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描淡写

2024-10-23

轻描淡写(精选7篇)

轻描淡写 篇1

在我每每感叹《我与地坛》的艺术美的同时, 又在想, 为什么一个命运如此多舛的人, 竟会用如此从容不迫的笔调去阐述一个本来十分沉重的“残疾主题”, 唱响他十几年不平凡的“命运交响曲”呢?他的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究竟支撑一个残疾之躯活下去的精神动力是什么?从史铁生本人的生活历程来看, 再从《我与地坛》中“溯本求源”一下, 我们就会发现, 一种“补偿心理”给了他很大的生命平衡力量, 而地坛则恰恰是他这种心理的栖息之所和他走向精神光明的起点。

残疾作为一种生理现象, 它给残疾者的生活会带来很大的痛苦, 这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像史铁生这样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才突遭命运老拳重击的人, 对残疾的感受是尤为复杂而刻骨铭心的。这种感受如果不是一种自弃、自虐乃至于自杀, 便会是一种对于健康、对于社会和对于整个世界的深刻仇恨与敌视, 或者还可能流入对于生命存在的近乎虚妄、神秘的猜测与玄想, 甚至会借助于对宗教的献身, 在一种精神迷狂的状态中完成所谓的灵魂的超度。当史铁生面对残疾的厄运牢骚满腹, 个体生命体验十分复杂而沉痛的时候, 是地坛适时充当了他的心灵安顿的寓所, 他在这里打发时光, 琢磨着生活和写作的奥秘。在这里, 一颗就将坠入黑暗的“落日”告别了“生之将逝”的苦痛和悲哀, 生发出了生命的灿烂辉煌的亮色。当然, 那些留在他早期作品中的灰暗色彩也就随着他在地坛中对命运、生与死等问题的有所感悟而灰飞烟灭了, 而代之以“大彻大悟”之后的诸如《我与地坛》一样的平淡、清雅和雍容大度。

地坛的确好像为从命运的巅峰跌落低谷的史铁生提供了一个精神承受的缓冲地带, 使就将走向绝望的他有了时间上的挽留, 同时有了生的瞻望。但是, 真正使史铁生摆脱死的阴影, 逐渐消解他作品中的悲伤情调的心理动力是什么呢?是那浩荡的母爱?是那多彩的生活?无疑, 这些都是他的生命大河不至于枯竭的一眼清泉, 它们把史铁生死的焦渴欲望润湿了。但正像一棵生命的绿苗一样, 水固然是不可缺的, 但扎根的土壤呢?生机的阳光呢?这些也是缺之不可的。

补偿心理正是使史铁生活下去并且使之活得很灿烂的土壤和阳光。当史铁生遭到惨重的自然打击的时候, 他将产生“自卑情结”。所谓“自卑情结”, 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人的无能为力感, 他所面临的处境其苦难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能力所能应付的程度。面对残疾的现实, 史铁生是不想接受的, 他渴望医学技术能够使他的双腿重新站立起来, 然而医学却无能为力;他渴望有刘易斯那样的一副身材——“不怕读者诸君笑话, 我常暗自祈祷上苍, 假若人真能有来世, 我不要求别的, 只要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子就好。”——然而他只能坐在轮椅上, 恢复健康的强烈愿望却不能实现, 这就构成了他个体生命的深刻体验, 他在自己早期的作品中流露出忧郁、悲伤的情绪也就自然而然了。不过, 经过在地坛里的“心灵休憩”后, 史铁生开始流露出一种参悟了残疾人生的真谛的宿命意识: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 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来上帝又一次对了。

于是就有一个最令人绝望的结论等在这里: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有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 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就命运而言, 休论公道。

这种宿命意识表明了史铁生在经历了一段坎坷不平的精神旅程后, 对自身残疾这一事实已从自发的抗拒、绝望转向了自觉、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历程也就是作者的“自卑情结”的建构到解构过程, 同时, 也就是史铁生的补偿心理的形成、成熟过程。

“补偿心理”的理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的。他从自己的理论视点出发, 认为人类中天才人物的成就“经常是以重大缺陷的器官作为起始点的”。如果说阿德勒所谓的“补偿”因素是残疾者获得成就的心理动因, 那么, 我们也可以说, “补偿”心理则是史铁生解构心理淤积的“自卑情结”的催化剂, 走出地坛的助推器。不过, 这种催化剂、助推器的效果是远大的, 它荡涤了史铁生生命前途上的心理障碍, 并为史铁生的“残疾人生”焕发出亮丽的色彩提供了能量。

