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

2024-05-11

鸡肋(共12篇)

鸡肋 篇1

据媒体报道, EMC公司前不久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技术、最新战略, 以及全新的存储能效技术和EMC Unisphere管理软件, 以帮助客户降低成本, 提高性能。这被媒体称之为开启“私有云”之旅的新科技产品, 却并没有在业界引起多大的反响, 不少企业对这类产品无动于衷甚至近乎麻木。高性能存储能效技术到底是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 还是被忽视的完美金矿呢?

企业为何遗忘“私有云”?

几乎在EMC公司发布新技术的同时, 一份来自IDG (美国国际数据公司) 的调查显示, 大多数企业对基于公有云或私有云的云存储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但对采用虚拟化或其他数据整合方式来提高存储利用率则颇感兴趣。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 (SMB) , 其平均存储利用率仅为28%;被调查的1165位IT经理中, 有42%的受访者表示该公司近期根本没有计划使用基于公有云的云存储, 23%的受访者则表示该公司对私有云解决方案也不感兴趣, 仅1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愿意试用基于私有云或公有云的云存储技术。

如此低的接受率, 让被炒作得分外火热的“私有云”多少显得有些落寞。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出于对安全性、服务的可用性、技术的成熟度、服务商信誉度的担心, 许多企业对采用云存储服务仍犹豫不决。但最为关键的是, 这个私有云到底能够给企业带来什么?是效率的提高, 还是金钱的节约?功利的企业压根不能从“私有云”上看到类似ERP这样立竿见影的效能, 而且似乎数据存储这个问题并不是什么热点问题。一个游戏企业的高管甚至对笔者说:“大不了多加两个刀片服务器就好了。”

这种深层次的误解也来自于诸如EMC企业的宣传模式。如在发布关于新技术的信息之时, 他们强调的依然是技术领先:“全新的EMC FAST技术, 从之前可在一个阵列内实现数据自动移动, 到现在可在CLARiiON和Celerra存储系统Sub-LUN Level实现颗粒分析和自动移动数据块。这使自动化的策略可以更好地使用于高性能企业级闪存驱动器。例如, 不用移动整个1TB LUN, FAST就可以在这个LUN中识别最活跃的数据并自动将其移动到企业级闪存盘, 其结果是通过移动最活跃的少量数据到企业级闪盘, 从而显著提高应用性能。同时将相对不活跃的数据移动到成本较低的SATA盘。特别是针对VMware环境中的多个虚拟机和数据存储在一个单一LUN上且有不同的性能要求。此外, 全新的EMC FAST数据分析和基于策略的数据移动, 节省了存储系统的工作时间。这些技术将帮助客户提高自动化程度、提供更多便捷和更低成本”。

这样的宣传手段, 其实让大多数企业人士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也暴露出“私有云”目前的实用性不强, 还太过概念化, 无法在节约金钱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两大方面刺激用户的神经。

云趋势悄然发威

上述这些因素让“私有云”此刻变得非常“鸡肋”, 也让开发“私有云”的企业不得不面对尴尬的局面。作为云存储服务的先锋, EMC早在2009年5月就推出了Atmos Online云存储在线服务。经历了13个月的起起伏伏, Atmos Online云存储在线服务还是没有逃脱夭折的命运。诸如Amazon的Simple Storage System (S3) 、微软的Azure、谷歌的Storage以及华为赛门铁克的FileStore这样的顶级“私有云”先行者, 均距离盈利期为时尚早。

但这并不代表“私有云”毫无价值。“私有云”必然要走过一条曲折之路。越来越庞大的数据库存储量和对存储数据提取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 将形成五年之内, 全面完成信息化之后,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巨大矛盾。此刻“私有云”之所以落寞, 是因为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全普及开来, 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功效大多也还停留在无纸化办公这种低层次功能之上, 对于存储的要求还普遍偏低。

但云趋势此刻已经开始悄然发威。“私有云”乃至“云服务”的需求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出来了。Gartner预测, 2010年全球云服务市场的收入总额将达到683亿美元, 比去年增长16.6%。2014年, 全球云服务市场的总收入将达到1488亿美元。而其中, 以云存储为主体特色的“私有云”, 将占到极大份额。

而且“私有云”对企业缩减开支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威力, 首先在开发“私有云”的企业自身显示出来, 以EMC为例, 其从2004年到2008年的5年间, 得益于转型私有云, EMC节省了8650万美元开支。

数据信息效能, 在云环境下的极大提升, 其实也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只是因为目前尚无如此庞大的数据要求而显得可有可无。然而, 如金融服务、制造、电信等少数几个行业, 因为对于这种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使用需求和强度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最先成为了“私有云”的第一批忠实顾客, 从而也通过这些行业直接示范于消费者身上的服务效能革命, 从而让“私有云”的能量和效能走了一条先普罗大众后特定顾客群体的示范之路。

可以预见的是, “私有云”即将开始华丽蜕变, 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不舍的鸡肋, 只是近期推出的产品可能还要继续在冷宫里徘徊, 直到临界点到来之时。只看哪个企业能够撑到最后, 才能去收获“私有云”开花结果的盛宴。

鸡肋 篇2

曹操吃鸡肋,这是《三国演义》里面提到的一个典故,同学们知道答案吗?其实就是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家要记住哦。

参考资料二: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吃鸡肋的故事据《三国演义》描述,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率军攻打蜀军。部队驻扎在斜谷界上,正因前面有马超的人马挡住,前进不得,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兵耻笑。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时,部将夏侯进来请示:“今晚的`口令是什么?”曹操看见刚才厨师送来的鸡汤里有鸡肋,便随口回答:“鸡肋!”

