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意识

2024-10-23

生态意识(精选12篇)

生态意识 篇1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社会根源的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思潮,生态文学突出的贡献在于将“生态意识”这一具有时代意义的主题引入文学领域,运用生动感人、深刻哲理的语言描述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警示现代文明的过度开发对自然生态造成的严重恶果,探究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批判人类的愚昧和文明的贪婪,努力培育生态人文的情怀、态度和价值观,站在生态整体主义的高度,重新考察、认识自然生态,引领人们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诗意地栖居”于人类长于斯、成于斯的地球家园。

生态文学是当代世界文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现了生态文明时代文学所应追求的思想内涵、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唤起学生亲近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励他们去探求高尚瑰丽的精神境界,树立起敬畏生命的生态伦理,提升开放包容的文化品位,养成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建立既有利身心健康,又造福后代的生活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人文情怀

人之所以贵为人,在于善于认识自我,改造自我,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反思纠错的历史。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们引入了生态灾难的歧途,危机不断爆发,也在不断地警醒世人。生态文明时代,作为“人学”之文学,尤其是生态文学,率先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桎梏中觉醒,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上表达了强烈的生态人文情怀,并从生态整体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定义自身在自然界的地位,进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共生、生态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敬畏自然》节选自严春友教授的《大自然的智慧》一文,作为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富有生态文学的思想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探究、感悟,深刻领会生态人文情怀的精神实质,进而有了思想认识的转变,有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

《敬畏自然》结构严密,论述层层递进,结论水到渠成。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语言灵性和思维脉络步步为营,不断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认知迷障。课文的最后一段是作者表达观点的关键语段。在论述宇宙之美、生命之美、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凸显了充满生态人文情怀的主题:“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从“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完全是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既定思维的“哥白尼革命”的颠覆。“敬畏”不仅是一种敬重,还是一种谦卑,人从“自然主宰者”的神位上走下来,主动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解,这是一种生态文明时代的大智慧。我们适时引导学生齐声朗读,尝试静心思考,也可互相交流切磋,围绕“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的话题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述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与学生一起感悟:人不是趾高气扬的主宰者,而应该是大自然的看护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人应当尊重所有的生命有机体,对一切生命都应持敬畏的态度。从张狂到谦卑,这也是人的心灵救赎。生态文明时代,我们要对大自然造成的伤害和恶果进行忏悔和反思,进而生发一种人类面对大自然应有的谦恭、敬畏感和感恩情怀,做个实实在在的人,以安放自己的心灵,实现自我的和谐。

二、要培养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

近现代以来,工业化发展的加快以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爆发,灾难不断席卷而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一些作家率先行动起来,用笔记录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以及即将带来的严重后果,为保护生态环境奔走呼号,试图唤起人类的觉醒。作为“先觉者”,文学家们具有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肩负着神圣的责任,笔锋犀利,忧愤深广,他们的作品洞察生态危机的根源,关注人类的命运,警示世人,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吴岗的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这一类优秀作品。作者在塔里木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看到了胡杨林在干渴中的崩塌,叹息着绿洲在“沙进人退”中的沦陷,所见所闻如同新闻纪录一般,逼真的现场感让学生见识了沙漠化的恐怖。文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了胡杨的挣扎与痛苦,那些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乎在控诉着什么,奇形怪状的枯枝仿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向人们伸出求救之手!寥寥数语,形象鲜明,情境凸现。教学本课时,我们应让学生多品读课文,从写法上体味文章的形象性、抒情性,从而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不过,作者没有一味把笔端停留在一针见血的批判上,而是突出生态文学创作的精神特质,张扬生态忧患意识,进一步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这正是文章的核心之处。当学生面对那些冰冷而有力的数据,直面青海湖、月牙泉的困境,就会意识到人类并没有完全吸取悲剧的教训,对于大自然无穷尽的“开发”依然在持续,生态危机仍在蔓延,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一错再错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生态忧患意识,懂得了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创造光明、美好和可持续的未来。

三、要培养学生的生态伦理意识

“人类点燃了美,而且他们点燃了世界上的道德。” 在生态文学的世界里,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美,赞美大自然的美,拥有了一份愉悦的情感,同时,我们也拥有了保护大自然的责任。生态文明时代,道德伦理光芒不仅照亮人类与社会,还要照亮大自然,照亮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秉承“我要为自然说话”的宗旨的同时,文学家深刻反思传统伦理、传统价值观,力图展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人类与生态的和谐,倡导道德伦理重建,呼吁人类重新认识自然,把平等、博爱、仁慈之心扩展到自然界,观照生态共同体的利益和命运,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

“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 美国生态保护运动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认为,人不再是“万物的尺度”,生态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成了判定事物的标准;人只是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必须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利奥波德因此被誉为“生态伦理之父”。他的代表作《沙乡年鉴》也凭借其优美的文学性和深邃的思想性成为生态文学的奠基性作品。

《大雁归来》就节选自《沙乡年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如一首田园诗歌,引人向往,发人深思。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学习本文生动的言语表达方式,感受浓郁的抒情色彩。例如,“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而每次返回之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雁觅食时的喜悦心情,让人不禁沉醉其中;“这些孤雁是伤心的单身”,“单身情歌”的悲怆缠绵,不忍卒听,忧怨激愤,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伤感。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地描写了大雁这一自然精灵的悲喜,学生在阅读中与大雁同喜同悲,与大自然“通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猎杀大雁的恶行痛恨不已。通过是非分辨,学生的内心埋下了生态伦理观念的种子。

《大雁归来》中,作者(利奥波德) 的荒野,“不再是传统西方文化中恐怖而咆哮的荒野,而是一片欢唱的荒野,一种对人类社会健康与否的衡量尺度。” 利奥波德对荒野饱含爱意,他亲近大自然,对荒野上的每一个生命的精灵抒发着赞美之情。在他的深情的笔端里,大雁是春天的使者,给沼泽地带来了生机和希望;是充满灵性的诗人,分享着生命的愉悦与幸福;是团结的象征,吹起联合的号角,给人类以启示。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味作者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同时,围绕“我们可以在大雁身上找到哪些‘失去的东西’”这一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发现,大雁亲密的家庭关系是与人类相通的,甚至是人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鼓励学生以大自然为师,在大自然中经历和体验各种不同寻常的感动,由自我意识转向生态意识,认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探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新的生态伦理观。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预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生态意识 篇2

(一)生态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以自然区域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体验、了解、欣赏当地文化与自然,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生态旅游是大自然的回归,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探索和认识自然,增进健康,陶冶情操,接受环境教育,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等;然而同时需要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因此无论生态旅游者,还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甚至包括利益相关的当地居民,都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方面做出贡献。

(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展,人们欲加不满足于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以及快节奏的生活,欲加向往清新舒畅的自然和人的和谐气氛,向往自然生态的活动。

从我国目前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大部分旅游者属于向往生态环境、生态活动的旅游者,然而大部分游客的生态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潜在的状态。

纵观我国旅游行业,大多数旅游者仍属于传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注重追求享受,希望付出的金钱能够得到最大的享受,因而在行为上常表现出只重视游乐行为本身、忽视对环境的保护、甚至不认为那是他们的责任的错误倾向。然而,停留在这种意识层面上的游客行为,容易造成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设施的破坏,比如为了走捷径而践踏草地,为了自己的喜爱而乱摘花草,因一时没发现垃圾桶的乱认垃圾等等。

我认为,生态旅游活动应该是让旅游者赏心悦目得到旅游体验的同时,也让他们在身心舒畅的享受中自觉地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促使旅游意识、旅游行为的改变。也就是说,生态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也是游客接受环境保护教育的课堂的过程,从而让游客产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对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自然文化环境负责的旅游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者。

在我国,游客对生态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进行生态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生态意识和行为却有待培养、提高。

(三)正所谓意识乃行为之首,对与生态旅游发展密切相关的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态意识的教育培养,关系到生态旅游长期、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需要政府、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意识,共同努力,共同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政府的生态旅游意识和支持程度对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旅游进展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旅游大众普遍没有良好的生态意识前,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当地生态旅游的经济、自然、文化发展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譬如严格落实有关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旅游经营者生态旅游意识教育与生态旅游业的良好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旅游经营者是生态旅游活动开展的直接参与者和引导者,顺应旅游业发展趋势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培养旅游工作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发展,更能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3)旅游地居民的生态旅游意识教育是对当地生态旅游资源有直接的保护作用。这就需要让居民清楚保护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作用,知道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才能让他们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维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

(4)旅游主体的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意识教育尤为重要、最为基本。旅游者的生态旅游意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精神消费为主,物质消费为辅,增长见识的同时陶冶情操、丰富精神境界;另一方面是学习体验当地独特的区域文化、民族风情的同时尊重维护当地文化的自然性、原真性。针对性地对游客进行生态旅游意识道德教育、生态旅游环境和环保技能。

生态意识 篇3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无意识”生态文化 生态文学 教育改革 内化

