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抵退

2024-05-27

免抵退(精选8篇)

免抵退 篇1

摘要:“免抵退”的理解和计算一直是税法教学中的难点。从进项税额分配的角度重新解读和诠释“免抵退”的计算过程,有助于深刻理解“免抵退”的含义并快速、有效地掌握其计算过程。

关键词:免抵退,进项税额分配,出口货物,剔税

《税法》的出口退税章节中关于“免抵退”的理解和计算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发现,如果将该知识点围绕进项税额的分配重新诠释,就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改善。

一、“免抵退”的一般解读

出口退税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出口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的创汇。“营改增”后,我国出口退税对象已从货物和劳务扩展至现代服务。

出口退税制度的具体执行办法有两种:“免抵退”和“免退税”。前者适用于生产企业,后者适用于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制度是为了贯彻实现出口对象的零税率。“免”是指免征出口环节的销项税。“抵”是指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可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退”是指出口货物(劳务、服务)对应的进项税抵扣内销销项税之后的余额退税给企业。

对于“抵”的说明,内销货物(劳务、服务)对应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出口货物对应的进项税额也可以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所以在抵扣环节,不需要将企业全部进项税在内销和出口业务之间进行匹配划分,抵税的实质就是计算内销应纳增值税的过程。并非企业所有的进项税额都可以抵扣,在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一般情形规定基础上(如非正常损失、用于集体福利等),出口对象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依出口对象离岸价格计算的进项税是不能抵扣和退税的,称为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所以在抵税之前首先要把这部分进项税额剔除。从税收经济关系来看,抵税的本质是国家将这部分税收利益以隐性方式返还给企业。

对于“退”的说明,退税的前提是进项税额抵扣内销销项税额之后有余额,即内销销项税额与进项税税额之差为负数(应纳增值税额为负数)时有留抵税额。这里的“退”是指显性退税,即企业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款。由于出口退税是在留抵税额范围内实施的,应退税额受到留抵税额和理论退税额(免抵退)的限制,因此应退税额应取两者中的较小者。若理论退税额较小,则按理论退税额退税,免抵税额为零;若留抵税额较小,则按留抵税额退税,免抵税额为理论退税额与应退税额之差。

企业的增值税具有连续性,本期期末的留抵税额可以在下期继续抵扣,因此,本期期末留抵税额=退税之前的留抵税额-应退税额。在“抵”的环节,如果进项税额抵扣内销销项税额之后无余额,退税之前的留抵税额为零,则期末留抵税额也为零;如果进项税抵扣内销销项税之后有余额,则按上述公式计算即可。零税率与免税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在于销售环节均不缴增值税,但零税率征税对象所包含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或退税,而免税对象所包含的进项税额是不允许抵扣的。

二、基于进项税额分配思路的“免抵退”解读

“免抵退”的过程就是对当期进项税额与期初留抵税额之和进行分配的过程。首先汇总当期进项税额与期初留抵税额,作为进项税额分配的基数,然后按图中所示剔税、抵税、退税与期末留抵税额的顺序进行分配。只有经过上一步骤的分配后有余额时,进项税额才可以进行下一环节的分配,否则分配过程结束,其后各分配项目为零。

剔税就是计算出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并将其从进项税额分配基数中转出的分配环节,其计算公式为: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对象销售额-免税购进原材料金额)×(出口对象征税率-出口对象退税率),其中,免税购进原材料既包括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也包括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按照出口退税“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的基本原则,免税购进原材料未负担进项税,因此其对应的购进金额不参与剔税,也不参与退税。

抵税就是对进项税额分配基数在剔税后的余额进行的二次分配,即用该余额抵扣内销的销项税额,如果抵扣之后还有余额,则可以进行后续的分配,该余额被称为“留抵税额”,为了与期末留抵税额相互区分,特别称之为“抵税后退税前的留抵税额”。

退税就是在“抵税后退税前的留抵税额”范围内进行进项税额的第三次分配,即计算实际应退税额的过程。应退税额不仅受留抵税额的限制,还受免抵退税额的制约,因此应退税额取两者中的较小者。如果留抵税额较小,则按留抵税额退税,退税后进项税额分配完毕,不再进行后续环节的分配;如果免抵退税额较小,则按照免抵退税额退税,退税后进项税额还有余额,可以进行后续分配。其中,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免抵退税额=(出口对象销售额-免税购进原材料金额)×出口对象退税率。经过退税之后剩余的进项税额就成了期末的留抵税额。

三、举例分析

例:甲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为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其出口货物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退税税率为13%。2015年5月甲企业有关经营活动如下:采购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张,注明价款400万元,进项税额为68万元,发票已通过认证。上月末留抵税额为12万元,本期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销售额200万元,本月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按人民币计价为400万元。

甲企业5月份“免抵退”税额的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汇总当期进项税额和期初留抵税额,作为后续分配的基数。

进项税额=68+12=80(万元)

第二步,剔税,做进项税额第一次分配。

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400×(17%-13%)=16(万元)

剔税后进项税额的余额=80-16=64(万元)

第三步,抵税,做进项税额第二次分配。

内销销项税额=200×17%=34(万元)

抵税后进项税额余额=64-34=30(万元)

抵税以后进项税额还剩30万元,可以进行后续分配。

第四步,退税,做进项税额的第三次分配。

计算理论退税额,即免抵退税额=400×13%=52(万元),经过第二次分配后的留抵税额为30万元,因此该环节只能分配30万元,即应退税额为30万元,则免抵退税额=52-30=22(万元)。经过该次分配,进项税额已分配完毕,后面的分配结束,则期末留抵税额为0。

四、关于“免抵退”的进一步思考

若仅从进项税额角度做静态分析,无论抵税、退税还是期末留抵税额都不会减少企业的税收利益,而剔税则直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利益。剔税就是把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从进项税额中转出计入出口货物成本的过程,从其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期出口货物销售额剔除当期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之后的金额越高,则出口对象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越大,剔税对企业进项税额税收利益的负面影响就越大。

在企业当期进项税额一定、剔税环节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一定时,抵税、退税和期末留抵税额之间的分配会在时间价值上影响企业的税收利益,因为抵税和退税意味着可在当期收回预付税款债权,而期末留抵税额则反映了当期未收回的预付税款债权,该部分预付税款势必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影响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

因此,企业在安排一定时期内的采购、生产、内销和出口计划时,需要把增值税相关因素作为一项参考依据,通盘考虑,以实现合理的税收利益。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邹德军.现代服务业产品出口退税之亮线法[J].财会月刊,2015(12).

