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的点面结合

2024-10-24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精选11篇)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 篇1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 教会学生能写内容翔实、言词畅达、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其核心。为此语文教师做了不懈的努力, 笔者不揣浅陋, 提出“四结合”教学原则, 以求大家指正。

一、作文训练与学生日记、周记相结合

不少学生谈作文而变色, 有“作文作文儿, 难死小人儿”之叹, 原因之一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于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让学生有话可说, 畅所欲言, 而写日记、周记就成为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前提和必要补充, 它是多数学生过渡期的台阶。日记、周记的难度较小, 范围较宽, 既可以长篇大论, 也可以三言两语, 降低其起步的难度, 就会感到入门成功的快感, 进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学生写日记、周记的过程中,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共同关注的事件, 逐步引导学生在字数上、在话题上不断进步, 不断提高。高一、高二可以把日记、周记作为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因为日记、周记的写作比较自由, 不大注意其规范性, 所以在高三就要把训练重点转移到适合高考需要的大作文上, 我们相信, 有高一、高二写作日记、周记的基础, 高三的规范作文也一定会精彩无限, 大放光芒。

二、作文训练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 联系校内生活, 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积极写作, 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在校时间较长, 对校内生活较熟悉, 出现一些热门话题实属必然, 抓住学生耳闻目睹的事件展开讨论, 可以畅所欲言。教师“掌舵”, 学生“开船”, 除作语法修辞方面的更正外, 教师不作大的改动, 观点上更是不能过早地站出来下“定论”, 有些问题可以永不下结论。这样就不会闭塞学生的言路, 束缚学生的思想, 教师只需不时将敏感、新颖的话题提出, 引起兴趣, 起到“一石入水, 泛万层涟漪”之功效。在审阅学生习作时, 出现不足、缺陷是正常的, 指出这些问题时可用“减法”, 而及时发现并充分肯定每一位学生观点中的合理因素, 则是保护学生发表意见积极性的至关重要的一点。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 主要在写作技巧、言语分寸等技术方面给予由浅入深的指导, 使学生不仅敢说敢写, 而且会说会写。如2010年秋季, 学校举行了趣味运动会, 由于比较新鲜, 在热火朝天的比赛结束后, 学生情绪激昂, 抓住这个机会展开讨论, 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共写出与此相关的包括引发学校教育问题思考的文章的近100篇, 大大拉近了每位学生与作文的距离。再如, 学生的值日问题、损害公物问题、早恋问题、师生关系问题等等, 教师均可与学生共同探讨, 但要注意导入的新颖、问题的适宜、讨论的及时、话语的新鲜等事项。

(二) 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

式和学生共同讨论一些社会热点话题,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

今日学校的学生, 明日的社会栋梁,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 在任何时代、社会都不能算是真正优秀的学生。可以以《中国青年报》为主窗口, 以班级为主要舞台, 使学生在写作中受教育, 在受教育中锻炼写作, 形式多种多样:甲方乙方辩论对抗赛形式, 小品表演形式, 班内、校内征文形式等等。话题可以是《电脑聊天之我见》、《社会公德法庭开庭》、《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影响以及我们的对策》、《孝敬父母, 中华美德》、《交通规则, 城市文明的保障》、《我看贪污腐败》、《国际风云变幻, 风景这边独好》、《偷菜之“偷”》等等。问题不要堆砌, 欲速则不达, 教师须把握教育时机, 点击问题的要害, 逐步使学生对社会、社会问题有个正确的看法, 这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很有好处。

三、作文训练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教材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思想内容对学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作文训练与课本相结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 结合课文培养学生联想、想像能力

联想是由甲及乙的联系、对比, 其侧重点是抓甲、乙事物间的异同点, 分为相同联想和相异联想;而想像则是对甲或乙这一事物或概念的具体化, 也就是学生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的过程, 亦即心理学上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 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侧重点是合理和创造。在学生学过《项链》之后, 可以续写, 也可以写《我眼中的“马蒂尔德”》;学过《故都的秋》, 可以仿写《古城的秋》;学过杜牧名篇《阿房宫赋》后指导学生写一篇展开联想想像的文章《我游阿房宫》;在学了一系列有关秦与六国得失问题的讨论文章后,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 写一篇《我与苏秦谈合纵》的文章;《项羽之死》之后, 联系《垓下之围》及《高祖本记》中刘邦与诸将讨论汉兴楚亡原因的名段, 参之苏轼、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写一篇《我眼中的项王》或《给项王进一言》的文章。总之, 教师应抓住课文中敏感、有趣的话题, 及时给以指导, 让学生张开联想、想像这一对翅膀, 在作文王国里自由翱翔。

(二) 结合课文中古今中外名著名段, 引导学生阅读名

著, 从而提高对问题的洞察透视能力,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长期以来, “学生腔”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语言尽快脱离“学生腔”呢?则当首推古今名著的耳濡目染。可指导学生就指定的名著书目中选择一二研读, 并开展专题分析讨论会, 定会受益匪浅。高考作文《赤兔之死》、《孔明是怎样失业的》、《最后的战役》、《孙悟空悟理, 花果山传经》便是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并汲取营养的成功范例。

四、结合世界观、人生观, 使作文训练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之一, 作文训练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上,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无数作家成才的事实也说明了作文与成才的密切关系。我的做法是紧密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 诸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助人为乐”等, 命题“我爱国, 我刻苦”, “我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我是雷锋”等。

摘要:中学作文训练需要做到与日记、周记相结合, 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与课本内容相结合, 与世界观、人生观相结合, 以不断提高思想品位和作文水平。

关键词:中学,作文,教学,结合,原则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 篇2

大家好,今天我所要跟大家分享的教学心得叫做“重视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恳请各位老师指教。

