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2024-05-28

局外人(通用12篇)

局外人 篇1

摘要:目前国内外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局外人艺术家, 其中一部分在艺术上表现出较高的艺术天分, 还有少部分赢得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赞赏和支持并在艺术领域成就斐然。至少从19世纪起, 艺术家就常常把自己看成是空想家和局外人, 甚至是叛逆者。到底什么是局外人艺术, 局外人艺术和业余艺术有何区别?随着社会的发展, 局外人艺术对当代艺术又带来哪些影响呢?另外娱乐圈内艺术和精神病人的艺术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都是我今天想要探讨的话题。由此看来正确认识局外人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它有助于我们对当代局外人艺术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局外人艺术,娱乐圈,精神病患者,艺术创作,体制化

局外人艺术的创作者 (严格地说是制作者) 是没有受到过正规艺术训练的, 并且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 (或至少在创作的开始时) , 他们全然无视于视觉艺术界的主流批评, 并且完全不关心其作品的艺术市场及其理论家费尽心机所给出的诸种定义。他们是为自己或者为与己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所进行创作的“艺术家”, 然而, 这一族群绝然不愿意将自己视为艺术家, 尽管一些收藏家或者批评家、理论家自以为是地告诫他们:他们的行为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在娱乐圈中, 有很多这样的艺术家, 也许他们自己只是一时兴起的胡乱画画, 却得到了记者和大众的疯狂追捧, 借着自身的知名度, 从此走上了圈内“艺术家”的路, 他们的作品价格逐渐攀升, 可是其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多少, ?真的需要人们认真反思!

但是, 我们要在这里对这个定义提出质疑:既然有了局外人艺术的存在, 那么很有可能是那些“局内人”为那些所谓的“艺术家们”赋予了“局外人”这个称号。然而, 他们究竟“外”在哪里呢?艺术学院?美术馆?画廊界?还是在整体文化上?这个称号是否是业内人事秉承着精英优越主义而对所谓“局外人”艺术作品的一种讽刺与嘲笑呢?

有些局外人艺术作品看起来就是极端的精神病艺术, 尽管这种精神病艺术就是局外人艺术 (或涩艺术) 原创的艺术样式。究竟是什么独特的艺术作品使其被视之为局外人艺术, 或者使其有着相当莫名其妙的艺术价值?是否存在着一个界线以划分局外人艺术作品的特异性与那种毫无价值的偶然行为?而其所包含的特异性格则是局外人艺术作品最广受欢迎的艺术特性。一位“局外人”要怎样才能够证明自己的偶然行为获有所指的美学价值?当他们被收藏家或者批评家、理论家发掘后会怎样?为什么我们不将这样的艺术形式称之为“粗鄙艺术” (Plain Art) ?

一、局外人艺术的定义

(一) 什么是局外人艺术

“局外人艺术”英文翻译为“Outsider art”。美国作家马克盖特雷恩在《与艺术相伴》一书中写到, 人们对局外人艺术即由所谓的自学成才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 这些艺术家几乎或完全没有受过视觉艺术方面的正式训练, 所住的地方离传统上与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都市很远。这样的解释大体上是正确的, 但把他放到我们的生活里去却难免在某些地方显得太过生硬。在这个崭新的艺术概念中, 其参与者为非专业的艺术家和那些未曾受到过职业训练的创作者, 甚至他们是对艺术一无所知的其它行业供职者。“局外人”一词是近来才开始普遍使用的。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民间”、“天真”、“直觉”、“原始”、和“原生艺术”都曾被用来表示非职业艺术家的作品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众对教育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重视, 很多家长在孩子三到五岁的时候就把他们送到少儿艺术培训中心去学习绘画、音乐、舞蹈等等, 孩子很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 处在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中。但是这只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拥有一技之长, 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特长可以脱颖而出, 却并非希望他们以后都能够走上艺术这条路。在我国规定孩子六岁就到了学龄, 所以他们多半只有一到两年的艺术学习时间, 而且因为孩子的年纪太小, 在艺术学习过程中, 很多幼师更多的是去引导孩子自由创作, 实际上孩子们对艺术是什么几乎一无所知。但从某种角度来说, 艺术创作无关年龄大小, 他们都该属于“局外人”的范畴。

(二) 局外人艺术与业余艺术的区别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自诩自己是“业余的”, 陈丹青就是其中的典范。事实上, 陈丹青近年来确实少有作品问世, 单是去年就只画了四个星期不到, 以至于他要自嘲为“业余画家”。即使是“面对面——中荷肖像及室内绘画展”中展出的作品, 他也坚持, “这是人物写生, 谈不上创作, 因为荒废了很久, 为了让自己恢复到写生状态画的。”说到业余绘画就不得不提到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的文艺政策有一绝就是将艺术行政化, 在一个不能自由组织民间社团的社会, 自上而下的组织当然就变成了权力机构, 以至于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就成为了画家和书法家的绝对法官,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 谁要成为画家和书法家就要得到美术和书协的认可, 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这种绝对性一点一点被削弱了, 首先在美术界, 艺术已经与美协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是让美协成为业余画家的组织的最根本的原因。

二、局外人艺术的发展和现状

(一) 娱乐圈中的局外人艺术

在艺人、演员等从事演艺工作的人中, 有很多人把绘画、版画、雕刻等与美术相关的艺术当做兴趣。原本演艺界就是多才多艺的地方。在日本, 最好的例子就是Jimmy大西、片冈鹤太郎、北野武已经被认为是画家或是现代艺术家了。另外在艺术方面拥有内行一般才能的人也不少。但是另一方面, (在演艺圈) 也有因为过于独特的品味和技术而画出一般人稍微难以理解的画, 被称为“画家”的人存在。在国内, 2012年倪萍携自己的百余幅画作首次亮相北京, 举办为期一周的个人画展。当天, 不仅有大批倪萍的粉丝到现场表示支持, 还吸引了杨澜、敬一丹、朱军、赵忠祥等多位著名主持人前来捧场。事实上, 除了倪萍之外, 演艺圈内喜欢画画的明星实在不在少数, 吴绮莉、李心洁、郑裕玲等都举办过个人画展, 画画也似乎成为不少明星在幕前隐退后的首选。明星开画展, 噱头十足, 招来媒体、看客人潮汹涌。大多数学画的普通人都知道, 就算倾其一生也未必有机会办一个全国巡展的画展。就算是专业的画家, 也要“多年媳妇熬成婆”, 学了10年、20年, 甚至是更长时间才有机会办个人画展。像倪萍这样学画仅一年, 就能举办画展的, 实在少之又少。毕竟, 像有着过硬写实油画功底的香港艺人周慧敏和美术系出身的唐朝乐队主唱丁武那样书画艺术水准的明星, 在娱乐圈里还是提着灯笼都难找的。

(二) 精神病人的创作

约翰豪泽是局外人艺术里精神病人艺术的代表。约翰豪泽的创作材料主要是铅笔与彩色铅笔, 他画图速度很快, 习惯一种或激动或亢奋或愤怒的状态下作画, 他用劲地在纸上涂抹, 使纸张因铅笔的重压而产生的创凹凸的痕迹。韧劲有力并带神经质的线构成的主体几乎占据整个画面, 作品有一种饱胀感与不可遏止的爆发力。他的作品经常从色情刊物或电影画片中获得灵感, 特别偏爱女人体, 尤其有体毛的裸女, 女人的特征相似, 这些形象虽是在刊物上临摹下来的, 但只要对比看下, 就能发现豪泽在不知不觉中以他的方式将杂志女人脱胎换骨了。他的作品题材还有如战车、飞机、轮船、汽车、房子、动物等, 或许这些反映了他天真如儿童的一面。

与国外教育环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教育, 让中国人形成了一切从社会角度审视世界的习惯。大多数人会认为他们是疯子, 不愿意接近, 所以也没有机会理解他们的世界。正因为如此, 中国人普遍缺乏从自然和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世界, 而欣赏精神病人艺术恰恰需要的正是这种眼光、感受和体验。今天, 我们需要在自然、社会、个人、理性、非理性之间建立一条安全通道, 让大家进行没有障碍的交流,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走出封闭狭隘的世界, 精神病人艺术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精神病人艺术之所以是一条安全的通道, 是因为他们情感、思想、行为的呈现仅仅是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形式, 如果对于如此安全的语言我们都不能宽容, 我们又如何用艺术去促进人的精神健康呢。好在人们开始逐渐去关注他们, 从各个方面给他们提供帮助, 使他们不再孤单的沉浸在另一个世界, 通过沟通交流, 发现他们的艺术天分, 并且学会去尊重他们的艺术创造。

(三) 民间自学者的艺术

民间自学者代表汉斯库吉, 他利用签字笔在对折的纸巾上画些对称的人物, 签字笔的墨色因为对折的关系而印染到其他的页面上, 库吉的艺术充满了创造性与现代感, 首先是因为他个人独有的绘画方式, 他也大量使用影印的复制, 制作的方法, 将画好的一张图拿去影印。复制、剪接、混合的创作形式应用在声音的实验上, 表现在他随身带着录音机将延途听到的声音录下来, 最后他将所有录到的这些声音剪接、混合, 弄成一段奇特诡异的声音的蒙太奇。他特别偏爱乡村的主题, 也喜欢利用他在路上捡来的东西做些小玩意, 此外, 他也有一些人物造像是画在旧铁皮或废弃物拼凑成的组合物上。汉斯库吉的艺术表现了两种极端性, 一方面他的作品内容是那么的农村, 可是在手法上他却大量地借助了现代科技来再现他的复古, 他的实验精神是相当前卫的。

