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帮助自己

2024-12-02

自己帮助自己(共7篇)

自己帮助自己 篇1

摘要:本文围绕“帮助学生建成自己的言语世界”中心议题, 从“让学生言语自由放飞”、“让学生寻找生命的语言”、“捕捉学生言语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学习言语”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关键词:写作目标,言语世界,建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目标是这样叙述的: (1)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2)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4) 根据表达的中心,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 丰富表达的内容。教师要达到这几个目标, 在教学中有多种途径, 但首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成自己的言语世界。

一、让学生言语自由放飞

思想是通过言语来表述的, 因此, 相应的,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言语世界, 这个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让学生言语自由放飞, 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全面地调动自己心中的语言储备, 调动自己心中的生活积累, 大胆地展示自己对客观世界的独特的认识、独特的感受。学生独特的言语是他们的独特感受、独特情思与独特语言同构共生的产物。我们要巧妙捕捉生活的契机, 顺从学生各自的个性, 引导观察, 体验独特, 引导表述, 突出独特, 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良机, 使其成为学生言语活动与精神生活的纽带, 既促进学生言语独特性水平的提高, 又促进学生独特性品格的完善。

言语的教学完全可以放开手脚, 让学生凭着自己的感觉去创造。凭什么我们就非得认定“我看到了花开的声音”这种句式是错误的呢?钱钟书先生创造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并没有规定学生不能使用。凭什么形容太阳就非得是红色的, 在特定的时候它就可以是黑色的。当然教师要相机传授必要的语文知识, 使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文技能。教, 不过是教师自己先向课文学, 然后帮助学生学而已, 教师千万不能有意无意地以为自己比鲁迅、茅盾、朱自清、叶圣陶高明, 试图取而代之, 用教材直接去教学生。只有指导学生喜欢读、读得好、读得热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教师。学生的言语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 他们也许需要手把手地教导, 但更需要的是及时地引导, 适当地点拨。他们在自觉和不自觉的尝试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存在就是合理, “文如其人”这话流传至今, 必然有它的道理。“人”是文章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人无论多么孤僻, 无论他的内心世界有多么苍白或多么强大, 他都有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需求, 在与外界无数次的碰撞交流中, 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完善的世界。

二、让学生寻找生命的语言

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与言语作品进行广泛而亲密的接触, 并与言语作品展开生命的对话。要让学生在言语作品特别是经典作品的大海里遨游, 寻找自己的所亲、所爱, 获取自己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成长的丰富营养。研究作家的成长经历会发现, 他们的语文能力不是从语文教师那儿学来的, 而是从抽屉洞里偷偷看来的。

在教学《看戏》中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 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 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 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滴在地上, 溅到空中, 落在每一个心里”这段时, 如果只要求学生掌握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那就没有什么意义, 而是要这样设计一些问题: (1) 歌声是无形的, 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2) 心脏不是耳朵, 声音怎么能“落”进去? (3) 这四个加点的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通过点拨, 学生就可品味出这本应诉诸听觉的歌声在叶老笔下变得可见可闻, 可触可感了。这不是将“死”的语言, 教“活”了吗?

朱自清为了突出春天姹紫嫣红的特点, 故意运用定语后置的手法, 写道:“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这里定语“花枝招展”被移到中心词“小姑娘”的后面, 便收到了协调音节、强调定语而使春天的特征更为迷人的效果。指导学生品味这段文字时, 教师就可借助倒装句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特点, 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事状物, 表情达意。

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 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对白的形式, 抓住菲利浦夫妇和于勒的语言描写, 对他们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由学生尽情发挥, 尽情演绎, 从而把握住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间的冷漠与唯利是图的关系便可迎刃而解。又如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一诗:“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天星。”前写渔灯的静态, 后写渔灯的动态, 既有水上灯光, 又有水下的“星光”, 不仅动静结合, 而且虚实相生, 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在指导学生赏析这首诗时, 教师就可借助写作技巧中的“动静结合”和“虚实相生”的知识训练学生语言的统一和谐感和生动形象感, 使其语言更形象生动, 更富情趣。

三、捕捉学生言语的兴奋点

学生资源是最有潜力的资源。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心强, 对事物的认识没有模式化的经验。教师若能在语文课堂上用好这些资源, 及时捕捉学生言语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潜力, 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茶馆”“书场”等教学形式, 讲故事、谈轶事、论古今, 纵横几万里、上下五千年, 用丰富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学生的兴趣一旦产生, 他们就会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初中生的表现欲是很强的, 只要教师正面多鼓励, 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在导读八年级第一单元短文《我的第一本书》时, 我精心设置情境, 及时抓住兴奋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打开学生的思路。课堂上学生争相举手畅谈自己的“第一次”经历, 内容丰富多彩, 远远超乎我的想象。这样的教学, 效果显著。

