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2024-08-29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共11篇)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1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云计算在移动平台的应用引发了一场变革。在移动领域的云计算(移动云计算)是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移动终端的存储和数据处理等问题,帮助用户摆脱硬件设备、存储设备、应用程序等条件的限制,实现将移动终端应用的“计算”从终端转移到服务器端,从而弱化了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处理要求[1]。Openmobster是一个开源的集成了手机应用的云服务平台,具有开发手机同步应用、开发推送应用、开发离线手机应用、应用开发框架、移动云服务的服务器端开发框架和管理控制台等特征。其目的是让应用开发人员省掉开发底层同步及消息通知中间件的工作,只需将注意力集中于更好地实现业务需求上。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在系统中Android手机利用周围的无线网络资源,与云端服务器自发交互,如远程下发通知、远程设置密码、远程GPS定位、远程数据同步等操作。通过该系统使云计算真正“落地”,实实在在地为手机提供服务。

1 Openmobster平台的概述

1.1 Openmobster对应用的支持

(1)数据同步

无需任何特定的设备间的同步程序,即可支持云端和终端间数据的自动同步。允许应用工作于在线或离线模式,一旦检测到终端数据状态变更,立即发起对云端的自动数据同步。

(2)实时推送通知消息

云端的状态变更可以通过实时消息推送通知到终端,该推送机制使用基于网络Socket的方式,而不是发送短消息或电邮的方式。

(3)移动远程调用(Mobile RPC)

提供了一种访问云端服务的方式,无需复杂的网络底层编码(http编码)即可通过RPC API接口进行调用。

(4)管理控制台

提供了一个管理控制台用于对云端服务器进行管理(含安全认证、账号设置等)。

1.2 Openmobster平台的架构

(1)网络拓扑结构

Openmobster平台的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2]。

(2)终端软件堆栈结构

Openmobster平台的终端软件堆栈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同步模块:自动将所有本地状态变更与云端数据保持同步。

推送模块:管理来自云端服务器的状态更新通知,从而改善了用户体验,使其不必主动查询新的通知。

离线应用模块:用于Sync模块和Push模块之间的管理协调,用户可不必关注任何实际同步流程的细节,也不必关注如何处理收到的推送通知消息。

远程调用:支持从终端到云端Mobile Service Bean的同步远程调用。

网络连接:管理云端服务器建立的网络连接,管理接收来自服务器通知的通信频道。

Inter-App总线:提供了安装在设备上的Apps/Moblets底层通信协调。

(3)云端软件堆栈结构

云端软件堆栈结构主要包含以下模块:

(1)同步模块:同步设备侧数据状态变化到后端服务,这里使用了数据频道的概念。

(2)推送模块:监视数据频道的更新,一旦发现数据有更新,将发送基于Comet的通知到终端。

(3)安全模块:提供了身份验证和鉴权,以确保连接至服务器的终端得到许可。

(4)Secure Socket-Based Data Service:这是一个高性能的基于Java NIO的Socket服务器。

(5)Mobile RPC:服务器端的RPC框架。

(6)Management Console:管理控制台。

2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将Openmobster的Jboss服务器部署在一台PC上,负责提供底层服务并与用户的Android手机进行通信。将Openmobster平台的客户端Cloud Manager安装在手机上,提供管理界面,如用户登录、设备激活、推送通知、数据同步、查看网络连接状态等。可见这是一个C/S架构的系统,其中PC作为服务器,Android手机作为客户端。

在该系统中,PC首先连接到网络并获取IP地址,然后将Openmobster的服务器根据此IP地址部署在PC上。Android手机通过打开Wi Fi连接到此网络,根据部署服务器的IP地址登录并激活手机客户端。用户便可以通过自己设计的网页界面下发控制命令到手机终端,JSP模块获取并封装这些命令字段后下发给云服务器端。Cloud Server模块根据Openmobster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接口和通道,将这些命令最终下发给手机终端并执行相应的操作。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

(1)Jboss服务器:Openmobster的服务器均采用Jboss来搭建服务器。

(2)JSP代码:网页界面下发的命令字段通过JSP代码封装并下发至云服务器端的工程。

(3)网页:由于Openmobster只有控制台没有自己的网站,操作起来极其不便。因此在本文中设计了一个网页界面,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4)HSQLDB数据库:建立一个数据库,方便用户数据的存储和读取。

(5)Hibernate:建立与数据库的映射关系,方便用户查看所需要的数据。

(6)Openmobster:为手机云应用的开发提供基本的支持。

(7)Android:手机终端应用开发。

(8)Cloud Manager:安装在手机上的客户端。

3 系统的具体实现

3.1 搭建开发环境

(1)云服务器端

由于Openmobster平台运行于Jboss服务器上,所以先搭建Jboss服务器,下载Jboss软件并进行相关配置使得Jboss主页能够访问。然后对所使用的数据库预先进行配置,并将数据库中的Openmobster目录拷入server下。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打开Windows控制台,进入到$JBOSSbin目录下,运行:

Run-c openmobster-b“IP address”以启动JBoss服务器。

然后在浏览器中运行http://{IP address}:{port}/o确认服务器已正常启动。

使用管理控制台,进入$Openmobstercloud Consolebin目录下,运行以下脚本:openmobster.sh或openmobster.bat启动控制台。

如果是第一次运行,使用如下命令配置root账号:

然后以root账户登录:

最后配置其他普通用户账号:

(2)手机终端:

手机终端也需要安装相应的Openmobster的服务模块,该服务模块需要开机自启动。

将Cloud Manager app模块安装到手机,然后启动该应用,选择“Activate”菜单,按提示逐步输入云端服务器IP地址,用户注册帐号及密码等实现登录。

3.2 云服务器端的开发

(1)实现一个Mobile Bean类型,并添加get XXX()、set XXX()方法。Mobile Bean封装了用于和服务器端同步的域级信息。通过服务器上的频道传播到手机终端。

(2)实现一个Channel类型,需要首先实现CRUD(Create,Read,Update,Delete)接口来暴露后端数据。Create用于创建一个Mobile Bean的新实例,当设备侧检查到一个新的实例并同步回云端,返回单独的id值。Read用于返回对应id完整加载的Mobile Bean。另外还有一个read All()方法用于返回所有相关的Mobile Bean。

(3)实现bootup()方法,该方法用于返回使程序正常启动所需的足够信息(beans),一般在频道第一次启动时调用。

实现scan For New方法,该方法用于检查频道所连接的后端是否已经创建了一个新的Mobile Bean,基于此,将返回新的bean的id或null。如果这些新的bean可用,信息将被自动同步并通知给用户。

(4)声明相关的Mobile Service Bean,实现其invoke方法:

(5)在openmobster-config.xml中注册该频道。

3.3 Android手机终端的开发

(1)编写Home Screen。Home Screen组件代表了Android app启动时的屏幕主界面。其post Render()方法的实现如下:。

3.4 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

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1)用户通过浏览器打开自己设计的网页,选取需要下发的控制命令,然后输入已经在服务器上配置好的账号和密码,点击“确定”后调用JSP代码:

(2)JSP执行过程为将网页请求request封装的各功能选项字段取出并封装。

(3)Cloud Server中定义的Demo Channel会定期调用scan For New并对上面的字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有新数据,即通过read()接口取出该数据,将其封装到Demo Bean对象中,并通过Open Mobster下发推送通知到终端。

(4)终端的后台服务Service同样建立了对应云端Demo Channel的接口,一旦收到频道的下发通知,即通过发送Intent的方式启动一个Activity,在启动过程中可以通过Mobile Bean.read(channel Uri,user Name)接口读出对应账号名和通道下发Mobile Bean,通过Mobile Bean.get Value接口获得下发通知中的各功能命令字段。

(5)通过对上述各命令字段的含义解析,获取字段的值,并进入等待队列。如果手机上的客户端已经被用户登录并激活,将调用Android平台提供的各个功能接口,完成下发的控制命令操作[3]。

(6)如果下发的命令字段中要求将手机中的数据上传到服务器时,通过类似下发的逆过程,相应地建立上传的通道,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侧。如果用户有需要,还可以将这些数据展示在网页界面上。

4 实现结果

系统采用了C/S模式的架构进行实现,服务器与客户端通过Socket进行网络通信。在PC端Openmobster的实现中,采用了基于HTTP长连接的“服务器推送”技术,通过长连接,服务器随时发送Push通知;服务器采用移动App框架结构,手机的客户端做成一个可开机自启动的apk,该手机只要接入网络而且被激活,会在后台一直运行等待用户发送命令。该系统可实现远程追踪、远程擦除、远程锁定、远程同步、远程推送、远程过程调用等功能[4],实现环境为Eclipse。Android手机端的激活与远程下发和锁定过程如图5所示。

经过在Android高通平台手机上反复测试,手机连接Server的时间小于3 s,远端Server对手机控制命令的响应时间小于5 s,基本完成了云服务器对智能手机终端的访问和控制功能。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发现Openmobster平台设计的数据同步算法还不完善,如在本地进行的新增、修改、删除记录的操作时,如果没来得及同步到服务器侧,会因为重新同步数据操作而丢失,造成用户使用不便,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和探讨。

摘要:提出了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基于Openmobster开源手机云计算平台。介绍了整个系统结构框架,详细分析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通过应用实例在设备上进行了测试,实现了云服务器端对Android智能手机终端的访问和远程控制。

关键词:云计算,Openmobster,Android,远程控制

参考文献

[1]王鹏,董静宜.一种云计算架构的实现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31(1):11-13.

