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不做

2024-10-08

只说不做(通用12篇)

只说不做 篇1

去年3月,我专门为《中国传媒科技》写了一篇有关版权资产的专栏文章,就版权资产概念、版权资产管理方法谈了本人的看法。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尽管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版权事件发生,但与版权管理、版权保护相关的一些动作还是值得关注,也是值得研究的。

首先,从政府层面上,一方面开始重视文化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问题,这从2012年版权服务年会首次设立版权资产管理分论坛、地方政府相继成立文化资产管理办公室等就可看出。另一方面,打击盗版的力度明显增强。仅在为期4个月的“剑网行动”中就查办了283起网络侵权盗版案件,关闭了129家违法网站。数量虽然不多,但其震慑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2012年11月30日,国家版权局正式约谈苹果公司大中华区相关负责人,要求苹果公司切实解决涉嫌的侵权行为,加强与权利人和权利人组织的合作,保护好权利人权利,同时将苹果商店(App Store)纳入主动监管的网站范围。

曾引发社会关注的广州市首宗企业微博侵权案也有了新进展。一审判决已经作出:被告广东欧派家居集团有限公司在其微博中删除并不再使用相关图片,并向原告华盖创意(北京)图像技术有限公司赔偿经济损失1000元。

另外,权利人组织、行业协会及大型网络交易平台也开始主动出击,动作频频。如: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与淘宝网于2012年7月签订了《加强图书版权保护合作协议》;美国电影协会(MPA)与淘宝网于2012年8月签订了《关于加强影视作品版权保护备忘录》;盛大文学公司正在与包括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在内的多家搜索引擎公司就加强版权保护问题展开合作,在2012年10月签订了《关于加强文字作品版权保护的备忘录》,根据约定,相关平台方将进一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一些大型传媒机构着手设立或重组版权管理部门,开始建章立制,加强自身的版权管理。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作家出版社等大型文化央企,还是珠江电影集团、南方都市报等地方文化企业,都加大了在版权管理与版权运营上的力度。

尽管全社会的版权意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来,但部分权利人意识的觉醒与不断的探索尝试,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丝曙光。有作为总比没有作为好,有作为总是值得肯定的。版权权利人群体之大,就决定了,只有个体版权意识的提升才能最终解决全社会的版权问题。

版权涉及领域之多,很难逐一研究与剖析。但就本人关注的传统媒体行业,版权管理现状依然没有明显的改善。如果说,传统媒体行业不重视版权,肯定不准确。去年,我本人就受邀为传统媒体做过十多次关于版权管理与版权开发运营的讲座,几乎每次讲座都会引发一番热议,但热议之后却不见行动。既然很多传媒机构都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也深知版权的潜在价值,视版权如金矿,为何不付诸行动或动作迟缓?究其原因,不外有三。

一是版权归属问题较为复杂,使之望而却步。

可以这样说,所有的传统媒体都不清楚自己到底拥有什么版权?有多少?尽管很多媒体都有自己的媒体资产管理平台、内容数据库,也在内容数字化上投入不菲,但哪些内容可以使用,哪些内容有权开发与运营,没人可以给出准确的答案。

举两个真实案例,某南方报业集团的图片库中存有200多万张图片。其中近100万张是新华社的供稿图片,另外100万张,既有报社记者拍摄的,也有其它机构和个人的图片。既有已过权利保护期的图片作品,也有在保护期之内的。新华社图片版权能否继续使用取决于双方的供稿协议,但大多数无法再次使用是肯定的。其它的图片,即便是报社记者拍摄的,由于历史原因,当初并未与记者签署任何版权归属协议,现在很难厘清这些图片版权的归属。在这种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如何运营这些图片版权。如果要运营,就必须在运营前进行必要的清查盘存。清楚的产权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也是合约的前提。厘清权属是版权开发与运营的前提。

某出版社投资百万对已出版的2万册图书进行了数字化,并完成了多种格式的电子书制作。但完成之后,仅有不到2000册取得了作者的电子书出版授权。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对正在进行历史内容数字化的媒体提了一个醒,数字化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先资产化、再数字化。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些传统媒体之所以动作迟缓,可能不是因为思想上不重视,而是不知如何下手处理这些棘手的版权权属问题。实际上,传统媒体大可不必因此而却步,从增量做起,根据市场需求,逐步处理存量版权,问题自然有解。反之,如果不做,存量越大,问题越难解,更谈不上后续的开发与运营。在此,也呼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因历史原因造成的存量版权权属难以厘清的问题,并从法律上找出解决方法。

二是规范版权管理首先要规范自己,规范自己意味着运营成本的提升。

有一些传媒机构不仅不重视自己的版权,而且还经常侵犯他人的版权。尤其是其下属的网络媒体,侵权问题更为普遍。规范版权管理一时还看不到明显的效益,反而会增加成本。这也是导致不愿主动开展版权规范管理的原因之一。

三是大多数传统媒体的版权开发与运营能力相对较弱。

互联网未出现之前,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的传统媒体,凭借其独有的出版发行资质、可控的发行渠道就可以基本控制主流的信息服务。尽管产品相对单一、传播渠道单一,运营模式也相对简单,但其盈利能力一直保持在较好的水平上。由于产品单一、渠道可控,其版权问题比较容易处理。无论是机构权利人,还是个体创作者,并没有其它的发布渠道可选择,传统媒体几乎是唯一可用的传播载体,投稿是唯一的选择,而且几乎无任何议价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版权问题基本可以不予考虑。即便有侵权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因此,传统媒体过去一直不重视版权开发与运营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来临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一是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在新的环境下,信息生产与传播呈现出“两次分散、两次聚合”的明显特征。二是生产与传播的界限不再清晰可辨,生产即传播、传播即生产。三是创作与生产社会化、传播碎片化与社区化、消费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改变了内容产品的生产、制作、传播与消费方式,成本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导致媒体商业模式的变革。新的产业链结构催生了新的角色与分工,传统媒体的功能被分散到各个环节,分工更细、更专业。

