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之围

2024-07-17

垓下之围(共4篇)

垓下之围 篇1

《垓下之围》是长达五年 (前206年—前202年 )的刘项之争的大结局,主要写了三个场景:霸王别姬、东城快战、自刎乌江。整个场面写得气壮山河、悲凉凄怆。

浓烈深沉的悲剧美是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对此,已有学者关注过,如彭新有从英雄事业的幻灭,男人情感的剥夺,性格的悖论悲剧,人格悲剧,历史悲剧等五个方面对垓下之围时项羽形象的悲剧性进行了赏析[1](p51-53)。张天兵的《从〈垓下之围〉看项羽的悲情》一文把项羽的悲情概括为“七情之悲”:有人爱不得———爱情之悲;有时缓不得———民情之悲;有谋使不得———军情之悲;有路回不得———乡情之悲;有友帮不得———友情之悲;有尸保不得———亡情之悲;有因悟不得———败情之悲[2](p92)。这两篇文章对《垓下之围》的悲剧性的分析是全面的,也非常深刻。但笔者认为,该文的悲剧性结局带给读者的三种美学感受:悲哀、悲壮、悲愤不容忽视,这三种感受是《垓下之围》悲剧美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

首先,文章自始至终充满悲哀的氛围,让人唏嘘叹息、感慨落泪。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场景中,项羽这样一个西楚霸王、盖世英雄竟然落到了战无计、妃难保,只能以泪与自己的爱妃诀别的地步,一曲“虞兮之歌”和“泣数行下”的细节表现了项羽对虞姬的难舍和对眼前处境的无奈,空有一身本领,满腔气概,却无力回天,场面苍凉悲壮,清代吴见思对于司马迁的这种写法评价很高,他说:“一腔悲愤,万种低回。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也! ”

此外,东城快战中,项羽迷路失道后被骗,那种再次被围之悲;所率将士从数十万之众减少到八百余人,再到百余人,28骑、26骑的大势将倾之悲 ;乌江自刎中慷慨赴死 ,不忍苟且偷生的陈词之悲,无不让人悲叹同情,与之共鸣。

其次,东城快战、乌江自刎的悲壮场景让人惊叹,不由得让读者对项羽这位英雄肃然起敬。朱光潜在谈到悲剧艺术时说:“悲剧情感区别纯粹的悲哀,因为它具有纯粹的悲哀缺乏的鼓舞人心的振奋力量。”[3](p218)又特别强调说:“悲剧化悲痛为欢乐,把悲观主义本身变成一种昂扬的生命力感。”[3](p219)《垓下之围》中这两个场景正是把上面所讲的悲哀氛围变成一种昂扬的生命力,一股鼓舞人心的振奋力量。东城快战中,项羽用仅剩的二十八骑面对汉数千追兵, 依然能处乱不惊、指挥若定,“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并实现自 己的诺言 ,溃围、斩将 、刈旗如囊 中取物,其中项羽一呼,汉军披靡;一叱,人马俱惊的细节更能体现项羽勇冠三军、力挫群雄、勇猛无敌的英姿,淋漓尽致地彰显了西楚霸王之气。自刎乌江的战斗场面非常壮观:“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独杀汉军数百人的举动,身被十余创的处境,慷慨赠头的豪迈,动人心魄,悲壮气氛荡气回肠。

读此篇文章,我们在获得悲哀、悲壮之感的同时,悲愤的感情时时伴随着我们。四面楚歌、霸王诀别虞姬时,一曲“虞兮之歌”的悲愤之词让我们感受到这位末路英雄内心涌动的不平之气,宋代学者朱熹评说:“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东城快战、乌江自刎时,项羽反复重复:“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这是项羽对命运的反抗,也是项羽对上天的绝望控诉,对人生理想无法实现的不甘心。但从项羽反复重复的“天之亡我”这句话中,我们又悲愤其“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至死不悟的过失。最后,与项羽重情重义、以德报怨、慷慨赠头举动相对的,他的一个投降了刘邦的老部下吕马童,不仅向王翳当面指认了他,而且与其他汉军将领蹂践、争夺项王的尸体,竟至于相互残杀,此卑鄙恶劣之举令人悲、令人愤。

以上就是《垓下之围》悲剧美的三种具体表现形态。不管怎么说,此文中的悲剧氛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人为之动容、为之惊叹。那么,这样一种悲剧震撼力、悲剧美感,司马迁又是怎样营造的呢?

