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输式

2024-07-10

灌输式(共12篇)

灌输式 篇1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正道。这需要中学就给学生选择课堂的空间、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进而, 针对学分制, 升学考试制度必须调整, 由单一的学科分数评价、选拔, 改革为结合学生个性的多元评价体系。

在上周的中加国际论坛上, 温哥华教育局官员介绍了当地高中生的上课情况, 其中一张PPT引起与会者的兴趣。PPT显示, 温哥华高中第一课从早上8:30到9:49, 第二堂课从10:01到11:20, 都是79分钟。大家很好奇, 为何加拿大高中一堂课这么长, 而我国高中一节课一般为45分钟。

要是放在国内, 这么长的课时安排早已经被批为增加学生的负担, 严重违背素质教育了。就是45分钟的课时安排, 偶尔老师拖堂, 也被认为挤占孩子休息时间。

大家对此展开了讨论。有人说:“国内中学教师目标是升学率, 所以课堂上灌输式教学就不奇怪了, 这也是最简单的教学方法, 因此课时宜短不宜长。”另一位说:“总觉得国内课程很耗时间, 拖得长, 不以人为本。其实现在的课堂本就不正常。”

大家比较普遍的观念是, 教学的形式、方法, 决定上课时间的长短。我国高中教育是灌输方式, 所以上课时间不能太长, 否则效果不佳, 学生也很疲惫。而加拿大的课堂教学, 采取的是讨论式、探究式, 所以课时安排应比较长, 不然就难以充分讨论, 而由于课堂上学生是主导, 一堂课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结束了。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加拿大官员展示的高中课堂教学中, 全是学生讨论、参与的场景, 而且高中实行学分制, 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

这很令人感慨。大家对教育教学的理解, 其实并不差, 可是在现实中, 我国学校教育只重形式、不分析实质问题的情形却比比皆是。比如, 为给学生减负, 很多地方教育部门要求小学一定要在下午三点放学, 超出一分钟就是违规;对中小学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提出明确规定, 诸如高中不超过两小时;而舆论也一直关注学生书包的重量。

可是, 规定学生三点必须离校带来的问题是, 一些上班族家长根本没法接送孩子。有的地方想出的解决办法是, 在学校附近社区找房子, 安排人照顾。于是, 好好的校舍闲置, 家长却要另外出钱托管孩子。对此, 教育部门的意见是, 反正我们严格执行减负。至于学生的作业和书包重量, 如果真论作业时间, 国外的中小学生耗时也不短。有的小学就布置学生完成一个“项目研究”, 要去图书馆查资料、要写一个小报告, 这绝对不是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的, 而孩子们却乐此不彼, 原因是他们对此很感兴趣, 不觉枯燥和乏味。而我国中小学布置的作业, 全是抄写、背诵、计算。就是再好吃的东西, 如果让大家一天三顿都吃, 也会吃厌, 可我们的学校却坚持不懈地让同学们一遍又一遍地做机械式练习。

形式主义的结果, 大家已经目睹。45分钟的课时、三点就离校、声称并不多的作业量, 照样让学生不堪重负。除了“课堂减负, 课外增负”问题之外, 最主要的问题是, 每个学生精神负担沉重, 学习并不快乐, 普遍处于“被要求学习”、“被安排学习”的状态。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才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正道。这需要中学就给学生选择课堂的空间、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进而, 针对学分制, 升学考试制度必须调整, 由单一的学科分数评价、选拔, 改革为结合学生个性的多元评价体系。加拿大的中学之所以可以大量组织讨论课, 学生之所以可以无所顾忌地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就得益于这样的升学评价体系。如果他们的升学制度, 还是要求学生参加统一的考试, 并按考试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恐怕课时也就是45分钟, 再多的选修课也没有学生感兴趣。

从对学生负责出发, 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不能再搞形式主义, 做表面文章了。这只能把本来简单的教育变得很复杂, 贻误时机。

灌输式 篇2

稿件来源:焦作日报作者:谢 娟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久,必须有一整套经过不断锤炼、不断推广、不断提高之后得到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作支撑。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导和约束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企业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的过程;就是求大同存小异、统一思想的过程。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做久,就要不断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人的观念,涉及利益的调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长期的过程,只能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调整观念、统一思想,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的保证和推动作用?前提是要在企业内部灌输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观形成的统一行为,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它来自员工群体,普遍受到这个群体的欢迎和接纳。只有得人心的企业文化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员工素质高、责任心强?那是因为这些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多,对员工企业文化的培训重视程度高。企业领导干部要做企业文化的“传教士”。美国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无论多忙,每月都要为员工讲几次课。摩托罗拉等跨国公司在中国办的商学院开学时,公司老总都要过来授课。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向员工灌输企业文化,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在工作中思想统一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去工作,从而形成企业合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说,一流的企业,必须有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流的员工队伍从哪里来?靠企业自己培养,靠企业自己打造,靠企业文化吸引。

灌输式 篇3

【关键词】“灌输式”;“先学后教”;主导;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浓缩了我国古代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认识,传递着古圣贤智慧经验所蕴含的潜在力量,所以学习文言文能传承文明、提升人格。由于文言文在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跟现代汉语相去甚远,且和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加上古文阅读呈现样式和现代汉语阅读样式差异大,在教学中扫清阅读障碍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洋思中学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将通过分析传统“灌输式”文言文教学和“先学后教”这两种教学模式在文言文学习中优劣,并提出如何采取科学的方法使这两种模式有机结合,互相补充,从而促进目前的文言文教学。

一、“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

“灌输式”的文言文教学长期采用的传统模式可用教师+学生+课本+粉笔来表示,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以传授文言文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把教参里的知识点生硬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

(一)这种模式的长处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及时修改。老师所要教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修改,备课时老师可能会对教材、学生进行充分预设,但是课堂的学习主体是活的,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把握好主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收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每节课都有难点和重点,对于难点来说学生都不能真正的理解,表情可能是疑惑不解,所以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及时地调整授课的进度,或调整授课内容,或者改变授课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的内容一股脑儿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不用去思考,只要拿着笔记、背、诵。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种以“讲授──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多沿用“简介作者和背景──导入新课──翻译文章──记住重点字词──背诵课文──布置作业”这种陈旧的程序,忽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所以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生怕学生掌握不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总之,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有其成功的方面,但它的局限性使学生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厌烦,改革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文言文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首创并广泛应用且成效卓著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流程是:1.示标。2.指导。3.先学。4.后教。5.训练。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

1.自主学习环节:本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阅读课题,对重点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查阅、积累、记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分组查找、交流、记录全组共同的生字,并由组长牵头进行检测、反馈生字词掌握情况;小声试读全文,小组交流、明确长句断句;以致反复朗读直至熟练。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检测并反馈。

3.出示目标(文言文学习目标通常设置为:①读②译③析④背等四个目标。对于篇幅较短的课文,可将预习和展示训练融为一体即将四个目标在一节课内完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则要分预习课和展示训练课,要两课时完成;预习课通常完成目标①读②译,展示训练课完成目标③析④背。)

4.学习过程

(1)读:在这个环节中,要极其侧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小组内读文→组内展读课文,小组齐读→班内展示朗读,班级齐读。

