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塑

2024-07-18

自塑(精选5篇)

自塑 篇1

1986年张翎赴加拿大留学,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 有不少文章获得奖项, 至今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望月》、《交错的彼岸》、《邮购新娘》、《金山》和《睡吧, 芙洛, 睡吧》。《睡吧, 芙洛, 睡吧》是张翎的长篇新作, 发表于2011年《人民文学》第6期的头篇。小说故事发生在一八六一年的巴克维尔镇, 马帮带来一个中国女人小河。小河被父母卖掉, 又被“金山伯”吉姆买走, 改名为芙洛。芙洛一心想为自己赎身, 苏格兰人丹尼与吉姆的一场赌局使芙洛获得自由, 由此丹尼和芙洛结了婚。一场大火吞灭了整条街, 却拉近了镇上异族人们的关系。不久后, 总督大人访问巴克维尔镇, 整条街都在欢呼雀跃, 这时芙洛突发疾病离开人世。巴克维尔镇的异族人由不通往来、存在隔阂直到走向融合, 体现了张翎寻找“中西文化共通”的创作理念。

一、独立包容、沟通中西的“他者”

比较文学形象学, “它所研究的, 是在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 (representation) 。”[1]作为“他者”的异国形象有多种存在方式, 可以是具体的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也可以是思想观念和言词。人物是组成故事的要素, 《睡吧, 芙洛, 睡吧》中最具特点的异国人物要属苏格兰人丹尼。丹尼有着热情大度、勇敢正直的男人气概, 他跨越镇头镇尾的种族界限到吉姆家吃喜酒, 与吉姆赌博为芙洛赢得自由, 默默为芙洛买下餐馆, 帮忙平息异族事端……丹尼成为了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然而丹尼在每一次狂欢的酒后, 只是一遍遍读着苏格兰诗人罗伯斯·彭斯的诗, 想念着苏格兰老家的草地羊群和等他归家的亲人。张翎在《邮购新娘》中曾说过, 她和她的主人公不断地在飞翔和落地中经历着撕扯和磨难。张翎把这种伤痛又一次传达出来, 这一次丹尼充当了张翎灵魂的附着者、寄托者。安德烈牧师是一位温柔慈祥、执著有爱心, 忠实于自己信仰的牧师。大火后, 牧师毫不犹豫地拿出玉米给那些被其他镇头人所鄙视的镇尾的中国人。在牧师的信仰里, 世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注视他者, 而他者形象同时也传递了‘我’这个注视者、言说者、书写者的某种形象。”[2]丹尼和安德烈牧师的形象是张翎抒写思想的影射, 张翎和他们一样在异国过着平静而安定的生活, 心中却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故乡, 灵魂深处能够触动内心的仍然是故乡。同时, 张翎也渴望会有一座像丹尼、安德烈牧师一样能够架起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 使异质文化能够在平等的对话中实现和谐的共存。

二、形象迥异、团结传统的“自我”