第一,着意突出项羽的美好人性和人格魅力,再把他撕毁,是这篇文章悲剧美的第一个来源。

对悲剧,鲁迅曾下过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4](p187)。这个定义强调的是人生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的毁灭,才算悲剧。《垓下之围》中的项羽正是这样,他的很多美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处乱不惊、勇猛无敌,又柔情似水、知耻重义,这样一位英雄不应该死也不会死,读者也不忍心看到他死,但是最终死了,这给读者带来不少缺憾和惋惜, 因此产生了悲剧美感。正如朱光潜所说:“悲剧主人公正是在他最终遭受失败死去的时候, 最能显出他的伟大和崇高,于是在我们的悲痛之中,突然涌起一阵热烈的赞美之情,突然为心灵的伟大而感到荣耀。”[3](p269)李泽厚说:“我们因目睹失败而同情、而哀怜,但同时感到被摧残者的正义、勇敢而激起自己奋发兴起。”[5](p218)这两段话从心理学角度揭示了悲剧人物被毁灭带来的悲剧美体验。

第二,着力描绘项羽垓下之围时的困境和抗争,突出英雄末路之悲,是这篇文章悲剧美的第二个来源。

斯马特指出:“如果灾难落在一个懦弱的人头上, 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了坚毅和斗争的时候, 才有真正的悲剧……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逃奔,即使他的努力不能成功,但心中总有一种反抗。”[3](p333)《垓下之围》中项羽陷入四面楚歌的重重包围中,尽管他也哀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并不断抱怨“天之亡我”,但他的抗争却始终没有停止过。与虞姬诀别之后,他率领八百骑兵深夜突围,成功后,在后有追兵的情况下迷失道,又因田父的谎言,所率百余人陷入大泽中,被再次包围。到达东城,虽只剩下二十八骑,但他依然指挥若定,“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突围,无奈兵力悬殊,“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突围失败。即使在自刎乌江前的最后一刻, 他也没有停止反抗:“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朱光潜指出:“悲剧总是有灾难的反抗, 没有对灾难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悲剧人物的反抗总是失败。”[3](p171)项羽面对苦难与不幸时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既令人悲伤难过,又令人精神振奋。如果怯懦、屈从、缺乏抗争性,悲剧的艺术效果就必然大大削弱。

第三,注重记述项羽英雄末路时的语言细节,突出大势已去、人之将死的悲情,是这篇文章悲剧美的第三个来源。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言也哀。司马迁非常注重项羽人生最后关头的言语描写,如霸王别姬的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东城快战,乌江自刎时,项羽反复重复:“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 非战之罪也,”“天之亡我, 我何渡为! ”还有面对乌江亭长的苦口劝说他的慷慨陈词,这些语言让人听来无不感慨万千、引起共鸣。

朱斌在《悲剧艺术效果的生成》一文中说:“……真正的悲剧艺术效果:既令人悲伤,又令人振奋,既给人痛感,又给人快感,从而使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获得灵魂的净化、精神的提升,以及超常的审美愉悦。”[6](p39)《垓下之围》中项羽的悲剧效果正是如此。

垓下之围 篇2

【教学目的】

1、识记常见的重点文言词语

2、理解本文选材的特点

3、认识悲剧英雄的形象 【教学重点】 项羽的浩然之气 【教学难点】

1、如何正确认识项羽

2、选材结构特色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安徽省灵璧县有一千年古墓,墓穴中躺着一绝代佳人,其墓碑上刻着一幅对联,大家猜猜这位绝代佳人是谁?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公元前202年,项羽率兵突围,败在垓下(今灵璧县沱河北岸),被刘邦率领的汉军团团围住。刘邦采用“四面楚歌”置疑兵阵,瓦解楚兵军心,致使项羽中计,导致全军覆灭,演出了令人肝肠寸断的“霸王别姬”悲剧。