[2]ABI Research.Mobile cloud applications[EB/OL].(2010-03-09)[2011-02-20].http://www.abiresearch.com/research/1003385-Mobile+Cloud+Applications.

[3]杨文志.Google Android程序设计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韩超,梁泉.Android系统原理及开发要点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2

主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主要面向乡镇、建制村终端站点,辅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主要面向县级以上党校。主前端播出平台与辅前端播出平台分别按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计划,播出相应的教学内容。

主前端播出平台依托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已有技术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通过亚太6号卫星播出。卫星数字专用频道于2004年1月1日开通,主要播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IP数据广播节目,节目形式有流媒体、课件和信息三类。

主前端播出平台的主要功能有:

(1)支持基于DVB方式的数据信息播出。

(2)符合电视播出标准,使用开路方式播出。

(3)播出信号覆盖到乡镇、村。

(4)管理播出节目资源。

(5)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数据传输。

(6)保证数据传输流的安全。

辅前端播出平台基于中央党校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技术设备,通过鑫诺1号卫星播出。

辅前端播出平台的主要功能有:

(l)播出信号覆盖到县级以上党校。

(2)管理播出节目资源。

(3)基于党校专网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数据交换。

(4)与主前端播出平台共同使用中心资源库。

(5)保证数据传输流的安全。

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借鉴前端播出平台的功能设计,建设省级前端播出平台。

终端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终端站点是接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当地终端站点的建设条件,选择不同的配臵,建在农村中小学或乡镇党校、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党员活动室。终端站点应一站多用,努力使站点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传授点和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终端站点的主要功能有:

(1)接收、播放、存储和回放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传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

(2)支持互联网接入。

(3)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易用。

(4)具有良好的系统恢复功能。

(5)支持多种设备配臵,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如何做好终端站点的管理和使用?

加强对终端站点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是顺利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保证。在终端站点管理方面:(1)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承担起管理责任,建立并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和管理。要选好配强站点管理员,每个站点至少配备一名专兼职管理人员,实行专人负责,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2)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卫生保洁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等,加强站点标准化建设和管理。(3)要制定操作规程,严格操作程序。管理员通过卫星接收或其他方式进入互联网接收远程教育资源时应当符合相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完整地接收、下载和整理远程教育资源,合理存放,并做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下载的记录日志和使用登记;要按时备份设备的重要软件系统或数据;提醒使用人员规范操作计算机;对站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检修,保证正常运行。(4)要建立设备档案,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要明确以各级财政资金、党费购臵的设备设施,属于国有资产,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对站点设备统一登记、建档,乡镇、村党组织要落实管

理责任,规范使用,规定不得挪用、外借、抵押或变卖有关设备。

在终端站点使用方面,要注重综合利用,充分发挥作用。要利用终端站点组织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同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开放,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积极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个性化、经常性学习,鼓励和支持有关部门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支农惠农服务,鼓励和支持农村其他组织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开展各项业务工作和主题活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经济组织运用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信息交流,实现终端站点资源共享,做到一站多能、一点多用。

电信终端对网络的要求及各种问题的汇总

1、电信模式对网络有哪些要求?

选用电信宽带网络模式的地区,终端站点到直接提供节目服务平台的网络线路应支持大于1.5Mbit/s的传输速率。符合吞吐量、差错率、抖动、延时等具体技术指标要满足传输视频图像的要求,接收站点宽带接入线路应采用双绞铜线或数据传输能力高于铜线的介人户。

2、电信终端站点打开机顶盒电源时,电源指示灯亮如何处理?

检查机顶盒的电源线是否连接好,如果连接没有问题,并且确定通上了电,可能为机顶盒硬件损坏,需要更换新的机顶盒。

3、电信终端站点电视机没有图像输出如何处理?在播放节目过程中,出现画面不流畅声音不连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电视机没有图像输出时,先检查机顶盒的视音频输出线是否与电视机的视音频输入口连接好,是否把电视切换到了AV频道上。出现画面不流畅、声音不连贯的现象,可能是同时使用人员过多,使网络拥塞、带宽不足造成数据传输速率下降,无法正常传输节目。终端站点正常播放节目要求带宽应在1.5M以上。

4、电信终端站点连接服务器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电信终端站点连接服务器失败有多种原因,表现为不同的故障现象。主要有以下情况:

(1)机顶盒上联口连接错误,机顶盒上联网线未接人WAN口。

(2)ADSL MODE不上线,LINK(WAN等)灯一直闪烁。可能为机顶盒LAN交换机/光收发器网口的协商出现了问题。

(3)ADSL MODEM死机。ADSL MODEM的上行带宽只有几百Kbit/s,上行数据过大超过ADSL上行传输能力时,数据包将装ADSL MODEM的缓存,如果数据量继续增大,缓存溢出,造成ADSL MODEM“休眠”现象,造成网络中断,导致机顶盒

播放出现错误提示。

(4)机顶盒连接不到DHCP服务器。

(5)提示“正在与PPPOE服务器建立连接”,但机顶盒连接不到PPPOE服务器。

(6)提示“用户名密码错误”,机顶盒的,账号密码不正确。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3

关键词 Android GPS定位 HTTP协议 远程监控

1 引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手机越来越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通讯工具,一旦不在身边,我们很可能就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给我们的生活造成麻烦。本终端应用是一款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的,以远程控制和获取手机数据为主,用户体验良好的软件。让你能无时无刻监控你手机的状态,并能控制手机获取重要信息并返回给用户,主要具有远程获取手机未读短信、未接电话的功能,GPS定位功能和手机的远程图像监控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介绍GPS定位和远程图像监控功能。

2 终端应用架构及运行流程

Android系统架构分为四层:应用层,应用框架层,系统运行库,Linux kernal内核层。本远程终端应用是基于C/S服务架构开发,主要应用于远程获取手机信息和控制手机完成指定工作,客户端即为android手机,服务器即为网络服务器。我们借鉴android技术的软件开发架构,将软件的具体实现分为四层:表现层、业务层、访问层、数据层,如图1所示。

其中,表现层主要承载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界面,业务层主要承载各个功能模块,包括客户端的“远程指令解析”、“远程获取GPS”、“远程拍照”、“图像数据上传”及服务器端的 “数据接收和显示”。访问层主要承载各个功能模块接口函数的调用,以及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请求响应的处理。数据层主要承载的是客户端对SQlite数据库的创建及管理,服务器端对MySQL数据库的创建、插入、修改等管理。

本终端的功能模块运行的基本流程图见图2。

3 客户端功能模块结构

3.1 指令短信解析

指令短信都是以pdu编码格式发送,本终端截获之后,首先需要解码分析短信内容,截获短信之后开启一个线程去处理截获的短信内容,此线程以下称为内容处理线程。远程监控终端指的令短信固定格式为“指令/需求”,内容处理线程会将它以“/”来分割短信内容,若指令内容与“设置”中的指令一致,则根据“需求”开启相应线程。 “需求”有以下2种,“addr”将手机的GPS定位信息发送至手机,“shot”手机摄像并上传至服务器。

3.2 远程GPS定位

当指令短信解析后,指令匹配,其中的type匹配为addr,则使用使用LocationManager接口方法获取经纬度GPS信息。反查地理位置接口的方法和地址为:

((LocationManager)getSystemService.getLastKnownLocation(bestprovider);

URL url = new URL("http://maps. google.cn/maps/geo?key=abcdefg&q="+ lat + "," + lng);

若获取信息不为空,则将经纬度信息在bundle类中保存,通过查询Google地图位置反查接口,反查到用户的位置信息,再添加到短信中,并从bundle类中取出目的电话号码,整合信息后发出位置短信到目的手机。

3.3 远程图像监控

解析指令短信,若type为shot,则执行拍摄功能。首先,调用Android中的Environment.getExternalStorageState()方法检测环境是否满足照相机开启要求,满足后,开启照相机,设置参数、格式、分辨率,然后使用takepicture()方法获取JPEG格式的照片,并存储到SDcard中,然后关闭照相机。

