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碱滩区

2024-06-14

白碱滩区(精选10篇)

白碱滩区 篇1

一、范县基本情况

范县是革命老区, 位于河南省东北部、豫鲁两声交界处, 南临黄河, 北临金堤, 县境全部处于黄河滩区和滞洪区, 总面积590平方公里, 耕地52万亩, 辖12个乡镇, 590个行政村, 总人口49.67万, 其中农业人口44.56万。全县人多地少, 地理位置偏僻, 资源缺乏,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黄河在范县境内长42公里, 全县12个乡镇有6个乡处于黄河滩区, 涉及人口7.5万, 占全部人口的15.2%, 10余万亩耕地。590个行政村中有142个滩区村, 占全部行政村的24%, 其中纯滩区村60个, 半滩区村50个, 落河村32个。

范县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基本上是5年3遇。1996年8月特大洪水造成全滩区漫滩, 10余万亩秋作物绝收, 致返贫人口8万人, 特别是32个落河村, 大部分土地掉入黄河, 人均耕地不足半亩, 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条件。1997年范县发生百年一遇的大旱, 致使15万亩水稻、20万亩秋作物没有种上, 全县粮食减产一半以上。1998年, 又发生严重的内涝灾害, 25万亩秋作物绝收, 造成9万人返贫。

范县是一个农业小县, 工业弱县, 财政穷县, 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等指标在全省占的位次比较落后。200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评价中, 综合位次位于第83位, 生产总值位于第104位,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于第78位, 人均财政收入只有17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78元, 在全省占101位,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9.5亿元, 在全省108个县中占105位。

二、黄河滩区乡黄河滩区治理和经济发展情况

近几年来, 省、市、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沿黄各乡镇滩区治理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情况, 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自1996年开始, 范县对黄河滩区的乡镇和村庄进行了统一规划科学设计, 精心组织, 大力开展了避水连台建设。截止2007年底, 顺利完成了86个滩区村的避水连台建设任务, 共动土方1200万立方米, 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创建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常所, 群众称之为“救命台”、“连心台”、“聚财台”。滩区乡镇和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 比较明显的例子如毛楼黄河旅游区的建设和陆集乡的避水连台建设都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过几年的发展, 各乡镇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沿黄六乡, 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 开展多种经营, 和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与非沿黄乡相比, 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落后, 经济总量低, 人均指标占有量较小。由于处于黄河滩区, 一些支撑经济发展的项目几乎在滩区难以找到, 特别是工业项目, 无立足之地。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为一、二、三结构。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还不到40%。从以上表中可以看出, 6个乡总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9, 9%,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投资总额占全县的只有35%。6个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没有达到全县平均水平的2375元。最高的与全县平均水平相差177元, 最低相差36元。

三、存在的问题

基础建设问题和村台建设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村台建设达不到设计标准。按花园口发生12370立方米/秒, 当地水位超过一米的设计计算, 达到设计高程避水台只有3个, 与水位相平的有10个。大部分村台达不到设计高程, 且建设质量差, 抗洪能力不强。滩区迁安道路标准低, 满足不了迁安需要。滞洪区内地势低洼, 遇到大雨容易造成内涝。

经济发展问题:由于处于黄河滩区, 防洪问题是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些项目由于投资者担心投资收不回来, 不愿意到这里投资。

另一方面, 当地的经济是以农业种植为主, 农业产业链条短, 当地百姓以卖粮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虽然近年来发展了林业经济和特色农业种植, 但是由于缺少技术支持和规模小, 不能作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四、农业发展方向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滩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发展制约, 主要是交通不便, 再加上黄河滩区容易发生内涝和洪水灾害, 严重制约着滩区工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高。但是, 滩区也有滩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可以利用滩区的优势发展农业经济, 也可使滩区乡镇经济走出一条小康之路, 增加滩区乡镇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

(一) 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黄河滩区土地大部分含沙量大, 每逢冬春刮风季节, 沙雾弥漫, 黄黄的天遮住了阳光。老百姓有句口头禅是:“半天出不去黄河滩, 刮风时候土瞒碗。”是黄河滩区的真实写照。针对这一情况, 范县人民抓住这个土质酥松, 有力于根生植物生长的特点, 和防风固沙的作用大力发展林业, 特别是速生杨的栽培, 为当地百姓探讨出了一个致富之路。目前, 全县速生丰产林达到19万亩, 有林地面积26万亩, 活立木蓄积量140万方, 是全国绿化模范县。近几年的发展, 不仅黄沙得到了有效治理, 拉大了林业产业链条, 使百姓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 依托林木优势, 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业

以张庄为中心的木材加工园区基本形成规模, 不仅辐射了周边的台前、濮阳县, 还辐射了山东莘县、阳谷、菏泽等县市。全县木材加工企业达到800余家, 成为豫北地区较大的木材集散地和木材加工基地, 形成了中密度板加工、板皮加工、板条加工、拼板、杂木粉碎、家具制作、顶木加工以及新闻纸生产这8大生产系列, 培植了通宇纸业、光明密度板、张庄木艺制品厂等龙头企业。濮阳市通宇纸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3亿元, 分三期工程建设, 设计年生产10万吨高档新闻纸和10万吨A级箱板纸, 全部建成后, 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 创利税1.97亿元。濮阳市光明密度板制品有限公司主要以本地丰富的森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板, 产品畅销十几个省 (市、区) , 深受客户好评。张庄木艺制品厂主要生产桐木工艺制品, 产品全部出口, 畅销日本和韩国。林业及木材加工业成为黄河滩区富乡富民富财政的支柱产业。范县已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19万亩, 有林地面积达到26万亩, 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平原绿化高级达标先进县”等荣誉称号。范县依托黄河滩区十多万亩速生丰产林, 规划建设了1.9万亩的省级黄河森林公园, 与国家“AAA”级景区——毛楼黄河生态旅游区连为一体, 丰富了旅游项目, 大大改善了滩区农民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 持续造林使范县拥有林地面积30万亩, 林木覆盖率达26%。范县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开发了林下经济的多种模式, 实现了林地长短效益相结合, 增加了林地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保障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三) 发展林下经济

目前滩区乡镇摸索出一条发展林下产业的致富。就是利用树林下的空地和环境发展经济。陆集乡前刘楼村村民刘学峰利用林间寡照、阴暗、潮湿等特点积极发展食用菌、大棚灵芝种植。还有一些农民在幼林下种植大豆、花生等一些浅根油料作物, 或种植谷子、绿豆等粮食作物, 一亩地多收入200元。均给当地百姓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辛庄乡毛楼村连片的速生丰产林地里, 一张张数米长的大网围成一个个场地, 小柴鸡在草丛中悠闲地觅虫吃食。林地树阴以及杂萆、野虫等为柴鸡提供了活动和觅食场所, 柴鸡的粪便又可作为树木生长的肥料, 形成循环生态链。村民史继周说:“在林地里散养柴鸡, 不仅弥补了不能种粮的损失, 还省下了给树打药施肥的本钱, 一年养两茬, 等于又种一亩林。”张庄乡夏庄村一些农民还在一些相对高大的速生林下种植了优质的紫花苜蓿牧草近千亩, 1亩这样的林地能有300元左右的收益。

(四)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

黄河滩区沙地较多, 大部分农民有留春地的习惯, 这样既浪费了土地, 又减少了收入, 当地政府利用沙地的特点, 在初春时用温室培育甜瓜幼苗, 新年过后开始用大棚在沙地种植甜瓜, 这样既提前了甜瓜上市的季节, 又提高了甜瓜的价格, 增加了农民收入。我县辛庄乡姜堤口村种植的300多亩小拱棚白沙密小甜瓜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村村民王显森告诉笔者种一亩瓜的收入比五亩小麦的收入还多, 据悉该村甜瓜亩收入可达3000多元, 产业结构调整让群众实实在在的尝到了甜头, 小甜瓜成为姜堤口群众增收的亮点。近年来, 辛庄乡积极调整结构, 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模式, 以姜堤口村为试点积极推广一瓜一稻的种植模式, 该村500多亩耕地, 种植了300余亩白沙密小甜瓜, 该品种瓜具有产量高、易管理、体大皮薄、肉白脆甜的特点, 在市场上博受欢迎。种植甜瓜已覆盖了辛庄、杨集、陈庄等多个乡。小甜瓜甜了群众的心, 产业结构调整使群众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村干部崔德飞说:仅此甜瓜种植一项, 种植户人均收入增加1000多元。

从以上经济发展可以看出, 滩区乡镇要想走出经济发展的困境, 必须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经济, 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 变害为利。上述滩区乡镇经济的发展可以是一种滩区乡镇农业发展的方向, 是滩区乡镇百姓走上致富的捷径。

白碱滩区 篇2

市发改委发展规划科: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质量,是深入贯彻落实“克白组团”规划部署,实现克拉玛依战略大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白碱滩区委、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了阶段性的成效。自治区发改委有关督查通知下达后,我们又按照文件要求进行了自检自查,对全区经济发展情况作了总结分析,现将自检自查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切实解决影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瓶颈问题,不断增强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