一、“生态无意识”的必要性;“生态无意识”缘于“无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迅速蔓延到全世界的批评流派,至今已历20多个春秋,正向纵深发展。中国的研究亦可谓热火朝天。然而,生态批评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到底是什么?其根本任务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实现?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否则,生态批评研究就会流于低水平重复,肤浅平淡,很难深入发展。毋庸赘言,生态批评产生的背景首先是日益加剧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其次受到20世纪下半叶世界文化多元化蓬勃发展趋势的影响。60年代以来,全球文化生态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后现代思潮蓬勃发展,各种后现代文学理论风起云涌,应运而生,例如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当代女性主义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酷儿理论、生态批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等。这些批评属于文化研究的范畴,具有跨学科性、开放性、批判性与政治性。生态批评可与上述几种批评并列,但其产生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因为它把批评的触角拓展到了人类社会之外的“自然世界”,使长期以来遭到文学理论放逐的“自然”重新回到批评家的视野。它以独特的批评视角和对全人类生存前景的终极关怀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标志着文学批评视角、范式、传统的根本性变革,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丰富、文学史的重写、文学经典的重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因而可以说,生态批评是一种问题意识、批判意识、伦理和意识形态色彩异常浓厚的批评理论。它研究文学、自然、人类、文化之相互关系,根本任务是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以实现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生态批评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发展到今天已历30余年,可谓蔚为大观;然而,生态危机不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时有发生,甚至有加剧趋势。不是吗?近年来的生态危机诸如沙尘暴、非典、疯牛病、禽流感、石油泄漏、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日本地震引发的核泄漏危机等等令人胆战心惊,不堪回首;数十年来持续存在的生态危机诸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臭氧空洞、全球变暖、人口爆炸、酸雨、土壤沙漠化等等也使人类焦头烂额,深陷生存困境。对于这触目惊心的生态现实,很多人仍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行我素,逍遥自在。美国第一位文学与环境教授谢里尔·格洛特费尔蒂曾批评学界对生态危机的麻木和冷淡,“种族、阶级和性别是20世纪晚期的热门话题,然而你却永远不会怀疑地球的生命支撑系统已岌岌可危。事实上,你将永远不知道地球的存在”(Gloffelty xvi)。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对这种麻木忧心忡忡,“对地球生态环境最危险的威胁,也许不在于这些威胁本身,而在于人类对它的认识,因为许多人至今仍不理解这一事实;危机是极端严重的”(阿尔戈尔18)。当代人的麻木迟钝冷淡达到了何等程度!其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乃人类最大之悲哀!毋宁说,对危机的熟视无睹和生态意识的严重缺乏乃当今真正的危机所在。

生态文学创作与批评在唤醒人们生态意识方面大有作为。文学就是人学,能触动人的道德、良知、精神和灵魂。美国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教授第二部生态文学研究专著的标题就是“为处于危险的世界而写”。他指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唤醒读者的生态意识,使其重新认识人类的生存现状,关怀处于危险的地球(Buell 2001;2);英国生态批评先驱约翰生·贝特教授主张生态文学应探讨生态危机的社会原因,研究人类文明“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Bate 24)。中国生态批评家苏州大学鲁枢元教授认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解救地球的生态困境,修补地球“精神圈”(鲁枢元92);厦门大学王诺教授认为,生态文学应致力于文明批判,探寻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王诺9)。文学作品能影响读者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情趣,文学批评可以影响作家的审美意识,帮助作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文学的审美功能、人学功能和社会功能将使生态文学创作及研究在唤醒人类生态意识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经济、科技、法律手段相比,这是一项治本的“绿色工程”,需要人们付出长期努力,但却是根本途径。中国近年来的生态批评研究取得可喜成绩,那么,中国学界对生态批评的重视程度到底怎样?生态批评学者(暂且不说别人)的生态意识到底如何?扪心自问,我们不得不说,中国的生态批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和困难。最突出的是学界对生态危机的严重性和生态批评研究的必要性在认识上还不充分,甚至有排斥情绪和误解,生态批评研究依然没有跻身学界主流,常見的文学理论著作中生态批评的影子尚不多见,真正有见地的生态批评理论和实践著作屈指可数,刊载生态批评研究论文的有影响的学术杂志还很有限,更不用说开辟研究专栏的杂志了,文学史的重写任重道远,真正具有执着献身和行动主义精神的研究者还不多见,例如一次学术研讨会期间,会议举办方组织与会代表到一农家餐馆就餐,本意是“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体验生态精神,然而餐馆院内墙壁上的宣传图画和标语触目惊心;“各种野味应有尽有”,和会议精神极不相称,而整个就餐过程却无人就此发表议论。生态意识唤醒可谓任重而道远。因此,强化学界对生态危机和生态批评研究的认识刻不容缓,这确实关乎全人类和生态圈的生存和可持续,决非小题大做,危言耸听。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教授在对生态批评的定义中就强调了生态批评献身环保实践精神的内涵(Buell1995;430);劳伦斯·库普这样强调生态批评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人们可能认为保尔·维利略的话“生态斗争是唯一值得进行的战斗”有些夸大其辞,然而其意义不言而喻。不是吗?没有了地球,就没有了未来,也就没有任何其他的战斗可打了。“阶级”、“种族”和“性别”是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但是生态圈的持续存在与之相比更加重要,因为没有了生态圈,也就没有任何值得讨论的问题了(Coupe 5)。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在于人类生态意识的唤醒,我国生态伦理专家雷毅把“通过文化启蒙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渗入公众的心灵”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启蒙运动”(雷毅225)。要实现思维模式和批评范式的根本性改变,谈何容易!从事学术研究要耐得住寂寞,生态批评者更需要耐心、恒心和决心。笔者在此大声疾呼并主张;树立生态意识乃当务之急!强化生态意识,使其内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准则和处事方式,进而上升到“心理或意识的一部分”,即“生态无意识”,是对抗“无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和生态批评的至高理想。

二、何谓“生态无意识”

说到“生态无意识”,我们先联想神话原型批评的开创者之一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概念,指“人类心理的一部分…它不像个人无意识那样依赖于个人经验而存在,因此也不是个人的东西。个人无意识主要由曾经意识到的内容所组成,这些内容后来由于被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从未在意识里显现过,因此也从不会为个体所获,而是完全依赖于遗传。个人无意识主要由各种情结组成,而集体无意识则主要由各种原型构成。也就是说,集体无意识是种普遍的、非主体或超主体性的人类心理体系,主要由遗传产生”(朱刚192)。可见,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不是个体后天获得的,而是依靠遗传获得,不是人的意识,而是无意识或下意识,是人的心理的一部分,即天生就有的本能。而笔者在此强调的“生态无意识”本质上和“集体无意识”不同,之所以用此说法是要突出生态意识的急迫性、必要性和自觉性,期望的是生态意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刻意到自觉,这和强调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阶级无意识”、“政治无意识”有相似之处。如果有朝一日“生态意识”真的成为人类思维的一部分,意识的一部分,内化为人的行为准则,上升为“生态无意识”,那么生态危机的缓解乃至消除将指日可待,自然、社会、文明、人类之间将达到和谐,世界将成为“自然-社会-人的精神”的复合生态系统。

从上文分析看,“生态无意识”实际上指的是“生态意识”,喻指“人类天生就应具有的”、“自觉的”生态意识,希望这种意识成为人的心理结构和思维的一部分。“生态”(ecology)一词有两个基本意思,一是“生态学”,二是“动植物之间及动植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联系”。由此看出,“生态”是一种“关系”,强调“相互依赖”(interdependence)和“相互联系”(interrelatedness)。该词内涵丰富,蕴含着“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生态整体、生态多元”的意义。笔者认为,“生态(无)意识”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普及型生态意识和深层次生态意识。普及型生态意识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概括,言简意赅,简单易行,易于普及;例如;大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地球万物都有内在价值和生存权利,都应受到关怀和保护。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其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离开大自然,人类将走向毁灭;没有人类,大自然或许生存得更好。人类不是评判一切的价值尺度,其认识能力非常有限;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只是从后代那里借用了地球;保护地球,敬畏生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人类与其他物种及环境之间应该是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关系,然而几百年来人类完全改变了这种关系,酿成了今天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深陷生存困境,这完全是由人类一手造成的,要缓解生态危机,必须从自我做起,自觉树立生态意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低碳生活,诗意生存。而深层次的生态意识,主张从学理上弄清楚树立生态意识的必要性,可作为普及型生态意识的解释,主要包括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神学等。鉴于笔者已在相关文章中梳理过前几种学科的生态意识,这里只概括生态神学的生态内涵。生态神学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旨在修正反生态或非生态教义,提炼生态思想,顺应生态潮流,从宗教的角度关注生态问题。基督教的“管理派”生态神学认为,自然是上帝的,人并不拥有自然,因此也就无权对它进行剥削,相反,正是因为人是上帝的特殊造物,他对自然负有责任(何怀宏164)。莫尔特曼的生态神学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有;自然不是人类的私有财产;自然不是死的、惰性的物质,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自然拥有自己的权利(何怀宏183-184)。本来就富含生态伦理的东方宗教正引起越来越多的东西方学者重视。东方宗教(如道教、佛教、印度教等)的核心是,拒斥基督教的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大自然的所有组成部分在本源上都是同一的,宇宙万物都有内在价值,如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中的每一物都拥有—定目的、一定潜能,都对宇宙拥有—定意义(See Nash 113-114)。佛教的整体观,众生平等观,万物皆有佛性的内在价值观,节俭惜福、节制欲望、洒脱自在的生活观等蕴含丰富生态伦理精神。世界宗教信徒众多,据估计,基督教信徒就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美国则高达80%,挖掘提炼东西方各宗教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提高信徒的生态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当代生态伦理也有重要启示。

三、如何形成“生态无意识”

