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

2024-06-13

90后(精选12篇)

90后 篇1

用杂志描绘属于我们的未来

20年后的重庆是什么样的呢?在《未来重庆》中,我们看到一个充满想象力、生机勃勃的未来重庆。

在重庆“90后”的笔下,女主人公从公元2010年穿越到了2030年的重庆,那时的重庆已是一座无比繁华的城市,清新的环境,便捷的交通让女孩感叹不已,来自20年前的陈旧知识已完全不能适应2030年的城市,于是她不断的努力和摸索,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新重庆人”。这个由“90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出的新重庆,将瑰丽大气的城市风光和细腻的人物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节丝丝入扣,充满奇思妙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长达三万字的小说,是重庆“90后”以网络为联络和写作的工具,用接龙的方式写出来的。“90后”们在整个杂志的创作过程中,完全自主安排,在短短的20天里就完成了真正属于重庆“90后”自己的第一部科幻小说。

首期电子杂志内容还有数个科幻小短篇以及重庆“90后”穿越专用微博,更多的“90后”在微博里对20年后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有着自己的期待和憧憬。

我们是为了理想而集合的未来力量

“没有理想,非常现实”,是很多人给“90后”贴的标签,而这一次,重庆的“90后”们以行动证明,他们是可以为理想集合,为理想出发的。

在一个月前,这些“90后”们相互之间并不认识,是《未来重庆》电子杂志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不但一起创作杂志,还在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穿越重庆2030》COS情景剧,以娱乐的状态带领现场观众一起穿越了一把。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不但一本有模有样的电子杂志得以面世,他们之间的激情也相互碰撞。来自四川外语学院的郝树静是社员们公选出来的总编辑,她告诉记者,一个月时间很短,同学们又都在上学,可是重庆的未来早已在他们心中想过了无数遍,因此,在“肯德基对话90后”这个活动平台上,他们能够像写日记一样,将未来重庆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我们是一群能幻想的现实青年

在首发式现场,杂志社的成员与来自《课堂内外》、重庆电台的嘉宾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对话,他们对杂志的创作侃侃而谈,对自己的想象充满信心。值得关注的是,重庆“90后”的想象跟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结合得非常紧密。

来自重庆育才中学的周效强说,不要以为我们还没有长大,其实我们对于家乡的变化非常关注。我们知道社会上正在发生的事情,所有的想象都是基于现实的基础。我觉得,想象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这样才不是空想,所有这些想象也就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未来,看我们的!

后记

《未来重庆》电子杂志可以登录腾讯大渝网以及重庆晨网的“《未来重庆》电子杂志社”官方主页去免费下载阅读。相信更多的“90后”会在这本杂志里找到共鸣,感受到成长和责任。

肯德基一直以来都持续关注“90后”。来自重庆市旅游学校的李雅倩连续两年都参与了肯德基主办的“90后”活动,她告诉记者,去年是小当家训练营,有50多个“90后”一起在训练营中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三天,不但展示了自己的当家本事,还交到了一帮好朋友。今年的活动又有更多的“90后”参与,他们在这里更多地展示出了属于重庆“90后”自己的特质。

《未来重庆》电子杂志目前只是第一辑面世,在2011年,重庆“90后”还将有更多的惊喜带给这个世界。

摘要:2010年11月27日上午,“2010肯德基对话90后”活动在重庆科技馆隆重举行,活动现场最耀眼的时刻是电子杂志《未来重庆》的首发仪式。《未来重庆》是一本由《课堂内外》执行指导,重庆各所高中、大学的“90后”代表共同完成的杂志,主要内容是一部科幻小说《穿越重庆2030》。写作、采访、摄影、插图、后期设计设均由“90后”独立完成,是一本真正意义上属于重庆“90后”自己的电子杂志。

90后 篇2

作为90后职场新人,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尽情展现着自己的风采,

届毕业生离开大学校园已近半年,作为职场新人,这群90后经常被贴上“自私”“没责任心”“非主流”等标签。

事实上,从90后这个群体步入职场开始,他们就被看作是最有个性的一代。有人说,他们任性叛逆;有人说,他们冷漠不孝;有人说,他们赖在青春期里长不大。

,一份《撕下标签的90后》的调查显示,90后和前辈们没有很大不同。其实,在60后、70后和80后眼中,这些90后职场新人,也并非像外界给他们贴的标签那样“不靠谱”。

60后:90后有责任心不循规蹈矩

今年7月,90后女孩李梦钧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27年前,她的母亲韩雪琴也从这里毕业。

7月4日那天,她在QQ空间晒出了自己和母亲的毕业证书,写道:“娘俩一校一专业,相隔27年。”毕业后,李梦钧又和母亲当年的选择一样,并没有留在北京,而是回到了家乡大连,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

重新回到父母身边,李梦钧坦言她很享受家带给她的温暖。“我爸妈从小就对我很放任,他们希望我在自己的选择中成长。”李梦钧说,“我和妈妈的关系很好,什么都能聊,我高中喜欢过哪个男孩她都知道。”

生于60年代的韩雪琴是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她认为女儿这一代并不像外界说的那样“没责任心”。“我认为他们这一代人是有责任心的,尤其是在亲情方面,以我女儿为例,她做得很好。”

今年2月,李梦钧在北京一家单位实习,临近过年,她提前请假回大连。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当时母亲正在医院做一个小手术。“我本来算好了,在女儿回来之前做完手术恢复好就出院,不让她知道这件事。谁知道她提前回来,我的手术又延后了,她回来的时候就看到我住院了。”韩雪琴在接受采访时说,“女儿去医院看到我在病床上的那一刻,马上作出决定,说毕业后要回大连,回到妈妈身边。”

在这之前,李梦钧一直希望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北京很多单位也向她开出了工作邀请,但经历了母亲的生病之后,过年期间,亲朋好友问起她毕业后的去向,她都毫不犹豫地说“要回大连”。韩雪琴告诉记者:“我跟她说,你回大连也是要上班,妈妈如果生病了,你也不能一直照顾妈妈,可她说‘那不一样,精神上不一样’。”

在采访中,韩雪琴还说到一个细节:“我眼睛花了,有一次要缝衣服,打开针线包,发现女儿将针线包里各种颜色的线都挨个儿穿到了针孔里,她怕我看不清,纫不上针,返回学校前都帮我纫好了。”韩雪琴认为,其实每个人都有责任心,不管是哪一代人,只是没有更多的机会表现出来而已。

除此之外,在韩雪琴看来,90后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发展的新时代,接受的知识多,思维比较活跃,也很有创新精神。她在采访中举例,“现在的90后,家里买了什么电器,他们很少看说明书,自己就能研究明白,很有探索精神”。而她表示,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现在这么“开放”,也使得他们那一代人在很多事情上“循规蹈矩”。

“我不赞同给90后贴标签,我生活的时代有我们的时代特色,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有现在的时代特色,要与时俱进,不一定非要拿他们跟我们比。如果非要给‘90后’贴标签,不如给他们贴一些鼓励的标签,让他们更勇敢。”韩雪琴认为,“90后”刚刚进入职场,作为师长,要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70后:90后被互联网刻上深深的烙印

在吴晨光任副总裁兼总编辑的一点资讯,团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人都是90后,他们大多分布在技术岗位上。“90后的新同事创新能力相对比较强,刚毕业的他们更愿意用努力来证明自己,他们对于现在流行的东西也尤为敏感,

”吴晨光这样评价身边的90后。

“90后生活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这两个时代对他们影响很大。特别是互联网,这群人离开互联网和手机几乎没法活,现在的交流、消费、工作平台都是建立在互联网之上,这一代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不知道没有互联网怎么办。”在吴晨光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平等的平台,体现的是比较自我和个性张扬的文化,这种文化对90后的影响非常大,“比如他们喜欢自拍、分享和互动,这都是互联网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吴晨光在采访中说,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对互联网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也经历了从非互联网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没有互联网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是90后一出生就有了互联网,随着不断发展,互联网遍布生活中的每一处,他们的思维方式就会和我们完全不一样。”他举例说,自己早年做记者的时候查资料都去图书馆,而现在的年轻人一上网什么信息都有,“所以他们的视野比我们开阔多了”。

但吴晨光也在采访中表示“90后新人基本功不太好”。以他从事的媒体行业为例,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很多人自己开个微信公号就可以写东西,发布什么内容自己说了算。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人都自己说了算,最后的问题是总以为自己是‘老大’。他们知识面和视野开阔,有灵气,但他们做东西比较粗糙,通常想得不够深入,这都是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

“如果说90后非主流,那什么是主流呢?90后正处于20岁出头的年龄阶段里,你不能要求他们的想法和70后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有超越他这个年龄阶段里的想法,比如90后现在想的就是恋爱结婚,而70后现在几乎都结婚了,应该更多地考虑养孩子和养父母,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质。不能用现在的70后、80后去和90后比。”吴晨光认为,“90后这一代人互联网特质很明显,他们需要利用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做事,正确理解互联网是什么很重要。”

80后:90后只是更年轻

在北京玩音乐的很多年轻人都听说过位于五道口的O2录音棚,它的全名是北京天铖乐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CEO是80后王天居。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去找一份安稳的工作,而是选择了创业。

“我毕业时,大学毕业出来创业的人还是少数,可以说很新鲜,那个时候学生创业会当做故事来聊。”王天居说,“80后毕业后,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外企、央企或者考公务员,更在意自己的工作是否安稳,可能只是个别人会去尝试创业。”

今年7月,一项通过对全国近6万名毕业生的调查形成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这一届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为6.3%,比去年增长近一倍。

“90后步入社会面对的环境和80后是不一样的,现在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这一两年,国家鼓励创新创业,创业也成了大家更愿意讨论和关注的事情。”王天居认为,社会变化快,使90后的生活状态也更不一样,他们的就业思维不再传统,更多人愿意去尝试创业。

在王天居的公司里,大多数人都是90后。在他看来,“80后和90后没有什么本质不同,他们只是更年轻,想法更有激情,做事更有冲劲,也更情绪化一些。”

王天居告诉记者,一名正在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所在学校建议他毕业后去企业做相对稳定的工作,可这名实习生非常反对,表现出强烈的反感,一直在和学校“作斗争”。“如果换做我们这一代人,可能也就顺从学校了,而他们这些人更坚持自我。”

不过,在王天居看来,90后身上的特点在80后身上也有,每一代人都从这个年龄段过来,也会有一些同样的特质。“只不过现在社会言论更加开放,大家有平台说出自己的看法,信息传播也很快,社会快速变化让90后站上了舞台,其实每一代人本身没什么差别。”

70后、80后、90后 篇3

《沉沦》中,留学生“我”,在异国的校园与社会中痛苦彷徨:

槁木的二十一岁!死灰的二十一岁!

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个安慰我体谅我的“心”,一副白热的心肠!从这副心肠里生出来的同情!从同情而来的爱情!

我所要求的就是爱情!