白碱滩区是克拉玛依油田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资源型城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格局未能根本改变,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石油主业的整体拉动,全区大部分企业从事石油生产或石油辅助生产行业,据2010年统计,白碱滩区石油主业比重占到94%以上;第一产业仅占比不到1%,第三产业占比仅为5%左右。同时,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的主要矛盾,是地方经济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地方企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长期难以打开局面,拼价格、拼劳力,靠主业、靠政策的市场拓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另外,由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发展大多属于粗放型管理模式,缺乏应对市场挑战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这种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条件下非常脆弱。因此,如何把握住白碱滩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进一步找准战略发展的基本定位,逐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适时转变,成为我们必须迫切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此,近两年,区委、区政府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针对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整改,提升地方经济运行质量。围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运行素质,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经济战略的突出位置,确保我区经济建设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在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上,积极修订出台发展地方经济有关优惠政策,努力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区位优势,不断增强我区投资魅力。重点做好改制企业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改制企业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作用,从项目研发、队伍建设、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着力协调好改制企业与原母体石油企业之间的关

系,共同解决改制企业的土地权属问题、人才培训问题、价格结算问题等重点问题;二是继续实施“三个一”工程(即推出一批简明企业、打造一批科技名优产品、培育一批科技拔尖人才),鼓励改制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财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来支持改制企业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同时帮助改制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建立技术研发联动平台,大力促进院企合作,提高企业产品研发效能和整体水平,增强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在企业申报上级科技项目、科技成果评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给予资金支持,继续推行“质量兴区”活动,设立产品质量奖,对产品被评为白碱滩区、克拉玛依市和新疆名优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10000元、20000元和50000元一次性奖励。三是大力搞好招商引资,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生态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项目,努力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方面转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这些引导措施,地方经济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在经过2009年-2010连续两年徘徊状态后,很快在全市经济逐步回升的大背景下复苏,地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财政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2010年,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3亿元(现价,下同),同比“十五”末增长41.5%(可比价);地方财政收入

累计完成7.43亿元,比“十五”的2.82亿元增长163%以上;地税税收收入9.8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88倍;国税收入2.03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36倍。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4.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地方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自治区双高认定企业达到5家,民营科技企业22家,比“十五”末增加10家,民营科技企业7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规模发展有了新亮点,贝肯有限公司实力雄厚,正在积极争取准备上市。

二、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良性循环,努力促进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白碱滩区作为一个老石油工矿城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区。这种发展模式的特点是短期内能够取得产能绩效,缺点是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总是有限的,并且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可能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深度破坏,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资源型城区如何顺利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努力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和谐并进,从而为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为此,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白碱滩区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在全面推动产业增长优化升级的同时,按照自治区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作要求,坚持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和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三高三低”发展原则,以调整优化结构、提升科技实力、促进自主创新为基本目标,重点加强“两园”即工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示范园、农业养殖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示范园建设,带动全区经济向循环经济、环保经济、节能经济加快转型,努力做到决不让自然资源受破坏、决不使生态环境遭劫难、决不给子孙后代留遗憾,推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三者的和谐统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白碱滩区发展特色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我们重点抓好下几个环节:一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系统工程,提升地方经济整体运行水平,推动建立节能型、环保型、生态型经济,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和谐进步的新格局;二是统筹搞好生态建设,积极建设中心城区精品绿化圈、外围街区生态绿化圈、自然生态植被保护圈、作为全市绿化系统的大生态圈,走绿化精品建设与管理的道路,公家重点公益林达到34.4万亩,城区外围生态防护林达1万亩以上,区辖管护草场面积3000多公顷,区辖公益防护林384.41公顷,区辖野生荒漠植被林地面积37884.76公顷。三进一步加强环保工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城区”为契机,做好生态城区规划的

编制工作,同时继续推进环境污染治理,逐步完善环保监测体系,下狠工夫根治城区污水污染,努力改善城区人居生态环境质量。通过这些措施,使我区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

三、关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规划,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供有力的规划保障

要推动白碱滩区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在对我区发展优劣势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好改革发展各项工作部署,奋力开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为此,区三套班子下决心对规划体系进行了完善,把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2008年起就着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今年上半年,我们又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就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剖析,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11年2月提请区人大审议通过。同时,我们还着手编制了《生态城区创建规划》、《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准备启动《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通过进一步健全发展规划体系,为全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指导依据。

为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我们重点对三个区域作了产业规划:一是依托石化园区,积极打造高新技术工业园,并启动

了产业孵化园的前期规划设计,现已就土地问题展开了协调,主要发展方向是对高新科技或者具有拓展潜力的产业进行孵化培育。二是按照“向西拓展、向南调整”的思路,重点规划了西南工业区,作为将来城区内石油企业外迁发展的承接地,以及新兴产业的集约发展地,现规划已进入市级评审阶段,土地问题已多次与油田公司进行沟通,并达成了一些框架意见。三是重点规划了生态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业,为第一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努力为我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现生态养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如全市农产品加工基础驻点我区,与生态养殖基地相呼应,必将进一步带动我区地方经济持续稳步增长。产业的发展往往需要城市规划的支撑。在这方面,我们力度较大,一是在总规修编上,与同济大学、时代院加强了沟通联系,对总体规划中多处用地属性进行了统一调整,明确了城区基本功能分区和发展方向。自2010年下半年对接以来,双方已经过多次对接,2011年8月,总规修编工作初具成果,目前正在抓紧与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比对。二是在各专项规划方面,进展较为顺利,到2010年6月,我们已完成了《熟食基地控制性规划》、《东部综合交易市场规划》的报批工作,同时启动了《白碱滩区近期建设规划》、《白碱滩区住房建设规划》,《五亭小区控制性规划》、《白碱滩镇给排水规划》、《702控制性规划》。2011年以来,我们进一步统

筹梳理控规编制工作,开展了《中部区域控制性规划》、《东部区域控制性规划》、《西部区域控制性规划》、《中南区域控制性规划》、《中北区域控制性规划》、《西南区域控制性规划》等多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为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

四.正视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新突破

就目前而言,白碱滩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是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三大产业配比还不均衡,第二产业占有绝对比重,但二产的整体发展质量有待提升,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区位优势;地方经济的科技力量非常薄弱,地方企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不多,产品研发和技术更新长期难以打开局面,拼价格、拼劳力,靠主业、靠政策的市场拓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整体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等。这些,对我们的经济工作造成了很大压力。

为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区委、区政府作了认真的分析。要实现白碱滩区的科学发展,就必须在掌握了解区情实际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对白碱滩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认真审视。目前区上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白碱滩区的发展定位: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白碱滩”的主题,坚持“固本、务实、创新、提升、维稳”五个基本理念,立足于石

油工业城区的区情实际,坚持走具有白碱滩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努力促进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加快转型,推动实现经济、社会、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关注社会民生事业、确保社会长治久安、优化人居生态环境、巩固民主法治建设、树立城区良好形象等方面取得突破,努力把白碱滩区打造成为石油石化工业新区、油田技术服务新区、环境友好生活新区、和谐文明现代新区。

这个定位贴近与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需要,同时也为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指导方向。我们不仅要建设工业新区、技术服务新区,还要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目前,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世界石油城”的战略目标,并积极统筹搞好“克白组团”规划,我们完全有信心在市、区两级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出改系统的职能作用,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转型中的具体问题,在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上有所突破,在构建“两型”社会方面有所建树。

白碱滩区 篇3

关键词 风沙滩区;秋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陕西省榆林市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1-00-02

陕西省榆林市位于该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以长城为界,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河谷川道区、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其地势平坦,幅员辽阔,排灌方便,非常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海拔1000 m左右,年日照2 925 h,年降水450 mm左右,面积43 113 km2,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天气很不稳定有突变,空气干燥﹑风沙大成为最干旱的季节。夏季为东南季风最盛的季节。秋季地面逐渐冷却。常有暖高压脊驻留。天气晴朗而稳定。因此本区气候特点是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春多风沙,霜冻时间长,无霜期150 d左右。常年马铃薯平均产量1 200 kg/667 m2。近年来,随着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加大,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0多万hm2。初步形成以“种薯脱毒化、种植大垄化、水肥一体化、病虫防治综合化、全程机械化、管理标准化”的“六化”关键技术。在2008年农业部玉米创高产活动中,6.7 hm2、66.7 hm2、666.7 hm2马铃薯高产创建均创全国高产记录,为使高产创建模式更完善、更科学、更实用,从品种、模式、肥料、密度等方面安排了马铃薯品种试验、马铃薯新型肥料研发试验、马铃薯不同栽培技术模式试验、马铃薯密度试验、“3414”肥效及对比等试验研究。现将高产栽培技术环节总结如下。

