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2024-10-13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精选11篇)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1

启发式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基本程序是: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检查反馈。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教师直接控制着教学过程, 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 能使学生迅速有效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较多信息。

回授式教学模式回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布置提纲———自学教材———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师生总结———练习巩固———自评反馈。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辅导的有效配合。

程序式教学模式程序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维建构———总结程序———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暴露和挖掘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途径、方法及过程, 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现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分析问题———猜测归纳———运用结论。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 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收集处理有关信息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景式教学模式情景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参与活动———讨论升华———总结转化。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教学情景的创设,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及对学生进行个性熏陶和人格培养。

多媒体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媒体设计———课堂引导———媒体演示———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来传递教学信息, 以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一种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2

绥江县会仪中学 戴兴玲 电话(***)邮编657702 【摘要】“教”与“学”的问题是普通学校教育问题中的主旋律,也是课程改革中的主要篇章。从课程改革所走过的历史步伐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已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之一,它的变革呼唤着教师“教”的转变。在“教”的活动中,教学模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规定了学生“学”的方式,影响着“学”的结果和“教”的效果。所以,音乐课堂教学要以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目标出发,本论文主要从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音乐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音乐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音乐课堂 课程改革 学习方式 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将目光投注到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 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如何把握好、实践好新课程理念呢?

一、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1、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以美育为基本属性的音乐学科,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与其他学科有着显著的区别,那就是淡化教育活动中那种赤裸裸的知识传递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并视这种活动本身为教育目的之一。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由于受传统学科教育体系的影响,音乐教学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诸如从乐谱和音符人手的识谱训练,从时值出发的节奏训练,着眼于音程、和弦的听觉训练等等。这种理性的、枯燥的机械操练,不可能使学生产生审美体验,学生厌烦这类学习是必然的。正确的途径应该把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审美感知和审美发现的过程。

2、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发兴趣、愉悦审美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能够给人以愉悦,以享受。音乐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能给人以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技术教育,导致音乐教学既枯燥乏味又缺乏艺术性,致使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音乐教学的全过程,2 应是一种自觉的审美体验过程,只有在长期的、反复的美感发生和发展中音乐教育才会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意向,形成审美情操,从而使人格得到完善。作为音乐老师我们应该明确音乐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鼓励、培养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在音乐中享受快乐,并对音乐产生兴趣,让他们每次都带着浓浓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状态和愉悦体验。记得有一次布置学生写对音乐课的体会时,有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最盼望星期三,那有我最喜欢的音乐课,老师的微笑从身边走过,像一缕春风轻轻爱抚着花朵,像一阵雨露悄悄解开了疑惑,我们陶醉在迷人的音乐中,接受着美的熏陶„„”“原来音乐课也可以这样让我留恋,我对音乐本不怎么感兴趣,总认为自己缺少音乐细胞,而如今,我却在期盼着每个星期仅一次的那节属于我们的快乐课„„”,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激发兴趣,愉悦审美,这样的音乐课一定会受到喜欢音乐的高中生的欢迎。

3、鼓励音乐创造,重视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并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想像力

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 3 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 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关注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关注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首先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虽然,作为一个学科,音乐某些规律性东西需要向学生传授,但音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殊性质只能靠想像力去再创造。,那种传统的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师徒式教学方式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背道而驰、大相径庭。而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则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

二、高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原则

1、情感性原则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给人的情感移入比其他艺术更直接、更强烈、更能深入人的感情世界。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音乐美,即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音乐教育的特质就是情感审美。因此,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情感教育。情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审美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全身心投入情感的体验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 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使之产生共鸣,激发其情感动力。只有当教师把真情实感倾注到音乐之中,才能感染学生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之中,从而进入学习音乐的最佳状态。因此,音乐教学要牢牢抓住情感因素,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并不断提高学生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

2、体验性原则

审美不能依靠灌输,艺术不能容忍说教。所以,音乐教学要尊重学生以自己体验的方式学习音乐,要关注、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而且不要总是试图诠释音乐,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应以描述性为主,目的是创设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体验。良好的音乐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包括音乐鉴赏活动、音乐表现活动、音乐创造活动等,同时在相关的活动中融进音乐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中增强对音乐文化的了解。

3、愉悦性原则

音乐教学的愉悦性是审美教育发生情感体验和优化效应的心理机制。当学生处于愉悦状态的时候,“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这就是所谓“乐(音乐)即是乐(快乐)”的道理。音乐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

三、高中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是教师上课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实施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创造了较大的空间,以便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1.教学目标的构建

音乐课的目标是依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设计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放在目标的首位,其他依次排列,三个层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完整的体现了对人的音乐素养的培养。(1)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有的教师往往把“目的”、“任务”当成“目标”,导致把一堂课的目标也要写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等,这些对的不明、错的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目标大而空,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评价的价值和具体的指导意义。可见,行为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表现程度要达到通过对某课的学习,能正确把握类似歌曲的演唱风格,进行同类歌曲的演唱。(2)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音乐课堂教学目标的首位

由于音乐课程的性质和价值决定的。音乐课属于美育的范畴,是 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对于音乐课来说,其教育效应主要不在于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是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震惊、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根本机制,在于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从教育目标来说,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第一位的。

2、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比如,音乐本来就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结果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操练,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改变音乐的这种教学状况,更好地把握音乐教学中的重难点呢?