相传,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霸离铺”意指霸王别姬之处。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两处自得名以来,至今沿袭不变。

二、关于《史记》和司马迁

1、《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及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及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

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最高的首脑,为他们作纪传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书

是记载历代朝章国典,世家

是记载诸侯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列传

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有单传,有合传,有类传。《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精美的一篇。全文主要描写了三大战役,巨鹿之战,勇冠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坐失良机,埋了悲剧的种子;垓下之围,慷慨悲歌,留下末路英雄之悲怆。课本节选了第三战役的部分文字。

2、司马迁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著有《史记》,《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因为替李陵辩护,而被关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直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史记》全书得以完成。

三、教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阅读课文,说说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一)、教读第一自然段

1、阅读

(1)散读第一自然段,疏通词句,小组交流。

(2)指名个别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纠正。(3)归纳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

(1)垓下之围的战争形势如何? 明确:四面楚歌。

(2)项王形影不离的两件宝贝是什么,对他们的感情如何? 明确:一是乌锥马,一是美人虞姬,项王对他们是难舍难分。(3)霸王别姬歌中流露的感情是什么?

明确:对苍天怨恨,对自己不觉醒,对美人无可奈何。

3、创造性理解

(1)设想一下虞姬和歌的内容。参考:虞姬和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皆楚歌。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2)设想一下虞姬和歌后的情景。

史实:拔剑自刎,为项羽冲出重围,减轻后顾之忧。(3)设想一下项王大功告成的情景。参考: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诗中洋溢着帝王的霸气)

4、评价

(1)项羽是英雄吗?你觉得这一段中有项羽的浩然之气吗?

讨论明确:英雄人物不是没有儿女情长的,伟人毛泽东也不例外,1921年写的《虞美人》就抒发了对杨开慧的无限思念,陆游在《钗头凤》中抒发了对结发妻子唐婉的无限怀念,苏轼在《江城子》中抒发了对亡妻的无限悼念,可见英雄人物并非没有感情,并非冷血动物,正因为他们有情有义,才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因此,本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项羽是一位有情有义的英雄。(2)两情不能长久时,有情人不能长相厮守时该如何处理? 各抒已见。

(二)第二自然段教学

1、阅读

(1)散读第二自然段,疏通词句,小组交流。

(2)指名个别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纠正。(3)归纳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

(1)概述这一段的内容及段意

明确:这一段是写东城快战。其主要内容有项羽夜逃,刘邦追之,田父绐之,东城快战。

(2)这一段要表现项羽是哪一方面的优秀品质,是如何表现的? 明确:这一自然段主要表现项羽的勇敢威猛,文章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对比来突出项羽的勇敢的,其一是力量的悬殊:汉军围之数重,而项羽只有二十八骑,其二是战争形势对比:汉军如秋风扫落叶,项羽则是强弩之末,其三是作战结果对比:在围之数重之中,项王却“溃围,斩将,刈旗,仅亡其两骑耳”。

3、评价

项羽为什么遭到田父的欺骗呢?从这一段中你能看出项王失败的原因吗?

明确:项羽长期征战,滥杀无辜,恃勇逞强,尤其是钜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兵士卒二十万,后占领秦咸阳又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激起了百姓的不满,这一段中,项王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客观地分析敌人,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三)教读第三自然段

1、阅读

(1)散读第三自然段,疏通词句,小组交流。

(2)指名个别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教师和学生一起纠正。(3)归纳重点词句。

2、理解课文

(1)概述这一段的内容及段意

明确: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项羽突围成功,田父绐之,亭长劝渡,项王赠马,自刎乌江,段意为项王自刎乌江。

(2)这一段表现了项王的哪些优秀品质?