1.培育生態文化

要形成“生态无意识”,首先要培养生态意识;而要培养生态意识,培育生态文化,对抗消费文化非常重要。近年来,日益流行的消费文化对人们的戕害日益严重。“消费文化呈现为一种‘平面文化建构;它将人描绘成一个平面;它将人与人的关系描绘成一个平面,一个只需通过现金交易就可融通的生活平面;它将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进行了肢解分割,使其表现为物质需要与精神追求的离散,情趣、意志和信念的支离破碎”(李培超37)。消费文化导致人的理想、信念的失落和精神的真空状态。没有了理想和信念,人就失去了精神支柱和前进的动力和方向,陷入盲目空虚的放纵和发泄,产生虚无绝望情绪,滋生邪恶现象,导致人的精神危机,精神危机将加剧自然生态危机。

因此,针对人类中心主义文化和消费文化,我们急需创造和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在物质层次方面要摒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的生态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实现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制度层次方面,生态文化要改变传统的自发破坏环境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人类社会共同体,以及人与生物和自然的伙伴共同体,从而使环境保护制度化;在精神层次方面,生态文化要抛弃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文化,实现人与自然的伙伴关系和协同进化。总之,人类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将为人类的未来展现一个和谐美好的前景”(李培超32)。推广消费文化的各种手段都可以反其道而用之,例如广告、时装表演、影视等都可被用来营造、培育生态文化,以抵制消费文化,把人包围、淹没在生态文化氛围中,尽力把人从没有生态意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合理消费的生态人。

2.以生态文学作品塑造人、引领人

要形成“生态无意识”,还要以生态文学作品塑造人、引领人。文学即人学,能够塑造人、激励人、教育人、改造人。要加强生态文学创作,制作蕴含生态主题的电影和电视剧,想方设法寓严肃的生态道理于有趣的媒介中,吸引人们关注生态问题。除了用生态文学作品进行正面教育外,还要用反生态文学作品警示人们,使其从正反两面接受生态教育。笔者在此想强调的是,除了创作适合成年人阅读的生态文学外,还有一块充满希望、立足当前、惠及未来的生态文学园地—少儿生态文学创作。少年儿童是人类的花朵、未来和希望,天真纯洁,爱憎分明,未受世俗影响,可塑性极强,生态意识的培养从少儿抓起意义非同小可。形式上要注意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适合少年儿童特点。例如,可采取童话、寓言、漫画、连环画,少儿影视等形式,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深入浅出,寓生态道理于快乐阅读欣赏过程。促进生态文学的发展与繁荣,矫正人们的灵魂和观念,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

3.实施教育改革,提升公民整体生态意识

要形成“生态无意识”,还要从教育入手,实施教育改革,提升公民整体生态意识。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想使我们未来的各级领导、决策者、企业家及公民具有生态意识,在制定政策、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不仅仅着眼于经济效益(eeo-nomic benefits),还必须着眼于生态效益(ecological benefits),就必须从现在做起,致力于教育改革,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学生测试与评价等各环节的改革,其中重要一环是重写文学史,打破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选材标准,代之以生态中心主义眼光,挖掘长期以来遭受忽视、冷遇、误解甚至批判的生态作家及其富含生态意蕴的生态文学作品,大大弥补、修订和完善现有文学史,其核心目标是贯彻生态教育,培养生态意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要注意连贯和循序渐进,这是一项全面、系统的育人工程,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倘能坚持,地球幸甚!人类幸甚!

试论会计的生态意识 篇4

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会计生态跟其他生态形式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会计产生时,会计就处于自然环境、人类及其经济活动的生态中;会计产生后,会计一直以人类、社会、经济等会计外环境和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等会计内环境组成的生态形式存在着。既然会计生态客观存在着,就必然需要人们去充分认识这种存在的合理性、科学性,以此作为会计改良发展的基础。如果不去认识或认识不到会计生态的客观存在性,那将会使人们对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及其之间的连接关系把握不到、把握不准或把握不牢。在会计改革发展中曾经出现的盲目借鉴、“无账会计”等,其实就是对会计生态的各个主体、客体及其相互联系等方面认识不到位所致。对会计生态化发展更需首先认识到会计生态是客观存在的这种“静态”,以此才能形成其“动态”。

二、会计生态的系统意识

(一)会计生态系统的意识。

会计生态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会计生态化发展建设中,要从会计系统和生态系统视角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开发与保护、信息生产与服务、会计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关系。例如会计的国际趋同就是这种意识的运用,是把我国会计融入国际会计这个大生态系统的一种意识作为。

(二)会计生态的系列意识。

1.会计生态道德意识。是一种需要人们对会计生态平衡的维护、会计生态和谐的建设、会计生态健康的良治等自觉担当起一种道德责任,从道义上关怀会计的兴衰荣辱、从道理上关注会计的兴利除弊、从道行上关心会计的兴旺发达的意识。2.会计生态忧患意识。需要人们面对日益严重的会计造假、舞弊等生态危机,及早预防、尽早发现、趁早治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渐才是应有的会计生态忧患意识。3.会计生态科学意识。强调人们在会计生态的建设发展或危机治理、日常管理等方面,尊重生态规律和法则、规范会计程序和章法、善用科学思想和行为。4.会计生态价值意识。是从价值意义上思考和推进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时候,需要人们以会计生态利益为最高原则,对会计生态维和维稳的系列做法和作为多从价值意义上思考,对其结果应有一种正确而客观的价值评判。5.会计生态责任意识。是出于对社会责任运动的推进,强化人类社会责任的承诺和履行处罚,需要人们对会计生态从存在至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负起积极而良好的参与责任、保护责任、助推责任和建设责任等。

三、会计生态的正义意识

罗尔斯在其经典著作《正义论》中,将正义分为:“实质正义”、“形式正义”、“程序正义”,这对会计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会计生态化发展中的正义意识包括:

(一)会计生态主体的正义意识。

1.作为会计生态管理主体的国家及其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在会计准则等规制的确定方法、程序上,既要以国家利益为主体,又要保持最佳的程序正义、较好的形式正义和特定的实质正义,以维护和保证其他会计生态主体的利益和权益;尤其在会计国际化中对本国及其会计生态其他主体权益和利益的保障,应在高度的国际正义和民族正义的基础上实现。2.作为会计生态供给主体的会计信息生产者和会计服务提供者,在会计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保证上,要有一种反映真实、质价相符、适合所需、满足所用的公平正义。3.作为会计生态需求主体的会计信息与服务需求者或享受者,既享受到较公平正义的对待和礼遇,又以公平正义的方式手段获得了所需的信息和服务,更对同等待遇下以较正义形式取得的会计信息和服务能公平正义地使用;实现会计信息和服务的各有关方面的资源共享、权益共为、利益均沾。4.作为会计生态媒介主体的新闻机构和中介组织,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按照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尽职履约、坚持操守,使其导向正义、监督正义、执业正义。

(二)会计生态客体方面的正义意识。

会计生态客体主要指会计信息和服务及其相关的活动或事项。它们应在正义的招引下,在信息的质量、内容、生产规程、呈报方式等方面能较公开、统一、规范地存在和作用,在服务的质效、价格、方式、水平等方面能无缝覆盖整个会计服务领域。只有在没有灰色信息、黑幕交易的良好环境中,会计生态的存在和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只有实现会计信息生产、流转、使用中的零延误、零瑕疵、零缺陷、零滞阻、零干扰等,确保会计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供给和需求的适合性、输出和享有的均质性,会计生态化建设与发展才不会流于形式。

(三)会计生态环境方面的专业意识。

会计生态环境包括会计生态内外相关的各种条件以及相互间的系列关系。它们应有的正义意识主要体现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公平,如会计自身发展的规律性,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法律、金融等不被人类改变或在人类对其施加改变前的原始性或原状性;这方面的正义意识即是人类的一种认识自然现象和客观规律的基本立场、态度和观点上不能存在厚此薄彼、贬此扬彼的情况。另一种则为会计生态主体作用或运用会计生态客体时所表现出的力量、方法、作为等,其正义意识主要指人类改造自然、总结规律时是否体现实践性、具有公正性、符合义理性、实现代际性等。

可以说,会计生态发展应具有的生态正义意识,需要会计生态主体倡导和实施一种在程序正义的基础上,从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思想作为;需要会计生态主体给予会计生态客体一种正义的环境和导向;需要会计生态主体作用于会计生态客体时,对会计生态环境多从保护思考、全局考虑、长远思量,实现可见生态环境的代内公平、现实公平与代际公平、未来公平。只有站在全面、均衡、公平、公正的高度认识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等之间的辩证关系,用理性、公正、道义和求真务实的原则审视会计生态的存在以及会计生态化的发展,最大程度地避免会计生态中的会计资源掠夺、会计运用和作用殖民化、会计信息与服务流程全面造假等危机,才能真正确保会计生态的平衡与和谐,有力推进会计生态化的科学发展、持续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四、会计生态的转换意识

会计生态会不断运动或转换而成为会计生态化。会计生态在运动或转换过程中,应是在长期内服从一致的目标、循着一定的方向,逐渐地将其各有关主体、客体和环境等融为一体;其中所体现的前瞻性、时代性、创新性、战略性、方向性等特点不言自明,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会计生态危机的治理、对会计生态主体的规范运作、对会计生态客体的理性对待、对会计生态环境的良化等,实质上就是将会计生态由失衡转向为平衡、由失和转型为谐和、由不健康转变为健康、由不稳定转换为稳定等。持有这种会计生态转换意识,会计生态才会从劣治、恶治逐渐发展为良治、善治,才会有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