(1)贯通审美意识,突出学科特点

音乐教学从根本上说是艺术的审美教育,而不是纯粹的技能训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教育。因此,音乐教育应该是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享受成功的满足,获得审美愉悦体验,进而使学生喜爱音乐,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要使他们了解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7 潜移默化地促进他们素质并能全面提高。音乐教学必须牢牢抓住审美感受这根主线。

(2)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重点的具体做法要因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而定,不存在固定的模式,设计教学过程时,应围绕重点来进行,以体验为主,通过演唱、演奏、表演、表现等便于学生参与的活动,来突出重点。根据教学原理和学生心理状态,突破难点的方法一般多采用分散难点或先扫清障碍,集中解决难点,以保证重点知识的学习。如将理论问题具体化,分出层次,由浅人深,由感性到理性;对—抽象内容形象化,使之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水平;对于多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的难点,可突出主要因素并降低非主要因素的难度,或者将多个因素分散,各个击破;对于知识跨度大的,可用有关的“中介”知识作铺垫;对容易混淆的内容,可利用横向比较,找出相近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区别与联系。

3、音乐课堂教法建议

(1)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机地融入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中。在音乐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问题上,常有些不正确的观点与做法:将识谱、歌唱、奏乐等音乐知识技能教学视为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的标尺;反之,片面理解音乐课程教学的人文性,略识谱、歌唱、奏乐等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应该说,上述两种 8 观点都是有所偏颇的。前者过于突出了音乐学科知识技能教学,忽略了音乐课程的审美教育的根本目标。后者则忽略了音乐知识与技能本身就是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中学生基础教育性质的基本要素这一学科事实。因此,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将音乐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渗透于多元音乐文化教学之中,贯通于各个教学环节之间。此外,教师在教授乐理知识以及进行识谱、歌唱、奏乐训练时,有必要创造一个与教学单元主题相符的音乐风格与情感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情感状态中学习识谱,学习基本的歌唱与奏乐的技巧。

(2)音乐学习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利用多种途径与方式构建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欣赏体验音乐时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迅速地感染上音乐作品的情绪色彩。如让学生在教室的墙壁上挂了几幅中国的山水画和琵琶、笛子、箫、二胡等一些民族乐器,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室里进行话剧表演等。这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见,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媒介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好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增进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从而得到更高的审美享受。

(3)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显其重要性。新课改下的教学方法有:发式谈话、演唱、演奏、表演、模仿、讨论、交流、领悟、尝试、识别、体验、感受、、图片演示、幻灯演示、影视及多种媒体演示等。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条件等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

四、音乐学科课堂教学评价

要建立一个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评价体系,就要进行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效果的评判,它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信息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做出客观的判断。所以,音乐课程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有: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

新课标规定音乐课程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和老师这两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如: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育思想、业务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效果、教学业绩(含课外音乐活动)及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等。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讲解、知识的传授为主的观点,提倡、坚持以师生的共同感受、体验、表现、创造、相互的情感交流,主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自觉地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提高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总之,音乐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要求的,符合新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因此,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探究式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 陈亭而.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 陈晓青.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音乐教学的体会[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12)

[3]陈帼国.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08(10)

[4]音乐学科教育学》曹理等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5]《音乐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办,敬谱主编.中国音乐教育(2001-2003)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7]国,吴斌主编.200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9]等主编.200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

[10]共和国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1]孙卫民.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的“体验式学习”[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4)

[12]魏丹娇,陈志敏.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策略[J].教育广角,2010,(11)

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和暴露出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是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在学习动机中,48.28%的学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说是“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16.26%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8.23%的学生选择“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只有8.87%的学生选择“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带有明显功利主义。调查中,关于“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时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你会怎样做”,有48.28%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

(2)、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

调查表明,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调查中,关于“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中,有31.53%的学生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12.32%的学生表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等”。在问到用非正当手段能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会采用吗?有30.05%的学生表示“可能会”。而 对于“面临生活困境而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钱财”的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有9.85%的学生表示“赞成,我也可能这样做”。调查还显示,目前少数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如在问到:你是不是一个“做错了事勇于承担,绝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25.62%的学生“视情况而定”,4.93%的学生回答“不是”。这些数据表明了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制约了道德水准整体提升。调查还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在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看法调查中,55.67%的学生认为“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好”,11.33%的学生认为“完全认同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治理缺乏信心”。

(3)、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

3、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特质。它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

二是家庭因素。中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很大的。三是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显得更有优势。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培养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且学校教育有专业的老师,科学的教材并在学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集中、系统的进行,因此更具有科学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有新的要求,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的需求,学校与家庭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更灵敏,而且也能更及时地把握方向,更新内容,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

四是社会心理因素。当代中学生时刻受着各种大、小气候的影响。这种种大、小气候主要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影响。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渠道便利畅通,每天都沐浴在信息之雨中。而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舆论来传播的,因此大众传媒和舆论已经成了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 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是眼睛却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着社会,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的品行。

