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常见通病

2024-06-29

砌体结构常见通病(共8篇)

砌体结构常见通病 篇1

0前言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砖砌体通病仍然存在并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建筑的质量。其主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影响。目前随着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机械化施工在我们施工工程中已经成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机械化施工一方面可以保证质量,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作业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但是砌筑工程可以说是现在为数不多的机械参与施工比较少的几个工种,这样人工操作量就相当大,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人为的影响的因素就很多,质量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第二,砖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当前相当多的建筑建材生产企业生产的砖块有的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比如尺寸或者形状都难以达到施工要求,使用之后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此外.目前工程中较为常用的灰砂砖、粉煤灰砖等类型砖块由于出现高温养护时间不足或者养护条件达不到要求等情况都会影响砖的强度和耐久性,并最终导致砌体结构本身强度下降、耐久性减低使墙体因此难以达到工程建设的标准。

第三,砂浆的影响。砂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同类型的砂浆混用,在结构设计中针对不同类型和位置的墙体使用的砂浆的强度和类型要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出现不同类型砂浆的混用。例如;±0.000以下的墙体由于所处的环境相对较潮湿且作为基础墙体,通常就必须要求使用水泥砂浆,且砂浆强度至少达到M7.5以上,在实际施工中可能就会用其他类型的砂浆比如用混合砂浆替代或者砂浆本身的强度等级达不到要求,这就直接影响墙体的耐久性和强度;

(2)砂浆的拌制,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地上还在按照传统的建筑砂浆的生产方式进行砂浆的生产搅拌,由施工单位在现场用砂浆机进行搅拌。这种生产方式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砂浆的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很多工人没有严格执行砂浆的配合比进行配置原料,甚至有些掺料都没有过称,直接采用目估、铁铲比、小车比,而且大雨后也没有考虑原料中含水量的变化,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砂浆的和易性、粘结力、强度等级等指标达不到要求最终也会导致砌体的轻度和耐久性;2、传统的这种砂浆生产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且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黄沙堆场、石灰膏沉淀池水泥库等原材料堆放场地,这样既占用了施工场地要不利于文明施工。

(3)砌筑工人在砌筑过程中不整齐、不规范,砌筑时灰缝厚度达不到要求甚至出现砂浆不饱满、厚薄不一而导致砌砖时出现透缝,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整个砌体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砌筑工程中要求砌筑工人必须保证灰缝的厚度控制在8~12mm之间以10mm为宜,此外还需保证灰缝要饱满,厚度要均一,避免出现透缝或者通缝,使砖块上下两层错缝搭接。

第四,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影响。很多管理者为了省工、省钱。超宽、超高、转角处部分砖砌体等特殊部位需要按照图纸设计需要或者按照相应规范图集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或者混凝土圈梁的,往往在施工过程中都直接省去,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了建筑物整体性和降低整体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并最终导致砌体表面出现裂缝进而影响到其安全性。

第五,构造方面达不到工程施工标准。(1)砖砌体与混凝土结构连接时墙体拉结筋钢筋就经常不能按规范预埋,预埋的长度往往不够、并且也没有按照500mm的间距来设置、甚至钢筋端部不做弯钩;(2)不按照图纸要求设置构造钢筋,如位置不准确,随意乱埋,钢筋数量与图纸上规定的不一致等等。这些现象也都会直接砌体的强度和安全。

1结束语

基于上述对砌体结构质量通病的分析,建议建筑施工单位在实际工程中做到如下两点:第一,强化构造结构在建筑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在意识上得到充分地重视,才能在实践中加以注意;第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训,不断提升其读图能力和责任意识,帮助其摒弃不负责的态度和工作中的随意性,为其组织保障建筑工程质量重要性的专题讲座。并最终保证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把好所购置材料的质量关,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进行施工。不得偷工减料,不得妄自修改。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砌体结构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并并分析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够为实际工程带来一些借鉴。

关键词:砌体结果过施,质量管理,质量通病

参考文献

[1]张十平.浅议建筑工程施工中预防质量通病措施[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7,(6):14—14.

[2]李维.试析建筑电气工程旌工中的质量通病[J].中国建设信息,2007,(09S):62-63.

[3]黄晓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010,(4):67—69.

[4]彭永添.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管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上旬.市场营销,2 0 l 0,(4):3 1—33.

[5]汪正益.建筑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管理问题和一些质量通病的探讨[J].建筑与发展,2010,(8):105—106.

砌体结构常见通病 篇2

关键词:砌体结构;结构设计工作;解决策略

相比其他建筑结构而言,砌体结构在原料采集与施工成本控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建筑之中。部分设计与施工人员认为砌体结构施工简单、自身经验丰富,从而在设计或者施工过程中对砌体结构可能出现的问题疏于防范,由此极有可能引发相应的安全事故。为了最大程度地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必须高度重视砌体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1 砌体结构的平面布置及结构选型

建筑的内部空间、体型、立面效果以及平面布置等因素受砌体结构选型的影响。合理的砌体结构选型对于建筑而言尤为重要,因此建筑设计师与砌体结构设计者在工作中应当注意配合、各抒己见,尽最大努力来确保未来建筑物的安全性。为了有效地实现上述目的,设计师们需要充分考虑相应建筑的功能要求,如此方能确保细部结构处理工作的质量。事实表明,在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墙体材料使用混乱、砌体结构高度不合理、建筑物出现温度缝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1]。