人参叶,并非“鸡肋” 篇3

人参皂甙含量,“叶”比“根”高1倍

人参在中药中被列为“上品”,是中国传统医药中的一种重要药材。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人参不同药用部位有了更新的认识,人参叶已经得到开发,和人参一样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广泛用于医疗保健行业。

研究表明,人参叶中有效成分和人参类似,有些成分含量甚至高于根,其中人参皂甙含量高达12%,比人参根高1倍左右。用人参叶提取人参皂甙作为主要原料,是一个经济价值很高的天然资源,现在已经有用人参叶加工成的人参叶茶和提取人参皂甙配制而成的茶。

人参叶的药用价值

人参叶苦、甘、寒,归肺、胃二经,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清肺,生津,止渴”、“补中带表,生胃津,祛暑气,降虚火,利四肢头目”、“生津润燥,益肺和肝,培补元气”等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叶的药理作用与人参极为相似。对肿瘤、肝炎、冠心病、阿狄森氏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缩短神经反射的潜伏期,增强条件反射,提高分析能力。

同时,人参叶也能提高神经活动过程的灵活性。可改善睡眠和情绪,提高脑力、体力等人体机能,有显著的抗疲劳、利尿及抗辐射作用。能增加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对心肌营养不良、冠状动脉硬化、神经衰弱等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参叶虽好,不可滥用

随着人参叶的功效渐渐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渐有滥用之势,甚至造成多种毒副作用的出现。科学、合理地使用人参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服用人参叶应注意:人参叶与藜芦、五灵脂、皂荚均忌同用。凡身体强壮、气盛身热、面色潮红、大小便不通的实热症状以及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均忌用人参叶;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应暂时停用人参叶;失眠、烦躁不安属实证者,服用人参叶后睡眠会更差;湿热壅滞所致的浮肿,肾功能不全引起的尿少应慎用人参叶;肺经实热证如感冒发热、咳嗽咳痰、吐血、鼻衄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炎、扁桃体炎患者均不宜用人参叶。另外,服人参叶不宜喝茶,以免影响药力。

细数汽车的鸡肋配置 篇4

真皮坐椅

正本清源:

很多高端车型都选用真皮坐椅, 这也是汽车身价的一个体现。真皮坐椅有它的优点, 看着有档次、美观、耐脏以及容易清洗, 但是不耐磨以及冬凉夏热的特点使它表现出来的并不总是优点。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 平时并不习惯裸露坐椅, 大都喜欢使用各种各样的椅套:冬天时用棉布的或毛绒的, 暖和且舒适;夏天则是用亚麻或竹片的, 凉快、舒服。在这种情况下, 价格昂贵的真皮坐椅变得很没有必要, 而且真皮容易老化。另外, 有一些号称使用真皮材质的坐椅, 皮质比较光滑, 开车时对人体的支撑性也比较差, 舒适性还远不如布艺坐椅。甚至有的劣质皮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入的有毒化学成分最终被车厢吸收, 是车厢污染的一个来源。

六个安全气囊

正本清源:

在不少中高级车型中, 都配置六个安全气囊。当车辆发生碰撞时, 配备六个安全气囊的车型可以为车内成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其中前排两个气囊都带有两级充气装置, 可以根据撞击力度为气囊充气;而两个侧气囊可以保护前排乘客的躯干部分;两个侧气帘则可以为乘客的头部提供侧面的保护。某4S店资深维修技师陈先生介绍说, 不要认为安全气囊就是万能的。他表示, 因为安全气囊只是被动安全装备中的一项, 其主要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安全带的配合。如果驾车时不系安全带, 即便车辆上拥有再多的安全气囊, 对车上人员的保护也可能无济于事。

手自一体变速箱

正本清源:

现在很多车型都配置有手自一体变速箱, 而且在4S店购车时, 导购会把手自一体变速箱作为一项高端配置向你重磅推出。但是实际上这种设备同样是唬人大于实用,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并没有那么大的必要性。车主邓连成认为, 开车人一般都有自己的习惯, 喜欢手动挡的人不会经常去换自动挡, 习惯自动挡的人不会老换手动挡, 因此手自一体变速箱来回转换的机会很少。况且多数手自一体变速箱都有保护模式, 无法拉到高转换挡, 而用手动模式来换挡的话, 反应非常迟钝, 没有一点驾驶乐趣。

汽车天窗

正本清源:

在某品牌4S店做销售经理的郭晓表示, 天窗的作用是增加采光、方便车内空气流通, 但是打开天窗不但增加了呼吸汽车尾气的机会, 而且沙尘会很容易飞入, 稍不注意保养, 天窗排水道就会堵塞, 脏水会渗入车厢。另外, 现在的汽车经销商在推出天窗配置的同时, 会和其他一些高端配置打包成一个整体向消费者推荐。这是一种营销手段, 汽车的价位因此会大大提高, 消费者花很多的钱却得到一些可有可无的配置, 实在不值得。

空气悬挂系统

正本清源:

“越是系统复杂的结构, 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资深汽车发烧友牛东平时喜欢琢磨汽车方面的知识。他认为, 这种系统用空气作为调整底盘高度的推进动力, 减振器的密封性还有待提高, 而一旦空气减振器出现漏气, 那么整个系统就将处于瘫痪状态。而且如果频繁地调整底盘高度, 还有可能造成气泵系统局部过热, 会大大缩短气泵的使用寿命。此外, 不少SUV的越野性能正在逐渐被削弱, 在城市平坦的路面上, 空气悬挂系统似乎没有太多的优势。

定速巡航系统

正本清源:

定速巡航系统的实用性是有的。在人们跑长途的过程中, 定速巡航有时候会起到作用, 不过大部分时间并没有多大用处。在市区, 很多街道的路况比较复杂, 车主必须随时随地留意突发情况。在很多高速路段上, 与你一起行驶的大货车让你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极高的警惕。在这样的情况下, 即使开启了定速巡航也维持不了太长时间, 所以实用性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别拿鲁迅当鸡肋 篇5

今秋起,湖北省高一新生全部使用人教版新课改教材,其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明显减少,《药》、《为了忘却的纪念》等作品不见了,保留下来的只有《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三篇,顿时,评论风起云涌。

鲁迅作品真的过时了吗?删除鲁迅作品到底是喜是忧,是福是祸?有人认为,应删减其作品,将其请下文学神坛;也有人认为不能删,鲁迅作品熏陶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学子,说明它具有时代借鉴性,绝不过时。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作品食之有味,弃之可悲,别拿它当鸡肋!

