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

2024-10-17

《空山》(精选8篇)

《空山》 篇1

王孟同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 但诗作风格却不尽相同。孟浩然的诗作风格显得自然平淡, 多是乘舟行吟之作, 洒脱之中有洗削凡近之感。而王维诗作更显空而静, 多山居歌咏之作, 沉思之中有空明宁静之美。

王维特别钟情于对山的描绘, 对山的描绘又有一个突出的表现, 常常把山和“空”字连在一起使用。王维的诗歌, 以“空”字及“空山”直接入诗的作品有90多首, 例如“空谷归人少, 青山背日寒” (《酬礼部杨员外》 )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山中》 ) 、“夜坐空林寂, 松风直似秋” (《过感化寺》 ) 等。直接以“空山”入诗的更是耳熟能详, 流传千古的佳作。

王维为何独钟于“空山”的描绘, 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和中国许多士大夫一样, 王维在仕途坎坷, 人生不得意时也选择了退隐。但不同的是, 王维不在儒、道、释三者之间不停地徘徊, 而是做了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 他在佛家思想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自然, 常用“空山”这样的意象来表现物我融为一体的感悟。

读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诗人一开始就着眼描绘“空山”的意境———静, 空山里静寂无人, 只能听到人语的回响, 那回响仿佛来自天边, 更反衬出空山的寂静。一抹残阳透过密林照在青苔上, 这点亮色使深林与青苔的幽暗愈发深重, 更为空山增添了孤寂的色彩。

林深幽暗, 这在一般人的眼里是何等的寂寞啊!而王维则不然, 因为他所欣赏的正是在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寂之美。有谁能和他一样心底澄明, 能在独自一人领略那空山青苔上的一缕夕阳时而不感到孤寂呢?“一切景语皆情语”, 抛却世事的繁琐, 忘却人生的不得意, 作者心境澄澈清静, 他眼中的景物自然也空明寂静。此处不是山空, 是诗人心空。“空山”是作者心灵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 折射出清幽的禅趣, 真正达到物我冥合的“无我”境界。

再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人之闲, 夜之静, 山之空, 使全诗构成幽深静谧的艺术氛围, 几声鸟叫更显春山沉寂宁静, 诗人此时此境竟能感应到桂花悄然飘落的幽微之音。同时, 那桂花淡淡的芬芳, 落花轻盈的姿态, 举翅突飞的山鸟, 时而清脆时而消失的鸟鸣声, 又使得空山“空中有色, 寂中有响”。此处“山之空”, 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所获得的总体印象, 是“心静如空”时的一种空灵清静的审美体验, 是诗人和自然融二为一的艺术佳境。难怪明人胡应麟会有“读之身世两忘, 万念皆寂”之感叹。

再读《山居秋暝》这首五律,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四句, 开门即点出“空山”。这里“空山”空在何处?首先是指山中林木繁茂, 绿树成荫, 遮住了人们活动的痕迹, 正如《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之意。其次是指此处人迹罕至, 远离尘嚣, 有如世外桃源, 遗世而独立。“峡里谁知有人事, 世中遥望空云山。” (《桃源行》) 再次是指秋天雨后的山村, 空气清新, 沁人心脾, 银辉四射, 大地万物无纤尘,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 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

这里, “空山”更不是“空寂”和“死寂”。“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浣女”回家, 渔舟晚唱, 给平静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情趣。这样一笔, 使空山有了生意, 成为光色和声响交织的空明境界。当繁华流逝, 历尽人生浮沉之后, 人最需要的是精神家园的归属, 一种与自然融二为一的精神境界。“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万事万物最终都要回归他们的本真。要想回归本真, 最好的去处自然是无人间烟火的山水之间, 借助寂静清幽的山林来摒心绝虑, 忘却尘世纷扰, “空山”既是自然山水的写照, 也是作者心境的写照。“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即是其远离官场, 寄情于山水, 追求心灵宁静和高洁人格, 体验人和自然相融合的山水之乐的宣言。

总之, 王维对山水田园的描绘, 不是站在欣赏者、旁观者的立场, 而是站在人与自然完全泯一的立场。“空山”这一意象, 是他空明澄澈心境的外化。大自然中每一丝细微的律动, 其实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是诗人在自然的审美中顿悟出的人生妙境。“空山”的空灵和静谧, 一如诗人空静安闲的心灵世界, 与自然的幽韵一起和谐的律动,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心灵与自然浑然相融的轨迹。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方寸之中显示宇宙的宏大, 在“空山”之中包容人生的无穷, 这便是我们读其诗所获得的精神寄托吧。

空山新雨后 篇2

别老拿范笑星说事,博客咋不按套路出牌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扯上的网,既不是武术之网。也不是指泛泛的网,而是确有那么一个博客利用了一张人“网”,依然把2007年《精武》8月号上的“精武专访”(与“卢氏结构”创立者卢忠仁先生的问答)搬到了网上。最岂有此理的是将本来原刊上没有的作者,竟然署上“作者林健”之名(在本文成稿之时,在网上又发现这位林健竟然再将《精武》2007年第11期“精武专访”祝大彤先生答编者问的文章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脸皮真够厚的),这个网上博客真够可以的了。

或许会有人说,网足一个很随意的地方,不必太较真,可是,再不较真也不能把莫须有的东西整上台面吧?“作者”二字难道是可以随便署到不是自己写的文市上吗?