孟华教授曾这样解释“自塑形象”:“我用‘自塑形象’一词, 来指称那些由中国作家自己塑造出的中国人形象, 但承载着这些形象的作品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它们或以异国读者为受众, 或以处于异域中的中国人为描写对象。”[3]“自塑形象”就是中国作家对本国人物形象的塑造, 而这种自我形象又是要跨越一定国界和文化的, 这样才有了形象学的意义和特色。《睡吧, 芙洛, 睡吧》中的芙洛、吉姆、阿珠、阿妹、卷毛、卷毛的弟弟阿贵等等这些在异乡生活的中国人均属于华人“自塑形象”, 从小说整体来看, 他们同时又是自我民族形象。芙洛是小说中的女主人公, 她的勤劳无人能比, 是一个有着极强生命力的中国女人, 无论什么时候芙洛总是最早起床的那一个。芙洛不仅勤劳, 而且还很能“忍”。芙洛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忍, 先是放脚疼痛的忍, 被蚂蟥咬的忍, 烙铁烙在肩上时的忍;之后是来到巴克维尔的忍, 忍受路途的颠簸, 忍受刀伤的疼痛, 忍受心痛的折磨;然而芙洛也有她的“不忍”, 她不忍的是做人的尊严, 不忍对爱情的追求, 不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芙洛被吉姆划伤后住在了镇头, 不久, 吉姆的第二个妻子阿妹难产, 芙洛不计前嫌帮助阿妹顺利生下孩子, 芙洛的善良大度使痛恨她的吉姆心中有了一丝内疚。吉姆原名叫阿旺, 是旺记酒馆的老板, 好赌博, 穿着上松散邋遢, 从不讲究, 酒馆里的摆设也是混乱不堪。吉姆买下了芙洛做妻子, 但他并不尊重芙洛, 甚至还会侮辱、打骂芙洛, 没有一点做丈夫的责任心。阿珠、阿妹是典型的中国封建家庭妇女形象, 同是来到了金山却很难被异域环境感染, 她们保守而落后, 与积极向上而胆大的芙洛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自我”形象的芙洛、吉姆、阿珠、阿妹等等,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 而作为一个整体, 他们都是中国人, 保持团结、维护民族利益是他们的共识。巴克维尔镇镇尾的中国人成立了洪门, 吉姆是洪门的头。“入了洪门抱成团, 番鬼不敢欺负。老了没人管, 病了没钱医的, 就抬到洪门去;不讲道理仗势压人的, 洪门做主申冤。有了洪门, 出门的人有靠山呢。”阿贵和庄尼的矛盾引发了镇头和镇尾的第一次正面接触, 处于弱势的镇尾人们没有畏惧, 团结起来对强势的镇头发起“进攻”, 坚决维护镇尾人们的谓大手笔, 结尾出语豪放, 充满进取精神, 与写景融为一体。

5、题画诗

元代中后期出现了大批的少数民族诗人, 他们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 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不少诗人赏画鉴书, 或画外评画, 或画上题诗, 兴盛于元代的题画诗在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中流行起来。

萨都剌的许多题画诗都是以描写景物为主, 在景物的描写笔法中展露着他自己的胸襟, 《题李遵道画竹木图》真实地表现了他的胸怀。萨都剌作为蒙古人, 生活于元代, 自然没有蒙古人统治下的汉人那样的失落感。因此对于博才孤高、守志清节的画家李士行似乎少了一份理解与认同, 但诗中却渗透着萨都剌自己豪迈飒爽的个性色彩和乐观潇洒的淡泊胸怀。

从以上这些蒙古族诗人的汉文诗作, 我们可看出, 元代前期蒙古族汉文诗人诗作较少, 诗人多为帝王或朝廷重臣, 题材内容方面也有一定局限性, 这些都与当时社会历史的发展分不开, 由于政治重心的南移, 学习汉文化显出了其重要性, 而最先学习汉文化的就是帝王和朝廷重臣, 渐渐的帝王不仅自己学习, 还要求贵族子弟也学习汉文化, 并设立科场, 鼓励蒙古子弟学习汉文化的积极性。到了元代中后期, 汉语已经成为第一思维语言, 在汉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诗人, 他们把中原已经视为自己的家园, 他们用汉语诗歌倾吐自己的心声, 来描写山川景物, 来反映社会现实, 来描写忠诚的爱情等等。这些蒙古族诗人的诗作从前期的题材贫乏到中后期的题材内容的广泛丰富, 这一发展变化确实为元代诗坛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摘要:加拿大华人作家张翎在2011年推出了新的长篇之作《睡吧, 芙洛, 睡吧》, 小说展示了19世纪中后期巴克维尔镇异族人们由隔阂走向融合的生活情景。异质文化的相遇带来不可避免的碰撞与冲击, 张翎通过文学的方式, 在艺术想象中实现了中西两种异质文化交流的共通与融合。

关键词:他者,自我,沟通,融合

参考文献

[1]孟华著, 比较文学形象学——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 (代序)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

[2][法]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著, 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形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

[3]孟华著, 比较文学形象学——比较文学形象学论文翻译、研究札记 (代序)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12.