郁达夫发出的叩问,直到现在,仍笼罩在一代代青年身上。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青春,以电影的形式呈现,70后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80后有《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90后则有《小时代》(虽然不是很恰当)。在文学领域,青春叙事同样是符号化的呈现。

右派一代有他们的“组织部来的年轻人”,知青一代有他们的“遥远的清平湾”,大院子弟有他们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农村的苦闷青年也有“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任何群体的青春叙事,带有强烈的时代痕迹,并影响了他们的时代,以及我们的时代。

我们也看到,对青春和爱情的书写,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薄弱环节。恰恰是这个不大引人注意的缺失,使文学失去了大量读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价值观还是爱情观,无论是社会问题还是心理问题,青年是任何一个时代的风向标或晴雨表。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文学中的青年形象和青春气息逐渐黯淡甚至消失了,一种中年的甚至暮气的味道开始弥漫,我们很难在文学中看到青春的身影。新世纪以来,青春形象基本上是在网络写作中完成的,但网络中的青春形象大多比较模糊。这与网络文学作者大都年轻,缺乏历史记忆有关。

本专题选取70后、80后、90后的三位作家瓦当、张怡微、徐晓,分别讲述他们的青春记忆、校园记忆以及对文学和时代的思考。瓦当是当代70后作家的重要代表,魔幻与现实结合的写作道路,使他成为山东作家的一个符号;张怡微成名于新概念,书写80后一代人的青春和焦虑,近些年身处台湾,以不同的视角审视大陆和台湾;徐晓还是在校大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写小说,或者以小说家的身份写诗,其作品触及的尖锐的社会矛盾,让人看到了90后作家的厚度和广度。

他们三人,生活状态、写作状态迥异,却有一个共同点:都生活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博士生、本科生,三个标签显然不具备划分归属的可能,但多少可以提供一种解读的视角。

其实,代际划分本身就是不恰当的,三代人的经验有着显然的交叉,乡村和城市、70后和80后、性别的不同,一切外在因素所导致的,不过是写作经验的不同。每个人所呈现的只是他自己,正如瓦当所说,“我想为人类的童年立传,那生生不息的悟空与哪吒的精神”,文学需要尖锐和痛感,青春也是,笼罩在校园的天空之上的,不只有青涩的痉挛,还有人性的裂变、时代的崩塌。

90后 篇4

一样是独生子女。

杨老师在成都市实验小学任教, “80后”的她每天都要面对一群“烦人”的小孩。“他们太淘气了。有一次上课铃声刚刚响过, 一个刚刚入学的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 我问了她半天, 她才告诉我说想妈妈了。他们不像高年级的孩子会在乎别人的感受和情绪。”杨老师脸上满是无奈。

杨老师说, 每当这种时候就会陷入很矛盾的状态, 一方面必须尽量让孩子安静下来, 这样讲课才能正常开始, 另一方面自己也是从小娇惯着长大的,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感觉好烦恼。“我也会生气, 感觉很烦, 想丢开, 但是看着他们挺可怜的, 所以经常为这样的烦恼而抱怨。”想到自己在家里也是独生子女, 居然受这些小孩子的“窝囊气”, 杨老师觉得很委屈。

“去年暑假, 六年级的学生在部队全封闭军训, 因为在部队里吃不习惯, 这些‘90后’的孩子晚上在被窝里偷吃家长带来的零食被抓到了, 一直哭个不停。”在成都市实验小学任教的“80后”胡老师也面临同样的困惑。“可是要离开的时候, 孩子们和教官哭成一片。一个男孩说:‘如果我的一生只剩下最后几天, 我一定要在部队里度过, 因为这里度日如年。’笑得大家前仰后合, ‘90后’的学生总是语出惊人。”说起这些, 胡老师哭笑不得。

一样年轻。

四川大学的“80后”王老师感触也很深, 班里一个男生理了个“鸡冠状”的时尚发型, 这与学校对学生仪容仪表的要求有出入, 王老师要求男生把头发重新整理一下。当晚, 这个男生打电话给她, 非常委屈地说, 不情愿剪掉时尚的发型。王老师知道, 这个年龄的学生正处在爱美的阶段, 他们希望更时尚更有个性, 让他理寸头实在有些“残酷”, 她便告诉学生:“老师只是希望你把头发整理得更像学生的样子, 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言毕, 男生告诉王老师:“你比我父母更理解我!”第二天到校, 男生的头发果然理好了。这件事让王老师感到, 和“90后”的学生打交道, 必须更多地换位思考, 用对他们的尊重换来师生间的尊重。

“咚咚咚, 咚咚咚……他戴着很大的耳机, 听音乐听高兴了, 把整排桌子都摇晃了, 还跟没事儿似的, 一个劲摇头晃脑。”讲到英语课上一个男生搞怪的现象, 在西南民族大学教英语的“80后”彭老师满肚子的怨气。“被我说了几句, 就摔门出去了。即便是犯了错误, 也不愿承认, 个性真是太张扬了。”“遇到这种情况, 我从来都是马上就告诉学生这样做不对, 并和他的室友说了这个问题。下学期这个男生还是选了我的课, 而且每节课都很乖。‘90后’学生认识到错误, 虽然嘴上并不承认, 但只要他们在行为上能改正就可以了。”

用包容的心态看待“非主流”。

“80后”的教师有朝气、有活力, 他们在行为、思想方式上与“90后”学生接近。他们更能听懂学生们说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 容易与学生成为朋友。

杨老师说, “90后”的小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 有自己的世界, 很自我。但是作为老师, 她能理解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并且学着去喜欢、欣赏, 和他们一起长大。“‘90后’的孩子喜欢了解的东西很多, 比如说NBA、卡特、奥特曼, 而我们对于前沿新潮的事物不如他们信息量大, 不如他们熟悉。我们就赶快去吸收学习, 和他们一起探讨, 培养共同爱好和兴趣, 获得更多的师生共同话题。”“80后”老师不会拒绝接受新事物, 这也使孩子们和杨老师在一起感觉很自然, 放得开。

“80后”彭老师说, “90后”学生兴趣非常广泛, 喜欢关注和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不相符合的东西, 比如有的男生穿着溜冰鞋来上课, 课间就在后面转圈圈, 溜来溜去。“和‘80后’一样, 过了这个年龄段, 他们肯定会有一个向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彭老师说, 除了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学生之外,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也很重要, 还要抱着和学生相互学习的心态, 才会感到“海阔天空”。

我们可以是朋友。

在彭老师的教师社区里, 经常有这样的留言:“小彭同志辛苦啦, 最近教得很不错嘛。”“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你问好!”教师社区是老师和学生教学互动的一个平台。每次看到这些学生模仿领导口吻的留言, 都让彭老师忍俊不禁。

几乎每年教师节彭老师都会收到学生的礼物。“如果学生是因为拿了奖学金或者用打工赚的钱请我吃饭, 我才会接受邀请, 并且送上一两本书表示感谢。”开学初, 彭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一篇英语作文, 谈谈今后的理想和打算, 通过这种方式了解他们, 和他们做朋友。“一个男生在作文里写他的梦想是组织一个乐队, 结果真的实现了。我只要有时间就去听他们唱歌, 还结识了他的女朋友。”

在彭老师眼里, “90后”创新能力强, 品牌意识比较超前。她的学生有的已经创业了, 比如在网上开店, 办培训学校, 做票务代理, 等等。但是他们也有消费观念不合理, 缺乏规划性的一面。“我和他们做朋友都会达成一个共识, 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对方。只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就好了。”

90后 篇5

大家好,我是一个90后的ceo。很多人说90后很散漫很自由,工作不负责任,我觉得其实这跟年龄没有很大的关系。我来自于一个很不富裕的家庭,我爸妈是在市场上卖猪肉的,然后我从小特别讨厌猪肉味、市场那个臭味。我爸说,佳文,如果你不好好努力的话,你这辈子就跟我一样,在市场上卖猪肉。所以从小到大我都比别人花出十倍二十倍的努力,我要做一个不一样的人。

我十四岁就出来做生意了,那年我高一。当身边很多小伙伴们都还沉浸在单纯的一个校园生活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高中生的交友网站。高二那年我赚得了我人生的。然后我把手机通讯录所有的电话打了一遍,没有一个人愿意借我二十万,甚至身边所有所谓的好朋友也没有人愿意借我。最后是一个跟我关系最糟糕的朋友,拿了二十万借我。拿着这二十万,我找了一个特别特别破旧的场地,连桌子都是我拿木板盖上去、盖个桌布就上班了。我跟我全公司一百多个员工讲,一、我发不起工资,可能未来两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我都发不起工资,但是如果你们愿意陪我熬,我会给你们一个很好的、更好的生活条件。我的员工答应我了,都陪着我,陪我每天吃炒面、配白粥,我们就这样干。我们特别特别疯狂,那时候我一方面需要筹集资金,一方面需要跟投资人谈判,一方面要处理债务,一方面公司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电脑、网线什么,全得我一个小朋友搞。然后我还得去医院看病,你知道吗?很幸运的是,真的,我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把公司业绩翻了足足两倍,让我的投资人目瞪口呆了,觉得这家公司也太可怕了吧。然后当我那时候拿到了医院的检查报告,发现是误诊的时候,其实我心里特别平静。我心里只有一句话:余佳文,你真牛!

今天我看到了在场很多年轻人,但我觉得今天很多年轻人一点都不年轻。什么叫年轻呢?我依稀记得我幼稚园的时候然后老师问一个问题,说哪个小朋友懂啊?我们都会举手,说,老师,我懂我懂。但是今天在座很多人其实不敢的,为什么?你怕答错,怕答错被人冷落、被别人否认。我觉得就是一些枷锁让你变得一点都不年轻,真正年轻就是把你的枷锁去掉。勇者无畏,没有枷锁,你就更有冲劲、更有勇气,去干更多更多更多的事情。别拿90后说事,90后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今天我看到整个社会,都在吹捧90后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我们60后、70后、80后的前辈们致敬呢?是他们开创了这个时代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很好很好的环境。所以我从来不称呼自己为90后,我说我是个年轻人,年轻的头脑、年轻的思想一直会流行,但90后一定会过去。谢谢大家!

90后毕业感言

90后的同学们,会有怎样的毕业感言要倾诉呢:

也许直到现在,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用了父母很多钱,买练习,学费,交赞助,衣食住行。我们有些负罪感,我们没有借口。写了这篇东东纪念长大,很象流水帐,我知道如果有人看这篇历程,也一定是同龄人。-

你也许小几岁也许大几岁大差别都不会大,希望让所有这代人产生真诚的共鸣,你不是一个人在前进!你不孤单!还有很多很多的人和你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想法,相同的困惑,她们和你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不懈!!-

我知道你也有难过的时候,你也有无聊的时候,你也有寂寞的时候,你也有动摇的时候,请你在这里留下你的心声你的故事吧!哪怕只有两个字对于别人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我会一个个看的,把我都感动了)。让别人也发现原来有这么多同样的人在支持他,让别人也从你的心里话中得到鼓励。你也会得到更多的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你坚持不下去想自暴自弃的时候,再来看一遍这篇文章吧,再去看看大家的回复吧,相信自己,一切会好起来的!用心转这篇文章给你认识的人,它没有作者,没有语言,因为————这就是你的故事!-请闭上眼睛,打开心灵,所有的意思心领神会~~团结起来,让我们手牵手,一起往前走!-

70后怎么管理90后? 篇6

“过去两年,我受理的有关千禧一代管理问题的咨询工作比前五六年多得多。”Orrell说。思科公司、eBay、强生和蓝十字蓝盾医保组织都是Orrell的客户。在1980年代初期到2000年初期出生的千禧一代又被称为“Y世代”。在美国,这一代人的人口基数为8000万。从将近15年前开始,这群年轻人陆续走上了工作岗位。而现在,他们正逐渐成为职场的主导者。有专家认为,到2020年,千禧一代将占到美国雇员总数的一半。

今天那些成功的领导者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不同年代的人之间的差异性,也知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应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具体到招揽、管理并留住千禧一代时,这种认知尤为重要。

位于纽约的ReSource Pro是一家为保险行业提供外包服务的公司,据其CEO Dan Epstein所说,该公司90%的员工都属于千禧一代。

“我确实能看到在部分管理者和年轻员工之间会产生冲突。”他说,“在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总是说‘照我说的做’,这就是冲突的原因。”

Tammy Erickson是伦敦商学院的首席研究员,她曾经出版专著《Y世代如何取得职场成功》(Plugged In: The Generation Y Guide to Thriving at Work),并且正在参与一个提升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领导力的指导计划。她说:“我得说我接触过的90%的X世代(译者注:指出生于1950年代后期至1960年代之间的人)管理者都曾被千禧一代激怒过。这些管理者会说,‘我们得照章办事。我得守规矩,你也不例外。而你提出的这种要求不在我的许可范围之内。’”

