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

2024-06-17

神似(精选11篇)

神似 篇1

“形”与“神”的问题是翻译界译者难以统一意见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大概可以概括出三点:一是翻译的目的决定译者应采取何种翻译方法;二是形变与神变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障碍。译者的根本任务是实现译文和原文的对等。Eugene Nida曾表示在翻译的过程中,绝对的对等根本不存在。所以说,对等是相对的,而相似是绝对的。

一、何为“形似”、“神似”

首先讨论“形”。在翻译的领域里,“形”亦可称为“形式”,是指语言符号系统及其组成方法。“形似”主要是针对原文的形式而言,包括音韵、句型、修辞格等方面。“形似”保持了原文的结构,忠实于原文,却又有一些变化。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主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范畴之上,最终导致“形似”译文的出现,它只是机械性地字面翻译。

有些学者称,“神似”是指译者不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而是着眼于其精神层面,从而达到“神似”的目的。而在翻译界中,人们对于“神似”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就给其增添了一点模糊的色彩。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译者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各执一词。译者们通常会加入自己的理解及欣赏,所以产生了原作之外的地方。

二、“形”与“神”之间的辩证关系

“形”与“神”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是具体存在的。而“神”是“形”的更高级的形式。“形”与“神”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宗教、文学、哲学等。虽然,“形”与“神”本质上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目的便是摆脱“形似”,力求达到“神似”的目的。重点是,如果“形”变了,固然会导致“神”变。

三、“形似”与“神似”的美学思想

道是“有”和“无”的统一,其最高境界便是“似”。形中有神,神中有形,我们要将形似、神似与美学相统一。

中国的翻译是建立在美学的基础之上的。许多翻译学家都曾对“形似”与“神似”的问题提出过自己的观点。马建中是最早提出“神似”的学者。而后,马建中和矛盾又各自提出了“风韵译”和“神韵说”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缺陷都是忽略了“形似”。

陈茜滢是提出“形似”、“意似”和“神似”的概念的第一人。许渊冲提出了“三美”论,即:形美、音美、意美。求美是求似的更高标准。如果似与美能够相统一,那是再好不过的;但若无法统一,那只能比较两者孰轻孰重而舍弃其一,一般来说,求“美”高于求“似”。

四、“形似”与“神似”的分类

1.“形似”。

(1)近似。如果一名译者想翻译一个作品,最基本的就是要充分理解原文,这是极为重要的。然后译者再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转换,之后稍加修改,做到最大限度的接近原文。

(2)意似。词是翻译活动的最小翻译单位。众所周知,翻译并不是一字一句的逐次翻译,有些时候为了文章的通顺,译者会故意省略其中的一些词甚至是句子。但是其意思、主题、人物和其他的一些关键词是不能够省略掉的。为了使译文高于原文,所以有意似这种翻译方法的产生。

2.神似。

(1)形神兼备。英语与汉语之间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译者在追求神似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形似。Eugene Nida曾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该尽量保持对原文存在影响的表达特征,如果有必要,甚至可以标注解释进行说明,做到形神兼备,避免译者出现脱离原文,进行胡译的现象发生。

例如:1)我国先秦的思想家提出了这一思想。

可译为:Our Chinese thinkers in Pre-Qin Days(about2000 years ago)put forward the thought.

专业人士认为,该英译句中的about 2000 years ago对Pre-Qin Days进行解释,避免出现西方人无法理解先秦这一词的情况。

2)A hard time we had of it.

可译为:苦头,我们真吃够。余光中先生认为,该句的译文十分接近原文,不仅是在字数上,而且在句子表达上同样也是倒装句,所以该译文十分传神。

(2)舍形传神。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句子构造不同,观点角度不同等造成了译文之间的差异。

例如:可是我从头到脚淋成了落汤鸡。

可译为:But I was drenched from head to toe like a drown rat.

从头到脚译为from head to toe比较生动形象,让人们仿佛身处其境。而此处的落汤鸡译的更加传神,译者并没有将鸡译为chicken等人们脑海中固有思维的关于鸡的词语,而是译为rat,这是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译法的不同。

五、结语

不同的语言风格、风俗习惯、情调神韵等所产生的表现力都不同。译者应该着眼于这些个性的不同上面,这样才能够赋予原作以特殊的生命力。

摘要: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越来越多的外文的引入,导致“信、达、雅”早已不能够满足翻译者们的需求。对此,中外译界人士争相研究和谈论,最终提出了翻译求似说。《文学翻译谈》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翻译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译或形似,一种是意译或神似。本文旨在研究翻译求似的相关内容,并从美学角度浅析其本质意义。

关键词:翻译求似,形似,神似,美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陈茜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许渊冲.文学翻译谈[M].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

[3]冯建文.神似翻译学[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

神似 篇2

作者:Sean Olson,是ips All Natural(ips天然食品)的创始人之一兼CEO,他们的公司在世界上首创了用鸡蛋蛋白来做零食

了解你的市场目标。你要了解,你的营销目标用户是谁,什么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这是产品成功的不二法门。而当产品上架后,你不仅需要吸引目标用户,还要努力吸引多层次的用户群。从产品本身到产品包装,所有的产品因素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你连确定你的目标用户群都做不到,还想尝试让更多的用户接受你的产品,这就太难办了。

例如,当我们开始销售ips纯天然食物的时候,我们严格审议了将我们的产品推向用户的最佳方式: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自然就会去寻找那些富含蛋白质的零食,我们就主打这种产品成分——鸡蛋蛋白。人们通常会关注跟自身相关的健康和营养成分,那我们就要用流行或者人们熟悉的东西来吸引他们,让他们自动关注和购买。

强调你的独特之处。一旦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标用户是谁,那么你就要进行产品的零售和分销,这时把你的独特之处突出出来,就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你需要给零售商一个理由,让他们把你的产品放在货架上。搞清楚他们可能不感兴趣的产品,以及可能会被影响到的类似的产品。避开他们兴趣的盲点,他们当然也希望有新的产品来吸引新的用户,然后就会把你的产品列入清单之中。一旦打开新的开端,后续就会有大部队接踵而至。

消费者的认知是关键。你定位自己产品的时候,要在与目标用户群产生共鸣和坚持自己的品牌观念之间保持平衡,

这将有助于你发掘自己产品的全部潜力。对关键用户群的调查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它会让你弄清前进的方向。

比如,我们就是通过调查了解到,相对于普通蛋白或者大豆胚芽,更多的消费者还是认为吃鸡蛋更健康。这是了解消费者自我认知的良好作用。但是,即使我们知道,消费者不一定就会认为鸡蛋蛋白更适合食用,对他们而言,这个概念是新的,那么这就对我们提出了寻求特定的信息来传达我们独特之处的需求。

具备创新能力。虽然我们了解到,我们需要把自己的观念卖给零售商和消费者,但这同样也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你的产品本身会“说话”,并将其传达出去。这包括在媒体上集中的传播,以及在贸易活动、销售活动中针对个别消费者传播。但这些举措的核心,是随时重新认识你的目标市场,随时调整。比如我们就发现,对于天然、健康食品来说,新闻媒体、促销活动以及利用那些志同道合的组织,更有利于我们产品信息的传递和品牌推广。所以我们就简化了我们的销售计划,不把重心放在这上面。

最后,让产品自己来讲个故事。每个品牌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你的工作就是告诉大家这个故事是什么,知道这个故事的好处是什么。因为很有可能,这就可以让你的产品和你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从“形似到神似” 篇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边聊天边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坐在我们旁边的那张桌子旁。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三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在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但付了三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似乎这种方式在这里司空见惯,却让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后来有一天我们又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位拾荒者,他从容地坐下,看着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我们才明白墙上“一杯咖啡”的用意。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角度】

(1)买咖啡的先生角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心存悲悯,关怀天下;施舍与尊重。

(2)侍者角度: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平等的眼光。

(3)拾荒者角度:有尊严地接受。

(4)咖啡馆:提供奉献爱心的平台。

(5)社会角度:举手之劳让世界更美;让社会传递正能量;关注弱势群体;公民素养与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一、仿写式

多出一元

“走,吃馄饨去,听说新开了一家馄饨店。”就这样,我和老爸来到了这家店。

这家店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这里,你不但能吃面吃馄饨,也可以点一笼汤包或者来盘蒸饺,真可谓早餐的天堂。

爸爸点了一大堆东西,硬叫我吃着,自己却吸起了烟,由于烟味呛着我,我便将头扭开,一眼便注意到了那男孩。

男孩靠着窗,面前有一碗馄饨,但他好像没吃,只是盯着它,若有所思。

“快吃呀!”父亲不耐烦地说着,又抽起了烟。“少抽点,公共场合,影响他人。”我抱怨着,开始大口大口地吃,但视线始终没离开过那个男孩。终于,他动了,走到了店主面前,好像在跟店主说什么,之后便跑回了自己的座位,开始吃了起来。他吃得如此酣畅淋漓,刚才那忧郁的神色,也转化为灿烂的笑容。这是怎么回事?

我带着疑问边吃边想,不知不觉,我吃完了全部的食物。“你这么能吃?”爸爸露出惊讶的神情,一个手势,爸爸叫来了店主。

“一共多少钱?”

“三十四块,先生。你愿意为下一位顾客买一元的单吗?”

