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帮助

2024-10-08

职业帮助(共6篇)

职业帮助 篇1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 又叫职业生涯设计。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客观认知自己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的基础上, 发展完整而适当的职业自我观念。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 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深入了解各种职业的需求趋势及关键成功因素, 进行自我定位, 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制订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和措施, 并高效行动, 灵活调整, 使自己的事业得以顺利发展, 并获取最优化的事业成功。简单地说, 就是要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干什么”、“何处干”、“如何干”、“以什么样的心态干”这四个最基本的问题。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 职业生涯规划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根据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学说, 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讲, 高职生正处于生涯探索和生涯建立期的转换阶段。正进入大学专业学习和训练, 将一般性选择转为特定选择, 初步试验并确定其能否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此时指导高职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 是最适合的。通过职业生涯规划, 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自我、社会, 正确定位, 在就业时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无的放矢。因此, 高职生在大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准备显得尤为重要。

1.帮助学生检测当前获得的成绩 。

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反馈修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职业生涯各阶段内容进行评估与修正。这势必鞭策学生为顺利达到生涯规划里各阶段制定的目标, 积极努力学习和工作, 毫不松懈。规划的实施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学生可以根据规划的进展情况检测当前取得的成绩, 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规划, 迎头赶上。

2.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

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掘出自我潜能和创新、创造力。并采取有效措施, 运用适当方法克服职业生涯中的困难和阻力, 从而达到职业生涯的巅峰。

3.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 , 重新认识适合自己的职业范畴 。

从大学期间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搜集、积累相关资源, 扩大自己将来职业生涯需要的物质、人脉等资源, 并将不同人生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规划, 实现动态发展, 为以后的职业人生提前做好准备。

4.帮助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

未雨绸缪,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易成抢手人才。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 包括专业学习的同时, 包括对职业发展目标的明确认识和预期规划, 并根据这一目标组织专业学习和其他素质技能锻炼。如职业素质训导、就业维权、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习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提升中, 使知识、技能、经验及心理状况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结构的变化, 从而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 拥有良好的能力、心理素质, 提升就业竞争力。

三、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步骤

1.唤醒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 》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教学中,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自我规划的重要性, 让学生主动想要对自己的未来好好规划, 而不是教师一味地强塞给学生。学生的主动意愿越强规划效果越好。基于这种认识, 新生开学第一次课, 我先给学生敲警钟:让学生了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再以“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为话题, 让学生思考“我是谁 ? 我在哪里 ? 我去向何方 ? 我该如何到达”? 组织学生讨论, 再援引案例, 让学生意识到有“备”则“倍”, “有规划的人生”跟“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截然不同的人生。最后通过心理拓展训练“我的未来”, 让学生描绘自己理想的未来50年里各个阶段的生活、工作状态。通过生动、丰富的想象, 让学生预先看到自己的成功, 并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好好规划自己的人生。激发、唤醒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强烈意愿。

2.引 导学生正确 、客观认识自我 。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 相比本科生, 其文化基础较差, 在学习中容易心灰意懒, 觉得前途无望。也更容易心理失衡, 产生自卑心理。如何让学生树立信心, 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要让学生了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专以上学历和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技能证书的“复合型”人才, 并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 首先就是指导学生正确自我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我是谁”? “他人眼中的我”。通过自问和各种职业性格测试, 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弱势, 了解自己的个性、脾气、爱好, 发现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让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发挥自己的强项, 找到自信, 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有利于自己的生涯规划。

3.引导学生正确定位 , 确立职业发展目标 。

高职新生刚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 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首先,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设置“我的职业道路”,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其次, 帮助学生确定志向。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职业生涯有40年, 你的愿望是什么? 你的方向、目标是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初步确定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再次, 帮助学生确定职业目标。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己喜欢做什么? 自己想要做什么? 自己能做什么? 并让学生结合职业测评结果, 探索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职业, 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优势, 结合自己的志向,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优势且喜欢的职业目标。

