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篇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减法,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以及角和直角。
1、万以内的减法是在百以内减法和万以内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数混合运算、乘加(减)或除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要求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要求学生用递等式计算。
3、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乘法口诀,学会乘法竖式的写法以及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进一步学习一个数乘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
4、除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除法,学会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5、时、分、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会看整时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6、角和直角,教材通过实物图象,抽象出角,使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
比较熟练的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的习惯。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
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
会用乘法演算出发(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
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四、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饿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讲清算理,揭示规律。(2)加强基本训练,大好计算基础。(3)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2、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饿能力。(1)加强基础训练(2)教给学生解题思路(3)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3、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
略。。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篇2
一、计算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指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逻辑题目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形变成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是不同的, 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课程中, “有余数除法”教学片段:
课始创设情境:9根小棒, 能搭出几个正方形? 要求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搭正方形的过程。
生:9÷4。
师:结合图我们能说出这题除法算式的商吗?
生:2, 可是两个搭完以后还有1根小棒多出来。
师反馈板书:9÷4=2……1, 讲解算理。
师:看着这个算式, 教师指一个数, 你能否在小棒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小棒?
……
通过搭建正方形, 学生在头脑中基本上形成了图像, 这时教师及时作引导, 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竖式, 沟通了图、横式和竖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这样, 学生有了表象能力的支撑, 有了真正的体验, 直观、明了地理解了原本抽象的算理, 初步建立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模型。学生学得很轻松, 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再如六年级下册的:1/2+1/4+1/8+1/16。
学生在没有图的情况下都是通过通分计算的。通过画图, 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 可以根据原式画出左图。求和其实可以倒过来推想求绿色小正方形的大小, 可把原式转化成1-1/16=15/16。
把要有关数运算的性质问题借助图像特征表现出来, 通过对图像的解读、分析, 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相关性质。
二、数形结合在线段图里是必不可少的应用方法
线段画起来很简单, 可就是这简单的线段却在小学应用题中起了奇妙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直观形象的线段图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产生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而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在二年级的小练习中, 有一道思维拓展题:甲乙丙三根绳子一共长5米, 其中甲绳比乙绳长50厘米, 丙绳比乙绳短150厘米, 甲绳比丙绳长多少厘米? 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 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掌握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二年级的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为了便于学生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数量关系, 我指导学生开始画简单的线段图。在有关画线段图的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具体的画图方法的指导, 而且要重视为什么要这么画图的分析。如在此题中画完线段甲, 再画乙, “是画得比甲长还是短, 你是怎么知道的? 短一些, 短的这里是多长你知道吗? 根据题目的意思, 把有用的数据立即标在图上”。然后再根据“丙绳比乙绳短150厘米”这个有用条件画线段丙, 这里要告知学生由于不是作图题, 因此画的长度没必要是题上的真实长度, 只是为了帮助我们清楚地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有效理解题意。
三、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小学生解决应用题的必备武器
小学生在面对条件错综复杂的应用题时, 往往容易掉入陷阱之中, 或者就是因为理不清条件关系, 没有答题思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快速理清应用题中各个条件的复杂关系, 从而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教师应该敢于创新, 教师只有拥有创新意识才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教师应该找寻到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解决题目的技巧和方法。如果只是死板地讲课本上的例题方法, 则大部分学生领略不到其他方法的精髓, 只能是死记硬背。如:五 (1) 班有25人, 许多同学参加了课外小组。参加音乐小组的有15人, 参加美术小组的有18人, 既参加音乐小组又参加美术小组的有多少人? 根据题意作示意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知道:两组人之和为15+18=33 (人) , 可是全班人数是25人, 相差33-25=8 (人) , 说明8人报了2次, 就是这两组都参加的有8人。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借助“形”的直观表达数量关系, 运用“数”的深刻刻画图形、研究图形, 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和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考虑, 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教师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注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 结合数形结合的方法, 不但减少答题时间, 还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分析 篇3
一、讲清应用题中的名词、术语,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
掌握名词术语,是弄清概念和理解题意的前提。只有把名词术语理解了,才能弄清数量间的关系,例如:在“求总数”和“求剩余”这两类型题中,经常出现“一共”、“增加”、“增加到”、“用去”、“运走”、“送给”、“里面有”、“剩下”等关键的词语。教学时,如果教师能仔细清楚地讲解,学生就可以区别题中哪个是总数,哪些是部分数,题中要求的是总数带是部分数。
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开始学习数学应用题,他们理解问题的能力较低,他们的数学语言也比较贫乏,对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包含、少、倍、平均、同样多、增加了等等都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直观演示,并结合应用题的实际情况画出图形,向学生讲解清楚。许多名词术语不是一两次就能使学生完全理解的,要结合实际,经常运用,多进行对比,使学生逐步掌握。
