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非得已

2024-07-18

情非得已(共8篇)

情非得已 篇1

词汇化和语法化是语言演变过程中同时存在的两个语言现象。这二者之间的界限是什么等问题已成为语言学界各学者们探讨的热点与难点。本文拟从对副词“非得”的语法化浅析中探求词汇化与语法化的关系。

非得 (fēi děi) :必须、定要;一般跟“不”呼应。我们都知道, 在现代汉语里, “非得”是一个副词, 表示肯定。然而在古代汉语中, “非”和“得”是两个实意动词。那么它经历了怎样的语法历程而变为现在的副词的呢?

一、“非”、“得”字释义

(一) 非:

fēi。指事。金文作“兆”, 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 双翅相背, 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说文》:“非, 违也。从飛, 下翅取其相背也。”

所以“非”在古代汉语中最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动词。例如:非常异义 (违背经文正义的异说) ;非度 (违反法度) 。

(二) 得:

dé。会意。金文字形, 右边是“贝” (财货) 加“手”, 左边是“彳”, 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 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 获得。《说文》:“得, 行有所得也。”

所以“得”在古汉语中最开始也是一个动词。例如:

(1) 缘木求鱼, 虽不得鱼, 无后灾。——《孟子·梁惠王上》

(2) 佳婿难得。——《世说新语·假谲》

(3) 卖炭得钱何所营。——唐·白居易《卖炭翁》

二、“非得”的词汇化过程

关于什么是词汇化这个问题各语言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本文采用王静总结的观点:“词汇化的本质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是短语、句法结构或跨层结构等非词单位在历时发展中由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理据性逐渐减弱而凝固融合成词的过程。” (1)

我们在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 (网络版) 的检索得出, “非得”的第一次在线性上的排列组合出现最早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故曰:明主虑之, 良将修之。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 非危不战。” (春秋:孙子)

这里的“非”是一个副词, “得”是一个动词。意为“没有取胜的把握”。“非”和“得”是两个实词, 但两者不在同一句法结构层次上。

大约清代以后, “非得”就由两个词变为一个词了。两者经过跨层粘合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表示“必须、一定”的意思了。常与“不可”连用。“得”字的读音也由原来的“dé”变为“děi”。例如:

(1) 要是欧阳德臭豆腐他们, 我[非得]把他们扯回来不可。三哥既是你, 咱弟兄没有说的, 让给你吧。” (三侠剑:上) (2) 郑居南北之间, 为中原屏蔽, 王若欲图中原, [非得]郑不可。” (东周列国志:上)

(3) 铁拐笑了笑, 说道:“这[非得]我的葫芦来盛一瓯子不可。” (八仙得道:上)

三、“非得”词汇化的条件

“非得”经历的词汇化过程:由最初的“非[副词]+得[动词]人力”→“如善惡是非[名词]+得[名词]失”→“为族人所逼, 实非[副词]+得[副词]已”→“我非得[副词]把他们扯回来不可”。“非得”能够发生词性变化的条件有三个:

(一) “非得”处在分句的开头。

董秀芳在《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中说得很清楚:“跨层结构变成的双音词, 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处在分句开头位置的跨层结构最容易粘合成词。”

(二) 结构的重新分析。

由于“非”和“得”经常处于一条线性排列上, 两者的位置是紧挨着的, 所以在语句的理解过程中, 人们往往把两个临近的单位聚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组块而加以感知, “非”和“得”两者之间原有的分界就慢慢的被取消了。

(三) 音步的影响。

“冯胜利 (1998) 指出汉语的自然音步是右向音步, 即不受句法和语意因素影响的音步是从左向右组成的。这样句首的前两个音节就会被牢固地组织在第一个音步里。句子起首的第一个音步, 必须是一个标准韵律词, 也就是说必须是两个音节, 不允许有任何变通。”“非得”正好也满足这样的条件。

四、“非得”的语法化过程

“非得”词汇化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非得”的语法化。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的一种过程或现象,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为的“实词虚化。” (2)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现代汉语中的很多虚词都是古代汉语当中的实词。“非得”就是这样一个由实词变为虚词的例子。

“一个副词的形成, 不是偶然的, 而是由各种条件决定和促成的。……决定和促成副词的形成, 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条件:即语义基础、句法位置、语用因素。其中, 语义基础是副词形成的基本条件,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 语用因素是副词形成的外部条件。” (3) (P.192)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 “非”和“得”是两个实词, 但是, 在古汉语当中它们却是常常排列在一起的, “非得”就表示“没有得到, 没有获得”之义。如前面我们所列的例子:

(1) 三曰:今有千里之马於此, [非得]良工, 犹若弗取。良工之与马也, 相得则然後成, 譬之若枹之与鼓。 (吕氏春秋)

(2) 古之圣王, 所以取明名广誉、厚功大业, 显于天下, 不忘于后世, [非得]人者, 未之尝闻。 (管子)

五、“非得”语法化的条件

(一) 句法位置。“非得”作为副词词组, 其变化的基本的条件是句法位置。

“句法位置是副词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一个词或一个词组, 或某种语言成分, 如果经常处于句法结构中谓语的前面, 它就极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副词, 而且, 必须是能够且经常处于谓语的前面这种句法位置, 才有演变为副词的可能。”[4] (P.193) 然而, “非得”最开始却是作为句中的核心动词短语的, “得”本身就是谓语, 有时“得”后面还有宾语。所以, “非得”的语法化环境是很不利的。但是, 由于它们两者从古到今的位置一直都是处于一条线性位置上的, 副词“非”长期的句法位置影响了动词“得”的词性, 由动词慢慢的变为名词, 再逐渐虚化为副词, 最后与“非”构成一个词。例如:

(1) 非利不动, [非得]不用, 非危不战。 (孙子)

(2) 如善惡是[非得]失, 以至於屈伸消長盛衰, 看是甚事, 都出於此。 (语录:朱子語類 (繁体字版) )

(3) 察其本谋, 实[非得]已。但不合不行告辨, 纠合凶徒, 擅杀职官郭择及士兵数人。 (喻世明言:下)

(4) 高恒说道:“不成, [非得]大声音不可, 总得叫胜老伯和大众都听见。 (三侠剑:上)

由此可见, “非得”词性的变化过程:非[副词]+得[动词]→非[名词]+得[名词]→非[副词]+得[副词]→非得[副词]。这都主要是因为“非得”的句法位置同在一条线性上, 位置相对稳定无变化的缘故。

(二) 使用频率。

“非得”副词化的过程就与使用频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经过检索与整理得出:在明代, “非”和“得”两个都作为副词的情况明显增多, 基本上都以“实非得已、情非得已, 甚非得已”等词出现的, 凝固化进一步加强, 使用频率很高, 到清代“非得”就从两个词凝固为一个词, 稳定地结合在一起, 作为副词使用。据我们不完全统计有上百条之多。如:

(1) 近年吏治废弛日甚, 欺诬粉饰, 莫知为非, [非得]督抚臣深体朝廷之用心, 切实推求, 断绝根株, 万不能实有裨益。 (鸦片事略)

(2) 百姓最不易治, 虽则有台骀、伊耆侯等化导多年, 但是都早死了, [非得]有贵戚重臣, 才德兼备, 如陶侯一般的人去治理他们不可。 (上古秘史)

使用频率的逐渐增多, 促使“非得”副词化的最终形成。这也正说明了, 语法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实现。

(三) 结构的重新分析。

这点跟词汇化的条件一样, “非得”语法化过程也需要重新分析。重新分析是语言理解者在理解语言时根据自己的认识对语言进行的分析与认知, 而不是根据语言原有的结构进行理解的。这样, 语言的结构就发生了变化。重新分析的结果就是:虽然表面上看去没有什么变化, 但它的语义、词法、句法还有音位的结合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了。“非得”经历的重新分析的过程如下:

(1) 今我讲难于秦兵为招质, 国处削危之形, [非得]计也。 (刘向:战国策)

(2) 如善惡是[非得]失, 以至於屈伸消長盛衰, 看是甚事, 都出於此。 (语录:朱子語類 (繁体字版) )

(3) 察其本谋, 实[非得]已。但不合不行告辨, 纠合凶徒, 擅杀职官郭择及士兵数人。 (喻世明言:下)

(4) 高恒说道:“不成, [非得]大声音不可, 总得叫胜老伯和大众都听见。” (三侠剑:上)

“非得”词性的变化过程:非[副词]+得[动词]→非[名词]+得[名词]→非[副词]+得[副词]→非得[副词]。由于时间的迁移, 语言理解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非得”进行了重新分析, 到最后一个句子中已经由一个短语变成了一个副词, 在句中作状语。

六、结语

综上所述, “非得”由最初的一个短语演变为现今的一个副词, 它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词汇化与语法化的过程。而这两者之间的语言现象是同时发生的, 二者相依相生, 互为牵贯。

摘要:通过对“非得”一词各自字义及组合成词的材料进行分析与归纳, 总结得出“非得”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以及词汇化、语法化的条件。

关键词:非得,词汇化,语法化,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静.汉语词汇化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 2010 (6) .