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菜鸟教师,总是会一些迷茫,语文应该教什么,怎么教?问问教学前辈,他告诉我,每篇课文后面的要求就是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渐渐地,我开始明白,语文教学概括起来就是七个字:“识、写、读、背、说、作、习”。重点是:“识、写、读、作”,重中之重是“读”和“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因此,语文教学要更加重视语言的学习与实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我认为学生对字、词、句、篇知识的掌握与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

用通俗的话说“读写结合”就是 “读中学写”、“读后练写”。“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读写训练,可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读写结合起来呢?下面就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几点做法。

一,从读入手,以读促写。

1、重视积累,大量阅读。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大量的时间充分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理解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课后,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引导学生进行背诵,并有意识的在小练笔或习作中进行运用。只有这样,文本中那些优美的词句,深刻的思想、惊人的智慧才能化为自己笔下流淌的文字,使学生言之有物,挥洒自如。例如,学了《小桥〃流水〃人家》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文章,要求学生在写作时注意运用本文的词句和抒情方法。

此外,应多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比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作笔记、写心得、记日记的好习惯。这些素材的积累,将会为孩子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孩子们在读的同时,老师要交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而不是看了就忘了,记性好忘性大。要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要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做好批注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中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写作的练习。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在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先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能够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为写作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

在学习课文《鲸》时,孩子们学习了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和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并在短文中恰当的使用几种基本的说明方法。这样不仅增加了习作的趣味性,也使学生对课文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2、读写结合,还应为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

有人说作家就是儿童,因为他们都有无际的想象力。那么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更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在教授课文《草原》时,老舍先生描写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引导孩子们在想象中朗读,读完让孩子们交流:你愉快了又和作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动作行为?同学们交流之后马上练练笔。有的孩子就写了:“要是我来到这么美丽的草原上,我一定要在地上翻好几个滚,打几个倒立,直到我的劲儿都使不出来了,我才静静地躺在草原上欣赏着白云朵朵的天空。”

3、读写结合,要勤练笔进行习作练习。

“常常做,不怕千难万阻;日日行,不怕千山万水。”勤写勤练,才能练出好的作文。只有经常动笔,反复推敲,不断探索,才能从不会写到会写;从不愿写到想写;从凑字数到文思如泉涌;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上语文课,孩子们就准备好练习本,准备随时练习写句子,写片段。多鼓励孩子们写日记,养成用笔记录生活的好习惯。练习成篇的作文应根据各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进行。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不能一味贪多、囫囵吞枣。在练习内容上,也应由简到繁,由浅入深。低年级应侧重于说话、写话;中年级应强调较为有序的句段、语段,后再练习写简单的文章;高年级应致力于篇章,尽可能地要求言之有序、言之有物。写作的练习方式也力求多样,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培养孩子兴趣入手。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阅读中的不足,为读引路,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进而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更全面。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能正确引导学生多读多写,把读与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好每篇文章在读写结合中的载体作用,就能全面提高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 篇3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

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前苏联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时,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因此,作文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捕捉生活题材,发现身边奇闻趣事,使他们进入“让我来说”的最佳状态尤为重要。

春天到了,让学生到野外去接受春天的洗礼,在春辉里,分享呼吸。学生们像一群快活的鸟儿飞向自然。第二天,我让他们把自己洞察到春的信息说一说,他们极其踊跃,纷纷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蝌蚪卵成串浮在水面上”“小蛇探出了脑袋”“柳树冒出了嫩芽”……我乘机引导,要求他们将刚才说的内容用笔写下来。顷刻间,孩子们都流畅地写下了春天的感受,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听说训练

说能促进想,促进写。从信息加工的过程看“说”和“写”二者均属于信息输出,都是个体的思想、观点或情感的表达,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为了使表达的内容准确、清楚,无论说话还是写文章,开始之前都有一个构思过程——确定表达的中心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和考虑叙述的先后顺序等等。由于说话要求随机应变、见机行事并要立即作出反应,因此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说话能力,可以为写文章打下良好基础。

学完一篇课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鼓励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以“小练笔”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学生们被小女孩悲惨命运所震撼。通过对文章的讲析,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把小女孩命运同自己对比;有的假设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他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原来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了听说的铺垫,引导他们把自己想说的用不同的形式写下来。有的给小女孩写了一封信,邀请她到我们中间来生活;有的给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我有一粒幸福的种子,在我的辛勤培育下,幸福之花开啦,我将她轻轻摘下,捧在手里,我要将她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能和我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今天。”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重在实践。在平时教学中,我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或情感。将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精心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对生活中所持的不同观点,如“开卷有益”“开卷未必有益”这两种观点,我因势引导学生围绕这两个观点,展开辩论。他们互相协助,上网查资料,各自摆出自己的论据,在辩论过程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去说服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人沟通,与人交流,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运用语言文字交流的技巧。

总之,培养学生的听、说与读、写能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让学生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都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 篇4

一、理论依据与深层反思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 其核心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还包含四大属性或四大要素, 即“情境”“协商”“会话”和“意义建构”。可见, 创设“情境”是前提 (而多媒体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手段) , “协商”与“会话”是协作学习的形式, 对促进学习群体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即真正完成意义建构) 有重要的意义。“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这就要求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机械外加”者, 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器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 “小语四结合”教学改革的实验探索目标是建构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 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二、点面结合, 实验探索