五、会计生态的发展意识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 篇5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汇报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迫在眉睫。为了了解公民对环境生态意识的程度和发现环境问题,中国计量学院生态与化学协会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这次调查活动。今天上午我们小组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迈着坚定的步子向城站进发。

来到了火车站,我们看到了大厅里人山人海的场景,一种热情不禁涌上心头。我们迅速的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务就开始分头行动了。刚开始许多公民不愿意接受我们的调查,认为我们的调查可能是一种欺诈的行为,城站的管理人员也阻止我们进行调查。但是我们毫不气馁,耐心地给他们解释。在调查中有些人不识字,我们还耐心认真的把问题和选项读出并解释清楚,特别是一些刚来杭州的打工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陆陆续续有许多人完成了我们的调查,而且愿意接受调查的人逐渐增多。随着我们调查工作的进行,我们把工作地点逐渐向银行,餐馆,公交车等地方拓展。我们越干越起劲,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也明白了为人民服务,保护地球是一件这么快乐的事情啊。

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探析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识生态伦理道德情感实践

一、我国古代的生态伦理思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一些价值观念极具现代意蕴和时代气息。道家强调人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提出“道法自然”,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淮南子》在提出“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鹰隼未挚,罗网不得张于谿谷,草木未落,斤斧不得入于山林”等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后指出,人类只有有节制地利用资源,才能有“草木之发若蒸气,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昌盛繁荣,生机无限。儒家主张“天人合一”,以平等仁爱之心善待自然,把万物视为人类的朋友。孟子发展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提出“仁民爱物”。董仲舒也认为,仁爱所及应包括人类以外的自然万物,“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佛家提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异”,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文化基础,也是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宝贵资源。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未能客观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生态协调,以致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危机。20世纪后半叶世界各国生态及地理学家在考证世界各大文明的兴衰时也发现:人类活动如果不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内进行,即使可以把当时的文明水平推向一个暂时的高峰,最终也必将因受到自然的报复而使文明丧失。我国西部的楼兰古国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代印度文明等的辉煌与衰落都为现代人类文明的延续和繁荣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要实现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人类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养成良好的生态世界观。而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的形成,依赖于生态教育体系的建立和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进行了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我国在这方面稍显滞后。要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还须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理念,陶冶他们的生态道德情感。

三、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意识、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生态文明意识是关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的思想观念形态。

生态问题是人自身的问题。它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无疑是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观问题。就价值问题而言。人们最容易认同的价值是现实的、有形的、实在的价值,并往往以此为价值目标,而容易忽略和忘却潜在的、隐性的、无形的、长久的价值。譬如,人们容易看到办小化工厂,立即能取得经济效益的眼前实惠,但往往会忽视化工污染、破坏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生物、为害人类的后果。生态意识和生态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生态道德教育不仅要帮助人们树立生态道德理念,还要通过教育的方式强化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

鉴于一些人在做出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掠夺式、破坏式的索取行为时并不会产生负罪感、愧疚感等现象,近年来有学者作了扩展传统伦理学的努力。如,环境伦理的奠基者利奥波德主张扩大伦理学的边界,把伦理学的道德规范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良心、义务扩大到动物、植物、土壤、水域和自然界的其他物体,并确认其在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环境伦理的另一位先驱阿尔贝特施韦策也提出要“敬畏生命”,扩展传统伦理。实际上,伦理不仅与人有关,也与动物有关。动物和人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畏惧死亡。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就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谐”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命题。如《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和谐就会产生“美”,应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生态审美意识,唤起大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丰富情感,从而实现对生态美的追求与创造。

四、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观的培养

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是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所谓生态文明道德观,即在谋求人类发展的同时,应保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和统一的观念。譬如,人类必须生存在适合其生存的气温条件下。而空气、土壤以及其他自然资源都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显而易见,人类无法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所面对的一切自然环境,都或多或少经过了人类的实践改造或影响,赋予了文化的寓意,它蕴积着千百年来人类的传统文化。应该说生态文明道德观对大学生整个思想道德品质培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把保护生态文明落实到实处。大学生只有充分理解生态文明,才能树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

(二)增强大学生对生态的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依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好恶爱憎感情。在人类生态活动中,只有对善与恶、美与丑具有鲜明而强烈的爱憎感情,才能产生合乎道德的行为。生态道德情感的萌生主要根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物能够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人们在审美过程中会油然而生对自然的敬重和爱惜之情;二是因为自然界是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原始基础,对此有深刻认识的人们会对自然界产生一种类似于儿女对母亲的认同、依恋、感恩和爱护之情。生态道德情感的形成,一方面要以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为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自我体验的机会。并逐步将这些自我体验积累、概括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态道德情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人类树立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崇尚自然,热爱生态,关爱生物,善待生命”的道德情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将生态道德融入言行之中,以对学生起到情感的熏陶和耳濡目染的身教作用。

(三)注重实践

解读《白鲸》中的生态意识 篇7

《白鲸》讲述的是亚哈船长带领“裴德廓”号捕鲸船,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追杀一头硕大的白鲸, 最后却与之同归于尽的故事。小说描写了“裴阔德号”捕鲸船在海上的艰难历程, 再现了一段人与鲸的惨烈战争。但这样一部小说, 刚刚问世时就遭到了众多批评家的挖苦与攻击, 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人们才开始重新解读《白鲸》, 肯定了它的艺术价值。

20世纪90年代, 随着生态批评的出现, 人们对《白鲸》有了一种全新的评论视角。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 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超前的生态环境关怀与生态危机意识, 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这个隐喻主旨的深刻洞悉。生态批评的重要任务之一, 就是审视与探讨文学作品中, 人与自然之间究竟是和谐统一还是彼此矛盾互为异己。

一、人与自然的冲突

《白鲸》这部作品, 在整个的叙述和描写中, 巧妙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的冲突, 与此同时也揭示了善与恶、生与死等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主题。通过描述亚哈船长与白鲸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 作者用象征性的语言向读者阐释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大意义, 反之无止境地破坏自然、残害生灵, 则必然会导致灾难性后果。

船长亚哈带领着“裴阔德号”捕鲸船, 横扫七洋、所向披靡。在一次征程中却不幸被一条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咬断了一条腿。此后, 在狂热的复仇心理的驱使下, 一心要捕获白鲸的亚哈, 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捕鲸之旅, 也是三年对自然的破坏之旅。此时的亚哈看到的只是自己和自己的仇恨, 而漠视身边的一切:生命、自然、甚至包括追随自己的忠实的船员。坚定不移的复仇信念使得亚哈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在他看来自然不再是孕育生命的母亲, 而恰恰是所要支配、奴役和征服的对象。可是大白鲸的存在以及其难以战胜的力量也时时刻刻威胁着亚哈。

由于人类不断地破坏自然, 蔑视自然万物, 人类终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同理, 正如《白鲸》作者所向人们揭示的那样, 船长亚哈的腿被白鲸咬断了, 为了达到复仇的目的, 亚哈带领他的船员开始了对白鲸疯狂的追杀, 年年都有很多捕鲸船被鲸鱼撞翻, 上千水手在海上丧失了生命, 结果最终遭到了自然的惩罚与灭顶之灾。人类对鲸鱼仇恶式的凶杀, 这些违背自然规律与自然对抗的恶行, 也使人类自己最终尝到了失败和灾难的苦果。

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分析, 作品中这场“战争”的起源十分明了, 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无止境的开发与疯狂的掠夺。麦尔维尔所生活的19世纪, 是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当时社会上对鲸鱼制品的大量需求使得捕鲸成为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捷径。巨大的利益驱使着人们陶醉于以自我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中, 而丢失了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所抱有的最后一丝怜惜与尊重, 从而自然逐渐沦为了人们谋利的工具和猎场。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代人类日益远离自然本真, 生态危机异常严峻, 人类如何摆脱生态危机, 走出生存困境, 作者其实在《白鲸》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恰恰是人类自身对利益的私欲, 才酿成了亚哈等船员们的悲剧。而在最后一章中, 大副斯达巴克对亚哈说:现在放弃, 还来得及。你看!不是莫比·迪克要找你, 而是你, 也正是你要疯狂地找它呀。作者借大副斯达巴克之口, 道明了导致人类自身毁灭的真正原因就是人类那无厌的私欲。其实自然本身无所谓善恶, 自然的善恶正是人类善与恶的真实折射与写照, 人类的善与恶, 正在为人类自己书写着未来的命运, 人类的恶行就是在为自己预先开掘着坟墓。

船长亚哈最终的死亡形式也颇具象征意义, 他在向白鲸疯狂投掷最后一支标枪后, 当自己要解开缠在一起的捕鲸索时, 被解开的绳索套住了脖子, 像沉默的土耳其人一声不发地吊死罪犯一样, 绳子把他从小艇上拖了出去不见了踪影。亚哈不是死于白鲸之手而是死于人类工业文明所锻造的绳索之下。而死亡之前, 亚哈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对自然界藐视的后果, 但为时已晚。

