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镜取石

2024-11-01

十二指肠镜取石(精选7篇)

十二指肠镜取石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取石放置鼻胆管引流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十二指肠镜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治疗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6例, 在医护患密切配合下, 25例治愈出院, 1例患者未能取出结石。结论 十二指肠镜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是治疗胆管结石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新方法, 尤其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十分重要。

关键词:十二指肠镜取石,鼻胆管引流,胆管结石,护理

十二指肠镜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是指在X线监视下通过胆管造影、定位结石, 用取石网篮或球囊将结石取出, 然后将一导管通过十二指肠镜从十二指肠乳头插入胆总管内, 末端经鼻腔引出, 达到将胆汁引流出体外的目的。近年来,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胆管系统疾病可以通过该技术实现微创治疗。内镜下治疗以其创伤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疗效肯定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而手术前后患者的各项护理及术中默契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自2006年2月—2010年5月对26例胆管结石患者行十二指肠镜取石术, 并放置鼻胆管引流,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患者, 男14例, 女12例, 年龄28岁~69岁。所有患者经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18例并胆总管扩张梗阻性黄疸, 除1例患者未能取出结石外, 其余患者经治疗均治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十二指肠镜取石鼻胆管引流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患者因缺乏有关知识, 恐惧行内镜检查及治疗, 担心手术不成功反而增加痛苦, 易造成情绪紧张, 从而影响到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活动, 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度又会直接影响插管的成功率。术前护士应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越性、成功病例情况, 告诉患者术中配合要点, 只要患者配合好, 做好吞咽动作及深呼吸, 调整好卧位, 可减轻术中不适。告知患者医生和护士均会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解除患者恐惧, 缓解紧张心理。

2.2 术前准备

虽然行内镜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痛苦少等优点, 但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 做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心电图、B超等检查, 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 做好碘过敏试验, 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签署手术同意书及疾病知情同意书, 术前禁食禁饮6 h~8 h, 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 解痉宁20 mg, 哌替啶50 mg, 术前15 min每3 min~5 min用2%利多卡因喷咽喉部共3次, 更换手术衣裤, 并摘除义齿和金属饰品以适宜摄片。

2.3 备齐有关器械和用药

如十二指肠镜、造影管、导丝、切开刀、取石网篮、鼻胆管、引流袋、造影剂等。

3 术中配合

3.1 患者取左侧俯卧位, 咬住牙垫, 并告诉患者在手术过

程中不能说话, 若有不适, 可用手示意。恶心较重时, 做深呼吸, 勿行吞咽动作, 使口腔内分泌物自然流出, 防止误吸。

3.2 配合进镜插管。医生进镜时, 护士手托口垫, 防止恶

心呕吐时口垫脱出, 护士应熟悉医师操作步骤及其操作习惯, 动作轻巧准确、有条不紊。推注造影剂时, 应控制推注压力、速度, 推注速度应缓慢, 造影完毕后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时, 护士手握住刀柄, 刀弓不要绷得过紧, 用力不可过猛, 防止切开过快, 以免止血不彻底损伤邻近脏器和引起肠穿孔。取石网取石时, 通过显示屏看清结石后, 伸入取石网, 超过结石远端在结石上方将网篮完全张开, 反复进退或抖动网篮将结石套入网中, 缓慢拖出胆管。取石结束后, 放置适宜的鼻胆管, 医生退出十二指肠镜, 护士送进鼻胆管, 另一护士退出导丝, 操作时保持与医生动作同步, 取出口垫, 从口腔内导出鼻腔管, 妥善固定, 及时做好器械的清洗和消毒,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 回病室。

3.3 术中观察

手术时严密观察患者面色、生命体征等变化, 若出现剧烈腹痛, 应停止插管, 若发现呼吸困难, 应及时给予吸氧, 若口腔内分泌物太多, 及时用吸引器吸尽。

4 术后护理

4.1 病情观察及护理

术后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尿量及心电图的变化, 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和腹痛的部位、性质, 定期检查腹部体征, 注意有无发热等并发症出现。保证睡眠及环境安静, 同时安慰患者, 告知术后不适是暂时的, 如感到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不必紧张, 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4.2 鼻胆管的护理

鼻胆管引流是解除胆管梗阻, 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但处理不当反而易诱发或加重感染。引流管的固定完好是胆汁有效引流的前提, 指导患者掌握相应的配合技巧及固定方法, 防止睡眠时牵拉引流管。定时检查引流管通畅情况, 观察引流管有无脱落、扭曲、受压、折叠、成角、堵塞等, 如有发生及时排除故障。及时准确地记录引流胆汁的性质、颜色及量的变化, 胆管梗阻及黄疸患者初期引流的胆汁可为深黄色及酱油色, 引流量可为500~1000 m L/d, 随着病情的好转, 胆汁颜色逐渐转淡, 胆汁量会逐渐减少。

5 总结

十二指肠镜取石, 鼻胆管引流术是一项微创治疗技术, 对患者机体打击小, 对重症、老年、体弱者比外科手术有更广的适应证, 且操作简单, 安全可靠, 并发症少, 患者常规住院日缩短, 费用降低,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是提高置管成功率, 避免并发症的关键。