[2]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4) .

[3]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M].商务印书馆, 2005.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商务印书馆, 1980.

[6]刘坚.近代汉语读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7]胡斌彬, 余理明.“再说”的词汇化和语法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 2010 (2) .

[8]王素珍.“非常”的语法化过程[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 .

[9]罗耀华, 牛利.“再说”的语法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 (1) .

情非得已 篇2

情非得已→已登道岸 →岸谷之变 → 变化无穷 → 穷途末路 → 路不拾遗 → 遗臭万年 → 年深日久 → 久悬不决 → 决一死战 → 战天斗地 → 地利人和 → 和而不唱 → 唱筹量沙 → 沙里淘金 → 金屋藏娇 → 娇生惯养 → 养精畜锐 → 锐不可当 → 当头棒喝 → 喝西北风 → 风雨同舟 → 舟中敌国 → 国色天香 → 香火因缘 → 缘木求鱼 → 鱼龙混杂 → 杂七杂八 → 八拜之交 → 交头接耳 → 耳鬓斯磨 → 磨砖成镜 → 镜花水月 → 月旦春秋 → 秋高气爽 → 爽然若失 → 失惊打怪 → 怪诞不经 → 经久不息 → 息事宁人 → 人言啧啧 → 啧有烦言 → 言必有中 → 中庸之道 → 道路以目 → 目瞪口呆 → 呆头呆脑 → 脑满肠肥 → 肥马轻裘 → 裘弊金尽 → 尽力而为 → 为富不仁 → 仁至义尽 → 尽心竭力 → 力透纸背 → 背道而驰 → 驰名中外 → 外合里差 → 差强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圆内方 → 方底圆盖 → 盖世无双 → 双管齐下 → 下车伊始 → 始终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风唤雨 → 雨沐风餐 → 餐风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欲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问卜 → 卜昼卜夜 → 夜不闭户 → 户枢不蠹 → 蠹众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乱 → 乱琼碎玉 → 玉洁冰清 → 清风明月 → 月盈则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鸣高 → 高朋满座 → 座无虚席 → 席卷天下 → 下不为例 → 例直禁简 → 简明扼要 → 要价还价 → 价值连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鸡肠 → 肠肥脑满 → 满腔热枕 → 枕石漱流 → 流离转徙 → 徙宅忘妻 → 妻儿老小 → 小本经营 → 营私舞弊 → 弊绝风清 → 清尘浊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妇随 → 随才器使 → 使贪使愚 → 愚昧无知 → 知书达礼 → 礼尚往来 → 来者不拒 → 拒谏饰非 → 非异人任 → 任人唯亲 → 亲密无间 → 间不容发 → 发指眦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顿开 → 开路先锋 → 锋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丝风片 → 片言折狱 → 狱货非宝 → 宝山空回 → 回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价百倍 → 倍日并行 → 行动坐卧 → 卧薪尝胆 → 胆破心寒 → 寒木春华 → 华不再扬 → 扬长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诚团结 → 结党营私 → 私心杂念 → 念兹在兹 → 兹事体大 → 大势所趋 → 趋炎附势 → 势不两立 → 立此存照

石皮:想念你,我情非得已 篇3

爱是一杯醇美的酒,在心里放了十年,它是如此的圣洁和美丽。十年之后,我用年少的温柔再一次临近那些有梦的声音,才发现所有的无眠的夜晚都是那样的不同寻常。

我为自己织一张心网,不知该如何走出这张迷人而蛊惑着我心神的网。冗长的黑夜,我的梦境仿佛长出了一双翅膀,总是会飞。不想再爱上你,我怕自己真的爱上你,只有自己苦了自己。把爱深埋在心间,我不知道相思这条路还会有多远,有多长?

寂寞有风的夜晚,我的长发被吹起,拂上我的面颊,有泪轻落,总是越想念越孤独。相思最寂寞,寂寞最相思,不知远方的人你可好,是否一切都如意。

心曾经为迷离远去的秋天疼过一百次,一千次,可是疼过后依然是想念。

那些美丽的日子,我们一起走过风,走过雨,走过爱情,走过四季,直到各奔东西,我最终还在思念着你。那时,我不懂温柔,不懂珍惜。没有你时,想把什么都给你,可是什么也不能给你。

冬天来时,我才知道我有多么爱你,曾经温暖过的我的手,一直冷着。我一直记得你的微笑,你的心跳,你的呼吸,记忆着你年轻的面庞。甜的吻,好像还留在唇际。

十年后的今夜,我站在另外一个城市,我和我曾经的爱隔窗相望,你在我生命中重新上演,如此清晰。

泪水一滴一滴落下来,美丽无声。

我想你,不管你是否知道。

阿弥乱弹琴:

回忆有些道理

有些无力

泪水从梦里流到梦外

不能把握

凭什么非得我道歉不可 篇4

说到道歉,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前几天,班主任和体育老师要筛选代表班级参加运动会4×100比赛的选手。菲儿和小雪短跑都不错,成为备选队员。可是在模拟比赛中,她们在传递接力棒时,屡次将接力棒传掉在地。对此,体育老师很是恼火,忍不住说了她们几句。而菲儿和小雪都把责任推给对方,最后两人当着大家的面竟然吵了起来。

这之后,原本和睦的一对好朋友突然变成了陌生。她们不再说话,也不再一起回家,甚至在教室都不多看对方一眼。过了几天,菲儿按捺不住了,她不想失去小雪这个好朋友,便主动和她说话。谁知她当着好些同学的面,坚持要菲儿为上次的事情道歉。“菲儿,如果你不道歉,我是绝对不会再和你做朋友了!”小雪的口气很强硬。

“凭什么非得我道歉不可?”菲儿有点不服气。

菲儿和小雪的家在一个小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们就一起上学,一起温习功课,形影不离,好像一对亲姐妹。可从四年级开始,菲儿发现,每次自己和小雪闹了不愉快,总是自己先道歉。小雪更是常常为了芝麻绿豆大的小事赌气不理菲儿。只有在菲儿低声下气地道歉中,小雪才会像施恩般重新和菲儿说话。这次,菲儿在心里暗暗发誓,坚决不让步,坚决不先道歉!在她看来,小雪已经养成了“恶习”,而这“恶习”也是因为自己总是一次次让步造成的。菲儿想给小雪一次教训,让她先给自己道歉!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菲儿始终没有盼来小雪的道歉。菲儿的心开始变得不安和痛苦,难道和好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一定要自己道歉吗?菲儿有点懊恼地问自己,难道她不在乎我这个朋友吗?

如果你是菲儿,在好朋友坚持要你先道歉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刷刷姐姐教你一招:

想起你,情非得已美文 篇5

如果从一开始就是游戏,那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会有真心的吧。而最后伤心的也只会是那个把一切都当真的人。

---写在前面

我以为那一次的相识是永久的。每一次的相识我都当做永久来对待。只是和你的那一次相遇或许终究只是我自己想太多。你没有想要留下什么。也没有想做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你离开,我离开。不会再回头。

看电视的时候总是想会一些其他的东西。电视剧里面的一些台词,其实也都是和现实有很大关系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有的时候都能引起很多的感触。

曾经看到一句话说:如果一个男的不愿意把你介绍给身边的朋友,还有他的家人认识,那你就可以考虑离开他了。因为他不是真的爱你。这句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其实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如果真的是这样,或许是该需要重新考虑你们的关系的。当然这仅仅只是自己个人的观点。你看过,就当只是看过。忘记就好。不必记得。也不必拿这句话去框框谁。

或者说是曾经遇到的一个人是这样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在今晚想起你,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想到你。毕竟你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我想起你的次数也不是很多。终究还是自己不愿意想起,只是看到电视剧里面的那一个情节的时候,想到了你。因为我不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你是不是就抱着游戏的心态就对着那一场相遇。你只是说说,而我却当真了。

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可以说,自己很傻。

只是想说自己记忆中比较深刻的两个事情。其实性质是一个性质。也可以说是一个事情。

不记得具体是哪一天,我去看了你的校内吧。那个时候还叫校内,不像现在被叫做人人。其实我已经不记得我去那里看了些什么,或者说又说了些什么话,总之之后一次再去的时候,它已经提醒我,此用户已经注销。

你知道那种感觉吗。我想,我似乎去问过原因。那一次我傻傻的相信了。

之后的一件事情是在扣扣上。还是一样的事情。我去看你的`空间。依然不记得看过什么,不记得留下过什么,只是之后再去的时候,空间提醒说,此用户还未开通过扣扣空间。

似乎,我又傻傻的跑去问过。得到的答案是,从来不玩,放着也没有什么用。还是关掉吧。

你猜,我还会相信吗?