这个网上博客倒是很“识货”,大大地明门“精武专访”中的卢忠仁老先生这篇答编者问武术方面的价值。卢先生已是耄耋之年,习武生涯超过了半个世纪,“卢氏结构”又闻名遐迩;而这篇“专访”所问,刀刀见肉,直入武之核心,连学者型的武学大家卢先生回答起来,都极为审慎,甚至感到颇费“功力”(年岁不饶人),即可见一斑。再则说,一位武者在习武的岁月中,能答几多编者问,尚且设问所指,恰好搔到“痒处”呢?

当我们问网上博客,咋不按套路出牌的时候,网上是不是为《精武》杂志做了一回免费的广告?人家既然已尽传播本刊之力,在下只有再套用范笑星的一句“经典”——谢谢啊!

当然,我们还要感谢卢忠仁先生,以近九十岁的高龄,在赤日炎炎的酷夏,伏案耕耘,为我们《精武》读者写下优美的牛章,记录了一段珍贵而又翔实的武术史篇,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武林轶事,老人为我们贡献的是不可用金钱来计算的精神财富。

可是、本文与博客争执的是《精武》2007年8月号上“精武专访”究竟是谁在“问”的冠名权,在此,我们只好借机将“专访”一文设问的“始作俑者”公诸于众,以正视听。况目前文对“精武专访”设问者自溢美之词,为小敛有“老下卖瓜”之嫌,则坚定了我们披露设问作者之名。而更深一层的原因,则是拟写设问的行文是否流畅得当,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毕竟卢老先牛在武学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通古遵今,曾为武术的前途上书周恩来总理。如果我们选择设问的作者与卢老先生在武学、文宁功底上相差悬殊,甚至不了解卢老先生的武学渊源,岂不贻笑大方,又怎么能使卢老回答出极其精彩的武学问题呢?

因此,《精武》编辑部对待“精武专访”这一栏目可说是极为重视,尤其是与卢老的对话。因而本刊编辑吴宪民浮山水面,成为这一专栏的主持人。

吴宽民自幼嗜武,研习心意、形意、八卦几近三十寒暑,与卢老所攻拳术相近。习武之余,他喜读经史、佛禅、老庄之学。不仅来得拳脚,笔下亦可生花,学养不凡。仅此两条,让他来主持“精武专访”,足矣。

拙文文开头便称范伟为笑星,实在是委屈了范先生。他在《天下无贼》的电影中,演了一个登场只几分钟的小毛贼,便几成经典,令该剧大牌主演刘德华落于下风。而他在电视剧《马大帅》中饰演的范德彪、《刘老根》中饰演的“药匣子”等角色,给人以千人干面之感。绝不雷同,我们其实因该当称范先生为艺术巨星。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空山”禅意 篇3

一.“空”意象的大量涌现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那就是诗人特别钟情于对山的描写, 对山的描写又突出地表现在把山和“空”字连在一起使用。山在历代诗人笔下用来修饰它的多是远深秀幽等词, 只有王维在对山的描绘上偏爱用这个”空”字。查王维的诗歌, “空”字用得最多, 据统计, 多达94次, 如《山中》: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 晚归南山陲。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这不仅是其诗表现手法上的独特, 也是诗人借对自然的描写来间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的显现。它说明了”空”对诗人的影响之大, 它蕴藏于诗人思想深处, 在创作时这种思想便不自觉地表现了出来。

在王维诗歌中, “空林”和“空山”是两个常见的意象。以空林为意象的诗句有“夜坐空林寂, 松风直似秋”、“寂寞柴门人不到, 空林独与白云期”、“食随鸣磬巢鸟下, 得踏空林落叶声”等。以“空山”为内容的诗共三首, 均是耳熟能详, 流传千古的佳作:《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二.王维之禅缘

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 他名维, 字摩诘, 连读为“维摩诘”。《维摩诘所说经》中有通达甚深般若智慧神通广大的维摩诘长者, 是一位得到释尊称许的大居士。此经专说般若, 是禅宗的根本经典之一。王维既以维摩诘作为自己的名与字, 可见他对其人的仰慕之情, 又可透露出他与佛教, 尤其是与禅宗的深厚缘份。

王维的诗作中的“空山”, 与佛家教义中一以贯之的“空无”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即因“心空”而“山空”。王维诗中“空”“无生”等佛家用语, 表明他能够用静定从容的闲适心情, 去观察大自然, 抒写于笔端, 作成绝佳的诗句。王维在诗艺上的成就, 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于禅理的修习。纵观王维的生活轨迹, 回顾王维的心路历程对王维之于禅缘可有一定的了解。王维的信仰佛教, 跟他的家庭大有关联。王维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浓厚的家庭, 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其母的熏陶下, 王维年轻时即信奉佛教, 但儒家的学说和积极用世精神仍在其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历经一系列政治上的失意与挫折后, 佛禅理念在他的信仰中终于占据了支配地位, “人生几许伤心事, 不向空门何处销” (《叹白发》) 。他开始笃志奉佛, 在禅诵中寻找寄托, 在大自然中获得解脱。王维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 排遣内心的郁闷, 保持心灵的澄静, 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 在对自然的吟咏中, 表达对禅理的深切体会。

