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区域

2024-06-16

海州湾区域(共3篇)

海州湾区域 篇1

日本对虾又称竹节虾、花尾虾, 其广泛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以南、东南亚、非洲东部及红海、澳大利亚北部、中国沿海等地。海州湾位于黄海南部海域, 湾底西靠鲁、苏2个省, 北纬35°线横贯东西, 年平均表层水温为14.4~15.7℃, 年平均表层盐度为29.1‰~30.0‰, 水深16~50 m, 陆上常年气温平均12.4℃, 沿湾风平浪静, 滩涂广阔, 沙质优良, 海水洁净, 是日本对虾的天然养殖牧场。

1 日本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虾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 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 上缘8~12齿。第1触角鞭甚短, 短于头胸甲的1/2。第1对步足无座刺, 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粗大的突起, 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雌虾甲壳为青蓝色, 雄虾棕黄色且体型小于雌虾, 腹部腹侧有5对片状游泳足, 尾部有扇状尾肢。我国沿海1—3月及9—10月可捕到亲虾, 产卵盛期为每年12月至翌年3月。10~40 m的海域是日本对虾的栖息水域, 白天栖息于3 cm左右深度的沙底内, 夜间频繁活动索饵。在虾塘高密度养殖中, 饥饿时巡游[1]。

日本对虾属亚热带种类, 要求温度较高, 其最适温度为25~30℃, 8~10℃停止摄食, 5℃以下死亡, 高于32℃生活不正常;对盐度的适应性较广, 其适宜的盐度范围为15‰~30‰, 但高密度养殖时将不能适应低于7‰的盐度;对溶解氧的要求是不能低于2 mg/L (27℃时) ;耐干能力强, 是较易长途运输的种类;对海水p H值的适应值为7.8~9.0[2]。

2 海州湾区域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2.1 育苗

2.1.1 亲虾的选择。

选择装有冷冻木屑58 cm×41 cm×35 cm的泡沫箱, 装入处于休眠状态的亲虾, 装箱规格为80~100尾/箱。在亲虾到达前, 将亲虾池所在的育苗室完全遮光。亲虾到达时, 因长途运输, 箱内温度会升至15℃左右, 此时用低温消毒海水 (海水比重1.018以上, p H值8.2左右) 将亲虾身上的木屑冲洗干净, 后按5尾/m2左右迅速放入60 cm左右的亲虾池中, 注意将发育期接近的放在同一池中。一般情况下亲虾入池后的成活率在85%左右[3]。

2.1.2 亲虾管理。

亲虾入池当天不进行换水, 隔天以后每天结合吸污换水20 cm, 换水水温与池水水温差小于0.5℃, 可根据条件适当加入单胞藻类以调节水质和增加水色。12 h后投喂以沙蚕为主的饵料少量, 24 h后恢复正常投喂量。一般情况下, 投喂沙蚕前要用淡水将其冲洗干净, 并浸泡5~10 min, 后用碘制剂消毒1~2 min, 然后再冲洗浸泡2~3 min投喂。日投喂沙蚕总量为亲虾总体重的20%左右, 分4次投喂, 傍晚和凌晨投喂的2次占总饵料量的70%。

2.1.3 亲虾催熟。

为使亲虾尽量发育同步, 在亲虾到场后的3~4 d需对性腺在二、三期的亲虾进行切除眼柄手术, 一般通过烧红的手术钳来达到目的, 术前进行消毒, 术后用高浓度碘制剂短时间浸泡消毒, 然后放入盛有新鲜消毒海水的新池中, 若操作得当, 手术的死亡率在5%以下。未发育的亲虾不手术, 发育至四期的亲虾可直接用于产卵不要手术[4]。2.1.4亲虾产卵。傍晚时分, 排水吸污后加水以前, 将2~3只80 cm×80 cm×50 cm的无底网筐放入池内, 技术人员逐一对亲虾进行检查, 将性腺达到四期的亲虾移出消毒, 放入产卵池。产卵池同样需要保持黑暗的环境, 池水深1.0~1.5 m, 施用EDTA二钠3~8 mg/kg及盐酸土霉素1 mg/kg, 水温控制在28℃, 微量冲气, 产卵亲虾密度最好控制在4尾/m2。