董明, 1960年生, 辽宁庄河市人, 民间雕刻艺术家, 2000年开始篆刻, 他自修自悟, 不师自通, 从自己能收集到的资料中吸取营养, 不断深究古今中外相关名家的刀法, 并高难度创造出自古罕见的“双勾”篆刻数枚, 受到当代专家学者的好评。他最精彩的作品是花费了两年零七个月时间雕刻的艺术精品《四珍盆景》, 高75厘米, 直径45厘米, 极具收藏价值, 寓意很深:其上边的二龙戏珠代表中国人是龙的传人, 盆中的九条金鱼象征久久富有, 盆边正沿99个龟和盆外圈99个寿字代表九九归一、子民康寿, 还有四只凤凰为四季平安、吉祥如意。总图意为龙凤呈祥, 中华崛起。

三、局外人艺术的艺术特征

(一) 局外人的艺术创作

局外人艺术很多是没有受过美术训练的自学者而创作的, 因此, 他们没有一般职业画家的纯熟技巧, 且是来自民间基层。而且局外人艺术很少描述外在的现实, 而是作者的内心的深层次的挖掘, 故而, 作品不仅是心灵的寄托, 更重要的是要情感的发泄或是宣泄, 因此, 局外人艺术能表达出足够的爆发力和震撼力, 以达到揭示人性真实的目的。局外人艺术那种被公认为质朴天真和单纯无邪的美学特性, 不受高等美术院校学院派刻板、正规与传统的束缚, 局外人艺术制作者从不惮以古怪离奇的手法运用素材, 并使用远离中心或远离主流的艺术创作观念进行无意识的或偶然的艺术行动。当然, 尽管怪异的主题或者一些特性的组合并不是局外人艺术所特有的个性, 但是这却在一定程度上是局外人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二) 局外人艺术的体制化

随着历史时空的差异, 社会条件的改变, 意识形态的调整, 推广手段的商业化或者大众品味的转向, 甚至广义的局外人艺术被体制化等原因, 局外人艺术在慢慢地失去其原有的特点, 我们急切要思考的是, 如何推介这些纯扑的作者的同时, 能够保护他们, 使其艺术品质不受市场的牵制。我们应该能体会到, 作者与作品间真正的一致性, 有感动人的纯粹与真诚;我们还要知道真正的艺术作品不一定会展示在美术馆或画廊, 真正的艺术家不一定会面朝观众走来, 而是需要观众在最不为人注意的角落去寻找。

局外人艺术拒绝陈腐的学院技巧, 倡导艺术家率真而自由的天性发挥, 原始艺术, 儿童艺术, 民间艺术都具有这样的性质, 但由于他们还缺少人类整体文化的积淀, 所以还只能是一种处在初始状态的艺术。局外人艺术所追求是自然的生发, 在看似平常的画面下却蕴涵着创作者的智慧与张力。局外人艺术的特点, 是使我们认识到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伟大的局外人艺术创作者。如果我们在创作的时候, 可以深度的挖掘自己的内心的潜意识, 自由的把内心世界表现出来, 摆脱教条主义和框框本本的限制, 学会利用一切材料来进行创作, 同时摆正平和的心态, 不受到外界商业干扰的话, 我们都可称为一名局外人艺术家。

参考文献

[1] (英) 约翰·梅泽尔斯.原生艺术手册.上海大学出版社, 2013.1.

[2]杨彬.浅析原生艺术.贵州:魅力中国, 2009.10.

[3] (美) 马克·盖特雷恩.与艺术相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1.9.

[4]陈瑜原生艺术设计的特点.艺海.中国知网, 2011.8.

[5]杨一帆.精神病患者与另类艺术家.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知网, 2010.7.

局外人 篇2

他从不会欺骗玛丽说我爱你,也许玛丽正是因此失望,也因此被打动。

他交朋友的时候,不会因为大家都说这是坏人就对此人全盘否定,所以他是接收到这个坏人最真挚的友情。

妈妈死了,他不会哭泣。别人说他残酷无情,却不知他早已参透向死而生。

淘宝上《局外人》有句宣传语,说如果你感到你感到格格不入,就看看这本书。但我相信默尔索的格格不入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共鸣,这就是这本书流传为经典的原因。

《局外人》 篇3

默而索不用成年人说的“母亲”而说“妈妈”,这首先就让我们感动。我们会想:他在内心深处该是对母亲蕴藏着多么温柔多么纯真的感情啊!但他接到母亲去世的电报时没有哭,就是在母亲下葬时也没有哭,他稀里糊涂地看着母亲下葬,甚至不知道母亲的年龄,仿佛母亲的死与他无关,好像那不是他的母亲。尤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母亲下葬后的第二天,他就去海滨游泳,和刚认识的女友一起去看滑稽影片,并且和她一起回到自己的住处厮混。他看起来是那么冷漠荒诞,如行尸走肉一般。当名声不好的邻居要惩罚自己的情妇,求他帮助写一封信时,他竟然稀里糊涂地答应了。老板想派他去巴黎开一个办事处,他毫无热情。对于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他说:“很脏。有鸽子,有黑乎乎的院子 ”对自己的爱情,他始终是含混不清。当女友问他爱不爱自己时,他也是很漫不经心地“哦,或许不爱。”最后,他迷迷糊糊地杀了人,在一枪就将人毙命后,他居然又朝死者身上连开四枪,他自己也没弄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只感到太阳灼热得让他难受。事后他根本没想过要逃跑或是躲避,任由警察来抓。而法庭上的起诉与审判也是那么奇异:法官们并不关心他杀人事件本身,仿佛这个案件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们似乎对他在妈妈死后的表现更加关心。把妈妈送去养老院,妈妈死后不哭,疯狂地玩女人。很讽刺性的是,法院要以全法兰西人民的名义起诉默尔索,因为他不道德。而默尔索已是早已就置身事外了,完全不关心法庭对自己的审判。在就要被处死的前夜,他居然感到他“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

经典独白:

“面对着充满信息和星斗的夜,我第一次向这个世界的动人的冷漠敞开了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我觉得我过去曾经是幸福的,我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把一切都做得完善,为了使我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

点评:

默而索的消极、冷漠、无动于衷、执着于瞬间的人生态度无疑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荒诞,这个存在主义作家们一直念念不忘的关键词。《局外人》的每一幕都是那么荒诞。母亲死了难道孩子非得用恸哭流涕才能表达悲伤?难道母亲死了孩子就不能过正常人应该过的生活?法庭的审判竟可以撇开犯罪事实本身而以所谓的道德的名义?一个穷困的小职员犯了罪竟要以全民族的名义起诉他?所有这些都是荒诞不经的。加缪用第一人称写作《局外人》,把一束无动于衷的目光射向每一个人的心底,也用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叩问人们的灵魂:“面对荒诞,人何去何从?”加缪在为美国版《局外人》写的序言中说:“他远非麻木不仁,他怀有一种执着而深沉的激情。对于绝对和真实的激情。”这是不错的。《局外人》中每个人都是虚伪的,除了默尔索。他是真实的,他以冷漠、漫不经心来疏离这个世界,而实际上这种消极的逃避也是加缪对荒诞世界的积极反抗。加缪追求的是真实,我们也想真实,可是当我们摘下面具以后,总是被人认为不正常,被斥为异类,于是我们又重新戴上了而具。

局外人 篇4

悲剧哲学不关于此世, 而关于超越。上帝死于人的理性杀戮:善与恶、真与假、自由与秩序相互撕扯, 产生危机:与神分离。理性一分为二, 古典理性首先是存在, 其次是功用;而现代理性只保留工具性:解剖一切, 唯独无法弥合自我。

1. 指出荒诞

局外人的荒诞体验莫过于法庭审判。检察官抱定“他是罪犯”则“他必然有罪”, 臆测动机。局外人无情揭露出所谓理性法制社会的荒诞。荒唐人谈及世界, 直言“过去一无所有, 将来也永远一无所有。” (1) (489) 小说第五部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描述, 集中表达自己看法:

他们尽管认为过去的幸福完全不可置信, 不过是一种传闻, 但他们却又那样向往有朝一日能重新变得清白、幸福……然而, 如果他们真能回到他们逝去的那个纯洁无瑕的幸福境界, 如果有人突然让这种境界再次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并且询问他们是否有意重返故地———这时他们肯定会表示拒绝。

言行不一造成的冲突与“知识高于感情, 对生活的认识高于生活”的论调, 共同构成人类此在世界的荒诞, 陀氏指出极端理性造成了人类荒诞结局。

2.拒绝虚无

承认荒诞并不产生意义, “只有在人们不赞同荒诞的情况下, 荒诞才有意义。” (加缪) 在找寻意义的十字路, 荒唐人与局外人选择不同。局外人在虚无中借助肉体感觉追求真实。在他唯一一次正面谈及母亲的死时说道:【40、41】

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感情混乱。安葬妈妈的那天, 我很疲倦, 也很困倦, 我根本没体会到那天的事的意义。我能够肯定地说的, 就是我更希望妈妈不死。

“肉体的判断并不亚于精神的判断。” (加缪《西绪弗斯神话》) 人的肉体存活方能思想, 局外人毫无避讳。由此面对律师为使审判结果对其有利而做出种种诱导的尝试, 局外人断然拒绝。即便遭遇误解和攻击, 局外人依旧视真实为行为准则, “永远都不演戏”。

荒唐人用自杀反抗荒诞。不接受命运偶然性与荒诞合理性, 准备自尽, 小女孩的出现让子弹偏离了既定轨道。

因为手枪已经摆在我的面前, 我身上的每一根神经都感到这件事肯定就要发生了…… (651)

于世界, 洞若观火;于自己, 选择自杀拒斥荒诞, 然而生死口处, 他依旧保有同情:

很显然, 既然我是人, 而不是自诩, 暂时也没有化为乌有, 那么我就还活着, 因此就会有苦难, 有愤怒, 有为自己的举止而感到羞耻的心。 (650)

