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论文

2024-05-30

戏说论文(共9篇)

戏说论文 篇1

各位看客, 今日我们来说一说座位。老爸说:“人的一生都在为座位而奋斗。”大人的话暂且不说, 说实话, 座位对小学生也至关重要。

前排座位我不要

说到前排座位, 缺点万千哪!其一, 吃尽粉笔灰。擦黑板时, 粉笔灰纷纷洒洒地落在你的眼睛里、头发上、鼻子上。要是哪节课老师擦得勤快些, 你就会变成“圣诞老人”, 美少女也成了“灰姑娘”。其二, 胆被吓破。要是你后边的同学开小差, 老师扯开嗓子一声吼, 后排的同学没被吓到, 倒把前排的你吓得“抖三抖”。

后排同学捣蛋忙

坐在后排的一般有两类人:一类属于“海拔”高的人, 另一类是“梁山落草为寇”的“好汉”。这些人当中多数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 所以后方的通道是传小纸条的渠道, 而且老师一般不会叫他们来回答问题, 因为叫了也白叫, 这些同学根本回答不出来。

中间座位大家抢

谈起中间的座位, 那可算是好处多多。第一, 不用吃粉笔灰, 所有的粉笔灰都让第一桌给承包了;第二, 如果讲台桌设计得比较高时, 不用像第一桌那样仰望“星空”, 只要稍微一抬头就能看见黑板。所以家长都跟老师套近乎, 但因为僧多粥少, 老师也就爱莫能助了。

但我认为, 坐哪儿都一样, 因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你说对吗?

(指导教师:郭美燕)

戏说论文 篇2

如今招工都有面试这一关。面试始于何时无从查考,查《辞海》及巨制《汉语大词典》均未收录,可见是个新词。

面试者在“面”。人之面美丑至关重要。“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非攻中》)面试自寓“镜于人”,或曰“面对面”,吉凶如何“面” 至关重要,古人有“相面”之习,媒婆择人先“相面”,自认后遂介荐于人,而今“媒婆”是考官。既“相面”,也相人,考人智慧。谈吐乃至风度,可凭一面之见定夺,于是面试成为诸多求职指导书中的一个重要章节,教你如何“面”略带微笑、淡定啦、神态要不卑不亢啦、衣着打扮要整洁、大方啦等等。面试绝不对等于面晤,也不是面洽,倒颇有点面诘之意,一问一答下来,面试者颇有“口将言而嗫嚅、足将行而趔趄”之感,诚惶诚恐,已非待价而沽,而是待“面”而沽了,“第一印象”佳者成功概率高也,无怪乎一些靓女花枝招展,使出浑身解数,天下焉有君子不好色乎?只是苦煞了其貌不扬或相貌平平者。

面试犹之一场生死考核,应者战战兢兢,唯恐有失误,怯场。最要命的是其貌不扬者处于绝对的劣势,人如装吊桶,而考官则拥有绝对的权威,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他手里。面试之紧张状并不亚于古时考状元时上考场,除非你随遇而安,否则准是终生难忘。

面试其实也是一种买卖,一方凭“面”作本,一方依“面”定夺,犹之如今的“婚姻市场”靓女好销一样,人格已是退到近乎于零的底线。曾听闻一面试者,备受考官呵斥而不敢应声,连连说不是心有安慰,人格早已飞至九霄云外。应聘者对面试也无可奈何。当你掉价如同商品一样放在橱窗里任由顾客挑选时,想免掉面试这一买断不可能,唯硬着头皮掉价也要一试。这一天既然不可缺,自然只好面对。但,像现下面试作“生死场”则大可不必,用人单位不必“唯‘面’是取”,面试分毋须占绝对优势,求职的天平不必过多地倾斜于面试。倘如此,面试者心绪倒可轻松些,临场发挥可能会好些。

戏说“战斗鸡” 篇3

哎!课余生活总是那么无聊,每次都做一样的事情,从不多姿多彩。就在这个星期六,我做了一件不一样的事,而且这件事让我感到高兴!

