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说

2024-05-22

乐说(共10篇)

乐说 篇1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任务。其一, 它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其二, 它是时代、社会赋予语文教学的使命。其三, 口语交际题是近年来各地市中考的一个热门考点。因此, 在教学中, 我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 我认为, 说话教学分三步走是提高学生说话能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鼓励学生, 让学生敢说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动口说话也不例外。为了突破学生说话开口关, 我作了精心的策划、认真的布署。第一、鼓励学生, 让学生敢说。鼓励的内容和方式很多。如采取点面结合方式进行鼓励。先在班上集体鼓励:大家都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都会口若悬河, 都能说起话来滔滔不绝, 妙语连珠。当然这种鼓励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而不是浮夸的、虚伪的———可以用历史上名人的事例加以印证, 如德摩斯蒂尼由口吃患者而成古希腊著名的演说家;也可举身边的事例加以说明, 如学生中一些擅长说话同学的一些事例。这是整体的鼓励, 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鼓励, 要尽量发现甚至放大学生在口语交际方面的闪光点。另外, 对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同学还要给予热情的表彰, 甚至奖励。第二、降低难度, 让学生有话可说。说话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 说话的要求应相应地降低。第三、制定制度, 让学生非说不可。每次语文课, 我都抽出1—3分钟进行说话训练, 并对训练情况进行详细记载, 把它作为评选班级名嘴的依据之一。这样, 就形成了一种全员说话的氛围, 这种氛围对那些不敢开口的同学也有一种鞭策:别人都敢说, 就我不敢吗?由此, 学生就会很顺利突破动口关, 由羞于动口到敢于动口。

二.创设情境, 让学生乐说

让学生敢说, 这只是说话训练的第一步。为了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我还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由要我说到我要说, 使学生乐于开口。

第一.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说话兴趣。

创设的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 (1) 假定各种人物角色, 由学生扮演:如某同学成绩退步后, 请以老师或家长的身份与其谈话;让学生编演课本剧等等。 (2) 拟定种种矛盾冲突, 由学生解决:如星期天, 同学妈妈不准出去踢球, 你能说服他妈妈, 让他妈妈放行吗? (3) 应用各种节日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让学生乐于开口:如教师节让学生吐露心声“老师, 我想对您说”;父母的生日让学生致生日贺辞;“神七”飞天成功, 让学生发表感言等等。创设的这些情境, 让学生感到新鲜而亲切, 他们当然愿意一显身手, 大展口才。

第二.组织各种竞赛, 调动说话激情。

学生都愿意表现自我, 都希望引起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注意和重视, 如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舞台, 让他们唇枪舌剑一番, 他们何乐而不为呢?我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的演讲比赛、辩论会外, 还在班级组织过评选班级名嘴活动。这些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说话激情。

第三.统计说话成绩, 激励学生说话。对学生平时的说话训练 (分必说和抢说) 按一定的标准予以评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 一周一公布。学生都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都希望本组获胜, 所以都争先恐后, 乐于开口。

三.导之以法, 让学生善说

使学生善说, 这是说话教学的终极目的。当然, 因年级不同, 善说的衡量标准也不一样。我对学生说话是否得体一般从五个方法予以衡量, 诸项指标得分之和能达到甚至超过其总分的80%者即为善说。为了达到使学生善说这一目的, 一方面要适时地指导学生说话的有关技巧和方法。诸如说话的仪态、语速、用语等方面的要求;说话要注意场合、对象;说话要简明、连贯、得体等等。另一方面, 要加强训练的力度, 促成三个结合。

第一.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我认为其他学科也在协助语文学科进行说话训练, 如学生回答问题, 无疑在训练说话。因此应该要求学生回答其他学科的提问, 也应做到符合语文学科的有关要求。

第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结合。

口语交际好像无处不在, 而学生往往忽视课外、校外的说话训练。于是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说话训练机会, 如要求学生回家向爸妈讲述学校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要求学生收看有关中学生生活的电视节目, 模仿节目主持人的表演等等。

第三.说与写的结合。

在说话训练课上, 我特别重视说和写的结合, 或先写后说, 或先说后写。因为说要快速思维, 无暇锤炼语言, 而写则可严密思考, 遣词造句能字斟句酌。这样通过反复的说写结合训练, 就能将说的敏捷与写的严密有机结合, 使学生出口成章。综

乐说 篇2

由过去的听话说话变成今日的“口语交际”,无论是名称还是内质都有很多变化。新课程理念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所以在一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我力求按照新理念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敢说、乐说、有话可说。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说”。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往往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个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就产生了畏难心理。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有话不敢说,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学生,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在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如学生上学前班第一天,我走进教室,学生都用紧张、好奇的眼神望着我,如果此时我很正经地作自我介绍,那只会加重学生的紧张感,也会于与学生拉开距离。于是,我微笑地看着大家,亲切地说:“一下子看到这么多小朋友,我真高兴。你们猜猜我是谁?想认识我吗?”学生一下子高兴了:“想!”于是我向学生介绍了我的姓名、住址及家庭成员,使学生感到我的亲切和真诚,接下来,我说:“我也想认识你们和你们的爸爸、妈妈,我们做个朋友好吗?”学生都兴奋起来。由于我前面的自我介绍给了刚进校门的孩子一定的示范性,孩子们不仅能大胆地说,还能像老师一样介绍自己和家人,有的甚至还说出了自己的喜好和特长、欢迎老师和同学到家里去玩等等。