十二指肠镜取石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 在我院接受URL患者中因术中结石移位而改用MPCNL共21例, 术前行泌尿系B超及螺旋CT尿路重建, 男性12例, 女性9例;年龄23~68岁, 平均45岁。9例结石直径≥2.0cm, 多发结石8例, 其中多发结石且最大结石直径≥2.0cm 3例, 单发结石直径<2.0 c m但术前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E SW L) 失败6例。以术前B超为准, 平均结石大小1.3cm×2.3cm。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16例, 中段4例, 下段1例。21例均合并肾积水, 轻度8例, 中度12例, 重度1例。

1.2 手术方法

要点: (1) URL中结石移位后, 患侧输尿管内置入输尿管导管至肾盂, 改俯卧位; (2) 在B超或C臂机X线定位下, 在12肋下或11肋间肩胛下线至腋后线范围内进行穿刺, 拔除针芯见尿液流出确认穿刺成功; (3) 置入导丝, 在其引导下以筋膜扩张器将穿刺通道从6F扩张至1 6 F或以上, 留置P e e l-a w a y鞘以建立经皮肾镜取石工作通道; (4) 直视下置入F9.8/8输尿管镜, 并以U-100激光碎石机或气压弹道碎石机击碎结石, 冲出或将结石钳出体外; (5) 逆行置入双J管至膀胱, 穿刺通道置入F16或F18肾造瘘管; (6) 二次M P C N L则取俯卧位, 经由原穿刺通道置入输尿管镜进行碎石, 或根据复查结果选择穿刺通道。

1.3 结果

手术时间4 5~1 3 0 m in, 平均7 8 m in。术后3 d常规复查尿路平片 (KU B) 、B超, 残留结石直径≤0.4cm者视为结石取尽。经MPCNL一次取尽结石18例 (85.7%) , 术后7d经二期MPCNL取尽结石2例 (9.5%) , 因穿刺失败改开放手术1例 (4.8%) 。平均住院时间7.8d。术中肾盂穿孔1例 (4.8%) , 予留置双J管, 术后3d查B超见肾周少量积液, 术后7d复查肾周积液吸收。术后反复腰痛1例 (4.8%) , 术后7d经拔除肾造瘘管后好转。无气胸、大出血、严重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2 讨论

影响U R L中结石移位的因素包括医师经验、结石直径、结石位置、体位等。在开展URL初期, 由于医师经验的欠缺, 术中操作相对生疏, 容易使结石上移进入肾盂, 使得输尿管镜不能到达移位结石所在位置, 导致URL失败。Volkan等[1]回顾分析了416位接受URL的患者, 发现结石直径<1cm者结石移位的概率明显高于结石直径≥1cm者, 提示结石直径可影响结石移位。另外, Toshifumi等[2]证实了输尿管上段、中段结石较输尿管下段结石更容易移位, 从而导致URL失败。国内有关于侧卧位、改良侧卧位可增加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的报告[3,4], 提示侧卧位可能有助于提高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成功率。我们认为, 对于直径小、输尿管中段和上段易于移位的结石, 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URL, 并可适当选择侧卧位或改良侧卧位, 以降低结石移位的发生几率。

对于U R L中移位的结石, 处理办法有E S W L、MPCNL、开放手术等。开放手术因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 已不作为首选疗法。本组病例MPCNL的结石取尽率为95.2% (20/21) , 疗效满意。我们认为, 对于URL中结石上移的患者, 若存在结石≥2.0cm、多发结石、重度肾积水或术前曾行E S W L治疗失败情况, 建议改行MP C N L。另外, 相对于E SWL, MP C N L能够更早达到结石清除状态, 故对于<2.0cm的单发结石患者, 也可根据其心理状态及意愿适当选用MPC NL。

MPCNL处理URL中移位结石的技巧与常规MPCNL处理肾结石大同小异, 我们总结经验如下: (1) 输尿管结石患者大多合并肾积水及结石近端输尿管扩张, 结石上移后在患侧输尿管内留置输尿管导管, 并在改用俯卧位后使患者适当往头侧倾斜, 可降低结石再次进入输尿管的发生几率。 (2) 单发结石患者结石移位后多位于肾盂内, 因其活动度较大, 击碎后易进入各肾盏内或再次进入输尿管, 故穿刺以利于探及其他各肾盏和输尿管上段的肾中盏为宜;多发结石患者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利于探及各结石的肾盏进行穿刺。 (3) 穿刺成功探及结石后, 不要急于碎石, 应以Peel-away鞘固定结石后再行碎石, 使碎石沿P e e l-a w a y鞘随灌注液排出体外, 避免因结石移位而增加手术难度和时间。 (4) 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 许多学者认为MPCNL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 可作为首选疗法[5]。对此, 我们的经验是成熟的URL能达到一定的清除率, 且避免了由于肾穿刺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即使术中结石移位, 可留置输尿管导管后改行MPCNL, 尽管增加了总手术时间, 但并不明显影响MPCNL的进程, 不增加手术耗材, 不加重患者经济负担, 仍适用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而对于复杂性输尿管上段结石, URL或MP CN L的利弊则需根据具体情况斟酌。

参考文献

[1]Volkan T, Ali I, Emin O, et al.Dos stone dimension affect the effectiveness of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in distal ureteral stones[J].Int Urol Nephrol, 2008, 40 (2) :269-275.