从客观上来说,谁能否认这位文学巨匠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呢?他以笔为剑,一针见血地揭露了社会阴暗,引发了我们许多人生思考和社会思考,即使在安定和平的现代社会,他对人生的挖掘、传统与封建社会的剖白,也是极具借鉴意义的。如在《药》中,鲁迅先生巧妙地利用了情节暗讽,以血馒头掀起华、夏两家命运的相连,揭示了近代中国被灰暗笼罩的悲惨状况。而今天,作品中隐藏的传统观念还在社会渗透:以谐音定运气,忌4抢9的现象不也在时时提醒着我们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吗?

而从主观上来说,学习鲁迅作品对中学生来说是思想的萌发和积淀。我有幸在学习课文后到绍兴旅游,感受这位巨人生活的地方。故居很旧,墙面脱落、桌柜发黑,而且人满为患,但是那种古朴的气息充溢周围,古书的芬芳还在屋子中久留不肯消逝。乌篷船、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都如书中说的一样,真实并诗意地存在着,如此一去,感触便自然是另一番滋味。

对于鲁迅作品,每次阅读都是感绪的激荡,岂能弃之?语文教材固然要给更多的文学家足够的位置释放他们的火花,但文学巨匠的魅力,是不容被取代的。

不再是鸡肋 篇6

BIOS优化设置

主板BIOS中具有关于集成显卡的相关参数设置项,尽管这些设置不被大家关注,但对于提升集成显卡性能有很大帮助,不过不同的主板在设置方面可能有一些差异,对于早期的AGP总线主板,最主要的是“Fast Write”和“AGP ApertureSize”选项,Fast Write即快速写入功能,打开后可有效提升集成显卡性能。AGP Aperture Size的作用是将内存划分为显存大小,默认情况下它可能只有64MB,但显然无法发挥集成显卡潜力,现在多数主流集成显卡都具备了128MB或256MB显存共享,但在设置时需要根据内存容量来定,一般根据1:4原则设置,即显存大小为设置前内存的25%,例如内存为1GB,建议显存容量为256MB,这样可以让集成显卡获得更有效的内存交换资源。

如果是PCI-E总线的主板,B10s可能会提供一个“UMA FrameBuffer Size”的选项,它与AGP Aperture Size的作用是一样的,设置方法也类似。另外由于PCI-E总线结构本身具有优化能力,所以针对BIOS中的设置项比较少,不过值得提醒的是,由于PCI-E总线频率具有可调节性,所以不少集成显卡的主板会在BIOS中提供显存和核心频率调节功能,以笔者的AMD 690G芯片组主板为例,在“Onboard VGA Clock”中,可以看到板载VGA显卡的显存和核心频率调节选项,只要按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达到提升性能的目的。

驱动优化设置

要让集成显卡电能玩3D游戏,选择一款好驱动很重要。一般情况下,Windows XP/Vista自带的显卡驱动并不完善,必须安装官方认证的成熟版驱动,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发挥性能。当然,并不是驱动版本越新越好,一些新版本显卡驱动可能是测试版,安装使用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兼容问题,比如游戏在全屏下黑屏、打开视频凹凸贴图选项出现画面迟钝等情况。对于独立显卡而言,画质与性能可能需要进行平衡设置,但集成显卡为了能够正常运行3D游戏,可能需要牺牲画质来获得速度,因此尽可能优先设置与速度有关的选项。

以GeForce6150集成显卡为例,进入驱动面板的“性能和质量”中,在“驱动程序全局设置”下选择“高级设置”,然后会出现与显卡性能相关的设置项目,其中“3D平滑处理设置”是全屏抗锯齿,在主流集成显卡上建议设黄为4X就可以了。“各向异性过滤”是配合双线性过滤和三线性过滤使用的,将其设置为8x可以稍微提高显卡速度,不过画质会有一定下降,“强制成为Mipmaps”是设定配和Mipmaps使用的各向异性过滤质量,集成显卡推荐使用三线性过滤,对于其它选项,建议将性能级设置高于质量级,这样可以带来速度的很大提升,尽管图像会有一定的损失,但为了能流畅运行3D游戏,牺牲一些画质也在所难免。

超频集成显卡

和独立显卡一样,现在主流的集成显卡不仅具有不错的3D游戏性能,而且在超频能力上也相当不错,如果是NVIDIA的集成显卡,建议使用NvCoolFX工具打开被隐藏的超频选项,运行NvCool FX工具后,在“隐藏选项控制”菜单中选择“开启隐藏选项控制”,关闭NvCool FX后进入显卡驱动控制而板,此时可以发现驱动面板中多山了一个“时钟频率设置”选项,进入后点选“于动超频”选项,接着就可以使用鼠标调节“核心时钟频率”和“内存时钟频率”进行超频了。

如果是非NVIDIA集成显卡(如ATi、Intel、SiS集成显卡等),可以借助PowerStrip超频工具,它可以对所有的显卡进行超频,安装后重启系统,在系统任务栏会出现一个图标,鼠标有键点击后依次选择“Performanceprofiles”中的“configure”选项,然后可以看到显卡核心频率和显卡显存频率调节滑块,只要通过鼠标调节它们的数值即可超频。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集成显卡超频时不要太贪心,一定要小幅度地逐步调整,建议调整完毕后用测试软件测试,如果通过所有项目并且画面不花,机器稳定就表示可以稳定超频。