三.“空山”禅意

“空”是佛教对宇宙万有的基本判断, 是对宇宙真实的基本认识, 是佛教的基本理念, 是佛学的核心。它认为在世界上万事万物皆因缘所生, 没有质的规性和独立的实体, 假而不实, 故曰“空”。说的浅显些“空”即什么都没有, 徒然白白的意思, 佛教又叫“空门”。按大乘佛教的空宗观点, 诸法实相就是空。《坛经》认为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切草木、恶法善法、天堂地狱, 尽在空中, 而世人性空。我空, 法空, 空空, 为三空, 总之宇宙万物皆是空。佛教的这种“空观”体现在王维的诗中即所有景物都虚幻空渺, 过去的一切又都如过眼烟云。这种物我两忘的意境在“空山”中都有直接的体现。

1.“空山”之空明、洁净。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人闲心定, 夜静山空, 几声鸟叫更显春山沉寂宁静, 诗人此时此境竟能感应到桂花悄然飘落的幽微之音。

“山空”, 并非指山中空无一物, 而是诗人以虚静的心境观照山林时, 所获得的那种空明洁净的总体印象, 是“心静如空”时的一种空灵清静的审美体验。静”也不是死寂无声, 静中有动, 静中有声, 动静相成, 而终归于静。是禅宗推举的般若静观。在这种寂然微妙的观照中, 我们可窥见诗人精神的离世绝俗。禅定之说可使诗人在欣赏大自然时排除烦扰, 在虚静中聆听天籁之音, 在清空里参悟到象外之形, 觉察到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 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神妙。这种由虚静和清空所构成的“静美”便成了王维山水诗禅意氤氲的诗境。

2.“空山”之空寂、虚无。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空山”应该包含以下四层意思:一指山中林木繁茂, 绿树成荫, 遮住了人们活动的痕迹;二是指此处人迹罕至, 远离尘嚣, 有如世外桃源, 遗世独立, 又如洞天福地, 快乐怡人;三是指山雨初霁, 万物一新, 银辉四射, 天地生辉, 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派空明洁净, 熠熠生辉的灿烂图景;四是指禅宗所谓的空寂、虚无的境界。这里的“空山”和《过香积寺》中的“空潭”、《山中》的“空翠”一样本身就是禅学中的“无我者, 即空也。”“心乐清净解脱, 故名为空。”的形象表达, 说得再明白一点, “空山”也正是诗人皈依佛法之悠悠禅心的显露, 不是山空, 是诗人心空。

王维认为, 任何事物都有其过去 (因) 和将来 (缘) , 不必在意它存在, 也不必在意它不存在, “诸行无常”, 一切皆空, 因而山与所有事物一样是空的, 是为“空山”。所以, 王士祯在评说王维的五言绝句时说:“妙谛微言, 与世尊拈花, 迦叶微笑, 等无差别”。 (《带经堂诗话》卷三) 空寂的境界是禅宗所追求的一种“乐境”。要想达到这种境界, 最好的去处自然是绝无人间烟火的山水之间, 借助寂静清幽的山林来摒心绝虑, 忘却尘世纷扰, 从而进入空寂的禅境。在这里, “空山”既是禅境的写照, 也是自然山水的写照。王维以“澄净”的心境观照空山寂林, 进入除尘净虑的“寂静界”, 直觉体验山林之乐。

3.“空山”之空明、寂静。

《鹿柴》:“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鹿柴》是王维隐居惘川后与斐迪唱和所作《辆川集》最具禅学思想的诗, 故王渔评王维“辆川绝句, 字字入禅”。

“空山”是一种空明寂静的意境:空山里静寂无人, 只能听到人语的回响, 那回响仿佛来自天边。林深幽暗, 一抹残阳透过密林照在青苔上, 这点亮色使深林与青苔的幽暗愈发深重, 更衬托出空山的寂静之深。从表层看, 纯系写景, 从深层看, 景中融情, 情中见理。诗人通过一刹那间大自然所展示的特有的恬静深邃的境界, 称托出禅境的空灵。这正是王维所追求的那种远离尘嚣, 空而又寂的境界。动静相形, 喧寂相衬, 这就是诗人从禅宗那里借鉴来的艺术辩证法。同时, 这也是宴坐静观的禅所必然带来的艺术思维方式。

四.诗境禅境完美结合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正是诗歌美感经验与禅宗诗歌美感经验的天然融合。其实那些诗歌中所展示的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 又何尝不映现着诗人那慧眼禅心呢?大自然以其每一缕阳光, 每一片飞花, 每一声鸟鸣, 每一丝虫吟, 感应着、涵容着诗人广阔而深邃的灵魂。当诗人将自己全身心融于山水本性之中时, 物我之间便同跳着一个脉搏、共振着一个节奏, 两种生命, 在刹那间, 互相点头、默契和微笑。这便是王维山水诗能以有限文字表现无限情趣, 以空灵诗境表现奥妙禅心的生命哲学底蕴所在。从王维诗歌中的“空山”现象可以看出, 王维将诗中的意境统一于空灵的禅境, 所以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苏轼《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 才会表现出耐人寻味的禅意。

中国的山水田园诗到了唐代王维笔下臻于完美, 诗人以清静之心观照自然, 以禅入诗, 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安然自适的情绪, 充满“空灵”、“闲淡”、“幽静”、“脱俗”的意境。毋庸置疑, 这种空灵诗境和自然禅境, 成就了王维山水田园诗在中国诗史上极高的美学地位。

参考文献

[1]柳晟俊:王维研究, 台湾: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7.