明确:本段主要体现了项王的义,他知耻重义,宝马赠亭长,人头赠故人,明明可以渡乌江,却不独偷生,体现了一个末路英雄的义。

3、创造性理解课文 从第三段看,项王先是被围之数重突围求生,可后来为什么明明可以逃生却宁愿选择自刎?

明确:本文看似矛盾,其实在重围中突围是人的求生本能,还有项王要证明他勇猛过人,他失败并非个人原因造成的,用他的话说是“天之亡我”,乌江亭长的一番话,说得他感到活着尤其是苟且偷生对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大英雄死亦死得顶天立地,死也要死得比泰山还重,死亦要成为鬼雄,不可为世人留下笑柄。

四、总结归纳项羽的性格

勇猛无畏 率真刚直, 知耻重义,真诚多情 语言描写 渲染悲剧气氛 动作描写 透露英雄心态 侧面烘托, 展示英雄性格 场面描写 塑造英雄形象

总结:透过这段文字,我们领略了项羽在东城快战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别姬之时的重义多情,他既刚烈如火又柔情似水,他的勇敢,豪放,率真,磊落,仁义令他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尽管他失败了,但他是失败的英雄;刘邦尽管成功了,但他也只是成功的政客.刘邦多的是手腕,狡诈,但项羽多的是豪气,真诚.他为了理想,抱负,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这种英雄之气给今天奋斗中的人们以精神力量。

五、分析司马迁把项羽写成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的原因

(有条件可出示影视中的项羽,简笔画中的项羽,史实记载的比较真实的项羽)发现:艺术作品中的项羽更加的英武,器宇轩昂,人们把项羽当作一个大英雄来塑造.因而艺术创作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如: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分析:杜诗针对项羽兵败的事实,批评他不能忍辱负重,能屈能伸,致使英雄大业失败.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杜写这首诗是借题发挥,自我激励,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绝 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分析:李清照后期适逢金兵入侵中原,大宋采取苟且偷安的政策,李流寓南方,丈夫病死,境遇孤苦.因而在诗中赞扬项羽誓不渡江的英雄气概,以不肯过江东讽刺南逃苟安的大宋统治者.看来,人们对项羽的评价褒贬不一是受主观感情的影响.思考:司马迁为何把项羽写成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

垓下之围 篇3

一、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 为什么开展研究性学习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是语文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因为中学语文学科是人文学科。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 更具有文学性, 焕发着人文思想的光辉。在科学主义教育观的影响下, 语文教学一度过分注意字、词、语法、文化常识等基础知识的讲授, 而淡化了文学的价值。“格式塔”学派提出著名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口号。传统教学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文章肢解成若干个枯燥的知识点, 破坏了作品的整体美, 使作品失去了“灵魂”。现在语文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学生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 形成健全人格, 提高文化品味, 这些都要求学生具有极高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因此, 高中语文推行研究性学习, 是语文学科自身的要求, 对突破“科学主义”教育观的桎梏、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明确要求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 还是新教材、新大纲的改革, 都始终遵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宗旨。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这种教育原则, 并得到教育界普遍的认同。课程设置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高中语文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实施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方式;新教材编排的文学作品占课文总数的60%左右, 高二全部是文学作品, 高三2/3是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增加目的是让学生具有研究、评价作品的能力。因此, 研究性学习的推行势在必行。上世纪80年代后期, 教师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出现配乐式教学, 90年代出现了问答式教学, 这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一问一答的形式, 似乎让学生“活”了起来, 但教学的发展完全按教师的预先设计进行, 学生是老师手中的“木偶”, 只能向教师指向的方向发展。这样, 课堂上并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教师实质上仍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 学生仍处于被动的地位, 学生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研究性学习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研究, 教师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出现, 从而真正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操作过程