环境的变化逼迫传统媒体必须要重新思考自身的价值、定位与作用。什么可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放弃?传统媒体为此也一直在探讨与尝试,尤其在新媒体上做了很多的尝试,但很明显,在新媒体领域鲜有成功案例,绝大多数都处于维持状态,前途并不光明。整个国内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营收恐怕都无法与腾讯一家公司相比,用“悲惨”两个字形容并不过分。

但如果我们从整个传媒产业来看,对应大多数传统媒体经营下滑的是整个传媒产业高速发展,数字内容消费市场持续放大;传统媒体读者与观众数量锐减并未影响媒体受众规模的持续扩大;传统媒体数量的缩减与媒体制作机构与创作个体数量的急剧增加形成鲜明对比。拥有海量版权资源的机构并没有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而大量的工作室与个体创作者却用极其有限的素材开发出极为流行的文化作品。可见,问题并不是媒体市场萎缩,也不是内容需求减少,是传统媒体并未抓住市场机会,导致落入经营困境。

接收终端的普及与渠道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提升了对精品内容的需求。在无法垄断内容生产与无法把控主流传播渠道的情况下,传统媒体必须要适应新环境,找准定位,重构利益链,在更高的层次上运营。传统媒体必然会分化,有的媒体将从媒体产品的专业生产与运营商到版权资源与媒体产品的综合运营商,有的会从相对单一的媒体产品生产商到全版权、全产品开发运营商,有的从专业的大众产品生产商到社会化的分众与小众产品运营商等等。例如,现在的传统出版社可能会向两个方向分化,一是从出版商转变为出版策划商与出版经纪人,二是从出版社转变为出版代理商与渠道运营商。

对于依然以内容生产与媒体产品运营为主的传统媒体,必须要尽快提升三个能力,即:版权资源聚集与管理的能力、精细化运营与深度化开发的能力及开放与协作的能力。尤其对于一些强势的传统媒体,不仅要重视版权的自主生产与运营,也要重视利用自身的品牌与影响力,加大版权汇聚的能力。必须要向腾讯、新浪、盛大、网易、搜狐等新兴商业媒体学习,不仅要借鉴他们的运营模式,更要学习他们的版权汇聚技巧与能力。这些新媒体平台,不仅非常重视自己的原创版权,而且千方百计地“掠夺”其它版权。其“掠夺”与“侵占”版权的方法花样繁多,这从他们的注册协议中就可以发现。尽管他们并未直接利用这些版权进行获利,但他们为了规避版权风险,采取了店大欺客的惯用手法-逼迫你签署霸王条款。

传统媒体即是版权的消费者,也是版权的生产与销售者。媒体的生产需要大量的素材,素材的版权直接影响到媒体的版权运营与开发。如何有计划、有策略地引入外部版权,不仅会影响媒体制作成本,而且会对媒体产品的未来运营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

使用产生价值、汇聚提升价值、交易体现价值,这就是版权的特点。版权的开发与运营,应是拥有强势品牌、公信力、专业生产能力与海量版权资源的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也是未来希望所在。

只说不做 篇2

一次,有一家著名的捕鼠公司请他去演讲。猫博士一听,心想:以前只是在大街上说,现在可以做正式的演讲。怎么能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呢?如果演说成功,还可以大卖自己的书呢。他爽快的答应了,那家公司的老板还给了他10万元作为演讲费。

第二天猫博士把自己打扮的好像要去参加舞会一样,他穿着西装,戴上蝴蝶领结,梳着漂亮的发型。一到那家公司,他就开始演讲,猫博士站在前面,面对着众多听众,说的口若悬河,他说老鼠可以用扑,抓,拿,守等办法捕捉,还可以设置陷阱。总之,他口若悬河,听的人也非常有收获,台下时不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猫博士听了,更加高兴说的更精彩了。

就在猫博士说到最精彩的部分时,一只小猫忽然站起来,轻轻的说:“猫博士,你那么厉害,给我们表演一下你的方法,这样我们会学的`更好啊。”

猫博士一听,心里想虽然我平时没怎么捉老鼠。不过我脑子里全是捉老鼠的办法,捉只老鼠不是轻而易举吗?他用手拍拍胸脯。是信誓旦旦的说:“好,捉只老鼠,不过是小菜一碟嘛。”

不做,有不做的幸福 篇3

云坚决不像别人那样贷款买昂贵住房,她说她图的是方便和舒适。刚结婚时,她在她单位和先生单位之间一个环境非常不错的小区租了一套小的公寓房,夫妻两人都是步行上班,特别方便和舒心。刚生孩子那会儿,云又把房子租到了自己单位附近,一楼带院子的两室一厅,那个小院子可以晒到灿烂的阳光,老人进进出出洗洗晒晒都很方便,单位近便于照看孩子,房子的最佳功能就发挥出来了;孩子上学后,云把房子租到了孩子学校附近,那是个很不错的教育小区,住房整体素质都不错,孩子可以结伴上学,又有玩伴,上学放学都安全,他们也省却了风里来雨里去接送孩子之苦。云算了一下成本,完全按自己的想法租理想的住房和买一套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房子的作用却完全发挥出来了,他们获得了最高质量的生活。

学车高潮来临的时候,云却迟迟未动,尽管她买得起车也养得起车,她说她对机器不感兴趣,从经济和环保来说,打车的成本和精力都低得多。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家的房子是灵活而动的,他们也没必要买车。

