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1
所谓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手段, 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得以实现的手段。人们把它们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一是数形法。它是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和重要特点, 更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如常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 用图形来代替数量关系。
二是集合法。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讨论, 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 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研究, 让学生感知物体具有某种共同的属性, 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
三是对应法。利用虚线、实线、箭头、计数器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
四是函数法。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
五是极限法。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 从近似中认识精确, 从量变中认识质变。自然数是数不完的, 奇数、偶数有无限多个, 循环小数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无限的, 直线、平行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六是化归法。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以求得解决。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 都是由未知向已知转化, 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的过程。
七是归纳法。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 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 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
八是符号化。数学离不开符号, 小学数学内容中随处可见。如果不了解它的含义与功能, 就如同“天书”一样令人望而生畏。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
总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思维素质, 而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增强学生数学观念, 形成良好思维素质的关键。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新视角, 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2
一、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分析和研究教材是每一个教师所做的日常工作。我们要对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单元的内容至少通读一遍,对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排意图等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的。在对教材的处理方法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修正、开发和创造。
二、创设情境,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
例如,我在教学“搭配”问题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引言:老师今天要带领大家去公园玩,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你们解决,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就能进公园玩了。
同学们愿意吗?新授:我们去公园要穿得整整齐齐的,现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衣服,你们看看都能怎样穿?有几种不同的穿法?(教师出示衣服图片)练习:但到了公园,公园的门必须输入密码才能进去,输密码有这样的要求,十位上的数字是2,4,9,个位上的数字是3,6,8,同学们看看有多少种不同的密码。输入密码后,我们就进公园快快乐乐地玩了。
三、从实践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出发。
例如在教学“重叠”问题时,我设计了一个参加语文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名单,然后让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然后又让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站出来,让学生体验有几个同学既参加语文兴趣又参加数学兴趣,这部分同学是重复的。
四、在数学课上找到“数学味”
数学课应当要赋予“数学味”,在过程的安排设置上力求凸显“数学味”,教师始终要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置于统率课堂的高度去追求,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和体验数学课该有的数学味。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问题时,老师一般都是出示主题图让学生找规律,涂一涂、画一画,感知创造的规律。接下来,根据仿照音乐打节奏的方式体验规律。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3
一、师生互动,渗透数学思想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一问一答互动是渗透数学思想最好的时刻。小学数学教材上有大量的数学问题,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师在上课时与学生互动的素材。如一道二年级的数学题:“东关小学秋季种树78棵,比春季多种9棵。东关小学春季种树多少棵?”此类型的题目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单位,然后画出图像线段来作比较,把线段图作为辅助工具来完成答题,这就把本来纯文字的题目转化成了比较直观的图像,使题目变得一目了然,学生的答题思路也更加清晰。
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实践运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随处可见数学的世界,不管是人的影子还是月光下的路灯,它们毫无联系却都包含数学因素。教师在教授比例这一课时,就可以将书本上的例题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讲解。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怎样运用比例来计算,为了让数学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去操场上测量,让他们计算出国旗杆的高度。由于国旗杆很高,教师就要根据课堂比例的讲解,让学生知道要算出旗杆的高度,必须要找一个替代品,让替代品的高度:替代品的影长=旗杆的高度:旗杆的影长。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让学生有将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思想。
三、探索规律,渗透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
探索规律这一数学思想在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运用探索规律这一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探索规律的能力,又可以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这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小学课本上运用探索规律这一数学思想的章节有“比较数的大小”。教师应当在这一章节中耐心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结合简单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探索规律。如:张明和爸爸,爸爸的年龄是35岁,张明的年龄是7岁,比较一下35和7的大小。这已经给了学生很大一部分提示,哪个是爸爸哪个是儿子就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也可以通过比较两个数来比较35和7的大小关系。通过多种信息的大小比较,使得学生发现其规律。时间长了,学生就可以运用其规律来解决问题,这就促进了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
四、1+1大于2的归纳总结法
单一独立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之间都有着细微联系,这就需要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达到1+1大于2的学习效果。每一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总结归纳都会让学生对已知的知识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题目,也可以让学生了解题目的本质内容。如学习完平面图形这一章节,进行小结时,可以让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回忆图形的面积是如何转换而来的,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概念,知道这些是相联系的。
五、将数学思想融入课堂教学
数学是一门可以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课业,这使得数学教学课堂不应该仅仅围绕教材,教师应当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多多地联系实际生活来教授学生。如教师在讲容量单位的时候不应该只按照课本的说法,“一升=1000毫升”,这对学生来说完全没有意义,而应当用对应思想的方法来教导学生,如告诉学生23滴水约等于1毫升,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概是一升。联系具体的事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
六、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思想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将数学思想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上模拟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乐趣。将日常生活编成应用题,就不怕学生在帮妈妈买菜的时候手忙脚乱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渗透在各个方面的。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4
