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

2024-09-16

阿维菌素(通用12篇)

阿维菌素 篇1

摘要:阿维菌素既可以用作农用杀虫剂, 也可以用作兽用杀虫剂。本文简要阐述了阿维菌素的生产工艺, 包括培育高产菌种、筛选发酵培养基以及发酵工艺和提取工艺, 并对阿维菌素的生产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阿维菌素,发酵,提取

1、阿维菌素简介

阿维菌素 (Avermectins) 是一种具有对螨、虫及线虫的活性具有杀伤力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 由美国的Merck公司与日本北里大学的大村智等首先开发。阿维菌素是由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所发酵产生的, 而灰色链霉菌则是链霉菌中的一种。通常天然的Avermectins由8个组分构成, 而A1a、A2a、B1a和B2a则是其中最主要的4种, 占总含量的比例超过了80%;与之相对应的4个同系物A1b、A2b、B1b和B2b, 占总含量的比例较小, 才不到20%。

2、阿维菌素生产工艺

2.1 培育高产菌种

由于出发菌株出现严重的自然分化现象, 而发酵单位又只有50一10omg/ml。所以首先, 我们可以利用高频的电子流来诱变出发菌株, 然后进行筛选, 从而得到一株有40omg/ml以上的发酵单位的菌株, 在改进了发酵培养基后, 发酵单位达到了looomg/ml左右。再分3次对菌株进行亚硝基肌的诱变后, 发酵单位明显提高到了3500一4o00mg/ml。由于高发酵单位的突变株, 大多数不稳定, 多培养后很快就会失去高产的特性。所以, 在选育菌种时, 要选择强壮生长的菌株, 并改进发酵培养基, 从而提高菌丝体的干重, 这样才能实现提高发酵单位的目标。

2.2 筛选发酵培养基

尽管阿维菌素可以良好的生长在多种培养基上, 但是却很少有能够产生出阿维菌素的培养基。在起初的实验里发现, 将鲜酵母及蕃茄酱加到培养基里才能产生阿维菌素。但在实际的工业化生产中, 鲜酵母和番茄酱很难被利用, 所以我们重新筛选了适合发酵阿维菌素的培养基。通过参考相关的文献, 并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 我们选取了不同配比多达170来种的发酵培养基, 通过摇瓶发酵的试验方法, 从中筛选出了一种发酵培养基, 它主要以酵母粉、淀粉和无机盐做成分, 同时对影响阿维菌素生物合成的氮源、碳源及无机盐等因素做了研究。实验表明:最适合发酵阿维菌素的氮源与碳源物质就是酵母粉、淀粉。酵母粉被当做氮源时, 需要少量的 (NH4) 250来促进合成阿维菌素, 但 (NH4) 2504的浓度较高, 常会抑制合成阿维菌素。而磷酸盐虽然会抑制合成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 但经过试验我们发现, 将2.og/L的KZHPO、·3HZo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 并不会抑制合成阿维菌素的生物。另外, Ca Co也是加入发酵培养基中的必需成分, 如果缺少它, 合成的阿维菌素就会很低, 因此, Ca Co可能会影响到p H值的稳定[1]。

2.3 发酵工艺

砂土抱子在冰箱里以4℃的温度保存后拿出, 在斜面上进行转接, 并在28℃的温度下培养大约7到10天, 等到丰富的灰色抱子生长出后, 再将其接种到摇瓶, 在摇床仍以28℃的温度进行1天的培养, 之后转接到种子罐里, 还是在28℃的温度下进行18-24h的培养, 最后接种到 (罐压0.05MPa, 搅拌速度200“min, 罐温保持在27一28℃之间的) 发酵罐里, 进行10天左右的发酵。通过使用5t的发酵罐进行了29批的试验后可知:试验的前阶段, 发酵单位总是在900一10O0mg/ml之间徘徊。在发酵培养基中适当的增加了酵母粉及淀粉的量以后, 发现明显提高了发酵的单位, 但与此同时, 菌的浓度也变高, 导致发酵液变得粘稠, 因而影响了通气搅拌, 形成了很大的泡沫, 从而影响菌丝的成球。为此, 在发酵的前期, 适当采取对其补水的方法, 卓有成效, 使得5t的罐最高的放罐单位达到了4200mg/ml。在此基础上, 实验人员又扩大到使用30t的发酵罐, 并在其中进行了多达70多批的试验, 使得放罐单位最高达到3180mg/ml, 平均下来也有2845mg/ml。

2.4 提取工艺

在构成阿维菌素的8个组分中, 只有Bl组分能够应用到, 所以在提取的过程中, 通常要利用层析法单独对Bl组分进行分离。但层析法不仅大量消耗溶剂, 还需要巨大的投资和严格的操作条件, 而国外专利曾对一种直接结晶法进行过报道, 这引起了国内研究者的兴趣。但它需要使用正己烷的, 而正己烷的价格又非常高, 造成成本过高, 所以由它得到启发, 经过反复实验后, 我们找到了替代的方法, 就是另外一种提取工艺被简化的直接结晶法, 这极大的降低了成本。这种方法操作过程如下:收集经板框过滤发酵液后形成的滤饼, 然后分三次用5一6倍的有机溶剂对滤饼进行浸泡, 之后合并浸提液, 并进行减压与浓缩, 再分两次利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醋对其进行萃取, 同时用1%的活性炭对其脱色, 然后加热由减压浓缩而得到的黄色油状物至其溶解, 趁热将其滴进阿维菌素的结晶液里, 不断的进行搅拌, 静静的放置过夜冷却, 使阿维菌素B l结晶;通过离心的方法对阿维菌素Bl的粗结晶进行收集, 然后再利用乙酸乙醋对其溶解, 脱色后过滤, 最后通过减压浓缩得到白色重结晶的阿维菌素Bl。提取阿维菌素Bl通过直接结晶法提取时会出现如下情况:总浸提率是97.3%;经过二次结晶后, 90%纯度的阿维菌素Bl, 可达70.9%的提取率;而95%纯度的阿维菌素Bl, 却只达到61·5%的提取率[2]。

3、前景展望

目前, 阿维菌素广泛被国内外研究, 国内研究的重点在发酵阿维菌素, 目标则是有利于发酵单位的提高, 从而降低成本;而国外研究的重点则在对阿维菌素遗传学的研究, 以便弄清楚阿维菌素的基因构成及合成的途径。据了解, 我国发酵阿维菌素的水平已获得巨大的提高, 差不多接近100o0mg/ml。另外, 研究也是为了简化工艺,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这就需要利用遗传工程来改造菌种, 并从中筛选出只能产生阿维菌素Bl的菌种。所以, 阿维菌素作为一种极具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微生物发酵产品, 应用前景是十分光明的[3]。

参考文献

[1]林开春;喻学诗.一种发酵法生产阿维菌素的新工艺[P].中国专利:CN1294197, 2001-05-09.[1]林开春;喻学诗.一种发酵法生产阿维菌素的新工艺[P].中国专利:CN1294197, 2001-05-09.

[2]高东卫.阿维菌素提取方法[P].中国专利:CN1281900, 2001-01-31[2]高东卫.阿维菌素提取方法[P].中国专利:CN1281900, 2001-01-31

[3]刘政军, 王军, 刘志俊.阿维菌素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评析[J].山东化工, 2005.04[3]刘政军, 王军, 刘志俊.阿维菌素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评析[J].山东化工, 2005.04

阿维菌素 篇2

运用恒温培养法研究了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非生物+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及微生物降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4.8、277.3和49.9 d,说明阿维菌素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由微生物引起.从试验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阿维菌素的菌株,经16S rDNA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rophilia).从该降解菌中提取的粗酶液米氏常数(Km)为6.78 nmol・ml-1,最大降解速率为81.5 nmol・min-1・mg-1.

