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通用10篇)
D二聚体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产前及产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及产后/产前比值与产后出血概率的关系。方法 通过监测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1758例妊娠末期正常待产孕妇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的动态、记录产后出血量, 评估其预测产后出血价值。结果 产前D-二聚体浓度在3.76.6mg/L时, 发生产后出血率为7.7%, 当>6.6mg/L时, 产后出血率升为13.0%;当产后D-二聚体浓度迅速升高, 达产前的5.110倍时, 发生产后出血风险率为25.6%, 当升高至产前10倍以上时, 则产后出血率高达62.1%。结论 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浓度与产后/产前D-二聚体比值越高, 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及平均出血量就越大。
关键词:D-二聚体,产后出血,动态监测,风险评估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裂解产生的一种降解物, 它既反映体内的纤溶状态, 又反映凝血状态, 是临床判断血清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一项敏感指标, 是目前公认体内活动性血栓形成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 也是继发纤溶的特异性指标[1]。我们在研究超声造影联合血清人附睾蛋白4 (HE4) 检测对卵巢肿瘤早期诊断价值时发现, D-二聚体浓度的高低与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手术风险及术后恢复等有一定相关性。为更好地了解及运用D-二聚体对风险预示的价值, 我们简化研究流程及其可操作性, 减少多种疾病等复杂因素的相互影响, 特对健康产妇在产前产后的D-二聚体浓度做了动态监测, 以期探讨预示产后出血风险评估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0月至2015年2月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收入院分娩的产妇1758例, 孕周37~42周;年龄19~37岁, 平均27岁;无内科疾病, 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顺产1025例 (58.3%) , 剖宫产733例 (41.7%)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出500ml, 即为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1.2标本采集所有产妇均于产前、产后及产后4、8、16、24小时, 用B D专用血凝真空采血管 (0.109 m mol/L枸橼酸钠抗凝, 与全血比例为1∶9) 按凝血标本采集规范采血3ml, 立即颠倒混匀10次以上, 并于3000r/min (离心力为1500g/min) , 离心15分钟分离血浆于2小时内对D-二聚体含量进行检测。有特殊情况的, 随时采集标本送检。同时评估产后出血产妇并记录出血量。
1.3 检测方法
采用Sysmex-CA 7000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用免疫比浊法, 检测仪器按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 且按要求每日采用高低两个浓度水平质控物进行室内质控分析, 室内质控在控后才可分别对采集样本进行检测。该仪器每年参加省室间质量评价及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考核均为优秀。
2 结果
2.1 产前D-二聚体浓度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根据检测仪器及其配套试剂提供的参考范围进行分组, 正常组:<0.6mg/L, 低风险组:0.6~1.8mg/L, 中风险组:1.9~3.6mg/L, 高风险组:3.7~6.6mg/L, 高危组:>6.6mg/L。由表1可见, 本组D-二聚体阳性率为88.2% (1550/1758) , 低风险组产妇例数最多, 中风险组次之;随着产前D-二聚体浓度增加, 产后发生出血的风险也越大, 当产前D-二聚体>6.6mg/L时, 产后发生出血概率及平均出血量显著高于其他组。
2.2 产前产后D-二聚体浓度变化对产后出血风险影响 (表2)
取产后D-二聚体浓度最大值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相比, 定义为D-二聚体产后/产前比值。并根据比值进行分组, 正常组:0~1.0, 低风险组:1.1~2.0, 中风险组:2.1~5.0, 高风险组:5.1~10.0, 高危组:>10.0。产后D-二聚体浓度较产前增加越多, 产后出血率越高, 产后D-二聚体浓度升至产前5.1~10倍时, 产后出血风险为25.6%, 当超过10倍时, 风险升至62.1%。产后出血风险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及产后急剧升高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3.1 D-二聚体检测方法
我院采用的SIEMENS Innovance-D-Dimer试剂检测方法是全自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度法, 用的是新一代单克隆抗体8D3, 该抗体有更能较真实反映患者血浆D-二聚体产生情况, 稳定性更好, 灵敏度更高, 抗干扰能力更强优点。该检测方法高度的灵敏度和阴性预示能力, 在深静脉血栓 (DVT) 和肺栓塞 (PE) 的排除,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诊断及溶栓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良好应用价值。然而高敏D-二聚体检测在临床上有很高阳性率, 孕产妇的阳性率可高达80%以上, 本组统计结果阳性率为88.2%, 这在临床上还缺乏全面的研究及正规的应用指南。
3.2 孕妇D-二聚体的测定
随着孕龄的增长, D-二聚体浓度不断升高, 应定期检测D-二聚体水平, 及时了解是否存在血栓性病变, 以有效保护母婴健康[2]。袁丽萍等[3]证实产前及产后动态监测各项凝血与纤溶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血栓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也证实D-二聚体的浓度可预测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 D-二聚体浓度越高, 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也越大。因个体差异, 纤溶酶的水解程度不同, 患者血浆所包含的D-二聚体片段中, 可含有1个或两个以上D-二聚体, 所以对D-二聚体的检测, 实质上是对包含有D-二聚体纤维蛋白片段的测定, 用产后与产前D-二聚体浓度的比值更能反映其浓度增加的程度, 同时体现个体化动态监测的必要性与意义所在。
3.3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大出血是孕妇分娩后常见的急症之一, 发病主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而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及妊娠并发症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且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常为难以控制的大出血[4]。因此, 及时预防、发现便于尽快止血治疗, 不仅能有效避免孕妇生命危险, 也是预防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3.4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运用
D-二聚体的动态监测可及时发现疾病的发展及变化, 有学者证实在DIC形成早期即有D-二聚体的升高, 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 更灵敏, 而且随着病程的发展, D-二聚体浓度可持续升高达10倍以上[5]。有研究表明, D-二聚体有利于早期DVT和PE的辅助诊断、形成发展监测, 尤其是对孕产妇这个特殊人群, 早期发现和预防血栓疾病有较高参考价值[6]。笔者认为, 应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及其他检测指标, 以及D-二聚体的浓度值及动态变化情况, 综合考虑做出正确诊断与治疗, 切勿忽略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
3.5 D-二聚体与即时检验 (POCT) [7]
目前已有床边仪器可用于D-二聚体的床边检测, 可极大缩短报告周转时间, 为临床抢救生命和及时制定或更正治疗方案赢得宝贵时间。随着POCT的不断发展, 以及管理的规范化, D-二聚体床边检测必然成为临床特别是产科床边检测不可缺少的检验项目之一。
总之, 产前及产后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可很好预测产后出血风险, 临床应予以重视, 对产前D-二聚体浓度超过6.6mg/L及产后急剧升高患者, 应尽早给予干预, 采取一定预防措施, 以保证孕妇产中及产后的安全。
参考文献
[1]Karlsson O, Jeppsson A, Hellgren M.Major obstetric haemorrhage:monitoring with thromboelastography, laboratory analyses or both?[J].Int J Obstet Anesth, 2014, 23 (1) :10.