“小语四结合”低年级作文教学实验, 主要表现为以下鲜明的特征:以“动”为突破口, 以创设情境为纽带, 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以“训练表达”为内容, 同时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欲、表现欲有独特的作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改变了“一支粉笔打天下”的局面, 以其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黏贴、剪辑、组合技术, 变静态的情景为动态的动画, 使一定的时空背景得以“活化”,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语四结合”中、低年级作文试验中, 我们十分注意发展儿童的口头语言, 提高听话、说话能力, 学会普通话, 并不断提高其规范程度;开展了“四个说”的实验, 即“激发兴趣乐于说, 大胆发言敢于说, 讲究规范科学说, 富于想象创造性地说”。

“四结合”作文教学, 我们的特色是提早起步, 开展“七有实验”。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后, 在学生学会电脑打字的基础上, 我们让学生用拼音从写一句话入手, 写拼音日记。在日记中, 训练观察, 训练表达, 尤其注意培养“认真观察, 实话实说, 实话实写”的习惯, 从小打下做人和写好作文的基础。其次, 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作文综合训练”, 做到“七有”: (1) “有趣”——创设愉悦氛围, 激发写作兴趣, 寓教于乐。 (2) “有用”——在计算机电脑网络交际中发展书面表达能力。 (3) “有心”——争做生活有心人, 不断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4) “有法”——从“生生互动, 协作学习, 析改反馈”中学会各种写作方法。 (5) “有度”——强调目标意识, 利用电教功能, 不许进行“高八低八度教学”。 (6) “有序”——循序渐进, 分项突破, 整体推进, 步步打牢基础。 (7) “有恒”——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操作技能, 持之以恒地强化打字表达练习和网络评价能力。以上七个层面通过教学流程的构建, 使之具体化。

在教学中, 教师如能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使学习者在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关的情况下学习, 置身于特定情境中, 不仅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心理, 而且还可以调动儿童的情感与学习, 并在观察、体验、思考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 不稳定, 缺乏一定的目的意识支配, 而创设情景则能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这一难题, 对学生体会意境, 进入角色, 调动其想象力有很大的帮助。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家乡的明天会更美好》时, 着力下好“四盘棋”:

(1) 课前观察, 有心细心。引导学生在观赏家乡的美景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在观察中发现美感受美, 并通过表象积累, 获得第一手材料。

(2) 创设情境, 再现“原形”。在学生对家乡美景留有印象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软件再现所见景物, 学生从视觉到思维, 按“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根据画面, 学生观摩时逼真、形象、可信度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把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 作为习作素材, 就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忧。

(3) 丰富表象, 唤起联想。观察与思维、想象同步。要培养创造力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脑能在过去认识的基础上构造没有经历过的物或形象的能力。”而中低年级的孩子正处在想象力培养的“智力发展的敏感时期”,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 努力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同步。

(4) 整体入手, 析改“特景”。教师把自己电脑上的信息传到每个学生的电脑屏幕上 (包括文字声音) , 学生根据屏幕上的内容进行“细节还原”, 进行网络析评, 多向反馈, 通过自改、互改, 共同提高作文水平, 最后在共同赏析“佳作”时体验成功的愉悦。

此外, 在“四结合”实验中, 我们还通过以下层面的尝试使之优化、内化。

1. 以“电脑日记”为突破口, 激发习作欲望

兴趣是作文成功的先导, 是学生习作形成能力的前提条件, 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充分说明学习趣在“求学, 获知、感悟”等智力活动中的积极功用。“四结合”作文实验强调“开篇成文”, 讲究整体概念, 要求能写出一篇几句话的短文。而日记正是提供儿童的动笔机会, 能达到日积月累, 真实记录思想, 表达感情、锤炼文字、表达能力的目的。学生学会编码打字后, 将日记的形式转换成人机对话, 孩子们把计算机当做自己的“知心朋友”, 每天向自己的“知心朋友”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或告诉它今天自己最高兴的事, 或告诉它最有意义的事, 或告诉它最有趣的事, 或告诉它新学到的知识……这里既有叙述的欢欣, 又有通过脑手并用, 在屏幕上不断外化自己的思想, 用那一个个美丽的汉字, 跳动着自己思想火花, 进而感到成功的欢乐。在计算机这一媒体的催化下, 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极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养成一种习惯。

2. 以读写结合为切入点, 激励创造思维

多媒体网络进入课堂, 那动感、声、形具备的画面, 设计恰当的练习,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儿童的眼、脑、手, 更充分体现了儿童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的输入、监控和评改功能, 把握好某些课文的作文教学契机, 进行当堂上机作文, 能使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教师在教学《古诗二首》中的《小池》时, 通过播放电脑多媒体光盘, 展现夏季小池的美景, 再反复诵读理解诗意后,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要求学生展开联想, 充实诗人仅用四句话所描绘的美景, 看谁写得更生动。这时, 学生兴趣盎然, 开动脑筋进行合理想象, 并努力描绘生动画面, 展现诗句, 然后在屏幕上分别加以展现。教师通过网络适时点拨、表扬激励、对比修改、好中比优。通过生生互动, 师生合作, 不仅找到了差距, 矫正了“盲点”, 而且在析评修改中写作能力得以提高, 使诗情画意更加浓烈, 更具个性化和人格化, 既加深了学生对诗境的理解, 又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还引发了学生产生想象, 有效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3. 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 促使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发展

审视传统教学, 执教者往往因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局限“无法分身”, 而在“四结合”作文教学中, 在设计CAI课件时充分考虑到人机交互作用,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时加以评价。通过“双向反馈、网络导评”, 在动态信息传递下, 使学生的认知不断深入, 教师变“教”为“导”, 变“显性化”趋向“隐性化”;而学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从“隐性”趋向“显性”, 进而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率。

鉴于中低年级儿童倾向于形象思维、对事物浮于表面、直观简单的认识这一特点, “四结合”作文教学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 通过生动的画面或故事, 展示说话写话的场景, 或通过实物展示平台指导状物作文。