作 者:张卫 虞云龙 林匡飞 李少南 吴加伦 樊德方 作者单位:张卫,林匡飞(华东理工大学资环学院,上海,37)

虞云龙,李少南,吴加伦,樊德方(浙江大学农药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310029)

阿维菌素 篇3

关键词: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保护反应 合成工艺 研究

中图分类号:R9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4)12-0081-01

1 乙酰氨基阿维菌的简述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高效、广谱、低残留的兽用最新一代祛虫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畜类(特别是产乳期)的寄生虫、虱、螨、蝇等各种内外寄生虫,应用于奶牛和肉牛时无需休药期。由于其对家畜体内外各种寄生虫的极高活性,以及在乳品中极低的分配系数,使其成为第一个可用于各种家畜任何生长期的杀虫剂,是一种防治家畜体内外各种寄生虫的首选药剂。下面我们就对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合成工艺中的保护反应进行研究,以便使其保护反应产率能够更高。

2 保护反应

AVMB1共有3个羟基,即5-OH,7-OH,4″-OH。7-OH由于空间位阻较大,反应活性弱,不易参加化学反应。因此,在对4-OH进行酰胺化反应时可不考虑;由于5-OH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较易参加各种化学反应,生成其它副产物,因此,需将不希望发生反应的5-OH预先保护,然后再进行4″-OH的氧化反应,其反应为:

本试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对溶剂和脱酸剂的类型进行了筛选。

(1)选择不同溶剂和脱酸剂组合进行了实验,结果见表1。

由表1 数据可见,采用乙酸异丙酯作为溶剂,采用乙二胺作为脱酸剂时对5-OH单保护化学选择性较高,几乎不存在双保护现象,收率较高。因此,本实验最终选定采用化学选择性较高的乙酸异丙酯作为溶剂,乙二胺作为脱酸剂

(2)物料配比的优化:从理论上讲,物料配比应遵循反应式的摩尔数比,但事实证明在多数情况下完全遵循理论是不行的。因为在反应的进行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因素影响。如可逆反应,不同物料的活性,其他因素如环境中的CO2对某一物料也有消耗等。因此,物料配比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过多次试验找出最佳配比,以达到提高产品收率的目的。如果配比不当就容易造成试验反应速度慢、周期长、反应不充分,影响产量或者造成副产品多,影响产品纯度。

因此,我们选取影响反应产率的反应温度、保护剂用量和脱酸剂用量三个因素进行了考察。因素水平表见表2,正交试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

由表3、4可知,保护剂的用量及温度是影响反应收率的显著因素,其中保护剂是影响此反应进行的最显著因素,而乙二胺用量对产率的影响不太明显。通过实验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为:保护剂用量为B2,反应温度A2~A3℃,乙二胺用量为C3。

3 结语

本实验对保护反应的溶剂和脱酸剂进行了筛选,最终选定了最佳组合。同时对保护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最终寻找出最佳反应温度,保护剂用量,脱酸剂用量,使保护反应收率提高了5-10个百分点,从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永华.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试验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3(09).

简述阿维菌素废水处理现状 篇4

生物农药是指用来防治农业病虫草鼠害和卫生害虫等有害生物的生物活体及其生理活性物质, 并可以制成商品上市流通的生物源制剂, 包括微生物源 (细菌、病毒、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等) 、植物源、动物源和抗病虫草害的转基因植物等。我国农业在获得大力发展的同时, 生物农药生产能力与产量迅速增长, 开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及与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 以替代高毒、高残留且易产生抗性的传统农药, 已是大势所趋。当今生物农药界的优秀品种之一阿维菌素已得到生物农药界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开发。

阿维菌素英文通用名Avermectin;Abamectine;Affirm, 阿维菌素的有效成分为Avermectin B1, 其由Avermectin B1a和Avermectin B1b组成是一组由十六元环内酯与一个二糖 (齐墩果糖) 所生成的苷, 在十六元环内酯周围还有一个含2个六元环的螺缩酮系及六氢苯并呋喃环系。阿维菌素纯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结晶, 可溶于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等溶剂, 在水中溶解度极低。阿维菌素对酸敏感, 用稀酸处理, 引起糖基德断开。此外, 该类化合物对光敏感, 如用紫外线照射, 则可导致异构化。

阿维菌素的产生菌是阿佛曼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 该菌株是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 (Kitasato Institute) 从日本静岗县地区的一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研究的初期即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具有很高的驱肠道寄生虫活性, 1976年美国默克公司分离出这组具有驱虫活性的物质。

阿维菌素是一种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杀虫杀螨剂, 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阿维菌素具有高效、广谱、有效期长、不易产生抗药性、易降解、残留量低等特性。阿维菌素在环境中能被光解, 在土壤中能被微生物快速代谢分解, 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 对水生生物没有生物富集作用。依据WHO急性危害分级标准, 阿维菌素纯品对人的急性毒性为高毒, 无致癌、致突变可能性。对环境生物而言, 阿维菌素对鸟类中等毒性, 但对蜜蜂和水生生物毒性很高, 对鱼类、虾、蟹均为剧毒。

2 阿维菌素生产工艺

阿维菌素农药的生产主要是发酵工艺, 整个工艺流程、可分为两段, 即发酵培养和阿维菌素成品制备。

2.1 发酵培养:

菌种经纯化培养后, 接种到种子罐制备种子液, 然后接种到发酵罐发酵扩大培养, 经过板框过滤后得到培养物滤渣。这一步有废水产生。

2.2 阿维菌素成品制备:

发酵培养物滤渣经干燥后加入溶媒 (乙醇) 浸提后过滤, 滤渣可与煤混合燃烧。滤液经浓缩结晶, 结晶品即为阿维菌素, 再经干燥即得阿维菌素成品。结晶后过滤母液用于配置阿维菌素乳油。

3 阿维菌素废水特点

生物农药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废水排放, 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排水、产品洗涤水、设备和车间地面的冲洗水。废水的特点是:a.有机物浓度高、毒性大;b.污染物成分复杂;c.难生物降解物质多;d.吨产品废水排放量大。

在阿维菌素生产过程中废水主要是板框过滤过程中的压滤水、冲框水、过滤布水。废水中主要成分有可溶性蛋白类、氨基酸、残糖、无机盐及微量的阿维菌素。确定阿维菌素生产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为:污水常规污染物:PH、COD、SS、NH3-N、总氮、总磷、色度;污水特征污染物:阿维菌素。除阿维菌素毒性较大外, 其余均为一些营养类物质, 阿维菌素是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 因此, 目前阿维菌素生产废水通常采用酸化预处理后进行厌氧生化处理 (一般为UASB) , 处理费用约为每吨4元-5元人民币。

目前我国各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的污水处理及排放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经过一系列与处理, 最后进入企业的生化处理设施, 经处理后排入水体, 另外一种是经过预处理后排入二级处理设施, 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厂。

4 废水处理现状

李再兴等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中阿维菌素残留效价浓度和对厌氧污泥的长时间培养驯化, 阿维菌素的基质抑制影响基本消除。反应器接种厌氧颗粒污泥, 采用控制进水浓度、逐步增大进水负荷的启动方式, 启动条件容易控制, 污泥能较快适应水质, 从而减少了启动运行时间。UA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的运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为6000-6500mg/l时, 出水COD为820-900mg/l, 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9.5-10.5h, 容积负荷达到14-15kg COD/ (m3·d) , COD去除率达86.1%。

汤立炯等人研究表明化工厂CMC生产废水采用UASB工艺进行预处理是可行的。经厌氧处理后, COD去除率超过60%。建议进入厌氧反应器的废水含盐量不宜超过1.1%, 容积负荷以7.5kg COD/ (m3·d) 为宜。CMC生产废水经UASB厌氧预处理后与全厂废水混合, 经好氧处理, 出水COD可小于150mg/l, 出水经后续物化处理后, 出水可达到《上海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即COD<100mg/l, BOD5<30mg/l。