4.帮助学生确立职业发展路线并制订行动计划 。

职业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运用科学方法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具体、明确、可行的行动计划是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保证。行动计划包括:在学习上如何完成学业, 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在工作中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采取什么办法开发自己的潜能;如何提高业务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社交能力, 如何完善人格, 提高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等。教师尤其重点指导学生制订好高职三年的学期行动计划一年级学生在完成每学期必修专业课外, 尽可能地选修与就业相关的或其他专业课程充实自己, 并争取尽早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二年级学生锁定感兴趣的职业的同时, 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 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三年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 为初步完成学业, 扮演好职业角色做好准备。

5.做好自我评估与反馈修正 。

由于外界环境和自身素质的变化, 为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内容进行评估与修正。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 并反馈这些信息, 及时纠正最终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的偏差。其修订的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各阶段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当今社会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 “狭路相逢, 勇者胜;职场竞争, 规划者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因此,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 确定合理择业目标,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林旺兴主编.《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 (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

[2]王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生产力研究, NO.6.2010.

职业帮助 篇2

一、个性特征匹配职业工作类型 {云-》南-》新-》华-》电-》脑-》学-》院}个性心理特征的评估对应届毕业生来说更为重要,它决定了个体未来职业工作的类型。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特征,通常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三部分,性格是先天与后天交织的结果,需要在职业工作中逐渐适应与改变,最终可以达到最佳状态。

毕业生们需要在离校前就做好这部分的自我剖析,如在能力方面,创造力是否突出,能否胜任创意、设计类工作;气质类型是活泼型还是安静型,适合做销售类还是技术研究类工作等,循着这样的自我提问与回答,就可以在职业工作类型上先做好选择。

二、兴趣指引职业发展领域

职业兴趣能给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工作更容易达到职业发展的巅峰。最著名的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评中将人格与工作匹配,归纳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人格类型,职场人可以通过职业兴趣的确定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领域,并不断挖掘职业潜能,实现职业梦想。

尽快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是职场新人们重要功课的一部分,职业兴趣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职业兴趣测评获得,如果毕业生在校所学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应该在毕业前夕尽早做好新职业兴趣、职业目标的确定及跨行业工作的必要准备,避免盲目就业以及零经验就业带来的职业发展阻滞现象;已步入职场的新人们更应该缩短职业兴趣探索的时间,尽早稳定下来才能为进一步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

三、专业优势拉升职业高度

帮助年轻教师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 篇3

今年襄阳市襄城区庆祝第30个教师节青年教师座谈会上,一名新机制教师的发言,引发了我们对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关注。

“我们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一半是出于热爱,一半是出于就业的压力。我们在山区支过教,懂得做一名教师的伟大和艰辛。但是,我们毅然选择了报考农村新机制教师,立志用微小的光亮去关照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并用自己并不成熟的爱给他们以成长的力量。所以,我们渴望早一点融入教师团队,早一点掌握驾驭课堂的技能技巧,早一点能有一个幸福安定的家。”

这句扣人心弦的话语引导我思考新机制教师的稳定和发展问题。我以为,作为教育局和学校,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使新机制教师健康发展:

少一些短、平、快,多一些适应期。年轻教师安排到农村学校后,立马要独当一面。然而,新生代大学毕业生,不同于60、70年代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走上工作岗位后,需要一个较长的调适期、磨合期。所以,新教师上岗,不要急着给他们压担子、下任务。要给他们预留一个心理调适期,安排一名老教师帮带,让他们慢慢历练成一名有担当、能胜任的农村教师。学校要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长;帮助他们适应乡村生活,了解学校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等。总之,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他们对人、对事、对乡村建立感情。感情,总是与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

少一些刻板的考评,多一些交流的渠道。新生代教师,秉承了大学自由之风气,习惯于用批判性思维和激进的观点评判国内外时事。他们或许对沿用至今的工业化时代的考勤制度和层级管理方式不屑一顾。学校管理者要多一点理解和耐心,正确引导,听取年轻教师的意见或建议来改进学校行政管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为他们创造交流对话的渠道,与老教师对话,与年轻教师对话,与区域内外的教育名家对话,开阔他们的视野,强大他们的内心,逐步形成规范的职业操守。一个有方向感的人,就永远不会迷茫。