[2]利小斌, 利燕波, 彭堪广, 等.不同时期孕妇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处方药, 2015, 13 (2) :88.
[3]袁丽萍, 林卫, 朱庆文, 等.产妇分娩前后凝血和纤溶指标监测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4, 35 (8) :2179.
[4]Wortman AC, Alexander JM.Placenta accreta, increta, and percreta[J].Obstet Gynecol Clin North Am, 2013, 40 (1) :22.
[5]王兆铖.D-二聚体临床应用的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 2014, 20 (1) :46.
[6]Righini M, Perrier A, De Moerloose P, et al.D-Dimer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 diagnosis:20 years later[J].J Thromb Haemost, 2008, 6 (7) :1059.
[7]范明亮, 高玉琴, 岑东, 等.POCT在医院规范化管理中的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5, 25 (3) :446.
D二聚体 篇2
【关键词】 D-二聚体;盆腔手术;静脉血栓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08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0-02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維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DD浓度的升高提示体内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可以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608例在我院行妇科盆腔手术的患者进行DD相关检测及分析,探讨DD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形成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妇科行盆腔手术的608例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检测组为238例患者,术前进行DD检测,未检测组为370例患者,术前未进行DD检测。
1.2 方法 仪器使用日本Sysmex公司产CA1500型血凝仪,试剂为(美国德灵公司)产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方法,于术前使用专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按操作规程检测D-二聚体;在检测组中,对于DD大于500ng/ml者术后第一天即开始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2500u/d(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物批号为0080121EL),共7日,同时口服阿司匹林75mg/d(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药物批号为WS-10001-(HD-0614)-2002),直至DD降到正常值,而未检测组则术后不应用抗凝剂,两组均随访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形成静脉血栓的几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方式进行描述,组间比较使用X2检验。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检测组中,对DD大于500ng/ml者预防性应用抗凝剂,术后6个月无一例形成静脉血栓,未检测组术后有9例形成静脉血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损害患者健康。
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1],对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维持血液的流动状态和组织修复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在手术、外伤等创伤下,局部的组织和血管壁可直接受损,导致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进而致使血浆中DD的上升。DD具有较强的抗原特异性,其水平的升高虽然只能说明被检查者经历过或正在发生血管内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不能预测为某种特异性疾病,但其水平低于临界值却可以排除这些病理生理过程。尤其在疑似静脉血栓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理想的标志物[2-3]。同时血浆DD的检测方便、快速,因此对妇科手术患者应用其作为敏感的指标检测,指导临床对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及早进行药物性预防有重要作用,可有效为患者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损失与痛苦。而且动态监测血浆中DD水平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预后判断,可用于溶栓药物治疗的疗程监测和疗效考核,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贾利敏.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药,2010,32(2):189-190.
[2] 韦涌涛,王松霞,刘燕.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血浆D-二聚体含量测定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21-122.
