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光颜料

2024-05-15

珠光颜料(精选12篇)

珠光颜料 篇1

1 概述

珠光颜料是指具有珍珠光泽的一类颜料, 由于这类物质具有无色透明、折射率高、定向薄片层状结构, 使其在光的照射下, 能经多次折射、反射、透射, 而呈现出晶莹闪烁的珍珠光泽, 由此而得名。

1942年, 美国人Afwood提出用云母和TiO2合成珠光颜料;1963年, 美国的杜邦 (Do.Pont) 公司以天然白云母为原料, 用TiO2·H2O包膜制得一种新型珠光颜料——云母钛珠光颜料, 这种珠光颜料珠光好且耐光、耐热、耐硫、耐候、化学性质稳定, 加上品种多、着色力强、色相范围广、机械强度高、完全无毒, 它的出现为珠光颜料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标志着人工合成珠光颜料进入了一个成熟化和实用化的新时期. 现今它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纺织、造纸、皮革、玻璃、瓷器、化妆品、装饰品、建筑材料和汽车工业等领域, 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2 产品类型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以天然云母薄片为基材, 在其光滑的表面上以特殊的生产工艺均匀沉积一层或多层对光有高折射率的TiO2或TiO2和其它氧化物 (如:Fe2O3、SiO2等) 制成的珠光颜料。由于其氧化物膜层与云母基片的折射率不同, 且氧化物膜层又是透明的, 光在云母钛粒子上产生多次反射、折射、透射, 产生光的干涉作用 (如图所示) , 形成高质量的珠光效应和闪色效应, 从而呈现出柔和夺目、绚丽多彩的珍珠色泽, 并且给人一种深远的三维空间质感。

云母钛珠光颜料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银白色型、虹彩 (幻彩) 型、着色型。银白色型是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基本型, 是由于光在云母钛表面反射而没有透射, 因而只呈现单一的银白色相。虹彩型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氧化物膜层的厚度或层次而获得的, 表面膜层通过光的多次反射、折射、和透射产生干涉作用形成极好的珠光效应和视觉闪光效应, 而产生眩目璀璨的虹彩效果。

3 虹彩效应

近年来, 用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制造的高级装饰性涂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涂料界和汽车工业界的重视。就目前的市场需求而言, 研发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成为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之所以能产生五彩缤纷的虹彩效应, 主要是因为:第一, 随着云母薄片表面TiO2膜层的几何厚度的不同, 其反射光的光程差就不同, 因此某些波长的光发生相长干涉而增强, 另一些波长的光发生相消干涉而减弱, 从而就有不同的反射干涉光颜色 (其透射光为其互补色) 。对于粒径相同的云母薄片, 随着TiO2薄膜厚度的增加, 干涉色色相按银、金、红、紫、篮、绿的顺序周期性变化, 还可产生两种色光之间的许多过渡色相, 因而形成柔和华丽并带有金属光泽的珠光效果。当膜达到一定厚度, 由于光程差相差太大, 不同波长的光就失去相干性, 珠光效果就不复存在。第二, 当薄膜厚度一定时,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时, 将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当视角处于光线的反射角度时, 能看到最强的干涉色;当偏离反射角度时, 只能看到珠白色或其它颜色, 这种现象称为视角闪色效应。由它造成的颜色的变化, 称为色转移, 最大的色转移, 可以从一种颜色变为它的互补色。

4 生产工艺和制备方法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两种, 气相包覆法和液相沉积法.

气相包覆法, 是以可挥发的金属有机物为物源, 反应物以气态形式与流化状态的云母薄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气相反应, 金属有机物以原子形式进行分解, 分解出的金属原子氧化为金属氧化物, 沉积在云母薄片表面上, 使包膜和晶化一次完成, 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透明金属氧化物薄膜.该方法工艺技术要求高, 国外还未达到工业化程度.

液相沉积法, 是将预处理的云母薄片在水悬浮液中经搅拌使其充分分散, 在一定条件下, 通过溶液反应在云母薄片表面上沉积一层水合氧化物薄膜, 再经过滤、洗漆、干燥、焙烧等后序工艺处理而制得。该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至今, 主要工艺未有大的变动, 只在个别条件上有所调整, 其工艺技术已经成熟, 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通常是选用5-50微米且是经湿法粉碎的白云母基片, 将其制成一定浓度的浆液, 调节浆液的pH值至2.0左右, 升温至70~80℃, 然后以一定速度向溶液加入钛盐溶液, 这个过程必须缓慢进行, 常用的钛盐为TiCl4和TiOSO4, 利用钛盐易水解的特点, 在控制温度及 pH值恒定的条件下, 让钛盐水解成水合氧化钛, 并均匀沉积在云母薄片光滑的表面上, 形成一层高折射率的透明的TiO2·H2O膜层, 再经过滤、洗漆、干燥、焙烧使TiO2·H2O脱水生成TiO2, 即制得TiO2包膜的云母片粉。

其工艺流程如下:

这里, 简要介绍几种同属于液相沉积法的制备方法, 它们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包膜过程中。

4.1 加碱中和法

加碱中和法是将云母浆加热至所需温度, 再滴加TiCl4溶液, 在反应过程中, 钛盐水解会产生酸, 故需随时加碱控制其溶液 pH 值恒定。

这个制备过程中, pH值是影响TiCl4水解的关键, 直接影响水解速度和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珠光效果。因而需要在稳定的 pH 值和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一般以NaOH溶液作为碱液。

4.2 夹心层包膜法

夹心层包膜法是以加碱中和法为基础, 只不过所包覆的氧化物不同, 多用于制取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即:将云母浆加热, 向其中交替包覆TiO2层和SiO2层直至呈现所需的干涉色为止。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产品, 此制备过程需要缓慢进行, 并且要求反应温度稳定而适宜, 钛盐和锡盐的添加量控制适当。

4.3 复合包覆法

复合包覆法, 同样是以加碱中和法为基础, 它是同时以2种或2种以上的形式进行包膜处理。一种为内包覆层是无色透明金属氧化物膜层, 对光有干涉作用, 外包覆层是可吸收不同波长光的相同或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膜层, 对颜料起着色和增强遮盖力的作用;另一种与此相反。

此包膜过程需要在 pH 值和温度稳定的条件下进行, 以便获得光滑致密的TiO2膜层。

4.4 加热水解法

加热水解法, 是钛盐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因为钛盐的水解程度直接影响颜料的珠光效果, 因而需尽可能的使钛盐水解完全。

4.5 缓冲法

缓冲法是利用缓冲剂与钛盐水解过程中生成的酸发生反应, 来控制溶液的pH值。根据缓冲剂的不同类别一般可分为:有机酸钛法、酸性缓冲剂法。

(1) 有机酸钛法。

有机酸钛法所用缓冲剂为有机酸-钛盐的混合液。此方法所用的原料简少, 工艺流程简单, 无须控制溶液的 pH 值, 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制取的产品亮度高, 但由于使用有机酸, 使生产成本增加, 产品色泽发黄。

(2) 酸性缓冲剂法。

酸性缓冲剂法所用缓冲剂为金属 (如:Zn) 或金属氧化物。此方法原料成本低, 工艺流程简单, 无须控制pH值, 产物颗粒均匀细小, 包覆率高, 颜料珠光效果佳, 外观色泽好。但要求体系反应温度适宜 (最好控制在90℃) , 对生产设备要求较高。

对于以上方法, 综合考虑工艺条件、技术要求、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因素, 国内认为加碱中和法和酸性缓冲剂法较好。据称, 经大量小试、中试, 证明加碱中和法更好。通过查阅资料, 德国默克和美国迈尔公司的产品基本上也都采用加碱中和法制备。目前, 这种工艺已十分成熟, 许多其它制取云母珠光颜料的方法也由是它扩展而来。

5 包膜的复合机理

云母钛珠光颜料合成的关键是TiO2在云母表面的沉积, 即包膜。它的复合至少包括两个步骤:1、TiO2·H2O在云母表面上的复合。2、焙烧后生成的TiO2晶膜在云母表面的复合。

5.1 TiO2·H2O在云母表面的复合

这是一个钛盐水解, TiO2·H2O沉积的过程。以TiCl4为例, 将其加入云母浆液中, 加热水解, 加碱控制溶液pH值。其反应为:

TiCl4+NaOH→H4TiO4↓+4HCl

H4TiO4→TiO2·H2O+H2O

TiO2·H2O首先是因为静电引力而沉积于云母表面, 其次是因为TiO2·H2O吸附了H+ 而带正电, 而云母表面因为表面多余的O2— 键和-OH 键而带负电, H+与O2—键和-OH键均可成键, 在云母表面沉积了一层TiO2·H2O 后, 若厚度未达到要求, 需继续沉积时, 则TiO2·H2O与TiO2·H2O之间, 先是依靠彼此之间的H+的转移而发生聚合, 再是依靠范德华力, 从而使沉积得以继续进行。

5.2 焙烧后的TiO2晶膜在云母表面上的复合

焙烧后, TiO2·H2O转化为TiO2, 因为TiO2晶体往往以非计量比的形式存在, 即:TiO2-x。它属于负离子空位型化合物, 其晶体表面带正电。而云母表面有多余的O2-键和-OH键, 这二者与带正电且有负离子空位的 TiO2-x之间有一定的成键倾向, 从而使TiO2十分牢固的包覆在云母的表面上。