少一些抱怨,多一分温情关怀。我们总喜欢用“恨铁不成钢”来表达对年轻人或学生的失望。满腔热血的年轻教师,怀揣梦想来到陌生的农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使他们夜夜举头望明月。学校首先应给他们建立一个温馨的“家”,让他们安居乐业。其次,应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有人伦之乐的“家”,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有“心之向往”的一份温暧和明艳。其三,应为他们建一个自由之“家”,这个“家”,是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地,是为教而论道的场所,没有任何功利的外衣。这里流淌的是教育之理想,人性之光芒,无关其他,仅与教育教学、教师的职业尊严有关。

作者

张永成

职业帮助 篇4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职业是一个人体现自身价值的归属之处, 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一致的人是幸福的。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都在从事自己喜爱的发明工作,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他宣称:“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 每一天对我而言都是其乐无穷的。”所以, 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即进行“职业指导”, 不仅直接地有助于高中生填报大学的专业志愿, 而且从更长远来看, 当把求职这一特定阶段的特定任务放到整个生涯发展的背景中加以探讨时, 能够帮助高中生建立起积极的职业态度, 实现他们的人生幸福。

1. 高考不仅是升学, 更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传统意义上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的起点, 其实不然, 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 其“起源”就是他们在高中临高考时所填报的专业志愿。目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多元的选择, 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可以说越早越好。这里介绍一个跟踪研究成果, 美国的几位心理工作者到哈佛大学的MBA毕业班做调查, 他们问这些学生:“你们马上就要毕业进入职场, 那么, 你们会根据什么来选择你的工作呢?”结果, 有七成的人回答说, 根据他们所学的专业来选择职业;另外有三成的人说, 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自己的职业。五年后, 这几位心理工作者再进行追踪, 发现其中最为成功的、最出色的人都是那些当初说要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工作的人。这说明什么呢?这表示在选择职业的问题上, 兴趣与所学的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如果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 那么个体就越容易成功, 幸福感也越强。

中学生已经处于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但是, 目前高中生却较少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临职业生涯重要选择的时候 (比如文理分科、高考志愿填报) 出现误区。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 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高校的名气、专业的热门程度, 以及毕业后求职是否顺畅, 以为这样便能为自己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殊不知, 如果忽略了学生自身的职业兴趣和个性特点, 盲目地追求名牌高校和热门专业, 后果可能是南辕北辙。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务处在每年新生入学不久, 都会接待不少提出转专业的新生, 尽管近年来有些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转专业或第二学历的机会, 但数量有限、机会不易得到。更重要的是, 从学生角度来看, 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学习四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会埋没自身在所擅长专业上的潜在才华;有的即使转专业成功了, 也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高中阶段进行职业规划尤为重要。

2. 规划人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感:这不是老师和家长的事, 而是我的事

高中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重要时期,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让学生意识到: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不是老师和学校的事, 而是自己的事;未来不能靠别人安排, 而是要自己走出来!

美国职业管理学家萨柏 (Donald E.Super) 认为, 一个人整个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五个阶段: (1) 成长阶段 (0~14岁) :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 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 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2) 探索阶段 (14~25岁) :这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3) 建立阶段 (25~44岁) :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职位, 并在31至40岁, 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该职位并固定下来。 (4) 维持阶段 (45~65岁) :个体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 衰退阶段 (65岁以上) :退休阶段, 发展新的角色, 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这一时期, 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 对自我能力和职业选择进行探索, 力求将职业选择与个人特质匹配起来。高中生在各方面进行探路, 尝试着走上独立生活的道路, 产生独立自主的需求。班主任要利用这个大好时机, 增强高中生对自我的认识, 引导他们将独立自主的需求体现于职业生涯规划上, 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班主任如何进行职业指导

