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美

2024-06-30

纯美(通用9篇)

纯美 篇1

摘要:本文从布迪厄对纯粹美学的批判入手, 按照其理论的逻辑顺序总结出四个关键性问题, 阐述对艺术进行本质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重点分析艺术场域理论的产生和其对艺术现象的揭示。

关键词:本质分析,艺术场域,艺术价值,艺术语言精致化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一文以一个现代艺术经常面临的矛盾问题——什么使人把艺术品和简单日常物品区分开来——为切入点, 阐释了以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过去对艺术所作的本质分析中的潜在问题, 并提出了自己的艺术场域理论, 这一理论为我们分析现代社会存在的复杂的艺术现象开拓了一片崭新的视域。

文章的第一部分作为引言篇, 从一个矛盾现象引入对艺术研究的哲学角度和社会学角度的思考, 并指出哲学角度存在着症结, 因为艺术品实际上存在于艺术制度的历史之中。第二部分本质的分析和绝对的幻象主要论述哲学式的本质分析实际上也是历史的产物, 也要借助于社会学, 在社会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三部分进一步从社会学的视角阐述了艺术场域的起源, 这一场域理论实际上真正解释了现代社会中极其复杂的艺术现象。概括起来说, 布迪厄在文中依次分别地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本质的分析能否真正解决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二十世纪之前, 本质的分析确实能够解释所有的艺术问题, 人们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这两对词语 (参朱光潜对美的本质的分析) 就可以从古希腊贯穿到十八十九世纪对美的本质定义。但当杜尚和沃霍尔的艺术接连出现时, 本质的分析出现了危机。这些是艺术吗?它们又为什么是艺术品?传统的艺术理论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艺术品与日常物品的区别问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布迪厄认为, 哲学家所做出的本质的分析都企图把握超历史或非历史本质, 把单一的经验确立为适合审美感知的超历史标准, 但是却疏忽了这种单一的经验本身就是历史创造的产物, 它的存在理由只能通过恰当的历史分析来重新评价。哲学家进而把这种单一的经验升华成为普遍的经验, 这一经验的“普遍化”过程显然有意无意的脱离了它生成自身的社会条件。因此, 当整个社会条件发生巨大而又复杂的变化时, 仅靠单一经验是无法解释众多新的复杂问题的。

事实上, 布迪厄指出这种本质分析并非真正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对艺术的反思分析必须借助于历史, 哲学家实际上“挪用”了历史运作的产物, 由此形成的经验和审美态度也都是历史的产物。从宏观角度来看, 审美态度或者说品味的形成是与艺术自律化的历史分不开的, 与艺术场域的自主化分不开的;微观角度上看, 也是和个体生长经历的特殊经验历史分不开的。不经过艺术的漫长自律过程或者个人的艺术经历, 很难形成康德之类哲学家所谓的本质性的审美经验。

不仅如此, 本质分析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是借助一种艺术机制, 这种机制以两种形式存在:在物中, 它是艺术场域, 是一个缓慢形成过程的产物;在精神中, 它是一些由创造场域的过程同时创造的意向, 也就是品味、审美眼光。所以, 本质分析发挥现实作用的基础也是历史的、社会学的, 而非是哲学反思式的。布迪厄认为, 本质分析得出的审美意向是文化习性和艺术场域互为根基并达成一致的结果, 艺术场域创造了审美意向, 但同时, 没有审美意向艺术场域就无法运作。因此可以说, 纯粹的本质分析, 纯粹的审美是不存在的。艺术品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只能在艺术场域的社会史中得到解决, 在特殊审美意向建立之条件的社会学中解决, 所谓纯粹的审美也必须在艺术场域之中才有它真正的意义。

第二, 艺术场域是如何产生的?布迪厄认为艺术场域是在艺术自主化的过程中逐渐制度化的。从十五世纪的意大利开始, 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的关系开始呈现矛盾。十七十八世纪, 艺术家继续向赞助人索取自由。到了十九世纪, 启蒙运动以后宗教败落, 传统的赞助人隐退, 大众的参与对艺术的自律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艺术而艺术”口号的提出标志着艺术真正自律了。正是伴随着艺术的自律, 艺术场域中的各个要素:各种行动者、以及作为场域特征的种种技术、门类和概念等同时被创造出来, 于是艺术场域形成了。场域中首先包含一系列能够使场域自主的要素, 包括展出场所 (画廊, 美术馆等) 、神圣化或认可机制 (学院, 沙龙等)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再生产机制 (艺术学院等) 、专业化的各种代理人 (经纪人, 评论家, 艺术史家, 收藏家等) 。同时, 场域中还包含艺术家自主的要素, 包括合同的分析、艺术家签名的在场、艺术家特殊才能的肯定、或某个争论中对同人仲裁的求助等等。

第三, 艺术自主化过程以后, 艺术场域又为什么能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出艺术的价值?布迪厄认为“经济和社会状况构成了艺术场域确立的基础, 而艺术场域则建立在一种归诸这一场域最发达状况中的现代艺术家的准巫术力量信仰理论之上。”【1】艺术场域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社会场域的社会空间, 艺术场域中出现的特殊范畴不能替换成其他场域中的范畴。例如用生产的持续时间、耗费材料的数量和价格等一般的生产范畴来衡量绘画, 艺术家和工匠将没有区别。事实就是艺术场域的维系确实需要一种“绝对的幻象”, 而幻象无疑通过一种最重要的发明来产生作用, 那就是艺术语言的精致化。

首先, 艺术场域中语言的精致化确立了一种命名画家的方式, 以这种方式谈论他们及其作品本质以及作品报酬的支付方式, 借助这种方式也就确立起特定的艺术价值;其次, 也确立起谈论画作本身、绘画技巧的方式;再次, 名流的话语, 尤其是传记, 使艺术家本人成了人物, 本身就具有了历史考察的价值。