“什么,我没听懂?必须吗?我有四块钱的零钱。”父亲露出不悦的神色。

“好的。”店主有一丝失望。

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第二次光顾这家店,一切都没变,我点了一碗馄饨,坐在空荡荡的店里。因为冷,大家都不愿出来。

我孤独地吃着,店主好像看到我的孤独,便跑来与我闲聊起来。我从未和店主一类的人聊过天,不知不觉馄饨都凉了。就在这时,我们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了坐在马路旁花台边的拾荒老人,这老人似乎坐了很久,不停地对手哈着气,身体被风吹得颤抖。店主走了出去,邀了那位老人进来。老人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眼睛不时地打量着周围。店主给了他一碗馄饨,他连忙摆手不要:“我没钱,不要,坐坐就行了。”老人神情紧张。“有人为你付了钱,放心吃吧。”“谁呀?我要谢谢他。”老人眼里流露出感激的泪花。“很多人。”店主说。

我听后便感惊讶,店主似乎看了出来,又跑到我这儿。我用疑惑的眼神打量着他,他笑笑说:“我们这儿有一个规定,消费完的顾客可以多出一元钱为下一位顾客买单。”“哦”,我点了点头,心想老人便是那下一位顾客,那个孩子也是吧。

“你第一次来,所以不知道吧。”“是啊,第一次。”当我说出这句话,我感觉到了面颊在发烫,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老板,结账吧。”我拿出钱,店主忙说:“规定一元就可以了,你多出了一元。”

我笑笑离开了店,我没多出,这是上一次的。

对材料进行仿写的记叙文想要拿到基本分,不能满足于进行简单的“泡面式”扩写,必须要有亮点,或在完善细节上下功夫,让人身临其境;或有自己的一点点小构思,如例文中的“多出一元”。

二、续写式

1.前传式续写

一杯咖啡

天空阴阴沉沉,耳畔不时传来震耳欲聋的雷声。

克蜷缩着身子在大街的一个墙角里。他是一位拾荒者,在这繁华的洛杉矶,他似乎成了一个游荡的不协调的音符。没有什么人会注意他。克的生活十分简单:一件几乎已是白色的夹克。让人觉得好像一年没有洗过;一条处处是洞的裤子,一双发臭的皮鞋。看上去,他整个人都十分惹人厌。

一阵急雨过后,他抖了抖已经湿了好多的衣服,从墙角站起,茫然地望着乌云翻滚的远方。大街的尽头是一家咖啡店,因为他们环境雅致,咖啡的味道也很醇正,所以生意一直不错。

浓浓的咖啡香不时飘入克的鼻中。克一动不动地站了一会,然后狠狠地裹紧了上衣。吸了吸鼻子,“真香!”然后他转身向前走,这一天的饭钱还没着落呢。

经过一个转弯角时,克好像踢了什么东西,低头一看,是一只钱包。克弯下腰,捡起它。用发颤的双手,抖抖索索地打开。

十多分钟过去了,克站在原地,瞪着已大到极限的双眼。钱包里除了有身份证、银行卡等外,都是现钞——钱呀!数了数,整整一万。这可是克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他的双手在发颤,那可是一万美金啊!但很快,他的理性驱走了亢奋的情绪。克决定在这里等那一位失主。

nlc202309031633

一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整整过了一夜,那冒失的失主还是没有来。克险些撑不住了,整个身体都快倒下了。可他还是待在那儿等着,说不出内心深处为什么有一股莫名的坚持。

这时,一个温柔的声音传入他的耳中。“请问,您有看见我的钱包吗?”

克伸出他被冻得发紫的双手,把紧握在手中的钱包交给了她。那是一位漂亮优雅的女士。当那位女士要答谢他,给他钱时,他谢绝了,挥了挥手:“下次女士您要小心点啊!”克转身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开了。身后的女士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笑了,还是那么优雅。

几天后,克又路过了街角的咖啡店。他站在门口,好一会没动。几分钟后。克裹了裹露出一些棉絮的上衣,准备走开。

“先生,您等一等。”这时咖啡店的服务员从店里奔了出来,叫住了克,“有人已经为您的咖啡买单了,欢迎到里面品尝。”

克带着疑惑,走进店里。原来是那位漂亮优雅的女士:“先生,谢谢您前日的善意。这是您的咖啡。”女士边说边笑着指了指咖啡店的墙面,上面贴了很多的便签纸,每一张都写着一杯咖啡。“随时欢迎您到我的店里来品尝咖啡,这是我的荣幸。”

服务员撕下了墙上的一张便签条,然后恭敬地请克坐下,端上了一杯浓浓的热咖啡。

克端着它,深深地吸了吸鼻子,喃喃说道:“咖啡真香。”低头的一瞬,他的双眼湿润了。

事情很快传遍了整个洛杉矶,但克再也没去过那家咖啡店,他觉得自己应该改变些什么了。

多年后已经有了工作和家庭的克再一次来到那家咖啡店时,他发现店名改了,变成了“一杯咖啡”,墙上还是满满的咖啡条。

一杯咖啡,一片绚丽的春光。

2.后传式续写

一杯咖啡的尊重

看到这一幕后,我想,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常规。这时,朋友略微兴奋地建议道:“我们下次再来的时候就这么做吧!”“当然。”我微笑着答应了。

一日,我和朋友又来到这家咖啡厅享受咖啡。这一次,我们也点了三杯,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在墙上。那天的墙上恰好只有我们的一杯咖啡。在舒适地享受咖啡的过程中,我们又在暗暗兴奋地等待另一个拾荒者的出现。

在“漫长”的等待过后,一个乞讨者走了进来,坐下来,看着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我和朋友顿时激动起来,那是我们的“一杯咖啡”。在这激动的时候,我突然建议道:“我们去祝他喝咖啡愉快,怎样?”朋友二话没说便同意了。我们迅速喝完剩下的咖啡,快步朝那个乞讨者走去,然后满面微笑地对那个人说:“嗨!先生!祝您喝我们的咖啡喝得愉快!”我们本以为他会立即向我们道谢,可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先脸色苍白,然后才勉强带着微笑向我们道谢。我们感到很困惑,然后走出咖啡厅。

几天后,我在与一位洛杉矶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向他问起了这个情况。没想到他的脸色也是一变,不过随后又缓和下来。看着我困惑不解的神色,他开口说道:“你知道其他人为什么仅仅是多买一杯咖啡贴在墙上而没有写上属于谁吗?因为这是对那些点墙上的咖啡的人的尊重,是为了让他们好好地享受咖啡而不是带着一种被施舍的尴尬的心情来喝咖啡。但你们的行为虽然本意是好的,却丧失了对别人的尊重,伤害了他的自尊。”我感到非常吃惊,再回想起在中国时,因对他人同情而做的行为,我发现自己总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角度来对别人进行帮助,仅仅因为认为自己是在做有道德的事。

在回国的前一天,我独自一人来到了那个咖啡厅点了两杯咖啡。喝完咖啡后,我悄悄地对着墙上的那杯咖啡说了一声“对不起”。

回国后,我像以前一样在同情别人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但与以前不同的是,我不再站在道德高坡之上对别人进行帮助,而是在尊重别人的情况下去做事。

一杯咖啡很少,但里面的尊重很多。

无论是前传式还是后传式续写,都要求在立意契合情况下对材料进行合理的推测。

三、创写

余酒

我远远地望见爷爷家篱笆外的橙色垃圾桶矗立在那,活像一个庄严的士兵。刚进院子,一股儿酒香便占领了我的鼻子。定是我那可爱的“酒鬼”爷爷在享受他独特的“美好”了。

“爷爷,你又喝着呢!”我咧着嘴冲爷爷喊。

“呦,我们家大孙女回来了,来来来,陪爷爷吃晚饭。”

我坐在爷爷身边,看着那透明酒瓶中的液体高度慢慢下降,爷孙两人说说笑笑,很快天边只剩下一抹余晖点缀着暮色的傍晚。

爷爷高兴地吃完了晚饭,我便帮着奶奶收拾桌子。拿起爷爷的酒瓶本想丢进垃圾桶,可耳边传来的液体与瓶子相撞的声音阻止了我的想法。定睛一看,居然还剩了许多。

兴许是看透了我的疑惑,爷爷微跛着脚向我走来,带我解开了迷团。

爷爷绕过篱笆前的“橙色士兵”,带着我和那剩余的酒瓶向村头走去。

夜渐渐深了,乡下的夜晚总是虫叫蝉鸣的。我的好奇心越发地雀跃了。伴着鞋底与石子路发出的“沙沙”声,爷爷同我说明了原因。

这个酒瓶的确是要丢掉的,但必须丢在村头的垃圾桶旁。

爷爷一启一合的口中吐纳出的酒香,醉了夜,也醉了我。前村有一个老头,儿子女儿死得早,跟爷爷一样好那么一口酒。老伴去得太早,他孤独一人生活,过得拮据得很。

爷爷说,他也忘了是几年前的哪一天,看到前村的老头总是在村头的垃圾桶那捡点破烂,因为那老头腿脚落下了残疾,只去离他家较近的那些地方儿。

我看着爷爷的脸庞,不知他是因酒精的作用,还是情绪的影响,脸有些红了。想到爷爷酒量很好,便明白了。

“爷爷啊,没什么钱,自己也好那么一口酒,看见那老头一次对着一个空酒瓶摇啊摇的想滴个那么一滴出来,爷爷心里就堵得慌,想着给他点酒喝也好。”

说到这,爷爷挠了挠稀疏的头发。“囡囡,其实爷爷也不舍得把酒全部让给那老头喝,所以才想着剩点给他的,哈哈哈哈……”

爷爷自顾自地笑着。有一种什么力量触动了我,让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还记得过年时爷爷说过的一句话,“好酒啊,那糟老头子有福啦!”