阅读教学是言语训练的要点, 应该成为学生的读书课。它由初读 (读得对, 即不读错字, 不读破句) , 而美读 (读得好, 把自己的感情读进去, 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 起码是学生自己读得有滋有味) , 而烂读 (读得熟, “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课文的言语、内涵就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 而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启发、指导学生, 在词语的层面上品味它的声音、分量、色彩, 在句、段、篇的层面上品味它的情调、语脉、文势, 在字里行间感受、把握作者心灵的搏动。

四、鼓励学生在读书中学习言语

人的心灵世界的形成, 受与他交往的人和受他阅读的东西所影响。接受什么样的思想, 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内心世界。这就是“人文环境”的影响。很多教师都喜欢向学生一厢情愿地灌输所谓正确崇高的思想, 教他们如何在作文中鲜明立意。其实, 不是学生心灵的真实流露, 其文也就没有自己新鲜活力的言语, 又如何能打动人呢?人的思想和言语, 相当一部分是从阅读中来的。阅读的过程就是书中的思想, 与他原本的思想相互碰撞, 擦出火花的过程, 这时的思维就会像小径分叉的花园, 会不断地生长出新的思想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说, 阅读的过程既是形成一个人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 又是形成言语世界的过程。一个人有了他自己的独特的内心世界, 有了他自己成熟的言语世界, 再适当学一些写作技巧, 写好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通过语言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老舍的《骆驼祥子》, 巴金的《家》《春》《秋》, 鲁迅的《伤逝》,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四个不同的世界, 从中我们能窥见他们的精神世界, 同时也能窥见他们各自的言语世界, 大师的言语世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他们也曾稚嫩, 也曾有过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

有一段时间我们推崇“绚烂之后终归平淡”的语言, 很多人就跟风, 要求学生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来写作文。的确, 朴实是一种美, 但谁说华美绚烂就不是美呢?巴金的《随想录》向我们展现了言语世界真实朴实的美, 但与此同时, 也有那么多人追捧张爱玲华美苍凉的言语世界。我们没有理由非得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言语风格。学生形成怎样的言语风格得由他们自己决定。伴随着他们阅读品味和自身心灵世界的发展变化, 在文字的浸润中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言语风格。因此, 作文教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造自己的言语世界。

教育意味着一种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 意味着一种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语文课堂, 就是一幅“教师、学生、文本”不同言语的生命互动、交流的整体的鲜活图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把自己投放进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言语作品的魅力和神韵, 感受文字的表现力和文字之美。只有感受了、体验了、理解了、领悟了, 语文才可能内化到学生的心灵里去, 学生的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才可能有真正的成长。

自己帮助自己 篇2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时而平坦,时而坎坷。处于低谷,多想有人能拉你一把;伤心欲绝,多想得到一份鼓励;走投无路,多想看到一盏明灯。直到最后你也许会发现,那些帮助你的人正是你曾帮助的人。其实,救人于危难亦是在为自己的路铲平一个阻碍。

胡雪岩常在下雨时为没带伞的人打伞,举手之劳,仍能被路人铭记,再遇大雨,也无无伞之忧。胡雪岩更是一位明智的商人,他人有难,慷慨无私鼎力助之,待他东山再起,胡雪岩便有了一位忠实的伙伴。胡先生之所以能叱咤商场,有此伟绩,正与他乐于助人密切相关。正是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一把把遮雨纸伞。

想当年,河边老妇就韩愈于饥饿而获千金;街中叫花分一碗汤给朱元璋而得荣华;重耳流放,随从不离不弃而封高爵;兰芳贫困,胡适以八吊钱助之而得临终探望。在他人落魄时,你予以一份帮助,他日你落于危难,也一定有人助之。

中国的历史上有不少名人曾光辉灿烂而最后却落得惨败的下场,究其原因,又有多少是与他们见危难而不救有关呢?