一、制订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灵魂,能够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导向、激励、评价的作用。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也是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的有效反馈,能够有效地落实教学评价。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制订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解决植树的问题上,化归思想(即人们将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种类型题,用熟知的思路去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快速地打开学生解题的思路, 并熟练掌握。
二、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将老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的下一步就是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科学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直观讲解法、小组讨论法、 问题探索发、实践体验法等。
三、有效适度地提升思维训练
在向学生指导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升学习经验。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方法,更要学会运用和反思,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解决植树问题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解题规律,还要让学生反思解题的过程以及思路,加深记忆,以加强思维训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习内容的传授,更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摘要: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指导思想,它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小学数学中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类比思想等。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行探讨,阐述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论文 篇5
我们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方法是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一般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它要服从于一般教学论的原则指导;但是它又必须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
教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不断变化,一方面不断向教育和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化,教学理论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这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必须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不断地改革。
按照教学论的观点,教学方法是同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密切联系着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且联系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趋向
1.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探索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灌输式,把学生看作容器,不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由于教学目的的改变,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独立作业法等。有些教育心理学家还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做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对启发思维、促进学习的迁移很有好处。由于这些方法更多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教学过程实现最优化,提高教学效率。
所谓教学效率,就是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近年来,由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有人把教学过程看作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系统,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最佳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已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开始注意提高教学效率问题。第一,如何确定目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有限的教学时间用在刀刃上;第二,如何充分估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潜力,尽量在已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推,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能力,又节省时间;第三,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第四,如何尽量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各种活动和练习;第五,如何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和检查,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教学反馈信息的作用,及时调控教学过程,以便以最合适的方式和速度进行有效的教学;第六,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很好研究,总结经验。
3.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与此相适应,提倡教学时采用讲授法。如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中明确地说,“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的作用。”而现代的教学论有了很大的改变,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如何,更重要的是看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讲授法的缺点就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不能有效地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起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而某些新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就在于比较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当然也要看到,有些新方法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方面体现得比较充分,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面却显得不够。
4.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
传统的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模式。现代教学论有了较大的改变。由于教学方法日益增多,对教学方法的本质研究日益深入,教育家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把某种教学方法绝对化,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具体事物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这一原则。因此现代教学论趋向于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并把几种教学方法配合起来使用。
5.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并适应学生的差异。
几个世纪以来,广泛使用的教学组织形式一直是班级教学制。它的特点是拉平取齐、整齐划一,其优点是一个教师同时可以教较多的学生,缺点是不能适应个别差异。特别是教学目的有了改变,强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班级教学制的缺点愈来愈显得突出。若干年来曾提出不少批评,甚至有人建议要取消班级教学制。但是根据各种试验的结果,趋向于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面向全体,也能注意到个别差异。
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注意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也还有很多教师不注意适应不同程度的需要,而采取“一刀切”,也有些教师在课上注意提问较好的学生,而对较差的学生辅导不够。我们要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在小学给每个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很需要尽快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总结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教师的经验。如何提供不同的作业,供教师选用,也值得研究。
三、结束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除了改革教材外,还必须相应地改革教学方法。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必须加强对新的教学思想和理论以及教学方法的学习,即使最好的教师也必须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情况的变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吴莹.警察体育擒敌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05):161.