股市疯长的那阵,大家又一窝蜂扎进了“股海”。云站在一旁看热闹,她说她也想一夜暴富,可是对数字实在不感兴趣。因此,别人在股市忽上忽下操心着急时,云却悠闲地喝着龙井读着好书写着文字。股市经历了几次暴跌之后,等大家醒过神来之时,云的文字已卖了近10万人民币。

当别人都在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准备把他们培养成最高级的打工机器时,云的儿子却在院子里悠哉地动手做着各种手工活。她说儿子的兴趣是做个快乐的蓝领,她觉得很好。也因为这样,云的孩子成了学校里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最强的孩子,多项小设计在全国获奖。

云很少去大超市购物,她总是选择就近的便利店,需要什么,拿着就走,她说这样避免了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选择,很多事情,我们可以不做,那样也许更有意义。

不做假文 篇4

最近连续几次评判大赛作文,在惊喜于不少同学才华横溢的同时,也看到不少作文虽文笔颇佳,只是所叙之事、所记之人,让人看了感到不是滋味,不合常理,既不是生活的真实,也不是文学创作中那种典型和艺术化了的真实。

也许因为生活阅历的不丰和文学修养的不足,多数中小学生暂时还稍缺一点创造艺术真实的火候,但是生活中真实的人和事,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直接地面对,或者间接地感受,也就是说,如实地记录、真切地描述这样的真实应该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假如我们把“构思和写作”(实际是“杜撰和夸张”)虚假人事的精力和功夫花在根据题意去回忆、筛选和过滤自己亲历亲为的生活这一块,即使在考场上,也同样可以选取出合适的人事来表达你所要表达的主题。

问题是,不知是老师的不当教导所致,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引发,有些同学似乎铁下心来,只要一做作文,便端起架子,正襟危坐:我要做作文了!只要一端起架子做作文,便一定开始造假。似乎无假就不能作文,叫人不可思议。

如何对说不者说不经典美文 篇5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习惯于说“不”的人,可能是朋友、同事、熟人,甚至家人。他们老是对你说“不”:你想戒酒,他们说“别啦”,多喝几杯死不了人的;你想减肥,他们说“算啦”,蔬菜哪有肉好吃;你想追求激情,他们说“不可行”,当今社会挣钱哪有那么容易。大多数情况这样的人对于我们想做的事没什么帮助,只起到扑灭希望、扼杀梦想的作用。

我在生活中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人。小学时,一个老师经常说我好高骛远,所谓的“高”不过是我尝试做了些她认为出格的事,所谓的“远”不过是实话实说了自己的梦想。她喜欢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偏见,先入为主地评价我,教训我要更“实际些”,而不要想入非非。

三年前我决定节食减肥,周围同事的反应不可思议,打赌我坚持不了3周。吃饭时一个用海鲜诱惑我,另一个把我当成开心果冷嘲热讽,还有一个挑衅我的决心,甚至说他能很快让我放弃这样的努力。

,我决定辞去循规蹈矩的工作,追求自己的梦想,几乎每个人都说“不要”。有人说我正在经历某个特定时期,不肯坚持将来一定会后悔。还有人怀疑我精神出了问题。大家异口同声劝我不要这样做,而且每个人都有一整套的理由。甲说经济很快就会陷入衰退,此时要保稳而不是冒险。乙说这样的工作打着灯笼都难找,别人想找都找不到。丙说我还是太嫩、太幼稚,浪费了所受教育和大好官途。

那么怎样应对这些人呢?这里是如何应对他们的5个策略:

一、搞清楚说“不”者的真实意图

如果他是出于个人的种种顾虑才这样说,就不必在乎他说了什么,听过就当耳旁风;如果他是自作多情奉献忠告,你“领情”地听着还不时点点头,给个面子但肯定不会往心里去。随着他们说“不可能”的目标一个个不断实现,你渐渐对这样的打击就有了免疫力,而且每取得一个成就,就会发现新生活道路上的`风景,绝不是他们所描绘的那个样子,与保持原样相比,发现了更多的自己。你的生活属于你自己,不需要他人告诉你应该怎样做。

二、不要让他们干扰你对目标的追求

想象假日里,你在沙滩上建个城堡,某人却不断从上面往下浇水,你还能把它建成吗?不能,当然不能,因为每取得一点成就,你的创造立刻遭到破坏,到头来看到的只是一堆烂泥散沙,一切努力都白费。听信说“不”者也是如此,他们往往生性多疑,缺乏底气,喋喋不休谈论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危险性,听他们谈论你,就好比任由他们在你的梦想上恣意泼下冷水,最终还得费时费力消除影响。你的目标非常宝贵不容他人玷污,要全力加以保护,从一开始就不要给否定者对你的梦想说三道四的任何机会。我在择友方面非常严格,话不投机半句多,道不同坚决不与之谋。一般说来,他们给你生活中的机会蒙上的只能是阴影,和他们交往只能限制你潜力的发挥。

三、评价说“不”者是什么样的人

我在考虑某人的话以前,会考察一下他自己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吗?关乎我的侃侃而谈,他有相关的知识和经历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就不会理睬他的话。言为心声,话如其人,听信这样人的话就可能有他的结局,而不是我想要的。这就是说如果你想减肥,而劝你吃垃圾食品的是个肥佬,那你就要三思了;你想创业,而劝你“保稳”的是个从未有过创业经历的朋友,他的话你就得有选择地听了;你想戒烟,而说再抽一支也无妨的人却上气不接下气咳嗽个不停,最好不要上他的当。如果评价说“不”者所言,并得出结论与你的目标不相干,那就干脆换台。佛曰:“如果你拒绝他人的礼物,那个礼物仍属于赠与予人。”说“不”者如果和你同样固执己见,那就没必要非得达成任何共识,回答要简明扼要——“明白了,好吧。”不要强调你的立场,不要探讨他为什么这样说,不要费神他为什么是对的而你是错的,那样做就是浪费时间。实在磨不开面子沉默下来,说“不”者也就只好识趣打住了。