早上,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我走出房门,一眼就瞧见了我家的两只“战斗鸡”在热火朝天的斗争中。我走上前去加入它们的斗争,就拿起我的棍子准备跟它们打一仗,结果我刚过去,它们竟然从“敌人”变成了“战友”。它们首先摆好了阵势,我也拿出了我的看家本领,接着就开始了激烈的“战斗”。

首先,我横着拿起棍子对它们大喊道:“今天,不是我死就是你活,呸!应该是不是我活就是你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接招吧!”“战斗鸡”们也不甘示弱,它们抖抖脖子上的羽毛,脖子瞬间像开了花一样,接着又张开翅膀向我跑来,我一棍子下去,把它们打得晕头转向。虽然它们都已经晕头转向,但还是啄了我一下。我一气之下,居然一棍子把它们打死了,我还以为它们晕了呢,或者是什么阴谋,就蹦蹦跳跳地离开了。可是我当时并不知道等待我的却是——挨骂!

妈妈晚上回到家,大发雷霆,拿起棍子就向我的屁股“开火”。我吓得一溜烟似地跑回房间关上房门,接着松了一口气,虽然已经逃脱了妈妈的“金箍棒”,但仍然无法逃脱妈妈的“紧箍咒”,妈妈在房门外,叨叨个不停。就在这时,我想出了一个绝佳妙计,那就是“越狱”。我先把窗户撬开,接着跳了出去,然后又逃到了奶奶家。

一进奶奶家,我居然看到奶奶正在煮那两只“战斗鸡”,我心里暗喜,心想吃晚饭时一定会是全鸡宴。终于可以吃饭了,当我走到饭桌前的时候,看到的却是:一盘大蒜,几盘水饺。我问奶奶为什么不吃鸡肉,奶奶告诉我说:“那鸡呀,不能吃,那是给你的舅爷爷治病用的。”我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在意那两只鸡了,我的心里一阵内疚。

那天,我很难过,以后我一定会爱护动物,不再轻易伤害它们。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石场乡岳疃小学五年级

戏说“研讨会” 篇4

“艺术家”当然是“研讨会”的主角,他们对应邀出场的理论家笑脸相迎,口口声声说“请老师们指出不足”,“接受大家的批评”,但内心充满着警觉——万一哪位不知趣者真的当众“不吝斧正”,那场面一定很尴尬。一般而言,“主角”的自我感觉都不错,否则谁有勇气摆这排场?更何况还要耗费不少银子。笔者不止一次听到画家在会场上称赞理论家们的发言“有高度”,说自己“受益匪浅”,但会后却抱怨发言者“隔靴搔痒”,“是不会画画的人在谈画画”。说得更明白些,他们在指责理论家马屁没拍到位,对自己没有得到预期的奉承而感到失望。事实上也真有一些老实巴交的理论家为此而惶惑。不过当时我却想,与其如此,还不如让画家把自己的“创作体会”写出来,复印后发给理论家,让他们“站在理论的高度”阐发一下,岂不省事。当然,“不知趣”的发言者还是少数,多数人碍于情面,都习惯于直白地吹捧。极少数“高手”也有其“说真话”的策略——他们避重就轻,以“小批判大吹捧”的方式发言,看似对画家施了一阵“拳脚”,实际上为画家进行了一次“精神按摩”,揉捏得画家舒舒服服直想哼哼。

“抬”也好,“贬”也罢,“研讨会”的套路大致如此,很难出现新的招数。日子久了,大家都有些疲惫。可是,场面上的事情还得应付,该出场时还得出场。不然,写有你大名的座位牌赫然摆着,而人却缺席,比人在那里更为醒目。渐渐地,一些理论家也学聪明了,他们意识到,在不便缺席却又必须说套话、空话、假话的场合,最好的做法莫过于少说话或不说话。而要达到此目的的办法也有,就是尽量晚一些发言。因为越是到最后,会场上的人就越少,大家的耐心程度也就因此而打折扣。此时“谦逊”地以“我主要是来学习的”、“不耽误大家用餐”等借口搪塞一下,避免发表具体的评论,倒也得体。