1 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应与谷类、豆类作物轮作,轮作年限3 a以上,避免与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沙壤土种植马铃薯薯块商品外观特好,马铃薯块茎膨大需要深厚、疏松的土壤环境,因此,要促进马铃薯高产,就要为马铃薯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消灭杂草,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有利于根系的发育生长和薯块的膨大。精细整地,要将大的土块破碎,使土壤颗粒大小适中,这样有利于马铃薯根系的快速生长和出苗。马铃薯幼根的穿透力较弱,精细整地有助于其良好发育生长,同时,还可缩短出苗时间。因此,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通过试验证明,耕层一般耕深为25 cm左右。若土壤墒情不好,要提前灌溉1次,再进行深耕。

2 施足基肥

施足基肥,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充分发育,能不断提供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有机肥既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又能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所以播前要准备好肥料。根据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每667 m2施有机肥2 000~3 000 kg(或农家肥5 000 kg以上)、过磷酸钙50 kg、硫酸钾40 kg、尿素10 kg。

播前最好要1次施足底肥,特别是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播前施入效果更好。氮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在土壤肥沃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植株徒长,可把全部氮肥的三分之二作基肥,三分之一作追肥。

3 选用良种

优良品种是高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获的高产的关键。如果没有相适应的优良品种,就不可能达到高产的目的。在农业生产中,选用优良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一项增产措施。因此,选用良种首先要考虑品种的成熟期,适应当地的栽培气候条件;其次,要考虑品种的专用性和用途,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品种。榆林无霜期较短,光热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所以,应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品种,还要求品种具有较长的休眠期、较好的贮藏性、较强的抗逆性和良好的丰产性。榆林风沙滩区适宜发展早熟菜用品种和加工品种,应选择中薯3号、夏波蒂、费乌瑞它及 g新1号(紫花白)等。

4 播前准备和切块

播前应挑选出符合该品种特征的薯块作为种薯进行催芽晒种,在催芽过程中可发现感染病害的块茎,及时淘汰感染病毒的纤细芽块茎和烂薯,做到苗全、苗壮。晒种是关键,晒种过程中在芽的周围形成了原始根状突起,播种后比不催芽者早发根,且根系强大,提高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秋播每667 m2需种薯120 kg左右。

正确切块:要选择健康的已经催芽的种薯块茎,种薯切成重量为 35~45 g的切块,每个切块上要有1~2个芽眼。切块时用的切刀应在切块过程中不断地用酒精或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以防止病害传播。切块的伤口应立即使用含有杀菌剂的草木灰拌种,使伤口不易变干。在生产中经常采用25 g左右的健壮小薯作种薯,有显著的增产防病效果。

5 规格播种

马铃薯播种时间与地温、晚霜来临时间、降雨时期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相吻合、种植的品种等有关进而影响出苗,所以适时播种至关重要,是取得高产的关键环节。适时播种是指在土壤10 cm深处、地温达到7~8 ℃时播种。

榆林风沙滩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薯块膨大期正好是榆林市的雨季,温度适宜,特有利于高产,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增加收入,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播种选择温度高的晴天进行,播后适当镇压,密度一般为60 cm×(20~27) cm左右。机械化种植采用垄作,便于机械除草、追肥、培土、杀秧及收获等。

6 田间管理

马铃薯从播种到出苗一般20~40 d左右。管理的重点是前期及时中耕除草、追肥、培土,后期注意排、灌、防止病虫害。为了减少田间杂草与马铃薯争光照和养分,马铃薯齐苗后应及时除草,改善马铃薯种植地上部分生长的透光通风条件,减少真菌性病害的发生。追肥宜早不宜晚,苗子出齐后,进行第1次追肥,每667 m2施碳酸氢铵40~50 kg(或尿素15 kg),现蕾期进行第2次追肥,追施方法可沟施或点施,追肥后要及时灌水,否则肥料不能溶解。一般结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第1次培土在苗高15~20 cm时进行,有利于促进早结薯。在现蕾期进行第2次培土,植株开花期封垄前培完,培土要尽量高,有利于薯块生长发育和膨大,并防止块茎外露变绿,影响马铃薯的食用品质和商品性。

马铃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在60%~80%比较合适。在夏季高温时期,土壤温度达30 ℃时,对高温敏感的品种会产生畸形块茎,应及时灌溉,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减少畸形薯的发生,以保证马铃薯的高产。下雨后有积水应及时排涝,否则将会造成田间烂薯。收获前10 d应停止浇水,有利于收获贮藏。

晚疫病是榆林市风沙滩区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且危害大,整个田块用安泰生、银法利、代森锰锌等多种农药交替使用进行防治。二十八星瓢虫是榆林市马铃薯的主要虫害,危害大,用4.5%的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瓢甲敌乳油对水交替使用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7 收获与贮藏

当马铃薯叶片变黄转枯时,表明马铃薯已基本停止生长,马铃薯达到生理成熟期,块茎的收获产量达到最大值,但收获时间不一定要在成熟期进行,应综合考虑市场价格和产量确定收获时间,在晴天收获。为了防止病害下移进行杀秧处理,以提高商品薯的质量和外观。

马铃薯贮藏窖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选择干净、通风、防水湿、防冻、防病虫传播并凉爽的半地下窑为好,去除病薯、畸形薯、伤薯等,长期贮藏的块茎,温度应该控制在2~4 ℃,湿度控制在85%~90%为宜。

黄河滩区池塘健康养殖青鱼技术 篇4

1 养殖池的条件与放养前准备

1.1 池塘基本条件

池塘面积为5 333.6 m2, 四周池埂坚固, 底质平坦。池塘四周设有专用进、排水口, 进排水方便。池塘水深2.6 m, 投饵台下方及周围水深2.8 m, 全程使用地下水, 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池塘周围交通便利, 电力设备配备完善。池塘配备有功率为1.5k W增氧机2台。

1.2 放养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20 d, 进行池塘整治与消毒。清除池塘内过多的淤泥, 保留池底淤泥15~20 cm的厚度, 修整塘基。抽水干塘, 池内保留10 cm左右水深, 用生石灰加水后全池泼洒, 每667 m2使用生石灰100 kg进行清塘, 杀灭池塘中敌害生物。

2 鱼种放养情况

在鱼种放养前10 d加水, 使池塘水深达到1.5m。在加水过程中, 要设置过滤网, 以防有害生物进入池塘。2014年1月10日在当地鱼种场拉回青鱼鱼种1 512 kg, 平均规格420 g/尾, 平均每667 m2放养青鱼鱼种450尾。2月24日, 每667 m2再投放尾重150 g的鲢鱼鱼种300尾, 尾重130 g的鳙鱼鱼种80尾。2月26日又放养黄河鲤鱼鱼种, 这样可以有效利用池塘的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鱼种放养前均分别用5%食盐水浸洗消毒15 min, 鱼种具体放养情况见表1。

3 饲养与管理

3.1 饲料选择及投喂

3.1.1 饲料选择

选用青鱼专用颗粒饲料, 蛋白质含量为32%, 粗脂肪≥4.5%, 赖氨酸≥1.6%, 所选饲料要求营养丰富、适口性好, 符合国家标准, 能满足青鱼生长需求。

3.1.2 饲料投喂

从3月10号开始进行驯化投饵。刚开始投饵时, 可先开投饵机使其空转, 发出声音, 在饲料台附近进行人工撒喂。撒喂速度要慢, 观察鱼儿上浮及吃食情况。一般经过5 d后就能驯化养成集群摄食的习惯。投喂饲料时, 不考虑给其他混养鱼类单独投饵。6月30日前, 每天投喂4次, 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25~30 min, 日投饵率控制在1.5%~2.5%;6月30日至10月30日, 每天投喂3次, 每次投喂时间控制在50~60 min, 日投饵率控制在2.5%~5.0%;11月份以后, 由于气温降低, 不再投喂颗粒饲料, 改投喂玉米。玉米投喂前先用水浸泡至膨胀, 每天投喂50 kg, 在投饵台周围泼洒。随着温度进一步降低, 逐渐减少至每天投喂25 kg, 水温低于10℃后, 不再投喂。

养殖期间, 饲料投喂坚持“四定”投饵和“早开食、晚停食”的原则, 平时注意观察池塘鱼类吃食情况, 并根据天气情况、水温变化、水质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投饵的速度、投饵次数。在每年的7—9月的高温季节, 控制投喂时间在60 min左右, 控制投饵量, 让鱼吃到七八分饱即可。

3.2 养殖期间的日常管理

养殖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水质调控、疾病防治、定期巡塘、养殖记录等工作。

3.2.1 水质调控

青鱼喜欢在水质清新、水中溶氧含量高的池塘环境里摄食与生长。在养殖过程中,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水质调控, 创造优良的养殖水环境, 改善池塘中的生物群落, 保持池塘生态平衡。