同样的事情,相信一次就好。一次,那是信任。第二次,那就是傻。你说对不对。

其实我什么都不会做。即使我去看,也只是为了更了解一个人。一直觉得,想要了解一个人是可以从多个方面的。我看也只是想要更加的了解你而已。只是不知道是你太注重自己的个人隐私,太需要自己的个人空间还是你根本没有把我放在心里,甚至是眼里。我的那种行为方式在你看来,只是为了监视你。其实什么都不是。我也是想要了解你一些。可以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好的相处。你看,那个时候我是想到以后的。只是,这些在你的眼里,是不是都很可笑。我做那些的时候,你是不是都在一边站着看笑话。这些,我都不知道。因为毕竟已经离开了。即使有机会再见到,我也不会再去问你。你曾经的想法。毕竟那些都与我无关的。不是吗。

或许早在你做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已经伤心了。也已经怀疑了我之于你是属于什么。即使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你没有很认真的在对待这一次相遇。只是我我没有选择相信。时间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可以证明很多东西,也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曾经坚信不疑的东西,也被时间弄的越来越怀疑。不禁想,自己是怎么了。怎么可以这样呢,是自己选择去相信的,最后放弃的还是自己。其实怀疑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那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呢。就像是如果自己都不爱自己,那还有谁会来爱你。一样的道理,不是吗

总是想着每一次的相遇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只是忘记了这并不是只有我自己想就可以。或许曾经幻想过什么,但一切也都戛然而止。谁的过错,又是谁的失败。其实都不重要的。

良药不必非得苦口 篇6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是一句恐怕说了千百年的话。此言虽然只道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却乃至理名言。病人若因良药苦口而拒服,其病怎能消除?一个人若因忠言“不好听”而拒谏,那怎能善其身?此言劝导了许多人,不讳疾忌医,从谏如流。有些人并因此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吾何时听到这句话,已经记不清了,总之是在很小的时候。在吾之记忆中,药总是难吃的。但是有了病不吃药不行,这又是生活告之吾的一个事实。于是,吾对这句话深信不疑,并以此时常告诫自己,劝导子女。

花甲已过,苦口的药吃过不少,逆耳之言也听了许多。吾深感得益于这句话者多多。但是,经历的事情多些,头脑也变得复杂了。于今想起来,对此言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简单。

“良药苦口利于病”,前提是良药。从逻辑上说,由良药苦口不能得出凡苦口者皆良药的结论。有些苦口之药,吾以为并非良药。若以“良药苦口”劝人去服那些并非良药的苦口之药,其害人大矣!吾有一至亲,患了绝症。有媒体介绍了一种“以毒攻毒”的药,据说如何如何有效,多少人起死回生云云。至亲在众人劝导之下开始服用。此药味极难闻,入口更难下咽,下咽不久即呕吐不止。越服病越重。至亲几次希望停药,然众人皆以“良药苦口”劝之。至亲不久便西逝了,当然并非完全因药之过。但吾始终认为,那剂“苦口”之药,绝非良药。于此,吾得出一个教训:劝人服苦口之药者,当确认此药为良药,不能以“良药苦口”为由,让人家去冒吃错药的风险。

“忠言逆耳利于行”,是从前半句比喻引申出来的。同理,逆耳者并非都是忠言。不能因是逆耳之言,就强迫自己接受。当然,更不可以逆耳者并非都是忠言为借口,拒绝接受那些逆耳的忠言。生活的实践告吾,说你的好话者,并非都是阿谀奉承;逆你而说者,并非都是忠言。判断一番话语是否忠言,那是需很大的智囊、很高的修养的。若真是忠言,那的确任其多么逆耳,也是应该听的。

大概人老了,思想会变的古怪。吾不只一次地想:即使是良药,就一定得苦口吗?古有腊丸、蜜丸,今有胶囊,难道其中之药都不是良药吗?作为患者,为了治病,甚至为了救命,是不应计较药之苦口的。但作为制药者,施药者,能不能将良药变得不那么苦口,以让更多的患者能较顺利地接受呢?

吾并非性恶论者。然据吾观察,真有些怀疑人生而喜适口之食,悦耳之音。几个月婴儿,全不知利害得失,也不知懂他人喜恶,怀“赤子之心”。人醮一点苦味之食放入其口,婴儿往往皱眉咧嘴,一脸不快状;若醮一点蜂蜜喂之,孩子则常常眉舒目展,一脸怡然。家有噪音,孩子会烦躁不安;若放送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会安安静静,甚至于陶陶然。此有天性乎?