[2]王木子,赵欣.论教学方法及其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s1):186-187.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要想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授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在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中,要怎么样将数学的思想方法科学合理的渗透到其中呢?现在很多奥数题目正在被融入到教科书中,针对这种高难度题型,又该如何教授学生以及如何把握教学程度呢?笔者将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理论知识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进行简单探讨,以供相关研究者以及从业人员参考。
一、设计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中的途径
1.准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的学习”,同时还要求“教学的素材需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将学生普遍关注和感兴趣的例子作为学习的基本背景”。然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趣味性、现实性作为主要的目标,忽视了学习的本质要求,那么这意味着教学的失败。准确分析教材,才能用好教材。可以说,对教材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做的基础工作。
教材作为一门课程的基本读物,是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的衔接物。同时,数学教材字不同时间、地点、阶段,是可以对其进行超越、选择、变更的。有一点需要明确的是,教师是将教材作为辅助材料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不是机械的将教材交给学生。
2.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灵魂所在,因此教师应该十分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制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如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以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活力且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3.适度地进行教学预设
在教学前,我们要对学生的“已知”进行预设,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未知”进行合理预设,当然,也要明确地预设可能面临的偶发事件。叶澜教授曾经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文章当中提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的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这就是在强调我们字进行“预设”时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定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方法的设计,从而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方案,以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
4.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对教学内容有了充分的确定之后,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正所谓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恰当、灵活、科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目标必须采取恰当的、有效的、灵活多样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有计划地提升思维训练梯度
比如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对学生将这一规律运用到其他问题上进行问题的解决时,我们把这种问题视为一类,这就是化归思想,也是数学思想方法中十分重要的一种。
二、落实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习数学思想方法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十分重要。比如,在对数学内容“简单组合”进行教学时,重点在于如何教会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着急将解题方法提炼出来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培养成有顺序地、全面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根据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的一种思想方法,是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可以将抽象、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直观地问题。
3.在巩固运用的过程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符号化思想也是小学数学中非诚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符号化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因此有必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符号化思想的能力。比如,关于“重叠问题”这一数学问题,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如果先将喜欢姚明和刘翔的的数据统计表表示出来,然后要求在统计表的基础上随意汇报信息,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的不方便,相应的也会在脑海中试着思考有没有更简单地整理方法,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会意识到韦恩图对整理数学信息的重要作用。当然,在对数据进行整理时,教师还应该试着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简洁有力的符号和数字表达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思维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同时,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将思考内容转化为流畅的语言表达,这将对数学表达能的培养起到显著的作用。
三、结语
可以说,数学的心脏就是,数学的行为就是方法,数学的灵魂就是。在数学教学的任何一个阶段,不论是建立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或者是解决数学问题,甚至是构建整个“数学大厦”,其中最基础、最关键的点还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与建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将数学知识充分传达给学生还有将数学思想方法融入其中,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这样才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解决问题,并有意识地、潜移默化进行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 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J].人民教育.2007(18).
[2] 孙朝仁,臧雷.“数学思想方法研究”综述[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10).
[3] 国玉龙.浅谈数学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7
一、分析教材挖掘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是进行数学教学基本的依据, 学生学习知识、老师对知识的讲授都离不开教材。因此, 要想更好地实现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 就要掌握基本的教材并对之加以研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 对教材内容全面分析, 从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也就是说, 教师只有自己全面理解分析了教材的内容之后, 才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对教材的分析, 提炼出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教学思想, 将数学思想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工作, 实现对小学数学思想的渗透。
二、建立教学目标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众所周知, 目标是你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应当建立数学教学目标, 指导教学工作的开展, 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在建立数学教学目标的过程中, 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分析, 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数学问题, 在设立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把相应的数学思想加入到教学目标中。如苏教版教材中, 在讲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 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 就要突出化归的思想方法, 让学生明确如何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这样就把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到数学思想。
三、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是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 需要充分利用起学生预习这个阶段。针对一些数学思想比较突出的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定一定的预习目标, 让学生从设定的预习要求入手, 自己寻找相应的数学思想。例如, 在苏教版教材中, 在讲到认识三角形、圆形等图形的课程时,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分类归纳的思想, 根据教材给学生讲述这些图形的基本特点, 并且进行举例, 让学生能够对图形的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然后, 就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一些例子, 把这些例子自己分类, 哪些是三角形, 哪些是圆形。通过这个分类的过程, 让学生认识到应该把不同的图形按照它们的所属及特点分类归纳。这就是一个分类归纳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初步实践。
四、加强数学活动的操作实践
