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

2024-06-12

悲情(精选12篇)

悲情 篇1

1. 崇祯帝(上);戴明说(中);顺治帝御赐“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银印(下)

人生无处不选择,生与死,却不只是哈姆莱特的难题。

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三百年,关于生命、人性、 价值与艺术的觉悟和探讨,首先展开在亚平宁半岛…… 这支“靴子”,把“人身自由”的种子撒向了欧洲腹地。 莎士比亚,恰恰在这儿“留学”,人性的曙光启蒙了他被蒙蔽着的意志,激越的思想激发了他多彩而多情的人生故事。

人,是什么东西?

莎士比亚身后才二十多年的那天,李自成的血刃指向了朱明的帝京。

闯王杀来啦!匪吃人肉啦!

是“匪”的罪孽?人性的没落?亦或社会制度的罪恶?

崇祯帝弄不明白,想当初袁崇焕被磔时,京都百姓在须臾间,便将其鲜肉挖而啖之,食而殆尽!

镇关护国大将军袁崇焕被活剐,竟被变成了一摊零落街头的野骨。

如此子民有如此人主。

此一刻,即便你天皇玉帝,又能奈何?

我所膜拜的赵园先生大叹!(《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此刻的崇祯帝带着一腔的悲愤,独自爬上了景山后的那颗老槐树;那天,他照例起得很早,照例上朝, 而往日呼前拥后的群臣却早已作树倒猢狲,各自顾命去了。

2. 左起:戴明说,王铎题“殊自孤高”绫本立轴;戴明说,查士标题,潇竹图;潇湘雨过图,绫本立轴;书法,绫本立轴, 2015 年 6 月北京某春拍会,成交价 260 万元;书法,绫本立轴,2009 年北京某秋拍会,成交价 47 万元

生命就是生存,活着才是生命。此不二真言。

崇祯却只能是唯一的例外,君王的属性使然。虽说相比其先王,崇祯亦堪称是一位勤勉之主,可又何能?杯水之能罢了……大明之道体的朽败已渗透根脉!

崇祯的悲愤却不仅于此:为什么没有一人护驾或拥君南下立命呢!

此刻的他,也只能做完自己临终前的最后一件事:用最后一把砍刀,亲手劈向朝中的亲子骨肉,剎那,热血迸发,其十六妙龄的儿,化为了永世的独臂孤魂。

“汝何故生我家!”这,竟成为一代君王的千古绝唱。

悲情而惨烈啊。

崇祯帝,丢掉的是江山和性命;丢不掉的,却是人性中亘古而深远的困惑。

如此人主有如此子民!

南京,陪都,国家运作系统的安全备份,此刻的意义又何在呢?此刻的陪都,无外乎聋子的耳朵!

人心亦可翻天!

崇祯并没上过大学,所以他不懂此。

戴明说(说,此读yue),只是崇祯麾下的一个小官,虽然也在兵科混过事,但也只是个耍弄笔杆子的“都给中”,虽然恩主曾给过他荣耀,但此刻的他也无能报恩了。 恩主喜欢他的艺术,但艺术救不了帝国的命。

1. 吴伟业,行书自作诗,扇面,天渡楼收藏

艺术,大多也只是个顺颜应色、插科打浑、陪吃陪喝的范儿,却万万做不到冰雪里的送炭。

所以戴明说没能跟着上景山,而是混到了闯王的队伍里,他,一个凡人,一个玩文弄艺的人是可以有所选择的。虽然历史并不能赞许和原谅他的此种“劣行”,但是大清新主还是给了戴明说足够的颜面,一直让他坐到了部长级的位子上。戴明说,不仅保全了性命,混得也还相当不错。

人人都有权去说假、大、空的漂亮话,人人都愿在人主的恩宠下争一杯羹,只是到自己生命利益的存亡关头, 那雪中的炭也只能留给自己了。

这是十七世纪天翻地覆时揭露出的人性真情,人性中的辉煌与黑暗,并不是每一个俗世凡人所在意、所看重的;十七世纪,也给后人留下了诸多意味深长的话题。

戴明说万历三十七年(1609)生于河北的沧州,崇祯七年(1634)进士,康熙二十五年(1686)去世。 和其他同病相怜的士子一样,他的一生充满不安与矛盾。正值青年的他,当在理想与事业追求的关键年头, 却不得不面对人生价值的再确认、再选择,社会的“天理”与自然的“法则”竟然处在了对立;好在,他还没有被“人为的事物”所蒙蔽,而是顺应了自然生态的发展,将物竞天择的理念实际应用在了自己的行为过程。

他是读书出身的人,当然会习得和明白古来的世礼,严酷的礼法关系是过去的士子所必修,甚至是唯一的课程。然而中国的语文里从來就有一个关键词叫“礼貌”。

礼,秩序与规则;貌,外表与样式。有了礼貌,也只是有了一个“有秩序的外表”,是一种样子、一种表情而已;人人怎么做,却可有各自的理解与选择。

我相信,戴明说当然明白这一点。中国的古代士子早已被练就了各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生命小技巧;当然,也不乏未成悟道的人,性情粗率的人,身运不济的人。

所幸的是,日常除了兢兢于礼貌之外,他也练就了一套好手艺,当然是写字画画。一生中他与另位士子官人王铎的交情最深,可谓是难得的知心密友; 有太多的证据证明,他们是一种互为勉励、互为依托、互为彰显的人生朋友。

戴明说在世时就有不少人看好他,看好他的艺术才华。与之同庚的文坛大匠吴伟业曾不吝称赞其“丹青翠宝照耀殿壁,长併短幅淋漓墨沉”。这不是一则浅薄之辞。清世祖顺治帝亦看好他的艺术,入京后,或鉴于戴的旧在影响, 或出于对前朝士人的拉拢之策,让戴留京任用,累官至户部尚书,甚至还给了他大师的声誉,特订制御赐银印一枚,曰:

“米芾、画禅烟峦如觌,明说克传图章用锡。”

意思说,你戴明说也就是我朝的米南宫、董玄宰呀!

2. 吴伟业,山水图

3. 戴明说,竹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4. 戴明说,行书自作诗

1. 吴伟业,春山渔隐图

清初,太多的国事急需要汉人,特别是用些“有学历”、“有文化”的汉人来陪衬、来装饰。以至我年少时曾问家长:“清人” 又是哪国人?

而对戴,清庭的另一位大人物、也是一位重要的写手魏裔介(顺治三年进士)却颇为不屑,说戴是个小人:“居心浮躁, 财迷心窍。”

也许魏是有据的。可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都已是入土之魂, 唯有作品的存在是现实的。

历史说戴明说工书法,善画墨竹,“尤精山水”,不轻易落墨, 以其身份而论:

他已无需以笔墨的把戏,去像江湖鼠辈那样卖弄风姿、谋财骗食。

从其流传甚少的书画作品来看,实在有一股高拔的士气, 孤傲的凛冽之气,写字像米芾一脉,写竹法元人吴镇,颇出一种超时代感,手到意到,意到趣成,顺从写的精神,却往往被常人误判为应酬。

天渡楼珍藏其《赠傅岩老先生兰芝竹石图》,率性地挥洒言吐出积淀的情愫,山水笔墨有宋、元意趣,往往荒寒古奥, 又多显现一种矫饰的风格意向。

2. 戴明说,赠傅岩老先生兰芝竹石图,绫本立轴,天渡楼收藏

此“傅岩老先生”与戴明说为同科进士(当科状元为刘理顺;戴为“二甲”第23名;傅为“三甲”第82名), 浙江义乌人,曾为歙县令,能文擅画,知书识人。据汪琬所著《江天一传》记载:“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江天一)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 故而有了历史上的抗清烈士江天一。此傅岩老先生另有名著《翕纪》十卷,过去偶读时,曾在其诗句下画过记号:

纵目挥五弦,野云不归山。

顺治壬辰(1652)初春,戴明说的挚友王铎去世, 而他自己在帝京的生活也不尽人意,可谓是麻烦不断, 卖身的仕途与独身的艺途,鱼和熊掌岂可兼得也!他的心情一度达到了冰点。这一年,是他萌发“动”意的一年,他想从帝都的旋涡中逃脱,尽管,还有那么多蠢动的士子艺人还正向里疯涌。这一年“嘉平月”(指十二月)他在“束装南去”之前,给他的朋友“澄斋先生”(其人待考)在绫子上写了一段山水……《溪山草堂图》。 观其造境与诗题,真可谓是凄苦不堪言。他说:“百年古木萧条甚,只有寒鸦补旧巢。”这个寒鸦当是说他自己。