Erickson说这种回应方式“很有人情味,很正常”,但她对此并不满意:“我告诉他们,这么回答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你想留住这些年轻人,就要尽可能地激励他们,让他们的工作更有意义、更有挑战性。不要用婴儿潮一代的管理者对待你的方式对待千禧一代,那已经成为历史了。”

身为管理者的Epstein则试图去满足这些职场新生代的期望——他们渴望创新,希望自己能担任重要而有趣的职务,并且能在公司活动中拥有发言权。“我们对工作流程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力求能让员工更好地适应并投入工作。”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Epstein在员工中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近几年他专门拨出预算供员工进行集体活动。“员工可以自己决定怎么花这笔钱,”他说,“有些人会一起去旅行。我们想创造一种氛围,让每个员工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尊重。”

他还调整了公司的薪酬计划,为那些想快速往上爬的千禧一代提供升职空间。Epstein指出:“他们想看到自己的晋升前景如何。所以我们很少让员工等待很久才给他们一个幅度很大的升职机会,而是小幅度但频繁地提升他们的职位。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

事实也证明,和前辈们相比,千禧一代对短期晋升的需求很大。“与婴儿潮世代和X世代的管理者相比,千禧一代最明显最重要的不同点就是对自己当下的状态格外重视。”Erickson总结道。

原因何在?美国的千禧一代在成长过程中深受恐怖主义和校园暴力的影响,Erickson认为这让他们觉得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测”:“他们之所以会在办公室反复询问‘你是想让我在今天做点有意义有挑战而且很重要的事吗?’原因就在于此。”紧接着她又补充说,最适合引领千禧一代的领导者“会把自己当成在设计教学计划的老师”,他们会详细安排好这周应该完成哪些工作,以及应该让团队学习什么技能,并将所有计划合二为一,形成一份完整的可执行方案。

事实上,和前人相比,千禧一代成长的环境更富包容性和参与性。要想成功驾驭他们,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工作成果而非员工的个人表现。

“千禧一代的学业多是围绕团队合作进行的,”Erickson说,“他们参加过大量的集体活动,也很适应这种活动方式。”

这一点导致他们与注重个人评估的传统企业文化格格不入。Erickson的解释是:“我们过于看重员工的个体表现,忽视了通过协作往往能更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接下来再让我们谈谈成果反馈。《哈佛商业评论》和普华永道事务所联合进行的员工调查显示,千禧一代希望通过频繁的工作评定持续得到认可。

Erickson指出,调查结果显示了不同世代的差异所在:“我是在一个信奉‘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的环境中长大的。反馈意味着我将要接受别人的评判,而通常收到的都是负面评价。”但对千禧一代来说,“反馈证明他们得到了关注,而且对他们有指导意义,最好一天内能收到多次反馈”。

确实,长期以来,年终考评一直都是主流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请继续保留。但千禧一代更希望能够随时了解公司对自己的认可度,合格的领导者应该设法通过社交媒体更新、同行评议或导师计划等途径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听过的千禧一代对管理者最大的不满就是,‘我老板总是取消我的一对一指导时间。’”Orrell说,“然后他们会说,‘算了,反正他也不尊重我的时间。’而导致千禧一代离职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千禧一代的流失率充分证明那些无法改变传统领导方针的管理者已经为公司带来了困扰。Orrell和她的公司常被问到该如何帮助这种管理者与千禧一代和谐相处。“他们问我,‘我们的管理人员往往会因此与员工产生矛盾,而且会有种挫败感。我们怎么做才能减少类似矛盾的出现呢?怎么才能让所有人达成共识?’”

Orrell直言:“员工不是要离开公司,而是要摆脱某位管理者。他们不是对办公楼有意见,而是对那个每天都要共事的人颇有怨言。我们这一代人或许能忍耐5-10年,但千禧一代只能忍耐5-10个月。”

“很多人都以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50多岁的老领导身上,因为他们理解不了年轻员工的思维模式。但事实并非如此。”她补充道,“最容易出问题的是30多岁的X世代中层管理者。他们对需要手把手指导但又爱发牢骚的千禧一代极为不满。”

很多企业都因此做出了极大的调整,那些精明的企业领袖正致力于改变长期停滞的管理现状。“聪明的公司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他们会加快管理水平的提速,最终将会通过解雇那些不合格的管理人员来避免摩擦。”Orrell说道,“因为如果员工对上司全无好感,就会扬长而去。其他事情都不重要。”

(Rob Reuteman是《Entrepreneur》杂志驻丹佛市记者,同时也在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教授商业报道课程。)

译 | Ying

非常90后 篇7

上述数字大致解释了李宁、 匹克等传统运动品牌为什么会遭遇关店潮, 万达百货为什么会砍掉25%的营业点, 以及, 依赖传统快消渠道的汇源为什么会持续亏损……

对任何一个品牌而言, 揣测、研究、靠拢, 向年轻一代“献媚”都已迫在眉睫。 后面更为生猛的00 后正快马杀到。

90 后三大件:汽车、旅游、演唱会

2013 年始, 长安福特销售副总陈旭发现一个异常现象, 白色车型出现高达40%的年增长, 提车的主要是90 后。 由汽车市场专业机构CATARC发布的数据显示, 72%的90 后持有驾照;依靠便捷的一站式贷款, 每年25%的新车被90 后提走。

过去数年, 与其他品牌倾力于成熟消费人群不同, 长安福特联合几十所高校开展声势浩大的汽车竞赛, 校园汽车嘉年华, 产品端更新了年轻、时尚的多款车型, 营销关键词也由“安全、宽敞与省油”变成了“活力、紧凑与朝气”。

淘宝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90 后用户平均消费超过1500 元的比例高达49%。携程发布的数据也显示, 90 后每年平均出游次数高达4.2 次, 87.3%都选择费用更高的自由行。

2015 年6 月, 平安银行旗下直通银行“平安橙子”与去哪儿网达成战略合作, 意图将互联网金融产品融入各种旅游场景。

90 后会为看一场演唱会而不去上班。“肆季轮回”演唱会现场, 古代乐器与现代乐器的混搭, 粉丝观众时不时上台表演……

90 后养活着大量诸如SNH48 这样新模式的偶像团体。 SNH48 的入围者都是普通女孩, 每周在上海办5 场演唱会, 百度平台直播, 由粉丝票选出第一名;获胜者可以留场与粉丝互动, 发展票友, 兜售“握手券”变现。

90 后会玩, 而且用真金白银玩。 汽车、旅游、演唱会堪称“三大件”, 那其他企业该如何做才能取悦90 后? 简单的方式就是借势, 如康师傅冰红茶赞助EXO上海演唱会, 几小时内就获得了500 万人次的曝光。

互动才是硬需求

90 后社交被各种网络端口阻隔, 真实互动减少的同时, 互动的欲望反而成为了硬需求。

2015 年8 月, 锤子科技发布坚果手机, 同时上线了“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线上海报, 粉丝可以借助模板自制图片与文字, 形成个性化的分享图片。 粉丝制作了高晓松图片版本的坚果手机海报, 被锤子官方公开转载。 身为三星手机代言人的高晓松表示要诉诸法律, 后来以锤子删除相关海报并道歉而告终。

不过在营销人士看来, 锤子赢了。 三星找高晓松代言, 是传统的到达式营销, 只能自顾自说;锤子的海报则是前卫的参与式营销, 互动频繁。 对90 后而言, 前者几乎不具有吸引力, 后者却集创意、互动于一身, 造势强悍。

90 后不相信传统广告, 86%会跳过电视广告, 91%会退订邮件, 44%的直邮根本就没有被打开。增长显著的只有针对社交平台的广告, 几乎所有客户都要求提供整套的互动数据, 问得最多的就是“能不能设计成游戏形式吸引年轻人参与并分享? ”

2014 年底, H5 应运而生, 擦玻璃、摇奖品、答问题、找基友、撸游戏等H5 互动页面层出不穷。 微信朋友圈刷屏的H5《吴亦凡即将入伍》, 以假新闻的形式融合了视频、单页等多种元素, 为腾讯游戏《全民突击》制造了惊人的关注度与转化率。

以前, 护肤品牌欧诗漫主要依靠伊能静、李小璐等明星代言进行推广, 投入巨大, 转化率却不尽人意。 2015 年的520, 欧诗漫推出网页、微博、微信端的“我为女神狂”营销活动, 大致形式就是呈现10 名高颜值二次元男神和10 组暖心表白词, 受众只需要填上姓名, 动动手指, 就可以得到心仪对象的肉麻表白。 这其实是把“女性渴望被追求”的心理需求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了安全的表达, 帮助欧诗漫在90后、00 后用户中维持了一个多月的热度。

北京餐饮品牌疯狂烤翅在全国发展了4700 多家加盟店, 却甚少看到他们的广告。事实上, 疯狂烤翅每到一地都会举办“变态辣”挑战赛, 吸引年轻人参与, 以此实现小范围的却十分精准的朋友圈传播。 相反, 如果打出过去“辣、辣、辣”的传统广告, 极端情况下, 97%的90 后都会厌烦地跑掉。

—— —你说你辣, 我偏说你辣个 “ 锤子”, 这就是90 后。

如何才能搞定90 后?

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选择成立粉丝的社群———霸蛮社, 把营销变成了众包给粉丝们的可持续产品。

在伏牛堂, 米粉与霸蛮社都是产品, 前者填饱肚子, 后者取悦精神。 根据粉丝的兴趣爱好, 20 多万粉丝分成了2000 多个50-100 人的微信群, 群主主持开展线上分享, 以各地门店为中心开展线下活动。 探讨、分享、吐槽……粉丝自由选择话题, 又与伏牛堂产生了持续的品牌黏性。

有了霸蛮社, 餐厅选址都可以挑选位置稍差的地方, 节约租金;当其成为新生代心中的集结地, 品牌广告都可以取消。

北京酷绅服装创始人黄岳南也是位社群达人, 他通过微博建立了各省粉丝驻地。 如果要生产合体的定制服装, 消费者需要到店量体, 再返厂制作;过程繁琐, 价格昂贵, 还不敢承诺100%合体。

要改变这一切, 第一步就是积累号型。 这是一件没有终点, 又看不到好处的事, 黄岳南一做就是数年, 攒下过百万的号型。 这时他发现, 当一款衣服的号型攒到3000 个时, 95%的客户只要报出3 个数据, 就能取代人工量体。

全部号型输入数据库, 形成专业化样板, 定制过程搬到网上, 客户只需输入身高、领围、颈胸围和颈腹围4 个数据, 就完成了原来由裁缝才能完成的量体。

凭借参与设计的消费体验、提供完全个性化的产品, 众多明星、影视剧都慕名使用了他的定制服装。 黄岳南表示, 未来三分之一的中国人都会穿定制服装, 一家定制企业可以轻松做到十个亿。

90后 篇8

“90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已经登上了大学的舞台,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理想、张扬青春, 而陪伴在他们身边的辅导员有很多“80后”的身影。我便是“80后”辅导员中的一员, 与性情各异的“90后”大学生朝夕相处, 正在经历着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去年9月, 新生开学报到的日子, “90后”大学生丰富多彩的行李让人倍感新奇。从水杯、镜子、梳子到衣帽被褥, 甚至是睡觉时用的“抱抱熊”, 凡是家里能搬得动的东西, “90后”大学生几乎都一股脑儿地带到了学校。于是, 对“90后”的议论频频而来, 非主流、炫富、无知……就好像“90后”一无是处, 俨然就是集恶习之大成的“垮掉的一代”。对于“90后”大学生, 作为辅导员的我, 则怀有更多的包容, 不愿意标签化“90后”。

还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 人们都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事实上, “80后”也并不像人们说的那么不堪, 也并不全是“啃老一族”, 也不都是“月光一族”, 更不是“垮掉的一代”。而今, “80后”逐渐淡出大学生群体, 慢慢开始成为社会的主角, “90后”遂成为众人瞩目和议论的对象, 成为“标签化”的新一代, 我们同样有理由为他们“网开一面”。

