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

2024-10-08

瓜蒌薤白(共7篇)

瓜蒌薤白 篇1

瓜蒌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促进免疫、抗菌、抗肿瘤[2]等功效。薤白具有降低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3]。瓜蒌薤白汤是汉代名医张仲景的著名经典方剂,以瓜蒌、薤白为主药,主要有扩张血管、抗缺氧、保护缺血心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肺纤维化、降低血液黏度[4]等作用。

肺纤维化早期以肺泡炎症,后期以大量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转型和细胞外基质大量沉积为主要表现特点。TGF-β1是一种有效的促纤维化细胞因子[5,6,7]。本研究通过对比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致肺纤维化作用,探讨其抗肺纤维化作用的强弱,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主要试剂

瓜蒌、薤白,购自长春市宏检大药房;A549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TGF-β1,购自美国PEPRO-TECH公司;单克隆小鼠抗人Fn-ED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 G,购自美国EARTHOX公司。

1.2 主要仪器

CO2培养箱,购自日本三洋公司;酶联免疫检测分析仪,购自瑞士TECAN公司;倒置显微镜和蛋白印记自动成像仪,购自日本OLYMPUS公司。

1.3 药物的提取

称取瓜蒌和薤白各0.5 kg,瓜蒌薤白复方(瓜蒌∶薤白=3∶2)0.5 kg,粉碎过筛后以1∶10料液比浸泡于60%乙醇中,24 h后于60℃超声3次,30 min/次,减压蒸馏制成浸膏。

1.4 A549细胞的培养

将A549细胞株置3%的DMEM胎牛血清培养基中,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1.5 A549细胞形态学观察

将传至第3代生长良好的A549细胞以每孔1×105个接种于12孔细胞培养板上,37℃、5%CO2培养箱中培养24 h,融合至60%时弃去培养液,加入不添加血清的DMEM培养基饥饿12 h,使之处于同一水平。

将A549细胞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E组,每组设3个重复。A组为只加入正常细胞的空白组;B组为加入5 ng/m L TGF-β1的对照组;C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 TGF-β1与瓜蒌(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D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与薤白(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E组同时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与瓜蒌薤白汤(浓度为25μg/m L、100μg/m L、400μg/m L)。培养24 h、48 h后观察A549细胞形态变化。

1.6 A549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A549细胞处理同1.5。每隔24 h,每组随机选取3个细胞培养孔,台盼蓝染色,计算细胞凋亡率[8]。绘制细胞凋亡率与培养天数之间的生长曲线图。计算公式:细胞凋亡率=死细胞总数/(死细胞总数+活细胞总数)×100%。

1.7 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

采用MTT法。以每孔5 000个A549细胞接种至96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体积为200μL。加入终浓度为5 ng/m L的TGF-β1及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浓度分别为25μg/m L、50μg/m L、100μg/m L、200μg/m L、400μg/m L),并设空白孔和对照孔,每组设3个复孔,培养24 h和48 h后每孔加入MTT20μL,37℃继续培养4 h,再加入150μL DMSO,振荡10 min,使结晶充分溶解。空白孔调零,用酶联免疫检测分析仪测定λ=490 nm处的OD值。

1.8 Fn-EDA蛋白表达的检测

采用Western-blot法。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以每孔1×105个的密度接种于细胞培养板中(分组同1.5);培养48 h后用RIPA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提取蛋白,将蛋白置沸水中变性5 min;SDS-PAGE电泳分析,80 V电泳积聚蛋白,120 V电压分离蛋白,4℃、100 V转膜1 h;加入5%脱脂牛奶,封闭1 h;加入1∶200单克隆小鼠抗人Fn-EDA,4℃过夜,进行一抗孵育;1×TBST缓冲液洗膜,再加入1∶500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 G,进行二抗孵育;1×TBST缓冲液洗膜,加入ECL显色3~5 min,用蛋白印记自动成像仪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A549细胞形态学观察

结果见图1和图2。

由图1可知:正常细胞为扁平状或鹅卵石状,与健康上皮细胞的形态无差异,且生长状态良好。加入TGF-β1后,细胞形态拉伸,变为梭形,细胞间连接不紧密。作用24 h后,加入低、中、高浓度的瓜蒌薤白汤后细胞形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接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连接变得紧密。加入瓜蒌的细胞形态与加入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形态比较接近,细胞之间的连接没有加入瓜蒌薤白汤组连接紧密,但是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也趋向鹅卵石状。而加入薤白的细胞形态,与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相差较大,但拉伸强度弱于TGF-β1对照组的梭形。