1908年,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第一次提出“职业指导”这个概念, 将其界定为:帮助求职的个体清楚地了解自己、了解职业、正确选择职业, 实现人职匹配的实践活动。高中阶段正是奠定一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期, 对于高中班主任来说, 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并结合时代特点和社会要求, 初步确立自身的职业偏好或倾向。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择己所爱、择己所能和择世所需。

1. 择己所爱 (想干什么)

从事一项自己感兴趣和觉得有价值的工作, 本身就能给人满足感, 职业生涯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职业或者专业的选择, 需要重点考虑的一点就是主体自身的偏好。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 人们都会心甘情愿、不遗余力地去追求, 高中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也是如此。所以,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考虑这些问题:我想从事什么职业?哪些职业是我喜欢的?从事哪些职业我会非常开心?这就是让学生确定自己在职业方面的所爱, 即兴趣。

2. 择己所能 (能干什么)

如果“择己所爱”是充满情感地畅想的话, 那么“择己所能”就要靠理性来把握了。仅凭兴趣选择工作是不全面的, 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有能力去做。需要引导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 即明白自己能干什么。每位高中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 既尊重自己的喜好, 又能实事求是地做出恰当的选择。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喜欢做教师, 有人喜欢做建筑师?为什么有人擅长具体的操作工作, 为什么有人擅长领导工作?为什么有人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有人则慢条斯理?为什么有的人关注内心, 而有的人擅于察言观色?这就涉及到需要、兴趣、价值观、气质、性格、智力、情绪和意志等诸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分析。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就是一个成熟的工具, 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

3. 择世所需 (让干什么)

在对自己“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问题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后, 还要兼顾考虑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发展前景, 也就是了解社会“允许”我干什么, “能让”我干什么, 这也是职业选择是否成功的基本保证。未来几年社会变迁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社会所需要的职业也会随之变化, 虽然我们无法预言未来的职业市场, 但在此时要形成一种观念, 即作为一个准职业人, 要随时关注社会变迁的大环境, 不怕变化, 关注市场, 审时度势, 灵活应对。

三、创造机会, 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

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引起学生对职业的兴趣, 增进对职业的了解, 形成初步的职业认识;关心日常生活中成人的职业角色, 初步了解社会的职业分工;了解职业与技术、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联系, 培养初步的职业意识和创业意识。班主任经常开展校外活动, 让学生有机会进入职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操作。这类体验活动能使高中生不仅对职场有了些感性的认识, 而且可以对职业心理特质的自我评估进行验证。例如, 有的同学一直以为自己的职业兴趣在于与人打交道, 在职业体验活动会发现自己除了这方面的专长外, 还有其他平时未发现的能力。因此, 让高中生有一些职业体验是帮助他们探索职业自我最直接的方法。更为实用的是, 可以帮助高中生选择大学的专业志愿。因为在大学里所选择的专业是与职业直接关联的。

在学生走出校园去实践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挫折, 不谙世事的学生会因为失败、挫折降低积极性, 产生不良情绪。班主任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学生沟通, 让他们勇于面对困难, 提高心理承受力, 树立自信心;还要具体分析挫败的原因, 找出问题,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实践带来的丰富感受。学生在体验中感受职业生活, 在体验中品味生活, 在体验中收获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职业帮助 篇5