拍摄完毕后,终端将图像信息存放到JSON数据集的对应序列中,再把数据集放到数据集链表picture_list中,然后从数据库中取出服务器地址,运用了Http协议连接服务器,定义服务器对应的处理servlet,并使用HttpPost定义发送请求,将数据集链表添加到请求中,发送服务器,再将服务器返回值对应的提示信息发送至目的手机。

远程拍摄后请求服务器响应流程如图3所示:

4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结构

服务器端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表示层,业务层,数据层,如图4所示。表示层主要为JSP接口设计;业务层主要是servlet接收客户端通过Http协议发送的数据,并将图像文件存储到服务器的指定位置;数据层主要连接数据库,插入、删除数据。

服务器tomcat开启,当服务器响应客户端上传数据的请求后,服务器随即请求连接数据库,接收数据并判断type,若为指令需求是“addr”或“shot”,就调用SQL语句插入到数据库的相应表中,最后通过JSP的方法调用数据库的数据并将其显示在web网页中。

5 测试结果及分析

本远程终端监控系统经过在Android模拟器中可以稳定实现所有功能,在真机中有关服务器的功能也已全部通过测试,整体表现稳定可靠。

远程获取GPS地理位置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在图5中可以看到,第一组信息“手机Me”向装有远程监控软件的Android“手机test1”发送指令短信”520/addr”,解析指令”520”为指令标志,用于区别指令短信和普通短信;”addr”为指令的关键字,用于指示程序进入远程GPS定位的线程工作,最后“手机test1”查询到GPS的信息后再返回给“手机Me”。

第二组信息中,“手机Me”向装有远程监控软件的Android“手机test1”发送指令短信”520/shot”,同样”shot”为指令的关键字,用于指示程序进入远程远程图像监控的线程工作,将图像上传到web网页中供用户查看,并向“手机Me”回送“picture send to serve success!”的标志信息。

远程图像监控的测试结果如上图6所示,图为模拟器的模拟拍摄出的监控图像,并在上传Web网页中供用户实时监控。

6 总结与展望

基于android系统的远程监控终端应用的功能适合任意人群,而远程获取GPS定位信息和远程监控对于android系统手机核心用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对于不同层次的用户,远程获取GPS定位信息营造浪漫需求,远程监控和图片上传社区分享让用户感受时尚分享欢愉;远程获取GPS定位信息带给你家人安全和放心,远程监控让用户轻松出行再无后顾之忧。

目前,Android手机软件市场上远程的应用软件大多功能单一,而色彩绚丽美观时尚的软件或游戏又十分耗电。本远程监控终端应用具有新颖强大的功能和后台运行的低功耗等特点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手机软件中存在的不足,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 考 文 献

[1] 靳岩,姚尚朗.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战.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59—61.

[2] 余志龙. 陈昱勋. 郑名杰. Google Android SDK开发范例大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张利国. 龚海平. 王植萌. Android移动开发入门与进阶.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4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如果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对个人电脑进行控制和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必将能给用户带来更加优异的应用体验。针对以上现状,本文选择了比较流行的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设计一个交互系统,实现了通过安卓智能终端对个人电脑的远程控制。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的总体架构可以分为三个组件模块,如图1所示,包括通信组件模块、服务端组件模块和客户端组件模块。通信组件模块的功能是实现通信双方的数据通信。服务端组件模块是运行在电脑上的应用程序。其主要功能是根据相关的服务请求执行并实现相关服务。客户端组件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将用户服务请求翻译 , 后发送给服务器。客组件可以视为户端组件模块实际上是运行在安卓智能终端的应用程序,由于Android软件中的UI界面一般由XML文件定义 , 其控制一般是用Activity来完成。所以基本上Android中的用户界面和控制是一体的。故客户端模块可以分为三个组件。

总体设计思路是,指定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与用户的Android终端进行通信。Android终端作为远程控制端,通过无线网络对目标计算机进行操作并同时获取桌面图像,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

2系统具体设计与实现

2.1通信组件模块

本系统的通信组件模块起到桥梁的作用,承载Android终端与受控电脑之间的信息交互任务。通讯模块采用的通讯方式是TCP/IP协议,通过Socket编程实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的通信。

2.2服务端设计

服务器端软件运行后,首先进行登录认证,通过后系统会提示用户输入监听端口号,用户账号及密码。然后,开启服务功能实现模块组件和网络通信模块组件。通信模块开始后会等待客户端的连接。服务器响应方面,本系统选择的编程语言都是Java语言,Java的awt.* 包下的Robot类已经封装好了鼠标键盘的操基本操作。

2.3客户端设计

My Android Activity是客户端 程序启动的第一个窗口视图,首先进行是否第一次登录的验证,若用户是第一次登录,进行初始化 操作。My Android Login Activity加载登录参数信息。加载参数信息后,需要登陆 就进入登 录界面进 行密码确认,否则就直 接跳主功 能选择模 块My Android Menu Activity。进入主功能选择模块后选择进入软件设计界面与进入电脑控制界面。

在测试环 境中,客户端使 用基于Android4.4版本的Meizu MX3手机,服务端为安 装Windows7旗舰版的 联想Y460A-ITH机器。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服务器,并通过IP身份验证,获得服务器的控制,实现对鼠标,键盘控制完成程序运行、文件传输等动作,如图2。

3结语

远程教育示范终端站点申报材料 篇5

站点申报材料

油槐街道机关支部现有党员33人,机关全体干部47人。机关站点设在财政所会议室内,面积27平米,最多可容纳30余人观看学习,油槐街道机关站点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开展,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让党员干部受教育,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主线,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硬件设施,突出学用结合,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在街道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效提升了街道机关党员干部不断坚持政治理论及业务能力学习的积极性。

一、以提升优化资源,夯实基础条件为抓手

自远程教育终端投入使用之日起,油槐机关站点就以提升机关站点运行基础设施条件为着手点,不断整合优化街道机关各类资源,大力加强远程教育站点的硬件设施建设,有效夯实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开展的基础。

1、抓硬件资源的整合优化。我们立足自身资源条件,充分利用现有办公场所,将机关播放站点与防汛指挥中心进行整合,保证了站点正常运转所需的场所和配套桌椅,配备了干粉灭火器、闭路监视器、空调等配套设施,做到了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雷的“五防”要求,积极筹措资金,配备了全新的电视机、投影仪、电脑、音响等基础电教设备,1使远程教育场所设施得到有效优化提升。

2、抓人力资源的夯实强化。针对机关站点的工作开展需求,由街道办事处党政办负责机关站点的运作,安排专人对远教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实行“AB岗”制,保证机关站点能够按时按量开展学用工作,包括对远程节目接收播放、站点设施管理建设、组织准备各类学用活动、学习记录资料档案整理和教学信息收集反馈等,以确保站点学用工作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

二、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学习制度为保障

搞好远程教育学用工作,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只有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这项工作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为此,油槐街道机关站点不断总结工作开展经验,多方面入手,完善日常学习制度,优化远程教育的学用工作环境。

1、加强远教组织领导。街道党工委及机关党支部对远程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把做好远程教育学用工作作为开展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成立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明确机关站点由党政办做好日常学用维护工作,为远程教育学用工作的开展推进奠定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

2、加大远教舆论支持。我们结合机关工作实际,把远教学用工作作为提高机关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政治素质的学习阵地、强化机关工作人员业务工作能力的充电平台、拓展基层干部社科知识广度的信息渠道。加大对学用工

作开展的宣传力度,在日常工作中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升强化自身,为远教工作的全面开展营造上下齐心、众志成城的良好氛围。

3、健全学用工作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能够有效保障学用工作开展,在学用工作“五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健全细化了工作制度及方法,促使远教学用工作不断规范化,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更为详细的学习考勤制度。在教学组织上,坚持落实学习收看、信息反馈、学习情况记录等制度。

三、以调动干部参与,保证学用效果为重心

如何调动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学用活动,保证学用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果,是机关站点做好学用工作的核心问题,我们坚持学用结合,围绕机关党员干部是学用工作的主体的特点制定计划,结合时事热点及上级政策导向,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时代主题宣传为主要内容,抓好政策学习贯彻落实工作,致力提高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和学用工作的实效。

1、结合日常基础工作,调动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性。让更多的党员干部愿意参与,是学用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实效的基本前提。在日常学用工作开展中,我们把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参与的积极性作为重心,努力将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深化学用工作开展方式,将学用工作与党性学习、普法工作等日常活动相结合,促使各业务科室有意愿利用远教设备开展工作,从而有效调动了机关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扩大了远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了远教站点在日常学用工作