(2)译:此环节侧重于基础性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记录共性疑难→班内释疑解疑→记忆重点词句解释→独立疏通文义→小组推荐学生译文讲解→其余学生补充、纠正、完善。

(3)析: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训练

出示目标→组内回顾文章内容→结合习题、批注加深理解→品析优美句段→写读后感→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小组汇报,组间补充、纠正→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拓展延伸→教师小结或学生汇报小结。

(4)背:本环节侧重于训练学生目的性记忆的能力

学生独立背诵→先背下来的同学到黑板展示默写→后背下来的同学在组内背诵展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二)这种模式的长处

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提前布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去查资料、与同学合作学习来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网上查阅资料,主动地去查阅相关的书籍,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在这个查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去掌握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做好标记,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流,再不懂的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最后做一些练习来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

(三)这种模式的弊端

这种教学模式适合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对于一些相对“懒”的学生来说这无外乎增加了他们的课外负担。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身边有充足的资源,比如网络资源,书籍资源,方便学生去查阅。

总之,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也不例外,但总体来说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恰当地运用文言文教学模式,优化文言文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新型文言文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因此,在摒弃其过时落后因素的同时,对其合理成分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和适当运用。“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与“先学后教”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取所长、相互补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需要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自主地去识记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在课前要给予明确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课堂中采用创设情境,多角度诵读,学生自主翻译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巩固练习的环节,把“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中的优点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文言文绽放出它独有的光彩,成为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一类文章。

总之,教师在设计教学形式时,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模式,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他们不仅能真正学懂课本所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熊俊峰.文言文语感教学的操作步骤[J].中学语文,1999,01.

[2]崔素云.立足吟诵、添新加趣──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例说[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9.

灌输式 篇4

一、“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

“灌输式”的文言文教学长期采用的传统模式可用教师 + 学生 + 课本 + 粉笔来表示,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的以传授文言文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八字真经”,被许多教师奉为至宝,他们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线, 把教参里的知识点生硬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

(一)这种模式的长处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及时修改。老师所要教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修改,备课时老师可能会对教材、学生进行充分预设,但是课堂的学习主体是活的, 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把握好主要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 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收获。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情和反应随时调节授课方式和内容,师生交流的机会较多,师生的关系较融洽。每节课都有难点和重点,对于难点来说学生都不能真正的理解,表情可能是疑惑不解,所以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师要及时地调整授课的进度,或调整授课内容, 或者改变授课方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讲的内容一股脑儿的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不用去思考,只要拿着笔记、背、诵。没有完全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来。

这种以“讲授──接受”为主的教学模式比较强调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语言的运用,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不利于学生文言文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多沿用“简介作者和背景──导入新课──翻译文章──记住重点字词──背诵课文──布置作业” 这种陈旧的程序,忽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所以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 一味强调接受。2. 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 以诵记为中心, 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 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生怕学生掌握不了这节课的知识点。

总之,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有其成功的方面,但它的局限性使学生不能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会越来越厌烦,改革新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文言文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首创并广泛应用且成效卓著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一般流程是:1. 示标。2. 指导。 3. 先学。4. 后教。5. 训练。

(一)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的一般流程

1.自主学习环节:本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阅读课题,对重点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查阅、积累、记忆,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并且分组查找、交流、记录全组共同的生字, 并由组长牵头进行检测、反馈生字词掌握情况;小声试读全文,小组交流、明确长句断句;以致反复朗读直至熟练。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基础检测并反馈。

3. 出示目标(文言文学习目标通常设置为:1读2译3析4背等四个目标。对于篇幅较短的课文,可将预习和展示训练融为一体即将四个目标在一节课内完成;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则要分预习课和展示训练课,要两课时完成;预习课通常完成目标1读2译, 展示训练课完成目标3析4背。)

4.学习过程

(1)读:在这个环节中,要极其侧重学生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仿读→小组内读文→组内展读课文,小组齐读→班内展示朗读,班级齐读。

(2)译:此环节侧重于基础性学习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结合注释了解文章大意,记录共性疑难→班内释疑解疑→记忆重点词句解释→独立疏通文义→小组推荐学生译文讲解→其余学生补充、纠正、完善。

(3)析:本环节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技能的训练

出示目标→组内回顾文章内容→结合习题、批注加深理解→品析优美句段→写读后感→小组内交流、讨论,统一见解→小组汇报, 组间补充、纠正→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拓展延伸→教师小结或学生汇报小结。

(4)背:本环节侧重于训练学生目的性记忆的能力

学生独立背诵→先背下来的同学到黑板展示默写→后背下来的同学在组内背诵展示。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良好。

(二)这种模式的长处

这种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体。老师提前布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去查资料、与同学合作学习来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网上查阅资料,主动地去查阅相关的书籍,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在这个查阅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去掌握相关的一些知识点,更好的理解作者写作时的思想感情。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不懂的知识点可以做好标记,拿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交流,再不懂的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最后做一些练习来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把学与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真正地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

(三)这种模式的弊端

这种教学模式适合自觉性比较高的学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学生,对于一些相对“懒”的学生来说这无外乎增加了他们的课外负担。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身边有充足的资源,比如网络资源,书籍资源,方便学生去查阅。

总之,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也不例外,但总体来说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当前的教育形式,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文言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恰当地运用文言文教学模式,优化文言文教学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新型文言文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传统“灌输式”文言文教学模式,虽然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它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因此,在摒弃其过时落后因素的同时,对其合理成分应当重新加以审视和适当运用。“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与“先学后教”并非完全对立,它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只有将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运用、各取所长、相互补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更好地掌握相关的文言文知识。文言文的学习一方面需要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自主地去识记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在课前要给予明确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课堂中采用创设情境,多角度诵读,学生自主翻译理解,教师适当点拨,巩固练习的环节,把“灌输式”文言文教学中的优点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优点有效地结合起来,让文言文绽放出它独有的光彩,成为学生爱学,老师爱教的一类文章。

灌输式 篇5

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只有少数人喜欢奥数或英语,总得来说,就是最怕灌输应试教育。

下面我就具体来阐述。

论数学的思想灌输 篇6

能力是指主体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数学能力与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有关。技能是指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去完成专门任务(解决特定的问题)的能力。显然,技能和能力都与知识密不可分;但学生在任务(问题)面前如何对知识和运用这些知识的途径进行选择,使得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达到多快好省,则是一项超越知识本身的心理活动。因此,把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并列起来是合理的;但也应看清楚,这三者的顺序是由低到高,在教育、教学的意义下是后者更重于前者。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对于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重要性的认识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

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订、1996年5月第1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在第2页“教学目的”中也规定:“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是指: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界定“思维能力”一词的四个主要层面时,指出第三层面是“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第四层面是“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份大纲维持了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提法(第1页);并指出数学规律“包括公理、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及其联系,数学思想、方法和语言”(第24页);坚持在对解题进行指导时,应该“对解题的思想方法作必要的概括”(第25页)。这是建国以来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关注最多的一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些共识。