四、不要和秉性消极的人为伍,而要多和积极向上的人交往

你如果是个普通人,那就想办法多和自己崇拜的人来往,多想想支持你想法并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人,增加和这些人交谈的时间。如果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那就想法接触自己圈子以外和你有同样想法的人,读他们的书、看他们的电视节目,当今人际间接触的渠道其实很多。回想当年,我在公司里打工的时候,不认识任何有梦想的人,也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联系人,下班后我就一头扎入畅销书里,上网阅读作者的博客,甚至想方设法和他们接触、联系,这样一来就感到自己并不孤独,满网络的人都在支持我追求自己的梦想。

五、反思自己的目标

最后一点也同样重要,要认真思考你的理想究竟是什么,不论什么时候感受到说“不”之人的干扰,那只是因为你的目光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回顾自己真正的追求,问自己难道只是因为有人说“不”,它们就不值得追求,不值得付出努力了吗?答案对于我来说总是“No”。不要仅仅因为几个爱说“不”的人就放弃自己的生活,这里引用约翰·伊利亚特的一段话:“历史表明,最终革命性改变了世界的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科学家、艺术家甚至运动员,在被证明正确、确实是天才以前,都是疯子。”

婚姻里不做圣人也不做罪人 篇6

这是一位妇联干部讲的上访者林英的故事,她义愤填膺,“我们强烈建议她离婚!”

以我多年经验,猜这位妻子不会离婚。

果然,两个月后,妇联干部又告诉我:“她决定放弃离婚。急死我们了。她太不争气!”“她有心结没打开。”

妇联干部推荐林英来做心理咨询。

她有一肚子怨气

“从没见过这样无良无德的人。”林英急不可耐地倾诉——

他对我和女儿态度粗鲁,而且各方面都差劲。我是大学毕业,他只初中毕业。6年前,他就下岗了,现在在一家商场做后勤主任,这工作还是我托朋友找的。

我不计较,对他很好。做家务累得腰酸背疼也不麻烦他;他的工资从不上交;家里装修,我天天跑建材市场,他问都不问。他对这个家没啥贡献。

知道他有了相好,我也没哭闹。我只说:“你怎么玩我不管,但每晚要回家住,让孩子知道有个爸爸。”他连这点都做不到,还将情人的脏衣服带回来让我洗……

林英抱怨着。我发现很多不对劲:第一,她将丈夫说得一无是处,那她看中和留恋他的是什么呢?第二,她对丈夫的恶习如此愤怒,却为何处处纵容?第三,她真正想怎样?是得一块军功章,还是为离婚作铺垫给男人定罪?

我将疑问抛出来。林英愣住了,眼神有些飘忽,喃喃地说:“我也不知道,这都是命吧?”

她在不停地惩罚自己

原来,林英7岁时,得知她出生一个多月时,8岁的哥哥淹死了,很多人说她是“克星”,劝父母将她送人,再生一个。父母舍不得。一个多月后,母亲患了癫痫,大家更认为她是“克星”。可因为母亲的病,再生孩子有危险,更不同意将她送人。

林英知道母亲身体差,不能出远门,不能干重活,走哪儿都有人陪。她还见过母亲倒在地上,全身抽搐,口吐白沫。原来,自己是罪魁祸首!

从此,林英变得特别乖,不管父母说什么都照办,成了人见人夸的孩子。可她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因为母亲很少笑。她猜母亲对自己还不满意。

林英读初二时,母亲在马路上突然发病,倒在地上,被飞驰而过的货车带出去好远……林英悲伤极了,认为是自己害了母亲。

林英哽咽着说:“我欠了太多债,这男人是来讨债的。我认了。”

心结呈现出来了:一直怀着负罪心生活,她要惩罚自己。

小时候,她通过努力学习、听话,向母亲赎罪;母亲逝世,赎罪没了明确对象,但赎罪愿望越来越强烈,转化为自我惩罚:必须受苦难、受委屈,才是应得的报应。

她流露出对丈夫的不屑,可条件优越的她,为何要选择他?那也是惩罚心理:我读过大学,有份好工作,但不配过好生活。她拒绝丈夫做家务,拒绝要丈夫的工资,将自己扮成苦难者。

她甘心受苦,为何又要向外人投诉?真正用意是“广播”:大家看,我做得几乎完美,婚姻成这样都是他的错。

她不容许自己有内疚产生。一个轻微内疚,都会激发潜意识深处强烈的内疚。这太难受了,所以她要逃避。

不是圣人也不必做罪人

第一步,就是帮她认识真相。哥哥的死、母亲患病和她没关系。“克星”的说法实在荒谬。母亲很少笑,那是身体、性格、情绪方面的原因。

我对林英说:“母亲绝不会有‘你有负于我’的想法。她可能还充满歉疚,认为没将你抚养成人。对母亲最好的怀念是:好好生活,过得幸福。”