有了这种最重要的发明, 艺术场域中的行动者就可以使用他们行之有效的斗争武器了。这些行动者自身其实是站在某种特殊立场, 代表着某种特殊利益的人, 他们使用这种语言和范畴时, 和他们所站的立场, 特定的时间和社会关系都是分不开的。他们把自己呈现为法官或裁判的角色行使着判断或评价艺术品或艺术家的场域归属问题的权利。斗争实际上依赖于他们所站的特殊立场, 而艺术场域实际上就是为这些斗争关系维系的, 艺术的价值毋宁说只是这些斗争的结果, 而根本没有本质的分析中得出的那种纯粹的审美。这样, 在艺术场域中, 行动者之间就通过这种艺术语言互相依赖, 共同用幻象维系了一个“相互赞赏的社会”。

分析了这些现象以后, 布迪厄就得出结论:“艺术品的生产‘主体’——也就是艺术品价值和意义的生产主体, 并不是实际上创造其物质对象的生产者, 而是一系列介入这一场域的行动者。”【2】因此, 艺术场域中的所有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人几乎都成了艺术的价值和艺术家信仰的生产者。

第四, 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 纯粹的审美 (凝视) 是如何产生的?回应第一个问题, 布迪厄认为审美意向不是先验的, 而是被历史地生产出来的, 它们与使之运作的历史条件不可分离。纯粹的审美是在艺术场域自主化过程中诞生的, 与生产者和艺术场域的自主化都密不可分, 而这些在部分人群中继续存在的纯粹的审美态度只是这个过程的结果。

布迪厄分析了产生这种继续存在于特定人群中的纯粹审美的原因。其一, 这种纯粹审美是生产者们对自己生产的反思性和批判性回归, 通过回归行动者们获得了艺术技巧、形式等方面的知识, 也就是场域要求他们掌握的那种艺术的唯一目的。自主的艺术家们由此确认自己掌握了艺术场域要求他们具备的审美意向, 并且由此形成的这种力量还可以继续用于再生产和创造出那些艺术品的价值, 不管这种创造力的对象是平庸的还是粗俗的抑或只是日常事物。这种创造力就是所谓的纯粹审美意向赋予艺术家的;其二, 由于艺术场域自身与其他社会场域的封闭和区隔, 对场域自身所要求的特殊知识 (或者说审美意向、审美能力) 的实际掌握已经成为了进入艺术生产场域的条件之一。场域中所有的一切甚至包括对场域自身的颠覆都由它自身控制, 因此, 在场域中的所有行动者都必须对场域自身的特殊知识心领神会。渐渐地, 场域中就形成了一种有关特殊知识的纯粹形式史, 纯粹的审美正是这样存在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 纯粹的审美只有置于艺术场域之中时, 才有它存在的意义。

布迪厄被认为是当今学术界炙手可热的大师, 并且与英国的吉登斯, 德国的哈贝马斯一起称为当今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艺术场域理论带来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 最重要的影响要数对艺术进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提出。“社会学对艺术的注视, 并没有一个很辉煌的历史。经典社会学家, 例如马克思、韦伯、涂尔干, 始终没有腾出很大的精力来研究艺术问题。与此相反, 在布迪厄进入学术场域之初, 就开始将文学艺术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3】而以往的艺术本质的分析实际上隐含着特殊经验的普遍化问题, 这其实是一种文化特权, 是“不当的合法化”。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艺术理论研究取消了对艺术本质和普遍性的分析, 最大限度的还原了过去艺术的本色, 重现了以往艺术理论研究忽略的诸多因素, 并且为现实艺术中的艺术机制等诸多复杂问题提供了研究的出路。

其次,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明确的指出了艺术体制中的诸多构成因素。场域不是静态的, 它本身就通过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维持, 而这些构成因素也只有在场域中才有意义。他从历史上加以分析, 认为这些构成因素都是艺术自主化过程的产物。艺术场域是一种独立的场域, 与社会的其他场域是隔开的, 它通过斗争造成一种艺术幻象和对艺术家的信仰崇拜, 不断生产和再生产出艺术的价值。

再次, 艺术语言精致化的发现揭开了艺术幻象的真面目, 同时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专业人士运用艺术品的概念时总是极端的含混和灵活。而且正因为这样, 哪怕是一些日常用语出现在艺术领域中时也能避免本质上的界定, 得以继续妥当的用于艺术理论中, 并制造出老生常谈的声势。这种精致化的语言成了斗争的武器和资本, 艺术生产者把自己放在裁判的位置进行分类和判断, 掩盖了各自的特殊性而以普遍性的名义来吁求, 共同维护了艺术价值的幻象, 这实际上是特殊利益的普遍化。

布迪厄的著述极为丰厚, 艺术场域即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再生产机制, 与学校教育系统文化特权再生产机制、权力正当化再生产机制、生活风格和品位的再生产机制、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再生产机制共同构成了他的文化再生产理论, 根植于他的社会学思想中。这种研究方法和学术眼界极具冲击力, 对今后的艺术理论研究来说无疑是具有极大启发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冯炜.《艺术家象征崇拜之名的本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艺术家神崇化现象的揭示》[J].美与时代 (下半月) .2007 (2) .

[2]刘喆.《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 2005.

纯美 篇2

飞行了十二个小时的航班,终于在奥克兰国际机场降落。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安检,走出机场,迎面而来的是小王子手提摄像机赶拍我带着一路疲惫的形象,可我一点也顾及不上自己的形象了,我望着一年不见的小王子,那笑容,只有我自己说的清。

走出机场大门,我被眼前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绿给包围了。我惊叹,那绿是纯美的春天。是一袭春天的绿袍子。

小王子指着天空,“说蓝”。我说,“比蓝还蓝”。“蓝得如丝绸一样柔软”。“白云是棉花田里的棉白,是雪野里的白雪”。接着小王子说,“刚来,就想故乡了哈”。我叹啊叹,真美,纯美。新西兰的美不仅仅纯美,如佳酿甜美。

初到新西兰,感到一切都是纯美的,海水很蓝,蓝得如丝绸柔软。天空蓝得纯净。

沿着海边走,总有一群白色的海鸥与白头翁在头顶环璇着。白云很白很低,仿佛伸手可以触到,不愧为是长白云的故乡。到处是参天大树,鲜花盛开。我的心被这样的纯美芬芳着,簇围着,飞了万里路,最美的感受是,有阳光的日子真好,洗洗心肺的同时,让自己的灵魂也洗濯一遍。

爱上这纯美,是缘分。

张爱玲说,“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上帝想让那些走失或者迷路的人能够重新相遇。”