仅以言语交际对话课《我的课余生活》为例, 我们抓好以下环节: (1) 选择典型场景, 从录像图片、照片中指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 (2) 课前设计软件, 课中利用三维可视画面, 再现生活特写事件。 (3) 看中导说, 突出重点, 自说互评, 积极参与。为了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的作用, 我们还不断采用放大、缩小、定格、再现等技术手段, 开拓思路, 引思导说, 将画面情景与感知紧密结合起来, 进行口语交际对话。一方面把教者口述作文的思路在电脑上全方位显示, 另一方面又利用交互原理, 当堂运用微机“速写”作文之后, 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技术, 根据学生“速写”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分析, 对重、难点进行“解析”再处理, 最后当众评价及时修改。

政治教学中的“三个结合” 篇5

一、课堂教学中坚持“三个结合”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途径。教学中必须自觉地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者结合起来,我的做法是:备教材,把准知识点;备学生,确定思想点;教学中把知识点和思想点相贯通,启发诱导;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精讲多练,努力体现知识的说理性和教育的针对性。

如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同学甲认为,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能满足人民生活的多种需要,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应鼓励其自由发展。同学乙认为,个体和私营经济是私有制经济,追求利润是他们的生产目的,其中的一些人为了牟取暴利,做出了不少违法乱纪的事情,必须加以限制不允许其发展下去。”以这个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这几种认识都不完全正确,都是片面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只要是合法经营,就对社会主义经济起了积极的补充作用。个体、私营经济处于从属地位,既然要看到积极作用,也不可忽视消极的一面,确定有牟取暴利的行为,应通过经济立法、加强行政管理,既不能“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不允许发展”,而是要鼓励其适应发展。通过研讨,同学们达到了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外活动中体现“三个结合”

为了达到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都得到提高的教学目的,改革单一的教学方法,配合课堂教学,积极组织课外活动,使学生经受锻炼,扩大知识面,受到实在的思想教育,特意安排了社会调查。如为突出以国情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在地的体现”为中心,从不同方面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做了改革前后的对比。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在学生的头脑中加深印证了所学的内容,从根本上提高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治的正确认识,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和为国成才的决心。学生们在总结收获时谈到:这样的活动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也锻炼了我们自己,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在考试中落实“三个结合”

讲现实性、实践性很强的教材,如果只满足于课堂上的说教和考卷上一字不差不满分,就完不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殊任务,达不到育人的目的。如何在考核中将知识、能力、觉悟结合起来呢?

1.考试内容插进联系实际,有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如讲“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原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联系当前实际,谈谈现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并存的必要性。”

2.实行口头考试,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应变能力。每次讲课前,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口头提问,既考查了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知识竞赛、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增强了艰苦奋斗意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应变能力。

3.笔试和实行行动挂钩,通过“四看”力求学、用、知、行统一。一看考试成绩是否与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相统一;二看考试成绩是否与热爱集体、奋发向上的表现不脱节;三看考试成绩是否与遵纪守法的行为相一致;四看考试成绩是否与言行一致。具体措施:一是反复动员,讲明目的,强化动机,形成强大的正确舆论;二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正气,促进自学;三是开展小指标短距离竞赛评比活动,最后才能定结果。

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同学们思想进步,遵纪守法,考试成绩也在全县名列前茅。实践使我感到:没有单纯的智育,也没有单纯的德育,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把“知识、能力、觉悟”结合起来。

浅析新闻写作中的点面结合 篇6

一、把握好选题中的“点”和“面”

在一个新闻选题确定之后, 对于许多年轻的记者来说, 最大的难题是不知道该采访哪些对象、针对采访对象要怎么问, 只能顺着采访对象的自由发挥信马由缰, 结果写作过程异常艰涩不说, 呈现出来的稿件也是一塌糊涂, 不仅受众弄不明白报道要说明的问题, 就是记者本身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笔者认为, 确定一个选题之后, 不妨在选题反映的一个“面”中确立几个“点”, 围绕这几个“点”来进行采访写作, 这样一来, “点”所指向的采访对象不但非常明确, 点与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也随之清晰可见, 采访脉络自然就呈现出来了。

拿一名记者初春时分针对草地螟泛滥成灾采写的消息“农民防治草地螟不可麻痹大意”为例, 这名记者分别采访了贩卖农药的商贩和农委的农技人员。笔者认为, 这名记者采访起步时就犯了一个错误, 把贩卖农药的商贩作为了采访对象的主体, 通过他们贩卖农药时的道听途说来转述所谓的新闻事实, 而真正的采访主体对象———农民却不见踪影。选题中“农民的麻痹大意思想”是从哪里反应出来的?首先给人的感觉就缺乏事实依据;其次, 对农技师的采访也仅现于介绍如何减少草地冥的危害, 并附加一些农药涨价的相关内容, 看完稿件后, 让人觉得“风马牛不相及”, 与选题中“农民防治草地螟不可麻痹大意”的报道重心越拉越远。笔者认为, 不妨在这一选题中确定几个关键词“农民”、“不可”、“麻痹大意”, 这样一来, 采访对象显而易见, 再通过采访对象本身对待草地螟的态度来呈现事实依据, 接下来就是顺藤摸瓜让相关的农技人员说明麻痹大意会造成的危害, 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了。