人类要想拯救自身, 首先就要对自然抱有尊敬的态度。作者在该作品中向我们表达了对鲸鱼的溢美与赞誉之情:“啊!人呀!你应礼赞崇拜大鲸, 赞美鲸在各种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也描述了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追袭时鲸鱼温良悠闲的自然美景。值得我们思索的是, 麦尔维尔首先描述了鲸鱼在没有遭受到人类袭扰时在大海中悠闲自由欢畅自得的和平景象, 而作者笔锋一转, “裴廓德”号捕鲸船的到来很快打破了这种和谐景象, 一次极其野蛮的杀戮行为就这样开始了。狂热与平静;贪婪与温良;追杀与闪避, 作者把人类与鲸鱼之间的行为上的巨大反差安排在了同一章节中, 这不能不说明作者对人类与自然界生灵之间关系的一种深沉的思考。

《白鲸》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海上冒险故事, 引发了人们对人生, 对社会深深的思考。造物主赐予了人类美丽的地球, 人类就该怀着感恩之心与之和谐共处。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的迅猛增长, 都有赖于二者的和谐共处。因此人类只有对自然万物适度地加以利用, 尊重并顺应自然, 与自然界中的万物生灵和谐共生, 才能得到人类自身的永久和平以及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枢元:《生态文艺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年。

[2][美]赫尔曼·麦尔维尔, 曹庸译:《白鲸》,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年。

[3]鲁春芳:《生态危机时代文学研究新视点》, 《学术论坛》, 2005 (11) 164—167。

《白噪音》中精神生态意识研究 篇8

1985年德里罗出版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的代表作。本书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光与辐射”;第二部分“空中毒气事件”;第三部分“戴乐儿闹剧”。《白噪音》这部德里罗的后现代经典之作, 不仅引起人们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 更引起人们对精神生态这一曾经被忽视概念的重视。

二.《白噪音》揭示的精神生态的破坏

20世纪末的美国科技高度发达, 为典型的后现代社会。随着西方工业文明三百多年的发展, 人类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 越来越多地品尝到便利背后的副产品———生态破坏的苦果, 尤其是长期受到人们忽视的精神生态破坏。对于生态, 鲁枢元先生认为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次,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 从根本上说是人的精神问题使然。精神作为人类行为的内在推动力, 不断驱使着人们做出与自然对立, 和社会对立, 更是与人类自己对立的举动。因此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 如果不把人的精神因素这一重要的一环考虑进去, 就永远不能解决, 精神生态的提出就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而要解决人类精神生态面临的问题就要找到破坏精神生态的根由, 作者在《白噪音》中给了我们答案。“白噪音”作为一种我们身边的污染, 无时不在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在书里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精神物化、媒体爆炸、死亡畏惧。

白噪音是一种隐喻:各种来自于科技产品辐射的嘈杂的声音, 媒体宣传的声音, 人内心深处的对死亡的恐惧的声音, 汇成一种污染精神生态的噪音。声音作为一种无形无色的物质, 无处不在, 以波的形式传播, 暗指这种污染看不见却实实在在影响人的精神。白色是对死亡颜色的描述, 来自于科技污染衍生物———恐惧, 这种恐惧把人笼罩在让人窒息的死亡阴影下。这就是白噪音的隐喻。它存在于超市人们的喧闹声中;来自于媒体的广告宣传;来自警报凄厉地宣示了死亡临近的声音;来自于修女所说的德语祷文。所有这一切都是充斥在后现代社会的白噪音, 破坏精神生态的元凶。

1.精神物化下的空虚无所依。

在后现代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下, 人们渐渐产生了一种所有一切需求包括精神需求都可以用物质来满足的错觉, 于是便逐渐出现了精神的物化———用物质来衡量精神, 通过购物来弥补精神的空虚, 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物质来了解试探彼此。精神不再支配物质, 而渐渐变成物质的衍生物。买东西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们用商品包裹自己干涸的心灵, 用商品了解试探彼此思想, 例如杰克在遇到马辛盖尔时他们聊天的话题除了商品外没有什么有意义的话;杰克给孩子们买东西以实现自己的内心的满足, 而孩子们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为他的慷慨所感动。但是书中“我是施主”一语道破这并不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和谐场景的缩影, 仅仅是人们从购物的给予和获得中得到的精神满足, 是种扭曲的精神表达方式。精神生态变得物化, 让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人际交往、亲情诉诸都依靠物质来衡量, 它是破坏精神生态的“白噪音”。

2.媒体引发的信息爆炸。

后现代带给人类的还有淹没精神世界的媒体信息, 一方面纷沓而至的信息让人类似乎对世界无所不知, 另一方面人类本身接触了解世界的感觉逐渐退化, 人类经过信息的爆炸陷入了一种信息真空的无知状态。媒体渐渐异化代替了人类的感觉判断, 扭曲了人的价值导向, 更将人推入更加无助、疑惑的状态。媒体让人分不清真实和虚幻, 经常在面对现实时自欺欺人。当刺耳的毒废物危险警报响起时, 杰克一家妄想只要自己小心翼翼不发出声音现实就会变成虚幻, 然而现实的动与静对比讽刺如此强烈, 最终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如梦初醒, 赶紧采取行动。这一切其实都是媒体、电脑信息数据把人与现实情况剥离造成的后果。媒体无处不在地宣传物质享受, 却忽略最基本的道德宣传。这造成一方面社会科技高度发达, 另一方面人类缺乏最基本的道德。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已经沦为只会传播无意义的“白噪音”的媒介。杰克、格拉铂漫和默里在谈论时, 居然对于自己在一些不寻常的场合随地大小便自鸣得意, 让人觉得如此可悲可笑。

媒体爆炸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此, 让人丧失了自己对于世界的判断和感觉, 同时又传输错误的价值导向———物欲横流、漠视生命和道德沦丧, 媒体爆炸就是颠覆了人类的精神世界的“白噪音”。

3.对死亡的恐惧。

人从出生就面对着死亡, 这是人们从古至今都不能回避的话题。在生死的问题上在书中杰克提到了“生死为一条, 不可为一贯”, 在这点上类似海德格尔的观点。他提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或者说是“向死而生”, 意思就是说死亡并不是一个终点, 而是一个过程。人类并不是在一步一步走向最终的死亡, 而是我们现在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死亡着, 贯穿了人的一生。死亡的本质其实就是人始终是在向死而生的方式存在着。既然人的一生就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那要面对的就是如何处理与死亡的关系。而《白噪音》一书中无处不在的白噪音其实就是当代人对于死亡恐惧最为深切的表述。如杰克一家为了抗拒对死亡的恐惧, 经常看电视上的灾难场景来抑制这种恐惧。他们拒绝接受积极的东西, 想通过欣赏别人的灾难使自己对死亡麻木, 同时从这种距离美和自我麻醉找到精神苦闷的乐趣。而这的确达到让人对于灾难及死亡麻木的目的, 以至于海因利希在毒废物事件逃亡的过程中, 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口吻向其他人介绍毒废物危害, 灾难仿佛与他无关。正是因为众人像海因利希一样的麻木造成了当灾难真实发生在他们的身边时, 他们依然认为灾难只会发生在电视上那些落后的城市, 与自己无关。

为了寻找到抵御死亡的方法, 杰克开始听信同事默里的蛊惑:杀死了别人就是得到了他生命的分值, 杀人是给一个人的生命得分加分的方法。这种暴力暗示促使杰克去杀格雷特先生。而被芭比特和雷特给予厚望的药剂———“戴乐儿”, 这一用来抑制对死亡恐惧的药物并没有带走恐惧, 有的是让人变得分不清现实与幻觉。当格雷先生听到“飞机坠毁、子弹射击”便立即做出规避反应时,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类在死亡阴影下可悲可笑的挣扎。后现代社会的死亡恐惧是造成人类精神病态最重要的白噪音, 是对精神生态最大的破坏。

三.结语

在德里罗描绘的后现代世界里, 人类面对媒体信息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对于事物的直接感觉从而被隔离于世界之外;在物欲的幻境中迷失了自己, 丢弃了基本的道德规范, 走向了血腥暴力的歧途;人类曾经的宗教信仰即使连上帝的仆人修女也不再相信, 人类在死亡的恐惧中渐行渐远。这一切都是后现代的精神生态遭到破坏的写实, 是在所处的现实的基础上夸张与异化, 进而对现实进行了讽刺。这一切表面看起来荒诞不经, 但从现实又有迹可循, 发人深省!小说结尾作者“美丽和恐怖的日落”给了的预示———“怀尔德的三轮在洲际公路上左冲右突, 十分惊险地逃离了死亡, 铁匠镇德老居民在重新排列了货架的超市里茫然无措”一样。未来人类的也许会幸运地驾驭死亡, 但是也许仍然时时处处笼罩在死亡阴影之下。

摘要:本文通过对唐·德里罗 (Don DeLillo) 《白噪音》描述的整个人类社会经受无孔不入的“白噪音”的精神生态的破坏后所呈现的乱象的分析, 着重从精神物化、媒体爆炸与死亡恐惧三个角度来分析美国人所面对的精神问题。

关键词:《白噪音》,德里罗,精神生态

参考文献

[1]ht t p://bai ke.bai du.com/vi ew/1816350.ht m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与建设 篇9

一、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

生态文明意识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的认识、新的价值评判, 是建立在对生态危机反思基础之上建构和谐生态关系的文明意识。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就是农民为避免生态危机, 改善生存生产环境, 达到自身发展与自然相和谐的永续发展的认识。我国广大农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因为他们从事的农业活动是连接人与自然最直接的生产活动。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 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针,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没有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是不彻底、不全面的。发挥科学发展观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作用, 关键是使农民掌握科学发展观。要掌握科学发展观首先要对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产生认同感, 培养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是要使广大农民深切认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内化成其进行生产生活的内心规范准则, 从而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 外化为保护环境、科学生产、注重生态的实际行动, 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提高了生态文明意识, 掌握了科学发展观, 才能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

