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ld-Pugh

2024-10-13

Child-Pugh(精选3篇)

Child-Pugh 篇1

肝硬化多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酒精肝演变而来,慢性肝炎早期症状多轻微,如得不到有效干预则发展至肝硬化,甚至引起肝细胞肝癌[1]。肝硬化性心肌病是肝硬化诱发的心脏损害,是患者处在系统循环高动力状态下发生的潜在心肌损害、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异常改变[2],在应激状态下可诱发心力衰竭。Child-Pugh分级是判断肝硬化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年来,心电图改变与肝硬化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差异。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肝病科住院的45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龄38~65岁,平均(49.3±8.7)岁;Child-Pugh分级:A级12例(26.7%),B级18例(40.0%),C级15例(33.3%)。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所筛查的4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8名,女17名;年龄40~65岁,平均(50.2±9.5)岁。此项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接近。

1.2 方法

使用日本ECG-155 0P标准1 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测量和分析心电图,纸速25mm/s。所有对象在安静、平卧状态下行12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判定心电图结果。应用Bazett公式计算校正QT间期(QTc):QT/(R-R)1/2,QTc>0.44秒为异常。所有对象在心电图检查前一周内不得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精神科用药及抗组胺药。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检查结果比较

肝硬化组:心电图异常34例(7 5.6%),其中QTc间期延长2 7例,ST-T改变12例,窦性心动过速9例,左心室肥大6例,左心房扩大3例,房室传导阻滞3例,电轴左偏1例,偶发室性期前收缩(早搏)1例;QTc值为(0.45±0.03)秒。对照组:心电图异常2例(4.4%),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偶发室性早搏1例;QTc值为(0.37±0.04)秒。肝硬化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QT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7.4 1、t=1 0.2 6,P<0.01)。

2.2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QTc值及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表1)B级、C级患者QTc值均明显高于A级(t值分别为3.20、3.37,P<0.01),B级、C级心电图异常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2.3 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心电图异常主要类型比

较(表2)B级、C级中QTc间期延长者所占比例均明显大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29、23.26,P均<0.01);三组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肥大者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6、0.63、0.91,P均>0.05)。

3 讨论

肝硬化可导致肝外器官如心脏、肺、肾脏及造血系统的损害。Kim等[3]报道,在手术等应激性操作刺激下,应特别警惕肝硬化性心肌病及引起的心力衰竭危害。肝硬化患者可导致心肌结构发生改变,收缩、舒张功能降低,即造成潜在或显现的心肌损害、心功能异常,从而使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表现。QTc是心肌动作电位时长的重要指标,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中有重要意义。黎娜等[4]研究显示,80%肝硬化患者存在多种心电图异常,QTc值为(0.447±0.031)s,QTc间期延长发生率为60.0%。本文结果显示,肝硬化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QT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肝硬化患者发生心电图异常的机会较大。

Child-Pugh分级可反映肝脏的储备功能,A级表示肝脏储备功能较好,C级表示肝脏储备功能最差。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患者的心血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研究报道,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不全与肝损害严重程度一致[5],而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是引起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发病基础,受体功能障碍所致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下降、兴奋收缩偶联缺陷,信号分子传导功能异常,最终由潜在的心脏功能障碍导致明显的心力衰竭[6]。而患者肝脏的储备功能越差,发生肝硬化性心肌病的概率越大,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就越高。本文结果显示,B级、C级心电图异常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级,与王风雷等[7]报道结果相近。

肝硬化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病理、生理改变,与病情的轻重、预后密切相关[8]。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也不相同,Child-Pugh评分越高,心电图异常改变越明显,同一患者可存在2~3种心电图异常改变。本文结果显示,B级、C级心电图异常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级,说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而增加。胡俊华等[9]亦报道,异常心电图改变结合Child-Pugh分级可作为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肝硬化患者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改变,且与Child-Pu gh分级明显相关,应注意QTc间期延长等异常表现。临床工作者可结合QTc间期延长与Child-Pugh分级用于评估肝硬化治疗与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该院肝病科收治的45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对象,按Child-Pugh分级为A级12例,B级18例,C级15例。另选取4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均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进行测量,比较各组心电图改变的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QTc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级、C级患者QTc值、心电图异常者及QTc间期延长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A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硬化患者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改变,且与Child-Pugh分级明显相关,应注意QTc间期延长等异常表现。