D二聚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09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选取90例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3], 并且经过头颅CT或MRI检查得到确诊。同时对存在以下原因者予以剔除: (1) 过去半个月内服用过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等相关或相拮抗作用的药物, 致研究观察难以执行者; (2) 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等引起脑栓塞者; (3)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者; (4) 恶性肿瘤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5) 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者; (6) 未按照本次研究规定者。另外90例患者病例资料显示其中男52例、女38例, 平均年龄 (65.00±1.00) 岁;同时再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进行观察, 其中男17例、女13例, 平均年龄 (65.01±1.00) 岁, 并且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 并且参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脑卒中评分标准 (NIHSS) 将入选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29例 (即NIHSS<4分) 、中度神经功能缺损者41例 (即4分<NIHSS<15分) 、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20例 (即NIHSS>15分) 。
同时参考目前临床试验设计要求, 设计《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观察表》, 表中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结果等, 并由专人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记录且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1.3 检测方法
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m L, 并给予30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浆, 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 同时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观察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 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
2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D-二聚体检测结果见表1所示。
注:D-二聚体含量轻度者与健康体检者相比t=15.20、▲P=0.047<0.05, 中度者与健康者相比t=18.78、▲P=0.040<0.05, 重度者与健康者相比t=22.46、▲▲P=0.0089<0.01;提示随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增高, 患者D-二聚体含量也随之升高, 说明D-二聚体是一个反映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3 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 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因此加强对该病的研究至关重要。目前大量研究资料显示脑梗死发生机制较为复杂, 其中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后所诱发的诸如能量代谢障碍、兴奋毒性、炎性反应、自由基损伤等级联反应是其重要发生机制[4]。另外研究还表明脑梗死的发生是由于血栓的形成造成血流的减少或是中断而导致神经细胞缺血与缺氧, 从而引发神经细胞功能的丧失, 而在该血栓的形成期间, 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分解纤维蛋白A肽以及B肽, 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诸多纤维蛋白单体相互聚集形成纤维蛋白聚合体, 同时在Ⅻ-a作用下使纤维蛋白交联成网状结构, 使之成为稳定的聚合体以致网络各种血细胞而使血栓形成[2]。在血栓形成的同时激活了纤溶系统, 致使大量纤溶酶出现, 进而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 此时患者病情越重, D-二聚体的含量就越高。
鉴于此前情况, 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障碍与D-二聚体含量的关系加强了观察与分析, 从表1的结果中不难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越重, 其D-二聚体的含量就越高, 说明二者存在着正相关性, 同时也提示我们D-二聚体的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的判断以及疾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例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患者发病后第1周轻度升高, 而在第2~4周内明显升高, 恢复期则与正常无明显差异[5]) 。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D-二聚体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检测指标, 对诸如急性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存在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意义进行观察与分析, 以期提高对疾病的判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 并对其实施D-二聚体的检测与相关数据统计、整理, 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D-二聚体含量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性 (P<0.05) 。结论 D-二聚体对诸如急性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存在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欣, 王建筑.复发性脑梗塞93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 2001, 23 (2) :81.
[2]蒋丽娅, 万汝根.300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临床疾病诊疗分析评价[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 27 (4) :410-411.
[3]中华神经内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 (6) :379-380.
[4]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39.
D二聚体 篇4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D-二聚体;CEA;预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0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484-01
目前肺癌已成为当今世界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手术、放疗、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可有助于早发现肿瘤发生、早发现肿瘤的复发及协助评价疗效。在大多数肿瘤中常伴发着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已被列为常规检测项目,然而其能否预测肿瘤的预后及评价疗效临床中研究的较少。本文旨在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CE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经皮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方法病理证实为不能手术切除的Ⅲ、Ⅳ期NSCLC的患者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31-80岁,平均62.5岁。其中鳞癌28例,腺癌30例,大细胞癌7例。依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提出的TNM分期标准(2009版),ⅢA期13例,ⅢB期24例,Ⅳ期28例。65例患者中有22例患者完成4至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达到CR和PR;28例患者完成4至6周期化疗,疗效评价为SD;15例患者初次化疗方案后,疗效评价为PD,选择二线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
1.2 疗效评价标准 所有患者按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1]評价近期疗效:(1)目标病灶的评价:①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②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30%。③进展(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④稳定(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PR或有增加但未达PD。(2)非目标病灶的评价:①完全缓解(CR):所有非目标病灶消失和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②稳定(SD):一个或多个非目标病灶和/或肿瘤标志物高于正常持续存在。③进展(PD):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或/和存在非目标病灶进展。
1.3 血液采集 患者初诊未接受任何治疗时采取血液标本为化疗前标本;分别采取所有患者在经过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及初次治疗后肿瘤进展血液为治疗后标本,并检测D-二聚体及CEA。参考值:CEA<3.4ng/ml,D-二聚体0-0.5mg/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晚期NSCLC患者的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CEA水平与临床分期有关,Ⅳ期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与CEA水平均高于Ⅲ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2.2 65例肺癌患者化疗后CR、PR、SD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无显著变化;肺癌化疗后病情进展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t=2.16,P<0.05);肺癌化疗后CR、PR组患者的CEA水平明显降低,PD组患者的CEA显著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2。
3 讨 论
肺癌当今世界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75%-80%,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需要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因此预测化疗的疗效十分重要。
D-二聚体为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的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恶性肿瘤具有浸润和转移的特性,由于肿瘤细胞或坏死的周围组织刺激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最终在局部生成纤溶酶,可直接降解细胞外间质,使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D-二聚体与肿瘤患者的预后有关。Zurborn等[2]报道57例腺癌和30例非何杰金淋巴瘤,其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伴血栓形成者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者。欧阳学农等[3]报道D-二聚体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谢炳銮[4]等报道,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临床分期Ⅰ-Ⅱ期的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Ⅲ期患者;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我们监测了6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D-二聚体的变化,发现分期越晚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越高,反映了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导致机体纤溶系统活性的增强。对于疾病进展时,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可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转移、浸润。然而在研究中还发现,肿瘤缓解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反而升高,考虑可能与肿瘤的坏死有关,与上述资料相反,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肿瘤疗效评价的研究建议动态性检测。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早已成为肿瘤治疗中监测疗效的常规手段,它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复发与进展,然而任何一种标志物均缺乏特异性,且存在假阳性。CEA是临床中常规检测的标志物,主要用于肺癌、消化道肿瘤及妇科肿瘤中。魏波[5]等,报道CEA对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6.0%,特异性为96.3%,肺良性疾病组中CEA有13%的假阳性率。由于CEA并非肺癌所特有,需结合临床资料和复查等手段进行排除。但如果有肿瘤的远端转移,CEA则明显升高。本研究发现CEA的水平变化与临床分期有关,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可成为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D-二聚体和CEA的联合检测可有助于临床中疗效评价,早期发现肿瘤进展,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智伟,廖美琳.RECIST标准在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中国肿瘤,2004,10:6-10.