那么,在同一个地球上,有多少人能有一次美好的`相遇。我想说的是,有缘,皆因爱。因美好,上帝才让我们相遇。

住在奥克兰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在发现,犹如孩童般的发现。那发现是纯美的,虽然语言不通,建筑之美,街边人文明之美,净化着我。我心里一直在说,世间原来可以这样美。

马路上很少看到警察。每每过马路,按下按钮时,从未看到有人提前过马路,横穿马路更没有了,即使没有一辆车在路上行驶,如果正好在斜角处,没有红绿灯,当你正犹豫过还是不过时,忽然有一辆车缓慢停下来,等着让你过。原来是,我们国的人太多的缘由吧,我只能对自己这么解释。

新西兰的建筑很美,保留着古老的建筑,多为欧洲风格。因为曾是英国殖民地。新西兰的公园,也有以国王与女王来命名,比如维多利亚公园,阿尔伯特公园。

新西兰人多数信仰基督,奥克兰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是奥克兰市的天主教堂,为哥特复兴式建筑,就是迷人的建筑之一。

星期天我逛街,路过圣帕特里克教堂时,第一次遇见给婴儿受洗。

我在教堂前,先是被教堂前一群飞翔的鸽子吸引,然后坐在教堂前,看门前流淌着一溪圣水,我坐在这里安静极了,虽然不信仰基督,但是,在这里,我如一只安详的鸽子落在教堂旁。当我看到牧师为一位母亲怀抱里的婴儿洗礼时,我仿佛看到了一幅著名油画。心是那么安宁。

第二次,我在圣马太天主教堂见证了一对新人的婚礼。这是一对来自东方的情侣,他们要在这里见证爱情。

我没有进去,只在教堂门口,安静的聆听牧师诵读经文。见证爱情。在圣帕特里克教堂,我仿佛受洗过一般。安详如婴儿的眼神,爱如圣水般清澈。

这让我想到一位友人,因为爱情,曾去一个教堂为自己的婚姻重新接受洗礼。我是一个没有加入任何宗教的人,但是,我尊重任何宗教信仰,信仰与迷信一定是两回事,有时想,在世间这么活着,心中早已没有了波澜壮阔,莫非自己是一个因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

新西兰是一个移民国家,有着不同民族信仰,是个自由民主的国家,无论你是什么人种,都不会受到歧视。她在我眼里,是一个纯美的国度。民主的国度。新西兰人也特懂得享受,街道上,常常飘着咖啡的味道,人们坐在海边咖啡屋里,尽情享受着整个城市节奏停下来的慢时光。尤其在皇后镇的慢时光,每日散步在湖边,湖水与天空都是蓝色的,海鸥飞翔,黑天鹅与绿头鸭在水里游荡,湖边的人们安闲喝着咖啡聊天,听着动听的民谣,那真是一种美好。就如木心先生说的从前,从前日子变得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我十一月来时,新西兰正是春天。春天里的美,除了以花展开,还有那么多郁郁葱葱的春树。

“在春天的时候,爱白桦树比爱我多。”,诗人茨维塔耶娃这样欣赏爱与春天。

在新西兰,我这样欣赏纯美,时光在盛开着。每一朵花儿都是新的,每一朵,在我所投注

的目光里,盛开为热情,纯美,与爱。

在这里,有春天的花儿会淹没了你,有无数鸟鸣在淹没你。先生说,在这里,余下的时光,只好晒晒太阳,看看叶落,听听雨了。唯独没有白雪从肩上飞过。我笑笑说,那我就做一株植物吧,在春天的时候,你可以看我开花,在秋天看我叶落,或者我如秋草一样淹没你,在冬天的阳光里,让我与你一起谛听鸟儿们的天籁之音。或者,再高调些,把一个春天的花儿全部移到屋子里。有一天醒来,窗外已是咕咕的鸣声,鸽子在窗台上吃我昨夜撒下的面包渣,天是海蓝色。我安静如一朵蓝色花。

纯美地中海 篇3

当然,设计元素不能简单拼凑,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地中海风格的灵魂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有一片广阔的蔚蓝色的水域,宛如一个巨大的水槽,深陷在陆地之中。它东西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1800千米,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约为1600米,最深处达4594米,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

地中海除在海中有马耳他和塞浦路斯两个岛国和其他一些岛屿外,四周被大陆包围着。在它的周围,有希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19个国家。

如果不能亲身到地中海旅游,不妨到刚度家具华洋店一游吧!

云南人到地中海旅游须知

服装:土耳其和埃及午间气温较高,早晚相对较凉,必须携带御寒外衣或毛衣。考虑到宗教和太阳直射关系,比较暴露和紧身衣服是不适合穿着的。由于冬季为当地雨季,请备雨具,以防不时之需;夏季酷热,帽子、太阳镜、防晒霜、防暑药都是旅行必备品。

游览:夏天建议要多喝水并戴上太阳镜。一些宗教圣地,穿着打扮要适宜,尽量不要穿超短裙或短裤。

海关:贵重电器如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入关时要提前申报,不然会招致交税等麻烦。

酒店:在土耳其、埃及游玩离不开水,从卫生角度考虑请饮用矿泉水。酒店的自来水不可直接饮用,且没有饮用热水供应,如习惯饮用热水,请自备热水器用品。

纯美的《湖心亭看雪》 篇4

“文如其人”, 固然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 但将作者所写的每一篇文章, 都穿凿附会地发掘出宏大意义。每个人的性情, 也一定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 就未免有些牵强, 甚而影响到我们对一篇美文的欣赏。长久以来, 对作为一篇课文的明张岱所著《湖心亭看雪》一文的解读, 我认为, 就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