免抵退 篇2

一、适用新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企业范围:

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并且具有独立核算和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具体上包括所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内资生产企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自产货物继续实行免征增值税办法。

二、办理免抵退税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

2、办理出口退税登记证。

3、企业必须及时取得出口退税联的《出口货物报关单》和出口退税联的《外汇核销单》

4、指定专人负责出口退税工作。并要求其学会使用企业版免抵退税申报软件。

三、办理免抵退税的日常事务操作:

(一)、进料加工合同的登记备案和合同核销手续:

1、进料加工业务的登记。开展进料加业务的企业,在第一次进料之前,应持进料加工贸易合同、海关核发的《进料加工登记手册》并填报《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申报表》,向征税机关办理进料加工登记备案手续。

2、转厂报关单的原件与复印件核对工作。从税款所属期2002年1月1日起,企业上报的所有的转厂进出口报关单复印件必须事先同原件进行核对无误后,在报关单复印件上写上“与原件相符“字样,并加盖企业公章后,连同报关单原件一起上报给主管国税征收分局进行核对,以确保企业上报报关单复印件与原件相符。只有通过国税部门核对无误的转厂报关单企业才可以拿去海关核销。

3、进料加工业务的核销。从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进料加工登记手册》最后一笔出口业务在海关核销之后、《进料加工登记手册》被海关收缴之前,应持手册原件、复印件及《生产企业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核销申请表》一起上报给主管国税分局办理进料加工业务核销手续。只有到国税部门办理完进料加工合同核销手续后,企业才可以到海关办理《进料加工登记手册》的核销手续。

(二)、企业的出口退税联报关单原件丢失后的补办规程:

1、企业首先到主管国税分局领取《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报告》一式三联(见附表一),根据表中要求填写好后加盖财会人员、企业负责人私章和企业公章后连同丢失的报关单的其他任何联次复印件一并上交给主管国税分局。

2、主管国税分局加具意见和盖公章后,送进出口(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审批。进出口涉外税收管理分局通过审核确准该报关单从未办理退税后,加具意见和盖公章后,退回《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报告》两联给企业。

3、企业凭税局退回的两联《关于申请出具(补办报关单)证明的报告》及海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到海关有关部门办理出口退税联报关单的补办手续。

(三)、企业的出口退税联外汇核销单原件丢失后的补办规程:

1、企业首先到主管国税分局领取《关于申请出具已核销证明的报告》(见附表二),根据表中要求填写好后加盖企业公章后连同出口退税联报关单原件一并上交给主管国税分局。

2、主管国税分局加具意见和盖公章后,送进出口涉外税收管理分局审批。进出口涉外税收管理分局通过审核确准该核销单对应的出口报关单从未办理退税后,加具意见和盖公章后,将《关于申请出具已核销证明的报告》退回给企业。

3、企业凭税局退回的《关于申请出具已核销证明的报告》及外汇管理局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到外汇管理局办理出口退税联核销单的补办手续。

四、免抵退税企业的申报征收:

免抵退税企业是按月进行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年终后三个月内进行免抵退税清算工作。

(一)、企业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申报是同时进行的,企业必须在月度终了后10天内上报给主管征收分局如下资料:

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式3份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一式2份

3、《发票领用存月报表》一式2份

4、《增值税专用发票存根联/抵扣联明细表》一式2份

5、财务报表一式2套

6、一般纳税人附列资料:抵扣凭证及封面(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发票存根及封面一份

7、《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进口料件申报明细表》4份

8、《生产企业进项税金抵扣情况表》4份

9、《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申报表》4份。

10、企业上报盘(内有企业进出口报关单等电子申报数据)。

11、其他资料:

①、直接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联原件、外汇核销单出口退税联原件和出口发票原件及直接出口收入封面1份。

②、转厂出口货物报关单复印件及封面1份。

③、直接进口和转厂进口报关单复印件及封面1份。

(二)、年终清算时、企业必须按税务分局具体要求上报如下表格:

1、《生产企业退(免)税清算表》

2、《生产企业清算备案明细表》

五、免抵退税办税示意图:

免抵退 篇3

一、五步法的内涵

在税法的教学内容中,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部分一向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部分,很多学生只能照葫芦画瓢,按照公式生套下来,却并未理解该计算公式的含义,更不知该公式是如何导出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该部分内容放下一段时间以后就忘记了,再要计算也就不会了。其实,要想真正掌握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方法,关键是要注意两点:一是正确理解五步法的内涵,明确每一步计算公式的由来,二是用简洁的方法增强记忆。

首先应该明确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即出口免税并退税、出口免税但不退税、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实行免抵退的是针对享受出口免税并退税的生产企业的政策。“免抵退”中的“免”是指生产企业的出口货物在出口环节免征该企业的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抵”是指用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好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该予以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内销的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由国家退还给出口的生产企业。

其次,应了解生产企业出口退税计算的步骤。为了使学生对出口退税的计算过程更好地记忆,目前一般在这部分的教学上采用五步法,即:

第一步,剔税。由于企业的出口退税率可能与其征税率有差异,那么也就意味着在出口货物所含的进项税中有一部分是不予退税的,即出口金额×(征税率-退税率),不予退税的这部分进项税额应从实际发生的进项税中剔除,也就是说,第一步我们要计算的是出口货物中不可以抵扣的进项税。计算公式:

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X)=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第二步,抵税。就是用出口的应退税额去抵内销的应纳税额。学生在这一步计算时往往感到比较费解,因此,需要教师深入解析这一步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公式的由来。计算公式:

第三步,算尺度就是计算出口额与退税率的积,它的含义是由于企业出口,国家给予企业最大限度的退税额。计算公式:

第四步,比较当应纳税额为负时,比较已计算出的尺度和应纳税额的绝对额之间的大小,从而确定实际应退税额。比较过程:

当Y>0时,则应退税额=0

当Y<0,且|Y|<|Z|,则应退税额=|Y|

当Y<0,且|Y|>|Z|,则应退税额=|Z|

第五步,倒挤。根据尺度与实际应退税额,倒算出当期的免抵税额。公式:

当期的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

其计算的结果只有两种,即:免抵税额>0或=0

二、五步法所涉及的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

下面以数字来解析各指标之间的关系,可分以下六种情况进行假设,进而得出最后结果:

单位:万元

从上表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下规律:

这意味着只有在A>0的情况下(即表中第1-3种情况),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中所含应该予以退还的进项税额,才能部分或全部被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所抵掉,其中在A≧B的情况下,实际应退税额均为0;只有在A<B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应退税额。而如果A<0,由于B总是>0(即第4-6种情况),所以|C|=A-B=-(|A|+|B|),从而|C|一定大于A,则无论|A|与B是什么关系,都使得A未被抵扣掉一分钱。

