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精选12篇)
新课标下 篇1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深入, 教师在教学上采取了新的教育模式, 往往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需要, 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 鼓励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然而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器的使用, 让我们觉得把大量时间花在计算上, 是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 计算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表现, 尤其是口算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有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概念, 熟练地掌握各种计算法则,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全面科学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合理计算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如今, 我们绝大部分老师把学生计算上出现的错误, 归纳为“粗心”, 其实不然, 计算上的错误就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的体现。有的老师在分析试卷时, 对计算上的错误误认为是孩子的粗心, 这样孩子也不会引起注意, 下次又会犯同样得错误, 这难道是粗心吗?除此之外, 我们的学生由于书写方面的习惯差, 速度慢, 有时会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 例如:有的学生把“0”写成“6”、把“7”写成了“1”、把乘号写成加号, 在做题时有时会把加法当成减法算,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不是漏题, 就是步骤没有做完, 这样的错误往往令老师、家长都无可奈何, 只会谆谆告诫孩子要细心点、慢点。这样的呵斥总是以学生下一次的“粗心”而收场。
在计算时, 心理因素也是相当的重要。小学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 他们往往会被其他的事物所吸引, 当他们在同一时间内, 把注意力分配到多个对象上时, 往往会顾此失彼, 丢三落四。同时小学生的记忆同成年人比还有不足, 在计算时造成“遗忘性差错”。例如:在计算2 4×5他们也会不加思索说出24×5=100, 其实他们是把它错误的看成了25×4=100, 由于两个式子相似, 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
口算来源于生活, 只有将口算教学扎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从现实生活中吸取丰富的营养, 以儿童的视觉组织教学, 关注儿童独特的方法和口算习惯, 才能体现出它独特的魅力。根据以上因素, 我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采取了以下的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 用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
就拿西师版数学课本一年级下的实践活动“赶场”一课来说吧, 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生活情境“赶场”导入, 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表明, 学生对情景中的问题很感兴趣, 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此基础上, 我启发学生用心观察, 感受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探究算法的多样性, 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 引导相互间的理解,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众多方法进行比较、归类。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由于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只有通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训练, 才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口算习惯, 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此, 我利用课余时间, 举行了各种形式的口算比赛活动, 如:视算、听算、抢答、同桌比赛、小组比赛、师生角色互换等多种形式, 并每周评出一位“口算之星”, 以激励学生。
二、业余时间, 让家长引导孩子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利用开家长会给家长们谈了口算的重要性, 并告诉了他们怎样把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利用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 例如:乘车时, 可以数数车上有多少人, 到某个站下了多少人, 上了多少人, 现在又有多少人。还可以算算回家时, 你步行的速度等等。每个星期由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根据学习的效果评出“口算家庭”, 让孩子在生活中快乐的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同时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三、平时的训练课中, 注重口算技巧的传授
口算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计算, 口算中存在许许多多的技巧、方法、规律, 一个学生口算技巧越多越能体现这个学生的思维越活跃。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凑十法, 他们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一些属于他们自己的算法, 例如:9+9, 他们先把两个数都看成10, 然后再减去2。在中段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们凑整, 如:25×4=100, 125×8=1000, 他们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23×25他们看23里面有多少个4, 我可以知道23里面有5个4还余3, 从而就可以很快地知道23×25=575。在小学高段的时候, 我教会孩子们寻找运算中的规律、技巧。如1÷9=0.111……, 2÷9=0.222……, 3÷9=0.333……, ……, 8÷9=0.888……, 他们又在此基础上, 得出20÷9=2.222……, 32÷9=3.5 5 5……, 等等。同时我也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发现的规律、技巧记下来, 大家一同分享。这样在他们口算能力提高的同时, 也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应突出体现数学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口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我们在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的同时, 不要忽视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口算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 篇2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理念、新的教学行为和方法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本体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浅显的探究。
关键词:课程 标准 理念 教学 本体
一、新课程标准的语文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突破学科中心。改善学习方式。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更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问。它与原大纲相比有很大区别和突破。如就语文学科的性质来说,大纲描述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描述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教学理念就语文而言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味、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另外新课程标准在学生的地位这个问题上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教师的教育教学观以及学生观受到严重的扭曲,教师是课堂的绝对权威和主宰。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的.而不是自己学会,教师持有怎样的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主要应该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更应该以学生为本,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二 语文的本体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决定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育应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给初中语文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方法,给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遗憾的是,在实践中,出现了丢失课堂的中心目标,以个性替代阅读审美的客观标准。以学生的提问以及回答问题取代了教师在教学过程重大主导作用这些现象。既没有传统教学那样扎实地讲基础,也没有实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新课程改革一时批评四起.质疑不断,因而“回归本色语文”的呼声13高。该如何回归语文的本体地位需要我们在深入的探索去求得答案。
谈新课标下物理新课的情境创设 篇3
关键词:创设物理;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0)12-0120-01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使笔者对《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尤其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这标志着新一轮课改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意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有利于扭转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和物理情境展示严重不足的倾向。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本人深深认识到,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物理情境,能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教学活力,很好地渗透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使教学活动在积极的情感和优美的环境中展开,特别是在新课导入时,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迅速、自觉地进入到新课学习的最佳境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一起探究新知,体验学习的快乐,领悟求知的真谛。为整节课的成功准备了先决条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何创设有效的物理情境,导入新课呢?本文谈谈笔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里要求“学生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教师在教学导入中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识地设置障碍,引起学生好奇、怀疑、困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形成探究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独立地思考,产生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欲望。如在讲《万有引力定律》一节时,可以先从同学们了解的“神五”、“神六”、“神七”飞船发射与顺利返回入手设问。飞船发射最小速度满足什么条件?飞船距地面的高度大约多少?运行一周时间多少?等。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将学习情境与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产生问题情境,很好地引入新课。
2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活动情境,导入新课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机械、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传统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主体的活动过程,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活动情境,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讲《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节时,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入手创设情境,说明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通过课堂上设置的实验,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验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课堂环境,大家迅速地进入到探究的角色,新课一开始便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动”起来。教师成为组织者、引导者,从而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革。
3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刺激学生主动、愉快地进入探索知识的角色,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兴趣也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的最直接因素,是学生学习取向的诱因和进入教学情境的向导,是教学成功的巨大“内驱力”。每位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在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如,在弹簧秤下挂一个铁块,手向上一托,弹簧秤示数减小了;让铁块浸入水中,产生了手托铁块的效果。“为什么?”学生感到十分新奇有趣。以此导入新课。此外,还有成功的尝试、科学故事、物理学史、教学媒体等激趣方法,无论何种方法,“趣”都可以激起学生情绪高涨,脑子灵动,反应敏捷,主动参与教学。
感悟新课标,扫描新课堂,物理新课的情境导入,在优化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亲切、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对落实三维目标尤其是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终身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自然的热情,对构建快乐、主动、高效的物理新课堂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物理新课情境导入的方法越来越多,而且几种方式可能交互使用,只要我们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灵活创设适合物理新课导入的最佳情境,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扮演教学活动主角的积极性,充当探究、研究和驾驭知识的“生力军”,使教与学发生“同频共振”,从而赢得物理教学的高效益。
Discusses under the New Class Sign the Physical
New Class Situation Establishment
Wang Zengke
Abstract:Along with educational reform’s thorough, the method which the physical new class induct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the teachers according to the new class sign the idea and student’s cognition characteristic establishment physics situation, stimulates the student intellectual curiosity, causes the student happy study.
