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平片

2024-09-24

改良平片(精选3篇)

改良平片 篇1

腹股沟疝指的是腹腔内脏器由于腹股沟出现缺损而向体表突出之后形成的疝, 在人口结构不断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 老年群体内发生腹股沟疝的几率正在持续升高[1]。根据相关研究资料的总结, 前列腺疾病、老年人腹壁薄弱、便秘的发生以及慢性咳嗽等可能导致老年人腹压升高的因素都是该病的致病原因[2]。在临床治疗中, 手术是公认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疝修补术基础上改良得到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有效减轻手术对患者正常解剖组织所造成的损伤, 并且术后周围组织无张力, 效果更好。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45例, 以此总结采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要点以及体会,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45例, 男28例, 女17例, 年龄25~77岁, 平均 (47.8±3.6) 岁。斜疝30例 (66.67%) 。其中嵌顿疝13例、滑动疝10例、双侧疝7例。直疝8例 (17.78%) , 其中滑动疝5例, 3例复发疝。股疝7例 (15.55%) , 其中嵌顿疝3例、复合疝4例。

手术方法:患者采取持续硬膜外麻醉, 使用传统腹股沟疝手术方法确定属于直疝还是斜疝后, 分离疝囊到疝囊颈处病变予以高位结扎, 将多余的疝囊组织剪去。于疝囊颈的前方对腹横筋膜进行修补, 将补片前端修剪成钝圆弧型, 并将其与耻骨结节相对。从耻骨结节处对补片进行固定, 首先将腹股沟韧带与补片缝合至精索出口位置, 之后从另一端开始沿着平行腹股沟韧带的方向剪开直到精索通过处。上下的宽度以确保精索不受压迫为标准。于精索通过处剪出1个小孔并让无张力补片平铺在精索后方, 将补片的内侧与腹内斜肌腱膜或者肌肉缝合起来, 之后将精索上方补片裂口与腹内斜肌肌肉缝合起来, 确保精索通过处不存在过紧问题。使用4号丝线完成整个修补片的修补, 并用纱布将伤口垫压起来, 预防出血。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40~85 min, 平均 (62.2±2.1) min。住院时间4~10 d, 平均 (6.0±1.2) d。患者术后1 d即可适当下床活动, 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物8例 (17.78%) 。术后患者未出现阴囊肿胀以及感染等并发症问题, 患者出现尿潴留1例 (2.22%) 。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 均未出现复发问题。

讨论

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是常见的两种类型, 并且以斜疝居多, 该病在老年人以及婴幼儿中的发病率均比较高, 这主要与人体的生理特点有关。手术治疗一直是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治疗方法, 但是受到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 传统疝修补术存在着容易复发等问题, 据相关文献的报道, 复发率超过10%[3]。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 临床医学对腹股沟区的解剖也有了新的认识, 并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 之后腹膜前间隙修补以及腹腔镜下疝修补等技术的应用, 均证实腹股沟疝正在不断进步。

无张力疝修补术指的是采用人工合成补片对腹股沟疝患者的缺损区进行修补, 其主要依靠人工合成网片的内增生纤维组织来形成稳定性较好的组织结构, 以达到修补腹股沟后壁的目的[4]。由于该种修补的理论依据与人体的解剖生理结构更加相符, 无张力, 因此不会对人体腹股沟的正常解剖结构造成破坏。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 与组织的相容性也较好, 可在无张力缝合的前提下发挥加强腹股沟管的作用, 操作简单, 恢复快, 复发率低, 因此逐渐成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首选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是戈尔补片, 其最大优势就是术后患者术野局部不会出现硬块, 并且舒适度高, 即便出现复发情况也便于取出并再次进行手术。

本次研究中,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疝囊颈前方腹横筋膜的修补操作以及补片跨过精索时的相关操作进行了规范, 同时更加注意手术操作的细节, 因此患者术后的随访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复发病例。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体会: (1) 对于腹股沟管后壁比较薄弱的患者, 需要使用稍大一些的网片进行修补, 确保其平铺在腹股沟管后壁之后还可以超过其腹股沟管后壁薄弱区2cm。在1张平片无法达到平铺要求的情况下, 可将已经修剪掉的边角材料接在平片上以扩大平片面积。 (2) 为了确保手术效果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复发几率, 于疝囊颈前方对腹横筋膜进行修补或是执行补片跨过精索的相关操作时, 需要规范相关操作并注意将腹横筋膜修补牢固, 确保修补之后疝囊颈可以被完全盖住, 精索不受压。补片跨过精索时所留的间隙不能太大, 传统观念以可通过食指尖为宜, 但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 所留间隙只要可通过止血钳即可, 尽量小并保证精索不被压迫是最合适的间隙距离。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基础上留意以上操作要点, 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手术效果, 降低复发率, 同时也可以减轻所使用修补片材料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 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加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 因此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操作简单,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不仅术后恢复速度快, 并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总结采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要点以及体会。方法: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腹股沟疝患者45例, 均采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 观察其治疗结果以及随访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4085 min, 平均 (62.2±2.1) min。住院时间410天d, 平均 (6.0±1.2) d。患者术后1 d即可适当下床活动, 患者术后使用止痛药物8例 (17.78%) 。术后患者未出现阴囊肿胀及感染等并发症问题, 出现尿潴留1例 (2.22%) 。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 无复发问题出现。结论:改良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加符合人体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 因此在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效果, 操作简单, 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 不仅术后恢复速度快, 并且复发率明显降低,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精索,张力,修补,平片