陈元彩根据废水处理尽可能实现清污分流, 尽可能实现高浓度且回收其有用组分的原则, 对不同废水来源用阿维菌素JB萃取、培养单细胞蛋白、高浓度废水燃烧预处理, 可使废水由COD=18569mg/l, BOD5=4718mg/l降为COD=5230-6124mg/l, BOD5=500-4150mg/l, 大大提高了生化性, 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厌氧水解十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处理经预处理后的阿维菌素废水, 经实验证明该工艺是可行的, 在容积负荷为16.2kg COD/ (m3·d) 时, 即厌氧段停时间为10h, 好氧段停留时间为6h时, 可使由经预处理后的综合废水COD=5230-6124mg/l, BOD5=3500-4150mg/l降为COD=557mg/l, BOD5=259mg/l, 达到该地区污水处理厂要求排放标准, 本工艺污泥量少, 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综上所述, 目前阿维菌素废水处理能够达标排放, 对于每一种废水的处理, 采用某种工艺虽然能够达到要求, 但是如何保证所选择的工艺, 使之能在投资最小, 又能在最佳的运行条件下运行, 满足出水要求, 这需要将实验室研究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才能寻求到最佳工艺, 并能根据出水要求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和运行参数。且阿维菌素衍生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对废水生化处理工艺影响和《生物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即将正式出台, 阿维菌素废水处理要求的进一步提高, 相关工艺要求和运行条件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摘要:通过介绍生物农药阿维菌素的特点, 简述目前阿维菌素废水主要的处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抗菌素方案 篇5

活动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2011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各项工作的落实,促进我州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确保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全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解决;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持续改进。

三、组织管理

州卫生局成立全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志新任组长,医政中医科、农村卫生科、局纪检组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对全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医政中医科,具体负责全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地本单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四、重点内容

(一)明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明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机构,层层落实责任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州卫生局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提高指标权重。

按照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责任状。与州卫生局签订责任状的医疗机构名单见附件1,责任状具体内容见附件2。

(二)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疗机构对院、科两级自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按月统计。调查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骨科、普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间、使用强度。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于2011年6月15日前报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包括纸质版与电子版)。(县级报州卫生局,州人民医院报省厅)

(三)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二级以上(含二级)医院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医师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专业培训,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四)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要根据疾病谱、细菌耐药监测等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本机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国家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出台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要结合医师职称、经验能力、培训考核等综合情况,授予其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每位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能严格执行。

(五)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医疗机构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医疗机构要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按照“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的规定,明确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下同),于2011年6月20日前报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包括纸质版与电子版)。各县市卫生局于2011年6月30日前将本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电子版与纸质版)报州卫生局州卫生局医政中医科。

因临床工作需要,需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规格超过上述规定,经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向省卫生厅提出申请,并详细说明理由。省卫生厅组织相关专家论证,视情况核准其申请抗菌药物的品种、规格的数量和种类。

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临时采购由临床科室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讨论通过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要讨论是否列入本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

(六)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DDD以下;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七)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医疗机构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有条件的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分析本机构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

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本医疗机构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八)加强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二级以上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向国家及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国家及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九)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医疗机构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十)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医疗机构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医疗机构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十一)建立省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省卫生厅建立健全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与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互联互通;定期公布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和细菌耐药监测情况,督促和指导全省医疗机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十二)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在卫生部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的基

础上,省卫生厅根据监测情况对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排序,对于未达到相关目标要求并存在严重问题的,召集医疗机构第一责任人诫勉谈话,并将有关结果予以通报。

(十三)严肃查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查处力度。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或医疗机构视情况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医疗机构应当视情况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医疗机构,依据管理权限,卫生行政部门要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通报批评处理;问题严重的,追究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责任。

六、活动方式

(一)自查自纠。医疗机构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工作安排,认真排查梳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自查自纠工作贯穿始终。

(二)督导检查。1.专项检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卫生部、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和统一要求,组织开展本辖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检查。州卫生局结合2011年“三好一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组织全州专项督导检查。

2.重点抽查。州卫生局组织检查组不定期对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抽查。

3.州卫生局和医疗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现的严重问题予以处理。

(三)总结交流。2011年11月中旬,各县市卫生局将本辖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总结报州卫生局。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一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

县市卫生局和医疗机构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利益角度出发,提高对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层层落实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各县市卫生局根据本方案,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明确组织分工、活动安排、工作重点,指导医疗机构落实各项活动内容。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结合本地区、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际情况,认真剖析当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加大治理力度等综合手段,集中治理,抓点带面,点面结合,逐层突破,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阿维菌素 篇6

关键词:阿维菌素;提纯 M溶剂;节能降损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传统的农药具有毒性高的缺陷,而且容易在农副产品中残留高且污染环境严重的问题,而阿维菌素是灰色链霉素的天然发酵产物,因此其不易产生抗药性。

一、阿维菌素提纯工艺分析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我国生产阿维菌素的纯化方法有很多种:结晶法、层析法、超声波提取法以及膜分离法等等,其中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膜分离法是当前阿维菌素提纯常用的方法。在工业上阿维菌素生产的分离纯化工艺主要是:首先将灰色链霉菌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菌丝在经过加入4倍左右质量体积的乙醇进行萃取,然后再利用大孔树脂吸附含有阿维菌素的萃取滤波,在利用丙醇进行洗脱,将洗脱液压缩浓缩,以此得到油膏状的浓缩物。最后将浓缩物用冷却结晶法进行精制。其中在阿维菌素生产提取的过程中由于在菌丝体生产中所使用的闪蒸干燥法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而且消耗的能源也比较多,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阿维菌素提纯工艺进行优化,以此实现节能降损的目的。将“M溶剂”应用到阿维菌素提纯中主要是利用M溶剂的难溶于水,并且无毒的特点。

二、基于“M溶剂”的阿维菌素提纯技术

(一)实验条件。基于实验要求,选择上海新苗超声波清洗器、西安中正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通风柜、上海沪工阀门厂(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真空系统截止阀DN100、日本日立生产的L2130 高效液相色谱以及);快速卤素水分测定仪(HG63 梅特勒)等设备。

(二)溶剂的筛选。在进行相关实验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M溶剂”,基于实验要求,选择溶剂含量≥98.5 %,水分≤0.1 %;经气相色谱仪测定质量指标符合要求的溶剂。阿维菌素板框过滤卸下滤渣,随机抽取1 个批次0.1 kg,干燥失重法测定水分(见表1)。将上述样品中12 号,取样1 kg 作为实验材料。最后在筛选溶媒。称取菌丝体50.00 g 于500 mL 三角瓶中,室温(19 ℃~23 ℃),加入200 mL 溶媒,100 r/min 磁力搅拌30 min,吸取上清液,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阿维菌素含量。按照上述操作步骤对所选溶剂,每种溶剂作5 次平行提取实验,5 次试验的平均值(见表2)通过相关的实验数据可以清晰的知道选择“M溶剂”提取的阿维菌素浓度要高于其他溶剂,因此选择“M溶剂”作为阿维菌素提纯的主要溶剂。

(三)提纯时搅拌速度、提纯时间以及溶媒温度的确定。首先温度对于阿维菌素溶质的溶解度影响是非常大的,一般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导致溶剂出现汽化现象,进而影响提纯的质量,而如果温度过低则会导致无法实现溶剂的完全溶解;其次溶剂的搅拌速度也容易影响阿维菌素提纯质量。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过程属于平衡的过程,一般搅拌的速率越高越有助于缩短平衡的时间,但是如果搅拌的速率过大,则会造成溶剂出现飞溅的现象,进而导致溶剂体积缩减,影响提纯的质量。因此在使用“M溶剂”时需要确定溶剂的搅拌速率、提取时间以及溶剂的温度等参数。根据相关实验,将溶剂温度控制在25℃,提取时间