[4]戴瑶琴.从“水”到“山”[J].文学评论, 2011年7月第006版

[5]华裔女作家张翎:写出落地生根的情怀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09年8月

[6]张翎http://baike.baidu.com/view/1082463.htm#sub6019886

自塑 篇2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自塑教育

所谓自塑就是自我塑造,强调的是自我教育下受教育者人格与心智的完善与塑造过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正是充满趣味、幻想以及好奇心的年龄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意志力逐渐增强,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力,使得形成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所以,小学阶段是对学生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格。过了这一阶段之后,就很难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能力进行潜在的挖掘。本文针对自塑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一、关注自塑切入点

肖家芸老师是自塑教育的发起者,其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等方面选择了合适的自塑切入点。而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自塑教育的应用也应该如此,结合学生的年龄、个性特点来关注对自塑切入点的选择。比如,在小学五年级教学开展过程中,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现自己,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对生活也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思想也逐渐成熟。对待五年级的学生,就应该慢慢地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领悟真谛,在平凡的生活中体会感动。教师可以将自塑教育的内容有效的融入教学主体内容中,使得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提升。

二、关注儿童自塑个性

新课改实施标准中,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切实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完成。所谓个性化发展,需要小学教师切实关注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意识、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取向。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对小学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得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一教学观念促使小学生形成自我个性,是自塑教育开展的直接体现。

三、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新课改实施背景下,要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师生之间有效沟通交流的桥梁,建立平等、尊重的对话关系,使得师生之间更加和谐。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探究,为适应新课改实施标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俯下身子,走进学生群中,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的传授者使命,还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思维创造力,使得学生真正融入知识的探索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潜能有信心,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使得学生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然后,教师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进行教学知识的探索。

四、深度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潜在的“自塑因子”

按照知识构建主义理论观点,知识存在于主体之内,是经过主体自然通过加工、感知以及整合之后,在经过自己的创造才能获取得到。学生通过对新旧知识之间形成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进行形成的知识架构体系。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少了自塑因子的存在,就使得知识建构不够完善,或者根本不存在。比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主题“有志竟成”时,在该组课文中有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有双目失明的阿炳,还有郑和以及司马迁。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找到对应的如下自塑因子:搜集了解更多的名人事迹,感受其深刻含义;挖掘文章内容中所隐含的科里亚的自塑教育成分,比如《海伦·凯勒》中,主人公具有面对困难仍然具有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勇气;《二泉映月》中阿炳饱受疾病的折磨也无法泯灭他对音乐与光明的向往。

五、利用综合性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自塑素养

小学语文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自塑素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安排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带领学生了解博物馆中藏品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使得学生体会到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在博物馆的艺术熏陶下,也引起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不断探索历史文化背景下感触语文知识的魅力。结合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得学生在体会、感悟以及探究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自塑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自塑教育开展的关键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自塑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关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不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杜强秀.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我教育[J].教育革新,2013(2).

在自主教育中实现德育的内求自塑 篇3

关键词:自主,教育,实现,德育,内求自塑

班主任要充分运用学校所营造的浓厚育人氛围,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突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性,创新教育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要关心学生、全面启迪学生的智慧,努力提升他们的职业观念和意识,培养他们探索求知、追求进步、服务社会的良好责任意识。

1 用目标驱使,让学生健康成长

职校学生大多是初中生,他们的文化基础差异很大,学习目标期望值不同,加之个别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使得学生转换到职业学习的状态,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存在很大的难度。为了不给学生目标定位留下空白,入学期间,我连续召开两个专题班会。一是向学生介绍职业学习的要求,用目标激励学生;二是鼓励学生要成为合格的职业人,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和责任的人。只有这样,在社会上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被社会接受,有所作为。

为了加强学生的目标意识,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我结合各阶段教育的任务,不断充实目标激励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班主任在了解班级学生的各种信息后,逐个进行分析,找出差异,细细地去寻找那把能打开他们心门的钥匙。对学生来讲,他们都想成为好学生,关键在于他们自制力不同,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持久。为了使班级工作制度化,在充分尊重我校学生管理条例的基础上,我制定了班级学习模范、三好学生评定标准,班级日常管理制度等。初步实现了由班主任引导、班委会组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局面。