三、五步法计算公式不同角度的理解

(一)按照抵税的定义来理解

第一、对应纳税额计算公式的理解。在五步法计算公式中最难理解的是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即:

其实公式(1)是由以下算式导出的:

因为,按照抵税的定义:

因为:B=出口可抵进项税=出口全部进项-出口不可抵进项=出口全部进项-(出口额×征税率-出口额×退税率)

所以:(2)式=(内销货物销项税-内销进项税)-出口可抵进项税-留抵=内销货物销项税-内销进项税-出口额×退税率-留抵=内销销项税-[(内销进项+出口全部进项)-出口不可抵进项)]-留抵=内销销项税-[全部进项-(出口额×征税率-出口额×退税率)]-留抵……(3)

第二、对其他步骤的理解。

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出口额×(征税率-退税率)

其实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出口货物的进项税转出部分,由于退税率和征税率可能不同,且退税率≦征税率,因此,导致出口货物的部分进项税不能全部被抵扣,而由于(3)式红色字的项计算的是全部进项税(包括内销的合出口的),即一部分不可抵的进项税也算进去了,因此要做进项税转出处理。

根据第二个问题,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之所以计算尺度,其目的就是要明确,在企业未被抵扣完的进项税中,有多少是由于企业出口而导致国家应退给企业的。

对企业应纳税额和尺度进行比较的目的,是用来判断国家最后应退给企业的税额数。通过比较来分析企业应纳税额(C)(负值时)中由于出口而享受的退税额被内销的应纳税额抵掉的部分,或者如果完全未被抵掉,则其应纳税额(负值时)中由于出口而产生的退税额所占的比例,从而确定最后退给企业的税额。其实对企业应纳税额和尺度进行比较是有前提的,即当应纳税额(C)<0时,才有必要比较,如果应纳税额(C)>0,则国家不需要给企业退税,也就不需要来判断应退税额的多少了。

计算免抵税额实际上是一个倒算的过程,即,既然知道了国家应该退给企业的税额,那么,在企业享受的免抵退税额中,企业内销的应纳税额有没有被出口免抵退税额中的一部分抵掉。如果企业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则说明企业由内销产生的应纳税额没有被抵掉一分钱,如果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说明二者的差额部分被内销产生的应按税额抵掉了,从而倒算出免抵税额,即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

(二)将企业应纳税额看成是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与出口货物的应纳税额之和

由于出口货物免税,则

其他步骤的理解同第一种情况。

(三)将企业应纳税额看成是全部销项税减全部可抵扣的进项税

由于出口货物免税,则出口货物销项=0

(5)式=(内销销项税+0)-全部可抵扣的进项税-上期留抵=内销销项税-(全部进项-出口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上期留抵其他步骤的理解同第一种情况。

(四)将因出口应退的税额作为进项税从销项税中抵扣

其他步骤的理解同第一种情况

上述四种情况分别根据免抵退的定义(第一种)、应纳税额的构成(第二、第三种情况)以及将出口退税看成是可以抵扣的进项税来理解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角度不同,但都可以说通,每个人可以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更好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出口退税的计算。

四、出口退税例析

为了分析出口退税计算的来龙去脉,下面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例]某实行免抵退税的企业2012年3月末留抵税额4000元,4月发生下列业务:(1)购入甲材料20吨用于生产,价税合计819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2)购入乙材料16吨用于生产,价税合计18720元,取得普通发票;(3)销售自产A机器4台,取得含税价款150000元;(4)购买生产设备1台,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80000元,税款13600元;(5)该企业将自产的3台A机器出口,离岸价格合计15000美元,汇率1:7;(6)当期因管理不善丢失以前购入的包装物一批,账面成本20000元。假设增值税退税率15%,需要认证的发票都已通过认证,要求计算:(1)当期发生的增值税进项税额;(2)当期应转出的进项税额合计数;(3)当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4)当期免抵退税额;(5)当期该企业出口实际应退税额;(6)当期该企业留到下期抵扣的税额。

首先看计算步骤:

第一步:剔税

第二步:抵税

第三步:算尺度

第四步:比较

由于2205.13<15750,所以当期应退2205.13(元)

第五步:倒挤

当期免抵税额=15750-2205.13=13544.87,期末无留抵税额。

根据前面的分析,在这五步计算中,其实学生难以理解的就是应纳税额的计算中(25500-5500)是怎么得来的。根据第一步的计算,25500是进项税的总和,也就是用于生产出口产品和用来生产内销产品的购进材料进项税的总和。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用于生产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是不能全部抵扣的,其中所适用征税率与出口退税率的差额与出口额的积的部分是不能退税的,而用于生产内销货物所耗用的外购材料所支付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扣除的。但是由于已知条件中,我们只知道进项税额的合计数,却不知道其中用于内销的和用于出口的各自所占的比例。因此,无法将全部进项税进行分割。

由于有20000×17%进项税需要转出,则在补考出口退税的情况下,可抵扣的进项税为25500-20000×17%=22100(元),假设在22100元的进项税中用于生产内销货物的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为X;进一步,用于生产出口货物的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则为全部进项税-内销货物可抵扣的进项税,即:22100-X,在这些进项税额中,由于适用税率与出口退税率之间的差异,使其有一部分不能全部被退回,即:15000×7×(17%-15%)。因此,

上式中,已经从25500元中减去了3400元进项税转出的部分,如果没有减,则22100元变成25500元,也就是在进项税中加上了3400元,则在后面应该再扣除这3400元,被扣除的2100元也就变成了5500元了。

在这个案例中,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内销的应纳税额,则出口货物应退的税额为15000×7×15%=15750(元);也等于(22100-X)-15000×7×(17%-15%),则

当实行免抵退税后,用出口货物先抵了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内销的有多少应纳税额呢?本期应该是:21794.87-X=21794.87-4250=17544.13(元),但是由于有上期留抵税额4000元,使得内销的应纳税额变为17544.13-4000=13544.13(元),用出口应退的15750元去抵顶内销的应纳税额13544.13元,结果内销的应纳税额全部被抵掉,出口应退的税额中尚剩余(15750-13544.13)元,这部分是由于出口产生的,因此,国家应予以退税。