换言之, 面对残疾的不可更改的事实, 史铁生没有沉沦, 一种向命运开战的毅力和要求命运“补偿”的勇气使他坚强地活了下来。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与地坛》不仅是史铁生“自卑情结”的心路历程的展示, 更是史铁生的“补偿心理”得到满足之后对不幸命运的“轻描淡写”, 在历尽十几年人生沧桑之后的“拈花微笑”, 是一份参透了命运之谜之后的思想小结。

轻描淡写 篇2

时间过得很快也很自然,我上完高二的第一学期,就升上了第二学期。不需要办理什么手续在加上点手续费,我只在表格上平静地写上“理科班”。我的教室从一楼搬到了四楼,换了许多同学和老师。我看见一张张陌生的或欣喜或盘桓的面孔,清醒地认识到这是新学期的第二个周一。四楼比楼下优越的地方是可以眺望。可以看到附近错落的老屋和更远处笔挺的大厦,如历史的延伸和发展。若是视力足够好,就可以荡在走廊或窗台,看着漂亮的女生走过。我就常在这些地方看见我以前的同学或高兴或沮丧,的时候是一脸的平静没有波澜。后者让我想到了我一度的走路方式:眼光迷离,一个人走在路上,从起点到终点,脑子里没有连贯的思绪有时甚至空白,就这样好像为了走路而走路,没有其他目的和有趣的事情。我在班里的存在,一般除了方圆一张桌子以内的人以外不为所知。所以有以前的同学在夜自修时到我班里问了很多人都找不到我准确的位置。我很聪明在身高表上写少3cm写成170cm所以避免了以往不变的“后卫”。我的暂时同桌更聪明至少写少了10cm结果被班主调到了我身后。

从此我佩服老师的深明大义。我在这里的同学说话说得很开心。我的语文老师是个“一成不变”的人。这可以从他呆板得厉害了字体看出来。他的特长是会照着教科书一成不变地复述考点给我们听所以我大胆地认为语文课自习效果会更好。后面的同学说语文老师是一个喜欢理性文章的人。我点头表示同意。我可以从他的发型找到答案。说到发型我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头发,感觉跟老师的一样,又粗又密另人窒息。但我可以明确地指出,那就是我的头发有一半是感性的而且很多因为太感性而变白了。我常担心我三十岁的时候头发会全变白了,那我将会丧失理性地坠入了感性的思考之中。这在政治课上老师明确地指出其片面和肤浅。可三十年那一天离现在还远着呢,谁晓得期间又有多少变故。天知道吧。我想。我想我开始怀念高一和高二上半学期那位语文老师了。她是第一个肯定我有写作能力的人。我想这即使是一种欺骗也可以使一个为文字(除古文和远久时代的白话文外)而疯狂的人看到一点希望并更加理直气壮地为之而奋斗。我对她说我将来要上文科班。她微笑点头说我是一个有潜力的学生。我记得当时很高兴如同一个小孩子得到了大人送给他的超大糖果。后来我细细体味这句话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你现在很平凡,平凡得就像杂草丛中的一棵杂草,与其他杂草没有区别。所谓潜力这个东西就是潜藏着的能力,就像致癌因子一样,也许一辈子也不会有爆发的一天。除非其他杂草都销声匿迹了才会显现出我这棵的特别。又想了很久,觉得再特别也是一棵杂草而已。我以前是个惧怕写作文的学生。小学时描写妈妈灵敏的鼻子老师说我把妈妈写得像狗。我那时还小,不会记仇。