3.2.1.1定期换水定期加注新水是保持池塘水质优良、水体透明度适中的有效措施。4—5月份每半月加水1次, 每次加水10~15 cm;6—7月份每10 d换水1次, 先抽出15 cm水深的水, 再加入20 cm水深的水;8—9月份, 此时气温较高, 可根据情况每一周注换水1次, 1次换水20~25 cm, 以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养殖第2年, 由于此时青鱼个体较大 (平均2 200 g以上) , 水深最好保持在2 m以上。

3.2.1.2定期使用生石灰、沸石粉改良水质养殖期间, 根据水体水色情况, 定期泼洒生石灰, 浓度为25~30 g/m3, 调节p H值。沸石粉能有效吸附水中的氨氮和有害物质且安全无毒, 在8—10月份高温季节, 每月全池泼洒一次优质沸石粉, 使用量为每667m2水面用30~50 kg。

3.2.1. 3 复合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每年的8—10月是高温季节, 也是鱼类摄食旺盛、生长较快的季节。每月投放复合微生态制剂 (由光合细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有益菌种复合培养而成) 1次, 在晴天的11:30—12:30, 每667 m2水面水深1 m用50 g, 充分溶解后均匀泼洒, 使用时要注意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泼洒。

3.2.1. 4 适时开动增氧机

注意天气情况和水质变化, 适时开动增氧机。通过增氧机的搅水作用, 加快池塘上下水层对流, 改善底层缺氧状况, 增加池塘的溶氧量。

3.2.2 养殖期间的疾病预防

在养殖过程中, 坚持“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的原则。采取生态预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 既注意加强水质调控又重视药物预防。采取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3.2.2.1池塘彻底整治清除过多淤泥, 放养前彻底清塘。鱼种入池前注意进行鱼体消毒, 防止病菌传播。

3.2.2. 2 使用药物全池泼洒

在疾病流行季节, 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情况, 交替使用漂白粉、“菌毒克” (20%戊二醛溶液) 、10%聚维酮碘溶液, 浓度分别为1.0~1.2 g/m3、0.2 m L/m3、0.5~1 m L/m3全池泼洒。另外, 使用精制敌百虫全池泼洒, 使池水中敌百虫的浓度达0.3~0.5 g/m3, 以杀灭寄生虫。

3.2.2. 3 投喂复方中草药药饵

将中药黄芩、黄连、大黄、五倍子、穿心莲、黄芪 (按25∶15∶25∶12∶15∶8比例) 混合均匀后粉碎, 制成复方中草药制剂。按每1 kg饲料加中草药制剂15~20 g制成药饵进行投喂, 每次投喂5~7 d为一个疗程, 中草药制剂现用现配。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吃食、活动情况, 每月投喂1~2次。在整个养殖期间, 没有严重疫情发生。

3.2.3 日常管理工作

因为养殖周期较长, 在养殖期间, 每天坚持定期巡塘, 做好池塘清洁卫生工作。注意观察青鱼吃食和活动情况, 每天清理食场, 定期清除腐败杂物, 做好池塘养殖记录工作。

4 产量与效益

4.1 养殖产量

自2014年1月10日鱼种放养到2016年1月14日全部出售, 经过736 d饲养, 共起捕青鱼15 908.4 kg, 平均每667 m2产1 988.6 kg, 平均体质量4 910 g, 成活率90%, 收获鲢鱼3 534 kg, 鳙鱼1 025.4 kg, 鲫鱼535.8 kg, 黄河鲤鱼753.3 kg。共投喂颗粒饲料26 700 kg, 玉米6 100 kg, 不考虑鲤鱼、鲫鱼吃掉的饲料和投喂的玉米, 两年饲料系数为1.68。具体见表2。

4.2 效益分析

青鱼收入318 168元 (20元/kg) , 鲢鳙鱼收入28 265元, 鲤鱼、鲫鱼收入12 891元, 总收入359 324元。鱼种及运费28 245元, 饲料费133 500元, 玉米11 895元, 药品、水电费及工资58 000元, 总投入231 640元, 净收入127 684元, 年平均净收入7 980元/667 m2, 投入产出比为1∶1.55, 养殖效益明显。这种养殖模式养殖周期较长, 渔民劳动强大较大, 但是经济效益高, 是该地区渔民改善养殖结构, 促进增收的一条途径。

5 小结

“早开食, 晚停食”对青鱼恢复越冬后体质和越冬前积累能量、增强鱼体抵抗力、提高整体养殖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选择优质饲料, 科学投喂, 是养殖成功的重要环节。

创造优良的养殖水体环境, 采用多种有效措施调节池塘水质, 保持池塘水质“活、爽、好”, 水体溶氧丰富, 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 cm之间。利于鱼儿快速生长, 成鱼病害少, 品质好, 符合生态、健康养殖标准。

因地制宜搞好鱼病预防与治疗工作。中草药具有药残少、成本低、副作用少、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养殖过程中, 使用中草药制剂进行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结合外用泼洒药物, 有效预防了鱼病的发生。

南昌红谷滩区凤凰学校招生范围 篇5

凤凰学校是红谷滩新区2005年开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园用地面积21473.12平方米,这里绿树如茵、花木参差、优雅宁静。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南昌红谷滩区凤凰学校招生范围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谷滩区凤凰学校(师大附中滨江分校二部)

招生范围:京九铁路以南至长江路以北,碟子湖大道以东至赣江北大道以西合围区域。

入学年龄要求:

入学年龄:年满6周岁(即2014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应届,从未入学的)入学。

以上暂时过渡楼盘及区域就读学校安排,待配套学校建设完成后,将重新按照教育管理部门正式公布的学区范围就读,不得在暂时过渡学校就读。

请广大市民以教育管理部门正式公布的学校名称和学区划分为准,不得轻信房地产开发企业及中介使用“名校”“学区房”等不实宣传。

学校简介

学校建筑面积8499平方米。普通教室28间,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室、多功能室、音乐室、舞蹈室、练功房、美术室、书法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教学器材、设备设施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配足。发展十年的凤凰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99人,其中小学生1054人,初中生345人。共有教师74人,其中硕士学历2人,本科学历61人,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等各学科均配有专业教师。

一直以来,凤凰学校以“为孩子幸福人生奠基,为社会文明进步服务”为办学宗旨,以“打造质量优、特色强、口碑好的现代品质之校”为办学目标,主导师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努力打造以“尚美”为内核的凤凰文化,倡导“课堂与活动并行,读书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广泛、持久地开展“诗情诗意在凤凰、争当快乐小书虫”读书活动,大力建设以国粹京剧为龙头的各类学生文体社团,积极营造“国粹文化、诗艺情怀”学校特色,努力培养品行端正、基础扎实、个性张扬、全面发展的“有责任的中国人、有内涵的`文明人、有情怀的现代人”。另外,积极和全国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实施优质教育工程,和江西师大附中滨分校共同深入建设全市示范学区,和铁路公安一道开展特色铁路安全教育,等等,均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三届班子的开拓创新,十年师生的风雨兼程,使凤凰学校在全社会展现出“底蕴深厚、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环境典雅”的良好形象。

白碱滩区 篇6

关键词:小麦,大豆,高产,栽培技术,黄河滩区

小麦是东明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8.2万hm2左右,大豆常年种植面积2.33万hm2左右,其中80%分布在黄河滩区,种植制度以小麦—大豆为主,多年来小麦、大豆产量一直分别在5 250 kg/hm2和2 250 kg/hm2左右徘徊。东明县自古以来就是麦收后大豆采取贴茬播种,不施底肥,不能保证一播全苗,管理比较粗放,大豆产量也一直徘徊不前,小麦和大豆的产量亟待提高。黄河滩区小麦、大豆双高产综合技术推广,实现了黄河滩区小麦、大豆高产高效种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现将其总结如下。

1 播前准备

一播全苗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播前底墒足是保证一播全苗的前提。小麦播种期一般土壤墒情适宜,个别年份干旱时用黄河水造墒播种,有效保障播种质量[1];大豆既怕旱又怕渍,如逢干旱,及时造墒,待土壤利于播种时,抢时机播,为苗齐、苗全、苗壮、打好基础。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优质小麦与大豆新品种,如小麦可选用济麦22、山农15和矮抗58等,大豆可选用中黄35、中黄41、渮豆13和豫豆25。选好优质高产品种后使用杀虫剂和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2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高产小麦品种济麦22号最适宜播期为10月8—15日,适宜播种量为112.5~150.0 kg/hm2;矮抗58最适宜的播期为10月15—22日,适宜播种量为187.5~225.0 kg/hm2;山农15最适宜播期为10月5—15日,适宜播种量为90~120 kg/hm2。高产大豆品种渮豆13和中黄35在黄河滩区夏播适宜播期为6月上旬至6月25日前后,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末至6月15日,适期内播种越早越好。适宜种植密度19.5万~28.5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内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佳密度24.0万~28.5万株/hm2。合理密植是大豆高产的基础。小麦、大豆改原来的传统播种方式为机械播种。小麦改“三密一稀”为等行距播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减少郁蔽,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和通风透光性能。大豆改传统的等行距播种为大小行播种,行距由40 cm改为大行距50 cm、小行距30 cm,以减少郁蔽和倒伏,提高通风透光性能。