关键词:肝硬化,心电图,Child-Pugh分级

参考文献

[1]Rahman S,Mallett SV.Cirrhotic cardiomyopathy:implications for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J].World J Hepatol,2015,7(3):507.

[2]杨艳红,张国顺,王国立,等.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83.

[3]Kim YK,Hwang GS,Shin WJ,et al.Effect of propranolol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T interval and vagal modulation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cirrhotic patients await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11,43(5):1654.

[4]黎娜,崔超英,范书英,等.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体表心电图QTc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12.

[5]王风雷,李金科,李刚,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Tei指数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13,23(2):129.

[6]焦荣红,苏少慧,于明月,等.应用Tei指数观察心得安对肝硬化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2,11(2):127.

[7]王风雷,雷飞飞,杜卫星,等.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2):196.

[8]吴子龙,李春宝,黄志刚,等.血清标志物联合无创超声评估在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10):25.

[9]胡俊华,李儒贵,谭华炳.慢性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电图改变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7(2):45.

Child-Pugh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35~68岁,平均(44.3±2.5)岁。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级均为C级,并经肝脏CT和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均伴有肝炎肝硬化。肿瘤直径2~12 cm,平均(7.3±2.0)cm;合并门静脉高压症25例,门静脉主干或分支癌栓8例,胆管癌栓5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以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肝功能储备确定肝切除范围,采用肝段切除或肝段联合切除术,手术时肝血流阻断采用间歇性肝门阻断法或肝内双向阻断法。术式包括:半肝切除10例,肝段/叶切除/联合肝段切除12例,局限性肝切除11例;其中联合肝动脉和门静脉置双泵8例,肝动脉投药泵置放2例,门静脉投药泵置放2例,腹腔投药泵置放1例;同时行门静脉取栓8例,胆总管取栓5例。

1.2.2 围术期治疗

(1)常规护肝及补充维生素K1和维生素C,改善凝血功能,有低蛋白血症者,补充人血白蛋白或少量血浆,合并门脉高压症者予生长抑素降低门静脉压力。(2)最大限度控制术中和术后出血,控制术中血压在正常或略低水平,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超过3 s者,在术前、术后予新鲜血浆或静滴凝血酶原复合物。(3)术后继续护肝、补充维生素K1和维生素C,同时输注止血药物。术后72 h常规予广谱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

2 结果

手术失血量300~3 500 ml,平均(1 407.3±122.0)ml;手术时间2.3~9.0 h,平均(5.3±1.2)h。33例肝癌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15.2%,其中2例术后24 h内腹腔引流管上出血量突然增多,经止血及输血治疗无效死亡;2例术后有腹水,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最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经抢救无效死亡。余28例术后出现腹水、胆漏、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62例次,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我国肝癌患者中合并肝炎肝硬化者达80%[4],成为肝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肝癌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根治方法,早期行肝癌切除术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状况和延缓肝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数临床资料显示对于肝功能处于Child-Pugh A级、B级的肝炎肝硬化患者是比较安全可行的[5]。而当Child-Pugh C级时,肝功能实际已经处于失代偿阶段,对肝切除耐受性较差,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因此,目前有关肝功能Child-Pugh C级肝炎肝硬化患者行肝癌切除术的报道目前仍很少。