45 min。(采用普通搅拌器,三角瓶置于恒温水浴锅内,菌丝体预热至规定温度)(见下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确定参数:搅拌转速120 r/min,提取时间45 min,溶剂温度25 ℃。

三、实验结果

(1)提高了阿维菌素提纯的质量,通过使用“M溶剂”,阿维菌素的提纯质量相比传统工艺要高很多,大大减低了化工企业的成本支出,尤其是降低了阿维菌素提纯中所存在的高污染问题。例如通过该工艺消除了菌丝体干燥产生的异味排放问题。(2)改善了阿维菌素提纯工作环境。由于阿维菌素提纯属于化工生产,传统使用甲醇作为溶剂的提取模式使得工作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需要工作人员佩戴防毒面具等,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使用“M溶剂”之后,因其无毒,所以可以极大地改善工作现场的空气质量。

参考文献:

阿维菌素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阿维菌素片, 规格为5mg×100片, 内蒙古北旗药剂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20071016。

1.2 试验动物

河南县优干宁镇阿木乎村牧户中选择未进行驱虫的自然放牧的当地同一群绵羊。

1.3 试验方法

选择未投服任何驱虫药物, 经粪检感染有多种胃肠道线虫的绵羊一群, 随机分为投药、对照两组。投药组于2009年1月按0.3mg/kg剂量投服阿维菌素, 做好标记后两组绵羊同群放牧。5月份, 对投药组和对照组绵羊各粪检30只, 分别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胃肠道线虫虫卵, 用贝尔曼式法检查肺线虫。

2 结果与讨论

5月份测定, 对照组绵羊胃肠道线虫虫卵平均92个/克, 肺线虫幼虫平均544条/克;投药组绵羊胃肠道线虫虫卵16.44个/克幼虫, 肺线虫幼虫89条/克。投药组绵羊胃肠道线虫虫卵较对照组低82.13%, 肺线虫较对照组低83.64% (详见附表) 。试验表明, 用0.3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于1月份一次投药, 对绵羊消化道线虫具有驱除效果, 能够大幅度降低线虫春季高发。

阿维菌素残留量检测方法概述 篇8

1) 降解快:可以在太阳光下光解, 半衰期仅为3~6小时, 也可以被土壤吸附, 不会污染地下水, 对人畜安全;

2) 广谱:可以杀灭的害虫种类广泛, 对小菜蛾、菜青虫、金纹细蛾、潜叶蛾、潜叶蝇、美洲斑潜蝇、蔬菜白粉虱、甜菜夜蛾、叶螨、瘿螨、茶黄螨和各种抗性蚜虫都有防治作用;

3) 使用范围广:不仅用于农业、林业, 也可用于畜牧业和医药;

4) 高效:AVM通过干扰抑制昆虫的神经系统, 使昆虫肌肉麻痹, 不能进食, 最终死亡。正因为AVM具有以上优点, 使它一跃成为四大生物农药之一。但其仍属于高毒化合物, 欧盟、美国、日本和中国都对AVM的最大残留允许量 (MRLS值) 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如:我国规定AVM在柑橘中的MRLs为20μl/kg。

纵观国内外关于阿维菌素的研究, 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筛选优良的菌株;

2) 提高菌株的生产水平, 降低成本;

3) 研制新型制剂, 以稳定药效[2];

4) AVM的残留检测方法, 如在水体、土壤、果蔬表面的残留量检测;

5) AVM毒理学研究等。下面就AVM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概述。

1 AVM在水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杨会荣[3]等报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配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进行检测, 色谱条件为:SB-C18 (4.6×150 mm, 5μm) 色谱柱, 25℃柱温;流动相为乙腈-水 (85:15) , 流速为1 m l/m in;测定波长为245nm;进样量20μl。AVM的保留时间约为4min。

2 AVM在土壤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金芬[4]等采用分散固相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检测技术测定AVM在土壤中的残留。其色谱条件:Waters XTerra C18色谱柱;40℃柱温;进样体积5μL。含5 mmol·L-1乙酸铵的水溶液为流动相A, 乙腈为流动相B, 流速为0.20 m L·m in-1, 等度洗脱, 流动相A和B的比例为10/90 (V/V) 。

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温度 (TEM) 500℃;40psi的雾化气流量;50 psi的辅助气流量;20 psi的气帘气流量;5500 V的喷雾电压;13V的碰撞室入口电压;15V的碰撞室出口电压;100V的去簇电压;母离子为872.1 D, 子离子为109.1 D、565.2 D。定量离子对872.1>109.1的碰撞能量为45 V, 定性离子对872.1>565.2的碰撞能量为35V。

3 AVM在果蔬表面的残留检测方法

赵肖华[5]等对青菜、黄瓜、豇豆3种蔬菜和柑橘、梨2种水果中的AVM残留进行检测, 测定方法为: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其中液相色谱条件为:色谱柱:ZORBAXSBC18;柱温:35℃;流动相A:含0.1%甲酸的5mmol/L乙酸铵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0~2min, 50%B;2~17min, 50%~95%B;17~18min, 95%B;18.1~27m in, 50%B。流速:0.3m L/m in, 进样量:5μL。

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 毛细管电压4k V;碰撞气 (N2) 流速10 L/m in;雾化器压力310 k Pa;去溶剂气温度250℃;正离子模式;采集方式为动态多反应监测, 采集速率为500ms/cycle。

4 AVM在水产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

秦改晓[6]研究了阿维菌素在草鱼肌肉、肝脏、肾脏、血浆和鳃组织中的富集和消除规律。所用的检测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荧光检测法。色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Symmety C18;柱温:25℃;流动相:乙腈-水[98:2 (V:V) ];流速:1.5m L/min;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65nm, 发射波长475nm;进样量:20μL。

以上是对阿维菌素检测方法的概述,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阿维菌素残留量的检测将会更加稳定、便捷和灵敏。

参考文献

[1]张卫, 虞云龙, 谭成侠, 李少南, 吴加伦.樊德方阿维菌素水解动力学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2]徐丽君, 王英满, 徐建陶.阿维菌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3]杨会荣, 李学德, 罗水明, 花日茂.阿维菌素在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4]金芬, 王静, 魏闪闪, 杜欣蔚, 邵华, 金茂俊, 王珊珊, 佘永新.阿维菌素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及其消解动态[J].中国农业科学, 2014.

[5]赵肖华, 曹赵云, 牟仁祥, 许萍, 陈铭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 水果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J].分析测试学报, 2012.

阿维菌素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04月共计收治阿维菌素中毒住院患者4例, 其中男性1例, 女性3例, 年龄:23~51岁, 平均年龄31岁, 从中毒到就诊时间为30 min至3 h 10min, 病程3~10 d, 所有患者既往均体健。

1.2 临床表现

目前临床表现上尚无明确的客观评价指标, 故以下为我院自行根据生命征评价。轻度中毒:仅服用30 m L, 就诊时间早, 由服药时间到就诊时间仅30 min, 临床表现仅为恶心、全身乏力, 胸闷, 无胸痛, 无头晕, 无腹痛, 无大汗淋漓, 无肌颤等。中度中毒:2例服药量不详, 就诊时间1~2 h, 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 能应答, 对答切题, 有胸闷、呼吸慢, 无心悸, 有腹痛, 无肌颤, 无大汗淋漓。重度中毒:服药前有饮酒史 (20°左右的自酿米酒约500 m L) , 服药量大 (约150 m L) , 由中毒到就诊时间长 (3 h 10 min) , 早期 (院外) 表现极度烦躁, 神志谵妄, 胡言乱语, 呼吸浅慢, 外院洗胃后紧急转我院, 入院时, 呼之不应, 深度昏迷, 角膜反射消失, 瞳孔反射消失, 呼吸极浅慢, 入院后立即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 继而心率逐渐下降, 由85次/min, 下降到50次/min, 血压低 (70/40 mm Hg) , 入院后30 min (即中毒后3h 40 min) , 完全无自主呼吸, 由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心率维持在70次/min左右, 血压有赖“多巴胺”维持在90/60-100/60 mm Hg之间。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 (除谷草转氨酶外) 及胆碱酯酶、尿常规在入院时, 入院后第1、2天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心肌酶有不同程度明显升高。重度中毒者的心肌酶在入院时及入院后第2、3天分别是肌酸激酶 (CK) :1520 mmo L/l, 2378 mmo L/L, 1258 mmo L/L,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130mmo L/L, 190 mmo L/L, 160 mmo L/L, 1周后恢复正常。凝血功能:入院时正常, 3例行血液净化治疗的在进行治疗后凝血时间明显延长, 考虑在治疗中使用肝素抗凝所致。心电图:1例无明显异常, 2例轻度st-t改变, 1例呈窦性心动过缓。