游戏自身设置

对于3D游戏而言,高分辨率能感受更多的游戏乐趣,但对显卡要求更为苛刻,而对于集成显卡而言,通过优化性能后,在画质只轻微降低的情况下,玩一些普通游戏会感觉速度明显提升,但可能还是无法让3D游戏流畅地运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降低游戏画质、降低游戏分辨率,甚至关掉游戏的一些特效(光线、阴影等)来降低显卡要求,根据经验,在关闭这些特效之后,集成显卡的游戏速度会有50%以上的提升。

别让校本教研成为“鸡肋” 篇7

首先, 是教师对校本教研的价值缺乏深刻认识。据笔者了解, 不少教师并未认识到校本教研对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 觉得教研不教研无所谓。更有甚者认为, 教了一二十年书, 没参加过教研活动, 不也照常教?当前, 人们对教师的价值定位仍然在“红烛”“春蚕”“园丁”等外在社会功用上, 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师主体性的普遍缺失, 在工作中习惯于听从、执行、模仿, 而缺少自觉、自悟、自省, 缺少自主与独立, 缺少批判与创新, 不能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教而不研”致使教研活动低效, 甚至无效。其实, 教师既是教育者, 也是研究者。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主体回归的必然, 让“教师在从事其专业活动时, 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在教学领域内进行自主的研究和独立的创造, 体验因研究和创造带来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是新时期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我们知道,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通过内因作用于事物。因此, 笔者以为只有教师认识到教研对于自己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内心才会衍生出成长的渴望和教研的愿望, 教研才会成为其一种不可或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由内向外的力量会持续刺激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寻求教研的机会, 即便遇到外界阻力, 也会想方设法克服外界一切阻力。基于此, 学校应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专家名师成长经历, 让教师充分认识和感悟教研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唯有如此, 教师才愿意教研。

其次, 校本教研的异化误导了教师的思想。笔者在教学一线工作了二十多年, 发现绝大部分学校的校本教研都是抄抄资料、做做样子的形式主义。临近期末, 校本研修负责人设计好校本研修笔记“模板”, 标注日期、地点、主讲人、记录人等, 内容从网络下载, 然后教师之间相互传抄。这样的资料“规范”好看, 也能让大家过关。某地有个校本研修“五个一”工程:规定每学年每个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一万字读书笔记、设计一份优质教案、上一堂优质课、写一篇教研论文。应该说, 这样的设计初衷是好的, 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味。读书笔记可以请人抄, 优质教案可以网络下载, 优质课上不上无所谓, 大可以编造一节, 教研论文也可以从网络上拼拼凑凑。教师们明知这是造假, 如果不做, 校本研修不合格, 影响评优晋级, 关乎切身利益, 不得已而为之。久而久之, 教师们领悟到校本教研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而已, 做假资料也可以蒙混过关。这样的校本教研背离教育规律, 是“伪教研”, 不但无益于教师专业成长, 相反是一种负担, 无形中助长了造假的不良风气。变了味的校本教研越演越烈, 扭曲了校本教研的本质, 无形中减弱了教师的教研热情, 致使相当多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做做样子、抄抄资料。那么, 校本教研成了“鸡肋”也就不足为奇了。

再次, 缺少校本教研的现实土壤。现实中, 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就是听一听课、评一评课、抄一抄笔记。事实上, 很多学校的听课活动低效, 表现在上课教师独自设计教学 (缺乏同伴智慧和集体思考结晶) 。听课教师毫无准备 (课前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研究, 无法融入教学内容) 走进教室, 下课匆匆离去 (上课者和观课者之间没有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 对教学缺乏探讨与商榷, 没有反馈、总结、反思, 更谈不上提升) 。教师听课只为完成任务 (学校规定每学期必须听10节课) , 即便没有听上10节课, 借同事的听课笔记来抄一抄照样过关。无论是上课, 抑或是观课、评课, 缺乏必要的过程进行思考与打磨, 参与者所获自然甚少。当校本教研不能解决教师当前面临的问题, 他们从中得不到磨砺与成长, 效果难以尽如人意时, 教师的参与热情自然瞬间冷却。同时, 由于目前多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依然还是分数, 在广大教师心目中“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校本教研是一份艰苦细致劳神的创造性工作, 打的是“持久战”。若想让校本教研取得明显的效果, 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办到, 远不如与学生一起打“时间战”, 用“日光”加“灯光”的办法效果明显。现实中, 很多教师都认为与其参加变了味的教研活动, 不如给学生“开小灶”效果好。

任何一种事物都需要适合的土壤, 校本教研也不例外。良好的氛围是教师深入教研的必要条件, 而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对开展校本教研大有裨益。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改革评价制度, 制定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 综合、多元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 以此营造良好宽松的教科研环境, 让教师愿意教研、勇于教研、乐于教研。笔者还注意到一种现象:有的教师乐意参与教研, 尽管短时间内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但仍然孜孜不倦地耕耘着。然而, 这样的教师却被领导视作“不务正业”, 受到了同事的冷嘲热讽, 成为了另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更让其他的教师对教研望而却步。学校要树立教研榜样教师, 肯定其教研热情, 奖励其教研成果, 以增强其继续研究的信心, 同时让其他教师看到真正的教研者的益处。这样才有可能让校本教研蔚然成风, 教研兴校的良好局面也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 校本教研之所以成为“鸡肋”, 还因教师不知道如何教研, 没有体验到教研的乐趣。笔者发现很多学校的校本教研存在普遍的误区, 一是主题内容的选择上过于随意, 不是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大多缺少针对性;二是策略方法上缺少科学的方法与规范的操作程序, 教师各自为政、闭目塞听, 缺少深度融合;三是一线教师工作量大, 很多非教育事件挤占时间, 影响了教师的潜心教研。笔者以为, 开展校本教研前, 应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教师面临的问题, 提炼确定一两个具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主题内容。开展过程中教研部门要下沉到学校, 贴近一线教师, 走进课堂, 指导、帮助学校搞好校本教研。另外, 上级相关部门应减少非教育事件对学校和教师的干扰, 让教师有时间静下心来教研。事实上, 教育行政部门、专业研究人员、学校领导和教师, 每一个都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缺少任何一个校本教研都将难以深入开展, 或者浅尝辄止, 或者半途而废, 或者不得其法, 最终导致校本教研搁浅。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没有体会到教研之乐、研究之趣, 怎么会对教研活动孜孜以求呢!教师只有从教研中收获快乐, 获得成长, 才会乐此不疲。学校要少一些硬性规定, 多从激励角度唤醒教师的教研热情, 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交流、分享教研思想和成果的平台, 定时组织举办教研发布会, 每学期评选优秀课例和研究型教师作为学校文化存档, 供大家学习借鉴, 并纳入绩效考核, 形成奖励机制, 以此激励教师积极地投入校本教研。