名不符实的“研讨会”日益泛滥,非但不能给被“包装”者增光添彩,反而会留下笑柄。一些真正有实力的艺术家耻于与之为伍,于是有意回避“研讨会”的标签,取而代之以“座谈会”或“恳谈会”。这种低调行为看似“老土”,实为自爱,值得提倡。

本文“戏说”的目的,决不是插科打诨,弄点噱头逗乐,更不是呼吁取消研讨会。研讨会要不要办下去?当然要办下去,只是需要办得严肃一点,真诚一点。

戏说经典 篇5

Study the picture above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entitled “The Adaptation of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In the essay, you should (1) describe the picture (2) interpret its meaning (3) give your opinion about the phenomenon. You should write about 200 words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 (20 points)?

The picture gives us a view of a popular phenomenon: the adaptation of the classics. Some classical literary works, such as our four great classics i.e.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Journey to the West,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Heroes of the Marshes, are all adapted to cater to some readers’ tastes.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s become so strange and the plots are totally different. It is so ridiculous that the precious literary treasures are allowed to be ruined so much.

As we all know,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outstanding art of our nation. Some familiar characters such as Monkey King express the good wishes of our common people. From them, we learn many good virtues such as honesty, bravery, justice etc. However, in those adapted works named “Bantering***”or “Reboiling***”, all plots are changed and all characters become somewhat watered clown. Some readers interested in reading burlesque works have high praise for them. But they never think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uch adaptations on the average reader, especially to children. Children are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 They always believe that what is in the books is the truth. Those adapted works will affect their outlook on life.

戏说中国符号 篇6

历史不断发展,“中国符号”越来越多元化。除了“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符号象征之外,历史上不容忽略的是:瓷器、长城、丝绸、茶、孔子、太极、兵马俑。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无疑是最具有开创历史新纪元的标志性人物,美国《时代》杂志曾把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而中国国家领导人多年来在重要的国际性会晤中的正式着装中山装也无疑是一个中国符号的明显标识。

随着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五星红旗作为中国符号的重要性不必赘言,连国宴上常出现的茅台酒以及毛泽东酷爱的运动——乒乓球都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典型代表符号。周总理密会基辛格时,北京烤鸭作为当时宴请菜中的主角名传万里,成为外国人心目中的中国美食代表。功夫更不用多说,李小龙不仅在国人眼中是至尊至宝,而且西方人也在电影里不断运用功夫元素来表达对他的追崇。

在上几代人眼里,粮票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符号,而“三大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男女青年结婚时十分向往的物质象征。80后或许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用过的暖水瓶、有着艳俗图案的呆盘、脸盆,还有几乎家家必备的收音机,这些物件成为一种温暖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1985年,连获多种电影国际大奖的《黄土地》掀开了中国新浪潮电影的先河,导演陈凯歌成为外国了解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人物符号。三年后,《红高梁》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导演张艺谋和影星巩俐站在了国际电影舞台,名声大噪。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港台音乐、电影、文学大肆涌入中国大陆,成龙、张国荣、周润发、梁朝伟等偶像直到今日仍被人津津乐道。同时,西方文化代表符号之一的摇滚乐也正式进入中国年轻人的视野和生活,1989年,崔健首次唱响《一无所有》,从此意味着中国摇滚乐的正式诞生,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在中国迅速蔓延。

1990年,第11届亚洲运动会在北京举行。此时中国经济全面发展,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93年,长江三峡建设大幕正式拉开,中关村作为北京城市地标之一,标志着中国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时,“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作为贴在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中国产品上的标签刚刚开始出现,它作为一种抽象化符号,代表着中国的生产能力。

