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

2024-07-20

身教(共12篇)

身教 篇1

写下这个题目,我不禁联想到许多旧事,只得先说几句题外语。教语文,正如现在大家都承认的,是高尚的事业。我当年教语文课,大致也承认这个评价。可是对这个工作一直很怕。现在回想,分析怕的原因,大致不出三种:(1)有些课文并不深,用不着发挥,却也必须虚应故事,作意深旨远的课堂八股;甚至有些课文,我觉得并不好,却不能不像作应制诗一样歌颂一番。(2)课堂作文,两周一次,百八十份,绝大多数是不很通顺的,要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看,动笔改,费力且不说,还不讨好,改多了,学生不高兴,改少了,校长和教导主任有意见;还有,周末了,邻居夫妇带着孩子去逛市场,或看戏,我还要在灯下改,改,改,以致全家随着愁眉不展。(3)应该说是最重大的,是难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想起有用的精力都耗在无用之地,未免寒心。我很久不登讲台了,现在用笔乱说乱道,却要谈言教身教,向仍在登讲台的语文教师提要求,所谓躬自薄而厚责于人,实在惭愧。——但是,既然要谈作文的教,有些意思又不能不说,这两难的处理办法似乎是,先交代自己的弱点,然后向现在乐于登讲台的广大的语文教师致敬,再然后是说官话,提要求。

要求是什么?很简单,是引路之前先要“识路”,或者换个说法,想要学生通,先要自己“通”。这个简单的答复过于概括,实用性不大,还要分析。多年以来,选拔人有德才兼备的说法,这里无妨就以此说法为纲,说说作语文教师,想要教好,在德才方面要具有哪些条件。

先说德。德,绝顶重要,因为缺少这个,纵使有天大的本领,不想用,就等于没有。可是关于德,可说的话不多。勉强说是:(1)要有“责任心和积极性”,也就是把教好语文当作自己的神圣事业,兢兢业业,用十分力量干。(2)最好是于责任心和积极性之外,还有“兴趣”。俗话说,好者为乐,以为乐,就像集邮家追邮票那样,前面有大力量吸引着走,比只有责任心从后面推着向前走会好得多,因为必致更快,更保险。不过严格说,兴趣不完全是德方面的事,或者说,养成之后,它可以编入德的行列;之前就不能不涉及许多德之外的因素,如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教法的磨练等。这里不多分辨,只是强调一点,至少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兴趣比责任心和积极性更为重要,所以无妨看作最上的德。

再说才。总的说是要“通”,并且对于由不通到通的过程,能有丰富的经验和明确的认识。通,由多少说可以包括不同的方面,如白话、文言,散文、诗歌,课内、课外,本国、异邦,等等;由深浅说可以包括不同的程度,从基本通到很通,中间可以排成一大串。也可以大致说,主要包括两项:(1)讲,课文,以及程度相当于课文或略高于课文的课外读物,不经过准备,能够理解得差不多(只有比较生僻的拿不准)。(2)写,表情达意,能够立意明朗,条理清楚,词句妥贴,语言流畅,不出现够得上错误的缺点。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自己学语文所走的路,有经验,能认识,就是知道哪条路直,哪条路曲,能够引导学生走直路,不走曲路。通和经验都是引路的必要条件,有了这两个条件,就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言教和身教,比较容易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

德和才是教好语文课的本钱,有了本钱,要做生意,也能够做生意。用旧的术语说,本钱是体,做生意是用。说到用,大到传授系统的语言认识,以及文学史、文学批评的知识等,小到分辨“己已”的写法不同、“(名)称(对)称”的读音不同等,情况万千,说也说不尽。为了简明扼要,以下谈言教身教的主要表现,算作举例,共有四个方面。

(一)博,或说通晓与语文课有关的各个方面。

语文课是个超级市场,百货俱全。在课堂上,教师要从左丘明讲到赵树理;堂下就更不得了,教师是一个人,学生上百,二百只眼睛,二百只耳朵,什么都看,什么都听,看了,听了,有疑问,会来请教。比如课本上没有选高鹗的文章,有个学生看《红楼梦》大感兴趣,因而连带也看了《高兰墅集》,对于末尾的三篇八股文莫明其妙,于是来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又如课本上没有选果戈里的文章,有个学生看了《钦差大臣》的剧,对于作者大感兴趣,来问作者的情况,以及还有什么著作;等等。总之,上天下地,古今中外,学生都可能来问。当然,有些问题答不上来,应该视为常事,算不了什么;不过总不如答得上来好,因为这主要不是情面问题,而是带领学生勇往直前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非博不可。怎样才能博,用不着说。这里要着重说明一点,就是,博,不能专吃老本,因为新的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作品(由创作、翻译到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如雨后春笋,都看自然做不到,总要择要地看。前面说过,教师和学生要成为一起读写的忘年交,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在读的方面,教师和学生又是赛跑场上的对手,有互相促进的作用。互相促进,就教师方面说,不进就有掉队的危险。这是从消极方面说。从积极方面说,是必须进才能当好引路人,才能很好地完成语文教学的任务。说到这里,不禁又想起前面一再表示的意思:语文教师最艰苦,应该受到破格的尊敬。