对于建筑砌体结构设计工作而言,结构抗震能力是必须予以妥善考虑的重要因素。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开展合理准确的静力设计工作。为了保障设计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设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有效结合结构抗震设计与静力设计。屋盖类别、楼盖种类,以及承重横墙间距离的确定是建筑砌体结构选型工作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依据相关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开展工作。在实际的建筑砌体结构设计工作中,还需要充分注意如下事项:①需要为砌体结构水平荷载与纵向荷载的传递选择明确的路线,设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选取复杂程度高的路线。②在选取建筑砌体结构计算简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实际的施工状况,以求保障简图的合理性。③如果应用砌体结构的建筑处于地震风险较大的地区中,设计人员则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砌体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可以通过增强砌体结构的延性角度来实现此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底框—砖混混合砌体结构位于地震区的情况下,设计人员除了考虑承砌体结构重横墙的均衡量外,还需要分析砌体结构平面形状是否具有良好的匀称性。经验表明,在地震发生时,如果建筑砌体结构承重横墙布置与平面形状不匹配或者不均衡,则很大程度上会促使建筑物在强地震力的作用下发生一定幅度的扭转,从而可能使得建筑物塌毁。为了确保地震区建筑物的安全,建议在建筑砌体结构设计工作中采用设置抗震缝的方法,如此能够有效确保建筑水平荷载的传递顺畅正常。

2 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2.1 建筑结构缝问题及解决措施

①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布置。通常情况下,在设计规划面积较大房屋建筑砌体结构时,需要使得纵墙承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般可以将设有沿进方向的梁柱支撑在纵墙上。设计人员可以采用横墙承重与纵墙承重沿竖向交替布置的方案[2]。②建筑横墙承重的结构布置。我国目前房屋基本采用纵向刚度远大于横向刚度的矩形平面设计,因此在建筑抗震设计工作中,需要确保未来建筑物内有足够数量的横墙,如此能够有效地提升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结合地震学与房屋建筑理论可以获知,建筑物在地震中一般受到猛烈的剪切破坏。所以设计人员需要做好横墙抗剪强度的提升工作。通常来讲,横墙轴压力与材料强度等级的提高能够有效地增强横墙的抗剪力度。③混合承重结构布置。该方案包括内框架砌体结构、局部框架砌体结构、底层框架砌体结构等。该布置方案需要使用两种动力性能与结构材料弹性模量差异性较大的结构体系构成,因此总体上看起抗震能力并不出色。不过,由于此布置方案施工工艺简单以及成本较低,因此其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砌体结构设计中。④纵墙承重的结构布置。在纵墙承重结构布置方案中,横墙的距离较大且数量较少,因此在地震发生时,纵墙被破坏的概率较大,因此地震多发区建筑应慎重考虑是否使用该种设计方案。

2.2 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挑梁裂缝

我们将底层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建筑称为底层框架剪力墙砌体结构建筑。该结构一般应用于写字楼、高层住宅等建筑中。在设计结构时,需要注意实际结构底层挑梁承载裂缝的问题。荷载传递路线不合理是导致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所以设计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结构受力路线以及修改计算简图等形式来解决裂缝问题。另外,行业内采用改良施工工艺与施工工序的方法也能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

2.3房屋结构缝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复杂的砌体,这些砌体通常具有构成结构各部位的刚度与重量分布不均、立面体型缺乏规则性等特征,容易造成相关建筑各部位沉降差过大的局面。笔者认为设计人员必须要在某些关键部位设置抗震缝或者沉降缝。许多具备复杂砌体结构的房屋建筑面积较大,这些建筑在温度应力的持续作用下极有可能出现裂缝,为此有必要在此类房屋中设置伸缩缝。

在建筑地基土质松软、构成成分不均匀的情形下,需要设置抗震缝以及沉降缝,以求提升房屋的抗震能力。通过尽量降低房屋的沉降差能够避免温度应力的出现。如果施工人员对地震中房屋所受应力较为集中的部位采取材质加强处理与优化设计,则这种情况下相关建筑可以不设置或者少设置结构缝[3]。

3 结语

砌体结构结构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现代建筑技术的重要组成成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砌体结构的设计工作可能遇到许多问题,为此设计人员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注意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展开设计工作,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工序的合理性与施工质量,如此方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莉.砌体结构的发展趋向[J].中外企业家,2013(22).

[2]高义斌.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与防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8).

砌体结构常见通病 篇3

2014年12月8日, 安徽省淮北市同仁中学校园内一面围墙坍塌, 造成5名学生死亡, 2名学生受伤。围墙设计再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围墙是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室外工程的主要工程之一。设计人员对围墙设计常选用国标图集12J003《室外工程》中围墙的设计内容。结构设计人员应对所选图集中的围墙, 应就风载、地震作用、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材料强度等级等相关内容, 进行结构验算后选用, 并需符合相应规范要求。

围墙结构设计中, 设计人员有时在某些方面存有容易出现或忽略的问题, 其不合理设计或设计失误, 可能会对工程造成安全隐患, 甚至工程事故, 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注意及重视围墙结构设计。以下通过对实体砌体围墙结构设计实例, 对设计中通病及防治注意事项进行论述。

2 实体砌体围墙实例概况

本实例工程围墙为实体砌块围墙, 砌体结构。建筑设计选用国标图集12J003《室外工程》中的混凝土砌块围墙, 墙体采用390mm×190mm×190mm混凝土空心砌块, 也称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该围墙室外地面以上高度2m, 设有间距3.6m的芯柱, 芯柱距墙中心线布置, 截面400mm×400mm, 芯柱每孔内配φ12mm钢筋, 孔内灌Cb20混凝土, 基础埋深≥500mm, 混凝土条形基础宽度400mm, 柱子处宽度800mm。地面以下的墙体及基础为钢筋混凝土。选用图集围墙平立面如图1、图2所示。

本工程地处沿海地区, 基本风压0.85k N/m2, 地面粗糙度A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设计地震第一组。

3 实体砌体围墙设计通病及防治概要

3.1 围墙选用图集对相关内容需复核

3.1.1 通病问题

结构设计人员对围墙选用图集相关内容不复核。

3.1.2 分析

围墙选用图集总说明要求:应对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并按相应规范执行。

该图集所注明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8度的地区;仅适用于一类、二a类、二b类环境, 且基本风压小于等于0.45k N/m2的地区, 其他环境及地区应按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采取相应构造措施及进行受力验算[1]。