于是, 面对存在着的人类, 荒唐人表现出理解与深沉的爱:

任何时候, 任何时候我都没有中断过我对那个地球的爱, 就是在离开它的那个晚上, 我也许比任何时候都爱得更苦……为了爱, 我甘愿受苦。我愿意, 我渴望就在此刻含着热泪去亲吻我离去的那一个地球, 我不愿意, 也不接受在任何别的地球上复生! (656)

陀翁所坚持的抗拒, 是以神性的关照、爱的持守、不可或缺的善恶熔铸成信念之基, 希望以神圣之道德抵御现代浪潮。人不能只爱上理由, 应当爱活着本身。幼童早夭, 少女失贞, 而犬狼寿终, 陀翁惑于天道, 认清理性无法解释一切。

二.临界境遇的思维

悲剧哲学是在临界境遇中产生的反抗性思维, 指人的生存达到边界、发生危机遭遇。

1. 荒唐人的受苦

《地下室手记》里曾说:“痛苦———要知道, 这是产生意识的唯一原因。”只有痛苦才能使人躬身反省。荒唐人渴望在苦难中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深刻认识到悲痛———去爱那块肮脏的大地, 甚至比那个大地是天堂的时候更爱它。

于是, 在“受苦”的临界境遇中, 荒唐人选择怀着痛苦去爱。

2. 局外人的冷漠

对于局外人, 苦难与生死, 似乎并不关心, 因为找寻不到意义。在面对阿拉伯人时, 虽然告诉莱蒙不能随意开枪, 但当自己处于莱蒙的境况时, 却做出无法挽回的决定。莫索尔有罪, 因为不论是“不想听女人的哭声”, 还是只为了“逃避太阳”、“找一片阴影休息一下”, 全都无法成为枪杀他人的借口。莫索尔申辩导致他扣动枪机源于人类的天性———“肉体上的需要常常使我的感情混乱”。莫索尔并不承认他对他人的死亡负有责任。面对死在自己手里的生命, 局外人这种事不关己的态度, 的确令人惊讶。

局外人冷漠, 虽彻底决绝, “永远都不演戏”, 但与科学理性的技术虚无同流。在“受苦”的临界境遇中, 他选择用冷漠保持拒绝。

三.生命的终极追问

悲剧哲学不是说教, 谁也无法逃脱偶然命运和必然死亡, 它揭示的正是偶然与必然的心理, 是个性自由———拒绝科学与理性, 抛弃美与崇高, 追求生命真实。

1.荒唐人的信仰

荒唐人在一种灰暗现实中生发出祈愿, 反抗历史理性, 主张超越传道。文中隐含疑问:要不要宽恕刽子手?按照教义, 答案是宽恕。问题是, 人非神, 无法判决, 正因此直面苦难会产生伦理焦灼。悲剧哲学赞同对必然性的反抗, 诉诸信仰, 但信仰中的最高存在是否有效?最高存在者究竟能否使人避免死亡和受苦?

不过悲剧哲学所说的不是诉诸上帝就能改变外部状况, 而是在于人内在感受的改变。从外部来看, 无论人有无信仰, 都要服从自然规律, 同样要受苦和死去。从内部看, 信仰使人的自发状态发生改变, 这种改变有可能内在地消解个人与世界、个人与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对立。在信仰之中, 改变在内不在外, 因此常常难以得到验证。进入信仰世界也并不意味着对人的存在问题拥有最后的解决方案。

2. 局外人的自由

莫尔索追求绝对, 指出被理性绝对化的规范和道德是谎言, 但他寻求的自由和荒唐人并不一致。对虚无的叩问、对本体的焦虑, 盘桓于终极维度。荒唐人对自由的追寻是一个深入认识自我的过程。在历经绝望后, 真正意识到存在:人不是上帝, 无法预定。

而局外人不同于陀翁的永恒诉求。自由似乎只显露难以忍受的消极面:对一切价值的否定, 他的自杀是向往绝对自由。要超越任何境遇, 要把无所谓, 或对现世的否定坚守到底。逻辑推演的结果, 否定性不仅只针对于境遇, 更包括自己。

当人们把自由看成无限制, 也就成了绝对受制于境遇了。伯林在《两种自由概念》中阐述过“退居内在城堡”。当世界残酷不公, 当一个寻求公正、自由的人觉得无能为力, 发现太多的行动被堵塞了, 退回自身便有不可抵挡的诱惑, 逃至真实自我的内在城堡便以个人主义形式兴起, 那些赞扬人生尊严的人就会产生一次向内的迁徙。所以与其说局外人把握住了自由, 不如说是个二律背反。

自由在陀翁那作为本体或上帝的馈赠, 无疑与信仰勾连。然而更重要的, 他支持良知自由的自体绝对性, 局外人的命运无疑指向自我选择。可见在现实镣铐束缚的叠加中, 自由作为天赋本性, 展现为翻腾的生命力。它是面对压迫的狂喊, 是头颅撞墙的疯癫, 是仆地的斑斑血迹。是死, 也是生:是生死间一次怒泻。

似可窥见, 在现代性的道路上, 陀翁和加缪有着明显对峙。一个痛苦的选择:是永恒信仰, 还是生命的绝对当下?不管怎样, 我们了解了陀翁以神性来抵抗虚无, 在苦难中相爱;而加缪则以荒诞的激情去鄙弃束缚, 追寻自由。

参考文献

[1][俄]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M]漓江出版社, 1988年

[2]W.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M].商务印书馆, 1987年

[3][俄]列夫·舍斯托夫《:悲剧的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M].张杰译, 漓江出版社, 1992年

[4]黄真梅:《小说如何面对荒诞的世界——谈加缪的<局外人>》[J].《法国研究》1999年, 第2期

《局外人》读书笔记 篇5

《加缪文集》译林出版社/郭宏安译/1999上5月第1版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所写的第一部小说,小说分两个部分有八十页,描述了一个叫默而索的年轻人安葬母亲之后,一直到因为防卫过当致人死亡而被判为死刑的那段日子。小说语言冷静又干脆,却有那么一点的单调叙述并揭示了默而索复杂的内心世界。

看了这部作品心里起伏了一下,《局外人》的第一部分进展得很平坦,第二部分默而索被捕入狱后,矛盾步步升级。《局外人》是怎样一则故事?介于上外史课对加缪的认识我很认真地读了一下。作者先让每一个角色都有崭露头脚的机会,并且宽待他们种种不良的举止,使病态的社会得以继续维持而又去展现。然而默而索是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既与整个现实同污,又能坚持自己的沉默。比如在第一部分中,他可能在母亲下葬的第二天与女友调情,但他绝不愿意俯首于繁文缛节,甚至憎恶形式主义恶风无止境的繁衍。所有人都顺从地做了形式主义没有价值的牺牲品,而默而索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脆弱的锁链关系当中重要的一环,随之,作者巧妙地设计了默而索射杀阿拉伯人的场面。这一部分按时间顺序叙述,像记流水账,显得有些啰嗦。我们看到的莫尔索是那么冷漠,简直只是个纯感官的动物,没有思考。莫尔索杀人仅仅是因为太阳,这看起来真的显得荒谬,可事实就是这样。

小说开头一句即是:“今天,妈妈死了。”不知所措孩子一样的口气,大凡成人提到该类事,会尊称母亲,可是默而索却不是。接着又是一转:“也许是昨天„„”,不经意间,暴露默而索的漫不经心和恍惚。接下来,让人有点觉得不理解,他从头到尾没有哭,还在母亲遗体前抽烟。第二天,他就游玩的不亦乐乎,带女友回家过夜。还帮一个名声狼藉的邻居惩罚他的情妇,因为“没有理由不让他满意”。女友要和他结婚,他觉得“怎么样都行”,女友一定要他回答是否爱她,他竟然说“大概是不爱她”。最后迷迷糊糊杀了人,对于法庭上的辩论也不关心,好像与他无关似的。默而索被判死刑,与其说是因为杀了人,不如说因为被指控“怀着杀人犯的心埋葬了母亲”。在临刑前夜,他拒绝神甫,却想起妈妈。小说最后一句:“为了使我不感到不那么孤独,我还希望处决我的那一天有许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对我报以仇恨的喊叫声。”让我们感到震惊!