画面以简练的三段式布局展开,特别要注意的是, 前景的古树朽木居于高位的视点,依然流露出卓尔不群的孤僻气格;中景呈凹陷的形态,秋霜下的茅棚连一点鬼气都没有;而后景的一抹峰头,依稀似昏花泪眼中未来的朦胧。此正合王铎在其另一幅画作上所题“殊自孤高”之谓。整体而言,这幅作品深刻而生动展现了鼎革之世,寄人篱下的士人遭遇与心态,具有浓缩的时代性与艺术本质性特征。

《溪山草堂图》下部钤有鉴藏印共计六枚,所显示出的,不仅是对其艺术的珍爱,更是借以彰显并铭记对人生无以言说、渗入骨髓之悲情与怨绪的深深同情。

其中有现代书画家林散之鉴赏印“林散之印”;有清初绍兴的鉴赏家、收藏家徐秋槎的“徐秋槎赏鉴印”, 在故宫和上博收藏的一些宋元名作上常见到这枚名印; 另有“郭氏珍藏”,为重要鉴藏家郭葆昌用印;“崇兰室鲍氏珍藏印”,崇兰室为晚清同、光年间社交名士鲍花潭的斋号,其用印往往与徐秋槎的用印同出于一件作品;有晚清大藏家、过云楼主顾文彬的鉴藏印“子山平生真赏”;最后一枚是天渡楼主钤盖上的“天渡楼”。

3. 戴明说,溪山草堂图,绫本立轴,天渡楼收藏

4. 戴明说,赠傅岩老先生兰芝竹石图;溪山草堂图(局部)

悲情 篇2

比母亲将“精忠报国”四个字一针一针地刺在背上还痛吗?比目睹山河破碎时的一声“还我山河”的嘶吼还要痛吗?比“莫须有”还痛?比严刑逼供还痛?比最后的绝笔“天日昭昭,天日昭昭”还痛吗?

他不会痛。

公元11,河南汤阿的一家生下一个男婴,这户岳姓人便取名飞,字彭章。岳飞长大成人,正值宋朝危亡之际,20岁的他应征入伍。临行前,母亲姚氏在他背上刻下四个字——精忠报国。

带着这四字,他出发了。他是个伟男子,天赋异凛,武艺绝伦,不断得到赏识和重用。本该得志的他,却陷入更深的忧虑。宋高宗一心议和,收复朱地,洗血靖康之耻的志向,难以实现,凭栏远眺,心生感慨,一首满江红横空出世。

满江红余音未了,如他所虑,担忧成了事实。绍兴十一年,金国再犯,岳飞率兵支援,而朝廷一昧求和。金兀术致信秦桧,凶相毕露。岳飞被召回,以“谋反”罪关进大理寺,受刑,逼供。然而,自始至终秦桧都找不到任何证据,只答:“此事莫须有”,“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天下人不服又有何用?公元1142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高宗下令赐死岳飞。岳飞的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斩于市们。

岳飞轰然倒地,大地开始颤抖,宋朝开始颤抖。夜深人静时,一个叫隗顺的狱卒冒着生命危险,将岳飞背出杭州城,埋在了钱塘们外九曲丛祠旁。直到死前才将此事告诉儿子,并嘱咐:岳飞精忠报国,今后必有他沉冤昭雪的一日。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沉冤后,绍兴三十年,宋孝宗即位,重振北伐大旗,下诏平反岳飞,改葬西湖西霞岭。从此,一个最刚硬的男人睡在了最柔软的母亲般的西湖里。

他是一个完美的男人,注定人生都是寂寞,他浴血奋战,只希望遇明君,这条路上坎坎坷坷,危险重重,怀才不遇,一腔热血付诸东流。一首小重山便是这个孤独英雄的内心写照。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走出丧偶悲情 篇3

我爸爸在半年前去世,是晚上睡觉睡过去的。一天早晨不到5点,妈妈喊爸爸起床去打太极拳(他们每天早晨都去打太极拳)。发现爸爸没有反应,当时身体还是有温度的。因为以前有冠心病和高血压,所以马上就给爸爸嘴里放了硝酸甘油,接着不停地做心脏抢救动作,但是120大夫来后,做了心电图发现心脏停止跳动,随后宣布死亡。

现在过去都半年了,妈妈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前段时间总是后悔没有带爸爸再去检查检查心脏,最近又疑惑120大夫判断不准确,她认为她没有亲自给我爸爸号脉搏,没有亲自去摸我爸爸的心脏到底停止没有。120大夫宣布我爸的死亡的时候,她发现我爸的瞳孔没有扩散。总是纠结在这个情绪里,茶饭不思,人瘦了一大圈。经常哭泣,想不开。请问我该怎么帮助她走出来?

专家解答

由于你爸爸的突然去世,妈妈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一时难以接受,但又不得不面对身边突然少了一个人的事实,一切的恩怨情仇都已成往事,她突然要承担全家所有的事物与责任,突如其来的强烈心理刺激超过了心理承受能力,使其精神崩溃。其次,失去心理支持和依靠,导致心理失衡不知所措,对未来迷茫,长时间处在悔恨、自责中,心理活动已发生明显障碍,所以可以判定为:丧偶综合征。

丧偶综合征

一般人配偶过世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伤痛,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悲伤程度超过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范围,持续时间较长,会严重影响心理健康,继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强烈的思念会导致更深的悲伤。

对于猝死,很多人会有非理性的强烈自责心理,感觉对方的早逝和自己没有及时救治有关。以至于总是用一种痛苦的心态去寄托对配偶深深的哀思。会有持久焦虑不安,也有少部分患者期盼心情强烈。尤其是女性独立能力差,一直依靠男性的,突然失去依靠,心理创伤更大,导致吃不好,也睡不好,心神不宁,坐立不安。还会出现恐惧、退缩、紧张、失眠等心理不平衡的表现。这都是造成丧偶综合征的主要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地回想和死者生前生活过程和往事,睹物思人,更会触景生情。也有些患者出现幻觉,感觉死者有时陪伴自己,会不自觉和死者对话,感觉有回应,严重的会引发精神障碍。

长久下去会身心疲惫,悲痛欲绝,出现持久的抑郁情绪,以至于很难适应丧偶后的生活,严重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虽老年丧偶,无年幼子女需要抚养,但也会让她的压力骤增。如果其社会关系与经济能力较差,会倍感孤独与对未来的无助和绝望。

心理调适

丧偶综合征的心理调适可以帮助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单独一个人生活,可以换个环境,避免在原来的居室中触景生情。

子女应多关心生活中的饮食起居,如果不想和子女一起生活并有再婚愿望的老人,可以鼓励帮助撮合适合的新伴侣,有利于减少孤独和无助感,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接受丧偶的事实,人死不能复生,需要重新建立自己对生活的信心;保重自己身体,方能让死者安息、子女放心。

对于上进心强又不想再婚的丧偶者,可以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增加社交活动,或上老年大学,通过多交知心朋友,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填补内心空虚,逐步稳定情绪,也可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如练气功、养鸟、钓鱼、下棋等陶冶情操。

以上方法如都不能走出丧偶的阴影,可以求助专业心理医生治疗,最终治愈丧偶综合征。

悲情日月山 篇4

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一支迤俪而行的迎亲队伍,来到了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登上一个叫“赤岭”的山丘,这里,便是大唐和吐蕃的分水岭,也是东土进入西藏的唯一通道。一个柔弱女子登临山巅,迎着高原风和浓烈的酥油花气息,无限惆怅地举目东望,但见千里平畴,炊烟袅袅,一派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再回首向西,却是满目荒夷,枯槁遍野,零星散落的游牧帐篷、随风飘曳的经幡、光怪陆离的尼玛堆、横亘千里……无边无际的青海湖。

女子知道,那湖的尽头,便是她要去的地方,便是她的归宿,她陌生的家,她素未谋面的剽悍的丈夫。女子禁不住悲从心来,潸然泪下。拿出临行前母亲馈赠的日月宝镜,母亲曾告诉她,在她想家时,宝镜中就可以看到长安。然而,手中的宝镜里,她只看到了自己凄苦憔悴的模样,哪里有长安的影子?她不禁放声恸哭,心中对大唐的奢望瞬间化为无限的怨愤。