月牙似的月亮挂在夜幕,那个酒瓶在月夜下熠熠生辉,如同爷爷闪亮的眸子。

走在回家的路上,前面爷爷背影微驼,步子却是自在得很。

是的,这么多年来,这段路爷爷已走成了习惯;而喝酒必不喝尽,也已成了习惯。

说明:仿写和续写的构思文章虽都仅限于与“材料”形似,但是如果写作功底好,照样可以进入三类二类甚至一类卷。当然了,“形似”只是模仿,而创写才是与“材料”神似,“神似”才是真正的创造。靠机智的构思、浓郁的生活气息、对生活的细节描写、清新的文采才能写出“个性”,取得好成绩。

“神似论”的背后 篇4

在翻译研究不再限于语言和文本层面, 而是针对与翻译相关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层面进行全面考察的今天, 反观“神似论”, 不难发现, 我们对翻译的认识是不够全面的, 对“神似”的崇拜不乏盲从。从新的视角观照“神似”, 认识其理论的缺陷和不足, 有助于我们理解长久以来的“直译”“意译”之争, “异化”“归化”之争, 以及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等, 也能帮助我们在对中国译学如何面向现代, 如何走向未来的思考中拓宽视野, 继往开来, 谋求新的发展。

一、两种对立的神话

勒菲弗尔 (2001:14) 在谈到中国和西方对翻译的不同认识时指出, 在中国, 译作的目的常常在于替代原作, 译作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行使着原作的职能, 原作的影子在译作的背后几乎消失殆尽。这一论断绝非全然正确, 因为他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如果译作真正取代了原作, 那只是由于客观因素所致, 即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 大多数的中国读者不是读不懂原作, 就是读不到原作。主观上, 从事外译汉的译者们恐怕很少想过用翻译“杀掉”原著, 尽管谁都期待自己的译作能为世代读者传诵。这也可以从人们对译者的轻视中得到证明。长久以来, 译者的地位——尽管他们从事着创造性劳动——总是从属的:一方面从属于原作者, 另一方面又从属于读者。用杨绛的话, 一个优秀的译者是“一仆二主”。同理, 一部优秀的译作也应当是“一作二忠”:既要忠于原著的信息和精神, 也要忠于读者的语言和文化品味。这一种思维在中国历经近两千年的实践, 最终长出的果实就是翻译要“神似”。

因而, 在神似的背后, 有着两种互相对立的神话。

一种是原著神圣论。原著神圣论广泛存在于古今中外的翻译实践。在西方, 这一观点集中体现在《圣经》的翻译上。从公元前3世纪的《七十子希腊文本》到17世纪的《钦定圣经译本》, 从斐洛到奥古斯丁, 无不强调《圣经》的神圣地位。不仅如此, 还有人提出了“上帝感召说”, 认为从事《圣经》的翻译仅凭通晓两种语言是不够的, 必须具备来自上帝的灵感。任何未受上帝感召而进行的翻译都是对上帝的亵渎。原著神圣论反映在文学翻译上, 以为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部圣经, 一字一句话都是神圣不可更改的, 译者务须亦步亦趋, 字字对应。在中国, 虽然没有像《圣经》那样威震全民的宗教经典, 原著神圣不可侵犯的翻译观也是存在的。长久以来, 尤其是近代以来, 中国的翻译实践家和理论家们都是将原作置于首要地位的。就连意译的代表林纾也在《鲁滨孙漂流记》译序中说, “译书非著书比也。著作之家, 可以抒吾所见, 乘虚逐微, 靡所不可。若译书, 则述其已成之事迹, 焉能参以己见” (陈福康1992:139) 。严复的“三字经”中“信”字当头。信者, 忠也。忠于什么?自然是原著。舍弃原著, 就无所谓“忠”。林语堂提出译者要肩负三种责任:“第一是译者对原著者的责任, 第二是译者对中国读者的责任, 第三是译者对艺术的责任。三样的责任心备, 然后可以谓具有真正译家的资格。” (陈福康1992:329) , 仍然是把忠于原著放在第一位。

不是说不该忠实于原著, 而是什么是原著?我们可以把《哈姆雷特》和《李尔王》冠以莎士比亚的名字, 在《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封面上写下“歌德”的字样, 但我们该把《诗经》和《圣经》这样历经数百甚至上千年而成, 有无数有名与无名的作者参与创作的作品归功于谁呢?

另一种神话是读者至上论。翻译作为创造性的生产劳动, 其产品的消费者自然是读者。译作一旦产生, 它的生存和传播, 是炙手可热还是门前冷落, 总之, 它的整个命运完全掌握在读者“上帝”的手中。读者至上论走到极端, 就是全然不顾原作的思想和内容, 随心所欲的“意译”和“自由译”, 不仅可以把故事完全扭曲, 还可以把外国的地名换成中国的 (比如把亚特兰大换成广州, 华盛顿换成北京) , 把洋人的名字也换成中国的。鲁迅的译作, 尤其是早期的, 今天除了给少数研究人员提供佐料之外, 恐怕大多数普通的读者会敬而远之;林纾的却至今不乏读者, 甚至连钱钟书这样的大学者还读得津津有味。原因安在?说到底, 前者“宁信而不顺”, 后者奉读者品味为圭臬。其实, 中国可以算得上最早在翻译中注重读者接受的国家之一。佛经翻译中倡导的“格义”说, 就是要用汉人熟知的东西来阐释佛教经典中陌生的微言大义。可以说, 在中国近两千年的翻译争鸣中, 大部分的声音是附和读者的。

从事文学翻译的人们总是有一种幻觉, 以为可以将置根于某种社会、文化和传统中的艺术作品完整地或几乎完整地移植到另一种社会、文化和传统中, 并且不受时空的限制。我们只是把荷马请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 或者把曹雪芹请到今天的英语世界去。但是, 问题的关键在于荷马和曹雪芹他们自己的窘迫, 在截然相异的哲学体系中, 他们怎能用有着天壤之别的语言来重新书写各自的古希腊神话世界和中国封建官宦世界?

二、模糊的理想

神似的译作——果真有的话——固然是优秀的, 可是“神似”作为评判译作的标准, 有着相当的不确定性, 有时甚至显得不可捉摸。其一是何谓神似?或者说由谁来判定是否神似的问题。就针对同一译作而言, 由于评判家各自的情趣和鉴赏力, 也常常得出不同的结果。有人译了霍桑的《古居杂忆》 (Mosses from an Old Home) , 其中一段原文如下:

Between two tall gateposts of roughhewn stone (the gate itself had fallen from its hinges at some unknown epoch) we beheld the gray front o the old parsonage terminating the vista of an avenue of black ash trees.I was now a twelvemonth since the funeral procession of the venerable clergyman, its last inhabitant, had turned from that gateway towards the village burying-ground.The whole track leading to the door, as well as the whole breadth of the avenue, was almost overgrown with grass, affording dainty mouthfuls of two or three vagrant cows and an old white horse who had his own living to pick up along the roadside.

与之对照的译文是:一条大路, 两旁白蜡树成林, 路尽头可以望见牧师旧宅的灰色门前, 路口圆门的门拱已不知在哪一年掉下来了, 可是两座粗石雕成的门柱还巍然矗立着。旧宅的故主是位德高望重的牧师, 现已不在人世, 一年前, 他的灵柩从圆门里迁出, 移向村中的公墓, 也有不少人执绋随行。圆门里的林荫大路和宅门前的马车道, 杂草丛生, 偶尔有两三只乌鸦飞来, 随意啄食。在路旁觅食的那头老白马, 也可以在这里吃到几口可口的美食。

林以亮在名为《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中首先援引了一位不懂英文的读者说“译文美妙流畅, 而且完全像篇中文创作, 没有翻译的痕迹”。随后引出了霍桑的原文, 供读者对照品评。在引出原文后, 该论者接着评论说:“读者在读了原文之后, 再回过头去读译文, 就会立刻觉得原作的一股‘圣洁之气’跃然纸上。……我们如果拿原文和译文再多读几遍, 就会觉得译者和原作者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契合, 这种契合超越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打破了种族上和文化上的樊笼, ……” (罗新璋1984:857) 。这一评价, 虽为提及“神似”二字, 但“美妙流畅”、“没有翻译的痕迹”、“心灵上的契合”、“打破了种族上和文化上的樊笼”等家在一起, 也与“神似”相差无几。可是, 同样针对这小段译文, 另一位评论家金隄 (1998:33) 在“按照评论家的指引对比原文研究之后, 却意外地发现全文都有不少问题, 仅在本文转录的这一小段中就有十来个译错或不妥的地方。如果说这个译文是一个突出的典型的话, 那么主要的特点显然是文字优美而问题很多。最刺眼的一点, 是原文的two or three vagrant cows (两三头失群的母牛) 竟变成了‘偶尔有两三只乌鸦飞来, 随意啄食!’”

仅此一小段文字, 两位大家的意见截然不同, 遑论大部头的对照评比。归根到底, 这已经不是一个“度”的问题, 而是整个评价机制的差异。倘若不留任何翻译的痕迹, 语言地道优美, 即称神似, 那么“神似论”岂不脱离其核心之一的“似”字而等同于所谓的“优势论”?

三、神似与归化

近年来, 学界对“归化”与“异化”的讨论颇多。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它表明人们对文学翻译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层, 不再停留于喋喋不休地语言的对等词的寻求等命题上, 而是对将文学翻译视为纯语言的转换的合理性本身提出质疑。

归化的翻译策略要求译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取向, 也就是要译者向译文读者的文化传统靠近。这背后有两条理由, 其一, 翻译的对象是谁?翻译显然是为译文读者而为的。既如此, 译者首先应当考虑的是译文读者的品味和文化理解和认同的能力。其二, 既然文学翻译是一项创造性劳动, 译作就应当与用译入语进行的创作一样, 没有任何翻译的痕迹。事实上, 这种认为完美的译文不应当有半点翻译的痕迹的观点是非常普遍的。换句话说, 只有“归化”的翻译才是最好的。

译文读起来不像翻译, 固然可能是好的翻译, 但它是否是唯一的或最完美的译作却值得商榷。考虑到译文的读者和译文作为目的语的艺术作品等因素, 这种归化的翻译固然顺畅, 与直接用目的语创作的作品无异。但从文学翻译的目的来看, “翻译既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手段, 就应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和异域风情, 而且, 这往往是译文读者读译作的目的。此外, 保留源语文化的特点, 还能丰富目的语文化和表达方式, 这也是翻译的目的之一。再说, 如果译文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 就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 (郭建中2000:258-259) 。

翻译能丰富目的语表达方式, 这可是无可辩驳的事实。考察一下现代汉语的词汇, 我们不难发现经由翻译引入的外来词, 无论是专业领域的, 诸如“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 “电休克” (electric shock) , 还是日常生活的, 诸如“拷贝” (cop y) , “脱口秀” (talk show) , 等等, 真是不胜枚举。施莱尔马赫曾向其学界的德国听众指出:“我们语言中许多优美而富有表现力的东西, 部分是通过翻译而来或由翻译引发出来的。” (Lefevere1992:165) 可以想象, 如果所有的翻译都要不像翻译的话, 我们的语言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了。