二、报道重心要明确, 切忌点面模糊

许多记者在写作时, 由于把握不住新闻报道的关键点, 虽然不乏准确的采访对象和丰富的采访内容, 然而呈现的结果总不能一针见血, 让新闻报道贬值。

记得一位记者采写了一篇“克隆车”的稿件, 报道中被“克隆车”的当事人和交警支队的工作人员一应俱全, 当事人在采访中说明了自己从没来过某市却有某市违章记录的疑惑, 交警人员也针对开车族做出了应该带好执照和相关手续的相应提示, 受众了解了有这样一种现象存在, 但“克隆车”的危害到底有多大却需要受众来猜想, 新闻报道的立意模糊不清。笔者在给这名记者改稿时, 直接把“克隆车”将由对方车主缴纳开具罚单的钱款, 同时也给警方调查制造极大障碍的结果告诉给了受众, 这样一来, “克隆车”的危害究竟是什么受众一听便知, 使新闻报道的目的和价值体现了出来。

三、不可忽视写作过程中的逻辑顺序

一篇流畅的稿件不仅能让受众很快明白新闻事实, 也能让受众获得听觉美感。在写作过程中, 常见的结构格式有按照重要程度先后为序的, 有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的, 再就是按照逻辑顺序加以组织, 前两者的规律性比较明显, 而对逻辑顺序的把握是对记者感知力、表现力的考验。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 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一一介绍说明, 凡是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 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笔者看到一名记者采写了这样一篇稿件, “某某党支部为某小学贫困学子奉献爱心”, 记者分别采访了受资助的孩子、学校教导处主任和捐款人, 从采访对象的选择到涉及的“点”、“面”设定都比较到位, 但却让人觉得缺乏流畅的美感, 问题就在于记者在写稿时只是把采访对象的录音简单地罗列在了一起, 缺乏对采访对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 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录音没有产生相应的逻辑关系, 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也就显得杂乱无章, 不但说服力不强, 更缺乏流畅的美感。笔者改稿时, 在保留记者录音的基础上, 针对采访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按照逻辑顺序重新进行了编排, 以一名受资助孩子的感受作为切入点以体现事件的结果, 再通过教导主任的录音来说明, 这些贫困孩子受益是源于学校和社会联动组织的扶助行为, 正所谓有因才会有果;第二个孩子的录音不但再次肯定了这一行动的意义, 他在困境中的自强不息也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捐款者, 紧接着就是捐款者自身被这些孩子所打动、所感染的切身体会的表达。前后录音的串连, 使事件内部的发展规律呈现得非常明显, 稿件的说服力也随之增强, 笔者正是通过采访对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把稿件中原本条理不清的关系理顺了, 让受众在了解事件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流畅的听觉美感。

习作中的“双结合” 篇7

一、与阅读结合

1.仿写

北师大版的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诗歌,这些诗歌形象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四年级下册《大地的话语》是一首现代诗,教学时,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诗中的重点词语,找出诗中各小节的异同。之后,我给学生一个框架进行仿写。学生写出了:假如你是雨滴,请到我的胸前尽情玩耍。这里有美丽的田野,连绵起伏的山川,一碧千里的草原。你可以在草叶上荡秋千,在树枝上蹦迪。不论你怎么调皮,我都会觉得可爱。习作离不开借鉴和模仿,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仿写练习,既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补写

由于中心表达的需要或篇幅的限制,与课文相关的内容不能“穷尽”,有些内容只得简而言之,或略而不写。而根据教学的需要,通过练笔,化虚为实,化简为详,补充与课文内容对应的画面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展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例如,教学《草原》时,我首先交待任务,引发兴趣:“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他们是怎样话别的?请以话别为题,写一段老舍与蒙族人民告别的话。”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明确话别是双方的,蒙族人民和老舍他们各会说些什么呢?这样,通过课文对应画面的描述,学生不仅掌握了话别的写作方法,而且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续写

续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北师大版的不少课文都具有供读者想象的空间,在阅读中引导把握课文的语言空间,拓展语言情境,想象语言情节,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例如,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开头,续写一段话。这些续写是课文内容的创造性延伸,是课文情境的合理性推测,能使学生对课文中心的感受达到新的境界,做到将读写融为一体。

二、与活动结合

1.游览活动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获得丰富的表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学生作文的兴趣在具体形象面前,具体的情境中更容易被激发。在指导写《桥》这一主题单元作文时,我结合“初显身手”,先带领学生游玩了家乡的古桥———华美桥。回来之后,我抓住时机:“同一个地方,为什么会建有两座桥?你了解这两座桥的历史和故事吗?”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我稍作点拨“家乡的桥美吗?请夸一夸家乡的桥,或你想为家乡设计更先进、造型更优美的桥吗?”由于学生在游玩和搜集活动时已获得了一些材料信息,这时进行习作,并不用冥思苦想,所以学生的写作情绪特别高涨,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写出了具有个性化的文章。

2.德育活动

学生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在活动中育人,在活动中成长,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每年临近清明节前夕,我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山城祭扫烈士墓,学习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光荣事迹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些是德育的好教材,也是习作的好素材。活动前,我先向学生说明此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及与作文的关系,增强学生参与此次活动的目的性,主动性、自觉性,之后我带领学生参观了烈士墓,聆听了烈士的事迹,采访了山城人民勤劳致富的事迹。写作时,我指导学生从这些活动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因为这些活动是学生亲自经历过的,感触当然特别深,此时进行习作练习,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吗?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论结合 篇8

一、重视高中理论教学

现行的高考内容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而学生能力的欠缺往往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学生理论分析能力的不足又是其能力欠缺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一面。笔者在粗略统计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发现, 主观题曾考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分析、主次矛盾、现象与本质、原因和结果等主要理论观点, 而考生能准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个观点、某个原理, 做到史论结合, 恰到好处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不多。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 对基本理论似懂非懂, 能做某些分析, 但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 达不到应有的高度与深度。第二, 不懂基本史学理论, 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意识, 解题只能就事论事。第三, 由于基本史学理论的欠缺而导致学生不能恰当运用理论分析问题, 甚至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成为中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话题。