[2]Toshifumi K, Hideaki M, Nobutoshi O, et al.Clinical outcome of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 for2129patients with ureteral stones[J].Urol Res, 2007, 35 (4) :149-153.

[3]冯华国, 谢衡生, 周乐友, 等.改良侧卧位与截石位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应用的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 2006, 23 (9) :1430-1432.

[4]洪景范, 杨增士, 叶宁.侧卧位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68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6, 27 (2) :143.

十二指肠镜取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80名肾结石患者, 所有患者均经B超检查确诊, 其中有48例患者由体检检出, 另外32例由于腹部疼痛进行检查证实。患者入院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40例, 观察组中有28例为男性, 12例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75岁, 最小年龄为27岁, 平均年龄 (51.84±5.73) 岁, 有35例患者为单侧结石, 另外5例为双侧结石;对照组中有29例为男性, 11例为女性, 最大年龄为76岁, 最小年龄为27岁, 平均年龄 (52.62±5.29) 岁, 有34例患者为单侧结石, 另外6例为双侧结石。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各项基本资料基本相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对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取膀胱截石位, 将F5~7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让患者保持俯卧, 穿刺部位选择12肋或11肋间的肩胛下角线和下腋后线之间, 穿刺成功后将导丝置入, 到达肾盏、输尿管或肾盂, 采用尖刀将皮肤切开十毫米, 将导丝固定后退出穿刺针, 选择筋膜扩张器进行扩张并留置F16 Peel-Away鞘, 并将肾镜置入, 灌注水压冲洗, 找到结石进行碎石和清除, 清除干净后将导管拔除, 在直视下顺行送进斑马导丝到膀胱并留置双J管, 最后是将肾造瘘管固定稳固[2];对照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 穿刺方法和定位与观察组一致, 在碎石之后采用取石钳将大块结石取出, 并利用灌注冲洗将剩余的小块冲出, 术后同样留置双J管与肾造瘘管。对两组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术中流血量、手术时间等[3]进行分析对比。

1.3 数据处理:

将本次统计调查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但术中流血量大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取石成功率和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肾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 发病部位为肾盏、肾盂或肾盂同输尿管连接处,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右上腹有剧烈的疼痛, 并且疼痛会不断的蔓延和扩展, 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则可能进一步对肾脏造成损伤。据有关临床统计资料表明, 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在不断的改变, 尤其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生活习惯、工作原因等因素出现了生活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少等现象使得肾结石发病率不断升高[4], 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重要的影响。对于肾结石的治疗, 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提高, 各种治疗肾结石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增多,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便是常见的类型[5]。本文主要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 对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收治的80名肾结石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和结石残留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主要是患者结石为鹿角形、铸型或者结石直径>2 cm以及多发性的结石, 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切口较大, 扩大了手术视野, 因此手术时间较短, 而术中流血量也相应的增多。患者通过放置引流管可对患侧的肾盂脓液进行引流, 从而促进了肾内的炎性物质消散, 对于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降低感染等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时间较长, 但术中流血量少,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参考文献

[1]何大鹏, 谢习颂, 王忠, 等.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与肾窦内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 (4) :507-509.

[2]俞蔚文, 何翔, 章越龙, 等.无管化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67例[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 (电子版) , 2013, 6 (4) :250-253.

[3]余兆雄, 廖泽明, 王超, 等.微创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0, 25 (11) :812-814.

[4]黄桂军, 李溥, 李国洪, 等.B超引导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取石术的疗效比较[J].右江医学, 2011, 39 (4) :406-409.

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防治 篇4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上尿路结石患者126例, 出现出血并发症11例, 男7例, 女4例;年龄20~52岁, 平均38.3岁。左侧上尿路结石4例, 右侧上尿路结石5例, 双侧结石2例。结石直径1.2~3.7 cm, 平均1.82cm。均合并同侧不同程度的肾积水, 伴有泌尿系感染4例;3例并发肾功能不全;2例既往有同侧肾、输尿管手术史, 术后结石残留或复发;鹿角型结石2例。手术前均经彩超、KUB (+IVU) 或CT检查确诊。

方法:12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 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采用B超引导下, 根据结石位置选择穿刺目标肾盏。穿刺成功后, 在X线透视监视下, 完成经皮肾通道的建立。采用EMS-Ш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机行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 然后再采用输尿管钳将结石夹出。

结果

本组126例中, 124例手术顺利, 取石成功, 另2例因术中出血严重转开放式手术进行止血治疗。

出现出血并发症11例。穿刺时导致的出血3例:均再次确认入针点位置, 重新选择穿刺点, 穿刺成功后, 手术过程顺利, 生命体征平稳,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通道扩张引起的出血2例:1例应用筋膜扩张器阻塞peel-away工作鞘并应用止血药止血满意, 另1例经电凝止血后继续进行手术, 同时应用止血药物, 手术过程顺利, 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留置肾造瘘管, 并牵引固定5天, 观察尿液清晰后, 拔出造瘘管。术中在肾集合系统操作肾镜时损伤肾盏颈、肾实质导致的出血3例:1例经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 予以牵拉固定, 使肾内出血停止, 术中输血200 m L, 生命体征平稳,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术后4天复查KUB, 无明显结石残留, 拔除肾造瘘管, 术后6天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另2例出血严重者转开放手术进行止血治疗。术后出血3例:1例通过输血、抗炎、止血、持续膀胱冲洗对症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 3天后, 尿液转为清亮, 继续膀胱冲洗10天, 术后9天拔除肾造瘘管, 术后9天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1例通过绝对卧床休息, 输血及应用止血药物治疗, 夹闭肾造瘘管, 造瘘管水囊行体外牵引, 留置肾造瘘管10天, 见尿液清晰后拔出造瘘管, 同时持续膀胱冲洗11天后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1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 出血控制不满意, 行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术, 出血得到控制。