大家都知道, 数学知识有很多都是比较抽象的, 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但是, 一些抽象的数字知识可以用图形表现出来, 同时, 也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具体的实践内容, 通过实践做好对数学知识的解释, 并且在实践中给学生渗透一些数学思想。例如苏教版教材中, 在讲到对规律的认识时, 就可以运用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认识规律。让学生自己动手搭积木, 要完成老师的要求, 应该怎样去做, 怎样摆放积木。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自己动脑, 去发现规律。
五、通过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该占据主动地位, 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学习, 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教学特点, 一方面要带领学生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机会, 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解决问题。例如, 在苏教版教材中, 在讲授三角形面积公式时, 可以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在讲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 让学生做相应的例题, 先解答出长方形的面积, 再对三角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类比和推敲, 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这就是要在例题的解答中发现规律, 解决问题, 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该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好地吸收知识, 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应用,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和渗透, 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掌握好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分析,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师们数学教学的效率, 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林.小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10 (09) :53-58.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8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其具有逻辑思维较强, 公式、定理等理论知识较多的特点, 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当中, 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思想, 全面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此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1.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必要性
数学在人类生活与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将数学看作一个伟人, 那么数学思想就是这个伟人的灵魂。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意义重大,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大量的数学公式及数学定理, 这些理论知识都以结果的形式出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通常情况下教师将这些现成的理论依据直接拿来教授学生套用方法, 而没有渗透这些理论的来源及思想, 因此使学生死板的学习数学, 一旦数学题目稍加变化, 便不会应用这些理论公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积极的渗透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将系统的数学理论依据、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的特点等集一身, 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核心, 全面的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将数学理论知识活学活用。
第二, 小学各年级之间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能够使学生融会贯通, 将小学数学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类、总结、归纳, 学生将小学数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为学生今后面对难度逐渐增加的中学数学、大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 数学思想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数学思想从数学本身出发, 将数学知识概念及数学理论知识的前因后果都结合起来, 使学生对数学的起因及数学的应用有更好的认识, 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能够从数学核心部分出发, 发现数学题目下的主要原因, 抓住数学中的主要矛盾, 进而解决数学中的难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有更准确的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2.1 模型思想的渗透
由于数学的学习具有较强的逻辑性, 而模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逻辑性较强的数学教学知识, 例如图形知识、体积知识、角的知识等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模型思想的渗透, 使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单化, 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材第八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教学中, 教师可以使学生准备简单的模型, 使学生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纸张, 学生准备好之后, 教师使学生用笔画出长方形的对称轴,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 将长方形进行对折, 然后教师再使学生准备一张等腰三角形的纸张, 使学生按照对称进行折叠, 学生对一些图形进行模型实践, 很容易的掌握了数学教学内容对称、平移和旋转。模型的建立能够使复杂的数学图形学习简单化, 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同时图形使数学知识直观展现出来,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建立了模型思想, 在面对今后更复杂的图形学习时能够顺利的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
2.2 分类思想的渗透
分类思想的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对繁杂的数学知识, 利用其区别与联系, 将其系统的分类有利于学生对形成系统的数学学习习惯。例如在小学三年级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所有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教师在板书中列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数的应用、度量衡、几何图形等等, 学生按照教师的分类分别回忆每一类数学知识, 并将其填入相应的分类下面, 学生在分类过程中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对原本学过的数学知识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增强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有效的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3 归纳思想的渗透
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归纳总结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归纳思想, 以此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小学数学课结束后, 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使学生对数学归纳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数学知识归纳时要体现课堂中数学概念的归纳、数学公式及定理的归纳, 学生通过归纳加深了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待一周学习结束时教师再指导学生对一周内的学习进行归纳, 以此类推进行月归纳和学期归纳, 学生在归纳思想的指引下, 形成了良好的数学归纳习惯,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
3.结论
综上所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能够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从数学本身出发, 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有效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 还要通过使学生对数学思想的理解,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以此来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使学生掌握数学的灵魂——数学思想, 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参考文献
[1]杜晓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中华少年, 2016 (08)
[2]苑志远.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 2016 (19)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在新型的教学体系中,思想方法对教学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大。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内容的一次整合与提炼,学习数学不仅要学习知识,也要学习思想方法。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为解决数学教学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与具体方法,使学生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
一、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探讨数学思想方法
(一)理解教材知识构架