她将宝镜摔下山丘,决然回头,向西而去。那摔落的宝镜顿时分为两半,化成两座山丘,从此,寸草不生的“赤岭”就变成了“日月山”;女子的泪水汇成了一条河流,这河也随着女子断然回流,不复东去,被称作“倒淌河”。这孱弱的女子,便是文成公主,那年,她刚满16岁。

这是我进入青海藏区听到的第一个悲情故事。

2000年后的一个夏天,我登上了日月山。一下车,便被凄厉的高原风揪紧了心。看到穿着厚厚藏袍的牧民,短衫短裤的我不由得打起寒颤。

日月山,平淡却突兀的横亘在我们面前。和青藏高原的巍峨相比,这里看不到峭拔,看不到积雪,看不到树木,也看不到绿茵,经过千万年太阳紫外线无情烧灼,裸露的岩石变成了赭红色,如同藏家汉子干涸的肤色。

坚硬的白毛风从耳边掠过,挟带着厚重或尖利的藏歌声;浓烈的酥油味扑鼻而来,零星的格桑花纤弱地开放着。在这里,天地浓缩为两种颜色,枯黄和深蓝,一切都是那么高远、空旷,单调。当地土著牵者牦牛、抱着小羊羔,在喋喋不休地兜售着他们的小物件,商业化的气息濡染着这里的一切,但仍然驱不走这无边无际的孤寂与荒凉。

我带着复杂的思绪,沿着石阶向上,鼓噪的风、肆无忌惮的抽打着我的脸,强烈的紫外线毫无遮拦的刺激我的肌肤。这里海拔3800多米,高原反应已经异常强烈,每个人都开始胸闷,气短、手脚无力。好在山并不高,终于登上山顶,这里,就是香火不绝的公主庙。当年,从繁华长安来到这里的文成公主,如今依然孤零零地站立在山颠,翘首西望,天高地远,四野茫茫。

这里,距拉萨还有迢迢数千里,山隔水阻,高寒、阴冷、缺氧、语言不通,风俗迥异,还有那个茹毛饮血的剽悍汉子……锦衣玉食,享尽荣华的公主,即将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且可能终生无返。此刻,她在想些什么?导游说,这是经过了痛苦煎熬后神情淡定的公主,是斩断了愁绪,毅然西去的公主,是已脱胎换骨,化为圣母的公主……

而我分明看到,那丰腴端庄的脸、在透着坚毅和刚强神情中,却带着无限愁楚和哀怨,那汉白玉冰冷的面颊上,依稀印着点点泪痕。此刻,在我眼里,她突然没有了那些深奥的涵义,她只是一个女子,一个刚满16岁的弱不禁风的女子,一个血统高贵却无法主宰自己幸福和爱情的女子!

我已完全没有了游兴,不想再踏进公主庙门,也不愿再去感受她的悲伤。因为我的身上,还带着长安的烟尘,带着她用终身去忘记却无法忘记的黄土气息,我怕惊醒了她的酣梦。看着游客从庙门鱼贯而入,听着僧侣低回的颂经声,我突然感到一种无边的孤寂与悲凉。

悲情伤感句子 篇5

2. 其实每个人一生之中心里总会藏着一个人,也许这个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尽管如此,这个人始终都无法被谁所替代。而那个人就像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被提起,或者轻轻的一碰,就会隐隐作痛。

3. “如果你能给我一个真诚的绝对,无所谓,我什么都无所谓”,那是多久前的誓言?此时满世界正炒作她是如何被背叛的。爱情是女人的信仰,只是教主太脆弱。

4. 离开我就别安慰我,走了就不要再回头,要知道每一次缝补,那颗心都会遭遇穿刺的痛。

5. 有一种爱,对方白白爱你一场,你也白白爱了一场;完事之后,被爱者却比施爱者更难受。这就叫无辜的爱情。

6. 有时候,这个世界又很小很小,小到一抬头就看见了你的笑脸。所以遇见时,请一定要感激;相爱时,请一定要珍惜;转身时,请一定要优雅;挥别时请一定要微笑;因为一转身,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相见了。

7.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8. 爱是一朵从天飘下来的雪花,还没结果已经枯萎,爱是一滴擦不干烧不完的眼泪,还没凝固已经成灰。

9. 当我对你越来越礼貌时,我们或许就越来越陌生……

10. 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忘记。我守护如泡沫般灿烂的童话,快乐才刚刚开始,悲伤却早已潜伏而来。

11. 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12. 许多故事,常常以美丽快乐为开始,以悲伤做结束。生命中一道道仓促的划痕都会成为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13. 如果无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14. 孤单,是一个人的盛宴。聚会,是许多人的孤单。

15.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

16. 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心灵没有归属,不管你知不知觉,承不承认。

17. 喜欢你,很久了。等你,也很久了。现在,我要离开,比很久很久还要久……

18. 原来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去说服,原来不是你付出真心就可以打动人,不管这份爱情再纯真,你也不能得到别人的羡慕,只有恐惧和厌恶。就因为我们是‘基友’。

19. 在这个被游戏充斥的城市里,也许我们只认识自己。

20. 我真的爱你,闭上眼,以为我能忘记,但流下的眼泪,却没有骗到自己。

21. 繁华落,林深处。试问飞花何处归,但见飞花葬流水。怎忍花终葬深水。转回头,看来时路,伊人何处,自问心葬何处。

22. 因为有你,我认真过,我改变过,我努力过,我悲伤过…我傻,为你傻;我痛,为你痛;深夜里,你是我一种惯性的回忆…我不想在为过去而挣扎,我不想在为过去而努力,我不想在为思念而牵挂,可这些都只是不想,我做不到。

23. 从你忍心伤害我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的感受,你一定从没考虑过。

24. 有人告诉我,鱼的记忆只有秒,秒之后它就不记得过去的事情,一切又都变成新的。所以,在那小小鱼缸里的鱼儿,永远都不会感到无聊。我宁愿是条鱼,秒一过就什么都忘记,曾经遇到的人,曾经做过的事,都可以烟消云散。可我不是鱼,无法忘记我爱的人,无法忘记牵挂的苦,无法忘记相思的痛。

25.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26. 当一个人在看天空的时候,并不是想寻找什么,只是寂寞。

27. 其实,我很累了,我习惯假装坚强,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怎么样。

28. 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是美丽,一片互相依恃着而怒放的锦绣才是灿烂。

29. 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30. 莲池旧是无波水,莫逐狂风起浪心。

31. 蝶终会飞,叶终会落。这是叶的命,这是蝶的行。

32. 没有得你的允许,我都会爱下去,互相祝福心软之际或者准我吻下去。我痛恨成熟到不要你望着我流泪,但漂亮笑下去,彷彿冬天饮雪水。

33. 原来只要分开了的人,无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34. 现在才知道为什么裤子要设计兜兜,那是因为没人牵我的手,自个揣兜走。

35.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那些曾经让我执着的人和事都变得可有可无,时间慢慢告诉了我,要学会说“Idon'tcare”。

36. 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本来没因果,一百年后没有你也没有我。

37. 爱与不爱,是一粒柳絮,只要有微风吹过,便不知所向,亦不是个人所能把握的事情。爱本身就是一个人的事情,她在和他说分手的时候,天空中升起硕大的烟花,五彩缤纷,砰然一刻便不知所向,只剩下细微的尘埃。

38. 我遇见了所有的不平凡,却自始至终,没遇过那么平凡的你。

39. 我再也不想对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那些挣扎在梦魇中的寂寞,荒芜,还是交给时间,慢慢淡漠。

“母爱”悲情 篇6

就在这时,我忽然发现窗口右侧的鱼群忽然散去,一瞬间,那些小鱼就不见了踪影。接着,一大一小两个阴影游了过来。天啊,那是什么样的鱼!灰色的闪着金属光泽的鱼皮,长相非常丑陋凶狠,那锐利的牙齿比凶猛残忍著称的虎鲨还长、还尖,就像一把把直立的三角刮刀,寒光闪烁,让人不寒而栗。“噢,我的上帝,”戴蒙先生激动地说,“这就是加布林鲨鱼,非常珍贵,我们从来都没有过完整的加布林鲨鱼标本。太难得了!”加布林鲨鱼是一种凶猛的鲨鱼,只在深海活动,凶猛异常,人们都习惯地叫它“魔鬼鲨”。它同时也是极为特殊的一种鲨鱼。当它被围入渔网几经挣扎不得脱身时,它身体上那类似鱼鳔的肌肉便会急剧膨胀起来,最后自行爆炸成大大小小的碎块,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愿意被人活捉,很有点宁死不屈的骨气。所以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捉到过一条完整的加布林鲨鱼。

