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2024-10-04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共5篇)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篇1

1“三农”问题解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当前的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村发展缓慢, 农村人口增收困难, 农业效益不高, 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等方面。

“三农”问题是我国现阶段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汇聚的焦点, 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 说到底就是农民数量太大, 素质普遍较低。并且随着农村劳动力总数和剩余劳动力比例持续不断上升, 农村劳动力却未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 其后果是农村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的低效配置。低效配置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的角度来分析, 其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物, 而在于人, 在于人的整体素质低下。即“三农”问题的深层的原因在于农村人口的基本能力缺乏。

2 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截至2005年, 全国参加培训的农民, 80%以上的学员掌握了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近5%成为当地种、养、加能手和营销大户, 近40%成为科技带头人, 近20%成为村、组干部。在获得绿色证书学员中, 有44.35万人成为科技示范户, 成为当前推动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尽管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队伍不断壮大, 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较差, 市场意识还比较淡薄, 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 因而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及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建国以来农业院校培养了几百万的大中专毕业生, 但大多数都离开了农业, 只有少部分留在农业系统, 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更少, 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

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呼唤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时至今日, 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水平依然偏低, 这既与现行的农业经营体制有关, 也与农业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有关。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在教育方面与世界各国的差距, 不仅仅在于教育的普及程度, 更在于教育的水平和层次。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济表明, 没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积累, 就不可能有知识经济的社会基础, 也不可能有占据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因此,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使高等职业教育通向农村, 这是现实的选择。

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到2010年中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 从中国的综合国力看, 这一发展速度应该说是很快了, 但我们必须看到, 仍有85%左右的同龄青年上不了大学。这些学生, 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特别是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只有对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青年实施高等教育, 中国农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4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4.1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似乎成了农村青年跳出农村门槛的基石。高等教育的一元制为城市培养了大批人才, 却将农村遗忘在了历史发展的角落。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观, 就要改变以往高等教育精英式的质量观, 面向农村的高等教育应立足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着眼于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 培养农村需要的多元化的人才。高等教育要通过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完善贫困资助体系、改革现有高考制度、大力发展远距离教育以及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创办大学等, 以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4.2 发挥政府作用, 引导高素质人才流向农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仅仅关系到农民个人, 它还是一项公共服务, 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消费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决定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光靠市场来提供就会产生供给严重不足的缺陷, 需要政府干预。政府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政策引导。人才市场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 它本应是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主渠道, 但这条主渠道至今尚未真正形成, 需要政府制定政策发挥引导作用。针对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最关心的问题, 如户籍、工作条件、住房、二次流动、子女就业等, 制定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流向农村的地方性政策, 充分发挥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

二是财政支持。作为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能导致投入不足, 从而影响社会总体福利。我国的拨款方式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高等院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拨款, 就会盲目扩大招生, 倾向发展投入较少的软专业。在这种机制下, 市场对于教育的引导作用就无法发挥出来, 投入多、社会效益高、市场急需的专业无法得到大力支持, 而社会需求已饱和的专业, 则低层次重复建设。因此, 现有的投资机制不利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 更不能激励高等院校主动为农村提供服务。政府必须给予必要的投入。构建以各级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为主导、农业相关部门参与、乡镇政府参加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机构, 把国家劳动培训、农业“阳光工程”、党员干部培训等各种资金整合起来, 集中财力抓好农民技能培训。

三管理监督。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和充分的资源, 加强对投资教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资本的管理和督导, 提供恰当的服务和信息, 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4.3 制定鼓励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政策法规

首先, 制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自主办学的政策。通过政策, 给予“为农服务”的高校诸如在灵活设置农村分校及办学点、灵活设置专业、灵活组建科研组织等方面的权力, 从而使学校能根据本身的情况来确定其为“三农”服务的方向, 发挥本身的优势和特点, 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中。

同时,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高教”大众化,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必须要有法规可循, 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健全“高教”通向农村的法规, 有法可依, 就能抓实抓好。改变过去的高等教育只由国家按统一模式举办的景况, 鼓励多种资体、多渠道、多层次举办高等教育, 并赋予其相应的法律资格和地位, 不同主体举办的高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其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要, 从而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