3、校风、班风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良好的校风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如同适宜的水温条件对于正在萌芽的种子一样重要。另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等等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度过,因此班级是他们的主要的活动空间,班风对他们当然也很重要。

4、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包括同龄朋友和同学。美国心理学家阿希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就与该群体融为一体了。当他独自一人时,他可以以一种十分冷静和明朗的态度看待某一事物,但是,一旦置身于某一群体而且该群体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时,他就不再单独地依赖自己的判断看待事物了。实践也证明,从众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朋友圈或其他同龄群体里,群体取向的压力是相当明显的,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孤立于群体而独行。

中学阶段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基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一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误和欠缺,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缺憾,并给社

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对策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也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制定和实施好德育工作的方案:

1、加大新课改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课堂教学应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注意 17 密切联系实际;要遵循学生认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和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另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学校尽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如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入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者再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德育具有实践性,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全面 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既极大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又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4、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环境。一是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管理力度,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二是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

军的作用,开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育活动。三是要加强校园内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的功能,如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四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3

一、复旧引新、激趣设疑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或实际问题,认真研究每一节课的引入;精心创设数学情境;采用问题提出、复旧引新、故事设疑等手法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为新课题的导入辅路搭桥,进而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目的是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乘方”时,由于乘方的概念较抽象,大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师用故事激趣,激活学生思维。可以向学生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聪明的大臣,他发明了国际象棋,于是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这个大臣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米,16粒米,32粒米,一直到第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没有这么多米!”其实,这个数字很惊人,以100粒米/克计算,约为1844.67亿吨米。

故事一讲完,同学们的兴趣被激活了,这样,教师就水到渠成地提出课题——有理数乘方。

二、讨论辨析、合作交流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要把学生培养成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之人’,教师必须善于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中学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合作探究性学习,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需要把学生分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小组,进行角色表演、游戏、手工制作、完成项目、讨论、辩论等。同时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精心设计一些每人“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实”的数学问题,建立模型,然后充分发扬民主,积极鼓励学生对于给出的模型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看法;并与同伴讨论交流,进而生成新的问题。对于同学们在自学中存在的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的重、难点,教师一般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予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思路,让全班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

三、动手实践、形成结论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激趣之后,应尽量让学生做一做,动手操作,从中探索发现规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數学》“日历中的方程”一课时,在做的环节上,可让学生两人一组做下面的游戏:1.在各自准备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横行(或竖列)上相邻的4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的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几个数。2.如果用正方形所圈出的4个数的和是76,这4天分别是几号·最后师生共同形成这样的结论:利用《日历》中相邻两数的排列规律,我们可以解决在日历中,已知任意几个相邻数的和,求这几个数的实际问题。

四、随堂练习、查漏补缺

该环节的目的是运用所得到的公理、定理、公式等来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通过练习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练什么、怎样练、何时练,是很有讲究的,因此,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练习题,尽可能让学生主动参与,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其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给出练习题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查漏补缺或由教师提问学生板演的形式进行练习、查漏。

五、回味新知、总结反思

数学教师要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同时,总结各种现象背后的理念、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达到强化探求意识,满足好奇、好胜心理,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培养学生的聚敛思维,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回味(反思),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维,在归纳总结和评价中,获得普遍性、一般性的真知。

上述五个环节在教学中不是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五个环节的顺序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篇4

一、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把学生的思维收拢, 是课堂收获高效教学质量的保证。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分导入情境和授课情境。导入情境的内容可以和授课相关, 也可以相对独立, 但无处不渗透着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 课前一则生动的材料, 学生感知印象深刻, 对学生来讲, 这种教益是非强制下的一种新体验, 心情如何不兴奋?精力如何不专注?如果再搞“挤牙膏式”的教学, 学生不搞“暴动”算是给老师面子了:因为他们的思维让你给弄凝固了。我们如果将这些教师也不愿直面的东西, 能通过形象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出来, 让学生走入情境, 到时恐怕你会不得不担心将如何重新分配这40分钟时间了。学生毕竟是孩子, 我们不能违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情境教学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而且活跃了思维, 拓展了视野, 实现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二、赏识教育, 体验共享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遗毒的积淀, 至今仍在我们现代教育理念中占据一席之地。“棍棒教育”, 在教育科学不甚发达、只追求某种单纯的动机时, 或许曾经有过它特有的功效。而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今天, “冷漠式”教育理论没有了市场。因为惩罚和指责不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且会抑制学生创新的萌芽。一棵树苗在正常情况下如果自然发展, 它可能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而人为“修剪”后成为盆景, 尽管也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但毕竟是迎合部分人的审美需要, 而不能成为它根本意义上的栋梁之材。合理适当利用激励性评价策略, 支持学生求新、求异、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收获新体验、新感知。只要可能, 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创新, 都应设法表扬、肯定、颂扬。用赏识的眼光去感受他们的成功体验。在经验共享的氛围中, 让学生得到最大的满足和快乐, 老师也得到心理上的愉悦。对学生发出的质疑, 即使是大逆不道的问难, 也要用赏识的心愿和目光接受它, 不要“一棍子打死”。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的力量”。语文的教与学, 应是一种对艺术的欣赏和体验。什么叫艺术?艺术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保护学生对艺术那种独特体验的权利。