[2] Zurborn KH,Duscha H,Gram J,et al.Investigation of coagulation system and fibrinolysis in patients with disseminated adenocarcinomas and non-Hodgdin.’s lym-phomaw [J].Oncology,1990,47(5):376-380.
[3] 欧阳学农,陈樟树,涂小煌,等.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探讨[J].中国肿瘤临床,1999,26(2):128-129.
[4] 谢炳銮,吴贤,胡一迪,等.乳腺癌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学杂志,2011,17(6):469-470.
D二聚体 篇5
关键词:D-二聚体,脓毒血症,预后
脓毒血症是ICU中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脓毒血症的治疗受益于EGDT改善组织灌注和尽早的抗生素治疗。我们目前的诊断手段仅局限于有感染的患者,没有针对于明显的脓毒血症或器官功能不全及进展至严重脓毒血症、休克或死亡。SIRS诊断标准作为Sepsis定义的一部份,敏感性或特异性还不足以单独预测患者的临床过程[1]。临床常用的指标:血压、心率、意识改变、血常规、肝肾功能均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患者的临床过程。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有预测价值的生物学指标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于感染患者进行危险分层。D-二聚体已经证实了对于ICU脓毒血症患者的敏感性[2,3]。为此,我们对ICU中连续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D-二聚体对脓毒血症患者预后判断的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因脓毒血症入住大连市中心医院急诊ICU的患者35例,诊断符合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诊断标准[4],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0~78岁,平均(42.5±4.12)岁。原发病:重症肺炎23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胆管炎3例,急性肾盂肾炎5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均按照脓毒症的集束化治疗方案[5]进行治疗,并记录28d预后。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8d内存活的患者均为存活组;以治疗24h后,28d内死亡的患者为死亡组。入住EICU后连续3天测量D-二聚体,并在24h内完成APACHEII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非正态分布数据行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存活组的前3天D-二聚体平均值(5.83±2.3)U/L,明显低于死亡组(8.46±1.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852,P<0.01)。
2.2
ROC曲线评价D-二聚体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52,[95%可信区间(95%CI)0.618~0.831],最佳临界值为4.85U/L,在此临界值时,预测预后的灵敏度为88.6%,特异度为75.3%,约登指数为0.44。
3 讨论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一个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志物。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只要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手术、肿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
以往D-二聚体主要用于肺栓塞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治,目前还有的将这种诊断方法用于除外主动脉夹层[6,7]。
但是,在ICU中由于患者存在各种疾病也会导致D-二聚体升高,比如感染、炎症、肿瘤、手术、创伤、缺血性心脏疾病、卒中等[8]。因为在这些患者中,机体有着自身修复而产生凝血酶,普遍导致D-二聚体升高。因此,在ICU中不能使用D-二聚体来除外血栓性疾病。
在临床中,我们发现患者D-二聚体与感染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原因推测为感染本身对内皮的损伤就会导致D-二聚体上升,而且严重感染导致的器官损伤也会升高D-二聚体。入院当天的D-二聚体明显升高可以说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但是不能说明患者的预后。因为,患者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后续的治疗措施及患者对于治疗的反应情况,因此,我们选择了入院后连续三天的D-二聚体平均值来作为评估患者预后。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只采用了D-二聚体一项指标作为评估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指标,并且证实了与疾病的预后有相关性,但是目前已经出现更多的生化指标来判断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比如:降钙素原等。在将来的研究中,合并使用多种生化指标构成的评分系统也许会对脓毒血症患者的预后会有更好地判断。
参考文献
[1]Alberti C,Brun-Buisson C,Goodman SV,et al.Influence ofSystemic Inflammatory esponse Syndrome and Sepsis on Outcomeof Critically Ill and Infected Patients[J].Am J Respir Crit are Med,2003,168(1):77-84.
[2]Kinasewitz GT,Yan SB,Basson B,et al.Universal changes in bio-markers of coagulation and inflammation occur in patients withsevere sepsis regardless of causative micro-organism[J].Crit Care,2004,9(2):R92-100.
[3]Deitcher SR,Eisenberg PR.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cross-linked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 in plasma.An early marker of gram-negative bacteremia[J].Chest,1993,103(4):1107-1112.
[4]Levy MM,Fink MP,Marshall JC,et al.2001SCCM/ESICM/ACCP/ATS/SIS international sepsis definitions conference[J].Crit CareMed,2003,31(4):1250-1256.
[5]Levy MM,Dellinger RP,Townsend SR,et al.The Surviving SepsisCampaign: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based performanceimprovement program targeting severe sepsis[J].Crit Care Med,2010,38(2):368.
[6]Marill KA.Serum D-dimer is a sensitive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acute aortic dissection:a pooled meta-analysis[J].J Emerg Med,2008,34(4):367-376.
[7]Sodeck G,Domanovits H,Schillinger M,et al.D-dimer in rulingout acute aortic dissection: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rospectivecohort study[J].Eur Heart J,2007,28(11):3067-3075.