张岱, 又名维城, 字宗子、又字石公, 号陶庵。是公认的明代著名散文大家。世家出身的优越的身家背景让他在年轻时有条件过着富家子弟的生活, 可以游山玩水阅历广泛, 又涉猎诗书茶艺无所不通, 为后来的散文写作奠定了基础。明亡之后, 抗清不举, 张岱也曾经以“披发入山”行为表示自己的民族气节。在慢慢接受了去国不再的现实后, 他冷静下来, 在《陶庵梦忆序》中, 用形象的文字描绘了自己当年状貌以及心理的觉醒。他说自己当年披发入山的情形, “駴駴为野人。故旧见之, 如毒药猛兽, 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 每欲引决, 因《石匮书》未成, 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 不能举火, 始知首阳二老, 直头饿死, 不食周粟, 还是后人妆点语也。”[1]当年决心不可谓不大, 然终于明白过来, 有些气节之说, 更是后人为满足一已私欲的粉饰。正视自己处境之后的张岱, 变得心智清明。回忆曾经有过的繁华人生, 检视目下的情境, 他不是绝望, 而是更加清醒。人生不过如梦, 应该以更平和的心态学会珍惜和欣赏, 用局外人的眼光去回忆曾经有过的生活, 更多了一份淡然和悠远。他后来专心著作, 成就了一位明末清初的大散文家, 其小品文声誉极高。往昔流连其中的江南山水风光, 风俗民习, 繁华的生活等, 在追忆之间, 就有了耐人回味的意蕴。因为是怀旧, 而所谓“旧时”也恰是已去的明代, 所以他的怀旧就被解释为对旧朝的怀恋, 进一步演变为“故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这就有了意识形态的味道。文章就不止于“小我”的个人抒情, 而是“大我”的家国忧思了。这也成了以往人们解读《湖心亭看雪》时先入为主的出发点。

张岱曾寓居杭州, 对杭州的景物及四时风情非常熟悉。以西湖为背景的散文也有几篇, 与《湖心亭看雪》齐名的还有《西湖七月半》等。七月半游西湖, 是当时杭州人的一个风俗。张岱发现了生活中很有讽刺意味的现象, 看看景之人, 远比看景有意思的多。他用清醒的眼光看看七月半之人, 用讽刺的语调描绘了游客中被他分为五大类的各色人等, 文字简洁生动, 寥寥数笔, 勾勒出了湖光山色, 舟车灯火, 人物情态, 无不有声有色, 让人有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见其形之感。

如果将《西湖七月半》与《湖心亭看雪》在张岱的散文中从互文的角度进行欣赏, 就可以发现《湖心亭看雪》其实与《西湖七月半》一样, 也是作家对西湖一景的欣赏和描绘, 只不过是一个写闹, 一个写静, 而闹与静之间, 作家想要突出表达的, 是他对一种人生境界的赞扬和追求, 对一种人的品格的标榜和自赏。与爱国无关, 与悼明也无关。

全篇《湖心亭看雪》, 仅有短短不到二百字的篇幅。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 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2]

文章上半写景, 下半写人。写雪后之静的“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 并没有创新之意, 因唐诗中早有“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之语。真正决定了这篇小品艺术价值的, 其实就是后面几句静中之物的描写。对雪后西湖景物的文字描绘, 收到的却是中国山水画的效果。“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宛如铺就了一幅雪白的上好宣纸, 而后的“湖上影子”数句, 勾勒画中景物, 同时绘画者形象如在目前, “长堤一痕”, 绘画者屏息宁神, 笔尖轻中有力, 在宣纸上刻下细细的一道墨痕。“湖心亭一点”, 则是绘画者抬起身来, 端详许久, 而后果断地画纸上重重放笔, 轻轻一转, 一点墨迹演绎出一座小亭。再后的运笔就放松多了, 随意画出一芥扁舟, 剩余的笔墨轻点几下, 是所谓“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古人评王维的诗, 盛赞其中妙就妙在“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其实《湖心亭看雪》也是美就美在, 文中有画。与王维不同的是, 王维的诗中有画意, 而张岱的散文中还有画笔。“痕”“点”“芥”“粒”等量词的使用, 不仅仅为文章增添了形象感, 更增强了动感。这是张岱这篇散文中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向我们展示了中国文字精致的魅力, 向我们证明, 用朴素自然的文字也能营造出诗情画意的美学效果。

下半对人的描写, 其实未脱张岱散文创作的窠臼。张岱在包括《西湖七月半》等多篇散文中, 都在着力宣扬和肯定着一种精神品味和人格魅力。这就是孤芳自赏, 卓然独立, 自视甚高而又渴求知己。在《西湖七月半》中, 他描绘了第五类人的情趣格调与众不同, 与凡夫俗子不可同日而语, 在纷乱俗世中, 自能领略天地之妙, 尽享清诗雅韵之美。同是“竹肉相发”, 在俗人, 不过是装点门面之恶俗之举;在遗世高人, 则是同气相求知音共赏的名士之风。清高遗世, 名士风流, 其实是张岱一直追求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 以此来解读《湖心亭看雪》的下半, 就不难理解文中所说之情。一直以孤标傲世自居的张岱, 忽然发现他的特异之举原来却不乏同好, 已有两人先他于湖心亭中, 煮酒相对。引为知己之余, 也令张岱自惭弗如。所以结尾引舟子“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之语, 于贬中寓褒意, 作者得意与自赏之状也跃然纸上。

历来对《湖心亭看雪》的赞扬, 除了对其文章写法, 更因其开篇有时间说明“崇祯五年十二月”, 所以被人评为“怀恋旧朝”, 说明张岱无时不心存抗清复明的爱国大义。文章的思想内涵一下子被提高了, 文章的力量也就被加强了, 文章的价值也就突显了。借文章的各种附加值来提升文章的意义,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阅读界的一个惯例。而微言大义, 按图索骥的分析方法, 让中国文学的审美行为变得“不可承受之重”, 让愉快的阅读变成思想的苦行。试问如果张岱不标明是“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应以何时间标出呢?毕竟古时不似现代, 大陆台湾对立之日, 尚有公历及民国之区别可以选择。