三、放弃权威, 合理讨论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有赖于教师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我们应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从而使他们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气氛中充分开展认识活动。放弃权威思想是建立民主宽容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

过去的语文教育, 我们的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学生的精神自由。在师生关系上, 一些善良的老师受僵化教育模式的左右, 往往是不知不觉的, 甚至是“好心”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答案只有唯一的, 教材上是这么规定的, 考试就是这样考的……更令人不安的是学生对此已是从容不迫, 理所当然, 这种惟命是从的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只是模式下的没有生命力的模具。只是知识的再现与遗传。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以考试分数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质量观, 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打破师生不平等关系,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老师要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放弃权威思想, 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 在学习上有选择的机会, 鼓励与众不同的质疑, 在课堂上教师要引进讨论机制, 鼓励学生合理讨论, 允许“百花齐放”, 这样, 推迟了判断, 学生有了讨论思考的时间, 让学生在合理的讨论中, 使思维得到拓展, 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起到的是组织、引导、控制以及解答疑难的作用。坚决废止“一言堂”的作风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民主的学习环境。

四、布置作业, 力求创新

必须创造性布置作业, 尤其是对阅读和写作类的语文作业更应如此。如何做到创造性地布置语文作业呢?前提是克服过去那种布置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而应根据学生和学科特点布置适时适量的自主型作业, 不布置那种超时超量的机械重复型作业;布置那种分层次型作业, 不布置惩罚性作业;布置养成性作业, 不布置随意性作业;布置实践型作业, 不布置节日型作业。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5

【关键词】新课标 导学 探究 质疑 教学模式

夸美纽斯说过“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下面就以我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变革为例,阐述一下语文课堂教学变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以期使变革寻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

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从宏观来看,任何一个时代,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都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所需的知识、以及比知识更为高级和重要的智慧,而这个智慧一方面要延续以前时代的某种习惯,另一方面又带有新时代的特征。新课标的颁布,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观念,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质的发展。从微观来看,高、初中新课程,可以从四层面去对比。第一个层面,就是从知识层面上对比;第二个层面,学习方法方法上对比;第三个层面,就是思维层面;第四个层面,科学探究对高初中能力要求的层面。在每个层面的对比上,高中比初中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探索一种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对于衔接初、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二、“导学—探究—质疑”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导学—探究—质疑”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语文导学提纲,做到课前把握学习重点,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在探究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质疑思维主导下,获得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知识、实践和感悟,是学习的三个层次。传统课堂教育模式只侧重知识的传递;新课堂教学模式侧重感悟方式,上下统合,三个层次协同学习。之所以必须如此,是因为无论是工作、生活的环境,还是未来的阅读材料,以传输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无法培养学生驾驭极大的信息量,无法跨越更广泛的领域,无法快速甄别信息,无法解读新的文本。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对自己和他人都有高度的了悟,以保证终生目标的“达成”、合作的效率、以及对文本的创造性解读,这些智慧和能力是无法通过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获得的。而“导学—探究—质疑”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感悟中思考并利用知识,并最终实现知识的创新。

三、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

1.导学机制的生成

导学机制的生成,主要在于导学提纲的编制。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导学提纲的研制是很讲究的。现在每所学校基本上都有每周一次的备课组集体备课,利用集体备课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导学提纲的编制及人员安排。集体备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导学提纲的编制:

(1)备课组长收集上一周导学提纲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教学提纲。主要是针对导学提纲的选材是否有趣味性,能否真正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问题设置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规律,等等。从大方向到小问题都进行研究,以期导学提纲能真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真正成为老师教学的得力助手。

(2)探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集体备教材、教法,突破教学重难点。这样以便于导学提纲能够抓住教材重难点,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及问题的有效设置。

(3)研制导学提纲。大家通过讨论,针对不同文体,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确定导学提纲的组成部分及内容。集体收集材料,组织内容编排,最终形成提纲。导学提纲编制的一般原则是:趣味性、知识性、预设性、检测性、探究性。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预习思考、基础检测、拓展探究几个部分,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做机动调整。

2.探究契机的把握及效果检测机制的确立

所有知识、方法、概念、规律等,都会有值得探究的地方,语文课堂探究的契机把握最显课堂教学目标完成的效果。所有探究都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并产生疑惑的基础上的。探究契机其实就是当学生出现疑问时,课堂就是学生展示问题,教师引导探究,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上教师所有的问题预设,以及重难点的确立都应该建立在充分掌握学情和把握知识的关键点上。导学问题的反馈、学生自己思考产生的疑惑、教师需要强调的重难点都是探究的主体。所以,契机的出现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生的反应和教师教学要点的变化自然显现的。探究的方式有很多种,学生自学中的自我钻研,结合资料或课本解读,同学之间的讨论,聆听教师的讲解,等等。要检测一节课的探究效果,关键在于学生生成问题的多少,探究程度的深浅,学生能力提高多少,知识掌握多少。真正的课堂探究应该是充满激情和热烈的讨论氛围,师生互动合理,学生收获丰富。通过学生发言的踊跃性、问题解答的深入性和创造性,可以检测整节课的探究效果,并发现学生思维上的亮点和认识误区,为教师的引导、评价做好准备。