事实上,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征, 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特征是社会和成长带给人们的印记。“90后”大学生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代, 作为“改革”后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验品”, 他们确实有不少缺陷, 然而这并不能作为否定一代人的理由。对于“90后”大学生, 无论你怎样评判, 他们已经开始展露出他们这一代人特有的行为方式。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90后”的思想和理念与“80后”的有所不同, 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很前卫, 但是青涩的他们也懂礼貌、爱学习, 目标明确, 有集体荣誉感。在笔者看来, 他们都是一张白纸, 而不是被妖魔化的“90后”标签。

浅谈“90后”员工管理 篇9

关键词:90后,员工特点,管理建议

一、“90后”员工管理现状

“90后”员工群体已经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 企业面临着这样尴尬的选择, 企业需要用人但却实在不知如何运用这批特殊的“新新人类”。通过有关调研得出, 在企业离职人员中, “90后”所占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 其中, “90后”员工的离职人数占企业总离职人数的50%以上。高离职率一方面加大了企业的人员置换成本, 企业招聘进入了招人、走人、再招人、再走人的恶性循环怪圈;另一方面高离职率也会对企业的人员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下降。同时, 管理者发现, 以往的管理经验在“90后”身上不适用了, 他们抱怨“90后”员工不能吃苦, 情绪起伏大, 过于讲求现实。而在“90后”员工看来, 这些指责并不成立, 员工有权利要求通过工作获得更好的、更快乐的生活, 公司无权要求员工做无意义的艰苦工作, 公司与员工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员工有权利要求获得公平的回报。总的来说, 解决“90后”员工的管理问题是迫在眉睫。

二、“90后”员工存在的问题

(一) “90后”员工普遍心理承受力差

“90后”基本上是在父母亲人万般宠爱甚至是溺爱下长大的一代, 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安逸生活, 他们大多没有经济的困扰和生活的压力。物质条件的优越、家庭的过分娇宠导致“90后”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在工作中极容易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产生情绪, 而一路在顺境中走上职场的这些“90后”其正视问题、迎战困难的勇气也远远低于上几代人。

(二) “90后”员工缺乏工作责任心

很多“90后”员工在工作中不能够以大局为重, 总是考虑自己在先。不管工作任务多紧急, 只要自己不高兴或者有事就请假不来, 找各种理由逃避加班, 而且经常迟到、早退, 甚至说辞职马上辞职, 有的还会在走前搞点破坏或者卷走企业资料。还有的“90后”自视清高, 眼高手低, 大事做不了, 小事不愿做, 工作既没效率也没质量, 却总有理由、总找借口, 总觉得自己被企业“大材小用”。

(三) “90后”员工棱角突出、个性张扬

“90后”员工大多没有兄弟姐妹, 很多“90后”更是远离家乡到外面求学工作, 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尖锐的棱角, 张扬的个性, 自信又自私, 敏感又脆弱, 因为没有亲人在身旁, 他们的内心会较为空虚, 如果交友不当, 很容易做出消极颓废的事情。这部分“90后”往往会选择穿奇装异服、调皮捣蛋等行为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 以寻求心理平衡。他们有可能在步入职场后故伎重演, 通过另类的行为去表现自己, 以期获得领导同事的注意。

(四) “90后”员工往往缺失理想和信仰

很多“90后”员工处于一种精神迷茫状态, 他们既没有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 又没有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同那些将工作当作事业、下班后仍能够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上几个年代的同事相比, 很多“90后”员工仅仅把工作看作是离开学校的必然归宿。相对于薪酬的高低, 他们更在乎的是工作是否开心, 工作环境是否舒服。他们不愿意做踏踏实实的老黄牛, 更不愿意做勤勤恳恳的工作狂, 他们愿意选择工作并玩着的生活方式。

三、管理“90后”员工的建议

(一) 管理者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管理方法

对“90后”员工情绪调整要加以正确引导, 以朋友身份谈心, 以教练方式引导, 并给予家长式的关怀。同时, 管理者要以主动姿态去适应和包容他们。适应不是迁就, 而是原则性地开放与融合。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做好管理角色转变, 从官僚到绩效伙伴, 从上司到心灵导师, 从裁判到同壕战友, 从同事到家人, 使他们进入公司后能平稳度过不适期。

(二) 组织应建立严格的工作流程

要保证员工尽职尽责, 就要对服务、业务等方面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化设计。从每一个环节、细节入手, 把员工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到工作结束后的最后一步, 都应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 不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工作都有可能出错, 这就要求员工必须按规定完成所有工作。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按照此工作流程, 就能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员工自然就可以尽职尽责, 那么管理也就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 组织应建立积极的奖励制度

奖励的核心思想是要体现企业对员工的重视, 所以奖励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例如, 有些公司为奖励优秀员工, 特意安排优秀员工与总裁共进午餐/晚餐, 并可和总裁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沟通。这对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的“90后”员工来讲, 比单纯的物质奖励更有吸引力。奖励制度还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因为“90后”员工非常注重自我价值实现, 所以对具有奖励性质的东西比较敏感。要想使奖励得到这个群体的认可, 需要详细的相关绩效数据做依据, 并且这些数据可以长期保存且便于查询。

(四) 管理者帮助指导“90后”员工明确职业方向

很多“90后”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都缺少清晰的认识, 映射到工作上就是频繁的更换公司和职位。作为管理者, 面对“90后”员工职业规划模糊的情况, 所要做的不应该是任其自生自灭, 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 引导其进行职业规划。要实现这个目标, 管理者一方面要对员工的相关特质信息有深入地了解, 这有赖于上面所描述的对员工相关信息的系统分析;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员工的工作状态及时对其进行指导, 不仅是工作技能上的指导, 还包括对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

总之,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90后”员工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从根源上想办法, “攻心为上”。

浅谈“90后”的管理 篇10

一、分析“90后”的特点和家庭环境

“90后”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 比较了解社会的主流思想, 网络信息知识丰富, 但是他们自信而又脆弱, 敏感而又自私, 嫉妒心比较强, 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缺乏团队意识。他们很多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 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耐心的教育, 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90后”的家庭突破了很多传统, 父母的生活态度有了很大改变, 他们主张独立与开放, 追求的是成功的事业与高质量的生活, 所以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了金钱, 不能从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 势必使他们产生叛逆的心理。同时, “90后”的很多家庭都有过拆散重组的现象, 这样无疑带给他们情感和心理上的创痕, 使他们变得冷漠与自私, 缺乏应有的温暖感与亲切感。部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感到迷茫, 他们现在成了孩子的“钱包”;指责孩子自私, 只有自我, 没有他人,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 孩子的自控能力越来越差。学习成绩令人担忧,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存在很大的问题。另外, 孩子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 已经丧失了很多本应该拥有的快乐, 还被冠以问题少年, 觉得十分委屈, 以至于矛盾双方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

二、让爱住进“90后”心里

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90后”, 他们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 有着较为充足的物质条件, 没有经受过物质贫乏的困难, 都是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中成长起来的, 当他们离开父母来到职业院校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下, 没有了父母的牵引, 变得没有了方向、目标。此时, 班主任需要及时住进他们心灵, 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了如指掌, 除了了解他们的档案外, 还要铭记学生性格爱好、家庭的成长环境, 这是关怀的前提。平时天气变化时提醒学生增减衣服;晚上学生生病了, 带他们到医院看病;要是看到学生平时没精打采, 询问是不是生病了还是遇到难事了, 递上一句关心的话语;中秋节为没有回家的学生送上月饼……从细节上入手, 让学生觉得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是能时刻感受到班主任无微不至的关怀, 这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做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

班级的气氛有些沉闷, 某个学生的情绪有些反常, 某个学生上课无精打采, 作为班主任都要有明察秋毫的能力, 及时了解事情详情, “90后”遇到事情或挫折, 会用坚强的外表来伪装自己。班主任处理事情的方式至关重要, 尝试去打开学生的心灵, 让他们能主动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尝试让他说出自己的态度或者处理事件的方法, 如果观点正确, 班主任可以加以表扬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如果观点有偏离, 班主任可以给出自己的观点, 询问学生对老师观点的意见, 采取这种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老师的意见, 而不是强加于他们。看似学生长大了, 其实他们的心理年龄很不成熟, 还需要家庭给他们的关怀。家长往往忽略了与孩子平等的交流, 很少知道孩子的想法和心态, 以为只要金钱上满足孩子, 给他们富裕的生活, 把他们送到学校就没事了, 班主任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及时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的思想状况, 告知家长平时多与孩子沟通, 可以在孩子困惑的时候提供最贴心的支持, 或者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给予他们真诚的鼓励。

总之, 尝试着在学生和家长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让家长多知道点孩子的想法, 使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以及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坚强、自信、宽容等性格上的特点。

四、心中有集体

职业院校的“90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虽然个性更显独立, 但是多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集体主义观念严重缺失, 由于学院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这种情况尤为严重, 班主任需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生活, 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参加学院举行的集体活动, 除此之外, 班主任在平时还要鼓励学生关心学院的动态, 要多参加集体活动, 心中有集体。

总之, 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思考、用心去处理、用心去关爱, 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摘要: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 面对“90后”班主任工作的难度加大, 如何做好“90后”的管理呢?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析, 给学生温暖的爱, 做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桥梁, 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职业院校,90后,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晶晶, 何超.“90后”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与加强[J].时代教育, 2014 (9) :84-86.

全球80后、90后富翁歌手 篇11

灵魂歌手 23岁

阿黛勒是英国自披头士之后在世界范围造成巨大轰动的年轻歌手。她的第二张专辑在英国本土的销量超过300万张,创下了唱片销售新纪录。

2.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

创作流行歌手 17岁

比伯是全球最能吸金的青少年偶像之一,2009年他就累积了5300万美元的唱片、世界巡演、写真和个人香水品牌收入。

3.杰克·康特和奈特莉·达文(Jack Conte and Nataly Dawn)

乐队创作型情侣歌手 27/25

他们并没有唱片合约在身,但他们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销售的歌曲已达10万份。

4.德瑞克(Drake)

饶舌歌手 25岁

德瑞克是由加拿大演员转型为饶舌歌手,他的饶舌专辑销量超过1100万,他还得到了雪碧和柯达公司对他的巡演赞助合约。

5.安东尼·卡雷伯·弗洛威尔(Anthony Caleb Followill)

摇滚歌手 29岁

安东尼和他的兄弟们组成了“列昂的国王”(Kings of Leon)乐队,《利用某人》(Use Somebody)专辑向全球公开发售超过了上张《夜晚》(Night)专辑,销量达600万张。

6.凯勒·弗伦纳特(Kyle Frenette)

乐队创作歌手 24岁

弗伦纳特在大学时期的创作收录在出道后的专辑中,获得了格莱美奖的提名。

7.女神卡卡(Lady Gaga)

流行歌手 25岁

全球巡演加上唱片销售女神卡卡的年收入在9000万美元以上,她是30岁以下年收入最多的歌手。

8.伊恩·霍加斯(Ian Hogarth)

现场表演票务网站创始者 29岁

霍加斯对音乐界更大的影响是开创了“Songkick”演唱会票务兼周边分享网站,各种演唱会信息发布在该网站上供注册歌迷订制,歌迷通过分享演唱会感受和纪念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9.马特·琼斯(Matt Jones)

音乐表演票务网站经营者 25岁

琼斯拥有一家经营3年的音乐表演票务网站,歌迷能够在网站最直接地选择演出场次和座位,2010年的收入为1500万美元。

10.维兹·卡利法(Wiz Khalifa)

饶舌歌手 24岁

卡利法用饶舌的方式唱出了匹兹堡赞美歌《黑和黄》(Black And Yellow),得到强烈关注。他是2011年《福布斯》杂志嘻哈歌手收入榜上最年轻的歌手。

11.布鲁诺·马斯(Bruno Mars)