再者, 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翻译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语言间的转换问题, 它涉及到文化立场的选择和译者的意识形态, 价值取向等问题。换言之, 翻译完全可能是个政治的问题, 从宏观的角度看, 哪些作品被选出来翻译, 很可能由目的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状况、期待读者群体的文化品味等因素决定, 从微观的角度出发, 译者本人的艺术修养、文字功力和其对双语和双文化的熟悉程度也决定着他所用的翻译策略。

四、结论

文学翻译“神似论”的提出, 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 一是中西语言的本质区别, 二是中国哲学、文学和美学传统的影响。语言的形式及语言内在的格式 (grids) 包括词源学、句法学和语篇模式等诸多不同的层面。欧洲, 尤其是西欧各语言多采用拼音文字, 而且在词源和句法上相互影响和借鉴, 所以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汉语言起源于象形文字, 形意相连 (比如汉语的“木”“林”“森”三字形与意层层相连, 层层递进, 而英文与之相对的“tree”“woods”“forest”三字去看不出有任何联系) 。此其一。其二, 西欧语言总体上重形合, 是分析性的语言, 而汉语则重意合, 是综合性的语言。语言的这一差异源于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如傅雷所说,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足、描写惟恐不周” (陈定安1998:276) 。另一方面, 就汉语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 汉语言讲究“言简意赅”, 中国文学的“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中国文学艺术审美追求的“神韵”等等。这些都为文学翻译“神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 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 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是文化的翻译。神似的背后, 首先是原著神圣论和读者至上论的冲突, 这一“忠实”与“叛逆”的永恒冲突是“神似论”无法解决的难题。同时, “神似”含蓄而模糊, 在实际的文学翻译中为“各执一词”的主观评判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看, “神似论”实质上是要求译文的“归化”, 显然否定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当然, 这一切并不是要我们否定文学翻译的“神似论”, 而是让我们从新的视角来认识其背后的缺陷, 在对传统的继承中思考未来, 使中国译学走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 and Lefevere, André.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Lefevere, André.Translating/History/Culture:A Sourcebook.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3]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

[5]郭建中.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界十大辩论 (1987—1997)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6]金隄.等效翻译探索[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7]林以亮.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文学翻译中的神似 篇5

【关键词】呼啸山庄 神似 比较

一、引言

《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却使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下例句均选自《呼啸山庄》的三个全译本:杨苡译的《呼啸山庄》(以下简称译林版)、张玲,张扬的译本(以下简称人民版)以及王惠君和王惠玲的译本(以下简称伊犁版)。通过比较阅读,从三个译本中选取一些例句从语言是否传神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准则“神似”。

二、译本的神似

譯文的艺术内容和语言形式要与原文贴切一致,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意境生动地体现出来,这就是神似。要让外国读者把握住原文的主旨就必须要求译文要准确再现出原著的信息与内容。翻译时即使做到了忠实通顺,但不传神,就得不到大致相同的感受,也不算是好的译文。请看以下例句:

例1:While enjoying a month of fine weather at the sea-coast,I was thrown into the company of a most fascinating creature: a real goddess in my eyes,as long as she took no notice of me. ( P3 )

译林版:我正在海边享受着一个月的好天气的当儿,一下子认识了一个迷人的人儿——在她还没注意到我的时候,在我眼中她就是一个真正的女神。( P4 )

人民版:那时候我在海边享受了一个月的好天气,和一个极其迷人的姑娘殷勤为伴,她尚未对我属意的那阵儿,在我眼里真是仙女一般。( P3 )

伊犁版:当我正在海边享受一个月的好天气时,得到了一个十分迷人的姑娘的陪伴。她在我眼里是一个真正的天仙。在她不注意我之前,我就是这样看她的。( P5 )

译林版本中“一下子认识了一个迷人的人儿——在她还没注意到我的时候”,既然已经认识,后面又将“took no notice of me”译为“还没注意到我”,不太符合逻辑,伊犁版译为

“不注意我”不如人民版译为“尚未对我属意”,显得更为贴切、传神。并且伊犁版中“……得到了一个十分迷人的姑娘的陪伴”拘泥与原句结构,读起来颇为拗口。

例2:Heathcliffs countenance relaxed into a grin. ( P4 )

译林版:希刺克厉夫的脸上现出笑容。( P6 )

人民版:希思克利夫绷着的脸放松了,咧开嘴一笑。

(P5)

伊犁版:希思克利夫的脸放松了,露出笑容。( P7 )

这句话看似简单,要译好也不容易。尤要注意“relaxed”和 “grin”两个词。前者指由紧张状态放松下来,后者指咧嘴一笑,在高兴或情绪好时嘴唇咧开后露出牙齿。译林版为:希刺克厉夫的脸上现出笑容。译文平淡单调,原文人物的神情变化一扫而光。伊犁版译为“希思克利夫的脸放松了,露出笑容。” 同样失去了原文的神韵。不言而喻,人民版准确传神,再现了原语对人物的精彩描绘。

例3:In the course of time,Mr. Earnshaw began to fail. (P30 )

译林版:日子过下去,恩萧先生开始垮下来了。( P35 )

人民版:时光一天天流逝,恩肖先生慢慢衰老了。( P41 )

伊犁版:日子一天天过下去,恩肖先生的身体渐渐衰弱了。( P48 )

这一句关键在于“fail”一词,人民版为“衰老”没有译林版“垮下来”准确,因为原文的意思是恩萧先生的身体开始垮下来了,不仅仅只是衰老了。因此译林版和伊犁版准确传神的表达了原意。

三、结束语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伊犁版在很大程度地参照了译林版。译林版一方面刻意地在选词乃至句法结构方面贴近原文,而把灵活处理降至尽可能低的程度,当然,过于贴近原文便会出现生涩的表达和结构,但译林版通篇译文还是生动传神的。人民版在翻译中表现出很高的灵活性,时常摆脱原文的结构形式,措辞也是随语境应变,译文读起来自然相当流畅。

以上只是对三个译本中的一些例子进行了分析。要在翻译中做到神似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它要求译者既要吃透原文,又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功底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最佳的表现手法,把原作的韵味,风格重新表达出来。尽管对上述三种译文进行了评析,讨论了一些认为不足的地方,但从整体来说,译林版和人民版仍是很好的译本。

参考文献:

[1]Emily Bronte.Wuthering Heights and Related Readings[M].Columbus: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0.

[2]米莉·勃朗特著.杨苡译.呼啸山庄[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0.

[3]爱米莉·勃朗特著.张玲,张扬译.呼啸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4]艾米莉·勃朗特著.王惠君,王惠玲译.呼啸山庄[M].奎屯: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

浅谈翻译的“形似”和“神似” 篇6

实际上, “无形之神”或“无神之形”都不能单独存在。“形”和“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形揭示了事物的外延, 而神揭示了事物的内涵。一个内在, 一个外在, 形无神不活, 神无形不存。在翻译处理过程中, 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形神兼备。作品是反映社会现实、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塑造刻画人物形象, 既有教化功能又有审美功能的语言文字艺术。“形”应该是“神”的传声筒, “神”应该是“形”的主管人。翻译处理中要以形载神, 神使形活。神似和形似本来就是统一的, 当形神不能统一时, 形式内涵并不十分重要时, 可适当偏重“神”, 如傅雷所倡导的重神似不重形似, 也即何刚强所说的“得意忘形”。[4]形式上是可以采取变通手法的, 但是不能保留一个没有生命力的空壳。同时, 又不能完全忽视形式内涵, 因为“形”的背叛往往导致“神”的丧失。“形”“神”对于译文来说, 都是不可随意割舍的。

当然, 即便是最优秀的文学译作, 神韵与原文相比也难免过犹或不及。我们的目标是翻译时尽量缩短“过犹”和“不及”。在从事文学翻译时, 不妨假定理想的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 译文的流畅, 结构的完整, 都可以兼筹并顾。神似并不是说绝对不管原文的句法, 在最大限度内还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这种翻译观, 让译者摆脱了原文字句、结构的束缚, 把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原作的文学创作领域和艺术想象境界中, 恰当地处理了文学翻译的主次矛盾。

另外, 还需值得一提的是, 在对原作“形似”的看法上, 我较赞同《忠实是译者的天职——评〈新世纪的新译论〉》中所提出的:“翻译不能为了求美, 甚至不妨失真 (《中国翻译》2000年第3期P5)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力使读者得到准确的原著信息, 如果不能确保译文读者能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信息, 翻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如果说服从是军人的天职, 那么, 忠实就是译者的天职。这里的忠实, 是字字句句对译之意, 实际上只是在追求“形似”效果。翻译要“形似”即忠实, 也要“神似”即通顺和美感。英语中有个成语叫“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一般译成“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是无可非议的。原语中既无“after the rain”也没有“bamboo”, 译入语却偏出现“雨后”和“春笋”, 虽然没有保留原语的表现形式, 但还是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因此, 我们在翻译处理中的各种翻译方法, 要以不违背和损害原作的意蕴、风貌为本。

众所周知, 译者在翻译处理过程中要做到所谓的“神形皆似”, 不仅要尽量译出原文的形象语言, 而且还要尽量体现出原文的遣词造句特征。这固然很难把握, 译者在翻译处理中要涉及至少两种语言, 而且更要涉及文学知识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由此, 对于一名文学译者来说, 除去掌握两种语言还必须对原作中的所有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傅雷为中国读者奉献了三十多部法国文艺巨著, 他的译作“行文流畅, 用字丰富, 色彩变化”。不仅受到读者喜爱, 更得到译界好评。这位翻译界文豪曾谦虚自己兴趣广泛, 但对所学知识都一知半解。[5]贴近作者, 译者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 把握其中的人物。要如何贴近作者呢?译者只有研究作者本人来实现, 此外别无他法。傅雷耗费大量心血来研究了巴尔扎克, 才有了生动传达原作人物神韵的译法。如在《高老头》中描写伏盖太太时有这样一段话:“浑圆的小手, 像教堂的耗子一般胖胖的身材 (教堂的耗子原是一句俗语, 指过分虔诚的人;因巴氏以动物喻人的用意在此书中分外显眼, 故该按字面译) ……”[6]无论他的译法, 还是他的译注都源自于对巴氏文笔和作品的特点的详细研究。

总而言之, 翻译过程中译作与原作既要形似, 又要神似;欲求神似, 必先形似。译作与原作之间只有相对的忠实即相似 (含形似与神似) , 没有绝对的忠实亦即完全相同。对于神似与形似, 既要有主次之分, 又要统筹兼顾。当然, 要达到这个标准难度是相当大的。不过, 难度再大, 也还要为之努力, 希望通过各位的努力将我国的翻译水平推至更高层次。

摘要:本文对曾在国内翻译界引起不小争论的两种译文处理方法——“形似”和“神似”的不同特点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二者的关系, 提出“形似”和“神似”的最佳境界是二者兼备。当二者不能两全时, 译者为保证原作意蕴、风貌所做努力都应予以肯定, 这也是译者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形似,神似,翻译处理,译者

参考文献

[1]傅雷.论文学翻译书.《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翻译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2]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N].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3.