参考文献

[1]徐永鸿.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47例临床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3 (4) :505-506.

[2]侯开勇, 侯海林.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76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0 (12) :119.

[3]井晓亮, 卜凡章, 谢龙.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5 (3) :158-160.

[4]曾志峰.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8 (15) :168-172.

改良平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3例, 女7例, 年龄16~75 (平均55.6) 岁。直疝16例, 斜疝44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修补材料为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多丝聚丙烯成型补片。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在腹股沟韧带的中点处切开长度4~7cm的切口, 然后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肌腱, 显露出外环, 寻找囊疝, 注意辨认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 以免造成损伤;若为斜疝, 则游离疝囊, 在疝囊颈部进行高位结扎, 若为直疝, 则直接将疝囊回纳, 然后根据腹股沟处缺损的大小在腹股沟管后壁处放置合适的补片, 最后依次进行缝合。

研究组:采取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修补材料为美国Bard公司生成的多丝聚丙烯成型补片剂及圆锥样网塞。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 再行Lichtenstein术对腹股沟管后壁进行修补, 然后暴露股管外口, 使股环进一步显露游离;探查股环的大小, 推开股环处的脂肪淋巴组织, 根据股环的大小, 修剪网塞, 网塞需与股环的大小匹配, 然后将网塞的尖端对着腹腔方向放置于股环处, 并固定, 注意网塞勿压迫股静脉, 最后对其进行缝合。

术后两组患者均进行3d的抗菌药物治疗, 术后随访6个月~1年, 观察术后继发股疝的发生率及临床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l8.0软件分析, 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 若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9.8±1.3min, 住院时间4.4±0.8min, 并发症发生率为10.0%;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4.2±1.6min, 手术住院时间为5.6±1.1min, 并发症发生率为3.3%。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术后6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 发现研究组患者1例发生继发股疝, 对照组患者发生8例继发股疝,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详见附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 指的是腹腔内的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的疝, 主要包括直疝和斜疝两种, 其中又以斜疝的发生率最高, 占全部腹股沟疝的89%左右[2]。腹股沟疝发病人群中, 男性患者发病比例较高, 占腹股沟疝病人的90%, 而该病又以老年男性患者多发。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 (Bassini法、Mcvay法) 操作较复杂, 需要同时对两种不同的组织解剖结构进行缝合, 主要是采用邻近组织对其进行有张力的缝合修补, 这通常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 导致术后患者痛苦大, 恢复较慢, 特别是复发率较高, 使得患者难以接受[3]。对腹股沟患者进行传统的修补术, 患者在术后3~7d内一般都不敢下床活动, 基本的日常生活均需在病床上, 2~3w后, 个别患者需在4w后才能恢复基本的日常活动, 但其腹股沟三角区依然有紧迫感, 且术后复发率达15%。

无张力修补术是采用人工制成的补片对腹股沟管处的缺损部位进行缝合修补。与传统疝气修补术相比,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更符合人体的病理生理解剖结构, 其组织结构的相容性较好, 不会对腹股沟管处的正常组织结构造成破坏, 且置入身体内无任何不适感, 同时其抗张力大, 术后痛疼少, 复发率低, 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腹股沟疝修补术逐渐地取代了传统疝气修补术[4]。本文中改良平片无张力修补术中采用的多丝聚丙烯圆锥样网塞和成型补片均具有诱导纤维增生的作用, 且圆锥样网塞的孔径较大, 有助于纤维组织通过生长及结缔组织的浸润, 且在早期还能与组织嵌合, 患者术后早期时段内下床活动并不会引起疝气复发和其它有害影响[5]。在实际的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 为了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对手术切口的感染具有预防作用, 同时还需对切口进行严格止血, 减少在固定补片时由于缝扎至神经丰富及高度敏感的区域而导致的疼痛。

本文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研究组患者采取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并对两种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差异无明显差异 (P>0.05) , 术后研究组患者1例继发股疝, 对照组患者8例继发股疝,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表明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优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综上所述, 改良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术后继发股疝少, 该方法值得在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我院普外科2011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研究组患者采取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继发股疝和并发症进行比较, 探讨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研究组患者1例继发股疝, 对照组患者8例继发股疝, 术后继发股疝明显减低, 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P<0.05) 。改良性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术后并发症少, 该方法值得在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参考文献

[1]张书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27) :110.