为切实做到师生平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改变举手回答问题的方式,允许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同学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即当学生有疑问有补充或有感受时,不用等老师批准,可直接站起来就说,说完就坐下,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能思路畅通、发言踊跃。

二、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如果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兴趣,将使学生乐说、爱说。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情境,使他们感到交际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同时这样可使口语交际变得更生动直观,既具实用性,又具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我常常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简单课本剧表演。学生特别感兴趣,都争着参与。经常在学完一个新的内容或上完一节课后,我就给学生讲,回到家里,爸爸妈妈问你今天都学了什么,你怎么告诉他们?老师(或指定一位学生)当妈妈,咱们来试一试。于是师生(生生)之间模拟角色,从进门与家长打招呼到询问学习情况开始对话交流。不知不觉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当场所学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2、巧用评价,建立信心。一年级学生的判断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水平有限,他们非常在意老师的评价,所以教师在评价时要顾及学生的心理需要,以表扬鼓励为主,从而激发学生智慧的火化与学习兴趣,建立表达的自信心。如“你说得真清楚。如果响亮一点就更好。”“你说得真好,把老师都感动了。”“你的声音真响亮,但有一个地方说得不够清楚,好好想想,把它说清楚,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要有诚意。除了用语言外,老师的微微颔首,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微笑,都能激起学生说话的欲望和兴趣。

三、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有话可说”。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源泉, 学生身边充满着可以利用的说话的教学资源,教师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根据不同的教学资源,提供交流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如教材每单元都有一次口语交际练习,这是学生最积极的时刻。还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你看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我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大门的校牌、荣誉牌,花坛里的树木,宣传窗里的优秀学生事迹,晨扫的同学等等,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短短一段路,就有这么多的事物可以观察,而且都可以选来作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事物这么多,可说的内容太多了。活动是孩子的天性,班级学校经常开展活动,抓住活动的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也会取得教理想的效果。

四、掌握交际语体,使学生“说好”。

《语文课程标准》在“口语交际”目标中指出:“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礼貌不仅仅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实效性。如第一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安排了一组在路上碰到老师、放学回家见到家长、家里来客怎么打招呼的口语交际内容,我逐一让学生表演,然后又让他们练习找同学借东西、向别人问路等等该怎么说,使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场合该怎样与人交往。俗话说,“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因此,从学生入学起,我就一步一步要求学生注意说话的仪态和用语,恰当使用称谓,对别人多用敬语,对不便直说的事情多用委婉语,做到言之有“礼”。 作者邮箱:

我要说,我乐说 篇3

[摘 要] 说是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最直接,最常用的交流方式。说能促进听、说能力,也能提高写作能力。可见口头表达能力在四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传统教育下的很多学生,他能读会写,但到生活实际中来,就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哑巴英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说会道”,成了各教育界人士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哑巴英语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1-099-01

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本质,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借助它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和交流。语言学家汤姆斯认为:语言能力不仅是指能否造出合乎语法句子的能力,还应包括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而说话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交际的重要手段。小学英语教师应做到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时不拘泥于教材,一切活动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即做到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 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说话欲望

英语对小学生而言是新鲜事物,小学生都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因而只要教师在起步阶段注意引导,努力创造说话氛围,消除学生怕说错,怕说不好的顾虑,保护好他们的说话欲望,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我们就迈向了成功的一步。

首先,在给他们上第一课时,我不忙着上新课,也不向他们讲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而是向学生出示了许多生活中的英语:chocolate(巧克力)、 CD(光碟)、 sofa(沙发)---学生积极举手发言,体验成功感,没想到自己没学过英语,居然还会说不少的英语单词了。让他们感觉学英语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从而增强了他们说好英语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如在《牛津小学英语》的对话中有一句对话为:what's the time? 许多同学都没有发准time中的 [ai]音。根据这个情况,我马上变化了范读的语气,在集体正音的基础上分别用高、低、粗、细的不同声调, 配合变化各种表情再次进行范读,一下子刺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难以启齿”的紧张情绪得到了解 除。不仅模仿time的音比一开始逼真,连对整句句子的重音、语调节奏上都模仿得维妙维肖,幽默的语调,使 课堂气氛也一下子轻松起来。学生的各感觉器官都处于良好的接受和反映状态,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平时和学生相处,我注意尽量用英语,为学生创造说话机会。这样,不仅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内容,许多书本上没有过的日常用语也早已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日常用语也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渐渐发现小朋友之间那些粗话、脏话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文明,更礼貌的用语。