[3]许祖良.张彦远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4]何刚强.英汉翻译中的得“意”忘“形”[J].中国翻译, 1997.

[5]傅雷.翻译经验点滴[A].翻译理论语翻译技巧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浅析科技翻译中的“神似论” 篇7

一、“神似”的来源

“传神”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是艺术美的理想境界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 画论及文论中均涉及“神似”的概念, 这一时期亦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时顾恺之在绘画领域主张“以形写神”, 用“传神”评价美术现象。他说: “凡生人亡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 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 荃生之用乖, 传神之趋失矣……一像之明昧, 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历代名画记》卷五) 南北朝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亦有类似的议论, 他说:“谨发而易貌, 要求传神。” (王元化, 2004) 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对前人加以继承, 主张诗歌创作要达到高妙的境界。他在《带经堂诗话》中指出创作“总其妙在神韵矣”。 (罗爱军, 陈茂新, 2004)

最早将这个概念引入翻译领域的是矛盾。1921年, 茅盾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提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并在《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一文中详述:“就我的私见下个判断, 觉得与其失神韵而留形貌, 还不如形貌上有些差异而保留了神韵。”[1]

20世纪50年代初,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他撰写的《〈高老头〉重译本序》中说:“以效果而论, 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 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2]傅雷将“神似”与“形似”对举, 此提法被后世作为他翻译理论的精髓, 并在翻译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朱生豪在《〈莎士比亚全集〉译者自序》中说道:“余译此书之宗旨, 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 必不得已而求其次。”

何为“神似”? 神似也叫“传神”, 即除了传意外, 还要尽力保存原作的神韵和风姿。在翻译时, 如果只是将原文的思想内容、故事情节平铺直叙地译出来, 则丢失了原文的韵味、意境, 即使文字流畅, 内容完整, 也不能算是好的译文。要做到“神似”, 就要把作品译“活”。

二、科技翻译的语言特点

科技文章中专业术语较多,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特定的一套专业术语。随着新事物的不断出现, 大量新的科技词汇不断涌现。科技词汇多源于希腊语和拉丁语。另外, 科技文献中还会出现许多缩略词, 如:auteq=automatic equipment (自动设备) 。

首先, 在科技文献中, 祈使句出现频率很高, 条件句和复合句使用得较多。其次, 在科技英语中, 另一个突出的语法特点是被动语态的广泛应用。据统计, 科技英语中的谓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使用被动语态。如: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variation of ambient temperature.

科技英语的句子简洁, 逻辑性强。除此之外, 科技英语也有自己的翻译标准, 即“明确、通顺、简练”。

三、科技翻译与“神似”译论

科技翻译与文学翻译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尽管它们的文体不同, 但语法差异并不大。所以, 在翻译科技文献的时候, 在注重“形似”的同时, 也要考虑“神似”, 这样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精神实质, 保留原文的风格意境。

在科技翻译时, 为了做到“神似”, 需要摆脱原文表层结构的束缚, 按照原文的逻辑关系, 分析语境, 准确传达原文的精神, 使原文隐含的意思明确化, 让译文看起来通顺自然, 以达到“神似”的效果。

(一) 分析语境, 准确表达词语的内涵。

在进行科技翻译时, 有时不能受词语的字面意思影响, 而是要根据上下文做适当更改, 从而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内涵。例如:

But recent studies of schoolchildren in bo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Singapore have failed to show an association between near work and an increase in myopia. Mutti says research instead is in- creasingly pointing to lack of outdoor exposure as the culprit.

译文: 但近年来多项以美国和新加坡学童为对象的研究并未能证实费眼力的工作与近视患病率增加之间的联系。Mutti称研究日益表明造成近视的罪魁祸首其实是缺乏光照。

在上例中, outdoor exposure的字面意思是暴露在户外或者户外暴晒。如果作为专业术语则应译为“室外暴露实验”。但在此处, 结合上下文,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近视的成因, 科学家们分析了几种有可能造成近视患病率提高的原因。所以, 此处结合语境分析后, 我们应该理解为“接触光照”。又如:

The data are displayed on an LCD screen integrated into the watch face.

The Wristwatch will allow users to enter and edit data on their PC and select information on the screen to download into the watch by holding its face 6 to 12 inches from the monitor. This communi- cations link is achieved by the watch using a photosensitive cell to pick up dots on cathode-ray-tube screens.

译文:信息显示在表盘上的液晶显示面上。

这种手表可以让使用者进入计算机系统并编辑资料, 在屏幕上选择信息之后, 离6~12英寸将表盘对着监视器就可将信息下载到手表。这种通讯联系是依靠手表利用光敏器件, 读取阴极摄像管屏幕上的光点来实现的。

按字面意思理解, 例文中的“face”, “cell”, “dot”应分别译为“脸”、“细胞”和“圆点”。如果将这些单词的字面意思不做更改直接放入译文中, 就会显得生硬、机械, 而且译文不通顺。因此, 在科技翻译时, 不能拘泥于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 要适当做调整, 使译文看起来通顺自然, 符合“神似”要求。上例介绍的是超级手表的工作原理, 所以结合语境和该领域的规范术语, 例文中的这三个词应分别译为“表盘”, “器件”和“光点”。

(二 ) 按 照 原文 的 逻辑 关 系 组织 译 文 , 尊 重 译 入 语的语 言 表达习惯。

匈牙利著名翻译家拉多·久尔吉 (Lado Julgi) 认为, 翻译是逻辑活动, 译文是逻辑活动的产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原文的内在逻辑关系, 才能使科技翻译“神似”。翻译科技文献应与像翻译文学作品一样, 考虑中外文化的差异, 尊重译入语的文化习俗和语言表达习惯。例如:

Television, which is one of the great new powers-for good or for bad-of this century, lets a public man talk to millions while they sit in their private homes seeing as if he were in front of them.

译文:电视是本世纪伟大的新成就之一, 既可以用来造福人类, 又可以用来宣扬邪恶, 知名人士通过电视可以向无数坐在家中的观众进行讲演, 使观众仿佛亲临演讲现场一样。

在上例中, 若将“for good or for bad”直译成“不论好坏”, 则会显得不连贯, 呆板。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 可以用四字格表述, 可译为“造福人类, 宣扬邪恶”。从而使译文通顺易懂, 也能忠实地表达原文意义。又如:

Because of the circuitous and directional flow of waterways, railways often have an energy advantage over barges.

译文:由于河道迂回曲折并具有方向性, 铁路运输对于水运而言, 也常具有节能的优势。

在上例中, 若将“railway”直译为“铁路”, “barge”直译为“驳船”, 则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 也不能体现原文的内涵。若将它们的词义扩大为“铁路运输”和“水运”, 译文就显得通顺而自然。

(三) 根据需要, 进行词类、句型转换, 做到“神似”。

在翻译科技文献时, 既要保留原文的精神和思想内容, 又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有些词语和句型就要摆脱原文词性和句型结构的限制, 进行适当的转换和调整, 使译文通顺自然。例如:

The circuits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in the interest of a small resistance.

译文:将电路并联是为了减小电阻。

在上例中, 若按照原文直译, 译文是:将电路并联是为了小的电阻。可见译文意义不够准确, 结构混乱, 而且表达不通顺。若将形容词“small”转译为动词, 译为“减小”, 则译文显得通顺明了, 准确译出了原文的含义, 符合“神似”的要求。又如:

Light waves differ in frequency just as sound waves do.

译文:同声波一样, 光波也有不同的频率。

原文中的“differ”若直译为“不同”, 译文表述会有所出入。所以, 在参考译文中将动词“differ”转译为形容词“不同的”。再如:

Our analysis relates to E. Fermi nuclear power plant (Trino Vercellese, Italy) , a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which had an electrical power of 272 MWe, and was in operation from 1965 to 1987.

译文:该分析是关于1965~1987年间运行的电功率为272兆瓦 (MWe) 的费米压水堆核电厂 (位于意大利的特里诺维切累斯) 。

在上例中, 若按照英语的习惯逐字翻译该句, 译文必然生硬、冗长、累赘, 表达的内容不清楚, 也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翻译此句时, 要先理清主从结构, 再对这些从句进行调整、组合。在上例中, “which ...1987”是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被修饰词是“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 er plant”, 故应采用前置译法, 把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置于所修饰词“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的前面。另外, 按照汉语的习惯, 把时间放在最前面。这样, 译文结构紧密, 行文流畅, 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达到了“神似”的效果。

四、结语

科技文体的特点决定了科技英语的译文必须简练、流畅、通俗易懂, 要达到这些标准, 翻译时必须对某些词义、句型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做到“神似”。总之, 科技翻译既能忠实于原文, 传达原文的思想和精神实质, 又要使译文地道而自然。

参考文献

[1]柯群胜, 邱凌云.翻译“神似”论新究[J].武汉科技学院院报, 2002 (4) .

[2]傅雷.致林以亮翻译书[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3]科技英语翻译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4]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5]孙叶凤.实现科技翻译神似的技巧[J].译苑新谭, 2009.

[6]廖文丹.浅谈文学翻译的传神[J].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 (9) :122.