讨论

上尿路结石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 我们多使用的是开放手术, 但是这种手术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大, 其失血多, 并且在该种手术中, 患者的结石较难彻底取出, 不能够反复地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疗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进步, 特别是微创技术, 在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目前, 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多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来对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治疗, 并且其已成为治疗该类患者的首选[2]。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微创手术方法, 它指的是在微创技术下, 利用先进的碎石清石技术来取出患者体内的结石。与以往的传统手术方式相比, 其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较小, 手术的安全性高, 对患者体内结石的取出率也大大提高, 并且患者在手术后能够得到较快的恢复, 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3,4]。但它和其他手术一样, 也存在一些常见的手术并发症。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5], 笔者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出血的原因、出血预防和治疗探讨如下。

术中、术后出血的原因: (1) 穿刺出血。穿刺部位选择不当、穿刺方向偏差、反复穿刺都可能增加术中出血的机会。因血管受损而导致出血。 (2) 通道扩张出血。穿刺时距离小血管较近;穿刺针与肾盏的长轴形成一定的角度, 在通道扩张时, 容易造成肾盏侧壁或盏颈的划伤, 特别是在穿刺导丝受结石挤压成角时更加明显;或是穿刺线没有通而过肾盏穹隆部后者由于距离肾柱较近, 肾镜摆动会造成实质裂开甚至会压开盏颈, 造成肾盏血管撕裂。 (3) 术中操作不当出血。碎石时在肾集合系统中较大范围摆动肾镜或输尿管镜导致肾实质的撕裂伤;碎石过程中对肾盂、肾盏黏膜的损伤均会导致出血。 (4) 有高血压、肾功不全、凝血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 手术前感染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患者。 (5) 留置肾造楼管早期脱落。

出血的预防: (1) 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 穿刺范围应选择在第12肋下, 第11肋间腋后线至肩胛下线之间的区域, 同时结合KUB、IVU、CT等了解结石位置大小, 集合系统结构, 选择到达肾和结石最短距离的穿刺路径[6]。 (2) 提高穿刺准确性, 避免多次穿刺。本组3例穿刺导致的出血, 均重新选择穿刺点, 再次穿刺成功。 (3) 通道扩张之前应确定穿刺入路合适, 尽量避开小血管位置。以免扩张通道后会使小血管撕裂更加严重造成较多失血。注意保持视野清晰, 操作轻柔, 避免盲目操作。遵循宁浅勿深的原则。 (4) 操作过程中动作要尽量轻柔, 以防肾盏和肾实质出现撕裂或出血;转动输尿管镜时要保持边角在结石处, 不能够强行转动, 术中在肾集合系统用肾镜或输尿管镜进行操作时, 一定要在视野清晰、结石确切的情况下轻柔进行;在寻找结石或病变时, 应小心进行以免撕开肾内黏膜引起出血, 尤其是要避免强行通过肾盏颈而引发血管撕裂造成大出血。 (5) 术前以及术后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对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 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避免发生并发症, 术前应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 严格进行全身检查, 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术后加强护理, 保护肾造瘘管, 避免其早期脱落。

出血的治疗: (1) 本组穿刺时导致的出血2例, 出血量不多, 均再次确认入针点位置, 重新选择穿刺点, 穿刺成功后, 手术过程顺利, 生命体征平稳,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穿刺入路, 是预防穿刺时导致出血的关键。 (2) 通道扩张术中出血, 因出血量不多, 1例应用筋膜扩张器阻塞peel-away工作鞘并应用止血药止血满意, 另一例经电凝止血后继续进行手术。同时应用止血药物, 出血得到控制。笔者认为电凝止血时注意手法轻柔, 不可追求术中完全达到尿液转为清亮, 不要出现越止越严重现象。 (3) 术中在肾集合系统操作肾镜时损伤肾盏颈、肾实质导致的出血3例, 1例因当时出血量较大, 经留置并夹闭肾造瘘管, 予以牵拉固定, 让肾内出血靠肾集合系统的内压增高而停止, 术中输血200 m L, 生命体征平稳, 让肾内出血靠肾集合系统的内压增高而停止,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 术后避免过早下床活动, 术后4天复查KUB, 无明显结石残留, 拔除肾造瘘管, 术后6天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另2例出血严重者转开放手术进行止血治疗。 (4) 术后出血的治疗:1例通过输血、抗炎、止血、持续膀胱冲洗对症处理, 绝对卧床休息, 3天后, 尿液转为清亮, 继续膀胱冲洗10天, 术后11天拔除肾造瘘管, 同时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1例通过绝对卧床休息, 输血及应用止血药物治疗, 夹闭肾造瘘管, 造瘘管水囊行体外牵引, 留置肾造瘘管10天, 见尿液清晰后拔出造瘘管, 同时持续膀胱冲洗11天后拔除尿管, 术后1个月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1例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后, 出血控制不满意, 行超选择血管造影和栓塞术, 患者的出血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对于术后出血的患者, 主要表现造瘘管或尿管突发的持续性鲜红色血尿, 有时可因为存在血凝块而引起膀胱填塞, 此时, 会造成腹部的剧烈疼痛, 如果病情严重, 可引起休克的发生, 危及患者的生命。对于这些患者, 我们一旦发现病情, 则应该立即采取积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 以免耽误病情: (1) 对于这些患者, 医务人员应该嘱其绝对的卧床休息, 并且对患者使用是适当的止血药物, 将肾造瘘管进行夹闭处理等。 (2) 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该详细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 防止凝血功能发生障碍, 如果发现患者的凝血因子存在过度的消耗, 则应该及时为患者补充。 (3) 如果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发现其出血是静脉性的, 则可以使用持续膀胱冲洗, 适当的调整或更换肾造瘘管, 一般经过这些处理措施, 均可达到有效的止血。 (4) 如果对患者进行检查时, 发现其出血是动脉性的, 则此时很容易引起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的不稳定, 此时, 应该立即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7]。