6 晶型

TiO2一般具有板钛型、锐钛型和金红石型三种晶型。板钛型是不稳定的晶型, 只存在于自然界矿石中。在制备云母钛珠光颜料的过程中, 钛盐水解产物经焙烧后所生成的TiO2主要为锐钛型。而云母钛粒子的表面膜层因TiO2的晶型的不同, 其珠光效果就有所不同。金红石型和锐钛型TiO2均属四方晶系, 它们晶胞中 TiO2分子数分别为2和4, 晶胞参数分别为, 金红石型:a =4.593、c =2.595, 锐钛型:a=3.784、c =9.515, 折射率分别为2.71和2.52, 相较之下, 金红石型TiO2比锐钛型TiO2致密、稳定, 有更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及折射率, 其着色力和遮盖力也较高, 耐久性能优、耐候性能好、光学性能好, 因而, 云母钛表面的TiO2 膜层以金红石型的形式存在最为理想。 (文献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将锐钛型转化为金红石型。)

7 结语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国外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珠光颜料, 它的开发和应用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制和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 90年代投入生产, 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产品的产量、质量、制备和应用技术水平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此, 许多高档产品所需的珠光颜料长期依赖国外进口, 尤其是目前需求量较大的虹彩型产品存在一个很大的缺口。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云母矿资源, 大力改善国产产品光泽度低、色纯度差、色相不鲜亮等缺点, 努力提高生产工艺技术, 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我国云母钛珠光颜料工业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缩短与工业国家同类产品的差距。

摘要:综述了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发展概况, 介绍了它的三种类型:银白色型、虹彩型、着色型, 着重论述了它的生产工艺和制备方法 (气相包覆法和液相沉积法) , 并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 分析了它的晶型类别 (板钛型、锐钛型、金红石型) 、包膜的复合机理和虹彩效应形成的原因, 并指出了国内产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云母钛,珠光颜料,虹彩效应,制备,复合机理,晶型

参考文献

[1]褚金敖.珠光颜料的开发动向[J].青海科技, 1995, 2 (2) :14-19.

[2]徐扬群.略论珠光颜料与涂料的色彩艺术[J].涂料工业, 1999, (11) :33-36.

[3]王世荣, 周春隆.银白色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究[J].涂料工业, 1995, (3) :9-12.

[4]张德文, 沈淑清.虹彩型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1996, 9 (2) :42-44.

[5]韩云芳, 谭俊茹, 侯文祥, 陈秀增.着色型云母系珠光颜料的制备工艺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18 (3) :167-171

珠光颜料 篇2

一、简单常规

我们的习惯的说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红+黄=橘黄(橙黄)红+黄=橙---------红多橘红 黄多橘黄

红+蓝=紫色紫+绿=青红+蓝=紫---------红多紫红 蓝多深蓝偏紫黄+蓝=绿色黄+蓝=绿---------黄多嫩绿 蓝多墨绿

红+绿 也很实用,常用来表示颜色很深,但又不是黑色的颜色的调配 :

标准间色是二原色等量混合的结果,不等量混合则滋生出不同色相变化。如:

红+黄=红橙(红多黄少,俗称桔红)红灰色:红多,黄、蓝少 黄灰:橙加黄 橙色(等量混合,俗称桔黄)黄灰色:黄多,红、蓝少 蓝灰:绿加紫 黄+蓝=黄绿(黄多蓝少)草绿蓝灰色:蓝多,红、黄少 红灰:橙加紫 绿色(等量混合)中绿纯灰:黑加白

蓝绿(蓝多黄少)深绿蓝紫(蓝多红少)原色适当相混: 二间色适当相混: 蓝+红=红紫(红多蓝少)

紫色(等量混合)

二、配色细分

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朱红、桔黄、藤黄)桔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土 黄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熟 褐 色 = 柠檬黄 + 纯黑色 + 玫瑰红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朱 红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暗 红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紫 红 色 = 纯紫色 + 玫瑰红

天蓝色 + 黑色(少量)= 墨蓝褚 石 红 = 玫瑰红 + 柠檬黄 + 纯黑色 白色 + 黄色 + 黑色 = 熟褐粉 蓝 色 = 纯白色 + 天蓝色 玫红色 + 黑色(少量)= 暗红粉 绿 色 = 纯白色 + 草绿色 红色 + 黄 + 白 = 人物的皮肤颜色蓝 绿 色 = 草绿色 + 天蓝色 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灰 蓝 色 = 天蓝色 + 纯黑色

蓝色 + 白色 = 粉蓝浅 灰 蓝 = 天蓝色 + 纯黑色 + 纯紫色 黄色 + 白色 = 米黄黄 绿 色 = 柠檬黄 + 草绿色 玫红色 + 黄色 = 大红(朱红、桔黄、藤黄)墨 绿 色 = 草绿色 + 纯黑色 朱红色 + 黑色少量 = 啡色粉 紫 色 = 纯白色 + 纯紫色 天蓝色 + 黄色 = 草绿、嫩绿啡 色 = 玫瑰红 + 纯黑色 天蓝色 + 黑色 + 紫 = 浅蓝紫藤 黄 色 = 柠檬黄 + 玫瑰红 草绿色 + 少量黑色 = 墨绿粉柠檬黄 = 柠檬黄 + 纯白色天蓝色 + 黑色 = 浅灰蓝黄色 + 白色 = 米黄

天蓝色 + 草绿色 = 蓝绿蓝色 + 白色 = 粉蓝

白色 + 红色 + 黑色少量 = 禇石红玫红色 + 白色 = 粉玫红

紫玉珠光硕果香 篇3

尹洁,1943年生,重庆市人,196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师承苏保桢、李际科、郭克等教授,擅长花鸟、人物画。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美术编辑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三峡画院副院长,重庆市渝中区美协副主席,重庆市职工美协秘书长。

作品《开发大西南》、《果露凝得》、《陈然》、《山妹子》分别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第三届全国年画展、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等国家级大展并获奖。

作品《春华秋实》、《喜庆图》、《珠圆玉润硕果香》为北京中南海、茅盾纪念馆等收藏;《版纳风情》、《圆缘》、《凝香》、《红荔双鸡》等约800余幅,被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人士收藏。

1999年在深圳大剧院举办《尹杰中国画作品展》,2001年、2002年两度受邀赴新加坡举办《尹杰中国画展》。

近年来,发表出版国画、油画、水彩画等美术作品1000余幅,参加全国各级美术展览20余次。他的成就被辑入《中国当代美术家名人录》、《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美术选集》、《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世界名人录》、《中日现代美术通鉴》等。

著名画家尹洁先生是国内外和美术界中享有美誉的“葡萄王”,系苏葆桢教授的嫡传弟子。尹洁刻苦好学、善思多问,为人诚实憨厚、尊师有道,深得苏老厚爱和赏识。只要是他想学的东西,苏葆桢总是亲自示范、耐心施教,无私地将绘画技法悉数传授。因而使他深受启迪、获益匪浅。

尹洁从小就富于想象、敢于创新,显示出特有的美术天赋和超凡的艺术专长。求学时他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小学开始学画,中学进入创作,16岁就在《重庆日报》、《中国工人》等报刊杂志发表大量美术作品,深受老师喜爱,令同学们羡慕不已。

1965年,尹洁从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和美术编辑工作。期间他创作的花鸟画光彩夺目、人物画栩栩如生。并在全国和省市的各种美术大赛中,荣获不少奖项。

尹洁的葡萄画早已名扬山城,受到广大的读者和美术界的赞颂与好评。然而画家对苏氏葡萄的领悟却鲜为人知。

不登泰山之巅,怎知泰山之高;不入大江之源,怎知大江之长。踏进苏氏画派这座艺术迷宫后,尹洁深深体验到,像苏葆桢这样的艺术大师并以葡萄画享誉世界,在国内绝无仅有。他说:“从古到今,画葡萄的画家无数,但是把葡萄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得如此传神、生动有韵的只有葆桢先生。他用水墨画的技巧把葡萄画得晶莹剔透,把质感、量感、光感、色感和体感表现得尽善尽美,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推向了新的高峰。”作为苏葆桢的入室弟子,尹洁对苏老的崇拜和爱戴可见一斑。

身系苏氏一大流派的继承者尹洁,之所以在群贤咸集的苏氏画派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并不仅仅是有缘深得“苏氏真传”,而是在画法上既尊重师训,又不拘泥于师道,有自己不断的创新,因此他的葡萄画别有一番天地。

在美术的求新路上,尹洁锲而不舍地潜心研习、认真揣摩,勤奋笔耕,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以传统法则衡量其作品,可见传统精神的文脉贯穿于绘画之中,以当代审美标准看待其作品,更可见充沛的新意和独特的个性跃然于笔墨之间。在当代花鸟画坛中,尤以主攻苏氏葡萄而言,他已成为不断以新作引起人们关注、实属罕见的一位老画家。