第二步是接受愤怒。将情绪压抑,并不表明宽容了丈夫。不愿生气,情绪仍会通过其他方式宣泄。比如,上访妇联,比如无故对孩子发脾气。

聊到这,林英说,丈夫衣兜里常有准备报销的票据。他提醒:洗衣前,要清查衣兜。她总忘记。他说她故意。她觉得冤枉。现在她明白了,她是在无意中“故意”使坏。

“你可以去她家,但请不要回家吃饭、换衣。”这愤怒是为了保卫婚姻底线,是合理的。

辅导第三步是接受不完美。从小到大,林英都以努力做到最好来掩饰内疚。但“做到最好”只是理想。在现实中发现不完美时,她就会难受,会逃避。

比如,丈夫和情人公开同居4年,明显是婚姻出了问题。但她害怕承认自己无能,便大肆列举丈夫的罪行,为自己开脱:我没任何错,不必内疚。

她极力否定离婚建议,也是为维护完美形象。离婚了,就承认了失败;离婚了,旁人就不会再拿她的“好”与丈夫的“错”作鲜明对比。

林英应接受这样的观念:我是一个人,有很多不如人意之处,这次做得不好,下次再努力;如努力了还做不好,请大家原谅。

能坦然道歉的人是真实的人,也是活得轻松的人。

对夫妻关系问题,我没多讨论。感情的事比较私人化,由自己决定。我主要是帮林英自我成长。

两个月后,林英说准备离婚,“因为我觉得我在利用他。”“怎么利用他?”那边沉默了,好一会儿,她一字一顿,“我在利用他,达到成为圣人和罪人的目的。”

太精辟了!她终于卸掉了演员的外衣,她可以做自己了。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对“宽基础”说不 篇7

首先, “宽基础”是对职业教育的消解。考察宽基础的内涵不难发现, 其“基础”概念所指的应是课程体系中处于课程架构的下部, 具有奠基作用、铺垫功能或工具属性的课程, 它们往往是通用的、普适的基础理论课程。而“宽”则是要求这种基础应该给人以“博大广阔、面面俱到的知识, 使他们的心思技能有格外广阔的根基”, 可见, 宽基础是指向学科化知识学习并要求放大这种学习的一种课程观, 它与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属性对立冲突。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 如果用于基础课的时间多了, 用于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时间就必然会少。“宽基础”虽然使学生的基础“宽”了, 但却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变“窄”了, 这还是职业教育吗?

其次, “宽基础”是对课程设置的误导。什么是基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建筑物的根脚。它是事物底部用于承载和支撑竖立其上的事物的根基。这种根基是与竖立其上的建筑吻合对接、上下统一的。没有必要“宽”出一块。同理, 对于职业教育课程而言, 其基础也应如是观, 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其“宽”。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曾明确提出“基础理论课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而“宽基础”的诉求, 明显超出了学生职业能力建构所需要的知识边界, 是与“必需、够用”的基础理论课取舍原则相违背的。按照这一课程观行事, 只会导致课程设置上理论课的僭越、膨胀, 导致学生理论学习过度, 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了许多空疏无用的东西。

第三, “宽基础”是一种错位的课程价值观。1.从课程目标和职教特性看, 职业教育是能力本位、实践导向的教育, 而宽基础的课程观却是学科本位和知识导向的。因而这种课程观与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与特性是完全错位的。2.从基础的价值功能看, “宽基础”并非“宽能力”, 而只是学科知识的“宽”, 而这样的基础即便宽了 (实际上往往根本达不到) , 也未必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直接迁移成能力, 知识和能力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关系。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 而非演绎关系。3.从人才对基础的要求看, 高职教育则培养的是职业针对性、定向性很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理论上“必需、够用”即可, 宽基础也未必派上多大用场。

不做职场“邱莹莹” 篇8

《欢乐颂》中的邱莹莹,一个来自小城的平凡姑娘,普通公司普通职员。父母一心盼望她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可平凡的她在大城市举步维艰。她单纯、大胆,做事莽撞不顾后果,凡事“拎不清”,不仅常让自己陷入窘境,也连累别人不得安生,最后还由于自己的莽撞和草率,丢掉了工作。

实践表明,由学生到职业人角色转换比较顺利的人,可以更早地获得单位的认可,更快地寻找到新的起点,也就更容易享受到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喜悦。

追根究底,邱莹莹毕业以后,之所以这么快就在职场上成了“炮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不了解学校和职场的不同,心态上还是个学生,没有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

学校和职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的管理相对来说是松散的,你有很大的自由度;公司却更多的是服从、遵从,按规章办事,违规即罚,制度严格,必须履行。

在校园里你可以自由地和同学恋爱,不需要顾虑太多,但在办公室和同事恋爱,就没有这么简单了。

邱莹莹工作不久,就和负责财务的白主管陷入办公室恋情,还爱得不可自拔,这是非常危险的。

通常情况下,多数单位不喜欢内部出现任何形式的男女恋情关系,老板不会欣赏那些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的人,很多公司甚至明文规定禁止员工之间谈恋爱。

即使开明一点的公司,比如美国花旗银行,也规定有直接亲属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内工作,如果同一部门的员工恋爱结婚,其中一人必须调到其他部门。

办公室恋情容易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有违工作伦理。因为,在工作中是否全力投入,是否秉持“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和观点,很可能会在两人的私人关系中被质疑。此外,万一两人的爱情不成功,关系破裂之后,不仅影响到公司的运作,往往也会影响个人的工作与事业前途。

邱莹莹和白主管“热恋”时,工作中经常神不守舍;和白主管闹翻之后,又被他故意刁难,并最终因此丢掉工作——邱莹莹的遭遇,可以称得上最好的“不要和同事恋爱”教科书。

当然,也不是说办公室恋情就绝对不可以,在公司没有明文禁止的情况下,如果做到以下五点,办公室恋情也是有可能修成正果的:

1、严格保密;

2、不要将你们恋爱中的细节透露给别人,尤其是同事;

3、不要公开亲昵;

4、不要在工作时间你侬我侬、柔情蜜意;

5、不要24小时都粘在一起。

第二,在学校里学生基本上是“单兵作战”,独自完成各类作业、试卷、设计,即使需要做一些团队作业,比较用功的学生也可以单独搞定。但在职场上,几乎所有的任务,都需要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而且,你的任务完成情况会受到上一个环节的制约,也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甚至影响到整个公司。