二、加强史论结合教学

光是理论学习还不够, 当前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仍不足, 即使是理论学习的内容非常充足, 但仍然做不到真正的史论结合。譬如会出现史论貌合神离, 仅有理论没有史实, 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等现象。所以加强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 把抽象与具体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实质上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其概括为论从史出。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脱离具体的历史问题进行空洞的分析说教, 这样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应该尽量去挖掘教材, 分析史料, 从史料中找出所蕴含的理论, 这样的思维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个内容, 教学目标上有“通过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能否避免, 结合同时代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必然性、偶然性的观点去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事实上, 通过基本史实的分析以及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学生应该能概括出历史事件出现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从而引出即使没有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也会有鸦片战争的爆发这一观点。第二, 运用有关理论从多角度阐释历史, 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放到历史材料的分析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是指导实践。学习历史理论并非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学习历史的目的是运用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史论结合教学,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活动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一是将历史理论渗透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之中, 融入史实的分析当中, 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在讲经济发展要符合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时, 要求学生举出《天朝田亩制度》、“大跃进”、苏联经济建设等事例。二是通过一定的课堂习题训练, 将理论与具体历史事实结合起来, 可以是选择题, 也可以是主观题。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基本任务不是学理论, 也不是死记硬背历史基本知识, 而是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得出理论, 并将理论与史实结合起来, 从而培养学生辨析新的历史现象的能力。三是注意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内容是历史基本事实的阐述, 很少涉及原理。但基本事实的阐述并非没有规律可循, 可以通过知识内在的联系体现出来, 这种联系包括横向和纵向的。因此历史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把具体的历史问题放到历史整体的相互联系中去把握。例如讲14~16世纪时的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重大历史事件, 我们就不能把它们当成彼此孤立的事件来讲述, 要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因而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促成新航路开辟, 而且带来了殖民扩张, 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 于是出现了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则是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游泳教学中的水陆结合原则 篇9

1、有利于初学者游泳技术表象的形成

针对于游泳教学内容的学习, 教师应以陆地讲解和示范为主, 利用陆上的固定支撑和良好的视觉感应讲解技术动作, 这样会降低动作的难度, 利用视觉感应帮助学生形成动作表象, 使学生们能更加清晰的领会动作要领, 然后在进入水中获得游泳技术的实感, 这样有利于动作技能表象的形成和对动作技术的顺利掌握。

2、有利于教师对游泳技术的传授

教师在上课时需要对游泳技术动作进行讲解, 并在课上对共性错误进行纠正。但是由于受到水环境的影响, 学生们在水中的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够很好的领会教师的意图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进度, 这时教师需要运用水陆结合的原则, 让同学们在陆地领会老师的技术讲解, 在水中进行动作的体会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对学生们的共性错误进行纠正时也应运用水陆结合的原则, 学生在陆上通过教师对错误动作模仿和水中模仿才能更清楚的从各个角度看到自己的错误动作, 这样才会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3、水陆结合原则使游泳课堂组织更加合理化

游泳课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合理的把握水、陆练习的比率, 一般在游泳的教学中是水陆结合、以水为主。但是, 在以水为主的前提下, 应注意陆地的练习时间, 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始终在水中练习会消耗很大的体力, 当身体疲劳时技术动作会发生变形, 这样不但没有达到练习的效果, 反而容易形成错误的技术动作, 一旦定型后便很难改正, 所以在游泳教学中只有合理的安排水陆练习比例, 才能使游泳课的课堂组织更加规范、合理。

二、水陆结合原则在游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水环境对人体生理机构的影响

运动表象是在运动感觉、运动知觉的基础上, 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 它反映动作在时间、空间、速度和力量上的特点, 如对身体位置、动作幅度、方向和速度的表象。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视觉表象和动觉表象的结合, 最终形成运动定势, 这样才能迅速而正确的掌握动作。

视觉表象是指学生们看到过的动作在头脑中的重现 (教师和同学的动作示范) 。动觉表象是指在运动时, 肌肉肌腱本身以及关节表面所形成感觉的重现。在陆地的模仿练习中, 学生对教师的示范无论是从身体的位置还是从学生视觉方位上都比较容易形成清晰的视觉表象;学生在陆地模仿练习时, 由于不受到水环境的影响, 肌肉肌腱本身以及关节表面形成的感觉很显著。所以在陆地模仿时学生通过动觉表象和视觉表象很快的形成了运动表象, 对技术动作有了泛化的掌握。

但是, 到了水中由于水对人体视觉和听觉的影响, 特别是初学者在水中很容易失去视觉、听觉感应, 学生们在进行游泳运动时, 身体位置经常发生变化, 而位于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对于感受人体在空间的体位变化、直线运动和旋转加速度运动的变化, 以及保持人体平衡等机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在水中前庭器官会因为耳中的进水, 从而影响人在水中的方位感和平衡感, 所以学生在陆地模仿练习时形成的运动表象此时全部消失, 因而在陆地的正确动作在水中变成了错误动作。

2、不利于学生动作技能的转换

在运用水陆教学原则时, 学生们通过教师在陆上的讲解、示范很容易掌握动作的概念, 并在头脑中形成对动作技术形成表象, 由于陆地模仿动作做的比较到位、准确, 给学生自己产生了一种掌握动作要领的假象, 但学生进行水中练习时错误动作便会出现, 与陆地模仿时的正确动作会出现偏差。这是因为水陆环境的不同, 练习时本体感觉上有很大的区别。

三、结语

水陆结合原则在游泳的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合理运用水陆结合原则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提高教学的质量, 但是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以上的论述提出下面两点建议:

1、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运动, 陆

地模仿练习是教学中的一种手段, 但不能以陆地模仿作为学习技术的主要方式, 运用水陆结合原则时应该以水中练习为主、陆上模仿为辅, 水陆适当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水陆结合原则在游泳教学中的

应用需要教师掌握好教学的组织, 应按照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合理的安排本每次课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应进行具体的分析, 必要时上岸讲解、示范和纠正, 减少陆上集合讲解的次数, 保持学习和练习的连贯性, 避免由于上岸次数过多而影响教学进度。

参考文献

[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1]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

[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学校教材[2]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学校教材

浅谈汉字教学中的“ 形义”结合 篇10

一、夯实基础:由“形旁”推想“字义”

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文”交替安排,有关识字方法的教学,较多地集中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一)《口耳目》一课,运用图示、象形字和现行汉字进行比较、连线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由此引导学生学习几个简单的独体字,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识记。更重要的是,由“图示、象形字”,学生初步了解了汉字的造字方法,这对今后汉字的理解和识记起到很好的奠基作用。

在一年级诸多“语文园地”中,较多地开始识字写字方法的教学,比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个偏旁成为新字,通过汉字各个部件的拆解与合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汉字大多是由形旁、声旁构成的意识。课本安排的“扌、、艹、木”等偏旁,在众多的形声字中多为表形的。一年级学生认识了这些偏旁,对今后汉字的学习和识记,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只是认识或会写课本中出现的那些字,还应对此类偏旁的字做归纳和总结。像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有个提示“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和方法的练习。4组字分别是含有“月、、目、扌”等偏旁的字。有学生说他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教师可以就此进行启发:我们还发现什么呢?学生可能发现了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木字旁的字和树木有关……在学生畅谈发现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规律:“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再由此推而广之,对先前学过的字进行一次复习和提升。如,带“讠”的字,多与语言有关;带“纟”的字,多与丝线有关;带“氵”的字,多与水有关等等。这样,形旁意识就会在学生脑海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学生将来就能通过字形推想其字义,也可以根据字义推想其字形,这是非常重要的识字方法的教学,是将来语文学习的根基,是可以让学生受用终生的。

可以说,第一学段的语文教科书,在由“形旁”推想“字义”方面,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识字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掌握汉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提升认识:由“字义”推想“形旁”

在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听写“社稷”一词时,一位优秀的选手却将“稷”的“禾字旁”写成了“示字旁”。第二现场的钱文忠教授说得好:“如果这个孩子知道‘稷是指古代一种粮食作物,他就不会把它写成示字旁,真可惜!”类似的现象在小学生中同样常见。比如“神、祥、祷”等字,学生就常写成了“衣字旁”。这样的字为何会写成“衣字旁”呢?第一学段的教材中清清楚楚地进行过相应的教学:“衣字旁的字,都与服装、被子等有关。”难道“神、祥、祷”都与衣服有关吗?衣字旁的字,都与服装、被子等有关,那么示字旁的字,都与什么有关呢?……笔者分析,产生上述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回生现象。学生升上中高年级,学习的内容更广了,对原先已识的字以及所掌握的识字方法、规律会逐渐淡忘。因此,应适时对所学的识字、写字方法进行复习、巩固,同时还需要向更深更广处提高和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写字教学就应该在方法上做足文章。遗憾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二、三学段在这方面并没有给予有效的导引,除了三年级有7次“读读认认”“形近字组词”“形近字比较”等出现在各组的“语文园地”之中,其方式方法也是沿用第一学段“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并没有新鲜的、体现更加深入的方式方法。

曾听到于永正老师执教的一节五年级语文课《祖父的园子》,课伊始,检查预习,于老师请两名学生到黑板前,听写两个字:“帽、抛”。两位同学很容易地写出了这两个字。于老师评点:“帽”字右上角,不是“日”也不是“曰”,下边的两横不能挨到两边的竖,并在黑板上画出了“■”,说,这个部首单念“mào”,是个象形字,“王冕”的“冕”的上部分也是“mào”。接着,展示书法家手写的“帽”字进行赏析,然后,所有同学伸出右手,跟着教师写“帽”。教师边写边提示,“巾”的一竖要写得长一些,“冒”字上宽下窄,最后,全班同学齐读“mào”。一个简单的“帽”字进行这样不简单的教学,这给我们许多启示。

名师在前边引路,我们普通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和修炼。“示”在甲骨文中像祭神的石柱,所以,“示字旁”的字与神有关。古人崇尚信仰,认为吉凶祸福由神主宰,因此与吉凶祸福有关的字都用“示字旁”表示所含的意义。“祥”是吉祥的意思,“祷”是指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理解了带“示字旁”的字的字義,就可以推断这些字都是“示字旁”,而不会再写成“衣字旁”。问题是,类似这样的汇总与梳理,该在第二、三学段的什么时候进行呢?这样的汇总与梳理也可能因教材没有安排而缺失,那么,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就是一片混沌,他们拿起笔就信手而写,是对是错只能交由运气决定。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篇11

在作文教学中, “读”和“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复杂的由认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教材是最好的例子, 这就给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朝着这个方向, 我不断努力, 也总结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尤其是“读写结合”, 即在阅读教学中巧施小练笔这种做法感受颇深。从短、平、快的角度来看, 它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又能激发写作兴趣, 丰富写作内容, 提高写作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确实不失为一种省时有效的途径。从学生发展的长远来看, 无论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发展还是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二、在阅读中练写, 丰富素材