1997年,香港回归。次年,四通利方王志东创立新浪网。如今,新浪在全球范围内注册用户超过2.3亿,日浏览量超过7亿次,是中国大陆及全球华人社群中最受推崇的互联网品牌。这个时期不得不提到的人物还有章子怡,她在1998年首次参与拍摄了张艺谋的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后来凭借《卧虎藏龙》成功跻身好莱坞。“Ziyi”,这个有着非常中国化的名字的女孩,在世界眼中成为除了巩俐之外又一个东方美人的代表,同时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华人”之一。这时中国时尚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1999年正式进入时尚圈的吕燕,在2000年世界超模大赛中成为黑马,在中国人眼里绝对没有获奖可能的“丑女”荣登亚军宝座。这个在中国人眼里并不很美的女人,却在高傲的巴黎时尚界赢得了一席之地,这让国人结结实实地扬眉吐气了一把,吕燕也因此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名模风采的一张名片。

在时间上最接近我们的中国符号应该是世界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场盛大的开幕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更是以20个经典的中国符号全方位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符号”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以及中国在世界上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大部分老外都能通过互联网和各国媒体报道得到共识。但不同阶段会有不同认识,不同审美、不同文化层次会有很多区别,主要看大家对于这个国家的兴趣点在哪儿,其中不乏片面的认识,但也无关紧要。说起功夫、长城、兵马俑可能人尽皆知,可说到崔健、韩寒就未见得人人尽知;说到姚明美国人肯定更熟悉些,但说到李宇春或许就没听说过也不为怪。

有趣的是一些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符号,或者说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可谓“千奇百怪”,有的甚至不可思议。记得几年前来北京旅行的一位瑞典学者,就津津乐道于老子学说;还有网友曾在悉尼一家书店发现《孙子兵法》热销;而在突尼斯,据说在接待游客的旅行社导游眼中,中国符号是神奇的烫伤膏;在爱尔兰,比尔城堡的第12代伯爵先生以为中国就是拥有神奇植物的国度,因为他和妻子曾3次前往中国云南,带回各种奇花异草,种植在他们的城堡之中。

戏说论文 篇7

每周一期的现场直播节目《以戏说法》, 邀请专业律师走进直播间, 就传统经典的戏曲剧目来分析剧中人物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如《铡美案》中的陈世美身犯几宗罪, 《七品芝麻官》如何打黑除恶, 《打金枝》中的家庭暴力, 《清风亭上》对收养、遗弃如何量刑, 《大登殿》中蕴涵的政治和谐、家庭和谐等等, 引古喻今, 分析古代的律令与现代的法律有何区别。戏曲里的唱段与念白穿插其中, 使得节目形式更加丰富、有趣和耐听, 而听众则可以通过热线、短信和微博参与到节目中来。

《以戏说法》节目可以说是广播法治节目的一个大胆创新,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专业性。法律本身专业性就较强, 《以戏说法》节目虽以文艺的形式来解读法律, 但并没有只注重它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而忽视其普法节目的专业性。所以, 节目中邀请高级律师及国家司法人员走进直播间, 从专业的角度, 对戏曲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由古代法说到现代法, 从剧情谈到现实案例, 涉及民事、刑事、军法等等, 涉及面广, 专业性强。

通俗性。节目主持人不仅要对戏曲节目驾轻就熟, 还要对法律专业术语及法律常识有所了解才能够应付自如, 将嘉宾脱口而出的法律条文用简单直白的语言“翻译”给听众, 深入浅出, 让节目浅显易懂, 真正能够在戏曲与法律之间、专家与听众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贴近性。《以戏说法》顾名思义, 就是分析传统戏曲剧目中所包含的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 起到在人民群众中普法的作用。河南是人口大省, 也是戏曲大省, 豫剧、曲剧、越调三大剧种以及道情、二夹弦等稀有剧种数不胜数, 大多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突出地域特色, 该栏目所播出内容多以河南戏曲剧目为主, 其他兄弟剧种为辅, 贴近当地听众戏迷的收听习惯。