无论是否天性,真正愿食苦口之药者鲜,悦闻逆耳之言者寡。当然,吾愿大家都有博大的胸怀,具远见卓识、高深修养,于逆耳忠言从谏如流,择善而从。但是,这毕竟是一种愿望,能做到者不会太多。吾以为,为达“利病”与“利行”之目的,施药者,进谏者,应努力使良药不苦口,或不那么苦口,忠言不逆耳,至少不那么难听。吾并非提倡玩弄什么小技巧、小手段,只是希望讲求一点说话办事的艺术。同样意思的话,说法不同,效果会迥异。

唐太宗李世民,是公认的善纳谏的“明君”。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并非一般。假设唐太宗患有口臭的毛病,魏征该如何进言呢?若魏征曰:“陛下,你的口太臭了,可得好好治治哩!”这样的效果会如何?吾以为,太宗即使不龙颜大怒,心中也绝不会舒坦,会不会纳谏,就很难说了。若魏征换一种说法:“陛下,你若天天刷牙,再吃点清火的药,口气定会更加清新。”这样的效果又如何呢?一代明君尚且如此,更何况吾等凡夫俗子乎?

力求良药少苦,忠言不那么逆耳,乃吾之所愿意,然吾自己做得并不好。观一些善做思想工作的同志做为,思一些成功谏人之例,启发多多。

一曰:正面为主,多说“要”,少说“不要”。若某人有骄傲自满的毛病,当如何规劝呢?有两种常见的说法:君不要骄傲,骄傲使人落后;君要谦虚,谦虚使人进步。恐怕多数人都不会怀疑,后一种说法的效果要好于前者。何也?立足进步,正面提出问题;谦虚是一种美德,“要谦虚”可视为一种勉励。要谦虚与不要骄傲,并无实质性的不同,只是换了一种说法而也。

二曰:宜建议,勿强加于人。除非某人已走到堕落的边沿,不猛喝一声不足以使之惊醒,在大多情况下,规劝他人宜建议,不要强加于人。自然界有一规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社会生活中也有类似的情况,甚至反作用力大于作用力,即所谓逆反心理是也。意见以建议提出,容易使人考虑;若强加于人,则使人难以接受,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三曰:分次施药,其苦当淡。人患病,当然希望药到病除。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患病之后,还需服相当时日的药,方能痊愈。故治病不可急于求成。若将治病所需的全部药,让患者一次吃下,不但其苦难当,效果也不会好。若分次施药,其苦当淡,也利于治病。治身体上的病是如此,治思想上的病又何常不是如此呢?帮人改正一种毛病,亦不可急于求成,当分次施药才好。

四曰:因人施药,因势制宜。人不仅有男女之别,而且有老少、高矮、强弱之分。同患一病,良医当视人不同而因人施药。若将温药施于年轻壮汉,恐无大效;若将猛药施于老少弱者,不但其苦难当,更恐危之将至。帮人思过矫正,理同治病。心宽乐观者与心窄内向者,饱经风霜者与初涉社会者,于药味的敏感受程式度不同。因人施药,可使人不觉良药太苦。

对药味的感觉,不仅因人而异,且往往因势而异。以常态而言,人在大庭广众之中于逆耳忠言承受力效差,而在两人对谈时则效强;在心绪不好时承受力较强,于心情坏时则较差;对亲密者所言承受力较强,反之较弱……既有如此种种差异,良医当因势制宜,以求用苦味最小之良药,达到治病救人之目的。

五曰:尊重对方,得理勿带刺。帮人思过矫正,不能只强调自己说的忠言,而不讲方式,不计分寸,甚至得理不让人,连讽刺带挖苦。帮人者定为好意,既是好意何不首先尊重对方!人都是有尊严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是对人之尊严的极端表达。有些人不接受他人的意见,并非认为意见不对,而是因为觉得颜面尽失,不好做人。吾并主张因顾及他人颜面而不提意见,只是觉得若能既不使他人难堪,又提了意见,那当然更好。

《六国论》:仁义不得已而权变 篇7

这种维度,在文中被称为“义”。

但苏洵毕竟是一介书生。

书生谈兵,总易被嘲讽为缺啥补啥,故有“偏是市侩喜通文,偏是俗吏喜勒碑,偏是恶妪喜诵佛,偏是书生喜谈兵”(朱锡绶《幽梦续影》)的“偏”见。当代论者中,也不乏前辈师长批评苏洵罔顾史实,谬误多多。但在我看来,苏洵谈兵的高明之处,恰恰在“偏”上:他所描绘的不是历史地图集中那种写实严谨的六国灭亡路线图,他要的不是昨日再现,而是内心的表现。因此在讲授这篇文章时我告诉学生,其内容可以用三幅图来理解:写四国灭亡如讽刺漫画,充满了夸张与偏见;写燕赵灭亡如宣传漫画,充满了扭曲与偏爱;而结尾时,借古讽今亮出主旨,则如一幅画着三足鼎的静物写生。