[2]李发亮:王维的“空”观思想,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地3期.

[3]樊泳湄:王维诗中的“空”云南社会科学, 2001年增.

[4]王延东:王维的“空观”与《山居秋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5月.

《空山灵雨》读书笔记 篇4

整本书读下来,觉得除了一些特别明显的表达,宗教的意味不算太多,回顾的时候才发现,好像大多都融入文字中间去了,确实很多都是以与他的宗教信仰为基调的。不过,还是不太明白他的心意,除了一些明显的情感表达,还是很难理解他真正的意图。对宗教中的精神,更是知之甚少了(也许也正是宗教的影响吧,不太明白他的信仰与生活)。有不少独特的角度,比如说美的牢狱、爱的痛苦、面具的真诚、在黑暗中的光明使暗处更加令人生畏等等。很多文章都给人以空灵、随性的感受。

会有一些知足常乐。“人的命运也是如此―若不把他的生命完全夺去,虽然不完全,也可以得着生活上一部分的美满。”

有一些人的本分。“人生就同入海采珠一样,整天冒险入海里去,要得着多少,得着什么。采珠者一点把握也没有。要得着多少,得着什么,虽然不在她的权能之下,可是她每天总得入海一遭,因为她的本分就是如此。”

“助料都是搁在一起掺匀对。做的时候,谁有工夫把分量细细去分配呢?这自然是免不了有些多,有些少的;只要饼的气味好就够了。你所吃的原不定就是为你做的,可是你已经吃过,就不能再要了。”

“境遇虽然一个一个排列在面前。容我们有机会选择,有人选得好,有人选得歹,可是选定以后,就不能再选了。”

有一些深入,探索本质。“你一爱,便成为你的嗜好,那香在你闻觉中,便不是本然的香了。”

“你所认的不在东西,乃在使用东西的人和时间;你所爱的,不在体质,乃在体质所表的情。”

他后来又提到人对自然的感情对人事的感情更加浓厚,其实对自然的情感也全由人的心境决定。自然不会主动与人有冲突,但人的想法还是会改变对自然的态度。

有炫目背后的深刻。“不曾尝过战苦的人们争着要尝一尝战后的甘味…许多人都是这样颂扬。但这是不是颂扬公理战胜…你这灿烂的烟花,何尝不是地狱的火焰…这烟花岂不是从纪念战死的人而来的?战死的苦我们没有尝到,由战死而显出来的地狱火焰我们倒看见了。”

有一些无可奈何。“人间第一痛苦就是无情的人偏会装出多情的模样,有情的倒是缄口束手,无所表示!”“无意的话倒能教人深信。”“人对于一件事情一存了成见,就不容易把真相观察出来。”“人生总有多少难言之隐,而老年的人更甚。”“流离的人既不能满足外面的生活,而内心的隐情又时时如毒蛇围绕着她。”

觉得他对爱情的描写总是诗意浪漫,又真诚实在,比如“日子一久,我连那条路的方向也忘了。你有时浮上来,使我得以看见你;有损沉下去,使我费神猜想你是在某片落叶底下,或某块沙石之间。但是那条路的方向我早忘了,我只能每日坐在池边,盼望你能从水底浮上来。”“别离的人总不会老的,你不来也就罢了,因为我更喜欢在旧梦中寻找你。”“为爱恋而去的人终要循着心境的爱迹归来。我老是这样地颠倒梦想。但两人之中,谁是为爱恋先走开的?我说那人,那人说我。谁也不肯循着谁的爱迹归来。”

“但我愿做调味的精盐,渗入等等食品中,把自己的形骸融散,且恢复当时在海里的面目,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而不见盐体。”

不明白“盐的功用,若只在调味,那就不配称为盐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空山无人 水流花开 篇5

拿着听筒的我愣住了,宁静,我似乎许久没有这种感觉。在这喧嚣的世界上,时时处处被热闹挟裹,宁静反面了奢侈的体验。我不懂画,对油画如何表现宁静,我真的说不上来。

放下电话,用完晚餐,拧亮台灯,在植黄的光线下,沏一杯刚买的绿茶,静静地看着那一朵一朵的嫩芽在杯中舒展、浮沉、翻动,我似乎感觉到了久违的宁静。

是啊,一杯冒着淡淡香气的绿茶是宁静的,杯中茶朵慵懒的动感恰恰加深了这份宁静。桌上的绿萝也在茶香的氤氲中宁静着。尽管我经常因忙碌忘记了给它浇水,但它总是无声无息地生长,有时几天不见,新的枝叶就漫过台面伸展到了桌下。还有,在摇篮中熟睡的婴儿是宁静的,那粉嘟嘟的小嘴时不时动一动,像是梦中吮到了妈妈的乳汁。无风的蓝天上飘浮的白云是宁静的,不管有没有鸟儿飞过,那无边无示的蓝色总能最大化地拓展宁静的内涵。在下午的阳光下戴着老花镜读书的老者是宁静的,如果再配上脚下绻成一团的小花猫……当我静下心来体会这一个个宁静的画面时,全身一阵舒畅、温馨,仿佛给每个细胞都输入了营养。