新课标下教学反思 篇4
一、重视多媒体教学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 书上的很多例题和解题方法用到多媒体展示。用多媒体的好处有:
1、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 从而把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中就加以解决。
2、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
3、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4、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
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 同步地将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 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应用题, 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等都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来完成。可能的话, 教学可以自编电脑课件, 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 必修二讲立体几何时可以运用多媒体, 在讲导数时书上也有很多例子是运用几何画板的例子。
二、教学设计中越来越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教学中如果急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 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 教师没有充分暴露思维过程, 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 就让学生去做题, 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出方法、规律, 理解浮浅, 记忆不牢, 只会机械地模仿, 思维水平较低, 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 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 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 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 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 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 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过去的教法较多地运用灌输式、引导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这些教学过程中始终占据着较高的位置。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 忽略了知识的来龙去脉, 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 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而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主张把问题交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主张师生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还必须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 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问题情景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上学生的主要活动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思维活动。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 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活动的开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 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巧创激趣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 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 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
2、运用探究式教学, 使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中, 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 坚持学生是探究的主体, 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 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的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 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品尝到自己发现的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只有达到这样的境地, 才会真正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
3、能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
有人曾说过:听了, 一会儿就忘了;看了, 就记住了;动手操作了, 就理解了。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前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手是脑的老师, 眼过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手上有丰富的神经, 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 大脑在手的活动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 认识得快, 认识得深, 有时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 是高效的。
摘要:新课标倡导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 树立“学为主体”的思想, 还思维于学生, 还时间于学生, 积极实施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课堂上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思考及动手练习的时间, 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全员参入、全程参入。在一年的高三复习工作中笔者对新课标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反思。
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 篇5
陈薇儿
摘要:新一轮的课改实验,给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实践新课标的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首先应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翻开化学史册,我们会发现,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都源于他们的问题意识,他们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于是他们把一个个问号拉直变成一个个感叹号。拉瓦锡对燃烧本质的质疑导致了科学的燃烧理论的诞生、雷利对数据千分之一误差的质疑使得稀有气体元素被发现、凯库勒受梦的启迪,建立了苯的环状结构学说„„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同时,超导材料、海洋新能源的利用、纳米技术„„无数的新问题也正等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去研究等,于是,问题意识被写入课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 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整,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其目的就是唤醒教者对问题意识的重视,对学者问题意识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就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定学习的方向、深度。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学习的质量,没有问题的学习是肤浅的学习,所以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强弱对学习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目前,包括化学教学在内的中学教学普遍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忽视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学生长期没有疑问可质,对什么结论都深信不疑,其创新精神又从何而来?当前,学生“问题意识”之淡薄、提出问题能力之低下令人忧心忡忡。所以,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策略一:创设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西方哲学史上有这样一个著名的故事:有一天,罗素问大哲学家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当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课时总是流露出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问我。”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 2 过了罗素。有一次有人问维特根斯坦:“罗素为什么落伍了?”他回答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解读这个经典的故事,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个人的成长与他能够产生的问题密切相关,即问题产生的频率和质量是个人成长活力的重要表征。按照这一理念,如果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来说,意义深远。“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的源泉,而兴趣是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石,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充满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欲望,才能走入学习之中,进行愉快学习。化学作为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学科特征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教学中创设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从如下这些方面入手
(1)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亲身动手做实验等途径,直接地了解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过程,从中会产生诸多的疑问并对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法和技能。“创设问题”教学,能引导学生多思。例如:“盐类水解”一节的教学,先让学生猜想有何方法可测试,CH3COOHNa、NaCl、NH4Cl等的酸碱性,讨论后选择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老师再提出问题:①同是盐溶液,为什么酸碱性不一样?②上述盐本身能否电离出H+或OH-?③盐的电离和水的电离是否孤立存在?④盐类水解的 实质是什么?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即根据所授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物质的量”时,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买到1000粒盐来”,同学们哄堂大笑,这时老师话锋一转,“盐粒实在太小,我们买时不可能数它的粒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像原子、分子离子等微粒更小,更不可能数它的个数”,引入“物质的量”,自然地把学生带进了探究的氛围,这样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生活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很快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起来很轻松。