由图2可知:作用48 h后,加入低、中、高浓度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形态随着其浓度的增加更接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连接更加紧密。低浓度时,加入瓜蒌后细胞形态与瓜蒌薤白汤相比其形态较松散,高浓度则更加接近正常细胞鹅卵石状。加入薤白的细胞形态比作用24 h的细胞形态连接紧密。细胞形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薤白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肺纤维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强度明显弱于瓜蒌和瓜蒌薤白汤的作用。

2.2 A549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结果见图3~5。

由图3可知,TGF-β1对照组A549细胞凋亡率呈现较高的上升趋势,说明TGF-β1诱导了A549细胞凋亡。加入瓜蒌薤白汤后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瓜蒌、薤白的细胞凋亡率,瓜蒌的细胞凋亡率与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凋亡率较接近。

由图4可知,加入100μg/m L瓜蒌和瓜蒌薤白汤后细胞凋亡率低于TGF-β1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与浓度为25μg/m L时比较,同一天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说明提高药物浓度能增强抑制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薤白的细胞凋亡率比瓜蒌的细胞凋亡率大,但是低于TGF-β1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

由图5可知,药物终浓度为400μg/m L时,与低浓度相比,同一天细胞凋亡率有所降低,薤白的细胞凋亡率比瓜蒌的细胞凋亡率大,但低于TGF-β1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说明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A549细胞凋亡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瓜蒌薤白汤的细胞凋亡率低于瓜蒌、薤白单独作用。

2.3 A549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

结果见表1和表2。

由表1可知,加入TGF-β1后细胞的OD值均低于正常细胞的OD值,说明加入TGF-β1后对A549细胞产生了诱导,降低了A549细胞的增殖作用。同一时间,瓜蒌与瓜蒌薤白汤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增加,薤白的OD值低于瓜蒌的OD值,浓度与OD值没有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通过SPSS软件分析,瓜蒌与瓜蒌薤白汤对TGF-β1作用的A549细胞产生增殖的影响(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薤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产生增殖的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表2可知,同一浓度,瓜蒌与瓜蒌薤白汤培养48 h的A549细胞增殖大于培养24 h的细胞增殖。通过SPSS软件分析,瓜蒌与薤白对TGF-β1诱导的A549细胞的增殖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4 Fn-EDA蛋白表达的检测

结果见图6。

由图6可知,正常细胞未见明显的蛋白表达,加入TGF-β1后Fn-EDA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表明加入TGF-β1后诱导了肺纤维化的产生,使FnEDA蛋白表达上调。图6A中瓜蒌薤白汤蛋白表达明显减弱,薤白条带明显高于瓜蒌和瓜蒌薤白汤。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加,Fn-EDA蛋白表达下调,瓜蒌薤白汤能够显著抑制Fn-EDA蛋白的表达,见图6B;瓜蒌表达比瓜蒌薤白汤略有上调,见图6C;薤白抑制Fn-EDA蛋白的表达不显著,但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见图6D。

3 结论

研究表明,瓜蒌、薤白、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纤维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程度由大到小: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说明瓜蒌在抑制TGF-β1诱导A549细胞肺纤维化作用中具有关键作用,和薤白共同协调发挥作用,使复方的效果达到最佳。

摘要:为了比较研究瓜蒌、薤白及瓜蒌薤白汤抗肺纤维化作用,试验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观察了细胞形态变化,台盼蓝染色法测定了细胞凋亡率,MTT法测定了细胞增殖活力,Western-blott法检测了细胞间质细胞表型Fibronectin-EDA(Fn-EDA)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由梭形向正常细胞的鹅卵石状转变,且加入瓜蒌薤白汤效果最佳;瓜蒌薤白汤能增强细胞的增殖活力(P<0.05);薤白对肺纤维化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瓜蒌薤白汤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最显著,瓜蒌次之,薤白也有一定作用。说明瓜蒌、薤白和瓜蒌薤白汤对TGF-β1诱导的A549肺纤维化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抑制程度的强弱顺序为瓜蒌薤白汤>瓜蒌>薤白。

关键词:瓜蒌,薤白,瓜蒌薤白汤,肺纤维化,A549细胞,TGF-β1

参考文献

[1]曹元宇.神农本草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滕勇荣,王连侠,张永清.瓜蒌药理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0,29(7):417-419.

[3]盛华刚.薤白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3,32(1):42-44.

[4]孙志强,郑冀,代龙.瓜蒌薤白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0,41(335):76-78.

[5]HASHIMOTO S,GON Y,TAKESHITA I,et al.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induces phenotypic modulation of human lung fibroblasts to myofibroblast through ac-Jun-NH2-terminal kinase-dependent pathwa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152-157.