实用性。历朝历代都有自己的刑罚和律令, 《以戏说法》用传统戏剧里的人物为例, 借古喻今, 寻找其中的共性, 更贴近于时代和生活, 提高节目所传递的法律信息的实用性, 倡导人们学会用法律解决问题, 同时也教给人们更多的社会规则, 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法理和情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趣味性。《以戏说法》节目中既不是大段大段地播放戏曲唱段, 也没有滔滔不绝地讲述法律条文, 而是在戏曲与法律中间找到一种平衡, 两者相得益彰。如《铡美案》中陈世美身犯几宗罪。包拯的黑头唱腔首先灌入耳朵:“驸马不必巧言讲, 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 状告当朝驸马郎, 欺君王, 藐皇上, 悔婚男儿招东床, 杀妻灭子良心丧, 逼死韩琪在庙堂。”包公慷慨激昂地历数了陈世美的数条罪状, 平仄押韵的唱腔顿时就拉近了节目与听众的距离。随后, 律师再来分析案情以及现今法律与当时法律的区别, 这种对照和比较更能加深对重婚、杀人等法律制度的印象和理解, 使得内容更为丰富, 可听性更强。

互动性。广播, 这种传统的声音媒介比起其他媒体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那就是互动性, 《以戏说法》开通听众热线, 一方面主持人和嘉宾及时向听众传递信息, 另一方面听众也向主持人和嘉宾反馈自己的接受情况及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节目也运用短信、论坛和微博等新的交流互动方式, 如139****4583的听众发短信说“以前作为听众和戏迷就是单纯看戏听戏, 从来不会跟法律联系在一起。听了这个节目, 才知道剧目中还有这么多的法律问题”;听众通过论坛发帖、跟帖, 讨论“《三哭殿》中的秦英到底该不该杀”等诸多戏曲中的法律问题, 使节目得以广泛的延伸和扩展;《以戏说法》还紧跟潮流, 织起了“围脖”, 利用微博平台及时、快速、有效地传递大众想要了解的节目需求、法律信息和接受状况。这种多方位的互动, 其实是《以戏说法》节目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延续, 不再是单一方向的传递, 而是有反馈的接受, 使得主持人与嘉宾更有目的地去准备剧目和宣传法律。

广播是一种传统媒介, 新媒介的兴起无疑使广播媒体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但传统并不等于落后, 广播媒体以它独特的优势仍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广播中的法治节目也是众多广播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而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文娱广播《以戏说法》节目立足于本土文化, 立足于传统艺术, 让严肃的法律与传统经典的戏曲结合, 内容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引导全民学法、知法、用法、守法, 专业的定位、独特的视角, 利用大众媒介开展法治宣传, 是对普法教育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春沐:《中国戏曲:声音在耳情形在目》, 《大地》, 2006 (22) 。

[2].徐畅:《广播媒体有声语言形象与受众听觉心理探析》, 《青海社会科学》, 2007 (2) 。

戏说论文 篇8

关键词:戏说,谩骂,法规

望眼校园, 丑化老师、戏说谩骂的新闻几乎天天上演, 班主任一脸严肃庄重的表情, 总是被学生搞怪戏说的语言弄得难堪之极;任课老师按部就班地上课却被学生“灭绝师太”之类的语句气得浑身发抖;学生中的“调皮大王”使出浑身解数调侃, 誓与老师争夺课堂眼球……我们不禁要问一声, 究竟怎么解读这种现象呢?

一、显微镜:关于“戏说谩骂”的现状

拿起报纸, 师生冲突、家校纠纷新闻屡见不鲜, 闯祸后的学生一脸无辜的表情, 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指责学校教育方式、班主任的管理, 而谈到被教育者的学生责任却是仅仅用未成年的身份来掩盖, 他们的叛逆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的一切无理举动、不理性的行为都归罪于老师。

现状一:“评选最孬的老师”

不知何时, 学生特别喜欢评说最孬老师, 摘录网上话:“最孬的老师是三3班那死变态班主任朱某是也;你们不知道啊!陈二狗是最贱的啊!貌似秃头主任, 还有那个色盲的副校长教物理的;依我之见朱某最孬, 仅次的是猪某!”这哪里是评选, 分明是辱骂!