流行歌手 26岁

布鲁诺·马斯的歌《百万富翁》(Billionaire)唱出了他的向往,他希望成为《福布斯》的封面人物。马斯连续两年获得超过6项以上格莱美奖提名,实力不俗。

12.马克·米勒(Mac Miller)

饶舌歌手 19岁

他的音乐视频在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拥有2亿观看次数,推特粉丝也超过了130万,唱片销售名列前茅,这个19岁的年轻歌手已经跻身一线明星。

13.妮琪·米娜(Nicki Minaj)

饶舌歌手 29岁

她的出道专辑《粉色星期五》(Pink Friday)销售量达37.5万张,可谓一炮而红,也帮助她成为进入美国最强嘻哈歌手前15位的唯一一名女性。

14.马库斯·芒福德(Marcus Mumford)

摇滚歌手 24岁

芒福德以英国乡村摇滚风格歌曲《不再感叹》(Sigh No More)出道,但这首歌没有在美国市场引起共鸣,之后他推出的《小狮人》(Little Lion Man)赢得了美国格莱美的肯定。

15.凯蒂·佩里(Katy Perry)

流行歌手 27岁

《少女梦》(Teenage Dream)为佩里获得了4400万美元的唱片收入,美国化妆品大厂商高伦雅芙(Proactiv)和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全程赞助她在2011年12月26日开始的全球巡演。

(宁良凌编译自美国《福布斯》)

90后 篇12

对很多“80后”和“90后”来说,他们的青春和梦想,都和深圳这座南方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年复一年地积淀在这座城市里关于梦想、成功、失败的故事,已成为中国“工厂青春”中无法忽略的章节。许多人在这里收获了想要的成功,同样有许多人最终黯然离开。

深圳,这座南方之城,对于很多“90后”来说,已成为他们事实上的“故乡”。每年暑假,很多“90后”会来到这里,和常年分别的父母团聚,或者打一份短期暑假工,提前开始体验生活的滋味。这里,有他们的父母,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未来……

在这座充满了各种传说的南方之城里,谁的青春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每一个成功的青春段落,将给别人什么不一样的启示。

本期高中版推出大型独家报道,走近这座城市里的“80后”、“90后”,随着他们的脚迹,带你走进一个属于青春的隐秘世界……

深圳:和逝去的青春一样正成为遥远的回忆

培根,1987年出生,15岁辍学,先后从事建筑行业、机械行业、汽车配件等,穿梭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从华岗村到青岛

华岗村是培根的家乡,豫东平原上黄泛区的一个贫穷村庄。一条废黄河从村头流过,没有厂矿,没有企业,种植大面积的棉花、小麦或者大豆、高粱。距离镇上两里路,距离县城40里路。

村里人大多是做建筑工人的,生产队的时候就组建了建筑队,包揽了村子周围所有的上梁架屋的伙计,有瓦工队,有相应的木工队,还有配套的小工队。慢慢地有村里的年轻人带队进城搞建筑了,去北京、上海、南京、青岛、郑州、江浙……队伍越来越大,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

14岁那年的暑假,培根跟着大哥一起进了城,来到了青岛的建筑工地。工地上的工友大多是同村或者亲戚,看培根年纪尚幼,都很照顾他。派工的时候给他挑最轻松的活,比如筛沙的时候,给他用小铲,推沙的时候,少给他加两铲;打菜的时候给他多加两勺,谁买了小吃都会想到他……这样反而给他一种错觉:打工比呆在学校有意思多了。

从青岛回来之后,培根拥有了一笔自己挣来的钱,有着些许的骄傲。在学校里培根开始怀想外面的世界,在挣扎着受了半年煎熬后,就决定追随建筑队伍去城市里。大哥没有想到因为自己的爱护,反而让他有辍学的念头,懊悔不已。

在培根临出发前,大哥认真地告诉他:“既然决定走这条路就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

培根坚定地点了点头,跟在大哥后面坐上了从商丘开往青岛的绿皮火车。

在青岛的几年,啥样的工种都干了,砌砖、贴瓦、浇灌混凝土、制壳子、刮腻子……刚开始年龄小只能做小工,推沙、和灰、筛沙等,后来慢慢的接触砌墙、贴瓷砖、贴瓷瓦等。

后来,干建筑活的人渐渐地少了,更多的人选择去珠三角或者长三角进厂,因为在流水线上费力的活没有那么多,工作有时间概念,有节假日,还可以接触更多的男孩女孩。

到深圳去

越来越多的人都涌向了珠三角,培根有个表姐在深圳富士康做工,那年过春节回来,走亲戚的时候,说富士康会招很多人,并且是经常招人。培根想去试一试,因为建筑工的活确实太累了,他想换一个环境看看。

培根就这样来到了深圳。

其实进富士康没有想象中容易,那时候是定时招人,并且要排队的,周围有很多人吆喝500块包进厂。培根只有排队等,因为不会花那个冤枉钱去走旁门左道。

表姐是熟工,很快就进厂了,也顾不了他太多。那时候深圳查暂住证比较厉害,只有身份证还不行,办暂住证需要有工作证明,没有工作就不可能有暂住证。每到晚上培根就只能往山上躲,提着脏兮兮的小包,打流的一样东躲西藏。

像他这样的人在当时的深圳很多,每一个工业区、每一家大型企业周围都是成群结队的待工者,他们白天排队等候,晚上流离失所,舍不得吃饱,更不会住旅馆。他们卑微地奔走在辛酸的路上,品味着生活的艰辛和别人不屑的眼神,出来混口饭吃实在是难。

出门在外,一般往家里是报喜不报忧,即使有天大的困难都会一个人扛着。培根在深圳往山上躲的时候,三哥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知道了他的处境,就汇钱给他,要他照顾好身体。经历过近两个月的煎熬,培根终于进厂了,在深圳龙岗的比亚迪。

在比亚迪的车间里,一群同样年龄的年轻人,有着年轻的快乐,一起泡吧,一起K歌,一起去野炊,一起去逛超市,一起去看海……每半个月轮换上白班还是夜班,想着法子去应付主管,也无奈地加班,因为没有加班就不会有高的工资。

三哥来了深圳会来厂里看他,节假日的时候,培根也会坐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跟着三哥到深圳大一些的景点或者热闹的街道逛逛,有了亲情,生活就丰富多彩了。

深圳已是遥远的回忆

来深圳第四年的春节,培根回到了华岗村,迎娶他已订婚五年的未婚妻。本打算结过婚后带着媳妇再回到工厂干几年。但是孩子的到来,逼迫他退守华岗村,毕竟在村里,他还有一亩三分地。

自打从深圳比亚迪出来之后,培根就有些不适应,感觉周围一下子清净了很多。没有了机器的轰鸣,没有了厂门口热闹的排挡,没有了齐刷刷蓝色的工衣进厂门或者出厂门,没有了点名报到,没有了刷卡……

中间,培根辗转过一些地方。今年春节后才从宁波来到郑州,在二哥的工地上继续做建筑。这里离家近,两小时就能回去。现在,培根与工地上那些建筑工不同,会按时刷牙漱口,天天冲凉洗澡。

在外的这些年,每年自己的生日,培根无论如何是要给娘打个电话的。生日,是娘的受难日。今年生日,三哥晚上从深圳打来了电话,三哥总会记着他的生日。

培根喜欢跟三哥聊天,三哥是读书人,对很多事情的看法有见地。三哥多次跟他说过要练就一门技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靠其吃饭。在深圳的时候,培根钻研过注塑机,出厂之后就荒废了,拿起铲刀,重新举重若轻了。

其实对于在城市里的未来,培根是不敢想的。他明白,虽置身于现代城市中,自己并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在城市的这些年里,他几乎没有进过肯德基,没有尝过麦当劳的味道,更没有进过需要买票才能进去的景点、电影院以及音乐会。

从在深圳开始,他其实就已明白,在外面,即使他们的汗水和心血热了一方土地,但情感和希望却在故乡。深圳,这一个他青春时寻梦的中转站,已和他逝去的青春一样,成为了遥远的回忆。

草根街舞团:以舞者的姿态面向这座城市

“福永街舞团”的成员都是在深圳打工的草根“80后”、“90后”,来自五湖四海,因为热爱,在深圳万福广场上聚到一起,2011年走上春晚舞台,并获得观众最喜爱的节目歌舞类一等奖。

这是一群追逐梦想的青春舞者,他们有活力、奔放、不受束缚,刷新了人们对“劳务工”的印象。跳舞是他们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是内心坚守的一份爱好。他们会笑着讲述生活的艰苦,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的辛酸,他们那份坦然与从容让人羡慕和敬佩。

他们穿着嘻哈风格的衣服,耳朵塞着耳塞,与深圳的孩子一样潮。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深圳,他们靠着自己的坚守和辛勤付出,梦想成真。

“我是塑料工”、“我是螺丝工”、“我是洗车工”、“我是电子工”、“我是建筑工”……响亮的自我介绍,伴随着动感的街舞,在2011年春节文艺晚会上,他们让全国观众记住了福永民工街舞团。这些“80后”、“90后”的帅小伙,在春晚舞台上,以《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街舞,技惊四座,轰动全场。

他们是新时代的劳务工,从事建筑工、卖奶茶、洗车工等职业,他们用四年时间诠释了青春和激情。小伙子们大多数都是从广东河源、阳江、茂名等地来深圳的,还有一些来自江西、湖南和贵州,他们大都只上到了高中或者中专,有些甚至没有毕业。

街舞让他们“挤”到一起“受罪”

来到深圳的时候,他们都还只有十六七岁的年纪。“深圳是座移民城市,不会看不起我们。”“这里繁华,能挣钱。”当初他们选择深圳的理由就这样朴实简单。

周生财和劳永海2002年从广西艺术学校毕业后就到福永杂技团当演员。他们在泡网吧的时候,偶尔看到了一段街舞视频,就下载了下来,业余时间到附近一家跆拳道馆去练习,馆里的教练郑键锋和他俩年纪相当,共同话题多,被他们所练的街舞吸引,于是也加入了进来。

街舞将三个年轻人紧紧联系在了一起。2006年,三人一起进了一家工厂,练舞是他们工作时间之外的主题,下班以后在宿舍、楼道上练习,周末就去万福广场上练习。渐渐地,他们发现,在工厂上班,时间太死板了,工厂的工作性质不方便他们练舞,2007年10月,三人辞去了工厂的工作,一起进了一家公司,周生财做监控员,其他两人做保安员。没事了他们就在大堂里练街舞,保安队长认为这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秩序,经常阻止他们。

2007年,他们在参加一次舞蹈大赛获奖之后,决定组建街舞团。郑键锋认为,一个团队应该住在一起,练起舞来才能心灵相通,就自己出钱租了一间房子。不久又有四位练街舞的兄弟投奔他们而来,不足20平米的房间住进了7个人,晚上挤在一起打地铺,睡觉时连转身都要招呼身边的哥们儿配合。他们那时候的状况是,7个人中只有周生财和郑键锋两个人有工作,其他哥们的收入就是教人跳舞。

练舞的时候,没有训练场地,他们就随便找一块稍微平坦的地方;没有钱请专业老师,他们就在网上下载韩国、香港的教学视频一点点地模仿。

“大家是同一个团队的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没有生活来源,我们俩就得担着。”周生财说,他和郑键锋两人,因为练舞不能加班,每月只能拿750元的底薪,加起来1 500元就是这个团队的全部生活来源,除去房租电费,剩下的1 000元就是7个人的全部生活费用。

生活用品里,除了牙刷牙膏,其他如沐浴露、香皂等都不敢买,每天只敢吃白饭,肉和菜是不敢想的,最好时用酱油拌一下就算改善生活。近半年的时间里,他们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后来,钱花得差不多了,米也买不起了,就只能吃馒头,并且一天只能吃两个,这对正长身体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种折磨。

为了街舞重新去工作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靠街舞赚钱的梦想慢慢地褪去了颜色。他们开始的理想就是以街舞作为职业,可是却收不到多少学生,光靠视频学来的专业技巧不够、知名度不够、教学经验不够,都成为街舞团前进的绊脚石。