戴蒙先生说:“我们跟着这对鲨鱼,看是否有机会捉住它们。”

我们的潜水艇慢慢接近了小鲨鱼,大家急切地等待着。戴蒙先生把镜头对准小鲨鱼后大喊了一声“放!”,一张大网向两条鲨鱼扑去,小鲨鱼没有母鲨反应迅速,被罩进了网中。

我们高兴极了,拖着小鲨鱼慢慢上升,忽然潜水艇剧烈地摇晃起来。原来那条母鲨冲了过来,拼命地撕咬渔网,它的嘴被渔网上的倒刺划破,鲜血染红了一片海水。

潜艇继续上升,母鲨的进攻也因此变得更加凶猛。那条母鲨见营救无效,扭头去看它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网中费力挣扎。很显然,这条出生没几天的小家伙已经没有力气了,动作迟缓了很多。忽然,母鲨张开了血盆大口,恶狠狠地咬向了它的孩子……

我们无法去阻止,只能看着一片片碎肉从渔网中撒出,很快小鲨鱼就不动了。将小鲨带回研究所的愿望破灭了,我们只好返航。

那条母鲨依然紧紧地跟着我们。有几次因为水流的原因,小鲨鱼的尾巴摆动了一下,母鲨先是欣喜若狂地冲上去,它以为自己的孩子还活着,等到发现不过是假象时,又加倍愤怒地撕咬起来。周围的景物已经越来越清晰了,我们能够看到浅水域里的鱼群了,母鲨的行动越来越吃力。这种生活在深海里的鲨鱼是无法忍受浅水环境的,我想它很快就要放弃跟着我们,回到它自己的领地去了。

可是,我们错了。那倔强的母鲨依然跟随着潜水艇,在幼鲨尸体边游着。忽然,它的身体膨胀了起来,变得很肥大,那双凶狠的小眼睛也有些向外凸起,看起来非常恐怖。戴蒙先生看着这条母鲨身体不禁一颤,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哦,上帝,它要做……它要做什么?”

话音未落,只看到窗外“轰”的一声,潜水艇受到了激烈的震荡,等我们回过神,能够再向外看的时候,四周的海水已经全被鲜血染红了,到处都是一块一块的碎肉。那条母鲨自杀了!它把自己爆炸成无数个小碎块,散在这片海洋里。

船舱里安静极了,一直到上岸,没有一个人说话。

悲情莫过吕布 篇7

《三国演义》对吕布的贬损程度无疑是令人发指的, 什么三姓家奴的话都说得出口,如果吕布是三姓家奴的话,那刘备不是节操碎了一地?试想刘备投奔公孙瓒挖走了赵云;投奔陶谦假仁假义得了徐州;投靠袁绍害得颜良、文丑被曹军斩杀;投靠曹操又反水带走几万大军; 投靠刘表干涉其内政害得两个儿子反目成仇,最后荆襄九郡大部分归于刘备;借了孙权荆州耍无赖不还;娶了孙小妹夫妻分道扬镳;投靠刘璋又夺了益州……;三国就没有比刘备更无耻下作之人了;张飞好意思骂吕布是三姓家奴,这就有点搞笑了。相比刘备,吕布就厚道多些了,史记辕门射箭解刘备之危,最后落个白门楼被刘备使诈教唆曹操斩草除根,刘备是有多不厚道,吕布的救命之恩都忘了,刘备,你这么不厚道,你家人知道么?

一个人好不好,看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陈宫作为其一生最重要的谋士,最后白门楼宁死不降和吕布一起被杀,任由曹操百般劝说,大义凌然,视死如归,这难道不能说明吕布的有情有义么?如果一个陈宫不够说明什么,那高顺呢?张辽投降了,就成为曹操的五虎上将, 高顺武艺更胜张辽和夏侯渊,难道投降了就不能裂土封侯吗?但高顺还不是和吕布共赴黄泉嘛?

其实,吕布本不应该有白门楼之难,徐州就应该斩杀刘备这个二五仔,无情无义之人,其第一大错。其第二大错就在于不听陈宫劝说,如果带队人马出下邳城和小沛形成犄角之势,吕布岂能束手就擒?第三大错就是优柔寡断,我怀疑吕布是天秤座的吧,如果不沉迷酒色, 何至众叛亲离?

一代猛将就如此多情寡断,以致枉费多少兄弟性命, 枉费多年征战心血,辜负平生多少梦想,愧对多少蒙古健儿,吕布啊,吕布!天不遂人愿,自古多情多祸水, 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了吕布无法像刘备那样不要脸去成就功名!

悲情项脊轩 篇8

然而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的并不是很多可喜的回忆,更多的是伤感的回忆。先是分家带给他的无限伤感,作者从家的结构变化来委婉地说出家族的没落,明显的变化是由“庭中通南北为一”到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最先是中通的庭院后来由篱笆隔开,最后变成了墙,可以看出归家发展到最终不相往来的陌路人,家道严重的衰落。“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东家的狗在叫,西家的狗也在叫,两边的狗叫声此起彼伏,混成一片。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特别是客逾庖而宴,客人是尊贵之人,是不能靠近厨房的。孟子曰:“君子远庖厨。”家族的分裂无形中使得神圣的礼仪在归家彻底地颠覆了。因此,面对家族的没落,作为知书识礼的归有光肯定除了痛心之外,还有一种要振兴归家的责任感。

项脊轩中充满着对母亲、祖母及妻子的回忆。母亲在他年幼时就去世,因此他对母亲几乎没有印象。从她的乳母口中得到的点点滴滴对母亲的回忆,特别是说道:“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 妪亦泣”。寥寥数笔,一个慈母的形象便勾勒出来,也引发作者无限的伤感,读来油然而生一种悲伤的感情。然而作者的悲伤回忆并没有结束,项脊轩中,对祖母的回忆更能体现归有光是个悲情人物, 文章中写道: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这段文字主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来写祖母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具体地说三句话,意蕴丰富:第一句,这句问候体现了祖母对孙子的关怀。第二句,“吾家读书久不效”说出了归家内心的隐痛,因为归家自“太常公”之后不再显达;“儿之成,则可待乎!”表明祖母看到归家有望显耀的欣喜,因为眼前的归有光虽然是个孩子却能 “竟日默默”在轩中读书。第三句,用归家祖先的显达来激励后辈, 表达家族振兴的殷切希望。两处细节化的动作,显示了祖母的良苦用心。以手阖门想把尘世的喧嚣挡在门外,不让外界干扰孙子读书。去而复返后“持一象笏至”,想让孙子以显达的祖先为榜样,发奋读书,担当起振兴归家的重任。对祖母的回忆触动了他内心的隐痛,为项脊轩融进更浓重的悲情。

从整篇文章再看“多可喜,亦多可悲”,归有光在项脊轩学习的生活并不是那样悠然又有情调,只不过是苦中作乐而已。特别是他心中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学而优则仕,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按理说,归有光天资聪颖,九岁能写文章,一直努力读书直到35岁才中举本身就是悲剧,遥想祖母的遗训,归有光知道自己责任重大,然而现实残酷,科场不利,愧对祖母,家族振兴的希望渺茫,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悲伤和愤懑无处诉说。因此看到象笏,睹物思人,不觉悲从中来,故而“长号不自禁”。