本文资料显示,33例肝癌患者死亡5例,死亡率为15.2%,余28例虽然术后出现腹水、胆漏、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62例次,但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这表明,Child-Pugh C级伴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有很大一部分病例行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通过回顾分析,笔者认为合理选择术式,控制术中出血、加强围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合理选择术式:Child-Pugh C级伴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较差,如肝脏切除较大,术后余肝很难负荷生理功能的需要,从而增加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性。因此,医生要树立保肝意识,手术应以简单有效为原则,多采用肝段或肝段联合切除术[6],尽量保留肝脏。(2)术中控制出血量:文献报道,术中出血量几乎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成正比[7]。大出血会导致肝组织严重缺氧、门静脉压力升高和内毒素的吸收,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预后。笔者在手术时尽量避免开胸,采用右侧肋缘下切口,进腹快、创伤小。术中暂时阻断肝门血流保证术野清晰,对减少失血、增加手术安全性有重要价值,但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是加重肝硬化患者手术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笔者采用间歇性肝门阻断法或肝内双向阻断法,避免大力的游离肝脏和触动肝脏,从而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3)加强围术期治疗:对于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任何一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都有可能是致命的,合理的围术期治疗至关重要。术前应充分准备,尽可能改善肝功能,使之接近甚至达到B级,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由于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应积极予止血治疗,注意各脏器功能,尤其是肝肾功能的监测、支持与维护,严重者可酌情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另外,患者遭受手术巨大创伤,机体免疫力下降,术后应常规予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和保肝药物治疗。

总之,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但只要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控制出血量,加强围术期治疗,手术是相对可行和安全的。

摘要:目的:探讨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增加可行性的方法,减少手术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3例行肝癌切除术的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失血量为300~3 500 ml,平均(1 407.3±122.0)ml;手术时间2.3~9.0 h,平均(5.3±1.2)h。33例肝癌患者死亡5例,余28例术后出现腹水、胆漏、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各种并发症62例次,经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Child-Pugh C级伴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但只要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控制出血量,加强围术期治疗,手术是相对可行和安全的。

关键词:Child-PughC级,肝癌切除术,肝炎肝硬化

参考文献

[1]杨志峰,江小梅,陈宏.肝癌合并肝硬化病人肝切除术后液体治疗方案的探讨[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9,9(1):10-12.

[2]崔荣辉,黄艳,薛志勤,等.不同Child-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5):1906-1907.

[3]张宇晴,邹学森,王勋松,等.肝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01-902.

[4]陈湘平,唐正华,张裕华,等.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的手术切除[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5,14(2):87-89.

[5]朱正明,张小斌,朱培谦,等.肝脏体积变化与Child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9):39-41.

[6]杨甲梅,戴炳华.大肝癌手术切除术式的选择[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9,3(4):12-13.

[7]雷正明,黄丽辉,李秋,等.肝硬化病人的肝切除术[J].肝胆外科杂志,2005,13(6):418-419.

Child-Pugh 篇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肝硬化组内, 与上一级比较, ▲P<0.01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门诊及住院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8例, 男39例, 女19例, 年龄35~72岁, 平均54岁。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根据Child-pugh分级标准, A级24例, B级22例, C级12例, 患者均无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 未进行透析、输血, 未用血制品和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正常对照组32例, 男20例, 女12例, 年龄21~56岁, 肝功能正常, 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

1.2 标本采集:

所有患者清晨抽取静脉血2管, 一管分离血清检测血清胆碱酯酶 (CHE) 和前白蛋白 (PA) , 另一管注入血凝管1.8 m L, 立即混匀, 2500 g离心10 min, 检测凝血四项。

1.3 检测仪器及试剂:

采用南京英诺华DSA-4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 胆碱酯酶采用速率法, 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前白蛋白采用免疫比浊法, 试剂由英科新创 (厦门) 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北京赛科希德公司的SF-3000全自动血凝仪极其配套试剂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和纤维蛋白原 (FIB) 。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组建比较采用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的CHE、PA和对照组比较:

表1可见, 按Child-pugh分级A→B→C, CHE、PA逐渐降低, 各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肝硬化组内, C级与B级, C级、B级与A级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肝硬化组内, 与上一级比较, ▲P<0.01