(二)有评价的眼力。

这是个难于讲清楚的问题,或说是难于讲得使人人都信服的问题。评价要有标准。标准不见于明文规定,那就必然要来自爱好,或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爱好。这同吃馆子颇有相通之处,爱吃甜菜的进江苏馆,爱吃辣菜的进四川馆,是甜菜好呢还是辣菜好呢?只好承认公有公的理,婆有婆的理。可惜在语文课方面又不能这样抹稀泥,因为抹稀泥的办法是应指明道路而不指,听任学生瞎闯。结果是定标准难,又非定不可。怎么办?我的想法,要遵循两个原则:(1)以文的性质、目的、作用等为依据,以历代的文论为参考,定个评好坏、定高下的标准。这个意思,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只举一点点例。如就文的目的说,我们应该承认,深入浅出比浅入深出的好,因为著文的目的是把深刻新颖的情意告诉别人,使人理解;又如李白、杜甫,历代推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作应该是上好的,所谓名下无虚士。(2)定了标准之后,用它衡量作品,要安于大德不逾闲,小德可以出入,就是说,要注意两端的(明显的好和明显的坏),放宽中间的。这样就可以避免武断,因苛求而陷于失误。有了标准,也就是有了眼力。这很重要,因为,一方面可以指给学生前进的路,读,要多读什么,不读什么,写,怎样写就好,怎样写就不好;一方面可以答复学生提出的很多有关评价的问题,这自然也是引路。有人也许会说,对学生谈评价,是不是太高了?其实是,从学生迈入语文的第一步起就离不开评价。教师是师,师是学的榜样,因而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影响学生前进的方向。在这方面,实况难于多说,只举一个例。这是感触,来自涉览某日报和某晚报,那是末一版,登所谓文艺作品的地方,所刊作品的十之九是粉饰造作、扭扭捏捏、不明不白的,这显然代表编选者的眼光,是上好的文章必须是粉饰造作的。我常常想,有不少学生写文章也是这一路,除了书刊文章的影响以外,是不是还有教师的影响?记得当年我在课堂作文,自己不知道好坏,总是跟着教师的红圈走,现在回想起来,教师的尊手所指,力量竟是如此之大,实在既可感,又可怕。所谓可怕,是失之毫厘,必致谬以千里。话扯得这样远,是因为我总是有点杞人忧天,——还是由正面说吧,改善文风有许多渠道,其中语文课应该是重要的一条,而这一条能否畅通无阻,关键就在或主要就在语文教师有没有评价的眼力,能不能指引学生不走上差路。

(三)有多快好省的教学方法。

教学法很重要,但是更难。比如说博,如何取得,简单明确,谁都知道;教法呢,如何能把学生教通,几乎谁也不知道。在这方面,旧时代是盲人骑瞎马,虽然也参考前人的经验,却没有科学根据,而是马融有马融的教法,二程有二程的教法。最突出的差异是教材,私塾是由“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改为洋学堂,是由“人、手、足、刀、尺”开始。哪一种合理,科学?很难说,因为我们还没有这方面的精确的秤;如果以功效为秤,前期、后期都有通的,也都有不通的,还是难于分是非,定高下。时至今日,还都在摸索,也有不少人写文章,大谈其理论,但是难于抹去另一面的事实,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找到保证学生必通的办法。难,主要是由于还没有建立这方面的科学,但也有不能不因材施教的麻烦。总之,只能试着做,不能打保票。那么,上面说要有多快好省的教学方法,这不是勉强人挟泰山以超北海吗?我的意思是有两点需要注意:(1)要重视方法,就是要经常参考各种办法,比较其异同,考察,试验,然后评定其得失,取其所长而舍其所短。(2)尤其要在实践中考察某些方法的效果,坚决舍弃那些事倍功半的,保留那些事半功倍的。教学语文,写成文字、大声宣传的方法很不少,不成文的自然更多,哪种可用,哪种不可用,说不尽是小难,说不准是大难。我的想法,是有些成为风气的方法,教师有经验,理解学生,应该以此为秤,称称它,如果效果并不佳,那就无妨反一下潮流,改弦更张,换用效果好的方法。这方面的事例也很有一些,只举一个,是用很多时间和很大力量,去分析句子结构。不只一次,有学生来找我,让我帮助他们分析句子结构,其中有古汉语,有今汉语,当然都是复杂的,或古怪的。我,因为工作需要,也搞过语法。因而知道,析句不是容易事情,常常会碰到两可的情况,如果往深处钻,就会触及语法体系甚至语法理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方面的举措,理论价值不小而实用价值不大。例如汉语一般是动在宾前,宾语多是名词性,可以算作规律吧?可是你能根据它,断定“解决问题”对,“解放问题”错吗?据说,大量析句在语文教学中很时兴,不少谈语文教学的文章也在堂下敲锣打鼓,可见已经成为风气。我没有多调查研究,只说这些来求助的学生,他们都被主谓宾补定状等术语折磨得头昏脑胀,而效果呢?只是一句简单的文言,不会讲,拿起笔,连便条也写不清楚;想用力学,读、写时间都被主谓宾补定状占去,没办法。效果是重要的,因而方法是更加重要的。我这里不想多说某某方法的短长,只是希望语文教师重视方法,随时用效果来检验,以期不把学生引上差路,至少是差也不至太远。

