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技术(精选12篇)
防雷检测技术 篇1
加油站的雷电事故并不少见,对汽车加油站而言, 防雷检测工作的重要性非同小可。本文就汽车加油站的防雷检测相关要求、主要程序以及检测工作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总结,从而为汽车加油站的安全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防雷检测的基本要求
加油站的防雷检测工作是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同时还对技术含量具有很高的要求。防雷检测的工作分成了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所以雷电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1.1对检测机构及人员的要求
汽车加油站的防雷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由省气象主管部门核发的防雷设施检测资质证。检测人员在通过防雷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以及资格考试,获得防雷检测资格证后才有资格进行防雷检测。在汽车加油站进行现场检测的时候,需要有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检测人员进行分工合作,其中有一个检测人员负责操作仪器的检测工作, 另一个检测人员负责检查和检测点的取样工作。
1.2对检测标准的采用
汽油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属于危险品,所以汽车加油站也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而加油站又必须置有电子信息系统和低压配电装置,这些装置更容易触发意外事故。因此,加油站的防雷检测技术必须有更高的要求, 建设汽车加油站必须采用和遵守多项检测标准和行业检测规范,现有的检测标准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等。
1.3现场检测的要求
汽车加油站的空气中含有很高的汽油量,而汽油又容易燃烧,所以在现场检测中一定要避免有明火、火星等。工作人员一定要遵循相关的检测规章制度,在检测现场内做好防静电准备,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工作鞋,戴好防静电口罩和防静电手套,不吸烟、不玩手机、 不进行剧烈活动。此外,汽油站的防雷检测还要测量接地电阻和土壤的电阻率,而阴雨天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现场检测要避开阴雨天气,减少天气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在测量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之前,要先了解地下金属管道和油罐的分布,安放好辅助电压的桩位。
2防雷检测的基本程序
防雷检测基本程序如下图1所示。
2.1接受申请
汽车站业主要申请防雷检测,首先要向检测部门递交书面申请,检测部门接受申请后,再根据具体的检测内容来开具检测通知书。
2.2了解情况
检测单位开具检测通知书后,检测人员从加油站的雷电风险评估报告、设计图纸、电施图纸和接地情况等深入了解加油站的各种防雷装置。
2.3制定方案
检测人员根据相关资料以及实地考察情况,按照检测要求对加油站的现场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检测方案。
2.4检查检测设备
在开始进行检测之前,要先对测量设备和测量仪器进行调试检查,确保设备仪器都具备法定专业计量机构检定的合格证书,而且都处在有效期之内。倘若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数据偏差太大或者设备出现故障,检测人员要及时对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
2.5记录和整理现场数据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防雷电的技术标准对装置进行测试,测量得到的数据用钢笔工整地记录在专用原始记录表上,数据记录完毕之后,检测人员签名确认。相关工作完成之后,计算、整理得出的实验数据,并对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为防雷装置安全性能评定提供根据。
2.6分析判定与检测报告
相关人员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使用规范、简练、 准确的言语撰写检测报告。检测不合格的单位将收到由检测部门及时给出的检测报告和整改意见书,单位要尽快根据整改意见对加油站进行整改,以免事故的发生。 检测合格的单位,检测部门将直接发检测报告。
3防雷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3.1防直击雷的检测
直击雷是指带电云层与地面发生迅速放电的现象, 防直击雷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接闪器和引下线的检测。 检测接闪器要检查加油站建筑物的接闪器形式、材料规格以及施工工艺,包括接闪器连接的形式、质量、长度等是否达标。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也需要进行计算,以确保建筑物和其他较大非金属物体均可在保护范围之内。 另外,各个容易遭雷击的地方,如路边广告牌,也要进行接地的电阻测试。检测引下线时,要检查其敷设方式、 材料规格以及施工方式是否达标,检查其在边角位置是否布置均匀,检查拐弯处有无设置引下线,还有测量并计算出引下线的最大间距。
3.2防雷电波侵入的检测
架空线路以及金属管道可以传导雷电,雷电波会沿着这些管线传递到加油站建筑内,给人身安全和加油站设备造成非常危险的影响。防雷电波侵入的检测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线路的检测、信息线路的检测,以及金属管道的检测。其实,也就是检测低压配电线路的设置以及信息线路的敷设方式、接地情况以及连接质量。线路引入加油站的方式是采用先架空后埋地的方式,因此要检测电缆埋在地中的长度是否达标。另外,要检查保证配电房及特殊设备是否装配浪涌保护器。检测金属管道, 要保证金属管道做好电位连接,特别是要检查进入加油机以及油罐区的输油管道的接地情况。
3.3防雷电感应的检测
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损害设备。防雷电感应的检测内容主要有检测所有金属装置与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以及连接导体的规格和质量;对加油站内采用平行敷设或交错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也要检查其跨接是否合格;检查管道前端、尾端、 分支处的接地装置是否合格;检查各金属油罐的金属部件;检查金属物的各连接处过渡电阻的情况;检查各测量线路是否采用了铠装电缆和钢管配线,并接地情况良好;检查加油站的信息设备是否采用了屏蔽措施,并接地良好。
3.4防静电接地检测
防静电接地的检测内容主要有检测输油管道是否在管道分叉处、无分支管道每80m ~ 100m处设置了静电装置;检测加油站各个静电装置如泄液口的静电夹、工作区的静电桩以及加油枪的静电接线等是否达到要求; 检查静电接地线,确保其不与电源零线共用,以及不与防直击雷接地线共用。
摘要:随着汽车加油站数量增多,以及加油站雷电事故的频发,加油站的防雷检测设施越来越重要。本文总结了汽车加油站防雷检测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以及检测的内容,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加油站,防雷检测,技术要求
参考文献
[1]宋东键,宋喜柱,韩文海.加油站防雷检测中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传播,2013(3):74-75,70.
[2]王国坤,白洪英.汽车加油站防雷设计技术评价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3(1):98-101.
[3]王佳海,岳和平.加油站的防雷安全检测技术探析[J].科技风,2012(19):157.
