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跛脚人生

2024-06-27

完美的跛脚人生(共8篇)

完美的跛脚人生 篇1

人生没有360度的完美, 正如“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所谓的十全十美只是人们的一种追求。

月都有阴晴圆缺, 纵使宇宙都无法达到夜夜圆月的完美。生活中, 即使公认的美人, 从不同角度看也不尽相同, 从正面看漂亮, 可侧面未必迷人, 甚至有人左边看上去唯美, 右半面看上去却很普通。即使拥有一张天使般的面庞, 也难达到360度无死角的美丽。

为人八面玲珑也未必获得圆满人生, 红楼梦里的宝钗八面玲珑, 周旋得贾府上下没有一个人不说宝姑娘好, 荣登宝二奶的地位, 却失去了宝二爷。工于心计不如巧若天成, 刻意追求不如顺其自然。

张爱玲, 名门之后, 才情无人可敌, 妙笔生花, 留下美文让人缅怀, 曾经大红大紫, 一时无两。她曾经拥有恋人给予的“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的美好时光, 然而恰恰是这段婚姻使她难逃远走他乡, 最终客死异国的命运。

看过一篇文章, 单位进行各种表奖, 作者一个奖项也没有拿到而倍感失落。回家后, 老公开导她, 相夫教子应得“最美妻子和母亲奖”, 孝顺公婆应得“最孝心奖”, 邻里和睦相处应得“最好邻居奖”, 丈夫的一席话使她破涕为笑, 原来自己的人生也很圆满。

是的, 我们无法面面俱到, 样样精通。我们不过是凡人, 追求完美没有错, 但是人生就是无法圆满。天底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再圆满的结局也会落下帷幕, 再痛苦的开端也会走在春光里。“失之桑榆, 收之东隅”是意外收获的欣喜;“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是恰到好处的安慰。

维纳斯被人追崇, 正是断臂的缺憾倍增了她的魅力。蒙娜丽莎的微笑迷倒无数人, 正是因为至今人们无法破译她背后的秘密。缺憾激起无限的遐思, 而最美好的东西在心底而不是眼里。拥有缺憾是诠释完美的好机会。

完美的人生不是坐拥豪宅香车, 不是坐享高官厚禄, 不是坐收名利双收。“闲看花开花落, 静观云卷云舒”, 是淡泊的完美;“安得广厦, 大庇天下寒士”, 是豪迈的完美;“一身报国有万死, 位卑未敢忘忧国”, 是忠诚的完美;“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是自信的完美。

人生, 未必以甜蜜开始, 就一定有硕果累累的结局。人生的某处留白, 是等待我们握住手中画笔, 有朝一日涂上浓浓的色彩;人生的某处缺憾, 是等待我们把握命运的机会, 东山再起创造绚丽的辉煌。人生遭遇坎坷磨难, 生命才会迸发缤纷的激情, 完美的境界就是经历风雨后的彩虹。

完美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不是我们必达的目标。它是永恒无悔的追求, 然而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一种成长, 追求完美的历练就是不断完善。尽善尽美是一种心愿, 是因为只用拥有这样的心境, 才有奋斗激情, 只有怀揣这样的目标, 才对未来寄予憧憬。

怀着感恩的心珍惜当下, 怀着宽容的心包容一切, 怀着仁慈的心悲悯天下, 怀着的快乐心希冀未来, 如果做到了, 其实人生已经抵达完美。

完美的跛脚人生 篇2

传统是一个向导,而不是一个狱卒。

每日自励

我珍惜、善用自己的自由。

每日短文:追求完美的人生

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

亨利·谢拉德在底特律中学教希腊语。他有财产,本来不必教书,只因为喜欢这一行,才坚持要教书的。从里到外,他都是一个古怪的人。他身高六6.4英尺,不修边幅,红褐色的头发粗密、蓬乱,脸骨和牙齿的不协调的布局构成了他的面容,上面闪着一对目光锐利的眼睛。皱乱的衣服上沾满了薄薄一层粉笔末。他骨瘦如柴,像一个会走路的稻草人,一个穿着宽松裤子的神话似的人物。