一篇好文章的构成, 完全可以有审美意义与思想价值两个方面, 甚至更多的考量因素。但只具有其中一项, 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何况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美的价值应当不低于思想的份量, 这是文学独立于世的基本依据。张岱说到底, 是中国明清时代的一个优秀文人, 他的人格追求, 也没有超出中国历史上名士之风。所谓孤芳自赏, 桀骜不驯等等, 并且以自己的价值标准看待世俗中人, 品评时多了点刻薄少了些宽容。张岱行文, 优越感昭然可见, 但许多点评文章却说其于文中因独自赏雪, 流露出“淡淡哀愁”, “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令人匪夷所思。以往对《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分析, 有过多的意识形态的解析, 我认为, 会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文章本身的审美价值。当然较之再前, 我们还是可以认识到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已经消弱了很多, 《历代文选》[3]曾经是最有权威的一个散文选本, 所选文章, 直到今天, 依然难有超越者。但是在介绍到所选散文及作者时, 无不加上批评之语, 认为张岱散文中所追求的情趣, 都有“封建社会”的遗韵。当下的我们不再会用社会和阶级的区别去评价一篇作品了, 但一定要加上高尚情操, 其实也是异曲同工之举。

中国散文发展到明清时代, 较之此前有了很大变化。明清散文让散文更加平易近人,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那么“意识形态”化了, 不那么“宏大叙事”了, 今人认为散文所独具的题材的日常化和广泛化, 表达的自由性和平易性等散文特性, 基本上是在明清时代被奠定。这无疑与张岱等明清时代有代表性的散文家的追求有关。明清时代的散文特点, 使得人们称呼起明清散文时, 多喜用“小品”一词, 将明清散文与有黄钟大吕风格的先秦两汉散文及唐宋古文加以区别。张岱当时所开创的这种小品写作风格, 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中的小品写作, 现代小品中讲究的自我与性灵的人格修养, 追求的闲谈与闲适的文章品格, 以及幽默的艺术, 基本上都是张岱时代的延续。从这个文体发展的角度认识张岱的散文, 我们会意识到他对中国散文创作发展带来的极大贡献。

摘要: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历来被作为散文名篇选入课本中, 但对它的解读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将作者所写文章与家国大义联系在一起, 是中国意识形态主导下的一种审美习惯, 借文章的各种附加值来提升文章的意义, 似乎已经成了中国阅读界的一个惯例。而微言大义, 按图索骥的分析方法, 让中国文学的审美行为变得“不可承受之重”。对于文学作品来说, 美的价值应当不低于思想的份量, 这是文学独立于世的基本依据。张岱当时所开创的小品写作风格, 直接影响了现代散文中的小品写作, 现代小品中讲究的自我与性灵的人格修养, 追求的闲谈与闲适的文章品格, 以及幽默的艺术, 基本上都是张岱时代的延续。从文体发展的角度认识张岱的散文, 我们会意识到他对中国散文创作发展带来的极大贡献。

关键词:张岱,孤标傲世,审美意义,自我性灵

参考文献

[1][2]《陶庵梦忆》, 张岱, 《美化文学名著丛刊》朱剑芒编, 上海书店, 1982年印行。

小却纯美自然的文莱 篇5

文莱全名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的北岸、南巾国梅南岸,南中国海南岸,与马来西亚接壤,文荚的国土面积公为5765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海南省的六分之一,全国划分为摩拉、都东、马来奕、淡布伦四个区。“安全、纯净、绿色.,——访淡最初,谢赫先生就用三个词为我们描绘出他眼中的文莱。

文莱的主要人口为马来西亚人,此外,还有华人、印度人和婆罗洲土著人。文莱的文化、习俗、信仰都与马来西亚相似,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国家。谢赫先生告诉我们,文莱有相当一部分人中为华人,中国文化和传统习俗在这里得到传承,当地有许多人会讲中文,还有不少中国餐馆,再加上热情友好的人民,中国游客在文莱旅游会感到十分亲切和放松。

婴罗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处于自然源生态的岛屿,文莱就坐落于它的心脏地带。谢赫先生介绍说,文莱超过70%的陆地面积由原始的热带雨林作为森林保护区。“我们不砍树,石油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财政收入”。正因为如此,文莱拥有了至今仍未被破坏的广袤葱茏的雨林,并保留了世界上最多样的生态系统,

资料

谢赫先生自豪地说,文莱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其所有的自然景点都离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很近,游客不用千辛万苦地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我们的首都就是一个花园城市,如果游客想去看野生长鼻猴(婆罗洲一种特有的猴子,以长长曲曲的鼻子而闻名),路上花一刻钟就能到了。”他也告别推荐中国游客一定要去乌鲁淡布伦国家公园感受真正的大自然。

除了纯美的自然,文莱变拥有灿烂的文化贵产,首都有很多记载着国家6君主正体和上百年历史的博物馆。谢赫先生特别提到了其中最最有名的苏丹纪念馆,在那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文莱苏丹的全套王室物品,如皇冠,王室战车及一大批珍藏的财宝。此外,东南亚最豪华的酒店及乡村俱乐部也是游客们不容错过的地方。

典雅细致英式纯美浪漫 篇6

这次Myla带给我们大家的2012年秋冬的新品系列,依然绚丽多彩。精妙绝伦的描边东洋印花,艳丽的色彩搭配光洁的黑色绸缎,尽显东方女性的端庄典雅;不论是两件式的短款还是修长的长款家居服,都不同风格的流露出女性温婉性感的一面。

极简式家居服看上去不过是为了遮掩重要部位来设计的,但其绑带和面料的挑选上都非常花心思,尤其针对体形比较适中的女性来说,越简单玲珑的衣服越能衬托自己的自然美,而不至于被花式繁多的设计所掩盖。而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都偏向以无图样的面料来带出设计理念,譬如运用小背心概念的内衣,又或者纯色系的素雅,直接鲜明地展现穿着者的立场:越简单,越自在。

Myla绸缎加上黑色的蕾丝花边,丝滑与性感的大碰撞,流露出女性的温柔与诱人。高雅珍贵的面料,保持着淡然却不失风韵的优雅气质。Myla家居服如同热爱生命,了悟生活,善待自己,做事简洁干练又不失细腻妩媚,从容应对着生活中的成功和失意,时刻调整着自己和影响着他人的贵族女性,Myla就是她们高贵气质外化的符号。

Myla家居服本季新品不管是从颜色还是款式都非常适合居家女性,裸色、紫红色、淡蓝色为基本色调。无论长款短款都加强了女性的身体柔美感的设计。Myla的2012秋冬新品家居服,既洋溢着浪漫的味道,又体现着大气的复古风,她的浪漫风来源于色彩柔美的秘密花园,蕾丝搭配完美体现出Myla的妩媚生动的复古风,绿色与紫色等多种颜色带来神秘的花园气息……