神似 篇8

一、中国古代装饰造型艺术——人物的形似与神似

人物是我国装饰造型艺术最主要, 也是表现最广泛的元素。我国古代装饰造型艺术上, 常常通过“形”的夸张的运用, 以此传达画中人物的“神似”的内心世界。无论是汉代画像砖、石刻画中的生活片断、狩猎、舞蹈, 还是后代的宫廷、民居生活画, 都精彩地反映出当时艺术家对生活的赞美。如秦始皇的兵马俑, 通过俑人不同的动作、神情, 仿佛向我们传达了当时秦王一统中原时的气魄与称帝时的野心。

1973年, 在青海大通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墓地出土的一组舞蹈盆, 又称“舞蹈纹彩陶盆”是上古人物表现的最经典的造型。这组彩陶盆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属马家窑文化。彩陶盆中绘有三组舞蹈图案, 我们仅从陶面上的人物动作, 即可感受到舞蹈者欢快的神态, 如同在人们面前展现出几千年前的人们欢聚时的热闹场景, 从内心中便感受到5000年前的人们带给后人的艺术震撼;1935年, 在河南汲县山彪镇一号墓出土的战国时代的艺术精品“宴乐、渔猎、水陆、攻占纹壶”, 则将一场生死拼杀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通过形似的艺术语言, 仿佛能看出战斗时的血染战袍的壮烈场景;战国青铜壶图案中“弋射”图, 则是人与动物形态的完美结合, 其作品通过人与动物的姿势、神态的描绘, 表现出鸟的惊惧与弋射者的奋力射杀的动作。

从艺术角度上来讲, 1957年, 在四川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汉代说唱俑人无疑是当时“形神兼备”的人物造型的典型。作品中的说唱俑人高约55厘米, 手持说唱乐器、手舞足蹈, 面部如漫画般夸张, 甚至连微笑的表情纹也被细致地刻画出来, 将一个正在表演中的说唱人物的形象展现得夸张十足, 仿佛人物已进入说唱的场景中不能自拔。此时说唱俑人的“形”已脱离了其造型的原始形象, 艺术作品中经常突出的动作已将优雅、姿态优美等元素排除在考虑之外, 而是通过夸张的艺术动作表现, 无不精彩地展现出说唱俑人在表演过程中的“神”的投入, 为我们展现出当时成都多姿多彩的市井文化形象。

人物抽象艺术最发达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此之前人物造型艺术已有1000年的发展历史。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对艺术造型的道德教化功能非常看重, 理论家在过往的基础上, 要求将艺术形象进行极大的正面美化, 对反面人物则施以丑化。由此, 人物造型的“传神”艺术作为道德教化功能被提出来了。另外, 佛教文化的传入, 与中国儒道两教开始了初步融合与渗透, 形成了艺术的内省与神思相结合, “色空”、“大象无形”成为当时艺术造型的主流思想, 中国的艺术造型重视精神文化、心境艺术的审美倾向也由此产生。

在人物形象中, 东晋画家顾恺之首先提出眼神对人物形象的传神作用、环境对人物气质与性格的烘托作用。唐代画家阎立本继承与发展了顾恺之的理论, 在其《历代帝王图》中对“明君”的表现尤为成功:汉武帝身材魁梧、目光炯炯、嘴角微翘、神态严肃豁达;魏文帝曹丕则口角微闭、目光逼人、面露骄傲之色;蜀主刘备神象忧郁、双眉紧锁、似有万言在心。通过线条为主的造型手段, 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 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中国, 并影响中国人物造型的艺术, 其主要表现在人物雕塑艺术上。佛教造型艺术以体积为主要表现手段, 表现出既有表现力又有形式美的线条, 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在世界雕塑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明显的东方民族风格。中国古代雕塑艺术造型运用抽象于万事万条的线条来表现特象的形态神情, 获得圆满的立体效果, 并超乎于形表之外。佛教造型中, 常用粗硬的线条与细柔的阴刻刻画人物形象, 如迎叶的“瘦”、天王的“猛”, 菩萨肌肤的丰腴细腻等。在对人物衣服的纹理处理上, 更是出神入化。如麦积山16号出土的佛龛造型, 三世佛宽大衣裙因坐势而呈皱褶状, 使坚硬的石头竟然也变得“轻盈柔软”, 石质产生了纺织品的光泽。通过线条的美感也表现出人物造型的韵律与节奏感。

到了后代, 中国人物造型的“神似”与“形似”更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顶峰。石窟艺术中那些精美的人物雕塑, 飞天、菩萨、供养人的衣着华美与表现力, 使得画中人物栩栩如生。画中“飞天”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飞天人物面容雍容华美, 神态宁静、安逸, 身体呈曲线柔美向上, 衣袂飘飘, 衣带当风, 表现出飞天的人物的轻盈美感, 是中国石窟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中国人在表现人物形象是非常注重在服饰方面的功夫, 通过衣服的褶皱, 将服饰的质地、厚重感全都一一真切地刻画出来, 通过衣裙的质感展现, 反映出人物的精神气质与内在性格特点。

五代艺术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中国人物形象造型艺术的经典之作。细腻的笔触与用色的精致, 细致地描绘出韩熙载放荡不羁的夜生活。主人公韩熙载袒胸露怀、坐卧随意, 欣赏歌舞, 身边高朋满座, 妻妾成群, 男女杂处, 营造出放浪的气氛。在对韩熙载的刻画上, 他眉头微锁、眼神微迷、略有些稍稍下垂的嘴角, 勾画出一个满不在乎, 实则心事重重的高官形象, 与其放荡的夜生活场景略显不搭, 却别有一番意味, 令人浮想联翩。

中国人物造型中的“形似”与西方艺术中的“形似”并不相同。西方艺术造型的“形似”更倾向于理性的思维方式, 是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的发挥, 其“形似”是百分百的“形同”, 在人物艺术造型上多表现为裸体人物, 表现时强调人物的肌肉的张力、骨骼的伸展等等, 通过对人体的细致表现展现出当时人物的心理状态, 自然景物不过是对这种场景的真实再现或是为衬托人物而出现。

中国人物造型艺术则通过几个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象, 再通过色彩的填充, 勾画出人物形象, 甚至有些内容并不画出来, 而通过几笔轮廓的勾勒表现出来。中国古代人物画中的线条表现是非常有难度的, 最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对人物形象的面部细微变化的表现。而这些细微的表现, 如瞳孔的位置、眼皮的凹凸情况、脸颊处的起伏等, 却都能真实地反映出刻画人物微妙的内心世界。

在欣赏中国人物形象艺术作品时, 不仅是对人物本身的形态的展示, 更注重的是包围在人物周围的内在深层形象空间, 及深层空间对人物形象的侧面反映, 自然景物往往也是“主角”, 它是真实反映人物心理与性格特征的重要元素。因此在欣赏中国艺术作品时, 不能忽略自然景物对整体作品的感染作用。

二、中国古代装饰造型艺术——动物造型的形似与神似

(一) 凤的形象

鸟的形象是我国古代艺术造型的经典。1977年, 在辽宁出土“鸟形彩陶壶”, 距今有五六千年, 属小河沿文化, 其彩陶壶上塑的雏鸟力求进食的形象, 表现了勃勃的生命力。后代鸟的造型被广泛应用, 直至凤的造型的出现。凤是我国古代鸟造型的经典, 在中国古代传说, 凤被誉为百鸟之王, 被广泛用于绘画、雕塑、纺织品等艺术创作中。

“凤”本无此物, 《尔雅》郭璞注:“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 高六尺许。”凤是中国古代对鸟的形象的深化, 并在艺术造型上的一种深度的艺术创作。战国时期, 凤纹造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几何抽象形, 利用几何的形块, 表现出凤头、翅膀与身体等主要部分, 表现手法简单, 是凤形象“神似”表现的重要手法;2、相对于几何手法而言, 较为复杂些, 其利用曲线的变化, 将凤凰的优雅体态展现出来, 在“神似”的基础上, 加以细致描绘;3、通过正侧两面来展现凤形的凤纹, 其造型华丽,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展现对称与平衡的美感。

到了汉代, 凤造型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突破, 汉代凤纹更加抽象, 其“神似”特点表现得更为细致。如在新疆楼兰地区发现的汉代几何填花变体龙凤绮文中菱形骨骼内的四只对凤, 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同时其抽象的形象使凤形象别具特色。南北朝时以后, 凤的形象又开始了具体而丰满。唐朝以后, 凤的形象不仅具体且华丽, 色彩还十分丰富, 尤其是在凤尾的表现上, 唐代呈花瓣簇拥状, 而宋代则呈飘带状, 展现出凤的阴柔之美, 凤的形象更加具备“形似”的特点。

(二) 狮的艺术形象

正确来讲, 狮并非中国国产。关于“狮”的文献最早出现在汉代, 记载了张骞等人出使西域后, 西域国家送至中国的礼物。

虽然并非国产, 但狮的艺术形象却是最深入中国民间的基本造型艺术。其造型种类并不多, 最主要的就是镇宅的石狮造型。对石狮的造型的了解, 可通过文献与考古发现两种。我们能找到如此多的古代石狮造型艺术作品, 源自于汉代出现的厚葬风气。

另外一种因素就是佛教的影响。狮是佛教中的圣物, 佛法中不少菩萨的坐骑便是狮。东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也为狮等艺术造型的设计与传播提供了沃土。

中国古代狮的造型已完全突破了狮原本的形象, 其狮造型双目圆睁、面露威严之状, 是厚葬风的遗传, 并在后期发展中形成了不可替代的魅力与影响, 体现出伦理、宗教、民俗意蕴美与形式美所蕴含的美感, 形成独具东方艺术特色的美学价值, 带有中国古代艺术造型“神似”与“形似”兼备的艺术特点。

(三) 鱼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鱼形的造型历史非常久过, 属常见的形象与题材, 一般使用为玉器等挂饰上。远在石器时代, 鱼便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新石器时代, 西辽河中上游流域的红山文化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中便有鱼形佩饰的出现。由于鱼与“余”谐音, 古人饰以鱼饰以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与希望。可能是由于鱼饰本身蕴含的美好喻义, 我国古代人在鱼饰的艺术造型与装饰上更多地突出其“形似”, 对其“神似”表现不甚多。