暴君商纣生于皇族之家,极尽富贵奢侈。在如此安逸的生活下,作为君王,却未曾想用一君之威救百姓于水火。姬发进军,浩浩大国竟反戈倒击,威威国君竟众叛亲离。失败的英雄项羽缘何失败?大军击秦,夺得咸阳,熊熊大火,燃之三天,宫阙万千,灰飞烟灭,咸阳百姓,流离失所。商纣之乐,立于百姓之疾苦上,项羽之怒,发于咸阳之大痛苦于其上。以至于到最后,商纣倒戈,林中老父为项羽所指之路也是死路。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成长 篇3

当我第一次见到他们的时候,我莫名地觉得他们承受了太大的磨难了,不简单,面对我的时候大家都在笑,让我很感慨,他们比我们坚强。最初是完全凭借一腔热情想要去为他们做些事情,到现在也是快一年了,到后边我跟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都叫我姐姐,我自己觉得有社会责任感了,其实他们教会我很多,我相信这是互相帮助,是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第一次教他们画画,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们之前都没有学过画画,只是对画画充满好奇,有些兴趣,可是画画是很枯燥的,很理性的,在给他们上课时都有针对性的教学,因为你面对的是7岁——18岁不等的孩子,我会让他们比较轻松快乐的状态去学习画画,这样他们会吸收更多。

当时的教学都是要开很远的车,最长的路程来回要9个小时,从成都到南部,都是到家里教学,有的时候一天要开车去2—3个学生家里教学,学生都是分开的,德阳、东汽、什邡、都江堰、郫县,各个地方的都有。其他学生都很喜欢画画,也非常努力地完成给他们的作业,只有当我见到魏玲的时候让我有些不知所措,那是我第一见她,她眼神呆呆的看着我,从眼神中我感觉到她的不耐烦,感觉到她的陌生感,我只好先叫她名字,让她知道我是来教他画画的老师。半小时后,她起身了,看了看我,说了一句“你们只教我一堂课还是?”我刚听到这就明白,她害怕我只是来一次就走了,害怕没人关心她关注她的生活了。于是我说,“我会一直教你们。”从那以后她只管我叫姐姐,她到现在还在重症病房,而且她不能用铅笔,也不能用颜料,只能用简单的构线笔画画,她很努力,很认真,这些小朋友给予我了很多力量。

以前我在丽江做2416艺术工作室,是跟一帮台湾朋友去拉市海小学教小朋友画画,而他们只是家庭不好或者是学校师之力量不够,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在很小的一个空间里学习。而这次让我真正的感触很深,他们经历了那么大的磨难还能那么坚强的面对生活,也很认真的学习,而且他们给我的信息是我要学习更多.

自己帮助自己 篇4

一、活动背景

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宠爱着,缺少对他人的关爱。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文明素养,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爱他人,老师引领学生开展“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这一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具有研究价值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探究了解雷锋及其精神,明确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雷锋精神,自觉传承、弘扬雷锋精神。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身边社会群体文明现象的剖析,对构建和谐社会今天人们是否还需要雷锋精神的分析,学会利用相关资料及已有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交流活动的准备与实施增强整理、概括、总结、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对传承雷锋精神情况的讨论,对各种社会群体文明状况的比较,从内心深处激起关注社会道德的热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活动重点:学生通过对雷锋及雷锋精神认识上的争论,深度体验活动过程,并感悟到雷锋精神的重要,了解传承雷锋精神的意义,决心自觉传承雷锋精神。

活动难点:通过小组汇报交流促进学生的协作探究精神、学习交流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流程

围绕活动目标,我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根据学生活动情况,活动历时近2个月(15课时)。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3课时)

1.我借“3月5日”学雷锋记念日这一契机,结合社会上助人为乐精神缺憾的案例,激发孩子们关注社会问题的意识,引导孩子确定活动主题。

2.我组织学生围绕主题提出问题,确定子课题: (1) 走近雷锋; (2) 学做雷锋; (3) 传承雷锋精神。

3.我们师生共同策划活动,制订活动方案,孩子们根据兴趣,组成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子课题,给小组命名( (1) 学习思索组; (2) 行动感悟组; (3) 快乐习惯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

4.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活动计划,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准备摄像机、照相机,设计调查表、联系调查采访地点等。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8课时)

我指导学生根据活动方案实施活动,整理相关资料,让孩子们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思索组、走近雷锋。上网、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并咨询老师,了解雷锋及其精神。

行动感悟组、学做雷锋。

同学们开展校园手拉手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成立文明考察团,开展文明监督岗活动,服务社会。

快乐习惯组、传承雷锋精神。

同学们寻找身边的雷锋,从他们身上感悟雷锋精神;在先进事迹的感召下,同学们从力所能及的身边小事做起,回报父母、关爱老师、关心同学,并倡议全校同学共同行动起来,弘扬雷锋精神,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习惯。

在实施阶段我着重指导学生做好以下工作: (1) 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争取他人的帮助。 (2) 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记录———保存好第一手资料。 (3) 指导学生感受活动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相互交流并解决。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4课时)

(一)活动准备:

汇报前,各组召开小组会,回顾活动经过、畅谈活动感悟、收获、体验、发现,充实、完善活动资料;会后,各小组进一步整理活动资料,精选汇报内容,策划汇报形式,制作好汇报课件,准备成果展示。

(二)活动过程:

1. 教师阐述活动背景,提出汇报要求。

本次汇报我们是从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高昂的歌声开始的。我利用歌声激发学生的热情,烘托活动的气氛。

2. 课题总负责人简述活动历程。

回想在3月5日那天,我们激情满怀地踏上了寻觅“雷锋精神”之路。在大家的勇敢和坚持下,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殿堂里找到了“雷锋精神”这块宝物。随后,我们在这块精神宝物中继续探奇、搜猎。 (1) 学习思索组:走近雷锋,学习雷锋。 (2) 行动感悟组:助人为乐,学做雷锋。 (3) 快乐习惯组:奉献社会,传承雷锋精神。

3. 各小组分组汇报活动内容。

(1)学习思索组(走近雷锋)。追溯历史———同学们模仿讲解员的语言情态讲解: (1) 说雷锋生平; (2) 读雷锋日记、名言; (3) 讲雷锋的故事; (4) 概括雷锋精神; (5) 质疑交流评价。通过活动孩子们了解了雷锋并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2)行动感悟组(学做雷锋)。这一组用非常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把汇报推向高潮。新闻报道———孩子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学做雷锋。 (1) 考察身边群体的文明情况; (2) 学习雷锋见行动(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3) 歌颂友爱互助; (4) 质疑交流评价。自主表演———让爱心托起更多的希望。这一组的同学激情呼唤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通过活动增强了学生服务他人的意识并提高了孩子们创作、表演等综合能力。在开展文明监督岗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身边群体文明情况不容乐观这一新问题,不少同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建议开展文明礼貌伴我行的系列活动,这又为本次活动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行动感悟组的汇报在“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歌声中愉快地结束。孩子们在歌声中更加领悟到: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而帮助别人是更大的幸福。(3)快乐习惯组(传承雷锋精神)。孩子们自主汇报———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弘扬雷锋精神。 (1) 找寻雷锋式的人物; (2) 与雷锋同行去助人为乐; (3) 倡议:让世界充满爱; (4) 质疑交流评价。小品表演———“换位思考”,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倡议书———让孩子们发挥特长以文字叙述、简笔画、书法等形式宣传助人为乐精神。通过活动增强孩子们的自我教育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意识及服务社会的意识。

4. 总结与反思。

这次活动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示。孩子们说:通过活动我们变得不在自私,懂得了关心别人。活动拉近了我们与雷锋的距离。我也深深地被学生的率直、善良所感动,活动拉近了我们师生间的距离。最后,我们在“接过雷锋的枪”激昂的歌声中结束本次汇报。我利用歌声震撼学生的心灵,让雷锋精神在心中永驻!

汇报阶段我着重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1) 处理好在活动中的分工与合作问题———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 (2) 处理好展示活动结果的方式、方法问题———展示形式力求多样化,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体现活动成果。

活动反思:

对于这次活动,我总体感觉师生情感交融,学生随着活动开展的深入,感受深刻,懂得了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在这次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自信,学生在尽情展示自我的同时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个性得以展示,情感得以提升,多种能力得以提高。

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真准备活动成果汇报,自定汇报内容,自排汇报节目,自制汇报课件,呈现出的活动成果展示形式多样化、多角度,达到了自我教育、探究学习、共同提高、健康成长的目的。活动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时时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学生在尊重和信任中获得成就感,在理解和宽容中快乐成长。

通过交流活动的准备与实施增强整理、概括、总结、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雷锋及其精神,师生知道优秀品质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通过对各种社会群体文明状况的比较,从内心深处激起关注社会道德的热情,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要共同延续和丰富着雷锋精神,让人与人互助成为我们的习惯,内化为我们的良好品质。

活动后,孩子们深情地对我讲:“老师,是你温柔的话语驱散了我们心头的疑云,是你飞扬的教鞭引领我们走上了人生的方向。是你许许多多的以身作则,许许多多的辛苦付出,浇灌了我们这些年轻的生命,你在我们身上倾注了太多心血,昨天的我们是年幼的孩子,而如今我们已经明白了爱的付出与回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综合实践活动“帮助他人, 快乐自己”是针对学生爱的教育的相对缺憾这一现状, 组织学生开展的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采集信息, 处理信息, 参加社会实践, 解决问题, 学会感受爱, 学会奉献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篇5