二、数学思想方法

(一)思想、科学思想和数学思想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从大量的思维活动中获得的产物,经过反复提炼和实践,如果一再被证明为正确,就可以反复被应用到新的思维活动中,并产生出新的结果。本文所指的思想,都是那些颠扑不破、屡试不爽的思维产物。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思想就成为他们进行思维活动的细胞和基础;思想和下面述及的方法都是他们的思维活动的载体。每门科学都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思想,而科学法则概括出各门科学共同遵循和运用的一些科学思想。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首先,数学思想比一般说的数学概念具有更高的抽象和概括水平,后者比前者更具体、更丰富,而前者比后者更本质、更深刻。其次,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方法三者密不可分:如果人们站在某个位置、从某个角度并运用数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那么数学思想也就成了一种观点。而对于数学方法来说,思想是其相应的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方法则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中学数学中出现的数学观点(例如方程观点、函数观点、统计观点、向量观点、几何变换观点等)和各种数学方法,都体现着一定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一类科学思想,但科学思想未必就单单是数学思想。例如,分类思想是各门科学都要运用的思想(比方语文分为文学、语言和写作,外语分为听、说、读、写和译,物理学分为力学、热学、声学、电学、光学和原子核物理学,化学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生物学分为植物学、动物学和人类学等;中学生见到的最漂亮的分类应该是在学习哺乳纲动物时所出现的门(亚门)、纲(亚纲)、目(亚目)、属、科、种的分类表,它不是单由数学给予的。只有将分类思想应用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时,才能成为数学思想。如果用一个词语“逻辑划分”作为标准,那么,当该逻辑划分与数理有关时(可称之为“数理逻辑划分”),可以说是运用数学思想;当该逻辑划分与数理无直接关系时(例如把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分为工、农、兵、学、商等),不应该说是运用数学思想。同样地,当且仅当哲学思想(例如一分为二的思想、量质互变的思想和肯定否定的思想)在数学中予以大量运用并且被“数学化”了时,它们也可以称之为数学思想。

(二)数学思想中的基本数学思想

在数学思想中,有一类思想是体现或应该体现于基础数学中的具有奠基性和总结性的思维成果,这些思想可以称之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思想含有传统数学思想的精华和近现代数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并且也是历史地形成和发展着的。

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处处渗透着基本数学思想。如果能使它落实到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思维活动上,它就能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方面发挥出一种方法论的功能。

(三)思路、思绪和思考

我们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还经常使用着“思路”和“思绪”这两个词语。一般说来,“思路”是指思维活动的线索,可视为以串联、并联或网络形状出现的思想和方法的载体,而“思绪”是指思想的头绪。“思路”和“思绪”实际上是同义词,并且它们都是名词。

那么,另一个词语“思考”又是什么意思呢?“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作为动词,它反映了主体把思想、方法、串联、并联或用网络组织起来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由此可见,“思考”所产生的有效途径就是“思路”或“思绪”;“思路”或“思绪”是“思考”的结果,是思想、方法的某种选择和组织,且明显带有程序性。对思路及其所含思想、方法的选择和组织的水平,反映了学习者能力的差异。

(四)方法和数学方法

所谓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途径和行为方式中所包含的可操作的规则或模式。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了许多运用数学思想的手段、门路或程序。同一手段、门路或程序被重复运用了多次,并且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便成为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达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经过推导、运算和分析,以形成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

数学方法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二是精确性,即逻辑的严密性及结论的确定性;三是应用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

数学方法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一是提供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二是提供数量分析及计算的方法,三是提供逻辑推理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的发展,与数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强化正好是相辅相成。

宏观的数学方法包括:模型方法,变换方法,对称方法,无穷小方法,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实验方法。微观的且在中学数学中常用的基本数学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逻辑学中的方法。例如分析法(包括逆证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穷举法(要求分类讨论)等。这些方法既要遵从逻辑学中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又因运用于数学之中而具有数学的特色。

(2)数学中的一般方法。例如建模法、消元法、降次法、代入法、图象法(也称坐标法。代数中常用图象法,解析几何中常用坐标法)、向量法、比较法(数学中主要是指比较大小,这与逻辑学中的多方位比较不同)、放缩法、同一法、数学归纳法(这与逻辑学中的不完全归纳法不同)等。这些方法极为重要,应用也很广泛。

(3)数学中的特殊方法。例如配方法、待定系数法、加减法、公式法、换元法(也称之为中间变量法)、拆项补项法(含有添加辅助元素实现化归的数学思想)、因式分解诸方法,以及平行移动法、翻折法等。这些方法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起着重要作用,不可等闲视之。

(五)方法和招术

如上所述,方法是解决思想、行为等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是思想的产物,是包含或体现着思想的一套程序,它既可操作又可仿效。在选择并实施方法的前期过程中,反映了学习者的能力和技能的高低;而在后期过程中,只反映了学习者的技能的差异。

所谓“招术”“招”字应正为“着”字,本文仍用传统的“一招一式”的说法。是指解决特殊问题的专用计策或手段,纯属于技能而不属于能力。“招”的教育价值远低于“法”(这里的“法”指“通法”)的价值。“法”的可仿效性带有较为“普适”的意义,而“招”的“普适”要差得多;实施“招”要以能实施管着它的“法”为前提。

例如,待定系数法是一种特别有用的“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用待定系数法根据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出解析式可看作第一“招”;根据顶点和另一点的坐标求出解析式可看作第二“招”;根据与x轴交点和另一点的坐标求出解析式可看作第三“招”。这三“招”各有奇妙之处。哪一“招”更好使用,要看条件和管着它们的“法”而定。教师授予学生“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最根本、最要紧的“法旨”就在于让学生明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中自变量、函数值和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的对应关系;对于一般的点和特殊的点(例如顶点及与x轴的交点),解析式可以有什么不同的反映。而这样的“法旨”,恰恰体现了对应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由此看来,我国古代传说中经常提到的某些师傅对待弟子“给‘招’不给‘法’”的现象,在现代的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

灌输式 篇7

灌输原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灌输的实质是一种宣传教育活动, 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一定社会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 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不会自发地产生, 只能通过家庭的熏陶、社会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获得, 因此重视通过教师的施教与引导, 把人类美好的道德价值观系统地、循序渐进地从外部输入学生的心灵, 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及行为。灌输原则既符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也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因而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1. 灌输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将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政治、道德等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 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深刻而稳定的心理结构, 外化为个体意识、行为习惯及道德实践。强调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同时, 努力维护社会所倡导的政治思想、政治秩序,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包括三个阶段:首先是灌输阶段, 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把符合社会要求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灌输给受教育者, 为受教育者将这些内容转变为自己的思想奠定基础。其次是内化阶段, 即受教育者自觉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 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最后是外化阶段, 即受教育者把个体的意识和动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2. 灌输原则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契合性

灌输原则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遵循强化规律, 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上往往存在轻易肯定或否定的倾向, 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以致从功利角度去思考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积极灌输健康思想, 正确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根据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科学的灌输, 才能使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风气成为主流。

3. 灌输原则也是有力应对青少年价值观念混乱的需要

当前正处于传统道德失范、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尚未完全建立的社会急剧转型时期, 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泛政治化、非理性化等不足之处。在方法论上, 对于灌输原则的过分依赖,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 使灌输原则面临发展的困境。