防雷检测技术 篇2
2.1防雷检测的具体步骤
从国内移动通讯基站的总体情况上看,绝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综合防雷和电涌保护标准,较为采用的雷电防护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种: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防浪涌保护器等等。按照相关规范标准的规定要求,移动通讯基站的防雷检测步骤如下:先对基站外部的雷电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并在获取到相关参数后,对基站内的所有防雷设备进行逐项检测,同时可查询相关资料获取基站所在地的地理地质条件和气象环境,随后对使用中的`防雷设备参数进行测试、比较,从而客观判断设防雷设备的参数是否合格。
2.2防雷检测的实施要点
2.2.1环境勘察的实施要点移动通讯基站所处的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其中既有高山和平原,还有城市和农村。在对基站的局部环境进行勘查的过程中,应当重点靠率如下影响因素:山脉与河流分布情况、风向、植被等。由于高山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偏高,因此,在进行防雷检测时,可应用温纳法进行测定,同时,应对基站周边的土壤环境进行定期调查。2.2.2直击雷防护系统国内移动通讯基站的铁塔布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布设在基站边,另一种是布设在基站建筑的顶部。当基站处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任何人员不得上塔,因此,在对直接类防护系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利用望眼镜对材质的完好程度及其具有的保护范围进行观测。避雷针引下线必须设置专门的线路,并且要与铁塔的接地系统分开设置,检测时,可将重点放在引下线的连通性、锈蚀程度等方面,如果锈蚀比较严重,则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接地引下线和地网连接点应当与避雷针及铁塔脚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规范要求不低于5.0m,检测时,可对该距离进行测量;对室内与室外的接地排进行检查,看是否分别接到地网的两个不同点上,并测量直击雷引线与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否在5.0m以上。2.2.3联合地网检测的实施要点在对基站进行防雷检测时,若是未能准确测出土壤的电阻率,则无法判断地网的冲击电阻是否与防雷技术规范的要求相符。当基站所在地的土壤电阻率低于700Ω时,如果检测的接地电阻在10Ω以内,则为合格;当土壤的电阻率在700Ω以上时,地网遭雷击脉冲的等效半径应当不低于20m。此外,应当对基站机房内的重要设备进行检测,具体包括工作地、保护地、总汇流排等等。
3结论
综上所述,雷电对移动通讯基站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使这种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应当对防雷检测予以重视。检测人员应当了解并掌握各种防雷检测技术及具体的实施要点,并将之在实际中进行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使移动通讯基站及站内设备的运行安全性得到保障,也才能使基站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向城.浅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05):48-49.
[2]胡勇,魏星,李静,王猛,隋勇.简析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注意事项[J].通讯世界,(11):87-88.
[3]刘世红.浅谈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注意事项[J].信息通信,(09):193-194.
[4]张旺,陈川勇.移动通信基站防雷接地典型案例浅析[J].通信与信息技术,(04):79-83.
[5]徐韶清,张林冲.移动通信基站雷击灾害及防雷接地设计浅析[J].中国新通信,2017(21).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 篇3
食品检测中的生物检测技术
技术人员只有了解现有的生物检测技术种类,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发展和应用这些技术,从而促使生物检测水平得到提高,让人们吃到健康卫生的食品。
生物酶检测技术。这项检测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在检测过程中具有强灵敏度和高准确度的特点。特别是对于蔬菜和水果的检测,可以充分体现出高灵敏度。同时这项检测技术对技术性能要求不高,需要花费的成本不高,能够高效率检测出微生物的污染程度和食品的农药含量。此外,生物酶技术和免疫技术结合检测食品,灵敏度和精确度较高,在我国食品检验各个领域应用较广。
免疫生物检测技术。免疫生物检测技术主要测定抗体,抗原和免疫细胞等,其检测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检测原理,主要凭借的是抗体和抗原在体外的特意结合,定性定量检测标本中的抗体或抗原。现阶段,我国免疫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发射免疫法,电脉法和沉淀反应等技术。技术人员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分析食品的化学性质和结构要素,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食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这一检测技术灵敏度最高,同时具有简单高效,操作性强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因此具有较强再现性,应用空间较广。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具有检验速度快和数据处理量大的优势。这一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量点样等方法,在支持物表面有序固定生物大分子,再将其与之前特定分子混合,利用激光扫描。经过杂交后的分子产生的信号可以快速检测,得出目标分子所占比重。这项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进出口贸易的食品检测,具有高速度和高质量的检测优势。由于这一生物检测技术需要的费用较高,性能也不能达到人们要求的标准,因此这项技术并没有普遍应用,但其检测的精确性和快速性,使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以上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生物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对影响食品质量和安全的不同问题进行检测。对于不合格的产品不能让其流入市场。
对食品中农药残留进行检测。近些年,我国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社会各界对此也给予了较大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人们对食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导致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量偏大,从而造成食品农药的残留问题。为了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技术人员需要利用生物酶技术科学判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从而达到准确检测农药残留的目的。
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检测。转基因食品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但是近几年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争论非常激烈。为了防止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伤害,现阶段我国食品检验中的重点工作就是检验转基因食品。此外,生物检测技术在检测转基因食品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主要包括蛋白质检测法和活性酶检测法等检测技术。