和个性化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2、依托热点时事政策,增强学用工作开展针对性。远程教育要取得效果,必须在学用内容上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努力使机关党员干部感兴趣、用得着。为此,我们始终坚持结合各阶段中心工作及党员干部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播放。如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学习;结合反“四风”转作风工作的开展,组织学习廉洁从政教育学习;结合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开展,组织收看纪录片《习仲勋》,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丰富学习使用形式,保证学用工作有效性。丰富灵活学用开展形式,能够有效保证学用效果。在努力开展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摸索学用工作开展的新形式,利用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拓展站点学用工作开展形式,组织利用远教设备开展业余时间活动呢,以实现远教成效的最大化。

水星家纺:控制终端的秘密 篇6

水星家纺是床上用品行业中,屈指可数实施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的企业。这家公司正在利用该平台步步为营,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先者。

“在床上用品这个新兴的行业中,谁控制了终端市场,谁就能获得最终胜利。”水星家纺副总经理周忠说,水星家纺要把所有店面纳入到信息化平台中,加快终端销售的速度,争取一两年上市。

注重渠道建设

水星家纺位于行业的第一梯队。这个阵营中有罗莱家纺、富安娜家纺等上市公司。水星家纺不急于上市,原因是它不把当前赚更多的钱作为目标,而是想做一家稳健、持续发展的企业。

家纺行业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从传统纺织行业分化而来,是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新兴行业,国民消费水平的升级直接驱动着家纺行业的发展。从行业特性来说,家纺企业接近服装、鞋类企业,要求网点铺设面广、快速销售、掌控终端;但又不像服装企业,产品品类、规格相对较少,对季节敏感度、存货风险等要求相对较低。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这是上海水星控股集团、上海水星家用纺织品公司董事长李裕杰对水星家纺的“寄语”,从中,也可看出水星家纺的市场定位。

2000年,上海水星成立;2004年,水星引入品牌战略,请明星代言,从此跨入快速发展期。如今水星家纺拥有全国近2000家门店,成为行业内拥有最大渠道规模的企业。

“这些年,公司每年都以超过40%以上的速度成长。原来也有信息系统,但不够全面,且有局限性,比如财务和业务是孤立的,信息流不通,这就造成日常管理困难,库存、营销、采购等环节前后核对信息均存在问题。”周忠说,在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发展的时期,必然要求信息化做出调整。

水星家纺开始为信息化制定宏伟的目标,这就是借鉴服装行业,创造床上用品行业独有的分销体系。

2009年,水星家纺和鼎捷软件合作实施信息化。第一步是替换原有的系统,在总部和100多家直营店中建立管理体系,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第二步是等管理体系成熟之后,逐步推广到以总代理为核心的销售体系中;第三步将所有门店纳入到管理体系中,建立实时、快捷的信息流。

周忠如此解释水星家纺的信息化规划:“掌握终端的销售即时信息至关重要,这又反过来影响开发设计、订单生成、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等环节。”

总部是“大脑”

“今年我们计划将系统覆盖到每个店面的终端。”周忠说,水星家纺的渠道多,覆盖广,甚至延伸到国外。这些终端是公司营销的主阵地,如何了解每天的销售情况尤为重要。

水星家纺已完成内部ERP建设,正逐步升级优化,进行二次开发,涉及进销存、生产、计划、往来资金、成本核算等。“选择鼎捷易拓产品很重要的原因是适合我们的需求,便于二次开发,配置灵活。”

按照水星家纺的规划,终端已与ERP系统实现了无缝对接。门店、卖场日常的销售情况、门店之间的货物调拨、销售的不同结算方式等等都能表现在系统中。“终端POS机也是采用鼎捷软件,总部会根据门店的计划考核后做出订单,这里面包括货物种类、品种、花色、数量等等。

整个环节尤其是销售产品的批次、促销计划等均在总部的控制之下。“总部是所有终端的大脑,通过ERP控制每一家门店的销售行为。”换一句话说,水星家纺要做到“全国一盘棋”,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做到精准营销,做好品牌,而信息化是精细化控制的手段。

“水星品牌不会做低端的、经常性的促销活动,而是有计划、分区域地做促销计划。”周忠说,水星家纺不会让门店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扰乱了市场规则。

“在销售中,我们根据区域特点采用了不同的销售策略,比如南方喜欢白色、淡黄色的被子,而北方则喜欢买红色的被子。这些细节按照不同分类均纳入到系统中,但终端店面只能看到一部分的信息,目的是让店面在区域策略下有组织地销售。”周忠详细阐述对终端的控制。

未来几年,水星家纺又规划了OA、CRM、HR等系统。等这些系统全部到位,水星家纺这家床上用品企业,将再次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朝着“百年老店”的梦想前进。

企业转型思路

水星家纺要做到“全国一盘棋”,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做到精准营销,做好品牌,而信息化是精细化控制的手段。已实施软件:ERP,即将实施OA、CRM、HR。

案例分享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7

关键词:Android,智能手机,Cortex-M3,智能家居,物联网

引言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传统的家居系统成本高, 安全性差, 人们已经不再满足现在的这种同工业革命时期相差无几的生活方式了, 于是提出了改革传统的手工控制机械过程的家庭生活方式, 要求借助于物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实现“安全的、方便的、可视的、实时的”家居控制系统[1]。

1 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家居 (Smart Home) 利用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家居-系统设计方案安全防范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 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 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 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它包括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移动电话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 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 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发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本系统设计时采用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作为远程控制终端, 通过GPRS网、Wi F网、及互联网实现实时与家中的中央处理通信[2,3], 用户通过操作手机终端通过网络发送控制命令, 然后中央控制器进行相应操作, 将有效数据返回给用户。同时当家发生异常情况, 如:天然气泄漏、火灾、入室盗窃等, 则可通过安全预处理系统及时处理, 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告知用户以便及时处理, 将损失尽最大可能减小为零。

在设计本系统时, 主要是利用基于Android手机系统下编写Java应用程序, 通过各种网络 (如:GSM、Wi Fi、WLAN、Internet等) 将数据传到家中的网络设备, 再经过中央控制器 (CORTEX-M3) 进行数据处理, 将命令通过各种借口传送到不同的MCU (STC89C52RC) 单元, 以实现对家里各用电器的操作与监控, 此外可以通过各传感器模块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发送至中央控制模块进行处理, 再经网络传送到用户终端以便处理, 同时当家发生异常情况, 如:天然气泄漏、火灾、入室盗窃等, 通过监控装置, 及时了解家中状况, 同时可通过安全预处理系统及时处理, 并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告知用户以便及时处理, 将损失尽最大可能减小为零。系统总体结构如下图1。

2 系统硬件设计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其硬件部分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

(1) 控制单元:

数据处理及控制模块采用Corttex-M3和STC89C52, 可与MCS-51兼容, 系统具有大量内存存储数据, 可提供于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 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并且Corttex-M3具有大量的库函数和GPIO口, 方便编程使用。

(2) 安全报警系统:

主要由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气体检测模块等模块实时采集数据, 通过GSM模块实现告警功能。采用人体红外传感器实现入侵检测, 采用烟雾传感器实现火灾检测, 当检测到小偷入侵时或者火灾时启动声光器报警, 同时向用户手机终端通过GSM模块发送短信和电话报警。采用DS18B20实现温度检测, 采用MQ-5气体检测模块实现天然气泄漏, 检测到天然气泄漏时, 启动蜂鸣和led灯进行声光器报警, 同时自动关闭燃气阀门并且打开排风扇, 同时向用户手机终端通过GSM模块发送短信和电话报警。

(3) 手持终端:具有Android系统的手机终端。

(4) 受控部件:采用单片机控制继电器驱动大功耗电器 (白炽灯、空调、电饭煲等) , 电动燃气阀门、排风扇、灭火装置等。

(5) I n t e r n e t网络及监控单元:Corttex-M3扩展以太网芯片ENC28J600芯片实现家庭以太网控制器

3 系统的软件设计

3.1 系统软件构成

软件设计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

(1) Android手机端软件:采用Java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手机的“智能家居”应用软件。

(2) 家庭终端数据采集与分析程序:向手机终端发送信息, 或者接受网络数据, 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应操作。

(3) 安全预警及告警程序:编写各传感器驱动程序并进行实时数据判断, 产生警报信息并经GSM (SIM300) 模块发给手机。

(4) 家用设备控制执行程序:通过internet网接收代码并进行匹配, 若符合则执行相应家用设备控制操作。

3.2 系统流程图

手机发送的数据经手机网络, 再到家中家庭以太网控制器, 然后M3将数据包解包分析实现控制动作流程图如图2所示:

Android手机端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流程如图3:

基础, 针对数据的封装和重组, 在链路层之上进行了上层协议设计, 满足船舶现场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要求, 经实际运行, 效果良好, 达到了设计目标。

表2数据帧类型字段说明

参考文献

[1]薛连发.船舶监控系统嵌入式CAN通信节点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 2010, 23 (11) :15-16.