因此,在职场上,如果你不善于交流和沟通,不能与人合作的话,你是不能“毕业”的。

邱莹莹之所以被公司开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和上司李经理的关系不佳。她虽然和同级同事关系都还不错,但却一直没能得到李经理的认可和器重——而这,才是决定她能否在职场顺利发展的关键。

反观剧中另一个主要人物安迪,我们看到,安迪之所以能在职场上一路顺风顺水、高奏凯歌,和上司谭宗明一直以来对她的欣赏和器重,是分不开的。

第三,学校里一般是不管你用什么方式去学习的,只要你完成学习任务就行,但在职场上却有着种种规则和惯例,强制你用特定的方式去工作。

在学校里你可以一个人闷头读书,不向老师同学“取经”也能轻松通过考试,工作后如果你还是这样闷头做事,没有随时向领导和同事求教的习惯,你不仅很难完成工作任务,还很可能捅出娄子,给自己和公司都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当邱莹莹急着帮李经理报销款项,而白主管故意躲着她时,我们看到,邱莹莹既没有马上向李经理汇报,以获得上司的支援和帮助,也没有赶紧找有经验的同事或朋友请教,以便尽快解决问题,而是打电话向比自己还小的关睢尔抱怨,抱怨时还被李经理撞见了——如此“拎不清”,不按规则和惯例办事,也难怪李经理会当场训斥她了。

第四,学校和职场都看重成绩,但一个看重的是学习成绩,一个看重的是工作成绩。由于考试是限时进行的,对人们短时间记忆、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高智商的人在考试时特别占便宜,很容易在学校里取得好成绩。但要想取得好的工作成绩,智商就远远没有情商重要了。

美国一家很有名的研究机构调查后发现,情商对工作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国外有关专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职业成就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

所谓情商,通俗地说,就是: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好自身的情绪;同时,随时随地认识、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妥善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邱莹莹在被白主管刁难并羞辱之后,一气之下冲到外边的办公区,将白主管偷报假发票的事公诸于众,事后又哭得稀里哗啦,完全无法继续工作,其对自身情绪的管理能力实在堪忧。

人在职场,不可能像在学校里那么自由,想哭就哭,想撕就撕。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学会随时随地认识、理解并妥善管理好自身的情绪,不因个人情绪而影响工作,是职场成功的第一步。

第五,在学校犯错,后果再怎么样也不会太严重,至少对学校的生死存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职场就不同了,你的一个小小的失误,不仅会影响你的个人发展,还可能给所在单位造成重大的损失。

邱莹莹在公司办公区公开揭发白主管,如果当时有好事者拍成视频传到网上,对公司的声誉,无疑会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如果此事被竞争对手利用大作文章,甚至可能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

《我们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书中,也提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小王犯的第一个大错是一本招商手册的设计。校对稿上什么问题都没有,印出来之后才发现客户的电话号码竟然少了一个数字。原来是在平面完成之后,还没有进行最后一道工序“转曲线”就让文案最后校对了一遍,而不是按规定校对最后输出稿。结果,偏偏这最后一道工序就出错了,活生生让客户的电话降了一位——把最后一个数字给搞没了。客户要是靠这个号码来等电话,只怕等到胡子发白也等不到一个电话。所以,一发现成品的错误,客户的电话马上就过来了,口吻非常不客气,而且态度坚决地表示不肯收货——这事就麻烦了,我们印刷可是垫款的啊!

这个时候,罚款又能解决什么问题。于是,我们好说歹说把客户请到酒桌上,提出补救的办法,并扣掉部分费用以作为补偿,客户才勉强点了点头。客户答应了,麻烦事可还没完。回到公司,还得发动全部人手来给小王“擦屁股”。回去一说要大家手工把画册上的号码补齐,可算是炸了锅。我们公司总共才30多个人,这批画册可印了5000本。结果,每人分了老高一堆印刷品,连行政、前台、司机也一起加班,添改了整个晚上,才算把这事情弄完。

利润当然是没有了,等于白给客户干了一场。交货的时候,客户还不领情:“你看,这好好的画面添上这手写的一笔,多难看。就这一笔,还写得都不一样,这是什么事啊!”

所以说,人在职场,一定要谨言慎行,你的一时失误,很可能给自己、也给公司,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六,学校和职场的目的不同。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学生在学校是学知识的,而职场是用知识的,公司的目标首先是生存,是赚钱,然后才是培养人。

因此,所有的企业都希望招到有工作经验的员工,都希望新员工能够“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所谓“工作经验”,指的是求职者在应聘这份工作之前就做过几乎相同的工作,这才叫做工作经验。公司里所需要的职位,从技术开发到行政文秘,从生产管理到公关销售,从市场营销到质检物流等等,可以说90%以上的工作职位,是大学生在学校里根本接触不到的。

可见,邱莹莹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最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尽快让自己“去学生化”“职业化”,尽快成为可以为公司创造利益和价值的合格员工。

什么是“职业化”呢?简单地讲,“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即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很可惜,从前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邱莹莹虽然也工作了不短的时间,却一点也不“职业化”,经常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地点,用不合适的方式,说错话、办错事——像她这样不职业、不专业,不仅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还频频添乱的人,无论换到哪一家公司,都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不做学生的榜样 篇9

希望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就应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讲故事,念儿歌;等他稍大一点,给他读绘本,读儿童诗;再大一点,教他识字,送他童书……孩子从小听着故事,读着书籍长大,他还会拒绝阅读吗? 何苦非要等孩子长大了,让他看着父母或教师学阅读呢?

希望孩子勤于思考,就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言说和行动自由,如此,哪个孩子会不乐于思考呢? 哪还需要教师给学生做善于思考的榜样?