对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因此食品检测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对有害微生物进行检测。由于生物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有害微生物辨识能力,因此有害微生物检测中,生物技术是一项应用较广的技术。生物检测技术中的生物免疫技术和生物酶技术都可以准确辨识有害微生物的性状,种类和遗传情况,在此基础上提高食品检测技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生物检测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食品检测手段。技术人员要掌握这一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巧,提高检测水平,从而保证食品质量达标,并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文章首先分析生物检测技术,再探析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应用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固原市市场监管检验检测中心)
试论浮顶油罐的防雷检测技术 篇4
关键词:浮顶油罐,防雷
浮顶油罐指的是顶盖漂浮在油面的油罐。其特点是:四周用耐油橡胶密封圈以弹簧压紧在罐壁上, 罐顶可以上下浮动。正因为罐顶紧贴着油面, 油面升高, 罐顶跟着上升;油面降低, 罐顶跟着下降。这种油罐就不用装呼吸器, 比起拱顶油罐来能大大减少油品的损耗, 也比较安全。但是, 为了阻止油气的蒸发, 减少油品蒸发所造成的损失, 浮顶油罐必须使用密封装置。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次密封结构主要有充液式软密封、填料式弹性软密封和机械式密封三种。这些密封结构会使浮顶和罐体之间形成不良的电气通路, 影响浮顶电荷的泄放, 使浮顶油罐易受雷电的袭击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尤其是对于处于浮顶边缘而又被密封过一二次的气相空间。因为在这个气相空间中富集着许多的油气。并且当其释放出来的油气浓度到达一定的爆炸极限的时候, 就十分容易造成油罐雷击火灾, 成为造成油罐雷击火灾的首要原因之一。所以, 细致分析浮顶油罐受雷击引起火灾的原因, 做好浮顶油罐的防雷检测工作以减少我们生命财产的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1 浮顶油罐的构造特点
上文提到, 为了阻止油气的蒸发, 减少油品蒸发所造成的损失, 密封装置对浮顶油罐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谢谢密封装置也是浮顶油罐构造中最大的构造特点之一。因为对于这些位于浮盘和油罐罐体之间的密封装在, 我们一般会采用具有绝缘性质的材料, 以防止浮顶油罐雷击的导电性。在浮顶油罐当中有一个直接与油品的液体表面相接触的浮盘。由于罐顶是紧贴着油面的。因此, 油面升高, 罐顶跟着上升;油面降低, 罐顶跟着下降。也正因为如此, 当油罐中的油品增加或减少时, 浮顶油罐中的浮盘为了不让油品与空气相接触, 从而防止油气的挥发, 就会随着油品的增加或减少而上下浮动。从这我们可以看出, 这类装有浮盘的油罐能够很好的对油品的挥发进行限制, 从而减少在油品储存过程中由于油品挥发而带来的损失。因此可以说, 这类浮顶油罐还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 这类油罐也并非十全十美, 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比如浮顶油罐的密封结构会使浮顶和罐体之间形成不良的电气通路, 影响浮顶电荷的泄放, 使浮顶油罐易受雷电的袭击引起火灾甚至是爆炸。在前言部分, 我们也提高过富集着许多油气的气相空间, 但其释放出来的油气浓度到达一定的爆炸极限的时候, 就十分容易造成油罐雷击火灾。
2 浮顶油罐受雷击起火的原因
因为油罐受雷击起火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患于未然, 或是将油罐受雷击起火的损失尽可能的降到最低, 分析浮顶油罐受雷击起火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 浮顶油罐的接地工作没做妥。为保证浮顶油罐安全可靠地运行, 因此, 对于油罐罐体相关的一系列接地工作就显得十分的重要。而这些接地工作主要包括防静电接地、防雷接地、信息系统的电气接地以及屏蔽接地等。而减少雷电危害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防雷装置的合理布置, 这也是油罐避雷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接地, 我们能将直接雷、感应雷、球状雷和其他形式的雷导入大地, 泄放电荷, 使其与大地中的异种电荷中和。因此, 我们要加强对油罐防雷接地的日常测试, 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要知道, 没有完善的接地装置, 就不能有效地防雷。
2) 对于浮顶油罐的密封工作处理不当。油罐密封一般包括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等两种情况。但最为关键的是一次密封, 因为二次密封只是对一次密封的补充。如果油罐的密封效果不理想, 其密封结构会使浮顶和罐体之间形成不良的电气通路, 影响浮顶电荷的泄放, 造成安全隐患。
3) 浮盘静电导出不畅。若浮盘静电导出不畅, 会使得浮盘和油罐罐壁之间电气连接失效, 从而导致那些因为雷电产生而留在浮盘上的束缚电荷不能够迅速的导出, 那么雷电出现时对浮顶油罐的危害机率就变大了。
3 浮顶油罐的防雷措施
按照GB50074-2002《石油库设计规范》的要求, 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 我们发现浮顶油罐的防雷措施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 对防雷接地装置进行合理的布置。在防雷接地装置设置安装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以罐体本身的容量、材质和容积作为依据, 还应该综合考虑气象资料等。油罐必须作防雷接地, 接地点应不少于两处。
2) 做好密封措施。我们不仅要慎重选择一次密封系统, 还要重视二次密封对一次密封的补充作用。一般我们采用软结构密封的方式, 其优点主要有二:一是在软密封与罐壁之间没有金属搭接物, 它们是软体接触。因此, 这就不存在放电的空间。二是无论是采用管式还是泡沫式的密封软体, 在这些密封软体下不或是有相当部分的油面侵入, 或者是与油面有着紧密的接触。这就将汽油的空间大大的减小了。大型浮顶油罐或内浮顶油罐不应装设避雷针, 但应选用横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复绞线为导线, 并用两根导线在浮顶和罐体之间做一定的电气连接。做好屏蔽保护工作。装于油罐上的信息系统配线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
3) 要做好防静电的相关工作。在装置的选择上, 应该尽量选择一些新型的浮盘导出装置。因为, 这些新型的装置可以在增强位于罐壁和浮盘之间的电气连的同时, 将留在在浮盘中由于雷电产生的束缚电荷导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了雷电对于大型油罐的影响。
4) 对于油罐其他漏气点的防护工作也应该得到加强。为了防止油罐的漏气, 在进行包覆密封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对支柱和导向装置进行相应的包覆密封。并且, 为了保持浮盘升降的平稳性, 防止由于浮盘的偏移对密封造成损害导致密封处泄露, 因此对于罐内油品的进出口分布一定要均匀。
4 结语
综上说述, 在对浮顶油罐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对浮顶油罐受雷击起火的原因以及对相关的浮顶油罐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研究之后。我们发现在进行浮顶油罐相关的防雷措施过程中, 除了要对油罐的各项防雷装置的材料规格、技术参数进行严格要求外, 还一定要注意防雷措施中对于接地装置工作、密封装置、防静电工作以及对油罐漏气点的防护等方面的工作。从而全方位的提高我们防灾和减灾能力。
参考文献
[1]董东, 程萌, 李岩.浮顶油罐的防雷检测技术[J].山东气象, 2009.