2.1.5 受精卵孵化和无节体收集。

当亲虾从产卵池移出后, 将水温提高至29~30℃, 每30 min用搅手耙推卵1次。推卵时使卵与海水充分接触, 以利于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物质及溶解氧, 提高孵化率。同时, 检查受精卵的发育情况, 估算无节幼体出池量, 以准备预热海水和育苗用池。一般12 h后多数受精卵可孵化出无节幼体, 后进行收集和移池。

2.2 放养管理

2.2.1 养殖池位置选择。

建池区域应选择离海较近、淡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电力有保障、交通便捷、饲料提供方便的区域。

2.2.2 养殖池设计。

以0.67~2.00 hm2的长方形为宜, 平均水深2 m, 用水泥板或地膜铺设池壁, 为方便池中污物的排出, 将池底建成坡度为3°的锅底状。养殖池应配备水车式增氧机或底部增氧设备。日本对虾的栖息场所由池塘中心的边滩提供, 面积为养殖池面积的40%, 并将其上铺厚10 cm的细沙, 用石块将其围住。建蓄水池, 面积占养殖总面积20%~30%。2.2.3投食喂养。最适宜的投喂原则是早上投喂日本对虾配合饲料, 傍晚投喂新鲜杂鱼, 晚上投喂日本对虾配合饲料, 且新鲜野杂鱼与日本对虾配合饲料的总量比例控制在3∶7。注意在饵料的投喂过程中不能把饵料投放到日本对虾的休息场所, 以防病菌滋生。

摘要:介绍日本对虾的生物学特性, 总结海州湾区域日本对虾养殖技术, 包括育苗、放养管理等方面, 以提高日本对虾的养殖水平。

关键词:日本对虾,生物学特性,育苗,放养管理,海州湾区域

参考文献

[1]朱志强, 王光全.日本对虾海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J].齐鲁渔业, 2011, 28 (5) :30-31.

[2]黄建丁.日本对虾健康养殖技术[J].中国水产, 2010 (12) :36-38.

[3]宋锋, 孔祥青, 宋京年.日本对虾土池育苗技术[J].齐鲁渔业, 2010 (10) :45-46.

[4]黄明哲.日本对虾人工选育种繁育试验[J].福建水产, 2010 (3) :65-67, 38.

海州湾区域 篇2

为查明海州湾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在12个点位采集了4批水样,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镉、铜、铅、锌含量,详细分析海州湾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与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海州湾海域水体已经受到了轻度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特征表现各异,铅在靠近河口处含量明显偏高,镉分布比较均匀.

作 者:韩玲玲 刘吉堂 钱焕 郭衍游 HAN Ling-ling LIU Ji-tang QIAN Huan GUO Yan-you 作者单位:韩玲玲,钱焕,郭衍游,HAN Ling-ling,QIAN Huan,GUO Yan-you(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

刘吉堂,LIU Ji-tang(国家海洋局连云港海洋环境监测站,江苏连云港,222042)

海州湾区域 篇3

胶州湾、莱州湾潮间带沉积物污染比较

系统地在胶州湾、莱州湾潮间带获取表层沉积物样,对沉积物中有机污染(有机质,石油类)、重金属(汞,铜,铅,锌,镉,铬,砷)、营养盐(总磷,总氮,总碳)、硫化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镉、总磷外,各物质在胶州湾潮间带的质量分数普遍大于在莱州湾潮间带内的质量分数;Q型聚类分析将两湾分成两类,受到工业排污、生活污水等人为因素影响严重的`胶州湾东部为一类,而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胶州湾西部和莱州湾等其余站位为一类;胶州湾潮间带生态危害程度要高于莱州湾潮间带.

作 者:刘义峰 吴桑云 孙书贤 孙永根 LIU Yi-feng WU Sang-yun SUN Shu-xian SUN Yong-gen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刊 名:海岸工程英文刊名:COASTAL ENGINEERING年,卷(期):28(2)分类号:P736.4+1关键词:胶州湾 莱州湾 潮间带 沉积物

【海州湾区域】推荐阅读:

海州湾游玩500字作文05-09

上一篇:美术教学中想象力培养下一篇:神经外科术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