经过以上分析,对实行免抵退办法的出口退税计算的来龙去脉就清楚了。在全部理解的情况下,请采用五步法,即剔税、抵税、算尺度、比较、倒挤五步来快速记忆,其目的是要抵税。而为了抵税,就必须把不能抵的剔掉,因此,剔税是前提。在抵税之后,需要将抵税后的结果与由于出口产生的退税额(也就是尺度)相比较,方能确定最后的实际退税额,因此,这时必须算尺度了,然后进行比较,确定出实际退税额。倒挤这一步不过是进一步分析一下当期的免抵税额,本可以不算的。上例中,实行免抵退税,该企业共可享受15750(元),现在经过计算已经知道,国家最后应退给企业的税额为2205.13元,这说明被内销应纳税额抵掉了15750-2205.13=13544.03(元),这样倒算的过程,是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推算出来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再记忆就非常容易了。

五、对出口货物含有免税进口料件的出口退税计算的理解

以上分析的内容为购进的货物全部都是应税货物,但是在购进的货物中含有免税进口料件时,五步法的计算又有所变化。下面进一步研究在出口商品中既含有应税原料,又含有免税原料的情况下,对变形的计算公式如何理解的问题。

企业享受的出口退税待遇的前提是,用来生产出口产品的外购原料是已税原料,也就是说,只有在外购的原料是已经交过增值税的,才可能享受出口退税。因此,当用外购免税进口料件生产产品后外销的,对这部分产品所含的免税进口料件是不能退税的。其计算过程是:

在前述的步骤中,尺度,即免抵退税额,等于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但是在出口货物含有免税进口料件的价值时,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中所含的免税进口料件的价值就不能享受退税,因此,这时公式1: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前述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而在出口货物含有免税进口料件的价值时,可以享受出口退税的货物价值=(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应以这部分价值为基础,因此,公式2: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在大多数教材中,公式3: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免抵退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公式4: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其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这两个公式往往令学生十分费解,而如果用公式1和公式2,则相对好理解一些。

综上,理解出口退税免抵退办法的计算,关键在于,第一,善于进行公式推导;第二,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第三,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第四,计算结束后,能进行反向分析。这些要点在学习税法的其他计算部分的内容时也同样适用。

申请办理免抵退税的报告 篇4

绍兴县国家税务局:

本公司系****有限公司,于**年**月**日经核准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年**月**日经核准办理税务登记证,**年**月**日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月**日出口认定,税务登记证号为****,法定代表人系***,经济性质为***,职工人数现有**人,其中外贸业务员*名,厂区面积**平方米。本公司生产经营地址位于****,经营范围为***。现有专业财务人员***人,办税员为***。能准确核算进项、销项税额,能全面设置总帐、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仓库帐等有关帐簿。

本公司现有生产设备***,实际生产产品有***,其中出口产品***,主要出口国为***,主要出口港为**,原材料主要供货地为**。公司设备年生产能力***。**年**月——**月生产*****。公司生产工艺是****。企业**年*月——*月原材料情况:*原材料期初结存*数量,*元,入库*数量,*元,出库*数量,*元,其中生产领用*数量,*元,直接销售*数量,*元,期未结存*数量,*元,该批原材料供货单位有:****。***年*月*月委外加工情况:*半成品委托加工*原材料发出*数量,*元,半成品期初结存*数量,*元,出库*数量,*元,其中生产领用*数量,*元,直接销售*数量,*元,期未结存*数量,*元,委外加单位有:****,半成品*产品收回*数量,*元。**年**月产成品情况:*产成品期初结存*数量,*元,完工入库*数量,*元,销售出库*数量,*元,其中外销*数量,*元,期未结存*数量,*元。应付帐款期初余额***元,借方发生额**元,贷方发生额**元,期未余额**元。

本公司**年**月——**月实现销售收入**元,其中内销**元,外销**元,其他业务收入**元,销项税金**元,进项税金**元,进项转出**元,期初留抵**元,期未留抵**元,应交增值税**元,已缴纳。期初存货**元,期未存货**元,税负**%。应收帐款期初余额**元,借方发生额**元,贷方发生额**元,期未余额**元。

本公司首笔出口为**年**月**日**货物出口,财务入收时间为**年**月**日,**年**月——**月申报单证实现免抵退税总额**元,其中免抵额**元,退税额**元。

免抵退 篇5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 (财税[2002]7号) 的规定, 在我国凡独立核算, 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并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 (简称“生产企业出口”) 自产货物, 除另有规定外, 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

免抵退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2.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3.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

=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 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税额”项目金额确定。

4.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其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

二、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公式解析

1.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公式相关项目的含义。为了便于找出各个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者现对一些常识性计算项目进行概括与解释。

一是“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可理解为“出口货物销售价格”。

二是“出口货物销售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可理解为“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

需注意的是:若存在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 即该原材料在购进时便退出征税环节, 其进项税额为零, 也就不存在出口环节计征增值税的问题, 计税时要将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从出口货物销售价格中扣除。无论内销还是外销, 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都不包含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三是 (出口货物销售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当期外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该公式实质上是计算不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出口货物的销项税额, 在这里笔者将其简称为“当期外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四是“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就是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那部分金额。那么, 在财税[2002]7号文件第三条“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中出现的“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很显然就是当期应纳税额小于零时的绝对值。

2.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公式的变换与解析。

(1) 将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的计算公式代入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公式, 合并同类项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通过公式可以看出, 免抵退税额实际上就是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对出口货物按优惠税率计算的不用征收的销项税额。

(2) 将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计算公式代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 合并同类项后得到: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当期外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免抵退税额

该公式表明: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是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对出口货物所征收的销项税额与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出口货物按优惠税率计算的不用征收的销项税额的差额。

当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征税率时, 免征销项税额与应征销项税额的差额为零, 即全额免征, 实现了货物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 此时的税收优惠最多;当出口货物退税率<出口货物征税率时, 免征销项税额<应征销项税额, 即需要在出口环节按两者的差额进行征税, 此时的税收优惠是随着退税率的降低和差额的增大而不断减少的, 即不是全额免征货物出口环节的增值税。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得出公式中“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实质是“退税后仍负担的, 但不用上缴、只需抵减当期进项税额的出口货物无优惠部分的销项税额”, 并在此基础上对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中的“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过程也有了深刻的理解。

(3) 将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代入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调整后得到: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出口货物销售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率-当期进项税额- (出口货物销售价格-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外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内销及库存货物等准予扣减销项税额的进项税额-当期外销货物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

从整理后的公式可以看出, 当期应纳税额是已经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后所计征的当期应纳税额, 在贯彻执行免税政策的基础上,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当期进项税额包括当期内销货物与外销货物两大部分的进项税额, 实际上就是出口货物的当期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如果该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 还要将不能免除税负的部分作为出口货物当期进项税额的抵减额, 减少可用于抵扣内销货物销项税额的出口货物进项税额。