该图集设计说明主要内容:一般砌块围墙每15m设一道伸缩缝;基础应落在老土上;地面以下的墙体及基础部分首选混凝土及实心砌体;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及地质情况对本图集各部分所提供的材料标号及强度复核后选用。

本工程地面粗糙度A类, 基本风压0.85k N/m2, 大于图集适用的基本风压0.45k N/m2。实体砌块围墙为砌体结构, 应进行承载力验算, 结构设计人员不验算。另外, 因图集未注明地面以上该围墙适用的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 结构设计人员随意定的围墙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较低。以上设计失误均可导致围墙砌体结构不满足承载力要求。

3.1.3 防治建议

首先对围墙选用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 就砌体围墙的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做出选用。其次当对围墙相关内容结构复核不满足时, 应就砌体厚度、砌体种类、壁柱间距、柱子截面尺寸、柱子种类———芯柱或混凝土柱等进行调整选择和计算, 以满足结构构件承载力等要求。

3.2 围墙砌体结构承载力计算

3.2.1 对选用图集围墙砌体结构进行承载力复核

按基本风压0.85k N/m2, 地面粗糙度A类, 对选用图集围墙砌体结构复核。

本工程2m高、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围墙考虑水平风载作用为受弯构件, 对砌体结构受弯构件应进行受弯承载力和受剪承载力计算。

壁柱间围墙按2m×3.6m双向受弯构件计算弯矩, 围墙四周支承条件:底与基础固接;左右侧与壁柱简支;顶端自由。

按荷载规范[2], 风荷载) :

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重度11.8 k N/m3

2m高墙重加双面粉刷总重标准值Nk= (11.8×0.2+20×0.02×2) ×2=6.3 k N·m

经计算围墙底弯矩标准值Mk=1.03 k N·m/m

弯矩设计值M=1.4×1.03=1.44k N·m/m

围墙底剪力标准值Vk=0.96×2=1.92 k N/m

剪力设计值V=1.4×1.92=2.69k N/m

当采用砂浆强度等级M10时:

沿通缝破坏时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tm=0.08 MPa

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0.09 MPa

按砌体规范[3]:

砌体受弯构件的承载力, 应满足M≤ftmW

砌体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 应满足V≤fvb z

当截面为矩形时取内力臂z=2h/3

经计算本例2m高围墙选用20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受弯构件承载力不满足。

3.2.2 重新选择围墙砌体种类及截面后砌体结构进行承载力计算

2m高围墙重新选择砌体为240mm厚混凝土多孔砖, 壁柱间距仍为3.6m, 壁柱采用钢筋混凝土柱400mm×400mm, 地面以下的墙体选用钢筋混凝土。经结构计算后选用的围墙平面如图3所示。

当采用砂浆强度等级M10时:

沿通缝破坏时砌体的弯曲抗拉强度设计值ftm=0.17 MPa

砌体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0.17 MPa

砌体受弯承载力计算:

经计算调整后的2m高围墙选用240mm厚混凝土多孔砖受弯构件承载力满足。

钢筋混凝土壁柱配筋应满足水平受力的要求及相应构造措施。

3.3 围墙结构基础设计通病与防治

3.3.1 选用图集围墙基础

选用图集围墙基础为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3.3.2 设计人员原设计围墙基础———通病

结构设计人员原设计围墙基础, 采用天然地基。地面以下的墙体为实心砌体, 围墙壁柱下设独立基础, 砌体墙下设基础梁250mm×350mm, 仅考虑墙自重作用下基础梁受弯, 未考虑围墙在水平风载作用下墙底弯矩和剪力。基础梁底与独立基础底标高相同。原设计围墙基础平面如图4所示。

为使基底达基础持力层, 埋深1.4m较深, 可导致围墙砌体结构计算高度加大。相应墙底水平荷载作用下弯矩加大。

3.3.3 修改后的围墙基础———防治

修改后的围墙基础考虑围墙在水平风载作用下墙底弯矩和剪力, 采用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基础尽量浅埋, 埋深0.7m。基底未达持力层, 则向下挖至持力层, 然后用砂石或其他材料, 分层夯实回填至基础底面。修改后围墙基础平面如图5所示。

基础选型应根据上部结构型式而定。

砌体结构基础设计, 一般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并需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

另外, 基础设计忽略基础顶面剪力, 会造成基础底面由剪力引起的弯矩缺失, 可导致基础设计尺寸及配筋偏小。

对天然地基,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前提下, 尽量浅埋。若基底部分未达持力层, 可用砂石等材料分层夯实回填至基础底面。

3.4 围墙结构设计其他注意点

结构设计人员在砌体围墙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围墙地面以下砌体和砂浆强度等级选用, 要根据环境类别和潮湿程度而定。

2) 当围墙用于单体场地时, 围墙长度较长, 建筑未设伸缩缝, 结构可根据图集要求设伸缩缝, 并与建筑沟通。

3) 当采用实体砌块围墙时, 受压构件需验算:按内力设计值计算的轴向力的偏心距e不应超过0.6y, y为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4) 当采用实体砌块围墙时, 必要时需抗震计算。水平地震作用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并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5) 当采用实体砌块围墙时, 用于单体场地, 如露天堆场, 围墙结构计算需考虑场地堆载影响。当围墙场地地坪内外有较大高差时, 还需考虑高差部分的土体压力, 并稳定验算。

6) 可采取的抗震构造措施:图集中的实体砌块围墙设壁柱但未设墙顶圈梁。如需抗震设防, 建议墙顶设圈梁。圈梁可限制墙体在平面外的变形, 由于水平地震作用一般倒三角形分布, 顶部受力和侧移均较大, 所以顶部设圈梁效果更好。此外, 墙顶圈梁与墙间壁柱, 整体连接可形成约束框架作用。

4 结语

通过以上有关实体砌块围墙设计论述可知, 围墙受力计算较简单, 设计时常常被忽视, 但设计质量关系到工程安全, 应予以重视, 并对相关设计内容进行验算。

对结构设计人员来说, 需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重视设计质量, 以确保建筑或构筑物安全。

参考文献

[1]12J003室外工程[S].