现在想起来直咬牙切齿,恨不得自己变成狗把她活活咬……死?没那么严重,只要咬破她那张脸就足够令她痛苦不堪了。想到这里,不禁窃笑。现在文字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也像我的生活一样,一样的无喱头。我明明说过我要上文科班的嘛,为什么会跑到理科班的教室泰然自若地听课,做讨厌得要死的化学题呢?其原因之一是我更讨厌背诵怎么记也记不住的历史(我可不怕被冠上冠冕堂皇的“背叛”);一是“政治”这个词在我的字典里跟升官发财一样俗不可耐且根深蒂固无法摆脱。我曾想过要当一名心理医生但当我得知得修政治课之后这个念头就不会在我的脑子里出现第二次。而对于哲学,我觉得唯心比唯物好因为我唯心都唯到快少年而白发了。可唯心有前途吗?答案特别肯定地告诉你那是否定的。而之后我想到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一棵杂草要长得茂盛一点的话单单靠“春天”是不够的还得靠“科技”。所以我在填写文理选择表的时候平静地填上“理科班”。那个动作和表情其实可以用“毅然”来形容。文理分科最大的.好处,对于我,不是让我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而是让我可以去与生命中重要的人相遇。有时静下来想想觉得很有趣,为什么我们遇过那么多人,那么多动物,而其中注定有些人要成为我们的朋友有些动物成为我们的宠物而大部分的生物则那么无关痛痒地存在呢?这个注定谁在安排?我习惯性地把它推给命运。这是我对待生活中我无法解释的事情时的做法,但放在化学题上常常行不通。我在理科班里碰到几个很好玩的人我们整天嘻嘻哈哈地混日子。一个月过去后,我开始后悔。我看着那些坚定目标明确吃苦耐劳集中华上下午前年美德于一身的尖子生那么没日没夜马不停蹄很少睡觉地做很多题目,我感到自己的堕落更令我觉得没脸见人的是我的月考成绩出奇的糟。在我痛定思痛之后我的日常目标成为:学习、睡觉、看闲书。我把看闲书这一严重的爱好狠狠地抛在了第三位置可见我有多么痛。当那三分钟热情被悠悠晃晃的时间熄灭之后我又过上了“看闲书、睡觉、学习”的生活,好像忘记了月考,忘记了自己远大而悲壮的使命。至此我认识到考试的附加功能――极好地磨练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当那令我呕吐的恶劣心情好过来以后我开始怀念我高一和高二第一学期的同学。正因为有了他们我才不会感到太过寂寞。这也是文理分科的坏处,在于我,冷淡了生命中重要的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到文班上夜自修,找他们说话,说得很乱,彼此安慰彼此勉励彼此笑得很开心。直到他们的历史老师恶狠狠地把我当异族人士赶回原班以后我们又彼此冷淡起来。之后我又开始计仇,记住他的冥顽不灵想到如果他有本事的话一定是个种族歧视的激进者,幸好他是教历史的又没什么本事所以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感觉自己好像很排斥与我不和的老师。没错,当我在这所学校被一位(暂且用“位”)男教师用粗话骂了之后我看到他就觉得恶心想吐。就算理不在我我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说粗话就是不对!”越来越觉得“老一辈”的人大多死板且喜欢被人尊重,真受不了这点。我心中的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正被什么东西啃噬着。如果愿意的话,把上面那段插入文字删掉,我已经说过,我的文字和我的生活一样的无喱头。我是一个很爱泡在书中的人。我看书的速度极慢,(一般一本书买来我看到第十页的时候室友已把它看完了。)感觉自己像泡在浴缸里一样软软的很舒服不愿洗澡也不愿起来。我很喜欢同龄人的文笔或流畅或怪诞或向上或颓唐。有时在心里大声说:“那根本就是我的生活嘛。”受其影响很深,喜欢淡淡地描绘自己的生活而拼命拒绝主题深刻的理性文字。在上QQ的时候看到很久不见的阿哲,问他可好。他说很忙。我说我也为了考试而心烦着呢。

那些轻描淡写的背后 篇3

能撼动深海的宁静

她曾经伏在妈妈的怀里天真地问:“你生我的时候很疼吗?”妈妈摸着她的额头说:“你很乖,进了产房没多久.就生出来了。”

可是长大后,爸爸看着她说:“当时你妈的痛一次次加剧,她说五脏六腑都拧在一起了。那个时候她恨不得有一把刀把它剖开,剧痛消耗掉了她所有的力气。最后她朝着医生大喊,开刀吧,真的生不出来了。医生告诉她现在开刀也来不及了,只能靠自己,谁都帮不上忙,而且拖得越久宝宝就越危险。这时她整个人都虚脱了,极度痛苦,但一想到你会有危险,不知哪儿来的力气,一次次用劲,你就生出来了。她说你的第一声清脆的哭声,是她这辈子所听过的最美妙的声音!”

据说医生把痛分为十级.第一级是被蚊子咬的痛,第二级是打麻药后准备做手术的痛,第三级是被小刀划伤的痛。依次是被人用巴掌打耳光的痛、被门夹了一下的痛、肚子痛、神经痛、手指被割断的痛、阑尾炎等内脏痛。而最后第十级,就是女人生孩子的痛。妈妈要多么勇敢,才能顶住这种非常的痛。可是这种痛,却被妈妈的“当妈的都要经历的”就一句带过了。

她看着妈妈熟练地在厨房煎鱼、煲汤,忍不住大赞妈妈的厨艺。妈妈用汤勺尝了一下味道,淡淡说了句:“当妈的都会的!”小舅舅却告诉她:“当年你妈妈连菜刀都不会拿,去菜市场还怕人家杀鱼。”

她帮妈妈梳头,发现了一根新生的白发,她要帮妈妈拔掉,妈妈摇头说:“当妈的有白发很正常!”小姨在一旁插嘴:“当初你可不是这么想的,还记得你刚生完宝宝那一年发现了第一根白发,还边哭边让我拔掉,说什么这么快就要告别少女时代了!”