(4) 该计算公式中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是理解的难点。实际上该计算过程就是要将免抵退税额分解成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退税额即当期应退税额, 那么免抵税额就是税务机关按相关税收政策算得的税收优惠中实际没有退返给纳税人而是转抵内销货物销项税额的部分, 即“当期免抵税额”。

显然, “当期应退税额”必定小于或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其金额的确定还要依赖“当期应纳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比较。这是因为“当期应纳税额”是已经扣减免抵退税额后的金额, 也就是说免抵退税额得先抵顶当期应纳税额,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 就表明免抵退税额不足以抵顶当期应纳税额, 那就不存在退税的情况, 此时的应退税额就为零;相反, 如果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 就表明免抵退税额仅用部分金额抵顶就可以使需交纳的税款减少至零或未抵顶的应纳税额本身就是因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而产生的, 那么税务机关就要按免抵退税额抵顶后的余额或免抵退税额的全额退还纳税人, 此时的应退税额不为零。

如果仔细分析便可发现, 在该办法中计算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免抵税额时并不是用当期应纳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进行比较, 而是用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进行比较, 即当期应纳税额为负, 也只有在此情况下才需要计算应退税额。那么, 应退税额是多少呢?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大于当期免抵退税额, 表明未进行免抵的情况就是多缴进项税额的情况, 如果进行免抵, 那么多缴的进项税额会更多, 此时免抵税额就应该全额退还, 也就不存在免抵税额, 显然此时的应退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反之, 则应退税额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相等, 即此时的留抵税额全部是由免抵退税引起的, 税务机关要将免抵退税额抵顶后的余额退还纳税人, 那么当期免抵税额即是免抵退税额与应退税额的差额。

那么前面论述的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时就不存在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免抵税额就是免抵退税额, 应退税额为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财税[2002]7号文件对免抵退税额与应退税额进行的规范首先是建立在存在当期期末留抵税额的基础上的, 而对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不存在的情况并没有进行规范。

3.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步骤调整。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计算公式的计算目标是确定免抵税额与应退税额, 而两者的确定依赖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的比较, 且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是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时的绝对值, 那么就应该以计算当期应纳税额与当期免抵退税额为突破口, 整个计算过程应该调整为:

(1) 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先计算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然后求出免抵退税额。

(2) 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然后求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最后将计算出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公式代入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便可得到结果。

(3)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将免抵退税额的计算结果与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结果按照财税[2002]7号文件的程序进行转化与比较, 便可计算出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三、出口货物增值税免抵退税的简便计算方法

(一) 简便计算方法的推导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 导致我们对公式理解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公式中出现的概念不理解, 尤其是“当期应纳税额”、“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这三个概念, 而对当期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中的“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和“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的理解是关键。为便于理解, 不妨再次把公式进行简单变换, 将其还原成最初的形式, 这样通过原理来记忆就远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

整理后的简便计算公式如下: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上期期末留抵税额) 。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的应纳税额=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免抵退税额。

1. 如果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0, 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2. 如果0≤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

当期应退税额=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的应纳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3. 如果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则:

当期应退税额=0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二) 两种方法的实例验证与比较

例: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 退税率为13%。20×7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为: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100万元, 上期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 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购进原材料一批, 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 已验收入库。

要求: (1)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2)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3)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1. 计算方法一:按财税[2002]7号文件规定的方法计算。

(1)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 则: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100× (17%-13%) =4 (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 (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200× (17%-13%) -4=4 (万元)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上期期末留抵税额=100×17%- (34-4) -6=-19 (万元)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100×13%=13 (万元)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200×13%-13=13 (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即:

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13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3-13=0 (万元)

因此, 8月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万元 (19-13) 。

(2)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 则:当期应纳税额=100×17%- (20-4) -6=-5 (万元) 。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5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3万元, 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即:

该企业当期应退税额=5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3-5=8 (万元)

因此, 8月末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0万元 (5-5) 。

(3)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 则:当期应纳税额=100×17%- (10-4) -6=5 (万元) 。

由于财税[2002]7号文件中没有相关规定, 故无从下手。

2. 计算方法二:按增值税简便计算方法计算。

(1)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4万元, 则: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销项税额=100×17%+200×17%=51 (万元)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上期期末留抵税额=34+100×17%+6=57 (万元)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51-57=-6 (万元)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实际计税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200-100) ×13%=13 (万元)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6万元≤0, 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13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应退税额为13万元, 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为6万元。

(2)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 则:

当期销项税额=51 (万元) (结果不变)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上期期末留抵税额=20+100×17%+6=43 (万元)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51-43=8 (万元)

免抵退税额=13 (万元) (结果不变)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的应纳税额的绝对值=|- (8-13) |=5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13-5=8 (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5万元, 无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

(3) 若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 则:

当期销项税额=51 (万元) (结果不变)

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应税项目的进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上期期末留抵税额=10+100×17%+6=33 (万元)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51-33=18 (万元)

免抵退税额=13 (万元) (结果不变)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18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3万元

当期应退税额=0 (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13 (万元)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后的应纳税额=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前的应纳税额-免抵退税额=18-13=5 (万元)

当期尚需纳税5万元, 无留抵结转下期继续抵扣税额。

参考文献

免抵退 篇6

一、“清晰图表”下增值税出口“免抵退”原理阐释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

“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出口环节的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耗用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以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所含的进项税额大于当期内销的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如图1所示,在“免抵退”税收政策下一般会出现以下三种结果:

情况1为内销的应纳税额大于外销的进项税额,即外销的进项税额全部抵顶完了,因而不需要考虑退税。

情况2为内销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但小于外销的进项税额,因而外销的进项税额只能抵减一部分,将未抵减完的部分退税。

情况3为内销的应纳税额小于零,因而不能抵减外销的进项税额,需要将之全部退税(图1中虚线位置等于外销的进项税额,假设外销的进项税额都是应予退还的)。

简而言之,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是先考虑用抵的办法享受出口退税的实惠,从而简化税收征管过程。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以上情况2和情况3中应退税额为多少呢?事实上,我们并不知道外销的进项税额大小,从而无法计算出结果。

还有一个问题是:外销的进项税额都能抵退吗?在现实中,国家需要通过不同的退税率以体现对不同产品的鼓励政策,因而可能会出现征退税率不一致的情况。

如何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呢?根据“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基本原则,以及在国家具体退税政策的指导下,可以将“免抵退税额”作为“应退税额”的最大限额。因为“免抵退税额”是可以计算出来的,这是国家对纳税人税收利益的最大让渡。