一言以蔽之, 教师若能正确认识校本教研的价值, 教研主题内容切中教师之所急和所想, 专业人员下到基层进行指导与帮助, 切实让一线教师“动”起来,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给予教师充裕时间, 那么校本教研定会散发出馥郁的芬芳, 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制冷展:是香饽饽还是鸡肋? 篇8

每年的制冷展都是行业的盛会, 就像过年一样, 给行业人士提供了最佳的聚会时机。但是对疲于应付各种展会的厂商来说, 每年一次的盛会现在已经沦为“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对大多数非专业观众来说, 这样的展会离得似乎更远。

有一句俗语大家都知道“内行看门道, 外行看热闹”。前半句话对制冷展来说是很受用的, 所以越来越精明的厂商一般不再会把最尖端的技术和产品带到展会现场, 供同行观摩和学习, 只是带一些常规销售的产品展示。鉴于这样的现状, 一位有丰富参展经验的业内人士感慨的说:“以前的制冷展上, 不乏相互抄袭产品和技术, 这导致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现在大家都学乖了, 带来的产品多是大众化产品。不过为了能在制冷展上有特点和亮点, 在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参展的时候厂商也是煞费苦心, 既不能太‘暴露’又不能太‘保守’, 最好能达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且不说这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说的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案例, 单是其表达出的真诚就足以让我感慨。

后半句话在很多时候是大家拿来调侃外行的, 在制冷行业, 尤其在如此专业的制冷展上, 外行恐怕连参展商的热闹都不知道如何看起, 或许只能看看来往穿梭的人群、各展台如花的美女、略显特色的展台布置……

2011年中国制冷展的主题是“美好生活, 共同创造”, 由于第22届制冷展的举办地上海刚刚因为世博会得到全世界的聚焦, 人们很自然地将此次展会的主题与“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相联系,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两个主题不知是主办方的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 不过其延续世博精神、彰显行业责任的目的显然是达到了。

莫把语文词汇教学当“鸡肋” 篇9

但是, 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少把词汇当成珍珠宝贝, 相反, 老师们只在蜻蜓点水般的正音之后, 往往就把它们置之脑后而大讲什么“分段”和“主题”, 拓展延伸去了。即使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关生字词的要求, 几乎都仅仅停留在“读读写写”即注音辨形上, 而“遣词造句”这一极具重要的语言训练形式, 差不多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例如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关词的练习倒是不少, 可惜大多都是注音、解释之类的机械、静态的练习;造句练习出现的次数很少, 分量不及全册习题的1/10, 而且, 其中有的还只是兴趣题, 可做可不做。

而语文课本上的那些词语, 学生们是否真正地大部分会读会写 (这应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了吧) 了呢?非也!分析每次考试 (段考、期考、中考等) 的有关试题, 你会惊讶地发现, 这一考项的得分率是相当低的。最近, 我做了一个九年级段的专项调查:由任课老师自行选择40个词语共100个汉字 (包括刚教过的和上学期所学的, 每字1分) 让学生进行听写, 结果是:最好的一个班级前10名平均得分为85分, 最高的95分, 后10名平均得分是50分, 最低的9分。大多数成绩在60多分。如此看来, 词语识记的状况实在是过于糟糕了, 更何况是运用!从学生的作文情况看, “词汇贫乏症”便成了一大通病与顽疾。分析近几年的中考情况, 发现能够在作文中应用上初中学过的1000多个词语的, 实在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担心。“词汇”难道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了吗?

不少有识之士就曾呼吁“扩大识字量和词汇是初中阶段刻不容缓的任务”, 有人曾专门对语文教育现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研究, 指出“语文教学应当首先过好识字关”, 但是许多师生对“最常用、最基本的字词恰恰忽略了!”要确立词汇在语文教学当中的核心地位, 语文课堂如何做呢?

首先, 变革须从更新观念入手。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充分意识到词汇在语言表达和思维中的无可替代的作用。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认为:“要写好文章, 首先要学好造句。”所谓“通顺, 主要是用词造句的问题。而在造句的问题上, 主要是用词不当”。张志公先生则讲得更为具体:“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学习词汇。一个人如果知道的词很有限, 或者懂得不少的词但是不知道怎么用, 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不高……‘词不达意’, 也往往是词不够用的结果。”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词汇的教学, 把词汇教学和关于模仿这种思维形式的训练联系起来。这是最根本的。一个人如果词汇丰富, 知道的词多而且掌握得好, 他的语言能力就不会差。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应当更重视词汇的教学, 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练习要从词句练起, 再逐步练习写成段成篇的文章。词句的训练应当进行比较长的时间, 现在有些学生, 一直到中学毕业, 写作能力还不符合要求, 原因之一就在于过早丢开了这样的训练。

其次, 应当明确, 我们提倡语文教学以词汇为核心, 并非是要削弱或取消阅读教学和文学教育的应有地位。恰恰相反, 强调语言因素, 只会进一步使阅读和文学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 从而切实和避免连篇累牍、喋喋不休的架空分析。那么, 究竟怎样构建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模式呢?