二、优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人人开口说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唱爱跳。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游戏活动,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充分发展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绝大多数学生回忘掉自我,全身心投入到游戏中去,他们会在轻松愉悦的环境里摆脱英语的生涩感,从而自然大方地讲英语,逐渐提高语言组织的能力。例如,在教句型what colour do you want?——i want ——时,我设计了who is lucky ?的游戏。拿出已准备好的一个颜色转盘,然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选取一种颜色,转动转盘,看指针会停在哪个颜色上,最后给猜队的那个组予以一个苹果的奖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双方的通用语言只能是英语,对于犯规的要予以一定的处罚。这样,学生们积极投入,思维敏捷,极大程度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真正做到了“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加深了对句子的理解。在教学中采用各种交际性游戏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交际性游戏为学生在比较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各种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改变了课堂 教学的节奏,强调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恢复学习的精力和体力,保持了旺盛的学习热情和进取心。在不知不觉中操练语言点和句型,打破了机械操练的单一模式。交际游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言实践的活动,帮助那些在严肃课堂学习中感到胆怯的学生。活泼有趣的游戏形式促使学生开口,驱除恐惧心理,即便是些生性内向的学生也会在游戏中放松心理上的压力,在玩中开口说,从而渐渐摆脱“怯口”感。教师在共同参与游戏时, 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也会发生改变,从一个单纯发号施令的指挥者变成学生向往参加的游戏活动的组 织参与者,缩短师生之间心理差距,这同样也能促使学生多开口。

三、给予表扬鼓励,洋溢情感活力

有一个教育家曾说过,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学习语言的潜伏期。也许此时此刻他不会说出你教的这个单词或是一个句子,但是他却听见了,记住了,他是在积累,往往语言的潜伏期一过,他会自然而然地说出许多你意想不到的话语,这就是孩子。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课堂上他们也许不善于表达自己,说出的话语也许言不达意,但如果教师注重了此时对孩子的评价,静静地等待,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期盼的微笑,则会激励孩子们去说,即使他说错了,你也以同样地等待,同样的眼神,同样的微笑去激励他,我想教师的这种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心态以及无声的评价不仅激励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更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以及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了。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应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的一面,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旺盛活力与潜能。在英语课上,我一贯用不同的标准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于发自内心的赞赏。“good!”, “great!”, “you are so clever!”, “good job!”或点点他们的小鼻子,给予肯定的微笑。学生从我的举手投足中感受了老师的爱意,我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和进步的期待,逐步消除了他们用英语交际的胆怯心理,都渴望再次表现自己,总回将小手自信地举起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教师应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的提高,课内课外相结合。学生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我要说,我乐说。“努力共愉快一色,成绩与能力齐飞”。

鼓励学生敢说、乐说 篇4

关键词:规范语言,口语,大胆表达,主动,贴近,鼓励,敢于,乐于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 一年级更是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化语言的开始。一年级的孩子, 性格各异, 有活泼、开朗敢于说话的, 也有内向不爱说话的。而口语则是人们社会沟通的主要工具, 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小学生敢于说、乐意说, 是每个教师都面临解决的问题。

一、主动贴近学生, 让他们敢于说

孩子好比是一张洁净的白纸, 天真无邪, 又毫无顾忌。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 也有一些孩子胆小、害羞, 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 同时各地的方言差异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 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 贴近孩子, 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在亲近中敢于表达, 乐于表达。

1. 欣赏孩子, 给孩子多一份赏识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时, 当我们用真诚的语言赞扬孩子时, 他们的心中一定会充满喜悦与自信。因为他们从大人的言语中看到了希望, 从而更加自信与大胆。在平常的教学中, 只要孩子把小手举起, 敢于发言, 想发言的, 我都给予肯定, 用不同的形式表扬或奖励, 即使学生说的不太好, 我也不急于批评, 反而从另一方面肯定孩子的积极性。时间一长, 孩子们在老师的赏识中, 变得更加自信, 课间活动时, 许多孩子都乐于说, 敢于和老师交流, 常常围绕在老师的身边。

2. 放低姿态, 和孩子多一些沟通

低年纪的孩子年龄较小, 各有各的特点, 所以作为老师应善于在平时细心观察孩子的言行,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因人而异, 见缝插针地与学生谈心, 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有意识地提出一些有趣的话题, 如《我的一家》《我的好朋友》《我最喜欢的老师》《我的爱好》等等。孩子们对于熟悉的话题, 就容易打开话匣子, 他们就会快乐地表达, 精彩的言语不断喷涌。他们会模仿妈妈做饭的样子;有的一边说着自己的好朋友, 一边拉着好朋友的手;有的还会学着老师的样子, 边说边动……在交流中, 师生间心与心得到了沟通, 在了解了孩子们的所思所想的同时, 又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积极创设情境, 让学生乐于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乐于交际, 善于交流。而这正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 使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中,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 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作为交际的一个重要场所, 为学生的表达搭建了一个平台。因此, 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是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前提。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 通过实物展示、教师语言描述、角色表演等情境的创设, 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口语交际中来。在教学《我们的祖国真大》一课时, 我先用自豪的言语给孩子们展示出祖国大江南北的美丽风情:“孩子们, 请闭上你们的眼睛, 随着老师一起畅游祖国大地……啊, 谁能告诉我, 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许多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 “我知道, 我来说”的神情写在他们的脸上, 跃跃欲试地想要说出来, 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如组织“击鼓传花”“摘果子”“送信”等游戏, 用较短的时间完成简单的游戏, 然后可提示:游戏开始我们做什么?过程怎样?结果怎样?你觉得哪部分最有趣?为什么有趣?……