画画是考验一个画家的内在功夫。画家对表现对象的选择与整体把握,对色彩与光线的运用无时不在证明着他的艺术观察力和艺术表现力。从作品中不但可以看出准确的物体造型和外观,而且可以感到和谐之美。葡萄的晶莹、枯藤的苍劲、叶子的鲜嫩、小鸟的灵动、都在营造着一个个真实的幻影,而在这朦胧之中,你却能感受到无言的静穆所包蕴的画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尹洁早年选择了彩墨花鸟画,从最具传统的中国绘画语言出发,来展示自己的艺术历程。但他并没有陷入传统的辉煌,而是选取了传统花鸟画以境造意的精髓,把自己所掌握的现代绘画语言及对艺术的感悟和将西画的光、色、透视原理糅入作品里,使作品体现出新的特色和面貌,赢得有关专家和广大美术爱好者的青睐。

尹洁主攻葡萄,体现了传统的缜密法度和绝妙韵致。他运用恩师画葡萄的“两笔法”,又独辟蹊径地将葡萄融入生活,从而使他画的葡萄珠粒饱满、晶莹剔透、清香凝重、鲜嫩欲滴、落笔成趣。既有明暗虚实,更有色彩变化,真可谓“墨多而不滞、色艳而不俗、浓郁而不妖”,使作品回荡着一种吉祥和谐与时代同步的节奏与共鸣,是传统的,但不陈旧,是法自古人的,又是法自造化的。

尹洁先生的花鸟画有他独自的语言和风貌。以其中的葡萄为例,前辈画家由于受传统审美标准的制约,很难走出拘谨局限的圈子,他们的葡萄着重表现其形状与颗粒,而葡萄本身不赋有任何感情色彩。尹洁却一反常态与人不同,在画中巧妙地“请”来了不少客人,或是蜜蜂、小鸡、松鼠。让它们进入生活,从而注入感情、营造意境。

绘画没有高超的技巧不行,然而生活积累更为重要。为了画好葡萄,尹洁数上重庆歌乐山葡萄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同气候、不同位置的环境下,去观察、去研究,捕捉葡萄的各种变化。通过感性积累寻找艺术灵感,从而升华为理性的飞跃。

品读《迎风》,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含意深邃、直抒胸臆,回味无穷。在色调上,整个画面一反他原有作品中鲜艳夺目、光彩照人的设色,而是通篇朦朦胧胧、似黑非黑、似紫非紫,给人一种模模糊糊,如入梦幻中的感觉。画家追求的是灰暗朦胧之效果。注意黑白、紫绿、疏密、聚散之间的对比,从而显得十分匀称、和谐,使人觉得有一种亲切感。艳丽的葡萄虽然好看,鲜活、明亮却无法表达风雨中搏击这个主题,更难以展示画家的内心世界与向往,但尹洁作到了。《迎风》虽然看起来不好看,而包含的内容却非常深刻、丰富。在大自然的清晨雨雾中,几只鸟儿穿梭于葡萄丛中,刻画出飞鸟不畏艰难、迎风而上的精神。画家通过内心世界的披露从而达到对大自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赞美,弘扬奋斗、拼搏、向上的精神。

作品《迎风》,无不显示出画家准确的观察力与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熟练的绘画技法。更为难得的是他画的每一颗葡萄似乎成了他追求的知音或寄情的对象。花鸟画能达到苏葆桢葡萄画那种境界,是相当多的花鸟画家一生所奋斗的目标。但像尹洁那样不但能够走进去,而且能够走出来,练就出独具个人特色的画家,确是当今画坛中极为少见的。

《迎风》葡萄中的枝、藤和叶子,画家利用宣纸的渗透性能,精确地把握墨的枯润、深浅、浓淡。而运用水墨和敷彩渲染当为如烟似雾、朦朦胧胧的没骨画法,画出了葡萄和叶枝之间的构成关系,再以浓墨、赭色勾勒出葡萄,俄倾墨葡萄、紫葡萄跃然而成。进入眼前的是令人垂涎浴滴的葡萄以及密密麻麻的枝藤,它们仿佛从画中不断延伸出画外,真是神奇极了!

美术史论家、评论家、著名国画家禾子先生对尹洁作品作出这样的评价:“尹洁……以其扎实的西画功底和敏锐的色彩感受,创造性地强化了葡萄的质感、体感和色彩关系,使之葡萄更加晶莹剔透,生动强烈、鲜活喜人,使之画面色调更为丰富和谐、完美统一、令人赏心悦目,为之震撼,故有当代葡萄王之誉。……尹洁是一位勤奋、善思,擅长创作的实力派画家。他有着敏锐、深邃的创作慧眼和创作思维,时时创造全新的美,他有着一般花鸟画家不多具有的坚实造型功力,从而在艺术创作中翱翔自如、游刃有余……”

从以上的评价中,足以说明尹洁的作品经得起历史长河的检验和考证,也同样经得起权威专家的鉴定与认可。难怪尹洁的作品在全国的各种美术大赛中屡获大奖。

这显然是一个更富有底气与鲜活的领域,具有苏氏门风的葡萄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风系”(指尹洁作品《迎风》、《夏风》、《清风》、《晨风》系列作品)力作,开始频频地纳入画中,淳朴执着的民族信仰透过从容平静又井然有序的彩墨笔触,浮现于精致雅丽的画面之上,令人在愉悦的视觉享受中隐隐地感受到画家所倾注的思考含量,这正是尹洁先生在艺术创作上日臻完美的不懈追求。

液相沉积法制备金云母钛珠光颜料 篇4

金云母作为天然云母的一种,具有层状结构,有极高的电绝缘性、抗酸碱腐蚀等诸多优异性能。其热膨胀系数小,热性能优异,在950 ℃以下稳定,1000 ℃以上云母内部结构才发生变化。因此以金云母作为基材可显著提高云母珠光颜料的耐温性,但是金云母基珠光颜料国内外均鲜有研究[11,12,13,14,15]。本文采用液相沉淀法,以金云母为基材,TiCl4为沉淀剂,SnCl4为晶型促进剂成功制备金云母钛珠光原料,并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探讨。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及试剂

金云母,尺寸为10~30 μm;NaOH;37%盐酸;SnCl4,TiCl4,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1.2 金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

1.2.1 金云母活化

称取一定量的金云母于坩埚,并在800 ℃下置于马弗炉中煅烧2 h。此目的是使云母薄片在高温下脱去云母晶体的部分结晶水,使云母沿解理面垂直方向产生显著的膨胀而分层,同时显著提高云母的表面活性,利于包覆。煅烧后的金云母分别在10%的NaOH溶液,5%H2SO4溶液和蒸馏水中在90 ℃下各反应1 h;反应后抽滤,滤饼置于80 ℃烘箱中烘干,即可得到活化后的金云母。此过程有效地除去了金云母中碱溶性杂质和酸溶性杂质,并达到了活化云母表面的目的。

1.2.2 金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活化后的金云母,按照与水1:20的比例配成悬浮液;水浴加热,当水浴温度升至85 ℃时,用5 mol/L的盐酸调节溶液pH为2,反应10 min;同时滴加按照与云母质量比为1.2:1的3 mol/L 的TiCl4溶液、与钛液的摩尔比为1:12的0.1mol/L 的SnCl4溶液和适量3 mol/L 的NaOH溶液,TiCl4溶液滴速保持在4~6 s/滴,并保证三者几乎同时滴完;维持在85 ℃继续反应3 h;将初步产物离心洗涤至中性并于80 ℃烘箱中干燥12 h。干燥后研磨成粉末置于坩埚中,于马弗炉中800 ℃ 煅烧1 h。

1.3 性能测试与表征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为日本JEOL公司JEM-6460LV,进行形貌观察;X射线衍射仪(XRD)为北京普析通用仪器公司的XD-3,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铜靶,扫描范围2θ=3°~70°。

2 结果与讨论

2.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图1为金云母(a)和金云母钛(b)样品的XRD图。从图1(a)我们可以看到,在2θ=8.8°, 26.6°, 35.7°, 41.5°, 45.3°, 54.2°, 60.1°和68.6°处有明显峰值,对应于金云母的特征峰。而从图1(b)中看到除了金云母的特征峰,在2θ=27.6°和55.0°处均有较明显的峰值,对应于金红石型TiO2的特征峰,且2θ=27.6°对应于金红石型TiO2的(110)晶面。另外,图1(a)中金云母8.8°特征峰强度为10069 a.u.,而图1(b)中对应衍射峰强度降为5792 a.u.。产物与原料相比衍射峰强度下降许多,这也验证了金云母钛珠光颜料表面沉积了一层金红石型TiO2薄膜[16]。

2.2 扫描电镜(SEM)分析

图2(a)、(b)分别为金云母原料和活化后的金云母的扫描电镜(SEM)图像。从中可以看出活化后的金云母表面更光滑,说明活化过程有效地除去了金云母原料中的杂质,有利于TiO2在片层上进行沉淀包覆。图2(c)、(d)为金云母钛的扫描电镜(SEM)图像,从中可以看出TiO2纳米微球均匀地包覆在金云母片层上,且包覆致密。TiO2纳米微球粒径大约在30 nm 左右,大小均一,团聚现象很少,分散性好。说明以金云母为基材用液相沉积法制备珠光颜料亦可以得到和绢云母为基材时同样的包覆效果[17],TiO2均可以纳米微球的形式包覆于云母表面。

3 结 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采用液相沉积法,以金云母为基材,TiCl4为原料,SnCl4为晶型促进剂,成功制备了新型金云母钛珠光颜料,所得颜料具有柔和的丝绢光泽和良好的珠光效果。产物中TiO2纳米微粒包覆致密,均匀,粒径均一,团聚现象少。关于金云母珠光颜料的耐温性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摘要:以耐高温性能优于绢云母的金云母为基材,TiCl4为沉淀剂,SnCl4为晶型促进剂,通过液相沉积法成功制备金云母钛珠光颜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对金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结构进行表征,重点探讨了该种液相沉积法对金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制备效果。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均匀地包覆于金云母表面,且TiO2纳米粒子粒径均匀,分散性好。

中班美术《颜料宝宝去旅行》 篇5

中班美术《颜料宝宝去旅行》

活动目标:

1、感知水粉颜料的特性,尝试用流淌的颜料组合图案。

2、锻炼创造性思维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滴管、颜料、托盘、纸、油画棒、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引入:

过渡语: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今天颜料宝宝也想去旅行,你们想带它去哪里旅行呢?