[6]WILLIS B C,LIEBLER J M,LUBY-PHELPS K,et al.Induction of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by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l[J].Am J Pathol,2005,166(5):1321-1322.

[7]GOODWIN A,JENKINS G.Role of integrin-mediated TGF-βactivation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fibrosis[J].Biochem Soc Trans,2009,37(Pt4):849-854.

[8]金东日.瓜蒌薤白汤抑制TGF-β1诱导A549细胞纤维化的影响[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4.

瓜蒌薤白 篇2

【关键词】 加味瓜篓薤白汤;冠心病;气滞血瘀证

冠心病气滞血瘀证属于中医胸痹范畴,关于加味瓜篓薤白汤对该证的治疗,《金匮要略》即有明确记载。加味瓜篓薤白汤具有理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效果,对各种类型的冠心病均有一定程度的疗效。本次研究以80例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了加味瓜篓薤白汤用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临床治疗的疗效,旨在评价加味瓜篓薤白汤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收到了理想的成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科于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绞痛的诊断标准,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关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诊断标准,同时均未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血管事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45~77岁(平均61.3岁);对照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47~76岁(平均62.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分度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消心痛、倍他乐克、阿司匹林);治疗组在以上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瓜篓薤白汤(丹参20g,瓜蒌15g,薤白15g,三七15g,杜仲12g,制半夏12g,),2周为一个疗程,于两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

1.2.2 临床症状改善评定 显效:轻者症状基本消失,重者症状降至轻度以下;有效:疼痛频率、程度、时间均明显下降;无效:症状基本无变化;恶化:症状无改善,反而加重。

1.2.3 心电图改善评定标准 显效:心电图基本恢复至正常心电图标准;有效:心电图ST段回升但仍未恢复正常、倒置T波改善、传导阻滞有所改善;无效:心电图表现基本无改善;恶化:心电图表现无改善,反而加重。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全部数据统一采用SPSS 16.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法,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67.57%。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 心电图表现改善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4.42%;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6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51.35%。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現代医学认为,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临床综合征,中医属“胸痹”范畴,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标实为血瘀、寒凝、气滞、痰浊等,心脉不通,不通则痛[1-3]。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心脉瘀阻,中医治疗则以补虚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常用药为丹参、川芎、甘草、黄芪、当归、赤芍、红花、瓜蒌、党参、薤白等药物应用较多。加味瓜蒌薤白汤首见于《金匮要略》,是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的驰名古方。 瓜蒌仁中的栝蒌酸对肾上腺素刺激的人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使前列腺素类代谢变化,抑制血小板环氧合酶活性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本研究显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加味瓜篓薤白汤治疗后,冠心病气滞血瘀证患者在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加味瓜篓薤白汤是治疗冠心病气滞血瘀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雁滨.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8,5(34):81-82.

[2] 冯文娜.加味瓜蒌薤白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4):465-466.

运用瓜蒌薤白汤加减治疗胸痹体会 篇3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 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 轻者胸闷, 呼吸欠畅, 重者胸痛, 更甚者则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多归属于该病范畴。

《灵枢·厥病篇》对胸痹重症的描述为“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脏气法时论》对胸痹的描述为“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五邪》对胸痹的描述为“邪在心, 则病心痛”。《灵枢·本脏》对胸痹的描述为“肺大则多饮, 善病胸痹痹””。。

2 胸痹的病因病机

胸痹多由外感寒邪入里、饮食失度、情志抑郁、内伤劳倦、年老体弱所致。《金匮·胸痹短气病脉篇》对该病病机的描述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则其极虚也”。《内经》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指出胸痹的病机为胸阳不振、阴寒内盛、阴乘阳位、痹阻胸阳。胸中阳气不舒, 浊阴得以上逆, 阻其升降。阳气不运或阳气虚弱, 导致寒凝、气滞、痰浊、水饮、瘀血等阴邪侵入痹阻心脉、心脉失养而引发该病。

3 瓜蒌薤白汤的加减运用

方由法出, 基于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该病设立了瓜蒌薤白三方。《金匮要略》第三条曰:“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功效为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 主要症状为胸部隐痛, 严重者会出现胸痛彻背, 甚则喘息咳唾、气短、舌苔白而腻、脉沉弦紧, 治宜采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法。该方以善于开胸散结、畅气涤痰的瓜蒌为主药, 辅以通阳散结、行气止痛、温通滑利的薤白, 两药相配伍, 既能祛痰结又能通阳气, 相辅相成, 为治疗胸痹的要药。再用辛散温通的白酒行气活血, 增强薤白通阳的功效, 但临床中常用桂枝代替白酒。