同时,如果存在征退税率的差异,则需要在进项税额中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剔除,即做进项税额的转出处理。此外,如果存在购进的免税原材料,则需要对进项税额转出进行修正,形成“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具体见图2:

如图2所示,在情况2和情况3中,需要在进项税额中将“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剔除,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在情况3中,需要将免税原材料的进项税额转出。

实务中,只需要将应纳税额(A)和免抵退税额(C)进行比较,从而决定应退税额的大小。当A>0时,应退税额为0;当A<0且|A|<C时,应退税额为|A|;当A<0且|A|>C时,应退税额为C。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免抵税额和留抵税额的大小,以体现各变量间的倒挤关系,具体见表1:

二、“精简公式”下增值税出口“免抵退”计算方法

简而言之,生产企业增值税出口“免抵退”基本原理为:外销的销项税额为零,用外销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抵不完的则退税。

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分解不出外销的进项税额,因而以“免抵退税额”作为“应退税额”的最大限额,将应纳税额与最大限额进行比较来决定应退税额的大小。应纳税额可以表示为:

应纳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内销的进项税额+外销的销项税额-外销的进项税额=内销的应纳税额-外销的进项税额=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接下来,结合免抵退税额的大小,并按表1规律进行判断,同时要考虑上期的留抵税额。由于“免抵退”公式较多,计算过程复杂,遂对诸多公式进行简化推导,最终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征税率等于退税率时“免抵退”的计算。此时,实现出口退税真正的“零税率”,应纳税额与免抵退税额分别为:

应纳税额A=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

免抵退税额C=外销额×退税率(即征税率)

第二种情况,征税率大于退税率时“免抵退”的计算。由于存在征、退税率之差造成的“不能免征和抵扣税额”,需要在进项税额中将它剔除,其等于外销额乘以征、退税率之差。此外,免抵退税额按退税率计算。此时,出口退税并没有执行真正的“零税率”政策。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变为:

应纳税额A=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外销额×(征税率-退税率)]-上期留抵税款

免抵退税额C=外销额×退税率

第三种情况,征税率大于退税率且存在购进免税原材料时“免抵退”计算。同样,由于存在征退税率之差,因而也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剔税处理。但当存在购进免税原材料时:一方面,意味着不需要对购进免税原材料做进项税额转出,即形成“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另一方面,免税原材料也不存在退税问题。此时,应纳税额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公式变为:

应纳税额A=内销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外销额-免税原材料金额)×(征税率-退税率)]-上期留抵税款

免抵退税额C=(外销额-免税原材料金额)×退税率

结合表1和以上简化公式,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当A<0且|A|>C时,应退税额大于可抵退的外销进项税额,因为“免抵退税额”一定大于“抵退税额”,这是否意味着国家对纳税人多退了税呢?

其实不然,下期留抵税额减少了同等的数额。所以,从长期来看,对国家来说并不意味着多退了税,国家利益并没有受损。不过,当存在征、退税率之差时,以外销额作为进项税额转出计算的基数,这无疑多转出了部分进项税额,即对生产企业多征了税。

三、“典型案例”下增值税出口“免抵退”具体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生产企业出口增值税“免抵退”税收政策,以及运用表1中推导出的“免抵退”规律和简化的计算公式,现通过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2014年8月有关经营业务如下:购进原材料准予抵扣进项税额40万元通过认证,上期末留抵税额3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收款117万元存入银行。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1)退税率等于征税率;(2)退税率为13%;(3)退税率为13%,且当月购进免税原材料金额为100万元。这意味着同等情况下,外购货物准予抵扣进项税额由40万元变为23万元。

为了简化处理,免去计算过程,将其结果展示在表2中。该案例属于表1中的第二种情况,此时A<0且|A|<C。

如表2所示,三种类型中,免抵税额和留抵税额都是相同的,差别在于应退税额。

第一种类型中,出口退税真正实现了零税率,免抵退税34万元由8万元免抵税额和26万元应退税额构成。

而第二种类型由于征退税率之差造成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8万元,应退税额只有18万元。

第三种类型由于征退税率之差和购进免税原材料导致其应退税额只有5万元。不过,这两种类型享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程度实际是一样的,因为第三种类型中购进免税原材料享受了13万免税额。

可以清楚地看到,免税(出口销售免税和购进免税原材料)、抵税和退税只是纳税人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三种不同路径和方式,不能仅从应退税额的大小去判断纳税人从政府手中获取的优惠,造成纳税人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差异的原因只在于征退税率之差,这导致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没有实现真正的“零税率”。

此外,为了掌握表1中第三种情况,即A<0且|A|>C时,应退税额以及各变量的变化,本文再适当变换一下背景资料:假设本月内销货物销售额为0,其他条件不变,同理计算出各变量结果。

如表3所示,由于内销的销项税额为0,不能通过抵的方法得到出口退税的实惠,即免抵税额为0。应纳税额的绝对值大于免抵退税额也说明了这一点,因而应退税额为免抵退税额,而留抵税额在三种类型中都相同,为9万元。

四、结论

增值税出口退税是国际普遍通行的方法,生产企业既有对国内销售的征税又有对出口销售的退税,因此可用外销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从而简化税收征管过程。但是我们并不能清楚地知道外销进项税额的大小,因此现实中无法操作。不过,“免抵退税额”是确定的,它是国家给予纳税人税收利益的最大让渡,可以作为“应退税额”的最大限额。该理论虽然也存在瑕疵,如可能造成生产企业多征税的情况出现,但毕竟使出口退税具有可操作性,从长期来看,也不会造成国家利益的损失。

总体而言,虽然生产企业出口增值税“免抵退”公式设计较为科学,但概念繁琐,计算公式复杂,理解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结合一目了然的图表、简化的公式推导以及典型的案例开展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虽然生产企业出口增值税“免抵退”公式设计较为科学,但概念繁琐,计算公式复杂,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照本宣科,学生必然难以理解。若结合清晰的图表、精简的公式以及典型的案例开展教学,则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免抵退”的原理及计算过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进而提高难点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退,图表法,公式推导法,案例法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李春明.多法并举提高难点教学的效果--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增值税退税教法探讨[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姚露.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计算原理的教学解析[J].当代经济,2013(6).

张海英.生产企业出口免抵退税教学探讨[J].财会月刊,2015(12).