如果说18岁前的归有光只是懵懂的知道家道中落的痛苦、光耀门庭的家庭责任与使命感的重压,步入而立之年后,他屡屡失意,被辛酸和坎坷折磨得身心俱疲,然而聊以自慰的是他娶了一位红颜知己,婚后,和妻子过了6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更不幸的是中年丧妻,再加上早年丧母,对他来说简直成了梦魇。这种骨肉亲情的逝去摧残着作者的身心。更重要的是,尽管他已经中了举人,可是真正实现祖母的愿望,走上仕途,还有更加坎坷的道路。事实真是如此,他中举后二十多年,参加8次会试,都不第,直到60岁才中进士。在这些亲人逝去的伤痛与自己仕途渺茫,以及眼睁睁地看着归家没落却无力回天,交织到一起使悲情变得更加浓重,足以击垮一个人。“其后二年,余久病无聊”,就是他无力承受内心的痛苦和人生的困顿的结果,这种浓重的悲伤情绪直达内心深处久久不能散去。

而对于自己的妻子只是提到凭几学书以及转述小妹提到南阁子,还有妻死之年手植的琵琶树,到最后作者的感情经过沉淀积累,对妻子的思念也像日益亭亭如盖的琵琶树,虽语出平淡,然而感情却是相当深厚。这部分的处理和前几段回忆琐事中用细节描写的方式不同,而是用简笔勾勒,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看似平常最奇崛”,符合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表达,因为在回忆祖母时很直白的表达“长号不自禁”在感情表达方面已经到了最高点,写对妻子的回忆也只能采用含蓄内敛的方式。虽然文中并没出现悲字,仔细读来字字含悲,情致深婉。

“雷霆”加蒂豪情与悲情 篇9

尽管加蒂曾经的团队对他仍然忠心耿耿,大家都表示不查明真相誓不罢休,但是关于加蒂的死因很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查清。他是一位伟大的拳手,因为他的比赛是那么动人心魄,拳台上的加蒂从来没有什么神秘可言,但是他最终的结局却绝非简单。对于他的死因有着如此多的可能,但是每一个猜测又都让人难以信服。一个又一个的答案,却没有一个让人可以接受。

对那些认识并喜爱加蒂的人们来说,他自杀身亡的说法根本不可能让大家相信。在与米奇·沃德、伊万·罗宾逊还有威尔逊·罗德里格斯等对手如此野蛮凶残的比赛中他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尽管比赛中他曾经手掌骨折,眼睛肿胀,脸上被对手打开了口子,但他根本不在意身上的鲜血,直至坚持战斗到最后并拿下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如此顽强的战士怎会选择自杀?

如此顽强的战士怎会选择自杀?

2009年7月,加蒂被发现死在巴西加林哈斯港的一家酒店中。他的妻子阿曼达还有10个月大的儿子小阿图罗就住在同一个房间却安然无恙。从一开始,巴西警方就对案件一筹莫展,一位名叫爱迪尔森·阿尔维斯的警探对美联社记者说,“尽管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怪异,但是现在说什么都还为时尚早。”

起初,警方以谋杀丈夫罪名逮捕了阿曼达。警方当时认为加蒂的妻子阿曼达用利器刺伤加蒂头部,随后用皮包上的带子将其勒死。两人短暂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暴力,这次他们来巴西进行第二次蜜月旅行就是为了修补两人关系的裂痕,但事实最终证明一切都是徒劳(加蒂的家人祈求他离开阿曼达,但是他说自己舍不得失去儿子)。入住酒店当晚,两人再次发生争斗,只不过这次的结局与以往打斗不同,那就是加蒂再也没能回来。

警方进行了调查后认定神志恍惚的加蒂看到自己婚姻破裂,觉得自己会孤单一生,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选择用阿曼达的皮包带将自己勒死。希奥利诺对于警方这样的调查却认为根本不充分也毫无说服力。但是巴西警方却不相信加蒂死于他杀,他们无法认定阿曼达一个如此娇小的女子怎会制服前世界拳王并将其杀死。

最终阿曼达被无罪释放。但是林奇却绝不接受这样的结果,他开始为此事奔走。现在,官司将会再次进行审理,而8月30日也会在北伯根的一座拳击训练馆召开记者招待会。相信之后将会有更多的报道、争论和猜测,并且会最终给出定论。但是无论怎样都会招来怀疑,因为所有说辞都是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之上:没有什么能够将加蒂击倒。他有着很多的缺点:做事鲁莽,容易冲动,生性多疑,胡吃海喝,脾气暴躁,容易受伤。

2001年与霍亚比赛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加蒂与一批熟识的记者坐在一起。其中一位叫迈克尔·卡茨的记者开玩笑说加蒂应该缠好绷带上场比赛,这样就不会受伤了,闻听此言,加蒂当即火了。但是,加蒂在很多方面又魅力十足,他充满斗志和勇气,为人慷慨大方,待人随和而且很好相处。与加蒂共进晚餐的感觉就像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吃饭一样令人轻松惬意,他会给你讲述自己比赛时发生的那些令人惊奇的故事。然而,加蒂的爱情道路却错误连连。

与霍亚的比赛,开局阶段他就眼睛受伤,最终教练终止了比赛。加蒂穿过比赛场馆的通道前往更衣室,医生跟过来希望查看一下他的伤势,但是加蒂需要的却是一个人静静地呆一会儿,他进入了洗手间。而霍亚的更衣室外,一个墨西哥流浪乐队正在为他的胜利庆祝,嘈杂的声音不时响起。但是人们还是听到了加蒂痛哭的声音,他躲在洗手间里哭泣,为自己的失利哭泣,他当晚本来对自己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最终的结局让他难以接受。他是一个骄傲的拳手,向来很乐观也很有自信,他根本不能相信受伤的竟是自己。

最终加蒂还是控制住情绪,他返回了现场,并接受了医生的检查。医生让他前往医院,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看到了维维安,维维安正在向他微笑。两个人早已订婚并准备结婚。加蒂一手用毛巾盖住脸,另一只手抓住维维安。两个人在聚光灯下一起穿过人群和那个墨西哥流浪乐队,走向了退场通道。最终他们穿过了所有噪音,坐上了一辆蓝白颜色的救护车,而救护车的颜色和加蒂比赛短裤的颜色完全一样。但是在这样的时刻,加蒂没有受伤的眼睛看着的还是自己的心上人维维安。他像个孩子似的对维维安说,“你看上去真美,至少我们两个当中你看上去不错。”

谁成想曲终人散,就在2004年与吉安卢卡·布兰科比赛之前,加蒂与维维安的爱情之路就走到了尽头。在赛前记者招待会上,加蒂开始感谢维维安,感谢她挽救了自己的人生,让自己在最失落的时刻重新找回自信。这一次,加蒂不再控制自己的情绪,他放声痛哭,此情此景要比负于霍亚时更令人心碎神伤。最终,加蒂止住了哭泣,坐了下来,说出了认识他的人都能理解的一句话,“我的心很痛,令我难以支持下去,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大的失败。”

加蒂与沃德交手三次,其中他拿到了两次胜利。他失去了维维安,他战胜布兰科赢得了空缺的WBC轻次中量级拳王头衔,他被小梅威瑟一番羞辱后再次哭泣。他遇到了一个女人有了女儿,然后是另一个女人有了自己的儿子。他们共同前往巴西度蜜月,并希望借此修补两人的裂痕,但最终却命丧黄泉,年仅37岁。

在北伯根的拳击馆,加蒂将会因很多东西被人们怀念,但是最令人怀念的就是他的那颗不屈的心。他的死因将会再次被调查,肯定是另有其人谋划了一切,这是记者招待会上林奇给出的唯一解释,也是唯一的应答。别的一切解释都毫无意义。他不会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的心还没有碎到那个地步。

但是不管他的朋友如何难以接受和相信,一个冰冷的事实都让人无法回避,那就是他已经死了,他伤心地离去,因为找不到任何别的出路。

陆游的悲性与悲情 篇10

一.儒书有种觅封候, 仕途曲折名难致

1. 科举的失败。

陆游少有才学, 十二岁时能诗文, 以家世荫补登仕郎。绍兴十年 (公元1140年) , 十六岁的陆游以登仕郎身份去临安参加吏部主持的出官考试, 首尝败绩。然这只是个开始, 接下来更是打击连连。绍兴十三年 (公元1143年) , 陆游在绍兴府参加了以试诗赋为主的进士科的考试, 虽入闱但在第二年的礼部考试中再次败北, 因此陆游颇受打击, 倍感失意。其在《答刑司户书》说:“吾曹有衣食、祭祀之累, 则出而求禄, 恐未为非。既不免求禄, 则从事于科举, 亦未为可憾。”从中流露出功名难致的心酸, 诸多无奈, 令人感叹。绍兴二十三年 (公元1153年) , 陆游已二十九岁, 仍执着科举, 到临安参加两浙转运司锁厅考试, 锁厅试只限于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应进士科的人方能参加, 录取名额相对较宽。但因陆游与权臣秦桧之孙秦埙同场竞试, 游虽为主考所赏识, 名置第一。但第二年参加礼部放官考试中, 主考官因受秦桧指使, 将陆游排除榜外, 致使其功败垂成。漫漫科举路, 辛酸谁能及?直到绍兴三十二年 (公元1162年) , 宋孝宗即位, 陆游才被赐进士出身, 此时陆游已三十八岁了。这对立志功名, 求达于仕途的他来说, 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2.官场失意, 仕途曲折。