探究问题的预设,将对老师的个人的知识储备提出挑战,探究的组织和引导,将凸显现教师的驾驭能力。课堂上,教师要随机应变,让探究既不流于形式,又不难度过大,让探究真正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对课堂探究效果的主动检测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所在。

3.质疑的界定和培养学生思维力的目标

所谓质疑,从狭义上说就是学生提出疑问,以求解决。广义上的质疑,是指在对原有问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学生主动探寻知识内在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并由此引发的学生对知识的创造性使用上引出疑问,从而创造知识。而后者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即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拓展知识,使学生在未来面对陌生问题时,能够依靠自己的思考最终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课堂上必须注重学生思维力的培养,让学生做一个能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思维力培养的问题要具体化,细致化。为了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导学提纲上要有明确的方法陈述或问题设置,教师可以针对自己班级的教学实际,把延伸拓展性问题明确到教案,并在教学反思中進行效果跟踪检测。

(2)课堂拒绝讲死知识、传授死方法。针对一些有技巧性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注意点拨方式,积极利用契机,培养学生。一定要有耐心,给学生一思考的时间。不能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一定要有实效。我认为,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3)组内磨课,提高老师课堂设问和引导的能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设问和引导有直接关系。教师带的班级数也不少,一定不能在所有班级所讲内容、教授过程完全一致,应该要求自己一节要比一节有所进步,这样才能有所提高。新教材改革和新课标,为我们老师磨课提出了必然的要求。我们只有在磨课的过程中,才能真正领悟新课标的内涵。

(4)检测到位,汇总学生质疑的问题,积极寻找能力开发的盲点。对于预设问题,能否实现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与开发,必须及时通过一定方式和方法进行反馈,并以此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的课堂教学需要达成对个性问题及思维方式的深度认识,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能够不断促进教师自身各方面能力的进步。正如孔子所言的“教学相长”。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师生之间的对话才能取得实效。寻找适当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就能实现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革新。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6

一、创设适宜情境, 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问题, 又反过来服务于实际问题.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要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主动地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采用不切实际的数学问题, 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 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让学生感到在生活中数学无处不有, 处处有数学, 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思维达到兴奋点, 才能带着快乐、愉悦的心情去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时, 学生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习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发出来, 成为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提供问题平台, 让学生自主交流与探索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 学习数学也就没有动力.教学目标的实施, 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实现.教师在教学中, 要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 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认真分析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得出结论.教学实践中, 我们注意到, 在很多情况下, 正是由于问题或困难的存在才使得合作学习显得更为必要.探究知识奥秘、探寻事物真相, 是学生内在探究潜能的表现.没有问题就寻找问题, 鼓励学生相互探索交流, 让学生自己体验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 从而把书本知识变为自己理解的知识, 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更新理念转变教学方法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新课标指出, 学生是课堂主体,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 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一切教师的活动必须为学生服务.一节课高效与否, 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 而不是教师教得完不完整, 讲得精彩不精彩.所以要实现高效必须摈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法.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 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 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四、提倡合作, 营造融洽愉悦的课堂气氛

合作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如果没有求异思维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 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 那么所掌握的知识很难真正理解和巩固.高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合作、共赢的课堂学习环境, 激发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内在的心理需求,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自主表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构筑新型师生关系, 加大与学生的感情沟通

学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关注和善待每个学生, 做他们关怀体贴的朋友, 做他们心灵智慧引路人.在言行上应该给予每个学生关心和鼓励, 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 对于学生的进步, 要不失时机给予认可和赞赏.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从喜欢老师转为喜欢数学这门课,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六、多媒体的恰当应用, 是高效课堂的辅助形式

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也深深地影响教育教学的发展.众所周知,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许多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貌似单调枯燥的书本知识, 借助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先进技术, 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 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它创造了一个多角度、多层次、主体化的教学信息空间, 极大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七、注重归纳总结, 培养学生善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数学学科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发展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 学生反思性数学能力的培养是“学会学习”的需要,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学生精益求精的良好学习习惯.

对新课标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索 篇7

误区一:以“满堂问”代表“探究发现的过程”

新的课改理念为我们的课堂结构和形式带来了较大的变化, 老师们也试图彻底转变自己上课的风格, 由“主讲人”变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 虽然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但往往却成了教师问、学生答的一问一答式, 几乎整堂课就是由一些问题组成的。同时, 问题的设计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提问的随意性大, 这种问答式的课堂既忽略了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点拨讲解, 又占据了学生探究发现与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时间及空间。

《新课标》说: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课堂上结合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 应尽量组织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 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主导者角色, 围绕活动进行“艺术的问”, 提问应达到四方面要求:⑴提问要有趣味性,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⑵提问要有针对性, 具有引人入胜的悬念;⑶提问要有梯度, 具有过渡性;⑷提问要抓住时机, 给学生留下思考、交流的时间。只有这种以问题为导向, 以活动为主线的课堂教学, 才能真正反映出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