安全检测技术 篇5
3.早期监测4.灾害扑救 安全检测:为获取工业危险源的状态信息,将这些信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转化为
可观测的物理量
安全检测的任务:检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判
断其是否正常,进行安全预测和诊断,指导
设备的管理和维修
安全检测的目的: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预
防和消除事故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设备管理维修方式的三个阶段:早期的事后
维修,定期的预防维修,正向的视情维修
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1.精确性(准确度,精密度,精确度)2.稳定性3.静态输入输出
可靠性:在规定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内,警控制器、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联动控制装置等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形式:1.区域报警系统2.集中报警系统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超声检测的优点:1.适应范围广2.不会对工件造成损伤3.只需从一侧接近被检测工件4.穿透力强,灵敏度高5.对确定内部各参量比其他方法有综合优势6.成本低,速度快,能快速自动检测7.仪器体积小,质量轻,现场使用方便8.对人体及环境无害 超声检测方法:1.脉冲反射法2.共振法3.穿透法4.接触法5.液浸法 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射线通过被检测物质时,由于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发生吸收和散射而衰减 检测和转换装置保持原有产品技术性能的能力。
衡量可靠性指标:1.平均无故障时间2.可信
任概率3.故障率4.有效度
检测系统的现场保护:1.防爆问题2.防腐蚀
3.防爆措施:防冻防热4.1.防尘防震控制易爆气体 2.控制爆炸范围
3.接地目的:安全的需要,对信号电压的一个控制引爆源
基准电压的需要,静电屏蔽的需要,抑制干
扰噪声的需要
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分类2.按转化原
理3.按能量转换的方式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
5.差动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比变极距型电容按输入和输出的特性
传感器灵敏度提高了一倍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当压着一定的方向
施力使其变形,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同时
在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外力去
掉是,恢复不带电的状态
霍尔效应:在通有电流的金属板上加一匀强
磁场,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时,在他们
都垂直的两表面间出现电势差
传感器的选用指标:1.灵敏度2.响应特性3.线性范围4.稳定度5.精确度6.测量方式
温度的检测方法:接触式测温方法;非……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
度定律、标准电极定律、匀质导体定律
非接触式测温方法是应用物体的热辐射能
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
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方法:1.温度修正法2.冰浴法3.补偿电桥法4.补偿导线法
热电阻不需要温度补偿
黑体辐射定律:1.普朗克定律2.维恩位移定
律3.斯忒藩—波尔兹曼定律
辐射测温方法:1.亮度测温法2.比色3.全辐
射
流量的检测方法:1.节流差压法2.容积法3.速度法4.流体阻力法5.涡轮法6.卡门涡街法
7.差压式流量计原理:质量流量测量
节流装置取压方式:1.角接取压法2.法兰取
压法3.理论取压法4.径距取压法5.管接取压
法
最高允许浓度:人员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
质在长期分次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中均不
应超过的浓度值
测量气体的仪器类型:1.接触燃烧式气体传
感器2.热传导式3.半导体式
粉尘的检测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2.电集尘
法3.滤纸取样法4.扫描显微镜5.Β射线测尘
原理6.光电测尘原理
噪声的量度参数:1.声压和声压级2.声强和
声强级3.声功率和声功率级
火灾探测方法:1.空气离化探测方法2.热检
测法3.光电检测法4.光辐射和火焰辐射探
测方法5.可燃气体探测法
防雷检测技术 篇6
关键词: TOFD 技术、压力管道、特点、应用
压力管道的失效,大多数是由于裂纹扩展而引起的,尤其是设备内壁的裂纹,由于内壁裂纹多为疲劳裂纹,裂纹细小,在不破坏的情况下,很难对其进行检测,严重威胁着管道的安全运行。
近几年我国引进了TOFD检测技术:利用超声波遇到诸如裂纹等的缺陷时,将在缺陷尖端发生迭加到正常反射波上的衍射波,探头探测到衍射波,从而对缺陷进行判定。具有缺陷检出能力强、缺陷定位精度高等特点。
通过应用TOFD检测技术,可以在不破坏设备的条件下有效地检测压力管道内壁腐蚀减薄及裂纹,及早发现管道隐患,在压力管道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TOFD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工艺
TOFD(Time-of-flight-diffraction technique)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缺陷端部的衍射波传播时间差来进行缺陷检测与定量的方法。
TOFD检测技术不同于以往的脉冲反射法和声波穿透法等技术,它利用的是在固体中声速最快的纵波在缺陷端部产生的衍射来进行检测。
当超声波在存在缺陷的线性不连续(如遇到诸如裂纹等缺陷)处出现传播障碍时,将在缺陷尖端发生叠加到正常反射波上的衍射波,衍射能量在很大的角度范围内放射出并且假定此能量起源于裂纹末端。计算机软件处理系统将会计算评估这些衍射信号,对应射频信号的相位变换,生成有黑白梯度的D 扫描或B 扫描图像(收集数据方式),并且依据探测到的衍射信号,可以判定缺陷的大小和深度(如图2所示)。
2.TOFD 检测技术在电站管道上的應用特点
2.1效率高:单组探头检测对焊缝覆盖范围大,只须做线性扫查,无须做锯齿形移动即可完成检测区域内的扫查,是常规超声探伤方法的3 至5 倍;
2.2灵敏度高:衍射波信号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因此也保证了很高的检出率;
2.3精度高:通过衍射时差计算方法,缺陷的高度可被精确的计算出来;
2.4漏检少:衍射波具有高灵敏度,通过图象记录完整检测数据,重复性好;
2.5数据全:检测的结果立刻就能知道,焊缝的纵断面或横断面的检测图像可以存盘或打印出来,也可随时在电脑上进行分析处理,作为永久的纪录;
2.6更安全:对检测人员无任何身体伤害;
2.7成本低:无需其它耗材,探头不与工件直接接触(通过契块),减少了磨损,可在线应用相关的工程评定标准对缺陷进行评定,在对缺陷部位修复时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必要的刨开。不影响其它现场工作,减少了检测生产的间隔时间,和其它的一些问题。
2.8局限性:灵敏度过高有时会夸大焊缝中的良性缺陷;由于是在管道外表面实施检测,在近表面有检测不到缺陷的盲区;检测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并积累相应的经验。
3.TOFD 检测管道工艺及在现场的应用
在压力管道检测中,利用TOFD检测技术对管道进行了检测,采用与被测管道同规格的管子制做内壁人工刻槽及盲孔的对比试块;在对管道进行检测时,一般管道壁厚均小于50 mm,可选用一对纵波斜探头进行一次扫查,探头频率根据厚度不同在3-15 MHz范围内选择;探头角度为60?~70?;晶片尺寸为2-6 mm;主声束聚焦深度为2/3壁厚。