3. 在课外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学生说话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如果说课堂是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 那么家庭则是孩子生命中的另一部分。一方面, 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口语交际训练, 通过各种途径, 忙里偷闲做孩子的忠实听众, 可以让孩子把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 (班级、路上听到、看到的新鲜事) 说来听听, 及时纠正孩子口语中的毛病。在与孩子谈话的过程中, 要注意赞美和善于倾听。另一方面, 多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不妨给孩子模拟家里来客的场景, 给孩子提供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家庭中多交流、多讲述、多表达;同时注意运用礼貌用语。久而久之, 他们便会性格开朗, 语言流畅, 并且有了自己的见解, 不再在陌生的事物面前畏缩不前。

总之, 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它是从事一切实践活动必备的基本功。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交际环境, 让学生敢于表达, 乐于表达。

敢说乐说会说 篇5

摘要: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是由于孩子口语训练的方式单一、方法少、农村的方言语文环境。结合农村学校的情况,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要逐步消除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心理的障碍,让学生都“敢说”,“乐说”。“会说”达到“说好”的程度。

关键词:口头表达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中年级学生

一、平等和谐师生关系,循循善诱,“敢说”

调查中发现,农村孩子在老师面前不敢说、不愿说,这已经成了孩子口语交际的一个心理障碍。怎样消除这个心理障碍,需要老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走近学生,走近他们的心灵,与学生建立一种真正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观察发现:当老师说话严厉,声音响亮,带有责备的语气,学生总是低着头,畏畏缩缩的。任凭老师怎么询问,怎么也不开口;当教师用和蔼的态度。温柔的语气,鼓励的语言,学生态度也会非常放松,愿意将自己想说的都说出来。老师也要经常与学生多交流,谈谈他们的兴趣爱好,心里秘密等等,真诚与孩子做朋友,可以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锻炼……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孩子的心灵之窗也会渐渐的打开,胆怯、羞涩、缺乏自信也会自然而然的消除,开始在任何时候大胆的表达,语言也自然流畅。

二、轻松活泼的课内环境,巧设情境,“乐说”

皮亚杰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备自己真实的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让学生能有兴趣地主动地参与到说话训练中,学生的身心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对学习充满信心时,学生说话的欲望容易被激发出来。

1.增加活动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在平常的课堂中,一般缺少表达的兴趣与欲望,但在活动中,表现得却判若两人,表达的兴趣与欲望大增。教师可结合不同的活动环境,如在登山、野炊、拔河等活动中,学生会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地与周围同学讲述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连平时沉默寡言的同学也能眉飞色舞。学生地处农村,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虽无城镇的繁华,但它独具的乡村特色同样也深深吸引着学生。我们因地制宜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又为学生搭建了语言交流的舞台。

2.把握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和口语训练的最关键的场地,教师在教学课文时,可以采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大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学会安慰”这个口语交际时,我创设了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少小朋友失去了至爱亲人,你将会怎样安慰这些小朋友的情境。让学生走进灾区,从他们从切身体验出发,真情流露。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广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连那些不喜欢讲话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得到了锻炼,让每一个同学都“乐说”。

3.丰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要有一定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自由阅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籍,可以在教师的推荐下选择一些名人、英雄的传记,童话语言故事等,学生积累大量系统、规范、准确的书面语言恰恰能纠正学生语言表达上的缺点,大量的书面语言从拓展阅读中积累得来。同时在校中我们利用阅读课、自习课等时间让学生作拓展阅读。另外要求学生每天给自己半小时的阅读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爱看书,语言材料丰富起来。

4.拓展校园情境,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情境,才会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一个环境幽雅、讲礼貌、倡导民主、师生关系融洽的学校,我们到处可以听到欢声笑语,看到学生亲切交流的情景。结合我校的环境布置。我们开创了校园小导游的活动,结合学校“莲文化”的特色,组织学生自编导游词,自己做导游,将学校文化与校园环境融合起来,抓住学校的本土化特色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由此可见,和谐优美的环境,合理开发拓展,也一样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亲身经历的实践体验。走进生活,“会说”

乐说 篇6

目前, 我国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 研究一套适应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实际的策略和方法, 提高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 无疑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活跃氛围、活用教材、活用方法, 激活口语交际课, 使学生实现了从“乐说”“想说”到“善说”的飞跃,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活跃氛围, 让学生“乐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和乐趣是成功的第一位导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心情放松、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才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乐于交际, 善于交流, 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打电话》一课时, 拿出两部真的电话机, 先由教师扮演“妈妈”, 学生扮演“女儿方方”, 进行打电话练习。示范后, 学生自行找合作伙伴, 用书本卷起来当电话筒相互打电话, 角色自选并互换,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内容情境丰富多彩。有的约对方一起去新华书店, 有的约同学一起上学, 有的共同讨论作业……最后让几对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表演, 再由教师引导同学围绕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是否说规范的普通话、是否用有礼貌的语言、是否说完整的话等进行评议。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 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使学生乐于表达交流, 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活用教材, 让学生“想说”