1.加大词汇量。

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 增加每篇课文当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 以便在长期不断积累和运用中达到量中求质、熟能生巧的目的。笔者随机抽查了实践一批典型的各种课文, 发现每篇课文应当要求学生掌握的“三会”词语一般在30个左右。

这些词语的筛选和确定有以下几点原则:

(1) 课文提示、注解和练习所出现的, 尤其是带有生字的新词; (2) 分析或欣赏重点、难点语段所需要的, 即一般所谓的重点“词语”; (3) 典雅优美或文言意味较浓的书面词汇; (4) 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而学生又经常写错的词语。

2.进行以词汇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的几个步骤。

第一,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先由学生各自筛选出一批自认为精美、管用的新词, 通过讨论交流, 互相取长补短, 达成某种共识, 然后把经师生共同确认的词语, 工工整整地抄写在写字本上。从学生的书写现状看, 要求每节语文课抄写几百字, 不但是完全可能的, 而且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有效地加强对词语的记忆, 一举两得。

第二, 在分析或欣赏课文时有意突出和强调词语的重要作用, 必要时还可要求学生用其中的一些词语来复述、分析课文的重要内容。

第三, 教师根据有关词语的一般搭配和习惯用法, 选择其中的若干个, 引导学生进行“连句组段”练习。这种练习是非常有好处的。

3.强化词汇教学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重视词语教学绝非要大搞“词语解释、选择填空”之类机械呆板、劳而少功的练习。相反, 应当尽量避免单独、孤立地死记硬背, 应想方设法将词语放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加以理解和记忆。结合熟读、背诵重要的语段进行,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 要扩大和增加每篇课文词汇量的积累, 但又不能贪多求全, 漫无边际。对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式的关键性词语务必抓住不放, 他们往往出现在文章的中心和精雕细刻之处。

(3) 经常建立新旧词语之间的联系与归类比较, 是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记忆的重要方法。例如, 小学学过的“蓝蓝”、“瓦蓝”、“蔚蓝”三个描写天空或海洋颜色的形容词, 到初中时就会增加“碧蓝”、“湛蓝”、“蓝汪汪”等词汇, 这些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理解, 归类记忆, 形成必要的记忆网络。又如, 小学生也许已经懂得“美丽”、“漂亮”、“华丽”等词的含义, 中学生则就应该把“标致”、“富丽”、“瑰丽”、“绚丽”等词语纳入自己的记忆仓库。可分门别类地纺织相关词语的“关系网”, 例如把学过的描绘花卉颜色、芳香和姿态的词语集中起来进行记忆, 同时提醒学生, 今后继续学到此类词语, 要不断地进行收集和积累。这种滚雪球式的不断加长知识链条的方法,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兴趣, 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而且可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精巧。

(4) 同义词、反义词的归类或对举出现, 也是帮助理解和掌握词义的妙法, 特别是同一篇课文中如果出现这些词语, 更要“如获至宝”似的抓住不放, 加以比较和运用。

(5) 师生在讲解、讨论词语时, 可以适当联系扩展, 组合变化。例如学生学习朱自清的《春》, 可以告诉学生, 需要时可把“披着蓑戴着笠”简缩为“披蓑戴笠”;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 可以讲讲“几次三番”有个成语叫“三番五次”;“好意难却”常常还写作“盛情难却”等。

(6) 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因势利导地带领学生“到生动的思想的源泉那里去旅游”, “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世界, 尽量用精确的词句表达事物的各种形态、颜色、声音和运动”。同时教师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对于语言自身含义的敏锐感受能力。例如, 在群情激昂的声讨大会上, 他必须学会深切地感受什么是“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在森林公园的深处, 他应当感受到什么叫做“曲径通幽”, 领悟到“幽静”与“静谧”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在调查分析学生们为什么记不住、用不上学过的许多词汇时, 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发现, 学生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 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鲜明的表象和现象联系起来。”“词语是在缺乏鲜明形象的情况下进入他们的意识的。”

五谷道场:1.09亿元鸡肋? 篇10

2009年2月26日, 中粮宣告正式入驻五谷道场, 五谷道场也成为中粮着力构造全产业链的大食品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中粮内部人士曾经信誓旦旦地对外宣称, “5月前后推出新品”。现在来看, 一切都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状态下推后了。

股权解冻挫折

针对股权冻结事项, 韩传华律师解释, 《企业破产法》里涉及股东权益调整的方面只是简单的一句话, 调整之后如何执行、股权被查封了怎么办等司法实践中遇到的这些新问题, 需要全新的智慧。

“中粮对于入驻五谷道场之后的司法障碍难度之大、协调之难估计不足。”中粮人士对此坦言, 股权查封发生在入驻之前, 中粮方面原本预估1个月之内即可实现过户, 但后来的事态演变已经非中粮所能把握。后来基本都是房山区法院的法官们在跟进、催办、落实。在股权解冻的问题上, 中粮方面“经受了挫折”, 原计划改造生产线的投入全部暂停。

另据了解, 涉及查封人的最大一笔债务是180万元。重整后, 中粮是唯一债权人, 中粮方面曾经一度希望将被查封的股权转入拍卖程序, 因为这样执行起来可以更为充分地节省时间。对于中粮来说, 在短期内完成对五谷道场的破产重整显然更为有利。

但韩传华律师明确表示, 中粮重整五谷道场, 还没到破产清算的程度, 也没有破产清算的前提条件, 不会发生破产清算的问题。“目前, 只能进行破产重整, 没得选择。在做破产重整方案时, 我们有过充分考虑。破产重整是对债权人、对企业、对员工、对利益攸关各方都有利的方式, 选择破产重整方式, 普通债权组的清偿比例是15.75%, 远高于破产清算2.76%的清偿比例。”韩传华说。