经对管道焊缝检测后,发现常规超声波检测时未能发现的小缺陷在TOFD扫描图中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如图3、图4所示)。
此外,通过对带有内壁裂纹的压力管道做TOFD检测和宏观实物对比,可看出直管内壁为细小的龟裂纹,将中间局部内壁裂纹打磨干净后检测(裂纹打磨深度不超过1mm,实物照片如图5所示),扫描图中能清晰显示有裂纹处的图像(如图6所示):
4.结束语
TOFD检验技术具有缺陷检出能力强、缺陷定位精度高、节省设备的制造时间等特点,在检测资料上保证安全,并且可以用数字型式永久保存,弥补了常规超声波检测技术的不足。在压力管道检测中,TOFD检测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及早发现并监测小缺陷,在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OFD 标准已正式出台。随着国内各行业对TOFD 技术应用的规范化,其前景将非常广阔。
防雷检测技术 篇7
关键词:加油加气站,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减少雷灾
目前加油加气站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 自动温度计、压力、液位检测、可燃气体报警系统、电脑控制的加油加气等信息系统, 雷电危害易使系统失控, 给运营和安全带来损失。
1 防雷等级划分
1.1 年预计雷击次数
依据规范[1]:
石家庄地区年雷暴日32天, 属多雷区, 对于5000m2, 高度15m的站区来说:
N=k×Ng×Ae=1×0.1×32×5000×10-6≈0.16次/a。
1.2 有0区、1区、2区的存在环境
对于油罐体而言, 油品上部空间, 是0区环境, 分别以通气管口、密闭卸油管口为中心, 一定半径的球形空间有1区、2区环境存在;对于液化石油气罐而言, 分别以放散管口、卸车口为中心, 一定半径的球形空间同样含有1区、2区环境;对于加油加气机 (包括压缩天然气加气机而言) , 一定的周围空间、人孔 (阀) 井的内部空间区域均含有1区、2区环境;对于压缩天然气储气瓶而言, 一定的周围空间有2区环境, 天然气压缩机、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的空间含有1区、2区环境。
由以上两点可知:除站房都可化为三类防雷建筑物, 其他防雷分类可化为二类。
2 直击雷防护
2.1 站房和罩棚的直击雷防护
站房屋顶四周采用接闪带、屋面设网格, 为使屋角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 应在屋角设接闪杆, 或将网带做成欧姆环。采用建筑结构柱内对角设置的钢筋 (不少于两根, 钢筋直径不小于10mm) 作为引下线。以梁、承台内基础钢筋不少于两根焊接成环形组成水平接地体, 桩、柱内两根钢筋为竖直接地体。以水平接地体和竖直接地体联合组成的自然接地体作接地装置。
罩棚以金属屋面做接闪器, 金属立柱本身或钢筋混凝土柱内钢筋做引下线, 为便于检测, 有的设专门预留端子供测试。罩棚立柱基础钢筋做垂直自然接地体、地面-0.6m以下敷设水平人工接地体, 宜敷设成纵横接地网格, 材料用热镀锌扁钢 (40mm×4mm) , 加油 (气) 岛安装加油 (气) 机的预留接地。
2.2 油罐、气罐和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的直击雷防护
当金属罐体的壁厚小于4mm, 安装独立接闪杆或设接闪线保护, 接闪器和被保护罐体距离按有关设计规范要求, 但不小于3m。目前, 按有关规范要求[2],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埋地敷设, (撬装式加油装置所配置的防火防爆油罐除外) 油罐、液化石油气罐的钢板厚度均不小于5mm。与罐体相连的通气管、放散管、进油管、出油管均为焊接, 通气管、放散管的高度分别是高出地面4m和2.5m。可以用来做接闪器。其他的量油孔、透气孔、人孔均与罐体做可靠焊接。
天然气储气瓶符合《钢制压力容器》GB150, 钢板厚度不应小于6mm。撬装式天然气储气加气设备箱体外壳是金属箱体, 高出箱体平台2m, 高出地面5m, 箱体、放散管本身可以用来做接闪器。
3接地装置和等电位连接
(1) 加油、加气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安全保护地及信息系统接地等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 阻值取其中最小值应不大于4Ω。
(2) 金属罐体防雷接地必须做成闭合环形, 其接地点不少于两处, 且弧形间距不大于30m, 接地体距管壁的距离小于3m, 罐体的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接地体分别用热镀锌角钢, 和热镀锌扁钢 (40×4mm) 作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角钢材料尺寸50mm×50mm×5mm, 长2.5m, 扁钢材料尺寸40mm×4mm, 间距5m, 埋地距地面-0.6m以下。
当金属罐体防腐蚀措施是采用牺牲阳极法时, 油罐可不设接地极, 但是阳极需做防雷接地, 当防雷接地和其他接地系统分开时, 阻值不大于10Ω。只需用16mm2的铜芯线将罐体和阳极相连即可达到防雷效果。
当金属罐体防腐蚀措施是采用强制电流法时, 油罐可不设接地极, 但是锌棒或锌镁做防雷接地极, 阻值小于10Ω。
(3) 通气管管口安装的阻火器, 采用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时, 安装的机械呼吸阀与金属管做等电位连接。
(4) 加油、加气机金属外壳、加气机的可燃气体报警仪金属管与机体做可靠电气连接并接地。进入加油、加气机的各种线缆 (强、弱电缆) 穿金属管保护并接地。
(5) 撬装式压缩天然气加气站, 撬装箱体、加气设备金属外壳均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撬装内的压缩机、感应式压力表、温度计等金属外壳, 用2.5mm2的接地线与预留接地可靠连接。
(6) 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两端或电缆穿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 配线电缆金属外皮和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4 防雷电感应、防静电感应和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
(1) 供电系统的电缆金属外皮两端或电缆穿金属保护管两端均应接地;信息系统应采用铠装电缆或导线穿钢管配线, 配线电缆金属外皮和保护钢管两端均应接地。
(2) 地上或管沟的油品、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管道的始、末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雷电感应的联合接地装置, 防止油品流动时产生静电积累, 其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3) 加油、加气枪胶管分别通过内设和明附的接地线和接地装置相连, 用于释放加油、加气时产生的静电。
(4) 油罐、气罐、天然气储气瓶的卸车区应设防静电接地装置, 宜设置能检测跨接线及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管道上的法兰、胶管两端等连接处用金属线跨接。法兰的连接螺栓不少于5根时, 在非腐蚀环境下, 可不跨接。接地电阻不大于100Ω。
(5) 电涌保护器配电系统:供配电系统宜采用TN-S系统。可设计三级电涌保护装置:总配电柜设第一级, 加油加气的各种机泵用分电箱设第二级;分电箱设计第二级。UPS设备可设第三级。信息系统:防止仪表被雷击电磁脉冲损坏, 可以将仪表等设备SPD安装在控制室线路的一端, 以有效消除仪表线路上的过电压, 达到防雷的目的。
5 结语
总之加油加气站的防雷防静电技术措施的完善与否关系到油站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 采取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措施是减少灾害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057-2010[S].