[2]王琪.船舶机舱监测报警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机电设备, 2007, (6) :32-35.

[3]甘永梅.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

武琦 (1978-) , 性别, 女 (硕士) , 工程师, 研究领域为船舶电气。

参考文献

[1]高小平.中国智能家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压电器, 2005, 4:38-39.

[2]陈刚, 付蔚, 罗志勇.基于IEEE802.15.4e的智能家居家电控制系统的实现[J].电视技术, 2012, 36 (24) :87-89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8

导弹研制过程中为考核其抗干扰性指标,需要在靶机上加装红外干扰源的投放装置,在靶机起飞后的特定时间段内,按一定的投放序列完成红外干扰弹的投放,在靶机周围形成与靶机红外辐射特征相似的红外辐射源,对导弹进行干扰[1]。

以往使用的投放装置,其投放模式基本都是比较固定的:一次性全部投放或以固定时间间隔进行投放,并且投放模式的设置都是在靶机起飞前固化在装置内,无法进行再次修改。这种比较固定的投放模式不能充分验证导弹的抗干扰性能指标,同时当靶机上天后发现投放模式设置有误或临时需更改投放模式时,无法进行再次重新加载,浪费试验机会,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导弹靶场试验的有效开展。

以DSP为控制核心的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利用无线数传电台接收来自地面站的控制指令,对接收到的无线通信数据进行解调、接收和存储,完成投放模式的设置及点火指令的响应,利用处理器的数字I/O信号完成红外干扰源的点火控制,实现靶机的投放任务。

1 硬件电路设计

1.1 系统组成结构

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由通信单元、电源单元、控制单元及执行单元4个部分组成。通信单元利用无线数传电台负责与地面站的远程通信;电源单元对靶机上的直流供电进行隔离与转换,实现投放控制终端用电的匹配;控制单元一方面接受来自地面站的指令,完成投放模式的配置,并根据指令完成对执行单元的控制,同时将终端的状态通过通信单元反馈到地面站;执行单元接收控制单元的指令,对靶机上的每一个红外干扰弹单独进行投放控制。

图1所示为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的系统组成结构图。

1.2 通信单元设计

图2所示为通信单元原理图。

通信单元主要由无线数传电台和电平转换芯片组成,完成无线数据通信功能。无线数传电台采用Max Stream公司的9Xtend-PKG-R跳频数传电台模块。该模块的主要特点是:在相同发射功率的情况下采用扩频通信方式可以传输更远的距离[2]。同时利用该模块的FHSS跳频扩频方式和AES数据加密功能,可避免其他无线系统的射频干扰。

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与地面站各使用一个同型号无线数传电台,这样控制终端和地面站之间的通信数据可以直接从数据口取出使用,不用经过特殊设置。无线数传电台使用内置RS 232总线接口与DSP处理器进行数据传输,使用MAX232AMJE芯片完成数据收发电平的转换。

1.3 控制单元设计

控制单元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处理器采用TI公司的TMS320F240,该处理器提供10位分辨率的A/D、16位精度的定时器功能、16位精度的看门狗定时器,全双工的串行接口,片内集成32 KB FLASH程序存储器[3]。在控制单元设计中,片外扩展了64 KB的程序存储器和64 KB的数据存储器。TMS320F240具备开发IPA系统的硬件条件,只需借助RS 232串行通信口,通过在FLASH自定义的段中放置加载代码,利用这段代码擦写FLASH、读取程序存储器中的代码,实现线编程[4,5]。

复位逻辑电路主要用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专用的复位逻辑芯片MAX705MJA来完成系统的可靠复位。MAX705MJA除了上电复位和掉电复位外,还有监控系统的电源和数据保护的功能。利用MAX705MJA作监控系统电源,当电源监控供电电压出现异常时,提供中断请求信号,方便系统实现异常处理;同时当系统程序跑飞或死锁时,看门狗定时器会自动复位系统,让系统重新回到正常的工作状态,程序恢复正常运行。

1.4 执行单元设计

图4所示为执行单元硬件原理图。

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的处理器收到点火指令后,通过数字I/O发出控制信号,经过CD54ACT245驱动模块,使用TLP621-4对控制信号进行光电隔离,控制继电器JRW-131MA将点火电源信号送入目标,实现执行目标的执行。由于每个执行目标都通过单独的继电器继续控制,所以可方便实现投放模式的多样性。

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接收到指令后,使用DSP内部的16位定时计数器进行计数,其控制精度可以达到毫秒级,按照要求的时间间隔产生继电器的I/O控制信号。同时使用DSP内部的A/D模块对电压进行监控。并将监控结果通过无线通信传至地面站。

2 软件设计

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软件主要完成系统的自检、投放模式数据的存储与设置、投放指令的执行、点火电压和工作电压的采集、终端工作状态的反馈等功能。图5为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软件流程图。

系统上电启动或者软、硬件复位后,软件自动读取终端上的初始设置,写入投放模式寄存器,然后进入等待指令状态,在等待指令的过程中,同时要发送中断活动状态,当接收到有效的指令后,进入指令执行子程序运行,执行之后返回给地面站。系统子程序有以下几种:

(1)接收到自检指令。自检终端,发送自检结果指令给地面站。

(2)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解析到电台发射功率,设置电台发射功率成功后发送设置成功指令给地面站。

(3)接收到点火指令。按照投放模式投放,投放完成返回投放完成指令给地面站。

(4)接收到投放模式设定。解析到投放模式数据,重新写入投放模式数据寄存器,成功更改后发送设置成功指令给地面站。

(5)接受到查询状态指令。检测终端状态,把数据发送给地面站。

在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的通信代码采用特定的数据帧编码原则,目的是尽量减小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并兼顾传输效率。该系统传输协议中的数据帧结构的第1、2个字节(包头)和最后一个字节(包尾)采用特定的起始码和结束码,如AAH,55H,B5H等,可以有效抑制误码。数据接收方可以把接收到的数据放在一个FIFO缓冲器中,当接收到有效的包头才开始一个数据帧的接收,否则,认为是干扰或误码丢弃不处理。数据帧开始接收后,根据数据长度,能正确接收数据码,才当一个有效的数据帧,否则,丢弃重新开始等待起始码。数据的传输常会出现连续置0的字节,这种零点平在传输中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而变成其他数据,因此数据帧采用余3的编码方式。对数据帧每个字节都采用奇偶校验,并计算所有的数据字节累加和、异或和,放在数据帧中供接收方校验。

3 结语

设计的机载远程投放控制终端,利用DSP的资源条件,方便实现线编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投放模式的远程加载能方便实现;对红外红外干扰源控制通路的单独控制,使得投放模式的设置更加多样性;利用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提供系统工作的可靠性。此系统使用方便、可靠,在多次的外场靶试中得到了多次应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郑建辉.靶弹弹载红外干扰技术研究与应用[J].科技传播,2012(14):102-103.

[2]吕晶晶,刘国鹏,姚金杰.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地震监控系统设计[J].传感器世界,2011(7):29-32.

[3]Texas Instruments.TMS320F28X DSP event manager (EV) reference guide [M].US:Texas Instruments,2003.

[4]曾昭健,毛韬,朱善安.串行引导加载技术在DSP网络实验系统中的应用[J].机电工程,2007(8):17-19.