总之,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取石率高等优点, 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开腹取石术, 手术前应该严格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仔细进行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严格进行全身检查, 积极控制原发病, 有效预防感染, 不断提高微创技术水平, 减少术中组织损伤, 加强术后观察, 都能有利于减少经皮肾镜手术的并发症。再者就是包括介入放射科、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与努力, 也是预防和治疗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吴富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中应用肾镜与输尿管镜治疗138例泌尿系上尿路结石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 (13) :191-192.

[2]周四维, 宁坷平.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现状与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0, 15 (3) :161.

[3]李羽佳.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J].中国医师杂志, 2012, 14 (3) :381-382.

[4]肖海苑.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6) :1007.

[5]李逊.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3, 7 (5) :338.

[6]张益明, 李军, 陈清树, 等.EMS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65例[J].现代医院, 201l, 11 (5) :51-52.

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与并发症的防治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2011年运用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且出现并发症220例, 其中男136例, 女84例, 年龄20~72, (平均45.00±18.01) 岁, 均为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1.2 临床表现

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隐痛, 肾区叩击痛, 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史。

1.3 诊断

经B超、X线片、CT或是肾盂造影检查辨别。

1.4 方法

全部患者均术前常规禁食、禁水, 全麻膀胱截石位, 用6F输尿管导管逆行插入, 注水形成人工肾积水, 留置气囊导尿管, 改变体位于仰卧位, 稍抬高腰部, 以利于手术进行。选择穿刺点, 可以借助B超定位, 约腋后线与第11肋间为穿刺点, 成功穿刺后运用筋膜扩张器扩张至F22, 留置18F peel-away鞘, 放置肾镜, 进一步寻找结石, 找到后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杆击碎并取出结石。术后常规留置D-J管和肾造瘘管。严密观察术中术后患者身体情况, 临床症状, 是否有并发症出现。术后常规复查B超, 确定是否有未排出结石, 如果有且难于自然排出, 可以再次进行PCNL[2]。

2 结果

220例术后效果满意者124例中, 有96例出现并发症, 但经过积极治疗, 都明显好转出院, 见附表。

2.1 感染及处理

术后出现合并感染45例, 表现为发热, 体温>38.5℃血象增高。积极予以抗生素治疗, 运用头孢唑啉钠5.0g加左氧氟沙星0.4g联合点滴治疗, 3d后体温正常, 5d后血象恢复正常。

2.2 出血及处理

术中、术后均有不同程度出血情况。术中26例出血较多, 予以暂停手术, 积极对症治疗, 好转后行2次PCNL治疗。术后出现6例出血, 应用止血药物云南白药胶囊口服加止血敏、止血芳酸注射液静脉滴注, 肾造瘘管夹闭2~4h, 均好转。

2.3 结石残留及处理

术后经B超、X线片、CT或是肾盂造影等检查发现, 有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结石残留, 其中15例结石较小, 未做任何处理, 增加饮水量, 促进排出。1例较大, 予以再次PCNL治疗。

2.4 肾造瘘管脱落及处理

术后3例患者出现肾造瘘管脱落。沿安全导丝鞘扩张后重新放置肾造瘘管。

2.5 器官损伤及处理

3例出现胸膜损伤情况, 为穿刺损伤, 予以闭式引流, 抗炎治疗, 1周后痊愈, 未出现脓肿等严重并发症。

2.6 冲洗液外渗

术中出现冲洗液外渗3例, 出现呼吸急促等呼吸循环系统症状, 及时终止手术, 吸氧, 腹部切开引流治疗, 恢复后再次行PCNL。

3 讨论

PCNL具有微创、手术相对安全等优点, 但手术空间狭小, 容易出现损伤等并发症, 在我国PCNL接触少, 属于摸索阶段, 合理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运用此项新技术。

本组患者出现45例感染者, 考虑是由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或是由于输尿管逆行插管, 肾镜等导致。因此术前、术后常规运用抗生素, 有明显感染者控制后予以PCNL治疗,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都有助于预防。