3 配方施肥

实现小麦、大豆高产高效,要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进行配方施肥,追施叶面肥,地力选土壤有机质1.2%以上、碱解氮70 mg/kg以上、速效磷20 mg/kg以上、速效钾100 mg/kg以上。小麦底施有机肥45 t/hm2以上,全生育期施纯氮210 kg/hm2、五氧化二磷90 kg/hm2、施氧化钾105 kg/hm2,有机肥、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肥与追肥各占1/2。大豆在用三元复合肥150~300 kg/hm2作种肥(播种机分播)的基础上,于初花期至结荚末期再追施高氮复合肥225~300 kg/hm2。同时,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和大豆开花结荚期叶面喷施锌、硼等微肥。

4 科学浇水

小麦注重“三水”,即底墒水、拔节水和抽穗(扬花)水。大豆生长期间正是雨季,但有时也会出现旱情,花荚期和鼓粒期遇旱应适当浇水,雨季并注意排涝[2]。从开花期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水速度最快、耗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土壤水分低于25%,会出现落花、落荚现象。但抗旱时切忌大水漫灌,以小水勤灌、小水沟灌为好;大豆水淹后也容易落花、落荚,雨水过多时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渍防涝。

5 适时化控化防

在高中产水平的小麦、大豆往往会出现旺长现象。小麦早春群体超过1 500万根/hm2,可在3月上旬叶面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对水750 kg稀释配成浓度为150 mg/kg的溶液,在小麦拔节期均匀喷施,不重喷也不漏喷。在小麦拔节期使用,可控旺促壮,防止倒伏效果好;在扬花期使用,可提高结实率和加速灌浆,促使小麦穗大粒多,使成熟期提早2~3 d。在小麦起身时,可用助壮素水剂225~300 m L/hm2,对水600 kg稀释后喷施;在扬花期,用助壮素120~180 m L/hm2,对水600~750 kg稀释后再加磷酸二氢钾2.25 kg/hm2,混合喷施于植株中上部,可加速灌对小麦防倒作用明显[3,4]。大豆初花期生长过旺时,也可于盛花期叶面喷施15%多效唑粉剂600~750 g/hm2。实行一喷多防的专业化防治技术,能提高防控成效、降低防控成本、保障安全生产。小麦注意防治纹枯病、叶锈病和后期蚜虫,延长叶片功能期。大豆应注意防治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以及最近发生的豆蝽象等[5,6]。

参考文献

[1]汪官静,张传后,张树正,等.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09,27(8):44-45.

[2]于文东,张艳玲,张善云.优质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2):29.

[3]王学峰,王俊兴,杨富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9):21-22.

[4]赵慧芳,潘一展.优质专用小麦配套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2(8):99.

[5]王梦飞,刘支平.晋北高寒区大豆丰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126-128.

白碱滩区 篇7

关键词:戈壁滩,多煤层,三维地震勘探

0 引言

随着我国中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 西北地区已经逐渐成为煤炭能源产业开发和投资的焦点市场。新疆地区预测有超过2万亿t的煤炭储量, 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支撑。受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的限制, 新疆戈壁滩煤炭储量虽然丰富, 但勘探程度较低, 特别是有针对性地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开展不足, 直接制约了西部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煤炭工业的发展[1,2,3,4]。因此, 在戈壁滩地区开展有针对性的三维地震勘探工作势在必行, 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文章将针对哈密大南湖地区的地质地球物理概况以及该区三维地震勘探的难点进行讨论, 给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来获取高质量的勘探成果, 以及如何做好该地区的多煤层地震反射波对比解释研究。

1 勘探区的地质概况

1.1 地理位置

大南湖煤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行政区隶属哈密市南湖乡管辖。其中一井田位于哈密市大南湖煤田东南约70 km处, 面积51.34 km2。井田东部2 km处312国道自北向南通过, 西部20 km处有兰新铁路穿过, 交通便利。本次三维地震勘探区位于井田中部, 面积4.69 km2。

1.2 主要地质任务

查明区内落差≥5 m的断层的性质、产状及延伸长度, 其平面摆动范围不大于20 m;定性解释区内主采煤层 (17、18-1、18-2、24、26、35-1) 的分布范围及厚度变化趋势;控制区内主采煤层的起伏形态和埋藏深度, 控制底板标高, 解释误差不大于1.5%;查明三维区内主采煤层波幅大于或等于10 m的褶曲;圈定火烧区范围及可能存在的其它地质异常体;利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 查明三维区内主采煤层的分叉、合并、尖灭范围, 解决煤层对比问题。

1.3 地质概况

1.3.1 地层

本区为全掩盖式煤田, 区内地层由古生界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组成。

自下而上地层层序依次为:石炭系上统梧桐窝子组 (C2wt) 、侏罗系中统头屯河组 (J2t) 、西山窑组 (J2x) 、新近系上新统葡萄沟组 (N2p) 、第四系 (Q) 。其中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为主要含煤地层, 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 (J2x1) 为次含煤段, 岩性为灰色、灰绿色、深灰色砾岩、粗粒砂岩、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薄层泥岩, 煤层及菱铁质条带或透镜体, 平均可采总厚25.81 m。中段 (J2x2) 为以各种类型的含煤沉积为主的主含煤段。岩性为灰色、浅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炭质泥岩及煤层不均匀互层, 夹中粒砂岩及砂砾岩。8层大部可采煤层, 平均可采总厚36.84 m。上段 (J2x3) 为泥岩、砂岩及薄煤层, 底部砂岩层是上中段分界标志层。

1.3.2 构造

井田内的构造类型总体属于简单构造类型, 局部发育有宽缓的次级褶曲, 断层相对不发育。

1.3.3 煤层

井田共含34层煤, 可采总厚93 m, 勘探区内主采煤层6层, 均为厚煤层, 煤层埋深200~700 m。

2 勘探区三维地震勘探的地球物理条件

勘查区主要含煤地层位于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 煤层与围岩波阻抗差异明显, 层位基本稳定, 目的层能形成较好的反射波。主要的难点在于工作区位于戈壁滩上, 采集条件非常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然条件恶劣。大南湖属无地表水体、植被戈壁区, 气候干燥少雨, 全年光照时间长, 太阳辐射能量强, 年、日温差大。干旱、寒潮、大风、干热风及地震等灾害, 恶劣的自然条件给野外施工带来极大困难。 (2) 潜水位深、激发条件差。区内浅层以自然地质作用沉积而成的沙砾石为主, 潜水位深, 成孔困难, 给地震波激发造成一定的困难。 (3) 地表松散、接收条件差。区内地表风化严重, 亚沙土中激发能量散射严重, 高频衰减较强, 地表为风化松散层, 难以安置检波器。 (4) 地震记录信噪比低。由于受到气候、地形、激发条件及接收条件的严重影响, 区内地震记录信噪比偏低, 且存在严重的高频干扰和随机干扰波, 主要有面波、声波等。 (5) 地震反射波对比解释困难。区内煤层埋深较浅, 煤层层数多, 间距较小, 受地震垂向分辨率的影响, 部分煤层容易形成复合波, 加之区内局部地层倾角较大, 地震反射波对比解释难度较大。

3 采集方法及技术对策

3.1 井深、药量试验

井深分别为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共8种情况, 炸药量分别为1.0 kg、1.5 kg、2.0 kg、2.5 kg、3.0 kg共5种情况。试验结果最佳井深为14 m, 药量为2.0 kg。

3.2 非纵距对比试验

最大非纵距试验选择50 m、150 m、250 m、300 m、350 m、400 m, 采用14 m井深, 2 kg药量。其中以50~250 m非纵距的效果最好。

3.3 观测系统设计参数

本区还进行了干扰波、低速带调查以及检波器一致性测试等试验工作, 通过试验以及勘探区的各项因素的针对措施, 设定观测系统参数为:12线6炮三维束状观测系统;中部1008道接收, 浅部864道接收, 中点放炮激发;道距10 m, 线距20 m;炮点距20 m, 中部炮排距80 m, 浅部炮排距60 m;CDP网格10 m×5 m;覆盖次数6 (横) ×6 (纵) =36次;Aries遥测地震仪, TEBS-60Hz数字检波器 (堆放, 挖坑埋置) , 采样率0.5 ms, 记录长度1.5 s。

上述观测系统可以有效地采集到高质量的地震原始数据, 大幅提高记录的信噪比, 同样获得较好的煤系地层反射波, 有利于该区多层煤垂向分辨解释及小构造的解释与分辨。

4 数据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

针对前述的该区三维地震地球物理勘探特征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多煤层地震反射波对比解释, 在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过程中, 除了满足勘探设计中的处理目标及要求以外, 还在静校正、叠前去噪、三维剩余静校正、叠后去噪、三维偏移处理中给予了重点关注, 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