4.4 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服务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高等院校, 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责无旁贷。实际上, 多年来, 许多农业高等院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大篷车、生产实习等形式深入基层, 直接为农民送知识、送技术, 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如河北农业大学作为“科教兴农”的典型, 其“太行山道路”享誉全国。长年来, 该校多次派出专家教授科技服务团、科技小分队深入农村进行科技服务;举办各种培训班, 培训各级各类人员;大力推广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建立科技示范村、点;培育科技示范户;印发科技资料等, 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如江苏省自考办在了解农村基层需求、选择和确定开考专业、建立乡镇自学考试工作站、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南京农业大学常年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大篷车”送科技下乡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探索, 就是要引导高等学校尤其是农业高等院校明确自身定位, 既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人才, 同时也引导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 不断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处境。

4.5 创建学习型农村

创建学习型农村的目标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 通过创建各种学习型组织, 在农村培育具有现代精神文明和科学文化知识的新一代农民。其中,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农村人才队伍是创建学习型农村的主要目标之一。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创建学习型农村的核心内容。因此, 在推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过程中, 为了有效地开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应该将学习型组织这一西方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模式和理念体现在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教育与培训中。

通向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篇2

一、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质量提升的

教科研角色定位

无锡市义务教育发展历程与城市发展进程一直保持同步。20世纪90年代初,无锡市在全国较早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无锡市在21世纪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抓住机遇,连续实施改薄工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使义务教育均衡水平位于江苏省前列。

无锡市将义务教育均衡水平定位为高位均衡。所谓高位均衡,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发展阶段方面,无锡市义务教育已能够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保障各市(县)、区教育资源在学校和群体问的优化配置。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校教育内部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学区家长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

其次,在发展内容方面,高位均衡发展追求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在育人目标上主要体现为:提高教育质量是关键,不仅要确保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还要促进创造力和情感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应有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发展学生在认知、情感、学习态度、公民意识等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建设特色是途径,倡导建设特色学校,鼓励学校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基础上,立足办学传统和优势资源,创造条件提供适切而有效的教育,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挖掘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另外,无锡市教科院作为全市教育科学研究专业资源的制高点,对全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质量的提升担负着“重点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市教科院的角色担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课程研发中心。把握课程改革的发展机遇,整体设计课程格局,全面形成具有无锡特色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帮助学校建立并拥有自主构架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权力和能力;在课程能力方面,帮助教师将专业成长路径从课堂教学能力转向课程开发和课程执行能力上来;在课程视野方面,帮助学校构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满足学生国际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二是教学研究中心。深入课堂,聚焦问题,实现由灌输式到建构式教学模式的转变。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变课堂形态,需着力改变几组课堂关系: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学的高效课堂;从师生不平等转变为交往互动的民主课堂;从强调个人竞争转变为协同学习互惠共享的学习共同体。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学习权、探究权和思考权,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

三是科研指导中心。要以重大项目和专项课题为依托,加强项目(课题)集群的理论培训和方法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发挥引领作用,着力培养专家型校长和科研型教师。

四是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学习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也是保障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内源性动力。教师学习的方式主要包括从教学实践的案例中学习、与同事的合作中学习、从对话研讨中学习。因此,教科研工作可以围绕“实践”“反思”两个方面丰富和优化教师的学习环境,贴近教师的发展需求,扎根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教师的反思性实践。

义务教育改革的着力点越来越明显地聚焦于课程、教学和教师。因此,必须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发展方式,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确定路径、手段和策略。这需要教科院的深度介入、广泛参与和专业引领。

二、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质量提升的

教科研务实行动

一是夯实专业基础。无锡市教科院提出了“制度治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的办院宗旨,强调教科研工作的专业引领,提高教科研员的专业能力。要求教科研员占据“理论前沿”,构建理论高度和深度,及时追踪国内外课程理论和学科教学理论的最新成果,基于无锡的课程与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科研特色。