首先, 灌输原则存在着教条化倾向。灌输从本质上讲就是从外部输入某种思想, 把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强加于受教育者。就教育目的而言, 灌输使教育者的目的、意图通过说服、规劝、奖惩等方式使学生接受所讲授的内容;就教育内容而言, 灌输使教育者将具体的信念、价值观当成“真理”来传授而忽视其他价值观的存在;就教育方法而言, 灌输原则很少考虑受教育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接受, 简单采用强制的手段和措施, 因此具有教条化倾向。

其次, 灌输原则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内外因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道德的主体性在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中起决定作用。而灌输原则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 以道德灌输作为促进受教育者发展的根本动因, 由此导致了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

二、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19世纪末2O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出于对传统教育的不满与批判而提出的。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等特征。国内部分学者认为, 当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效能不高源于我国采用的灌输原则, 走出当前的灌输困境的出路是实行无灌输道德教育。无灌输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合理性。

1. 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 注重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

无灌输道德教育认为灌输的强制性和单向性会使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 从而导致学生失去道德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因此强调尊重学生的道德判断, 主张让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及社会实践中选择并坚持实践自己信奉的道德准则, 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而且无灌输道德教育注重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 努力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 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无灌输道德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 主张学生的道德需要来源于其道德实践, 品德形成和发展也是在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实现的。

尽管无灌输道德教育在克服灌输原则的不足方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具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由于片面强调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 而忽视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极易走向放任主义和相对主义。针对当前中西方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所带来的价值冲突及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道德滑坡, 如果一味地贯彻无灌输道德教育, 大多数青少年学生由于其社会阅历和思维发展的局限性, 往往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很难通过自己的道德判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有的可能会在道德实践中迷失自我或道德堕落。

此外, 无灌输道德教育强调自由选择, 忽视了教育引导的作用。在大多数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判断和选择能力薄弱的情况下, 如果教育者只是鼓励自由选择而对科学的道德价值观不加以积极引导, 将会使学生陷入是非、美丑界限模糊的道德困境。

三、灌输原则和无灌输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 传统的灌输原则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是非善恶观念, 确立正确的价值标准。而无灌输的道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和道德实践能力。如果将二者相结合, 即学生的自主选择与教育者的灌输引导有机结合, 取长补短, 实现优势互补, 将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坚持灌输原则,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

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文化,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 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 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 针对多元文化带来的价值观迷茫, 教育者应该通过无灌输道德教育向受教育者展示自己的道德立场和价值理想, 帮助学生进行价值选择, 让学生在多种道德价值中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 履行自己的道德权利和选择自由。

2. 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 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

当前, 越来越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识到隐性课程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 教育者利用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工作完全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的规律。通过显性课程的学习, 受教育者可以获得思想品德的知识, 但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还需要教育者创设特定的情境, 让受教育者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并通过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灌输原则主导显性课程, 以无灌输道德教育引领隐性课程, 做到显性灌输与隐性灌输有机结合, 大力提倡环境灌输、行为灌输、舆论灌输、校园文化灌输等, 将理论灌输融入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潜移默化地将先进的思想意识灌输给青少年学生, 增强灌输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 将创新灌输方法与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相结合

灌输的方法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的。在灌输的环境以及主客体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的基础上, 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灌输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创新灌输方法, 切实提高灌输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逐渐摒弃强制灌输的做法, 将以灌输者为中心的单向灌输模式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双向互动式的灌输模式。

要将灌输原则与无道德灌输教育有机结合, 就不能再把青少年学生当作教师灌输道德教育原则的“美德袋”, 而是要把其看作具有积极自我意识的道德主体, 将他们真正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通过平等对话沟通, 启发他们的思维, 创设道德分析和道德判断的情境, 积极培养其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实践能力, 助其养成主体性道德人格。

参考文献

[1]杨倬.道德灌输与无灌输的道德教育.江汉论坛, 2005 (9) .

[2]刘静.全球化视野下的道德教育: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学与管理, 2003 (8) .

[3]刘惠.走出困境:“无灌输道德教育”及其现实意义.教育探索, 2005 (4) .

灌输式 篇8

在这一语义界定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可以将灌输分为注入式灌输与渗入式灌输两种形式。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有组织计划和目的进行的教育活动,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注入式灌输方法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把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显性的、集中的、正面的、直接的方式输送和传递给社会成员, 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种方法。而渗入式灌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把社会所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通过隐性的、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输送给社会成员, 使其形成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的一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的重要方法。但是, 这两种方法在运用中有较大区别:第一, 从两者实施的态度看:注入式灌输强调统一性与权威性, 多以传授、服从、执行为特征, 强调理直气壮, 不容置疑, 耳提面命, 诲人不倦, 某种程度带有“你讲我听, 你打我通”的意思。而渗入式灌输则讲究多样性和平等性, 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和权利, 平等待人, 注重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选择性, 力求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效果。第二, 从两者的工作模式看:注入式灌输是一种显性的、集中的、系统的、直接的和输入性的宣传教育。它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突出教育者的角色地位, 注重言传, 教育时常常引经据典、苦口婆心, 把社会倡导的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理论及其体系、渊源等毫无保留地、直截了当地、旗帜鲜明地传授给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 以求“入耳入脑”之功效。而渗透式教育则是一种隐性的、分散的、选择性的、间接的和体会性的熏陶教育。它更注重隐蔽教育意图。在工作中尽可能不暴露自己的目的, 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 发挥教育客体的主体作用, 通过教育者的熏陶和引导, 使他们在充分的自主意识的支配下, 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内容, 更好地实现“入眼入脑”的效果。第三, 从两者实施的内容和过程看:注入式灌输时, 必然长篇大论, 和盘托出, 大刀阔斧, 千叮万嘱, 追快求全。而渗入式灌输则如同春风细雨, 循序渐进, 渐入佳境, 水到渠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注入式灌输与渗入式灌输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一, 两者的目的性相同。都是为了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 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都服务于社会生产和发展的总体目标。第二, 两者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一般来说, 注入式灌输理论性、系统性、原则性较强, 以直接、显见的方式教育对象,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了更广泛的层面, 更注重于人们的社会性、共性的发展, 有利于突出其特有的导向意义。而渗入式灌输通过特定的情境起到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积极作用, 以间接、隐蔽的方式陶冶对象, 通过形象化的手段感染受教育者, 可以起到注入式灌输无法达到的作用。和注入式灌输相比, 渗入式灌输具有更为形象、生动、具体而自然的特点, 更有利于个性化的发展, 正好可以弥补注入式灌输的不足。

2注入式灌输与渗入式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对于注入式灌输而言, 首先, 要注重灌输与人的主体性的结合。

(1) 要重视注入式灌输的层次性和人的主体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理解人、解放人、发展人, 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但是,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人们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人对社会的服从和认可, 忽视或淡化人的主体性, 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客观存在的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功能和价值, 不能引起教育对象的共鸣, 从而削弱了灌输的效果。在这种“忽视人的主体性”的教化过程中, “灌输”逐步演变成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命令式”、“填鸭式”的单一的强制性的教育方法。正是这种方法引起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与反感。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让“灌输”正确回归, 实现“灌输”与发挥人的主体性相统一, 避免一把钥匙开万把锁。 (2) 要引导人们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自觉接受“灌输”有机统一起来。使人们充分认识理论灌输的必要性, 认识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提高自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 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从而提高接受理论灌输的自觉性。