1.4 治疗

(1) 一般治疗: (1) 4例患者均予大量清水洗胃, 总量在10000~20000 m L之间, 包括在院外已经洗胃的重症患者, 入院后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充分洗胃 (量15000m L) ; (2) 洗胃后从胃管内注入药用炭片3 g, 进行肠道吸附排毒; (3) 所有患者均予“阿拓莫兰”解毒护肝, “速尿”利尿排毒, “奥美拉唑”抑酸护胃, 血压低的3例均予“多巴胺”升压, 维持血压稳定; (2) 辅助呼吸支持治疗:1例轻症患者予鼻导管低流量给氧, 2例呼吸浅慢的患者在予“纳洛酮”静滴的前提下面罩高流量给氧, 维持外周指脉氧浓度在90%左右。1例无自主呼吸的重症患者, 进行气管插管后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 使维持外周指脉氧浓度在85~90%左右; (3) 血液净化治疗:3例中重度患者均在洗胃后1 h后, 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在右股静脉置入单针双腔血透用中心静脉导管后行血液灌流治疗2~2.5 h (血液灌流器采用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 HA230型树脂血液灌流器) 。

2 结果

4例患者均在抢救成功后出院, 其中1例轻症患者未进行血液灌流治疗, 仅一般对症保守治疗后好转, 观察3 d出院。2例中度中毒患者均行1次血液灌流后, 呼吸功能恢复正常, 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及神经精神症状, 观察5 d后出院。1例深昏迷, 呼吸停止的重症患者在行第1次血液灌流过程中 (即上机后1 h) , 出现角膜反射, 血液灌流治疗结束时对强的痛觉刺激有反应, 但仍无自主呼吸, 灌流治疗结束后10 h (中毒后20 h) 出现微弱的自主呼吸, 灌流治疗结束后13 h (中毒后23 h) , 自主呼吸完全恢复并出现烦躁不安, 血压饱和度正常, 予撤离呼吸机, 拔除气管导管, 但患者仍有烦躁, 易惊厥, 神志仍不清, 对答不切题, 计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差, 次日 (中毒后第3 d) , 神志完全恢复, 对答切题, 计算能力及思维能力完全恢复,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 但不能回忆起中毒后到苏醒时的情况, 观察1周后出院。

5.2 Occludin与炎症反应

完整的BBB结构, 将中枢神经系统与外界隔离开来, 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生理情况下,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无法穿过BBB的TJ。而当受到多发性硬化症, HIV脑病, 中风, 阿耳茨海默病等炎症刺激时, 研究发现, TJ受到破坏, BBB通透性增高, 出现炎症细胞的迁移。而炎症细胞的迁移导致occludin等TJ相关蛋白, 重新分布和表达下调。屏障功能的改变和occludin等TJ相关蛋白的变化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关。TNFα, 白细胞介素1β, 干扰素, 组胺等炎症因子, 通过细胞信号途径改变occludin的表达分布。例如, 在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BBB中可以发现, 细胞骨架重新排列, 细胞膜上的occludin表达减少, 进一步研究发现, 炎症因子TNFα与IL-1在BBB的通透性改变上具有重要作用。

3讨论

阿维菌素是由阿弗曼链霉菌经体液发酵加工而成的抗生素类生物农药。按照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 属于高毒杀虫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10 mg/kg, 小鼠急性经口中毒LD50为13 mg/kg[1]。

据报道[2], 阿维菌素类药物抗生素进入动物体内作用于寄生虫后, 表现为对神经传递介质r-氨基丁酸 (GABA) 的激动作用, 使神经末梢细胞膜大量释放 (GABA) , 产生长时间的高强度抑制效应, 使寄生虫麻痹致死, 达到驱虫或杀虫效果。而人体内的 (GABA) 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大脑皮层、小脑皮层的蒲肯野细胞及纹状体-黑质纤维中[3], 故当大量的阿维菌素被吸收入血, 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后, 使得这些部位的功能受到抑制, 从而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如:惊厥、谵妄及呼吸中枢抑制, 呼吸停止等临床表现, 这与3例中重度中毒的表现一致, 这也和国内多篇报道一致, 尤其以呼吸中枢受抑制, 中枢性呼吸衰竭为最严重, 极易危及生命[1,4,5,6,7,8,9]。故而, 根据该作用机制, 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应该避免应用能够提高GABA受体活力的苯巴比妥类及苯二氮卓类、丙戊酸等药物, 以避免加重病情[4]; (2) 阿维菌素为神经接头抑制剂, 临床上应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琥珀酰胆碱、奎宁、硫酸镁等影响神经肌肉接头的药物[9], 所以, 我们没有按常规在洗胃后使用硫酸镁鼻饲导泻, 并禁用门冬氨酸钾镁等含镁药物治疗; (3) 如果患者出现烦躁、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亢奋状态时, 应选用维库溴铵, 将镇静程度维持在Ramsay标准2~5级, 同时加强病情观察, 防止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 以达到镇静, 控制抽搐的目的[5]; (4) 阿维菌素中毒极易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1,4,5,6,7,8,9], 所以在抢救过程中, 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 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 尽早的合理的使用机械通气, 使用纳洛酮静滴等中枢兴奋剂, 加大氧流量, 使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正常水平。

阿维菌素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服药的剂量及中毒的时间长短有关[6], 且阿维菌素中毒后缺少有效地特异性解毒剂, 故抢救成功的首要环节是尽快减少的毒物的吸收, 尽快彻底的清除毒物。因此, 一般的口服毒物中毒的基本原则, 即早期洗胃, 应用活性碳肠道吸附, 减少吸收仍为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对已经进入血液内的毒物可考虑行血液灌流治疗, 通过中性大孔树脂颗粒的吸附作用将毒物从血中清除出去, 因为, 阿维菌素的分子量为872, 结构中具有亲脂性基团, 故理论上, 血液灌流可以将其从血液中清除出去, 从本组的治疗结果及车在前等的临床报道亦可以初步证实[5,6,7,8], 但确实的证据有赖于通过测定治疗前后血液中阿维菌素浓度的变化证明, 但因目前临床实验条件有限, 4例患者均未能针对毒物进行定量分析。此外, 通过本组4例中毒患者在中毒后入院时及第2、3天的胆碱酯酶正常, 可以得知, 阿维菌素中毒亦不能通过如胆碱酯酶活性程度等中介物质来评定中毒的严重程度。本组3例中毒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并抢救成功, 但由于例数有限, 所以血液灌流在抢救急性阿维菌素中毒中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关键词:血液灌流,急性中毒,阿维菌素

参考文献

[1]姜红, 左派欣, 杨卫超, 等.阿维菌素混配农药的毒性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04, 31 (1) :27-29.

[2]袁树华, 路丽.阿维菌素与有机磷农药急性毒性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5, 21 (3) :368-369.

[3]姚泰.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89.

[4]Yen TH, Lin JL.Acute poisoning with emamectin benzoate[J].JToxicol Clin Toxicol, 2004, 42 (5) :657-661.