纯美 篇7

《春江花月夜》这一题目原是乐府旧题, 曲调传为陈后主所作, 原诗今已失传 (《旧唐书·音乐志二》) 。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载, 《春江花月夜》一共存有七首, 如隋炀帝二首, 张若虚一首, 温庭筠一首等等。除张若虚的一首, 其他几首都是围绕着题目中的景物进行吟咏, 或单纯咏物, 或咏风花雪月、绵绵儿女之情。张若虚在前人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多重主题以及意境成就一代名篇, 因其光辉盖过了其他人的作品, 以至于当代的人们一提到《春江花月夜》, 就会联想到张若虚的这一首诗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评为中国诗歌史上“孤篇压全唐”的“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又被称为中国“抒情诗的最好标本”[1]。事实上, 在中国的诗歌史中, 张若虚的这一首诗作在其诞生后的近400年隐匿不显, 不为当时文人的注意, 直到宋代借郭茂倩《乐府诗集》的收录才重现诗坛。经过明清两代的不断接受, 终被奉为一代经典之作。清代王闿运评价到, 张若虚凭借这一首诗作,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意谓惊叹了这一首诗横空出世, 诗人更是竟以一篇作品, 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大家”。

下面让我们回到诗作文本, 《春江花月夜》全诗从月升写到月落, 现实与梦境结合, 春江上升起一轮明月, 犹如一支舒缓安静的小夜曲。在近乎无懈可击的结构中给我们呈现出了三重主题:清远明澈的春江月夜景观、对宇宙与人类的深刻思考、对普天之下夫妻两地分隔的感怀。

一、清远明澈的月夜景观

全诗从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第十句“皎皎空中孤月轮”为全诗的第一个主题段落, 作者把春天、长江、花、明月、夜晚五者相融为一, 构成了一幅精致绝伦的春江夜景图。诗人一落笔就写月亮在辽阔的江面上升起:“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个“生”字赋予了明月灵动生命的亲切感。随后诗人的目光落到了江上和岸边。银色点点的波涛一泻千里, 何处的江水不在月光朗照下熠熠生辉?江流弯曲迂回绕过遍生花草的原野, 月光洒在花林上, 花好像是被笼罩上了细密的雪珠。皎洁的月光涤荡, 使人感觉不到空中流霜的飞动, 也看不见沙汀上的白沙。树林、花草本身都是有其色调的事物, 但在月光的照耀下, 已然失去了其本来的色彩, 只剩下一片银白色的色调。江天天然一色, 纯净纤尘不染, 皎皎的空中只望见一轮圆月。“皎皎空中孤月轮”中的“孤”字用得到位, 写出了明月亘古的孤单, 更突出表现了它是这夜空当中唯一的主角, 那洒遍江天的清辉更显其圣洁幽静。春江花月夜的图景便在读者的眼前全部展现了出来。

二、对宇宙与人类的深刻思考

站在江水奔腾不息的江岸边, 张若虚面对一轮圆月, 不禁陷入了深刻的思考, 他感受到了宇宙自然的亘古永恒以及个体生命的短暂易逝, 发出了一系列的追问。这个传统性的咏叹主题在初、盛唐时期得到全新的解读, 并由此成为唐诗中的典型主题。“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是谁在江岸边最先看到了这轮圆月?江月又是哪年开始普照人间的?) 对于这两个问题, 张若虚并没有答案, 因为诗人知道它根本就没有答案, 诗人只是由此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叹, 即对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人生慨叹, 以及进一步升华到对自然永恒、而人类是代代生生不息的哲学思考上来。在这里, 自然的无穷和个体生命的有限的确让人有一种伤感。明月在江面高悬, 年年月月都相似, 长江流水也是一刻都不停歇, 与之相对应的个人的渺小、生命的短暂就显而易见了。

三、对普天之下夫妻两地分隔的感怀

全诗的最后20句, 诗人从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中回到现实生活, 张若虚书写了普天之下夫妻两地分隔的感伤情怀。诗人的目光由明月在空中的无尽等待转到关注游子思妇之间的绵绵思念上, 这种离愁别绪融入到明澈的意境中, 有一种淡淡的忧愁。这一部分中, 作者用了多个的典故, 比如中国古代中代表送信使者的“鸿雁”、“鱼龙”, 代表分隔遥远的南北地标“碣石”、“潇湘”。当送信使者都无法为游子思妇送信, 分别的夫妻音信皆无, 只能同望一轮圆月寄以相思之情。当分别的夫妻分隔在南方和北方, 中间间隔了“无限路”时, 游子即使在梦里也是走在了回家的路上。

《春江花月夜》将景色与感怀融为一体, 笔法显得更为成熟, 而且对于景观的摹写又体现出空幻、虚静的气质, 迥然不同于以往。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察, 魏晋六朝文人诗中多消极、枯萎的意象, 如:草、露、树、风。这与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息息相关的, 当时的文人对于人命如草、朝不保夕的现实生活的一种体认。而宇宙意识是永恒的, 在张若虚诗中却为恒久、生机勃勃的意象:春、江、花、月、夜。“即便具死亡象征的“春、花”, 也是春去春归, 花落花开, 是一种永恒意义上的轮回。”[2]李泽厚先生认为, 这首诗“春花春月, 流水悠悠, 面对无穷宇宙, 深切感受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3]尽管个体生命有限, 但人类却可以与宇宙自然共存, 这种短暂的“生命意识”是与前代魏晋六朝黑暗的历史相关的, 而那种“更迥绝的宇宙意识”[4]出现在《春江花月夜》里与唐朝初期欣欣向荣的安定社会生活有关。正是由于张若虚的妙笔回春, “宇宙意识”和现实感怀使此宫体诗从平庸的题材中翻出新意, 并诗意盎然, 意蕴丰富, 成就了这篇“孤篇压全唐”的作品。

参考文献

[1][4]:闻一多.唐诗杂论.宫体诗的自赎[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2]:任竞泽.论生命意识对宫体诗与宇宙意识的链接[J]昆明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纯美 篇8