老年冠心病与D-二聚体的关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07年01月~2010年0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11例老年(60岁)患者,经过本院及外院常规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平板试验、核素心肌ECT显像、双源冠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手段,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对照组。A组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组62例,男49例,女13例,年龄61~90岁,平均年龄(79.84±5.75)岁;B组为非老年冠心病患者组49例,男40例,女9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78.20±7.6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性别构成比、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空腹血糖相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血浆D-二聚体测定:采集标本前,患者禁食12h以上,留取静脉血3mlEDTA抗凝充分混匀,4℃离心分离血浆,全自动快速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参考值范围0~0.50mg/L。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用表示。两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等方差采用t检验,异方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B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比较A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A组比较,*P<0.01
3 讨论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体内有血栓形成的特异性标志物。坏死心肌细胞和破裂斑块可激活血小板,刺激纤溶系统,促使部分纤维蛋白降解为D-二聚体,D-二聚体含量升高;而D-二聚体微结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直接损伤内膜,影响内皮细胞功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发展[2]。
本文从111例老年冠心病与血浆D-二聚体的关系研究中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冠心病患者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研究提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老年冠心病关系密切,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患有冠心病的风险性明显增高,血浆D-二聚体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检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预测冠心病发病风险。在老年人群中,保持较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莹,王观宇,杜屏,等.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中外医疗,2009,32:65~66.
D二聚体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93例存在呼吸困难、胸痛以及胸闷等呼吸系统相关临床症状表现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57例, 女性36例。患者年龄为39~81岁, 平均年龄为59.3岁。有31例患者经过临床相关检查均确诊为肺栓塞疾病, 其余62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排除肺栓塞疾病。31例肺栓塞患者均符合临床《PE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2]当中的肺栓塞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1) 临床概率评估方法:依据Wells[3]等相关评分标准对怀疑为肺栓塞的患者予以评估。a.存在临床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以及体征 (患者至少存在下肢一定程度的肿胀以及深静脉的触痛) 的患者记为3分;b.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概率小于肺栓塞, 记为3分;c.患者的心率>100次/min, 记为1.5分;d.患者于既往四周之内经历过手术, 记为1.5分;e.患者存在临床肺栓塞既往史或者是深静脉血栓既往史, 记为1.5分;f.患者出现咯血的临床症状, 记为1分;g.患者存在临床相关恶性病变, 目前正在接受临床治疗、近半年之内接受过临床治疗或者是接受姑息治疗, 记为1分。计算出肺栓塞的临床概率:a.肺栓塞可能性小:肺栓塞的临床概率评分≤4分;b.肺栓塞可能性大:肺栓塞的临床概率评分>4分。 (2) 临床D-二聚体检测方法[4]:a.93例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前均采集1.8m L的血液标本, 保存于抗凝管 (其中含有109mmol/L的枸橼酸钠0.2m L) 当中, 以4000r/min进行15min左右的离心, 将分离出的血浆保存以备用。b.应用免疫比浊方法对D-二聚体进行相关检测。选用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 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的下限为0.5mg/L, 检测的上限为60mg/L。将当日采集的标本予以及时分离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肺栓塞组患者与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以及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高临床概率组患者与低临床概率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采取t检验, 且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情况见表1。
注:D-二聚体阳性标准为D-二聚体>0.5mg/L
2.2 通过表1可以得出, 31例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 (3.1±2.79) mg/L, 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87.10% (27/31) ;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约为 (0.8±1.10) mg/L, 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30.65% (19/62) ;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 。
2.3 31例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与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情况见表2。.
通过表2可以得出, 在Wells评分值方面, 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的Wells评分值为6.7 (5.89~7.57) , 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Wells评分值为1.9 (1.21~2.69) ;在血浆D-二聚体 (DD) 含量方面, 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 (DD) 的含量约为2.3±2.01mg/L, 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 (DD) 含量约为3.8±3.19mg/L, 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 (DD) 含量比较差异性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 肺栓塞为一种由于各种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而对患者相关生理功能造成一定损害的病理、生理性综合征。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较大的威胁。依据临床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 近些年以来, 我国肺栓塞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 成为仅次于临床心肌梗死以及癌症的第三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由于肺栓塞在临床当中的具体症状表现以及临床体征相对较为繁多, 因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较容易造成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D-二聚体为一种机体内部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在纤溶系统将纤维蛋白之间的交叉性联系结构溶解之后, D-二聚体被释放于机体的血液循环当中。在临床当中, D-二聚体的升高往往多见于临床静脉血栓的栓塞性疾病, 由此D-二聚体的检测也逐渐的被普遍应用于临床肺栓塞疾病的诊断当中。
本文通过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 (DD) 含量的检测对于肺栓塞疾病 (PE) 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得出, 血浆中D-二聚体 (DD) 含量的检测对于临床肺栓塞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特别是对于临床低概率肺栓塞疾病的排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吴俊, 赵洁, 于贵杰, 等.D-二聚体是筛除低临床概率肺栓塞的有效指标[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15) :236-237.
[2]钱健, 翁文进.D-二聚体对肺栓塞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鉴别的临床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0, 33 (1) :70-72.
[3]胡云建, 陶凤荣, 王厚东, 等.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 8 (25) :168-169.
[4]张莉.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新金标斑点渗滤法试剂盒的临床适用性[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7 (19) :15-17.