(四)以身作则。

常言道,言教不如身教。希望学生对读写有兴趣,先要教师对读写有兴趣。最好是读和写,教师都占先,至少是并肩前进。成语“潜移默化”的道理很重要,比如写字,如果教师所写既不整齐,又不清楚,当然就难于要求学生写得整齐清楚,这是往另一方向移、化,所谓上梁不正底梁歪。

以上四个方面,都做到,确是不容易。但要教好,又非此不可。事实是,不少乐于以教语文为事业的教师,经过锻炼、摸索、试验,早已做到了。可见这个目标不是高不可及,而是有志者事竟成。

(节选自《作文杂谈》,中华书局)

身教 篇2

踏上幼教工作岗位都有四年的时间了,在这几年的实践中: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

记得有一天,在准备幼儿午睡的时候,我边帮孩子们脱衣服,边和班上陈老师说起我们英语考核的事情,有几个小捣蛋就乘机说话了,我见状后很生气地说:“睡觉不许说话!”顿时,睡室变得鸦雀无声,孩子们都安静下来了。我和陈老师又继续说回考核的问题,这时,突然听到胡子恒大声地说:“老师,睡觉时间不许说话啊!”我和陈老师听后都一时语塞了。午睡过后,我主动向小朋友承认我的过错,并和孩子们约好午睡的时候不大声说话,不影响孩子的睡觉,他们都很高兴地答应了。

通过这件事后,使我深深体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幼儿的.心目中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当做幼儿的榜样,要求幼儿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并做好。你要求小朋友有良好的午睡习惯,教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自己在午睡时经常说话,孩子就会有样学样的。

身教的力量 篇3

一天体育课,一大群学生跑到我的宿舍里聊天。他们边聊天边翻看我放在床头的那叠报纸。“哇,老师,报纸上有你的名字!这张也有……”几个学生“惊叫”道。“是啊,那叠报纸上都有老师的名字呢,那是老师近两年在各类报纸上发表的文章。”“是吗?让我看看!让我看看!”其他学生见状也抢着看。“老师,你真了不起!”“老师,你能教我发表吗?”“老师,我也想写!”看到我发表了这么多文章,学生们一下子激发起了兴趣,问这问那地问个不停。

第二天,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全班,学生们纷纷来借报纸,“咨询”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看到他们逐渐有了写作的兴趣,我喜在心里。于是,我趁热打铁,每个星期写了多少篇文章,发表了多少篇文章,都寻机在班里向学生“汇报”。不久,班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有很浓的写作兴趣及写作欲望。我看到火候已到,便悄悄地增加了两节作文辅导课。为了证明写作不是可怕的东西,每要求学生写某篇文章时,我都身先士卒,在黑板上自己动手写一篇,并借此机会,边写边指导。不光如此,平时有空时,我都“邀请”一些学生在办公室的电脑前看我现场写作。平时,我对学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写作并不是可怕的事情,只要把自己心里想讲的话写出来了,就是一篇文章。渐渐地,我发觉学生们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上作文课时,认真了很多;作文也依时交了;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了;课余时间,总有学生拿着写好的作文要求我修改……我想:学生的这些变化,也许是得益于身教的力量吧!

记得在看某战争片的时候,有一外国的记者问了解放军某参谋长一个奇怪的问题:“贵军打仗和国军打仗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啊?”参谋长回答道:“打仗冲锋时,我军的军官总是冲锋在前,而国军的军官总是跟在士兵的后面,这就是区别。”话毕,现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而老师、家长,不就是打仗时的军官吗?在要求孩子做事时,我们何不冲锋在前,做一下孩子的典范呢?要求学生上课不要迟到,我们老师也应该也做到不能迟到;要求孩子待人有礼,遇到长辈要打招呼,我们也应做到……以往,“身教重于言教”大都停留在口头上,今后,我们何不多付诸于实践呢?相信大家会渐渐发觉:身教的力量是巨大的。

教师身教点滴谈 篇4

一、身教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身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有着特殊的意义。青少年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 既不是死的自然材料, 也不是一般的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 而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意志、情感、能力、性格和其他个性品质的活生生的人, 其身心状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是个找道路问是非的年龄, 从这个时期开始, 他们不仅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世界, 而且还主动地认识和塑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个时期, 能否不失时机地抓紧对其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对一个人的知识开拓, 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个性、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 都有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个时期, 教师的影响很大, 真正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 而身教的影响并不亚于言教。