妈妈也曾经是个女孩.她怕黑、怕蟲子,也会撒娇,跟爸爸说中药很苦。妈妈,从一个少女,到嫁作他人妇,最后成为母亲那一刻,就要丢掉过去的娇羞和柔弱。在女儿面前,保持永远的坚强,不会一惊一乍。

她最近给妈妈打电话,总是没聊几句就匆匆挂了。妈妈对她说:“我在跟你小姨买衣服呢,别打扰我们!”那天。她又给妈妈打电话,明明听到妈妈的声音很虚弱,可是妈妈却说她在跟小姨逛街。最后小姨忍不住抢过电话:“你妈在医院呢,还不赶紧回来看看。”电话那头,她分明听到母亲在嗔怪着小姨:“又没多大的事情,当妈的怎么能让孩子担心。”

她总以为妈妈很坚强,其实在她不知道的背后,妈妈对她淡化了分娩的痛,悄悄地抹去岁月催人老的无奈之泪,又隐瞒起病情只为了不让女儿担心。那些轻描淡写的生老病死的背后,是妈妈受过的怕、掉过的泪。然而妈妈却不曾跟女儿提起她的痛、她的怕,只是在女儿问起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回答。 一颗妈妈的心,是不是受过上帝的精心雕琢,所以才如此晶莹剔透,让人感动呢?

轻描淡写 篇4

关键词:平淡,理论,发展流变,审美价值

我国诗歌发展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众所周知, 诗歌提出倡导“平淡论”是在宋代之时, 相比于唐诗以及之前朝代的诗歌, 宋代诗歌似乎更加刻意在诗歌写作上追求平淡的意味, 在宋代之时, 梅尧臣提出“平淡论”, 称自己是“因吟适情性, 稍遇到平淡”, 欧阳修也与之相和称其“圣俞覃思精微, 以深远闲淡为意”“ (圣俞) 初喜为清丽, 闲肆平淡, 久则演深远, 间亦琢刻以出怪巧。”那么宋代之时梅尧臣等人所提倡的“平淡论”到底为何?“平淡论”是否直到宋代才被发现提出?这份“平淡之美”又有什么价值和文学意义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平淡论”的“荆棘之路”

“平淡”一词的提出并不是在宋代才首次出现, 而是由来已久, 在钟嵘的《诗品》中就有记载:“晋弘农太守郭璞。宪章潘岳, 文体相辉, 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 故称中兴第一。”可见“平淡”这一个文学现象早在南朝之时就已经被发现, 只是没有将它作为一种诗歌理论进行学习和创作。自南朝起, “平淡论”的发展过程并不似它的内容和名字一样“平淡”, 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条“荆棘之路”, 本文就“平淡论”的发展流变展开探索与分析, 以期得到关于“平淡”的深刻理解和审美体验。

早在先秦时期, “平淡”这一命题就已经出现, 在这个时期“淡”这个字的意思就远远不止是味觉上的感觉了, 它的意义在本意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引申, 但“平淡”这个命题在文学上还并没占有很大的地位, 而是在政治以及哲学领域有着一席之地, 在春秋末期, 老子就已经把在其著作中引入“淡”这个字, 以“淡”喻“道”, “平淡”开始引入哲学层面, 主要含有三层意义:一是自然之道, 即平淡就是万物之根本, 二是君子之道, 即“平淡”是君子所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 三是治国之道, 即“平淡”的治国之路能使国家达到国泰民安, 繁荣昌盛。可见, 老子在其著作中, 首次赋予了“平淡”很多新的意义, 从此之后, 先秦其他学派的著作中, “平淡”也经常出现, 例如管仲、鬼谷子等人, 可惜的是虽然各家皆有言论, 但始终不能脱出老庄对于“平淡”赋予的哲学意义。