(3)利用媒体创设情境
即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图表、数据、视频等媒体,引导学生观察,通过丰富的图、文、声、动画等鲜活的情境,多渠道地对学生展示化学的奥秘,学生的多个感官受到刺激,思维活跃,问题火花由此迸发。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高考化学实验大全》等多媒体教育光盘都是很好的教学素材。
(4)通过谚语、故事等设置问题情境
即选讲紧扣授课内容有关,有启发性和教育性一些谚语如“雷雨发庄稼”、“名酒产地必有佳泉”;故事如在教学“原电池”内容时,我 以“格林太太的假牙”引入,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妇女,她身体健康,几乎没有生过什么疾病,但她镶有两颗假牙,一颗是黄金的——这是格林太太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打从车祸以后,格林太太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尽管一些有名的专家绞尽脑汁,动用了几乎所有堪称世界一流的仪器,但格林太太的病症未有丝毫的减轻,且日趋严重„„一天,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探望格林太太,他详阅了格林太太的病历,出于化学家的本能,他目光注视着格林太太的假牙„„化学家神游于“车祸─假牙─病症”之间.突然,他大叫:假牙,假牙,这奇怪的假牙„„最后化学家在桌子上摆了一台灵敏电流 计,并用一片金片和一块不锈钢片联结两断,含于口中,令人惊奇的事终于发生了。格林太太的病因也被揭开。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将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开这谜团。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为什么会这样?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5)利用实例创设情境
即结合授课内容,选取日常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动实例如汽车为什么能喝酒?煤矿为什么会发生瓦斯爆炸?变色眼镜为什么会变色?鞭炮、烟火中含有什么成分?市场上出售的加氟牙膏为什么有防龋齿作用?加碘食盐中是加的什么碘化合物等?通过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形成问题,再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策略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
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源于问”,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问题”。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问题,以至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学习中常遇见的问题或困惑。问题意识强的学生,能够全面、清晰地感知问题情境中的问题,能够正确定位,知道问题的节点所在,使问题清晰可见,而不是不知疑在何处,惑在何方。问题意识弱的学生往往只能感知问题情境中的个别问题,或根本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所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老师,这些内容我不懂”,“这道题我不会做”等。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在教学中,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方法,使学生易于发现问题,并明白怎样提出问题,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提出问题可分三个层次:常规性问题、发展性问题、创造性问题,并结合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特点,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⑴常规性问题,是求是性与求索性问题,如观看实验Fe3+与KSCN 后提出问题:Fe3+与SCN-能否大量共存?⑵发展性问题,是指具有发散性、综合性、规律性的问题,如在上述问题继续问:与Fe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还有哪些?⑶创造性问题,是打破常规定势思维的束缚,具有独特性、新颖性、预见性。如常温下,Fe遇浓硫酸发生钝化,Cu在常温下也不跟浓硫酸反应,是否也发生了钝化?教师应鼓动学生多提出高层次思考的问题。
3+另外,对于问题意识较差的学生,先指导他们模仿老师提问方法,如老师课前给的预习提纲和课堂上的提问方法,或者课堂上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阅读和深入的思考,所以教师要做好问“问题”的言传身教。不仅要告诉方法,还要做示范,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问“问题”。学会模仿后,再指导他们自学阅读中自主提出问题。有人认为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应该让学生去“死读书,划重点”,而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探究上。其实新课程的其中一项指标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课外补充的知识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但是如果通过课堂上给他们充分的时间阅读,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鼓励把他们不理解和存在疑问的地方大胆地说出来,有时他们提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全班的问题,这时我们再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极大地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苯酚性质的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完成课本实验C6H5OH加少量水,观察;加热后观察;冷却后观察;加NaOH溶液观察;通CO2观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本:①为什么C6H5OH加少量水得到浊液?加热后又转澄清冷却又变浑浊?②继续加NaOH溶液振荡为什么又转澄清?③通入CO2为什么又变浑浊?学生通过阅读可知道①与溶解度和温度有关;②与C6H5OH结构中羟基和苯环的结构有关;③C6H5OH的酸性跟碳酸的酸性有关。但有的学生提出问题:他们的实验没有观察 到浊液?这时老师老师要赞赏他们细心观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再补充适当的实验并引导所有的学生进一步观察,使学生明白C6H5OH溶于水的浊液实际上是乳浊液,指导学生看课本苯酚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生成C6H5OH时没标沉淀符号,这时教师再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如何分离所C6H5OH和水溶液?此时学生可得出正确结论:用分液漏斗分离,操作名称称为分液而不是过滤。
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提问加强对学生提问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思维品质,帮助学生整理思绪,使头脑中的疑问变得具体、清晰,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
策略三:根据知识板块内容,提高学生提问的技巧
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对遇到的素材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提出问题,课堂上还要循循善诱,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能从“有问题意识”向“善于提问”发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对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①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如铝锅或铁锅为可用来加热的原理是什么?可不可以用来长时间盛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②归类对比找规律或特例。如卤素的氧化性从氟到碘依次减弱,但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等。
③透过现象,分析实质。如氯气、二氧化硫、过氧化钠、活性炭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是否一样?
④改变命题方向提问。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
2、对基本概念和原理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①比较法。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等概念易混淆,可通过得失电子情况进行对比发问,发现规律,把这几组概念给串联起来。又如如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单质,为什么一个硬度大一个硬度小?两者之间可不可以转化?转化是吸热还是放热?为什么?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概念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寻找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巩固和深化知识是一重要途径。
②联想法。如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时,有些学生常对化学键与晶体类型的判断混在一起,可引导学生用联想法提出问题: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一般构成什么化学键、有什么特例;非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一般构成什么化学键、有什么特例;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晶体类型有哪些;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构成的晶体类型有哪些?通过这样的联系对比,使学生能掌握和内化知识,认识到普遍性中有特殊性。联想的方法很多,如相近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等,联想能使思维流畅灵活,加强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③从关键词上提问题。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教学中,Kw== c(H+)·c(OH-),课本只强调“只要温度一定,不仅纯水,就是在酸性或碱性稀溶液中Kw== c(H+)·c(OH-)总是一个常数”,读起来简单但学生答起题来经常出错,且觉得很乱,教学时教师可诱发学生从关键出提问:c(H+)和c(OH-)是来自什么物质的电离?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
酸溶液中Kw== [c(H+)酸+c(H+)水]·c(OH-)水≈c(H+)酸·c(OH-)
碱溶液中Kw== [c(OH)碱+c(OH)水]·c(H)水≈c(OH)碱·c(H+)水
关键词上提出问题,能深化理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茅塞顿开,有所思、有所得。
3、对实验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无论是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还是家庭小实验,只要深层次思考,总有取之不尽的提问素材。实验目的是什么?反应原理是什么?实验装置是什么?能否有改进的实验方案?能否寻找实验的替代品?方案是否完整科学?如何解决实验中异常现象?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原理等。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猛制取氧气实验时,可引导学生提问,反应物可用哪些带替?催化剂可否用其他代替?效果哪个好?哪种符合绿色化学原理?
