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

2024-06-09

孝悌(共8篇)

孝悌 篇1

黑格尔曾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 ……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1]119而国内的很多学者亦赞同黑格尔的观点, 认为孔子不讲逻辑, 全是感性化的只言片语。笔者认为这种断言是对孔子的误解, 孔子不仅懂逻辑而且讲逻辑。在《论语》中, 尽管很少看到系统的逻辑论证, 但当我们真正把《论语》全文读懂之后, 将孔子的每一句话放到整部《论语》的宏观语境之中来理解的时候, 便很容易发现孔子哲学背后的内在逻辑:天道—性—仁—孝悌, “仁”则是这条逻辑的核心。

1“仁”的形而上依据:性与天道

对于“仁”, 北宋朱熹认为:“仁者, 本心之全德。”[2]116它包含一切人世活动的德性, 如孝敬长辈、友爱兄弟、关爱他人、见利思义等。然尽管“仁”包含着这么多的道德内容, 但仍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是“一些善良、老练的道德教训。”孔子想必也明白这一点。因此, 为把这些道德教训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 他便将“仁德”归之为人的本性, 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仁”性, 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别, 所以孔子说:“性相近, 习相远也。”[3]174这样, “仁”便具有了形而上的特征。其实每个人都有仁善之性, 普遍人只是由于后天习染不同而有了差异, 所以孔子又说:“惟上知与下愚不移。”[3]174二程解释到:“人性本善, 又不可移者何也?语其性则皆善也。”[2]153这样“仁”便有了它的最后根据, 那便是“性”。但细加思量, 若单纯将“仁”归之为人的本性, 还不够, 人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凭什么说“仁”就是人的本性?为了解决这一诘难, 就必须去对“性”做出合理的解释。对此, 《郭店儒简》论述到:“四海之内, 其性一也”“性自命出, 命自天降。”[4]《中庸》也说:“天命之谓性”[2]19南宋理学家则说得更加具体:“性者, 人所受之天理;天道者, 天理自然之本体, 其实一理也。”[2]2天道即天命、天理, 人之本性乃天道、天命所赋, 这样, 人的仁善之性便有了牢不可破的基础———天道 (天命天理) 的保障。正是由于天道和性具有了这种形而上的本体意义, 子贡才说到:“夫子之文章, 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不可得而闻也。”[3]42

2“仁”为核心

“仁”是孔子整个仁学大厦的核心, 整部《论语》都是围绕着“仁”进行论述的。那么, “仁”到底是为何?

首先, “仁”有两条重要原则。第一条是“仁者, 爱人”。“爱人”是孔子针对樊迟关于“仁”的提问说出来的[3]127。“爱人”就是关爱他人之意, 其具体表现为“忠恕之道”。所谓“忠”就是“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载:“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3]116“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就是“爱人”的消极表现, 一个人只有先爱他人, 才能推及他人, 做到“出门如见大宾, 使民如承大祭”。而“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也很类似于康德所提出的第一条道德律:“不论做什么, 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通的立法原理。”[5]30所谓“恕”就是“已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3]59对于“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国内很多学者的理解是:如果自己想要成功, 就要先帮助他人成功;如果自己想要通达, 就要先帮助他人通达。这种解释其实是把孔子归入功利主义的行列, 其实, 这是对孔子本意的误解。子贡在开篇向孔子提出的问题是:“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何如?可谓仁乎?”子贡的提问并没有涉及到任何外在利欲的考虑。故孔子也只能问什么答什么, 不能有所添加。他认为这样的人不仅是仁人, 更是圣人, 如果一个人是为了功名利禄才去“博施于民而济众”, 孔子显然是不会这样称赞的。因此“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应是一种完全发自内心, 毫无外在欲求参杂的行为。

第二条原则是“仁者, 自爱”。《孔子家语》载:“子路见于孔子。孔子曰:‘智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智者使人知己, 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路出, 子贡入, 问亦如之。子贡对曰:‘智者知人, 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出, 颜回入, 问亦如之。对曰:‘智者自知, 仁者自爱。’子曰:‘可谓士君子矣。’”[6]44在孔子的三个学生子路、子贡、颜渊中, 孔子对颜渊评价最高, 他是士中的君子, 只有他才能达到对“仁”的全部理解和汇通, 而“智者自知, 仁者自爱”也只有颜渊这样的仁者才能达到。可以说, “自爱”在孔子看来,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那么, “自爱”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不是自私地爱自己, 而是人在先天所拥有的仁善之性的强制之下, 所做出的符合道德原则的事情, 这是一种发自本能地对自我仁善本性的爱敬和维护行为。这种“自爱”的行为其实非常类似于康德道德哲学中的“自律”。“意志的自律是一切道德法则的符合这些法则的义务的唯一原则;……这种自律本事一切准则的形式条件, 唯有在这条件下它们才能够与最高的实践法则相一致。”[5]36

3“仁”的形而下践行:孝悌

“仁”做为一种纯粹之善, 是人的本性, 则必然带有形而上的意义, 但光停留于此还是不够的, 它必须要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才行。而“孝悌”就是“仁”的具体践行。

他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3]1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孝悌就是一个人仁善之性的集中和根本的体现。而就“孝悌”而言, 孔子又特别重视“孝”。他认为一个人至少要做到三点才算得上孝:第一, 要养父母。“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3]11侍养父母是对一个人行孝最起码的要求。第二, 要以礼节侍奉父母。“色难。有事, 弟子服其劳;有酒食, 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3]在孔子看来, 如果仅仅做到“养父母”还是不够的, 行孝还必须做到以礼节侍奉双亲。所以孔子在给樊迟解释什么是孝的时候说:“生, 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5]10第三, 要行父道, 这里的父道指的是父亲在世时所奉行的行为规范、道德原则。“父在观其志, 父没观其行,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3]5对此, 《四书章句集注》引尹氏语曰:“如其道, 虽终身无改可也。如其非道, 何待三年, 然则三年无改者, 孝子之心又所不忍故也。”[2]49

摘要:孔子仁学思想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内在逻辑, 即:天道—性—仁—孝悌。其中, “仁”是核心, 它的形而上依据是“性与天道”, 形而下践行则是“孝悌”。

关键词:孔子,逻辑,仁,性与天道,孝悌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三联书店, 1956.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1.