記得几年前去西宁塔儿寺,曾在巍峨的寺门前久久伫立。看着那气势恢宏的建筑,绛红色的寺墙,银色的佛塔,以及佛塔上猫猫飘动的彩色经幡,听着远处不时传来的神语船的诵经声,顿觉通体一阵空灵。步入其中,眼前喇嘛们捻动的仿佛不是念珠,而是一颗颗深入骨髓的宁静。不信教的我,顷刻间将自己安顿在了菩提树下,只缘了这大片大片的宁静。

感觉深刻的还有那次雪后登泰山。天街上,一改往日的繁华,一个游人也没有,所有的喧闹都被厚厚的雪覆盖了。远远望去,当晨曦给雪原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的时候,雪下的房舍里竟有袅袅的炊烟升起,又似有淡淡的饭菜香味飘来,俨若一幅隽永的宋代水墨画,每处着墨都透着朦朦胧胧的宁静。那时那刻,我觉得宁静是一个多么美妙、惬意的感受,拥有了眼前的宁静,就拥有了精神的富足,拥有了内心的宁静,就拥有了现世的一切。

原来,宁静可以从外到内借助景物获得,更重要的是从内到外依靠内心捕捉。记得自己曾赞赏过一句话,“天堂和地狱都在你心里。”事实上,宁静和喧嚣也存在于同一个心中,就看你体味谁了。既然宁静能让人更贴近幸福,何不多创造宁静的时刻呢?因为“生命只属于此时此刻,只能兑现这一刹那。”

沉思间,桌上的绿菌掉落了一片黄叶,无声无息,宁静得让人心醉。

我将所思所悟随后告诉了朋友的女儿,据说她有所启发,作了一幅油画参赛,题目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单看题目就禅味十足,极具琴心妙境,不知是否获奖。

(编辑 晋云)

《空山》 篇6

《空山鸟语》是一首标题音乐, 是刘天华先生十大名曲中技巧难度最大的一首。该曲是一首二胡曲, 创作于1918年, 但直到十年后才定稿出版。乐曲以拟声手法模仿百鸟啁啾声。似是而非是、非是而神似的音乐语言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本曲在结构上属多段体, 全曲由引子、五个乐段和尾声组成, 从多侧面对乐曲标题意境进行了细致刻画。

学习目标:

1.知道作者及演奏乐器二胡, 通过学习喜欢作品。

2.结合旋律与音色聆听, 想象“空山、鸟语”等景象。

3.利用电子琴, 结合已有的节奏, 进行情景创设及演奏。

课前准备:

电子琴, 电脑, 绿色、红色、蓝色粉笔, 黑板。

过程与方法:

一、美妙的和声

分组看手势, 分声部和声练习, 聆听立体的和声效果 (太阳光芒) 。

(设计意图:培养学会聆听多声部的音响效果)

二、欣赏乐曲

1. 初听

(1) 带来一段美妙的音乐, 听听在乐曲中 (课件) , 你仿佛听到谁在歌唱?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初听全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有目的聆听音乐, 关注聆听音乐的效果)

(2) 听到谁在歌唱?——板书:鸟语。仿佛把你带到什么地方?

(设计意图:宽泛的思维空间, 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想象力)

什么乐器演奏?谁能介绍?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在生活中的已有经验)

老师介绍二胡 (课件) :中国民族乐器, 音色圆润柔和, 优美动听, 擅长模仿人的声音。

2. 分段听

(1) 这些可爱的鸟儿到底在哪儿歌唱呢? (1听引子) 板书:空山

山林召唤, 空谷回声……

(2) 介绍作品:《空山鸟语》作者是刘天华, 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乐器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共创作88首民族器乐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民族音乐一代宗师”。在听音乐会上受到启发, 想到他的故乡一座山, 满山都是竹林, 鸟语花香, 非常美, 根据这个意境创作了这首二胡名曲。

(设计意图: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

(3) 这么美丽的山谷, 你们想去吗?听, 音乐中是怎样表达我们走进树林的心情?为何?——“人”的主题旋律 (心情愉快, 速度快)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音乐要素, 展开音乐形象的想象)

(4) 再听, 我们走近的时候, 都是一样的速度吗?为何? (2听“人”的主题旋律) (放慢速度, 悄悄地, 怕惊扰鸟儿)

(设计意图:结合音乐形象的改变, 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

(5) 随着音乐表现一下 (3听“人”的主题旋律。) 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走在山中, 再听, 传来的谁的声音?第一次听鸟鸣声旋律。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 培养想象力)

(6) 一只鸟、两只鸟鸣叫逐渐引入群鸟欢叫的场面, 不同音色、不同距离感, 来表现远山尽谷群鸟争鸣的意境。

(设计意图:随着音乐的变化, 进行情景融合的创境)

3. 听全曲

如何选择画面?能说说原因吗?P35页

三、音乐创作

这样一段轻快跳跃的《空山鸟语》表现了人鸟合一、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象, 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电子琴来表现。我们就用这三种节奏试试看。

1. 看老师画的什么? (大海) 如果请你选择节奏, 可以吗?