其实, 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无处不在, 大到对某一个专题性研究, 比如“唐诗专题”、“现代诗研究”“我们看毛泽东的诗词”等, 小到如《踏莎行》的“莎”字到底该怎么读, “海上生明月”的“生”字为什么不用“升”字等。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在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运用着这样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能力也在自觉不自觉间得以培养。

语文教改提倡研究性学习, 其范围广泛、形式多样, 这些都体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例如, 我在教学《鸿门宴》时, 先用三节课完成课本内容及课外读本《垓下之围》的学习任务, 然后用一节课进行研究性学习, 主题是“英雄的悲剧”。课前每组学生已经准备好课题立项的提纲, 而课题立项的原则是:1.以《鸿门宴》《垓下之围》的内容为课题立项出发点, 且必须是课文中有关项羽的内容;2.课题论证应充分结合课文、读本及补充资料, 不要架空论证;3.课题切入点要小而具体, 可作相应拓展我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课题分几个小组讨论, 再进行课题立项答辩, 其他各组提出问题进行盘问。以下是课堂教学的实录片断。

生1:我们小组的课题是“试探项羽失败的原因”我们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三:首先自矜功伐和优柔寡断的矛盾个性是项羽悲剧的根本因素。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当得知刘邦入咸阳“封府库, 籍吏民”时, 项羽大怒, “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这是他有恃无恐、刚愎自用的表现。而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 举所佩玦以示之者三”;当项庄“拔剑起舞, 意在沛公”以及刘邦从“芷阳间行”, 项羽居然问张良“沛公安在”。这都是项羽优柔寡断的表现。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历史趋势。其次, 项羽太轻信他人。这在《鸿门宴》中刘邦来鸿门向项羽谢罪一节和《垓下之围》中田父讲话一节中可以看出。最后, 项羽不得民心。在《垓下之围》中, 田父欺骗项羽正是他的残暴所造成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 韩信这样评价他:“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 天下多怨, 百姓不亲附, 特劫於威疆耳。名虽为霸, 实失天下心。”这也说明即使没有刘邦, 项羽也不可能得天下。

生2:苏轼在《范增论》中说“增之欲杀沛公, 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 犹有君人之度也。”请问, 这不是与你们小组关于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相矛盾吗?

生3:我想补充一点, 我们小组分析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从史实出发, 列举的事例都可在《史记》中找到。苏东坡只是发表自己的观点, 没有史料作依据, 就不足以证明项羽“有君人之度”。

师:这组同学把立论建立在丰富的史料上, 这是进行课题研究非常重要的原则, 值得同学们借鉴。同学们, 你们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 不断地查阅资料, 这无形中增加了你们的阅读量。对了, 还有别的课题吗?

生4:项羽成也义, 败也义, 所以我们的课题是“怎一个`义'字了得”。我们认为, 项羽因为追求义故而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 在乌江自刎时以头颅赠“故人吕马童”。而他的对手刘邦呢?清代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汉唯利是视”条中说:“汉屡改穷蹙, 不以为辱, 失信废义, 不以为愧也。若以沛公居项羽之地, 在鸿门必取于杯酒之间, 在垓下必渡乌江而王江东。”因此, 正是这个“义”决定了项羽最终的失败。

生5:按你们的说法, 项羽是以“义”为行为准则的, 那么, 他为什么出卖曹无伤呢?

生6:有人认为项羽把曹无伤讲出去是愚蠢行为, 自伤耳目, 但这也正好体现了他胸怀磊落、心口如一。这也是他“义”的体现。当然, 这种性格对争夺天下也许是致命伤, 但对人道而言却是高尚的品德, 同时与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点可看《鸿门宴》中刘邦逃跑一节。

从这节研究性课题上看, 我的教学尝试了文学作品的三级阅读模式, 即审美性阅读———阐述性阅读———历史性阅读, 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中获得对作品的真实体验, 让他们能多角度地进行论证。如:从人物心理、从传统文化“义”的角度、从历史背景角度等。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论证都建立在相关资料上, 没有架空论点。