无锡市教科院围绕“学习力”“研究力”“指导力”“示范力”“合作力”“创新力”等,定期开展学习研讨,赴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并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长期建立“互助式’’合作关系。大学研究者和教研员一起走进课堂,共同指导一线教师教学研究,在合作指导中发现问题,诊断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构建培训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教科研指导作用,教师是最关键的因素。无锡市教科院精心组织实施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无锡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和市中小学教育名家培养工程,采取“逐级培养、分类指导、辐射带动”的策略,通过广泛设立名师工作室和组建无锡市基础教育专家资源库等形式,加大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无锡市教科院构建“校本培训、教研培训、集中培训、自主培训、合作培训”相互结合的培训方式,形成了“教、研、学”互为一体、相互支持的培训体系。在校本培训方面,建立以校为本的课堂培训规则,且以教师为主体,推进培训重心下移,把教学的研究场和工作场下移到每位教师的每节课上;在教研培训方面,通过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强化效果反思和经验总结,促使实践的研究化和研究的实践化,促进教师在“教、学、研”中不断完善、发展、创新;在集中培训方面,各教研员集中组织开展教材培训、课标培训、师资培训和教学观摩,同时组织课堂研究、教学探讨、理论学习和学术对话;在自主培训方面,教科研员、编辑部积极传经送宝,送教下乡,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为学校、理事单位的教师举办讲座、交流、解疑等活动。这些活动基于学校和教师的现实需求,分科分段、分层次、有目标、有重点地提高了全市教师的专业素养。

三是转变工作方式。教科研员特别重视“基于学校,通过学校,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服务校本研修,重点围绕教学核心过程组织开展教研工作。尝试变革创新研修方式,从“有效传递模式”向“合作建构模式”转变。教研员和教师一起备课,一起上课,一起研讨,注重规范学科组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做好公开课教学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公开课教学和研讨活动促使广大教师积累经验,提升常态课的教学水平,将研修活动深深扎根于教师的内在需求和鲜活的教学经验之中。

倡导以校为本研究教学,开展教学指导;以特色教研为突破口,开展主题鲜明的教研活动。这通常是由两所以上的学校联合教研,实行“同课异构”。活动主要由以下四个环节构成。

首先是确定主题:选择课改中的热点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围绕同一个教学内容展开研究;其次是组内备课:学校之间不交流,各自独立备课,备课设计、试教调整由年级组内教师合作完成,原生态地展现各学校的研究成果;再次是教研共享:呈现若干真实的教学案例,备课组长围绕课的设计、试教、调整的整个教研过程进行交流;最后是专家点评:肯定研究成果,并提出问题和指明方向,为后续研究服务。联合教研活动聚焦热点问题,变“要我研”为“我要研”;注重合作反思,变个体发展为群体智慧;指明研究方向,变局部研究为序列研究;创新教研方式,变单一教研为合作教研,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三、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质量提升的

教科研创新策略

1.引导创建学校文化特色

无锡市将文化立校作为推进教育高位均衡质量提升工作的重点。建立支持特色发展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各学校有效发掘和利用本校的优势,科学设计学校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树立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如今,有的学校在德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提升了办学品位,创建了具有教育内涵和时代特色的学校品牌。

例如,江苏省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始终以“儿童教育”为主题,先后进行“乐学教育”实验、“人格养成”教育、“自主创新性学习”研究、“小公民道德意识养成”“捍卫童年、启迪童年、放飞童年”的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基于儿童立场的“乐学教育”文化体系;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以“给孩子一百种经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开发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经历课程”,走出了一条体现时代教育新理念,富有实践创新意义的素质教育之路;无锡市兰亭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在教科研员的帮助下,学校确立了以书法教育为学校特色建设的项目,经过十多年的坚守,现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精品课题行动”提升教育研究水平

“精品课题”是无锡教科研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无锡在江苏省是最早确立“中小学教师精品课题”的理念和思路的,在得到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首肯后被其他地市陆续借鉴。“精品课题行动”通过创新教研机制,加强教、学、研“三位一体”建设,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找到了新的支撑点。