以庄重的青铜器而闻名的商代, 其鱼形佩饰的制作较为粗糙、抽象, 商代晚期的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玉器, 其中鱼器造型通常以个体形式出现, 表现为薄片状、在口部穿孔、鱼眼为圆圈眼, 还有的用钻孔表示。西周、春秋时期鱼器造型开始趋和于精美, 但整体风格与商代相近似。尤其是春秋时期的鱼形造型, 雕工细致, 造型虽不太生动, 但对鱼身的刻绘却十分细致。此后一千年来, 鱼饰造型艺术品并不多, 直到宋代。我国古代经济在此出现了极度繁荣时期, 鱼饰品呈现出生活气息浓厚的现象, 鱼衔莲的题材很多。宋代鱼饰品的特点有两种:一种是跳跃式的, 表现为昂首翘尾, 但鱼身较小;另一种为静态状, 鱼身较为肥硕。其鱼头多为口张, 眼小;鱼身多为素面, 或网络纹鳞, 偶尔也可见直纹弯形的鳞片;背鳍呈锯齿状, 鱼尾根根鲜明, 表现出极为细致的鱼形象的刻画, 是对鱼形象生动的写实风格。到了明代, 城市手工业与商业迅速发展, 生产力大大提高, 但鱼饰图案却表现出并不是很强的写实风格, 鱼造型多为寥寥几个线条便展现出来;清代鱼饰又回归写实风格, 且其造型更为生动华美, 纹饰繁琐, 与鱼相关的题材也非常多。与前朝不同的主要表现为尾部的华美夸张, 腮部的锯齿纹表现, 纹刻良粗深, 其形象也深入民间, 表现出强烈的“形似”特点。

结语:

总之, 中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 无论是对人物还是动物等的装饰造型, 无论是石器时代粗犷的艺术装饰品造型还是近代细致的艺术装饰造型品, 都兼备了“神似”与“形似”, 将其二者完美结合, 通过对神韵的把握, 展现出独特的形体特点。与西方强调理性的写实的艺术风格比起来, 中国古代装饰造型艺术品更注重通过使用线条的表现力, 勾勒出主题形象, 通过装饰艺术品来表现出形象传递出来的思想内涵, 在造型上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以此展现出独特的东方艺术文化的韵味与风采。

参考文献

[1]秦岁明.杨平.中西方古代装饰造型艺术的神似与形似[J].美术大观.2007. (05)

[2]秦岁明.韦霞.东方古代装饰艺术的神似特点[J].包装工程.2007. (08)

神似 篇9

《一朵红红的玫瑰》(“A Red Red Rose”)出自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先驱罗伯特·彭斯,该诗是诗人在离别时用苏格兰方言送给恋人的作品,诗中歌颂了恋人的美,表达了炽热的感情和对爱情的坚贞。

苏曼殊、王佐良和袁可嘉三位均是中国近现代可圈可点的翻译大师,要点评其译诗,可谓难上加难,即便如此,作品之间也是各有千秋,便于后来者借鉴互补。

现抄录原诗如下:

A Red,Red Rose

by Robert Burns

O,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

Till a’the seas gang dry.

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

And the rock melt wi’the sun;

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

And fare thee weel,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my luve,

Tho’it were ten thousand mile!

1音美之韵律

这首诗每一节第一行和第三行是四音步八音节抑扬格,第二行和第四行是三音步六音节抑扬格,具有音乐美。韵脚则是前两节八行均是隔行押韵abcb,后两节八行均是隔行交互押韵abab,且韵脚相对单一,主要有韵脚/n/4次,/a/4次,/ə/3次,/v/2次。苏曼殊采用五言古体诗来翻译这首《红红的玫瑰》,只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偶句押韵,符合中国古诗的押韵特色。其中“首夏初发苞”和“眇音何远姚”中“苞”对“姚”,来翻译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再例如“顽石烂炎熹”中的“熹”对“相爱无绝期”中的“期”,表达And the rock melt wi’the sun;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my dear,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苏诗运用归化(domestication)的手法,把一首苏格兰歌谣(ballad)的音韵,完全转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但其音韵已超出了彭斯的神韵。

王佐良译本中,第二节后三行,即“请看我,多么深挚的爱情!亲爱的,我永远爱你,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情”“你”“尽”押韵。第三节奇数行押韵,即“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亲爱的,我永远爱你。”中的“尽”和“你”。第四节偶数行押韵,即“珍重吧,让我们暂时别离,哪怕千里万里!”中的“离”和“里”。不仅如此,以上韵脚为同一韵,相比原诗的音韵更加统一,更加上口。第一节虽无韵,但奇数行“呵,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呵,我的爱人像一支甜甜的曲子,”与原诗O,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O,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继承了原诗中形式和词性的彼此对应,同样具有音韵美。从“神似观”角度来看,王译并没有拘泥于原诗韵脚和结构,而是在中文处理基础上,对诗歌音律进行灵活的整合,使得中国读者和英文读者一样,在诵读时,均符合本国语言特色。

相较之下,袁可嘉的译本属“保守派”,译本更像模仿彭斯之笔的中文诗歌:每一诗节韵脚为隔行押韵abcb,“它在六月里初开,美妙地演奏起来。”中“开”对“来”;“我爱你那么深切,一直到四海枯竭。”中“切”对“竭”;“到太阳把岩石烧裂!只要是生命不绝。”中“裂”对“绝”;“我和你小别片刻;即使万里相隔!”中的“刻”和“隔”等。第一节奇数行与王译相似,符合原文形式。译文与原诗韵脚形式相似,但读起来少了些原诗的洒脱气息,过于收敛。

2意美之修辞

本诗通篇使用不同修辞手法,以再现诗人对爱人炽烈的爱情以及诗人对爱人的强烈思念。第一节单数行O,my luve is like a red,red rose;O,My luve is like the melodie,以及第二节第一行As fair art thou,my bonnie lass,主要运用比喻(metaphor)和联觉(synesthesia)来表现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情,像“红红的玫瑰”和“一支甜甜的曲子”;第二节最后一行以及第三节第一行主要运用反复(repetition),即Till a’the seas gang dry.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和象征(symbol)“海枯石烂”之意,即And the rock melt wi’the sun,While 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来表现两人之间爱情的深厚与长存。本诗画面感极强:美丽的苏格兰女郎,痴情的苏格兰诗人,两人热恋和惜别时的场景,以及广袤的自然景色。

(1)比喻(metaphor)

原诗在第一节把爱人比作a red rose, melodie以及art。在苏诗中分别为“赤墙靡”“清商曲”及“夭绍”。“清商曲”是“乐府诗”中声调比较清越的一类且情致缠绵软腻,多诉相思。(2)因此译者把melodie专指为清越缠绵的情调,是把握得比较准确的。但“夭绍”指女子轻盈多姿貌(3),在译作中却完全是另一番形象,有些不妥。

王和袁诗由于采用现代诗歌形式,因此原诗中的比喻均明确再现出来,但在对a red rose, melodie以及art的描述上有一定差异。原诗中,newly sprung在王译中为“迎风初开”,而在袁译中则是“初开”。“迎风”二字让人领略到:其一,即便是到了六月,高原之风时时袭来,玫瑰在开放中伴有摇曳的动态美;其二,诗人的恋人是独立积极的高原女郎。sweetly played在王译中把副词处理为形容词“甜甜的”“奏得合拍又和谐”。而袁译中依然直译为“美妙地演奏”,和原文相对应。

(2)反复(repetition)

原诗中反复出现在第二节第四行和第三节第一行Till a’the seas gang dry.Till a’the seas gang dry,my dear;第二节第三行和第三节第三行And I 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甚至包括题目“A Red Red Rose”。作者在重复中把主题基调升高,两人的爱情与山川海石媲美。苏译将上述诗句译为“沦海会流枯,相爱无绝期”,并省略了对And Iwill luve thee still,my dear的翻译;而王译则是“纵使大海干涸水流尽”和“亲爱的,我永远爱你”对此的处理是译文完全照搬,缺乏灵活动态之美,体现不出主题的上升。而袁译本在反复中语序和用词做了适当变化,如第二节第三行“亲爱的,我会永远爱你”,第三节第三行则变为“我会永远爱你,亲爱的”;第二节第四行“一直到四海枯竭”,第三节第一行则变为“亲爱的,直到四海枯竭”,删减了个别词,重复中也凸显变化的美。

(3)象征(symbol)

从象征角度来看,东西方对情义长久的象征意向颇为相似。“the seas gang dry”“rocks melt wi’the sun”“the sands o’life shall run”这三个象征的翻译,苏译类似于《乐府诗》中的意象,联系“清商曲”就说得通了。另外,王译中用“烧成灰尘”翻译melt,把原诗本行中的主语作为汉语中的宾语,把原诗本行中的宾语作为汉语中的主语。译者考虑到中文读者的惯常思维,即岩石变成灰尘,暗示时间恒久,物换星移。袁译在此也考虑到了汉语的习惯,译为“烧裂”,但与“灰尘”在苍茫大地上随风飘散的意象相比,有所差距。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本是沙漏流走之意,寓意生命不息,王译本为“一息犹存”,袁译为“生命不绝”。

(4)联觉(synesthesia)

联觉是从心理学得来的概念,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原诗中诗人的爱人从a red red rose(视觉及嗅觉)到the melodie(听觉)。从联觉角度译本的表现力来看,苏译本古体诗的优势更加明显,尤其是“眇音何远姚”,实属点睛之笔。而王译本中的“奏得合拍又和谐”也反映出原诗神韵。

3结论

傅雷先生认为,“白话文跟外国语文,在丰富、变化上面差的太远。文言在这一点上比白话就占便宜。文言有它的规律,有它的体制,词汇也丰富。”这对某些反对苏曼殊古体诗译本的言论,给予严肃批驳。就再现原作神韵角度来看,苏译本另辟蹊径把彭斯诗歌结合中国古韵,别有一番滋味。即便如此,笔者依然认为诗歌翻译要体现现代感,用现代的语言反应原作神韵。但彭斯由于是采用苏格兰方言写成此诗,例如a’=all,wi’=with,tho’=though,拼写上luve=love,melodie=melody,b o n i e=b o n n y,w e e l=w e l l等。并结合古语用词,比如thou=yours,thee=you。三个译本均没有反映出方言之美。不管怎样,三位大师的译本可谓是众多译本中之翘楚,王与袁二人更是对诗歌白话译本和中国现代诗歌做出了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志芳.从《一朵红红的玫瑰》看英诗汉译的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

[2]陈福康.中国译论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孟令新.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修辞美[J].安徽文学,2009(6).