这不禁让我去想,默而索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上面的简述,默而索似乎是个冷漠的人,因为在母亲下葬时候竟然不哭。默而索为什么不哭?小说最后解释道:“妈妈已经离死亡那么近了,该是感到解脱,准备把一切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也没有权利哭她”。默而索的冷漠似乎来自他的理性,但是正是这样的“理性”使得他和整个社会道德系统脱节。

小说进行到将近尾声时,我看到检察官评判莫尔索的那段话,却觉得这似乎是加缪借检察官的口所说出的大多数人所能看清的一种判断,也让我开始去体会主人公的“接受”和“不在乎”。如:他说,陪审员先生们,他曾仔细探索过我的灵魂,结果一无所获。他说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灵魂,对于人性,对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原则,我都是一窍不通。他补充道:“当然,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他不能得到的,我们也不能怪他没有。但是说到法院,宽容所具有的全然反面的作用应该转化为正义所具有的作用,这不那么容易,但是更为高尚,特别是当这个人的心已经空虚到人们所看到的这种程度,正在变成连整个社会也可能陷进去的深渊的时候。”

最后,他说他的职责是痛苦的,但是他要坚决地完成它。他说我与一个我连最基本的法则都不承认的社会毫无干系,我不能对人类的心有什么指望,因为我对其基本的反应根本不知道。他说:“我向你们要这个人的脑袋,而在我这样请求时,我的心情是轻松的。在我这操之已久的生涯中,如果我有时请求处人以极刑的话,我却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我这艰巨的职责得到了补偿、平衡和启发,因为我已意识到某种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命令,因为我在这张除残忍之外一无所见的人的脸上感到了憎恶。”(p79-80)

我们活在社会,必须接受传统的价值观,如爱情,事业,金钱等等。我们不能不遵守约定的风俗习惯,像母亲下葬时候要恸哭,娶一个女人时候要说“我爱你”,在法庭上为自己辩解。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背离这一切,那么就会成为社会这个“局”外面的人,最终会被社会抛弃的。

在社会抛弃了默而索,默而索也同时抛弃了社会。虽然生活在社会中,可是价值观游离在社会之外。默而索的悲剧在于——他没有明确否认永恒,但是也不为永恒做一点努力,是一种含糊的态度。当大家都这样解释世界的时候,默而索却要另外的方式来理解这个世界,难免成为局外人。

生存的无奈,往往在于精神往往和肉体的分裂,人和社会的背离生之无限渴望和死亡无限逼近的矛盾。于是生存就显得就很荒诞。

小说是积极的,催人奋进的。作为一种哲学思想的阐释很好,但是我觉得作者还是把人心想的太简单了但事实真有这么简单么?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因素,一个人的生存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20世纪西方文学

局外人,何安下 篇6

何安下下了山就不必再遵循道观里的宗教法,他显然又不知道门外还有国家法,于是他以身试法,杀人、抢劫都干过。因为肚子饿,他在街头抢了崔道宁的荷叶鸡,出于人道主义精神,崔大夫并未报官追究,崔道宁以民间正义准则评判何安下的行为,善良、宽容、同情心起了作用,于是原谅了他。何安下的不法行为不仅没有得到惩罚,而且还被敦厚的崔大夫收为徒弟,这是极为危险的事情。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他为了给崔大夫报仇,潜到水底凿穿船板淹死了二叔崔道融以及与二叔偷情的师母玉珍。以國家法而论,这是没有争议的故意杀人行为。可是崔道融该不该死呢?该死啊,他丧心病狂,是毒死亲哥哥的主犯,在何安下看来不仅崔道融该死,从犯玉珍也该死。这是比崔大夫对于他的夺鸡行为更典型的民间正义思维,即通过私力救济实现实质正义,在一定程度上与民间法法理相合。

然而故事发生的那个晚近社会里已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警察局这样的执法机构,影片中还有个警察局局长叫赵笠人。警察局代表的就是国家法,只不过这位赵局长黑白两道通吃,暗地里还兼着黑帮青龙会会长,后来他还和彭乾吾合谋诛杀查老板。法制徒有其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我们似乎也不必苛求何安下拿起法律的武器为崔大夫申冤,抑或杀人后投案自首。在政府反动无能、国家法缺席的情况下,侠客替天行道符合民间法的公正精神。何安下是学武之人,从传统武侠文化角度看,他的行为又有匡扶正义、惩奸除恶的性质。在这一点上,后来查老板枪挑警察局局长的行为更加突出。查老板为周西宇报仇,导致彭乾吾和警察局局长的死亡,他应该接受法律的审判吗?显然,据江湖规矩、民间法及民间正义理论,答案是不需要。何安下杀崔道融和玉珍与查老板行为的性质是相同的,同理我们可以不为何安下立案。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何安下和周西宇的涉嫌杀人行为都因具有正当性以及国家法缺席的背景而不必接受法律的审判和制裁,那么彭乾吾杀赵心川是否还不可饶恕呢?赵心川的确偷练了师父的九龙合璧,这在武林中也的确是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往大了说属于欺师灭祖一类,太极门自有门规,彭乾吾可不可以清理门户?这是国家法与民间法的正义悖论,也是国家体制、民间社会与江湖世界的现实冲突。江湖世界并非只存在于文艺作品中,法学家徐忠明先生就认为,国家体制、民间社会与江湖世界是构成传统中国社会秩序结构的三大元素。我们得出的悖论与冲突直接导致了何安下这个角色作为局外人犯了罪——即所谓丢了心——之后的无从救赎,最后只能走向虚幻的玄学。从他杀人后佛家的如松长老给予棒喝,到最终跟随查老板再次上山去参悟“日月星辰”,看似深不可测,实则是对现实的无力逃避。那些听似充满禅机的话其实根本解决不了何安下的实际问题——何安下到底何处安下?

江湖原本有自己的秩序规范与伦理追求,然而道士下山所处的民国初年,世易时移,道义坍塌,侠客入山已然无法圆一个支离破碎的昨日残梦,更勿论正心渡世。道士下山,江湖日远,江湖规矩已经无人尊崇;道士下山,武林走向没落,周西宇们在枪炮面前功夫再高也会送命;道士下山,体制正处混沌,旧的瓦解了,新的未形成,法律只是空头文件;道士下山,礼崩乐坏,善恶难分,民间正义缺失了标准和尺度。何安下于是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局外人,想让他承载“人心”与“日月星辰”这样的宏大主题显然太难。法国著名的剧作家加缪以芸芸众生中的《局外人》有力回击了一个时代的荒诞,而本片中的何安下只能以自己的荒诞映现一个群体身在局外的尴尬与无奈。

局外人 篇7

在加缪看来, 现实世界是不合理、不理想的, 人在世界上并不感到是在自己的家乡, 而有一种陌生感。人像被世界被剥夺了自己的希望, 世界对他的希求不作任何的回答, 这就是加缪的:“人与其生活之间的脱节”、“演员与舞台背景的脱节”, 即荒诞。它产生于人的呼唤与世界无理性的沉默之间的对立, 既不是完全在于人, 也不完全在于世界, 而在于两者不协调的不合理的对立关系。

人面对这种荒诞应该怎么办?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就很好的解说和回答了这一问题。

面对着无效的、永无止境的劳役, 西西弗斯毫不退缩, 他对自己苦难的处境有着清醒的意识, 他了解自己悲惨命运的全部内容, 也为此感到痛苦与烦恼。然而, 他却以极大的毅力仍不断地把石块推上山顶。“爬上山顶所要做出的艰苦努力, 就足以使一个人感到充实, ”从这里西西弗斯感到了幸福。西西弗斯既是一个背负着命运重担的形象, 又是一个永远没有被这重负压倒的形象, 他正视荒诞的命运而又对荒诞的命运表示了藐视。在这个神话英雄的身上, 表现出了一种“清醒意识”, 即对人与现实世界关系的清醒认识。通过西西弗神话, 加缪发出了这样的呼唤:“是的, 世界是如此的荒诞, 但是, 不要对神有任何的期待。面对着这无情的命运, 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意识, 要对它表示藐视。”

而在《局外人》中, 默尔索其实就是西西弗在现实生活中的化身。默尔索为什么要受到惩罚?默尔索在得知母亲去世、一直到母亲下葬完, 再到回公司的整个过程中, 他没有哭、并且任何悲伤的迹象也没有, 因为在他看来, 无论是眼泪、伤心地言语, 都代表不了什么, 他没有哭并不代表他不爱自己的母亲, 或者说, 他对母亲的爱比其他人对自己母亲的爱少一点, 他只是这样, 一直顺应着自己内心和生理上的需求, 做着最真实的自己。就如有的评论家说的:“莫尔索从哲学层次上去考察, 他倒是个更真实, 更深刻的普通人。”可是默尔索一直都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以至于后来杀了人, 他对律师说, “有一点我是肯定的, 那就是我希望她不死。”律师说的话意味深长, “这还不够。”律师的这一番话是告诉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 仅仅讲述心中的感觉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去按照社会所规定的、约定俗成的那一套去行事, 你的母亲去世了, 你就应该表现出悲伤的神情, 不应该在为母亲守灵时喝咖啡, 带女人回家过夜, 看戏剧片等等。而在默尔索看来, 那些情感的假象无疑是滑稽可笑是做作。这就恰恰为默尔索被判死刑埋下了根基, 他的这种行为是不被社会所认同的, 他犯了和西西弗斯嘲弄诸神一般的错误:他嘲弄了人类社会, 嘲弄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种种情感的假象, 即存在主义一直以来所说的“人性”先于存在的人性, 他嘲弄了代表价值准则和评判标准的社会机构。

在这篇小说中, 同时还充满了其它诸多的荒诞:默尔索在海边糊里糊涂、莫名其妙地开枪打死了一个阿拉伯人, 是由于阿拉伯人的恶意, 还是由于自己的惊慌失措?从文中我们无法看出。他的两位邻居, 老萨拉玛诺与其狗的关系无疑也是突显小说荒诞主题的另一重要细节, 他不喜欢这条狗, 他们之间相互憎恨相互仇视, “他们两个双双待在人行道上, 你看着我, 我瞪着你, 狗是怕, 人是恨-----”然而, 有一天, 狗丢了, 老萨拉玛诺却着急了起来, 到处去找它。但当别人建议他去领养一条这样的狗时, 他却说不, 因为他已习惯了和这条狗在一起。在老萨拉玛诺的婚姻问题上, 也表现出了一种世俗的荒诞, 他和他老婆在一起并不幸福, 但却一直未离婚, 其原因就是“他已习惯了”。加缪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 告诉我们, 荒诞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对荒诞的习以为常。

而加缪则企图以默尔索这个小人物来打破把荒诞视为正常的蒙昧, 他不承认, 也不接受现实的合理性, 他看透了它的不合理性与荒诞, 达到了彻悟的境界:“我看上去一无所有, 但我对自己, 对一切都有充分的把握, 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即将来到的死亡, 完全了如指掌。”因此,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 默尔索面对自己身为被告, 却在整个审判过程当中被置身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荒诞, 采取的是一种冷漠的态度。虽然他在内心深处也不断地发出:“我有话要说”这样的呼吁, 但事实上, 他也很清楚, 自己没有申辩的可能, 他已被完全的置身于事外, 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局外人。所以他最后也以冷漠的态度接受了死刑, 甚至在临刑之前认为, “我过去是幸福的, 现在也还是幸福的。”彻悟就是幸福, 彻悟就是胜利!