精品课题建设行动的基本流程是: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即以教育部和省、市规划重点课题为重点开展优质项目研究;专项管理,阶段调查,即建立精品课题专项管理档案,分阶段进行专项课题管理及研究情况的调查;课题研讨,开展培训,即举行精品专项课题研讨培训活动,形成“市规划办一区教研室一科研中心组一同类课题协作体一精品课题负责人”的培训管理和学习交流团队;健全机制,过程管理,即重点做好过程管理,建立长效促进激励机制,促进科研骨干的可持续发展,培植更多优秀科研成果;成果总结,提炼推广,即定期举行精品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提炼分析研究成果,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精品课题”行动促使一大批中小学、幼儿园重视教科研工作,带动大量教师积极投身教育研究的行列,有效推动了基础教育研究的“草根化”进程,快速提高了中小学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在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中,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申报的无锡市精品课题项目“江苏锡山高中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与实践创新”、江苏省天一中学申报的“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均获得基础教育类一等奖,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申报的“少年农学院——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获得二等奖。

3.初中学校共同体打造学校“发展共同体”

无锡市教科院打破现有的区(县)管理体制,遵循“自主、自愿”原则,跨区建立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首批无锡市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成员有23所学校,共结成12对互助发展共同体。共同体设立常规事务协调机构,实施成员学校轮值制,独立或联合承办例行的主题科研活动,倡导多样化的活动形式,重视教师研究方法指导,突出“教师参与专题论文、案例评比、说课赛课”等活动。

共同体设有专业学术指导机构,以保障活动的专业性、学术性;设置“专家报告”“校长论坛”“名师讲坛”等平台,建立“专家、校长、教师”对话机制。活动由“教师上课—专家点评—集体研讨—教授讲座—课题开题—学习反思”七个板块构成,全面提高专题活动的针对性、整合性、实效性。

共同体学校坚持评价反馈制度化。轮值学校全程纪录每期活动的过程要点,总结反思主题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常规事务协调机构编制相关问卷,调查共同体成员学校和教师的意见反馈,并就下次活动提出建议。无锡市教科院对初中学校发展共同体发挥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具体负责指导建设工作,建立教研员分工联系共同体学校制度,定期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学校的合作交流,督促和推动共同体建设取得实效。

4.“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探索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之路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做“有灵魂”的教育,学校要从学生出发解决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应具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二是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三是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应具有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帮助学校树立全面的教育价值观和质量评价观,用合适的课程与教学适应并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义。

无锡市教科院从2014年开始实施“新优质学校”培育建设项目,以“回归育人本原、教育服务大众”为追求,在“完整教育”理念下,逐步改变“分数文化”,扭转单纯以学业考试、成绩以及升学率为质量指标的应试教育倾向,探索促进学生和学校发展的新路径和新动力,在素质教育质量观的指导下,建设一批高质量学校。该项目初选25所培育对象学校,通过实地考察、规划论证,帮助学校明确定位,寻找亮点,确立生长点,主动发展,合作研究,建设成为自觉坚守教育核心价值,不挑生源、不争排名、管理规范、品质优良的“新优质学校”。

随着“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优质教科研服务”为指向的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包括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发展在内的学校变化已经逼近制度层面的变革。受高位均衡质量提升的内涵式发展的环境影响,学校内生性需求促生出主动发展的愿望和寻求良性发展的动力。无锡市教科院通过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撬动全局的项目建设,发挥教科研专业服务对教育发展的作用,激发学校的内驱力,提升学校的主动发展能力——通向义务教育高位均衡质量提升的教科研经验。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提升途径

据统计,到2008年底,我国农村人口为72135万人,占总人口的54.32%。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程度是提升全民教育水平的关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高等教育必将通向农村,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概念界定

所谓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指高等教育要面向农村, 为农村、农民服务,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做贡献,具体地讲,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满足广大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二是高校毕业生要通往农村;三是积极推出能直接为农村所用的科研成果。[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要在对全体农村人口进行认真分析得基础上, 根据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条件,通过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等手段或措施,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及整个社会高效发展。

