试平均年龄为19.5岁 (属于青年期) , 经过同质性信度 (0.81) 和重测信度 (0.79) 的考查, 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 证明了修订后的EMBU可以作为考察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工具。

3、数据处理:测试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 主要统计方法有差异检验、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

三、结果

1、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总体情况

研究发现, 182名大学生中双性化取向的有56人, 占总人数的30.8%;男性化取向的有45人, 占总人数的24.7%;女性化取向的有47人, 占总人数的25.8%;中性化取向的有34人, 占总人数的18.7%。双性化的比例高于男性化、女性化及中性化。双性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居多。

2、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学科、年级、独生子女差异比较

调查显示, 男性化和中性化的学生在学科的分布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女性化在学科上的分布差异显著 ( =26.1, P﹤0.01) ; 双性化在学科上的分布差异显著 ( =15.0, P﹤0.01) 。女性化的文科学生 (占61.7%) 显著地多于理科学生 (占38.3%) ;双性化的文科学生 (占39.3%) 却显著地少于理工科学生 (占61.7%) 。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和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年级上并无显著差异, 四种性别类型的分布具有跨年级的一致性。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和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大学生与是否是独生子女也无显著差异, 说明四种性别类型在是否是独生子女这一人口学变量上具有一致性。

3、大学生双性化人格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

表1显示:男性化在父亲的严厉与惩罚 (r=-0.236, P﹤0.0 1) , 母亲的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 (r=-0.246, P﹤0.01、r=- 0.326, P﹤0.01) 等维度存在着显著相关;女性化在父亲的温暖与理解、过度保护、偏爱被试 (r=0.264, P﹤0.01、r=-0.285, P﹤0.01、r=0.206, P﹤0.05) , 母亲的情感温暖 (r=0.213, P﹤0.05) 等维度存在显著相关;双性化与父亲的温暖与理解、严厉与惩罚、偏 爱被试 ( r=-0.247, P﹤0.01、r=-0.206, P﹤0.05、r=0.200, P﹤0.05) , 母亲的情感温暖、惩罚与严厉、偏爱被试 (r=0.251, P﹤0.01、r=-0.203, P﹤0.05、r=0.206, P﹤0.05) 等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中性化与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无显著相关。由此可见双性化确实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

四、讨论

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30.8%, 大约占大学生群体的1/3。现有研究认为两性平等与社会的现代化密切相关, 一个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指标。所以说我们应该提倡双性化人格教育, 双性化人格教育是时代的要求。男性化和中性化在学科上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 女性化和双性化在学科上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原因可能是与传统教育、专业特点、招生要求和职业要求等有关。传统教育在学生学习成绩方面有严格要求, 并不注重学生的人格特征。四个年级的大学生和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四种性别类型上的分布差异均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观念不同, 人们素质教育普遍提高, 教育孩子的观念不再那么陈旧。因此, 不管是不是独生子女, 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中性化的分布都比较均匀。双性化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因此, 想要更多的大学生形成双性化人格, 需要父母的配合, 正确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形成双性化人格有很大的影响。双性化目前是一种最健康的人格模式, 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研究得出得到如下结论: (1)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现状比较乐观。 (2) 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因学科差异而不同。 (3) 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促进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 2004.

[2]张莉.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2010.

【双性】推荐阅读:

上一篇:新生儿骨折护理下一篇:企业信用担保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