1. 模仿方法, 迁移内容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所以我们不能拘泥于课本, 被文本束缚, 而应从文本中得到启发联想, 挖掘课文中的写作素材, 寻求写作的基点。我常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某一段落的写法进行仿写。在训练一段时间后, 在段落仿写的基础上还可进行整篇文章仿写训练, 从段过渡到篇章。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课文形式的基础上选择新颖的、独具特色的内容写, 鼓励他们在写作内容上的求异思维, 从而力求在写作训练中反映出学生的个性色彩和创造精神, 进行形式上的创新。

2. 想象补白, 加深感悟

我们的教材中留有许多空白, 有时在人物对话中安排省略, 有时在故事内容上出现省略……这些空白悬念本身是有内容的。既可以是内容的深化, 也可以是内容的新解;既可以是情节的衔接发展, 也可以是情节的转折变化。这些空白之处为学生留下了极大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利用此空白启发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补白”, 这样既可以训练习作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要找准滋生点, 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瞻前顾后, 补充情节或空白, 这样就能给学生多一点倾诉情感的机会,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经验, 围绕一个知识点、情感点发散开去,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从而促进阅读, 增大语言训练的力度。

3. 延伸课本, 拓展思维

有的课文的结尾余意未尽, 续写的来源非常广泛, 留有想象续写空间。如《半截蜡烛》一文最后一句写道: “刚到楼梯口, 蜡烛熄灭了。”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结尾, 我在上课时就利用这个空白, 让学生想象蜡烛熄灭后的情景, 并以“蜡烛熄灭后……”为题, 让学生练笔。这样的拓展无处不在, 到处都是题材, 事事都能练笔;这样的续写处处令人感动, 句句都是真情的流露, 处处都是善良与激情, 梦想与希望。当我们一次次欣赏着学生一篇篇充满真情的作文时, 不仅被他们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所震惊, 更为他们善良的心灵所感动。

4. 角色转化, 培养语境

语境是伴随着交际活动展开而出现的言语交际环境。自觉地利用语境, 可以提高自己口头的和书面的表达技能, 这就是语境意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语境来指导写的训练, 使学生意识到读写结合是一种真实的学习需要和生活需要, 不是附加的任务。我在教学《螳螂捕蝉》一课时, 根据文章中“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一个结尾, 创设情境, 让学生进入吴王这一角色, 想象吴王第二天在朝堂上该如何向大臣们解释。这一次练笔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 充分进入角色去感受、体验、大胆想象, 还必须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完成这次言语交际。这样, 学生在明确了写作意图、写作对象、写作主体角色、交际关系、写作处境等语境因素后, 能很快地转化角色, 写出了预期的效果, 实际上也达成了复述课文这一目标。这种练笔方式可以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的对象意识、处境意识和角色意识。

5. 以“文”代“问”, 创新体裁, 放飞情思

上完一篇课文, 我们总会出一些问题或填空之类的问题, 这样学生的兴趣往往不是很高。在实践中, 我经常以“文”代“问”, 创新不同的体裁, 对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如学完《少年闰土》后, 少年闰土已给作者“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鲁迅, 能给闰土写封信吗? 闰土收到信又会在回信中说些什么呢? 这样将课文引向深入, 而且进行了书信的写作训练, 孩子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在尽情地驰骋与抒发后。再阅读老师推荐的《故乡》, 也就更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6. 改文扩文, 提炼语言

对课文的改写、扩写、缩写训练, 对任意一篇文章都可以进行。如改写文章, 就是引导学生在原文的基础上, 改变文章的体裁、结构或叙述方法等, 充分发挥想象, 对原文进行重组、加工的一种训练形式。可改写文体, 把《半截蜡烛》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将古代儿童诗《牧童》改写成小故事, 将《饮湖上初晴后雨》改写成一份游览简介。扩写可以扩写故事情节, 也可以扩写某处一带而过的细节。文章既可扩, 亦可缩,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篇幅较长的文章进行提炼, 抓住主要内容缩写, 利于加深理解, 又提高了阅读速度和概括表达能力。

7. 抒写心得、读后感, 深化感情

我们提倡写真, 孩子们笔下的应是“个性化的、自然的, 是充满特点的真情和情趣, 沉浸着美语和泪珠”的东西。真实的美从哪里来?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呢? 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句式和文章结构, 更应明白文章来源于生活体验。因此在学完一些文质兼美的课文后, 尤其是一些令人深思或让人动情泣泪的课文后, 我都启发孩子们进行进一步想象, 谈谈自己的感受, 并写下来。

三、在阅读中练写, 事半功倍

1. 化难为易, 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随文练笔, 由于都是片段训练, 而不是大篇作文, 因而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 再加上老师巧妙的引导, 也就是说, 这样的训练是阅读教学达到一定的火候时才开展的, 解决了学生作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 学生的创作是水到渠成的, 他们是积极主动地去创作, 而且是在较短时间内的“信手拈来”, 是学生最真情的流露。

2. 读写结合, 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

我们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如果我们能将来自文本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 自己的已有知识点被他人的视点所唤起, 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在同他人、文本对话时, 出现了与自己见解不同的看法甚至观点时, 才会促成新的意义上的创造。而“读写结合”就是让学生直接与文本、间接与作者进行对话, 将对话直接指向了学生的心灵深处。

3. 充分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我们教材中的许多空白, 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 留下了许多创新思维训练的着眼点。在进行“读写结合”时, 正是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大门, 而这样的想象又是以文本为依据, 而并非“天马行空”, 这样的适当展开, 想象也就是大胆而合理的, 更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化理解。对与阅读教学应该具有画龙点睛之妙和锦上添花之效。

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的突破口, 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 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 使学生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实现读写结合。以求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想象和创新能力, 激发写作兴趣, 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 “读”和“写”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个复杂的由认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

【作文中的点面结合】推荐阅读:

上一篇:无差控制下一篇:报纸新闻采编技巧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