4.1 静校正

静校正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合理选取静校正方法和参数, 可以解决静校正存在的问题。该区采取了折射静校正方法 (基准面高程755 m, 替换速度2 200 m/s) 对原始记录进行了野外一次静校正。为消除工区地表起伏影响, 处理中采用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方法对地震资料进行了剩余静校正。图2为单炮的静校正后单炮记录, 静校正后的单炮, 初至和反射双曲线光滑、连续, 比处理前得到明显的改善。

4.2 叠前去噪

该区在时空域采用逐点多道识别、单道计算的方法来识别各种倾角的规则噪声, 并采用中值滤波和预测滤波对检测到的规则噪声进行压制, 提高了资料的信噪比。去除干扰前后的对比效果, 如图3所示。

4.3 叠后去噪

该区采用“有效波信号提取”方法来提高叠后信噪比, 对三维叠后数据体进行频率-空间域压制干扰试验,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如图4所示。

4.4 三维偏移

三维偏移的主要目的是使倾斜界面反射归位到地下真实位置、绕射波收敛和波的干涉现象分解, 从而正确地反应地下构造形态及其变化情况。本区采用CGG波动方程有限差分三维一步法偏移, 对Tau (8、12、24 ms) 和偏移速度 (80%、85%、90%、95%、100%) 进行了扫描测试, 最终采用Tau=12 ms, Mvel=80%。三维偏移后的时间剖面分辨率高, 能量强, 归位准确, 如图5所示。

5 三维处理成果

该区的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处理, 坚持了质量第一的原则, 以“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度”为目标, 因此获得了高质量的三维数据体、高分辨率煤层反射波。解释过程中遵循人工解释与工作站解释相结合、垂直剖面与水平切片解释相结合的原则, 通过解释的剖面及切片信息。得出的地质成果如下:本次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查明了17煤层、18-1煤层、18-2煤层、24煤层、26煤层、35-1煤层的赋存深度和构造形态, 成功实现了多煤层反射波的对比解释;区内主采煤层未发现落差大于5 m的断层, 但均发育有小型背向斜构造;基本查明了区内主采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利用波阻抗反演查明了区内主采煤层分叉、合并及尖灭范围;预测了主采煤层厚度变化趋势。

从该区的三维数据体中煤系地层的时间剖面及地质产状统计资料可知, 该区整体表现为一单斜地层, 走向北东, 倾向南东, 倾角为20°~40°。地层产状在近向斜轴部较为平缓, 最小倾角5°;翼部地层倾角较大, 特别是在采区西南部, 最大倾角可达46°。通过对区内11口井及主要煤层波组进行子波分析之后, 选取了与地震剖面频率相吻合的子波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 通过以模型为基础的稀疏脉冲反演方法, 对该区多煤层地层进行了波阻抗反演, 对煤层厚度变化及赋存状态进行了清晰描述, 以及煤层分叉合并、火烧区范围、露头及变薄都取得了较高的反演效果, 且与地质解释成果相一致。

图5为该区煤层露头及煤层火烧区时间剖面图。该区17煤为最浅煤层, 西北部因构造隆起已被剥蚀, 形成火烧区;18-1煤、18-2煤、24煤在勘探区西北部因构造隆起而被剥蚀, 北部大部分煤层自燃形成火烧区;26煤层与35-1煤层在勘探区东部附近露头。

6 结论

在戈壁滩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选取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对策, 可以有效地克服激发、接收条件差等不利因素, 采集到较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通过精细处理和钻孔资料的综合对比解释, 地质成果良好, 精度较高, 尤其是应用波阻抗反演方法, 实现了多煤层反射波的对比解释, 识别了该区6个主采煤层的尖灭、露头位置及厚度变化等信息。实践证明,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很好的应用于戈壁滩区域的煤炭资源开采, 针对西部煤炭资源勘探程度低,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将会在戈壁滩等地质复杂区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耿丽娟.新疆哈密戈壁滩区煤层三维地震勘探实践[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20 (2) :393-398

[2]张广忠, 郭恩惠, 朱书阶, 等.沙漠区超浅层三维地震勘探[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31 (5) :54-56

[3]惠俊刚.戈壁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应用实践[J].物探与化探, 2008, 32 (3) :279-282

白碱滩区 篇8

关键词:河南省,黄河滩区,旅游开发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 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因其河水含沙量大, 河道淤积严重, 又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悬河”。黄河滩区是黄河排洪、泄洪和沉沙的重要区域, 因历史原因, 目前这里仍居住着大量人口。长期以来, 受各种因素影响, 滩区经济发展滞后, 成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目前, 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又因其在平衡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显著作用, 旅游业一直被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视为快速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行业之一。河南黄河滩区的旅游业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 长期以来难以摆脱模式单一、开发水平较低、效益低下的艰难处境。因此, 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研究和探索黄河滩区旅游业的开发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1 河南黄河滩区概况

1.1 地域范围

黄河自陕西潼关以下进入河南, 西起灵宝, 东至台前, 河道全长711km2。河南黄河滩区位于孟津白鹤段至台前张庄段的平原河道上, 河道长约444 km2。河水在河槽两侧由于河势游荡不定, 经常摆动及淤高, 形成了多个大小不等的滩地, 总称为滩区。

1.2 自然条件

滩区属华北大陆性季风气候, 浅层地下水比较丰富, 水质适合农田灌溉。滩区土壤为有机生态淤积性土壤, 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是较为理想地天然有机农田, 完全可以生产出无污染的有机粮食和食品。

1.3 旅游资源

滩区旅游资源丰富, 除了现在已经建成且小有名气的小浪底风景区外, 还有黄河湿地、悬河景观、珍稀动植物等自然旅游资源。据调查, 这里栖息了169种鸟类、21种兽类, 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多达33种, 另外还有属于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的黄河鲤鱼。这些珍稀的动植物资源, 对到此来参观的游人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此外, 黄河文化、民风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对游人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2 影响滩区旅游业开发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 通过旅游业的发展, 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黄河滩区由于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导致其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与其他一些地区相比严重滞后。目前, 影响滩区旅游业开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滩区社会经济条件落后

滩区目前主要以农业为主, 其他产业相对落后, 基础产业薄弱, 没有带动经济发展的龙头。区域总体社会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很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依托。同时, 政府不仅很难拿得出钱来投资, 也难以吸引外来资金的进入, 导致滩区旅游业的开发比较滞后。

2.2 行政管理体制不畅

目前, 我国仍然沿用历史上河道 (务) 治河的基本模式, 这种模式虽然在历史上曾为黄河的治理做出过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种河务部门、地方政府、沿黄群众共同治理的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河务部门的职责是让河水顺利入海, 重治理轻开发。地方政府则因为本地滩区规模小、投资大、见效慢等原因, 把大量的资金都用在了其他比较有优势的产业和区域。最终导致滩区经济发展落后, 成为全省甚至全国的重点贫困地区。

2.3 基础设施落后, 外部环境闭塞

由于受黄河洪水灾害的影响, 滩区内道路、桥梁等经常被冲毁, 加上滩区经济落后, 建设资金匮乏, 造成滩区内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同时, 绝大部分滩区远离大、中城市, 客观上形成了滩区信息、环境上的闭塞。这些因素对旅游资源的投资和开发都十分不利。

3 滩区旅游业开发对策

目前, 河南省提出了“旅游立省”的战略, 在河南省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当中, 明确提出了要重点发展沿黄文化旅游经济带和积极开发黄河生态游, 这在政策上为滩区的旅游业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 要解决滩区旅游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必须对症下药, 逐一解决。

3.1 注重统筹规划, 统一协调

旅游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和蓝图, 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今后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滩区进行旅游业开发时, 应当以全省沿黄各市的情况为基础, 提出滩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做好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设计和功能分区, 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 然后编织出合理的旅游规划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做到统一协调, 不能搞重复建设和盲目竞争, 为滩区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3.2 创新管理体制, 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可以借鉴国家在新疆设立建设兵团和各地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做法, 变更黄河滩区的管理体制。把原来地方政府和河务部门两个责任主体变为一个责任主体, 这样也更有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 有利于国家投入的治黄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有利于黄河滩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3 多种形式开发, 丰富黄河游的内容

在进行滩区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要根据沿黄各地的不同情况, 因地制宜的搞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 可以考虑以下形式:

3.3.1 黄河景观开发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等很多有关黄河的诗句对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见到过这种景象。因此, 如果我们能搞好景观开发, 这将对很多人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对于黄河景观的开发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即黄河湿地景观、动植物景观、悬河景观和黄河洪水景观。譬如, 在风景较好的地区如黄河转弯处和宽窄变化较为明显的河段, 可以设立观景台, 让游客可以亲身体会到黄河东去的壮观景象;在小浪底每年调水调沙的时候, 可以借鉴“钱塘江观潮”的模式, 组织“观瀑节”, 让游客感觉到“不到长城非好汉, 不看黄河更遗憾”;在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黄河湿地, 可以搞生态旅游和城市近郊游, 拥有白天鹅等大量珍稀野生动物的黄河湿地必将吸引大量的城市游客到此参观。