[2]赵海波, 况娥.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54例诊治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 (4) :516-517.

[3]颜军.疝环充填式网塞及平片无张力修补在中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 (9) :1455-1456.

[4]霍涛.Millika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8) :1729-1730.

改良平片 篇3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53例,女3例。年龄20~96岁,平均46.8岁。其中斜疝31例(约55%),包括嵌顿疝6例,滑动疝5例,双侧疝3例;直疝20例(约37%),包括滑动疝2例,复发疝2例;股疝3例(约5.3%),均为女性,包括嵌顿疝2例;复合疝(斜疝+直疝,即裤腿疝)2例(3.5%)。

1.2 类型及构成比

根据本科教材第七版腹股沟疝分类方法[1]。见表1。

1.3 合并症

56例腹股沟疝患者有25例伴有其他合并症。见表2。

1.4 材料

采用单丝聚丙烯轻量型善诗®成型疝修补平片[2]。

1.5 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42例,其中2例因效果差而改全麻。其余均局麻下施术。采取腹股沟上方2 cm、平行腹股沟韧带斜切口,长约4~5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后,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并略作分离。在腱膜上切一小口,然后用剪刀锐性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向下打开外环口,向上达腹内斜肌弓状缘上2 cm,此时可显露出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注意保护。提起并剪开提睾肌,稍向两侧分离,注意保护行走于其边缘的髂腹股沟神经。寻找疝囊,游离疝囊至内环口,显露腹膜外脂肪。疝囊较大者可将疝囊横断,远端切开、扩大,并以干纱布擦成糙面,以免睾丸鞘膜积液形成;小的疝囊直接游离。于疝囊颈部高位贯穿结扎疝囊并回纳。游离精索,上达内环口,下到耻骨下2 cm。探查内环口大小及后壁缺损情况,若后壁松弛、缺损过大,则自内环口切开腹横筋膜达耻骨筋膜,以Shouldice法折叠缝合腹横筋膜,重建内环口,使之仅能容纳精索通过;若后壁缺损不大,则不用切开腹横筋膜,而仅将内侧腹横筋膜与髂耻束加强缝合,以手触感觉后壁有力,缺损不明显为度。然后,以成型疝修补平片置于精索后,内下角与耻骨结节处腱膜组织缝合固定,覆盖耻骨结节2~3 cm,内侧固定于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联合腱膜上,外侧与腹股沟韧带及髂耻束相缝合,上方环绕精索处两瓣叶缝合固定一针,注意使补片展平,不皱缩,精索不受卡压。对于女性股疝患者,若股疝嵌顿,则于腹股沟韧带外侧切开,还纳疝内容物后于内环处加强缝合腹横筋膜之缺损,封闭内环,必要时可将子宫圆韧带一起缝合。再以上述方法置入平片并妥为固定。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口,最后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1.6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最长130 min(改麻醉的双侧疝),最短30 min。平均56 min。

2 结果

56例患者随访2个月~1年,无1例复发。(1)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局麻者手术结束后自行步入病房。连硬外麻者则6 h麻醉恢复后即下床活动。(2)术后疼痛情况:连硬外麻醉者术后带镇痛泵,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不同,有16例患者疼痛反应重,应用盐酸哌替啶止痛。一般术后3d即不明显。(3)术后发热情况:26例体温在37.5℃~38.1℃之间,2例术后第4天体温超过38.5℃,后查明为切口皮下脂肪液化引起。其余患者无发热。(4)术后进食情况:局麻者术后不禁食。连硬外麻醉者一般于术后6 h麻醉恢复后进食。(5)并发症情况:本组并发尿潴留19例,均为腰硬联合麻醉者。下尿管10例,通过物理疗法排尿9例。并发阴囊血肿1例,经引流及换药而治愈。阴囊水肿3例,经应用皮质激素及理疗而缓解。并发睾丸鞘膜积液1例,为大疝囊残余所致。3个月后再次手术治愈。并发皮下脂肪液化2例,经引流及换药而治愈。(6)异物感:5例患者有切口紧压感及麻木感,经用热敷及微波光疗,一般1周后症状缓解。(7)住院费用:总费用最低800元,最高3200元,平均1600元。(8)住院时间:最短1 d,最长12 d(阴囊血肿再手术者),平均5.4 d。