二、影响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因素的实证分析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从理论上说,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重越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越大,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就越多。

1. 模型设定

我们选取1991-2007年的“农村居民中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数”作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作为解释变量(用X表示)。

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可以获得相关数据。为了分析Y和X之间的关系,作如图所示的线性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Y, X都是逐年增长的,可探索将线性回归模型设定为以下形式:

2. 估计参数

用Eviews软件,做最小二乘法估计,即出现回归结果,如表一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模型估计得结果为:

3. 模型检验

(1)经济意义检测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不变的情况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每增长1亿元,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人数增长0.132729万人。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2)统计检测

(1) 拟合优度:由表三中数据了、可以得到:R2=0.965010,修正的可决系数为ˉR2=0.962677,这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很好。

(2) t检验:针对H0:β1=0和H0:β2=0,由上表可以看出,估计的回归系数∧β1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β1)=23.42420, t (∧β1) =0.924159;∧β2的标准误差和t值分别为:SE(∧β2)=0.006526, t (∧β2) =20.33934.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t分布表得自由度为n-2=17-2=15的临界值t0.025 (15) =2.131.因为t (∧β1) =0.924159〈t0.025 (15) =2.131,所以不能拒绝H0:β1=0;因为t (∧β2) =20.33934〉t0.025 (15) =2.131,所以应拒绝H0:β1=0。这表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对“农村居民中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人数”有显著性影响。

通过分析,我们要增加农村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就要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这将为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三、促进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观念

广大农村群众要从思想上认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增加教育支出在日常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政府应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 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第一位。高等院校要有明确且立志通向农村的办学观念。

2. 政府主导,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的机制

国家主要从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管理监督三个方面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3. 多渠道办学,发挥专业优势与特色优势

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步伐,使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力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

参考文献

[1]刘在洲.农业院校在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中的历史使命[J].高等农业教育, 2001, (02)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篇4

这完满的人生, 始于人作为存在的无限可能性。

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 是一个过程;他不仅是一个现存的生命, 在其发展过程中, 他还有意志自由, 能够主宰自己的行动, 这是他可能按自己的愿望塑造自身。

由于这种过程中的本质未定, 人就好比一只刚刚起航的船, 此时是可能向任意方向行驶的。因此, 在这个最开始的关键时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避免扼杀这一宝贵的特性, 切勿以我们的价值观为其做好决定, 为其确定好一条既定的路。由于这样的选择并非出于其自身意愿, 我们无法保证是否真的对其未来是有益的。另外, 外界给受教育者做好决定意味着受教育无需或无法做出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受教育者失去了宝贵的自由, 并且也失去了一个极为关键的思考自身的机会。外界无法每次都为受教育者做出决定, 同时也无法保证每次的决定都不会对受教育者的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 正是这种未定性, 才使人的自由有了可能。他不是一出生便被决定好了并且是无法改变的。教育要时刻警惕保护好这种自由的天性, 给受教育提供自由实现的空间。

给学生贴标签也是学校里时常出现的, 这似乎是教育者无法避免地受生活常识的影响所致。我们的身边, 常常有能够从小时候孩子的品行看其一生行为的说法。这种说法因其古老而常常具有迷惑性, 让教育者无意识中便产生了这样的行为:在印象里给学生划定特性。这里提到表扬这一行为, 不管是出于良善的本意其实也暗藏着某种危险性。当儿童在老师不断地提及中, 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某一特性时, 这一特点便变得异常突出而掩盖了儿童的其他特性, 而这些特性原本也能成为“可能”。作为教育者, 划分儿童特性的依据也很值得怀疑。对于一个发展中的人, 其特质再稳定也是存在改变的可能性的。这种无限的可能性并不能为所有人所意识, 而教育正是要唤醒人的这种意识, 以使其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要实现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教育则要导向人的自我教育。雅斯贝尔斯说,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 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人首先意识到自己是有这种选择与实现的自由。继而才能保证其所为是出于其本心的。这种自由选择同时也要求人的独立性。在选择过程中, 一切是你自己去决定, 你最了解自身的存在, 你要有信心进行自我的选择。