为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班主任要放手让班级干部管理班级,并做他们的参谋,指导他们开展工作。建立以班级干部为主导,全体学生共同监督的班级有效管理机制。班级干部实行自荐制,每个学生只要自己要求,都有机会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对班干部,我大胆使用,强调要以身作则,具有集体和大局意识。鼓励他们勤勉工作、踏实做事,要获得同学的理解支持和信任。通过民主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使他们感到在这样的班级里学习舒心、自主、愉快,也得到了锻炼。这样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约束意识,又锻炼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顺利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2 用文化导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言传,更要注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先要做好。我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有关知识,对学生影响很大。学生看到我的读书笔记、收集关于学习的励志名言,很受启发。为了激励学生,我经常在黑板上写一些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注意力是心灵之窗,没有它,知识的阳光是照不进来的。学生在背诵、理解这些名言时,有所体会,在他们的心田产生的共鸣,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借此我让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相关的名言,在班级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自己说明对名言的理解,提炼出自己的座右铭。例如:要在旭日东升时,立即学习;把握现在,成就未来等。每一条名言、每一个座右铭,点点滴滴,水滴石穿,润物无声,起到鼓励和鞭策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学习意志的提高。

充分利用学校举办文化艺术节的有利时机,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着发挥长处,全员参与的做法,鼓励学生全面参加艺术节的各项活动,为学生展示个性,促进发展提供平台。每次活动我都有针对性的进行动员,组织学生训练,制定计划,严格落实。特别是运动会和舞蹈比赛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参与各种活动,使学生形成为了班级努力创造佳绩,为了班级勇于拼搏的集体意识。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明确自己作为班级的一员,要努力承担责任,尽其所能,有所作为。由于学生们时刻想到集体,班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中,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为了能够融入到班级多元的文化氛围中,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增加了信心,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各项活动,我班学生参与率比较高,得到了全面的锻炼。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活跃了气氛,也为展示学生青春活力提供了机会,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促进了学生全面的发展。

3 以赏识悦人,激发学生超越自我

孔子说:“仁者爱人”。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是一个教师成功的必备条件。班主任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从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入手。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因人而异,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多鼓励少批评,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点成功。让他们在欣赏自己成绩的同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我深知班主任要善于运用语言,多用一些赞美的言辞,点燃学生追求上进的激情。班主任要以艺术家的视觉去欣赏学生,不仅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还要接纳他们的不足,要用欣赏的观点去教育、引导、转化,使其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为自己创造赞美、赏识的氛围。

针对学生群体,我将班级学生,按着综合表现分为三部分。对不同部分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是对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偏爱。二是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严爱。三是对大多数各项表现都比较好的学生,给予更大的博爱。通过不同的方法,让每部分学生都感受到重视和关爱,都得到了尊重、理解和信任,激发他们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

自塑 篇4

“国家形象是指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 也就是社会公众对国家的印象、看法、态度、评价的综合反映, 是公众对国家所具有的情感和意志的总和。”国家形象属于“软力量”之一种, 影响一国在国际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国家的客观状态大多是“硬指标”, 如社会制度、综合国力、民族文化、公民素质、社会文明等。应该说, 这是一国国家形象的根本, 在总体上决定了一个国家形象的好坏。但是, 正如美国学者李普曼所说, 人类既生活在一个现实环境中, 又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播媒介所建构的媒介环境, 也即拟态环境中, 新闻媒体勾画了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地图。人们对他国的认知和评价, 受制于空间距离远和文化差异大等因素, 更加求助于大众媒介对该国的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家形象不过是媒体形象在受众心目中的“复写”。

西藏关涉中国核心利益, 西藏形象关系中国国家形象, 进而影响西藏的发展稳定乃至中国的发展稳定。可是, 毋庸讳言, 中国国家形象与大国的地位并不相称, 而西藏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一个“短板”, 亟待弥补修正。因为“‘西藏问题’牵涉了当今世界上所有最重要的‘话语’, 如人权、博爱、和平、环保、非暴力、文化传统的延续、男女平等、宗教自由、文化、民族自决等等”, 成了一些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遏制中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一些西方政客更是赤裸裸地道出了他们在所谓‘西藏问题’上的真实意图:‘控制了西藏, 就控制了中国’。”

西藏形象虽然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自身的发展进步, 但是媒体的建构作用也至关重要。自塑和他塑是形象建构的两种基本方法。本文分别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为自塑媒体和他塑媒体, 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 对两份报纸2008年到2014年的涉藏报道进行抽样调查。