关键词:创设情境;保持注意力稳定;记忆方法;小组合作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数学基础薄弱或无学习兴趣或学习习惯差或学习方法不当或学习毅力不强等诸多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时间一长,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数学焦虑心理、恐惧心理。如不及时扭转,可能会自暴自弃,导致数学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如何帮助职校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呢?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是不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求知,乐而不倦地钻研。创意设计,开展讨论,讲数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运用多媒体教学等都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概率的概念抽象、难懂,学生在头脑中不易建立起这个概念,更觉索然无味、毫无兴趣。这迫使我们教者要动脑筋、想办法。上课时,我拿出一枚骰子,问学生:这是干什么的?出乎意料,一名从没有发过言的后进生大声回答:这是打麻将用的。顿时,教室象炸开了锅,议论纷纷,有人在下面小声嘀咕:老师今天要干什么啊?停顿一下,我说,同学们,这枚骰子确实可以用来打麻将,但是,用它还可以帮组我们学习。此时,全班同学热情高涨,一致要求和我一起做实验,这堂课则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矫治学生的数学学习障碍。(1)保持注意力稳定。一方面,由于数学课知识概念较多,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一旦后进生对前面的概念和知识听不懂,则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这样就导致部分后进生在课堂上容易打瞌睡。另一方面,由于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较积极,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只注意到他们,忽视了对学生生的注意和关心,没有采用符合全体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生在数学课上较其他学生就容易出现分心,有时室外一点点声音,室内一点点动静等都会对他们造成影响。调查表明,课堂上注意力不稳定的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的学生有时高达班级的三分之一左右,几乎所有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产生都与注意力的不稳定性有关。职业学校学生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好动、自我克制能力差,但较小学、初中阶段来讲还是有较大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且不断改进,确实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2)教给学生记忆方法。一般说来,只有少部分的职校学生是有能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完成记忆任务的,大部分学生往往做不到这一点,若有往往也是机械记忆,并没有领会记忆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把问题讲深讲透,并向学生传授一些有效的形象的记忆方法,如在强调根据内容意义识记的同时,使用形象记忆,对比记忆、重点记忆、循环记忆、顺口溜记忆等等,长此以往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从根本上矫治因记忆产生的数学学习障碍。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数学的习惯主要有预习、听课、作业、巩固等。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预习时要适当调整预习要求,指导他们把疑惑的地方记下来,听课时要求他们认真听讲,努力克服非智力因素的干扰,积极思考、交流,能让他们回答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回答,能让他们板书的尽量让他们板书,通过老师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要控制,难度要适中,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到”。做作业前应指导他们先简单回顾一下知识点、方法,然后再认真、独立地完成。对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应鼓励他们不耻下问,及时搞懂。

4、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促进思维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另外,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一般的学生,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知识技能互补的目的。例如,江苏教育出版社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第一册第二章不等式中,我在讲解含有绝对值不等式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解含有绝对值值的方程,然后解不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最后变成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这样让学生能够基本都动起来,并且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学习,让大部分学生通过比较学习,都能够掌握这样的知识。

经过这样合作学习,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知道了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学会用抽象、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5、教师要想尽快提高后進生学习成绩,除了认真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合宜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更加注重课外进行跟踪辅导,多和家长进行沟通,倾听家长的意见,将家长反馈的信息,来安排课堂练习,巩固知识,课堂安排练习针对性要明确,安排成阶梯式,这样既不妨碍优尖生的拔尖,又兼顾了这些后进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平时又要注重经常接触后进生,和他们谈心,了解后进生的生活上、学习上的困难和倾听他们对授课教师的意见,只有这样做,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又能使后进生毫无顾忌地发展学习的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影响后进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很多的因素,提高他们的成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只要我们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矫治学习障碍,培养良好习惯,合作学习,主动参与,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动脑筋、想办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一定会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任长松,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注重学生思维参与和感悟的函数概念教学》,章建跃,陶维林,《数学通报》,2013.8.[3] 《概念教学必须体现概念的形成过程》.章建跃,陶维林,《数学通报》,2014.1.

[4] 《教什么知识》,季苹,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9.

职业帮助 篇6

【关键词】中职毕业生 职业观 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类毕业生与高等教育毕业生和高职类毕业生相比,无论是在学历水平还是在知识掌握上都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尽管大多数中职类毕业生采取的是定向培养的模式,但是从总体上讲中职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就业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职业观念,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筹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的工作活动,正确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上的就业要求,尽早实现就业。因此,帮助中职类毕业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中职类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帮助中职类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中职类学校办学的方针,可以说不管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还是进行就业指导都是为了学生将来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而服务的。鉴于中职类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诸多劣势,做好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来自于严峻就业形势的要求