[5]吴德军, 孔景新.阿维菌素中毒18例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 2009, 21 (10) :1113.

[6]刘鹏, 鲁晓霞.阿维菌素中毒2例报告[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2009, 2:105-107.

[7]车在前, 陈尔真, 望亭松, 等.阿维菌素中毒1例[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 15 (7) :598-599.

[8]王修军, 李凤玲, 倪景丽, 等.呼吸机辅助呼吸加血液灌流治疗阿维菌素中毒[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7, 13 (1) :44-45.

阿维菌素 篇10

陈元彩等[3]采用预处理—厌氧水解—二段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出水COD降至557 mg/L。李再新等[4]采用铁炭内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当进水COD为6 000~6 500 mg/L时,出水COD达250~280 mg/L。Huang等[5]实验发现,阿维菌素废水经厌氧和物化处理后,COD、总氮质量浓度和总磷质量浓度分别降至550~650,130~160,1 mg/L。

UASB—SBR工艺具有投资少、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和系统稳定性好等优点[6,7,8,9,10],实际工程中用于处理多种废水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工作采用UASB—SBR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1 实验部分

1.1 废水水质和试剂

阿维菌素废水取自山东省某化工厂,水质见表1。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装置和仪器

UASB反应器内径为90 mm,高700 mm,其中三相分离器高度为80 mm,总有效容积为3 L。反应器放置在中温恒温水浴中,温度控制在(35±2) ℃。接种污泥取自无锡市某柠檬酸厂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大部分呈黑色,粒径均匀,接种污泥量为45 kg/m3,接种污泥体积约为UASB反应器容积的1/3。

SBR反应器高40 cm,直径12 cm,有效容积3 L。接种污泥为苏州市某污水处理厂氧化沟污泥,接种量为SBR反应器容积的1/2。

AUY120型电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PHS-3H型玻璃电极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721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V-7504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顺茂仪器有限公司;QXi315i/SET型溶解氧仪:德国WTW公司;LML-1型湿式气体流量计:长春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

1.3 实验方法

阿维菌素废水经过计量泵由UASB反应器底部注入,处理后的废水从UASB反应器上部溢流出水,产生的沼气从UASB反应器顶部排出。实验中按照COD ∶m(N) ∶m(P)=(200~350) ∶5 ∶l的比例向反应器内加入碳酸氢铵和磷酸二氢钾,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质量浓度见表2[11]。用碳酸氢钠、氢氧化钠、醋酸等调节进水pH为7~8。

将经过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处理后的废水用自来水稀释,泵入SBR反应器,由电磁阀控制出水,进水量和曝气时间等均为自动控制,每天进水3次,每次进水1 L,反应周期为8 h,根据实验情况适当调整。SBR反应器进水30 min,曝气240 min, 搅拌30 min, 沉淀120 min, 排水30 min,闲置30 min。

1.4 分析方法

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COD[12];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ρ(NH3-N)、ρ(NO-3-N)、ρ(NO-2-N)和TP;采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ρ(Cl-);采用重量法测定ρ(SOundefined);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c(挥发性有机酸(VFA));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总碱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UASB反应器的运行情况

2.1.1 UASB反应器的启动

在UASB反应器运行初期,为了增加反应器中微生物的活性,先用啤酒-自来水配制进水培养厌氧污泥,进水COD为1 000 mg/L,5 d后进阿维菌素废水。启动阶段为20 d,每天进水3 L,COD从490 mg/L稳步提高至2 400 mg/L,容积负荷由0.49 kg/(m3·d)增加至2.40 kg/(m3·d)。UASB反应器启动阶段COD的变化情况见图1。

● 进水COD; ■ 出水COD; ▲ COD去除率

由图1可见:启动初期,COD去除率较低,约为60%;启动第6天时,COD去除率达到87%;启动第14~20天时,COD去除率稳定在90%左右,出水COD在200 mg/L以下,说明UASB反应器对该废水有很好的适应性,启动成功。启动运行期间,出水中ρ(VFA)约为3 mg/L。

2.1.2 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的提升

每当反应器稳定运行2~3 d后提升容积负荷。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提升阶段COD的变化情况见图2。由图2可见:容积负荷从2.50 kg/(m3·d)增加到9.21 kg/(m3·d);容积负荷提升阶段进水COD从2 500 mg/L提升至9 210 mg/L,随着进水COD的提高,COD去除率略有下降;当UASB反应器容积负荷达到9.21 kg/(m3·d)时,出水COD为1 452 mg/L,COD去除率为84%。

● 进水COD; ■ 出水COD; ▲ COD去除率

2.1.3 UASB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进水COD维持在9 210 mg/L左右,进水量为3 L/d,水力停留时间为24 h。运行15 d后,出水COD稳定在1 400 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反应器运行稳定,对阿维菌素废水有较好的适应性。

2.1.4 UASB反应器出水中c(VFA)的变化

负荷提升阶段至完全回流阶段c(VFA)和COD去除率的变化情况见图3。由图3可见,负荷提升阶段至完全回流阶段c(VFA)逐渐增大,COD去除率较稳定,后期减小。UASB反应器出水的pH维持在7.8左右,反应器运行良好,未出现有机酸积累现象[13]。

2.1.5 UASB反应器出水总碱度的变化

在启动阶段和负荷提升阶段,UASB反应器出水总碱度维持在3 000 mg/L左右,出水pH在7.8左右;完全回流阶段系统总碱度约为6 000 mg/L,出水pH在8.3左右。系统的pH和总碱度都比较高,对酸性物质有较好的缓冲能力。体系碱度高是因为反应过程中产甲烷阶段顺利进行,VFA被产甲烷菌消耗而不会积累,而在厌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碳酸氢盐提高了碱度。另外,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发酵液,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甲胺的甲烷化以及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含氮有机物的降解都会产生游离氨。游离氨是厌氧反应体系中的致碱物质,会增加系统的碱度[14]。

● 出水c(VFA); ■ COD去除率

2.2 SBR反应器的运行情况

先采用啤酒-自来水配制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溶液对SBR反应器中的好氧活性污泥进行培养。运行5 d后,将UASB反应器处理后的阿维菌素废水稀释10倍后打入SBR反应器中,出水COD在50 mg/L以下,好氧污泥活性良好。通过增大废水比例将进水COD由220 mg/L逐步提高至1 010 mg/L。曝气阶段DO为0.5~2.0 mg/L,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是因为,废水刚进入SBR反应器时,体系中的有机物浓度很高,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进行代谢,此过程耗氧速率大于供氧速率,DO下降;随着体系中有机物逐渐被降解,耗氧速率开始低于供氧速率,DO逐渐上升。

SBR反应器中COD的变化情况见图4。由图4可见:经过培养,活性污泥对该废水已有了一定的适应性,进水COD从300 mg/L提高至1 010 mg/L,容积负荷从0.22 kg/(m3·d)逐步提高至1.01 kg/(m3·d),并稳定运行,COD去除率稳定在75%左右,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15]。

● 进水COD; ■ 出水COD; ▲ COD去除率

3 结论

a)采用UA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进水COD为9 210 mg/L,有机负荷为9.21 kg/(m3·d),COD去除率达85%左右。

b)经过UASB反应器处理的废水进入SBR反应器稳定运行后,进水有机负荷为1.01 kg/(m3·d),进水COD为1 010 mg/L,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75%。

阿维菌素 篇11

关键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大白菜;残留动态;高效液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S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088-3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化学名称为4'-表-甲胺基-4'-脱氧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它具有超高效,低毒,无残留等生物农药的特点,对棉铃虫、螨类、鳞翅目、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极高活性,在土壤和水中易降解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在常规剂量范围内对有益昆虫及天敌、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1]。为明确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情况,作者对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盐WG在大白菜、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吉林农业大学实验站及山东济南进行。供试药剂为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供试大白菜品种为“绿丽人”。