通过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纽约时报》报道体裁、议题、信源、态度和篇幅的统计分析, 可以发现, 这两份报纸通过“选择”和“凸显”, 设置了民主法治VS专制压迫, 经济快速发展VS藏人被边缘化, 文化传承VS文化灭绝, 生态环境良好VS生态环境恶化, 分裂中国VS高度自治等几大报道框架, 对“西藏问题”进行了不同解读, 为读者呈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西藏形象, 并通过对西藏形象的建构, 来制造和引导舆论, 以赢得更多的“西藏话语”权。

为何这两份报纸对同一个西藏进行了完全迥异的形象构建?其原因在于:既有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不同, 也有大众传播的“噪音”干扰。同时, 中西方对“现实”西藏和神话西藏的不同认识影响极大。西方人把西藏理想化为一个乌托邦的同时, 还把中国妖魔化为一个与其对立的异托邦, 一切好东西全由西藏和西藏人包揽, 而一切坏东西则都由中国 (一个汉人的国家) 和中国人 (汉人) 买单。现今的西方人在很多时候、很多方面对中国和中国人表示出的不友好, 甚至敌意, 都与这种两极的想象有关。”

“一个西藏, 两种表述。”近年来, 中国媒体在“西藏问题”上与西方媒体进行了正面交锋, 以增强“西藏话语”权, 但是限于各种原因, “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没有改变, 中国涉藏外宣任重道远。

一、开展公共外交, 破除刻板印象

开展媒体外交。在国家形象塑造上, 可谓是成也媒体, 败也媒体。一国政府和媒体的关系如何, 是影响媒体报道态度的重要原因。媒体外交是公共外交的一种, 既包括政府对外媒的公关, 也包括一国媒体与外媒的交流和合作。从政府层面, 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 重大信息及时披露, 消除猜疑和谣言。放宽外国记者进藏采访, 既消除他们的不满和猜疑, 又可减少引用十四世达赖方面的消息来源。从媒体层面, 要开展新闻交换和合作, 开展业务交流、理论研讨、联合采访等, 增加友谊和互信。

加强对外藏学交流合作。藏学是西方人认识了解西藏的一个重要渠道。积极开展对外藏学交流合作, 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 通过影响西方的藏学专家来影响西方社会, 有利于澄清西方国家、西方民众对西藏的一些错误认识。对外藏学交流合作, 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 具体方式如:派团互访、出国讲学、出版合作、版权贸易、资料交流、合作开展项目、合作召开国际学术会议, 等等。

发挥十一世班禅的影响力。西方社会对十四世达赖喇嘛的尊崇和追捧, 与他们对神秘的藏传佛教的尊崇和追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在, 十一世班禅已经成年, 佛法高深。应发挥他在宗教上的号召力, 讲授佛法、弘扬藏学, 拓展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 力争与十四世达赖喇嘛“平分秋色”, 向世界介绍一个客观真实的西藏。

二、增强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

正面为主, 平衡报道。平衡报道是西方新闻报道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以正面宣传为主是中国新闻报道必须遵循的一个指导方针。但是, 以正面宣传为主, 并非完全杜绝负面报道, 搞片面报道。中国媒体应汲取经验教训, 不必自缚手脚, 在报道体裁、报道议题、报道态度和信源选择等方面作一些适度的平衡, 以增强权威性、说服力。

先声夺人, 增强时效。在涉藏报道上, 如果中国媒体不首先发声, 不把握突发事件的定义权和解释权, 十四世达赖方面和西方媒体就会乘机抢先上手, 发布一些道听途说、妄自猜测的不实消息, 在受众心目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就要求媒体有快速反应能力, 也要理顺新闻管理体制, 赋予新闻单位更多的发稿定夺权, 在第一时间参与议程设置, 增强“西藏话语”权,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双西”外宣人才。涉藏外宣人才的培养, 是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两者既有共性, 又有个性。就其特殊性而言, 就是要培养既懂西藏、又懂西方的“双西”人才。只有这样, 涉藏外宣才能经常性地主动设置议题, 以我为主, 抢占先机;才能把准国际社会普遍感兴趣的涉藏话题, 找准切入点, 增强针对性;才能善用对比, 帮助外国受众加强对一些关键概念和问题的理解;才能改进传播技巧, 用西方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报道西藏, 增强趣味性、吸引力和可读性。