两汉时期是儒释道三家发展融合的时期, 各种思想交流碰撞, 展现出新的火花和想法, 这时在文学领域出现了“赋”这一文学体裁, 汉大赋与抒情小赋接连登场, 散文诗歌等均有较大发展, 表现出追求辞藻华丽, 用典比喻, 注重艺术手法的文学潮流, 特别是汉大赋, 如司马相如所作《天子游猎赋》 (分为《子虚赋》《上林赋》) , 班固的《两都赋》以及张衡的《两京赋》。于是在这一时期的文学领域出现了追求华丽的文学潮流, “平淡”这一命题还没有深入到文学层面, 依旧在哲学层面继续发展。在两汉时期, “平淡”所指的依旧是自然之道、君子之道以及治国之道, 基本还在老庄思想所阐释的范围之内, 但是也对老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修正和改进, 例如淮南王刘安, 他主张凡是顺应自然的行为都是“无为”, 只有违背自然, 与自然相克的行为才是“有为”, 刘安在老庄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不仅是无欲无求才是“无为”, 不违背自然的行为与做法也应该算是“无为”, 充分体现了对老子想想的修正。总而言之, 在这个时期, 关于“平淡”的理论虽然不出老庄思想的范畴, 但儒、释、道三家的合一还是对“平淡”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至此, “平淡”这一命题的理论内涵已十分丰富, 但依旧没有进入文学领域, 没有诗学以及美学上的价值与意义。

进入了魏晋南北朝之后, 书画、哲学等领域纷纷进入了“自觉”阶段, 文学更是如此, 在这一时期, 各种文学理论、现象层出不穷, 文学批评领域也出现了刘勰所作的《文心雕龙》一书, 促进了文学批评的快速发展。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首次将“平淡”一词引入了文学批评领域, 也就是在这时产生“平淡论”的基础正在慢慢地积累。在《文心雕龙·通变篇》中提到:“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变则可久, 通则不乏。”他认为, 前代文学应该加以继承, 但是必须要一方面有所继承, 一方面又有所创新, 文学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否则就会处在僵死状态。在正始时期, 玄言诗盛行, 汉大赋所表现出的辞藻华丽, 罗列用典在正始时期被正始诗人们所批判, 代之以富有玄思的玄言诗, 但是他们不仅以单一的玄思代替了辞藻用典, 还将世人所表达的情感志向抹杀了, 所以刘勰针对玄言诗提出批判, 认为正始文学的“篇体轻淡”实为枯燥乏味, 反对玄言诗的“浮浅寡情”, 缺少艺术情韵。至此, “平淡”二字开始有了枯燥无味的贬义倾向。但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平淡”之说并不单纯是被批判的对象。东晋诗人陶渊明也极大的发展了“平淡”之美, 在东晋社会当时朝野上下大将图谋篡位, 政局一片混乱之中, 陶渊明几度归隐, 又几度出仕为官。复杂的仕途和他对晋末混乱的政治现实的失望, 使他从“隐居时想出仕, 出仕时要隐居”中走了出来, “爱丘山”的本性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 同时也造就了他崇尚自然、亲近自然、平淡自然的文风。他的诗歌中无一不透露出一种归隐山林的平淡惬意之感, 例如“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饮酒》) 以及“引壶觞以自酌,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 (《归去来兮辞》) 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篇虽已被无数人引用, 但其所表达的内容正是他心中最真的平淡质朴。除陶渊明之外。

之后隋唐时期, 人们常以“平淡”论诗, 但是依然将“平淡”的意味定义为贬义, 认为玄风的煽起导致诗歌抽象乏味、缺少风力。如魏征在《隋书·经籍志集部总论》中说:“永嘉以后, 玄风既扇, 辞多平淡, 文寡风力”。中唐诗人韦应物的创作也充分体现出了诗歌的“平淡”意境,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 清丽闲淡, 和平之中时露幽愤之情, 如: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表现出了诗人胸襟恬淡, 情怀忧伤之感, 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直到晚唐, 这种以“平淡”为贬义的状况才有所好转。

随后发展到了宋代, 是历史上公认的“平淡”一词进入文学批评领域的最高峰, 于是, “平淡”之美已经成了宋代诗人的自觉追求,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典诗歌的平淡美, 作为审美理想而确立于成熟的理论自觉之中, 应该说, 是自宋代开始的。”可见宋代之时在“平淡论”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宋代名家梅尧臣针对唐五代以来文坛虚空浮艳之弊, 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平淡论”, 他在《答韩三子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中提出:“诗的价值不在于藻绘的包装形式, 而在于质朴的实际内容, 诗人应关注国计民生, 针砭时弊”。他还认为以“平淡”论诗, 应当讲究不张扬声色以显示诗之风格、情调, 这样作诗就顺从自然, 同时, 梅尧臣的诗作也是与其主张相一致的, 他将目光投向下层百姓, 创作出诸多关心人民的作品, 例如《田家四时》、《伤桑》、《观理稼》、《新茧》等。