误区二:以“热烈的小组合作交流”掩盖“严密的逻辑推理”

在课堂中常常看到老师们已彻底改变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必不可少的学习活动, 学生敢讲能讲, 气氛很是热烈, 但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只说不做, 解释问题缺乏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只表扬不引导, 给学生留下疑难甚至误导, 小组合作只讲形式, 没有具体的分工与讨论的主题, 同学之间的交流没能形成统一观点, 更没有对各自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 鲜活的情境引入唤起了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这时, 教师就要活跃气氛的这种把握要有一个度, 做到活而不乱, 动而有序。为了在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应特别注意以下四点:⑴小组合作时要对成员合理分工, 分析、思考的问题指向要明确;⑵对小组合作的情况适时关注并予以一定的帮助;⑶要求学生在既动脑也动手的前提下, 得出合理的结论, 并指导他们正确解释结论的合理性;⑷及时就小组合作、交流中的错误加以分析, 并明确纠错的方法。

误区三:以“少讲”取代“精讲”

课堂上热热闹闹, 教师少讲一些, 学生多表演一些, 似乎成了新课标下的课堂一景, 于是, 老师对教材挖掘不深, 缺乏资料收集, 例题少讲了, 提出几个问题仅让学生自学或讨论就算了事, 结果学生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解题时, 过程混乱, 方法不当。

为了确保学生有充足的自学与探究的时间, 教学更应研究“讲”的策略:画龙点睛地讲, 启发性地讲, 点拨性地讲。应该做到凡是学生能自主展开或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 教师不参与, 只在“导”和“点拨”上下工夫, 讲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主要就四方面适当“精讲”:⑴讲引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⑵讲重点——突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之处;⑶讲难点——扫清学生的思维障碍;⑷讲关键——明确解题的依据和方法步骤。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8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模式,改革

一、素质教育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传统教学模式只有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要素,许多地理教师已经习惯并沿袭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参”设计教学程序,依据教材设计教学内容,依据经验设计教学方法,依据现有资料设计作业。按照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固定程序进行。这种传统的、封闭式、固定化的地理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听取教师的知识传授,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它的最大缺陷在于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二、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方式及其特点

新课程下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建立新型的全方位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所谓新型的全方位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在充分了解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情、意、行,设计合理的课堂结构,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既注重教法的研究,又注重学法的指导,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重视学生参与,强调主动运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参与课堂,这样学生可以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地理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所以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判断一个教师的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凭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因此,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模式正是适应地理课堂改革这一大趋势的客观要求。其实施步骤如下:

1. 引导阅读,归纳整理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地理教材大量的文字、图表、照片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信息。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阅读部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对全课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全面的系统把握。

2. 尝试探究,鼓励质疑

传统观点认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主要靠教师的“灌输”,因而以往学生很大程度上都是被动的学习。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则采取“探究式学习”,其特点在于,它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强调知识的迁移运用。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答案要多方面、多层次鼓励评价,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创新训练,主动运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重视课堂的检测反馈练习,提高训练的质量。练习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重视双基的基础上,侧重对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知识运用不灵活的现象,突出变式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9

有位教育家说过:播种一个信念, 收获一个行动, 养成一个习惯, 铸造一种品格, 塑造一种性格, 培养一个人才。在这一思想的启发下, 我们主要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树立师生的教学信念, 实施科学的教学行动, 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 塑造健康的教学品格, 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达到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教师的敬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六环节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1. 导

这一环节是对整个课堂教育的开始, 它包含了两层意思, 一是用简短的教育故事、名言警句、名人成长的经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学习品德和学习习惯教育, 使学生从中懂得一些道理;二是通过新旧知识的衔接对本节新课的引导,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自学要求。

2. 读

教师在提出教学目标的同时, 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 (一般为8~10分钟) 按自学要求阅读课文内容, 其中包括:读课文、读例题、读注释、做练习、做实验、做阅读记号。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教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 为下一步深化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3. 问

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 (一般以6人为一组) , 在组长的组织下让学生互相问, 问学会了什么, 问没有读懂的问题, 在这里体现了“兵教兵”的军事思想;其次是学生问老师, 请求老师解答自已不懂的问题;最后是教师设置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提问学生,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

4. 讲

这一过程是在问的基础上由学会的学生讲老师提出的关键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作出评价归纳。

5. 练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预先准备好概念题、应用题、拓展题三种类型的题目, 通过板书演示、教师评价、同桌互评的形式让学生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6. 测

这一过程是对整节课的检测, 利用幻灯、小黑板、多媒体等形式出示检测题, 一般以10分钟的时问, 以6人为一小组, 由组长负责评价.完全正确的打A, 有一个问题不对的打B, 有两个问题不对的打C, 并由组长记入测试统计卡中, 最后教师口头统计测试结果。