[3]孔子.论语[M].程昌明, 译注.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9.

[4]冯文达, 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5][德]康德.康德著作全集 (第5卷) :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M].李秋零,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6]王丙尧.孔子家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0.

孝悌 篇2

孝悌为善的事迹

某女,现年50岁,为某社区的一名退休工人,一直以来她都默默地恪守着“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双亲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他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亲朋好友和邻里街坊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传统的美德。某女家有四兄妹,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母亲今年85岁,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就在老家独自一人生活,哥哥的一家在老家,在检察机关工作,和老人住得并不远,但是却不和老人一起生活,甚至很少去看望父母,父亲去世后,虽说老人的身体还算好,能自理,但是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行动的不便和记忆力的减退,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买菜做饭成为老人每天要做,但是做起来却很艰难的事情,有时煤气忘记关,有时又忘记带钥匙,这让某女很是不放心母亲一个人住,兄弟姐妹虽多,但是他们谁也不愿意把母亲接到他们家里去住,便和爱人商量后,把母亲接来,和自己一家生活,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很多女儿就是以这个理由拒绝赡养父母,虽然这不符合法律的规定,但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的风俗习惯里,都对女儿赡养父母不提出要求,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很多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而某女的哥哥却不愿意甚至不去看望母亲,让她觉得十分的伤心,她决定一定要让母亲开心,安享晚年生活。她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为母亲提供科学的生活饮食,有时身体不舒服就把父母领到医院看病、买药。

诗书教子善 孝悌传家久 篇3

孝悌:对家庭要尽全部力量

深秋的郑州,一场雨过,依然有一丝湿润的暖意,四十公里外的巩义曾是康家世代生活的地方,康百万庄园就坐落在那里,而今康家后人依旧守候在旁。时光荏苒,此刻在康老家中,温一杯清茶,听他讲过去的苦乐悲喜,别有一番感触。

康老的居所十分简朴,墙上挂着许多自己写的书法格外雅致,听康老讲,他从小读私塾,写书法,那时当地有学问的人不多,要跟着最有学问的人学,无论在祠堂还是寺庙,学习的环境和地点都不太影响他读诗、背三字经、百家姓的热情,直到6岁,父亲去世辍学,那时年纪虽小,父亲的印象却深深的根植在心里,“说起家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人还是父亲”。

“爷爷去世的也早,战乱不好过,父亲是老大,十二三岁就接了爷爷班,家里种地,老小都得照顾,相当能干”康老回忆着,“父亲学徒回来领着弟弟一起干,兄弟五个人都是父亲养活,到了1940年,灾荒,能饿死人的年景。叔父已经跟着军工厂迁到南方,家里只有父亲领着两个叔伯弟弟和两个叔叔,还有奶奶在,二叔、三叔的孩子跟我年龄相仿,家里十几口没吃的,吃糠咽菜都是我父亲去想办法,维持生活。”父亲的责任与担当或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在一个懵懂的孩子心里埋下了种子,几十年后,这个孩子即便老去,念起这段往事,依旧湿了眼眶,声音有些颤抖“家中十几口人里,只有我和两个叔叔家的孩子是男孩儿,奶奶说,这三个是家里的根儿啊,谁饿死不能叫这三个孩子饿死。要不康家的根都没了。”康老的父亲想尽办法,粮食贵,旁的吃不起,一天这三个孩子一人一个馍,确保活下来。后来父亲康炳玉的故事一直在村里流传着。和衣食无忧的今日相比,一个馍算不了什么,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便是一个人能够付出的全部,是母亲的命令,是兄弟的托付,更是一个家族延续下来的根脉、希望,康家人对“家”有着自己最朴素的信仰,义无反顾。

父亲的精神直到现在依旧激励着康老,“父亲让我很感激也很感动,他这种精神我是挺愿意看到的,他爱护我和爱护侄子是一样的,对家庭尽了全部力量,自己不舍得吃穿,我很受感动。”1943年,康老6岁,父亲因战乱劳累病逝,母亲带着他和弟妹寄宿到了外婆家,农忙时再回到家里种地照顾奶奶,13岁就担起了家里的重任,康老从父亲身上继承了“老大的责任”,拾起家里的活计。

家里做饭烧煤,每天早起天不亮就要去几十里外的地方去运煤,“我母亲早早起来给我做饭,大概是两三点钟,过去没有表,不知道时间,咋看时间呢?她是通过过去给父亲叔父做饭的经验,看天看星星判断时间,知道星星走到哪里大概是几点钟,北斗星她认识,还有猎户座走到哪里是几点,春夏秋冬不一样,总结出规律,知道时间起来做饭,有这个经验。”在康老看来,母亲是个了不起的女人,生活的辛苦并不能磨灭她对未知的探索和智慧的领悟。或许从第六代康少敬开始,康朱联姻就注定了康家女人的不平凡,经历苦难才使人更快成长,父母的言行也深刻的影响着康老,他同样肩负起供弟弟读书,送妹妹出嫁的责任,“人呢,就是说做人要孝悌,我父亲是个榜样,我们弟兄是非常和睦的,我对弟弟妹妹也是非常好的,对我娘孝顺。都是亲人,家和万事兴是一个真理,要好好的活着。”

教子:人生一世,没有困难就没有进步

“经商结交务存吃亏心,酬酢务存退让心,日用务存节俭心,操持务存感恩心,愿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诈也,前人之愚,断非后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余。”康氏家训这意味深远的六十一个字,几乎无一字可增减。