[5]陶维青,任谦.通过串口通讯实现TMS320F2812的软件更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8(5):569-571.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9

电力系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与普及,高新技术也进入了平常百姓家里。本文将详细阐述一种模拟的终端用电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用户用电的通、断,并具有实时监测用户供电状况的功能,并通过485通信返回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上位机可以通过485通信对每一用户进行远程控制与监测。

1、硬件设计

1.1 系统结构

远程PC机通过485通信,下发指令到主芯片STC12C2052,主芯片根据指令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然后对继电器状态进行检测,最后通过485通信线反馈到PC机进行数据分析[1]。该设计采用5V供电,磁保持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为12V,该电压可通过直流电源提供,5V电源通过LM7805芯片转换得到。

1.2 继电器控制与状态检测

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的开、合状态平时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来保持,当继电器的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就在瞬间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状态完成后,即使有效电压消失,继电器依然保持原有状态不变。

下图为1号继电器电路图:

K1A=1,K1B=0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K1A=0,K1B=1时,1号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K2A=1,K2B=0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K2A=0,K2B=1时,2号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

K3A=1,K3B=0时,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K3A=0,K3B=1时,3号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TVS管P6KE13CA保证继电器线圈两端的电压低于13V,起到保护继电器的作用。

该模块还可以检测继电器的通、断状态。在继电器的输出端,利用交流互感器采集电流,通过电桥整流后,经分流电阻送入光耦,采集的信号经单片机处理、判定此时继电器的状态。继电器有电流通过,光耦IC1导通,CH1为高电平,单片机判定继电器为闭合状态;反之,判定为断开状态。注意:电阻R12和电解电容CP7的作用是在信号送入单片机前进行滤波。

1.3 485通信

485芯片采用ISL81487,该芯片挂载能力大,最大可连接256个分站。R3、R4、R5、R6为上下拉电阻,可以保证信号稳定传送;R21、R22为线路匹配电阻,一条线路只需要一对匹配电阻,故只在第一个板和最后一个板焊接该电阻即可;R7、R8、R9、R10为保护电阻;二极管和双向的TVS管组成传输线的保护电路,使单路电路对地电压峰值不超过6.8V,以防止浪涌电压毁坏芯片。U2为接收芯片,U3为发送芯片,共同组成全双工通信[2]。

2、软件设计

2.1 程序流程图

该系统上电初始化,对系统进行一些基本的配置,包括串口模式设置、定时器初值设置、波特率大小设置、看门狗配置等。然后进入指令接收函数,该函数用于接收PC机发送来的指令,并验证该指令的正确性,包括指令长度、校验和,如果出现错误,则会向PC机分别反馈字节丢失、校验和错误,以供PC机进行处理。如果都正确,系统进入操作函数,该函数的作用是判别PC机指令的种类,从而做出相应操作,指令分为全部操作和单步操作,全部操作包括继电器全部闭合、继电器全部断开、轮询全部继电器状态;单步操作包括单个继电器闭合、单个继电器断开、查询单个继电器状态。操作完成后,系统会检测继电器的状态,然后将检测的结果发送到PC机,以供PC机判断要求的操作是否正确执行。同时,系统再次进入接收函数,实时接收PC机的指令[3]。

3、总结

本文论述的远程用电控制系统具有实用价值,并通过了实践验证,可稳定的工作。少数操作员足不出户便可以对成千上万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控制与监测,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为满足用户要求,系统将采用无线远程通信实现系统的通信。

摘要:为实现节能用电智能化、信息化和高度自动化,并实现数字用电的目标,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STC12C2052的终端远程控制系统。文中主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及通信,系统通过485通信线远程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状态及对其状态进行检测,对终端用户进行控制。该系统已通过实验验证,实践表明此系统对终端用电的高效管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STC12C2052,磁保持继电器,全双工485通信

参考文献

[1]张毅坤,陈善久,裘雪红.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肖建华,田亮.一种利用RS—485总线实现PC机与单片机通讯的方法[J].中国仪器仪表,1995(5)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1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快速发展,IT设备和桌面终端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管理问题,如公司各单位桌面终端任意接入,软件随意下载,恶意病毒和代码轻易传播而难以控制,软件版本繁多且缺少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对资产、补丁和软件分发、安全行为、远程监控等管控力度弱,终端维护成本较高等。为此,2009年公司完成了桌面终端管理系统的部署工作,实现资产管理、软件管理、补丁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功能,进一步解决来自内部用户的安全风险,实现终端的标准化管理,促进公司IT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桌面终端数量多、分布广、使用人员类别复杂,桌面计算机事件和问题日益增多,桌面管理人员运维压力巨大,每天面对大量的技术问题。目前主要通过电话沟通、现场排查等手段进行逐一解决此类问题,缺少强有力的信息化工具支撑,平均每天处理桌面事件约10 000件,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影响桌面终端运维部门工作效率。同时桌面运维服务完全依赖于现场工程师的个人素质,服务水平与方式无法进行统一规范,针对于特殊棘手问题无法及时得到专家组的支持;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流程,未建立科学量化的桌面运维服务工作考核评价体系。

为提升桌面终端计算机运维效率,按照运维集中化的工作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桌面终端远程运维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提供远程协助、文件传输、即时通信、运维审计等功能。

1 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桌面终端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实现桌面运维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提高桌面终端维护效率,降低终端运维工作成本。同时通过与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集成,实现对桌面远程运维工作的实时监控、综合展现和统计分析,具体目标如下。

1)安全可靠的远程桌面维护。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实现主控端(远程运维管理主机)对客户端(被控端)远程进行桌面维护工作,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维护效率。

2)规范统一的桌面集中维护流程。制定集中运维标准制度,规范集中维护工作流程,保障维护工作在有序、可控的范围进行。

3)方便快捷的运维知识共享。搭建经验、知识、方法交流平台,实现知识转移及共享,提高运维质量和效率。

2 系统业务架构

桌面远程运维工作涉及到3个人员角色:桌面用户、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桌面用户作为运维工作的发起人,通过系统管理员申请维护。运维人员作为运维工作的主体,负责桌面终端的远程维护,包括桌面终端安全检测、杀毒服务、安全加固、程序和插件安装、驱动更新、浏览器设置等工作。系统管理员在整个运维工作中起到事件登记、事件调度、运维管理、监查审计等作用。在特殊情况下运维人员的事件可以逐级转接,以保证事件能够及时正确地得到处理。具体运维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系统应用架构

桌面远程运维管理系统所涵盖的应用范围包括运维服务管理、运维服务协助、运维服务评估、运维服务监查、辅助分析决策5个应用领域。具体系统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3.1 运维服务管理

运维服务管理主要实现事件处理流程的各个过程,并为评估、监督和辅助决策分析功能模块提供统计所需的基础数据,包括事件分类、事件预约、事件变更、事件统计、事件查询。

3.2 运维服务协助

桌面用户通过此应用模块可以及时获得运维人员的桌面远程在线服务支持,缩短故障解决的时间,提高桌面运维工作效率。运维人员向所有桌面用户提供远程协助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可以与终端用户进行即时通信,通过文件传输获取桌面终端数据。整个过程的所有数据均被系统审计记录。

该业务领域主要应用功能包括:远程协助、即时通信、文件传输。

3.2.1 远程协助

1)远程桌面。客户端(被控端)申请运维人员对其计算机进行远程维护,主控端(远程运维管理主机)以读写的方式接管,分为控制模式、观看模式、演示模式。

2)协助邀请。可以邀请多个运维人员集中对同一终端故障进行诊断。

3)屏幕抓图。主控端可以对被控端当前的屏幕进行截图,并存储到其计算机中的指定位置。

4)屏幕录像。由控制端自动执行,具有强制性,可以对远程操作过程客观取证,从而可保护桌面用户的数据安全。

3.2.2 即时通信

1)即时短消息。基于浏览器网页,方便用户反映问题,与运维人员进行文字层面的交流。运维人员也可以主动通过即时短消息指导用户解决问题,实现“相互督导”与“共同解决”作业。

2)白板绘图。提供白板绘图功能,方便用户和运维人员以图形形式交流,描述问题故障。

3)系统支持历史通信记录查询,会话审计等功能。

3.2.3 文件传输

1)双向传输。提供基于HTTP协议的文件传输机制,用于传递调试工具、系统截图、安全补丁等资源。支持在运维人员与桌面用户之间单个文件、批量文件以及文件夹之间进行“拖放”、“复制/粘贴”操作,支持断点续传。

2)URL、命令推送。运维人员通过本地URL、命令快速在客户端执行相关操作。

3.3 运维服务评估

系统管理员可以对运维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量做出公正的统计及评估。能够指导运维人员优化服务过程,提高服务水平。该业务领域主要包括:服务报告、服务评分、服务调查。

1)服务报告。每次远程协助完成之后,运维人员将会出具一份服务报告,告知用户本次维护的内容、问题产生原因,并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服务报告同时作为运维人员工作评估标准之一,促进运维人员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2)服务评分。桌面用户收到运维人员的服务报告后,提交服务反馈单,包括对本次服务的评分以及仍存在的问题等。用户评分是运维人员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

3)服务调查。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该模块针对某个业务领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对桌面用户或者运维人员进行工作改进的调查。

3.4 运维服务监查

运维服务监查和管理的成熟度是衡量桌面远程运维服务实际系统支撑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为实现桌面运维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提高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执行力,服务监查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

从运维服务监查管理体系的目标出发,按照体系、流程和岗位角色分解,形成“运维管理体系运行KPI关键绩效指标—流程KPI—角色岗位KPI”3层相互关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此作为桌面远程运维工作考核的依据。该业务领域主要包括:事件监控、运维审计、统计分析。