语文教材既是读写训练的材料, 同时也是进行听说训练的材料。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紧扣教材内容, 而且要重视捕捉听说契机, 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在“双向互动”中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

1. 对文本进行填补扩充。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于无字处读出字来”。文本中往往会给孩子们留下许多充满想象和诗意的空白, 需要教师点拨启发, 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填补扩充, 这正是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想象以及口头表达等多种能力的绝好契机。

例如《乌鸦与狐狸》这首儿歌中, 生动有趣地把乌鸦与狐狸的形象描绘出来, 特别是儿歌的最后一句:“猜猜后来怎么啦?”教师可顺势引导,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 进行续说小故事比赛, 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即使表达比较困难的同学, 以前面同学的故事为依据, 也会有话可说。这样, 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 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对文本进行二度开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在教学中,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实现对文本价值的二度开发, 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桥梁。

例如学了《黄山奇石》《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写景的文章, 可模拟创设“导游”和“游客”的对话交流形式, 让学生介绍黄山、小兴安岭等美丽的景色;学了《新型玻璃》, 可让学生当各种玻璃的推销员, 当众推销自己的新产品;学了《草船借箭》,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排练课本剧。这样的二度开发, 既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情境, 引导学生对已生成的资源有选择地扬弃、重组和提升, 教师又可适时在开放的目标中弹性地加入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 可谓一箭双雕。

三、活用方法, 让学生“善说”

“乐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想说”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前提;而“善说”, 才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真正目的。所以在使学生“乐说”“想说”的基础上, 老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 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方法, 培养交际的能力。

1. 在“听”中说。

善于倾听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 尤其是边听边思辨边评判, 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例如教学《熊猫妈妈听电话》一课时, 在揭示课题之后, 让学生不看书听教师范读全文, 边听边想:课文讲什么?听完后, 组织学生交流:你听懂了什么?这既是训练听说的基本功, 同时也是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学会做人、学会倾听的良好习惯, 为日常良性的表达交流奠定谦虚谨慎、敏锐准确的重要前提, 以至终生受益。

2. 在“看”中说。

低年级儿童很难集中注意力, 不善于观察周围的世界。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定向观察, 让学生边看边说。

兴趣是农村孩子乐说乐写的源泉 篇7

一.抛题引趣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 写贴近农村生活的作文才最有话可说。因此, 我依托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农村生活设计作文训练内容, 并且在一周之前告诉学生作文的范围, 然后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农村事物, 搜集写作素材, 再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所见, 所闻, 所感。

如一次拓展作文训练《帮妈妈》, 为了让学生有材料可写, 我让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再亲自参加实践活动, 孩子们有的帮妈妈洗衣服, 有的帮妈妈做饭, 有的帮妈妈洗脚……一周后, 我在班级中举行了一个交流会, 使个体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全体的信息量, 结果多数学生不光讲了帮妈妈做事的过程, 还交流了自己的感受。最后, 我适时总结:让我们来用文字记录精彩生活, 记下自己的做法和感受。由于学生们写的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 所以他们大都写得真实生动。通过这样放缓训练坡度, 降低难度的方法, 增强了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 提高了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启发激趣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 作文前注重对学生兴趣激发, 如同“战前动员”, 显得尤为重要。

如苏教版第十二册习作五:大人们总说:“小孩子是最无忧无虑的。”殊不知孩子们也有许多成长的烦恼。有的来自学习的压力, 有的来自家庭的种种困扰……你的烦恼是什么?又为什么烦恼?请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写一篇习作, 要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写好后要同其他同学交流。由于问题直指孩子们的生活, 使得班中的每一名学生都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我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 看到有的同学父母带他们到城里去玩, 非常羡慕。我的烦恼就是平时见不到爸爸妈妈。”有的学生说:“我个子矮, 爸妈因此到处找偏方, 想让我长高, 谁知个子没长高, 重量倒增加了不少……”如此平常的一个谈话式的导入, 让学生勾起了生活的记忆, 侃侃而谈, 为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埋下伏笔。

三.活动拾趣

童年生活往往是由一个一个活动编织而成的。因此, 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饶有趣味的活动之中,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观察、动脑、动手、动口、动感情, 有了深刻的体会, 再让学生写写参加过的活动。因为每位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 也是活动的主体, 习作时就想得到, 写得出, 材料就在眼前了。

如日常练笔中我还抓住天气的变化设计了这样一篇习作:冬天到了, 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大地一片银白, 粉妆玉砌一般, 如此美丽的时刻, 为何不行动起来?于是, 我跟孩子们一起堆雪人, 打雪仗。玩累了, 我就布置学生将玩耍的过程记录下来, 把自己的愉快写出来。学生玩得很尽兴, 所以说起来也滔滔不绝, 有了这样的兴趣, 孩子们都爱上了写作文。