三、善用新媒体, 扩大中国声音

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兴媒体正在快速改变世界传播格局, 其在国际传播中更是优势明显、作用重大。

作为一种极具广泛性和开放性的传播体系, 互联网打破了各种渠道封锁, 更好地满足了国际传播在跨时空和跨国界方面的要求。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的信息发布更加具有平等性, 可有效扭转大众传播权利对资本的依赖。互联网则大多是民间资本, 网民与记者相比意识形态色彩也淡了很多, 且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极强, 可大大增强国际传播的可信度。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还具有裂变性, 传播速度快, 容易造成舆论漩涡, 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基于以上思考, 应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投入, 加快网络建设, 消除“数字鸿沟”。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加强舆情收集研判, 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同时, 应加强国情教育, 开展公共外交, 让每一个网民都为国家形象代言, 以亿万网民磅礴的正能量改变传统媒体在国际上的弱势地位, 增强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 《国际新闻界》, 2002年第二期。

[2]参见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 1989年。

[3]张昆:《国家形象传播》,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211页。

[4]沈卫荣:《寻找香格里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4页。

[5]国纪平:《对西藏的错误认知违背发展进步潮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9年3月2日, 第04版。

[6]沈卫荣:《寻找香格里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第165页。

自塑 篇5

关键词:成长,反成长,女性自我意识,女性主体意识

成长小说起始于18世纪末的德国,又叫教育小说。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和高特弗利特· 凯勒的《绿衣亨利》为典型代表,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学类型。成长不仅是指人在生理意义上的长大,更主要是指个体在心理、精神上的趋向成熟,有较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协调个人意愿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即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铁凝的《永远有多远》中的女主人公白大省和池莉的《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都经历了成长中的阵痛,而由于二者在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方面的差别,引向了成长与反成长的殊途,导致了迥异的人生。

一、恋爱与婚姻

正如李学武在《蝶与蛹》中所言“‘性’是女性成长的必由之路”。[1]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女性对于两性关系的体验与感悟,修正了以前关于两性关系的错误认识。身体经过初夜之后由单纯的姑娘变为了女人,身份也实现了由个人到为人妻、为人母的转变。这个过程不仅具有生理上的意义,更具有社会心理上的巨大意义,而且对于个体的成长来说后者更为重要。

白大省的初恋是她十岁时对于男舞蹈演员赵叔叔的迷恋,并为他昏了过去。赵叔叔不仅是她心目中的美男子更是胡同里其他小女孩的偶像。但是这所谓的初恋在人物成长过程中并不具有实际的意义,仅仅是处于女孩对于当时流行风气的一种崇拜。白大省的真正恋爱是她在念大四时对同学郭宏的爱。她“把伺候郭宏当成了最大的乐事,她给他买烟,给他洗袜子,给他做饭,招一大帮同学在驸马胡同给他开生日Party,……郭宏家的人来北京她是全陪,管吃管住还掏钱买东西。”但是郭宏并不爱她,“和白大省交朋友是想确定了恋爱关系毕业后他就能留在北京了”,所以当他和日本留学生好上了,未来可能有更好出路之后就将善良的白大省一脚踢开。白大省的又一次恋爱是在她工作之后,对象是她的同事关朋羽。但是即使两人都坐在床上时“白大省只从关朋羽脸上看到了一种劳动过后的天真和清静,没有欲望,也没有性。”无性的恋爱是不完整的,注定要走向失败。所以当漂亮而又娇蛮的表妹小玢来到白大省家后很快把关朋羽从表姐手中抢了过去。按说白大省在经历了两场失败爱情后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但是“她似乎有点绝望,却还谈不上就此猛醒”。就这样她又稀里糊涂的开始了她的第三次恋爱,这次的对象更糟糕,夏欣是“一个连稳定的工作都没有的男人,一个连养活自己都还费点劲的男人”但是他“坐在白大省家中,理直气壮地享用她提供地生日蛋糕……在白大省面前居然也能指手画脚,挑鼻子挑眼”。白大省低声下气,委曲求全,甚至用三居室做结婚条件也没能将远去的夏欣挽留。小说最后曾经弃她而去的郭宏抱着被妻子丢下才几个月的孩子找到了白大省,求她跟他结婚,善良的白大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白大省最终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接纳他们父子俩。白大省就是善良的化身,仁义的代表,她身上具备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但就是没有她自己。她从小就仁义,长大了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她总是可怜别人体谅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