康老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就看家训,但那时还不太懂,后来年龄大一点,听长辈说一点,慢慢就懂了,“说得很有道理,留余文化很重要,比如建造房屋,盖房子时和邻居争执,就要让,如果让还不行,打官司打赢了,也要让。尽量少争执,人让一点,吃亏一点,别因小事而争执。”康老也给孩子们讲家训,他说“这都是老一辈总结的经典,康家人都要学,有钱了也不能欺负穷人,没钱也不去占别人的光。康家人自力更生。”

这一点我是信的,从这位精神矍铄,言语掷地有声的老人身上,不难感受到他在那些艰苦的年月里如何艰难跋涉却又步履坚定的一路走来,家族的光辉与荣耀依旧在他的血脉里流淌着,照耀曾经暗淡的光阴,也照耀着别人。

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有过最困难的时候,康老曾经开办照相馆,勤奋好学加之悟性颇好使得照相馆的生意也很不错,直到九十年代初彩色照片逐渐取代黑白照,生意也渐渐暗淡,“那时候要供孩子上学没钱更新设备,所以黑白相生意不好,我也没让孩子辍学,困难一点就过去了。以后他们都读出来了,我也老了,连房子都没买,没房子住,但后来村里人都说供孩子上学真对。没学问干不好事情,人一辈子困难不能少,就要有精神,不要怕困难。来了就要承担,人生一世,没有困难就没有进步,我们的祖先也是如此。”

如今,康老的七个孩子中,有个两博士,两个硕士,一个工人,一个农民,“只要孩子干的是正事,不管有多大困难都支持,不干正事不行,孩子读书一定要支持,怎么样都供,”对于子女的教育,康老一直秉承家族“诗书传家”的传统,在他看来,康家传承十几代人,最主要是教育,“一个人再能干,但是没有教育,下一代教育不好就完了。孩子不接受你的意见,你这一代一代没法传,有些资本家不知道,所以康家传承下来,孩子要接着干。”

读书,才能明理,才知孝悌,“家庭教育中身教胜于言教,长辈先做出样子来,比方说老人对父母都不好,让孩子孝顺,你怎么回答他?身教很重要。”康老的经历便是最好的印证,“其次经验也很重要,从别人的教训中吸取经验,自己要努力学习先辈们的好经验,总结自己缺点错误。”

康老的语言很朴实,我们听来却一次次被打动,他用生活里的困苦和温情诠释出康家人一代又一代的精气神儿,他没有承袭祖辈的财富,却把如何获得幸福的方法讲给后人听,一席长谈也让我开始重新认知许多事物,感恩身边这位可爱又可敬的长者,生活不易,却仍可在蒙尘的年月里以勇敢的心拂去苦难,艰难是一种教育,没有艰难就没有珍惜。

康老带我们参观他的书房,如今有了条件,他依旧写书法,读各种喜欢的书籍,为了方便读书,甚至自己发明了“读书神器”,将书固定在纸板上,再将纸板一头用松紧带固定在床头上方,如此,省了许多端着书的力气,我们几个来访者都忍不住要上前一试,确实省力。不禁赞叹康老的智慧,再多的道理都不及一个小小的行动,最好的生活便是如此吧。康老见我们几人惊艳的轮番实验他的“读书神器”也乐呵呵地笑了起来,更精彩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一般,多么美好的一个下午,祝福康老,祝福每一个人。

“孝悌为仁之本”与公民慈善意识 篇4

一、《论语》中“孝悌为仁之本”的论述

孔子认为, 爱亲是仁爱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也是仁爱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而爱亲的具体表现就是孝悌。子曰: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子曰: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孔子把孝悌作为做人的首要一条。“孝”是子女对父母的正确情感和态度;“悌”有时写作“弟”, 是兄弟之间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多指弟弟对兄长的敬爱, 相对而言, 也包括兄长对弟弟的有爱。

一方面, 孔子把“爱亲”规定为“仁”的本始。另一方面, 孔子又把“仁”规定为“爱人”。但空谈仁的境界, 时人难以理解和实行, 只有从孝道入手, 方可推而广之。只要孝梯成为仁的根本后, 要做到仁就简单了, 只要行孝就可以为仁, 只要从孝梯做起, 不仅自身可以行仁, 还可以广施影响, 使他人行仁。所以孔子说:“君子笃于亲, 而民兴于仁”。孔子认为, 仁的核心是“爱人”, 从爱父母兄弟做起, 然后推而广之。其他诸如对朋友、君王乃至民族、国家的爱, 都应该以爱父母兄弟为起点。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 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 谓之悖礼。”由于对父母的爱表现为孝, 所以他认为孝是爱人的基础, 是实现仁的根本。基于此, 孔子把目光落在了西周时期基本确立的具有浓厚宗法色彩的道德规范“孝”上。

一个人只有在家讲“孝悌”, 在社会上才能把对父母的孝、对兄长的爱推广到他人, 行孝于天下, 爱天下之人, 才能尊重爱护他人, 才能做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孔子从家庭孝德进一步扩展到社会层面, 由对父母的孝扩充为对整个民族的博爱, 敬老尊老。从社会层面看, 对待兄长要顺从, 对待弟弟要敬爱;对待朋友要“言而有信”, 朋友有困难, 则伸出援助之手, 若“朋友死, 无所归”, 则“于我殡”;对待老人, 要尊敬照顾他们, 使老有所养;对待穷者, 要及时救助, 以达到“仁”的境界。可见, 孔子的“孝”是其“仁”的基础和根本内容之一。因此, 我们说“百善孝为先”, 我们要从“孝”开始, 培养自己的道德, 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孝悌”思想对公民慈善意识的影响

根据“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 的思想, 儒家由尊养家庭老者再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长者, 要求人们不但孝敬自己的父母, 而且也要去敬爱别人的父母。儒家能从父母兄弟出发, 把“孝”、“悌”并举, 推及“尊老”, 从关爱自己身边的人到关爱社会上的其他人的思想, 这无疑对当前增强公民慈善意识有很大的启发。