课后, 学生对项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迫切希望写出自己心中的项羽。学生的期望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个生长点。于是, 我与学生一起搜集各时代人们对项羽的评论。第二节课, 我仍然把这些文本以对话、开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品味。学生阅读完这些文本后, 不但对项羽兴趣更浓, 而且对这些写项羽的作家作品也产生了阅读的期待。于是, 老师和学生们一起探讨、商量, 学生又写了几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解读自己心中的项羽。这些题目有:“解读项羽”、“走下神坛的项羽”、“英雄之死”……

这次研究课, 学生既学会了自主、探究学习, 又学会了与同学的合作。而作为老师的我, 不是权威的代表, 而是利用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引发问题, 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教学步骤大致如下。

1. 先根据有关资料, 并确定一个大的主题。

2. 讨论质疑。运用发现性学习, “于无疑处须有疑, 有疑须无疑”, 学生自由讨论, 提出疑问。发现问题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生互相解答, 共同研究, 合作学习, 教师以指引者和学习者的身份参加, 鼓励学生大胆思想, 消除“唯一答案”的影响,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发现疑问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思维活跃, 互相帮助。这个环节学生不仅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 更了解探究学习的方法, 明确集体讨论研究的范围。

3. 立课题。教师让学生自己确立小课题。选择题课有以下原则:

(1) 自己感兴趣并有一定能力完成; (2) 立足于课文; (3) 课题有内容、有价值, 值得去研究; (4) 拥有一定资料基础。

4. 搜集资料。给学生3-5天的时间收集、整理资料。学生需要大量阅读课外书, 筛选信息, 合并归纳信息, 提炼信息, 内化知识, 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料、书店购买资料等, 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可以小组合作也可单独进行;整理资料中相互讨论研究,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5. 论文成果展示。在研究讨论基础上, 学生最终要以小论文的形式来展示他们研究的成果。教师要阐明论文的格式要求, 使学生写作符合论文规范, 体现学术性。要求在1500字以上, 结构严谨, 观点正确, 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论文在班级板报中展出, 定期举行论文评价会, 请其他语文教师、家长参加, 进行点评。

三、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把握“研究”的内涵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不同于高校的学术研究。这里的“研究”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一种学习方法, 是一种学习过程, 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高校的研究是高级层次研究, 代表学术研究的前沿。高中的“研究”既要学习基础知识, 又要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以完成基础教育为目标。因此, 对学生的研究不可过于苛求, 学生的研究毕竟停留在类创造层次。

2. 注重面向全体

传统教学是被动接受式的, 教师教学只能面向大多数学生, 无力顾及接受能力弱的学生, 没有很好地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研究性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调动每一个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同时, 课题要多角度、多侧面, 做到百花齐放, 内容丰富独特, 体现出学生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课题切忌过大, 应以小见大, 从小处着手, 深入思索。这样, 每个学生都可以量力而行, 并能成功地完成课题, 从而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3. 研究式和讲授式教学模式相结合

语文教学改革易走极端, 往往不能客观辩证地对待新旧教学模式。讲授式有其无法取代的地位, 它在讲授语文基础知识上极具优势, 教师可以系统、科学地传授知识, 使教学具有高效性, 它是一种节约、经济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讲授式教学的基础上, 绝不能因提倡研究性学习就抛弃讲授式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正处于起步阶段, 以其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创新性而得到众多语文教师的青睐, 对传统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提出:“知识教育的成效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可以分两方面来衡量, 一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 二是是否真正激发和唤起了学生学习知识、渴求知识的愿望和要求。”学校不应只是知识的仓库, 而应当是思维的发源地, 应当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建构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参与, 积极地追求新知识。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课题, 在实践中应融合各种教学模式, 完善其操作体系, 以焕发语文教学的光彩, 这应是新世纪里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张兴华.关于研究性学习实效性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2, (4)

[2]郑桂华.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关系[J].内蒙古教育.2002, (10)