给,就是一种舍,我们在给别人的时候,就是在舍自己的某些东西,如时间、精力、关怀、财物等。而这些舍,同样会使我们得到。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说;我们在给予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有收获。实际上,这并非一句空话。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地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向别人求助,如果我们能得到别人帮忙,那么我们就会心存感激,期望他日自己也能够为别人做些事情。同样地,当我们帮忙别人时,别人也会心存感激,期望他日伸出援助之手,帮忙我们。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人际关系复杂,知心朋友难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平日研究自己过多,帮忙别人太少。一个人平时不注重人际关系维护的人,很难有好人缘,“临时抱佛脚”只会给别人以“利用”之感。试问这样的人,又怎样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欢迎呢?别人又怎会对慷慨相待呢?仅有平时对他人帮忙,别人才会拿出真心对我们。

很多时候,人际关系的纠纷,都与利益有直接的关系。应对纠纷我们不能总是抱怨别人侵犯了我们的利益,而是应当反思自己是不是研究过别人的利益。人说,与人方便,与已方便。仅有我们给别人供给一些利益我们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有的时候,我们帮忙别人只是举手之劳,但却能所以得到意外的机会和收获。就如当年费利因为让年迈的老太太避雨,却所以意外地得到了卡耐基的一笔订单一样(老太太是卡耐基的母亲,但费利当时并不知情)。如果我们经常对别人施以援手,难保不会遇到生命中的“贵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篇6

午饭过后,我像平常一样去了卫生间,可是,当我从卫生间走出来的时候,一阵哭声传进了我的耳朵里。我心想:“会是谁呢,为什么要哭呢?”于是我前去探个究竟。走过去一看,是我们班的高鉴祺在哭,我问她:“你怎么了?”她指着自己的大脚趾告诉我:“我前面的小王走路时脚步突然放慢了一点,我的大脚趾甲就正好撞在了他的凉鞋上。”高鉴祺一边哭着一边流露出无助的神情。

我低头一看,高鉴祺右脚大脚趾甲裂了一个大口,满是鲜血。看样子她已经不能再走路了,我毫不犹豫地对高鉴祺说:“我背你吧!”而她却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我怎么能丢下她不管呢?于是,我二话不说背起她就往教学楼走。卫生间距离教学楼将近100米,走了一半我就感觉有点吃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流了下来。

我想把她放下来,可又一想,她疼得直流眼泪,我还是坚持一下吧!我咬着牙,一口气把她背到教学楼,这时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将她轻轻地放下来,搀扶着她走进教室。

我坐在椅子上虽然满身都是汗,但是特别的开心,没想到自己竟然有这么大的力气。

通过这件事,我终于体会到了帮助别人才能快乐自己! 鞍山市铁东区湖南小学五年二班 白萱迪

帮助你了解自己 篇7

1. 如果半夜里听到有人敲门,你不会认为那是坏消息,或有麻烦发生了吗?

2. 出门的时候,你经常带着一把伞吗?

3. 你觉得大部分的人都很诚实吗?

4. 度假时,把家门钥匙托朋友或邻居保管,你会将贵重物品事先锁起来吗?

5. 对于新的计划,你总是非常热衷吗?

6. 在一般情况下,你信任别人吗?

7. 每天早晨起床时,你会期待又是美好一天的开始吗?

8. 即便多次失败,你也不放弃再尝试的机会吗?

9. 别人若对你不公正,你不会找机会进行报复吗?

10. 原定光荣榜上有你,可公布结果时不知为什么又换上了另一个人。即便如此,你也会心情坦然,并向他祝贺吗?

测试结果分析:

分数为10—12:你是个标准的乐观主义者。你看人生总是看到好的那一面,将失望和困难摆到旁边去。乐观,使人活得更有劲,不过,要记住,有时候过分乐观,也会令你对事情掉以轻心,结果反而误事。

分数为13—17:你对人生的态度比较正常。不过,你仍然可以再进一步,你要学会怎样以积极和乐观的态度来应对人生中无法避免的起伏情况。

分数为18—20:你是个标准的悲观主义者,看人生总是看到不好的那一面。身为悲观者,唯一的好处是,你从来不往好处想,所以你也就很少失望过。然而,以悲观的态度面对人生,却有太多的不利:你随时会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新的事物,尤其当遇到困难时,你的悲观会让你觉得人生更灰暗、更无法接受。悲观会使人产生沮丧、困惑、恐惧、气愤和挫折的心理。解决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是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每一件事或每一个人,即使你偶尔仍会感到失望,但逐渐地,你会对人生增加信心,胜过原来消极态度带给你的影响。

(此测试仅供参考)

上一篇:外部不经济性下一篇:外销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