1、个体道德完善的基础

倡导孝敬父母, 对于抑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泛滥, 培养关心爱护他人的良好个人品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价值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不少人受经济利益驱使, 信奉个人主义、利己主义, 以自我为中心, 只顾妻女, 忽视父母、兄弟与姐妹。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相悖, 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对立的。我们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 提倡孝敬父母, 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抵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狭隘功利意识对人们心灵的腐蚀与毒害;稳定家庭, 密切家庭成员的关系, 以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建设融洽的和谐社会。

2、有利于培育公民的感恩意识

感恩, 是社会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道德天平, 是道德良性互动的一种润滑剂, 也是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知恩、感恩、报恩, 是做人的起码道理, 是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价值关系的正确认识, 也是在这种正确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责任感。知恩、感恩、报恩, 是一种美德, 是一种修养。人世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每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 感恩父母, 知恩图报。孔子的孝道思想要求人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父母、看待亲人、看待社会, 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环境。假如每个人都能心怀感恩之情, 从感恩父母出发, 到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生活、感恩自然, 社会就会减少很多埋怨、牢骚、摩擦很仇恨, 个人也会减少烦恼和痛苦。人与人的相处, 如能时时怀抱感恩的心情, 仇恨嫉妒便会消失于无形, 是非烦恼自然匿迹无影。因此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感恩意识, 使人们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历史, 有助于公民慈善意识的增强与完善。

3、有利于促进公民良好道德观状的形成

孔子孝道思想重亲情, 讲人文, 推己及人, 对人们这些良好的道德意识有一定的作用。泛爱众的社会之孝将爱推及到更广的范围。孔子通过“推己及人”提出了把家庭中的“孝”道扩大到社会, 《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孔子认为对待穷人, 要及时救助。如孔子接济原宪, 同时鼓励他接济周围的人, 从而达到“泛爱众”的社会效果。这种推己及人的做法若被广泛的应用, 有利于加强公民慈善意识。我们在心里树立起孝敬父母的观念, 才有可能去孝其他老人。如果连孝自己父母的观念都没有, 谈什么及人呢?孔子孝道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以加强公民慈善意识。

4、有利于树立公民的敬让意识

敬养父母是孔子孝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子女都要注意敬养, 态度上要尊敬。对父母的敬养, 推而广之, 则是在兄弟朋友、世人之间都要相互尊敬, 凡事多为别人着想, 不斤斤计较, 不争夺, 不苟取, 不竞功, 不自夸, 不自利, 提倡和而不同, 和谐相处。人们学会了敬让, 那就意味着走向共同发展;如果人类只知争夺, 则与动物无异, 就会自相残杀, 灾祸不断。当然, 敬不是无原则的敬, “过犹不及”, 所以要适度。只有当公民有了敬让意识, 才有可能伸出援手, 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

5、有利于造就公民的担当意识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人们的权利意识日益增强, 而不少人的责任意识日益减弱, 尤其是家庭中新一代独生子女们, 成了家庭的中心, 享受到了该享受的和甚至不该享受的权利。他们缺乏责任意识, 在父母的溺爱中养成霸道、偏执、自私等不良的性格, 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

利用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可以为公民慈善意识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形成慈善氛围, 并且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 大力弘扬先进的慈善理念, 大力表彰为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 就一定能够营造全社会关心慈善、崇尚慈善、乐善好施的氛围, 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就一定能够得到增强, 阳光下的慈善事业就一定能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摘要:论语中认为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 从中体现的仁性 (爱) 精神, 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而儒学对于公民慈善意识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它作为一种观念形态上的传统知识体系和人生智慧, 蕴含着许多有助于公民慈善意识增强与完善的价值资源。

关键词:孝悌,公民,慈善意识

参考文献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唐志为.孔子孝道观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7.

浅谈《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篇5

卢龙县地方税务局 杨静

美国著名哲学家Derk Bodde在他的《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中强调:“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众所周知,在儒家的伦理中,“孝悌”观念,举足轻重。普遍统计,在《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中,“孝”字共出现了19次,作为“悌”的意思出现的“弟”字共出现了5次,“孝弟”两词连用共出现过2次。也许从这些数字来看,原字本身在著作中出现的次数不是特别之多,但是,在《论语》总共的20个篇章中,涉及到孝悌思想的达14篇之多。由此足见,孝悌思想在儒家思想文化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因此,要了解论语中的孝悌思想,就需对《论语》本身做系统全面深刻的解读。

一、“孝悌”内涵的界定

《说文解字》中,释孝曰“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释弟曰“弟,韦束之,次弟之,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用绳锁之形寓兄弟之密。从字的结构来看,“孝”字,从老从子,即表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悌”字,从心从弟,即心中有弟,表示兄弟之间彼此友爱。此为孝悌之大意。

在《论语》中,直接出现“孝悌”的篇章及其释义如下:(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此为《论语》中首次出现“孝”字,它不仅讲出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更为可贵的是道出了孝悌为为仁之根本,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对孝悌做出了界定。儒家将实现仁、达到仁作为其一切追求的终极目标,而孝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基础、最根本、最原始的起点。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此章是对日常生活中行孝悌的大致说明,以及对其地位的表述,再一次肯定了其基础性的地位。出入可以说是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入时有孝,出时有悌,即表明孝悌乃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并且,孝悌在与其他行为的对比中,其地位是始终是居于首位的。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此章从两个方面对行孝悌进行了规定,即父在与父没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个人的行孝是有各有标准的。其中暗含之意似乎在于,父在时,子女的自我行为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可以展现的只能是自己的“志”,此“志”也是被规定为了对父母的行为所存有的志趣。父没后,再观察子女的具体行为,更多的是看其是否与父之道相契合,是否仍在坚守着父之道。若能做到,即为孝。