[2]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

探析砌体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 篇4

一、砌体裂缝

砌体的裂缝是质量问题最常见的现象, 砌体的强度不足、变形、失稳、损伤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倒塌等情况也可通过出现的裂缝形态来分析和辨别。现将砌体的裂缝类型及原因归纳如下:

(一) 温度变形

1. 因日照及气温变化, 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 同时又存在较的约束。

如平顶砖混结构顶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 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 位置多在两端顶层墙体上。

2. 温度或环境温差太大。

如房屋长度太长, 又不设置伸缩缝, 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 位置常在纵向中部。

3. 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如北方地区施工期不采暖, 砖墙收缩受到地基约束而造成窗台及其以下砌体中产生斜向或竖向裂缝。

(二) 地基不均匀沉降

1. 地基沉降差较大。

如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 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间时, 产生倒八字裂缝;地基突变, 一段沉降较大时, 产生竖向裂缝。

2. 地基局部塌陷。

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 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

3. 地基冻胀。

如北方地区房屋基础埋深不足, 地基土又具有冻胀性, 导致砌体裂缝。

4. 地基浸水。

如填土地基或湿陷黄土地基局部浸水后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纵墙开裂。

(三) 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

1. 抗压抗弯抗剪抗拉强度不足。

如中心受压砖注的竖向裂缝;砖砌平拱抗弯强度不足产生竖向或斜向裂缝;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水平裂缝;砖砌水池池壁沿灰缝的裂缝。

2. 局部承压强度不足。

如大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

(四) 设计构造不当

1. 沉降缝设置不当。

如沉降缝位置不设在沉降差最大处;沉降缝太窄, 高层房屋沉降变形后, 低层房屋随之下沉砌体受挤压而开裂。

2. 建筑结构整体性差

如混合结构, 建筑中, 楼梯间砖墙的钢筋混凝土圈梁不闭合而引起的裂缝。

3. 墙内留洞。

如住宅内外墙交接处留烟囱孔影响内外墙连接。使用后因温度变化而开裂。

4. 不同结构混合使用, 无适当措施。

如钢筋混凝土墙梁挠度过大引起墙体裂缝。

(五) 材料质量不良

1. 砂浆体积不稳定。

如水泥安全性不合格, 用硫含量超标的硫铁矿渣代砂引起砂浆开裂。

2. 砖体积不稳定。

如使用出厂不久的灰砂砖砌墙, 因收缩不一致较易引起裂缝。

(六) 施工质量低劣

1. 组砌方法不合理, 漏放构造钢筋。

如内外墙不同时砌筑, 又不留踏步式接茬, 或不放拉接钢筋, 导致内外墙连接处产生通长竖向裂缝。

2. 砌体用断砖, 墙中通缝重逢较多。

如某单层厂房围护外墙因集中使用断砖而裂缝。

3. 留洞或留槽不当。

如某办公楼在500mm宽窗间墙留脚手眼, 而导致砌体开裂缝。原因如下:

(1) 设计截面太小, 承载力不够;

(2) 水电暖卫设备留洞留槽削弱墙截面太多;

(3) 材料质量不合格, 如砌体用砖和砂浆强度等级不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不符合标准的水泥和掺和料等;

(4) 施工质量差, 砂浆饱满度严重不足, 施工时砖没有浸水, 引起灰缝强度不足等。

三、局部损伤或倒塌

局部损伤或倒塌有以下几个原因:

1.墙体由于施工或使用中的碰撞冲击而掉角穿洞甚至局部倒塌。

2.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酥碱腐蚀, 使得部分墙体严重损伤。

3.冬季采用冻结法施工, 解冻期无适当措施, 导致砌体墙倒塌。

四、砌体错位、变形

砌体错位、变形主要是因为:

1.砌体墙高厚比过大导致使用阶段失稳变形。

2.施工质量问题。如墙体出现竖向偏斜, 使用后受力而增加变形, 甚至错动。

3.施工顺序不当, 如纵横墙不同时咬槎砌筑, 导致新砌体墙平面外变形失稳。

4.施工工艺不当, 如砂灰砖砌筑, 导致砌筑时失稳。

综上所述, 设计不当、材料不良、施工低劣和地震及机械振动造成的裂缝比较容易观察和判断。砌体最常见的裂缝原因是温度变形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但也有因荷载过大或截面过小导致的裂缝, 其危害性往往严重。

摘要:砌体结构是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众所周知, 采用砌体结构建造房屋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可以节约水泥和钢筋, 降低造价。因此几十年来砌体结构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砌体结构广泛应用的同时, 也发现了许多的质量问题。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与防治 篇5

但是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较差, 并且由于设计、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原因引发的砌体结构的质量事故也较多, 其中砌体出现的裂缝是非常普通的质量事故之一。砌体中出现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而且还造成房屋渗漏, 甚至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数很多, 大体上有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收缩和温度的变化, 设计上对房屋的构造处理不当, 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等。下面分别探讨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 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位移, 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 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 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这种裂缝一般都是斜向的, 且多发生在门窗口上下, 这种裂缝的特点是:裂缝一般呈倾斜状, 说明系因砌体主拉应力过大而使墙体开裂;裂缝较多出现在纵墙上, 较少出现在横墙上, 说明纵墙的抗弯刚度相对较少;在房屋空间刚度被削弱的部位, 裂缝比较集中;

为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在墙体上产生的各种裂缝而采取的措施有;