[5]王宗文.彭斯名诗A Red Red Rose汉译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6).

[6]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联想须从形似向神似进化 篇10

1993年,宏从台湾省进入内地市场;1995年前后进入美国市场;1997年,通过并购德仪的笔记本电脑部门,进入欧洲市场。而联想,则在2004年以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的方式开始了国际化。

近一两年来,宏已经在欧洲成为笔记本电脑市场的第一品牌,而在2005年,它在美国也实现了赢利。据IDC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宏笔记本电脑在我国内地市场的出货量大幅增长,跃升为内地市场第四大品牌,仅仅在一年前,它的排名还远在10名以外。这一切,都是凭借宏现任CEO——意大利人兰奇所开创的“新经销模式”。

联想通过“花钱买市场”的方式,实现了国际化的“速成”。但目前,它的利润率仅为1~2%,就因为国际业务亏损严重。在美国市场,联想的表现尤其疲软,在今年第一财季即亏损2400万美元。杨元庆在不久前表示,联想要恢复到“老联想”的盈利水平,一两年时间恐怕是不够的,可能需要制定一个3~5年的计划。

然而,如果联想要让这个“过渡期”更短些,就必须少走弯路,彻底地国际化——不仅是业务的国际化,还有思维上和“骨子里”的国际化。

一位在外企做公关的朋友,不久前被猎头推荐到联想,经过多轮面试后,他担任了一个部门的经理职位,但不久后又选择了离开。他说,多年在外企的经历让他很难适应联想,“联想有一种国企的感觉”。尽管联想开出了很有竞争力的薪酬,他还是选择了离开。

实际上,为了国际化,联想在公司内部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如派中国员工去海外工作、全公司恶补外语等等。但从上面的这个小例子来看,联想目前的国际化还处于“形似”阶段——业务虽然实现了国际化,但还没有进入“神似”阶段。

神似 篇11

当代女作家谌容的《活着的滋味》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寥寥数百字,道尽世间百味,引人深思。致力于将中国当代文学介绍给英美国家的著名女翻译家朱虹,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英美国家的读者为中心,将这篇简练的小杂文承载的思想内涵用另一种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翻译的归化策略本身就是为了尽量做到神似,而不拘囿于形似。朱虹的译文着眼点是针对英语语言国家的读者,译文的字字句句都是在努力用另一种语言让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最早将“神似”与“形似”这两个概念引入翻译领域的是茅盾,此后翻译界出现了形似与神似之争(郑庆珠2011)。传统文学翻译批评常常从文艺美学的角度评析译文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和自然,是否与原文对等,尤其是能否达到美学最高境界的“神似”。然而,由于“神似”的概念模糊,因而对“神似”的评论也往往比较随机、感性,且常采用印象式的评析,因此,无法对这种效果所产生的原因作出相对理性的、连贯的解释。近十多年来,翻译批评借助文体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等手段,为更精细地理解“神似”提供了方法论的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蓬勃兴起,为翻译评论的视角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其中的经验主义认知观、原型范畴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等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为“神似”的理解另辟蹊径。

一、经验主义认知观与翻译

经验主义承认客观存在的现实性,但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来自与外在实体的对应,而是来自对现实世界的经验。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是一种基于经验的心理现象,是人类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大脑与客观世界互动的结果,语言的意义不仅限于语言的内部,而且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识,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王寅2007)。如,对汉语的“脸色”的客观认识为,面部的光彩和色泽,以及隐喻人的面部表情。而现代汉语对“脸色”的认知经验是:一个人的脸色可以反映出喜怒哀乐的情感和精神面貌。汉语中有“察言观色”,就是根据脸色判断别人的好恶,以免得罪别人,从而讨好别人。“脸色”的翻译是否神似,取决于译语能否引发相似的认知经验。译文将“看别人的脸色”译为change of mood,即“脸色”就是mood,已经将“脸色”的精髓译出。英语国家的人们可以根据mood看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由此得知此人的喜好,但没有讨好别人的类似联想。幸而译文还有一句always trying to please弥补了mood所不能引发的认知经验。

朱虹的译文中对“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同事、为人哥儿们、为人‘喽喽’、为人‘头头’”这句话的处理也充分地引发了英美国家读者的相似体验。她的译文是“as somebody’s son,somebody’s husband,somebody’s father,somebody’s colleague,somebody’s buddy,somebody’s underdog,somebody’s boss”。针对原文中并列的七个由“为”字构成的动宾结构的短语,译文中巧妙地用由somebody构成的七个并列的所有格结构短语来翻译。而对于汉语中的“为”字,她只用了一个同样简单的as来表达。英美国家的读者读到这句话时,能够理解“这是作为各种不同的人生角色”,还能品味到由七个并列的词组构成的语言表达风格。这样翻译,既能做到达意的“神似”效果,又能实现“形似”。

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认知经验也存在差异。林语堂提出“绝对忠实不可能”“艺术文不可译”,从认知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让译文完全引发与原文相同的认知经验是不可能的,只能做到尽可能地引发相似的认知经验”。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我们依然至臻完善,力求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斟酌译文的遣词造句,让读者能在自己的语言氛围中体验相似的情境。

二、家族相似性与翻译

根据维基斯坦的“家族成员相似性原理”,所有的games都是由一个重叠交叉的相似性网络联结在一起的(林新华2005)。这种“家族相似性”原理揭示了语义范畴具有原型成员,与原型成员相似性较低的即属于非原型成员。语义范畴的多义词现象并非随意形成的,而是通过特定的语义引申机制,如隐喻和转喻,从原型发展而成的。

道口烧鸡是由河南省滑县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制,创于清顺治十八年,是河南省著名特产。其制作过程大致为:将炸好的鸡放在锅里,配上老汤,兑好佐料,先后用武火煮沸,文火慢煮;然后,将鸡捞出,使其骨肉分离,并用支架撑起。道口烧鸡色香味独特,被称为“四绝”。(出自《活着的滋味》)中文的一个“烧”字,有诸多与之概念意义相似的词语,如炖、煮、煨、煎、炸、蒸、焖、烤、熏等。而对应的英语中的cook的家族成员也有stew,boil,braise,fry,steam,roast,toast,bake,cure等,这些成员之间的语义也各有重叠交叉。如boil是煮沸,stew比较接近用文火慢慢煮,braise是用文火煨,但是,一般先用油把食材炒黄,然后用有盖子的容器放少量的水煨。这三个词的意思都是“煮”,其不同体现在煮的细节上。综合道口烧鸡的制作过程和“烧”的家族成员,译文所选用的braise最为贴近道口烧鸡的“烧”。因为道口烧鸡装盘的状态是汤汁较少,接近中国人日常说的红烧,而braise就比stew更接近这里的“烧”。

三、语义场理论与翻译

语义场的研究始于德国语言学家特里尔(Trier)。根据语义场理论,所有意义相近的或相关的词构成一个语义场。语言不同,语义场构成也不同。译者如果不了解源语和译语在语义场上的差异,在对应词的选择上就会出错。但有时因为译者除了要考虑语义对应外,还要考虑使用频率的问题,这时译者就不得不选用语义对应程度略低一些的对应词。

汉语中的重复现象比较常见,有时是强调,有时只是习惯。源文中,第六个人四次说到社会责任感,是汉语的一种习惯,用在这里不是嗦繁琐,只是简单地重复一个词组。但是在英语中,一个并非专有名词的重复是不合乎英语的语言习惯的。译者将几个“社会责任感”分别译为social commitment,civic virtues和public-minded,显而易见,social commitment是语义对应程度最高的词,而后两个词的语义对应程度相对偏低。译者这样处理既避免了重复,又较为贴切地表达出“社会责任感”的语义,不失为好的译作。

《活着的滋味》汉语原文中提到了八个人,也有八个“说”。译者对这八个说的译文处理十分巧妙,先后用了“say(说),chime in(插话),protes(t反对、抗议),step in(介入),expostulate(告诫、规劝),say(说),sum up(总结),is going to say(将会说)”来翻译原文中的“第一个人说,第二个人说……第八个人说”。这八个“说”也是汉语中常见的简单重复,而与“说”语义上最接近的英文单词是say。但是,英语的行文习惯不好重复,促使译者不得不进行再创作。译者根据每个人说的内容和表达方式,采用了不同的英语词汇。前两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译者翻译第二个“说”只用了chime in(插话);第三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前两者相反,译者直接用了protes(t反对、抗议);第四个人的态度又属于消极派,译者用一个略带贬义的step in(介入),也是完全可行的;第五个人在传递正能量,译者用了expostulate(告诫、规劝),也是合情合理的;第六个人的话语很中庸,译者再次用了一个不带感情色彩的say(说);第七个人的话仿佛是总结陈词,译者用sum up(总结)表达,显得十分中肯;至于第八个人,由于没有后文,因此译者用is going to say(将会说),也非常应景。尽管say与“说”在语义上对等程度较高,但从原文的整体内容来看,译者在艺术性再创造的基础上所选用的词汇虽语义对等程度低,却让英语读者更直接地感受到了不同人在发言时的态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认知语言学中的经验主义认知观、家族相似性原理与语义场理论可以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解析译文的艺术性,同时也为译文的“神似”程度提供了一种标准。经验主义认知观强调译文需要引发读者相似的体验,家族相似性原理启示我们对译文的选词需要关注同一家族成员词汇的异同,语义场理论提出语义对等程度高低的概念,使译者在选词过程中多了一份考量。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分析译文,翻译批评中的“神似”可以细化为:译文所激发读者的阅读想象和认知经验是否与源文所引发的想象和经验相似;是否关注了词的家族相似性;是否选择了语义场中最接近源语的译语。

参考文献

林新华.2005.从“字神”看文学翻译中语义认知和艺术效果[J].中国翻译,(4).

王寅.2007.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神似】推荐阅读:

神似与形似05-11

陈坤调侃神似少年派10-10

上一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下一篇:语言质量分析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