(二).出示材料与幼儿共同交流作画流程

1、介绍材料与方法:

过渡语:今天,我们请托盘和滴管来帮忙。

(1)用手指捏住滴管的头,放到装颜料的罐子里松开手指,让滴管吸满颜料。

(2)将滴管靠近纸张,手指轻轻一捏,滴一滴颜料在纸上,滴管放回颜料罐。

(3)轻轻摇动托盘,让颜料在纸上行走,走到边沿时改变方向,走不动时再滴颜料。

2、大胆想象,进行添画

交流讨论:颜料宝宝去旅行会碰到哪些朋友? 师:我们可以请油画棒来帮忙,在空格处添画一些五颜六色的圆点当它的朋友。

(三).创作表现:

过渡语:颜料宝宝已经等不急了,我们来当小导游带它们去旅行吧。

1.请幼儿当小导游,用滴管吸颜料的方法来带颜料宝宝去旅行。

2.提出作画要求:

(1).一根滴管只能吸一种颜料来画,需要另一种颜色时就必须换滴管。

(2).颜料一次只滴一滴,颜料走到边沿时要及时拐弯。

(3).手不小心沾到颜料可以用湿抹布擦一擦,要保持画面整洁。

(四).欣赏评价:引导幼儿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同伴、老师介绍自己带颜料宝宝去哪里旅行?和谁成了好朋友,一起玩什么?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绘画材料,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请幼儿园让颜料在纸上任意地滚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颜色的过程中体验不同作画方式的快乐,初步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欣赏能力,用水粉颜料进行颜料流淌的方法,易于幼儿掌握,并且对于新奇的绘画方式,幼儿很有兴趣,都很开心的带着自己的颜料宝宝去旅行,在快乐中学习。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个别幼儿出现用滴管拖动颜料,而不是使用托盘,带着颜料滚动起来,可以在下次教学时,引导幼儿可以拿着托盘像开小汽车一样,边玩边进行绘画,2.示范教学时,桌子高度不够,出现部分幼儿看不到,并且示范的颜色不够鲜艳,下次需要改进

我爱“珠光宝气” 篇6

金玉良“缘”

谈到自己与珠宝鉴定行业的缘分。小小回忆说,16岁那年,父母带她到云南丽江古城旅游,逛一家小古玩店时,她被一件美轮美奂的玉蝴蝶吸引住了,立即花了三百多元钱买下来。可后来,地质专业出身的父亲看穿了“真相”,“这是‘B货’,根本不值这么多钱!”父亲一番分析,小小茅塞顿开,没想到小小的玉石背后竟有如此大的学问。从此,小小对这种“奇妙的石头”产生了浓厚兴趣。1997年,小小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在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通过学习宝石鉴定原理和方法、珠宝玉石评估、宝石加工工艺学、珠宝商贸、首饰设计等专业课程后,小小大开眼界。她说:“过去只知道天然宝石十分昂贵,除了有瑰丽迷人的色彩外,自己并不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习矿物学后才知道,宝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

小小说,“读这个专业不仅仅是因为兴趣,还因为我对珠宝鉴定师印前景十分看好。据我了解,国内外珠宝鉴定人才紧缺,为此这类人才大有‘钱’途。以上海为例,上海钻石珠宝业约需10万从业人员,销售额将达到30亿至50亿美元。据专家预测,仅上海一地的珠宝鉴定师的缺口就在1万名以上,同时,珠宝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也相当可观,一般珠宝鉴定人员的月薪在4000元左右,一个成熟的珠宝鉴定师年薪则在10万元以上。一个优秀的首饰设计师月薪可以超过5万元,最低也在万元以上。”

2001年,小小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证书,并很顺利地进入了享有全国珠宝百家优秀企业美誉的南京方久珠宝首饰有限公司。2002年,小小进修取得了“FGA”证书(世界上享有最高荣誉的珠宝鉴定师资格证书之一,证书获得者所签署的珠宝鉴定证书具有国际通用的权威性和至高的法律效力)。目前的小小,已经算是颇有知名度的珠宝鉴定师了。

十八般武艺

说起珠宝鉴定师,人们头脑中能想到的词就是珠光宝气、眼花缭乱,然后就是醇香的红酒、浪漫的轻音乐,似乎很小资……“其实不然”,小小这样解释,“我们平时上班更像是在实验室埋头做实验,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鉴别,粗算一下,一年一个鉴定师要鉴别几万个物品。每天对着各类珠宝看,看得眼睛都痛,想优雅也优雅不起来啊。随着珠宝行业造假技术越來越高明,用来鉴别珠宝的仪器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端。这些仪器价值不菲,最贵的要达到一两百万。所以,这份工作讲究的是准确严谨,而不是浪漫情调。”

“在我眼里,这是份很有趣的工作。每天接触的珠宝都是不一样的,它们有着各自的美丽,而我的工作就是把它的美丽呈现出来,肯定出来。有人会说这份工作很枯燥,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实际上每一块宝石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份鉴定与判别都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都说珠宝鉴定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小小笑着说:“此言不假。珠宝鉴定师要有深厚的理论,但同样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时候,客户看我们做鉴定,也没闲什么特殊的測量仪器,就一个放大镜,就以为我们是在靠感觉来做判断,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如果没有这行的真实经验,是啥感觉也不会有的。另外,随着新宝石出现和新伪造办法的层出不穷,我们要及时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此外,从事这个行业,还得有好的身体呢,因为一场鉴定下来,注意力高度集中,常让人感觉疲惫不堪。”

那么,怎样成为一名珠宝鉴定师呢?小小提出了一些建议,“可以在高校就读相关专业,比如本科专业中的宝石与材料工艺学,高职专科专业中的宝玉石鉴定与加工技术,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职业技术培训。不管哪种形式的教育学习,要想当国家注册珠宝鉴定师,必须考取资质证书才能上岗。要当珠宝鉴定师,一定要能耐得住寂寞!如果每天都要过手下属于自己的宝物,如果一年里要看几万件珠宝,而与此同时从物质上看生活状态仅是温饱,那么耐不住寂寞是不行的。细心、耐心、自信、有责任感,这是入行必要条件。”

珠光颜料 篇7

关键词:液相化学沉积法,云母珠光颜料,研究

云母珠光颜料分为单覆层结构和多覆层结构两类,单覆层结构云母珠光颜料的遮盖性能较差,多覆层结构遮盖性能较强。云母珠光颜料由单一色相的银白色型发展到多色相的彩虹型珠光颜料。其中多覆层结构中以云母钛珠光颜料最为优秀。

1云母珠光颜料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1.1云母珠光颜料的研究

以云母粉为基底材料,在其表面附着一层具有较高折射率的透明金属氧化物薄膜制成的云母珠光类颜料,由于光的干涉和反射作用从而产生色彩斑斓的珠光光泽,色彩变换从柔和缎面至耀眼闪烁。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开发出,一经开发,这种新型珠光颜料的优良特性就被广泛应用到了很多领域[1,2,3],其特点如下:优良的耐候性、无毒、耐酸、耐碱、不导电、不导磁、化学性质稳定等。 本文就是基于此研究其前期制备的方法。

随着云母珠光颜料应用范围的扩大,其覆盖性、上色率、通透点、长效性及抗光性等都还有大大折扣之处,在市场对接上受到很多制约,因此对这些内部特性的改良是目前珠光颜料研究的首要任务。无机化学材质原料外部改性是新世纪以来材料科学领域内新生的一种创新技术,大家运用这种改变性质的机理对开发高品质云母珠光颜料展开了深层次的研发,使其成为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功能性颜料。 通过各种研究发现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一种新型的合成珠光颜料。

1.2云母钛珠光颜料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

现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已有各种类型的云母钛珠光颜料系列产品,而且仍在进一步继续开发[4]。目前,全世界云母珠光颜料的总产量超万吨。我国在云母珠光颜料的探究和市场对接方面起步较晚,我国云母钛珠光颜料的研发、生产和市场对接均处于低级起步阶段,不管是成品的产量、技术水平和市场对接都在一个低层次徘徊,与国外相比无论在研究开发还是在市场对接上仍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开发品种单一,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这一领域颜料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加大对多覆层云母钛珠光新型颜料的研究力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最初探索领域