合理设置沉降缝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刚度较好的单元, 或将沉降不同的部分隔一定距离, 其间可设置能自由沉降的悬挑结构。

合理地布置承重墙体, 应尽量将纵墙拉通, 尽量做到不转折或少转折。避免在中间或某些部位断开, 使它能起到调整不均匀沉降的作用。同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道横墙, 与内外纵墙连接, 以加强房屋的空间刚度, 进一步调整沿纵墙的均匀沉降。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 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和整体刚度, 减少建筑物端部的门、窗洞口, 设置钢筋砼圈梁, 尤其是要加强地圈梁的刚度。

加强对地基的检测, 发现有不良地基应及时妥善处理, 然后才能进行地基施工。

房屋体形应力求简单, 横墙间距不宜过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宜先施工荷载重单元, 后施工荷载轻单元。

2 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1 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 砌体也怒例外。

由于屋盖系统温度变化会使砖墙产生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因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 或由于钢筋砼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也会产生裂缝。

屋盖系统温度变化时使墙体产生的裂缝。这类型裂缝较典型和普通的是建筑物 (特别是纵向较长的) 顶层两端内外纵墙上的斜裂缝, 其中形状呈“八”字或“X”型, 且显对称性, 但有时仅一端有轻微者仅在两端1~2个开间内出现, 严重者会发展重房屋两端1/3纵长范围内, 并由顶层向下几层发展。此类裂缝对那种刚性屋面的平屋顶, 未设变形缝、隔热层的房物就更易发生。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结构屋面的伸缩变形牵引其下砖砌体超过其材料抗拉强度的结果。一般来说, 在阳光照射, 屋面板温度可高达60-70度, 而其下的砌体仅为30-35度, 温差引起的砌体主拉应力大于砌体本身的抵抗力的50%-300%不等。在加上房屋两端为自由端, 水平约束力小, 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如无相应措施, 则会使下部砌体出现正“八”字裂缝, 当冷缩时, 就会出现倒“八”字缝, 一胀一缩则易出现“X”裂缝。

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产生的裂缝。由于房屋过长, 室内外温差过大, 因钢筋混凝土楼盖和墙体温度变形的差异, 有可能使外纵墙在门窗洞口附近或楼梯间等薄弱部位发生断裂, 形成内外贯通的周圈裂缝。另外。当房屋空间高大时, 墙体因受弯在截面薄弱处 (如窗间墙) 会出现水平裂缝。

由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产生裂缝。当材料随时间发生收缩变形和自然界温度发生变化时, 由于钢筋混凝土和墙体材料收缩系数和线膨胀系数的不同, 会在房屋的墙体及楼盖结构中引起因约束变形而产生的附加应力, 当这种附加应力过大会在墙体上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2.2 防止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主要措施有

在墙体中设置伸缩缝。将过长的房屋伸缩缝应设在温度和收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 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屋面设保温层。屋面的保温隔热层或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分隔缝, 分隔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m, 并与女儿墙隔开, 其宽度不小于30mm, 屋面施工宜避开高温季节。

楼 (屋) 面板下设置现浇板钢筋混凝土圈梁, 并沿内外墙拉通, 房屋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遇有较长的现浇屋面混凝土挑檐、圈梁时, 可分段施工, 预留伸缩缝, 以避免砼伸缩的墙体的不良影响。

3 设计上对房屋的设计和构造处理不当而引起的裂缝

有一些砌体结构的房屋设计是套用图纸, 应用时未经校核, 有时参考了别的图纸, 但荷载增加了或截面减少了而未作计算, 有的虽然作了计算, 但因少算或漏算荷载, 使实际设计的砌体承载力不足, 有的虽然进行了墙体总的承载力计算, 但忽略了墙体高度比和局部承压的计算。如果砌体的承载力不足, 则在荷载作用下将出现各种裂缝, 以致出现压碎、断裂、倒塌等现象, 这类裂缝的出现, 很可能导致结构的失败。

预防措施

细心认真地设计。对拟建砌体结构的房屋, 要做到力学模型准确, 传力清楚, 荷载统计无误, 大梁下砌体要设垫块并进行验算, 加强对圈梁的布置和构造柱的设置, 以提高砌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

裂缝一旦出现, 要注意观测裂缝的宽度及长度的发展情况,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如灌缝, 封闭, 必要时要进行结构加固。

4 施工质量不合格、使用材料不合格而引起裂缝

当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砂浆稠度过大, 吸水干后干缩, 砂浆不饱满或砂浆稠度不够时, 会在平拱砖过梁处产生沿砖缝斜向的裂缝。

砖的质量不合格, 砂浆强度不够, 这些都会造成整个砌体整体强度不够, 而造成砂浆强度偏低的原因是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 施工配合比不准确, 施工时不湿润砖等。当砌体质量较差, 砌体灰缝不饱满也会影响到砌体的强度。而这些都可能在砌体结构中产生裂缝。

预防措施:提高质量, 保证结构所使用的材料,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及其预防措施 篇6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裂缝形式,产生原因,预防措施

目前, 砌体结构的建筑出现各种形式的裂缝, 比较普遍。其产生裂缝程度轻重不一, 差别也很大。轻者影响外形的美观和使用功能, 损害结构的整体性, 降低工程寿命, 重者使建筑失去使用价值, 甚至发生工程事故。随着住宅商品化的发展, 因此对房屋的质量和安全应更加重注, 房屋的裂缝问题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关注。

1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来自外部的荷载 (包括静、动荷载) 变化引起的裂缝, 二是因为自身变形引起的裂缝 (主要有温度变化, 不均匀沉陷或膨胀等变形产生应力而引起的裂缝) , 其中温度变化引起墙体裂缝的占80~90%以上。

2 常见的几种裂缝形式:

砌块墙面的裂缝, 底层窗台和窗间墙处的近45°斜裂缝, 顶层墙体八字形的裂缝, 女儿墙的裂缝。

3 预防措施

3.1 砌块墙面裂缝

近几年为实现建筑外墙保温节能, 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因其保温隔音好、质量轻、施工操作方便等优点, 被广泛采用。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块材料的温度变形不一致, 砌块墙体抹灰后在不同部位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正常使用。

3.1.1 砌体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及原因

a.砌体抹灰层裂缝, 常见在内外墙墙面。

是因为砌块自身的收缩性引起的。墙体砌筑过程中, 随着砌块材料含水量的降低, 会产生较大干缩的变形, 引起了不同程度的裂缝。再者, 是因为砌筑用砂浆在凝结硬化时也会产生收缩。

b.沿砌体砂浆缝呈阶梯形的裂缝, 常见门、窗等洞口处。

是因为砌块单体体积较大, 灰缝粘接面积相对较小, 故砌块墙体的抗拉、抗剪度较低, 在门、窗等洞口处易产生沿灰缝方向的阶梯形裂缝。

c.砼框架梁、柱、剪力墙与砌块填充墙体结合处之间的裂缝。

是因不同材料自身差异变形引起的砌块墙体裂缝。这种裂缝实际上是由温度的变化引起的, 因填充墙和钢筋砼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变化量也不一样, 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

3.1.2 砌体裂缝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a.施工前应做好砌块的组砌方案, 砌块对孔错缝搭砌, 每日砌筑高度不要过高, 一定严格控制在1.8米之内。

b.砌筑施工时应提前一天将砌块浇水润湿, 砌筑操作前注意不宜再浇水润湿或被雨水淋透, 但砌块也不能在施工现场露天堆放时间过长, 要保持砌块的湿润。

c.适当提高顶层承重砌块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 确保砂浆的强度, 满足设计要求, 要求不低于M7.5, 灰缝应顺直, 灰缝砂浆要饱满, 以增强砌块墙体的抗剪和抗拉强度。

d.对于强度较低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砌块, 在填充墙体上贴面砖或抹灰前, 最好采用钢钉全部钉挂铁丝网, 与砼梁、柱、剪力墙等不同材料的接口部的搭接不应小于10cm, 铁丝网应挂钉牢固, 以免抹底层灰时发生下垂。抹灰以前可先采用1:1水泥砂浆掺10%的107胶水 (施工中常用苯板胶) 将基层处理一遍, 按此操作预防抹灰层空鼓的效果显著。

e.砼梁、柱、墙面找平层和罩面层采用同比例的混合砂浆, 先抹墙面, 待墙体抹灰面干燥后再抹砼梁、柱表面, 并使砼梁、柱表面的抹灰层压在墙体的抹灰层上, 使连接处的收缩裂缝被砼梁、柱面后抹的抹灰层所覆盖。

f.对钢混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当砌块墙体砌至最后一皮时 (即砼梁底) , 采用辅助实心小砌块或实心标准砖斜砌的方法砌筑, 使砌体与砼梁底紧密接触, 砌筑砂浆也应饱满。

g.砌块墙体和钢筋砼柱 (或砼剪力墙) 要拉结。沿砼柱 (或剪力墙) 高度方向每隔600mm (应按砌块的高度进行调整) 设置两根Ф6拉结钢筋, 其拉结钢筋深入砌体墙内的长度不小于500mm。

3.2 底层窗台和窗间墙的近45°斜裂缝, 顶层墙体八字形的裂缝

在多层砖混结构的墙体常出现此类形裂缝。主要是因为地基的不均匀的沉降和温度变形造成的。

3.2.1 砌体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及原因

a.底层的窗台和窗间墙的近45°斜裂缝, 常可见在建筑的底部一二层窗台边及窗间墙出现的;顶层墙体八字形的裂缝, 常出现在建筑物顶层纵墙的两端, 在第1~3开间的窗台下呈八字形开裂。

b.裂缝主要是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因为砼的线膨胀系数大于砖体的线膨胀系数造成的, 两者相差近一倍,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根据建筑的不同高度和层数以及抗震等级, 需设置一定数量的砼构造柱和砼圈梁。在同样的温度条件下, 钢筋砼屋面和砼圈梁比相同长度的砖砌体伸长近一倍, 这种砼顶板和砖墙体间的变形差, 在墙体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和剪应力。剪应力在墙体的分布为两端附近比较大, 中间逐渐变小, 顶层的较大, 下部的较小, 致使出现斜裂缝 (八字形的裂缝) 。

3.2.2 裂缝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a.对于高低体形或平面形状较复杂的房屋, 应在沉降差量最大处设置沉降缝。

b.在砌体结构房屋中合理设置伸缩缝, 伸缩缝应该设在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比较集中、砌体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最大的地方, 间距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规定, 宽度≥30mm。

c.混合结构的建筑应该在基础的顶面以及各楼层门窗洞口上部, 分别设置封闭式砼圈梁, 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和抗剪能力。

d.在房屋的四角檐口下一定高度范围内的墙体, 配设转角钢筋2Φ6@500, 或在房屋两端单元外墙阳角处设置砼构造柱, 并升至女儿墙砼压顶处, 砼柱与墙体处设拉锚钢筋, 可防止女儿墙及外墙阳角处的裂缝。

e.底层窗台墙应该在砖砌体水平灰缝内配置2Φ6通长筋 (间距不大于五皮砖) , 这样做可有效地防止底层窗台墙产生斜向的开裂。

f.改进砌体的组筑方法, 适当提高砂浆强度, 墙体严禁留置砖直槎, 确保砂浆的饱满度, 提高墙体的抗拉、抗剪的强度。

结束语

砌体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与防治 篇7

但是, 众所周知, 砌体的抗弯、抗拉、抗剪等强度低, 抗震及抗裂性能较差。砌体结构的房屋裂缝较为常见。其裂缝开展的程度多种多样, 有重有轻。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而且给人们正常居住造成很大的心里压力和心里负担。严重的将可能发生工程事故。为此解决裂缝产生与防治迫在眉睫。