其次, 注入式灌输要注意把握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

(1) 要增强注入式灌输的实用性, 注入式灌输内容的死板、形式老套是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因此必须坚持灌输的实用性。要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从大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发展、贫困、教育等问题出发, 多解决实际问题, 避免空洞直白的强硬灌输, 注重情感交流与互动。 (2) 必须反对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规律必须适应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内在要求。然而传统的灌输却严重地违背了这一规律。其具体表现就是以“任务”意识代替教育意识, 以急功近利的操作代替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这样做的后果, 一是使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主义盛行, 因为这种做法本身关注的是事 (任务) , 而不是人 (人的思想道德) , 以完成“任务”了事。这种现象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二是强制灌输。因为要完成任务, “立竿见影”的唯一办法就是强制灌输。因此, 要正确地坚持“灌输原理”, 就必须尊重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规律, 克服和反对任何形式的急功近利的功利化倾向。

对于渗入式灌输而言, 由于其自身特点, 要在灌输工作中注意两点:

(1) 要把握渗入式灌输的方向, 渗入式灌输虽然是隐性的, 但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宣传教育活动, 这种灌输形式内容丰富但不系统, 容易接受但不易评价, 渠道多样但不易控制, 因此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灌输的核心内容, 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其基本内容, 以教育对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这些以多种形式和手段渗入人们心中, 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 再外化为个体的言语和行为。

(2) 要拓宽渗入式灌输的渠道和途径。必须全面地建立渗入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体系。具体实践中应注意:

(1) 最大程度地把渗入式灌输运用于思想政治教学, 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好效果。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也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两课”教学体系, 并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 社会上有很多生动、典型、激动人心的事迹, 值得学生去思考和探讨,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 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并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 寓德育于教学。

(2)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积极作用。环境是人的哺育者, 环境以其自身独特的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熏陶人, 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因此,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不仅有利于提高和改善社会环境质量, 而且有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 促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通过创造扶正祛邪、除恶扬善的良好社会环境, 通过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设施建设,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 实现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结合。比如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一种非常好的环境教育的方法。良好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学校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3) 注重教育者自身的示范作用。教师处于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 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高雅的谈吐、整洁的衣着、优雅的仪态、高尚的德行等等都在无形中潜入他们的心灵, 在他们心灵深处沉淀下来。

(4)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进行渗透式灌输教育, 积极探索实现校园网络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匿名性的特点, 是多种政治力量都想争夺的新阵地和新领域。因此, 我们应注重运用现代科技灌输手段, 从争夺新世纪舆论阵地的高度出发, 要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教育主网站, 不断拓展教育空间, 又要善于用现代传媒手段, 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 增强网上灌输力度, 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上、网下工作合力,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总之, 注入式灌输与渗入式灌输的目标都是一致的, 主要是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矫正人们对灌输的误解, 使其自觉地接受灌输, 同时改进注入式灌输的方式、方法, 切实优化灌输效果, 全面加强渗入式灌输力度, 双轮滚动, 全面推进, 应是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者工作的新思路。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创新的发展, 学术理论界对“灌输”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论。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 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不要灌输”。要坚持灌输这一原则, 这一点基本得到了学界的认同。所以在当代社会, 教育者不得不灌输的原则指导与灌输方法的死板强硬、教育对象的反感厌恶就形成了十分尖锐的矛盾, 因此转变人们对灌输的态度 (包括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态度) 、创新灌输方法就十分重要。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注入式灌输,渗入式灌输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毛泽东选集 (第3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列宁.列宁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5]贾喜平, 任健.思想道德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我国“灌输”理论研究综述.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6]张国政, 刘晓梅.谈列宁的“灌输”理论在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灌输规范不如培养习惯 篇9

在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 寻找答案, 意在通过主体的努力再结合研究、探讨的氛围来达到吸收、认同并培养习惯的目的。

首先, 让学生自己动起来组织材料, 收集信息。

很长一段时间, 我们教师总是自己为教学内容去做好一切准备, 从开始备课就习惯了没有学生的参与, 课堂也就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久而久之, 学生培养成了“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好”习惯,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结果呢?学生反而越学越懒, 越学越枯燥乏味, 这让很多教师深感教育的艰难。如何走出这尴尬的窘境?

如在法律课上学生对抽象的条文没有兴趣, 可在每次课结束前, 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任务, 让他们去寻找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信息或案例, 在上课时以不同的形式和组合进行表演, 从中评比出优胜者并给予奖励, 同时还可以以擂主身份再参与下一次竞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明显的被调动了起来了, 个个争先恐后, 还不断变换着形式, 小品、游戏、故事、播放短片等等应有尽有, 资料来源也丰富多彩, 网络、报纸、电视、杂志等。这时学生已成了真正主角和活动的策划者, 教师成了观众, 甚至是活动中的表演者。课堂气氛更加和谐, 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学生对知识点理解、掌握得更快更好更透切。

其次, 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 理清思路。

课堂中组织的活动并仅仅是活跃课堂气氛, 最主要还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发现问题。希望通过互动能听到学生的发问:“老师, 能不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

记得在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 有一位同学拿出几张大的图片, 问大家:“你们看见什么了?”大家左瞄右看, 有人回答:“如果我没看错的话, 应该是这个人正拿个大锤子在砸汽车吧”。“对的, 要知道那是他自己的汽车, 就因为买回家后天天大修小修不断, 要求退货卖方不同意, 他情急之下, 就变成今天这个场景了”。“不会吧, 真有钱, 要我可舍不得”。“疯子”, 突然一个很不合群的声音响起, “哦?有不同意见, 你怎么看?”这位同学马上站起来, 毫不客气的说:“他把东西砸了, 那还怎么做物证啊, 而且又不是自己的错, 跟自己较什么劲啊”?“那如果是你, 你会怎么做呢”?“虽然我不太清楚究竟该怎么做, 但我想总有办法解决的吧, 总有人管吧, 作为消费者我们这个上帝不会就这么倒霉吧”。大家听完先是一愣, 不久就个个点头认同。“是啊, 同学们, 当我们在为这种行为深感痛快之余, 应该更加冷静地来面对现实, 去解决问题。一时冲动砸掉了, 很痛快。但事后恐怕就是更多的痛苦、麻烦”。我适时地总结, 起到了点拨作用同时, 又使学生引入了我的教学目标:“老师,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三, 让学生自己学会分辨是非, 把握分寸。

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 哪一种题型更好做, 大多数人都会意见一致, 甚至异口同声, 单项选择题简单些。没错, 当我们教师走上讲台的那一刻, 正是希望达到这种效果, 让同学们做单选题, 教师说出问题, 列出答案, 告诉你选什么, 怎么做, 学生不需要有过多的思考, 只需要无条件接受, 单方面服从, 不能也不要有异议, 因为有异议就是选错了。可以看出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学得很轻松、自在, 但教学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实践证明我们应多做多项选择题。给学生多一些选项, 多一些干扰, 多一些机会, 让他们自己学会去分辨是非。