术中出血时PCNL常见并发症, 但只要预防大出血不会影响手术进行, 出血量大要及时终止手术, 处理出血, 以免出现危险。本组出现出血并发症26例, 多数是由于穿刺部位欠佳损伤血管、扩张不当造成肾实质损伤、扩张管穿刺太深造成肾贯穿伤导致。预防要求术者细心、有手术禁忌证绝对禁止手术等都可以有效预防, 术中如果出现患者血压下降、血色素进行性下降或是肉眼血尿多者, 积极终止手术, 进一步查明出血原因, 积极治疗[3]。

术后残余结石, 出现16例, 多为人为原因导致, 多见于术者操作不当、不细心、器械选择不当、穿刺路径不当、视野不清晰导致, 只要是认真掌握手术方法、合理选择器械、术前合理选择穿刺路径、熟练手术操作等, 都可以有效预防。

肾造瘘管脱出是术后严重并发症, 如果不及时处理, 容易出现肾周积尿甚至不能控制腹膜后出血。因此为安全起见, 一般术中放置两根导丝, 出现肾造瘘管脱落后, 沿安全导丝插入即可。

周围脏器损伤常见于损伤胸膜、结肠、十二指肠、肝、脾等邻近脏器。本组出现3例, 是由于穿刺不当导致。但也有患者因素导致, 如肝脾肿大、胃肠胀气等也容易出现损伤情况, 因此术前积极检查, 了解患者病情、穿刺部位解剖结构、术中选择B超或是X射线监测下进行穿刺, 都可以有效预防出现[4]。

冲洗液外渗通常是由于肾盂压力增高灌注液吸收或是碎石过程中出现穿孔未发现或是发现后继续手术导致。本组术中出现3例, 是由于有小穿孔导致。预防方法, 术中严格按照手术原则进行, 严密观察渗出液和患者体征等, 合理选择碎石设备、穿刺通道避免直接穿刺肾盂, 都可以有效预防。

PCNL还可以出现电解质紊乱、非感染轻微发热、肾动静脉瘘、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情况, 只要谨慎操作, 了解解剖关系等, 都可以有效预防。

综上所述, PCNL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疗效肯定等优点, 是治疗复杂性泌尿系统结石最有效、最理想的微创方法, 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 但只要是严格按照手术原则进行、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合理选择手术路径、术中操作细心轻柔、术后严密观察患者体征、合理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相应处理, 都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出现。出现并发症后根据情况积极处理治疗, 都可以有效治愈。

摘要:选取我院20042011年运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且出现并发症患者220例, 均运用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 术治疗。结果术后效果满意, 124例患者中, 有96例出现并发症, 其中合并感染45例, 合并出血26例, 合并残余结石16例, 合并肾造瘘管脱落、周围脏器损伤、冲洗液外渗各3例, 经过积极治疗, 全部痊愈出院。

关键词:泌尿系统结石,并发症,经皮肾镜取石手术,防治

参考文献

[1]夏小雄, 谢力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处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9, 14 (3) :223.

[2]王安方, 岑松, 刘元晓.上尿路结石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86例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 20078, 1 (7) :36.

[3]陈丽周, 李丽星, 方志洁.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井冈山医专学报, 2009, 61 (3) :83.

十二指肠镜取石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诊治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16~68岁,平均(35.28±2.40)岁;病史2~10年,平均(5.21±2.10)年;患侧腰部疼痛72例,体检时发现8例;左侧44例,右侧39例,双侧7例;输尿管中段结石33例,输尿管下段结石47例;腹部平片示结石0.3 cm×0.5 cm~1.7 cm×2.5 cm;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段结石1~3次者52例,下段结石1~10次者28例;并发急性肾后性无尿2例,肾积脓1例。

1.2 方法

应用德国产Wolf 8/9.5FWOLF输尿管硬镜及国产EMS气压弹道碎石机。患者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置10号导尿管入膀胱引流,取输尿管肾镜经尿道直视下进入膀胱,确认患侧输尿管口后将输尿管导管置入输尿管内,在灌注泵连续注水情况下用旋转侧入法进镜将输尿管镜推入输尿管内,向上推进输尿管镜到达结石处,取气压弹道碎石机将结石击碎成2~3 mm的碎片后,用取石钳将结石碎片取出置于膀胱。对移动度较大结石先用套石篮将其固定后,再做碎石处理。并发输尿管炎性息肉者采用活检钳将其钳除。碎石、取石完毕后,于输尿管内留置4~6F双“J”管,膀胱内留置气囊导尿管,视情况一般留置2~7 d。