(二)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农民整体文明素质,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民的文明不仅体现在农业的极大发展、农民收入大增的物质文明方面, 也体现在农民对于世界的思考、对精神生活水平期待提高的精神文明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村容、管理都体现在农民对生存环境、精神生活的要求。这些目标的实现都要建立在农民整体的文明素质的提高上。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就是提高农民的精神文明素质, 为新农村的科学生产、村民和谐、村容整洁的目标实现打下基础。

(三)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农村环境的保护, 农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环境关系着农民的生命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不重视生态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对现在的农村环境造成了巨大污染, 如过分依赖化肥、农药来保持农作物生长, 生活垃圾的不规范处理, 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开采、浪费等。改变这些旧的生产生活方式, 首先要培养起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思想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有助于农民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营造农民生态保护、科学生产的积极良好氛围, 激发农民采用生态农业致富增收的热情。农民这一实践主体意识的改变, 必然作用于农业实践, 从而保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培养发展生态文明意识的困扰

近几年随着生态文明理念被宣传普及, 全社会生态文明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国一部分农民也走上了生态农业之路, 但整体上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还处于淡薄、低下的状态, 个别落后地区的农民生态文明的意识相当欠缺, 在农民中间普及生态文明意识还有很多盲区, 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一是表现在农民整体生态危机意识不强, 对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差。大部分农民在思想深处就没有生态危机的概念和意识,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视而不见, 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后果估计严重不足, 不能深刻理解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农业科学知识的缺乏, 使绝大部分农民还使用传统的高污染农业作业方式, 没有形成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意识。二是我国现阶段农业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生产器具落后, 农业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与现实情况的脱节, 传统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模式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 农民看不到生态农业的实际效果。三是农民生态文明的伦理意识低下, 尊重自然、改善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伦理意识缺乏。征服自然、向自然无限制索取的伦理意识在部分农民的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民片面追求经济收入的增长, 过渡利用自然资源, 从而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浪费。

三、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针对以上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其成因的分析, 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需从几方面着手:

(一) 强化农民生态危机意识, 使农民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后果, 增强农民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

生态文明教育要做到实处, 形式与内容都要符合农村、农民实际情况。形式要灵活多样, 内容要通俗易懂。在形式上, 可以利用电视、电影、广播以及文艺演出、广告标语、大喇叭、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途径, 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注重农村中小学的阵地作用, 将生态环保意识教育给中小学生, 通过他们影响其父母、邻里。在内容的选择上, 必须针对农民科学文化素养较低、讲实际、讲实惠的特点, 结合农民的切身利益, 进行宣传教育。要公开环境信息, 加强对环境事件的报道, 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农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破坏已经威胁到自身生活的事实, 认识到保护环境关系到自身的健康, 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 以切身利益的出发点激发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 大力推广生态农业,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这是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根本之路。

只有生态农业这种新型的农业模式的确立,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传统意识。这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教育、资金、技术的投入, 为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持。加大资金扶植力度, 为生态农业的资金运转提供充分保证, 提高生态农业的补贴水平。加强科技兴农, 对农民的生态农业进行培训, 使农民广泛掌握生态农业技术, 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运用水平。普及生态科学知识, 提高农民生态文明的辨识力。把推广生态技术和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农民感到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性和实效性, 避免了宣传教育和实际情况的脱节, 增强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说服力。改变农民的生活方式, 帮助农民改善比如污水净化、垃圾处理、卫生清洁等生活基础设施, 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

(三) 提高农民生态文明伦理道德水平, 注重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和伦理建设, 为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提供保障。

建立一套目标明确、操作方法可行、奖惩合理的制度体系, 把农民生态文明行为规范起来, 同时要改变以前农民不尊重自然、只顾增收的伦理意识, 帮助农民树立生态文明伦理道德观, 要让农民理解生态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 让农民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从而培养农民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情感, 产生一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的态度, 形成环保、改善生态环境的内心道德准则, 树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培养农民生态文明意识, 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农民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布局的完整建设,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高红杰.我国农民生态伦理解析[J].商业时代, 2010

[2].李红梅.胡中华.论生态文明视阈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J].经济学研究, 2012

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探析 篇10

一、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认清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和基本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前提。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

要理清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内涵, 有必要先以法律意识的内涵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作为切入点着手研究。

不同学者对于法律意识这个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笔者个人更倾向于我国著名的法学理论学者张文显的观点。他对法律意识的定义可概括为:法律意识是与个体或群体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相关联的, 是人关于法现象的认知、心理与意志的统称。根据上述定义的理解, 可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内涵定义为:大学生法律意识, 是指大学生对法律所持的认识、理解、看法、观点与信仰。

由前两个定义可知,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是大学生法律意识表现形式中的一种, 它除了具有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上述特征, 还具有其自身独有的特征。它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处和谐、高效的生态关系, 以生态认识以及环境评价的方式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以及保护的立法与法律适用中, 以及在相关权利与义务的实际中表现出来。

(二)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由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以及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三个部分构成。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是整个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第一部分, 也就是初级阶段。由于受到个人思想差异以及每个人所处不同环境的限制, 因此多样性就成了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的特征。

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第二部分。在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全部内容中, 生态法律观念具有关键的作用。具体来说, 生态法律观念由大学生生态法律认知、大学生生态法律情感以及大学生生态法律评价三部分组成。大学生生态法律认知是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的形式、内容, 在运行的生态法律的性质及作用等生态法律现实, 以及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联系与区别、认识与感知。

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内容的最后一个部分, 也是最高级的阶段。既是大学生对生态法律现象经过理性认识的成果, 也是大学生对生态环境法律现象的自觉的表现形式, 它是通过法学家、法律思想家研究最终表现出的理性的思维结果, 同时也是学者们在充分研究当前所运行的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所表现出的理论化、整体化、系统化以及理性化思考的成果。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不像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和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所体现的特征, 它只针对某一方面或细化到某个生态法律问题的认识及观点, 它是对相关生态法和生态法律现象所表现出的问题的理论化、整体化、系统化以及理性化的思考成果。

二、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的现状

通过与大学生的交流, 笔者认为, 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状况: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淡薄

由于生态法律意识的提出是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出与全面实践阶段, 因此在与身边所认识的大学生进行交流时, 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并不懂什么是生态法律意识。而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对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解读都是基于法理学专业对于法律意识的理解, 并添加相关生态环保法的相关内容。对于这个概念的解答最为接近的就是学习环境保护法方向的研究生了, 但他们给出的解答也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基本内涵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缺失

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缺失的具体表现为:第一, 生态法律感觉不强。由于学校宣传以及平时关注新闻的原因, 大学生或多或少会知道生态法律、法规, 但大学生自身不具备生态法律意识, 所以大学生的生态法律观不强。第二, 生态法律情绪缺乏, 具体表现为对违背生态法律的行为无法识别, 无法表现出情绪的特点。第三, 生态法律情感淡薄。由于无法识别生态行为的善恶性, 情绪便无法识别, 因此就无法体现出对生态法律的情感。第四, 幻觉缺失。通过对前三个领域的分析, 笔者认为幻觉是感觉、情绪与情感的综合体现。由于前三个特征都存在着缺陷, 因此就无法表现出幻觉。由这四个因素叠加, 可以确定大学生的生态心理所呈现的潜意识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三) 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淡薄

前文提到生态法律观念又由生态法律认知、生态法律情感和生态法律评价三部分组成。首先从生态法律认知来分析,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生态法律都知晓, 但多数情况是只知道有这些法律法规, 具体内容却并不了解。从严格意义上说, 这样的情况属于对生态法律的认知不足。其次从生态法律情感的角度来分析, 在对生态法律认知几乎仍处于空白的情况下, 对于生态法律情感的程度必然不深。最后从生态法律评价的角度来分析, 由于前两者均存在显著的缺陷, 因此生态法律评价对于当前的大学生并不适用。综合上述三个因素, 大学生对于生态法律观念的理解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三、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除了大学生自身不重视, 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

(一) 大学生生态法律理论体系的缺失

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薄弱,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相关理论体系的缺失。虽然我国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早已出台, 但真正开始重视并深入研究生态法律的法理还是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当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短期内难以形成完整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

(二) 高校对于生态环境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本科阶段环保法课程是作为选修课而非必修课开设的, 而且几乎只限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这就导致教育对象的受众面缩小了许多。因为无法作为公共课或是必修课开设, 所以大学生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的重视程度弱了许多, 出现了想学的大学生学不到, 能学的大学生不爱学、不想学的负面现象。

(三) 社会舆论对普及生态法律的宣传不够

校园内生态法律意识培养氛围不浓虽然是当前我国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现状堪忧的主因, 但社会舆论对于当前的现状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 我国的社会舆论对于生态环保的宣传几乎只停留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层面, 对于生态法律方面则少之又少。相应普法宣传的匮乏, 自然不能引起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国民对于生态法律的重视与学习。

四、培养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的思考

笔者在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是法学专业, 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通过对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教育的对比研究, 我认为, 虽然前者所属的学科方向与专业范畴与后者不尽相同, 但两者之间仍然有值得相互学习、借鉴的方面。由于本文所研究的方向是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 因此笔者将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自身存在缺陷为主, 再结合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共同点给出加强与完善的建议。