随着高校招生的持续扩张,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引起了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压力空前的大,推动和加剧了社会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历和技能均不占优势的中职生的就业形势就更不容乐观了了。很多中职毕业生虽然是采用定向培养的模式,但是由于企业的人才周期短、淘汰率高,很多中职类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不得不面对失业的危险。中职生该如何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其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就业指导老实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将来的顺利就业和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中职学校持续、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掌握就业技巧,让他们在激烈的就业形势中具备一定的就业优势。

(二)职业环境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新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频率加速,新的岗位层出不穷。一个人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几年后就可能过时或被淘汰,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这种严峻的职业淘汰形势之下,中职生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念,没有做好长期的就业困难的打算,不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他们很快就会被激烈的人才竞争所淘汰。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老师立足于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立足未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系统思考和统筹规划,把学生今后发展与社会职业需求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中职学生真正成为核心竞争能力的社会人、职业人。在这一过程中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够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如何帮助中职类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中职类学生的生涯规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以就业为核心,以学生长期的发展为目标,从学生自身的横向和纵向发展两个角度,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中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行,贯穿于他们中职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当中。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不同教育内容、目标与方法,选择恰当的培养方式和途径,让学生在认识自我、专业熟悉的基础上构建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1.第一学年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新生刚刚入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就业形势还不是很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帮助新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并对当前的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告诫学生只有自己专业知识掌握扎实了,树立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学习目的,能顺利实现就业的目的。二年级阶段,中职生已经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2.第二学年阶段。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之后,学生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都有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业指导老师就要教授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好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简单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南面会出现一些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解决职业生涯设计中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职业选择给予一定的建议,纠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和做法。

3.第三学年阶段。第三年学年阶段学生由学习转向为真正就业做准备,包括学生的岗位实习、就业知道等各方面的工作集中在一起,可以说任务多、工作繁重。这一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该以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或继续深造,提高就业率为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指导考试帮助学生调整好就业心理;广泛获取各种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设计自己的简历,积极同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对中职生进行就业及面试指导。督促学生加强专门知识应用能力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就业困难的心里准备。

(二)多形式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活的规划设计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教师根据职业学校和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择合理的途径、采用适当的方法去开展。

1.正确的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加大课程介入和教学渗透。利用职业生涯教学课堂,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知识与策略等,着重培养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能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在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技巧中也要渗透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技能等,让学生在课堂的上的各种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熟悉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点。(2)进行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学校的就业指导老师要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报告会、交流会或咨询会等形式这正确的予以解决,帮助学生处理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并对其内容进行指导和纠正。

2. 制定严格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包括八个阶段,也就是“确定志向、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设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措施、评估和回馈。在这八个步骤中重点是职业生涯机会评估和制定行动计划和措施。(1)职业生涯机会评估。从实际来说,中职毕业生要想有一番事業难度比较大,因为比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的大学生、高职生要多的多,因此正确的认识什么是自己职业生涯中的机会,如何创造机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职业生涯机会评估有三个要点,也就是“专业对口、用人单位亟需、竞争比较少”,一般来说这种机会出现在中职毕业生走向社会3---6年以后才能算是一个机会,出现的比较早的话由于学生的刚走上社会职业能力还不高。如果正确的阶段出现这种机会,学生应该有信心、通过自己的能力展示获得这个成功的机会。

(2)制定行动计划和措施。在行动计划和措施的制定过程中,中职毕业生应该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针对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制定。由于学历低是中职毕业生的最大的不足,所以应该将职业学习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内容,如制定自己的自学考试计划通过自学考试拿到本专科毕业证,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还可以通过一些高职类的专业学习,提高的专业学习水平。对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自己提高学历和专业水平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严格按照制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学习。在岗位上要多向一些有经验,有技术的骨干工作人员学习,虚心求教逐渐掌握岗位工作的要点,积累经验。为自己制定的职业生涯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于在出现机会的时候能够把握住机会。

总之,帮助中职类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他们的就业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要紧贴学生学习情况、专业就业形势和性格特征,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这样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只说不做下一篇:“知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