课堂上, 问:“当你在消费的过程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 你会怎么做”?“学法律, 当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去法院告他去”。一位同学在我目光的鼓励下站了起来, 很斩钉截铁的说了这个理由, 大家鼓掌, 我笑了, 明白大家的意思, 反问:“你一定要告他吗?一定会告吗?一定能告得赢吗?没有其他的途径了吗”?一连串的反问后他默然了, 不说话。我知道这不是他真正思考后的答案, 我希望听到的是真实的意思表达。“假设你请朋友吃饭, 吃到一半居然有苍蝇在菜盘里, 你身边的朋友都深感不悦, 你也很尴尬, 这时你会如何处理”?“当然要追究这个饭店的责任了, 让他的负责人来谈, 有事好商量嘛”。随即就有一位同学提出“如果他不和你好好谈, 或根本不见你呢”?一位同学抢答并提出异议, “告他去”。“为一只苍蝇, 打官司, 真有点‘秋菊’的作风”。大家笑, 老师接着说:“如果在场的朋友已经劝你算了, 你还打官司吗?如果对方已经赔礼道歉, 你的朋友却还在一旁煽风点火, 你又会怎么处理”?事情往往都会很复杂, 情况会有很多种, 不要单纯的想问题, 它决不是一个“告”字就能解决的。我们要学会思考, 学会冷静。在整个过程教师一直在引导, 给出不同问题, 学生一直在参与、在思考, 气氛和谐有序, 有张有弛。在讨论中认知, 相信比机械似地灌输效果会更好。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督促、提倡学生发问, 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观点, 这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只有学生多提出观点、异议, 才能真正懂得他们真实想法。教师也才能有的放矢教育、引导。因此每有同学站起来提出观点时, 对错与否我都会为他鼓掌, 为他的勇气喝彩。

灌输理论与群众观点 篇10

关键词:灌输理论,群众观点,阶层,标准

灌输是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原则。列宁在《怎么办》中详尽地论述了这一原则。他指出:社会主义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给工人阶级。也就是说, 工人运动自发的发展或工人阶级本身不能发展出社会主义理论, 同时, 群众观点又要求我们“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这在表面上至少表明, 工人群众自己可以提出解放自己的科学理论。由此可见, 灌输理论与群众观点之间最起码从表面看是矛盾的。因此, 探究灌输理论和群众观点之间的关系, 对于深化对灌输理论和群众观点研究和认识是非常有益的。

一、一般工人群众不可能自发形成社会主义意识

“社会主义意识只能外部灌输给工人群众”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社会主义学说本身不是从工人阶级中发展起来, 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 创造出社会主义理论, 换句话说, 社会主义理论只能由其他阶级的人创造和发展出来;二是无产阶级的政治觉醒、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 即只能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 从工人同场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

就第一层意思来说,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 工人阶级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赤贫状态, 没有时间和机会接受基本的教育, 不可能掌握广博和系统的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逻辑知识, 因而不可能创立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就第二层意思来说, 仅仅从经济斗争, 不可能发展工人的阶级政治意识, 不能寄希望于从经济斗争产生出社会主义意识。这是因为,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而这是人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的、不可回避的生存现实。这些问题首先表现为经济问题, 为获取生活资料、满足生存问题, 必须进行经济斗争, 这是个基本事实。因此, 经济斗争是工人最初采取的斗争。工联主义的思想体系是工人阶级最初碰到的思想体系, 而这也正合资产阶级的口味, 并且是他们努力提倡和加以引导的。而且, “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 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因此, 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自发的工人运动产生的只能是工联主义的思想。

二、先进阶级的革命理论只能从有教养的知识分子中产生

列宁指出, 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现代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 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来说, 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 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 就达到非常激烈、非常尖锐的程度, 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 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所以, 正像过去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到资产阶级方面一样, 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 特别是已经提高到从理论上认识整个历史运动这一水平的一部分资产阶级思想家, 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这指出了革命理论家的产出机制。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 一方面, 正是因为在社会经济地位上他们属于旧社会, 他们才可能有财力和机会接受较好的文化教育并成为理论思想家;另一方面, 在旧社会腐败和瓦解过程中, 将统治阶级中大批中下层甚至高层人员推入贫困境地, 使他们得以与广大劳动群众密切接触, 了解到他们的疾苦, 能够反映人民的心声, 较为清醒地看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从而使他们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阶级, 成为掌握着未来的阶级。先进阶级的革命理论家就是从他们中来的。这种旧社会的优秀分子破茧而出、羽化为蝶, 成为掌握着未来的革命阶级的导师和精英分子的情形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

三、阶级标准的非凝固性与社会阶层

社会主义学说是由社会地位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所创立的。那么, 到底该如何界定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属性呢?按照社会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属于资产阶级, 同时他们又是革命导师, 理应属于无产阶级。这似乎是矛盾的。因此, 必须对阶级标准予以考察。

首先, 阶级是一定经济 (产业) 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属于经济范畴。迄今为止, 几乎所有的阶级划分都是以他们所从事或赖以为生的产业而相区分的。比如农民是以农业劳动为生, 地主是以剥削农民提供的农业地租为生的, 而无产阶级是以进行工业产业劳动为生的, 资本家则是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即靠资本获利的。在阶级社会的每一社会形态中, 除了存在两个经济和社会地位截然对立的两大基本阶级外, 还存在着一些非基本的社会阶级, 他们基本上也是以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或基本产业活动命名的, 如资本主义社会残存中的农民阶级。

其次, 在一定社会结构中, 要对列宁的阶级标准做系统的解读。阶级与他们所从事或赖于谋生的经济产业相关, 必须拥有生产资料, 即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并利用生产资料占有他人的劳动 (成果) 。缺乏三者中的任何一项都不能成其为阶级。阶级存在就意味着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 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可见, 阶级标准不能单纯归结为经济财富或生产资料, 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也不反对人们拥有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 只是反对靠对前两者的占有而奴役和剥削他人, 即占有他人的劳动。

第三, 在历时向度上, 必须对阶级标准做出与时俱进的理解。有因事而求理, 无立一理而限事。马列主义、阶级标准本身首先就是革命的理论、阶级斗争的理论。所以, 它们明显带着阶级分析、阶级斗争的印痕。这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革命形势下进行革命决战、动员革命阶级反对反革命阶级的时刻, 对社会成员进行阶级分析, 分清敌我,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反对一切必须反对的人无疑是非常必要的、非常正确的。例如, 中国革命就是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先锋队) 领导下的由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 , 这时, 阶级标准实际上具有典型的政治和经济二元化色彩。但是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 由于各种原因, 仍然固守对阶级的政治经济二元标准, 特别是将“出生论”当作阶级标准, 就导致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

辩证法不承认一成不变的事物, 阶级也不存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情况下都普适的定义。阶级标准与现实中实际划定阶级属性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理论是灰色的, 而生活之树常青。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便对待革命导师的论断也应如此。我们认为, 列宁的阶级标准对于革命时代是适合的, 并且在实际操作层面往往要辅以政治态度的考虑, 因为这时要进行的是政权的争夺, 是以破求立。如马克思恩格斯按社会经济地位来说都是资产阶级分子, 特别是恩格斯曾经还是工场主, 更是资产阶级了, 但人们并没有把他们当作资产阶级分子, 而是当作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在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革命阶级夺取政权后, 若固守列宁的阶级标准就大大不妥了,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早已证实了这一点, 这时应该采用“阶层”这一社会学术语。因为, 和平年代要立, 是立中求破, 在建设过程中逐步破除和荡涤旧社会的污浊。这时要用改革的手段、法制的途径、民主的方式逐步实现建设新社会的宏伟蓝图, 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待社会阶层间的问题, 就要用改良和改革, 而不是对待革命年代的阶级敌人所用的革命。