可惜,教材一般只提供客观性很强的插图。

一、偏见:漫画式的破灭之道

苏洵谈韩魏楚之破灭,满纸讽刺夸张。他通过想象的场景,夸张地表现韩魏楚先祖建国之艰辛,而子孙无能败家,不智不孝。这种不智不孝在苏洵笔下,夸张可笑如同一张讽刺漫画,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又如“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这些场景显然违背历史事实,苏洵写来犹如时下流行的戏说历史甚至有点“神剧”的影子。这也是论者常常诟病此文的证据之一。

但苏洵并不是游戏文字。

须知,此文出自苏洵兵书《权书》,自有它的地位与分量。苏洵一面以夸张式的漫画表现韩魏楚的破灭,另一面却颇有深意地将此三国破灭称为“颠覆”。何为“颠覆”?现代称阴谋从内部瓦解对手为“颠覆”,拆开来看,颠,是指头撞地,覆,是翻转、颠倒、倾覆。故“颠覆”一词,强调物体因自身原因而倾覆。故苏洵的讽刺漫画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而是愤怒与嘲讽的表达。他的这幅漫画所讽刺的,与其说是韩魏楚当道的不智不孝,毋宁说是对“赂”的彻底否定。“赂”在苏洵的“画笔”下,丑态百出,可笑可耻,毫无可取之处。

同样被点名嘲讽的还有被“迁灭”的齐国。“迁灭”的结果与“未尝赂秦”而“与嬴”的策略正相关,故“与嬴”之“与”,就成了“谶语”,先是“帮助”,终成“给予”。根源是因为“不助五国”,故齐国“终继五国迁灭”———一锅儿全迁走。“不助五国”,逼得人家去赂;“与嬴”则是试图从中捞好处自保甚至问鼎,三言两语,将个堂堂齐国写成逼良为娼的王婆,故“迁灭”之爽利也如《水浒传》王婆的结局,“读了朝廷明降,写了犯由牌,画了伏状,便把这婆子推上木驴,四道长钉,三条绑索,东平府尹判了一个字:‘剐。’上坐,下抬,破鼓响,碎锣鸣,犯由前引,混棍后催,两把尖刀举,一朵纸花摇,带去东平府市心里,吃了一剐。”惨得爽利。

这一张讽刺漫画,苏洵委实毒舌。原因同上。

二、偏爱:燕赵凭什么摆在最后

然而苏洵对燕赵却推崇备至,偏爱有加。对于燕赵的灭亡,苏洵画了一幅宣传画,浓墨重彩地表现对方的可歌可泣。

如称对方为“小”国,在大国相继灭亡后,一个小国苦撑时局,尤显多智悲壮。

燕赵毕竟亡了,但苏洵却又给人家找足了灭亡的理由,自身原因如“刺客”“良将”,环境如“革灭殆尽之际”,故“智力孤危,战败而亡”,实在情有可原,是“诚不得已”,搞得不灭都不行了。

不仅如此,苏洵还打破了亡国顺序,将燕赵置尾,且称其为“后亡”,给人以举兵抵抗存活到最后的假象。前四国亡得荒唐,而燕赵之亡,却是合乎众人认知的:刺客之行与李牧之诛。

可以说,在表述四国灭亡时,苏洵用的是一幅极尽讽刺夸张之能事的漫画,而在说道燕赵灭亡时,苏洵用的却如工农宣传画———苏洵的双重标准,已“昭然若揭”。

因此我们有必要追问,燕赵凭什么摆在最后,在文本中多活了那么久?换句话说,苏洵是基于怎样的考量,如此推崇燕赵?

我所找到的理由,便是苏洵在表述燕赵时所说的一个字,即“始有远略,义不赂秦”中的“义”。

所谓“远略”,便是“不赂秦”,在后人看来,这一策略“远”也未必,“义”则更是无从说起。明代李桢的《六国论》发难说:“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李桢认为,大家都是图存,都是想问鼎,都一样凶暴残虐,“义”在哪儿呢?更要命的是,儒家向来也称“春秋无义战”。那么,燕赵之“义”又从何说起呢?其子苏辙的《六国论》更是慨叹六国当权者目光短浅,不知韩魏的重要性,合情合理合史实,公然打脸。

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问法,或许能明白苏洵的苦心。即,苏洵借古讽今,把该效法的与不该效法的历史故事摆给北宋当道看。请问,苏洵为何要取燕赵的立场而不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北宋毕竟没有统一天下,以秦来激励,岂不更加讨喜?