4、对计算题部分的教学提出问题的一般途径
--+
-水①问求什么?②问已知什么?③问有哪些反应?④问求什么与已知什么怎样建立联系?经常按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不少学生就逐步学会了按这些问题进行自问自答,解题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正如乔治·波利亚所说:“一个问句,若屡次有帮助,学生就会注意它,他将会在相似的情景下自问这个问句”。显然,这也符合一般启发式教学应该注意的一个原则—强化原则。
策略四: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解决具体的化学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单纯做题,即不深入思考,也不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效果一定不会好。尤其是在高三复习阶段,练习、测试很多,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量的训练,就不会有一定的熟练程度,那么教会学生善于进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在每次的练习或测试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反思,进行自我设问:题眼在哪里;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隐含条件或干扰条件或信息;条件能否减少、形式是否可变;有没有其他解法、最优解法,;有无进一步的结论;自己解题的错因是什么等。如在一次测试有这样一道题:
2006年10月16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宣布,美、俄科学家合作,用大量钙-48离子轰击人造元素锎-249,合成了3个新原子297118X,其存在时间只有0.9毫秒.下列关于
297118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造出的新的11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中子数为179,则该原子的摩尔质量为297B.该元素X应该位于元素周期表的0族元素氡之下 C.该元素X属过渡金属元素
D.118号元素的一个原子释放出一颗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阿尔法粒子后,衰变为已知的116号元素的原子,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AC。在上缴的试卷分析中有一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是有新元素生成吗,为什么不是化学变化?”由于不是普遍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单独为她解答:因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这里原子的种类变了吗?(变),这是核变,不属于化学变化。
又如在一次练习中有一道题:配制FeSO4溶液,为了防止其变质需加什么物质?给出来的参考答案既加了稀硫酸又加了铁屑。在反思分析中很多学生发问:为什么?稀硫酸和铁屑不是会反应吗?怎能同时加呢?事实上这种处理意欲防水解和防氧化。我把这问题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共同讨论解决。会有三种情况:其一是加入的稀硫酸和铁屑恰好完全反应,以上两个目标都不能实现。其二是稀硫酸过量,在此情况下不是防止了亚铁离子的水解,而恰是促进了亚铁离子的氧化,加快了试剂变质的速率,其反应为:
4Fe2+ + O2 + 4H+ == 4Fe3+ +2 H2O
其三是铁过量,此时倒可防止亚铁离子氧化。而既加了稀硫酸又加了铁屑应该是FeSO4已变质的处理方法,加稍过量稀硫酸使变质时产 生的Fe(OH)3溶解,后加入过量的铁屑使Fe3+和H2SO4反应掉,过滤即可得FeSO4的试剂。解题后的反思最有利于学生形成解题能力和巩固相关知识,可帮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悟出解题思路,悟出思维方法,悟出知识规律。
通过这样的质疑,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脑想、动口讲、动手做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从重结果到重过程;从盲从到问一个为什么;从单向思维到多向思维;从对问题的一元理解到多元理解等。由此知识学活了,用灵了,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为持之以恒的自主学习注入了不竭的原动力。策略五:坚持不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持续性
在学生乐问、会问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内因、外因的共同作用,就很难维持问题意识的持久性,只有学生的自主努力和教师的耐心引导才能维持提问的持久性,养成学生问的习惯。其一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把教师权威教学转变为师生平、共同探讨的民主教学,给学生的思维以较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感到没有思想负担,能大胆无拘束地提问题,发表见解,不维上,不唯书。在课内外各种场合,有些学生提出问题可能古怪离奇,或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老师应当细心倾听,决不能取笑、批评学生,要善于从他们提出问题中挖掘闪光和靓点,恰当地加以解释或引导,保护学生问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提问热情。其二在教学中要留有“空白地带”让学生有机会问。
要根据课堂容量的大小、内容的难易、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学科的性质和类型等,尽可能地做到少讲、精讲,课堂教学中应做到“留有余地”,给学生留些“空白”,多给学生一点“悟”的时间,允许他们有不同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允许他们有某些“离题”甚至是“错误”的质疑行为。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答案永远都不是唯一的,教师更不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形成提问的良好习惯。其三教师也可以采用“问题卡”,鼓励学生思考,使之形成“勤于问”的习惯,使提出问题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教师针对所提问题可以单独解答,也可以通过讨论等各种形式融在课堂教学中。其四采用写化学反思作业等来养成学生问的习惯,如每天化学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①这节课我学到什么?②有什么收获?③还有什么问题?④还想知道什么?⑤有那些解题方法等。这样,时常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在面临某一化学情景时会自发地产生“为什么”“其中蕴含着什么问题”“有没有新的问题”等一连串的自发发问,最终使学生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也使学生能逐步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可怕的是“没有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问题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问题性思维品质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问题。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将学习方法的形成与优化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确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观,优化课堂结构。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方法,优化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发现“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2008高考中,我校化学科成绩取得很好的成绩,列区第二名。事实证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
参考文献
⑴朱永新,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教育研究,1999,(8)
⑵石磊.谈学生课堂提问能力的制约因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
⑶严久.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2)⑷刘知新.化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新课标下的语感训练 篇6
一、启迪想象,感受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那么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必然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意境呢?可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使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语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分别描写大娘、小金花、大嫂送别志愿军战士的动人场面,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描写,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大娘熬红的双眼,小金花挂在腮旁晶莹的泪花,大嫂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一幕幕,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此外,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教学的需要,经常用录音机播放美妙的配乐朗读,用CAI展示课文中的诗情画意,用投影片分层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新鲜,也能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从而启迪思维,促发语感。