这样, 向学生提供了有效信息作为作文素材, 启发和诱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搜集和提炼, 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作文也就信手拈来了。

四.媒体增趣

这几年农村学校也改善了教学条件, 增添了许多现代化教学设备。于是, 我又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可视性和可控性的特点, 将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运用, 让学生应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和分析。这样利用媒体再现情景, 有助于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吸取营养, 积累素材, 更有助于克服传统作文训练单调、枯燥的弊端。教学时, 教师根据作文要求, 把特定的情景和气氛运用电教手段展现在学生面前, 以声、形、景拨动学生心弦, 可以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

乐说 篇8

一、重视音标, 加强朗读技巧训练, 引导学生说标准和流利的英语

在学习英语单词时, 我引导学生将音、形、义相结合, 先让学生听单词的读音, 然后想这个的单词是由哪几个字母组成的, 每个字母的读音是什么, 思考一下单词读音和拼写对应的关系, 逐渐掌握英语的拼读规则。在教生词读音时, 我先让学生试着按音节去读, 然后带读, 努力使学生做到“听音知形, 见形知音”。语音的学习主要是模仿, 我一直鼓励学生多听朗读带, 模仿本族语者的发音和语调, 学习原汁原味、真实地道的英语。为了让语音的学习更生动有趣, 提高训练的效果, 我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诗歌朗诵、绕口令、歌谣、幽默对话、课文配音朗读等来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注重朗读技巧的训练, 包括单词重读、语调、连读、句子重读、失去爆破、意群、音的同化、节奏等。进行朗读训练时, 我先播放录音示范, 让学生体会语句朗读时的轻重节拍, 然后模仿, 并随着教师敲击的节拍边击掌边朗读, 体会重读的节奏点;然后我再次播放录音, 纠正语音、语调和重弱读;最后让学生进一步朗读材料, 选择班级语音、语调较好的学生个别表演, 并加以点评。

二、创设语言情境和多元课堂结构, 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语言不是教出来的, 是靠平时练出来的。为此, 我在平时教学中积极创设语言情境, 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优化多元化的课堂结构,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进行口语训练, 达到活学活用。在教学中, 我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 课前5分钟, 开展Daily Report或Free Talk

新教材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求, 教材的内容和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 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语言素材, 如天气、打电话、日常活动、节日、自我介绍、爱好等等, 目的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感到枯燥乏味, 有话可说。教学中, 我充分利用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让全班学生轮流开展Daily Report或Free Talk值日活动, 创设情境,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 Make sentences, 鼓励学生利用刚学到的重要词组、句型, 有创造性地造句子

平时课堂教学中, 当学习到一个新的词组和重点句型时, 我就先给出典型的例句, 然后鼓励学生造句。学生看懂意思, 明白用法后, 都会非常乐意, 争先恐后地造句, 有的句子甚至出乎意料得精彩。如在教学七Unit32b中的重点句型“For many students, it’s easy to get to school”时, 为了让学生掌握“It is+adj.+to do sth.”的用法, 我就鼓励学生造贴近自己生活实际的句子。学生说出“It’s easy/difficult/hard/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等许多好句。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会了新词组、新句型, 而且还为口语能力的形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 Text retelling, 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口头改编、复述较长的课文

在开展这一活动之前, 我允许学生提前准备, 提前写提纲, 甚至允许事先写出来, 只要口头复述时能够脱稿即可。复述完毕后进行交流, 我让同伴互评, 给予评价和改进建议, 再修改、定稿, 学习某一作品的优点, 纠正共同的缺点。通过共同参与, 学生的口语水平得到了共同提高。

(四) 积极创设课外环境, 开辟第二课堂, 多给学生提供讲英语的机会

中学生在缺少英语语境的环境中学习英语, 仅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是不够的, 为此, 教师可通过开辟第二课堂,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例如, 开展English Corner, English Competition, Guessing Game, English Speech等活动, 把课堂上学到的交际用语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 如讲英语故事、唱英文歌曲、表演英语校本剧、小品等,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 展示自己才艺。活动中, 教师要坚持“No English, no speaking”的原则, 让每位学生都能开口, 用英语进行交谈。教师应参与其中, 对因害羞不敢说的学生, 教师就多跟他们说, 这样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运用了所学语言, 从而提高了说的技能。

三、视听说相结合, 激发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 让学生想说英语

视听说三者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 首先,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模仿磁带或多媒体语音文件, 不断地进行有效朗读, 这样很多语汇、词汇和表达方法便自然而然上口了, 语音、语调、语感也随之好起来, 口语能力自然会得到提升。

其次, 课堂上不光要让学生听, 还要组织学生说, 尤其是同学之间的会话, 更能激发他们平等参与、主动交流的兴趣和热情。在交际过程中, 学生学以致用, 活学活用, 从听和说两个方面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组词和造句能力, 逐步把语言知识变成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经典英语影片, 让学生在轻松的语境中学习, 接受更多的会话素材和说英语的示范, 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