绍兴二十八年 (公元1158年) , 34岁的陆游初入仕途, 入闽任宁德县主簿一职, 品轶在八品以下。绍兴三十二年, 孝宗即位后, 召见了立志一统中原的陆游, 赐游进士出身。但随着张俊北伐失败, 陆游即被削职还乡。乾道六年 (公元1170年) , 陆游重入仕途, 改任夔州通判, 后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中办理军务, 王炎幕府不久解散, 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后虽改任代理蜀、荣州通判、知州等职, 然这些官职只是临时性差遣, 并非常设官职, 且官轶始终未超五品。淳熙七年 (公元1180年) , 陆游因诗名日盛, 再次受到孝宗召见, 但未受重用。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在江西任上, 时值洪涝, 陆游因开仓赈济, 发粟予民, 以“擅权”罪名被再次罢职还乡。在家闲居六年后, 淳熙十三年 (公元1186年) , 又起用陆游为严州 (今浙江建德) 知州, 淳熙十六年 (公元1189年) , 参与修高宗实录的陆游又因“所至有污秽之迹”而被再次罢职。光宗即位后, 任陆游朝议大夫, 礼部郎中, 因游上奏谏劝朝廷减赋, 结果反遭弹劾, 又被罢官。

二.扫胡尘壮志难酬, 诉衷情关河梦断

1. 陆游早在临安应锁厅试时, 就不忘国耻, “喜论恢复”。

又因应试成绩位居秦桧孙秦埙之前, 复试时竟被除名, 可以说第一次因主张北伐中原而惨遭打击。孝宗即位后, 主张北伐, 召见了陆游, 陆乘机提出了许多有关一统中原的政治军事主张, 孝宗为此大为赞赏。后张俊北伐失败, 孝宗动摇, 陆游也很快被罢职, 其北伐主张也随即付之东流。乾道八年 (1172) , 陆游又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聘, 由夔州赴王炎幕府, 为其办理军务, 此间陆游向王炎积极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 旨在一展宏图。这在他后来的诗词中均有反映。如“四十从戎驻南郑, 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 阅马列厩三万匹”, “客游山南夜望气, 颇谓王师当入秦。欲倾天上河汉水, 净洗关中胡虏尘。” (《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昔者戍南郑, 秦山郁苍苍。铁衣卧枕戈, 睡觉身满霜。” (《鹅湖夜坐书怀》) ;“夜栖高冢占星象, 昼上巢车望虏尘。” (《忆昔》) 。此时的诗人可谓意气风发, 豪情入云, 满怀抗敌复国的情怀。然王炎因受孝宗猜忌, 被召回朝廷, 幕府随之解散。诗人也被调任成都安抚司参仪官, 满腔报国热情刹时被浇灭, 令其感伤不已。在转赴成都途中, 诗人满怀感伤地写下了“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由原先的“昼上巢车望虏尘”一下子跌落到“骑驴入剑门”, 此种失落与悲苦可想而知。之后诗人再也没有机会亲临前线, 杀敌报国, 直至老死家中。

2. 陆游在南郑的军旅生活虽

然只有七月左右时间, 然这段短暂的从军生涯给了诗人太多的记忆与感伤, 也带给了诗人一生无尽的遗憾。若干年后诗人还不时记起这段岁月, 感慨铁衣卧枕的岁月。宋孝宗淳熙三年 (公元1176年) 夏, 诗人因遭弹劾罢官, 躬于田亩之际, 因穷困病倒, 仍不忘恢复之意。“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志士情怀读来令人感动。“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望告乃翁” (《示儿》) 作者即将离世时对儿孙的谆谆教诲, 见证了一位风霜老人生前不见九州一统的无限失望以及死后仍希冀王师北定中原的永久惦念, 读之令人怆然泪下。

三.惊鸿影池台非复, 悲梅花情绝沈园

1.婚姻剧变, 迫于休妻。

据史载, 陆游于绍兴十四年 (公元1144年) , 在其二十岁时与唐婉结婚。唐婉字惠仙, 乃其舅父唐闳之女。因为姻亲, 少时陆游与唐婉便相识, 并经常在一起玩耍, 可谓两小无猜, 青梅竹马。婚后二人情投意合, 郎情妾意。加之唐婉也善于诗词, 夫妇二人琴瑟相和, 夫唱妇随, 真是天作之合, 伉俪情深。但好景不长, 婚后幸福生活并未使两人相伴而终, 由于种种原因, 陆游最终将唐婉休出, 棒打鸳鸯散, 演绎出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悲剧。

关于陆游出妻的原因, 周密的《齐东野语》, 陈鹄的《耆旧续闻》, 刘克庄的《后山全集》等书均有记载, 大意是唐婉不合陆母意, 陆母迫游出妻, 令绝去。至于唐婉为何触怒陆母, 后人有诸多猜忌, 或说无嗣, 或说恐误陆游前程,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这里我不做深入探讨。

2. 沈园邂逅, 以词诉情。

从史实看, 陆游出妻属实, 出妻后对唐婉也是念念不忘, 这在其诗词中均有反映。最为经典, 且广为传诵的当属《钗头凤》“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 欢情薄。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莫!莫!莫!”。这首词作于绍兴二十年 (公元1150年) , 当时作者参加礼部考试失败, 回到绍兴老家。一日外出, 步入沈氏花园, 与同在沈园游玩的前妻唐婉邂逅, 唐以酒菜相待, 席上两人默然相视, 竟无语凝咽。考场的失意, 爱情的伤感, 功名不致, 佳情难续, 诗人不甚伤感, 悲情之下, 信笔提下这首流传至今的爱情绝唱, 令读者动容。从词中不难看出, 诗人对往昔美好感情的追忆, 对迫于分离的痛苦发出了无奈的感叹!唐婉看到陆游的题词, 大为悲恸, 也和词一首《钗头凤·世情薄》, 深切表达了一对恋人迫于分离的痛楚。那种怕人寻问, 独语斜栏的孤寂恐怕只有他们最能体会了。沈园邂逅不久, 唐婉便郁郁而终, 两人从此阴阳相隔。唐婉由此便成了诗人心中永远的痛, 这种无法言及的伤痛一直伴随着诗人的一生, 沈园在诗人心中也有着抹不去的情怀。

3. 沈园凭吊, 以寄悲情。

庆元五年 (公元1199年) , 已是75岁的老翁陆游再次来到沈园, 旧地重游, 景色依旧, 佳人不复, 令诗人不尽感伤。“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沈园》) 透露着对昔日恋人刻骨铭心的相思与眷恋, 也充满着不堪回首的无奈与绝望, 真是荡气回肠, 震烁人心。六年后, 诗人怀着对唐婉的无比怀念, 再游沈园, 写下了“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园里更伤情。香穿客袖梅花在, 绿蘸寺桥春水生。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见梅花不见人。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犹锁壁间尘。” (《十二月二日夜梦游沈氏园亭》) 在此后幽居家乡的岁月, 诗人每年春天都前往沈园凭吊唐婉, 或诗或词以寄情愫。

即便在诗人辞世前的最后一个春天, 在儿孙的搀扶下, 老人仍不忘来沈园与唐氏决别。“沈家园里花如锦, 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 不堪幽梦太匆匆。”, 诗人对爱情的伤痛情怀及对昔人恋人的惦念之情令人潸然落泪。沈园见证了诗人凄婉的爱情, 更见证了一段爱情悲剧。

马国胜, 郑丽仁, 教师, 现居江西乐平。

摘要:南宋诗人陆游, 因诗词而为后人所称道, 属南宋四大家之一。然纵观诗人一生, 除诗名之外, 更多的却是悲剧色彩。应试科举屡遭败绩, 求达仕途却几遇贬斥, 就连爱情婚姻也不尽人意, 他与表妹唐婉的爱情凄绵绯恻, 给诗人带来了一生的伤痛, 令人悲叹不已!