2.2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的PT、APTT、TT、FIB和对照组比较:

表2可见, PT随Child-pugh分级逐渐延长,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PTT、TT随Child-pugh分级逐渐延长, 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FIB随Child-pugh分级逐渐降低, 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肝硬化组内, C级与B级、C级B级与A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胆碱酯酶是一种催化酰基胆碱的水解酶类, 分为两种, 一种为真性胆碱酯酶或乙酰胆酯酶, 另一种为假性胆碱酯酶或丁酰胆碱酯酶, 临床测定的胆碱酯酶即为该酶, 它主要由肝脏合成, 能反映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当肝细胞受损时, 肝细胞变性坏死, 导致胆碱酯酶合成减少, 因此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降低[3]。前白蛋白有肝脏合成, 相对分子质量小, 约为5.4万, 电泳速度快, 出现在白蛋白的前方, 半衰期很短, 约为12 h, 前白蛋白在体内代谢机制与白蛋白相似, 能较早反映肝细胞合成功能, 及早发现肝细胞受损情况及程度[4]。本文实验结果表明, 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 血清CHE活性和血清PA逐渐降低, 呈正相关, 按Child-pugh分级A→B→C, CHE、PA逐渐降低, 随肝硬化的病情加重而明显下降, 血清CHE和PA可作为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治疗、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

肝脏是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 在凝血与抗凝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肝硬化表现为大量肝细胞损伤和坏死, 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减少, 清除活化凝血因子的效率下降, 血小板数量和质量下降, 以及纤溶活性增强, 最终引起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紊乱。此时, 反映不同凝血因子活性的指标随之改变, PT、APTT、TT延长, FIB降低, 相关研究证实血浆凝血因子减少程度与肝脏受损程度呈正相关。PT反映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的含量或循环抗凝物质的存在, APTT是测定内源途径凝血因子Ⅷ、Ⅸ、Ⅺ、ⅩⅢ的活性指标, TT反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及肝素样物质多少的指标, 其延长表示纤溶活性亢进,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血液中类肝素物质增多。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 由于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更敏感, 所以, 肝硬化PT延长比APTT更显著。本实验结果, PT、APTT、TT随病情加重而显著延长, C级与A级、B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PT结果A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已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而APTT、TT结果A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显示PT在反映肝硬化程度上比APTT、TT敏感。FIB是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肝硬化患者由于血管内凝血因子消耗可导致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本实验结果, 按Child-pugh分级A→B→C, FIB逐渐降低, B级、C级与A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肝硬化患者检测CHE、PA和凝血四项, 能较全面反映患者肝脏损害的严重程度和凝血功能, 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和凝血四项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肝硬化患者58例, Child-pugh分级A级24例, B级22例, C级12例, 正常对照组32例。均检测血清胆碱酯酶 (CHE) 、前白蛋白 (PA) 、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凝血酶时间 (TT) 、和纤维蛋白原 (FIB) 。结果 按Child-pugh分级A→B→C, CHE、PA逐渐降低, 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PT、APTT、TT逐渐延长, PT A级、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APTT和TT的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FIB逐渐降低, B级、C级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检测CHE、PT、APTT、TT和FIB能较全面反应患者肝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凝血功能, 对其诊断、治疗和雨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肝硬化,胆碱酯酶,前白蛋白,凝血四项,Child-pugh分级

参考文献

[1]De Goede B, Klitise PJ, Lange JF, et al.Morbidity and mortality related to non-hepat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A systematic review[J].Best Prac Res Clin Gastreenterol, 2012, 26 (1) :47-59.

[2]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0, 8 (6) :324-329.

[3]孙桂珍, 李琴, 闵福援.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胆碱酯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分级临床价值的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27 (8) :509-510.

【Child-Pugh】推荐阅读:

上一篇:风险形势下一篇: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