1.3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患者资料建立数据库并采用SPSS 10.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78例,成功率为97.50%,其中输尿管中段成功率为96.15%,输尿管下段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60 min,平均(11.32±2.15)min。失败2例,均为输尿管中段结石,其中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而输尿管镜无法通过者1例并改开放手术,结石下方输尿管过度迂曲而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处者1例并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高热2例,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无输尿管黏膜脱垂、继发大出血、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裂及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导尿管平均留置(4.11±1.02)d。术后住院时间3~9 d,平均(5.20±1.06)d。术后随访1~7个月,2例肾积水患者均不同程度减轻,积水好转率为100%。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大约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形成于肾内而后期降入输尿管,其主要并发症为肾脏积水、感染,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减退。近年来,随着治疗结石各种方法的不断完善,绝大多数输尿管结石均可通过微创手术得到有效治疗。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是通过生理通道、在输尿管镜直视下将结石击碎、取出的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安全、高效、无切口、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1],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取代了过去开放性手术取石的方法而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笔者采用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80例患者,结果显示本组80例患者经输尿管镜成功取出结石78例,成功率高达97.50%;手术时间短,5~60 min,平均为(11.32±2.15)min。但本组患者仍失败2例,失败病例中均为输尿管中段结石,1例为输尿管膀胱壁段狭窄,手术中输尿管镜无法通过狭窄处因而改开放手术;1例为长期刺激导致结石下方输尿管过度迂曲,输尿管镜无法到达结石处,故改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失败病例经改用其他手术取石后均获得成功取石。本组患者术后高热2例,经抗生素治疗后痊愈,无输尿管黏膜脱垂、继发大出血、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裂及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7个月,其中2例肾积水患者经取石后均不同程度减轻,积水好转率为100%。本组80例患者总体上经输尿管镜经尿道取石后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总结多年的临床操作经验,笔者认为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过度充盈的膀胱会因为输尿管开口侧向移位或输尿管开口受压较大而影响输尿管导丝和输尿管镜的置入,因此对于过度充盈的膀胱需行膀胱引流[2]。(2)将输尿管导管置入输尿管时应先置入斑马导丝,而采用“J”形头的超滑导丝时往往能顺利置入;同时进镜时应在灌注泵连续注水情况下用旋转侧入法进镜,可使输尿管镜能够高成功率地置入输尿管内。(3)对移动度较大结石应先用套石篮将结石套取固定,此法不仅能避免结石移位,而且还能避免产生较大的结石碎片;套石篮一时无法套取时则将套石篮置于结石上方并打开以利拦截结石,尽可能避免较大碎石片返回肾盂。(4)部分患者结石多伴有息肉包裹,采用异物钳将其钳除,暴露结石,尽量将其击碎,如确实困难可争取留置双J管行内引流,或改为开放性切开取石。(5)对于结石以下输尿管严重迂曲成角等原因导致无法进输尿管镜者可考虑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或经皮肾镜碎石术,不可强行进镜。(6)对于结石上行至肾脏者只需置入双“J”管行内引流,术后予体外冲击波碎石补充即可。

据报道,输尿管镜应用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本组术后高热2例,发生率为2.5%,其主要原因是因取石失败后梗阻未能解除所致。另外,由于该类患者输尿管的解剖与生理特点以及疾病造成的病理改变,再加上操作者的熟练度不够、粗暴操作等因素极易引起输尿管损伤,如黏膜撕裂、假道形成和穿孔,甚至造成黏膜撕脱和套叠等严重并发症。其中输尿管穿孔是输尿管镜操作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于输尿管扭曲成角、狭窄或结石嵌顿处受阻者,常常由于留置双“J”管时过分用力向上置管或导丝过硬造成。笔者认为入镜时尽可能在直视下进行,用导丝引导或托起患肾有可能将扭曲拉直;若出现穿孔时应留置双“J”管,而支架管无法超越穿孔位置或穿孔较大时应立即手术修补及置管,避免术后出现尿外渗、肾周或腹膜后感染。另外,输尿管断裂、剥脱是输尿管镜碎石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手术中入镜至中段时易出现阻力,发生嵌顿,尤其是狭窄的管腔在输尿管壁弹性降低或局部炎症状态下易造成黏膜或全层损伤,因此笔者认为出入镜切忌暴力或动作幅度过大,尤其是在输尿管跨髂血管段时遇到阻力应退镜观察片刻,入镜时感到管壁同向推动皱折时不能强行进镜;退镜时阻力大难以拔出时应注意插入导管引流肾内液体,减少肾内压力,输尿管内也可注入石蜡油或局麻药物,待嵌顿完全松解再旋转缓慢拔出镜体。总之,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诸多优点,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的方法及体会。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治疗的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总结治疗体会。结果:本组经输尿管镜取石术成功率为97.50%,平均手术时间(11.32±2.1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20±1.06)d,导尿管平均留置时间(4.11±1.02)d。术后高热2例,无输尿管黏膜脱垂、继发大出血、输尿管穿孔、输尿管撕裂及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7个月,2例肾积水患者好转率为100%。失败2例,均为输尿管狭窄而改行其他治疗方案。结论:输尿管镜经尿道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具有诸多优点,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最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输尿管镜,尿道,结石

参考文献

[1]刘大强,王志远,崔建军,等.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50例临床分析[J].医学创新研究,2008,5(23):33-34.

[2]毛厚平,魏勇,高锐,等.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1036例报告[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42(6):491.

[3]陈勇杰,陈世伟.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305例体会[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6):855.