悲情化长歌 篇11

在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历史中,蓬基耶利(Amilcare Ponchielli,1834-1886)介于威尔第和普契尼之间,是这一辈作曲家中最有才华的大师之一。他曾是普契尼的老师,也是意大利歌剧走向现代的先行者。他和威尔第一道,为意大利歌剧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不影响人声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了管弦乐的表现力。

《歌女焦空达》是根据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戏剧《帕多瓦的暴君安杰罗》改编而成。在这部歌剧中,蓬基耶利将法国大歌剧的华丽辉煌与意大利歌剧的抒情浪漫充分地演绎呈现出来,成为此后的“真实主义”歌剧的开路先锋,在歌剧史上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歌女焦空达》上演于1876年,正值威尔第的《阿依达》(1871年)与《奥赛罗》(1887年)之间长达16年的间歇。如国家大剧院版总导演皮兹先生所言:“这是一部富有争议的歌剧:观众爱它,而大部分评论家却批之甚严;曾盛极一时,而今却少有上演,这大多是由于这部歌剧需要极好的演员,极佳的嗓音,技艺精湛的舞者和能与意大利式歌剧相称的群众演员。”

蓬基耶利在这部歌剧中把所有的音乐形象都放大了,并使之不断膨胀。这强大的音乐戏剧性会牢牢地抓住观众,能震撼并感动他们。因此导演皮兹对此次在国家大剧院这么一个高规格的封闭空间中展现这部歌剧的厚重色彩也是信心满满。

此次演出的执棒者是多次来华的以色列指挥家丹尼尔·欧伦。焦空达、恩佐、劳拉、巴尔纳巴四个主要角色在27日的A组(外国组)由叶琳娜·波波夫斯卡娅、安德里亚·卡勒、叶卡捷琳娜·古巴诺娃、托马斯·卡则里扮演。28日的B组(中国组)则由孙秀苇、迟立明、牛莎莎、张峰扮演。两场的契伊卡一角则都由郭燕愉担当。剧中的舞蹈场面由辽宁芭蕾舞团担当,舞蹈家吕萌和敖定雯领舞。研究了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以及此次大剧院版的制作演出阵容后,我毫不犹豫选择了27日A组和28日B组这两场演出,希望能通过重复和对比,来深入体验这颗歌剧遗珠的异样魅力。

“外国组”在先,“中国组”在后,也许是大剧院的惯例。看后总体感觉是:可能是因为首演的缘故,A组演员呈现出浓重的学院作派,中规中矩,色彩平衡;第二晚B组演员显得沉稳大气,音乐表达成熟,角色性格鲜明,能让人充分感受到作品的音乐戏剧震撼力。

歌剧演出是综合艺术的展现。与去年初看的《阿依达》相比,明显感觉到国家大剧院的乐团和合唱团有了长足的进步。乐团把歌剧的戏剧性色彩渲染得恰到好处,使戏剧情节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合唱团也充分展现了音色的立体感和透明度,为剧情的顺利开展作了充分的铺垫和推动。辽宁芭蕾舞团的舞蹈家们在此剧的重头戏《时辰之舞》中的表现令人陶醉,通过对音乐精准的捕捉和适度的展演,给全剧增添了浓浓的维也纳舞曲的韵味。舞台布景的设计干净简洁,不仅使用了威尼斯的地标元素,还通过水雾和水上倒影的方式将水城的氛围烘托出来。若是能把两组演员的表演叠加起来,再与其他音乐元素和舞台元素加在一起,这个制作的综合评价是可以获得高分的。

而最突出的亮点,无疑是指挥丹尼尔·欧伦的场上全方位掌控和女高音孙秀苇的深情演绎,令人叹服而又回味绵长。

欧伦在执棒此次《歌女焦空达》时,可用“极富歌者的奔放气质,又不失意大利音乐的精准细节”来形容。他的现场动作是热情、舞动,手势相对夸张,但在关键的表情和结构节点上又很微妙丰富。记得在上月率团巡演来上海的穆蒂说过“在我看来,乐团的风格是由指挥的风格决定的”。在欧伦的带领下,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这支年轻的队伍似乎被赋予了热情的冲动感和和均衡精细的形式感。

如前所述,《歌女焦空达》是一部带有法国大歌剧风格的意大利歌剧,总体上属于传统风格,以分曲歌剧形式为主,但又强化了音乐的连续性。纯朗诵性的宣叙调数量大大减少,许多对话段落辅以乐队演奏来自由展示表情。剧中有多个反复出现的主题动机,阴险的巴尔纳巴的动机是纯器乐的,“念珠”动机源自盲眼母亲契伊卡的咏叹调,焦空达对母亲的爱的主题出自第一幕的三重唱。这些主题动机的呈现和发展,都有赖于指挥和乐团。只有乐团在音乐的句读和气息的处理上既精准又富有弹性,才能给舞台上的歌者营造充分的歌唱意境和发挥空间。对此,指挥欧伦拿捏得相当精准,这是他长期的歌剧指挥经验积累的结果。

第三幕的芭蕾场景《时辰之舞》是一首独立完整的管弦乐曲。全曲贯穿舞蹈节奏,同时也增添了歌剧音乐的抒情性。欧伦通过他的指挥棒和富有表情的肢体语言传递出他对这段乐曲的理解。时而细腻,时而立体;时而悲凉,时而柔美;时而干净,时而渲染;时而诱惑,时而明朗;时而孤寂,时而欢腾;时而矜持,时而辉煌。在他舞动的双手的操控下,乐队的演奏也极富灵气。辽宁芭蕾舞团的舞者们在这样精致的音乐伴随下发挥得游刃有余,仙气逼人。于是,指挥、乐团、舞者浑然一体,自成画面,演绎出黎明、白昼、黄昏、黑夜四时的更替,展现着光明与黑暗永无止境的更替与争斗。从音乐中,我们也不难感受到当时风靡欧洲乃至世界的施特劳斯家族的维也纳轻音乐,特别是快速波尔卡舞曲对蓬基耶利的影响。

或许是因为首演的缘故,在27日的A组演出中,欧伦的指挥还略显拘谨,表情比较凝重。到28日B组演出时,他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动作更舒展大气,表情更自然淡定,真正展现出音乐在指间诉说的绝佳意境。难怪很多中国乐迷给予他“世界第一歌剧指挥”的赞誉。

作为声乐教师,我对歌剧中演员的演唱自然会格外关注。对于27日A组的出演,因为自己也是第一次现场观看这部戏,所以感觉是把整个故事贯通了一遍,但内心的感受还是比较平静的。而28日B组的表现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和震撼。B组主要演员的平均年龄大于A组,因此在声音和角色塑造上更显成熟,随着戏剧的展开,能做到入戏越深,表演越浓。几段经典唱段:第一幕中契伊卡咏叹调“是女人或是天使的声音”(Voce di donna od'angelo),第二幕中恩佐的咏叹调“天空!海洋!”(Cielo e mar),焦空达和劳拉的二重唱,第三幕中的五重唱,第四幕中劳拉、焦空达、恩佐的三重唱等,都展示出这一组演员扎实的演唱功底和恰当的舞台表演。

nlc202309082223

这一组焦空达的扮演者孙秀苇的表现尤其突出,令我惊艳不已。之前查过孙秀苇的艺术经历,由于此前未曾在现场观摩过她的演出,所以这次还是带着很强的好奇心,去一聆这多少有点神秘的声音。

蓬基耶利在创作这部歌剧时,就赋予了女主角焦空达一个黄金般心灵,也赋予了这位街头歌女以最动人的音乐,将其善良、自我牺牲以及对母亲、暗恋情人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孙秀苇从第一幕搀扶着母亲契伊卡上场时,就把这个角色的基本样貌和神情准确地抓住了。随着戏剧的节节变化递进,她的声音也随之展开,表演随之深化。她是一位聪慧而敏锐的歌者,对角色性格,内心变化揣摩透彻,不放过每一个剧情转换节点上的表现。她演唱的逻辑和节奏严格建立于戏剧进行的节奏上,使得唱和演浑然一体,并且与舞台上的其他元素都配合得那么默契,让人获得视听综合的欣赏满足。