因此, 每位教师都应该注意到, 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 随时都在用自己那双敏锐的眼睛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如加里宁对此作了形象的比喻:“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里, 外面有几百双精敏的眼睛, 即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 在不断地注视着他。”因此, 作为教师, 比其他任何职业的人, 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使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更加高尚美好。

二、身教有利于形成教师威信

威信, 是一种精神感召力量。具有威信的教师, 使学生感到值得尊敬, 可以信赖, 愿意听从教诲, 使学生亲而信之。教师的威信是有效影响学生的重要条件, 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种推动力量。教师威信越高, 对学生的心理影响越大, 而且有威信的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那么, 怎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呢?这要由很多的因素来决定, 而身教是教师获得威信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当威信通过教师的言行一致确立起来时, 威信才能成为强大的教育力量。”凡是学生, 都有尊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教育的一面, 亦即教师对学生一般都具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但这种影响力仅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威、权力的基础上, 是极不稳固的, 它会随着学生对教师的逐渐了解而发生变化, 或增长或下降甚至丧失, 也可能会引起学生或硬或软的反抗行为。所以教师要获得真正可靠的威信, 要具有真正的影响力, 除了学识、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外, 身教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教师的身教是教育学生克服和改正说空话、大话、假话等弊病的最好办法。遗憾的是, 我们有的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对此往往不注意, 他们要求学生做, 自己却不做。他们头头是道地教育学生应该怎样怎样地努力学习, 而自己却敷衍塞责, 不认真教学;他们要求学生热爱劳动, 自己却在一边指手画脚, 怕累怕脏;他们教育学生忠诚老实, 自己却搞名不副实的“观摩教学”, 制造假的教学效果。如此种种, 这怎么能说服教育学生, 又怎么能树立起威信?作为一名教师, 必须永远记住, 要学生做到的, 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 不说大话, 不提自己做不到的诺言,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 自己也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为发展人民的教育事业, 处处率先垂范, 忘我奋斗。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时,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他身为“洋博士”却脱掉长袍, 穿上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种地, 担水挑粪, 他的模范行为教育和影响了广大学生, 赢得了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

三、身教能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

在平常的教学中, 对一个教师的要求和评价, 往往只局限于学识和业务两个方面。其实,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界的著名教师于漪、魏书生等并非都是科班出身, 而且魏书生只有初中毕业, 但他们都声名远扬。由此可见, 教师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这里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手段, 它能在无形之中施加给学生深刻的影响, 也就是身教, 所谓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都说明了这种教育手段的作用之大。比如, 当一个教师面对有损民族尊严、损害国家利益的事件时, 视而不见, 却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爱国主义的道理, 学生就会觉得老师的话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他的课根本就不可能起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甚至学生可能会无动于衷, 这种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

言传身教作文 篇5

但并非所有的家长都如此言传身教的正确教导孩子,近日有一名女童跟着家长在非斑马线处横穿马路,但是家长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突然折返,结果被疾驰而来超速行驶的汽车撞飞,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感叹,果真是马路如虎口啊。你违背他的运行规则,那他也会张开血盆大口将你吞噬。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圣贤早已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数是学着父母来做的,正因为如此,父母更应该做好榜样,言传身教,将正确的行为和习惯教给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这篇报道中的女孩不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像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女孩代表林妙可,线已经长成这么大了,还竟然不会过马路,原因是林妙可的日常生活都由妈妈管理,以至于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行为习惯让我不禁为其感到悲哀,明星孩子就能这样养尊处优吗?让我为其母亲的教育感到悲哀。

言传,更需要“身教” 篇6

肢体语言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语气、眼神、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可以更容易的向学生提供信息。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Mehrabian实验得到了一个公式,如下:信息传达总量=7%的语言+38%的语音语速+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很明显,身体语言有在教学中有个突出的功能。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英语教师,你也就不能仅仅只使用语言教学这一种方式,而更多的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多使用一些肢体语言,如暗示,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等,让自己的教学可以产生鲜明的视觉效果,充分调动学生身体的各种感官,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肢体语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生动的肢体语言使知识更形象

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英语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二种语言,自然也没有母语的语言环境。在日常教学中,学习英语需要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少地使用中文。在这种情况下,肢体语言的使用则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例如,当我们在教新单词rabbit时,如果我们双手握拳,伸出中指和食指,放在头上,跳几下;在教bird时,两只手臂上下扇动,做飞的动作等,孩子们立刻就会明白这些单词的意思。这些肢体语言是可视的、生动的,易于为小学生接受和喜爱的。同时教师也能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创造出一种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为孩子提供一种有吸引力的、有趣的练习,满足孩子强烈的求知欲。也使平淡的单词变得更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