2.1单、多覆层云母钛珠光颜料的选型

如上述所述的品种很多,但研究方法多采用溶液沉积法[6], 其共同制备工艺如图1所示。

2.2云母珠光颜料的生产方法

(1)p H值调节法(缓冲剂选型不同)

此实验利用不同种类的缓冲剂来调节p H值,缓冲剂的类别又可大致归类为:

1弱酸钛溶液法:此法的缓冲剂包括多羟基有机酸或可电离多元有机酸(如乙酸、橼酸等)。随着金属型钛盐的水解。 在云母表层上沉积的是含H2O的有机酸钛,末期经烘烧得到的金红石型的云母珠光颜料。这种方法制得的颜料颗粒小,成品光亮度高,工艺容易,p H值范围广,但产品色泽不好。而且由于使用多元有机酸经济成本飙升。

2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酸性溶解液缓冲剂法:顾名思义是指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的成型物如铁粉、锌片、三氧化二铝、锌的氧化物等。这些金属元素或其氧化物可以和钛盐水解产生的酸发生化学变化从而起到调节p H值的功效。该过程原材料易得, Ti O2微粒在云母表面分布均匀,包覆率完好,色度较好。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酸性溶解液缓冲剂法不能影响成品的色度。

3有机碱尿素调节p H值法:加热升温后缓慢分解,从而起到控制溶液酸碱度的作用。实验工艺见图2。

此工艺条件下p H值容易控制,产品质量稳定。

(2)在气相环境中用化学方法沉积

首先气态- 固态下反应,在较高温度下使metal- 有机化合物发生化学分解并同时沉积在主体材质云母表面,使晶体化和表面附着一次性完成。

(3)化学诱导法[5]

二氧化钛的两种晶型,即金红石型和锐钛型,对珠光贡献大的是金红石型,一般的方法是通过高温煅烧使锐钛型向金红石型转变,但在高温条件下云母基质很容易遭受破坏,而且能耗也大。加入合适的金红石促进剂,能解决此问题,目前一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锡盐促进剂(如Sn Cl4),也有用复合化学诱导剂的(如Zn O和C)。

参考文献

[1]P.Nowak,S.Noviski.90年代及未来的汽车用珠光颜料[J].中国涂料,1999,(1):24-26.

[2]谢金根,肖菁.非金属云母钛彩色珠光油墨的研究[J].江西科学,1997,15(1):56-59.

[3]张宏,胡彬,杨世俊.丝棉涂料[P].CN1313366,2001:9-19.

[4]TAKEUCHI MASAGI YOSHIO;SUZUKI KEITA;MINOHARA AKETOSHI.Pigmentary ceramic substrates bearing metal dots,EP0313281.1989,(04).

[4]Sullivan;William J.(Ossining,NY);Birch;Thomas J.(Cold Spring,NY).Intensely colored pearlescent pigments[P],US5273576,December28,1993.

古代绘画颜料与早期颜料的开端 篇8

最早的颜料

在15000年之前, 洞穴人开始使用颜料来装饰他们的洞穴内壁。最早的颜料都是土系颜料, 他们包括了土黄、土红与粉白。同时, 他们还利用焚后的动物脂肪来取得了炭黑。这些颜料被用来绘画出光感而细腻的作品,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些模板。

古埃及人

已有证据表明,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 古埃及人便已经具备了制作颜料的能力。他们通过水洗来提高土系颜料的纯度, 并借此来提高颜料的色彩强度与纯度。同时, 他们还用到了一些新的原材料。最著名的古埃及颜料是埃及蓝, 生产于约公元前三世纪, 这是一种由沙子和铜制成的一种蓝色粉末。这种颜色直到16世纪才被Smalt所取代, 而在19世纪钴蓝则又取代了Smalt的地位。

埃及人还用到了孔雀石、石青与朱砂。他们把这些矿物质碾碎并水洗来制取颜料。朱砂被认定为最早的亮红色颜料。

植物染料是古埃及人的另一项杰作, 他们找到了一种通过透明的白灰来从混合的染料中提取色素的方法, 这个过程称为“色淀合成”。

古代中国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与古埃及一样驰名世界。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明, 例如钟表和纸等。而在颜料方面也同样如此, 中国人对于朱红色的使用比罗马人整整提前了两千年。在古时候, 中国人利用把水银与硫磺加热, 来生产出一种非常不透明的红色色素。这种色素直到18世纪才完全被朱砂取代, 而在二十世纪末, 出于更好的耐晒性的考虑, 艺术家们采用镉系的红色来取代朱红。

古希腊与罗马人

古希腊人为艺术家颜料的发展同样做出了贡献, 他们首先开发出了铅白, 一种完全不透明的白色。生产的过程需要好几个月, 方式是通过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 把数根铅条堆积在醋和动物的粪便中。这样的方式 (后来仅有小部分改进) 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 在那时仍在争论它是否应该被视为最好的艺术家颜料色素。这种颜料的物理结构, 以及与油之间的化学反应, 使它可以提供一种柔韧度极佳且持久的颜料膜。古希腊人还制造出了红铅, 一种可以作为绘画底色的金属, 它一直被画家们所使用,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铅系列的色素被全面禁止。

古罗马的颜料在极大程度上继承了古埃及和古希腊的方法, 公元79年的庞贝便是其中最好的历史明证。朱砂, 被数次证实应用在庞贝的墙体画中。在此期间另一种重要的颜料是泰尔紫, 它也是最为昂贵的颜料之一。这种颜料, 需要从海螺的腺体中研磨制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海螺贝壳, 然后在地中海岸通过古代的染料生产途径制造。1908年, P.Friedlander利用12000个海螺采集了1.4克的泰尔紫。由于其高昂的价格, 泰尔紫仅仅被用来为古罗马君主的长袍进行上色。

文艺复兴时期

在文艺复兴前的1000余年间, 艺术家所使用的颜料并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直至14世纪的文艺复兴, 才带来了许多新型的色素原材料。

意大利人进一步开发出了土系颜料, 他们通过煅烧的方式来制造出了深红色的“熟赭”和深棕色的“熟褐”。土系颜料的使用是他们绘画技法中的显著特征。土绿是他们在绘画肉色色调时常用的底色之一。

意大利人还在古埃及的基础上改进了铅的生产工艺, 并藉此开发出了不透明的铅系颜料。但是在大家的印象中, 文艺复兴的个性还当归属于天然群青色的开发与使用。

作为色素之一, 天青石在开始时仅仅是被简单研磨后便投入使用。然而即使是最好的矿石, 仍然含有高达90%的杂质。不过,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们发现从天青石中提取出来的蓝色可以对于绘画有很强的帮助。这种明亮的深蓝色可以提供出绝佳的耐晒牢度, 同时它也是已知的最为昂贵的色素材料。这种高贵的颜色也是圣母像得以呈现出高雅的蓝色的因素之一。

现代色素的开端

直到十八世纪, 世界上还没有实现各个洲之间的贸易互通, 现代化学工业也还并未兴起。

1704年, 一位德国的颜料制造商Diesbach在制造红色染料时, 由于他当时已经用光了本该作为原材料的纯净的碳酸钾, 便只能用混了动物油杂质的碳酸钾作为替代。然而这样一来, 本该得到的红色却意外地变成了紫色和蓝色。这便是世界上第一种化学合成颜料, 普鲁士蓝的离奇创造过程。普鲁士蓝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常用的颜色, 而且它具有一种奇怪的能力, 它可以在白天的光照下褪色而在夜晚复原。

十九世纪早期

十九世纪早期的工业革命, 为色素的制造与贸易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与可能。出于市场上对更持久的颜料的需求, 科学家们开始了更积极的尝试, 并开发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传统色”的颜料。

钴蓝在1802年由Thenard研制出来, 它可以提供一种绝佳的透明效果, 而且这种颗粒化后的蓝色具有极强的持久性。它在制陶业中被广泛应用, 同时, 画家们也喜欢它用来做减色和快干的效果。钴绿虽然在更早些的1780年就被开发了出来, 但却在钴蓝之后才投入使用。钴紫与钴黄同样属于钴系颜料, 分别在1860年与1862年问世。另一种重要的钴系颜料钴天蓝, 在1805年问世。通过氧化钴与铝、磷、锡、锌等金属的结合, 不同色别的钴系颜料被大量开发出来。由于钴系颜料的价格昂贵, 因此对于更有性价比的蓝色颜料的研发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 在由法国政府悬赏出6000法郎的奖金, 来鼓励化学师们去研制成本可以控制在300法郎每千克之内的群青色。法国的化学师和德国的化学师都做到了这一点, 不过这笔奖金最终被Guimet在1828年获得。著名的法国群青也从此问世, 这种色素与天然群青有同样的化学结构, 而且由于其并无天然群青的杂质而使得它的色泽更加纯正。

十八世纪末期出现的新材料, 也在这一阶段的颜料开发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美国1820年对于铬的开发, 为铬黄颜料的生产提供了更简单的方式。铬黄是一种价格虽低然而却具有很强不透明性的颜料。虽然铬系颜料有变黑的趋势, 但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它们都始终由于具有很好的遮盖能力与性价比而被画家们所喜爱。从化学成分上讲, 这类铬系颜料都有铅元素, 因此在那时法律最终中止了它们的使用。