无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管理层,特别强调这一点。规矩是一条红线,谁也不能越此雷池半步, 所以一旦执行,它就具有唯一无二的强制性。正因如此, 造就制度其本身是冰冷的,有时甚至是无情的。同时我们又应该时时记住:制度是针对某些人和事专门制定的。一个制度越多越细的学校未必就是个好学 校。其实,学校要获得稳定的发展,除了要靠制度的约束,最重要的是要靠人的作为。因此,作为校长及其他管理人员在学校发展问题上,一方面要考虑到制度的完善,另一方面更要考虑到人心工程,努力做到人性化管理,不断促进和强化人的本位功能。前者是保证,后者才是根本。

注重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以弱化制度作为代价,而考虑的是怎样才能使得老师们对现有制度的认同甚至支持率获得最大化。这需要做好三方面的事 情:一是制定时要民主化,二是表决时要召集全体人员参与,三是执行时要努力做到耐心和细腻。

特校是个弱势群体,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而老师呢? 他们也殷切地希望能从制度和管理上获得理解和关照,也希望能得到学校管理层的尊重和关怀, 所以在管理上、在制度中,尤其是在实际的行动中,学校领导层应努力做到对老师们将心比心、以情换情。只要是合理合法的而且又具备现实条件的,就应该努力去满足教职员工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求。

二、 管理倡导理解

放眼社会,特校是个又细又弱的群体,我们应该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即使不一定正确,但它一定会对管理工作带来好处): 凡是在特校躬耕的老师都是带有一颗人事淡定而又内心炽热的人。做到了这一点,在处理矛盾时,管理人员才能始终保持正面的方向。

前些日子,无意中听到了一位中年教师发出这么一句感叹:普校教学和特校教学,简直一个是事半功倍而另一个是事倍功半。笔者不完全赞同但并非全无道理,一节语文三个词、一堂数学两个式,老师们就是这样日复日、年复年地教的,从青春年华到两鬓斑白,他们的一生就这样度过。即使这样,普校老师老来可耀的“桃李满天下”离特校教师们依然很远很远。管理层有条件的都 能往上走,只有这些老师们,他们绝大部分才是默守终身的特校园丁,才是真正的“生是特校人、死是特校魂”。

所以面对老师们艰辛、缺乏成就感但志于守贫的工作,管理层应努力酿就穷开心、苦中乐的工作氛围。在处理矛盾时更应该注意聆听和分析, 多点尊重、少点指责;多点规劝、少点处罚;多点温情、少点大声;多点激励、少点否定。特校有的东西难于做到,但有的东西应个个拥有:那就是互尊、互爱所带来的和谐。随意去一所稍有名气的学校,交流时重复率最多的是“咱们××人” (比如 :吉首一中职工自称“吉中人”,吉首大学职工自称“吉大人”),笔者提到这个绝不是嫉妒。一个理想的学校,一个团结、奋进的团体,对自身怎么叫法, 是他人的喜好和权力。而是当我听到这种话语时,我想到的是咱们特校老师何时也能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县、市) 特校人”?

三、 教师倡导悦纳

喜于接受、乐于启迪和勤于教化, 应该成为特校教师人人具有的情怀与精神。这种情怀与精神是适合特殊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特殊教育工作的基础。

喜于接受,指的是老师要从内心高高兴兴接受这些不幸的孩子将成为自己也许是一辈子的教育对象。接受他 们,首先是心理上的,然后才是行动上的。因为一位教师假如打内心就厌烦和残疾人打交道,那么在他(她)眼里,对残疾人横竖都看不顺眼,更不用说那些斜眼歪嘴的智障生了。反之,假如一位教师能够打内心平静地接受甚至喜爱自己的学生,歪鼻斜嘴又何妨。所以,只有先从内心接受了,下一步的工作才有了动力;只有做到内心关爱了,工作才能做好。

特殊教育学校,是服务于残疾人的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我们考虑的首先是残疾人的需要,这种特殊需要来自于康复和学习, 其实更渴望于同情和关爱。所以,特殊教育学校首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的场所,然后才是敦敦教诲的教学园地。“用特殊的爱献给特殊的你”, 我想这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有别于普通学校工作者更为浓重的一笔, 是咱们特校有别于普校更艳丽的色彩。那么爱的真实故事、爱的感人事迹,在特校应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 学生倡导自强

在特校里,学生需要来自教师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爱。反过来,对教师、家长和社会来说,又都希望这些学生都能成为身残志坚的人。身残改变了人身轨迹, 只有自强才是其迎难解困的钥匙。与自强共生的是勤奋、坚韧和拼搏、创造。 所以自强是这些残疾学生成长中应具备的宝贵品质。与普校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因为身残,注定了他们走的是一条更为坎坷曲折的艰辛路。那么假如普校将自强二字提的是中音,特校则理应提高到高音,将学生培养成为身残志坚却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人。这种教育应成为教师们人人拥有的自觉意识, 这是学校工作的目标; 弱势群体要关心,自强自立才是关键,帮贫扶困只是外因,改变现实终得靠自己,这是社会的呼唤。面对这些不幸的残疾学生,特校做的就是这种“三合一”工程。

五、 教育教学倡导生活化

“务实”这个字眼在当下是人人耳目能详的了,但叫在嘴上,做在手上,特殊教育学校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得毫不含糊和更为突出些。因为特校的“工作 成品”是一个个能适应社会、并能独立谋生的社会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自觉坚持生活化原则,在“学以致用”和“为用而学”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要通过扎实的课堂练就学生真实的本领,这应该成为老师们的共识。

其实, 有时候我们可以设想从特教圈外(即设想自己为旁观者)来审视自身的工作,也就能领悟到我们该做什么甚至为什么这么做了。比如说语文教学,其目的不就是为了满足学生将来回归主流社会的交际需要,那么能说的应努力锻炼他们说(语训),说不好的就努力发展他们的书面语言 (鼓励大量阅读、背诵和习作);至于数学教学,笔者私下认为应重点围绕“计算”开展(数理思维是前提、是难点),锻炼学生算得快又准的能力,这是将来满足其生活计算的需要;常识课教学在于促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生物、物理和化学现象能获得科学的认识,艺术课教学在于发掘自身优势,思品课教学在于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些都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六、学校本位倡导感动