二、揣摩词句,领会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那些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某些具有感染力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添”“删”“调”“换”等方法,揣摩语言文字是否运用得精当,从而取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如《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句,教学时故意把它改为“雪地里来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问学生:“老师的这句话你能改一改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课文巾的句子“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再让他们比较你喜欢哪一句?他们都说喜欢课文中这句。问他们为什么?有的说:“老师的这句话太长,读起来不好听。”有的说:“一群能说明这四种小动物是一块儿出来的,用一群好。”还有的说:“这四种小动物分别会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课文中这句话把这些小动物说成像小画家,说得好,我喜欢。”这样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三、重视朗读,积淀语感
“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强化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首先,要增加朗读的机会。教师要把“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朗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备课、讲课、练习都要围绕“朗读”来展开。课堂上让学生朗读起来,增加个体朗读的时间。努力保证每个学生朗读的量,使学生在朗读巾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其次,要丰富朗读的形式。多读绝不是小和尚念经式的、机械的无目的一遍又一遍地念读,而是要注意丰富朗读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应不断变换训练方式,采用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集体背诵、分角色背诵、配乐背诵、复述等多种方式,防止学生多读生厌。第三,要加强朗读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
四、强化实践,发展语感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语言习得的大课堂,是培养语感的好土壤。语文教师应当以课本为基地,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生活这个学习资源。教室只是小课堂,社会才是大学校。如让学生平时观察大街上的广告牌、门柱上的槛联,摘录下来,读一读,比一比。诸如“穿奥康,走四方”、“滴滴稻花香,浓浓三峡情”、“少生优生,幸福一生”之类的广告语和“正是莺歌燕舞日,恰逢花好月圆时”等春联,短小精悍,琅琅上口,正是语感训练的好素材。同时,可让学生平时注意听广播,电视的播音(对白),尤其是多听电视散文,诗歌。利用已有的语感去捕捉大千世界中的语感因素,不断地去听取、记忆、分析、比较,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实践也表明:大凡爱读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学的阅读量不足。当然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感,增强语感。
新课标下的新诗教学 篇7
一.把握新诗情感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而入情。”可见“缀文”、“观文”均关乎情。而初中语文现代诗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要饱含深情, 老师在教现代诗歌时, 务必结合诗歌内容, 充分发掘诗歌的情感因素, 细致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膊。体作者的情, 察作者的意, 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然后才能向自己的学生传情达意。教师首先必须先找出诗歌的动情点, 深入进去, 用心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深情, 努力做到与读者、作者心心相映, 从而达到言之有情、动之有情、寻之有情的效果。如余光中的《乡愁》分别写了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及游子和大陆分离, 分别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寄托其情感。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 其情感已层层深化, 但还仅仅停留在个人之愁, 而最后一句的两岸分离却由个人之愁上升到家国之思, 深刻地表现了居住在台湾的同胞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迫切心情。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 诗人以“残缺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 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诗人先是凄楚忧愤, 转而热切期盼, 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这些情感通过摸索、触到、灰烬、微凉、蓬蒿、憔悴、苦水、希望等词语表现出来。这种情感通过教师的讲解, 学生完全可以体会。
二.分析新诗形象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意象, 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的人、物和自然景象。现代诗中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只有真正了解诗歌形象, 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理解诗歌的内涵, 这是现代诗教学中很关键的一步, 把握诗歌形象就要抓住形象的特征。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较多, 我们应该对众多的单个形象进行组合, 构成整体形象, 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 该诗涉及的形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 形象虽然较多, 但他们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鸟是作者自身形象的化身, 更是中国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化身, 土地象征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悲情的河流和激怒的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胜利的曙光。诗人作为人民的一员为祖国而歌唱, 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这样, 众多的形象就串成了一个整体。有些诗歌描绘的形象并非实指, 而是有比喻或象征的内涵, 这就必须结合时代背景、作者遭遇等, 通过想象、联想来挖掘形象的内涵。
三.品味新诗语言
新诗语言新颖、凝练, 不拘泥于通用的语法规范、逻辑结构, 写景抒情能直入人心。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学生品味新诗语言的精妙之处。如《回延安》的第一节有“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这里用一“抓”一“贴”, 为何不用其它诸如“捧”、“拿”、“放”、“靠”等词呢?很明显, “抓”字急而紧, “贴”字近而紧。这两个字动作逼真, 非常传神,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游子重回故土时激动而喜悦的心情。而其它的四个字就没有如此传神的功用。后面的“双手搂定宝塔山”的“搂”字以及“一头扑在亲人怀”的“扑”字跟“抓”、“贴”均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充分表现了诗人急不可耐的怀念之情。新诗《在山的那边》中“山那边的山啊, 铁青着脸, 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铁青”一般用来形容人的脸色, 这是用来形容山, 既和山的青色相符, 又传神地表达了大山在孩子里眼里的威严与无情以及沮丧的心情。通过传神字词的品析、参悟, 学生自然而然就体会到用词的妙处, 悟透情感,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新课标下作文的选材 篇8
老师在阅卷时, 对学生的习作常常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材料平淡, 材料老套, 没有新意。比如:《成功》———终于获奖了。《快乐》———获奖了, 考好了, 非常快乐。《苦恼》———成绩不好, 真苦恼。《苦难后的芬芳》———成绩变好了, 上次没考好, 这次考好了。《难忘的一件事》———获奖的一次经历……许多考生, 选材没有新意, 就一个材料“换汤不换药”。
有的考生, 背“优秀习作”, 写起作文来, 脑子里就搜索范文, 张冠李戴套上去, 让阅卷老师一瞧就知道不是真实的, 作文没有真情实感, 自然不能得高分。