四、新时期如何加强党建工作和坚持群众观点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 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基本矛盾, 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一致的。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灌输社会主义理论, 特别是如何加强和巩固党的建设呢?就是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原则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坚决反对虽然在组织上入党但思想却停留在非 (反) 马克思主义上的情形, 要求保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他们虽坚决地、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反马克思主义做法, 但并不一般地反对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在必要时与其他阶级、阶层以及其他政党的合作。但这种合作是有原则的, “所有这一切又必须以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不致因此发生问题为前提。”甚至, “我们党内可以有来自任何社会阶级的个人, 但是我们绝对不需要任何代表资本家、中等资产阶级或中等农民的利益的集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判定一个人的阶级属性不必是他的经济地位, 即便是这个人是共产党员———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而是思想和政治态度。那么, 这种条件下须保持党的性质不变呢?就是要坚持党的思想建设。针对当时德国党内小资产阶级分子日益增多的情况, 他指出, 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能够消化他们……为此就需要加盐酸”。就是要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 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正是始终坚持从思想上入党, 因而, 即使党内有大量的农民等非无产阶级的劳动人民以及为数不少的非劳动阶层分子, 我们党仍然始终保持了先进性。

坚持从思想上入党, 而加入了党, 就是加入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 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这本身就是实事求是, 就是坚持灌输理论和群众观点的突出表现。通过吸收社会各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 从而既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又可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综上所述, 灌输理论虽然表面上看与群众观点存在着矛盾, 但实际上正是社会历史发展现实的真实逻辑的展开。先进阶级的革命理论家是由洞悉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旧社会统治阶级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供给的, 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因此, 不能对阶级标准做凝固的解读, 而必须因时、因地、因人、因势而宜。我们党扩大吸收党员的阶层范围, 就是加强社会主义理论灌输, 坚持群众观点的重大举措。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 (第一卷)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93, 258, 24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7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82, 288.

[4]列宁选集 (第四卷) [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0.

灌输理论的当代境遇及其改进 篇11

重视对工人阶级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反复强调,要在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对工人阶级进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灌输理论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根据当时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的客观需要提出的,它的实质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性认识,即无产阶级政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对人们进行系统的思想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

但是不可否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灌输理论也不例外。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灌输理论存在着灌输的载体过于落后、灌输的方式过于单调、灌输的内容缺乏创新、灌输主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灌输理论因被当作一种生塞硬灌的方法而陷入被否定的尴尬境地。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界,灌输教育被等同于生硬的说教,被个人价值多元化的现实所质疑。想要指出的是:灌输的实质是一种政治教育的理念与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本质,并非教育方法层面上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关键要解决好如何实现灌输理论的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的诸多东西如政治观、文化观、生活观、价值观等如同洪流般涌进国内,同时西方大国不断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也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胁,一些崇洋媚外的思想和现象在大学生中频频出现。这就要求在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坚持必要理论灌输,优化灌输的载体、创新灌输的内容、丰富灌输的方式,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改进的实现路径包括:提高思想认识、优化灌输载体、丰富灌输内容、创新灌输方法、提高灌输主体素质、提高灌输的实效性。我们应该客观公正的看待灌输理论,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当今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应该加强;新时期认清网络灌输的优势,掌握正确的网络灌输途径是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互联网对灌输的载体进行优化;灌输的内容也应该得到全面系统的整理,根据当今的时代格局对其进行同步改进;灌输的主体,应该对灌输理论有深刻的认识且具备一定的讲授技能;最后还应该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所谓“灌输过时论”的主张,如果不是认识上的偏差,那就只能是隐含了某种政治诉求。

坚持灌输理论是执政党的政治战略需要。坚持灌输理论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保证我党思想政治教育正确方向的前提;新时期,坚持灌输理论,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然之举、是应对国际局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是保证我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的必然要求,是巩固我党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是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必要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坚持灌输理论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需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大背景。但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并存的现实并没有改变,各种形式的斗争和较量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上的强势地位,加紧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采取各种手段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企图通过思想渗透来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民头脑的需要,是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保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的战略要求,也是正确认识复杂的国际形势的必要保证。

坚持灌输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中共和苏共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告诫我们在任何时期都必须坚持灌输理论。苏联共产党之所以顷刻间垮台跟它忽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因而导致信仰危机出现,最终放弃马克思主义这一指导思想有重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和党自身马克思主义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灌输理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取得长足进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2] 列宁选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GE在接通电源前先灌输安全 篇12

电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每个建筑物里的每堵墙里运行, 但不代表它没有危害。实际上, 电是最危险的工作场所危害之一。电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 这一现实使之更加危险, 因为当员工认识不到电的潜在风险时, 他们不会积极地参与电力安全项目。

幸运的是, 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亲身见证过电气事故。发生在工作场所的一个主要电气危害可能就是电弧闪光——包括熔融金属、热金属氧化物和有毒燃烧烟雾等热能的释放。电弧闪光往往是猛烈的, 能导致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电弧温度超过3万5 000 (约1万9 427℃) , 比太阳表面还热, 其压力能以700英里 (约1 127 km) 的时速发射弹丸或将一个人抛出房间。

根据电力研究学院的研究, 如果把医疗费用、工伤赔偿、更换设备、保险费增加和损失工时都考虑进去的话, 一个电弧事故能花费高达1 500万美元。

电气事故并不时常发生, 这使得那些常常为很多其他工作场所问题忧虑的经理们以为该风险已得到控制。另一方面, 员工往往抱着“不会发生在我身上”的态度, 并没有采取针对电的预防措施。这是不幸的, 因为电气事故发生时, 比如电弧闪光, 可能造成致命的生产阻碍。

作为一个代表电力和电气产品的公司, GE建立工作场所操作流程来帮助员工保持不受每天的电气危险威胁, 已经做出了长足进步。

自满始终存在

很讽刺的是, 那些减轻电力事件严重后果的安全标准, 反而使得对未来事件的警惕降低。每个员工都需要记住, 风险是永远存在的。美国劳工统计局报道称, 美国全国171个电力接触导致的死亡相当于所有工作场所死亡事故的4%。在GE的所有业务中, 电力接触占所有事故的不到1.4%。目前在限制电气事故的危险上已经取得成功。继续向前的关键在于继续这种成功并保持对安全的关注。

眼下的挑战是让每个层面的每个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很少发生的危险上。多数公司的一般员工对电是不注意的, 这使得挑战进一步加剧。平常情况下, 他们听不到、看不见、闻不到电的危险。这种“看不见、想不到”的运行模式使得员工或工人降低了防御能力, 相反, 增加了他们遭遇电力危险的风险。