老师本该是学生感恩、敬畏的对象, 本该是学生人生发展的指路人, 可如今却被学生玩弄地团团转, 当今中学生拒接“敬畏”、缺乏“感恩”、投入“戏说”的现象在泛滥。

现状二:没牙的艳艳

“快进教室!没牙的艳艳来啦!”学生刁某在走廊里大声喊到, 没牙的艳艳就是刁某的班主任, 刁某平时经常违纪夜不归宿去上网, 班主任一直是重点关注他, 于是刁某“怀恨在心”, 在班级里张贴小字报, 谩骂周某为“没牙的艳艳”, 当其父母了解此事后, 其父对自家小孩“戏说谩骂”老师举动很不以为然, 反而指责周某教育方式不当!

家长对自己小孩宠爱是父母给小孩最可怕的礼物, 小孩的头脑接受的不是尊重, 而是漠视, 不是付出, 而是获得。无论老师还是家长在教育学生问题上真正欠缺的不是方法, 是状态, 是教育状态!

二、透视镜:关于“戏说谩骂”的反思

如今的课改口号轰轰烈烈, 考试训练扎扎实实, 学校评价老师仍然看学生成绩, 领导评价班主任工作主要看学生达本科线数量, 这样逼着班主任眼光盯在分数上, 残酷的评价方式的确出现了一些优生、名师, 但同时也制造了令人伤心的“戏说谩骂”的教育故事,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高中的班主任, 试图通过记述自身的经历与体会, 对这一现象作一些浅薄的分析。

1.社会环境为“戏说”循循善诱

案例一:一毕业的学生在网上写到:小店是是我们这些烟民的天堂啊, 一到晚自习很多人在小店, 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像着火一样。呵呵, 二中墙头再高, 我就跟飞一样地就过去了, 二中的地点太不好了, 离学校不远就是网吧、游戏厅一条街啊。赤裸裸的诱惑啊!

很明显, 在娱乐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 受其影响是必然的, 我们无力去改变这个享乐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学生抵挡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 还有什么样班主任的话能够听进去呢?

2.影视网络对“戏说”推波助澜案例二:小小争随笔之二中老师

有个叫小小争随笔网名在学校贴吧中留下了一段请假的对话记录, “我回家验兵”歪头说, “验什么兵啊, 那全是家里没钱, 县里下的任务”“我们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 心里时刻牵挂着党和国家人民, 现在哪家没钱, 也像你们老师的, 一月才那么点钱……”“乖乖, 你可啊!”“废话, 我本来就可啊, 你才知道啊”“你这学生敢顶撞老师, 开除你”“怕不怕你哦, 你就是一老师, 鼻子插大葱, 装象啊, 你要装也就能装猪……”

电影《逃学威龙》丑化了老师, 将老师描述成欺软怕硬、不学无术的形象, 塑造了打架无敌、泡妞无边、高超作弊等种种“英雄学生”, 课余时间经常被现在学生所津津乐道, 于是乎上述场景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

三、望远镜:关于“戏说谩骂”的解决

其实, 上述的学校教育中的“戏说谩骂”都是所谓的“后进生”造成的, 解决戏说谩骂的现状, 就是解决对后进生的转化, 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注重攻心为上, 善于学会与学生交流, 在实践中, 班主任转化后进生要注意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要善于原谅犯错学生, 不要揪住犯错不放。

我们都这样的体会, 当学生犯一次错误, 批评一次会有些效果, 可当对同一个学生同一错误频繁地批评, 批评次数越多, 效果越差, 这是边际效应递减。那么, 如何有效防止重复犯错呢, 实践中可让学生自己每天记录自己所做的事情, 寻找哪些是守纪, 哪些是违纪, 自己反思自我纠正。