教材是教学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在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追求趣味教学而脱离了课本,对学生而言并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理清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选取课本中的重点,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有目的地进行课堂教学。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缺乏对数学思想的认知,教师要对教材做出全面的分析,参透课本要义,才能够更方便的开展教学活动。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拓展。结合生活实际,使课本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适合学龄儿童的学习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材内容能更好地得到利用。
(二)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使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指导。根据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分阶段的制定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小目标,再制订一个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达成目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在建立教学目标时,将教学内容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将需要重点掌握的数学知识确定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便于学生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
(三)让学生学会课前自主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同时要介入预习过程,使学生的数学思想也得到培养。在学习较难掌握或是可以利用到生活经验来学习的数学内容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需要在预习中掌握的问题,提供一个预习的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之前,可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找出日常生活中相应的几何体。预习可以帮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地跟紧教师的上课进度,对内容的理解也更加容易。
二、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提出问题,加强互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将结论与方法展示给学生,而要在“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使学生自己有所收获。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间进行交流互动,加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自主总结得出结论与方法的能力。
(二)开展数学活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抽象难懂的,与此同时学生对知识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比如学习“规律”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不同的小动物玩偶按照一定的规律摆放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摆放玩偶的规律,然后再回归到课本知识上,理解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三)梳理知识,巩固课本
数学的学习目标是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的。教师要提出各种问题,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数学中有诸多公式与固定的方法,在更好地掌握这些公式与方法的过程中,需要做大量相关的例题,由易到难,举一反三,通过对单一方法到复合方法的不断应用中熟练掌握各种公式。
三、课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知识更重要的是吸收与强化。尤其是数学这一科目,仅靠当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课下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对当堂知识进行巩固。布置作业的时候要涉及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有难有易,选题典型,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有所拔高,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将课本知识不断地巩固理解,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二)结合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是以日常生活为出发点的。强化对生活的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几何体的时候,要多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观察它们的形状,看看它们有几个面,几条棱,周长如何得出,面积又如何计算。使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方法与内容的提炼与总结,将科学合理的数学思想方法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理解能力得到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学科,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数形结合”可以借助简单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所作的示意图, 促进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 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从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凸显最本质的特征。它是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 也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 更是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二、集合的思想方法
把一组对象放在一起, 作为讨论的范围, 这是人类早期就有的思想方法, 继而把一定程度抽象了的思维对象, 如数学上的点、数、式放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 这种思想就是集合思想。集合思想作为一种思想, 在小学数学中就有所体现。在小学数学中, 集合概念是通过画集合图的办法来渗透的。
三、对应的思想方法
对应是人的思维对两个集合间问题联系的把握, 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利用虚线、实线、箭头等图形将元素与元素、实物与实物、数与算式、量与量联系起来, 渗透对应思想。
四、函数的思想方法
恩格斯说:“数学中的转折点是笛卡儿的变数。有了变数, 运动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辩证法进入了数学, 有了变数, 微分和积分也就立刻成为必要的了。”我们知道, 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函数思想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是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反映客观事物数量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规律的。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一些问题时就要做到心中有函数思想, 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五、极限的思想方法
极限的思想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 从近似中认识精确, 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它是事物转化的重要环节, 了解它有重要意义。现行小学教材中有许多处注意了极限思想的渗透。在“自然数”、“奇数”、“偶数”这些概念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体会自然数是数不完的, 奇数、偶数的个数有无限多个, 让学生初步体会“无限”思想;在循环小数这一部分内容中, 1÷3=0.333…是一循环小数, 它的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是写不完的, 是无限的;在直线、射线、平行线的教学时, 可让学生体会线的两端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六、化归的思想方法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想方法。化归, 是指将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 通过转化过程, 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 以求得解决。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是现实世界的普遍规律。数学中充满了矛盾, 如已知和未知、复杂和简单、熟悉和陌生、困难和容易等, 实现这些矛盾的转化, 化未知为已知, 化复杂为简单, 化陌生为熟悉, 化困难为容易, 都是化归的思想实质。任何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都是一个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 是一个等价转化的过程。化归是基本而典型的数学思想。我们实施教学时, 也是经常用到它, 如化生为熟、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
七、归纳的思想方法
在研究一般性问题之前, 先研究几个简单的、个别的、特殊的情况, 从而归纳出一般的规律和性质, 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称为归纳思想。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就是归纳思想的应用过程。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归纳思想, 既可由此发现给定问题的解题规律, 又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新的客观规律, 提出新的原理或命题。因此, 归纳是探索问题、发现数学定理或公式的重要思想方法, 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八、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数学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英国著名数学家罗素说过:“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离不开符号, 数学处处要用到符号。怀特海曾说:“只要细细分析, 即可发现符号化给数学理论的表述和论证带来的极大方便, 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数学符号除了用来表述外, 它也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那么, 数学符号的组合谱成了“体操进行曲”。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符号化思想的渗透。