防雷检测技术 篇8
关键词:加油站,防雷检测,技术
社会的发展也带动了加油站这个体系, 人们在日常出行中会见到很多加油站, 但是加油时却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加油站的安全问题。经有关资料统计, 发生过雷电灾害的地方中加油站占很大一部分的比例, 所以国家对于加油站的防雷工作越来越重视, 并加强了防雷检测的力度, 将防御工作真正的落实到底。现代加油站的防雷检测系统是能够预防雷电灾害发生的重要手段。2008年, 我国设立了关于雷电检测技术防范的相应法规, 这项法规的颁布对于全面落实这项工作起到了推进作用,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制度, 研究人员通过近年来对加油站从基础设施到相关技术的不断研究, 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1 防雷检测的基本要求
在加油站防雷检测的过程中包括很多环节, 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 由于这是一项具有危险系数的工作, 技术含量要求也比较高, 所以在对雷电进行检测的时候, 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1 防雷检测部门及人员的要求
根据国家的规定, 对加油站防雷系统进行检测的部门, 必须符合由省级气象主管进行批准的正规检测单位, 具有相应的资质证, 否则将视为违法行为。检测人员一定要经过专业人员的严格培训并取得检测资格证, 确保在检测技术和安全上不会出现问题, 在加油站现场进行检测时, 检测人员数量需要在两人或者是两人以上, 这起到了互相监督和协助的作用, 其中有一个人员是需要做操作仪器的工作, 另外一个人则需要做对应检测点的检测工作。
1.2 防雷检测标准
由于加油站的设施具有比较特殊的特点, 汽油属于化学中的危险品, 且具有易燃易爆的化学性质, 另外加油站中也包含很多的电子信息装置, 所以检测起来比一般场所的难度系数大, 技术性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在检测的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的标准, 如《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等, 还有在雷电检测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
1.3 现场操作过程中的要求
在加油站对于雷电的检测是否可以正常进行也会受到外在因素影响, 例如天气因素对检测的影响, 如果在阴雨的天气里, 就无法对土地的电阻率进行研究, 电阻值的测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检测之前一定要严格遵守加油站的检测规章制度, 例如穿防静电工装、带安全帽、带防静电口罩和手套等等, 这些装备是在检测的过程中确保人身安全的关键。最后常识性的一点就是不允许在加油站的范围内拨打电话或是吸烟, 否则会产生一种对人身不利的安全隐患。
在进行测量带点装置的时候, 需要对现场汽油罐的分布和金属管道的具体位置做出详细的了解[1], 之后根据其位置在合适的地点设立测量电流的桩位。
2 防雷检测的基本程序
对加油站的防雷系统进行检测是一件严格且正规的事情, 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才可以对加油站进行检测, 下面是检测的几个基本流程:
2.1 接受申请
首先业主自身要向有关部门进行检测申请, 批准任务以后检测部门会开出相应的证明, 可以进行下一个步骤。
2.2 了解情况
在相关部门已经对其申请进行批准完成, 下达通知书之后, 要适当的对关于雷电造成风险的一些报告和设计图纸, 以及加油站的一些情况进行了解。目的在于使检测人员和加油站的工作人员为这一检测活动做到万全的准备和相应的措施。
2.3 方案制定
检测人员应通过对这项检测工作的了解, 制定出最合适的检测方案。
2.4 检查检测设备的情况
在实施检测之前需要对测量仪器和设备进行调试和查看, 并且注意设备是否具有正规合法的检测鉴定书, 且能够保证在正常的使用期内。如果在正式测量之前检查出故障或者是测量数值不准确, 应及时对这些设备进行调试或者是更换, 确保无误的情况下可以进入正式的测量。
2.5 现场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第一, 对于现场对防雷电装置的测量应该完全的按照其技术标准进行测试。第二, 检测出来的一些数据应在记录之后, 有相关人员的签名认证。第三, 在检测数据的原始记录表上必须使用钢笔进行认真的填写, 一般要求书写工整, 内容直接明了[2]。第四, 在检测工作和记录工作陆续完成之后, 需要对记录下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整理和分析, 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 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整改意见, 为本次对加油站防雷检测的结果提供有利的证据。
2.6 分析判定与检测报告
需要上交的检测报告, 内容必须要准确真实, 在对问题提出的整改建议书中会有相应的改正的内容, 加油站应按照上面的整改要求进行防雷整改。
3 防雷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3.1 防直击雷的检测
防直击雷的检测内容包括:第一, 检查加油站周围的一切设施, 包括接闪器的形式和规格。第二, 检查接闪器的施工工艺, 包括线路的连接形式和焊接的工艺等都应该符合正规的要求, 并且随时对记录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第三, 根据加油站所用的防雷装置的类别和接闪器的应受保护的范围, 尤其是应该确定较大金属的保护范围[3]。第四, 在检测之前, 必须要确定在加油站附近的较大金属与接闪器已经连接上, 如已经连接完毕, 就应该对其质量进行检测, 全部符合要求后才可以进行检测。第五, 检查附近路段的广告牌是否处于接地的状态, 由于广告牌属于公共设施, 平时无人管理, 如果没有做细致的检查很可能会对附近的人造成一定的危险。
3.2 防雷电波侵入的检测
在检测的过程中, 对于防雷电波可能侵入的系统也应作出特定的检查, 检测进入加油站的一切低配和高配的线路、检查电缆的长度是否符合规定范围的要求、检查配电房是否装有保护器、最后是对于接地装置的检测, 包括对图纸、油罐和测电阻值装置的检测, 确保检测的完整性。
4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加油站防雷检测的实施状况, 通过对防雷检测的目的和特点进行的研究, 说明防雷检测项目对于加油站的安全性具有巨大的作用, 加油站必须在这个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 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在对加油站的防雷装置进行检测的时候必须符合法律的基本规定, 遵循特定的检测原则和程序, 在专业检测人员的共同合作下完成检测工作, 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 并将这项工作认真的落实来确保加油站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金福.汽车加油站防雷图审中几个重要的问题的探讨[J].浙江气象, 2009 (11) :23-24.
[2]陈哲.加油站防雷安全检测应关注的问题[J].青海气象, 2009 (3) :67-68.