(4)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6)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4)到(9)均出自《论语·为政篇》,且都出现“孝”字,可谓《论语》中集中论孝之处。第(4)条指出,孝为无违,即不违背礼的规定,注意对其生前死后的做法要求;第(5)条指出,孝为安亲,即使父母放心,不为自己担忧;第(6)条指出,孝为敬养,即子女不单单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即可,而是要发自内心地去赡养父母;第(7)条指出,孝为悦亲,即在父母面前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也使父母可以愉悦;第(8)、(9)条涉及到孝悌与为政之间的关系,再一次肯定了孝悌在社会安定及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即:为政自孝悌始。

(1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11)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此章并非直接讲述孝之内涵,而是从很小的侧面来反映儒家对孝的重视,即通过对禹重祭祀的表赞,来体现对孝悌的肯定。

(12)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此章讲闵子骞行孝悌是得到内外之人的肯定的,以一个具体的人物事例来阐述孝悌,也从中体现了孔子对孝悌的重视与推崇。

(13)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此章是对孝悌之范围的确定,即“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这样就把孝悌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父母和兄弟,而是延伸到了整个宗族乡党,从而也就扩大了孝悌的内涵及外延。

(14)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此章以孟庄子为例来说明孝悌的更高要求,即不改父之志。

以上14章即为直接出现“孝”、“弟”或“孝弟”的全部章节,通过分析可得孝悌之涵义。首先,范围上,孝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之孝悌即针对父母兄弟的小家庭,如(3)至(7)条、(10)条;广义之孝悌即涵盖宗族乡党,乃至社会国家的大家庭,如(8)、(9)、(11)至(14)条。其次,在孝的具体要求上,综合以上诸章,可谓是涵盖了一个人在家庭、社会生活对父母、兄弟的各个方面。例如(3)、(10)和(14)之显亲,(4)之顺亲,(5)之安亲,(6)之敬亲,(7)之悦亲。再次,在孝悌之地位上,不断肯定孝悌的基础、根本地位,即(1)、(2)条。最后,孝悌与忠君爱国的处理上,《论语》中的以上几条也给出了很好的解答。即孝悌并不会给忠君爱国带来任何阻碍,而是社会治理、为政所提倡和宣扬的。(8)、(9)、(10)、(11)、(14)等章节即表述了此种观点。孝悌是为政之基础,为政是孝悌之升华。

二、对“孝悌”实践形式的补充说明

在《论语》中,除了那些直接谈及“孝悌”的篇章外,还有很多是从侧面,或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孝悌的。据统计,涉及到了十二章21篇之多(不包括已论述的以上篇章),在此,本文将不再逐一分析解读。只略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章从孝悌与为学之间的关系来对孝悌的涵义进行了延伸,假如一个人能够做到竭尽全力地侍奉父母,即使没有接受的教育,也可以说这个人是学习了的。

(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此章从重视祭祀的角度来反应儒家重视孝悌的思想,同时也说明了对实践孝悌的具体要求,即要重视祭祀。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此三章从具体的方面讲述了践行孝悌的相关做法,即:第一,对待父母的观点和做法,自己认为不对的部分要敢于指出,但是,几经谏言之后,父母若仍旧不改,子女要依旧尊敬父母,顺从父母,而不能有所怨言。第二,讲到要心中时刻想着父母,“不远游”,一在于要时时刻刻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二在于安亲,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第三,讲到要时刻惦记着父母的年龄,一方面要为之高兴,另一方面又要因其担忧,这是一种至爱的矛盾。(4)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孔子认为,一个人做到了在家事父母——孝,在外事公卿——悌,又重视丧事,那这个人就没什么可被谴责的了,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悌的重视程度之深刻。

以上几点从日常生活、祭祀、为政等具体的细节来对“孝悌”做了更深刻、更广泛的补充。总体而言,《论语》中的“孝悌”思想,正如《孔子家语·弟子行》所载“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孝悌,不仅仅是维系家族亲情的最为基本的纽带,更是影响到社会安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因素。孝悌思想的价值诉求,包含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全方位的追求。以实现“仁爱”为目标的儒家文化,对“孝悌”提起了足够的重视,这对当时及以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钱穆先生曾经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

孝悌 篇6

关键词:孝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一、前言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如何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生力量是摆在各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对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会议上,习近平曾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就要从思想道德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被提升到了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它在全民道德素质提升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强调德智统一,以德统智,是一种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型文化。其包含的道德及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都应成为当今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我们应批判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成分,对在校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中国“孝悌”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孝”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存续千年,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义、礼义、廉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为“君子”的标准,这其中最为基本的便是“孝悌”,有道是“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论语·学而》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将孝与悌作为仁的根本。

1.中国传统“孝悌”文化的内涵

西周时期,“孝”从一种自发习惯正式形成一种道德规范。除《孝经》《二十四孝》等关于孝的典籍外,孔子、孟子、荀子等在各自的札记中也有专门强调“孝”的重要章节。儒家认为“孝”是人的根本所在,有道是“其孝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这样就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另外,墨家的典籍《墨子·经上》也提出“孝,利亲也”。中国古代“孝”的含义主要有三层,首先是事亲,即侍奉双亲;其次是事君,即忠于君主;最后一层含义是立身,即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此三层含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中国历朝历代对于“孝”文化更是大力弘扬,历史上由此出现了许多关于“孝”的典籍,如“孟宗哭竹”“卧冰求鲤”等,这些故事虽然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但千百年来被人传颂,足以说明“孝”文化在中华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在古代,“孝”已经不仅仅只是一种道德的规则,也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重要政治手段,许多朝代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国策。

《说文》有云,“悌,善兄弟也”。“悌”是由“孝”的发展衍生而来,“孝”更强调对父母或者长辈的道德标准,而对于兄弟等朋辈之间关系的指导有所欠缺,“悌”正是在这一方面做了有效的补充,同时又与“孝”相得益彰。孟子曰,“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悌”最基本的要求是兄弟之间相互爱护,相互尊重,正所谓长幼有序、兄友弟恭。随着后来的发展,“悌”已经逐渐被认为是处理朋辈间关系时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2.“孝悌”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当代价值