(一) 尽快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建设

这是全面改善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严峻现状的基础。大学生虽然存在着生态法律心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的先天缺陷, 但这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的教育进行后天的强化与完善。一套严谨、完善的生态法律思想体系是学校开展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的根本前提。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笔者发现有关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方面的文献几乎没有, 因此当务之急是有关学者尽快建立一套严谨而完整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思想体系。

(二) 高校应当重视生态法律意识教育

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法律教育处于探索与重视程度不足的阶段, 但要实现保障我国顺利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职能, 完善大学生生态法律教育的开展是当务之急。对于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当前我国高校对于生态环保法的定位仍是选修课。笔者认为可以将这门课程改为必修课,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态环保法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而且也能促使大学生认真去学习生态环保法的知识。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 可通过诸如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公共课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目的是让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接触并认识生态法律这门知识。

(三) 将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态法律意识教育有机结合

虽然两者之间分属的学科方向不同, 且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也不相同, 但是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两者的学位证书都属于法学专业。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培养有着交叉的关系。尽管如此, 但目前两门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几乎没有, 属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情形。我认为, 这是一个误区, 因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平等观教育、生态义务观教育、生态良心观教育、生态善恶观教育、生态正义观教育。生态平等观、生态良心观可以很好地弥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中的法律心理缺失, 而生态义务观、生态正义观与生态善恶观则可以强化大学生生态法律观念。这样的交流与借鉴不仅可以有效填补生态法律思想体系空白所造成的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开展不利的窘迫现状, 而且也能为法律专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日后全方位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提供有益的参考。

(四) 大学生加强自我学习, 提高生态法律意识

由于目前生态法律思想体系不健全,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 加强大学生自我学习是唯一的方法。前文提到, 当前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与生态法律观念都存在着缺陷, 亟待提高。所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自我学习的关键, 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法律心理与生态法律观念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当中应当按照先从生态法律心理再到生态法律观念的顺序进行。首先在大学生生态法律心理方面, 笔者认为可以积极感受美好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培养大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接纳与爱护的心理, 为进一步培养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自我学习, 形成完整的生态法律心理。其次在生态法律观念方面, 因为法理学是所有法学科目的基础, 所以可以法理学的法律观念的内容作为切入点, 通过学习并了解法律观念的相关内容, 进一步学习生态法律观念。

(五) 积极参加生态保护社会实践

理论教育是否完善, 关键在于能否经受住社会实践的检验, 因此需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大学生生态法律意识教育的环节内。具体方法包括参与城市大扫除, 参与植树活动以及参加普及环保法宣传, 此外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寻找生态环保法的有关案例进行学习与了解, 既可以通过网络搜寻, 也可以通过旁听法院庭审获得。这样可使全体大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环保法知识。对于环保法专业的大学生而言, 由于有从事对口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 因此以上方法仍无法完全满足这类大学生的需求, 因此他们的实践活动仍需要在前述的基础上, 前往律师事务所或是法院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庭参与具体案件的学习并积极参与案件研讨, 强化所学环保法的知识, 为今后具体参与环保法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 (修订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2]赵惊涛.论生态法律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 2003:266-269.

生态意识 篇11

张伟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俨然成为社会热门话题。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方面都采取的相应的方式来缓解环境危机问题。伴随着美国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人类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危机,并通过文字作品表达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想法,灾难片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灾难片是一种将灾难的具体意像通过电影的视觉效果进行传递的艺术形式,能够体现生态伦理的意蕴。此外,灾难影片在感官上将生态思想生动展现出来,旨在提升人类生态保护意识。灾难电影以现实社会素材作为主题内容,阐释灾难影片中的生态价值观念以及人文意识。

一、美国生态文学作品所蕴涵的生态意识

(一)生态文学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生态文学与其他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述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生态文学中人和自然的关联具有极为深刻思想内涵。充分挖掘生态文学思想内涵是当前生态文学研究的重要工作内容。

1. 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盲目发展的批判。在19世纪,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破坏自然和生态平衡问题。[1]生态文学通过文学作品形式对现代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批判,其中生态文学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持有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暗示和批判,从而让人类对于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环境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并在未来发展中开发出节能环保的科学技术。

2. 人类在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中应当承担的生态责任。作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一员应当具备着社会责任和保护生态责任,其中生态责任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应肩负的责任。在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时,同时也给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人类应当肩负着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从而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

3. 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和自然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人类在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中衍生的生态系统问题和自然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中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整体利益,并不断约束自身的行为准则,减少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并维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重新回归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整体中去,充分认识到人类发展和自然整体和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二)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研究

在对美国生态文学进行深入研究时,需要先对美国早期的“荒野”进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荒野”是指自然环境和原野。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生态学和文学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原始自然不需要倚赖人类生存,具有较为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有着微妙的联系,所有事物和生物间的能量相互影响。

不同社会阶段和社会角色对于自然的定义都有所差异,其中美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定义自然为“热情、敬重、回归”,美国当代灾难影片中隐喻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理论。[2]美国著名影片《狂蟒之灾》展现出自然不再遵循着人类的思想意识而存在,自然有时也会不顺从人类。正如人类捕捉的自然生物也会奋起反击,让人类手足无措。譬如人类热带雨林中游走时,即使涂抹了防虫液也无法彻底消除原始生物的叮咬,自然生态环境下的巨蟒袭击使得人类产生无限恐惧。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也多次对大自然的奇妙进行诠释,尊重自然的客观发展规律,不干预大自然的自然发展,是当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原始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的身份和地位都是相等的,包括人类生命,自然生态系统不倚赖于人类生存,因此也并没有赋予人类最高的生存权利和地位,并且当人类做出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事情时,自然生态系统会惩罚人类作为破坏自然的代价。

知名小说家家福克纳所创作的文学作品《熊》中,同样表现着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影响,厌恶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始作俑者,急切渴望回归洁净而美丽自然。该部小说结尾通过阐述现代社会发展历程来暗示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其中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大面积地破坏森林植被,这对自然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从中可以看出小说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切关注。

二、灾难影视作品和生态文学作品的密切关联

(一)文学和影视作品有着极为密切关联

当前来说,绝大多数经典影视作品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中包含了作者对于现代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认识和思想观念,影视作品具有着极为鲜明的特点,借助影视动画和声音给观众塑造出鲜明的事物特征。通过结合静态文字与动态影视作品,从而让电影生动形象的展现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3]文学发展史源远流长,世界各国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给影视作品提供了更好的创作思路,还赋予影视作品更加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观众来说,仅有内容的影视作品是无法从内心深处引发情感共鸣的,还需要具备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视作品通过借用文学作品表现手法改编出具有文学特色的影视作品。影视作品具有着许多价值,其中观众通常容易忽略的是情感价值。为了凸显出影视作品中的情感价值,可以精炼文学用于电影创作,通过文学来表述思想情感既是直接的亦是含蓄的。在影视作品创作中,采用文字形式来表述思想情感并获得观众情感上的共鸣。无论是处于何种社会阶段中的影视作品,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现代社会意义,不仅包含着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还包含有对未来的期望,并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影视作品的材料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并在电影中表述自身的思想情感,从而表达出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影视作品中融入文学能够使得影视作品内容更加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从而凸显出电影作品的现实社会意义,并让观众能够深层次的领悟到社会发展意义。

(二)生态文学和灾难影视作品之间的密切关联

1. 美国灾难片具有生态文学背景。西方许多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都起源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思想,同时还掀起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不断蔓延的狂潮,生态文学思想也逐渐演变成“回归自然”。在美国文学历史上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都涌现出许多具有时代意义和政治意义的文学作品,其中,文学作品写作风格包含有唯美的和惊悚的。而这种文学作品所采用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生态系统环境破坏的讽刺和惋惜。

2. 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辅相成。一是灾难影片的创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态文学。其中生态文学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资料和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影视作品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内涵都需要生态文学作为思想宣传基础;二是生态文学与灾难影片两者相辅相成,生态文学能够给予灾难影片创作提供更多的创作素材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着生态思想渗入,灾难影视作品能够不断拓展生态文学空间和领域,从而大力宣传生态文学知识和思想内涵,生态文学和灾难影片相互辅助,并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4]美国灾难影视作品与生态文学意识和生态文学思想互相融合,并通过高新技术科技向观众展现着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态系统破坏和生态危机,并让更多的人开始注重到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此外,美国灾难影片还展示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价值观念。

三、灾难影视作品体现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内涵

(一)对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批判

在现在经济化时代下,虽然现代工业与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却有所下降。譬如核技术和基因工程等,这些先进技术不仅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进化贡献,还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系统不可抹去的灾难性问题。由于影视作品具有信息传播的特性,灾难影片也因此而完型。通过灾难影片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危害,并让人类从影片中真切感受到生态系统破坏带来生态危机,若是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不注重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相和谐,就有可能会出现电影中的生态危机以及世纪末日。

美国典型的灾难影视作品《生化危机2:启示录》中,生态危机的起源是“蜂巢”生化实验室中扩散的病毒,这些病毒不断蔓延并控制人类身体和行为,受到病毒感染的人类也会在病毒控制下而肆意杀人,从而导致社会秩序出现极为混乱的局面,人类受到病毒入侵成为吸血鬼,人性的善良已经泯灭。高新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为了控制病毒大范围蔓延,只能牺牲病毒感染者从而保证人类的生命,引发灾难原因是人类还是灾难病毒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自然个体应当履行的生态责任