3.3.2 开发农家乐旅游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 “农家乐”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了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对于滩区来说,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主要结合黄河特色, 让游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体验滩区农民的生活。河南有这样一句民谣, “新郑的大枣砀山的梨, 开封的西瓜甜到皮”, 因此, 可以借鉴新郑古枣园和郑州樱桃沟的一些经验, 在滩区种植一些西瓜和花生, 利用现代人重视健康的心理, 通过“纯天然有机食品”的宣传口号来吸引游客, 并让游客进行现场品尝, 以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3.3.3 挖掘黄河文化游的潜力

充分挖掘黄河文明的精髓以及其中可以展现出来的东西, 抓住中国人的黄河情结。要充分利用黄河这一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资源, 在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时要特别的突出这一主题, 把黄河与“中华文明”和“母亲河”的形象紧密结合起来, 增加黄河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 以加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同时, 可以利用目前已经小有名气的小浪底水库和黄河游览区为依托, 以点带面, 逐步带动其他地区。

3.4 建议国家给予扶持

滩区人民为了维护黄河安全, 在防洪抢险等方面长期牺牲自身利益, 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 建议将黄河滩区综合开发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项目对外合作、资源开发方面给予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国债资金安排、财政资金转移支付、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以解决滩区在旅游开发中遇到的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环境不好等问题。

4 结语

总之, 只要各方共同努力, 拥有丰富资源的河南黄河滩区的旅游业就一定能发展起来, 为把滩区建设成生态平衡、人水和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河南黄河滩区经济发展探析[J].中国水利, 2003.

[2]陈蔚德.河南旅游基础[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白碱滩区 篇9

一、耕地地力基本情况

耕地地力是在特定气候区域以及地形、地貌、成土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等要素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由立地条件、土壤条件、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及培肥水平等因素影响并决定。

沿滩区农业土壤类型共分为水稻土、紫色土、冲积土、黄壤土等4个土类、6个亚类、8个土属、26个土种。其中水稻土占62.1%;紫色土占36.81%;冲积土占0.18%;黄壤土占0.91%。

依照农业部《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耕地地力评价指南》、《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沿滩区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 (按农业部标准为四等地、五等地、六等地、七等地、八等地) , 我区分为一等地、二等地、三等地、四等地、五等地。其中一等地面积为1 747.0hm2, 占6.6%;二等地面积为4 855.9hm2, 占18.5%;三等地面积为9 430.4hm2, 占35.7%;四等地面积为7 788.7hm2, 占29.5%, 五等地面积为2 562.5hm2, 占9.7%。

二、耕地地力及宜种性

1. 一等地

面积1 747.0hm2, 其中水田1626.7hm2, 占93.1%;旱地120.3hm2, 占6.9%。主要分布于平坝、丘腰、正冲、子冲地形。以黄市镇、瓦市镇、卫坪镇、兴隆镇、沿滩镇等乡镇居多。主要种植制度:水田:一季中稻为600.6hm2, 占本级土壤的34.4%;中稻-再生稻1 042.4hm2, 占本级土壤的59.7%。旱地:麦-玉米-薯67.2hm2, 占本级土壤的3.8%;油-玉米-薯36.8hm2, 占本级土壤的2.1%。本级土壤pH值5.8~8.5, 有机质19.4~46.5g/kg, 全氮1.4~2.2g/kg, 碱解氮102~265 mg/kg, 有效磷10~41mg/kg, 速效钾45~160mg/kg。

一等地分布在平坝河流两岸, 光照条件好, 土壤养分储量高, 保水保肥性能好, 供肥能力强, 土地利用不受限制。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中等, 速效钾含量缺乏, 耕层土壤pH值呈微酸至中性。广泛适宜粮、油及经济作物生长。

2. 二等地

面积4 855.9hm2, 其中水田4331.1hm2, 占89.2%;旱地524.8hm2, 占10.8%。二等地分别较广, 各个乡镇都有成片分布, 磅坳和正冲以及平坝、丘腰地形分别最多。该级地土层较厚, 地势较为平坦, 水利设施相对较好。主要种植制度:水田:中稻3 602.7hm2, 占本级土壤的74.2%;中稻-再生稻728.4hm2, 占本级土壤的15.0%。旱地:麦-玉米-薯484.5hm2, 占本级土壤的10.0%;油-玉米-薯40.3hm2, 占本级土壤的0.8%。本级土壤pH值5.5~8.5, 有机质17.2~47g/kg, 全氮1.3~2.1g/kg, 碱解氮111~271mg/kg, 有效磷7~32mg/kg, 速效钾41~145mg/kg。

二等地多处沿河平坝区、沿河滩地。土壤养分储量较高, 保水保肥性能良好。近年来, 由于实行高强度的农业生产, 部分地块养分含量降低, 以速效钾下降尤为明显。种植模式和适应性和一等地相似, 还可发展设施栽培, 生产名、特、优、绿色蔬菜、水果等。

3. 三等地

面积9 430.4hm2, 其中水田7 979.9hm2, 占84.6%;旱地1450.5hm2, 占15.4%。该级土壤分别较广, 全区各个乡镇都有分布, 主要分布在正冲、丘脚、子冲、磅坳地形上。主要种植制度:水田:中稻7 168.5hm2, 占本级土壤的76.0%;中稻-再生稻811.4hm2, 占本级土壤的8.6%。旱地:麦-玉米-薯1 247.7hm2, 占本级土壤的13.2%;油-豆63.8hm2, 占0.7%, 油-玉米-薯139.0hm2, 占本级土壤的1.5%。本级土壤pH值5.3~7.7, 有机质14.9~45.2g/kg, 全氮1.1~2.0g/kg, 碱解氮91~261mg/kg, 有效磷5~30mg/kg, 速效钾36~120mg/kg。

三等地是近山台地、缓坡地等主要类型。土壤养分储量中等, 保水保肥及供水供肥性能较一、二等地差。近年来, 由于重用轻养, 使部分耕地养分下降, 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明显偏低, 种植应向优质商品粮油方向发展, 适当扩大蔬菜及豆类种植面积, 经济类宜发展蚕桑、水果等。

4. 四等地

面积7 788.7hm2, 其中水田4 542.0hm2, 占58.3%;旱地3 246.7hm2, 占41.7%。主要分别在仙市镇、瓦市镇、富全镇、王井镇、兴隆镇、九洪乡等乡镇。地形上以正冲、子冲、磅坳、丘脚、丘腰分别最多。主要种植制度:水田:中稻4 338.8hm2, 占本级土壤的55.7%;中稻-再生稻203.3hm2, 占本级土壤的2.6%。旱地:麦-玉米-薯2 106.1hm2, 占本级土壤的27.0%;油-玉米-薯1 014.7hm2, 占本级土壤13.1%, 其他种植模式125.8hm2, 占1.6%。本级土壤pH值5.2~7.7, 有机质16~43g/kg, 全氮0.9~1.8g/kg, 碱解氮72~260mg/kg, 有效磷5~30mg/kg, 速效钾32~110 mg/kg。

四等地多在低地、坡耕地区域。土壤保水保肥及供肥性能较差, 水源缺乏, 养分含量较低, 氮、磷、钾高低差异较大, 是我区中低产田土改造的重点。应发展种植耐涝耐瘠作物, 如蚕桑、花椒、水果等。

5. 五等地

面积2 562.5hm2, 其中水田285.6hm2, 占11.1%;旱地2276.9hm2, 占88.9%。主要分布在卫坪镇、九洪乡、瓦市镇、仙市镇、邓关镇等乡镇。地形上以丘腰、丘顶、子冲的上部分别较多。主要种植制度:水田:中稻285.6hm2, 占本级土壤的11.1%。旱地:麦-玉米-薯1 788.2hm2, 占本级土壤的69.8%;油-玉米-薯385.7hm2, 占本级土壤的15.1%, 其他种植模式103hm2, 占4.0%。本级土壤pH值4.5~7.8, 有机质14.5~37.4g/kg, 全氮0.7~1.5g/kg, 碱解氮74~210mg/kg, 有效磷5~30mg/kg, 速效钾30~110mg/kg。

五等地分别于丘陵地区的坡顶, 土层浅薄, 多为石骨子土, 土壤侵蚀、冲刷严重, 保水保肥及供肥性能差, 作物产量低, 属低产田土。氮、磷、钾高低差异大, 耕层土壤呈酸化趋势, 可还林, 也可种植花椒等经济作物。