二、幽默的肢体语言使课堂氛围更愉快

在课堂上使用肢体语言,能够创造出一种生动的、有趣的、轻松的学习氛围。而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进行教学的老师也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比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老师可以让他们舒展自己的手,让左手形成“四条线三个空”,拇指稍稍弯曲,其他四个手指放开,形成“四条线三个空”,然后老师要求学生用右手食指练习书写“四条线三个空”,同时老师讲述书写方法和规则。这种有趣的字母文字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高兴的接受,并乐于使用,学生的学习激情一下子提高好多。愉快的学习氛围,会让你的英语课堂教学充满无穷的魅力。

三、准确地肢体语言使课堂教学效率更有效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TPR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法。教材的“please do …”部分就是属于TPR活动。它强调学生对语言的正确理解,并通过一定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但是有些指令发音比较难,当老师在教诸如这种类型的句子“please do …”和命令学生做相关的活动“Please open the door ,Look at the blackboard. Don't stand there…”如果教师使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学生既易理解又感兴趣。还能轻易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就想跟随老师做动作,并且会跟随老师大声读出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此时,再配上一定的节奏感强烈的音乐,真正的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做中学,乐中学,玩中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更是英语学习气氛的调节剂。

肢体语言丰富多彩,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肢体语言的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准确、得体,把它同有声语言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脚、动脑等活动中,简单地记,有趣地学。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艺术,更有魅力。

我的“言传身教” 篇7

关键词:班主任,言传身教,身正,榜样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他们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影响非常大, 他们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德, 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 对一位高中班主任来说, 这些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班主任,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首先不做。做得好的及时给予表扬, 差的给予批评, 否则会是非不分, 乱了章法, 等于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障碍, 势必影响班级工作。学生心里最佩服的是言行一致、品行高尚、教学水平突出的老师。因此, 刚刚工作并担任班主任的时候, 我总是努力追忆我求学生涯中我认为最优秀的老师, 他们的这些优秀品质成为我学习的最有力的榜样。

当班主任, 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处理学生的迟到问题了。我刚接过811班时, 由于普通班生源的习惯及纪律观念都比较差, 早操迟到, 早晚读迟到, 上课还是迟到。所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这是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科任老师的意见大, 我更是焦头烂额, 有很多老教师给我支了很多招数, 比如找经常迟到的学生谈话, 罚他们劳动、跑步、扫地、联系家长、处分……这些历来被认为最管用的招数用在我的班级里完全失效。因为学生摆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 即使你找他们谈话或收集材料要处分他, 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谈话后的前两天还有点效果, 可几天过去又和过去一样。就连我平日里认为最听话的学生上课也开始“姗姗来迟”。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却一筹莫展。我不能任由学生如此肆意妄为, 从与学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其实他们也不愿意迟到, 可是多年的不良习惯很难改正, 有时候决定改变, 但却无人督促, 力不从心, 且看不到希望, 意志力不坚定。

长痛不如短痛, 我决定进行“刮骨疗伤”, 以身作则来感染学生, 我始终坚信, 榜样永远都是最强的力量。于是, 因为外宿, 我开始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 在早操之前来到学生宿舍把学生一个个“轰”醒, 然后跟他们一起做早操。早晚读前十分钟, 每节课上课之前, 我总是准时在教室门口等待学生的到来。并且把迟到学生的迟到次数列成一览表, 比较他们每周迟到的情况。倘若有进步, 我就在班会课上加以表扬, 迟到多的学生听到表扬, 经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毕竟, 他们还有迟到现象。课后他们找到我说:“老师, 您甭表扬我了, 这比批评我还难受, 我争取以后不再迟到。”我找班干部制定班规, 约法三章:如果我早操或早晚读无故迟到, 我要在全班学生面前做检讨, 或在体育委员的监督下跑步10圈。倘若老师能做到不迟到, 那学生就应该做到。后来我和学生都做到了, 直至高考前一天晚上, 全班63个学生仍然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

日常班级管理还有一个难题, 那就是班级的卫生。每次值日生刚搞好卫生, 教室的地面上很快就会布满纸屑、零食包装袋、瓜子皮等。追究下来, 大家都说不是自己丢的, 即使知道是谁干的, 也碍于面子而沉默。建班时我发现学生不喜欢劳动, 有的躲, 有的出工不出力。针对这一情况, 我决定亲自参加劳动, 边劳动边指挥。学生看到我身体力行, 情况大为转变, 个个都很积极。只要谁的身边有垃圾, 就请就近的同学捡起来, 如果在我的身边, 我也主动拾起来。有时候, 垃圾桶旁边有垃圾, 我会亲自将垃圾扫到垃圾桶里, 走廊上、校园里有纸片, 我弯腰捡起来。有些同事经常笑我的举动, 但我依然坚守这样的习惯, 我知道, 我不只是在捡一片垃圾, 而是在拾起学生的习惯和灵魂。有很多次, 自己正想捡的纸片, 被学生抢先捡了起来, 看着他们青春阳光的身影, 有种说不出的欢喜或激动。

教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必须给学生树立崇高的形象。无论学生走到哪里, 无论与母校距离有多远、多久, 他们都会记住那个在他成长历程中总给他路标的老师。而班主任的榜样, 就是他们成长的最大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魏书生.如何当好班主任[M].北京: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 2005.