D二聚体 篇8
1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
1972年, Gaffney首先提出D-二聚体的检测可作为监测凝血性疾病的“有用的工具”。通过四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 检测标本类型可以是全血, 也可以是血清和血浆, 但总的来说, 都是基于免疫学原理, 检测抗原含量, 结果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种。
1.1 凝集法
根据颗粒型载体的不同, 分为胶乳凝集法和自身红细胞凝集法。1983年, Rylatt等[1,2]首先报道了用单克隆抗体 (DD-3B6/22) 检测D-二聚体:在标记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乳胶颗粒中加入待测血浆, 如血浆中的D-二聚体浓度大于一定量, 便与乳胶颗粒上的抗体结合发生凝集反应, 实验结果呈阳性, 根据被测血浆的稀释度可计算出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 (即半定量测定) 。该方法属于定性实验, 敏感性低, 范围在85%~90%, 通常称之为中度敏感含量测定。半定量测定须多次倍比稀释测定, 试剂消耗大, 且结果重复性差。自身红细胞凝集法[3]采用分别针对D-二聚体和红细胞上表位的双抗体, 当血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时, 抗原抗体结合物增多从而出现肉眼可见的红细胞凝集, 2 min内可以判断结果。该方法以全血作为检测标本, 省去了离心制备血浆或血清的步骤, 具有简单快速的优点。
1.2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上世纪90年代, ELISA分析法被用于D-二聚体的检测。该方法通过酶标仪判断CUTOFF值, 从而达到对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其原理是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采用两个针对D-二聚体的抗体, 建立以D-二聚体抗原为中心, 通过加入辣根过氧化酶底物发生显色反应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敏感性高 (>95%) 、特异性较强 (约为40%) [4]的优点, 属高度敏感的含量测定方法, 被认为是D-二聚体检测的经典方法。但这种方法操作步骤复杂, 耗时耗力, 不适宜做单个标本和急诊标本, 不能满足临床患者及时诊断及治疗的需要。快速ELISA法[5] (VIDAS D-二聚体) 是在ELIS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VIDAS仪器上可实现对D-二聚体全自动定量检测。检测原理是将两步酶联免疫法 (夹心法) 和荧光检测法结合起来。利用仪器中现成的单剂量试剂 (鼠抗D-二聚体单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鼠抗D-二聚体) 对单份标本进行检测。若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 则其形成的复合物在酶作用下催化底物水解成荧光产物 (4-甲基伞酮) , 在450 nm处荧光强度与样品中D-二聚体抗原的浓度成正比。快速ELISA法的试剂为单份试剂, 预先分配在密封条中, 避免了污染和浪费, 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其敏感性很高, 与经典ELISA法有很好的一致性, 但需要特殊设备, 一般基层医院难以开展, 检测时间仍需要35 min左右。
1.3 胶体金免疫渗透法 (Nyco Card法) [6]
反应体系为包被有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的多孔薄膜, 单抗上偶联着胶体金。当待检样本中的D-二聚体与单抗结合后所产生的红色强度在540 nm处由Nyco Card仪器识别, 强度与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成比例, 可定量检测。该方法检测的仪器小巧, 检测快速 (4 min) , 试剂为单个密封的铝箔包装, 即开即用, 可防止开启后的试剂受潮、污染和浪费, 敏感度较高;其缺点是特异性不强。
1.4 免疫比浊法
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 免疫比浊法使D-二聚体的检测实现了仪器自动化。如用于凝血仪的光电散射免疫比浊法 (DD Plus) 检测D-二聚体原理为聚苯乙烯颗粒包被有抗D-二聚体的单克隆抗体, 当标本中含有D-二聚体时, 该抗体与D-二聚体的交联区域结合, 浊度发生改变, 通过仪器检测其浊度的变化可反映待检样本中D-二聚体的含量。DD Plus可用于多种血凝仪, 对已有血凝仪的实验室可不必再单独购买仪器;检测时间短 (5 min) , 可实现对单个急诊病例的快速检验;Zhou等[7]报道其敏感度达到90%, 特异度达到40%;检测标本为血浆, 避免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由于以上优点, 该方法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种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Liatest法[8]基于胶乳凝集法, 在STAGO公司生产的专用血凝仪上进行检测, 当标本中存在D-二聚体, 则反应体系中的浊度增加, 在540 nm处吸光度增加, 通过仪器的自动化检测从而对D-二聚体进行定量测定。该法检测快速 (7 min) , 敏感性高 (96.67%) , 试剂为液体, 即开即用, 使用方便, 开瓶后有效期较长;缺点是试剂只能用于STAGO公司生产的血凝仪。免疫比浊法也可以用于生化分析仪上, 以血清作为检测标本。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还有多种, 如以ELISA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酶联免疫荧光法 (ELFA) 、化学发光法、时间分辨荧光法都能对D-二聚体进行检测, 每种方法又有多种商品化的试剂盒, 这些试剂盒采用了不同的技术, 其使用的抗体、识别的抗原、检测限度、标本稀释度、孵育时间都不尽不同, 而且年龄、胆固醇及血脂水平可影响D-二聚体的含量, 故其结果的异质性也在所难免。在不同报道中结果也不一致, 例如在夏汛生等[9]的研究中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的重复性与稳定性优于胶体金法, 比对实验中两种方法相关性不理想;而崔焕波等[10]报道胶体金法和免疫比浊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r=0.991) 。但总的来说, 所有这些检测方法都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而特异度较低, 阴性预测值较高, 故临床上通常是把D-二聚体超过一定的临界值作为排除某些疾病的检测指标, 而不是诊断指标。另外, 临床各实验室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D-二聚体检测方法并确定其用于排除或诊断相关疾病的临界值。
2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在各种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时均会增高, 当前, D-二聚体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1 排除深静脉血栓 (DVT) 和肺栓塞 (PE)
诊断DVT和PE的金标准都是血管造影, 但血管造影属侵袭性操作, 患者较痛苦, 且价格昂贵。2008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诊断治疗指南[11]中指出:若患者临床表现为低或中度临床概率的PE, 其D-二聚体高敏感度实验 (如:Liatest法、ELISA法) 的测定结果为阴性, 可以确切地排除患者为PE;但其D-二聚体中敏感度实验 (如:Nyco Card法、凝集法) 的测定结果若为阴性, 则仅能排除低临床概率的PE患者, 而不能排除高临床概率的PE患者。因此, 对于用D-二聚体检测结果已能明确排除PE或DVT的患者, 无需再做进一步检查, 避免了静脉造影术等创伤性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对确诊为静脉血栓栓塞症 (VTE) 和PE的患者, D-二聚体含量的动态监测还可以用于观察血栓性疾病治疗的效果:溶栓后D-二聚体含量迅速下降, 提示治疗有效;溶栓后D-二聚体持续升高或下降缓慢, 提示溶栓药物用量不足或其他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D-二聚体在体内的含量随年龄的增高呈上升趋势, 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在可疑PE患者中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在一些报道中, 80岁的高龄患者其特异性已低于10%[12]。
2.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的诊断及预后判断
DIC是以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溶血性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严重病理状态, 严重危及患者生命。Madzhuga等[13]在通过对DIC患者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原) 降解产物 (FDP) 和D-二聚体的测定和分析后认为, D-二聚体对DIC诊断价值最高, 尤其是当D-二聚体含量大于0.5 mg·L-1时有较高的预报价值。国内也有相关报道:DIC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正常人或非DIC患者相比显著增高, 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水平逐渐增高;有效治疗后其含量随病情的好转逐渐降低[14]。芦慧霞等[15]报道, 由于体外循环术术中常规使用抑肽酶直接抑制纤溶酶活性, 纤溶系统受到抑制, 因此术中和术后D-二聚体均比术前低。