传统文化中的“孝悌”文化含义广泛,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父母儿女或者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和情感,而是成为处理包括亲人关系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关系时应该借鉴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当代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舆论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绝大部分80后以及90后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缺乏对家庭及外界的反应和关心。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以“孝悌”文化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个人层面来说,“孝悌”文化对于人性最初的伦理道德的引导和规范是其最基本的。加大对高校学生的“孝悌”文化教育,使其认识到尊重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是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品德,这对于其提高对家庭的责任感、保持和谐的家庭关系、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把以“孝悌”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内化为自身的信念,不断发挥其“化人”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的重要责任,以“孝悌”文化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也是高校发挥其社会责任的重要表现。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孝悌”文化教育,是学校落实“全人发展”理念、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道德相对于知识是一种更为内在、持久的力量,当“孝悌”文化内化于学生的素养之中,它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这对于高校学生知识文化的学习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从社会层面来说,传承“孝悌”文化,是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重要推動力。“孝悌”文化在培育民众的团结、合作、诚信精神,强化民众秩序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为社会营造良好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它教化人们树立团结合作意识,树立对家人、友人、社会的感恩意识和责任的担当,培育人们的利家、利国等利他精神。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照顾“小家”的基础上同样对待“大家”,将孝发展为“大孝”,悌变为“广悌”,那么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才能向着和谐社会的方向迈进。

三、以“孝悌”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建议

以“孝悌”文化加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是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动其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家庭教育應发挥对学生进行“孝悌”文化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环境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虽然没有系统的理论以及知识灌输,但日常的家庭生活处处体现着“孝悌”文化。但由于当前家庭结构的变化,尊老爱幼、善待同龄人的观念在一些学生的心中也逐渐弱化。所以,家庭应该注重对子女的孝悌教育,使孩子受到“孝悌”文化精髓的影响,为以后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其次,弘扬“孝悌”文化,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高校责无旁贷。高校应将孝悌教育与日常文化教育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中的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形式,系统地向学生进行传授,让他们能够直接参与到“孝”文化的学习和讨论之中,并提高对“孝”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感,还应有计划地邀请校内外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定期为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和论坛等。同时,高校还应借助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有计划地开展“孝文化”系列主题和实践活动,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培育校园感恩文化。通过举办孝文化节,并结合重阳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传统和现代节日,营造良好的“孝”文化氛围,树立行孝典范,强化学生的“孝”意识,把孝老爱亲切实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此外,还可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等去实践体验,传播爱意,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道德风尚,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最后,作为被教育的主体,高校学生应该从自身出发,在不断接受各种新兴多元文化的同时,坚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武装自己,自觉树立孝悌意识,并将其内化于自身的行动之中,努力实现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深入推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内外结合原则,不仅要注重外部力量的引导,更要注重学生内在驱动力的挖掘和提升。曾子曰,“善比自内始”,即孝道只有真正发自内心,才能在行动上尽最大努力表现出来。所以高校学生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是所有教育实现的最终结果。

在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科教兴国、以德治国的今天,品评传统文化的深刻含义,将传统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使传统美德精华注入现代美德精华之中,塑造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的公民道德,这是民族兴旺的需要。所以,我们应格外珍惜这些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加以学习与弘扬,使其成为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基础。同时,我们还应意识到传统的“孝悌”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有其合理性,也带有其产生时的社会局限性。因此,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对教育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特点,在新环境下重新加以分析利用,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咏华.孝悌文化与社会善治——兼论平安建设中的社会管理创新[J].郑州大学学报,2013(6):19-22.

[2]卢泓.浅议将孝悌思想融入大学生德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8(3):21-24.

孝悌 篇7

关键词:客家,文化,族谱,家训,孝道

一、父母活菩萨, 行孝应及时

有人对泥塑木雕的菩萨毕恭毕敬, 磕头跪拜, 出手大方, 拜得自然得体, 祈求降福发财, 但拜父母就有心理障碍。“人非父母不生不长, 生而教养成人, 劬劳万状, 其恩罔报。凡为人子者, 常则左右就养, 过则从容几谏, 病则扶侍汤药, 死则经营祭葬。在家则下气怡声, 奉名惟谨。出仕则移孝作忠, 显亲扬名。若违逆执拗, 亏体辱亲, 并听妻儿僮仆之言, 仇报父母, 斯为不孝。五刑首以严之也。”1父母活菩萨, 是给血肉之躯、包容你、呵护你、牵挂你一生、为你付出一切的人。抚育你长大, 使你受教育, 工作、结婚、做父母。父母之心, 在有生之年, 牵肠挂肚, 永不放弃;父母之恩, 与天地等。

对父母有深爱, 则有和气;有和气, 则有愉色;有愉色, 就有婉容;有婉容, 就人见人爱。大孝有三:大孝尊亲, 侍奉父母, 体贴入微;其次弗辱, 言语和顺, 庄重顺服;其下能养, 吃饱穿暖, 有病能治。给父母再好的吃喝穿, 当之无愧, 要给父母一种尊严, 否则, 不算至孝。孝顺父母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谈何容易?《孝经》说:“孝子事亲, 居则致其敬, 养则致其乐, 病则致其忧, 丧则致其哀, 祭则致其诚, 五者备矣, 方可事亲。”物养在身, 心养在神;物养安父母身, 心养安父母心;物可养一时之优, 心可养一世之情。物养父母不可忘, 心养父母最高级。