(设计意图:联系实际生活, 思考事物形象与音乐节奏的内在关系)

2. 再看我们美丽的崂山山脉, 你怎样用旋律表现?1315131, 节奏?学生弹奏。

3. 那表现我们自己的音乐可以用什么节奏? (活泼) 学生创作, 选出合适的全班弹奏——选择音色, 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创编能力及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4. 还有一个小主角是谁?鸟儿。怎么表现?

5. 老师朗诵, 学生用电子琴表现不同的美丽景色:

晴朗的天空, 温暖的太阳, 庄老师带领同学们出发去游玩 (学生演奏同学的主题音乐) , 美丽的崂山脚下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一部分学生演奏大海的音乐) , 美丽的崂山呈现在我们面前 (一部分学生演奏表现“崂山”的旋律) , 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 轻柔的风、飘逸的云, 就连可爱的鸟儿也飞过来欢迎我们的到来 (一部分学生采用特色音效, 表现鸟儿的歌声) 。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 你听懂了吗?

(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语言的引导, 将学生的创作用情景进行连接, 给学生创设美妙的创作与表现空间)

四、教学小结

《空山》 篇7

第一类是未经艺术加工的人类学影像资料, 包括记录战争、历史、民俗及文化的影像片段。这些片段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 具有无可争议的真实性, 它成了教育片的引用和来源, 能真实表现背景和历史环境, 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第二类是经过艺术加工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笔者又将其细化为线性剪辑的粗加工的影片和非线性剪辑的精加工的影片。在非线性剪辑之前, 线性剪辑一直占主导地位。当时人类学纪录片注重纪实性和时效性, 但繁琐的胶片剪切式线性剪辑难以呈现复杂的艺术效果。20世纪90年代初, 非线性剪辑已经占据大部分市场, 随着非线性剪辑的不断发展, 人类学纪录片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剪切、拼接的讲述模式, 加入了包括长镜头、白描等艺术表现方式, 让人类学纪录片不再是记忆中那样的冗长、生硬, 缺乏观赏性。笔者在这里主要谈论通过精加工的人类学纪录片的美学传播价值。

《空山》是纪录片导演彭辉1993年在中国四川大巴山脉空山坝拍摄的一部纪录片, 根据本文的人类学纪录片分类方式, 笔者将其归类为通过精加工的可供大家观赏学习和借鉴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影片。影片以宋云国和何通远两家人的生活为主线, 讲述了朴素的空山坝人民在贫瘠的土地上, 通过勤劳的双手与大自然抗争生存的现状。

影片内部的艺术效果对于传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镜头。在大多数人类学纪录片中, 长镜头的运用十分频繁。不仅仅是因为长镜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 更重要的是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长镜头被赋予了特殊的象征意义。在《空山》中, 彭辉导演在描述大雨将至时, 主人公宋云国焦急地从家中搬出蓄水桶接天上的雨水, 接着对蓄水桶有一个长时间的仰拍。这时候的仰拍长镜头就被赋予了其他含义, 给观众造成视觉压力, 表现出了雨水对于空山坝的珍贵以及对于山民生存的意义。而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特写镜头的慎用和巧用也会给影片增光添彩。传统的研究认为特写镜头不具有客观性, 因此应该尽量少用或者不用。但是在《空山》中, 对蓄水桶的特写镜头有很多, 包括拍水桶边沿的木刻纹理、水桶里的水以及水中的倒影。它已经成了影片中的一个线索, 拉动了观众的情绪, 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第二, 构图。在《空山》中, 导演多用线条构图, 片中多处使用大全景表现空山坝的清晨、黄昏、晚霞、大雪等场景, 通过屋顶、山峦、树枝等作为线条来对固定画面进行构图。在整个画面中, 光线和云的变化的线条形成各种节奏, 利用节奏感带动影片的节奏, 从而让画面更为饱满。一般在画面中缺少线条变化会显得比较呆板, 对拍摄者的情感传达产生阻碍作用, 所以必须利用线条的变动让整个画面更为活跃, 更富有节奏感。片中的拍摄画面主要以线条构图为主, 正面构图为辅, 不但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性, 更传递了作者的情感。

第三, 声音。在人类学纪录片中, 为了真实性和科学性, 导演会尽量保留同期声, 少加或者不加解说词, 让声音和画面尽量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空山》中, 描述“爱尔兰综合征”带来的干旱时, 对枯萎的土豆苗运用了推镜头的拍摄方式, 并配合简单的音效模仿生长停滞的艺术效果, 带动观众的紧张情绪。宋云国垂头丧气地坐在自己家门口的木凳上, 抽着烟, 抹着眼泪, 一脸绝望地说:“庄稼, 庄稼呀, 要装在家里才算数。”没有音乐的烘托, 画面中只有长时间的沉默以及宋云国的叹气声, 而这死一般的沉默, 更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绝望。