2.3 脑梗死和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 且增高程度与梗死体积有关;经过溶栓治疗后其含量下降。动态检测D-二聚体含量对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可作为监测溶栓药物的疗效指标。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钟海英等[16]报道: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显著升高, 可作为其诊断的参考指标;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明显升高, 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不升高, 可用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2.4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和纤溶的异常, 血浆D-二聚体多高于正常人, 且与病变程度及病情变化一致。一些作者研究后发现急性白血病、肝癌、卵巢癌、黑色素瘤、大肠癌等恶性肿瘤[17,18]患者体内D-二聚体均显著升高, 通过检测D-二聚体可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及是否有血栓形成。
2.5 妊娠妇女与新生儿
怀孕后的妊娠妇女体内发生了生理性变化, 血液呈现低纤溶状态和高凝状态, 体内D-二聚体随孕期的发展, 含量呈上升趋势。检测D-二聚体有助于预测和判断高凝状态和纤溶活性, 减少胎盘早剥、早产、死胎、产后血栓或大出血等并发症[19]。有研究[20]报道, 正常新生儿D-二聚体含量高于临界值, 早产儿具有较高水平的D-二聚体, 认为系与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 使新生儿间隙性短暂缺氧以适应出生后建立新循环, 此过程中使血管内皮损伤, 导致凝血、纤溶系统被激活, 因此, 出生后体内D-二聚体持续呈较高水平。
D-二聚体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 除以上提及到的以外, 在2型糖尿病[21]、急性重症型胰腺炎[22]、系统性红斑狼疮[23]、类风湿关节炎[24]、脓毒血症[25,26]等疾病及创伤[27]后D-二聚体都呈升高变化, 且含量一般随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情况发生相应的变化, 故动态监测D-二聚体显得更有价值。
摘要: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作用后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 D-二聚体在机体各种高凝状态及血栓性疾病时均有增高,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 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已出现多种用于检测D-二聚体的方法。作者就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D二聚体 篇9
【关键词】孕期;D-二聚体;凝血四项;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714.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148-01
妊娠是一种生理过程,随着胎儿在母体中不断生长发育,使得孕妇不同时期的生理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发现[1],妊娠期间孕妇各种凝血因子会随孕期的增加而出现变化,其中纤溶及凝血系统的变化对孕妇产中及产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对不同孕期的相关指标进行监测意义重大。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了孕中期及临产期孕妇D-D及凝血四项的差异及检测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检查的孕期为20~25周孕妇45例为孕中期组,年龄20~37岁,平均年龄(26.8±2.4)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5±0.7)次,产次0~3次,平均(1.3±0.4)次。另选同期在我院分娩的孕期为37~42周孕妇45例为临产期组,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5±2.2)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3±0.5)次,产次0~2次,平均(1.4±0.5)次。纳入标准:无严重妊娠期并发症者,无止凝血药物服用史者,与本研究配合者。排除标准: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存在血液疾病者,凝血机制异常者。两组孕妇年龄、孕次及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清晨抽取两组孕妇空腹静脉血,抽取血量为1.8ml,注入真空抗凝管中,同管内0.2ml枸橼酸钠充分混匀后,在离心机上以3000r/min速度离心,离心10min后,分离血清。仪器选择日本Sysmex提供的CA-7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对D-D进行检测,试剂由德国SIEMENS公司提供,采用凝固法对TT(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试剂由上海太阳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根据试剂盒说明书要求进行具体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检测结果显示,临产期孕妇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孕中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四项中两组T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产期孕妇PT明显较孕中期孕妇短,FIB水平明显较孕中期孕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决定了机体的止血与抗凝血功能,研究发现[2],血液凝固以及凝固血液的分解是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凝血系统能够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可溶纤维蛋白,纤溶系统可将纤维蛋白进行分解液化。纤溶与凝血过程能够使血管保持畅通,防止血液流失,是机体正常的保护性生理反应[3]。
有报道表明[4],凝血系统的实现是通过凝血因子完成的,大部分凝血因子由蛋白质组成,在正常情况下,凝血因子在血浆中不具有活性,在不同因素刺激下,凝血因子可被激活并发挥凝血作用。妊娠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机体为适应妊娠以及分娩需要,保障胎儿在子宫内成长,同时维持胎盘完整,纤溶系统及凝血系统会出现改变,且随着孕期增长,该变化会越明显[5]。有研究指出[6],妊娠期妇女血液中凝血因子Ⅱ、Ⅴ、Ⅷ、Ⅸ及Ⅹ浓度会出现明显上升,且纤溶系统中的FIB水平也会随时间推移而升高。已经被证实[7],妊娠期纤溶系统及凝血系统发生的变化,可以通过检测相关指标了解。D-D属纤溶系统降解产物,是机体纤维蛋白溶解功能运行及出现纤溶的关键标志物,其在血液中的表達,同血栓形成与溶解有重要关系[8]。凝血四项中,TT可在FIB转换成为纤维蛋白过程中,对是否出现异常进行反映;PT能够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基本状态行;APTT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FIB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同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及血沉等呈正相关性[9]。本研究对孕中期与临产期孕妇的D-D及凝血四项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除TT及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妊娠时间延长,血浆中D-D水平出现上升,PT缩短,进一步表明机体纤溶及凝血系统在妊娠期间会建立新的平衡。有学者认为[10],纤溶及凝血系统在妊娠期出现的改变,能够减少产后出血,但同时可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孕中期及临产期孕妇D-D与凝血四项有较大差异,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对预防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珺.妊娠妇女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7):157-158.