四、讲究纠错技巧, 鼓励学生敢开口说英语

说英语的能力要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 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我在日常教学中, 经常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对话和课文。我认为, 朗读不仅有助于练习发音, 形成语感, 还能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和自信。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语对话活动, 表达时不要怕犯错误, 让学生意识到犯错误是英语学习的正常现象。当学生紧张、害怕、害羞或出现表达障碍时, 我会及时帮助, 适当引导, 鼓励学生说下去。由于中学生的词汇量非常有限, 难免出现词法、句法上的错误, 教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 不要在学生表达时突然打断纠错, 更不能挖苦、批评学生, 而是应多一些耐心, 对一些小错, 不宜有错必纠, 因为随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这些错误会自行得到纠正。即使学生在交流中出现较严重的问题, 教师也要等学生说完后纠正, 注意保护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 帮助他们建立说英语的信心。

乐说 篇9

一、创造机会,让学生乐于交际

(一)激发动机,让学生想说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说话动机,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和懒惰心理,产生想交际的欲望,锻炼敢交际的勇气。为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才能,是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本能力。现在重视口语交际训练,正是为了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思想上重视了,行动上才会去努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平时的口语训练中应少挑剔、批评,多鼓励、指导,以此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消除学生怕表达的心理障碍。

(二)放下威严,让学生敢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得到儿童方面的生动活泼的反响,归根到底还要取决于自己,取决于他的活动和他对儿童的态度。”所以,教师应该放下架子,充分做到课堂上师生的平等,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尤其是教师亲切诚恳的语言和真诚友善的鼓励,会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低年级孩子的“无忌童言”若不加以保护,慢慢地就会“金口难开”。因此,平时我注意用放松的表情、自如的心态与学生交往,多用表扬语言,多微笑、注视,多采用点头、肯定手势以及关怀接触等,对学生表示理解、尊重、信任、充满感情。当学生看到老师态度和谐、心平气和、容易接触,在课堂上自然就会畅所欲言,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三)诱发兴趣,让学生乐说

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味,就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兴趣是学生乐于交际的强大内驱力,它能调动各种积极的主客观因素为学生服务,激发学生自我表现以及交际的欲望,使学生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态和轻松愉悦的心情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小学低年级又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教师就必须抓住机会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多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片、故事、动物、游戏等来激发他们的交际欲望。在教一年级上册《大海睡了》一课时,优美的音乐、形象的语言,再加上奇妙的夜景图,学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去朗读、去体会。当学生对这样美丽的情景产生向往的时候,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你此时坐在海边,你会有什么感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恨不得把课外所学的知识全都用上。这样在培养学生想象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又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正确引导,让学生善于交际

现代社会大多孩子生活在学校、家庭的线状空间里,缺乏亲近自然、走进社会的时间,他们阅历单调、积累贫乏、情感淡漠,怎么可能说出具体翔实、情真意切、个性灵动的言语来。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在课堂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当尽可能地挖掘有效资源,多创造让孩子深入生活的机会,精心组织设计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人的交际中、在观察生活的体验中学习口语交际,并在生活体验中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练习听、说,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的多途径训练

1. 听中练说

学生对于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我采取听故事、复述故事的办法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在《小猫钓鱼》这一节口语交际课中,我先讲完故事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讲,分组讲的时候组员要学会认真倾听并给予恰当评价。最后各小组再推荐代表上台比赛讲,其他学生评,这样不但训练了口语,学生的听力、记忆力也得到了加强。

2. 看中练说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认识事物、感知事物的第一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运用多种感官,注意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获得感性认识,为口语交际提供充实的素材。(1)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特点,低年级的教材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图画可引起学生的注意,体现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以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造性地发挥想象。(2)在口语交际时,还应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观察课外的、动态的事物和现象,以丰富口语交际的素材与真实感受。大自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它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观察空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口语训练素材。在教完《秋游》这一课后,我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秋天,寻找秋天的足迹。一片金黄的落叶,一株飘香的桂花,一个火红的柿子都可以拉近学生与秋天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回忆、畅想秋天,学生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若没有仔细观察、亲身体验,怎能有“大雁南飞”“黄叶飘飘”等优美词句的出现?