第四, 色彩。首先, 色彩给纪录片增加美感。早期的人类学纪录片中的色彩比较单一, 色彩失衡。现代的摄像机电子光学元件的快速发展, 使画面中的色彩呈现更加真实, 也更加平衡, 色彩在人类学纪录片中的作用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是结构节奏作用和纪实表现作用。在《空山》中, 色调的均衡使用是一大亮点, 影片以冬、夏两季的两种自然色中的主色调白与绿为两种均衡的色调, 自然主色使影片的色调富于变化, 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其次, 色彩赋予人类学纪录片更多的象征性内涵。片中的很多朝霞、夕阳都运用了暖色调, 跟空山的贫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0月, 宋文国种的向日葵终于露出了笑脸, 灿烂的向日葵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金黄, 那是生存的希望, 同时也象征着山民不畏艰难, 乐观生活的态度。这四个方面的艺术加工, 不但增强了人类学纪录片的可看性和艺术性, 更重要的是影片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影响力。

纪录片关注民生, 记录镜头下人们生存的艰难。《空山》的拍摄从1993年到2003年, 10年时间, 邵娃子已经变成了一个少年。彭辉导演深入四川最贫瘠的地方, 将那里的生活原貌呈现给世人, 让政府和外界的人们开始关注这个陌生的地方, 展开艰难的引水工程, 并最终让一部分空山人喝上了清洁、甘洌的自来水, 实现了他们多年的梦想。

人类学纪录片的前身其实是人类学家在做一些研究时, 为了使自己的资料更加详细、表述更加具体, 而采用拍照、摄像的记录方式所留下来的影像资料片段。而现在, 人类学纪录片已经演变成了一种主流的艺术形式, 使普通人也可以涉足影片。而它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价值也在广泛的大众传播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 即在对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建构中, 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晟丹.人类学纪录片的功能及分类[J].中国民族博览, 2015 (12) :247-248.

空山忆故人 携琴走天涯 篇8

遇见他时,正在抚琴,双腿盘坐,琴置膝上,随意拨弄间,琴音袭来,只觉万籁俱寂,今夕何夕……眼前这位青年,身着牙白汉服,简单挽了一个发髻,阳光洒在他的脸上,愈显风姿俊朗,好似从汉唐穿越而来的翩翩游侠,要带你携琴走天涯。

天平山上,携琴归隐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

柳荫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箫,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

——苏东坡《赏心十六件乐事》

知道行者已有一段时间,每每看到他留着长发、穿着汉服负琴而立,如世外高人一般云游四方、行走江湖。只在心中赞叹:见过不少穿汉服的人,第一次见到有人穿得如此精神。

约访前,又看见一组他拍摄的大片,高山之巅,盘石而坐,抚琴一曲,忘却尘世;细雨竹林,撑伞前行,素衣长袍,看不真切;飞瀑之下,闭目端坐,十载一觉,江湖梦醒……不禁让人想起苏东坡的《赏心十六件乐事》,果然是“抚琴听者知音”。

一曲罢,行者引我们来到“大休息处”。“这是大休禅师的墓地。”墓边石壁上刻着禅师生前所作的诗偈:人弃则我取,人取则我弃,人我两俱空,百事皆如意。“此番境界,令我倾心之极。”当年行者拜师学古琴,恰好是“人弃则我取”,每当拨弄琴弦,就仿佛与禅师对话。

大休禅师是民国四大古琴宗师,也是百余年来的古琴圣手,曾隐居在天平山无隐庵下,并圆寂于此。放眼望去,松林并茂,鸟鸣不觉。朋友来访,行者总是携友前来拜祭,或敬香一支,或扫扫落叶,或抚琴一曲。

墓园下方,是无隐庵的旧址,临近不远处,是白马涧。“是从前勾践养马之地。”天平山上,还有百年古枫树林,更有一汪湖水。白居易、范仲淹都在山里生活过,弹奏古琴,以诗文言志。“还有近代古琴宗师管平湖,曾在此研习琴艺。不远处的灵岩山,是西施弹琴的地方。”果然是琴家居住的好地方!

闲时,行者背着古琴进山,或到半山茶室抚琴,遇上未开张的日子,便寻条小路,到唐伯虎种植的罗汉松旁,盘腿随意弹几曲。他最爱《忆故人》,尽管有琴家说此曲过于悲怆,空山月下徘徊,思念远去的故人,十分惆怅伤怀。他却有不同的理解,这首源自蔡邑的名曲,琴音高洁。天下无不散宴席,有欢聚自有离别,与其惆怅,不如抛却伤怀,于婉转悠远琴音中,彼此珍重。“况且故人也可以理解为古人,可以向往之。”

“古琴悦己,古筝悦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聊到琴曲,行者侃侃而谈,提及与古琴相关的古诗,更是随口就来,“唐以前,文人无不弹古琴。”作为四艺(琴棋书画)之首,古琴早已和禅、绘画、诗歌、隐逸生活相融相通。名士嵇康有言:众器之中,琴德最优。“对文人雅士而言,无琴难以谈隐。”

遇见琴,折梅煮茶

高卧、静坐、尝酒、试茶、阅书、临帖、对画、诵经、咏歌、鼓琴

焚香、莳花、候月、听雨、望云、瞻星、负暄、赏雪、看鸟、观鱼

漱泉、濯足、倚竹、抚松、远眺、俯瞰、散步、荡舟、游山、玩水

访古、寻幽、消寒、避暑、随缘、忘愁、慰亲、习业、为善、布施。

——人生四十乐事而已

山中岁月易过,世间繁华千年。

从天平山出来,我们随行者去他教习古琴的地方。身着“古装”的他,使用手机联系专车,十分熟络,丝毫没有“古人”姿态,事实上,他从不排斥现代科技,对于人家说他是活着的古人,也不以为然。“不过遵循内心所想,身着麻衣,闲时与琴棋书画为伴,在山水间舒展胸臆而已。”