独立性与自由选择一定程度上呼唤着某种勇气。放弃可能的既定的道路而选择另一条可能的路, 伴随着的是可能的成功与可能的失败。而这两种结果都需要他独自承担。教育要允许儿童犯错, 正是在错中, 他们领悟到了他们所拥有的自由, 这时候才真正能够开始反观自身, 从而思索其人生的本质。

为了进行自我选择, 人不能仅局限于自身, 通过与其他存在的沟通才能最终达到超越自身。在与其他存在交流的过程之中, 获得自身爱的方式的生成、价值定向与精神的构筑。教育正可以为受教育者提供与教育者之间的爱的交流。我们发现, 目前的教育中缺少这种爱的交流。首先表现在没有活力的课堂。尽管目前进行了许多改革, 中小学课堂已不再是以前的那种满堂灌模式, 学生的主体性得到重视, 教师开始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但对这种多方面能力的重视不是也反映了一个深层的观念, 即教育仍是以那些能力为目标的。纵然起初这些能力的重视也是为了发展人的能力。但当这些能力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呈现出来时, 思考的角度便不再是从人的发展考虑转而为实现这些目标考虑。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并不涉及到关于人生存的根本问题, 对儿童精神之培养的影响没有太大的影响。其次, 师生如何能够成为平等的存在进行平等的交流?传统的师生观与课堂这一特殊场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一平等交流的实现。课堂是作为教学计划实现的一个手段, 其本身就与自由之实现相矛盾。教学计划作为教师单方面拟定的结果, 在一开始就使课堂中的师生为实现这一计划而拉开了距离。

有人对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自由有所怀疑, 认为在这样的自由之中, 有某种难以接受的不近常理的成分。这种自由也是一种不讲“科学”的自由。雅斯贝尔斯不是一个正面意义上的教育家。他不干涉、不铸形, 不强施影响。他只是启发。当人们想受教育时, 他不是作为一个给人帮助的教育家出现, 而是作为一个保证人, 向人们保证, 教育是可能的, 并且指出这种教育的开端是:“不要追随我, 要追随你自己!”

一个超越其时代的观念在人们看来总是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即是是现今, 雅斯贝尔斯的自由教育的概念在我们看来还是没有“科学性”。但是, 雅斯贝尔斯在当时多提出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吗?我们依然对此有意识吗?就从大学来看, 最应该具备自由精神的大学课堂之中, 大多数也是充斥着简单的知识灌输, 师生间缺少爱的交流, 学生几乎是进入学校便确定了方向, 走上了一条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道路。

此外, 我们也应该看到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权威”这一概念。他肯定了权威的必要性与历史性——根本就不能存在这样一种立场, 人们似乎可以通观一切权威, 却超然于权威之外, 这种超然于外的立场实质上就意味着, 人们立足于虚无之中, 而且是盲目无知的。在团体之中, 总是需要这样的权威。人在年轻之时, 总是不成熟的, 对许许多多的事情。若其无法借由某一权威了解到前人重复走过的路, 其永远难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的权威并不与“自由”想违背。人具有选择自己所意愿的某种权威的自由。通过这种权威之下的自由, 完成了人经由权威返回自身, 在权威中长大成熟。雅斯贝尔斯并非不讲“科学”, 而是因为其尊重人的自由, 强调一种发自本心的改变与选择, 重视最终达成人的“自我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育要保护儿童自由之天性、避免给其贴标签、培养其独立性、锻炼其自由选择之勇气以及与其他存在的爱的沟通几点出发阐述笔者理解中的自由之教育, 试图描绘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通向完满人生之路。

关键词:存在,自由教育,权威

参考文献

[1]萨内尔著:《雅斯贝尔斯》,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版。

高等教育通向农村 篇5

但是,科学信息素养是什么?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信息素养水平的途径与方法主要有哪些?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既关系到科学教育目的的有效实现问题,也关系到信息环境下有效教与学的途径和方法问题。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科学信息素养是大数据时代人的科学素质进化的重要条件