1)事件监控。系统管理员通过对整个运维事件服务的监控、抽查,可以及时掌控事件运维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运维审计。提供桌面远程运维工作流程的详细日志记录和统计报表,支持多样化的日志查询条件和过滤条件,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日志分析。日志记录提供桌面用户及运维人员的详细日志记录,包括用户名称、操作时间、操作类型、操作结果以及详细过程等信息。根据产生的日志信息,形成多种类型的统计报表,支持Excel、PDF等多种报表格式。

3)统计分析。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角度上对运维事件、运维过程、运维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最终形成系统的统计分析报表及报告。

3.5 辅助分析决策

海量数据多维业务分析,真正给用户提供在浏览器中对海量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精准、智能的即时分析能力。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动态形成并输出分析报表,图表结合,展现方式灵活多变。通过海量历史数据的汇总分析、知识库的更新,达到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最有利的数据支持能力。该业务领域主要包括:趋势分析、报表管理、知识库。

1)趋势分析。透过数理模式来分析存储的数据,找出不同的用户群体特有的远程维护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辅助领导决策。

2)报表管理。将远程维护过程中产生的用户数据、维护数据、服务报告、经验总结等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并存储在数据库中,并结合多种页面技术进行展现,形成分析报表,为进一步数据挖掘提供数据源。

3)知识库。通过与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的集成,将运维人员的事件解决方法进行及时的收集和整理,并分类保存。通过运维人员的知识共享,针对某一(或某些)领域问题求解需要时,能够快速地找到解决方法,保证工作效率,降低运维风险。

4 系统技术架构

本系统基于模型视图控制器(Modal View Controler,MVC)设计模式,将系统划分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应用层(见图3)。系统对每一层定义明确的功能接口,同时在层次内实现组件化的接口实现。层次化、模块组件化的实现,使系统具备了最大程度的灵活度,从而能对业务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使系统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4.1 数据访问层

系统每天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涉及用户个人信息、运维信息、服务反馈等,且数据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数据访问层对数据信息进行归档,提供快速查询的底层接口,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结合桌面远程运维项目的业务特性与实际需求,选取SQL数据库,主要存在以下优势:

1)数据库易于开发、维护,具备可移植与可扩展性;

2)支持分布式应用;

3)支持多CPU并行处理能力,能够平衡负载;

4)支持数据完整性约束,提供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保护,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复杂的事务规则等;

5)具备并发控制能力,满足多个用户点在同一时刻对同一数据进行读或写操作;

6)支持异常情况下的硬件与软件容错处理;

7)安全性控制,支持账户管理、用户权限、网络安全控制和数据约束。

4.2 业务逻辑层

主要包括各类封装了业务实现逻辑的业务服务组件,同时对系统的事务进行总体控制,调用数据访问层的数据服务,本身不直接访问数据库。

业务逻辑层主要包含以下关键技术。

1)a n y w a r e技术。桌面远程运维管理系统使用anyware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对数据进行压缩处理,并且有多种色彩模式提供选择,以保证在网络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保证连接质量。采用Web方式实现即时通信功能,无需安装即时通信客户端,当有新消息时采用桌面管理客户端提醒用户,并自动打开Web进行显示。

2)缓存服务管理技术。页面访问的时候,生成动态Web页会耗用各种各样的系统资源。当Web服务器收到页面请求时,它通常必须从数据库或其他存储系统中实时地检索所请求的信息。对这些资源的访问通常需要通过有限的资源池(如数据库连接、套接字或文件描述符)进行。因为Web服务器通常需要处理很多并发请求,所以对这些共享资源的争夺可能会延迟页面请求,直到资源变为可用。在将请求发送后,仍然必须将结果转换为HTML代码以便进行显示。应用缓存管理技术,是一个可以使系统速度更快的有效解决方案。对于并发访问的页面请求,通过页面的缓存可以极大的减少对紧缺资源(数据库连接)的调用,减少访问响应的时间,从而提高系统的访问速度和整体性能。

4.3 应用层

基于Web 2.5实现技术,负责为界面和业务服务之间进行数据转换,隔离界面实现与后台服务实现,使后台业务服务实现更为标准化。在应用层面主要包含了Web平台、远程协助、报表管理、即时通信、系统配置等具体应用模块。

5 结语

桌面终端远程运维管理系统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依据规范统一的桌面集中维护流程,实现运维知识转移及共享,提高了桌面运维质量和效率。随着系统在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桌面终端运维水平,建立规范标准的桌面远程运维管理流程,由职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

摘要: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各单位桌面终端数量多、分布广、使用人员类别复杂,桌面计算机事件和问题日益增多。桌面管理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人工电话沟通、现场排查等方式来解决,缺少强有力的信息化工具支撑,由此给桌面运维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文章按照运维集中化的工作要求,提出一套桌面终端远程运维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提供远程协助、文件传输、即时通信、运维审计等功能,提高终端维护效率,降低终端运维工作成本。充分利用信息运维综合监管系统,可以统一规范桌面运维操作流程,共享运维知识经验。

关键词:远程协助,文件传输,运维审计,流程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玉慧,蒋元晨.打造电网特色的信息运维综合管理系统[J].电力信息化,2011,9(2):154-158.CHEN Yu-hui,JIANG Yuan-chen.Build an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with Power Grid Characteristics to Protect SG186 Information System[J].Electric 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1,9(2):154-158.

[2]孙强,左天祖,刘伟.IT服务管理概念、理解与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贺琛,陈肇雄,黄河燕.一种动态Web页面缓存技术[J].计算机科学,2002,29(12):95-97.HE Chen,CHEN Zhao-xiong,HUANG He-yan.A Technology to Caching Dynamic Web Pages[J].Computer Science,2002,29(12):95-97.

[4]杨晓军,秦方.MVC Web开发学习实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远程终端控制系统 篇11

GPRS无线通信以IP封包形式传输,通信计费是以其传输资料流量计费,通信费用便宜、技术成熟、传输速度快。因此,GPRS无线通信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无线控制终端设备通信中。

随着GPRS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的不断发展,GPRS无线通信已经被模块化,用户只需要负责GPRS模块与自己的处理器之间的通信,即可实现GPRS无线通信。

本文选用GTM900作为GPRS通信模块,LPC2214作为驱动GPRS模块的处理器,通过UART串口控制GPRS模块,最终实现了GPRS无线通信远程控制I/O口终端的设计。整个设计采用UCOS操作系统[1]控制,串口通信采用标准的MODBUS协议,深入地解析了GPRS通信数据帧格式和MODBUS协议数据帧格式,从而规范了整个GPRS通信和串口通信的方式,从而确保了GPRS无线通信稳定且可靠。

1 GPRS模块GTM900介绍

1.1 GTM900系统框图

GTM900是一款可以通过AT命令实现GPRS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TE是与GTM900连接的串口通信设备,TA是终端调制器,ME是移动设备。首先,串口通信设备TE可以通过串口通信的方式向GTM900发送AT命令,AT命令经过TA调试终端解析,返回对应的结果,并将结果发送到TE,如果需要跟互联网连接,则TA可以通过ME移动设备将信息发送到网络上去,也可以通过ME将网络数据接收回来,并传输到TE处理。

1.2 GPRS模块与LPC2214的硬件连接

本设计采用LPC2214作为TE串口通信设备,负责GPRS模块的驱动和通信数据的处理。如图2所示,LPC2214的串口负责控制GTM900的串口,由R22和C12组成的RC充电电路为GTM900提供上电复位信号,在上电复位之后,GTM900就可以通过串口信号线RX和TX完成和LPC2214的串口通信和数据交互。

1.3 GPRS模块初始化

在GTM900硬件与LPC2214连接之后,首先要对GPRS模块进行硬件检测和初始化,整个流程如图3所示。首先,检测GPRS模块功能是否正常工作,对应的AT命令为“AT”,即LPC2214需要通过串口向GTM900发送字符串“AT”,如果正常,则GTM900会返回“OK”字符串到LPC2214的串口FIFO中;接下来就是关闭回显功能,对应的AT命令为“ATEO”,这一步主要是防止向GTM900发送的AT命令返回传输;接下来测试SIM卡是否正常工作,对应的AT命令为“AT%TSIM”;最后,配置APN参数,对应的AT命令为AT+CGDCONT=1,“IP”,“CMET”,整个GPRS初始化完成,可以开始连接网络。