《金匮要略》第四条中提到“胸痹不得卧, 心痛彻背者, 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瓜蒌薤白半夏汤即前方加半夏, 其功效为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所治胸痹系由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所致, 主要症状为胸闷如窒且痛, 或者痛引肩背, 气短喘促, 四肢沉重, 肥胖, 痰多, 苔苔腻, 脉滑。胸闷如窒且痛是由于痰浊壅盛、胸阳不展所致, 痛引肩背是由于脉络阻滞所致, 短气喘促是由于气机痹阻不畅所致, 肢体沉重是由于脾主四肢、痰浊困脾、脾气不运所致。肥胖的人多聚痰湿, 也会阻滞胸中阳气。瓜蒌能开胸散结, 半夏能化痰降逆, 薤白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若临证时将干姜、陈皮、白豆蔻等药加入可加强通阳豁痰、温中理气的效果。临床中, 痰浊与血瘀往往同时出现, 因此通阳豁痰法和活血化瘀法常同用。

《金匮要略》第五条指出:“胸痹, 心中痞气, 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枳实薤白桂枝汤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的基础上减去白酒, 加上枳实、厚朴和桂枝而成, 功善通阳散结、消痞除满, 主要用于治疗胸痹气结在胸、心中痞满、气从胁下上逆者。

综观三方, 其都是用于治疗胸痹的有效方, 但侧重点各有不同: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以通阳散结为主, 用于治疗胸痹而痰浊较轻者;瓜蒌薤白半夏汤祛痰散结的功效较强, 用于治疗胸痹痰浊较重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以下气消痞散满为主, 主要治疗胸痹气结较重者或气上冲胸者。

临床中所遇到的胸痹患者轻重不同, 病程长短不同, 主证与兼证也有区别, 患者体质也有强弱之分, 因此要辨证论治, 在应用经方的基础上, 进行辨证加减, 才能取得更好的疗效。例如:气血不足者宜加用黄芪、党参、红景天、鸡血藤、当归、白芍等;阴液不足者宜加麦冬、芍药、五味子、枸杞、天冬、生地、北沙参等;年老肾亏者宜加肉苁蓉、补骨脂、淫羊藿、巴戟天、桑寄生等;血瘀者宜加丹参、红花、桃仁、赤芍、川芎、三七粉、水蛭、蜈蚣、三棱、莪术等;兼有痰阻者可加半夏、陈皮、皂角刺等;兼有浊邪者可加荷叶、土茯苓、蚕沙等;兼有湿困者加茯苓、薏苡仁、砂仁、白扁豆等;兼有寒饮者可加桂枝、干姜、细辛等;兼有经络不通者可加路路通、地龙、穿山甲等;兼有阳虚者可加杜仲、续断、肉桂、附子等;气郁明显者加木香、陈皮、厚朴、香附、青皮、香橼等。

4 现代药理学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 瓜蒌和薤白同时使用可扩张冠脉、抗心肌缺氧、抑制血小板聚集, 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从而达到改善心肌供血的目的[1], 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效果。

5 验案举例

安某, 男, 61岁, 退休干部, 因“胸部隐痛2年, 加重1周就诊”, 平时常有心慌胸闷、气短、乏力症状, 活动后加重。2年前通过心电图诊断为冠心病, 给予丹参滴丸, 1次10丸, 1日3次, 疗效不稳定。近1周, 胸痛加重, 气短, 舌暗, 苔白腻, 脉沉弦, 证属胸阳不振, 痰瘀互阻, 治以温通心阳, 活血化瘀。方用:瓜蒌15g、薤白10g、桂枝6g、枳壳10g、郁金10g、丹参10g、佩兰10g、白豆蔻15g、炙甘草10g, 7剂, 每日服1剂。服药后, 气短明显好转, 胸部隐痛减轻。继续服用14剂, 症状消失。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

该例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痰浊与瘀血互阻, 阻滞于胸中, 胸后气血不得交相贯通所致, 才会出现时有胸痛的现象。上下往来气机痹阻, 呼吸不利而出现气短, 在治疗宜以芳香温通、宣痹通阳、活血化瘀、扶正固脱为法, 方用瓜蒌薤白汤加减。方中瓜蒌苦寒滑润开胸中痰结, 薤白辛温通阳豁痰下气, 两药相辅相成, 作为治疗胸痹的要药;桂枝振奋心阳, 温经通脉, 枳壳协助瓜蒌行气宽胸, 辅以郁金、丹参行气活血, 佐以佩兰、白豆蔻行气化浊, 气行则湿化痰自除;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畅通胸中阳气、消散阴气, 因而获得满意疗效。