第二, 要学会正确批评学生, 不要激化学生情绪。

老班主任都认为, 批评学生绝对不能够心慈手软, 对待违纪学生要从快从严批评, 否则会带来无穷的烦恼。或许短时间有效果的, 不过对于个别“不正常的学生”来说, 不仅不起作用, 反而有时激化学生情绪。因此, 尽量少用“如果再违纪, 绝对不饶恕你, 看我怎么剋你”等强硬的语句。

第三, 要学会宽容严格有度, 不要迷信某种手段。

学生成长中正常的要求可以降低, 但教育底线不可抛弃。事实上, 建立班主任的威信是很有必要的, 师生距离应该缩短, 但绝对不能够零距离,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 做事易冲动, 要让学生产生必要的敬畏, 在敬畏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可以宽容但绝不能够纵容学生的错误行为。

第四, 要学会调整班级座位, 不要长期不变座位。

高中由于学生分科, 分班次数比较多, 班主任接手新的班级, 都会首先了解哪些难管的学生, 都想先防止这些学生破坏力扩大, 这样做会让学生以为老师早瞄准他们, 那么在座位上是否动动脑筋, 尽量让这类学生座位叉开坐, 坐在素质较好学生环境中, 有利于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砌。”频繁的“戏说谩骂”故事, 正说明了“教育需要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来滋润学生的灵魂, 用生命的感动和人生的温情来打动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高中阶段, 他们需要我们老师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请对“戏说”大声地说不, 对“戏说”真心地忏悔, 对“谩骂”虔诚地道歉, 但愿这种“戏说、谩骂”, 教育倒退的故事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

参考文献

养生不可“戏说” 篇9

例如,某畅销养生书抛出“生吃泥鳅”的养生方法,说是将生泥鳅“去头和内脏,用清水洗干净后剁碎吃下”,可以让体质“从病歪歪变得有力量”。看后不禁令人皱起眉头:生泥鳅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如此生吃,会不会体质没增强,反而吃出病来?

依专家之言治病反致病的例子并不少见。据报载,北京市王女士聆听了某专家关于“喝煮绿豆的水能治百病”的“教诲”后,便购进大量绿豆,专门煮水喝。可没想到,践行一个多月后,腰却痛得受不了。

这些年来,游走在历史和艺术之间的“戏说”,娱乐了许多人的“眼球”。如今这些“养生专家”在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中,到底有无深入考证和践行,难道也是在“戏说”?

“不要喝酸奶,里面的增稠剂会让血管堵塞!”专家一言,引起诸多“恐慌”。但若问此说有何科学依据?其无言以对。某专著说“海虾最补肾”,另专著又说“黑豆最补肾”;此方说大蒜“能治很多医院治不了的病”,而彼方却说“大蒜是惰性食物,会让我们经常生病”。孰是孰非?读者一脸茫然!

“戏说”历史,引起了学界的争论,但对老百姓而言,只是个“娱乐”。但如是“戏说”养生,我们不禁要问,“专家”用意为哪般?难道也将公众的健康当“娱乐”,为了“吸引眼球”刻意用“反传统”来“一鸣惊人”?不然,为何在科学认定“吃早餐有利于健康”之际,仍然有专家无来由的“剑走偏锋”,称“勉强吃早餐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还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痢疾、呕吐等”。只是可怜了那些追随“专家”的“弄潮儿”,把养生看成“快速工程”, 醉心于各方专家言论间,希望能找到“立竿见影”的养生法。结果是钱没少花,却离养生甚远,拿自己的健康当“游戏”。

【戏说论文】推荐阅读:

戏说网络语06-13

戏说养生课稿09-13

「戏说班主任之道」地利篇09-09

上一篇:情感人文精神下一篇:当代中国画的文化生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