1.4 GPRS模块连接网络流程

GTM900的整个控制都是通过AT命令来完成的,对于每一种通信方式,都有对应的AT命令,由AT命令控制器完成对应命令的解析和实现。GTM900的连接网络过程如图4所示。首先,在连接网络之前,要查询GPRS信号强度情况,需要LPC2214串口向GTM900发送字符串“AT+CSQ”,如果信号良好,就可以注册移动网络;注册移动网络对应的AT命令为“AT+CGREG?”或“AT+CGEG?”,其中,LPC2214串口发送字符串“AT+CGREG?”表示注册本地网络,发送“AT+CGEG?”表示注册漫游网络;接下来就是TCP/IP的初始化,对应的AT命令为AT%ETCPIP=“USER”,“GPRS”,其中USER和GPRS代表用户名和密码,可以自己根据需要设定,中间必须加上逗号分开;接下来就是选用域名解析连接上位机,对应的AT命令为AT%DNSR=“域名”,域名就是用户GPRS需要解析的域名;最后,连接Internet,对应的AT命令为AT%IPOPEN=“TCP”,“DEST_IP”,“DEST_PORT”,其中,TCP代表TCP通信方式,DEST_IP和DEST_PORT代表目的IP地址和端口号,整个GPRS连接网络流程完成,如果连接网络顺利,则可以通过GPRS发送和接收IP数据包了。

1.5 GPRS通信IP数据包格式

GPRS在连接上无线网络之后,便可以进行TCP/IP网络数据通信了。GPRS在TCP/IP通信时发送数据帧格式为:AT%IPSEND=“DATA”,其中,“AT%IPSEND=”是启动TCP/IP发送命令字符串,双引号里面的DATA是用户发送的数据,只要用户以GPRS发送帧格式向GPRS模块发送一串GPRS发送数据帧,在GPRS接收端便可以接收到一帧GPRS数据帧。GPRS接收数据帧格式为:%IP-DATA:<LEN>,“DATA”,其中,“%IPDATA:”为接收数据帧包头,LEN为接收到用户发送过来的字节数,一共占用两个字节,DATA是用户发送过来的数据。

2 MODBUS通信协议

MODBUS协议[3]是一个请求/应答协议,可以用来规范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方式。MODBUS协议规范、稳定且可靠,在串口通信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用MODBUS数据帧格式如图5所示。

GPRS主要是通过串口控制和交换数据,因此,采用标准的串口通信协议MODBUS协议可以规范GPRS传输用户数据段DATA,本文定义了2个MODBUS功能号,写多个寄存器和读多个寄存器,并将这2个功能号对应的用户数据段按照MODBUS协议标准解析成如图6和图7的格式。

设备号用来规定与GPRS模块通信的具体设备,占1个字节。功能号0x10代表写多个寄存器,对应图6数据帧格式,寄存器首地址代表数据写入第一个寄存器的地址,占两个字节,寄存器数代表连续从首寄存器开始写入的寄存器总数,占2个字节,写入寄存器的数据就是对应写入寄存器中的数据,每个寄存器对应其中1个字节的写入数据,最后是2个字节的CRC校验码;功能号0x03代表读多个寄存器,对应图7数据帧格式,与写多个寄存器相对应。

3 UART串口处理

GPRS模块与LPC2214之间的通信都是通过串口来完成的,其中,主要的串口处理包括串口发送和接收,而串口发送和接收都是以串口中断的形式请求CPU处理。下面定义了UART接收和发送参数结构体:

对于UART发送参数结构体很简单,只需要3个参数。其中,Buffer为串口需要发送的GPRS数据帧缓存区;Sending用来标志是否正在发送数据,用来防止在发送数据的时候再次启动数据发送;Length是用来标志每次发送数据时Buffer中存放的字符数,发送GPRS数据帧时,通过不断的判断和修改Txd.Length可以控制GPRS数据帧的发送,当Txd.Length=0时表示一帧GPRS数据帧发送完毕。UART接收参数结构体比较复杂,其中,Buffer为接收GPRS数据帧缓存区;Buf Count用来表示接收到GPRS数据帧的字节数;Receiving用来防止在接收数据的时候启动数据发送,这里特地添加了一个Over Flag接收完成标志,用来监视GPRS数据帧是否接收完成,当接收完成后,开始复制Buffer中的数据到Data中;Data OK表示GPRS数据帧复制完成。

4 系统设计流程

整个系统设计流程图[4]如图8所示。首先,初始化LPC2214和UCOS操作系统,LPC2214初始化主要有PLL时钟初始化、中断初始化等。由于使用到UART1串口中断,所以需要初始化串口1中断,定时器0为UCOS操作系统提供系统节拍时钟,所以还需要初始化定时器0中断。

在UCOS操作系统初始化之后,整个系统的操作都可以使用UCOS操作系统的任务管理来实现。本设计一共创建了5个任务,分别是:GPRS初始化任务;GPRS连网任务;GPRS信号强度查询任务;串口接收数据处理任务;串口发送数据处理任务。其中,串口接收数据处理任务对应等待信号量队列,用来接收IP数据包的不同功能号,并做出对应处理;串口发送处理任务对应发送一个信号量队列,用来发送不同IP功能号回文;而其他3个任务都对应一个信号量。首先,发送一个GPRS初始化信号,启动GPRS初始化,如果GPRS初始化成功,则发送一个GPRS连接网络的信号量,启动GPRS连网任务,连网成功之后,再发送一个GPRS信号强度查询信号,启动GPRS信号强度查询信号,GPRS信号好,则可以开始正常的IP包数据传输,这时,开启UART1串口接收和发送任务,等待上位机的IP数据包,如果接收到上位机的IP数据包,则发送一个信号到UART串口接收信号量队列,启动串口接收任务处理,这里只针对功能号0x03和0x10处理,功能号0x10代表用GPRS向客户端寄存器写多个数据IP数据包,功能号0x03代表用GPRS向客户端寄存器读多个寄存器IP包,在收到GPRS IP数据包并做出相应的处理之后,构建相应的GPRS IP数据包回文,并发送一个信号到UART发送信号量队列,启动UART串口发送任务,发送IP数据包回文到PC机上显示。

5 仿真结果与分析

上位机的IP地址为192.168.0.4,端口号为60055;下位机的IP地址为117.136.31.57,端口号为24256。

整个仿真过程为:1)上位机通过网络调试助手向下位机发送一帧MODBUS构建的写多个寄存器数据帧,如图9所示。其中14和10分别代表设备号和功能号;第1个0001代表写入下位机寄存器的首地址,这个地址是一个虚拟地址,这个虚拟地址与一个下位机的实际地址映射,这样下位机可以很方便地控制IP数据包的存放;第2个0001代表写寄存器的个数;02代表写入寄存器数据字节数,由于寄存器是16位,所以,每个寄存器写入2个字节数据;AA55代表写入数据;EB8E是CRC校验码。2)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一帧MODBUS构建的读多个寄存器数据帧,如图10所示。14 03 0001 0001与写多个寄存器MODBUS数据帧对应,后面D70F是CRC校验码,这一步就是要将写入下位机对应寄存器的数据读出来。上位机向下位机发送的MODBUS数据帧在下位机接收数据缓存Buffer中都会以标准的GPRS接收数据帧形式“%IPDA-TA:<LEN>,“DATA””存放,如图11所示。所有的数据都是以ASIC码形式存储的,前面是包头%IPDATA:<LEN>,存放在双引号中的是上位机发送过来的写多个寄存器的MODBUS数据帧,接收数据正确无误,下位机在接收到GPRS IP数据包之后,返回对应的回文,在图9和图10中可以看到下位机返回的回文,从回文中可以看到,写入下位的数据能够正确的读到上位机显示,整个GPRS通信结果正确无误。

6 结束语

针对GPRS无线通信远程终端I/O口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从硬件设计到软件控制的整体方案。该方案详细分析了GPRS通信协议和GPRS模块控制AT命令,并根据GPRS标准协议规定了GPRS模块和LPC2214之间的GPRS无线通信数据格式,并采用MODBUS协议规范了它们之间的UART串口通信,使得整个设计规范和稳定,最终实现了GPRS远程控制I/O口终端。整个设计稳定、可靠,并且都是按照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而且成本低,能够方便地运用于移动终端设备连网,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价值。

摘要:GPRS无线通信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针对GPRS无线通信远程终端I/O口控制问题,提出了一个从硬件设计到软件控制的整体方案。在该方案中,完成了GPRS模块GTM900的硬件连接设计和软件驱动,规范了GPRS模块与LPC2214处理器之间串口通信的MODBUS协议标准格式,实现了GPRS无线通信。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来的方案成本低,且稳定可靠。

关键词:GPRS,MODBUS,LPC2214,GTM900,UART

参考文献

[1]刘宪鹏,吴长贵,凌筱清.基于GPRS远程显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信息,2011,27(1):124-126.

[2]陈琦,丁天怀,李成,等.基于GPRS/GSM的低功耗无线远程测控终端设计[J].清华大学学报,2009,49(2):223-225.

[3]聂明新,邹宇,莫奎.基于动态IP的GPRS远程监控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33(5):685-688.

上一篇:六大重点下一篇:生物课堂上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