三、权变:仁义不得已时的创见

北宋不能学秦。

苏洵之恶毒、不严谨,根本原因便在于此。不是国力上的不能,而是文化上的不能。当然,事后证明国力上更是不能。

李桢说“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说实话,历史上的那些封建王朝,谁家没点不堪回首的过去?但秦之所以尤遭忌恨,是因为其“暴”过于出格———秦国不该对儒家文化赶尽杀绝。这是决定苏洵立场取舍的原因,也是燕赵之“义”的立足点,更是《六国论》乃至整本《权书》的创作缘由。

因此,从文化版图上来看,北宋更像燕赵而不是秦国,秦国残暴野蛮则像北宋的那些敌国们,故北宋与秦不仅有国力形势上的大区别,更在文化取向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儒家在战国时期已几无立锥之地,而在秦统一天下后更是连锥也无。北宋如果灭亡,则儒家将再次陷入绝境。因此,北宋若不赂而反抗,便具有了家国与文化的双重含义,这是保家卫国的兴亡大事,更是以文明对抗野蛮的书生天职。

应该看到,苏洵的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评价六国在“保国”上的得失,不如说是对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遥相呼应。所谓天下,首先便是文化的天下。以燕赵之小,尚且以义不割尺寸,其兴兵反抗真是义薄云天的壮举了;那么,以北宋之大,更当为儒家文化仗义不赂。

这便是书生谈兵的道德———精神的维度,文化情怀。所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也应当是题中之意。

但儒生向来高唱仁者无敌。苏洵既然要守义,为何大倡异端,为动兵张目?在《权书》中,苏洵是这样解释的:“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夫孙氏之言兵,为常言也。而我以此书为不得已而言之之书也。故仁义不得已,而后吾《权书》用焉。然则权者,为仁义之穷而作也。”苏洵的这段话,与清代唐甄在《潜书》里提出的“全学”概念相似。唐甄把“全学”比作“鼎”:“君子之为学也,不可以不知兵……全学犹鼎也,鼎有三足,学亦有之:仁一也,义一也,兵一也……不知兵,则仁义无用,而国因以亡矣。”

鼎者,文化的象征,大则代表家国天下,小则象征个人的学识追求。苏洵谈兵的思想在唐甄那里,是这样一幅明了却沉甸甸的图像。书生苏洵看明了北宋的国际环境,文化局势,他称这局势为“仁义不得已”。即唐甄所谓“不知兵,则仁义无用,而国因以亡矣”的处境,这便是《六国论》所谓借古讽今的真正着眼之处,周边列国均不顾儒家道义,百姓生活在儒家文化的光照之外,故《权书·用间》举例说:“伊尹之在夏也,汤必曰:‘桀虽暴,一旦用伊尹,则民心复安,吾何病焉。’及其归亳也,汤必曰:‘桀得伊尹不能用,必亡矣,吾不可以安视民病。’遂与天下共亡之。吕牙之在商也,文王必曰:‘纣虽虐,一旦用吕牙,则天禄必复,吾何忧焉。’及其归周也,文王必曰:‘纣得吕牙不能用,必亡矣,吾不可以久遏天命。’遂命武王与天下共亡之。然则夏、商之存亡,待伊、吕用否而决。”可见,苏洵为燕赵叹息,实在是为北宋文化输出受阻,儒家文化照不进蛮荒而叹息。苏洵的时代,北宋是儒家中心,文化中心,若真能如腐儒所言,以王道仁义感化敌国是最好的,但苏洵看明了鼎失一足是无法站立的,彻底的理想主义无法处理国际关系。既然“仁义不得已”,那么“权”,权者,变也,这便是苏洵的创见,他鼓励北宋理应如燕赵那样,动兵而不是赂,诉诸武力而不是一味仁义。

宴会不是非得黑白配 篇8

经典铁灰

如果觉得香槟色系西服较难搭配,或者你可以尝试一下经典灰色调。Alfred Dunhill钱夹、Ralph Lauren领带、Burberry皮带,这些小配件的纹路点缀着单调素色的西服。手腕上的伯爵Emperador cushion,粒粒钻石闪耀动人,当微微地捋起衣袖,钻石的闪烁便随着衣袖的捋动而出现。整身搭配虽看似经典搭配款,却处处暗藏玄机,适合喜欢低调的你。

艳丽香槟

如果觉得深色调西服会让你感觉沉重,或许可以一改传统的深暗色调,换上一身华丽亮眼的香槟色西服。不仅能让在场人士倍感清爽,也能够让自己的心情倍感愉悦。

斯文条纹

【情非得已】推荐阅读:

上一篇:素质教育从心开始下一篇:考查策略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