宋代之后, 诗学理论发展并不兴盛, 而将众多的笔墨重点放在通俗文学之上, 例如, 小说、戏曲等。“平淡论”则继续作为文学及文学批评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内容发展, 仍有不少理论家对平淡之风进行探讨和研究, 例如明代学者王世贞对平淡之风进行了修正, 要求淡而不失富丽, 譬如松草之于桃李, 布帛之于锦绣, 不过须“琢之使无痕迹”, 指出“取其形似, 谓为自然, 谬以千里”。清代学者王士祯提出“神韵说”, 就将平淡看成难以企及的典范, 要求诗歌不露迹象地表现闲适恬淡的思想感情。“平淡论”在明清时期被再三阐释,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终极性的追求目标。

二、“平淡”由何而来

“平淡”之说从根本上探寻是从老庄的道家思想而来, 它于先秦时期开始出现萌芽, 深深植根于道家哲学思想, 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老庄的思想主张中清晰的看到痕迹。在著作《老子·三十五章》中有这样一段:“乐与饵, 过客止道之出口, 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 听之不足闻, 用之不足既”。这一段的意思是讲, 老子眼中的道是“淡乎其无味”的, 而这里所提到的“淡”指的是不追求满足感官欲望, 而是重在其包含的内容, 主张“恬淡为上”。而后的庄子则在老子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平淡”之说, 他将自然无为、朴素恬淡作为最高的美, 在《天道篇》中曾经提出:“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 在《刻意篇》中又提出“夫恬静寂寞虚无无为, 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可见“平淡”一说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占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对后世有着极大的, 不可磨灭的影响, 其后的司空图、苏轼等人关于平淡的不少精辟见解, 皆可溯源于此。

“平淡”思想虽究根溯源应追溯到道家思想, 但我们也不能磨灭儒家思想对于“平淡”之意的引申和发展。早在儒家思想形成时期, 就已经有了反对浓烈色彩, 追求恬淡自然的主张, 如“恶紫之夺朱”一句, 就是对色彩太浓艳情感太强烈提出的批判。之后, 孔子在与子夏论诗之时, 提出“绘事后素”提倡“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 由此可见, 孔子追寻的是一种“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的平淡与自然。如果说老庄道家思想是“平淡”之风的理论先导, 那么儒家的思想及著作就可以被看做是“平淡”之说的先导, 例如儒家经典之作《诗经》, 在国风中的一些篇目清晰地反映出了“平淡”二字的意义及价值, 如《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沚。

“平淡”之说的来源从根本上说就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清静无为”的演变。但我国各个时期的社会现实状况也为“平淡”之风的产生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我国古代各个时期或是战乱频繁, 或是国泰民安, 人民所向往的正是安居乐业, 平淡是真的生活,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平淡”之风的盛行是有其发展的必然性的。正是这必然发展的“平淡”之风, 给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带来了新的审美体验与审美价值。

三、“平淡”之美

“平淡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给各个时期的文学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这众多的影响之中, 最为独特和重要的就是“平淡论”的审美蕴含以及带给人的审美体验。

在本文看来, “平淡论”独特的审美蕴含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于叙事主体内心的平静淡泊, 以及叙事客体形象的纯洁自然, 要求达到“和”、“静”、“逸”的境界。这种审美蕴含表现得最为明显的诗歌之一就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中运用“丘山”、“羁鸟”、“池鱼”等意象表现了作者渴望回归家乡, 过归隐生活的思想感情。审美蕴含的另一方面就是诗人运用质朴简洁而又含蓄隽永的文字、简单明了的手法, 以及短小精悍的篇幅, 用语言勾勒出带有“平淡”之感的美丽画卷, 这种审美意蕴主要表现在诗歌的外在手法以及写作语言上, 带给我们短小精炼, 却能“绕梁三日”的审美体验, 其中最直接的例子之一是王维的诗作, 如《送元二使安西》,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 没有华丽辞藻与奇特的艺术手法, 全诗一共四句, 细致到位的表现了作者对于友人即将离开的遗憾与想念, 读起来朗朗上口, 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结束语:

“平淡论”这一文学批评理论虽然在宋代之时才得以正式定型, 但其理论来源却是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之中的, 是我国文学领域之内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数千年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家与评论家。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决定着文学发展的道路, 还对与我国古代的思想意识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 值得深深挖掘的精神宝库……