类似地, 在1721年锌元素的成功提纯给十八世纪末期氧化锌的使用提供了可能。由于它的毒性更小、而且在水彩中的持久性更好, 因此艺术家们更倾向于使用锌白来代替铅白。然而锌白始终受到遮盖能力较差的诟病, 直到1834年, 人们才通过加热氧化锌使得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这种类型的氧化锌颜料也被称作中国白。

早在1817年, Stromeyer便研制出了金属镉, 然而直到1846年, 镉黄才首次被应用到艺术家颜料的生产中。随即, 由于镉黄系颜料极好的持久性、丰富的色别系列、始终的色强度和高不透明性, 各种镉系的黄色迅速成为了黄色系这一区域的中流砥柱。而镉红却直到1910年才被开发。

最后, 这部分的历史还需要另外两种著名的艺术家颜料的补充才能完整。首先是印度黄, 这是一种非常美丽而透明的颜色, 同时耐晒牢度绝佳。它是通过奶牛的尿液中提取出来的, 而且这种奶牛只能喂食芒果的树叶。最终这种虐待奶牛的行径被印度政府在二十世纪初期所禁止, 因此一系列色素被开发出来去试图填补印度黄的位置,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

稀土黄色颜料研究进展 篇9

开发环境友好型黄色颜料,取代正在危害人们健康和环境的钒锡黄,钒锆黄,镉黄,铅锑酸盐(Pb Sb O3)等有毒金属黄色颜料成为研究热点。稀土元素由于其f-d电子层具有未填充满的电子,其电子跃迁具有电荷迁移带,因此能发射或吸收从紫外、可见光到红外光不同波长的光,而且每种光的波长范围很窄,稀土离子电价高,半径大,易受极化,极化强度愈高折射率愈大,某些稀土化合物产生有效的光吸收,稀土制成的各种颜料比其他颜料的颜色更柔和、纯正、色饱和度及明度更好,在陶瓷颜料中利用稀土离子的高折射率,使画面色泽鲜艳[1,2]。

近年来稀土在黄色颜料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金属氧化物无机颜料,它是在颜料基体中掺杂了有色过渡金属离子或稀土离子,在颜料中起发色团的作用[3],典型的掺杂或作为基底的离子有Mo6+、W6+、Si4+、Ti4+、Zr4+、V5+、Ta5+、Ca2+及稀土离子La3+、Ce4+、Pr4+、Nd3+、Sm3+、Gd3+、Tb4+、Er3+、Y3+。稀土黄色颜料具有耐腐蚀、高温下稳定、无毒无公害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陶瓷颜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稀土颜料的进展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稀土黄色颜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组成、掺杂离子、矿化剂和灼烧温度对黄色颜料晶体结构和呈色机理影响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1 镨黄颜料

镨黄是陶瓷工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黄色颜料之一,常用的镨黄颜料以锆、镨为基的黄色颜料,镨黄颜料具有色彩鲜艳,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高,遮盖力强,呈色均匀,亮度大,着色力强等优点[4,5],常用的镨黄颜料主要有锆镨黄和铈镨黄。

1.1 锆镨黄

锆镨黄的研究较早,近些年,人们对颜料有更高的要求,对锆镨黄的研究也不断深入。Nero[6]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Pr掺杂Zr Si O4颜料,Pr-Zr Si O4颜料的锆英石相结构对其黄色色调起关键作用,Pr掺杂可以促进锆英石相结晶,掺杂3%的Pr促进锆英石相结晶达到最大值,当掺杂Pr量增加到10%时,锆英石相晶体数量减少,单斜Zr O2伴随着四方Zr O2成为主导晶相,同时出现Pr2Zr2O7晶体相。添加矿化剂促进了锆石英的形成,并对颜料的颜色影响较大[6,7],在加入Na F和Na Cl作为矿化剂时,锆英石相峰值非常强,Si O2峰值全部消失,颜料颜色由白色转变黄色,这是因为Pr4+进入到固溶体锆英石晶格内,显示出自身颜色;加入Li Cl作为矿化剂时,更好提升锆英石结构和颜色的差异,颜料颜色显示亮黄色,虽然亮度值(L*值)略有降低,但大大提高了色度坐标b*值,Li Cl为矿化剂得到了最佳的黄色颜料;加入Mg Cl2作为矿化剂时,尽管促进锆石英晶相的生成,但是对颜料颜色没有影响,倾向于无色。

1.2 铈镨黄

以萤石结构的Ce O2为基底、Pr为发色载体掺杂其他稀土元素,用固相法合成了组成为Ce0.95-yPr0.05LnyO2-y/2(Ln=La,Gd,Nd)(y=0.05~0.85)系列的黄色陶瓷颜料[2,8,9],该系列颜料与硼酸盐和硅酸盐混合制备成釉料,随着Ln掺杂量增加,釉料色调由暗橙色变为亮黄色,亮度值(L*值)增大,色度坐标a*值降低,b*值升高,当Ln掺杂量y=0~0.85时,得到不同亮度的黄色颜料;XRD表征结果表明,当y=0.05~0.55时,观察到衍射峰均为萤石结构的Ce O2,在1300℃灼烧条件下,Pr6O11和Ln2O3溶解在Ce O2晶格中,形成固溶体,当y=0.75~0.85时,观察到有Ln2O3峰值,黄色颜料由不同化合物组成的。掺杂Ln元素颜料颜色改变,是由于Ln3+的离子半径大于Ce4+和Pr4+,Pr4+和Ln3+进入到萤石结构Ce O2晶格中取代Ce4+位置,随着Ln3+掺杂量增大,晶格常数a增大,晶胞体积也增大,致使晶体颜色发生改变[10,11]。

2 铈基黄色颜料

2.1 稀土掺杂Ce O2黄色颜料

Strnadlova[12,13]用固相法合成了组成为Ce1-xTbxO2(x=0.1~0.9)颜料,在陶瓷釉料中灼烧温度从1300℃到1600℃对颜料颜色性能影响较大,色度坐标a*、b*和颜色饱和度C*随灼烧温度升高而升高,亮度值L*和色角Ho随灼烧温度升高反而下降,在灼烧温度为1600℃条件下,随Tb掺杂量增加,颜料在釉料中显示的颜色由暗橙色向亮黄色转变,当x=0.6~0.9时,颜色为亮黄色,在x=0.3~0.9时,XRD表征结果表明,在萤石结构峰旁边有另外峰值存在,有少量第二相存在。

2.2 钼掺杂Ce O2基黄色颜料

采用固相法向Sm2Ce2O7中掺杂Mo制备黄色颜料Sm2Ce2-xMoxO7+δ(x=0~0.4)[14],随着Mo掺杂量增大,Mo6+进入到Ce O2晶格中,晶格常数略有降低,并有O2p-Mo4d电荷转移,颜料颜色由乳白色变为黄色,色度坐标b*和颜色饱和度C*值升高,而色角Ho没有明显的变化,最佳的黄色颜料组成为Sm2Ce1.6Mo0.4O7+δ(L*=86.3,a*=-5.0,b*=55.0,C*=55.2,Ho=90.5)。添加矿化剂制备Sm2Ce1.6Mo0.4O7+δ黄色颜料时,灼烧温度大于1350℃,XRD表征结果为单相立方萤石结构,而灼烧温度低于1350℃,有杂相存在;添加矿化剂Li2CO3促进萤石相形成,同时伴随着b*值、C*值和H°值略有升高;Na F、Na Cl和Ca F2作为矿化剂,制备的颜料a*值、b*值和C*值相对降低,而色角Ho升高;H3BO3作为矿化剂时,制备的颜料a*值升高,而b*值、C*值和H°没有明显变化。Vishnu[15]用固相法合成了Y2Ce2-xMoxO7+δ颜料,XRD表征结果,灼烧温度为1500℃时,得到纯立方萤石相,随Mo掺杂量的增加(从x=0到x=0.5),色度坐标b*值升高,颜色饱和度C*值升高,色角(H°=94.1~102.8)在黄色区域,带隙能量降低,颜料颜色由乳白色变为亮黄色,最佳的黄色颜料组成为Y2Ce1.5Mo0.5O7+δ(L*=90.2,a*=-4.5,b*=62.4,C*=94.1,H°=94.1)。

用草酸铈钐和钼酸铵为原料,硼酸作为矿化剂,固相法合成组成为Smx Ce4/5(1-x)Mo1/5(1-x)O(2-0.5x+δ)(x=0~0.5)的颜料[16],当掺杂Sm量为x=0~0.3时,颜料显示黄色,其中组成为Sm0.3Ce0.56Mo0.14O(1.85+δ)颜料的b*和C*值最大,H°值接近90°,是最佳的黄色颜料;2007年,Sreeram[17]用Ce2(CO3)3和Na2Mo O4为原料,Na2HPO4为矿化剂,在600~1100℃灼烧,固相法制备出黄色颜料,XRD表征结果,在不添加矿化剂时,得到Na Ce0.5(Mo O4)晶体,同时伴随少量的Ce(Mo O4)2相存在;添加矿化剂时,又出现少量Ce PO4相。颜料颜色随Mo掺杂量增大,制备的颜料a*值、b*值增大,颜料的黄色调增大,掺杂Mo后可以调节晶体带隙的宽度和位置,使颜料颜色产生黄色调;在铈磷摩尔比Ce∶P=1.0∶0.3~1.0∶0.6时,颜料的a*值、b*值升高,Ce∶P=1.0∶0.6~1.0∶1.0时,a*值、b*值减小,掺杂Mo和添加矿化剂合成最佳的黄色颜料计量比为Ce∶Mo∶P=1.0∶0.08∶0.6。