1.2 田间试验设计

1.2.1 残留消解动态试验 消解动态试验为1次施药,多次采样,各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30m2,施药量50.60g/hm2,对水40㎏,在大白菜苗后5片叶期均匀喷雾在大白菜植株上。施药后按0、8h、1、3、5、7、14、20、30、40、60d、采集土壤样品。各处理小区以5点法取样,土壤采样深度为0-10cm,最终取样不少于1kg.用四分法取土样200g,阴干后过20目标准筛,保存备用。

大白菜采样时以5点法,每小区采样品采样量不少于1kg,四分法取样切碎混匀,再连续四分法取样100g,贮存于-20℃冰箱中待测[2]。

1.2.2 最终残留试验 设2个施药剂量,在大白菜苗后5叶期,分别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33.73g/hm2、50.60g/hm22次、3次,1个空白对照,3次重复,小区面积30m2,大白菜收获期采集大白菜,每小区采5点,剪碎混匀后四分法取样500g。同期采集空白样品,于-20℃条件下保存待测。

1.3 分析方法

1.3.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1100型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紫外检测器;水浴恒温振荡器(SHZ-88型);超声波清洗器(KQ-250DE型);旋转蒸发仪(RE-52A型);组织捣碎机(DS-1型)。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标准品,纯度97.7%(Sigma公司);流动相乙腈为(HPLC),乙腈、二氯甲烷、磷酸、氯化氨、丙酮、氯化钠、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1.3.2 样品的提取与衍生化 称取剁碎的大白菜样品20.0g,置于组织捣碎机中,加入80ml乙腈,高速匀浆提取3min,在铺有助滤剂的布氏漏斗中减压抽滤,滤液收集到装有7g氯化钠的100ml具塞量筒中,收集滤液90-100ml,盖上塞子,剧烈震荡1min,室温下静止60min以上,使乙腈相和水相充分分层。从100ml具塞量筒中吸取40ml上层乙腈溶液,过无水硫酸钠柱后,置于旋转蒸发器40℃下减压浓缩至干。2ml丙酮溶解后,氮气吹干后,在棕色容量瓶中加入0.25ml 1-甲基咪唑后,加入0.25ml三氟乙酸酐,再加入0.5ml甲醇衍生,振荡30秒后,静止30min,过膜,液相色谱测定[3-6]。取土壤样品50.0g,置于具塞三角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其余操作与大白菜一样。

1.3.3 色谱分析条件 (1)仪器条件:Agilent1100液相色谱仪配荧光检测器;色谱柱:DIAMONSIL C18 200mm×4.6mm×5µm;柱温30℃;流动相为甲醇:水=95:5(大白菜)、甲醇:水=90:10(土壤)流速为1.0ml/min;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470nm;进样量:10ul,保留时间18.581-18.593 min(大白菜)、20.369-20.422 min(土壤)。

(2) 定量方法:采用外标(峰面积) — 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用甲醇配成1000mg/kg的标准溶液,采用系列稀释法稀释至所需的浓度:0.25、0.5、1.0、2.0、2.5mg/kg后,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以进样量为横坐标x和峰面积为纵坐标y建立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为y=120.88x+1.3008,r=0.9999。

2 结果与分析

2.1 回收率测定结果

分别称取空白大白菜和土壤样品,分别添加0.01、0.1、0.5mg/kg三个不同水平的标准样品,每个处理重复5次。按照上述前处理方法和仪器条件测定方法回收率,结果见表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上述3个浓度添加时,按上述处理方法提取、净化,测定回收率结果均符合要求。

表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大白菜和土壤中添加回收率测定结果

本方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最小检出量2.0×10-11g ,最低检出浓度0.005㎎/㎏(植株)、0.002㎎/㎏(土壤)

2.2 大白菜中的消解动态

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50.60g/hm2,对水40kg,在大白菜苗后5叶期均匀喷雾在大白菜上,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进行测定,结果见图1。2009年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大白菜植株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0332e-0.0857t,相关系数r=0.6536,半衰期t1/2=22.1d(吉林);C=0.0497e-0.1015t,相关系数r=0.8161,半衰期t1/2=11.8d(山东)。2010年C=0.0655e-0.2189t,相关系数r=0.7819,半衰期t1/2=7.0d(吉林);C=0.0107e-0.4917t,相关系数r=0.1833,半衰期t1/2=0.6d(山东)。

图1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大白菜中的消解动态曲线

2.3 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50.60g/hm2,对水40kg,在大白菜苗后5叶期均匀喷雾在大白菜田土壤上(可不种植大白菜),于施药后不同时间采样进行测定,结果见图2。2009年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土壤中的消解曲线方程为C=0.0114e-0.0179t,相关系数r=0.8988,半衰期t1/2=24.9d(吉林);C=0.0085e-0.0443t,相关系数r=0.9880,半衰期t1/2=12.9d(山东)。2010年C=0.0205e-0.0219t,相关系数r=0.9379,半衰期t1/2=24.6d(吉林);C=0.0195e-0.046t,相关系数r=0.8897,半衰期t1/2=1.5d(山东)。

图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曲线

2.4 在大白菜和土壤中最终残留量

在大白菜苗后5叶期,分别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33.73g/hm2,50.60g/hm2施药2次、3次,施药间隔7d,末次施药与大白菜收获期间隔在3d、7d、14d采样。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植株中的最终残留量低于0.0223mg/kg,土壤中的残留量低于0.0257mg/kg,日本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大白菜中农药残留限量为 0.1mg/kg[7],试验结果低于此标准。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使用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是安全的。

表2 在土壤、植株中的最终结果

3 小结

本文对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消解动态进行了研究,实验获得较好的回收率、重复性和较低的检出限,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从消解速率测定结果来看,在大白菜上和土壤中的半衰期较短(t1/2<30d),属于易降解农药。收獲期植株中和土壤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均低于其MRL值,在建议施药剂量和方法下使用是安全的。本方法为预测其使用后在环境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其环境行为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正确评价其生态环境安全性及制定安全使用标准提供了方法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晶,董丰收,刘新刚,等.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梨中阿维菌素残留方法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2):18-2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788-2004.农药残留试验准则[s].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3] 赵领军,张丽军.冬枣中阿维菌素残留的荧光法检测试验[J].河北果树,2007(5):6-7.

[4] 孙明娜,万宇,朱传明,等.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J].安徽农业科学,2008,

36(18):7533-7534.

[5] 李再兴,宋存义,杨景亮,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废水中阿维菌素的含量[J].中国环境监测,2007,23(3):7-9.

[6] 周爱英,舒红英.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江西化工.2003,(4):122-124.

阿维菌素 篇12

水生养殖生物包括鱼、虾、蟹等多个不同的品种,阿维菌素的毒性较强,对不同类型的养殖生物的毒性差异较大,目前国内阿维菌素对鲟鱼[1]、鲫鱼[2]以及鱤鱼苗[3]等养殖鱼类的毒性有做报道,但是对虾类的毒性[4]资料较少。因此,在养殖生产中,特别是在鱼虾混养塘使用阿维菌素对养殖鱼类进行杀虫治疗时导致混养虾类中毒事故时有发生。笔者通过阿维菌素对南美白对虾的急性毒性试验来验证阿维菌素对南美白对虾的毒性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受试生物。

种类为南美白对虾,体长10.1~11.9cm,体重9.7~11.8g,平均体重约为10.5g。试验前选取体长和体重接近、健康且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暂养36h以适应室内试验环境,暂养期间试验生物死亡率低于5%,试验期间正常投喂饲料。