也正因为他看透了这一切, 看透了宗教的虚伪与神职人员的诱惑伎俩, 他的思想与其说是认定“上帝已经死亡”, 不如说是认定它“纯属虚构”, “世人的痛苦不能寄希望于这个不存在的救世主”, 用默尔索的话来说, 他很想从监狱的墙壁上看见上帝的面容浮现, 但他“没有看见浮现出来什么东西”, 因此, 他最后拒绝忏悔, 拒绝皈依上帝而与神父进行对抗与辩论。最后, 默尔索很坦然的走向了死亡, 虽然他也有对生的留恋, 但现实的荒诞性消解了他生的意义, 他找不到自己可以继续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 他接受了死亡。

摘要:本文从加缪不凡的人生经历入手, 并借助其早期作品《西西弗神话》——同样的一部关于荒诞主题的作品, 来继续阐释《局外人》中的荒诞主题, 并为分析默尔索的行为提供依据。

关键词:荒诞,莫尔索

参考文献

[1]《西西弗的神话:论荒谬》, (法) 加缪著, 三联书店, 1987。

[2]《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加缪散文集》, (法) 加缪著, 上海三联书店, 1989。

[3]《加缪中短篇小说集》, (法) 加缪著, 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5。

[4]《文字.传奇: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与作品》, 袁筱一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局外人 篇8

《博物馆之旅》俨然一座时空迷宫, 主人公穿越时空回到了俄国。纳博科夫迷乱的语言背后透露了他的模棱两可, 读者无法对作品中的奇异现象作出解释, 始终在犹豫摸索。那这则“带有典雅谜底的谜语”[2]有何深意呢?笔者认为纳博科夫流亡法国时创作的这篇小说, 展示了他独特的时空观、深刻的流亡意识和文化局外人心态。

1.独特的时空观

纳博科夫的时间观深受柏格森影响, 在他的小说中传统的线性叙述方式被共时性的空间叙述结构所代替, 线性的时间幻化成空间化的图画。纳博科夫认识到时间的非机械性:“对于时间中的任何一点来说, 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无数可能中的一种, 实际上它并不存在, 只是笃信未来的人心中的一个‘乌托邦’。”[3]纳博科夫“不相信时间”, 而“时间”的这种无序与不确定使“我”可以错乱时空回到俄国。小说中馆长的消失也相当离奇, 文中写道:“拾阶而上, 我们从楼上的展览馆看到了一群人, 满头灰发, 打着伞, 端详着一个巨大的宇宙实物模型。”[1]这里的“我们”明显指高达先生和“我”。隔了两句话, “他已经消失了”。而“我继续前行, 一种喜悦真切的现实感顿时取代了一切……”[1]来到了魂牵梦萦的俄国。纳博科夫深信:时间如同牢狱, 将人禁锢在现在, 使他们不能回归过去, 也不能拥有未来。主人公回到俄国也遭囚禁, 其实他不也是被囚禁在“当下之狱”吗?

除了时间穿越手法外, 小说还体现了作者的空间观。巴赫金把时空的关系归结为“艺术时空体”:“在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 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 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这种不同系列的交叉和不同标志的融合, 正是艺术时空体的特征所在。”[4]纳博科夫完美演绎了这一理论, 将小说空间叙事完美地呈现给读者。《博物馆之旅》的空间叙述表现在篇章结构上即故事场景的不断转换:法国小城———博物馆———馆长办公室———展厅———俄国———国外。这使得叙述成为空间上无限大的迷宫, 充满隐喻的文本让读者不明就里。第一次进馆前, “我”还在法国街头漫步, 因为下雨竟来到博物馆门口。后来“我”又去了“装得下巨鲸骨架”的大厅, 在纪念蒸汽机车历史的屋前停了下来。后来“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 在我面前延伸出了一条长廊, 一个急转弯后, 我发现置身于数千种乐器之中……”接着房间接二连三出现, “我”的内心有了“一种诡异的恐怖感觉……”[1]故事情节不断变换, 文本有了无限张力, 小说内容也被拉伸、膨胀、丰富。纳博科夫把小说的艺术魅力用空间叙事展现出来, 使读者一步步陷入这个空间迷宫。

2.深刻的流亡意识

“流亡”可谓是纳博科夫一生的写照。长期的流亡生涯使他割断了与俄罗斯文化的直接联系。他曾在信中提到思乡之痛:“……难道我真的再不能回去了吗?那一切真的都结束了, 灰飞烟灭了吗?……我们一定要回去, 一定要!那一切不可能都已消失, 化为尘埃……”[5]旧俄国已经回不去了, 纳博科夫说过:“我永远也不会回去了, 理由很简单, 我需要的俄国的一切我都带着了:文学、语言和我自己在俄国度过的童年。我永远也不再返乡。我永远也不投降。不过无论如何, 那个国家的荒诞影子大概这辈子也难从脑子里抹去。”[2]

纳博科夫的流亡情结自然也流露在小说中。“我”和流亡的作者一样, 是一位侨居法国的俄罗斯人。小说后半部分中“我”在一间房间停了下来, 推开门是一片雪景, 熟悉的房屋和街道。联系纳博科夫生平, 这些建筑可以说是维拉庄园与圣彼得堡的记忆缩影。还有一个细节发人深省。“我”还发现了一家店铺招牌上单词的拼写与记忆中不大一样。纳博科夫是俄英法三语作家, 作品中经常夹杂外语和文字游戏, 通篇英语文本突现的俄语招牌也流露了他对俄语的喜爱与自豪。他说过从俄语写作转向英语写作“是非常难的一种转变……我不得不放弃我的自然语言, 我的自然习惯用语, 我那丰富、无限丰富而顺手的俄语, 而去操二流的英语。”[2]最后作者借“我”之眼回到故国, 却惊觉“这不是我记忆中的俄国, 而是今天现实存在的俄罗斯, 这个令人绝望的奴役国度, 这个永远不是我故土的国度。”字里行间浸透了作者对这个“警察国家”的不满与厌恶, 但一切终究是他编织的梦, 现实的苏俄政权使他不能重返故土, 只能通过书写祖国文化来化解这浓浓乡愁。

3.文化局外人

《博物馆之旅》创作于作者侨法期间。小说中除了有对苏俄社会的批判, 还透露出作者对当时主流文化的思考。“我”是个孤独离群的人, 脾性古怪。故事伊始“我”对朋友的嘱托并不热心, 甚至想借故推脱, 入馆后也是百般挑剔:“馆内的一切都毫无新意———灰不溜秋的色调, 死气沉沉的展品, 一切都生气全无。”[1]小说前半部分花大量笔墨对展品铺陈, 可谓眼花缭乱。“我”对于保管员的敬而远之很欣赏, 认为这是相当“礼貌”的。描述高达先生时, 作者说他的“脸酷似俄国猎犬, ”而且“舔骨头的动作也和狗一样”[1], 颇有调侃意味。

独特视角背后体现的正是作者对当时法国庸俗社会文化的嘲弄 (1938年旅游业盛行, 观光旅游可谓中产阶级的消遣) 。小说描写的显然是法国博物馆, 展品体现却不是高雅艺术, 而是死寂与诡异。作者写道:“令人尊敬的矿物躺在露天的纸型坟墓里”。“我”看到一张长着黑色怪瘤的“绅士”照片, 觉得很像“冻结的蛀虫排泄物”。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空洞的中产阶级文化的嘲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观光这个想法, 无论是参观博物馆还是古建筑, 我都很厌恶。”[1]

普里西拉·迈耶在《纳博科夫的短篇小说》中注意到了“俄耳甫斯”的意象。迈耶认为“在《博物馆之旅》中, 主人公回到俄国其实是回到了地狱之国;故事结尾, 他逃出了这个苏俄地狱, 却无法带回任何在俄国珍爱的人和物。”[6]这个细节完全符合全文诡异灰暗的基调。原文描写博物馆, 用了“灰暗”、“令人厌恶”、“迷雾重重的深渊”以及“石棺”、“头骨”、“圣经”、“渎圣者”等宗教色彩词汇。馆长要求我用红笔签订协议, 而在西方文化中, 只有和魔鬼签订协议才用红笔。这些细节都在构建一座地狱般的博物馆, 而“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与记忆的迷宫中重返故乡。因此博物馆是历史的象征, 也是当时主流中产阶级文化的象征。1937年纳博科夫流亡法国, 国际联盟给俄国流亡者配备了“南森”护照, 包括纳博科夫在内的流亡者常常“处于物质的贫困和思想的奢华之中, 在小人物、幽灵般的德国人和法国人之间, 我们, 流亡者们, 碰巧居住在他们多少有点梦幻似的城市里。这些原住民在我们心里和用玻璃纸剪出来的人形一样单调透明……”[7]这一时期的纳博科夫只能被这席卷而来的主流文化和记忆裹挟, 沦为一个孤独迷茫、格格不入的文化局外人。

4.结语

纳博科夫一生都在异乡延续着童年时代的“伊甸园”神话。他说过:“我的俄文作品, 各种小说, 诗歌和短篇小说 (这些年来写的) 是对俄国表示的一种敬意, 我可以把它们说成是失去童年时代俄国所引起的震动的震波。”[2]他身处庸俗世界, 认为这并非本真的世界, 他在创作中对这个世界冷眼旁观, 内心升腾的却是化不开的乡愁和文化局外人的窘境。

注释

1[1]Vladimir, Nabokov.The Stories of Vladimir Nabokov, Vintage International, 1997.