近年来,国家对特殊教育的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力度在不断加强,特校的建设在不断完善, 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放眼社会,客观地讲,特校始终是弱势单位, 其表现为教育对象的弱势,以及由此带来的教育“产出”的弱势。而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庞大的投入作 为支撑(比如随班就读的全面铺开),为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国家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除了强化政府的职责外, 还提出了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鼓励个人、企业和民间组织支持特殊教育,广泛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尊重特殊教育教师 和残疾人 教育工作 者的良好 局面”。

所以特校当前不是一个讲豪言壮语的地方,而应该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园地。动员力量是政府职责,而加大宣传, 特校当有所作为,这样才能形成外拉内爬的良好状态。那么特校在宣传上该下哪些功夫呢? 宣传残疾人的自强不息和内心呼唤;宣传老师们循循善诱、杜鹃啼血般的感人事迹;宣传社会各界大爱无疆、春风化雨般的良行善举。总之,围绕“感动”二字做文章,特校做到了这一点,心有所感、手有所动,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才有了可能的温床。

需要强调的是:让社会感动,没有刻意和虚伪,而是水到渠自成。

七、人际环境倡导和谐

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和谐建设,特校作为社会的一个分子,按理就更应该追求和谐校园建设了。弱势单位,别的可以少点,但人际和谐应尽可能多些。特校教师工作艰辛、生活清贫,物质生活与同级普通学校差距明显,但老师们依然甘心坚守、默默耕耘,对残疾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使得他们走到同一战线上来,这种宝贵的精神和品质需要牢牢保住。但当前是市场经济,物质生活现状的确会对老师们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其一,领导层在学校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只要是合理合法的,就应该努力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其二,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层要致力于搞好人心工程,将公正民主、平等互尊、团结互助、体恤互谅等和谐的内涵把老师们凝聚起来,并且在师生关系、班级建设中自觉恒守。唯有如此,才能造就特校苦中乐、穷开心的良好氛围,和谐校园建设才算是发了芽、扎了根。

秋季入川 纯美摄影游 篇9

路线推荐3天

成都泸定一康定一新都桥一成都(单程:382KM)

第一天:成都—康定—新都桥成都出发,经成雅高速公路抵达雨城雅安,沿青衣江穿越国内最长的公路隧道二郎山隧道,历阴阳两重天后到达大渡河谷,经泸定铁索桥,抵达康定,宿康定。注:成都至康定路况较好,时间大概为5个小时。

第二天,康定一新都桥(摄影+活动)早餐后游览木格措(景区由七色海,药池沸泉木格措、红海、芳草坪等景点构成),然后驱车到新都桥,尽情领略天堂魅力。宿,新都桥注 康定一新都桥:康定至折多山上路面较好,折多山至新都桥下山路况较差为碎石路面。

第三天:由新都桥出发,返成都。

路线推荐5天

成都—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措普沟—理塘—新都桥—成都(单程800KM)

第一天成都—康定—新都桥成都出发,沿青衣江而行,二郎山下用餐后进入康定,晚抵“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拍摄落日余辉下的新都桥暮色。宿:新都桥

第二天新都桥—雅江—理塘—巴塘措普沟早餐后进发措普,沿途高原风光,途中路餐,在海子山稍事停留,晚抵措拉乡。宿:措拉乡

第三天措普沟早起拍摄日出,用餐后前往措普沟内,措普湖转湖,七彩章德草原,圣洁的扎金甲博和扎金甲莫神山。宿:措普沟或措拉乡

第四天措普沟一新都桥,早起拍措普朝阳。返程,途中参观理塘朝觐康巴名刹长—青春科尔寺,欣赏藏传佛教的艺术魅力,理塘午餐,返至新都桥休息。宿:新都桥

第五天 新都桥一成都 早参后拍摄新都桥的日出后,返程。

路线推荐7天

去程:成都—康定—新都桥—雅江—理塘—稻城—日瓦—亚丁—稻城

回程:稻城—理塘—雅江—新都桥—康定—成都

第一天成都—雅安—天全—二郎山隧道—泸定—康定—新都桥。上午9点从成都出发,下午1点半到康定,吃午饭。翻越海拔4298米的塞外屏障折多山,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藏区,抵新都桥。宿:新都桥。

第二天新都桥—雅江—理塘—桑堆镇—稻城。早晨从新都桥出发、经雅江、翻高尔寺山、剪子弯山进入理塘毛垭大草原。下午继续行程,翻越兔子山,途经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址。稻城古冰帽——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抵达最后的香巴拉——稻城。宿:稻城民居。约20元/人。晚上沐浴茹布查卡无硫温泉。

第三天稻城—日瓦—亚丁村龙同坝—(5公里,徒步或骑马1小时)—冲古寺—(徒步或骑马1小时)—珍珠海—(徒步或骑马1小时)—冲古寺—龙同坝。早上由稻城出发,观稻城傍河风光,万亩杨树森林公园,翻越波瓦山,沿赤土河谷观赏原始的玛呢堆,藏传佛教寺庙贡岭寺,经日瓦乡至亚丁村,观亚丁三座雪山之首仙乃日,后至龙龙坝营地,徒步或骑马前往冲古寺,珍珠海。宿:冲古寺或龙同坝,约30元/人。

第四天冲古寺—(10公里,骑马2小时)—洛绒牛场—(10公里,骑马2小时)—冲古寺—(5公里,徒步1小时)—龙同坝—(110公里,车程3.5小时)—亚丁—稻城。早餐后骑上高原骡马,在纯朴的藏族马夫牵引下走进神奇、美丽。迷人的香格里拉,游览洛绒牛场、牛奶海等风景区,观神山央迈勇,夏诺多吉。宿:稻城民居,约20元/人,晚上可去附近的温泉村泡温泉。

第五天稻城—理塘—新都桥。早上8点从稻城出发,返回理塘,中午到理塘吃午饭。从理塘出发,按来时路经雅江到新都桥。住宿:新都桥。

第六天新都桥—康定—木格措湖—康定。早起拍日出,吃完早餐出发,翻过折多山到康定。下午去木格措湖游览。晚上回到康定住宿,参加当地人的集体舞。宿:康定

上一篇:深井交岔点施工技术下一篇:先天性巨结肠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