1.1.2 试验用水。

取地下水经过24h充氧曝气与经过高压灭菌的天然清洁海水混合,混合后水样的盐度调节到7.93~8.03,并检测混合后水样的各项理化指标。

1.1.3 试验药物。

试验药物为阿维菌素溶液,有效成分为阿维菌素,含量为0.2%。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玻璃水族箱进行,每个水族箱内的水体体积为50cm×50cm×40cm。试验设1#~6#6个不同浓度组和7#1个空白对照组,共7个试验组,进行48h连续试验。试验期间连续增氧泵充气,使试验水体中的溶解氧保持充足。各组试验虾均为10尾,密度为100尾/m3。试验药品的浓度:在试验开始后依次在1#~6#组水体中施加阿维菌素,使水中阿维菌素浓度分别为:0.75×10-4mg/L,1.50×10-4mg/L,2.25×10-4mg/L、3.00×10-4mg/L、6.00×10-4mg/L和12.00×10-4mg/L。在试验期间48h连续观察,发现受试虾死亡,及时捞出并做好记录。在试验前后分别检测试验水体的水温、p H值、溶解氧、氨氮、盐度。将48h内使试验生物体全部致死的最低浓度及下一个浓度定为最低致死浓度范围。

1.3 检测分析方法

水温测定方法为GB 17378.4-2007水温表法[5];p H值测定方法为GB 6920-86水质p 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6];溶解氧测定方法为GB 7489-87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6];氨氮测定方法为GB 7479-87水质铵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6];盐度测定方法为GB 17378.4-2007盐度计法[5]。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水体中理化因子指标值

试验水体中的水温、p H值、氨氮、溶解氧、盐度指标及其变化情况见表1,试验期间水族箱内水体的温度相对稳定,维持在25.0~26.5℃;试验前后试验水中p H值和盐度均有略微升高;水中的氨氮值受试验虾的排泄物影响,在试验后较试验前有所升高;试验期间水体的溶解氧充足,溶解氧在试验前后变化不大。

2.2 南美白对虾急性中毒症状表现

在施加药物之前所有试验组的受试虾较安静地潜伏水底层,或是在中、底层缓慢地游动,对外在人为的物理刺激表现迅速地游走回避状。施加药物之后试验中不同试验组的受试虾表现不同状态,空白对照组(7#)的受试虾在试验期间始终安静的潜伏水中底层缓慢的游动,期间对外在人为的物理刺激表现迅速地游走回避状,状态正常。对施加不同浓度阿维菌素的1#~6#组受试虾表现出如下症状:在施加药物后各组的受试虾开始表现不安、在水池四处游动,部分受试虾逐渐呈现不平衡的游动状态;而后失去方向感,缓慢垂直上下游动或是不断撞击四周水族箱的玻璃壁;最后停止游动侧卧或仰卧水底,虾体呈现麻痹昏迷状态,对外在的刺激无明显的反应,部分受试虾最后表现死亡症状,部分表现中毒症状,受试虾在试验后期逐渐恢复正常。

2.3 南美白对虾毒性症状反应情况

根据受试的南美白对虾对阿维菌素的毒性反应症状表现程度分为:无药物症状反应、轻度药物症状反应、明显中毒症状和死亡症状4种类型。其中轻度药物症状反应表现为失去方向感、四处窜动,游动时身体失去平衡;明显中毒症状表现为麻痹昏迷,对外在人为的物理刺激无明显的反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加入水体后南美白对虾的毒性症状反应见表2。

48h内空白对照组的受试虾无药物中毒症状体现。在试验过程中2#~6#组中所有受试虾体均表现出轻度药物症状反应,1#组有20%的受试虾无药物症状反应,80%受试虾表现出轻度药物症状反应。1#组在试验开始之后有40%的受试虾开始表现明显中毒症状,但是在试验进行了28h后所有的受试虾均恢复正常状态;2#组在试验开始之后有60%的受试虾开始表现明显中毒症状,在试验过程中有20%的虾表现死亡症状,70%的虾在后期恢复正常,在试验结束之后有10%的虾仍处于明显中毒状态;3#组在试验开始之后100%的受试虾开始表现明显中毒症状,在试验过程中有50%的虾最终表现死亡症状,试验结束后剩余50%的虾仍处于麻痹昏迷的明显中毒状态;4#组、5#组、6#组中100%的试验虾体表现出明显的中毒症状,并在试验期间内100%的受试虾先后死亡。

注:-表示未发生。下同。

2.4 死亡情况和最低致死浓度范围

由表3可知,48h内南美白对虾在7#组和1#组中无中毒死亡现象;2#组的中毒死亡率为20%;3#组的死亡率为50%;4#~6#组的死亡率均为100%,其中5#组和6#组在24h内即全部死亡。2#~6#组开始死亡时间分别为110min、270min,80min、50min、40min,2#~6#组试验虾的半数死亡时间和全部死亡时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南美白对虾的死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提高,死亡时间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阿维菌素使用48h内对受试南美白对虾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在3.00×10-4~6.00×10-4mg/L之间。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0~26.5℃、p H值7.50~7.82、溶解氧含量为7.82~7.99mg/L、氨氮0.020~0.359mg/L、盐度7.93‰~8.08‰的水体环境中,水体中施用阿维菌素浓度为1.50×10-4mg/L,48h内将导致体长10.1~11.9cm、体重9.7~11.8g、平均体重约为10.5g的南美白对虾中毒,48h中毒死亡率为20%;当水体中施用阿维菌素浓度为2.25×10-4mg/L时,48h中毒死亡率为50%;当水体中施用阿维菌素浓度为3.00×10-4mg/L时,48h中毒死亡率为100%。当水体中阿维菌素浓度达到并超过6.00×10-4mg/L时,24h内即可导致以上规格的南美白对虾全部中毒死亡。阿维菌素使用48h内对南美白对虾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在3.00×10-4~6.00×10-4mg/L。

试验显示水中使用一定浓度的阿维菌素将导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失去方向感、四处窜游,身体失去平衡,麻痹、昏迷乃至死亡。阿维菌素对南美白对虾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为3.00×10-4~6.00×10-4mg/L。试验也显示当根据药物的使用说明上的正常使用剂量使用(阿维菌素溶度0.75×10-4mg/L),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南美白对虾中毒死亡,但试验虾会有失去方向感、四处窜动,游动时身体失去平衡等轻度药物症状反应,且40%的试验虾表现出麻痹、昏迷、失去自由活动能力的中毒症状,而随着试验过程的继续部分中毒症状的虾会逐渐恢复正常;而在水体中施用高于1倍正常使用剂量(1.50×10-4mg/L)药物时就会直接导致60%试验虾明显中毒症状。

摘要:通过48h的急性毒性试验验证在水体中施用不同浓度的阿维菌素导致南美白对虾的中毒和死亡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5.0~26.5℃、pH值7.50~7.82、溶解氧含量为7.82~7.99mg/L、氨氮0.020~0.359mg/L、盐度7.93~8.08的水体环境中,使用阿维菌素后的48h内对体长10.1~11.9cm、体重9.7~11.8g的南美白对虾最低致死浓度为3.00×10-4~6.00×10-4mg/L,南美白对虾的致死时间随着阿维菌素浓度的增加而缩短,南美白对虾对阿维菌素中毒症状表现为麻痹、昏迷、死亡。

关键词:阿维菌素,南美白对虾,毒性,最低致死浓度

参考文献

[1]张启迪,潘宗海,刘文华,等.阿维菌素对鲟鱼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7(24):153.

[2]周杜挺,何可佳.氟虫腈等7种杀虫剂对鲫鱼的毒性及安全性试验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27(9):18-20.

[3]万松良,李建斌,汪亮,等.鳡鱼苗对2种新渔药的耐受力试验[J].现代农业科学,2009(1):110-111.

[4]姜增华,王祖华,丛宁.无机物和农药对罗氏沼虾潘伏幼体及幼虾毒性的研究[J].江西水产科技,2009(2):10-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阿维菌素】推荐阅读:

阿维菌素研究08-24

阿维灭幼脲06-15

上一篇:课堂的活力从哪里来下一篇:中国绿色科技的机会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