6 调理

不良起居习惯使人身心疲惫、正气日耗, 正虚易生痰浊, 从而提高了胸痹的发病率。因此, 患者在服药治疗的同时需要纠正不良的生活起居习惯, 保护精气, 使正气易复, 痰浊易化, 才能立竿见影。此外, 胸痹患者还需调整心态, 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 如此则肝气条达, 津液自化, 痰浊不生, 或生而治之易去。

摘要:在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胸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载于《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汤为治疗中医胸痹的代表方, 应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胸痹疗效显著。阐述胸痹的基本病机, 总结瓜蒌薤白汤治疗该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

关键词:胸痹,瓜蒌薤白汤,金匮要略

参考文献

瓜蒌薤白 篇4

关键词:冠心病,瓜蒌薤白半夏汤

冠心病中医属“胸痹”的范畴, 主要症状包括胸部闷痛、胸痛彻背及喘息不得卧, 轻者出现呼吸欠畅及胸闷如窒症状, 重者出现胸痛症状, 严重者出现心痛彻背, 背痛彻心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 该病的主要病因为心脉瘀阻, 寒邪内侵, 情志失节, 饮食失调, 劳倦内伤以及年迈体弱等多种因素引发。而关于胸痹的治疗, 胸痹用药的最早记载出现在《灵枢·五味》, 提出“心病者, 宜食麦、羊肉、杏、薤”。《黄帝内经》中提及温通用薤之法, 《金匮要略》在此基础上创建了通阳法。张仲景从通阳散结、豁痰化饮方向出发, 建立了三薤白汤为主方的治疗方法, 三薤白汤的主药为瓜蒌、薤白、桂枝[1];且认为对于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的患者可利用瓜蒌薤白半夏汤为主方进行治疗, 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发挥扩充, 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2]。

近年来,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 中药汤剂的治疗优势在临床工作中逐渐被患者认可。笔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疗冠心病80例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并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硝酸异山梨酯片、曲美他嗪片、瑞舒伐他汀钙片等的治疗效果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 全部经心电图、心脏B超检查及实验室心肌酶谱、脑钠肽等检查, 结合病史, 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确诊为冠心病。诊断标准:有明确的陈旧性或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史;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CAG发现有≥70%的冠脉狭窄。排除主动脉瓣病变;年龄、有无家族遗传不限。患者年龄40~80岁, 平均 (63.4±11.2) 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治疗组年龄45~80岁, 平均 (63.7±10.4) 岁;对照组年龄46~80岁, 平均 (62.8±9.5) 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 (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J20080078;规格:100 mg×30片) 100 mg, 1次/d、硝酸异山梨酯片 (厂家: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4005;规格:5 mg×100片) 10 mg, 3次/d、曲美他嗪片 (厂家:瑞阳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6534;规格:20 mg×15片×2板/盒) 20 mg, 3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 (厂家;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483;规格:5 mg×6片×2板/盒) 10 mg, 1次/d。

治疗组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 (为确保疗效, 中药免煎颗粒均选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 , 药物组成:瓜蒌15 g, 薤白10 g, 半夏12 g, 干姜9 g, 陈皮10 g, 枳实10 g, 桂枝15 g, 川芎15 g, 厚朴10 g, 丹参20 g, 白茅根30 g, 炙甘草6 g;日1剂, 以200 m L温开水溶化, 分早晚温服。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7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1显效:疗程结束后心绞痛完全消失, 或发作次数减少90%以上, 基本不用硝酸甘油, 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90%;3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 (P<0.05, 表1) 。

3 讨论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 并进行了专门论述。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在治疗上, 根据不同症候, 制定栝楼薤白白酒汤等, 以取温通经脉、宣痹化湿之效, 体现辨证论治的特点。瓜蒌味甘性寒入肺, 涤痰散结, 开胸通痹, 《本草思辨录》中记载“瓜蒌实之长, 在导痰浊下行, 故结胸胸痹, 非此不治”;薤白辛温, 通阳散结, 化痰散寒, 能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 是胸阳不振之胸痹要药, 早在《本草求真》中就有记载说明薤白在治疗胸痹刺痛时具有较好疗效。瓜蒌、薤白统治胸痹, 均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作用, 两药相须为用, 为治胸痹之要药。恐药力不够, 又加辛温之品半夏, 燥湿化痰, 清痞散结[3,4]。多药联合作用对胸痹有良效[5,6]。加枳实下气破结, 消痞化痰;厚朴燥湿化痰, 下气除满;桂枝通阳散寒, 降逆平冲。枳实、厚朴、桂枝三药合用, 通阳散结之力尤大, 并能下气祛痰, 消痞除满, 用以治疗胸痹而痰气互结较甚, 胸中痞满, 并有逆气从胁下上冲心者效果较佳。丹参, 性味苦, 微寒, 其功效为活血化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丹参可缓解冠脉痉挛, 改善缺血心肌血供, 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粘滞性。炙甘草即可复脉益气, 又可稳定心律。胸痹多因痰浊壅塞, 痰浊可加重血瘀, 瘀滞可加甚痰阻, 两者相互影响, 故根据病情, 可适当加以活血通络之品。