二、帮助学生明确应用题的结构
要使学生正确地分析应用题,必须对应用题的结构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在一开始教应用题时就应采取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分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在学生明白应用题所叙述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把应用题的三要素,即条件、已知数和问题板书出来,以便学生辨认。例如:“某个农场养了62匹白马,35匹黑马,一共养了多少匹马?”“一共养了多少匹马”是问题,这道题是求总数,必须具备各部分数目,这是解题条件。题目中已具备了这两个已知条件“62匹”和“35匹”。通过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明确计算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必须具备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要求的问题,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在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概念形成之后,采用如下方法训练学生思维:①只提出问题,让学生补充条件。这种练习可为将来用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解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②只说出应用题条件,让学生补充问题。这种练习可以为将来用综合法解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③提出应用题的一个已知数和问题,让学生补充应用题条件中缺少的已知数,或者只给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补充已知数。这种练习,可为将来用分析法解复合应用题打下基础,使他们懂得一道完整的应用题,必须具有两个已知数。这样,学生就不但能从已知条件出发解应用题,而且能从问题出发找已知条件和确定算法了。
三、教会学生寻找解答问题所需要的条件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对题中所问的是什么,往往是知道的,困难的是不知道怎样寻找相应的条件进行解答。因此,在教过一种类型题后,可帮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概括。例如,当学生计算过许多求总数的应用题以后,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概括:①已经知道各部分的数目。就能求出总数;②要想求出总数,必须先知道各部分的数目。又如,当学生计算过许多求剩余的应用题后,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概括:①知道总数和用去的数目,就能求出剩余的数目;②要想求剩余的数目,必须先知道总数和用去的数目。如果我们每讲一个类型题后,都能这样帮助学生概括,学生就能根据问题寻找解答条件了,经常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规律。
四、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同一问题,但条件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例:A、果园里有李树12棵,桃树比李树多了4棵,桃树有多少棵?B、果园里有李树12棵,桃树比李树少了4棵,桃树有多少棵?C、果园里有李树12棵,桃树是李树的2倍,桃树有多少棵?上面三题都是求“桃树有多少棵?”,但题中所给的条件各不同。A题是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故用加法计算。B题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故用减法计算。C题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故用乘法计算。
2、同一条件,但问题不同,计算方法也不一样。例:A、木工组第一天做了80张课桌,第二天做了40张课桌,两天共做多少张?B、木工组第一天做了80张课桌,第二天做了40张课桌,第一天比第二多做几张?C、木工组第一天做了80张课桌,第二天做了40张课桌,第一天做的是第二天的几倍?
上面三题所给的条件相同,但所问的问题不同。A题是求两个同类量的和,故用加法计算。B题是求两个同类量相差多少,故用减法计算。C题是求两个同类量中,一个量包含几个另一个量,故用除法计算。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篇4
一连块有1种,二连块有1种,三连块有2种,四连块有5种,五连块有12种。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连加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和不变。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在连乘运算中,后面两个数先算,积不变。在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减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连除、乘除混合运算中,括号前面是除号,添上括号里面要变号。在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中,带着符号一起交换,得到的结果不变。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先乘除后加减。
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乘起,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末尾有零的乘法①一位因数的书写位置与多位因数末尾的0前面的数字对齐;②多位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上添几个0。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判断平闰年的方法:不是整百年的,看后两位,后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是整百年的,看前两位,前两位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有余数的是平年。
5、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月。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一年分四个季度,每3个月一个季度。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91天;第三季度92天,第四季度92天。
6、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哪位,哪位不够用0来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
7、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先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答案错,如果余数小于除数,再看商×除数+余数是否=被除数。
8、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9、1 km = 1000 m 1 m = 10 dm = 100 cm 1 dm = 10 cm 1 cm = 10 mm
10、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以对称轴为折线两边能完全叠合在一起。
1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腰,不相等的边叫底边。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底角。腰与腰的夹角叫顶角。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有1条对称轴。
1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是锐角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13、在平面上,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的大小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面积。
14、边长是25px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厘米,写作1c㎡。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分米,写作1d㎡。边长是1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米,写作1㎡。
15、长方形面积=长×宽(或宽×长)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16、求多倍数用乘法,求一倍数用除法。
17、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的一些特征:①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②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叫正多边形。
18、植树问题。两端都不种,棵树=段数-1。一端种一端不种,棵树=段数。两端都种,棵树=段数+1。每段的长度×段数=总长总长÷段数=每段的长度总长÷每段的长度=段数
19、减法塔:用三个数造最大数和最小数,求他们的差,差的三个数字和算式中的三个数字不相同,再用差的三个数字造最大数和最小数,求差。如果差和算式中的三个数字相同,就完成。规律:最后的算式都是954-459=495.最多造6层。
20、补充二年级的几何概念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
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七单元试卷分析 篇5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分数学习的起始单元,孩子们都学得挺不错的,所以这一单元考试成绩都比教好。掌握好的部分:
1、看图形能准确地写出相应的分数,也可以根据分数在图形中找出相应的部分。如第一、二题。
2、能正确地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如第四题第3小题、第六题。
3、能准确地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如第五题。
存在的问题:
1、思维定势如第二题的第4个图形——看分数涂颜色此题做错的孩子都是涂成1/4,把他们叫过来订正的时候他们都能看出自己涂的是1/4,并且都能准确地改涂成1/2。这样的错误,不能单以粗心来分析,而是孩子考虑问题思维定势,不会灵活分析。因为一般按分数涂出阴影部分都是分母是几图形就平均分几份,然后看分子是几就涂上几份。而今天这题,分母是2,而图形却被平均分成了4份,分子虽然是1,但按照题意却要涂上2份。这题打破了以往的固有模式,需要孩子学会灵活分析。
2、不理解分母、分子的意义,如第四题的第1题——一根绳子剪掉了它的3/12,表示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份,剪掉了其中的()份,还剩()份。在分数中分数线、分母、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分别是:所以这题的正确答案是:一根绳子剪掉了它的3/12,表示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12)份,剪掉了其中的(3)份,还剩(9)份。一些孩子错填为“平均分成4份(或3份、2份)”的,都是没能掌握分母、分子的意义。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篇6
大张庄中心小学
贾改敏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习,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习内容,特制定本复习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1)班学生的整体情况还比较好,但是拔尖的学生不多,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习,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平,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习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习主要内容
复习共分为九部分:对称、加减法、可能性、乘除法、混合运算、周长、生活中的大数、吨的认识、乘法。
三、各单元复习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通过推想和对熟悉事物的讨论,初步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5.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6.指出并能测量图形的周长,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7.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能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
8.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一些有关质量的简单计算。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1.计算的速度与准确性的提高。2.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习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化,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对算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小奖励。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习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自习课上多多练习,重点提问中下等学生(如:孙彤、成衣潼、张佳豪、李雪婷、王立峰、贾瑞雪、殷晓晴、张清博、白宇航、张文文、焦浩然)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学生主动学习
1.严谨科学地活动
数学的教学要充分体现数学抽象的一面,让学生感到惊奇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比如在教学量角器的使用时,在“练一练”中有一题是让学生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准确。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课前我把这两个相等的角画在两张同样大的纸上。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这两个角中,两条边比较长的那个角较大,而两条边比较短的那个角显得比较小。然后找三个同学来用量角器去测量角的大小,通过测量发现三个角一样大,接着让学生再用量角器去测量各自书上的两个角,同样可以知道一样大。由此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准确,“眼见不一定为实”。从而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习过的知识去解决,学生由此感到惊奇,从而牢牢的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率肯定也会大大提高。
2. 欢喜地去游戏
游戏不仅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有助于学生高效学习。例如,在学习“升和毫升”时,有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制作一个标有1 /4 升,2 /4 升,3 /4 升,1 升的容器。在课堂上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原材料,通过动手制作,同桌合作,有的在画线,有的在测量,有的在倒水试验,所有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很快就制作成功了。制作好以后,学生再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又获得了提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去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成功,收获了成就感,同时增强了自信心。营造这样的氛围很容易就能达到目标,学生的学习也很主动。
再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在方格图中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把它剪下来。课堂上,学生拿出自己的图形,通过“剪一剪、移一移、拼一拼”等活动,在活动中去寻找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联系,学生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大小不一,通过各自去总结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再全班交流,学生很容易就会感触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紧密联系,不会因为图形的大小而发生改变,这个关系是固定存在的,很自觉地就会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习的最大好处就是会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即便是以后忘记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只要一想到这节课的剪拼活动,会很快想出公式的,而且绝对准确,并且在应用公式计算时能够准确地去应用条件,求出正确的结果。
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兴趣高涨,就会很容易掌握了新知识。同时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还会萌发出一些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又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兴趣,接下来又再次促进学生创新。学生的学习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会越高。
二、学生的合作探究,与其他同学分享,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这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好办法
1. 合理分组
实施“学讲计划”首先就要为学生分组,这一点我们数学老师一定要慎重,考虑要周全。如果按照成绩来分,将会给以后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会给以后小组间的比赛带来不公平,会使学习好的小组成绩越来越好,而成绩不好的小组会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成绩会越来越差。我个人的观点,最好的分组应该按数学成绩搭配分组。比如我班有45 人,5 个人一组,分为9 个小组。根据平时数学考试的成绩,1 ~ 9 名各分到一个组即1 ~ 9 组,然后10 ~ 18 名再分到9 ~ 1 组,按此法去分组。这样每组的学生学习水平尽可能做到差不多,而且能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有利于实施学讲计划,同时也为后续的小组内学习和小组间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各个小组尽可能的男女搭配,这俗话说的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女生更细心一些,总结的时候描述、表达的更全面一些,男生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一些,这样做可以很好地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小组活动时能更容易一些,学生也会更主动一些。
2. 培养探究能力