第四幕中表达焦空达面对情敌的矛盾心理的一大段咏叹调“自杀”(Suicidio),是整部歌剧的一个高点,戏剧效果特别浓厚。演唱者需要在此表达她复杂、痛苦的心情。最后,高尚、无私的情操占了上风,她决心成全恩佐和劳拉的爱情,而自己不惜为之牺牲生命。孙秀苇在这段演绎中,运用了空灵立体的音色,欲哭无泪的丰富肢体语言,将这种极度的纠结的心灵通过绝佳的乐感向观众娓娓道来。有时你会觉得她似乎在呐喊,似乎又在低吟。这样张扬的声线、魅惑的表演让观众随着她的情绪一起感动,一起入戏,为之迷恋。特别是孙秀苇中低声区的浓厚音色会让你立感如饮一杯甘醇,欲罢不能。虽然在高声区有些晃动,但歌剧演员在舞台演出时,技术上的声音稳定与角色的戏剧展现之间,是需要有所取舍和平衡的。这种晃动,显然是在这种平衡的限定之内的。

孙秀苇是当晚演出中最耀眼的明星。台上的她长发松散、踏着戏剧节奏奔跑的身影,太美太迷人。她在剧中游刃有余的歌唱和令人销魂的音乐表达,都来源于一位职业歌唱家长年的艺术实践的积累。舞台因她而热,观众因她而疯。我想,称她是本次演出的“剧院幽灵”也并不为过。

丹尼尔·欧伦在多次执棒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后说:“那么多顶尖的歌唱家愿意来中国,一来这里有世界最好的歌剧院,二来能够参与演出最好的歌剧。”“不用去纽约、巴黎、罗马或维也纳,在中国就能欣赏到最好的歌剧”。从去年观演祖宾·梅塔执棒的《阿依达》,到今年的《歌女焦空达》,也的确验证了欧伦的话。《阿依达》的宏伟场面令观众折服,而今年的《歌女焦空达》则将曲折的故事情节用简洁明了的叙述呈现在观众面前,自全剧开始,浓厚的死亡气息便渗透笼罩,与狂欢节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这股气息贯穿始终,直至剧终焦空达自尽而亡。从而给人以深深的情感震撼。一部歌剧的艺术表现空间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悲情 篇12

—、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近日报载:标准答案贻害不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发表在报纸上的—篇散文, 被某名牌高中选作期末考试题。共23分的阅读分析题, 包括提炼主题思想、解释字词含义和分析写作意图等。有学生拿着这份考卷去请教曹先生, 不料曹先生给出的答案竟与出卷老师的“标准答案”风马牛不相及。而复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说, 他的文章也曾被一些学校拿去编成语文考题, 结果弄得他这个原创作者也答不出所以然。对于所谓“标准化试题”对青少年学习语文的误导与破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潘文国说, 语文水平的下降还体现在语言表达和语汇的贫乏上, 说出的话、写出的文字平淡苍白, 毫无生气。潘教授担忧, 今后的年轻人可能不会再用“恻隐之心”, 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 不知道“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等大白话。

这样的尴尬与悲哀, 其实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切身体验。以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次期末统测为例, 命题人就杜甫《望岳》一诗出了一道填空题:“这首诗热情赞美了泰山___的气势。”命题人给出的答案是“高大雄伟”。且不说这“高大”能否修饰“气势”, 只说阅卷老师判卷的情况:他们视此答案为唯一的“标准”, 大凡答“雄伟”、“巍峨雄伟”的统统判定答错。对此, 学生迷惑不解, 教师困惑无奈。

二、对“标准答案”的反思

笔者认为, 所谓“标准答案”, 也只是命题人对某一问题的个性化的解读。这样的解读, 明显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认知特性, 只能说是就其自己对文章的解读进而设计的题目, 作出的比较贴切的能自圆其说的理解与分析, 而不能说是唯一的“标准”。

就拿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来说。文中燕园幽径上的一棵古藤的被砍伐, 引起了老先生“万斛闲愁”, 他视之为“悲剧”。看似小题大做, 然而结合季先生文革中的个人际遇以及相关语句的解读, 我们发现文中其实寄寓了作者复杂而隐晦的思想感情:有对愚氓毁美的揭露, 对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摧残的愤懑;也有对十年文革的抨击, 对所谓伟人的鄙视, 对民族素质的关注与痛心, 以及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更可能有作者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对自己文革生活的总结, 是他个人悲剧、个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人们在阅读《幽径悲剧》时, 完全可能有建立于个人认知基础的、与阅读情境相关联的感悟与解读。

正所谓“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对一篇文章或某一句话的理解, 应该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即使同样的意思, 以我们汉语言丰富的词汇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表述。语文教学与评价本应适应学科特点, 允许并鼓励对文章作个性化的解读。

然而, 现行教学评价的实际, 却禁锢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作品个性化、人性化的解读, 淡化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常常将教学参考资料奉若神明, 甚至照本宣科, 不敢也不愿越雷池半步。在课堂上, 教师的任务就是竭力将学生引诱到自己预设的“埋伏圈”, 然后把“标准答案”抛给学生, 鲜有教师乐于倾听并充分肯定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分析。自上而下的教学评价中, 教师往往被要求依据“标准答案”采点给分, 刻板地对照“标准答案”判分, 罔顾甚至于否定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性乃至很有主见颇有新意的解读。长此以往, 再聪慧的学生也被训练成机械答题的“能手”, 学生思想的个性被扼杀, 课堂教学可能沦为同一模式思维的批量生产的过程, 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便成了一句空话。要求教师和学生“带着镣铐来跳舞”, 这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三、对语文评价与教学的刍荛之言

改变这样的现状, 必须打破‘“标准答案”对语文教学评价的桎梏, 必须要改变教师教学中根深蒂固的“标准”意识。

就语文教学评价的改革而言, 这是一个庞杂而艰巨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也不是就束手无策。这应该不是一个能不能改革的问题, 而是一个想不想改革的问题。

对语文教师而言, 这更应该不是一个问题。试想, 谁愿意捧着个“教参”当“圣旨”, 谁不愿意享受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思想的深度交流所带来的快乐。而这种快乐往往又伴随着对文本的深层次的解读和思维的创新。

以笔者教学《甜甜的泥土》一文为例。

台湾作家黄飞的《甜甜的泥土》, 写了一个在新家庭中受着后妈虐待孩子的故事, 他得到的亲生母亲送来的一包奶糖最终化为“甜甜的泥土”。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对该文的简析为, 小说的结尾形象地告诉我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 无所不在, 无处不有。”“这是一个诗化的结尾, 意蕴丰富的结尾, 给人无穷的联想的结尾。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至情, 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 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些人类的爱, 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获得了应有的爱和幸福, 从而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古代希腊神话中, 就把大地比作‘母亲’, 中华民族也历来认为‘坤为地, 为母’, ‘万物生于地, 人生于母亲’, 厚德载物, 地生万物, 没有偏袒。母亲的胸怀应该像大地那样宽广, 那样慈爱, 那样公正, 她会给每一个孩子以温暖和热爱, 使他们幸福成长。这就是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和蕴含所在吧。”

应该说来, 这一分析相当深刻且颇具新意, 教师们基本上以这样的分析来组织教学。然而, 在备课和组织教学过程中, 笔者和学生们却对这一解读产生了怀疑, 感觉这样的分析有拔高或牵强附会的嫌疑。小说结尾这样写:“小亮眨巴眨巴眼睛, 忍不住滚下泪来。他伤心地蹲在地上, 呆呆地凝视着。一会儿, 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 抠起一点泥土放在舌尖上——他, 又笑了:那泥土, 甜丝丝的。”对这一结尾的艺术效果, 学生在讨论中更倾向于认为小说是以“笑”和“甜丝丝”来反衬离异家庭的孩子生活的凄苦, 作者可能是以此表达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以唤起人们同情怜悯之心。这很像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寓悲于喜的“含泪的微笑”。在与学生深入地探讨中, 笔者肯定了这一有别于教学参考书上经典分析的理解, 并由衷地表达出自己的快乐。笔者发现, 这样的挑战权威、具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课堂, 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悲情】推荐阅读:

上一篇:疗效满意下一篇:供应链影响因素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