我们的作文教学, 学生为何不能拓宽选材面, 为何不多见一些创新性的作文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下面就我的体会作些粗浅的介绍, 以抛砖引玉。
一.要求学生选取生活中真实的材料
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 绝不容许口是心非, 弄虚作假。譬如学生作文说他自己学雷锋, 曾经搀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 就首先要问有没有这回事其次再看写得好不好。”这就要求学生从生活中撷取的是鲜活的, 富有生命力的真实的材料。唯有真实, 才能感人。而我们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 几乎是一个面孔, 材料也是惊人的相似 (如一写助人为乐, 就差不多都写上小学时, 帮助老大爷推煤, 帮助老大妈扫雪) 。笔者翻阅了近年来一些高考作文, 每个档案袋30多份卷子, 学生所写材料都失真:人, 是虚的;事, 是假的;观点, 是强加的;感情是浮泛的。作文失去了生活的真实, 便没有了生命的气息, 纵然有华丽的外表, 也令人感到枯燥无味。
针对上述状况, 我要求学生写真实的事, 选取生活中的真实材料, 哪怕选取的是生活中的一朵浪花, 一棵小草, 也有其价值。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体味生活、积累生活的同时, 还应要求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自然中提取真实的有价值的材料。从看似平淡中体现生活的情趣。一名学生写《我和太阳花结缘》的文章, 便自然地巧取生活材料:农村常见的农民生活, 常见太阳花在自己出生、成长中是那么奇妙的给人们力量的故事。最后从中得到感悟:“太阳花顽强的生命力与农民的默默耕耘、奉献精神是多么相似, 我与太阳的结缘就是与劳动人民的结缘。”这便告诉我们生活是学生的最佳导师, 也是给学生创作灵感的源泉。
二.鼓励学生选取课文中的优秀材料
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重视课本教学抓起, 因为重视课本教学就可以打破学生无话可说的僵局。入选的高中课文, 无论是立意、选材还是布局谋篇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这里有我们取之不尽的优秀语言材料。如果学生能从中背诵好的语句、好的段落, 经常积累, 那么他们的心灵和头脑就会日渐充实。写起作文来也才会感到得心应手。例如, 我出一个题目《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学生能联系课文, 运用《伶官传序》中的材料 (从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 说明国家盛衰在于人事, 推出“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来论述这个观点。在论述《天才出于勤奋》时学生能从《劝学》和《送东阳马生序》等文章中找出精彩的语句和例子来论述。在论述《虚心使人进步》这个题目时, 学生能用《师说》中的语句来论述。其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尽管他有三千弟子, 但他还是虚心地向郯子、老聃等请教学问。难道我们比圣子还‘圣明’吗?圣人尚且如此, 我们更应放下‘包袱’, 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该生还举了反面例子进行论述:“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甚至惨败。楚霸王由于骄傲而垓下惨败”, 这也是从教师讲《鸿门宴》中得来的。
经过这样不断地反复训练, 学生提笔就有话可说了, 而且能把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和例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进行论述。学生在选材上大有长进, 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事实证明, 这确实是作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提倡学生剪贴、采酿、积累好的素材
作文教学仅仅重视课本教学还是不够的。还应丰富学生的生活, 扩大学生的视野, 这样剪贴、采酿就变成了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据笔者调查, 高中生普遍感到生活紧张、单调、乏味。一方面, 学生课外书读得很少, 觉得没有材料可积累;另一方面, 学生又处在十六岁的花季, 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幻想, 又有好多话要说。这可谓是一对矛盾。作为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时期的特点, 及时解决这一矛盾让二者协调起来。吕叔湘说过:“要写自己所看见的, 写自己知道的, 写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剪贴、采酿也是如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必备二本:剪贴本、采酿本。每星期剪贴两篇文章, 所选取的应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文章。采酿本, 顾名思义是要采, 还要酿。“采”就是摘抄。可以摘抄精彩语句, 好的段落, 好的文章。由于学生采的是和自己有心灵感应文章, 那么, 学生自然是有话要说。所以“采”了之后还要“酬”就是让学生写点评、心得。学生在写心得之前, 先让他们体会:自己有话要说但写不出来, 或写不好的, 摘抄的文章是怎样说的, 好在哪里, 作者是如何运用材料表达自己的观点的。然后再仔细品味摘抄的文章, 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开始, 学生写心得也只有话要说, 不一定能说好。可是, 经过一年半载的训练, 学生坚持下来了, 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经教师指点, 有不少学生还能写出精彩的富有哲理性的语句, 连学生自己都感到惊讶。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采酿”习惯。我每月利用一节辅导课让学生互看剪本、采酿本。把别人的剪贴、摘抄、心得前后对比起来看。学生们欣喜地看到了各自的进步, 有一种收获感。我又从学生的心得和作文上摘抄出精彩的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语段或全篇, 下面写上作者的名字, 每月整理出三四篇, 复印出来贴在小黑板上 (叫佳作园地) 。这样, 一年坚持下来, 差不多每位同学都有精彩的语句入选, 因而学生也就有了收获感, 对作文也就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事实证明, 剪贴、采酿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积累不少好的素材, 它就像一盏灯, 引导学生走出黑暗, 引导学生从“自由王国”进入“必然王国”。
四.扩大见闻媒体接触
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材料具有高度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使学生创作有强大的生命力。电视等新闻媒体的材料具有高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使其中的材料给议论文、说明文注入新鲜而且健康的血液。首先在新闻消息类中, 学生要善于撷取议论文的论据, 如生动典型的例子、数据、统计材料, 然后在具体的写作中就可以自然地运用, 如《人的价值》这样的议论文便可以撷取焦裕禄、孔繁森、杨利伟等为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正面材料, 也可以撷取成克杰、陈希同等腐败分子损害人民利益为反面材料。这样, 议论文的血肉就丰腴起来, 论点就得到有力的证明了。其次在一些专题性栏目中的专业知识, 如《人和自然》《动物世界》和医学专诊等栏目中收集一些有关动植物科学知识, 用卡片记下主要内容, 这些材料不仅是议论文的好材料, 也是说明文的好材料, 比如这样的作文题目《介绍你最熟悉的动物》便可解无材料之苦, 《人与自然》谈到的环保知识, 除了让学生得到知识也得到思考, 这说明来自电视新闻材料也具有导向性的特点, 环保意识便是一种感情, 便是写记叙文的另一材料。这类材料在“大写真”“焦点访谈”等中尤多, 其中讲述的故事, 现象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 引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波动, 便有了创作的欲望, 因而电视等新闻媒体材料是很珍贵的, 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听多看, 提高自己的思想高度, 丰富自己的作文材料。
新课标下语法教学初探 篇9
一、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传统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灌输、学生吸收, 教师是学习的主体, 而学生是学习的被动者。语法教学中, 一般是教师通过例子引出主题, 再讲一些普遍的规律, 然后就是做练习题, 这样程序化的教学, 必然使学生失去兴趣, 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机械, 没有主动性, 语法教学就变成了一成不变的教条。
2. 过于强调知识的准确性, 忽视灵活性
语法教学一度成为考点的死记硬背和找差别, 机械重复, 学生变成了考试的高手, 教师变成了反复纠错的机器, 学的英语成为哑巴英语, 只会看语法和句型, 不会变通和举一反三, 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不可取的, 它使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
3.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英语学习的目的是能运用自如, 而我们在学习的时候, 为语法而学语法, 总结规律死记硬背, “英译汉”、“汉译英”成为我们惯用的方法。学生听、说、读的能力被抹杀了, 学生只停留在了语法知识记忆的层次, 不能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导致学生只会翻译不会听、说、表达。能力得不到提升, 学习的意义就消失了。