参考文献

[1]、王顺娣著《宋代诗学平淡理论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版

[2]、廖女男《说“平淡”——中国古典诗歌艺术风格论之一》《乐山师专学报》1991年第4期

经年轻描淡写的牵绊优美散文 篇5

许多都已经改变了,

从此明白了物是人非的真实。

没有了当时的你,

没有了当时的他,

没有了当时的我。

倘若一切都只是虚偌、

何必在乎人事大对与错。

前和后,相差太远 想回也早以回不去。

墙壁随时间的累积,越来古老。

有点时候人而且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一生就像是一出戏,

戏里来、戏里去,

每个人都在这其中来来往往、走走停停,

一天一天的时光就在如此匆忙的生活中走过,

不会让你醒过来的时候它早已走在另一个叉路口了,

它不会让你等清醒的时刻……

曾经以为我会从此就这样不闻不问,

只是等到某天的某时刻我才发现我那时的`想法是错的,

我不曾发觉人得感受也是说变就变的,

感觉那第一感觉是那么真切的存在过,

一生都在清醒中又岂是说抹去就可抹去的呢?

只是有的人陷的太真,

就连自己也分不清那又算是什么。

只有在安静的夜晚中独自一个人才明白那时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

一生不忘,一生放不开,无论在日后的路上又会遇见谁,都抵不过一个的感受。

如果不是我,

谁会一样?

张艾嘉 轻描淡写 用静发声 篇6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近些年张艾嘉出现在观众面前的身份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光是歌手、艺人这么简单,更多的时候是导演、作家。上个月,张艾嘉带着新书《轻描淡写》来到北大做客,本以为会和其他明星的商业活动一样走走“套路”即可结束,没想到却是张艾嘉和读者之间的一次心与心的交流。前不久,张艾嘉导演的文艺片《念念》在内地上映,分享会也理所当然地从《念念》的创作开始。“拍《念念》的整个过程是非常地特别,当事情一样一样向我走来的时候,我明白了这是‘你’的安排,我必须要安静下来聆听,放下杂念,耐心从容地等待更多指示。我要听听或者是我要很仔细地看周遭在发生什么事情,我才能够去执行它给我的东西。我不是那种不接地气的人,电影是多元化的,可以有枪战,可以有感官刺激,可也应该有文艺片这种让观众得到某种心灵释放的东西。”

念念的第一个镜头是梁洛施坐在一个天台上,可以360度看到台北的景色,那天蓝天白云,拍摄也很快结束,然而,等到要再补镜头的时候,却是乌云密布,所有人都傻眼了。然而面对这种情况,张艾嘉说:“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面对,有的时候你会认为它是一个困难,怎么不合我的心意,你并没有排斥它的存在的时候,它可能会带给你的某种惊喜。”于是这个在阴天补拍的镜头顺利地用在了梁洛施告诉张孝全她怀孕以后,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往前走的时候的心路历程。张艾嘉常说:“有的时候我们会被我们的所知绑死,我预定了这个情绪,今天如果葬礼,可能就是一定要下雨,结婚就一定是大太阳,可能有的时候反过来是更好的,但这是我们不知道的。可是我们有时候又被未知吓死,天气到底会怎么样,我到了那边会怎么样,很多的未知会惊吓到自己。我本人越来越感觉到我会对未知感到某一种兴奋,因为你不知道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

除了导演、监制、编剧这样的幕后角色,张艾嘉更让人熟悉的是她演员的身份,2010年李玉导演的《观音山》让张艾嘉获得了第20届亚洲电影传媒奖最佳女主角奖。在创造一个角色的时候,张艾嘉喜欢将角色当做“我自己”。“在拍《观音山》的时候,我就跟李玉导演讲,我说可不可以早点去‘我’的家,她说你去干什么,一切都还在布置,我说那是我的家,我可不可以去摆一点我的东西。她说什么东西,我说就是你给我的道具,比如我今天要戴个老花眼镜,我写毛笔字,毛笔字旁边喜欢放一条毛巾,关于这些习惯,我都需要提前熟悉,我要做点什么东西,让这个空间成为‘我的家’。甚至我的筷子跟其他的筷子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小细节,我觉得对电影的真实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一个画面。”

这样的习惯也延续到了创作《念念》这部电影的过程中,她要求梁洛施和张孝全要提前去感受剧中男女主角生活的环境,以便更好地投入角色。这样的循环也许也可以被当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一种变现吧。