期间队长周生财和劳永海还离队去了韩国,在游轮上靠表演杂技挣钱。

收不到学生就意味着“断粮”,面对严重的生存危机和老团员的离开,郑键锋站了出来:“这样不行,我们得找别的工作先解决吃饭问题。”于是大家又分别出去打工,卖奶茶、倒卖手机、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洗车、做装修、发传单……

在春晚舞台上大声回答“卖奶茶”的、第一个从队伍里冲出来跳舞的,就是23岁的河源小伙子曾春泉。个头不高的他是这个队伍中最灵活的一个,也是最健谈的一个。他高中毕业后来深圳打工,爸爸做小生意,妹妹是河源的高考状元,现在在中山大学读书。

他与街舞结缘很偶然,2006年,在深圳打工期间上网接触到了当时流行的街舞。“街舞跳起来太帅了,有活力。”曾春泉看着视频自己忍不住学了起来。2007年底,曾春泉通过一个朋友认识了郑健峰一伙人,从此加入了街舞团。

郑键锋跟着大伯他们在台山老乡的装修队里打散工,经常在各种办公厂房搞装修。当时他满脑子都是街舞,在工地工作当中,贴砖头、瓷砖的时候,甚至拎着水桶、拿着铁铲拌水泥沙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他笑着说:“原来街舞的动作也蛮适合表现装修的!这样我工作起来就没那么枯燥。”

后来登上春晚舞台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最初的灵感就来自郑键锋的这段经历。

街舞让他们成为名人

那时小伙子们不知道,他们在万福广场和福永文体中心天台上挥汗如雨的时候,有几道目光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他们。

早在2007年的那次舞蹈大赛中,小伙子们的出色表现就引起了福永街道文体中心文艺专干老师的注意。2008年,文体中心策划了一场主题晚会,街舞团当时表演的是《民工也疯狂》,用原创街舞的形式表现建筑工地的火热施工场景,非常有生活气息,让人们着实眼前一亮。

宝安区文联舞蹈家协会随后也注意到了这个作品,专家们认为《民工也疯狂》虽然质朴、粗糙,却贵在形式创新,完全可以因势利导。于是,区委宣传部要求区文化部门将这个节目进行重点打造,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随后区舞协、本土音乐家对舞蹈的提高进行研究,决定在街舞基础上加入适当的杂技、现代舞元素,音乐用经典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改编,把时尚与主旋律结合,找到“小团队、小投入、小制作、夺大奖”的突破口。

经过多次打磨后的作品改名为《快乐的建筑工》,在”第五届深圳舞蹈大赛—一创意舞比赛”上一举获得金奖。这支来自基层的业余街舞队从此逐渐走向了更大的专业舞台。他们在2009年第五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上击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舞蹈演员,一举获得群文组金奖。

得到市、区、街道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街舞团增添了底气。2009年开始,他们不仅在文体中心有了免费的住处和专业指导,还多了许多演出机会。有了专业练舞厅,再也不用在水泥地上挫得伤痕累累了,他们的宿舍里有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器、洗衣机一应俱全,住宿和水电都是免费的。

舞蹈继续,生活继续

《咱们工人有力量》获得了成功,深圳市对街舞团进行了表彰。“这是我们一个新的开始,忘记之前取得的荣誉,我们仍要努力前行。”当晚街舞团也开了一次小会,周生财一开头发言这样说,“春晚的舞台让我们获得荣誉,我们要清楚自己,不能自满。”

街舞团的队员们有个心愿,很想每周抽出些时间,下到福永的工厂里,开设公益性的街舞培训班,再以福永为中心,慢慢辐射周边。他们认为,街舞团一步步的成长,得到了这片热土上无数人的关注和帮助,他们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回报社会。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成功,既然这一天来了,这一天也就成为过去。这是队员们的共识,对他们来说,保持原来的心情,在深圳这座城市里继续生活,继续舞蹈,就是一种幸福。

“文艺青年”在深圳“收藏”自己的未来

他是“80后”,来自河南,只有初中毕业文凭。从小他跟着舅舅学国画,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把一生都献给美术事业,但家里人反对。因为初中毕业后未能按自己的意愿去做美术生,孙文正便背井离乡来广东打工,这年他18岁。到现在,他已经在东莞、深圳等地辗转生活了11年。

在深圳宝安偏北一个名叫石岩的地方,工厂遍地。一到下班时间,成千上万穿着不同厂服的打工者,从不同的工厂门口出来,像洪水般倾泻到大大小小的街道,融入点缀在工厂周围的宿舍、出租房或者各种档次的大排档。

他们统一着装,统一方向,统一疲惫,让你很难看出他们之间的不同,真正不同的是他们怀揣着的不同的梦想。

到深圳打工的“文艺青年”

在洪水般的人群里,或许没有谁会去关注或者在意一个高高瘦瘦、年轻腼腆叫做孙文正的打工仔。

行走在路上的他和普通的打工者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走完这段必经的路,回到宿舍,你就能看出不同的他。同事们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抽烟、喝饮料、睡觉、煲电话粥、玩游戏,他却是看书,还大多是关于艺术收藏、关于尼采,与他的生活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不看书的时候,他或者是窝在屋子里,用自己买来的画具涂鸦,看累了画累了,就躺在床上发呆。

在每周仅有的一天休息时间里,孙文正从不和同龄人去逛街、上网、谈恋爱,而是把这难得的可以出门的机会,全部有计划、有选择地去深圳的艺术区、美术馆、画展上转悠。先是熟悉环境,转熟了,就和艺术区的艺术家们聊上几句。

来到深圳,由于没有高等教育背景,也没有一技之长,孙文正只能在工厂做普工。辍学、背井离乡、机械重复的工作,并没有磨灭他对美术的爱好,学习美术反而成为他生活的一种寄托。他认为艺术是靠灵性的,职业、学历并不是成才的障碍,只要付出,可以慢慢积累。

工作之余,孙文正开始自己摸索油画的创作,没有去拜师学艺,没有去任何机构培训学习,买来颜料和笔自学。凭着国画的一点底子,他自信地开始涂鸦,全凭想象作画,一步步摸索的过程让他慢慢也能画出一些像模像样的作品。他还画出了自己的心得:“画画跟自己的心情有关,当心情压抑时,画出的人像表情也会是阴郁的。”

艺术和生活休戚相关,根据自己的打工经历,孙文正的画作内容很多是表现“80后”打工生活题材的,他觉得现在不少“80后”身上有一些陋习,比如挥霍、迷茫等。他也曾经迷茫过,打工几年,对人生开始感到茫然,是安安分分地打工拿着稳定的工资,还是寻找自己喜欢的事业,坚持走自己的路?后者固然更有吸引力,但是,那需要付出经济和时间的代价,而且代价很大。

2003年,孙文正到深圳布吉的著名油画村大芬村转悠,通过和那里的一些艺术家交谈,他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向日葵凋谢的瞬间却在凡·高笔下迸发出永不败落的力量感,我活着也该有这样的劲头。”从此,他将时间加倍地放在了研究和学习美术上,决定改变自己做打工仔的命运。他希望能用自己的作品,表达出“80后”内心的希冀,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思考。

收藏者中的打工仔

孙文正对收藏产生兴趣,是从小学三年级时开始的。那时见到了老师收藏的一张《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印象特别深刻,于是他也学着开始收藏一些早年的邮票、书信和语录。收藏的价值不在物品,而在于挖掘了他对于收藏的兴趣,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质疑。

他刚来广东打工,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的一家工厂做普工,月薪800元,没事的时候就跑去广州看邮票展览,用毛笔临摹邮票上的图画。那时候,他开始阅读《书画收藏》等有相关的书籍。

后来到深圳一家印刷厂上班,在厂里做事的时候,每次看到用来包裹产品的报纸上有关于书画收藏的东西就会捡来看,有自己喜欢的,就剪下来,用心地贴在笔记本上。很多知识,他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捡来”的。随着收藏知识的增长,他开始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收藏品味和艺术修养,把收藏目标更多定在名家作品上。

一千多元的工资,要收藏名家画作,让人觉得有点儿匪夷所思。而他,自参加工作以来,11年的工资,七八成都用在了收藏艺术作品上。为了从有限的工资中省出更多的钱来购买自己看上的名画,他曾经连续三年没有回过老家。

有些画家实在看不过孙文正的这种消费方式,就劝他说:“小孙啊,你可以先打好经济基础再谈收藏。”虽然他也认同,但还是一如既往地扎进艺术圈品画赏画淘画,对他来说,感受艺术氛围就能带来莫大的快乐。

因为经常去看画展,去艺术区转悠,慢慢和艺术家们交上了朋友,艺术家们见他真诚,也被他为梦想的坚持而感动,常常会给予他优惠或者送作品给他。他说这些藏品,都是艺术家们对他的恩惠,是绝对不会出售的。

现在,孙文正的藏品越来越丰厚。真正收藏到的名家画作,陈少平的《少女》算是一个。2004年文博会,孙文正在陈少平学生水彩画展上,第一眼看到陈少平的《少女》,就被画作的魅力吸引住,水墨与水彩结合,大笔写意,东方神秘色彩与西方印象派融合的气质,让他迷恋。文博会上这幅画卖价实在太高,让他望尘莫及,不过,通过这次展览,他与陈少平的学生结成了好友,经过两年时间的交往与商谈,终于在2006年以他能承受的价格如愿以偿买到了《少女》。

“收藏”自己的未来

也许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深圳普通打工仔的生活。身边确实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倾其所有来玩这种一掷千金的收藏游戏,大家都觉得他玩不起,觉得他有点疯,他却不以为然。

他的这种痴狂,渐渐为艺术圈人赏识,很多人开始关注他,为他的这种对艺术的钟情与专一而感动。2009年,一些支持他的艺术家为他举办了一个收藏绘画作品展,希望他的事迹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可以激励更多像他一样心怀梦想的人,看到希望,找到生活的乐趣,发掘人生的意义。

孙文正的收藏画展吸引了不少观众,画展展出的时候,他还在车间的工作岗位上一如既往地工作。

在深圳打工数年,孙文正在金钱上依然一贫如洗,他富有的是三四十张多年来收藏的艺术作品。提起这些宝贝,他一脸满足,透过他的满足,能看出他内心的丰盈。

他依然走在自己决心要走的路上,用行动诠释着一句话:“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事。”关于未来,他想用画作来表达“80后”打工者这个群体,并且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人接受和欣赏。

“90后”曹系系:蛰伏在保安亭里的创业梦

曹系系,1990年生,广西桂林人,中专毕业,先后做过维修工、业务员,现为保安员兼职做促销员。

在深圳的某职校,曹系系和其他的保安没有什么两样。每天从校门口进出,基本上都能看到他们站在门口或者急匆匆地从保安亭里跑出来,敬礼、目送。无论是正门岗还是侧门岗,他们穿着制服,面孔是古铜色,有点儿发黑,一丝不苟地检查来访者的证件。

学校里的保安,大多我都认识,曹系系是他们中最为本分的一个,每次送发报纸到办公室的时候,我都会尽量要他坐一会儿。接触多了,才发现这也是一个有梦的“90后”。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现在的工作状态怎样?

曹系系:我是今年3月份才来到这家保安公司的,主要是负责学校的安全和保卫工作。工作时间是每天8小时,分为早、中、晚三个班次,每周轮换一次。公司包吃住,月薪是1 500元。

《课堂内外》高中版:从事保安工作之前,你做过些什么工作,待遇怎么样?

曹系系:来深圳之前,我在东莞的一家电器公司做销售工作,底薪加提成,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达到7 000元,再之前刚从学校毕业,在佛山的一家电器公司做维修工,也是8小时工作制,加班另算,月薪在2800元以上。

《课堂内外》高中版:对比起来,你目前的工资待遇算是最低的了,为什么还来做保安呢?