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在治疗胸痹的临床工作中取得了满意的成效。但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并且抓住治疗的有利时机, 早发现, 早治疗, 尽量干预疾病的发展及恶化。对于冠心病的预防, 中医学认为, 应注意调摄精神, 避免情绪波动。《灵枢·口问》篇云:“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注意生活起居, 寒湿适宜。《诸病源候论·心痛病诸侯》记载:“痛者, 风凉邪气乘于心也”。《杂病源流犀烛》认为“大寒触犯心君”可发生真心痛;注意饮食调节;注意劳逸结合, 坚持适当活动。

综上所述, 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一种参考方案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验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温乃元, 叶攀, 范志勇.《金匮要略》论治胸痹的三个首创[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 (8) :440-441.

[2]吴东宁, 张明雪.参芪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胸痹 (气虚痰瘀证) 临床应用[C]//国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中西医结合防治循环系统疾病高层论坛论文集.2007.

[3]陶砂, 于睿.栝蒌薤白半夏汤治胸痹之痰浊闭阻证浅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1 (7) :42.

[4]郭炜, 刘西建, 贾一青, 等.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13 (3) :69-71.

[5]武强彬.《金匮要略》治胸痹三方在临床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 2008, 28 (1) :77-79.

瓜蒌薤白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临床表现为前胸阵发性、压榨性疼痛。研究组中, 男性28例, 女性22例, 平均年龄 (51.6±8.1) 岁, 平均病程 (2.8±1.3) 年。对照组中, 男性25例, 女性25例, 平均年龄 (52.7±9.2) 岁, 平均病程 (2.9±1.1) 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符合2012年我国《缺血性心脏病时命名及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学》制定的辨证标准;性别不限;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试验。

1.3 排除标准

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药品过敏者、恶性心律失常者;有恶性肿瘤或精神病患者;盲、聋、哑患者。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 如降脂、抗凝、降压、降糖。心绞痛急性发作时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研究组患者加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方药组成:瓜蒌20g、薤白15g、半夏10g、郁金10g、香附10g、元胡10g、延胡索10g、白芍20g。我院药房煎煮, 分2次服用, 每次100mL。

1.5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痹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胸痹中医症状评分分为主症:胸痛、胸闷;次症:背痛、疲乏、肢体沉重、气短、痰多、舌质淡、脉滑。主症0~6分, 次症0~3分。总分33分, 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状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s,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

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2。

(±s)

3 讨论

冠心病是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3]。《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篇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4]。其痛位以心为主, 年老体弱、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为病因病机。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也有学者将其归属于“本虚标实”。还有学者指出气虚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根本原因, 瘀血、痰浊是冠心病心绞痛的主要致病因素[5]。而《沈氏尊生方》则提出心痛病在血脉, 而不在心。但总体来看, 胸痹以痰湿、血瘀为最主要证型[6]。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瓜蒌甘苦, 寒, 入肺、胃、大肠经, 润肺, 化痰, 散结, 润肠, 《本草从新》言其“治结胸胸痹”。薤白辛、苦, 温, 归心、肺、胃、大肠经, 通阳散结, 行气导滞, 用于胸痹心痛。半夏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郁金归肝、心、肺经, 活血止痛, 行气解郁, 清心凉血。香附辛、微苦、微甘, 归经归肝、脾、三焦经, 疏肝解郁, 理气宽中, 调经止痛。元胡味辛、苦, 入心、脾、肝、肺,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白芍、延胡索柔肝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温阳、化痰祛瘀、疏肝理气之效[7]。

现代药理学指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具有以下疗效:抗动脉粥样硬化;钙通道阻滞, 增加冠脉血流量[8];缓解冠脉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 降低血液黏滞;增加脂蛋白酶活性, 起到降脂作用[9];提高肾上腺皮质功能, 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分泌免疫球蛋白[10,11];刺激内皮细胞舒张因子合成, 阻断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 有效改善左心室功能。

本次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

参考文献

[1]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S].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79 (6) :54.

[2]陈可冀, 廖家桢, 肖镇祥, 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311-3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1-45.

[4]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7-123.

[5]沈绍功.诊治冠心病的新思路[J].中国中医急症, 1999 (2) :51-53.