二、新课标下语法教学方法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英语语法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法的层面, 必须要与词汇、语境和文化环境联系在一起, 从而保证语法的正确使用, 教师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 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 才能真正掌握一门语言, 提高这门语言的综合能力。而语法学习要在学中用, 让学生置身于学习语言的环境中, 将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全部结合起来, 这样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创设不同的情境学习语法
语境对于语言的学习至关重要, 是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 语境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结合情境才能使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去感受知识、灵活运用。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开展各种活动, 使学生置身于英语学习的环境中感受语法知识, 能在情境中灵活运用语法知识。播放英语新闻、视频, 讲英语故事等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能积极思考自己总结规律。同时也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 在活动中强化语法学习, 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 摆脱教师满堂灌的死记硬背,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能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轻松灵活运用语法知识。
2. 不断提高自己, 改变教学方式
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和方法, 不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可操作性。更多地输入听、说、读、写的技能, 有意识地在情境中加强语法的学习, 做到多层次互动学习。例如, 在写作的过程中, 让同学们自己完成后, 同学之间互相批改, 改正其中的语法错误, 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对于语法的知识更记忆准确和深刻, 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使用语法知识。
3. 语法教学中强化能力培养
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英语的关键, 太多的练习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孤立的语法学习不利于提高学习的能力, 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听、说、读、写中体验和感悟语法知识, 努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能力, 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我们要突破语法学习的误区, 突破传统学习的误区,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创设真实可行的语境, 设置有效的任务,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学习、使用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技能, 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 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者, 是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的实践者、领路人, 我们要积极努力不断学习, 探讨新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研究型的教师、学习型的教师, 得到学生的喜欢。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篇10
一、贴近生活, 力求写实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同样生活也是学生习作的基础,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但不少学生作文偏偏脱离实际, 生编硬套, 字词不够废话凑, 像挤牙膏似的, 想一句写一句。就此现象, 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 用自己的眼, 以自己的心去理解, 感受生活,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 方有清甘的水喝”。“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
二、“创设情境”激趣
教学生写《当试卷发下来时》、《等车》等一类作文时, 我先让学生表演领试卷时的心情、态度、表情、动作, 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心情不一样, 伴随的一系列动作、表情也会有差异。可能会出现:语言 (抱怨) 、动作 (不时拍手叫好或不看一眼就把试卷捏成一团塞到抽屉里去) 、心情 (焦急、难耐) , 通过表演, 学生说得直观、形象, 能调动学生相似的感觉, 从而产生共鸣, 并激发写的欲望。
三、以说促写, 说写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时时可以看到, 有些学生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却较少, 没有实践, 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 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即在作文时, 让学生构思后, 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 这样既帮助学生写之前, 在头脑中理清作文的结构, 又给了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如我在教学生写《我喜欢的一门功课》时, 先让学生就“你最喜欢哪一门功课?你认为这门功课的重要性在哪儿?以前是怎样学习的?以后打算怎样学好?”等问题畅所欲言。同时, 我提示学生不要有任何顾忌, 说出心里话, 即使说错了也没关系。很快, 学生的顾虑消除了, 跃跃欲试, 不一会儿就举手发言, 热情高涨。他们有的说喜欢语文, 有的说喜欢数学, 有的说喜欢音乐, 有的说喜欢英语……我让学生发言了近半个小时后, 我说:“现在请同学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把老师刚才的提问作为提纲。”这时, 课堂气氛由热烈归于沉静了。学生们准备以笔代劳、一吐为快。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喜欢音乐, 因为歌声能消除人的烦恼、痛苦, 给人以欢乐。当我听到婉转、柔美的歌声时, 我会陶醉;当听到高昂、振奋的歌曲时, 我会产生一种力量……所以, 长大了, 我要当歌唱家, 把我的歌声撒向人间, 撒向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四、扩大阅读, 积累材料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 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好的文章的, 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 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过,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 书读得多, 知识才厚实, 才能博古通今, 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 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先导, 没有读的耕耘, 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 我们要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进行热读精思, 融会贯通, 积累材料, 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 学会迁移, 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 吾意所欲言, 无不随意所欲, 内容应笔而生, 如泉之涌, 滔滔不竭。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 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 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 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 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健康思想和艺术, 同时也积累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 学生视野开阔了, 知识丰富了, 思维活跃了, 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五、放飞畅想