[2]宋广文, 温勇.“师爱”:教师素养的情感基础[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3 (6) .

[3]温勇.研究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 2004.

[4]黄日强.关于师爱的探讨[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5]单颖.中学教师自主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6.

身教 篇8

一、提高班主任的个人修养

德育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道德层面上的教育, 还包括思想教育、价值观教育以及爱国教育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较多的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 只是将其简单的归纳为道德认识上的对错, 并不知道道德认识只是思想层面上的内容, 一切德育教育都是以行为为最终目的, 教师本身的生活行为方式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感悟, 才能达到德育教育的最终要求。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其工作往往是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初中生处于心理和身体的综合发展阶段, 他们接触的人群往往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活和人生观念。班主任的自身的行为和素质通常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和目标, 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就是人们之间行为或者是习惯互相影响的典范。班主任的行为和品格往往会让学生看在眼中, 记在心里。在教育中, 更多的班主任还是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他们不赌博、不喝酒, 也很少在学生面前抽烟。平时也因为班级管理的事情常常忙里忙外, 身心疲惫。学校有这样的教师也是教育发展的典范。但是还有一些班主任难以约束自身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室里抽烟, 烟头随便扔,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 为了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效果, 其本身应该不断加强学习, 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做到温文尔雅, 说话有涵养,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自身作则, 为学生做一个好的表率。

二、改变不平等的教学管理观念

现代教育中, 往往存在着一种常见的行为, 一些教师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备受关注, 而对一些成绩比较平淡或者是较差的学生不怎么去关注, 学生的小错误教师会快速的原谅, 但是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时就会不断批评。例如, 在教学管理中, 班主任会对一些翻墙上网的优等生闭口不谈, 在他们眼中, 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置于首位的, 比道德更为重要, 这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教师本身的利益问题, 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和教师的薪资挂钩, 班级排名对于一个教师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遵守职业道德, 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犯错时应该一视同仁, 并且对自身的行为时刻进行内省。

教师的本职在于教育育人, 无论是教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对学生充满爱意。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接受者, 需要对其主观能动性很好的进行发挥。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 不是简单化或者是机械化的讲解, 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班主任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尊重, 不要对学生的一些行为或者是观点一概否定。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 在工作中犯错也应该知错就改, 不摆架子, 不搞专利, 能够学会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育,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亲近感, 同时也给学生做了榜样, 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也会学着去改正。此外, 班主任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言传教学方式, 以身教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得到实践活动, 例如可以在课外活动时候举行走访社区, 慰问老人的活动, 从班主任自身做起, 帮助社区老人打扫卫生, 和老人留守儿童多多沟通交流, 力所能及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

三、把握德育教育热点, 利用实践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主任可以组织班级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 通过班会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为了提高学生劳动热情, 应该开展我爱劳动的活动, 在劳动节时带领学生去植树, 让学生多多运动, 自己动手植树的过程中能顾让他们学会爱护植物。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清洁社区的活动, 不仅能够让他们的心智得到锻炼, 同时也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 理解清洁工人的辛苦, 使他们能够发自内心的爱护环境。为了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德育水平, 班主任还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 对每个学生的德育基础进行跟踪考察, 从而保障学生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和素养。班主任应该教学生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的事做起, 逐渐改变自己。每个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但是很少有人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所以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学会感恩, 例如, 在晚上睡觉之前可以给父母洗脚, 感谢他们每天的辛苦劳动换来我们幸福的生活。班主任可以通过家庭走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自身素养,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总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于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少年成长引导者的初中班主任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培养和道德修养,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正确行为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对初中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 以此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水平。

摘要: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 往往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的任务, 通常情况下, 班主任的行为方式或者是处理事情的策略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我国初中教育中在于德育教育进行考核时, 很多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总是不能达到其教学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重言传而轻身教, 导致学生不能较好的效仿其优良的行为习惯。本文主要就初中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 并且对现阶段初中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进一步阐述言传身教, 身教为先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身教,初中,班主任,日生活,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潘美清.谈谈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教育[J].新校园 (上旬刊) , 2014, (4) :238.

[2]李廷英.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下旬刊) , 2014, (z1) :981.

化学教学中的“身教”体现 篇9

一、坚持课前试做

化学药品的失效、浓度的高低, 演示装置的的损坏, 甚至药匙和试管口大小的匹配问题, 都会导致整个演示实验的失败, 不仅影响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淀粉遇碘显蓝色是很灵敏的显色反应, 但在实际的演示中, 由于淀粉的结构、葡萄糖单元的聚合度、淀粉溶液与碘的浓度、混合液的温度、酸碱性、溶剂等的影响, 可能会出现蓝色、棕红色、红色、淡红色甚至无色.不事先预做实验, 很可能得到不需要的结果, 干扰教学.