2.3 锆、钛掺杂Ce W2O8黄色颜料

共沉淀法制备Ce1-xMxW2O8(M=Zr或Ti,0≤x≤0.6)的颜料[18],x-射线分析表明,所有颜料为无定形固体,吸收光谱表明,颜料的光吸收取决于组成,由于O2p-Ce4f和O2p-W5d双电核转移跃迁,Zr或Ti掺杂入无定形Ce W2O8颜料中改变了带隙的宽度和位置,无定形Ce1-xMxW2O8颜料可以有效吸收蓝光,颜料颜色显示出黄色,根据吸收光谱表明,光学带隙能量随颜料的组成改变,Ce0.8M0.2W2O8光学带隙能量最低且色度坐标b*值最大,是最理想的黄色调。

2.4 Ti O2-Ce O2黄色颜料

Prabhakar Rao[19]用固相法合成组成为(Ti O2)1(Ce O2)1-x(Sm2O3)x/2颜料,Sm3+掺杂大大提高颜料的色度坐标b*值而减降低了a*值,并在600~800nm处具有高的反射率,颜料(Ti Ce0.2Sm0.8)O3.6显示良好的黄色调。Santos[20]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 O2)0.9(Ce O2)0.1的黄色颜料,XRD表征这种颜料是由Ce O2和Ti O2组成的混合物。

2.5 SiO2-CeO2黄色颜料

Masui[21]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1-x)Si O2-x Ce O2黄色颜料,XRD结果表明,随Ce O2含量增加,衍射峰为纯Ce O2相特征峰,从吸收光谱中测定组成为0.45Si O2-0.55Ce O2颜料带隙能量最低,是具有高热稳定性的黄色颜料,适用于塑料和绘画颜料。

2.6 CeS黄色颜料

用氯化铈与升华硫为原料,通过研磨、还原气氛条件下灼烧的方法[22],制备出亮黄色单硫化铈颜料,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颜料颜色逐渐变成黄色,在1200℃时达到所需的亮黄色,形貌为棒状的Ce S黄色颜料。类似的硫化物黄色颜料还有Ce2Si S5,Ce6Si4S17,Ce4Si3S12[23],这种黄色颜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以在陶瓷工业中得到应用。

2.7 钽掺杂Ce0.8Zr0.2O2黄色颜料

用固相合成法合成组成为Ce0.8Zr0.2-yTayO2+δ(y=0~0.05)颜料[24],掺杂Ta取代组成为Ce0.8Zr0.2O2中的Zr元素,随着掺杂Ta量增大(y=0~0.03),颜料颜色从白色到黄色变化,亮度值(L*值)降低,色度坐标b*值及颜色饱和度C*值升高;随着掺杂Ta量继续增大(y=0.04~0.05),亮度值(L*值)、色度坐标b*值、颜色饱和度C*和色角Ho均降低;在固溶体Ce0.8Zr0.2O2中,用Ta5+取代Zr4+,由于Ta5+和Zr4+离子半径相差不大,晶包常数变化不明显;当Ta掺杂量y>0.03时,伴随着Ce0.8Zr0.2O2的立方萤石相有少量的Ce Ta O4相形成。掺杂Ta制备最佳的黄色颜料组成为Ce0.8Zr0.17Ta0.03O2+δ(L*=86.7,a*=-9.2,b*=54.7,C*=55.5,H°=80.5),这种黄色颜料色度比镨黄高,但还不如镉黄。

3 其它稀土黄色颜料

3.1 钙和钒掺杂Y2Ti2O7黄色颜料

用固相法合成了Ca2+和V5+混合掺杂的Y2Ti2O7黄色颜料[25],其组成为Y2-xCaxTi2-xVxO7,随Ca2+和V5+掺杂量增大(x=0.02~0.16),亮度值L*和间隙能量降低,色度坐标a*和b*值均升高,当x=0.16时,得到亮黄色颜料,随V5+掺杂量增大(x>0.16),颜料颜色加深,从黄色向橘黄色转变;组成为Y1.84Ca0.16Ti0.84V0.16O7的颜料灼烧温度从1350℃到1475℃,亮度值L*降低,色度坐标a*值升高,b*值降低,在1450℃时,XRD表征结果显示为焦绿石相,YVO4杂相含量非常少。

3.2 硅掺杂Y6Mo O12黄色颜料

George[26]用固相法合成了Y6-xSixMo O12+δ(x=0~1)黄色颜料,随着掺杂Si4+代替Y3+量的增大,引起立方相的Y6Mo O12晶格畸变,并含有杂相α-Y2Si2O7形成,色度坐标b*值及颜色饱和度C*值升高,色角H°及带隙能量降低,得到从亮黄到深黄色的黄色颜料。将颜料涂在水泥石棉板上近红外反射率达到75~85%,近红外反射颜料在军工、建筑、塑料、涂料及墨水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7,28]。

3.3 钙掺杂Pr2Mo2O9黄色颜料

用固相法合成了Pr2-xCaxMo2O9-δ(x=0~1.0)环境友好的颜料[29],掺杂Ca2+降低煅烧温度,颜料颗粒尺寸小,随Ca2+掺杂量增加颜料由浅绿色到黄色变化,当x=0~0.2时,XRD谱图显示纯的Pr2Mo2O9立方结构,当x>0.3时,颜料结构由立方结构转向单斜的褐钇铌矿型结构,同时可观察到有Ca Mo O4特征峰存在,Pr2Mo2O9颜料中掺杂Ca2+代替Pr3+,形成氧空位,使其在波长500nm以下有强烈的光吸收,因此,随着掺杂Ca2+量增大,颜料颜色逐渐从绿色转变成黄色,最佳的黄色颜料组成为Pr1.4Ca0.6Mo2O9-δ(L*=81.53,a*=9.01,b*=59.95),颜料黄色色调大于目前应用的商业镨黄颜料。

3.4 铋基稀土黄色颜料

为了代替有毒的镉、铅、铬黄色颜料,以Bi2O3为基的颜料也受到人们的关注,Bi2O3本身就是亮黄色粉末,掺杂Ln3+或Ln3+和Zr4+(Ln3+=Er3+,Y3+)可以进入Bi2O3的晶格中,Ln3+或Ln3+和Zr4+的掺杂可以使δ-Bi2O3结构更稳定[30,31,32,33],并提高了颜料的耐热性能,改变Ln3+或Ln3+和Zr4+掺杂量,为陶瓷行业提供从黄色到橙黄色色调的一系列颜色。

3.5 La2S3黄色颜料

将La2O3和Na2CO3(K2CO3)按摩尔比混合,通入CS2气体进行硫化,合成Na、K掺杂立方型γ-La2S3黄色颜料[34],当nNa(K)/nLa=0.2时,得到高纯度的γ-La2S3颜料,颜料色饱和度最大,当nNa(K)/nLa>0.2时,出现淡黄色的Na(K)La S2,产物黄色纯度下降,当nNa(K)/nLa<0.2时,颜料中存在颜色较暗的β-La2S3杂质。

4 结论

溶剂型颜料墨水分析(英文) 篇10

Pigment ink takes the leading role in outdoor advertisement because of its waterproof and light resistance characters.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is a multi-components solution contains resin microcapsule with pigment powder inside, soluble resin, solvents and other additives(Fig1). Pigment ink analysis can be difficult and time consuming, nearly all of the components have absorption bands in the infrared spectrum. The resin microcapsule contains pigment structure make the analytical work more challenging than general dye ink.

Some people have ever taken efforts in pigment ink analysis: Hannah, Robert W. use millipore filters separate the pigment from the ink solution followed by Infrared analysis[1]. McClure set up test method about FTIR identification of pigments from dry inks and paints, dry films, and plastics by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2]. Baier delivered a method about modern methods of pigment analysis[3].They all focus on the pigment part, there is not a useful and efficient method can authentify all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components including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soluble resin and other compositions currently. This article developed the method to separate and determine all the components in pigment ink.

2 General compositions of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A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generally contains pigment powder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soluble resin,some solvents(include water)and other additives.

Fig1 the composition of solvent-base pigment ink

3 Experiment

3.1 Equipments

FTIR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colet Nexus 470.

GC/MS (Gas Chromatograph with Mass Detector): Agilent GC6890/MS5973.

3.2 A commercial yellow pigment ink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procedure

The experiment was set up according to each component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racter.

(1)Add 5ml pigment ink in a beaker, dilute with 30ml acetonitrile, keep steady or centrifuge till separate to solid and solvent parts.

(2)Filtrate to get solid (pigment powder covered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and solvent parts (all other components).