防雷检测技术 篇9
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国内食品监管方面, 建立一个批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形成了“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 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 市、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共有391 3家食品类检测实验室通过了实验资质认定 (计量认证) , 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较先进水平。在进出口食品监管方面, 形成了以3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的进出口食品安全技术支持体系, 全国共有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实验室1 63个, 专业技术人员有1, 189人。各实验室可检测各类食品中的农兽药残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786个安全卫生项目以及各种食源性致病菌。
一、检测农药残留的仪器
包括以下几大类:l.有机氯农残检测的仪器。2.有机磷农残检测的仪器。3.氨基甲酸酯农残检测的仪器。4.拟除虫菊酯类农残检测的仪器。5.除草剂农残检测的仪器。6.农药多残留检测的仪器。
当今农药多残留检测得到发达国家高度重视, 我国也公怖实施8个农药多残留检测的国标所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方法各异, 但所用的仪器均为GC—MS或LC—MS—MS。
二、检测兽药、渔药残留的仪器
兽药大致可分l 5类, 检测的方法和仪器有同有异。
参考AOAC、CAC、欧盟、日本标准及国标, 农药和兽药残留检测中所需科学仪器、及我国产业状况可归纳如下:
(1) 农残检测主要仪器是配有各种检测器的GC, 辅以HPLC, 并用GC—MS定性和确证。 (2) 农残多残留检测仪器均为GC—MS或LC—MS—MS。 (3) 兽药残留检测仪器比农残检测挡次要求更高, 一般用HPLC或GC—MS检测, 进一步用HPLC—MS和HPLC—MS—MS定性和确证。 (4) 国际上高端产品为Agilent、Therm0、Waters、ABl、Perkin EImer、Dionex、Varian等统领。 (5) 我国近几年来在GC、HPLC、GC—MS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如东西电子、精科等, 市场广阔, 期望国产仪器大有作为。
三、检测有毒有害元素及其价态分析的仪器
最经典的用原子吸收光谱仪 (AAS)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子荧光光谱仪 (AFS) 很有特色和强势, 可检测砷、铅、汞、锡、硒、锗、锑等, 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多元素同时检测, 且价廉。ICP—MS高灵敏度, 检出限可达n9/ml级、已引起重视, 但价格昂贵。
元素价态不同, 毒性差异很大, 国外多用HPLC—AAS、GC—AAS、HPLC—ICP—MS以及CE—ICP—MS仪, 但价格贵。我国已批量生产的LC—AFS联用仪, 灵敏度和检出限均能满足农产品、食品安全检测, 且价廉。食品安全检测中有毒有害元素检测, 基本上可用国产仪器了, 尤其元素价态分析和县、地 (市) 级食品安全质检站。
四、致病菌检验和细菌鉴定的仪器
细菌鉴定、检验的方法有三大类:传统方法、传统法基础上数值化方法、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 派生出许多方法及仪器。我国以往多用传统的培养法, 近几年已大量引进国外新方法和仪器, 较广的是:
(1) 根据碳源的代谓于利用率进行鉴定, 如APl、ATB、VITEK等。
(2) 利用抗原和抗体间专一性结合、免疫反应, 检验致病菌, 即用ELISA法, 如VIDAS。
(3) 运用基因检测技术检测病原菌, 如杜邦的BAX系统, RP系统可用于溯源的。
五、转基因农产品检测仪器
检测农产品中有否外源基因, 分为基因水平的检测和基因转录水平检测, 使用仪器按检测程序分三部份:
1. 用于DNA样品制备的仪器设备:试剂盒、振荡器、离心机等。
2. 用于基因扩增的仪器设备:混合液、保真DNA聚合酶、PCR扩增仪等。
3. 分离、分析、检定的仪器设备:电泳系统、酶标仪、定量PCR仪等。
国外著名厂家是Bl0一RAD、Therm0—Life Sciences、GE;国内尚无完整生产上述仪器的厂家, 是一个缺陷。但已有生产离心机、电泳仪、酶标仪、PCR仪的企业, 如天美、六一、天能、三科、朗基、博日等。
国内曾把酶抑制法和仪器首推为速测技术。其实该方法早在1 95 1年已南美国提出, l 968年加拿大作了改进, 我国80年代也着手研发过。近几年, 已有十几种商品化仪器推出、推广。鉴于该方法只能检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二类农药, 且对同类而不同种农药的抑制率差别很大, 所以用统一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是否超标, 必然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漏检, 可说是当前“不得已而采用的速测法"。仅适用于基层初检, 起着警示作用, 发现超标现象时, 必须用标准方法复测、确证, 阴性反应也应按比例抽样, 用可靠的方法复测和确证。对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 在《农产量质量安全法》第36条第二款有明确的界定。
摘要: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在国内食品监管方面, 建立一个批具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形成了“国家级检验机构为龙头, 省级和部门食品检验机构为主体·市、县级食品检验机构为补充”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检测
参考文献
[1]李湘闽, 罗小燕.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6, (2) :70-72.
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 篇10
雷害一直是影响配电网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国内外对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也采取了大量的措施, 但因缺少针对性, 其效果并不明显。由于配电线路传输距离长, 架设地形比较复杂, 容易遭受雷击, 通常通过加强线路绝缘水平和在连接配电设备处安装避雷器来防止雷过电压的影响。但这种方法会导致雷电流无法正常泄放, 从而引发雷电侵入波对变电站系统造成更大的危害。
2006年, 漯河供电公司与长沙理工大学联合组成课题组, 对配电N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幵展深入研究, 经过不断攻关测试, 完成了配电网防雷设备及关键防雷技术的幵发, 研制了高耐雷、低传递双曲折特种防雷变压器、配电线路进线段综合防雷保护措施, 高压电力可变电容器和可调式过电压保护裝fi、配电线路绝缘子雷击闪络、雷击建弧的机理和降低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措施以及智能型楔入式平滑可调电抗器、非接触式输配电线路防雷击装置等防雷产品, 这些产品可有效降低配电线路的雷击建弧率, 从而降低雷击跳闸率, 大大提高了配电线路供电的可靠性。
防雷检测技术 篇11
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无损检测即通过向检测物施加能量的基础上,依据能量变化情况解析检测物品质。而无损检测流程在开展过程中首先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应注重强调对数据或信号的采集,且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对数据或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整合信息以数学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由此达到检测目的。同时,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成本耗费低且快速的优势特点,因而当代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其贯穿于其中,且注重在食品品质检测过程中,保留其化学特性,从而通过对检测物化学特性的分析达到检测目的。
但无损检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为了提升检测结果的精准性,亦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在对检测物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应注重将检测物化学特性作为指标,建构数学模型,最终就此实现对检测物品质的评价。
无损检测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技术。近年来,基于食品加工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品质检测中,且以生产车间在线型、实验室通用型等形式存在着。例如,皮付伟在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检测聚乙烯成分,即利用聚乙烯在近红外线波区5960-5600cm-1和4500-4000cm-1两个波段吸收明显特点,展开了实验检测行为,同时在检测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运用Norris消除5960-5600cm-1和4500-4000cm-1两个波段的随机噪声,就此达到了无损检测目的,而由于聚乙烯波段吸收现象的凸显由C-H所致,因而在聚乙烯成分采集过程中应注重消除奶酪光谱因素的影响,由此提升整体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此外,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技术亦可应用于所有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领域中,例如,食品成分水、脂肪、淀粉、蛋白质等。