二、实验用品备齐、备全

在实验准备中, 由于某一件小物品如火柴、药匙等未准备好, 也会给实验教学工作造成被动.教师要结合试做的情况, 需要重新制备就重新制备, 需要更换材料的更换材料.一切准备就绪后, 还应对照实验单再逐一检查一遍.对于有些易损器材, 还要多准备一套.

三、规范的实验操作

1. 展现实验器材的装配和拆解过程.

有的教师喜欢用装配好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 得出实验结果后就把实验装置搁在一边不闻不问, 虽然节省了时间, 却失去了向学生“身教”实验仪器装配和拆解的一次机会.演示实验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实验结果, 而是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测量, 获取知识, 发展技能.化学实验中装置的组装顺序 (自下而上, 从左到右, 拆卸时顺序相反) 都是学生实验中容易忽视和相对薄弱的环节, 如果能在每次演示实验中重复正确的装配和拆解过程, 让学生从示范者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 会比教师的“言传”效果好的多.

2. 注重实验细节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中有许多习惯和细节需要学生掌握并在学生实验中获得体现, 如,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试管口应向上倾斜, 即一般与桌面成45°角;排气收集气体时, 导气管伸入收集容器内要长, 直至底部;排水收集气体, 伸入收集容器的导气管要短……每当演示到相关环节, 都要重点演示, 以免学生由于对实验本身的好奇, 一时忘却了实验的目的.

四、注重演示实验的改进.

在教学中, 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些演示实验现象不明显, 不利于学生的观察认知;有些实验比较复杂, 费时费力, 碰到以上问题, 就需要教师对演示实验进行改进, 使实验顺利完成.

在化学实验中, 对于“有机物 (蜡烛、酒精) 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检验实验, 传统的操作方法是:用干燥的烧怀罩住火焰, 观察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来判定燃烧过程中是否有水生成;把一个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观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来判断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现象并不明显, 主要原因就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泠凝温度不够低, 二氧化碳没有和澄清石灰水充分接触.

为了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多次尝试, 改进实验装置, 装置如下:利用铁架台、铁夹、橡胶塞、双球安全漏斗组装成实验装置 (如图1所示) .

对于有机物燃烧生成水的检验实验, 可以把酒精灯或蜡烛直接放在漏斗口下方 (如图2所示) , 由于弯管对水蒸气的冷凝作用, 很快会在双球安全漏斗的弯管处出现大量水珠, 效果十分明显.也可以在双球安全漏斗弯管处加入无水硫酸铜, 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来判断有水生成.

对于有机物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检验实验, 步骤如下: (1) 用胶头滴管往双球安全漏斗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满过小球即可 (如图3所示) . (2) 用橡皮管等连接装置连上注射器, 在漏斗口下方点燃酒精灯或蜡烛 (如图4所示) . (3) 轻轻抽动注射器活塞, 使澄清石灰水水柱在漏斗柄的玻璃管中上下运动, 5-6次之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效果十分明显.

本实验设计不仅操作简单, 还可以避免蜡烛燃烧时形成的黑烟黏附在烧杯内壁, 使澄清石灰水变黑, 干扰应有的实验现象.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改动, 带给学生可能就是灵感的火花和创新的动力.

五、能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展试验

师德——浅谈教师的身教 篇10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 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 自觉率先垂范, 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 预备铃一响, 教师就要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 看似区区小事, 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学生的模仿力比较强,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 可以和有声教育相媲美。因此, 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 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 目前, 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 他们在工作台繁重, 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 的确令人可敬可贺, 然而,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 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 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 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 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 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 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 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 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 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 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 以学生满意不满意, 学生快乐不快乐, 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 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身教”胜于“言传” 篇11

2014年高考,女儿发挥不佳,成绩没有过一本线,只得复读。高考落榜,本来是女儿自己的事,家长安慰鼓励即可,爸爸却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原因。他认为,女儿上高中以后,自己渐渐有了惰性,把业余时间消耗在看电视、玩手机上,虚度了光阴,没有给女儿做出好榜样。他决定痛改前非,和女儿一起奋战高考。于是他对女儿说:“咱父女俩来个约定吧,既然你决定再奋斗一年,爸爸陪你一起奋斗。你用一年时间考上心仪的大学,我用一年时间写本书。这本书不会少于20万字,如果分解到一个星期的话,那我一个星期至少写4篇文章。”女儿当即允诺。

女儿开始复读,爸爸同时开始写作。爸爸一改过去给女儿提要求、定目标的做法,变成向女儿通报写作进展情况,让女儿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人到中年,百事缠身,但爸爸信守对女儿的承诺,每周完成4篇文章是他雷打不动的任务。