魏世和.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教学探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免抵退 篇7

本文将根据相关税法政策的规定同时结合会计实务案例来加以说明。

一、增值税“免抵退”相关指标的计算

增值税“免抵退”涉及税法方面的专业指标的计算,这些专业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计算公式,相关文件对这些指标内涵和计算公式的解释说明非常抽象,本文对此进行具体的阐释。

(一)“免”的含义

“免”是指生产企业作为一般纳税人,出口和对外提供劳务,免征外销环节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从税法的角度理解,增值税实行抵扣制度,如果货物或劳务出口免税时没有销项税额,则出口的货物或劳务的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因此,“免抵退”管理办法实质上就是从法律政策的角度认可外销进项税额可以抵销内销货物的纳税义务,从而保证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

(二)“免抵退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实施“免抵退”政策的目的是减轻企业税负,将企业在国内采购时已经缴纳的外销进项税额(出口货物或劳务外销前所耗用采购环节存货包含的已经认证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退给企业。因此,出口货物或劳务的免抵退税额不是外销时的销项税额,而是外销进项税额;从金额上讲,免抵退税额=外销进项税额=外销货物所耗材料采购金额×退税率。如果当期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能够据实区分清外销进项税额和内销进项税额,增值税“免抵退”的征纳工作就会相当简单且易于操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当期采购的原材料等不一定全部用来生产外销货物,或者当期出口货物耗用了前期的原材料。当期应退税额与当期外销进项税额在金额上很难一致。同时,区分外销和内销货物所耗原材料金额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为避免企业故意混淆内销货物和外销货物所消耗的原材料骗取出口退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规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退(免)税的计税依据为出口货物劳务出口时发票的实际离岸价(FOB)。因此,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退税率,外销进项税额=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征税率。以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标准推算外销货物所耗材料金额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假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定,它是理解“免抵退”政策的关键点。尽管离岸价可能包括了人工、利润等项目,可能会导致免抵退税额高于实际的外销进项税额,但是由于实际退税时是按照实际认证抵扣的进项税额,因此企业不可能获得此部分虚增的应退税额。

应该指出的是,免抵退税额只是名义上的退税额并不是实际应退的税额,它是指在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和外销进项税额相互抵扣前,税务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实际征税水平,应退给企业在国内曾经缴纳的部分进项税额,是当期出口货物和劳务的最高理论退税的限额。

(三)“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出口货物或劳务虽然原则上免税,当增值税征税率大于退税率时,企业还是要承担部分税负,即企业要承担当期外销进项税额中不能退且应该转出的进项税额,该指标就是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它不仅会增加出口货物的应纳增值税义务,同时还会增加企业当期出口货物的经营成本。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征税率-退税率)×出口货物劳务的实际离岸价=外销进项税额-免抵退税额。可见,“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减少了免抵退税额,剔除了部分外销进项税额。

(四)“免抵税额”的含义及计算

内销业务要纳税,外销业务要退税,税务机关为简化纳税程序,结算时,用外销业务的退税来抵顶内销业务应纳的增值税,从而需要计算免抵税额。免抵税额是外销货物免抵退税额中抵减内销货物销项税额的金额,相抵后若有余额,则为当期应退给生产企业的税额。当内销进项税额不足抵扣内销销项税额时,免抵退税额可以用来进一步抵扣内销销项税额,如果抵扣后仍然有内销销项税额,说明当期需要缴纳增值税,此时没有实际应退税额,因为此时的免抵退税额全部为免抵税额。若抵扣后免抵退税额仍然有剩余,此时无须纳税,剩余差额为企业应享有的实际应退税额。因此,免抵税额可以通过倒轧的方法计算,即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

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的确定根据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和当期免抵退税额孰低原则确定:如果当期免抵退税额小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说明当期实际出口退税额为全额的当期免抵退税额,二者的差额为期末真正的留抵税额。同时,因为外销业务的退税起到抵顶内销业务的应纳税额的作用,所以免抵税额金额上就为0。如果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当期免抵退税额,说明免抵退税额中的一部分用作抵顶内销业务的纳税额即作为免抵税额,另外一部分作为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二者的差额为免抵税额。综上所述,当期期末有留抵税额是企业享有实际应退税额的前提条件。

从上述阐释可以看出,免抵退税额在增值税“免抵退”税法政策中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是免抵税额和实际应退税额的总和。总结“免抵退税额”的税法意义见表1。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2号)的有关规定,生产企业应该自报关单上载明的货物出口日期的次月起到下一年度的4月30日前的各增值税申报期内收齐出口退税凭证,向税务机关办理“免抵退”增值税申报。若凭证信息未收齐,不得申报免抵退税。申报期截止日实际上可以理解为4月15日,遇节假日顺延。

二、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免抵退增值税的主要账户设置

出口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在增值税“免抵退”的账务处理过程中,主要应设置“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和“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两个二级明细账户,同时,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设置“进项税额”、“销项税额”、“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多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三级明细账户。

(二)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免抵退”增值税的会计核算

生产企业一般出口贸易涉及增值税“免抵退”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核算;第二,当期实际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核算;第三,当期应纳税额的核算。

1.“当期免抵退税额中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作为当期进项税额的抵减项目,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方专栏中核算;另外,“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增加了企业经营的成本,因此在“主营业务成本”借方核算。

2. 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核算。

在会计处理上,出口退税的来源是生产企业产品劳务以及服务在外销前所消耗的原材料中包含的进项税额,根据记账反向原理,“免抵退税额”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贷方专栏进行核算。因为免抵退税额必须首先抵减内销业务的销项税额,因此,免抵税额的核算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货物应纳税额”的借方专栏进行。

如果免抵退税额没能全部抵扣内销业务的应纳税额,未抵扣的差额就成为当期的实际应退税额。当期实际应退税额是税务机关应退还给企业的以前垫付的资金,在“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科目中核算。

3. 当期应纳税额的核算。

期末,企业应将当期期末应纳税额中应交或多交的增值税,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三级明细账户“转出多交增值税”或“转出未交增值税”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三)案例讲解

ABC玩具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一般纳税人企业,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该公司主要生产玩具,产品销往国内外,出口产品实行增值税“免抵退”办法,外币交易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产品退税率为13%。

20×4年1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A玩具:FOB离岸价格为30万美元,即时汇率为6.1;2国内玩具A的销售额为580万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材料的价款为600万元,材料已经入库,进项税额102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假设期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余额为0。

1月份的账务处理如下:

(1)根据材料采购专用发票的发票联、材料入库单以及付款凭证等编制的会计分录:

(2)根据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记账联等相关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

(3)当期报关离境出口A玩具商品,根据外销发票记账联等相关凭证编制的会计分录:

(4)月末,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30×6.1×(17%-13%)=7.32(万元)

(5)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时:

当期应纳税额=580×17%-(102-7.32)=3.92(万元)

根据增值税申报表核算1月应缴纳当期增值税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因为企业1月份没有收齐出口退税的单证,信息不齐全,所以不得进行增值税“免抵退”申报。

ABC玩具有限责任公司的应交增值税明细账见表2。

为简化分析,下述业务中,仅仅就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编制会计分录,关于国内的购进和销售业务以及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的相关会计核算不再编制会计分录。

该公司2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玩具:FOB离岸价格为15万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25;2内销玩具销售额280万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400万元,进项税额68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假设1月的出口退税凭证以及相关信息在本期收齐。

当期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15×6.25×(17%-13%)=3.75(万元)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

当期应纳税额=280×17%-(68-3.75)=-16.65(万元)

根据收齐的出口玩具的单证和相关齐全的信息,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免抵退税额=30×6.1×13%=23.79(万元)

根据孰低原则在留抵税额16.65万元和免抵退税额23.79万元中选取留抵税额为应退税额,即留抵税额16.65万元为实际应退税额,它的含义为在国内已经缴纳的进项税额,参见表2中的数据。退税后,企业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的余额为0。

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23.79-16.65=7.14(万元),说明名义免抵退税额23.79万元中,7.14万元抵顶了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16.65万元为税务机关退给企业的实际退税额。

2月份免抵退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下:

根据退税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核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上述两笔分录也可以合并成:

该公司当年3月有关业务如下:1报关离境出口玩具:FOB离岸价格为26万元,汇率为6.15;2内销玩具销售额300万元;3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0万元,进项税额52.7万元已经认证抵扣;42月出口退税凭证以及相关信息在本期收集齐全。

当期免抵退税额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26×6.15×(17%-13%)=6.396(万元)

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办理增值税纳税申报。

当期应纳税额=300×17%-(310×17%-6.396)=4.696(万元)

收齐3月出口玩具的单证,并且信息齐全时,可以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免抵退税额=15×6.25×13%==12.1875(万元),当期应纳税额大于0,说明国内销售的纳税义务为16.8835万元(4.696+12.1875),参见表2中的数据。免抵退税额全额抵顶内销应纳税额12.1875万元,还有4.696万元未能被抵扣,说明4.696万元为当期应交纳的增值税;实际应退税额为0。

当期的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12.1875-0=12.1875(万元)

退税后企业当期无留抵税额。3月末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贷方余额4.696万元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借方转入“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贷方。至此,“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的余额4.696万元为当期应纳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下的明细账户的余额均为0。

3月份免抵退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如下:

收齐3月出口玩具的单证并且信息齐全,向税务机关进行免抵退税申报。

根据税务机关审批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表》,核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及应退税额,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根据3月份增值税申报表核算当期缴纳当期增值税,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摘要: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业务增值税“免抵退”相关规定涉及复杂的专业术语和大量的计算公式,适用的账务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以生产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业务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增值税“免抵退”计税原理的基础上,从会计实务角度,运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剖析了一般纳税人当期免抵退增值税的计算和会计核算全过程。

关键词:生产企业,免抵退,增值税,出口业务

参考文献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税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2012-05-25.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12号,2013-03-13.

免抵退 篇8

中国境内企业 (以下称为企业) 和非居民企业签订与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有关的合同或协议, 如果未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日期支付上述所得款项, 或者变更或修改合同或协议延期支付, 但已计入企业当期成本、费用, 并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中作税前扣除的, 应在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如果企业上述到期未支付的所得款项, 不是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 而是计入相应资产原价或企业筹办费, 在该类资产投入使用或开始生产经营后分期摊入成本、费用, 分年度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 应在企业计入相关资产的年度纳税申报时就上述所得全额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果企业在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支付日期之前支付上述所得款项的, 应在实际支付时按照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二、关于担保费税务处理问题

非居民企业取得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担保费, 应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对利息所得规定的税率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担保费, 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或个人在借贷、买卖、货物运输、加工承揽、租赁、工程承包等经济活动中, 接受非居民企业提供的担保所支付或负担的担保费或相同性质的费用。

三、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征税问题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转让中国境内土地使用权, 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 应以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总额减除计税基础后的余额作为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并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代缴。

四、关于融资租赁和出租不动产的租金所得税务处理问题

(一) 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以融资租赁方式将设备、物件等租给中国境内企业使用, 租赁期满后设备、物件所有权归中国境内企业 (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 , 非居民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收取租金, 应以租赁费 (包括租赁期满后作价转让给中国境内企业的价款) 扣除设备、物件价款后的余额, 作为贷款利息所得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中国境内企业在支付时代扣代缴。

(二) 非居民企业出租位于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 对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进行日常管理的, 以其取得的租金收入全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由中国境内的承租人在每次支付或到期应支付时代扣代缴。如果非居民企业委派人员在中国境内或者委托中国境内其他单位或个人对上述不动产进行日常管理的, 应视为其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非居民企业应在税法规定的期限内自行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五、关于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扣缴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

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向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分配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应在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如实际支付时间先于利润分配决定日期的, 应在实际支付时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

六、关于贯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非居民企业股权转让所得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通知》 (国税函[2009]698号, 以下称为《通知》) 有关问题

(一) 非居民企业直接转让中国境内居民企业股权, 如果股权转让合同或协议约定采取分期付款方式的, 应于合同或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 确认收入实现。

(二) 《通知》第一条所称“在公开的证券市场上买入并卖出中国居民企业的股票”, 是指股票买入和卖出的对象、数量和价格不是由买卖双方事先约定而是按照公开证券市场通常交易规则确定的行为。

(三) 《通知》第五条、第六条和第八条的“境外投资方 (实际控制方) ”是指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的所有投资者;《通知》第五条中的“实际税负”是指股权转让所得的实际税负, “不征所得税”是指对股权转让所得不征企业所得税。

(四) 两个及两个以上境外投资方同时间接转让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的, 可由其中一方按照《通知》第五条规定向被转让股权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资料。

(五) 境外投资方同时间接转让两个及两个以上且不在同一省 (市) 中国居民企业股权的, 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通知》第五条规定提供资料, 由该主管税务机关所在省 (市) 税务机关与其他省 (市) 税务机关协商确定是否征税, 并向国家税务总局报告;如果确定征税的, 应分别到各中国居民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七、本公告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本公告施行前发生但未作税务处理的事项, 依据本公告执行。

上一篇: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下一篇:命名语言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