3 讨论

自上世纪80年代,基于对腹股沟区解剖的重新认识,L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The tension-free hernioplasty)的概念以来,疝外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传统的修补术,到应用补片无张力疝修补,再到腹膜前间隙修补、腹腔镜下疝修补,疝外科正一步一个台阶的向前推进。修补材料从平片、充填网塞,到Prolene及Kugel补片依不同的修补方式而相继产生,加上补片公司的推介及修补材料给医生及医院带来的巨大利益,使得补片应用即使在基层医院也是普遍行为,甚至有些医生连是禁忌证的小儿疝气也用补片修补,达到了滥用的程度。然而,补片毕竟是一种异质体,置入后会引起人体的相应反应。术后浆液肿,血肿及补片造成的感染、腹腔粘连等并发症,使得处理起来比不用补片更加棘手,特别是重量型小孔补片引起皱缩,坚硬[3],会引起慢性疼痛及异物反应,阻碍腹壁的正常运动,即使轻量型单丝补片也并非完全理想的修补材料,还存在着一些瑕疵,大块或多层置入也存在着风险,加上手术技术水平差异,使得目前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还达不到“没有复发,疼痛或感染,瘢痕最小,并且可以改善生存质量”的最佳临床结局[4]。比较传统疝修补方法及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方法,Ferguson法只适用于小儿疝气,Bassini法、Halsted法及Mcvay法因不同组织间张力性缝合,术后疼痛,复发率高而渐被淘汰。Shouldice法是在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内环重建的基础上再用Bassini法修补腹股沟管后壁,其仍为张力性缝合。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法因不作腹横肋膜的修补,内环处仍为薄弱区,腹股沟疝患者由于疝出物的长期作用,其腹横筋膜均薄弱,松弛,若不做修补,单层补片很难封闭Fruchaud耻骨肌孔[5]。当腹压增高或补片皱缩、滑脱时容易出现疝复发。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术)由于充填物是多层异物填入,无疑增加了补片的厚度,组织反应重,加上疝环与网塞大小不一致,向腹腔突出的网塞易造成纤维硬结而致疼痛和异物感[6],而且还存在网塞移位的风险[7]。而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术)、Gilbert采用Prolene双层疝修补装置修补术以及Kugel疝补片修补术,由于创伤大,技术要求高,补片价格昂贵,在基层医院很难开展。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将Shouldice法与Lichtenstein法结合起来,即在腹横筋膜加强缝合、重建内环后,不以Basssini法修补腹股沟管后壁,而是将成型平片置于精索后联合肌腱及腹股沟韧带间妥为固定作无张力疝修补。这样既克服了Shouldice法的张力性缝合之不足,又达到组织间缝合加强内环修补的目的;既减少了异物过多地置入而引起的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较符合生理结构地加强了腹股沟后壁薄弱区,达到了疝修补的目的。本组56例中没有复发,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疼痛较传统手术方法轻微,较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机体反应轻、并发症少,而且较大的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笔者认为这种方法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疝修补方法[7]。

笔者体会,在应用该修补方法时以下几点应当注意:(1)疝囊过大时横断疝囊后残余疝囊应向下切开,扩大,并以干纱布创成糙面,以避免积液的形成,必要时可放引流。本文有1例患者就是疝囊切断后残余疝囊过大,放入阴囊前未作处理,更没下引流而形成睾丸鞘膜积液。(2)切开提睾肌时应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一般能肉眼辨认,注意保护,避免缝扎、切断、结扎。(3)游离精索时将提睾肌及腹横筋膜向两边分离,手触即可发现疝内环及后壁薄弱区,若腹横筋膜坚实,可不必作腹横筋膜切开,直接将提睾肌及腹横筋膜一起与髂耻束折叠缝合。(4)平片放置时其下方一定超过耻骨骨面2~3 cm,固定于耻骨面的腱膜组织上,但不能缝合在骨膜上,以免术后疼痛及骨膜炎[8]。内侧与联合肌腱固定2~3针,外侧与腹股沟韧带及髂耻束亦作2~3针固定,内环跨精索上方与腹外斜肌腹膜(不缝合腹内斜肌上,以免神经损伤)及补片两瓣叶固定1针,缝合后补片不皱缩,应平展地置于精索后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改良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基于腹股沟的解剖特点,较为合理地加强了腹股沟管后壁,避免了较多的术后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达到了腹股沟疝的治疗目的。只要术中掌握好要领,尤其在基层医院,不失为一种相对理想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外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2-293.

[2]马颂章,李燕青,王艳,等.腹股沟疝的分型.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6):361.

[3]Tolino MJ,Tripoloni DE,Ratto R,et al.腹壁疝补片修补相关感染:病理学、治疗和结局.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1057-1060.

[4]Bringman S,Conze J,Cuccurullo D,et al.疝修补术:寻找理想的网片.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2):1066.

[5]李燕青,马颂章,石苏宁.B超对山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网塞和成型补片的观察.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81.

[6]华蕾,韩峰.聚丙烯网塞及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2):85.

[7]张亚男.疝与腹壁外科.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9,245.

【改良平片】推荐阅读:

上一篇: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下一篇:综合性防治仔猪黄痢病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