[3]朱昌元.名师课堂教学实录——语文教学新思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大学语文教案12垓下之围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掌握有关司马迁、《史记》及《二十四史》等文常知识;

3、理解司马迁人物形象刻画的精彩;

4、体会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

教学设想:[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倒装句、省略句等文言词法;

2、体会人物形象的各种刻画方式

[难点]

1、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2、了解司马迁对项羽这一人物设定的深层含义。[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向同学们介绍李清照的《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导语:李清照这首有名的绝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育的英雄——西楚霸王,项羽。而这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则是由著名的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塑造的。下面,我就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司马迁以及《史记》的相关内容。

二、司马迁及《史记》的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父亲司马谈是学问渊博的历史学家,原本打算写一部全面系统的史书,但在写作中不幸病逝了。司马迁继承父亲遗志,为《史记》倾注毕业心血。在《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司马迁因李陵一案惨遭宫刑。但他强忍悲痛,努力写作,最终守成了这部史学巨著——《史记》。他自言,写《史记》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纪传体是指以人物为中心的叙史方式,通史则相对于断代史而言。《史记》全面记叙了自黄帝到汉武帝近三千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全书共130篇,由本纪(12篇),列传(70篇),世家(30篇),表(10篇),书(8篇)五部分组成。“本纪:是帝王的传记,“列传”是一般大臣和各种代表性人物的传记,“世家”是开国元勋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表”是大事年表,“书”则记载礼制、官司制等各种制度。

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史记》一书,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出了《史记》独特的行文神韵。

三、文章翻译

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看一看,司马迁是如何刻画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垓下之围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该篇着重以“钜鹿之战”、“鸿门宴”和“垓下之围”三个部分对项羽进行了立体的人物塑造。(准备此三段节选提供给学生)“钜鹿之战”,项羽勇夺三军,成为天下注目的英雄;“鸿门宴”上,坐失户机,放走刘邦,埋下了悲剧的种下;而至“垓下之围”时,英雄到了末路,格外悲怆。然而,垓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却又写的壮怀激烈,慷慨激昂,展现了项羽失败时的英雄风采。现在,我们首先从课文的文字出发,理清字意,来感受项羽的悲剧人物形象。

第一大组:第一小组:项王军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此处注解“壁”字。壁:名词何等动词,扎营、驻扎。进行全段注解。

第二小组: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进行文字注解。夜:名词何等状语,在夜里。

饮(于)帐中:省略句,省略介词,应为“于帐中饮”,也为介词结构后臵句。幸:宠幸,宠爱。

骓: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兮: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逝:奔驰。

奈若何:把你怎么办。

对《垓下歌》进行注解。力气能拔起大山啊,豪气盖过全世;时运不利啊骓马也不奔跑。乌骓马啊,你不奔跑,我对你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对你怎么办?

第三小组: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补充:虞姬和歌为:“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进行文字注解。阙:古代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阙。

和之:应和着项羽的歌声一同唱。泣:泪水 第二大组:

第一小组: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进行文字注解。麾下:部下。麾,古代军中用来指挥的旗子。壮士骑:骑兵勇士。直夜:当夜。

溃围:突破重围。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骑将:骑兵将领。

骑能属者:能跟随(他的)兵马。属,连续,引申为跟随。绐:欺骗

以故:因为这原因。

进行全段注解,于是项王就上马,就下的八百骑兵勇士跟随。当夜冲破包围向南走。天刚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项王逃跑了,命令骑兵将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追他(项王)。项王渡过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老人,那老人欺骗他说:“向左。”(项王)便向左奔驰,陷入了大草泽中。因为这原因,汉军追赶上了他们。项王就又带领骑兵向东奔逃,到东城时,部下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汉军骑兵追击的有几千人。

第二小组: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皆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咱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进行文字注解。度:推测,估计。当:通“挡”,抵抗。

霸:称霸。指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

期山东为三处:约定(突围后)在山的东面分三处集合。

披靡:本指草木随风吹而倒仆的样子。这里形容汉军惊慌散乱败退的样子。

第三小组: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目而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进行文字注解。赤泉侯:指杨喜。这是他后来的封号。通“斥”。