素质与素养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素质主要是用来表征一个人的大脑或者中枢神经系统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的概念;而素养是一个人的素质进化的必要内部刺激条件。大脑由很多的神经细胞组成,人刚出生时, 神经细胞只有50%是连接的,到3岁时,人的记忆力、智商、信息处理能力都已经固定,大脑基本处于停止发育的状态。但大脑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器官,我们也许不能改变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却能够通过经验的输入来改变大脑的一些结构,促进神经元进一步生长。神经元具有可塑性,以便让大脑适应生命中新的刺激。科学教育本身就是提升大脑的可塑性的过程,我们需要对大脑进行不断的刺激,这种刺激保持每天几个小时,一周出现7天,就会产生有趣的变化。

人的科学素质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始终处于进化之中。如今的“数字一代”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使用数字化设备,等于大脑在不断地接受这种刺激,强化了某些神经连接,导致在视觉学习和视觉信息处理上有较强的神经元连接。这使得现代人更喜欢最新的在线视听觉信息来源,喜欢即时的、有趣的学习。

进入21世纪,基于自然界单一性的科学统一性被确认,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认知科学走向聚合,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并且可能会再次改变我们的物种,其深远意义可以媲美人类数十万代以前人类学会口头语言。21世纪的结构正在形成一个由比特、基因、神经元和原子要素构成的立体图景,如图1所示,这种立体图景基于计算机手段整合而建构。科学探究出现了基于计算机手段的第三种形态——计算。

随着计算形态成为科学探索的新常态。在某些问题中,虚拟仿真实验所产生的计算结果与真实现象能够很好地吻合。比如,图2-a是科学家采用计算机手段做的溃坝水流虚拟仿真实验,与图2-b的真实溃坝水流实验高度吻合。

a 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屏幕照片 b 真实实验照片

当代科学家、工程师和普通民众生活在大数据环境之中,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手段协同攻关,通过计算的方式解决科学问题。这里的数据泛指能够被计算机识别与处理的信息,包括视频、音频和文档等信息,数据的单位是比特。一方面实验或实践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另一方面虚拟仿真也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虽然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大约每18周翻1倍,其存储容量大约每9个月翻一番,但是实验、实践或虚拟仿真所产生的数据迅速占满存储空间。 这些数据就像一个金矿,人们可以从中提取信息,再通过信息加工,形成科学知识。

现代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人不仅要具有理论素养和实验素养,而且要具有科学信息素养。 所谓科学信息素养,是一种借助计算机或者信息技术手段,在海量的数据中探索与发现数据关联或者规律,解决科学问题的潜能。显然,科学信息素养是科学素养、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交集,如图3所示。

针对科学信息素养的定义,可以构建出科学信息素养的观测模型,如图4所示。科学信息素养主要包括科学信息态度、科学信息知识、科学计算的典型经验、科学信息方法等维度,其核心是对科学信息的理解。

其中,科学信息态度指对于科学信息的意识、兴趣和精神等;科学信息知识指关于科学的核心概念、核心历史和信息知识等;科学计算的典型经验指运用计算机手段解决科学问题的意识和基本能力;科学信息方法指常见的解决科学问题的计算机手段;最后,所谓的对科学信息的理解是测评科学信息素养的核心,指对科学本质、信息与媒介本质和人文本质的理解,它将决定对其他科学信息素养四个维度的理解深度。

由此可见,基于大数据时代对于核心素质的基本诉求,科学信息素养成为当代科学素质进化的重要条件。 有必要探讨在课程标准、教材与教学评价之中有效实施科学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数据探究是提高学生科学信息素养水平的直接手段

提高学生科学信息素养水平的关键在哪里?这个问题是大数据时代科学素质教育的首要问题。理论与实践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贯彻探究式学习。