曹系系: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工作有规律,让家里人放心;二是除了8小时的工作时间外,我可以通过网络做兼职销售工作。学校的环境好,有图书馆可以借阅很多书籍,宿舍有网线,可以上网,我有准备笔记本电脑,帮朋友的电器超市做一做销售,通过网络我就可以做到兼职,这是做其他工种不具备的条件。保安队里都是年轻人,气氛也比较好,不像厂里或者企业那样人际关系复杂。

《课堂内外》高中版:你做兼职主要销售什么,—个月大概能挣多少钱?

曹系系:我是帮朋友在网上销售电饭锅、电磁炉之类的家电。对于收入,这个说不准,很多时候是看运气,因为代售的电器不是知名品牌,没有好的广告效应,只能靠价钱来赢得市场。还有能接触网络的低收入阶层离生活似乎又比较远,目前还没有做到真正的稳定。

《课堂内外》高中版:发现你所从事的职业都是围绕着电器哦!为什么对电器这行情有独钟呢?

曹系系:其实这不是巧合,我在中专学校里学习的是计算机电工方面的专业,对于电器的原理和构成有一定的学习和钻研。读书的时候,我的成绩一直是中游,不拔尖也不落后。从学前班、小学、初中,再到中专一路走来都是这样,本来考取了普高,还是遵照家长的意愿去读了中专,这样早点儿出来工作帮衬家里也好。

我不是很聪明,但是我做事还算踏实,有股子钻劲。读职业技术学校我是想通过学习和工作之后从营销、流通等方面来了解电器市场的运营。我中专毕业的时候就想自己创业,依托桂林市的大型企业,做材料加工,通过家庭作坊起步,慢慢地扩大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力争毕业十年内创建自己的公司。

《课堂内外》高中版:那你有具体的创业计划或者说步骤吗?

曹系系:我大致是计划分三步来实现自己的创业目标:第一步是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产品的生产程序,尽可能地掌握某一方面的技术;第二步是了解企业的整套程序,了解产品的市场流通环节,同时为创业积累资金;第三步是做好创业的前期准备,包括资金、人员、场地、设备等等,同时解决加工产品所需的原料入口和成品出口,争取政策支持。

《课堂内外》高中版: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自己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曹系系:感觉还是学习的时间少了,真正自己办企业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多,方方面面都需要懂,这需要花很大的力气去补课。目前的工作尽管有很多时间,有时候自己还是自控能力不强,很多时间在碌碌无为中过去了,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来。还有就是资金积累的速度太慢,感觉攒下的钱远远不够创业所需。

《课堂内外》高中版:说说你的女朋友吧!

曹系系:女朋友是我读中专时候的同学,和我是同一个镇上的,读书的时候互相照顾。她人挺好的。

《课堂内外》高中版:有没有将你的创业打算跟女朋友说起过,她持什么样的态度?

曹系系:有说起过,她很支持我。男孩子是应该有事业心的,能全身心投入,没有人会不支持的。我们都是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好一些,不再像目前这样,漂泊在外,无依无靠。她知道我不是那种花言巧语的男孩子。只要有一个目标,我们一起朝目标奔。我们之间心灵相通,平时也只是通过QQ聊天,聊聊生活,相互鼓劲。

《课堂内外》高中版:祝愿你早日创业成功!

曹系系:谢谢,谢谢。

李晃,诗人,70后,23年的漂泊生涯中,做过打石工、搬运工、卖虾仔、楼杂、洗碗工、酒店行李生、物业保安、项目经理、校刊编辑,从没有熄灭对诗歌的痴恋,在《诗刊》《诗歌月刊》《绿风》等大型诗歌刊物发表诗作近千首。

“二十多年荒唐的历史进程中,我茫然无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在时代的剧烈动荡中,仅靠一种情感模模糊糊地支撑自己:写作的光荣。写作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它有所承担,它承担的不仅仅是写作。它迫使我以自己的方式、凭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所有的人一起,承担我们共有的不幸和希望。”

加缪的这段话被李晃放置在博客最为显著的位置。我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同样道出了李晃20多年漂泊、闯荡、追求的心声。在这里,以诗歌的笔调来回顾一个漂泊诗人的荣光和辛酸,让我们以梦为马。

湘西少年的“诗人梦”

湘西南的隆回县,是中国近代史上放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的故乡。那里有着浓郁的诗歌氛围,有全国“诗歌之乡”的美誉,从隆回先后走出了多位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李晃就出生在这里。

李晃的童年是艰难的。6岁那年,母亲去世,过早失去母爱的李晃从小就承受着与他年龄不相称的负重:他上山砍柴,下地跟着父亲干活……进入初中,爱好绘画、音乐的李晃开始喜欢上文学。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他便想办法向别人借。有一天,李晃借到一套收录隆回诗人作品的《辰河诗丛》,连夜捧读,如饥似渴。读着与自己生长在同一片热土的诗人的作品,李晃感觉无比亲切和温暖。渐渐地,李晃不服输的劲头也被这些作品激发出来。他想: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他们能写,我为什么就不能写?这样的诗,我也写得出来!

李晃喜欢阅读,满村子找书读。他读书往往过于入神,经常忘记做饭的时间,也经常在放牛时跑了牛,让牛糟蹋了人家的庄稼,为此他没有少遭父亲的痛骂,也多次换来父亲的棍棒。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打消李晃从小对诗歌的热爱。“我一定要做一个诗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磨炼,李晃在心底升腾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诗人梦想。

16岁第一次逃离深圳

因为家境贫寒,李晃初中毕业后,父亲就再也无力送李晃继续上学。整日在家里晃荡也不是办法,在父亲的叹息声中,16岁的他背起了简单的行囊,和村里人一起踏上了南下广东的打工之路。

李晃和村里人在广州白云区的一家碎石场找到一份拉石头的工作。10月的广州,天气蒸笼般闷热,烈日下他猫着腰使出吃奶的力气,抱着100多斤重的大石头放进翻斗车内,然后又弓着瘦削的身子将石头拉到粉碎机内去碾碎。因体力不支,有几次他差点被石块砸伤了腿,手臂手腕因长期被石头摩擦,更是伤痕累累,破皮出血已是家常便饭了。每天从工地下来,李晃浑身像散了架似的,肌肉酸胀,关节疼痛,而且在繁重工作的背后,只能得到微薄的收入,这使他不止一次地在心里感叹:“这不是我要的生活”。

李晃一个人私自离开了他辛苦工作了一个月的碎石场,当然一分工钱都没有敢跟工头要,尽管是身无分文,他决定,即使走路也要走回去。初中地理成绩优异的他,有着很好的方向感。他知道家在北方,就一直向北走,从黄埔沿着铁轨走到了广州城里,走到人来人往的广州火车站,可是身无分文的他没有办法进到站里去。毕竟广州距离湖南隆回有一千多里的路途,怎么个回法啊?这一下可难煞了李晃,他在火车站前广场踟蹰,这样一直在这里徘徊也不是办法,于是就怯生生的去请教别人:“身上没钱,怎么样可以回到家啊!”经热心人指点,可以到广州北站爬那些拉煤的货车。

于是他继续沿着铁路走,来到了广州北站。在夜色中,乘人不备,他爬上了一辆满载煤块的列车。不幸的是,第二天早上,列车驶到韶关一个名叫坪石的小站后,坐在煤堆上数了一夜星星、天亮起来伸展懒腰、准备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李晃被铁路警察发现了,瘦弱的李晃被警察给拽了下来,一阵拳打脚踢。一夜没有吃任何食物的李晃,怀揣满肚子的委屈,继续沿着铁路向北走。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直到走过省界隧道,进了郴州境内,李晃盯着出现的省界界碑热泪盈眶。饥寒交迫的他顾不得太多,捡拾着地上那些旅客从车厢丢弃出来的烂橘子充饥,有机会就狂饮自来水,走起路来肚子里晃荡晃荡声声作响的都是水的声音。

幸运的是,小站上有客车停靠。李晃壮着胆子挤了上去,上车之后,乘务员例行查票,李晃说,钱包被扒手扒去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查票员看他只是一个孩子,就放了他一马。列车只能将他带至衡阳。到了衡阳后,李晃知道,在衡阳要下车,不然就会将他带到长沙去了,那样离家就更远了。

他轻飘飘地走出火车站,从衡阳到邵阳还有几百里的路啊!在汽车站找到去邵阳的班车,上了车就缩在车子最后面,查票的时候跟售票员说好话,跟司机求爷爷告奶奶,终究没有被赶下来,到了邵阳东站的时候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毕竟回来了,看着即将落下去的邵阳的夕阳,李晃泪流满面。

两天多的路程,除了累就是饿,过了邵阳的资江大桥,在陈家坊,看到路边菜地里长有萝卜,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偷偷地拔了一蔸,用袖口擦去泥巴,大口大口地咀嚼起来,那是他一生当中吃到过的最甘甜的萝卜。在天黑之前,他搭乘一辆农用三轮车,在夜幕中,李晃敲响了家里的那扇房门。尽管是破落的院落,昏黄的灯光笼罩下,它是李晃心目中最温暖的地方。

重返深圳:在都市放牧诗歌的灵魂

从碎石场回到家之后,李晃在思考一个这样的问题:碎石场那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在家闲逛打流一样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决定还是要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精彩同样体会一下外面的无奈。

1989年,李晃再次踏上了南下的列车,这次是去深圳一个叫福永的镇上,那里有他的一位同学在厂里做工。20多年后,李晃对第一次到深圳的情形还是记忆犹新:那时候,在来深圳的汽车上被“卖猪仔”卖到了东莞的樟木头,从樟木头一个人步行到了黄江,搭了个小货车到了松岗,辗转到福永。到了之后李晃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进厂对男孩子来说太难了,没钱去住宿,又怕查暂住证,就只有往山上去躲睡,或者“潜伏”到福永码头附近的芭蕉林,那时候的蚊子是极其的嚣张,恶狠狠地欺负着像李晃这样初来乍到的务工者。

老是晃荡也不是办法,李晃告别了深圳,前往广州看看是否能找到事做。李晃沿着人民北路往南走,在高架桥下徘徊不前,这时候正好有一位中年人,询问他:“小伙子,你是不是找工作啊?我那边正好开了个小加工,你愿不愿意去试一试啊?”无疑,这是“雪中送炭”啊!于是,李晃在海珠区的广州电机厂的一家阳台上的车床旁,开始打磨人生。“一个月100块钱,有吃有住,好高兴啊!一下子稳定了下来。”有工做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那时候小打小闹的加工并没有稳定的保障,雇主给李晃介绍一些新的工作,于是李晃兼职帮别人看店,再后来到了五金厂,做小工、杂工,认识了一些工地上的朋友。

再后来,李晃在广州黄埔的开发区,加入了一个建筑队。在建筑队做工加夜班是常有的事,比如打混凝土一干便是一个通宵。劳动是辛苦的,但是李晃却一直在劳作中寻找着它的价值。白天忙碌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晚上休息躺在地铺上,他无时不在构想着自己心中的诗歌。在基建队的工棚里,除了地铺,连简单的桌椅也没有,每天有空的时候,他只能趴在草铺上读书和写诗。一次,他因写诗写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晚了,领班气得撕了他的文稿,对他吼道:“写!写个屁!下次再这样,老子就叫你滚回家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晃还做过酒楼楼什、卖虾仔、酒店行李生、物业保安……

这些经历对李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现实有时并不像诗歌那样美好,但是他能理解,美好的生活中有诗歌,同样苦难也是诗歌不朽的源泉。他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他把生活的艰难看成是人生宝贵财富的一部分,他心中的诗人梦并未因生活的艰难和无奈而放弃,反而愈加强烈了。

李晃用微薄的工资买书、稿纸和邮票,尽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寻书读书。每天晚上,工友们都进入了鼾声如雷的睡梦之中,他却还在为自己的诗歌而忙碌着,他把辛劳写进诗里,把痛楚写进诗里,把汗水浸湿眼睛的酸涩写进诗里,诗歌成了他生活中对梦想唯一的倾诉。