还需投入1.5亿

2008年10月16日, 五谷道场向房山区法院提交破产重整申请书。房山区法院受理此案后, 于2008年12月26日依法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 其后成立以北京广渠破产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中咨律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破产管理人团队, 在房山区法院的主持下主导破产重整事宜。

而对于中粮来说, 重整五谷道场, 中粮至少面临三大难题:股权冻结、难以过户的时间损失;债权确认引发的系列诉讼;以及分公司的重整。五谷道场在四川、广东、山东、江西等地有4家工厂, 综合产能相当于北京工厂的2/3, 这4家工厂股权分散、性质多元, 对于它们的整饬, 并非易举。

重整五谷道场, 除了中粮当庭支付的用来清偿全部债务的1.09亿元 (目前“冻结”在房山区法院) 外, 中粮至少还需投入1.5亿元。中粮集团内部对宋国良的要求是“三年盈利”, 这个目标的达成相当艰辛。债务压力、渠道信心、营销之困、品牌之伤, 这些都是五谷道场“起死回生”之后的现实难题。

中粮最担心的莫过于五谷道场的品牌价值随之大打折扣。在中粮求快而不得之际, 也许此番“股权冻结”在久拖不决之后, 五谷道场最终成为中粮的鸡肋? (摘自:《中国经营报》2009年4月13日编辑:王露) 中

●五谷道场变迁

2004年10月10日, 五谷道场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

2007年2月, 因资金链紧张拖欠货款等问题, 经销商等状告五谷道场案件达到百件以上。

2008年10月30日, 房山法院裁定五谷道场公司破产重整。经评估, 五谷道场资产4400多万元, 负债6个亿, 预计破产清偿比例仅为2.76%。

2008年12月26日, 房山法院组织召开会议, 核对了五谷道场公司与各个债权人的债权。

2009年1月16日, 因华夏金谷公司投出反对票, 破产重整草案未获通过。

“鸡肋”双龙 篇11

入主韩国双龙汽车4年之后,上海汽车正面临着一个难看局面,跨国“联姻”最终将以“分手”告终。

从销量下滑、经营困难,到破产危机,再到申请法院接管,这意味着上汽得放弃其股东管理权利。一个在4年前还价值5亿美元的企业,4年后则分文不值,下一步双龙可能就是破产,那它将成为全球首家在金融危机中倒下的车企。而作为中国一家在海外并购“吃螃蟹”的车企上汽将要用40亿元的高额学费做最后的买单。

但这次尝试是具有开拓意义的,面对目前惨痛的现实,国内汽车业更应反思在国际并购中的教训。

双龙“内忧外患”

这场金融风暴,让韩元严重贬值,韩国金融机构的压力巨大。效益滑坡的双龙在资金流动性短缺时难以从韩国的银行贷到足够的款项,企业经营状况也加剧恶化。

2004年底上汽收购韩国双龙之后,4年来双龙发展的并不好,尽管在2007年一度扭亏为盈。

“金融危机只是加剧了双龙的破产,实际上双龙本身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并没有解决。”北京鸿锐新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商用车研究部经理杨永亮对《汽车观察》记者说,双龙主导产品以高油耗SUV车型为主。

金融危机对全球汽车市场带来沉重打击的背景下,大多数企业的出口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双龙影响更大。2008年,双龙以生产大型车的弊病就显现出来了,特别是双龙的拳头产品——柴油燃料的SUV车辆受到韩元升值、国际油价暴涨、韩国政府取消对柴油价格补贴等因素的影响,在韩国市场的销量大幅萎缩。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双龙出现1000亿韩元的亏损,而目前已经连去年12月的工人工资都无法正常发放,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另外,金融危机对经济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使人们的消费预期产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习惯或原定的消费计划都可能因此而改变,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不乐观会使人们推迟或取消购车计划,这也从市场需求方面影响了众多汽车企业的销售情况,当然也包括双龙在内。现在美国“三大”都逼得要转型,但双龙根本就不具备转型的条件。

而在上汽收购双龙后,“上汽的作用就是双龙的提款机,输血时双方股东关系就稳定,停供血时关系就恶化。”著名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一语道破。

在打开韩国双龙汽车公司的英文网站,浏览公司简介时,根本无法看到任何关于上汽的标识及文字描述,仿佛上汽这位控股其51.3%的公司与双龙根本没有任何关系。

工会出人意料

面对双龙汽车长期“贫血”和“萎缩”,1月5日,上汽还在继续援救双龙,向其支付了一笔总额达4500万美元的款项。

虽然在地理上韩国离上海最近,但中国车企对韩国车企的陌生感要远比对欧美日的车企强。上汽也绝对没有想到,与韩国工会矛盾无法调和。

1月13日中午,数十名双龙工会及一些市民团体成员围堵在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抗议中,示威者借助扩音器不断地喊“上汽窃取双龙汽车核心技术”等口号,事件上升为外交风波。

事实上,自2004年10月上汽成为双龙最大股东后,双龙工会的罢工就没停过。曾于2005年7月22日组织了一场罢工风潮,主要是因为2005年双龙的亏损额仍高达1.08亿美元,为摆脱困境,上汽集团推出了以降低成本、加强跨国合作为核心的全面振兴计划,但是却遭到了来自工会的抵制。而此次罢工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075美元。

随后,2006年8月11日,韩国双龙汽车工会就曾要求中国上汽集团停止技术转让、增加对韩国的投资。因为没有达成一致引发罢工。著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回忆,当时上汽的管理人员采取了单方面强硬态度,如对待中国的工人一样,没有把工会当一回事,甚至以牙还牙,宣布冻结工资,激化了矛盾,无法收场,不得不请美国墨斐把事情摆平。