探究作为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界。在地球的生态圈中,各种动物趋利避害,探究是一种本能,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广泛的现象。比如一只小鸡正在啄食,听到周边一个响声,它会警觉地抬起头,四处张望,它在探究。人有一个强大功能的大脑,人的探究主要表现在探究式学习方面。所谓探究式学习,是指像科学家一样探索、 发现与解决问题。可以讲,相对于研究、探索等概念,探究更为基础,是人的素质的直接形成条件之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科技进步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重大问题,美国在哈雷彗星临近地球的时候,提出了“2061”计划,该计划围绕着科学素养(Science Literacy),提出了在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临近地球的时候,整体国民科学素养水平应该达到的程度及其实现途径。探究式学习被论证为实现该计划的主要手段。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以类似或模仿科学家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受此影响,全球教育掀起了提高科学素养水平的教育改革浪潮。

在此背景之下,我国于1986年以法律的形式做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科教兴国战略决定,素质教育直指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中国科协于1999年向党中央、 国务院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049计划)的建议”。该建议提出了近期、中期以及2049年建国100周年时使全体成年公民都达到基本具备科学素质(Science Quality)的远景目标,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正式启动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程。素质与素养密切相关,素质是素养的作用结果,而素养是素质发展的必要条件。基于探究式学习对于提高科学素养水平具有特殊作用,在随后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中, 也将探究式学习列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或者教学内容。

我国30多年来的素质教育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构建了相应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接纳了探究式教学理念,也积累了大量的探究式教学经验。但是,毋庸置疑,实践中尚存在着肤浅探究和形式探究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对于探究式学习的认识与实践仍然不够。

笔者在十多年的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中,根据科学的三种形态,将探究梳理为基于真实实验手段的实验探究、基于数学与学科专业手段的理论探究和基于计算机手段的数据探究,并据此提出了数据探究教学理论。

数据探究在教师观、学生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上均具有新的内涵。简单介绍如下:(1)教师是数据探究的促进者与合作者。(2)学生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学习主体。数据探究应该把学生置于一个有社会意义的团体中,培养“共生性”与“交互性”,体验创造的意义和价值。还应该体现STS教育,强调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和义务。(3)数据探究是一个建构的、社会化的综合体验过程。学习者总是依据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选择一些信息或者数据,从中经过数据挖掘得到推论,并根据推论来构建关于世界的认识。(4)评价是开放、多元的反馈过程。数据探究评价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独特意义的过程,注重对于探究过程的评价,关注评价的开放性与多元性。

这样的概念划分对于发挥探究在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按照数据探究理论,实现科学素质教育的手段分成了三类:其一,基于实物实验的手段;其二,基于学科专业知识、经验和数学的手段;其三,基于计算机计算的手段。科学素质的有效提升应该综合应用三种途径和手段。其中基于计算机计算的手段主要有网络搜索引擎、图像分析技术、虚拟与编程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等等。这三类探究手段对于提高科学素质水平来讲地位是平等的,教学实践中轻视实物实验和计算机计算的做法都是片面的。有效提高科学素质水平需要重视三类探究手段的综合运用。现实中那些仅仅重视学科专业知识手段的做法是片面的。学科专业知识构成一个个专业符号体系和专业经验体系,具有引导师生从某个专业角度向纵深发展的功能,但是当代科学素质的标准要求具备的跨界的、综合的素质仅仅依靠有限的学科专业体系难以养成。

依据数据探究理论,在信息化的环境或者大数据的环境下,每个人面临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另一个是和现实世界一一对应的大数据世界,科学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同样存在于大数据世界,因此贯彻数据探究教育理念,是信息时代提高科学素质水平的重要途径。

贯彻数据探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对于大数据世界的好奇心。对数据和数据工具的好奇心是信息时代探究的新内涵。在贯彻数据探究理念的时候应该注意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其次,要培养学生使用当代的“瓶瓶罐罐”(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探究,这是提高学生科学信息素养的基本途径。再次,在各类课程与活动中注意混合使用传统的科学手段和信息技术手段,因为在探究过程之中善于混合使用各种工具或者手段是有效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能力,也是科学素质水平高的重要体现。

结束语

上一篇:新课标下下一篇:外语特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