小学数学除渗透运用了上述各数学思想方法外, 还渗透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方法、假设的思想方法、比较的思想方法、分类的思想方法、类比的思想方法等。从教学效果看, 在教学中渗透和运用这些教学思想方法, 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能启迪思维, 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有利于学生形成牢固、完善的认识结构。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要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 又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运用, 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摘要:数与形是数学教学研究对象的两个侧面, 把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结合起来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就是数形结合思想。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11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自主探究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学生掌握数学、学会学习数学的关键,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十个字所言,单纯地讲授数学知识不如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可以应用于后继学习阶段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此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向小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一、课前准备,寻求渗透途径
1.深入理解教材,实现教材重组
教材永远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不能颠倒教学与教材的位置,而要将教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在深入理解教材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个人认知,对教材进行重组。教师需要知道,教材是可以超越、变更,甚至改进的。处理教材时,教师不妨先整体了解教材,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每一课时做全面分析,将可以辅助学生理解的部分重组,给学生一个更顺畅的学习思路。
2.合理制订课堂教学目标
制订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明确了目标,教师才能更有方向地进行备课。制定目标时,教师需要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中对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情感与态度的渗透,使之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如在植树问题上,侧重思考如何渗透化归思想。
3.有效进行教学预设,以学定教
在备课时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这样不仅能帮助老师梳理教学进程,还能在细节化的预设中思考出学生可能的应对心理和应对表现,教师结合预设再进行教学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从学生角度思考如何选择教学方法,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吸收。
4.灵活教学,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将教学内容更好地进行呈现的手段和途径,也是课堂上连接起师生的纽带。在教学准备中,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后,就需要着重思考教学方法了。小学数学中涉及许多知识,相对应地,教师也可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应对,如讲授法、自主探究法、活动体验法、直观演示法、引领反思法等等,借助内容和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落实,渗透思想方法
1.充分交流,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在实际课堂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组织学生对课堂内容充分地交流,并在其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学习“简单组合”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有四支球队参加比赛,每两个队都要打一场球,所以请问共有多少场球赛。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述方法,而应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想一想怎么标记可以不重复也不遗漏呢?”然后组织学生充分交流,在学生交流中老师继续提醒:“想一想怎么记录你们搭配组合的结果呢?”这样,学生能循序渐进地、全面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跟随老师的指导,感悟了有序思考、符号代替等数学思想方法,实现了初步渗透。
2.亲身经历,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妙处,教师需要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数学问题中来。比如,在学习“重叠”这一部分知识时,只有让学生身在问题中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从而在自主探究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课堂上,设计探究活动,首先请学生自主报名选择参加“诗朗诵”和“演讲大赛”活动,然后大家一起统计、整理数据,数据整理中学生思考如何让数据更清晰、明了地反映情况,从而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参加了一个活动的学生为两个组以及参加了两个活动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整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数形结合、符号化、化归思想在解决问题时化繁为简的妙用,从而把问题简单化。
3.梳理提升,在巩固运用中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通过课中的交流和自主探究,对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也逐渐有了了解,这时我们还需带领学生梳理提升,帮助他们在巩固应用中更好地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将自己内在的思考过程通过语言提炼出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比如,在植树问题上,老师请学生总结一下植树常见的类型,对道路边植树和在封闭图形上植树分别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老师经常带领学生梳理数学思想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应用能力。
总之,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带领学生发掘、认知和提升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形成中的应用,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学习的灵魂与实践终身教育的理念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丽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J].赤峰学院学报,2014(30).
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篇12
一、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通常隐藏在数学的学习活动中,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应当改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相关的数学思想, 充分地发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有计划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函数思想, 在刚接触函数时, 教师可通过填数图等形式, 将函数思想渗透到例题与练习题中, 经过一定时期的练习后, 在小学中高阶段教材中出现的几何面积与体积公式等, 一般就是运用解析法来体现变量间的函数关系, 此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认识函数思想,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 在小学教材中, 最大公约数以及最小公倍数等都蕴含了集合的思想, 而在平行四边形以及圆形等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中, 也隐含了转化的思想, 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就隐含了极限思想, 而三角形内角和的内容隐含了归纳的思想等。由此可见,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非常多,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善于发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心理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 由此提升教学的活力。
二、在课前预习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课前预习是学生自由学习的过程, 想要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就应当充分地运用课前预习阶段, 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 提高学习效率。对于一些数学思想内容较为突出的数学知识来说, 教师应当注意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 如在教学中设定目标, 让学生从教师设定的预习要求入手, 自己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 在讲解三角形以及圆形等图形内容时, 教师就可先引导学生探究分类归纳思想, 按照教材给学生提供的图形特征来举例说明, 使学生能够对图形特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随后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掘一些例子并分类, 如哪些是圆形与三角形等, 分类思想虽然在这个阶段上的表现还较为浅薄, 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通过这些分类过程, 学生就能够将不同的图形按照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与归纳, 这也是分类归纳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三、加强训练, 深化数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