三、“六环节”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

要求教师从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从教材的表演者转化为教学研究者, 从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化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在上课时做到: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互教、让学生总结、让学生动手。使学生能记笔记, 能通过自学解决问题, 能动手、动口、动脑、能独立总结规律, 能和同伴互教互学.能完成当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四、对“六环节”教学模式的体会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自觉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的理念, 可见, 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的教不能代表学生的学, 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我校开展的“六环节”教学, 就是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出发, 进行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教学形式, 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尝试, 就如何利用“六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几点体会。

1. 在备课中体会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一切教学手段, 都应为学生服务, 使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参与。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学习的兴趣, 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 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 孔子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地学习, 关键在于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比如, 抓住导入环节, 设下悬念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用开放性问题引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较快的进入新的学习情景, 贴切恰当的设问, 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提出非常有份量的问题, 从而达到了知识的升华, 促进学生探索,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2. 加强学法指导, 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 改进课堂教学, 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 更要指导学生会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

(1) 教学生会“读一读”

在课堂上学生能根据教师的自学指导看教材, 通过读一读、划一划、算一算、想一想等方法, 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 逐步学会归纳整理, 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 让学生“问一问”, 在教学中, 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难以掌握的内容, 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 鼓励学生去讲, 并通过学生之问的讨论, 师生之间的互问, 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以达到融会贯通。

(3) 带动学生“做一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验中得出结论, 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4) 引导学生“想一想”

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想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解法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想象。

(5) 规定学生“测一测”

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一定的题目, 检查本节学习的效果, 并将检测结果用A、B、C三个标准评价, 以便学生了解学情, 通过横、纵比较,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 发展学习能力, 让学生学有创造性

“六环节”教学法, 不但使学生学会学习, (下转第109页) (上接第106页) 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首先, 课前的教育故事, 能使学生每节课前都能接受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学习品德培养, 真正把成才教育渗透到课堂的每时每刻, 长此以往, 一定会培养出综合素质、生活能力强的一代新人。

其次, 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依据学生思维规律, 提出恰当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 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最后, 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重视发散思维, 教师精选一些典型问题,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大胆猜想、探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 六环节教学模式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较为实用、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师自觉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教法, 真正充当导演角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们将继续实践, 不断总结, 把“六环节”教学法用好用活。

摘要:六环节教学模式是实施新课标的一个较为实用、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 它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师自觉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教法, 真正充当导演角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课标下课堂模式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200—0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脉博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及适应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不断获取和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质。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要求在新课程中的学习应以探究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生物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作为发现科学事实,揭示科学规律的过程和方法,在科学教育中有重要意义。”按新课标要求,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教学活动将更多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观察、实验、讨论、调查、交流,在活动中去体验、去领悟、去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实现自我发展。但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仍然十分严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因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此,我通过近三年来高中生物新课标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下列几点,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备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换位思考

高中生物新课标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作为教师,我先进入探究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过程就成为一种探究过程。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这样的备课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探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摸索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的探究过程。

在备课中,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再组织相关的信息资料,并使探究教学在课堂中切实可行。备课过程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自主程度,应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造的发展过程。(2)根据实际情况,陈述性知识采取部分探究,实质性知识、策略性知识采取完整探究方式。(3)具体探究方式可分问题驱动式探究、互动小组式探究、实验探究等方式。

在备课时应特别注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的活动过程,而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学会认识,学会合作。所以,教师必须关注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将教师组织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对比,看看教学活动的安排是否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法是否在学法的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生长素发现”一节教学中实施“互动小组式探究”过程的片断。

激素产生部位探究。

创设情景:玉米幼苗一出土,单侧光会先照到胚芽鞘。这样看来,激素可能会在胚芽鞘。那么用什么实验可以证明,向光性与外面的胚芽鞘确实有重要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再请其中一组派代表发言)。

当学生回答正确后,再创设情景:上面实验剥去的是近乎全部的胚芽鞘,范围太大了,因此进一步探讨:向光性与胚芽鞘的哪个部位有关?尖端,还是在尖端下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假设?

这样,通过创设铺垫的问题情景,学生一般能从问题出发,通过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等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联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导课: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问题意识

探究性教学的引导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探究性兴趣,同时也要符合生物学科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进而形成问题意识。

如在“细胞呼吸“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创设了一个葡萄糖燃烧的情景,用酒精灯给葡萄糖加热,使其燃烧,让学生感受到葡萄糖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葡萄糖作为有机物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的过程与体内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过程的异同点等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进行活动,促使学生在好奇与思考中获得知识,并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给学生表现观点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给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的机会,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加以引导,给学生反思和修正的机会。这样,在自由、民主和信任的学习环境里,学生就会认真观察,积极思维,提出问题,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形成问题意识的目的。

三、设问: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设计课堂提问,要寓于启发性,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标原则,从而达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也缺乏学习的动力。因此,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问题”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问题的设计应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为起点,再逐步深入,引导他们探究未知的世界。

如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节教学中,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及深,层层推进。第一个问题:“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与茎背地生长,说明根和茎局部的生长情况是怎样的”?对这个问题学生通过对照茎的向光性生长可轻松地推测到是由于植物向地侧和背地侧生长程度不同造成的。紧接着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因;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实例;……问题环环相扣,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引出下一个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再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就感,使学生成为快乐的体验者。