拉曼光谱技术。拉曼光谱技术旨在提供分析转动或振动数据,由此达到非损伤、快速检测目的。例如,Peder-sen学者在对猪肉食品保水性进行分析过程中,为了提升整体分析结果的精准性,即结合保水性與876-951cm-1和3071-3128cm-1条带密切相关的特点,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致力于探究蛋白状况,且将940cm-1条带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最终由此获取到3071-3128cm-1区域伸缩振动信息,同时就此全面掌控到了猪肉食品蛋白结构,以拉曼光谱图的形式达到了食品品质检测目标。
基于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满足消费者猪肉食品购买需求,Herrero等学者在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亦注重强调以拉曼光谱技术分析机构蛋白质转化状况,同时分析冻藏环境下,Vs(OH)变化情况,且以3100-3500cm-1区域特征确定猪肉食品品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品质检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NMR即核磁共振由。1H、13C、31P等所构成,因而将抵偿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食品品质检测工作中,可以施加能量的方式达到迅速无损的检测目的。例如,Bertram在实验研究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判定食品水分分布状况,将T2设定为实验检测时间,同时在实验数据采集过程中以LF-NMR检测方法发现滴水损失相关系数为0.85,最终由此实现了对食品品质的判定;
(2)Pearce学者在实验研究过程中为了实现对食品品质的判定,将猪肉宰前、宰后水分移动状况作为实验研究指标,继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肌肉水分分布情况与WHC密切相关;
(3)部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为了深入探究食品品质,将鳕鱼背部肌肉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且采用NMR方法对鳕鱼背部弛豫参数确定测定,同时在实验测定过程中对加盐方法、加盐浓度等进行了调整,最终由此获知滴水损失、蒸煮损失间相关性P<0.05,即达到了对鱼肉品质鉴定目的。
综上可知,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食品加工过程中传统的食品品质检测模式逐渐凸显出效率低且精准度不高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体食品加工质量。为此,为了满足当代消费者食品需求,要求食品工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无损检测技术,即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近红外线光谱分析技术等应用于食品品质检测流程中,由此提升整体食品加工质量,达到最佳的食品加工状态。
防雷检测技术 篇12
一、防雷安全检测技术的要求
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雷安全检测工作, 不是随便什么单位或个人就可以操作的, 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检测单位要具备省级 (或以上) 气象主管单位所颁发的防雷检测资质, 实地检测人员至少要有两个人, 要持有《防雷检测资格证书》并且要有熟练地专业技能, 才能开展检测工作。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现场检测时, 要严格依照《检测技术规范》、《防雷技术规范》来操作, 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就擅自做主,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害。检测流程一般为:接受申请、环境调查、制定方案、现场检测、记录数据、分析结果、出具报告等, 详细操作顺序请如图1所示。
二、易燃易爆场所防雷安全检测技术
1 油库防雷安全检测
油库防雷安全检测工作不仅关系着人身安全, 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效益, 所以注定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进行油库防雷安全检测的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依照《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 的规定来执行。对于接地装置、接闪器、防雷击装置、防静电措施以及电源输送系统等都要进行仔细的检测。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金属贮油罐, 如果它的体积在5万m2, 那么接地电阻要小于5Ω, 如果它的体积小于5万m2, 那么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除此之外还必须配有环形防雷接地 (接地点要多于2处) , 要注意防雷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 防雷电感应接地电阻要在30Ω以下, 而且相应的金属配电也需要有等电位连接。第二个是非金属油罐, 它的防雷装置通常来说是使用避雷针, 避雷针装置所安装的位置距离需要保护的物品之间要大于3m, 还有一种网格形式的避雷装置, 如果是采用这个形式的话, 那么网格必要在6m×6m以下, 同时非金属的防雷接地电阻要保证小于10Ω, 同样的, 相应金属配电也需要有等电位连接。
2 加油站防雷安全检测
加油站通常是由加油机、油罐、输油管线、加油机等组成, 都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爆炸危险。所以加油站的防雷安全措施要求该场所内必须有防雷接地装置, 而且接地点不得少于两处;需要格外注意的是那些设置在雷电多发区的加油站要具备防直击雷装置, 一些导电配件还应当接地, 接地电阻要小于0.03Ω, 防雷接地装置冲击电阻要小于10.0Ω。同时, 加油站中的输油管线也要具备防感应雷的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要小于30Ω。
3 爆炸物品仓库的防雷安全检测
爆炸物品一般指的是炸药、化学试剂、火药等, 对于这些物品存放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 要注意这些方面:首先, 这些仓库里面的电气线路要有电缆埋地敷设, 而且还要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测试点。其次, 爆炸物品仓库的四周应当配备防雷电波入侵以及防直击雷的装置, 最好还要装置避雷网、避雷针等, 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4 贮气罐的防雷安全检测
生活中每日必用的天然气、煤气等的输送都不能少了贮气罐, 所以贮气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对于贮气罐的防雷安全检测要根据贮气罐上钟鼎罩的厚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做法, 厚度大于4mm, 可以直接利用钟鼎罩的顶板作为接闪器;厚度小于4mm, 那么要有防直击雷装置, 其接地电阻值要小于5Ω。同时要注意贮气罐中所有的电气线路要有电缆埋地敷设, 而且还要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点。
5 高危场所的防雷安全检测
高危场所一般来说指的是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炸的地方。高危场所应当具有避雷针、架空避雷网、避雷线等装置, 这样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障建筑物不被雷电所袭击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物排放废气的管道以及管道下面的空间 (特别是一些实验室会排放某些危险爆炸气体) 都要处于避雷针的防范范围内。而且整个建筑物中铺设的电气线路都要有接地装置, 其冲击接地电阻要小于10Ω, 在总的配电柜处要配备有过电压保护器。最后一点要注意, 建筑物的高度如果超过30m以上还要加一个防侧击雷装置, 才能起到全面保护的作用。
结语
防雷安全检测这项工作是集结了专业性、系统性、严谨性为一体的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必须要加强防雷安全检测技术的水平, 要增强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安全意识, 经常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测来保证当地的安全可靠性, 尽最大可能的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保证国家财产及人身安全, 因此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防雷安全检测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熊晓洪, 杨军, 杨帆, 王红梅.易燃易爆物品场所防雷设施检测[J].广西气象, 2006, 27 (z2) :79-80.
【防雷检测技术】推荐阅读:
防雷技术的检测与维护06-16
防雷检测要点12-22
防雷装置检测论文10-11
防雷检测自查报告06-10
浙江防雷检测公司07-23
通信基站的防雷检测09-03
防雷检测接地电阻分析09-04
接地装置的防雷检测11-25
通信基站防雷检测流程12-2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