我们需要积极地使各层面的员工理解电力风险, 减少可能引起伤害、毁坏或死亡的电力事件的概率。

降低风险的4个步骤

一个专门综合的电气风险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气危险, 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GE吸取一个多世纪以前首次使用电力以来的教训, 降低自己的工作场所风险。因此, GE公司在过去的130年里不断推出新的安全程序, 不断与客户和标准机构分享GE改善整体安全的方案。

一个行之有效的包含4个步骤的常识教育、宣传和降低风险的方法对于保持GE工作场所安全很有帮助。

1.把危险记录下来

听起来可能很简单, 但记录危险对于预防电气事故是很宝贵的第一步。GE已经利用公司的高风险操作程序制作了电气安全手册。手册的目的是为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其三部分使得电气安全更容易理解和实践。

第一部分概述了GE的电气安全程序, 将公司程序转换成通俗的术语, 遵循一般工作活动流程, 给出快速的日常提醒和参考。

第二部分包括指导性文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佳实践, 包括:

新开发的电休克政策;

报告和调查的分类及方法;

简单流程图中定义的任何类型的电力活动的预期工作流程, 突出了保持安全所要求的任务;

强大的审计工具;

实验区的设计要求, 指出了对个人防护装备明确的要求和期望, 采用NFPA 70E的简化方法。这一部分使用了一组简单的照片来消除正确个人防护装备的含糊之处。

第三部分包括清单和表格。如果可能, 也采取实施最佳措施。在所有情况下, 表格和清单已经被用户测试清晰度和适宜性。

2.培训是无可替代的

持续的培训可以帮助克服自满。工人越有经验, 自满的危险性越大, 对培训的需求也越大。由于电气事故在GE极少发生, 具有多年经验的工程师可能开始低估风险并采取捷径。

如果不加制止, 这种不可接受的坏习惯就可能在有经验的工程师向下一代工程师传授工作方法时得到传播。这种自满会导致员工不遵从程序, 导致系统弱点得不到汇报。

为防止这种问题发生, GE为各种机构的所有层级都开发了持续的电气安全培训课程。为了将潜在危险的现实体现出来, 培训还包括过去实际发生的案例, 例如电弧闪光。共享业务活动,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经历或观察到的电气伤害个人故事, 这种课堂有助于促进电气安全文化。当员工可以把自己或同事想象为潜在受害者时, 他们更可能触发“那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反应并提高警惕。

3.降低风险新举措

我们在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吗?持续的自我评估程序和过程可以帮助降低风险和提高安全性。比如, 当GE用安全风险评估来评估工作安全时, 结果表明工人过于依赖个人防护装备作为减轻风险的手段。经过进一步调查, GE发现, 如交流、直流、储能、不间断电源和黑启动等不同类型电气危害的知识空缺是断电的原因。

双管齐下的方案有助于降低风险。第一步是开发一个防御强度矩阵。这是什么类型的防御?防御是否会消除/预防/抓住/检测/减轻一个错误/危害?通过这些提问有助于员工质疑他们关于降低风险的思维方式, 可以将思维过程转变为工程防御, 而不是文化或情境防御。由于我们处理的是不变的控制电力的物理规律, 工程防御是最有效的。

第二, 当规则集合为一体时效果最好, 安全需要一个“代言人”。安全小组组成了一个叫ERIC PD的“工友”来保持电气安全始终为头等大事。ERIC PD是一个可爱的卡通人物, 它帮助在处理电气危害时解释控制措施的层次结构。它的名字是所传递信息的字母缩写:消除、减少、隔离、控制, 个人防护装备和纪律 (Eliminate, Reduce, Isolate, Control, PPE and Discipline) , 简称为ERIC PD。ERIC PD帮助人们遵循规则, 认识不遵循的后果。总之, ERIC一直具有很成功的员工接受度和有效性。

减轻风险还可能包括升级设备和改善公司配电网络的整体健康安全。在过去的10年中, 几个技术突破已经改善了电弧闪光潜在危险的管理。GE工程师一直在想方设法将这些突破应用到新设备中。因此公司可以在他们安装的基础设施上减少电弧闪光, 增加资本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提高安全性。

以下是企业可以部署的显著降低能量和电弧事件风险的一些最新、最有影响力的策略:

瞬时区域选择性联锁瞬时区域选择性联锁 (Instantaneous zone selective interlocking, I-ZSI) 保护对电弧能量全天候提供安全性和选择性。如果在馈线以下发生故障, 该技术会将主要断路器放到替代设置, 确保在发生事件时, 系统保持向上和运行。

减少电力接通 (RELT) RELT在维护期间提供一个安全窗口。新电子继电器和脱扣器提供2个单独的瞬时设置点, 让工人维修设备通电之前用开关翻转来降低跳闸阈值。这能极大地降低事件的电力潜能。

改造在许多装置中, 较老的设备使用保险丝来切断对配电变压器的初选负荷灭弧开关。保险丝可能需要长达半秒的时间来做出反应, 对于电弧闪光事件来说已经太久了。以现代断路器改造保险丝切断开关, 能在3个周期内切断电源 (3/60 s) , 极大地限制了电弧闪光的时间, 显著降低其能量。

能量转移和遏制采用弧与弧的转移来保持低能量并允许快速降低的一种新的电弧遏制技术。这种混合解决方案可以在7 ms或更短时间内停止电气故障, 降低能量的故障和转移到一个硬化的遏制圆顶。因为硬化的系统关闭电弧和其能量如此迅速, 系统在电弧闪光事件中维持较小的损害。

这些电弧闪光缓解技术和策略应该纳入电气系统和改造的新设计之中。通过正确地学习电力系统和选择正确的技术, 企业可以显著并同时提高性能和安全性。通过成熟的电力系统软件包来设计和模拟性能可以帮助减少电弧闪光的影响。

4.提高电气安全意识总有新方法

如今, 我们比以前有更多的沟通方式。使用这些方式吧。

博客在GE已经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关于电气安全的博文有多种有益影响。结果很明显, 每一新博文发布后有越来越多的人提问。因此, 在信息传递的同时, 大量电气事故得到报告。实际上, ERIC PD已经成为一个博主。它的参与增加了博客的人气和点击率。

电弧报告, 每个电气事件之后简单的1~2页概要也能提升认识, 那就是, 电气事故的确在发生, 而且持续的警惕应该是强制性的。鼓励工人在班前会上使用电弧报告。他们的接受证明电弧报告是有效的, 而且既是一个学习工具, 也是一个行为纠正方法。

为了提高电气安全重要性的多学科认识, GE为非电气人员提供意识同步会话的直播和点播。持续在20~60 min之间, 这些会话在整个公司的法律、人事、会计等各种群体间提高了认识。一旦警觉到这个话题, 似乎大多数人都想了解有关电气危险, 以及他们该如何降低电气危险的更多知识。

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是没有对应举措的。通过一致的管理层支持的专门举措, 包括记录、培训、风险降低和沟通, 企业可以帮助其员工在电气事故包括电弧闪光更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 警惕的企业可以帮助员工理解电气伤害是频率低、后果严重但可以预防的事件。

【灌输式】推荐阅读:

灌输教育的启示05-23

上一篇:空间相关性下一篇:感恩及其相关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