慈善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1993年,张艾嘉收到台湾展望会的邀请去非洲做了一次探访,最开始,张艾嘉的心中只是充满好奇,完全没有想到,慈善会成为她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总会在新闻片上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画面,皮包骨的小孩子、战乱的情况、干旱等等,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看到画面的时候就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那个世界对于我们来讲是非常陌生的。1993年的时候展望会邀请我去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的时候,我就说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当面真正面对战争、疫情、非常差的生活卫生条件以及没有希望可以期盼的难民时,她才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无力。“那次探访结束之后我回到台湾,很长时间没有调整过来,我会反复思考,他们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会差这么多?为什么我们会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到底可以做什么才能改变一些他们的生活现状?于是我又找到展望会,并申请成为终身的义工。”

除了张艾嘉自己,她还带动其他的一些港台艺人做起了志愿者的工作,像动力火车、齐秦、许茹芸、刘若英等,都在她的带领下前后做过很多次探访。“在探访的过程中总有很多事情让我感动,记得有一次,我们创作了一首歌。要在卢旺达拍摄一支MTV,我说帮我叫1000个小孩子来,我要让大家看到这里有多少个孩子是这么的贫穷。于是他们就叫了很多孩子过来,真的是密密麻麻的将近2000个孩子,很多孩子集中在操场,我们知道要赶快把它拍完,在最短的时间拍完,所以大家把身上的背包丢地上就开始拍了,东拍点、西拍点,终于几个钟头就拍完了。这些孩子要走的时候,大家开始找自己的背包,因为很着急,背包都是随地乱扔。结果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拿着自己的背包走了,没有一个人掉了一块钱,更没有人丢了一样东西。”他们就是这样,纯真、善良、单纯、可爱,只是他们都生活在这样一个不幸的环境里。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轻描淡写,没有聒噪不安,只有用静发声。张艾嘉绝对称不上伟大,但却用她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地改变着她能触及的世界。

轻描淡写 篇7

一起在当今其实并不少见的“诈捐”案例,因为发生在“知乎”网络社区,因此引发了民众的嘲讽,个中情绪,可以由类似这样的表述看出来:“万万没想到,一个认真的问答社区,居然也被一个认真的骗子攻陷了。”

其实,“知乎”群体被骗,并不那么“丢脸”。“知乎”的“沦陷”,并不是输在它所擅长的刁钻古怪的“问题”上,而恰恰在理性需要适当悬置的地方——情感。注册“知乎”社区的人数依然攀升到400万之众,其良莠不齐,本在情理之中。因此,骗子以“心灵鸡汤”攻陷“知乎”,无非说明人心的丰富、复杂乃或脆弱。

问题倒在于,当爱心被骗,精心伪造的“浪漫”被剥开画皮,千夫所指,本该是行骗者“童瑶”。网络舆论所向,为何反倒是“知乎”?

在“知乎”方面,它从一开始确立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精英姿态,已经将自身割裂于大众。因此,此次“名”“利”俱损,多少是在为自身的“高冷”还债。

抛开偏见,“知乎”的沦陷,不应该令我们欢乐,正如邻居家失窃,不能成为我们高兴的理由。当被视为“精英”的、兼具知识或理性的“知乎”也在精心的骗局面前失足,我们更应感受到的,本该是沉重。因为我们本不应该时刻披着理性的铠甲生活,因为我们希望能像孩子一样天真善良地活着并没有罪过。

事实上,这次真正沦陷、再受重创的,还是社会诚信、善良的人性,以及那些真正亟须救助的人群。“知乎”引以为豪的知识或理性,其实无所谓失败。因为骗局的揭穿,还是有赖于理性怀疑。问题是,作为科技推动力的怀疑和理性,一旦在道德情感领域大行其道,成功地成为肢解美好和浪漫的利刃,留给我们的,无非是幻灭的悲哀。“相信”其实无关理性,而是一种律令。因为离开了“相信”,我们的未来无法拥有光明,沒有人会成为赢家。这才是我们需要团结起来认真思考的问题。

【素材分析】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社交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圈子”化。大众将关注焦点投向“知乎”而非“童瑶”,既有对曾经“知乎”“高冷”表现的反击,也有隐蔽的类似仇富的仇“知”情绪。这种非常不理性的情绪,甚至让一些人无法再相信光明和美好。然而,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最需要的,恰恰是这些人性中的光明和美好。

【轻描淡写】推荐阅读:

上一篇:生态意识下一篇:国民素质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