[6]阴健, 郭力弓.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4:5-261.

[7]陈修.人参总皂甙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983 (4) :147-150.

[8]陈晓阳, 滕久祥, 彭芝配, 等.胸痹心痛血淤证的研究近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 9 (11) :87-89.

[9]史海波.胸痹心痛中医治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 2013, 14 (7) :424-425.

[10]丁邦晗, 吕强, 张敏州, 等.胸痹心痛的中医危险证型一附375例聚类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 2004, 13 (5) :298-299.

瓜蒌薤白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WHO关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52例, 女48例, 年龄46~74岁, 平均年龄 (59.7±6.2) 岁, 病程5~21年, 平均病程 (10.1±1.2) 年。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临床症状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10mg+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 每日1次。同时, 两组患者均嘱卧床休息, 低盐低脂饮食, 给予持续心电监测。

观察组患者加服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 方剂组成为:瓜蒌皮30g、薤白10g、半夏10g、茯苓15g、竹茹15g、陈皮10g、远志10g、炙甘草6g;偏湿热者, 加郁金10g、太子参30g;偏寒湿者, 加桂枝10g、党参30g。水煎服, 每天2剂。

1.3 观察指标

治疗14天后,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情况及心电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1.4.1 心绞痛改善情况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指导》中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 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有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较前减少, 程度减轻, 心电图检查结果较前好转;无效: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和程度无明显改善, 心电图检查结果较前无改变;恶化: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和程度均加重, 心电图检查恶化。总有效率以治愈、有效例数计。

1.3.2 心电图变化评定标准显效:患者静息心电图检查恢复大致正常;有效:患者心电图ST段较前回升0.05mV以上, 低平T波变直立或倒置T波变浅;无效:患者静息心电图较前无明显改善;恶化:心电图ST段改变较前加重。

总有效率= (治愈+有效) 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14天后,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76.0%, 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2.0%, 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n)

2.2 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14天后,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显效率为40.0%, 总有效率为88.0%;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24.0%, 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疼、眩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 但均不影响继续服药;停药后, 不良反应自行消失。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0%, 高于对照组的12.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4], 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冠脉或者冠状动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临床上, 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主要采用抗凝、抗血小板及抗痉挛方案。因溶栓治疗可能引起未发病的冠脉闭塞, 加剧冠脉缺血, 临床不提倡使用[5]。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的范畴, 其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 寒凝、痰浊、血瘀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脉闭阻, 治宜通阳宣痹、豁痰散结[6]。本研究方药由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而成。方中以瓜蒌开胸涤痰、薤白通阳宣痹为君药;以半夏燥痰化湿、竹茹清热化痰, 茯苓、陈皮健脾化痰, 远志化痰开窍, 为臣药;以炙甘草健脾化痰、调和诸药, 功兼佐使。诸药联用, 治疗气血运行不畅、心脉闭阻的“胸痹”当有良效[7]。

本研究发现, 观察组患者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 其心绞痛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0.05) 。

综上所述, 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 可有效患者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心电图结果, 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影哲, 周亚滨, 孙静, 等.养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 2009, 37 (4) :40-41.

[2]陈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14) :452.

[3]钟新林, 匡肇, 刘雄, 等.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6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8, 14 (5) :38-39.

[4]徐满春, 张建清, 龙慧玲,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11, 17 (5) :111-113.

[5]钟尚贞, 李鑫辉, 黄政德, 等.三参舒心汤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 2008, 14 (1) :27-29.

[6]程仁清.丹参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J].医药导报, 2007, 23 (4) :77-78.

瓜蒌薤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对该院收治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 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心慌气短, 胸闷疼痛的症状, 初步诊断为胸痹患者, 经过进一步诊断, 从中筛选出痰瘀互阻型胸痹的患者38例。其中男24例, 女14例, 年龄在42~61周岁, 平均年龄为49岁, 病程在4个月到6年不等。所有患者均有胸闷, 心痛, 心悸, 面色苍白或是较为暗淡。中医对胸痹的诊断上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疗效标准》[2], 且38例患者符合实验要求;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胸闷明显, 且有物压感, 呼吸短促, 肢体沉重, 且多数患者体型较为肥胖, 脉滑, 痰多, 舌苔浊腻等。将选中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9例患者, 对照组19例患者, 并且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 病程以及症状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实验组方案