2[2]潘小松.固执己见.纳博科夫访谈录[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8.

3[3]王卫东.论纳博科夫的时间观[J].国外文学, 2001, (1) .

4[4]钱文忠.巴赫金全集 (第3卷) [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5[5]博伊德.纳博科夫传[M].刘佳林, 译.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6[6]Meyer, Priscilla.“Nabokov’s Short Fictio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Nabokov,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局外人 篇9

一、“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含义

关于“局内人”和“局外人”这组概念的现存的研究有:人类学是关于个体接触、获得不同文化方面的研究;心理学是将群体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学从权力关系的动力、权力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在新闻传播学中, “第三人效果论”中的“我”、“你”和“他”假设也展示了心理学视角下的“局内人”和“局外人”的理论基础。

具体说来, 在人类学视角下, 所谓“局内人”, 是指与研究对象共享一种文化体系的人, 在这种文化体系框架下, 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某种程度的共性。“局内人”之间总是有着相似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 因此他们对事物的态度也总是相似的。“局外人”指处于研究对象所享的文化体系之外的人, 由此可以看出, “局外人”与“局内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所以, 他们彼此认知并获得认同的方式只能是通过观察和沟通。在心理学视角下, “局外人”又称“旁观者”, 原指与某事无关而置身事外在一旁观看的人;“局内人”又称“参与者”, 泛指事情的参与者。从表述看, 两种概念恰好相反, 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很难有绝对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二、电影创作中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局内人”和“局外人”承担不同角色, 所处的立场也不同, 因此, 对待事物也会得不同的结论。正如上文所述, 不同场域的“局内人”和“局外人”实际身份也不同, 所以不能泛泛而谈, 必须选择某一领域, 再运用某些学科理论对其进行阐释。电影是一种大众文化形式, 因此将电影创作和电影文本作为本文研究“局内人”和“局外人”的载体亦是符合社会学科研究方法的。

2008年, 一部名为《功夫熊猫》的电影取得了票房丰收, 这是一部中国风烙印相当鲜明的影片, 不仅字面的“功夫”和“熊猫”都是中国的文化符号, 影片当中也是充满了中国元素:从宏观的水墨画场景和中式建筑到微观的筷子和太极。而这样一部作品却是由好莱坞梦工厂出品, 导演马克·奥斯本也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从人类学角度看, 导演和整个制作团队都是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外的“局外人”, 作为“局外人”, 在研究异于自己所处的文化体系的文化时是否遇到障碍呢?因为没有中国本土文化的沉浸, 从理解社会结构到行为规则方面, “局外人”都没有优势。而《功夫熊猫》取得的成功恰恰是基于“局外人”对功夫和熊猫两大现代性建构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好奇和理解。导演和整个制作团队扎根中国传统文化, 又由于身份自带属性与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旁观视角下反倒比“局内人”更加容易看清事物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脉络。

再如获得诸多大奖的电影《末代皇帝》, 这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的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 又有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操刀。一位异国导演的以他“局外人”的独特视角讲述了溥仪跌宕起伏的一生, 虽以客观还原历史为基础, 但导演时而以“局内人”视角极力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时而以“局外人”视角含蓄暗示意带讽刺, 此时“局内人—局外人”达成了连贯的统一性。

由于对另一种文化体系的不熟悉, “局外人”对某些“局内人”认为“理所应当”的事情感到好奇, 因而产生对其深入研究的兴趣。这种自发甚至本能性的研究, 往往会产生“局外人”事先无法预知的研究结果。在这种研究驱动下, “局外人”往往会试图以“局内人”的视角去解构, 因此二者对同一文化现象的理解也就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局外人”理解了“局内人”的立场。当然, 任何场域里都不存在绝对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这只是一种假设理想状态下的分类。

三、电影文本中的“局内人”和“局外人”

日本电影《海鸥食堂》讲述了一个日本女人幸慧独自在芬兰开了一家海鸥食堂, 从开店之初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高朋满座。其他人物角色还有:两位日本女性游客小绿和正子、本地青年、几位芬兰本地人。幸慧是一位娇小的日本女性, “固执”的在海鸥食堂里只出售饭团和咖啡, 而芬兰本地人觉得这样一个东方面孔在经营惨淡的餐厅里“自娱自乐”非常可笑。同样来自日本的游客小绿和正子却觉得只有饭团和咖啡的菜单并不奇怪, 出于商业目的, 是应该加入芬兰本土化的食物的。开店之初, 唯一每天的光顾者是一位本地的青年, 正在学习日语, 而光顾的原因也是因为想学习日语。海鸥食堂的境遇转变是在菜单上多出了肉桂面包之后, 烤面包的香味吸引了本地顾客走进餐厅, 通过和店主的逐渐沟通变得热络起来, 最终成为了忠实顾客, 甚至有几位成为了店主私下的好朋友。

日语、饭团和独特的日式礼节成为了日本的文化符号, 从这个角度来看, 幸慧和小绿、正子正是这个圈子的“局内人”, 是一种有文化认同的共同体;芬兰本地人就相对成为了“局外人”, 他们对这种文化好奇但又保持距离;本地青年带着学习日语的目的在开店之初就频频光顾, 本地人的身份和日语爱好者的身份使其跨场域的成为非“局内人”和非“局外人”。当肉桂面包香飘满街头时, 海鸥食堂的“局内人”圈子似乎向“局外人”打开了一个切口, 菜单的逐渐西化和芬兰本地人的融合, 使海鸥食堂在更广域的地理视角下成为了“局外人”, 而嚼着肉桂面包喝着咖啡的芬兰人成为了“局内人”。

局内人即主位的观念, 代表着感性和体验。局内人作为文化的接受者和传递者, 代表着群体内部的思考方式和体验感知。局外人即客位的观念, 代表着理性与思索, 他们习惯于与主位人群保持距离以满足自己能够进行理智的、批判性的研究视角。不同的文化群体, 对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情感反应, 这种文化差异感借助自己原有的解释框架来对当地人的解释进行解释, 解释的过程就是有可能取得文化认同的过程, “局内人”和“局外人”在此场域相互理解进而融合, 甚至互换角色。

四、电影中的“局内人—局外人”的平衡和谐

电影创作中主创团队既要以感性的“局内人”视角, 以个人体验的感性去表述所要记录的文化;同时又要具有理性的“局外人”视角, 理智客观的审视这些内容。这正如费孝通先生曾说的“我看人, 人看我”, 这就要求在电影创作中应该具有局内人和局外人的双重角色意识。

摘要: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概念来自于人类学的范畴, 但在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对这组概念已有的研究, 各学科从不同的视角对“局内人和局外人”进行研究。本文侧重以人类学、心理学和视觉传播所述观点为理论根基, 以电影文本为研究对象, 从创作视角和文本内容两个方面浅析局内人和局外人理论。

关键词:电影文本,局内人,局外人,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洛尔·亚瑟.研究热情从何而来?以局内人-局外人视角看国际比较教育研究的背景、话语与价值观.焦阳译[J].比较教育研究.2012. (2)

[2]陈向明.质的研究中的“局内人”与“局外人”[J].社会学研究.2006. (6)

[3]张雅欣.影像文化志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林恩·休谟、简·穆拉克.人类学家在田野—参与观察中的案例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唐盈.论张艺谋电影文本的文化接受与阐释[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 (3)

局外人 篇10

面对不良的经济状况, 诺基亚正希望它的中国消费者重新对其树立信心。然而, 中国区对诺基亚而言, 竞争程度是最高的, 因为在中国它的竞争对手不只是手机厂商, 还有互联网企业。

“我们并不期盼未来的竞争环境会趋向缓和, 但我们有很好的发展战略和强大的执行能力, 能够使得我们保持竞争力。”诺基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谷思华对本刊记者说。

安抚渠道

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 诺基亚频繁地表示其与微软的合作将会改变其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被动局面, 但是它的财务状况却并未呈现出这样的结果。

诺基亚最新的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 诺基亚在大中华区, 净营收同比下滑70%。为诺基亚工作20年的诺基亚主管销售的副总裁科林·吉勒斯宣布将在6月离职, 其曾长期担任中国市场的高管。

不过, 诺基亚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诺基亚CEO艾洛普曾出席中国首款Windows Phone (以下简称“WP”) 手机的发布会。

这场名为“凡事不平凡”的新品发布会给业界发出了两个信号。一方面, 诺基亚终于开始为其最重要的一个市场提供智能手机。Gartner研究总监Anshul Gupta表示, 对全球手机厂商来说, 智能手机的销量逐渐成为影响整体手机业绩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 诺基亚重新建立起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尽管诺基亚目前并未透露过多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的细节, 但是谷思华表示诺基亚将继续关注中国电信运营商和千元机市场。

此外, 面对中国特有的渠道模式, 诺基亚正吸取其在2011年的惨痛教训, 艾洛普在今年多次来中国的多个城市考察, 约谈诺基亚各级经销商。

争取机遇

就在诺基亚重整旗鼓之际, 它的竞争对手却并未给诺基亚留有喘息之机。

Gartner数据显示, 在全球市场, 2012年第一季, 三星取代自1998年就一直蝉联冠军的诺基亚。就智能手机而言, 三星更是以3800万部的销量击败了苹果。

在低端手机市场, 诺基亚同样面临着激烈竞争。在中国, 华为、中兴等本土企业正通过与电信运营商的千元智能机的合作模式创造着单品销售量过百万台的奇迹。

不过, 诺基亚仍将自身列为中国市场中强有力的竞争者。谷思华说, “目前为止, 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 新战略执行得很好”。

对于这份战略, 诺基亚认为其核心是调动公司所有的资源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移动产品。而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 诺基亚将从三个方面作出努力。