三、对策与建议

1. 抓好基础建设

抓好农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兴修水利, 将能灌耕地变保灌耕地, 将农耕地排水能力中等的变为强, 将排水能力较弱和弱的变为较强和中等, 从而大幅度改善我区农耕地灌排条件, 是我区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前提。

2. 中低产田土改造

通过兴修水利, 增强农田排灌条件, 最终实现“旱涝保收”。

3. 大力实施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 缓解农田钾素不足, 提高土壤肥力, 增施有机肥, 熟化培肥土壤, 这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的基础。

4. 实现平衡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有效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重施化肥轻施有机肥, 重氮轻磷钾, 重大量元素轻中微量元素等施肥方法不当所造成养分挥发、流失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5. 调整种植结构

白碱滩区 篇10

1 材料和方法

1.1“发塘”的池塘条件

池塘主要形成于90年代“以渔改碱,挖塘抬田”工程。面积一般为4×667 m2、8×667 m2、14×667m2。池底“锅底型”,底质为沙土,底泥一般50 cm左右。池塘野杂鱼较多,池水充足,来源方便,多为地下上渗水,水深1.5~3.5 m。池水易形成温跃层,水质为盐碱水,硫酸盐含量307~442 mg/L,易出H2S气体,H2S气体危害的主要季节为每年的4月至9月。

1.2 滩区“发塘”的鱼苗来源

滩区“发塘”鱼苗一般来源有三方面:一是来源于省新民水产良种场生产的鱼苗(该场地处合阳黄河滩五单元)。二是来源于陕西省的大荔育红和西安的西流堡鱼苗繁育场生产的鱼苗。三是来源于广西和湖北等省调运的鱼苗。

1.3 鱼苗投放前的准备

1.3.1 清塘

滩区池塘由于地下水充足,来源方便,不易抽干,所以,一般采用带水清塘,有2种方式。一是大多数养殖者选用4×667 m2池、8×667 m2池“发塘”,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将池水抽至深10 cm左右时,用生石灰或强氯精清塘。二是少数养殖者选用8×667 m2、14×667 m2池“发塘”,一般在鱼苗下塘前15~20 d,为图省事,节约抽水开资,池水抽至深50 cm左右时用鱼藤精、甲氰菊酯等渔业违禁药物清塘。

1.3.2 培肥及调节水质

鱼苗投放前一周,少数养殖者用有机肥或无机肥培肥水质,并在每天12:00时左右用增氧机将池水搅动1~2 h左右,进行曝气,以便将池中积存的H2S等有害气体除去,以免对下塘的鱼苗造成危害。鱼苗投放前一天,只要水质看上去没有问题,大多数养殖者一般都不调节水质,第二天将鱼苗直接下塘,少数养殖者将池水排浅至60 cm左右,补充40 cm左右的新水调节水质后,再放鱼苗。

1.3.3 鱼苗下塘

沿黄滩区鱼苗出塘规格一般要求3.3 cm以上,鱼苗下塘数量一般为15万~25万尾/667 m2。大多数养殖者鱼苗下塘数量为25万尾/667 m2左右,只要池水清塘药效期已过,不管池水肥瘦,只要水质没有问题,就将鱼苗下塘。少数养殖者鱼苗下塘数量为15万尾/667 m2左右,选在清塘药效期过后,池水轮虫出现高峰期放鱼。鱼苗运回后,只要水质没有问题,大多数养殖者都是经过调温后,将鱼苗立即下塘。少数养殖者将鱼苗调温后,先放在发塘池中插入的网箱中将鱼苗用蛋黄或奶粉喂养1 d左右,等鱼苗吃饱后,再行下塘。

1.4 日常管理

1.4.1 鱼苗培育

大多数养殖者采用清水下塘,一般从鱼苗下塘后当天开始,即向塘内泼洒豆浆,从鱼苗下塘到出塘,不加新水调节水质,也不施肥,泼洒豆浆一直到鱼苗出塘,鱼苗出塘时间一般30 d左右。少数养殖者,在池水轮虫出现高峰期放苗基础上,采用泼洒豆浆和施肥相结合的方法培育鱼苗,鱼苗出塘时间一般20 d左右。

1.4.2 巡塘及防病

沿黄滩区低洼盐碱地池塘鱼苗发塘期,主要易出现的问题:一是池水出现H2S气体。H2S气体可致鱼苗中毒,若不提前预防,一旦发生,轻则造成鱼苗大量损失,重则造成鱼苗全军覆灭。H2S气体一般易出现在鱼苗下塘后10 d左右,闷热有风天气最易出现。鱼苗发塘期间,一些有经验的养殖者会始终保持池水深不超过1.5 m,并经常观察池水颜色变化,结合早晚巡塘闻池水的气味,以便提前预防,遇到闷热有风天气,提前给池中加注新水。池中出现H2S气体时,及时加注新水,边加边排,并给池中泼洒增氧剂,或每667 m2水面水深1 m,全池泼洒食盐5~10 kg。二是车轮虫病和无明显症状病。提前预防是最有效的办法。有经验的养殖者会通过加强清塘,合理放养,培肥水质,精心喂养,增强鱼苗体质等办法予以预防。

2 结果

通过对滩区养殖户多年“发塘”技术、模式及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合阳县沿黄滩区低洼盐碱地池塘鱼苗发塘成功率为45%左右,鱼苗成活率一般为30%左右,最高成活率为70%。在此池塘及水域环境条件下发塘,采用以下技术模式较为理想。

池塘面积应选用4×667 m2,水深不超过1.5 m;清塘应在鱼苗下塘前一周将池水抽至深10 cm左右,用生石灰或强氯精彻底清塘,鱼苗投放前一周,应每天用增养机将池水搅动1 d左右,进行暴气。鱼苗投放前一天,应将池水排浅至60 cm左右,补充40 cm左右的新水调节水质;鱼苗下塘前,应提前培肥水质。

发塘鱼苗应选用本省正规场家生产的优质鱼苗,鱼苗应在池水轮虫出现高峰期下塘,放养数量一般应控制在15万尾/667 m2左右。鱼苗下塘前应先放在发塘池中插入的网箱中用蛋黄或奶粉喂养1天左右,再行下塘;下塘后鱼苗应采用泼洒豆浆和施肥相结合的方法培育。

发塘期间应尽量保持池水深不超过1.5 m,经常观察池水颜色变化,结合早晚巡塘闻池水的气味,根据情况,提前预防。遇到闷热有风天气提前给池中加注新水。出现H2S气体时,应给池中加注新水,边加边排,并给池中泼洒增氧剂。加强清塘,合理放养,培肥水质,精心喂养,增强鱼苗体质,促进快速生长,尽量缩短发塘时间。

3 小结与讨论

生产实践证明,合阳县沿黄滩区低洼盐碱地池塘的特殊环境条件,虽然,有诸多因数不利于鱼苗发塘。但是,只要充分结合滩区的实际,采用科学的技术模式,并不断创新,发塘也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沿黄滩区养殖环境复杂,池塘地下水充足,来源方便,一般难以抽干。加之,滩区几乎常年刮风,池塘风浪较大,所以选用大面积池塘发塘,既不利于清塘,也不利于掌控发塘时的水质,不利于鱼苗生长,往往还会因风浪搅动池水,使池底积存的H2S等有害气体被搅起,使鱼苗出现中毒。生产实践表明:发塘池出现有毒气体几率顺序为14×667 m2>8×667 m2>4×667 m2。

从发塘结果对比看,相同池塘条件、同一技术模式下,从同省购回鱼苗发塘成活率要比从外省调运的鱼苗发塘成活率高,滩区条件下,不适于投放嫩苗发塘,从外省调运的鱼苗一般都较嫩,所以,发塘成活率也就低。

滩区发塘最大制约因素是H2S气体对鱼苗危害,H2S气体出现一般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预防控制H2S气体的同时,应根据池塘实际情况合理控制鱼苗放养量,科学管理,使发塘期间的池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泼洒豆浆,即采用肥水与泼洒豆浆相结合的培育方法,促进鱼苗生长,尽量缩短发塘时间,使鱼苗在H2S气体出现前出塘。

滩区发塘池面积一般都较大,难以培肥,浮游动物密度相对小,加之鱼苗刚下塘后,寻食能力差,所以,鱼苗下塘前,先将其喂养后,再行放入发塘池中,有利于提高发塘成活率。对比试验显示:相同的鱼苗质量及池塘条件、同一技术管理模式下,暂养后鱼苗发塘成活率明显高于不暂养鱼苗。

从生产实践看,鱼苗发塘时,采用带水清塘切合滩区生产实际,带水清塘时,应尽量将池水排浅,以利于清塘效果;应合理选用清塘药物,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违禁药物,更不能使用农药。用鱼藤精、甲氰菊酯等违禁药物清过的池塘,发塘期间,池塘水质变化快,易变坏,易出现H2S等有害气体,易出现鱼苗全军覆灭现象,鱼苗发塘成活率最高不超过30%。

上一篇:高职工业设计下一篇:大便失禁的护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