对于痰瘀互阻型的胸痹来说属于实证, 常因饮食不节或是运化失司伤脾而导致的积湿成痰, 痹阻胸阳。所以就实验组患者的治疗, 应当采用通阳泄浊, 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即对实验组用以瓜蒌薤白半夏汤配以丹参饮加味, 即用瓜蒌、法半夏、薤白和茯神均12 g, 丹参16 g, 炒枣仁20 g, 陈皮和当归各10 g, 砂仁和降香均6, 另冲服三七粉5 g并且配以常规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因个人体质, 病机差异需在原方上适当加减, 若痰阻化热, 则需配伍清热化痰的黄连、竹茹、天竺黄等药物;若痰阻气机, 气滞血瘀, 则可以适当配以川芎、郁金等药物用以活血化瘀, 理气通脉;若因痰扰清窍造成眩晕、机体麻木等症, 则需加入天麻用来祛痰息风。此方1剂/d, 2周为1个疗程。

1.2.2对照组方案

对于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传统的西药治疗为10 mg的硝酸异山梨酯片, 3次/d;100 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1次/d;并且需要进行静脉注射极化液, 2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效果。

1.3 疗效判断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症疗效标准》判断标准[3]。显效:胸闷气短, 眩晕胸痛等症状均消失, 心电图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患者心电图检测结果有所改善;无效:不论是主要的临床症状还是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测项目均无明显的改变。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大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有17例患者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症状缓解率高达89.47%, 有18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明显改善, 心电图的改善率为94.74%, 仅有1例患者在治疗后无明显的改观需要继续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症状有所改善, 10例患者症状有所缓解, 总有效率为52.63%, 其中有11例患者心电图可以看到改善, 逐渐恢复, 心电图的改善率为57.89%, 有近一半的患者在2周的治疗后没有任何效果。两组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在症状及心电图数据的对比见表1和表2。

3 讨论

中医学者认为胸痹心痛是由于血瘀引起的, 治疗时一味的活血化瘀, 治疗思路局限且临床疗效不佳。情绪紧张, 饮食失调以及劳逸失度等因素均会造成脏腑机能失调, 使得正气虚损, 从而引发痰湿内蕴, 病邪伏于机体内, 这就是患者胸闷疼痛症状时常发作的原因。

该研究中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以丹参饮加味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治疗胸痹的代表方剂, 该方出自《金匮要略》即胸痹之病, 喘息咳唾, 胸背痛, 短气, 寸口脉沉而迟, 关上小紧数, , 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方中瓜蒌功善涤痰散结, 宽胸利膈, 为君药;臣以薤白宣通胸阳, 散寒化痰。两药相合, 散胸中凝滞之阴寒, 化上焦结聚之痰浊, 宣胸中阳气以宽胸, 乃治疗胸痹之主药。佐以法半夏, 增强祛痰散结之效。该方配伍精当, 俾胸阳振, 痰浊化, 阴寒消, 气机畅, 则胸痛喘息诸症可除。丹参饮出自[方源]《时方歌括》卷下, 由丹参、檀香、砂仁组成, 具有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之功效, 主治血瘀气滞, 心胃诸痛等症。两方合用共奏通阳泄浊, 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之功, 本处方中的瓜蒌为有开胸散结的功效, 现代临床上具有扩张心脏冠脉的作用, 从而增加了冠脉的血流量, 并且具有能够抑制血小板凝集, 抗心律失常和耐缺氧的作用, 可以对缺血的心肌起到较好的保护的作用;薤白性辛温, 具有通阳的功效, 现代药研究显示, 薤白中含有能够扩张动脉血管的腺苷, 这些腺苷亦能增加血管的血流量, 对周围组织血管也能起到扩张的作用。在对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干扰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能够防止血栓的形成及血管粥样硬化;干姜、陈皮、豆蔻能够通阳豁痰, 并且温中理气;柴胡、枳壳有疏肝理气的功效, 枳壳在现代药理作用研究中具有抗休克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4];郁金、降香、延胡索、三七粉活血理气止痛;甘草和中, 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同发挥活血化瘀, 开胸化痰的作用, 充分发挥了中药的优势,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属痰瘀互阻型胸痹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5]。

选择将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西医药理论相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统一, 治疗时结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 根据患者个人症状, 辨证论治, 标本兼顾, 通补结合, 才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井利.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8) :92-93.

[2]程燕, 张翠英.张翠英治疗热毒痰瘀互阻型胸痹经验[J].中医文献杂志, 2009, 2 (2) :43-44.

[3]吕予, 路亚娥, 侯杰军, 等.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38例[J].陕西中医, 2011, 32 (10) :1289-1290.

[4]邹路, 辛凤.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胸痹40例临床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 2013, 6 (2) :15.

【瓜蒌薤白】推荐阅读:

加味瓜蒌薤白汤07-10

上一篇:吉林森林下一篇:网络生产方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