尽孝要及时, 年轻时不懂, 到真正懂得时, 已不再年轻, 以致年老父母谢世了, 孝顺没了机会。在匆匆急迫的日子里, 别忽视了年迈的父母, 衰老正日甚一日地悄然逼近了父母。或许说:手头不宽裕, 工作不理想, 住房又太窄, 等条件好了, 尽孝还不迟, 共享天伦之乐, 路漫漫其修远。殊不知, 岁月无情, 父母日渐一日接近死亡, 早已步入风烛残年, 也许就在不经意间, 传来父母病危的噩耗, 儿女此时才极度悲伤, 痛心疾首, 悔之晚矣。才会突然明白, 未曾回报父母, 太顾着自己和子女, 忘却了对父母的关爱和报答。父母的细密牵挂和思念、谢世前的怅然和期盼, 导致尽孝成了空想, 回报父母的, 除了痛悔, 就是眼泪。孔子说:“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 其为人之本与。”人要追求立身根本, 孝道就是根本, 孝顺父母就是大孝道。在家敬父母, 何须远烧香。父母活菩萨, 尽孝要及时。

二、孝顺莫欠账, 尊亲勿留级

人之孝可行而不可忘, 人有孝心, 就有漂亮心, 就有慈悲心, 就有美满人生。尽孝者, 不做不近人情事, 不做不通人性事, 不做不合人道事。人无孝顺, 犹如唱戏, 其中的苦乐悲欢, 皆是假装, 形同虚设。无孝德, 便无家德;无家德, 便无功德可言。现实生活中, 孝道淡忘, 身不庄重, 意不闲定, 色不文雅, 气不和平, 话不温存, 语不徐简, 心不光明, 量不宽大, 志不坚定, 事不妥当, 不爱其亲而爱他人,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 是悖德悖礼。乃至父母晚年物质生活无保障, 不是让父母得吃好、穿好, 有安全感。

世俗不孝有五:一为懒其四肢, 无视父母之养, 视父母成遗忘的角落。二是喜赌博, 好酗酒, 游手好闲, 花钱津津乐道, 对父母小里小气, 赌博款、敬神钱、吃喝费、面目钱, 却出手大方。三是积财货, 私妻子, 听妇言, 乖骨肉, 不理睬父母, 不顾父母疾病, 只为自己儿女。自家住新房, 父母住老屋, 甚至住在车库、杂物间;儿女有病, 关怀备至;父母生病, 置之度外;餐馆吃饭, 打包狗食;商场购衣, 只为儿女, 无视父母衣食住行。四是好勇斗狠, 惹是生非, 危及父母, 加父母之累, 陷父母不义, 添父母之忧, 有使父母坐卧不安、心紊杂乱, 为大不孝也。五是满足口腹之欲, 只图自己享受。言常出口过, 行常生怨恶, 举手投足间, 都在关爱自己的子女。不孝父母, 形形色色。娶了媳妇忘了娘的儿子、不管公公婆婆, 只顾亲生父母的媳妇, 都该认真践行孝道。因此, 孝顺切莫欠账, 尊亲请勿留级。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孝而亲不待。今朝不尽孝, 他日遗憾悲,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 遗憾和悔恨会让人倍加心痛, 不要等到有心有力时再尽孝, 你等得了, 年迈衰老的父母, 未必等得了。岁月无情, 生命危脆。比尔盖茨说, 世上最不能等的, 不是金钱事业, 而是孝敬父母。必须立足当前, 及时尽孝, 不要等到无亲可养, 无老可依时, 才想到孝顺父母。不及时行孝, 会使人终身遗憾。要去履行这个轻而易举的孝道, 无论怎么懊悔, 也不能挽回。世上很多事, 在你想做而又有能力, 却未能去做时, 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忙不是借口, 常问自己:“忙些什么?为谁而忙?忙忙碌碌, 有何意义?”你的心在哪里?时间就在那里。且不能“心盲”和“心忘”, 一张高学历文凭, 无法抹杀你对父母应承担的孝顺责任;病榻前的嘘寒问暖, 也不是金山银山可交换。为自己享乐而忙, 不向父母尽孝, 会让人瞧不起。为人子女, 别忽视责任, 别逃避现实。从来都没有成功人士因常看父母而影响事业的。人生憾事千千万, 没有孝顺最堪伤。一桩生意的失败, 可找机会弥补;生活和事业上的跌倒, 可以从头再来、东山再起。父母若离世, 想怎样尽孝?都无济于事了。孝顺不需要大量金钱投资, 也无需丰厚的物质补贴, 父母在乎你及时行孝, 在乎你小小的物品、简短的问候, 在乎你心灵的沟通, 在乎你的音容笑貌。

三、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对父母尽孝, 没有任何理由, 不受客观限制, 无需用时间来衡量, 无需用优美语言来赞美, 也无需用精湛的词藻来颂扬。把你捧在手心, 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把博大精深的爱, 无私地给了你, 你是父母的结晶、家庭的延续;不要讨厌父母的唠叨, 以致无意间产生隔阂和代沟;不要等到受挫之后, 才明白父母所说是金玉良言;翅膀未硬, 总想摆脱父母, 展翅高飞, 不要等到一波三折后, 才知道父母的怀抱最温馨。对父母的感恩, 该用点点滴滴的实际行动来体现, 为父母做件小事, 也是孝顺, 当父母为你呕心沥血时, 说声谢谢;当父母疲劳时, 倒杯水, 泡杯茶, 一句真心话, 一段宽慰言, 疾病陪护、倾心聊天、老花眼镜、遮阳帽子、廉价手杖、保健食品、日常用品, 皆可令父母心满意足、弥足珍贵。一处住房, 或许一片砖瓦;一个电话, 或许一次口信;几百元金钱, 或许是一枚含着体温的硬币, 在孝的天平上, 它们等值。行孝不纵情傲物, 忤逆则骨肉成仇。对父母貌恭而不怀仁, 口说而心不诚, 则口是心非。孝不在大, 在一举手、一投足间, 犹如江水,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须自知以为戒。身正是永久不坏的势力, 孝道是永远可靠的资本。行孝道不如广大为好, 除忤逆不如断根为妙。仁心爱父母,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趁父母有生之年, 给经历了大半生艰难困苦的父母, 给予心灵安慰, 使父母的老年生活, 无怨无悔, 安度晚年, 福满寿延。