在智能手机市场, 诺基亚已然完全改变了其发展策略、方向以及商业模式。艾洛普上任以来, 砍断了发展Android的计划, 停止了与英特尔合作的MeeGo操作系统, 选择推出了WP系列的智能手机。

诺基亚还推出了其称为“下一个十亿用户”的销售计划, 这将包括中国的三、四线城市以及其他同等市场。诺基亚希望通过提高了移动互联网体验的功能机来为这些地区的普通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此外, 诺基亚还将未来寄托于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上。在其看来这些技术的创新、研发能够使其在这些领域取得领先的地位, 使其能获得塑造未来市场的能力。在这方面, 诺基亚研究院正为之作出努力。在这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产品是其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款产品诺基亚808 PureView手机, 其最大亮点是强大的影像功能, 手机的照相像素达到4100万。不过, 这款手机的操作系统并非WP。

谷思华说, “现在已经有的迹象表明, 诺基亚是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仅仅用了七个星期的时间就接连推出了4款产品, 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得到了消费者非常好的反馈。同时, 诺基亚正在进行一系列的非常广泛的创新工作。”

不再摇摆

从诺基亚对战略的制定来看, 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摆脱了关于操作系统的摇摆不定。

谷思华告诉本刊记者, “诺基亚在智能终端上所选择的平台和操作系统就是WP。诺基亚认为WP是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生态系统, 其也将投入最好的资源到WP手机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

事实上, 微软也急需相应的筹码来巩固自身的实力。惠普和戴尔并未在移动端有过多发展, 而联想目前移动终端市场并未推出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产品。HTC尽管推出了WP的产品, 但是其Android的产品类型数量显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这对诺基亚短期内可以算是个好消息, 但是诺基亚阻止不了其他手机厂商推出WP产品。

面对这个问题, 谷思华说, “要想从WP手机里面获得最好的体验, 就应该用我们诺基亚手机”。

一位购买三星WP手机的消费者告诉记者, 其在购买后也通过设置的方式, 将其手机的操作系统设置为诺基亚版本的WP, 原因是能够使用诺基亚的WP应用商店。实际上由于诺基亚与微软的合作较早, 其在WP应用匮乏的当下, 已经在全球推出了大约8万个应用, 其中中文应用2万个左右。

不过, 谷思华也表示, 诺基亚乐于见到其他厂商参与WP手机的研发和推广, “这对建立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是件非常好的事儿”。

诺基亚转型急需摆脱“功能机思维”

船大难掉头, 对诺基亚这个大型公司来说, 转型也是一样的艰难。

诺基亚在中国的境遇事实上反映了其全球市场的情况。在2012年第一季度, 诺基亚全球净营收为73.54亿欧元, 同比下滑29%, 净亏损9.29亿欧元, 这是诺基亚自2011年以来连续四季度财报出现亏损。更令其雪上加霜的是, 落后于三星失去了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虽然对这份财报, 各方解读不一,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诺基亚正在加大投入, 用于产品的生产、研发。然而, 在智能手机迅速普及的时代, 一向以“科技以人为本”作为口号的诺基亚却显得有些创新乏力。诺基亚正不断强调其影像技术、地图定位技术, 以及音乐功能等, 而这些却都还是功能机时代用户所需求的。与苹果、三星等相比, 诺基亚就显得只剩下“换壳儿”了。

诺基亚在其战略中提到了“下一个十亿用户”的销售计划, 但是对这个计划所提供支持的手机并非是智能机, 而且是通过对功能机的部分功能升级, 提高消费者的移动互联网体验。事实上, 诺基亚推出的前述高端技术所应用的也采用了Symbian操作系统。

尽管诺基亚一再承诺将支持这一操作系统至2016年, 但是亦有国外媒体报道称, 诺基亚推出Symbian Carla的计划已经取消, 并将于今年底彻底结束Symbian的产品周期。

由于与微软的合作, 诺基亚放弃了对Android的选择, 这也将其自身逼入绝境。但是微软希望的是更多手机厂商的加入, 从而使WP能够构建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使得业界担忧诺基亚会被微软收购的传言更加容易让人相信, 因为已经有了摩托罗拉这个前车之鉴。

一场“局外人”主导的“游戏” 篇11

伯恩斯坦对整个过程描述及点评的风格,体现出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他将金融思想的发展放到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加以考察,并饶有趣味地记述了金融思想家们的性格爱好和成长经历,从而清晰地刻画了宏大而又曲折的金融思想发展轨迹。令人惊奇的是,席卷整个资本市场的革命性理论既不是由市场自身孵化,更不是由专职从业者所创立,而是由一批象牙塔中的学者经多年探索所架构。由于这些突破都远离纽约市的世界金融中心,所以伯恩斯坦称其为“资本理念:现代华尔街理论不可思议的起源”(注:中文版书名是意译)。

30年前的华尔街投资人曾试图拒绝这些从象牙塔发展出来的关于资本创新的理论,但现实却迫使他们不得不把这些抽象理论转换成控制风险与中止客户损失的操作策略,华尔街资本市场自此开始变得狂暴而喧闹。这是一场地地道道由“局外人”主导的“游戏”,它不是源自曼哈顿下城区的高楼大厦之间,而是根植于学术象牙塔中以抽象方式进行资本市场研究的一小群英雄,他们是巴契里耶、马科维茨、托宾、米勒、莫迪利安尼、夏普、法马、布莱克、斯科尔斯、莫顿、罗斯。

天将降大任之前:抽象理论的坎坷身世与敝帚自珍式的成长

诚然,这些在象牙塔中孕育的抽象理论最终都披上了光辉的外衣,然而,从萌芽、产生,进而被市场认可,再到被广泛应用,它们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由于思想远远领先于他的时代,巴契里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股票市场的论文被忽略了整整60年,并且只获得了低于在学术圈谋职的基本要求的评级,迫使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在一个偏远省份的省立大学谋得教职。

创立投资组合选择理论的马科维茨,于1952年发表奠基之作后沉寂近十年之久,即使是弗里德曼这样的巨擘都不能对其博士论文进行准确评判。在马科维茨博士论文答辩会上,弗里德曼说:“我看不出你的数学有任何错误,但我有个疑问,这不是一篇经济学论文,因此我们不能授予你经济学博士学位。”

夏普关于CAPM的工作论文尽管被引用超过了2000次,还是被主编毫不犹豫地退稿,而后经过七次修改才得以发表;而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则是在数度遭遇退稿后,经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勒和法马向该校主办的刊物《政治经济学杂志》美言才得以发表。

从早期巴契里耶的苦苦探索,到马科维茨备受争议的投资组合选择理论、夏普的CAPM、法马对股价可预测性进行深入探讨的有效市场理论、破解财务结构谜团的MM定理,以及布莱克、莫顿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公式,无不饱含着辛酸与争议。比起华尔街的喧嚣,象牙塔里的世界显得更纯洁,尽管同样付出泪水和汗水,但是过程中并不会有财富的输赢。掀起金融市场革命的研究者并非对投资游戏的乐趣着迷,而是被市场动态的纯粹性所吸引。他们认为,根据过去与现在的价格无法预测未来的价格,这并不是经济法则失败的象征,而是在市场竞争达到极致的情况下,经济法则的胜利。

象牙塔中的开创性学者以一种独特的热情,在讥讽声中开创和完善自己的卓越理念。巴契里耶隐匿在巴黎素邦大学描绘投机市场行为的永恒真理;马科维茨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阅读威廉姆斯的《投资价值理论》,碰巧发现一个不朽的真理;托宾坦率承认自己是一位“象牙塔内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则把金融理论视为星期天的业余绘画,搞不清楚究竟自己发现的是芝麻蒜皮之事,还是惊天动地的灼见;夏普经过与林特纳激烈的角逐,提出了贝塔值革命;法马离开足球场前往芝加哥学术丛林,在那里他再次确认投资组合经理人无法战胜市场的悲观看法;莫迪利安尼与米勒在卡内基理工学院的一个隔间里唇齿相依,培育着对财务结构理论的洞见;布莱克、斯科尔斯、莫顿专心注视着微分方程式,构造出适于四海的金融工具。

华尔街辉煌的金融理论就是这样,在宁静的象牙塔中,以一种敝帚自珍的方式逐步成长起来。

完美的结局:光荣与梦想并存

伯恩斯坦描述了主要理论学家们对金融理论所作的突破性贡献,这些开拓者们的远见卓识构成了孕育金融世界新理念、新产品和新策略的智力基石。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既狂暴又喧闹的资本市场,充斥着各种新金融工具及新奇的投资组合管理方法,这样的气氛,和先前学者们擘画金融理论革命时的宁静景象呈现出鲜明对比。伯恩斯坦书中所描述的投资组合、风险分散、收益、投资保险、有效市场等概念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基本常识,源自象牙塔的现代华尔街理论已经成为投资和风险管理市场中重大革新的智慧核心。

在革命性的变化成为现实之后,那些曾经备受冷遇的美妙理论的主要创立者,大多也赢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光环。然而,尽管关于理论的评价已经盖棺论定,但开拓者们对未来的梦想中依然充满着思想的光芒。

局外人 篇12

1. 局外人的局外世界

在《局外人》这篇作品中, 荒诞感体现在主人公默尔索与其周围世界的关系之中。加缪所塑造的这一形象, 不遵循常人的伦理规则, 否定先验的价值, 不信仰上帝, 是一个绝对孤独者的形象。