这种好人根本就不是白大省想要成为的人,她“巴望自己能变成西单小六那样的女人,骄傲,貌美,让男人围着,想跟谁好就跟谁好。”但是从小就在周围一片对她的“仁义”赞美声中长大的她,早被这些社会环境、道德规范所塑造好了。她不自觉的就接收了这些社会规范的影响,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欲望也都被这些规范所压抑着。现在的白大省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的,她的成长就是一种被塑的过程。她之所以永远也不可能成为西单小六,并不仅仅是由于“她相貌一般,一头粗硬的直短发,疏于打扮,爱穿男式衬衫。个子虽说不矮,但是腰长腿短,过于丰满的屁股还有点下坠”这些生理上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在恋爱上她并未采取的平等的态度,而是“事情一开始她给自己制定的低标准,一个忘我的、为他人付出的、让人有点心酸的低标准。”所以说恋爱中的白大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而是一个付出者。这种不自信的表现最终不仅使她丧失了爱情,更丧失掉了自我。恋爱失败后及时反省自己、调整自己,从他塑走向自塑,这才是她的自新之路。白大省不仅自我意识没有觉醒甚至连女性意识也还处在一片朦胧之中,先后和三个男人的恋爱中都没有涉及到她的性意识,她们之间没有男女赤裸的欲望,有的只是友谊。虽然她已经三十多岁了,但是她仍然是个没有成熟的姑娘。白大省在恋爱上一直处于被支配的客体地位,对于白大省来说首先是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个人,然后才是如何成为一个女人。

和白大省一样,曾芒芒也是个知识女性。小说以1980年到1998年这18年的社会变化为背景,展现了女主人公曾芒芒如何从一个怀着美好理想的22岁女孩成长为一个成功的成熟女人的过程。这个成长的历程正是在从恋爱到婚姻的漫长人生之旅中完成的。刚刚参加工作的曾芒芒在父母的授意下开始接触张阿姨给介绍的对象,但是对方总是有令她不能容忍之处,在一连串的失败的打击中曾芒芒决定“绝对不再稀里糊涂地接受别人介绍的对象了。她会自己找到一个男朋友的。”可以看出芒芒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男女关系上要变被动的介绍为主动的追求。特别是在和邝园的交往中她受到了周围人的误解和白眼,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中她也领悟到了社会的复杂性。北京之行在爷爷的支持鼓励下“已经完全恢复了自信。她相信自己没有任何错误。假如说她有错误的话,那也就是 :她应该自己寻找男朋友。她应该更活跃一些,更大方一些,更坦然一些。她应该主宰自己的命运。”正是在这女性主义似的宣言下确定了她今后的人生走向。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寻找一个什么样的男人。高勇的条件完全符合自己对未来男友的要求,她和高勇从认识到结婚正是自我主动选择的结果,从中体现出了她的女性主体意识。

婚后的生活并不浪漫与甜蜜,由于性格差异,两人之间总是“文不对题”。高勇身上存在着严重的男权思想 :他要求自己的妻子是个纯洁如水的处女,视妻子为自己的附庸和用来泄欲的工具,从来不顾忌妻子的感受,把儿子当成传宗接代的工具,从不干家庭琐事只关心政治。而曾芒芒一再克制自己,尽量理解丈夫,宽容地对待他的种种缺点。但丈夫的不忠和背叛最终把二人的感情推向了绝路。沉默的曾芒芒反抗了,在经过了仔细考虑后她毅然地做出了离婚的决定。在婚姻中曾芒芒一直都把自己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丈夫的附庸,在事业上她也力求上进。她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德语,最终成为单位里专家,成功的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一切都表明曾芒芒是个自立、自信、自尊、自强的新女性。曾芒芒身上最宝贵的品质就是严厉的自省意识。在广州和邝园的一夜激情险些使她跌入到欲望的深潭,但是事情过后她进行了严厉的自审与反思,检讨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毅然地离开了他。正是这种自觉的自省意识才使她理性面对欲望而不至于迷失自我。