3. 做中练说

学生对于手工制作往往会表现出较浓厚的兴趣,把手工制作与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学生也会兴趣盎然,做得投入,说得生动。如制作小风车时,我先带领学生一起制作小风车,在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边做边说说制作的过程。做完后带学生出去让风车转一转。这时我再问学生:风车好不好玩?我们一年级的弟弟妹妹们想跟你们学做小风车。你们把刚才是怎么做小风车的过程说说,待会告诉他们好吗?此时,学生有了表现的欲望,自然说得轻松。

4. 演中练说

(1)在学习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文之后,我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创设一定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演一演说一说。如上完《水乡歌》这一课后,我安排了一堂口语交际课《美丽的家乡,快乐的生活》,以邀请班级学生为来自北京的游客当导游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交际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夸家乡的交际情境中,让学生在导游与游客互动的角色体验中懂得如何介绍家乡。由于创设出来的交际情境与实际生活相近,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就高涨起来,积极参与交际活动,既争先恐后地想“说”,又如数家珍地能“说”,提高了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2)学生对内容有趣,情节生动的课文也尤为感兴趣,我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利用课文,让学生充当不同角色的人物,置身其中演一演,学生会其乐无穷。如在教学《狼和小羊》这一类课文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表演,互相评议、取长补短,最后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大家评议表演水平。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所感、所想,体验到了说话的成功与喜悦。

(二)课外生活中的多渠道实践

1. 口述见闻

每天利用早读、晨会时间在班级开展“小小播音员”活动,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所看到、听到的最喜欢的事情,或从电视广播、报刊和广告中所获得的信息中选一两条,抓住中心,按一定的顺序简单地讲给大家听,并且要求像电视上的新闻播音员一样用普通话说。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2. 读书交流

平时鼓励学生多读书、看报,多写日记,多做摘抄,培养学生搜集、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读书交流会,让每个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自己最近读过的书介绍给大家,并谈谈自己的读后感言,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3. 实践活动

每学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小学生最期待和乐于参加的,因为可以出去亲近大自然,和小伙伴们分享零食、快乐玩耍。我不放过这一练习口语交际的机会,来回乘车时,让学生与导游交流、表演节目。中午午饭时,在学生互相分享食物的同时,我让学生开展“美食宣传员”比赛,介绍自己所带来的美味食物,从色香味、营养等方面介绍,比比谁介绍的食物最能激发大家想要品尝的欲望。诸如此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边玩边说、边说边玩,不仅玩得开心,也说得更加流畅。

4. 人际交往

课外学生之间的游戏交流,师生之间的交谈,和亲人、朋友的交往,在商店里、公共汽车上、医院等公共场所和陌生人的交谈,都是锻炼口语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对方进行口语交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有所长进。

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教师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在学生参与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鼓励学生快乐交际,唤起学生交际的内在需要,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多维度、立体化的训练,方能开创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局面。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现代社会许多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相对低下。教师要从小学生的成长特征出发,激发动机、培养自信、诱发兴趣,让学生想交际、敢交际、乐交际。再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各种有效资源,选择鲜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学会交际。首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途径训练,其次利用课外生活中的多种渠道来实践,努力挖掘生活中的交际素材,做到动口即是练说时。长此以往,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有效资源,低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玉婵.浅谈学生“说”的训练[J].南方论刊,2004.

让孩子们敢说乐说 篇10

口语交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表达情感的重要形式。因此,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尽快让每个孩子动起来,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我们常说“童言无忌”,的确,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放在首位。

1、多一分赏识

赏识是一种爱。当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并且真诚地赞扬孩子时,将会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我都给予肯定、表扬或奖励,就是说得不好的,我也不训斥,以免挫伤孩子在学龄前期孕育的积极性。

2、多一些童趣

孩子和成人并不拥有同一片天空,孩子有着迥异于成人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视角。我们只有“变成”孩子,拥有活泼的童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也只有变成孩子才能将语言童化、趣化,才能贴近孩子的生活,易于为他们接受。实践证明,采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们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一点沟通

刚上学的孩子,只要适应了学习环境,每个人都是活泼可爱的,只要你有耐心坐在那儿,你就会听到讲不完的话。所以,课间十分钟我常常坐在孩子们中间,选一些他们喜欢、熟悉的话题听他们讲。

二、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乐于说

“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乐于交际,善于交流,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关注日常生活,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2.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我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同时在与外界接触的过程中,观察、想象及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可以带孩子们走出教室去看春天。看春天金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桃花,绿盈盈的草和迎风飘扬的柳条上的小嫩芽。阳光下,花丛中,孩子们尽情地想象着,欢笑着,美好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花儿笑了,在等小蜜蜂来亲嘴呢!”“风儿像把大梳子。你看,他正把柳树姐姐的长发梳啊梳。”有的孩子还编了一首儿歌:“草儿穿着小绿裙,花儿戴着红头花。树儿披着绿衣裳,雨点唱着滴答歌。”自然风光的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学生的心智,发展了学生的个性,解除了学生的束缚,使他们的言语变得绚丽多彩。最后,还可以请孩子们把春天画下来。同学们对于这些亲眼所见,亲手所画的景物,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从而使口语交际真实、有趣,达到一种较为完美的境界。

2、体会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和经验的贫乏,抽象思维能力差,有些事情不亲身经历,便很难说清楚、讲明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去实践,扮演角色,加深对角色的内心体验,达到口语交际的顺畅。

3、巧妙布置作业,创设交际情境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方面,提醒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的口语交际训练,做孩子的忠实听众,及时纠正孩子口语的毛病。另一方面,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乐说】推荐阅读:

鼓励学生敢说、乐说09-06

上一篇:煤体瓦斯下一篇:SMT技术人才培养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