1 砌体结构裂缝种类及成因

砌体裂缝可分两类:一类是砌体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受力的作用产生的裂缝。另一类是砌体结构由于温度、内部收缩等的变化及不均沉降等引起的裂缝。第二类裂缝较为普遍和常见, 其中温度裂缝更为突出。

1.1 砌体裂缝的类型

门窗洞口边的“八字式”或“X”型裂缝;平屋顶下或混凝土圈梁下灰缝的水平裂缝;外纵墙端部窗下角和内纵墙端部门上口的斜裂缝以及女儿墙的裂缝等。

1.2 裂缝的成因

裂缝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外界温度变化引起的。一般经过一年到两年裂缝逐渐稳定。裂缝发展基本不再继续。其特点是两端严重、而中间较轻, 顶层重, 以下逐渐较弱, 阳面重, 阴面轻。其原因如下:

(1) 外界的温度变化使混凝土构件与砌体结构产生不同的应力变形的差异引起裂缝。砌体的线膨系数是混凝土的一半。由于混凝土和砌体材料收缩和线膨胀系数不同, 使砌体及楼盖结构中引起约束变形而产生的应力, 当应力较大时会在墙体上产生裂缝。

(2) 混凝土结构的屋面和圈梁的热膨胀系数是砌体结构膨胀系数的两倍。在夏季高温的作用下, 屋面温度又是墙体温度的两倍左右, 温差引起时应力大于砌体本身的强度, 房屋两端是自由端, 水平力较小, 上部砌体垂直压力较小, 当屋面向两端热膨胀时, 会使下部砌体出现“八”裂缝。在屋子面热胀时会产生水平面推力, 在水平推动下在洞口下角出现应力集中所以会出现斜裂缝在。

(3) 由于混凝土与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又可导致混凝土构件下墙体水平裂缝 (如圈梁下) 。

(4) 屋面的保护层细石混凝土、混凝土挑檐与找平层 (水泥砂浆) 的线性膨胀系数基本相同, 而与女儿墙砌体的线性膨胀系数有很大区别。当屋面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时使保护层等产生较大的水平推力, 而女儿墙砌体结构受到推力较大时, 便可产生裂缝。

(5) 地基不均匀沉降也是导致裂缝的主要原因。沉降大的部分与沉降小报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 砌体中产生了附加拉力或剪力, 当这种附加拉力较大时便使砌体产生裂缝。

2 裂缝的防治

2.1 收缩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的防治

(1) 在墙体的温度和收缩变形引起应力集中主生裂缝可能性较大的地方设置伸缩缝。

(2) 混凝土挑檐的长度大于12m时, 应设分隔缝。缝隙不小于20mm。缝内嵌弹性材料。

(3) 在房屋顶层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

(4) 在房屋顶层及底层窗口下设水平拉筋。

(5) 在女儿墙中每隔四米设置构造柱, 构造柱从圈梁升起与女儿墙压顶整体浇筑。

(6) 屋面保护层应设分格缝, 分格缝不大于一米, 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7) 施工时如可能, 应先砌筑墙体后浇筑柱, 并振捣密实。

2.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防治

(1) 设计时使建筑物的体型力求简单。

(2) 在建筑物平面转角处和建筑物高低荷载相差较大、结构类型不同处及建筑地基荷载相差突出部位设置沉降缝。

(3) 设计时使其结构自重尽量减轻。

(4) 设置封闭的圈梁和构造柱, 增强顶层和底层圈梁、合理布置横墙和纵墙。基础采用刚度好的形式。

3 结论

虽然砌体结构有很多的优点这不容质疑, 但其也有抗剪、抗拉强度低的问题。裂缝出现的原因较为复杂,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靠预防。另处也应注意施工质量造成的裂缝。应注意对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 进一步提高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

摘要:工程施工项目裂缝主, 监理所分析, 是正确拟定处理方案的前提条件及依据。因此, 要求对裂缝的分析应全面、准确、客观, 并作出正确防治的措施。

砌体结构常见通病 篇8

1 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危害

砌体结构产生裂缝对于房屋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危害与影响: 影响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危害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第一, 影响砌体结构的正常使用。房屋出现了裂缝首先会给房屋使用者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居住着会由于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而无法正常居住。其次外墙和楼板等裂缝可能导致房屋渗漏而给房屋使用中带来不便。第二, 危害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砌体结构出现裂缝会降低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与建筑物的承受能力, 比如耐久性与抗震性等, 严重的会发生房屋坍塌引发人身事故。在充分的了解与清晰的认识到砌体结构裂缝的危害基础上, 正确的分析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研究与探讨裂缝的控制措施对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2 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

导致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例如温度变化、干缩、地基不均匀等。以下对几种常见的原因进行简单介绍。

2. 1 温度变化

建筑材料也遵循一般物质的物理特性———热胀冷缩。在建筑中, 顶盖与各个墙面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 混凝土顶盖变形较大, 而墙体变形相对较小, 这种变形差异会导致砌体与顶盖之间产生约束应力。当温度变化剧烈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 在这种约束应力作用下, 建筑就会出现裂缝。比如昼夜温差太大或四季温差太大就会形成温度裂缝。温度裂缝是一种常见的房屋早期裂缝。最常见的温度裂缝是在平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由于顶板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的线膨胀系数大很多, 加上顶板温度会比墙体温度高很多, 顶板与墙体会形成巨大的变形差, 从而产生温度裂缝。这些裂缝相对比较稳定, 在经过一个四季之后就大致定型, 只是会略微的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