1990年7月,李晃的第一首诗《腊月》在《农村青年》杂志发表,接着,李晃的第一首打工诗——《建筑工人之歌》在《深圳诗人》报发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他用心灵深处的呐喊铸成的诗歌,开始频频出现在全国的大报大刊。1994年7月,李晃出任《深圳诗人》主编,1995年3月,破格加入深圳市作家协会,1998年他出版了诗集《绝唱》。

走到哪里诗歌就写到哪里

虽然李晃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但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1999年4月,李晃入职《住宅与房地产》杂志社,任主编、记者,这是他喜欢的工作,生活有了规律,可以拿出大把的时间来创作,于是开始散文、评论等文体的尝试。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和总编的办刊意见不一致,他愤然离职。

重新回到找工作的起点,他发现自己是年少轻狂、意气用事了。工作并不好找,捧着简历到处碰运气,人才市场里人来人往,用人单位挑三拣四,一次又一次找工作的经历让他特能体会被拒绝和被冷落的感觉。简历投出后的热切盼望,没有任何回音如石沉大海之后的焦躁,从渴望到厌倦,再到失望,他想着离开这个狗日的鬼地方。内心的挣扎和煎熬,失望与苦痛,彷徨和无奈,只有他一个人才能深深地体会。

一家物业公司招聘物业主管,李晃幸运入围了,经过面试之后,他光鲜上班了。在企业里面,他看到的是不同于工地和车间的境况,辛勤工作的、迎合拍马的、见风使舵的、欺上瞒下的、尔虞我诈的,林林总总一副众生相,其实他心里还是想从事写写划划的文字工作。好在是出差的机会多了,他也就有机会到处去走走,比如到自己魂牵梦萦的江南,到黄河边,到海南、厦门……当然他走到哪里,他的诗歌也就写到了哪里。

这几年间他写下了《乘一片雪花回家》《厦门二题》《夜宿南昌》《又见江南》《井冈翠竹》等名篇。

流浪诗人的“完美生活”

2010年7月,李晃再次失业了。他是想稍作驻足,来整理自己的思绪,按部就班参加诗友的聚会,心态尽量的平和、平稳。朦胧派著名诗人、评论家徐敬亚曾在《告别历史》一书的扉页,给李晃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李晃,请原谅现实!”

机会在不经意中降临,2010年9月经朋友推荐,李晃在一所有点儿名气的职校谋得了校园记者和校刊编辑的职位,这是他理想的生活。

现在,他一天的工作是这样:7:30从住处步行至校园,在学生下操之前赶到饭堂吃完早餐;8:00前进入办公室,查看一天有什么新闻活动安排,有哪些新闻要写,有什么活动要拍照存档;邀来文学社的孩子指导指导活动的策划,写写校园的新闻,整理刊物的稿件,关注关注诗歌,调侃调侃生活。周末如果有空他就到书店泡上一天半天。

2011年是李晃又一种生活的开始,他是这样总结和展望的:

因为工作,也因为心境变化之大,看世界的眼光有变。一切不足道之,但仍然要感谢所有的朋友,感谢家人!你们的鼓励与鞭策是我前进的动力,固不甘落后,且在潮头傲视群雄(其中有英雄,也不乏狗熊)。唯有脚踏实地、平静而又淡定地活着,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强求,不在意,不虚夸,不漂浮,不虚假。生活第一,工作第一,诗歌是精神的月亮,而物质是生活的太阳。不要因为诗歌让自己慌乱无措。

萧兰,20岁,10年前跟随爸妈从湖南来到深圳,在深圳读了小学、初中和中专,现供职于深圳一家网络公司,带着百般滋味准备着告别深圳。

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肌肤触摸过岩壁的锋利和土地的粗粝,我们凭什么确知自己的存在呢?

——萧兰的QQ签名

不上班的周末傍晚,萧兰有很多惬意的事情做。跟弟弟踩着自行车去西乡码头看落日洒在海面上的壮阔;去图书馆借还几本中意的小说;去新安影剧院看看新上映的电影;带着弟弟去新湖路上探访即将运行的地铁站;去沃尔玛买些零食;去宝安游泳馆畅游一番;去市民广场上放放风筝;或者去网上和远在北京的韩晶狂侃一番;抑或去豆瓣或者空间溜达溜达……

这天吃完晚饭,萧兰正准备出门,爸爸带着商量的语气说:“明年我们回长沙怎么样?”

萧兰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噙在口中的水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咳嗽了一阵才稳定了下来。问道:“全家都回吗?”

“是的。你姑父在长沙的公司想要我过去打理,我已经征求了你妈妈的意见。”父亲说。

“你外公外婆和爷爷奶奶的年龄越来越大,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妈妈在一旁补充道。

之后是沉默,爸爸转身回了房间。萧兰在客厅里坐了下来,陷入了沉思。在深圳这座城市的生活时间,刚好占去了她目前生命中二分之一的长度,她不知道如何抉择。

萧兰,很多次在梦中想着回到家乡去,那里的蓝天碧水,那里的梯田,那里的竹林,那里的丘陵都有层次地在脑海里浮现。是应该要回去了,如果故乡远去,渐渐地浓缩成一个符号或者是一个记忆,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那是故乡,隐藏在长沙的星沙镇上。

一条通往镇上的小路,残枝败叶带着一些不知名的小果子零落成泥,印满凌乱的脚印,蹄印,车辙印。那时候上山,放牛,打水,赶集等都得走这条泥泞的路,天放晴了,泥泞的路就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坑洼。萧兰的爸爸就是沿着这条小路走向了深圳。

爸爸经常来信,说起在深圳的情况。他说深圳的公园有多大多大,水果有好多好多。孩提时的萧兰,背着爸爸寄来的印有卡通美少女图案的书包,在外公的带领下,到镇上取爸爸邮寄来的各种各样的新鲜玩意儿,她开始想象那个叫深圳的地方,一定是童话世界般五彩缤纷的模样。

孩提时代的萧兰,跟在妈妈身后沿着田埂去打水,插秧、割草、打禾。一天,爷爷告诉萧兰,爸爸要接她去深圳读书了。这个消息在她同班的小伙伴中传开了,孩子们拿出了大把的时间,唧唧喳喳讨论深圳这座陌生的城市,他们把所学过的形容词都拿来了,用在那座遥远的城市之上,又不知道合不合适。萧兰有着莫名的担心,想起那里有爸爸还有妈妈,她打心底里高兴。

在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以及小伙伴们依依挥手之后,萧兰坐上了高铺的大巴前往深圳。很长很长的路途,很多很多的时间,一直趴在车窗旁的萧兰,久久不肯躺下入睡,她生怕错过了什么。车窗外的树、稻田、小河、楼房……都拖着长长的尾巴后退了,萧兰不停地张望着掠过的风景,她知道自己离那座叫深圳的城市越来越近。

来到深圳,萧兰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她肆无忌惮地在铺满地砖和水泥的路上跑着跳着,她再也不需担心鞋子会陷进泥泞之中。她看到的不再是低矮的砖瓦砌成的房屋,而是钢筋混凝土筑就的高楼大厦;她再也看不到独木桥或陈旧的石桥,到处是现代化的人行天桥、立交桥和高架桥;她看到世界的景观被浓缩到了这里,炫目的、多彩的世界,在一个小姑娘的眼里是那么的新奇和神秘。

爸爸帮萧兰联系好了学校,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由于户籍关系,要想就读于公办的优质学校,就得付高额的借读费,不然只能到民办的学校来,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萧兰当时不知道这些,能背着漂亮的书包,结识那么多的新同学,她很是高兴。学校里的同学多是尾随父母而来,他们的父母在深圳做着各种各样的工作,有在工厂做工的,有在菜市场开店的,有在街头摆摊的,有在企业做主管的……但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深圳户口,都只能读民办小学。

在学校里,放学的时候,大多是有家长接的,他们有的用轿车,有的骑自行车,有的是老人步行来接,有的没有人接,孩子依然在愉快中成长。孩子们在老师的教导下,抛开自己的方言,交流着藏在内心深处的童年,用自己的眼睛和手中的笔来描绘深圳的天空。

—个户口限制了太多人。小学升初中申报学位,外地户口的孩子是很难申请到的,他们在同样的无可奈何之下,选择民办初中。初升高是考验家长和孩子的一个拐点,要么是孩子留在深圳读职业学校,要么就是回户口所在地读高中参加高考。而深圳对于他们是有区别的,他们的父母作为特区建设者,贡献了青春和汗水,因为户籍关系,他们却不能在这里选择优质的学位,不能在这里接受均衡的教育。

萧兰慢慢地感觉到,其实深圳并不是很欢迎外来者的,它还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外来者的进入。

初中毕业之后,萧兰选报了职业学校,这样也好,早一点出来工作,也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再说读职业学校还有国家的补助。

韩晶去了北京,她是萧兰最好的朋友。韩晶不止一次说过,要到北京去,并且要在那里生活和工作,她喜欢北京的厚重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在毕业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韩晶努力地张开了翅膀,靠近自己的梦想。

萧兰也曾经挣扎过,是不是也该换一个环境,踏实地工作,辛苦的攒钱,让爸妈生活得更好一些。

萧兰和韩晶有着同样的际遇。她们都是跟随爸妈从内地来到深圳,都是在内地出生,来到深圳后都是在民办的小学、初中读书,她们有着共同的爱好,都喜欢读书,就读于同一所职业学校,对深圳都有说不出的情感。

萧兰是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在校园里偶遇韩晶的。她们都是自己一个人前来报到的,萧兰在学姐的带领下办理着各种程序,抱着新发的书本和军训服装下楼的时候,和急匆匆上楼的韩晶撞了个满怀,书撒落了一地,韩晶客气地道歉,并一直帮萧兰送到教室,萧兰被韩晶的礼貌和热情打动了。

她们约好一起踩着自行车上学放学,萧兰家住中心区,韩晶家住边庄路口。出校门后,沿着公园路的大树荫下一直走,在裕安路,拐过宝民路后,她们在这里分头走,萧兰上天桥过国道,韩晶沿宝民路直走,她们约好时间,每天如此。职校二年级的时候,萧兰的自行车被盗了,有一段时间都是韩晶载她上学放学。

她们一起加入学校文学社,她们从不乱花钱,她们不和张扬的同学一起玩。

三年级的时候,都有实习任务。学财会的韩晶被安排在了商场,学计算机的萧兰则进了一家网络公司。韩晶实习的时候就说要去北京,她不喜欢深圳,不喜欢这座城市的浮躁和冷漠。

萧兰参加工作一年之后,韩晶从北京回到深圳,带着满足和欣慰。韩晶在一家培训机构接接受学历培训,会定期去学习表演,会去大学区感受校园青春,会去胡同里抚摸历史的刻痕。萧兰也畅想过,离开父母的庇护,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

对萧兰来说,深圳已是她的故乡,而原本是她的故乡的长沙,却是一处陌生的别人的城市。

长沙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这或许是萧兰从小学到深圳以来最大的一次跨越,也是她人生第一次一个人远行。从深圳坐动车到广州,再从广州南站坐高铁到长沙,她回到了陌生的故乡,她只是想先来看一看全家即将抵达的这座城市。

从巨型火炬标志的长沙火车站出来,漫步在五一大道上,再到南阳街口、坡子街、黄兴步行街、杜甫江阁、橘子洲头……一直走到江边,还有这座城市里的臭豆腐、火宫殿、口味虾、超女快男、芒果台、岳麓山……

萧兰悄然来到长沙,尽管她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这座城市里的哪一个角落安身,不知道会以什么样的姿态在哪一栋楼房里立命,也不知道在这座别名星城的城市里,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绽放或者默默无闻地收场。

对长沙的这次造访,让萧兰安心了不少,这是她一个人的秘密。

【90后】推荐阅读:

上一篇:评定制度论文下一篇:团队凝聚力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