四、调控:使课堂教学在探究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现在,很多学校仍是大班制授课,要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并使其完全按照预定轨道进行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动脑筋、想方法创造条件,充分利用当地各种条件和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切实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差异互补的机会,如小组形式,组长与组员的角色轮流互换,学期结束重新编排。

同时,在课堂上,只要自主探究的“主道”能正常运作就行。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自主探究”,但自主并非放任自流,在教学时还需及时进行调控,做到收放自如。要鼓励学生自由、准确地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学会与他人沟通;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见解。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给予鼓励,即使是学生的答案偏离目标,也不要给予绝对的否定,有时可让其带到课外讨论。

课堂进行调控的宗旨在于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在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开展生→生、生→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合作与创造,尊重与思考,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精神。

五、总结:归纳与思维发散。

课堂总结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生物知识,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既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起到辐射思维的作用。

无论用何种方式进行課堂总结,都应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总结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当然,要在学生自己先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引导、总结得出结论。对结论的解释,不要绝对化,要留有探究的空间。课后布置的思考题要具有开放性,布置的练习作业要具有多样性,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实际背景中,用课内得到的结论去解释实际问题,解决后续知识,完成实践→认识→具体实践的认识飞跃。

总之,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识、能力、个性的发展,以至完善人格的形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由于学生是通过自己主动钻研,与同学的合作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而得到“学习是快乐的”的体验,才会建立起终身学习的愿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Z],2003-04.

[2]汪忠.生物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天宝.论主体性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6.

新课标下的课堂创设 篇11

一、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

许多教师虽然响应了多年新课标改革, 但连什么是真正的新课标都弄不清楚, 对于这一部分教师来说, 新课改沦为一句空话, 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所以需要从根本上了解什么是新课标。所谓新课标就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的社会教育形式与教育要求而制定的新课程教育标准, 目的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 能为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奉献力量的新型人才。方法是必须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身心发展, 以及每个学科自身的特点, 利用探索、合作、民主、自主、平等的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 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变痛苦的学习为快乐的学习, 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效率。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先生”, 而是需要掌握高超教学艺术的“导演”;学生不再是只是长着耳朵的“观众”, 而是学习的主角。学习主要是学生的事情,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所以, 作为农村的教师尤其要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改变自己的思想, 再着力于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因此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法, 从一些先进的学校多取经, 多学习, 然后从模仿开始, 逐步地去探索适合自己的方法与模式, 是一种很不错的学习方式。我们要经常性地到一些教学模式比较成功的学校学习先进经验, 再加上自己悉心学习, 一定会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经常性地请一些教学能力比较强的老师到学校亲身示范, 然后再让本校的教师讲课, 让请来的教师进行指导, 或者大家一起进行教研, 各取所需, 共同提高。相信经过这样一些有力的新措施, 定会使整个学校的教师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认真贯彻新课标要求, 用心设计备课教学环节

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先决条件, 是教学行为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 备课应该算是一种艺术。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教学也是如此, 一名教师在讲堂上精彩的表现, 得益于课前精心的准备, 更是一名教师自身素质的体现。如果没有课前尽心尽力的准备工作, 就不会有好的表现;如果没有平时良好的素质训练, 就不会在讲台上当一名好“导演”。备课首先要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然后初步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步骤, 再根据步骤设计每个步骤所需的微细环节。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设计的环节是否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备好课后,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随机应变, 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事先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情况。在面对一些突然发生的情况时, 要沉着冷静, 多向一些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随着经验的积累应对这些就会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课后养成总结经验的好习惯

有一个小故事说:父亲让自己的傻孩子拿着醋瓶去打醋, 结果孩子在进门口的时候, 被门口的石头绊了跟头, 摔碎了瓶子, 洒了醋, 父亲让孩子重新拿瓶打醋, 结果孩子又在老地方摔了跟头, 洒了醋, 气得父亲重重地打了孩子一顿。那么这个故事所说的道理就是, 不注意总结经验, 不吸取教训, 就会办不好事情。作为教师就更不应该犯同样的错误, 每一堂课总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课后要学会总结不足, 并且予以改正;每一堂课有成功地方, 也要总结, 继续发扬。只有在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改正当中, 才会取得教学方面的进步。所以养成勤于总结的好习惯, 是教学能力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在总结的时候, 可以自己总结, 也可以请同事帮忙进行总结, 给同事介绍自己的想法, 认真倾听同事的意见, 错的积极改正, 这是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只要坚持, 就一定会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良好的教研, 是教学得以成功的基础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是如果只是坚持自己的经验, 而不互相探讨, 那也只是一己之见, 犹如井底之蛙, 见识短浅, 不会提高。所以为了集思广益, 共同提高, 就应该多参与教研, 互相探讨, 各抒所见, 畅所欲言, 知无不言。在这种教研环境下, 新教师会学习很多自己不知道的经验教训, 老教师也学会了很多新出现的新思想和新方法。无数事实也已经证明, 好的教研确实是教师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础。只有重视教研活动, 参与教研活动, 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 学习别人的长处, 大家之间才会互有长进。

上一篇:Child-Pugh下一篇:实验室工作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