2. 2 干缩

由于混凝土的水分更容易蒸发, 从而导致干缩变形容易发生在砌体结构中。干缩引起的裂缝最为常见的是房屋内外墙面中间对称分布的倒八字裂缝。干缩变形有一大特性, 即为早期发展较快。比如砌块会在刚出窑之后干缩较大, 随后变形比较缓慢。然而实际中较为普遍的也较为严重的干缩裂缝的产生是由于干缩后的材料会在受潮之后发生膨胀, 随后再次发生干缩变形。虽然之后的干缩率与第一次相比有所下降, 但这样反复的发生干缩变形是引起墙体变形从而出现裂缝的重要原因。虽然干缩裂缝一般宽度不会太大且比较均匀, 不属于结构裂缝, 但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

2. 3 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不均匀沉降也是导致房屋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建筑物的荷载压力会传递到地基上, 而地基的应力分布式是不均匀的, 建筑物中间部分会比两段沉降要多。如果这种不均匀沉降差异过大就会导致墙体发生裂缝。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裂缝是形态各异, 且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此类裂缝较为常见的有八字裂缝、斜向裂缝和竖向裂缝。

2. 4 设计不合理

除了温度、干缩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等客观因素之外, 导致房屋产生裂缝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房屋的设计不合理。例如, 门窗洞口过宽或是进深梁的跨度过大, 就会导致墙体应力分布不均匀, 从而降低墙体的强度, 最终引起裂缝的产生。又如墙体内的电线等其他设施沟槽过大, 也会降低墙体承载能力, 从而导致出现裂缝。

2. 5 施工不规范

另一个主观原因导致的裂缝则是施工不规范。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施工者偷工减料, 或是工作中混合使用不同的材料, 或各种材料搭配比例不当搅拌不均匀等都会造成各种砌体结构不能承受正常的压力而出现裂缝。

3 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控制措施

3. 1 预防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措施

( 1) 防止主要由温度变化而产生的裂缝的措施。通过分析温度变化引起裂缝产生的原理,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防范措施: 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从而减少温差, 比如设置保温层或隔热层; 减少顶板与墙体间的约束应力, 比如可以在顶板与墙面之间设置水平滑动层; 分散温度应力, 比如女儿墙中适当的增加构造柱。

( 2) 防止主要由干缩变形而产生的裂缝的措施。首先, 应在选材时注意采用不易干缩变形的材料。其次, 应在施工前控制建筑材料的含水量, 例如可以让材料在干缩变形之后再用来砌墙。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建筑材料的含水量, 比如在运输, 保存等过程中要注意防雨。最后在施工完成后应注意建筑物的保养, 比如砌体结构的防水设计。另一方面, 在建筑物的构造中设置防范措施, 包括设置控制缝、设置灰缝钢筋和设置配筋带。在设置控制缝与灰缝钢筋时, 要注意把握好控制缝与恢复钢筋的设置位置, 及控制缝与灰缝钢筋的间距。

( 3) 防止主要由地基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的措施。首先, 应在建筑物设计上力求简单。其次, 减轻建筑结构的自重, 减少地基的附加压力同时增强基础与整体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除此之外, 还有在建筑物的底面转折处、结构类型不同处等地合理设计沉降缝、合理布置纵横墙、合理规划周围建筑等减缓地基不均匀沉降的防范措施。

( 4) 防止主要由设计不合理而产生的裂缝的措施。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考虑周全, 针对不同的建筑环境与建筑模式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 对于相对较长的建筑物, 应加强房屋顶层的刚度; 对于温差较大的环境中的建筑物设计, 应在房屋顶部做好隔热与保温措施等。设计师应在设计完成后认真的检测各构件的强度及压力承受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最后在图纸审查时, 也应认真检查, 力求寻找设计中出现的不足并制订出相应的整改与补救方案。

( 5) 防止主要由施工不规范而产生的裂缝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 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施工, 不可偷工减料。施工行为也必须符合国家规范的施工行为准则, 不能因为个别施工人员的大意与疏忽而导致整个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另外施工的监督与管理人员也应认真负责的把好关,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施工进行及时的修改与补救。

3. 2 砌体结构出现裂缝后的处理措施

针对砌体结构裂缝形成的防范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缝和延长裂缝出现的时间, 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裂缝的出现。因此, 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措施也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裂缝应实行相应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轻微细小的裂缝, 可以进行简单修补达到不影响美观的程度即可, 此时可采用嵌缝填补法, 即首先将裂缝处的抹灰清理掉, 在裂缝中填入砂浆, 然后重新抹灰。对于裂缝宽度大于一毫米的贯通裂缝, 可以采用加钢筋网加固法, 即将钢筋按一定的间距订入砖缝中, 从而固定钢筋网。除此之外还有钢筋混凝土结合法, 即嵌入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块。对于较为严重的裂缝, 可以采用拆砖重砌法, 采用这种方法时应将新老气体结合严实。最后, 在处理砌体结构出现的裂缝时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由于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要在确定裂缝趋于稳定之后再进行治理, 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而让裂缝继续发展。

4 结语

砌体结构是一种最常见的建筑结果, 然而砌体结构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容易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及正常使用, 还是重大事故发生的前兆。砌体结构的裂缝是危机建筑安全的隐患, 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分析发现引起砌体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 包括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比如温度的变化、建筑材料干缩变形、地基不均匀沉降, 主观原因则表现为建筑的设计不合理, 施工不规范等。结合裂缝产生的原因, 思考防止裂缝出现的防范措施及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措施, 对建筑行业的发展, 房屋居住者的人生安全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立娟, 沈惠根, 周亮亮.论砌体结构裂缝的性质及控制措施[D].施工管理, 2013 (06) .

[2]苑振芳.砌体结构的局部配筋对裂缝控制和伸缩缝间距影响的讨论[J].工程建议标准化, 2013 (02) .

[3]杨伟, 郭跟龙.浅谈建筑外墙渗漏通病的防治[J].山西建筑, 2013 (02) .

上一篇:企业内部审计毕业论文下一篇:河南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