自然环境中的每一个个体应当自觉履行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思考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是否给自然环境带来危害,灾难影视作品不仅给观众带来视觉上和听觉上的享受,还给观众带来无限的反思,并自觉履行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责任。

经典的灾难影视作品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教育意义,譬如影视作品《10.5级大地震》与《天外来菌》在结尾并没有展示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引发人类无限的深思。在影视作品中只有引爆核爆炸才能彻底阻断灾难,但是人类目前的技术难以解决灾难,如何在灾难中谋生值得人类深思。

(三)灾难影视作品中体现的自然和谐思想

灾难影视作品给人类带来了视觉上的冲击和无限反思。国家在战争后可以快速恢复,但在自然生态危机中是难以快速恢复的。因此在面对生态系统危机应当进行不断反思,并自觉履行自然个体的责任。

美国生态灾难影视作品的主要背景是温室效应,其中较为典型的灾难影片《后天》,该电影斥资1.5亿元来构造了冰期中的地球,让人类明白在长期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和自然环境从而引发气候突变,全球暖化后温度突然降低,人类直接进入第二个冰河阶段的后果。恶劣的环境气候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纽约城正面临着死亡灾难。在影片中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的建筑物在风雨中淹没和倒塌,美国自由女神像被洪水埋没于地底,代表着文明的国家图书馆也被积雪掩埋,纽约城受到冰河期的严重打击,所有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和权利力量的建筑标志都受到破坏,自然生态系统正在彰显着掌控生态个体的威力和主导型地位。在影视作品中所有的个体生命都无法抵抗自然破坏,任其肆意破坏,而带来这种破坏情况和人类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如何维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就成了人类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

结语

灾难片是反映当下人们生存环境恶劣,生态意蕴的一种特殊表现载体,能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并对自身更好的在环境中生存进行反思。

就目前电影市场来说,当前美国好莱坞灾难影视作品是灾难片中的经典,影片创作内容和手法都值得电影界深入考察和学习。在影视作品单纯的只倚靠先进科学技术来营造生动的视听效果,是无法真正达到教育目的的,应借鉴和学习美国灾难片的经验,在灾难影片中融入生态思想价值和人文意识来不断提升人类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意识。

[1]岳丽萍.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59-62.

[2]吴亦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生态电影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11.

[3]申淼.灾难片的创作分析与人文思考[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13.

[4]房耀丽.生态批评理论视角下的《侏罗纪世界》[J].长江丛刊,2016(12):11-12.

试分析《狼图腾》中的生态意识 篇12

一、文学作品之生态文学的由来

近年来, 国内的生态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在此之前, 生态文学还经历了一个预演阶段, 这个阶段的具体时间表现为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这个时期, 文学创作者开始逐渐把写作视角转到生态环境上, 这使得生态观念缓步进入认了的视线。而这一阶段的写作内容重点则主要放在了两个方面, 即对历史遗传下来的农业文明的损害、自然环境逐渐被污染所带来的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作家们希望通过文字的呼唤来提醒人类注意生态问题, 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以此来警示地球的生态危机, 呼唤人类的生态安全。这个阶段的作品的写作风格多表现为运用激烈沉重的言辞对人类的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欲望和行为进行猛烈的责骂, 希望能通过对环境恶化后的诸多不良后果的描写, 来警示人类要有忧患意识。作者们对其眼中看到的各种自然生态被不断破坏的现象深感痛心, 因而在其作品中多进行了个人关于人性的反思的描述。而对于承载作品表现力的相关对象, 这一阶段的作品重点讲述了人类对于资源的无止境掠夺和破坏, 人类之于自然环境而言, 是以一种恶势力的形式存在着, 因而对人类做了强烈的谴责。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 纪实性较强, 基于环境恶化的真实现象, 对恶化的事实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生态文学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创作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文学作品中, 生命是平等的意识逐渐被人类所熟悉,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开始被提上日程。而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处, 首先就要存容纳不同生物种类与人类共同生存上说起, 于是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直接或者间接关系开始被深入挖掘, 生态文学的热浪一阵高过一阵, 进而动物形象便随之踏入人类视野中。尤其是对于过去被认为是凶残、奸诈、阴险的猛兽的形象重新打造, 开始逐渐成为新时期生态文学作品的重要写作内容。这种大环境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在结构上逐渐开始发生一些变化:首先从描写对象来看, 作品中开始运用一些动物形象来开展不同视角下关于生态环境变化的描写;其次, 在作者主旨意图的表现方法中, 不再一味粗暴的完全否定人类的所有行为, 而是站在一个比较理性的角度, 公平客观的追溯造成环境恶化的相关因素, 并思索该如何解决这一现象;与前一阶段的报告性文学相比, 此时的文学作品多为中长篇小说体裁。《狼图腾》便是创作于这一阶段的优秀作品。它不但使得狼在人类的心目中的形象被彻底改变, 为其打上了坚毅、英勇、合作的众多优良特征, 还使得整个文学世家兴起了一阵激烈的“狼”性。

二、《狼图腾》所标示的生态意识

《狼图腾》的出现, 对生态文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积极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启示人类应给与草原的相关生态破坏现象以相应的重视。该书以一种人类所不熟悉甚至可以称之为陌生的角度对于原始草原独具的特殊魅力进行了描述, 尤其是对于草原狼与过去截然相反的形象的描写, 强烈的抨击着读者的内心, 使之为之驻足。在过往的认知中, 狼, 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不利影响, 还在一定程度上与人类争夺着生存资源。作为敌对双方, 人和狼之于彼此而言, 都是一种危险的存在, 但对于人类来说, 狼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那样人会因为缺乏忧患意识, 而逐渐流失原有的生命力。

《狼图腾》最特别的便是其不再墨守成规, 敢于从不同视角描写出草原狼特有的魅力。本书将人与狼重新放回原生态的竞争环境中, 向读者展示了草原狼之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不可替代的特有作用, 对生命的价值作出了不同思考。小说描写了一个知青, 在与狼的不同接触中逐渐了解狼的不同特性, 并从一个对狼有着强烈的畏惧心理的人类逐渐转变成能够与狼崽朝夕相处, 能够感受到草原人民对于狼的那种复杂感情的朋友的故事。这种思想的转变, 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悖于我们过往的观念的, 但却极其符合现今的生态理念的发展。《狼图腾》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主要表现在一下两点上:

1、揭露了草原环境的生态危机, 警示世人

处在发展中的中国, 经济发展多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人类争夺自身利益的同时, 往往伴随着的是无止境的掠夺自然赐给人类的各种资源。在人类眼里, 自然只是人类的一个生存场所, 没有大局观, 对于自然之于人类长远发展的深刻影响没有深入理解, 只是一味像自然索取, 这些无不成为生态文学所强烈谴责的内容。《狼图腾》介绍了草原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始末, 无情的展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类为求发展所暴露出的本性, 正是由于人类的这种无知以及贪婪的本性, 给自身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如果这种破坏不能够被及时有效的制止, 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被改变, 人类将永远失去其赖以生存的大草原。

《狼图腾》的作者用其优美的文笔, 向读者描绘出草原的原始风貌的独特魅力。然而人类是残酷的, 书中讲述了很多自私的人类, 为着所谓的利益, 残忍的对美丽的草原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破坏。作者对于不同人员对草原的破坏行为进行了激烈的抨击。批评他们不懂得存在于草原中不同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他们不顾草原环境的平衡状态, 到处乱挖乱造, 不仅杀害草原上的狼, 还对其他生物赶尽杀绝, 毫无生态意识, 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总有一天会受到自然的报复。《狼图腾》对于人类自身的所作所为将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进行了描述, 并警示人类, 草原一直在退化, 终有一天, 草原会因为人类的破坏而成为一片沙漠, 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最终会被毁在自己手里, 没有了美丽的家园, 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将会是幻想, 甚至生存都会成为问题。

2、自然和人处在同等地位, 必须和谐相处

《狼图腾》讲述了的是生存在一个广阔的草原上的不同物种间复杂关系。草原这种生态系统, 其组成部分是多种多样的, 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且与其他部分相比, 大家应该都是平等的, 而且彼此间还有着很多联系,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书中写到草原狼近乎消失了, 然而人类的生存环境却没有因此而改善, 相反, 草原沙漠化越来越严重, 生态失衡, 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 而且人类的精神食粮越来越匮乏, 没有了与狼的竞争, 人类开始失去原有的活力, 生命不再多姿多彩。因而人类应该尊重草原上的所有不同物种生存的权利, 《狼图腾》告诫人类, 必须坚持与自然和谐共处, 以平等的心态对待草原上的每一个物种, 爱自己也爱护草原上的其他生物。

三、结论

《狼图腾》告诉我们, 换一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物种的原始形态, 生命对于人类是珍贵的, 对于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每一个生物而言也一样是珍贵无比的, 草原的眼泪已经流干了, 所以它变成了沙漠, 为了防止它更加衰老干枯, 我们不能再伤害它, 让它流泪了。

参考文献

[1]刘永鑫.论《狼图腾》的生态意识[D].吉林大学, 2010.

[2]宁清丽.《狼图腾》中文化认同的人类学阐释[J].柳州师专学报, 2009 (6) :32-35.

上一篇:领导班子团队文化建设下一篇: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