而当年双龙工会提出的“阻止双龙汽车的核心技术流入中国”,其目的也是最终为了阻止在中国设厂,影响韩国当地就业。

其实在技术合作问题上,上汽采取的是有偿使用、合作生产的模式,符合国际惯例。与韩国现代、起亚等汽车企业与中国合资生产汽车的方式并无不同。但双龙汽车工会大打“反对技术转移”牌,将劳资纠纷扩大到民族感情层面,使普通的罢工事件蒙上了民族保护色彩,使得上汽一揽子全面振兴计划出现障碍,造成被动。对于正学习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处理商业问题的上汽集团来说,双龙工会不按常理打出的所谓“民族感情牌”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虽然双龙一直强调上汽窃取其技术,“但是否存在技术窃取,取决于股权转让协议中的具体规定。”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表示,南汽曾收购破产的英国MG罗孚,将其生产线整个都搬到了中国。日本索尼数码相机同样的技术在江苏的合资企业和日本可以同时应用,并不存在窃取问题。

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韩国工会就会采取罢工、游行、占领工厂等极端手段和企业进行激进对抗。这是因为韩国民族性非常强,对非“韩”血统企业天生抵触,罢工和示威构成了韩国文化最奇特的一部分了。贾新光说,这也是沃尔马、家乐福、诺基亚、可口可乐等等行业巨头不得不退出韩国的原因。

上汽集团内部人士称,自收购双龙以来,已充分认识到罢工由文化差异和当地国情决定,也是国际化进程中必须承受的。

海外抄底的代价

回顾国际上品牌的战略,宝马成功地玩转了MINI和劳斯莱斯;大众则成功将东欧名牌斯柯达起死回生,使其成为大众旗下的干将;福特也曾成功玩转马自达和沃尔沃品牌。

但在国际并购中,同样是高手的宝马最终不得不将罗孚和陆虎出手甩卖,大众也将于西亚特分手;福特更惨,现要出售马自达股份。品牌运营高手戴姆勒折腾了好多年,最后忍痛甩卖克莱斯勒。

戴姆勒总裁蔡澈在回顾和克莱斯勒10年合作经验时曾说,车型和技术上的融合其实非常容易,但文化上的巨大隔阂是阻止双方走得更近的关键。福特在黄金十年收购的马自达、VOLVO、捷豹、路虎和阿斯顿·马丁,至今仍未能消化最后只能甩手转卖给他人。印度塔塔汽车则采取非常措施吸引印度公众的现金,以为其今年初收购的捷豹和路虎的交易进行再融资:向参加该集团定期存款计划的公众提供高达11%的年息。在汽车品牌收购运作史上,鲜有成功者。

汽车工业的后来居上者,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韩国现代一直不愿意在海外市场进行并购来扩展,而是愿意自己独资建立企业。他们的发展历程里没有一个是通过购买高档品牌来实现自身飞跃。而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创豪华品牌。

“品牌的收购需要原公司极强的实力,不仅仅指资金实力,更加指对技术和对管理的驾驭能力。”汽车安全技术研发工程师秦玉学认为。

上汽收购双龙确实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是业内人士也认为,这笔学费是需要交的,它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迈出了充满风险的一步。在中国企业探索国际化的出路上它做了一次尝试,虽然遇到了挫折,但却为整个汽车产业赢回了宝贵的经验,也让国内对国际并购有了更冷静、深刻的认识。

那么对于现在的中国车企到底有没有能力去参与国际并购呢?钟师认为,在若干年内中国车企去并购或参股一些国外的技术开发型企业或有特点的零部件企业倒是可行之道。与其拯救国外破产的车企不如花钱在自身上打造自有品牌的车型。

鸡肋 篇12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公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进入我们的视野。针对“找工作高于一切,写论文七拼八凑”的现象,不少教育专家表达了“与其滥竽充数、东拼西凑,不如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建议,这得到了不少公众和学生的认同。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争议的背后存在误区。一是认为取消毕业论文是趋势。给出的理由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本科教育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大众化人才,而不再是研究型人才,以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为重要目的的毕业论文不符合时代需要了。加上我国大学严进宽出的传统,在毕业论文的质量考核上把关不严,极少有学生因论文质量问题而拿不到学位,本科毕业论文对学生能否拿到学位丧失了约束力,毕业论文应有的考核功能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因此,有关人士断言,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是大势所趋。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是“大势所趋”,不如说是显现了大学、社会和学生的过度功利化心态。二是认为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取消。理由在于:大学的定位不同,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同,有些是培养研究型人才,有些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同的专业,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校,可以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学校则不宜取消毕业论文。三是认为毕业论文并非必不可少。认为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不仅本科生不写毕业论文,连硕士研究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并且从现实来看,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而且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事实上,简单地拿国外高校和我国高校作比较有失之简单化的嫌疑。并非所有的美国大学生都不用写毕业论文,有些高校还强制性地要求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如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在哈佛大学,撰写学位论文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应对的挑战。在哈佛图书馆档案中,本科生的论文像博士论文一样被编目,以供借阅。更何况,国外的许多一流大学虽然没有本科生毕业论文,但自始至终非常重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甚至设立了科研学分。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9年就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20世纪80年代设立了本科生研究中心等。虽然美国没有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进行硬性要求,但是很多课程都是通过学期论文或研究综述来考核的,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论文写作量可能比国内的学生还多。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重要性是由大学的性质决定的。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场所,这就意味着自由探究与批判精神的养成。从社会分工来看,大学教育与社会其他机构不一样,它是教育机构,而教育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人类活动,由包括毕业论文(设计)在内的严密的教学环节构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其计划性与组织性都将难以体现。这是因为,对教育者来说,毕业论文是培养教育的一个环节、一种方式,也是检验教育质量的一种方式;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成长的一个阶段、一次演习,是学以致用的一种体验。

那么,该如何看待我国存在的是否取消本科毕业论文的争议呢?笔者以为,正是由于流于形式、质量不高的论文正在增多,所以才更应该严肃对待本科毕业论文,而不是取消它。

【鸡肋】推荐阅读:

上一篇:民间舞蹈的技艺美下一篇:史论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