青少年最富于想象, 想象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因此, 作为教师, 我们应注意培养的想象能力, 带着想象力进入观察之中, 进行移情、联想、幻想性观察, 这样就可以使观察的对象变得更加灵活, 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产生一种种神奇景象。如, 小朋友在观察天上的白云, 如果只是看, 我们只能看到一片片漂浮在天空中的白色烟雾, 如果我们带着想象去看, 我们就可以看到白云像各种奇形怪状的事物, 像公鸡, 像大象, 像绵羊……如果再对白云投入我们的喜爱之情, 仿佛还可以嗅到白云的气息, 触摸到它的轻柔质感。又如, 面临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20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 我们可以出类似《我在2027年国庆的时候》、《2027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 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标下的好课 篇11
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必为刻意迎合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好用、实用、有新意。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努力去研究新课标,从理念上准确把握理解新课标的精神。然后,要积极地大胆地去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理念变为课改的实际行动,也只有实践才能把新课标转化为活生生的教学成果。要创建独具匠心的课堂设计。
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要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这样处理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成功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她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样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极易接受。
重新认识教学内容,要改变教科书是教学的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
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新课标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對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鸟的天堂》一课时让同学们想象小黄莺兴奋地唱着什么?可写诗词、写句段、作画。结果同学们的创作让他大吃一惊。
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堂。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课堂师生都有所获。
新课程期待着老师们重新审视对职业角色的定位,能与生为善,敢自以为非。期待着老师们正确地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给学生烹调出丰盛的素养套餐。期待着老师们来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课堂上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
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现和人生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而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
好的课还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并与教师课堂教学现实实现融合,而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新课标下的“崭新”课堂 篇12
一、创意导入
看似平常的导入, 都非常自然, 创意极佳, 一个游戏或故事, 一句名言就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入了课堂, 学生自愿地, 兴趣十足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乐意地探究、思考、发现, 不像我们平时的先复习, 后上课, 再练习, 纯粹为了传授一点死知识而上课, 知识不是我们硬灌给学生的, 灌多了会消化不良, 会厌食。学习, 应该是学生想学, 而一个非常恰到好处的游戏或故事, 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入, 也可以说是引导, 引导的合适与否, 对于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否愿意上课非常关键, 如《朋友》这一课, 先说一名名言:没有朋友, 生活的菜肴里就缺少油盐……学生读, 谈对朋友的理解;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表情, 几个动作或几句话就像一把金钥匙, 开启了学生心灵的窗户, 一个个争先恐后, 谈了又谈, 有价值的话一句又一句, 写上黑板, 再读, 再谈, 不知不觉已把课文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出来, 再上新课, 已是水到渠成。
二、让学生自己给自己传授知识
教师不是单纯的把知识告诉学生, 打破了以往的提问———解决———练习模式, 教师教给学生的只有方法, 生活中的事例很多,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 去问, 去讨论, 最后到自己解决。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学生自己提出并解决一个问题, 比教师告诉学生10个问题的答案更有意义, 效果也更好。出示两片树叶, 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教师话刚落音, 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它们外形不一样, 颜色不一样, 大小也不一样”。学生发现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而学生又在争论中一个个地解决, 不像上课, 像开讨论会, 而本节课的知识也在讨论中被学生掌握了, 甚至有的内容超出了课堂, 这还需要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本节课准备的内容吗?
三、以情为主线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 有一次听课我感触很多, 短短的40分钟, 正是因为一个“情”字, 把互不相识的老师和学生变成了难舍难分的朋友, 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学生的眼睛湿润了, 你信吗?上《朋友》一课时, 几个学生哭了, 台下的老师们感动了, 谁没有几个刻骨铭心的事;谁没有几个患难之交, 情抓住了学生的心, 也抓住老师的心。从形式上看这是一节对话课, 学生不停地谈对朋友的理解和感受, 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 一次又一次地加深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了解, 感悟主人公的每一次思想斗争。学生的积极发言, 影响了周围的学生, 也影响了每一个成年的教师, 确实让人回味, 但它又是一节感悟的课堂, “情”字贯穿始终, 动人之处一个又一个, “情”字把所有的学生吸引到课堂, 却又让学生忘记了课堂, 可以说一个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变成有情的知识。
四、思想性、艺术性强
在许多人眼里, 学习是枯燥无味的, 不就是一些读、写、算吗?但通过几次观摩, 彻底改变了我的观点, 给我洗了一次脑。春天到了, 老师带着学生来到山上植树, 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我们的生活环境正遭受着破坏, 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 而植树可以改善我们的环境, 还我们蓝天和绿水。这似乎耽误了上课, 可实际上并没有, 因为这比课堂上学的知识要多的多, 学生们真正了解了春天, 认识了大自然, 亲身体验的效果是课堂上所无法达到的。他们是在积极行动保卫我们的家园。教师又让学生在黑板上画植树的情形, 一幅美丽的图画展现在面前, 赏心悦目, 既消除了疲劳, 又调动了积极性。还有教师“开商店、当老总、招工, 竞争上岗”, 让学生从小树立忧患意识, 不断地去学习, 去奋发努力, 去充实自我, 以一场热闹的人才招聘会代替了机械的练习, 于永正老师以精湛的技艺重塑了梅兰芳当年的风采, 博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
五、超出课堂的课堂
教师神情严肃地走进了课堂, 学生抬头挺胸, 目视前方, 上课、下课, 长此以往, 学生会被教成了木头人。思维被捆住了手脚, 想像也被扼杀了, 还有什么发明创造可谈, 明天怎么办!但孙双金的《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 让人眼前一亮, 学生读课题, 谈想法, 提问题, “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天游峰在哪?扫路人长什么样?有多大?”一个题目提了四个问题, 读课文, 几遍下来, 学生又提了20多个问题, 许多问题是孙双金课前没想到的:“为什么老人70多岁还不退休?天天扫路不累吗?能活到100岁吗?”学生又提到了环保、生计、快乐的心情与人们的健康的关系等, 许多的鼓励又产生了一股巨大的推动力, 学生的劲头足了, 问了又问, 丝毫没有累的感觉, 想象的翅膀早已飞出了课堂, 而于永正在上《梅兰芳学艺》一课时, 简直是师生共演话剧, 学生好像不是在听课, 而是在看演出, 精彩的演出, 谁不想看, 谁又能忘!
新的课程呼唤新的思路, 只有充满生命力, 充满人文关怀, 充满激励、赏识、宽容、尊重的课堂, 才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新课堂!
摘要:自课改以来,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的课堂教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涌现出一大批实施“课改”的好典型, 令人振奋与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