年迈的父母, 自己觉得智力体力, 大不如前, 正在衰退, 子女也不像从前一样需要他们的爱, 这是父母晚年最大的自责和悲哀, 必须真心实意体谅父母。儿女牵挂父母, 父母依靠儿女, 这是生活中最朴素的幸福。

四、百善孝为先, 治国平天下

古代圣贤, 尊崇百善孝为先, 无一不恪守孝道, 无一不是大孝子。父母在世, 应事事以父母为先, 处处以父母为主, 时时不忘父母, 才是真正尽孝。行孝靠自己, 是人天福报的基础。想要离苦得乐, 必须力行孝道。父母教训, 不忘于耳, 目见其形, 口言其诚, 心致其情, 则大孝始成。

《孝经》说:“孝治一身, 一身斯立;孝治一家, 一家斯顺;孝治一国, 一国斯仁;孝治天下, 天下斯升;孝事天地, 天地斯成。”孝是人立身之本, 修身之基, 是人之规, 德之范, 孝道即人道。无论身在何处?位居何级?都离不开孝, 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不孝违天理, 违人道。孝是子女一生的作业, 一字一世界, 一念百世心;存孝道, 明心见性;孝顺父母, 感怀亲恩, 怀家报国。要用一辈子的付出去照顾关爱父母, 把心用在沟通上, 用在自始至终上。尽孝道, 蕴之为德行, 行之为道义。孝道, 上可盖天, 下可载地, 高不可近, 深不可测, 舒展可盖天地, 收卷则不满一只手大;尽孝道, 无天怨, 无人非, 无物累, 无鬼责, 其魂不疲, 其心不愧, 其人福气, 一心定而万事得。按孝道去做, 小孝治家, 让父母生活好, 使家庭和谐, 相敬如宾, 长者仁德, 子女贤慧。孝道, 一人用之, 不闻有余;天下行之, 不闻不足。心中有孝, 养性修身。恪守孝道, 可忘卑贱, 名利不动志, 富贵不骄奢, 私欲不动心。尽孝道, 小用得小福, 大用得大福。

每个人都有梦想, 十三亿人的梦想, 共同组成了中国梦, 聚集着孝文化的正能量, 释放的人越多, 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就越大, 孝道就充盈, 家庭就和谐。关爱今天的父母, 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大学》言:“一家仁, 一国斯仁;一家让, 一国斯让。”良性循环有赖于大家给力行动, 有赖于孝道的传递, 充分发挥孝道的正能量, 就能收获孝道带来的福慧。“孝事父母, 敬事长上, 和睦乡里。此乃先祖前贤之格言, 凡我族人自当遵守, 毋违不孝不悌不义不仁, 如有虐待父母妇婴及仗势欺人太甚者, 经教育无效者, 任何公叔乡里都有权也有责代受害者申诉。”2检视自己对父母的孝顺;匡正孝心, 事父母, 竭其力, 不色难, 大修行;洗去不孝父母的污垢;治理不孝父母的毛病和言行, 过程就是自我教育, 自我修养, 自我净化, 自我完善。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孝, 修身行孝道, 就能家齐国治天下平。

注释

11.梅州叶氏族谱家约 (清乾隆十一年, 1746年, 叶氏十九世菱生公订, 距今近260年, 1995年秋叶氏后人辑修) 。

孝悌 篇8

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文化中, 几乎包括靴、履、屐等在内的所有鞋型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之中都格外重视诠释孝的内涵。比如在汉魏以及隋唐之际, 人们便开始将一定样式的鞋饰作为孝的重要象征, 用以表达子女的寸草之心。除此之外, 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古代, 老人举行祝寿仪式时, 子女往往会赠送鞋履表达自己的孝心。有趣的是这样的习俗不仅盛行于民间, 连皇室之中亦是如此。传闻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之际, 在临近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为自己的父亲唐太宗李世民送上了许多双亲手缝制的六合靴以示孝道, 并表示此去路途遥远, 恐难再见, 唯有将每年寿宴之时奉上的寿靴提前送给父皇, 聊表自己的孝悌之心。

古人在利用鞋履传递孝道的时候, 不仅注重生孝的表达, 同样死孝也一样重视。在丧葬礼仪中, 鞋履被人们视为一种标识血缘和情感的替代物。一般而言, 老人去世之后, 家属会穿草鞋或麻鞋作为丧鞋。这种丧鞋又被成为“苞屦”, 变称“菲屦”。在古代汉族丧葬仪式中, 丧鞋源自“五服”规范, 其始自周代。五服范礼之中, 老人去世后, 生者按照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定穿孝时间和衣服类型。服饰主要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5种, 其中也规定了每种服饰中所穿的鞋饰:斩衰、齐衰所穿的鞋子, 制作十分粗劣, 古称“散屦”;大功, 亦称“布衰”, 其丧鞋为人工制作较粗的鞋子, 古称“功屦”;小功同缌麻, 亦称“麻衰”, 其丧鞋一般为草鞋。在民间将这种丧鞋又叫做孝鞋, 鞋子的布面通常为青灰色或白色。晚辈为长辈戴孝则在白鞋面后跟部中央饰一红布条, 意为“后来红”或“后代红”。

在古代守孝三年的背景之下, 越是近亲越是要穿上白鞋, 旁系属戴孝, 且即使是近亲也要按亲疏远近来区分穿上白鞋的时间。由此可见, 单单是一个白鞋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人情世故。对于重生死的古人来说, 丧礼是孝道的终极表现, 而在这个终极表现里面, 鞋无疑担纲了重要的主角。无论是颜色的选择还是鞋子样式都在体现着人伦孝悌。

【孝悌】推荐阅读:

上一篇: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教育下一篇:顺产患者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