突然明白了为何他把汉服穿得如此精神,因为形神一体。“古墓派的活死人,我可不做!”况且何为古,何为今?如果我们的文化传承不曾中断,国人生活会不会就是行者现在的状态?至少琴棋书画不会成为附庸风雅的符号,起码身着汉服打车,司机不会回头看了又看。

“断了也没关系,捡起来就好。”十几年前,他用了三四年时间游历山川,2005年彻底失去兴趣,开始对中国古代哲学、艺术、古典音乐、武术产生兴趣,尤其是古琴。2007年夏,他去拜访一位友人布衣,布衣修筑的石莲精舍有一间松云琴室,是抚琴的地方。雪山脚下,阳光从窗外洒入,布衣折了几只盛开的梅花,插在花器中,又用炭火铜盆煮起岩茶……此情此景,正好播了一曲古琴《梅花三弄》,好似空谷中的回响,又似梅花绽放的清逸,暗香浮动,一曲入心,恰到好处。

“我天生热爱追求梦想,更希望留住梦想。”宁愿和世界脱节得再远一些,也要走回内心道路的行者,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去各地寻访名师,习琴,探寻一条中国古琴艺术之路,把古琴传承下去。

因为钟爱吴派清婉,行者时常往苏州跑,去怡园坡仙琴馆听琴,听名家指导。2011年,正式拜吴门琴社裴金宝为师。“那段时间,定期从北京坐高铁来苏州学琴,两周一次,周五到,周六周日上课,再赶回北京。”他学《梅花三弄》一曲,就整整学了一年。

学琴艺也学人格,“弹琴是人生修养、文人生活的常态,不炫技、不外露,只求自身精益求精。”琴人内在的修为、情感,乃至情绪,都会在弹奏中化于琴声。“是什么样的人,就弹出什么样的琴。”

反复拨弄间,行者确定了自己的方向。“要提升自己,唯有从博而杂,转为专而精。”选择吴派古琴的他,也从北京,搬到了苏州。如今,他每日至少弹琴三四个小时,如果得闲,弹七八个小时也不在话下。不出门的日子,就把自己藏在天平山下,弹琴、听雨、焚香、饮茶、习画……

nlc202309040334

再行走,探寻琴道

门前少宾客,阶下多松竹。秋景下西墙,凉风入东屋。

有琴慵不弄,有书闲不读。尽日方寸中,澹然无所欲。

何须广居处,不用多积蓄。丈室可容身,斗储可充腹。

况无治道术,坐受官家禄。不种一株桑,不锄一垄谷。

终朝饱饭餐,卒岁丰衣服。持此知愧心,自然易为足。

——白居易《秋居书怀》

到行者教习古琴的地方已是下午,“学琴本身并不难。老师怎么弹,学生就怎么弹,多看琴谱多摸索,连音乐基础都不需要。”集中时间学琴,一年半就可满师。

在琴馆,我们看到了那套《印象中国·当代古琴名家行者》纪念邮折,这套邮折均是古琴名家,行者是唯一一个80后琴家,也是最年轻的琴家,之所以够格,也许是因为他的“中国古琴大师·流派”影像记录。

既然想要专注于古琴,行者便希望学习到更多,他开始研习琴史。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竟然找不到几张古琴和琴家的好图。他找到老琴家,想为他们拍图。老琴家很高兴,“不要小看这件事啊,现在只是拍图,30年后就是历史资料了。”一番话让行者陷入沉思,的确,虽然古琴爱好者逐渐变多,但年轻人注重技艺,甚少去了解古琴文化,而老一辈琴家却在日渐凋零。

2012年,行者找到摄影师刘媛媛合作“中国古琴大师·流派”的影像记录,整整忙活了两年。这两年,他从北京出发,去了苏州、上海、丽江、成都、杭州、南京等城市,寻访吴派、广陵派、川派等各大琴派;寻找古琴台、琴人的遗址;搜罗琴画、琴诗;参与琴会、雅集、观摩演奏会……这两年,拜访了十余位古琴家,拍下他们的抚琴照。“老琴家很喜欢,还拿去做古琴唱片封面照。”最让他遗憾的是林友仁先生在2013年夏去世,未来得及拍摄。

再过一个月,行者的琴馆——金玉琴馆就要开业了。此外,他还计划做一本《世界古琴图录》和一本《 中国古琴流派》书籍,再出一张古琴唱片,“做出这两书一曲,就够了。”从此躲在天平山,自成一统。

即便如此为古琴奔走,仍然觉得他是一个隐者。“一个琴人、琴家,还必须一个文人志士,不但要研习古琴,还要授徒,传承一派琴脉。”行者说,“要传承就必须去面对、体验,所以我走出来,揭开古琴之美,让更多人看见、听见。”行者之隐,在于“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隐于乐,隐于市,于入世中出世,隐而不匿,藏而不独。

【《空山》】推荐阅读:

空山鸟语阅读题的答案05-21

上一篇:正义价值的法学下一篇:地方资源特色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