希望孩子明理,家长、教师在与孩子交流时就不要以师长的身份压迫孩子。如果家长和教师能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充分尊重孩子的合理选择,在不能满足孩子愿望时习惯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与其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还会蛮横无理吗?

不做“伪现场报道” 篇10

例一:笔者曾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连线报道, 演播室主持人:“好, 现在我们来连线在前方的记者××, ××你好!”然后画面切到外景记者:“主持人你好……现场的情况就是这样。主持人!”乍一看, 这样的连线报道无可厚非, 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破绽, 傍晚6点半的新闻直播时间, 已经夜色降临, 为什么连线到外景记者时, 那里还是艳阳高照的大白天?这样不太高明的假连线报道, 为了现场而现场, 反而弄巧成拙, 令人生疑。

例二:“观众朋友, 我现在是在××, 今天这里彩旗飘扬, 锣鼓喧天, 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彩旗飘扬, 锣鼓喧天, 观众已经从记者身后的画面里一目了然, 无需记者多费口舌。换句话说, 记者的现场报道没有提供除了画面以外的有效信息, 没有表达自己在现场的真实感受, 出镜内容可有可无, 只不过是一条“穿马夹”的现场报道。

有些记者担心采访不到位, 或者图省事, 又要确保采访对象能说出自己节目中需要的话, 就直接写好稿子让被采访者在现场念一下。形式是现场采访, 可采访对象说的是真实想法吗?

还有一些基层台为了节目创优、评好稿件或争取被上级台采用, 不惜假造现场报道。

常见的“伪现场报道”大致有两类:一是现场报道的伪形式。二是报道内容的伪采访。出现这些现象有些是记者的职业素养欠缺所致, 更多则是记者能力不足、经验不够造成的。如何避免因为自己的采访意识不到位, 驾驭能力有限, 而将现场报道做成“伪现场”呢?

第一, 新闻敏感是做好现场报道的灵魂。首先要将功夫用在现场外。特别是对于非突发事件的现场报道, 记者应该多做些案头准备工作, 了解背景资料。到达新闻现场后, 要尽快熟悉情况, 获取有效信息, 快速筛选素材, 构思谋篇布局, 拟好采访提纲, 组织镜头前的语言, 明晰整个报道的框架结构, 包括报道的主题与基调, 重点采访对象, 表现现场特点和气氛的场景, 以及如何开头、结尾, 如何掌握采访的进程, 如何与摄像师配合等。这些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而这种扎实的业务素质并非与生俱来, 或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 是靠在日常工作中的积累和生活中的勤学善思炼就的。

第二, 驾驭现场, 提好问题, 做真实的现场报道。现场采访, 被采访者不仅要面对记者, 面对话筒, 还要面对围观者甚至是来自某些方面的干预和干扰。这些因素都给采访双方增加了难度, 给记者的现场驾驭能力提出了考验。侃侃而谈、空话连篇或扭扭捏捏、词不达意的采访对象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个时候, 如果记者不能通过及时到位的提问使采访对象进入状态, 营造一个好的谈话氛围, 现场报道同样失败。可以说, 没有角度新、主题深的提问, 就没有生动、具体的回答, 也就没有出彩的现场报道。

一是要提问集中而具体。出镜记者要善于争取现场的主动权, 领着话题朝着事先准备的方向发展, 而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二是要抓住典型。在纷乱繁杂的现场巧妙地抓到典型素材, 为深化报道主题服务;三要注意捕捉细节;四要学会沟通。善于抓住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心理特点, 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提出易于对方回答的问题, 通过融洽的气氛让其丢掉顾虑, 真实地表达自我。

第三, 记者、主持人出镜, 力求语言简练, 形象生动。现场报道要出彩, 记者、主持人出镜不能走形式, 内容要先声夺人。来看两个同一题材的不同出镜导语:

1.观众朋友, 这里是神华集团国华风电场, 世界上单期工程最大的国华风电东台一期工程200万千瓦级风电场今天建成, 每年可产电量4.3亿千瓦时。

2.观众朋友, 在我身后的这些巨大的风叶悠闲自得地转上一圈就能发电0.9千瓦时, 创造效益0.4元, 由中国神华集团在我市投资的国华风电一期工程, 目前134台风机已经全部并网发电, 每年可为华东电网输送电量4.3亿千瓦时, 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相比之下, 前者是按套路出牌, 没有特色, 后者从一个风车的电能说起, 语言形象生动, 让人一下子对风力发电这个绿色产业的效能有了直观的认识。

元斌,不做“花样美男” 篇11

2011年9月16日晚,元斌身着一袭黑衣,出现在北京的院线中,为自己的新片《孤胆特工》做宣传。这位被称为“韩国最美男星”的演员,身材清瘦、面容俊朗,一见之下,并没觉得“惊艳”,但却有种难得的清新之气。

已经跑了好几家影院的元斌,掩不住一身疲惫。他话不多,回答记者提问时也一板一眼,只有看向自己的“粉丝”时,目光中会偶尔流露出一丝笑意。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元斌与他在韩剧里演绎的那些富家子弟形象完全背道而驰,他从不曾骄纵自己,而是脚踏实地,坦率真诚。艺人做到元斌这份儿上,走到哪里都是焦点。

3部戏造巨星

元斌的家乡江原道有韩国最纯净的风景,素以山色迷人著称。1977年,原名金道振的元斌就出生在这里。他有一个哥哥,3个姐姐。白天,父母出门劳作,哥哥姐姐也离家上学,家中就只剩下元斌一人,周围都是山。当了明星之后,有评论家说元斌饰演的角色总是很哀恸,有种寂寞的感觉。他说,这与小时候的经历有关,“我喜欢寂寞,寂寞也是我的朋友”。