人的出生不可选择,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来改变命运,重新塑造自我。曾芒芒出生在50年代一个革命干部家庭,从小受到的是一种严厉的革命教育。父母和子女之间是一种同志关系、上下级关系。父母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在工作中个人仅仅是革命机器中的一个齿轮和螺丝钉,是“那里需要那里搬的一块砖”。在这里个人根本就不具备主体精神。曾芒芒对男朋友的主动选择是她迈出的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第一步。改革开放的施行又赐予了一直被动的曾芒芒以主动出击的机会。她正是由恋爱开始一步步由他塑走向自塑的。这个过程伴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主体意识的确立。婚姻中她选择了高勇又离开了高勇,工作上由分配的车间调到了资料翻译科担任副科长,这其中闪烁着女性主体精神的光辉。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生活的打磨后曾芒芒变得“克制、隐忍、镇定、微笑、宽宏大量、深明大义”她“温文尔雅,说话合情合理”充满了成熟女人的独特魅力“再年轻的漂亮姑娘也望尘莫及”。在历经漫长而痛苦的成长过程后曾芒芒终于化蛹为蝶,翩翩起舞了。

二、偶像崇拜

《永远有多远》和《水与火的缠绵》在人物设置上二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都为成长中的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崇拜的偶像。白大省“说她最崇拜的女人是西单小六,”而曾芒芒将爷爷视作精神偶像。西单小六是个“谜一样的不败的女人”“她骄傲,貌美,让男人围着,想跟谁好就跟谁好。”自己开了家酒吧,四十多岁了“依旧美艳并对美艳充满自信”丈夫“宽肩厚背”“至少小她十岁”。这一切对于恋爱屡次失败的白大省来说简直是个诱惑,“她巴望自己能变成西单小六那样的女人”。曾芒芒最欣赏《约翰·克利斯多夫》中的“受苦的奋斗的自由灵魂必战胜一切”,而现实生活中的爷爷正是这样的自由灵魂的代表。爷爷的一生是革命的传奇一生,充满了浪漫与激情。他以自己的力量改写了曾家的历史,还恣意妄为改写了曾家的姓氏 ;找到红颜知己后公然同居,和乡下妻子离婚 ;女儿燕子因为不能生育而遭到丈夫的嫌弃,他支持女儿离婚再找。而这种突破成规陋习自由精神正是曾芒芒所苦苦找寻的。

心理学认为“个体出生后,就开始社会化进程。其人格社会化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人格偶像阶段、第二人格偶像阶段以及独立人格阶段。第一人格偶像是指家庭成员特别是双亲所具有的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子女心目中产生的一种人格楷模。”第二人格偶像是指“具有很强社会效应的偶像(优秀的外形、才华、贡献等)”,[2]很显然白大省和曾芒芒都处在第二偶像阶段。根据内容可将偶像崇拜分为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外部特征对青少年的影响是 :“(1)外在模仿。模仿偶像的衣着、发型、说话方式等。(2)浪漫幻想……(3)偶像神圣化。” [3]由此可见白大省对西单小六的崇拜仅停留在外部特征方面,从来没有从内在品质方面去审视对方。“偶像崇拜的外部特征是一种肤浅、直观、非理性的崇拜,” [4]她将自己恋爱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不漂亮,不从人格等内在方面完善自己。虽然在生理上白大省已经进入了成年期,但是在心理上她还停留在青少年的第二人格偶像阶段迟迟不肯向独立人格阶段迈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白大省的成长是一种典型的反成长。曾芒芒崇拜的是爷爷我行我素的自由精神,属于内部品质。“这种崇拜有益于青少年成长,体现在 :(1)激发青少年的成就动机,使其充满了获得成功的愿望,培养了青少年积极上进、勇猛进取的精神。(2)帮助青少年实现自我超越。” [5]并且曾芒芒很快意识到爷爷之所以能做到“举重若轻,信手拈来,潇洒飘逸”原来他不在这个社会规范之中,逐渐明白了“曾芒芒的世界和爷爷的世界,它们不是同一个世界。”所以曾芒芒能很快的从第二偶像阶段顺利进入独立人格阶段,从而逐渐成熟起来。

三、结语

【自塑】推荐阅读:

上一篇:留守儿童呼唤亲情下一篇:创新型人力资源激励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