十二指肠镜取石 篇7

关键词: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护理体会

尿路结石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目前尿路结石临床治疗中传统开放手术基本由具有可重复进行、结石取净率高、患者康复较快、手术创伤小等优点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方法代替[1]。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手术护理需求也迅速增大, 为了探讨微创经皮肾手术护理有效方法以及要点, 本文选取2012年本院收治的236例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本院收治的236例接受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 其中男141例, 女95例;年龄13~75岁, 平均47.5岁。236例患者中, 输尿管上段结石37例, 多发性结石189例, 肾鹿角结石10例;其中34例尿路感染, 24例伴有肾功能不全, 18例伴有血尿。一期取石成功203例, 二期取石术成功32例, 两次取石术相隔1周左右, 术后对患者留置尿管、双J管以及肾造瘘管, 手术中转为行开放手术患者1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患者进行椎管内部麻醉, 然后将输尿管导管F5置入, 此时为截石位, 然后变为侧卧位和俯卧位, 选用第10肋间或者11肋间肩胛旁线和腋后线附近与患者结石和肾脏最近的部位为穿刺点, 如果需要可以设置多个通道于第12肋、第10肋下, 为了术野的清楚, 术中采用灌注泵直视下冲洗输尿管镜。然后将结石用气压弹道碎石机进行击碎并且冲出, 此时可以用取石钳取出颗粒较大的碎石。术后留置相应的肾造瘘管。

1.2.2 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操作需要, 对全部患者进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护理、术后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其中术前护理内容主要有术前准备工作、术前患者体位锻炼、患者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内容主要有手术治疗后护理基本内容、引流管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主要有术后患者腹膜后血肿护理、感染护理、气胸护理以及出血护理等内容。

2 结果

通过有效护理, 经过一期取石术或者二期取石术, 236例患者取石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结石取净率达到92.3%;术后出现胸闷者4例, 经过胸腔穿刺治疗后病症去除;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58例, 对58例患者进行止血治疗, 2例患者止血选择开放手术, 2例治疗方法为肾动脉栓塞治疗, 输血治疗6例;出现术后发热症状54例, 经过患者管道畅通以及提高患者感染能力治疗后病症全部消失。

3 讨论

3.1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前护理

3.1.1 术前准备

保证患者术前6 h禁饮, 术前12 h禁食;术前护理人员还要确定患者术前是否服用过抗凝药物, 例如银杏叶、阿司匹林以及华法林等, 确定后通知医生, 保证手术操作过程顺利。患者皮试、备血以及备皮等工作都要在手术前1 d完成[2];术前对患者进行镇静剂肌肉注射, 灌肠清洁操作;检查手术成像系统、取石钳、碎石系统、经皮肾镜等的功能是否正常。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之前, 护理人员要协助主治医生进行术前患者常规检查, 尤其是需要双肾CT平扫确定患者结石位置, 熟悉患者肾盏肾盂解剖结构[3], 明确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穿刺路径;术前患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以及B超检查;检查患者心肺肾功能状况;中段尿细菌培养 (出现尿路感染或者发热病症患者需要进行) 等[4]。

3.1.2 体位锻炼

为了让患者达到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操作中俯卧位耐受性标准, 术前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俯卧体位锻炼, 俯卧时间可以由半小时左右逐步延长至2~3 h, 避免患者手术中出现呼吸困难问题。

3.1.3 心理护理

手术前, 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操作具体方法, 并且缓解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恐惧、质疑心理, 提高患者治愈信心, 并且让患者了解手术操作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另外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手术操作知识讲解, 提高患者家属治疗配合积极性。

3.2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护理

3.2.1 手术治疗基本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术后6 h内患者要禁食, 6 h结束后患者可以饮食流质食物, 进食量要小。如果患者术后第2天没有出现腹胀等症状, 为了防止患者大便不畅, 护理人员要引导患者逐渐进食粗纤维食物[5]。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中患者热量丢失多, 术后室内温度应该适度调高一些;术后6 h内患者保持去枕平卧状态。术后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监测, 直到患者1.5 h左右内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态。术后为了借助患者身体重量向手术穿刺部位加压, 避免出血量过多, 患者术后24~48 h内保持卧床状态[6]。患者肾造瘘引流液体变清后 (48~72 h内) ,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下床进行适当的活动。

3.2.2 引流管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引流管护理主要包括双J管护理、留置尿管护理以及肾造瘘管护理三部分。为了避免术后双J管的留置容易引起患者尿液反流至肾盂中[7], 要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 必要时可以给予患者解挛药物来缓解患者膀胱痉挛[8]。留置尿管护理中首先要保证患者尿管的固定性, 每天为患者进行2次尿道以及尿管附近10 cm处消毒操作[9], 并且注意患者尿量和尿液是否正常。肾造瘘管护理中也要首先保证瘘管的稳定性, 每日引流袋要在无菌操作下更换1次, 此时要注意肾造瘘管要始终高于引流管水平, 要注意观察肾造瘘管附近状况以及引流液是否正常, 如发现异常, 应该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措施[10]。

3.3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并发症护理

该手术常见并发症为腹膜后血肿、感染、气胸以及出血。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腹部状况, 如果发现有腹膜后血肿病症, 要尽早治疗;术后要保持患者管道通畅, 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术后密切监测患者血样饱和度, 观察患者呼吸状况, 必要时采取床边X线片检查措施[11]。术后患者普遍出现血尿, 要及时进行止血、抗感染等处理措施, 如果引流液中出现大量红色液体则要通知医生,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确定是否再手术或者输血[12]。

【十二指肠镜取石】推荐阅读:

上一篇:医学影像技术人员下一篇:语言研究方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