1995年念完高中后,元斌来到首尔一家修车厂当机修师。有一天,他看到了一部名叫《生死谍恋》的电影,就想去当动作明星。正巧当时第一届韩国无线电视台新人选拔赛正在举行,元斌报了名,很快脱颖而出,由此进入演艺界。

从正式签约经纪公司,到成为一线的韩国巨星,他只用了3部作品——1997年,电视剧《求婚》中,元斌饰演一位年轻诗人;两年后,凭借一部《爱我好不好》,获KBS(韩国广播公司)“最佳新人奖”;又过了一年,《蓝色生死恋》便如一颗威力巨大的催泪炸弹,横扫亚洲,让“韩流”成为时尚,更让元斌成为偶像。

《蓝色生死恋》成就了元斌,也折磨着元斌。他说:“真实的我并不是那样的,至少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那个样子。”为了不再重复演温柔深情的男人,他休息了很久。2003年,元斌接拍了一部极具挑战性的战争影片——《太极旗飘扬》,饰演一位起初懦弱,后来逐渐变得成熟勇敢的年轻人。“这部片子里我经常是蓬头垢面,有时要背沉重的军备和枪爬山。”该片上映后,刷新了韩国电影票房纪录,元斌也给了观众不一样的感觉。

韩国演艺圈盛产“花样美男”,难得的是,这些男演员无一不在努力从偶像派向实力派转型。但这个过程,一直是个难如登天的任务。裴勇俊试过,权相佑试过,张东健也试过,但真正得到认可的却凤毛麟角。然而,元斌却成功了。

剃掉胡子上前线

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元斌的兵役通知单到来。2005年,他在众多媒体和400多名“粉丝”的护送下投身部队。从入伍第一天起,元斌切断了和媒体的一切联系。他剪掉长发,剃去胡子,说自己不是明星,而是一名真正的军人。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中,射击、扔手榴弹……各项训练任务他全部出色完成,后来又主动放弃当文艺兵的机会,申请去了前线。元斌所在的部队,是一个负责三八线铁栅警戒的连队,地处朝韩停战区,要求极其严格。在服兵役这件事上,元斌可谓拿得起、放得下:“作为一个演员,突然要离开娱乐圈两年,绝非易事。我要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相信会学到很多东西。我将变为一个成熟的人。如果因为分开两年,影迷离开我,我会检讨,并重新努力。”

2006年4月,巡逻兵元斌突然感到膝关节异常,医院诊断为“左膝十字韧带部分撕裂”。在接受了手术后,他又继续坚持服役。同年7月,军方评定他不适合继续留在军队。于是,元斌提前退伍并接受治疗,直到2007年6月才康复出院。

与演艺圈阔别4年之后,元斌凭借影片《母亲》复出,而且在角色类型上再次实现突破,在片中饰演一个与母亲相依为命的弱智青年。评论家们把这部影片当成元斌真正的转型之作。该片成为韩国本土十大卖座电影之一,在国内外夺得的奖项不少于20个。

不要虚伪和装饰

《孤胆特工》拍摄于2010年,同年8月在韩国上映,总票房折合成人民币高达3亿多元,并揽获各大电影节的19项大奖,造就了近两年来韩国电影的最佳成绩。元斌自己更是凭此片拿下了4个影帝头衔。

在影片中,元斌扮演一名前特工,孤身营救被绑架的小女孩。一半以上的时间里,他都是个胡子拉碴的“大叔”。有媒体评论说:“《孤胆特工》再次证明了元斌是一位具有强烈商业形象,而又才华横溢的演员。”

拍片过程中,因为要拍摄一个从大块玻璃中扑出、落在一堆玻璃碴中的镜头,元斌身上涂满了道具血,但回到家中擦洗时才发现,哪里是真血,哪里是假血,早已分不清楚。“动作戏是所有男演员的梦想,也是我最初的梦想,《孤胆特工》是一次对梦想的实验,让我的拳脚、身手和心理都被锤炼得更加坚韧。”

银幕之外,元斌是个内向、低调的人。他在圈中很少与人交往,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回答记者问题时,总是简单几句,不肯透露细节,更不会谈及个人私事。元斌说:“有时观众未必记得戏里的角色,却总记得演员,而我希望观众只记得角色……如果今天我是因为穿着好看的衣服,开着帅气的跑车,在华丽的灯光下才受欢迎的话,那么我宁可不要受欢迎。我想以没有任何虚伪和装饰的我得到肯定。”

开店不做三种人 篇12

1.不关注消费者利益者。有些店铺在开业初期生意不错, 但没过多久就日渐萧条, 客流量由高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店家不重视消费者利益, 甚至对消费者进行坑蒙拐骗而造成的。这通常表现在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隐瞒产品质量问题, 不考虑自己该为客户做点什么, 只想着从客户身上赚多少钱。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只会使店铺生意快速衰退。

2.盲目入行者。有些人在开店之初对自己从事的行业并没有充分考察、了解, 只是看到或听到某人开啥店赚钱, 就盲目跟风开个同样的店。在店铺开起来后, 才发现整个生意不像当初看到、听到的那样红火, 持续下去就意味着更多的亏损, 最终只好放弃。如某些品牌的加盟商, 从没接触过所经营的产品, 也不了解该产品的市场, 只是从媒体广告或厂家推销中获悉其他的加盟商赚了钱, 就决定加盟。如果区域选择和店铺选址再不合理, 就很容易导致门店少有人光顾或产品比不过竞争对手, 几番折腾生意难有起色, 短暂的经营后就宣布倒闭退出。

【只说不做】推荐阅读:

上一篇:宪法与民法关系下一篇:职业帮助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