(3)solid part(pigment powder covered with resin microcapsule) analysis:

a)Keep the solid part in air till dry, add 30ml THF (to dissolve microcapsule resin), keep it steady until an even solution is ready.

b)try polystyrene gel LC or AL2O3 LC separately to get the pure microcapsule resin and pigment:

·Try polystyrene gel LC with THF as moving phase,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ll be diluted out first, the pigment will be diluted out later. FTIR test the microcapsule resin, FTIR or MS test the pigment.

·If polystyrene gel LC can not separate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th pigment successfully, try AL2O3 LC. By which the microcapsule resin will be diluted out, while the pigment will be absorbed on the AL2O3. FTIR test the resin, pigment absorbed on the AL2O3 can be test by MS or FTIR (AL2O3 influence should be eliminated when spectrum analysis).

(4)solvent part(all other components except microcapsule) analysis:

a)heat the solvent part to 60℃, keep this temperature till dry(to evaporate all water and low boiling point solvent). Dissolve-deposit the residue part with THF-aether to get pure soluble resin, then FTIR test.

b)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solvents composition, the solvent part can be dissolve-deposit with THF-aether directly to eliminate soluble resin, then use GC/MS and LC/MS to determine the solvents components.

3.3 The commercial yellow pigment ink spectrum analysis result

All the component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in above experiments are tested on FTIR or GC/MS, below are the results.

(1)The yellow pigment (the pigment is separated from microcapsule resin by polystyrene gel LC) analysis result:

According to FTIR (Fig2) and MS (Fig3) spectrum analysis, the yellow pigment is C.I. Pigment Yellow 74(11741) C18H18N4O6.

Fig2 The Yellow pigment FTIR spectrum

Fig3 The Yellow pigment MS spectrum

(2)Yellow pigment ink microcapsule resin(the microcapsule resin is separated from pigment by polystyrene gel LC) analysis result:

Via Fig.4 FTIR spectrum analysis, the microcapsule resin is poly (styrene: butyl methacrylate)

Fig4 the Yellow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FTIR spectrum

(3)Yellow pigment ink soluble resin(dissolve-deposit purified by step (4)-a)) analysis result:

Via Fig. 5 FTIR analysis, the soluble resin is poly (vinyl acetate ethylene).

Fig5 Yellow pigment ink soluble resin FTIR spectrum

4 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Pigment ink is a complex components product, containing polymer (two kind of resin), indiscerptible composition (pigment) and organic ingredient (solvents). This article purified the pigment, microcapsule resin and soluble resin and determined their structure.

All the separation methods are based on physical or chemical character of each component.

Firstly, the resin microcapsule containing pigment powder is a polymer ball suspending in the solution (contain water) by its hydrophilic group, acetonitrile has compatible character with both water and organic phases, so it is used to separate the microcapsule from the solution in step [1].

Secondly, pigment can not dissolve in any solvent; THF is the best solvent to dissolve most polymers. So THF is used to dissolve microcapsule resin followed by polystyrene gel LC or AL2O3 LC separation to purify pigment and resin in step[3].

Finally, Dissolve-deposit is the best method to purify a polymer from a solution. THF-aether is generally used couple for this job, you can also try other couple for this job based on the polymer and solvent characters step[4].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for most pigment ink analysis, also useful for most microcapsule solution analysis. It is also a good reference for any polymer-organic sample analysis. Before starting analytical work, each compone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 information should be clear, all initial analytical works are based on them, without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equipment can not do anything but be damaged.

参考文献

[1]Hannah,Robert W.;Dwyer,James L.Infrared analysisof suspended particulates with millipore filters and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nal.Chem.(1964),36(12),2341-4.CODEN:ANCHAM;ISSN:0003-2700.

[2]McClure,A.;Thomson,J.;Tannahill,J.The identifi-cation of pigments.Journal of the Oil and Colour Chem-ists'Association(1968),51(7),580-635 CODEN:JOC-CAB;ISSN:0030-1337

巴格鲁,打翻颜料罐 篇11

此前,时间有限的旅客很少特意绕道到这里来,绝大部分的游客沿着这条印度最好的公路线一路开往西北,那里,拉贾斯坦邦浓郁的异域风情正敞开温柔的怀抱,释放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而最近,越多越多的专业游客——时尚买手、布料设计师、插画家、室内设计师、时尚人士愿意特意绕过大半个地球飞斋普尔,然后包车来到这里。在他们眼里,巴格鲁平实的表象下隐藏着一个瑰丽的秘密。

Sakshi先生的家庭作坊

巴格鲁的第一站,我们要去拜访当地人所公认的民间艺术大师Sakshi先生。沿途你会经过好几个晒制布料的土夯小坪,竹竿撑起各色的布,像是绽放在空中的花朵。

你也会看见好几位长者席地坐在家门前,用锥子小锤在不大的木料上凿刻不停,琐碎的木屑散落一地,有时间存在的真实感。

Sakshi先生的工作室位于镇子北边临河的一栋老宅子里。我们到达时,Sakshi先生正忙乎着,他在此工作了近50年,本不宽敞的工作室堆满了各式各样印花布料、大大小小木雕模子和制造颜料的天然材质。

这些木雕的模子有印度人喜欢的动画图案:孔雀、大象、女神,也有伊斯兰教所钟爱的树木、攀缘植物、花和叶。此刻,它们安静地躺着,一缕光透过窗户照射进来,常年的浸润与压磨,它们像有了生命。

染织的原料也有讲究: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来自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

每天重复地压制模子到布料上,Sakshi先生却一点不觉得枯燥,因他把每一次压制当成一次创作,没有底稿没有程式,模子大小、纹样、颜色全都自由组合,因此没有一件作品是重复的。

样式繁多、颜色艳丽丰富、低碳环保、手工制作、独一无二,这就是巴格鲁吸引人的秘密所在。

模板印花染布历史

很少有官方文件记载巴格鲁印花艺术的起源,通常的说法是450年前,这里的村庄与位于拉贾斯坦邦荒漠之中的CHHIPAS族人开始有了商业上的往来,沙漠中的CHHIPAS族人有着惊人的艺术禀赋,因为沙漠中的木料难得,他们自古就有打磨木料的传统,当这些技艺与棉布丝绸遇到一起,印花艺术开始以这里为中心蔓延开去。

大约50年前,巴格鲁印花艺术主要用于当地及周边村庄妇女的裙子(ghagras)和头巾(odhnis),长度大约为50厘米的印花布也就只在村庄附近的小区域内销售。

在印度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与其说这是一种装饰品,不如说它是区分社会等级的一个直观标示: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印花往往象征不同的职业和等级,比如只有铁匠才能穿着由同一个花色印制的衣物,皮革工人穿深绿,铁匠穿红色。他们生产的产品只卖给印度教徒。

今天,当地人依旧坚持这种古老的方式。

在时装界,设计师和品牌却对天然手法越来越感兴趣,期望打造真正可持续环保产品,传统的染色和印花方法被融入到商业发展中,印度时装亦发挥其先天优势,走向国际化。

一块模板印花染布的诞生

直接印制:首先准备好棉布或者丝绸,漂洗成浅色,然后在布料上印下花式的轮廓线,再填充色彩。

侵染印制:在布料上涂上黏土和树脂的混合物质,之后用染料酱染,染料透过布面表层物质的缝隙渗入布料形成特殊纹理,洗晒之后再用模子压花进行创作。

去色印制:把有色布料晒干,用一些特殊的物质把布料的颜色退去,这会产生许多不同寻常的样式和色彩。

第一步:模具的制造。模子由木料手工雕刻完成,刚刚完成的模子通常不能直接使用,它的印刻面需要放置在染料中浸润一段时间。

第二步:颜料准备。黄色来自姜黄和乳酪,绿色来自香蕉叶,橙色来自藏红花与茉莉,蓝色来自亮蓝色矿物,红色来自蔗糖和向日葵,黑色来自铁锈,紫色则来自腌制昆虫。天然材质的颜料被磨碎后与胶状物质混合放置在容器里,给予颜料更多的附着能力。

第三步:按上述三种方式压印布料,完成后将布料放置太阳下曝晒。之后用报纸之类的纸张将布料分裹放入蒸汽炉蒸煮以固着颜色。

珠光颜料 篇12

落成仪式上, 原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志强, 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马建中, 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院长杨承杰,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玉中, 诺维信全球皮革销售经理Umar Riaz纷纷致辞, 并送上祝福。最后, 达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林从发展历程、产品结构、成果等3个方面, 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达威科技的基本情况, 他指出, “达威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行业各界的支持, 达威股份注重研发与生产, 销售网络已遍布全国各个基地。达威股份的愿景是在3年成为国内本行业最强的企业, 最终成为皮革化工行业世界一流的企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 原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志强, 陕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马建中, 中国皮革和制鞋研究院院长杨承杰, 中国皮革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李玉中, 诺维信全球皮革销售经理Umar Riaz、达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林共同启动了落成仪式的水晶球, “打造全球颜料膏第一品牌”的字样出现在水晶球上时, 典礼在如潮的掌声中进入了高潮。此后, 所有嘉宾与代表在严建林董事长的陪同下参观了“达威股份”在金山的“水场及涂饰产品应用中心”, 以及新颜料膏生产线, 整洁、有条不紊而又繁忙的情形以及先进的试验及生产设备, 让所有的嘉宾赞叹不已。

上一篇:听觉环境下一篇:宠物保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