会:集合,会面。

都尉:仅次于将军的军官。亡:失掉,损失。

伏:通“服”。第三大组

第一小组: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进行文字注解。乌江:渡口名,在今安微和县东北四十里长江西岸。江东,古称长江下游的南岸为“江东”。地方:土地方圆。方,方圆。

王:称王。

无以:没东西用来……,没办法……

第二小组: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史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进行文字注解。何渡为:为什么还要渡江泥? 子弟:年轻人。父兄:父辈兄辈。怜:同情。

王:拥护我为王。

长者:年高而忠厚的人。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进行文字注解。接战:交战。

独:单,仅。

被十余创:遭受了十多处伤。被,通“披”,遭受。顾见:回头看见。骑司马:骑兵官外。

若:你

面之:背对着他。面,通“”背,背对。因为故人,故转身背对项王向翳指出。显出其忸怩不安之状。指:指示。

购:悬赏缉拿。

邑万户,(拥有)万户的封邑。

四、语法要点

1、字、词

名词作动词:军壁垓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名词作状语:项王则夜起。直夜溃围南出。

2、句式

a)判断句

此天亡我,非战罪也。b)省略句

饮(于)帐中。c)倒装句

定语后臵 骑能属者。介宾后臵 今卒困于此。

3、固定用法

a)奈……何:对……怎么办? 奈若何?

b)何……为:……干什么:为什么要……做 何渡为? c)以故,是故等词

五、作业

1、查工具书,仔细掌握下列字的意义。“属” “独” “期”

2、仔细阅读课文,寻找更多的本课语法要点的例子。

3、阅读选录材料《史记〃项羽本纪》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 大学语文教案 任课教师:夏简保

一步对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进行讲解和分析。

《垓下之围》由三个场面组成,在课文中分为三个段落。

1、霸王别姬。

慷慨悲歌,英雄末路,多情而又无奈。

2、快战东城

溃围、斩将、刈旗,展露勇猛雄壮之英姿,尽显英雄本色。

3、自刎乌江

宁死不辱,提示知耻重义的内心世界。结束了项羽轰轰烈烈而又十分悲惨的一生。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

1、司马迁在塑造

精心地选择、取舍材料,周密地安排材料。

将人物臵身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生动的细节描写。

2、项羽在司马迁笔下,血肉丰满,宛如重生。在他身上,充满着一种震撼人心的英雄之气,然而却也不乏多情的一面:霸王别姬,对江东你老的愧疚之情等细节无一不显露出了项羽率真、豪放而又多情的性格特征。西楚霸王这一人物形象也就因此变得无比立体、丰富、动人了。

3、问题探讨(学生分组进行)

a)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刻画了项羽这一英雄形象,你能指出几处么?

霸王别姬:对于爱马和爱妾的难以割舍。眼看大势已去,他不顾惜自己的生命,却难以割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末路英雄,多情无奈。悲歌帐中的豪情。

东城快战:田父的欺骗,一方面说明他多年征战,“所过无不残灭”,已使人心丧尽;另一方面也表现其从来不相信有人会欺骗他,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由此可见。不存侥幸突围心理,只图打个痛快仗。

“何如?”的得意之言也说明项羽豪放的个性 乌江自刎:拒渡:宁死不屈的英雄之气。

赠马:大气

赐头:爱惜故旧,大气。

b)为什么项羽反复叹息“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管锥篇》)不服气正显示了项羽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的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不气情有可原。

c)你认为羽是个真正的英雄么?给出你的原因。(学生可以各抒己见)《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王安石

百姓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三、作业 学校名称:南鄂专修学院、熟读课文

2、体会司马迁写作的深意

【垓下之围】推荐阅读:

垓下之围练习10-06

垓下怀古原文及赏析05-09

上一篇:实现税收筹划的可行性下一篇:篮球技术教学现状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