其一, 默尔索对社会的冷漠和麻木是一切荒诞感的开始。文章开篇写道:“今天, 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 我不知道。”[1]P3这短短两句话看似不承载默尔索的任何感情, 其实已表现出了他对周围世界存在的感知度和介入程度已经变得几乎接近于零。默尔索对于其生活着的世界是漠不关心的:对于母亲的去世是这样, 对于旧日女友的重逢也毫不积极。女友提出结婚, 默尔索表示他爱不爱她并不重要, 但如果说女友希望的话, 那么他可以娶她;对于事业, 老板提供了一个去巴黎发展的职位, 他也没有表现出热衷的情绪。默尔索就犹如跳出了他所生活的世界,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隐于世”, 如同透明人一般, 尽管生活在人群之中, 但他可以越过一切, 而一切也都可以忽视他的存在。唯一对他产生影响的似乎只有太阳的光与热。小说中, 默尔索多次对阳光的变化产生了感知, 就连最后其在法庭上所陈述的杀人动机也都与阳光有关。看似是荒诞的陈述, 实则反衬出了默尔索对周遭一切的冷漠, 也体现出了其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孤独形象。

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双向的, 荒诞感并不是单从人类对世界的态度中而产生的, 世界对于人类的态度是荒诞感组成成分中重要的一部分。

其二, 是社会对于默尔索的态度。社会对于默尔索并不抱有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度, 小说的第二部正是描述了社会对于默尔索的审判。在默尔索成了一个杀人犯之后, 所等待他的是监狱、法庭, 而他也被所谓“正义的法庭”, 被偏见和社会习俗所审判。法庭并没有就案件来讨论默尔索的罪责, 而是以他生活中的点滴给他塑造出一个在社会看来的新的“默尔索”。同时, 这个新的“默尔索”不被真正的默尔索认同, 但他俨然已被社会认定为默尔索的真正形象, 任凭大众对其评头论足。在法庭看来, 默尔索的过去暴露了他冷血的本性, 他被指控是以一颗罪恶的心埋葬了他的母亲,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其麻木、邪恶的本性。一言以蔽之, 默尔索生而有罪。“我听着, 我听见他们认为我聪明。但我不太明白, 平常人身上的有点到了罪犯的身上, 怎么就能变成沉重的罪名。”[1]P62对于社会给予自己的定位, 默尔索是不能够理解的, 他只有讶异, 只有陌生, 他看着那个所谓的自己, 只能够悄悄问自己, 那是谁?

默尔索对社会的冷漠, 社会对于默尔索的拒绝, 这双重的冷漠感产生了荒诞。按照加缪的观点, “世界的这种厚度和这种陌生性就是荒诞。”[1]P97局外人是从社会的角度冠以默尔索的一个名号, 从默尔索的角度来看, 这个世界也必然是局外的。

2.“局外”之源

从上文分析看来, 小说中的荒诞来源于人与世界的一种陌生性, 那么究其原因, 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局外”的陌生性呢?

在加缪看来, 荒诞源于厌倦。“厌倦出现于一种机械的生活的各种行动的结尾, 但他也同时开始了意识的运动。”厌倦是对日常所经历的一切的突然的质疑, 当我们开始怀疑人生本来的路线时, 厌倦感就发生了, 很容易就能将人攫取住, 抹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本来人类对激情的追求与往复循环的规律之间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意识到永恒的激情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时, 我们之前的信念就会崩塌。破碎的信仰通常使人滋生出一种绝望, 很自然地将自己与这个社会隔绝开来, 从而陷入一种局外人的状态。

《局外人》中的主人公一开始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冷眼看世界的形象, 他在上大学的时候有过不少雄心大志, 这说明最初对生活的激情并没有抹杀其作为一个局内人的角色。但不得不辍学时, 他很快就明白了, 这一切实际上并不重要。这便是在厌倦之后的烦恼所对世界产生出的不理解和失望。

另一个使得产生局外的原因来自于社会的偏见。社会上的人, 也是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他者。在他者看来, 其他人便是不可能完全了解的心灵上的陌生人。那么, 自我对这个世界, 对他人的评判自然不会透彻和公正。书中, 检察官一再提及默尔索的冷漠, 想要说服众人, 默尔索是一个冷漠的杀手。养老院院长的证词也对默尔索极为不利, 他认为, 作为唯一的亲人, 默尔索在母亲去世这件事情上显得过于冷静。默尔索的辩护律师虽然不才, 但感受到了指控的荒诞, 大声问道:“他被控埋了母亲还是被控杀了人。”[1]P60默尔索听着律师和检察官的辩论, 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局外之感。他的命运被决定, 而根本不征求他的意见。默尔索很想说些什么, 但似乎并没有人在意他的感受。检察官一口咬定, 种种迹象表明默尔索是有预谋的杀人。事实上, 一切恰恰相反, 仅仅是因为担心对方伤害自己, 默尔索才扣动了扳机。社会的偏见, 硬生生将一件子虚乌有的罪名扣在了默尔索的身上, 使所有事情的原委发生了改变, 也改变了默尔索的命运, 这种突如其来的荒诞感给人留下的只有惊诧。

荒诞感源于厌倦, 源于局外, 然而厌倦和局外也与意识的觉醒密不可分。从另一个角度说, 默尔索的冷漠并不是由于他对世界的不谙, 而是因为他过于清醒, 这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过分敏锐的洞察力使得荒诞发生了。加缪认为西绪福斯的神话之所以悲壮, 是因为西绪福斯是有意识的。如果没有意识, 西绪福斯就不会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没有意义的, 是没有希望的。自然, 这种毫无觉醒的, 日复一日的劳作, 不会让人产生任何悲壮之情。同样的, 《局外人》中的主人公也是清醒的, 他也想过要更好地与世界协调, 但最终发现, 自身并无法将这种想法变为现实。于是“在清醒的状态下, 他自绝于社会”。[2]默尔索意识到社会的荒谬, 既然, 人总是要死的, 那么母亲的去世、爱情、职位的更替又怎么会显得重要呢?在很多人看来, 这种消极的情绪极不可取, 但是被种种现实阻拦下来的激情, 在耗尽之后, 又怎样做出积极的神情与命运抗争呢?这种“局外人”的状态是在认清真相之后不得不经历的阶段, 纵使这个状态让人暂时失去了所谓信仰, 但又何尝不是一次喘息的机会?一次让人更清楚地决定下一步的调整期。这世上并没有永恒的激情, 但总有不断迸发的激情。“局外”的状态正是在这条路上多多少少会经历的时期。默尔索若不能清醒于世, 那么他的命运并不会这样, 也不会觉得荒诞且又有些许悲伤。没有清醒意识的一生, 即使自己觉得幸福, 也只是自欺欺人, 成为荒诞世界中的不幸。

3. 另类的反抗

“荒诞是坚持不懈的, 不能解决。荒诞逃脱了自杀, 因为它同时是对死亡的意识和拒绝。”[1]P129从这段话可以看出, 面对荒诞感, 加缪是不主张用自杀解决荒诞问题的。由于荒诞感并不因为死亡而随之消失, 它如影随形, 不是逃避便可以使你对其视而不见的, 因此, 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人, 加缪认为, 在对待荒诞时, 应该勇敢地反抗。

默尔索的反抗是另类的。首先, 他用孤独来反抗这个荒诞的世界。孤独的人, 并不因为他内心上的脆弱, 而是由于他的内心足够强大, 不需要通过群体来证明或保护自己。他在精神上具有独立性, 而这种独立性正成了孤独者反抗人与世界荒诞关系的驱动力。默尔索正是由于明晰了人与世界的这种关系, 而选择用冷漠去反抗。由于现实社会的压力, 也由于没有人和他一起反抗, 因此, 默尔索显得单薄无力而又特立独行。可以说, 他的这种反抗是另类的。其次, 在故事的结局, 默尔索被宣判了死刑, 他希望有许多人能来看他, 希望人们可以对他报以仇恨的呐喊。针对这个结局, 有学者认为:“这里, 出现了大逆转:局外人向局内人转变。”[3]其实, 这个结局也可以理解为局外人依然用他的局外方式向这个荒诞的世界发出反抗。他希望许多人来看他的处刑, 并不是为了在生命的最后加深与其他人的连接, 减少一生的孤独感。他希望的是来观看他处刑的观众们能够更好地看到他与这个世界的抗争, 也希望观众可以发现人与世界的荒诞关系。从这一点出发, 默尔索始终是作为一个局外人, 并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结束自己的生命, 却将其无声的反抗留了下来, 引人深思。

加缪对于荒诞感的结局方式是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的。“反抗贯穿着生存的始终, 恢复了生存的伟大。”[1]P129就像他对西绪福斯的假象一样, 他认为, 西绪福斯是幸福的, 因为他的每一步都是对抗荒诞的一步, 将石头推向山顶的过程本身就有一种充实感。因此, 加缪才会说:“荒诞感也产生于幸福。”[1]P159可见, 荒诞感并不影响幸福的产生, 人们大可不必由于认识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中的荒诞而产生绝望又或拒绝幸福。加缪的荒诞哲学不是一种对生存的堪忧和绝望, 而是一种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清醒认识。他提出的荒诞哲学, 最终指向的是反抗。

加缪在自己的论作中十分精辟地论述了荒诞、自杀、希望、自由、反抗等关键词的内涵。《局外人》这部作品正是其荒诞哲学的开始。对于加缪来说, “对荒诞所持有的解决方法不是自杀, 也不是对非理性的世界满怀希望, 而是以反抗宿命的方式来证明存在的种种可能性, 来体现人类的尊严和伟大”。[4]P149

参考文献

[1]阿尔贝·加缪著.郭宏安译.局外人/西绪福斯神话[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2]张丽莉.清醒的痛苦冷漠的反抗——论《局外人》中莫尔索的形象[J].文艺哲学:新学术论文选 (一) :177-180.

[3]张月.试论加缪荒诞哲学的文学表现[J].文学评论, 2010, (11) :19-20.

上一篇:权利政策论文下一篇:胃黏膜糜烂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