爸爸和女儿在各自的书桌前用功,有时相互启发,相互鼓励。比如,发现女儿对考试有畏惧心理,爸爸便研究成语“谈虎色变”的出处,并总结出克服畏惧心理的具体方法,写出文章给女儿读。女儿深受启发,照着爸爸的方法去做,慢慢解开了心结,走出了心理阴影。

渐渐地,爸爸欣喜地看到了女儿的变化。为方便梳洗、节省时间,女儿剪掉了心爱的长发;女儿去医院按摩颈椎,路过家门而不入,只为赶回学校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高考,女儿考出了理想成绩,比2014年高考提高了73分,如愿被一所985大学录取。同时,爸爸也完成了《成语醒脑汤》20万字的初稿。

爸爸问女儿:“你复读时怎么那么努力?”

女儿回答:“因为看到爸爸也很努力。”

爸爸深有感慨地说:“看来,身教胜于言教啊!当然,‘身教’并不是让孩子做什么,大人一定要和孩子一样做什么,而是说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人做事的榜样。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就很难信任家长,此时的教育就会苍白无力。相反,即便家长说不出道理,却能以身作则,孩子也会从家长做人做事的态度中受到感染,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

本刊认为,所谓家庭教育,往往被粗浅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和行为的指导,其实,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用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即家长以身作则,以平等的姿态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非常强大,远远超过话语的力量。当下,家庭教育是热门话题,各种理念百花齐放,各类图书汗牛充栋,可为什么拿回家不管用呢?多半是家长只重“言传”而忽视“身教”的缘故。读者朋友,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编辑:陈彤]

注重言教 更要注重身教 篇12

一、班主任以身作则成为榜样

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

我原来是乡村教书的教师,但不论大事小事,时时处处,我对自己的要求都非常严格,用实际行动来影响、教育着学生。下面我就拿几件小事来说说吧:

每逢夏天,小学生们都喜欢在村里的小河里偷着玩水,他们不分上午、下午、还是晚上,只要一有空,就泡在河里,玩个没完没了。为了不让学生偷玩水,我们学校的教师,一方面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另一方面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村上的人洗澡很方便,想什么时候洗就什么时候洗。衣服一脱,往小河里扑腾一跳,就能洗个痛快。有时她们也邀我去洗,可我总是说,我不爱去那种地方洗,而婉言谢绝。其实我并不是真不爱洗澡。你想,天那么热,谁不爱洗澡呢?但是因为自己常想着:自己是教师,教育学生不要在河里玩水,自己怎么能洗呢?所以,无论天再热,为了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是从不在大众场合下的河里玩水。

叶圣陶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角色意识,随时想到自己的社会分工是教师,是为人师表的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班主任应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工作作风、性格习惯、兴趣爱好、言谈举止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楷模,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学生。对学生喊破嗓子,不如给学生做个样子。我们教师从来不把东西带到学校来吃,也不在学生面前吃零食。

由于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家长经常给孩子一些零钱,这就造成了学生乱花零钱买零食的现象,我在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买零食时,我就首先做到了无论何时何地也不乱花零钱、买零食,帮每个学生申请个银行账户,每学期比一比谁存的零花钱多。这样一来,学生花钱买零食的现象基本上杜绝了。

二、班主任做个标准的天平

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优生犯了规,要严肃处理,差生心理脆弱,本身就有自卑感,又最易犯错,因而处事过程中,切忌伤他们的自尊,心平气和地说理教育,有耐心地去引导他们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们一旦有一丁点儿进步要大力表扬,让他们找会自信。

另外一个班级中,无论男女,不管优劣,班主任都应从生活学习,思想意识等各方面地去关注。平时多走进他们,谈心交流,利用班会课共同解决一些矛盾,读一些好文章进行引导;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再走进他的心灵。因而班主任要扮演好教师、朋友、父母等多重角色,也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同学们的尊重、信赖,形成一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三、班主任身教言传,热爱这个家

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要带好一帮思想既单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

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另外,班主任要从心底爱这个家,爱这个家中的每一个成员。学生无形中会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力,并模仿着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们班有一些同学,如:程静雯、陈钦彬等会经常主动为班级挂好窗帘,帮老师整理好讲桌。即使班主任不在的时候,班上都是规规距距,爽心悦目的。特别是有些同学犯了错误,会主动跑来向我认错,如:李乐乐,杜文斌等。我会表扬他们,因为他们已知道并勇于承认,自然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同学们互帮互助,和平相处,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这是我们共同的理想。有一次我进行民意调查,苏铃柠这样写道:“我以我是五(6)班的学生为荣,我不愿做任何有损班级的事。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帮老师管理好班级,轮到我值日时,我会认认真真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争取每周拿上流动红旗,月底评上行规示范班”看了她的日记,我好感动!我的班主任工作没有白做,再辛苦也值得。

上一篇:基层环境监察工作下一篇:《毛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