培养探究能力是数学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培养,对于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帮助巨大。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地去创造各种机会,有意的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准备了多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在教学时,让学生去摆放,然后分组去观察摆放的实物,总结它们的特点,最后在全班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实物有很深的了解,而且在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学习,以后他们就会看图去想象。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总结,对本课的知识点把握的很牢固。这部分内容在以后的练习和考试中可以说全班同学都能正确完成,极少有人会在这方面失分。
再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课前我让学生准备好长度是2cm、3cm、4cm、8cm得到小棒各一根。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用这4 根小棒中的任意3 根去操作,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并把每一种围法记录下来。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长度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操作,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三边长度关系的认识,在讨论的时候都有话说,会把自己的认识说出来,畅所欲言嘛。最后再总结,三角形中的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接下来再让学生判断3cm、5cm、8cm这三根小棒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先思考,再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最后再用小棒去验证。这样做,不仅使学生主动去探究,而且会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是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必须大于。有了这个探究过程,学生把握知识点很牢固,在以后的使用时很少有犯错的。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效果明显就是可取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指导学生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真正地学进去,大胆地、准确地讲出来,合作共进,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我非常信任这种学讲模式,相信学讲方式一定会更好地为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服务,在数学教学中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
摘要:实施了三个多月的“学讲计划”,使学生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活泼,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体做法是严谨科学地活动、欢喜地去游戏、学生的合理分组、学生的合作探究。这些方法都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打造出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简单应用题教学策略探讨 篇8
关键词:概念;审题;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更应该如此,应用题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于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是应用题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做好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工作,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之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从概念出发,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认知度
概念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简单应用题教学中更是如此,从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程度入手,提高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是我们开展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为了有效地钻研应用题的文字,学生必须对应用题有明确的概念”,这句话点明了简单应用题教学工作的重点,让学生站在扎实的概念理解基础之上进行应用题的学习。
二、学会审题,剖析应用题
在解答应用题之前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审题,很多学生都是在审题的环节过于大意而最终导致整道习题的失败。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审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要教会学生审题的技巧,让学生学会剖析题干内容,提取解题思路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已知条件与未知答案之间的关系。
在审题技巧的训练上首先要让学生初步掌握题目所描述的内容,分析其中的词句,找出可以利用的条件,然后再从问题入手逆向推导至已知条件,看是否有需要借助的未知条件,然后找出未知条件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另外也要让学生注意题目的干扰作用,将干扰项与已知项清楚地辨识出来,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弯路。
三、教授学生基本解题方法
应用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这些共同作用在一起就会形成解题方法,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效率和正确率。而在教授基本解题方法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一定的培养,例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以及逆向思维的习惯,另外也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化解题方法的形成打下基础。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授学生基本的解题方法,如看图列式法、图文应用法以及表格应用法等等,看图列式法适用于年级比较低的应用题教学,学生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将模糊的文字描述用形象的图示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各个已知条件之间的数量关系;图文应用法适用的年级相对看图列式法要高一些,学生利用图示加文字的方式能形象地展示更多的已知和未知条件,也能将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展示出来;而表格法的应用同样如此,适用的范围更加宽泛。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从简单应用题教学入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而在简单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也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首先扎实学生的概念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并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审题技巧和分析技巧,另外也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让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够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吴风清.小学数学应用题启蒙教学之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3(28).
【简单的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小学数学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07-18
2011-2012小学数学第五册教学计划10-18
小学四年级简单数学练习题07-21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05-28
小学语文第五册册教材的教学要求06-18
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三课《灰雀》教学设计08-25
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总复习教案09-28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上下》的教案08-31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的计划06-30
小学数学科的工作计划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