[2] 刘刚英.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变化情况[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0):3255-3257.
[3] 郑曦,肖唯.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检测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2,22(2):77.
[4] 王莉敏.妊娠晚期孕妇凝血四项、FDP、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51-1952.
[5] 李庆鑫.凝血四项、D-二聚体对妊高征孕妇DIC风险的评价[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2,23(5):79,57.
[6] 薛冰,许爱霞,吉丽,等.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在妊娠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77-278.
[7] 邹庆红.D-二聚体和凝血4项检测在孕妇产前检查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四川医学,2013,34(2):284-286.
[8] 杨军,李彬.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在诊断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17):2384-2385,2388.
[9] 刘慧英.正常孕妇不同孕期及产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参考区间调查[J].河北医学,2012,18(9):1253-1255.
[10] 肖雪莲.不同孕期孕妇凝血四项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5-26.
D-二聚体与老年性脑梗死的关系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00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院2011年12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间住院患者。男性64例, 女性36例;年龄 (老年人界定年限为65岁以上) , 65~84岁;100例患者均进行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数值升高范围在0.56~4.02μg/m L之间, 其中数值明显升高者38例, 数值中度升高者36例, 数值轻度升高者26例;梗死部位:大脑中动脉闭塞19例, 基底节区35例, 丘脑区24例, 双侧脑室旁18例, 脑干12例, 小脑半球4例;病情程度:轻度者27例, 中度者33例, 重度者40例。
1.2 入选标准
本组入选病历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规定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或/和颅脑MRI检查确诊;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凝血功能异常、急性感染性疾病及肝肾综合征等被排除在外。血浆D-二聚体正常范围以0~0.55μg/m L为标准。
2 结果分析
本组100例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数值均不同程度升高, 升高范围在0.56~4.02μg/m L之间, 其中数值明显升高者38例, 数值中度升高者36例, 数值轻度升高者26例;梗死部位:大脑中动脉闭塞19例, 基底节区35例, 丘脑区24例, 双侧脑室旁18例, 脑干12例, 小脑半球4例;病情程度:轻度者27例, 中度者33例, 重度者40例;死亡病例3例。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的高凝性疾病, 当机体凝血系统被激活后,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此时原位血栓开始形成, 其中部分患者在颅内外动脉和静脉中同时或序贯产生多发红色血栓, 红色血栓主要在血流缓慢的区域由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构成, 其形成不需血管壁发生异常或组织因子的释放, 当大动脉发生闭塞时其远端的血压急剧下降, 局部脑组织突然失去血供, 降低的血压可激活保护机制, 使血液从血压较高的区域流向血压较低的区域, 同时侧支循环会增加, 以保持缺血区域的所需血液。
研究表明[1]:纤维蛋白原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在全血、血浆粘度方面影响较大。脑梗死, 凝血系统被激活, 出现高凝低溶的不平衡状态, 此时机体出现代偿性纤溶活性增强, 血栓可部分被溶解, 致使D-二聚体含量升高, 当凝血、纤溶失衡进一步加剧时, 梗死灶也在加大, 病情趋于重。
D-二聚体可较长时间处于高水平, 脑梗死患者恢复期, 如血浆D-二聚体再次升高, 预示病情有所复发。
血浆D-二聚体数值变化与梗死灶大小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三者之间表现为正相关系, 梗死灶稍小者, 血浆D-二聚体升高不甚明显, 病情较轻, 预后大多较好;梗死灶较大者血浆D-二聚体升高多较明显, 病情多较重, 预后大多较差[2]。
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可反映纤溶活性的增强, 测定血浆D-二聚体数值, 对判定血栓形成及溶栓治疗等有着重要意义。
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反映纤溶活性的增强, 血浆D-二聚体是观察纤溶效果最有价值的指标, 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 反映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继发性亢进, 机制可能是由于病灶周围血管痉挛引起的小栓塞, 也可能与患者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体内高凝状态有关。
综上所述, D-二聚体测定可直观反映机体的凝血纤溶状态, 对于把握脑梗死病情变化有着积极意义, 临床治疗上, 可以依此制定抗凝溶栓方案, 另外, 根据数值的变化情况还可对治疗疗效加以判断, 科学评估预后。该测定简单易行,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殷聪国, 牛国忠.脑再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 19 (8) :228-231.
【D二聚体】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