我投到他门下学习时,刚十六岁,易受影响,渴望知道更多的东西。像一个铁匠锤打铁砧一样,他严格教育了我整整两年。谢拉德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他总是跟教育部门和其他教师过不去,因为他不肯妥协。在教育上,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些理想的方式。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也想走自己的路。

他最喜欢用的教学方式是使人丢脸,威吓,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难堪。然而,他先给受罚的学生充分的机会,去达到谢拉德的要求——百分之百的正确。倘若再犯错误,他就不客气了。

开讲的第一天,谢拉德严肃地注视了我们很长时间。然后,他用极温和的语调说:“这么说,你们想学希腊语了?当然,这是一个值得赞赏的愿望。但是我希望你们知道你们面临的是什么。我有言在先:我可是一个不满足于一般好的人。”“我不是在开玩笑。我不喜欢好的学生,只喜欢最优秀的学生;我不喜欢较好的译文,只喜欢最正确的译文。“你或是知道某事,或是不知道;或是能做一件事,或是不能做。我将尽心尽力教你们希腊语。我也要求你们尽心尽力来学它。“现在说说学习步骤。你们每天的学习成绩必须达到最优的,发音必须达到最准确的,翻译必须达到最佳的。“为了使你们在学习上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我要求你们把每一个纠正过来的词在黑板上写十遍。如果作了如此纠正后,你们又犯这个错误,就必须把纠正过的词写上一百遍。现在我们开始学。”

就这样,我开始了一生中有决定意义的两年学习生活。谢拉德的那一套办法激起了我的兴趣。倘若一个人能达到完美的程度,甚至在一件小事上;他难道不可能在另一件事上,然后又在其他事上达到尽善尽美吗?待到他在许多事上都做到了尽善尽美,那将是十分了不起的。

其他学生战战兢兢地去上课,而我就像去看角斗士搏斗,去看基督教徒被扔向狮子那样去上课。当狮子吼叫着冲向我时,我咧嘴笑笑。然后狮子眨眨眼走了。我知道我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

有时,为了纠正一个重音上的错误,我写满一黑板句子后,自己全部擦掉,再重写一遍,这使得狮子目瞪口呆。想想吧,别人被迫写十遍的东西,我却要写二十遍;在回家路上,我常常在许多包装纸上抄满希腊语句子,就是为了斗垮他的把戏,但愿他知道这些!

他用蓝铅笔改正我们每天交上去的卷子,在严重错误地方写上十分不客气的评语。他从不忽略一行。我想象不出他是怎样做到这些的。然而,年复一年,他毫不犹豫地一直这样做。

第二年,我们开始攻读荷马史诗,每天要准确无误地背下五行。每天起床后,从第一本书的第一行背到这一天的定额。若发音上稍有错误,我们就得全部从头开始。当必须重读二百行时,你会变得很厌烦。

我学习散文或诗歌很吃力,尤其厌烦背整部作品,心里有某种抵触情绪。但是,亨利·谢拉德逼着我一行一行地读完《伊利亚特》的头两卷,使我在那年年底,从头到尾吟诵出来,并像对英语那样,完全掌握了它。

我对付并且打赢了这场追求完美的游戏。但是谢拉德拍我肩膀了吗?他说过“干的好,小伙子”了吗?没有。他要你继续追求。

但是现在,半个世纪以后,我还是根据他的标准来衡量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是其他什么人,“任何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做好:任何值得做好的事,都值得做得尽善尽美。”

学了希腊语后,我决定学写作。在学希伯来语、阿拉拍语和社会学时,我都努力用这种方法学,按谢拉德的要求。

每一个人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次受到一个疯狂追求完美的人的影响。只有这样,普通人才能认识到自己惊人的潜力。观察一个完全献身给一个最崇高理想的人,胜过受一番教育。一个人因为只热爱最完美的东西,所以才是“一般好”的仇敌。懂得这一点,你就可能憎恨一知半解、一技半能、三心二意,就可能在你心中点燃起追求完美的热情火焰。

谢拉德教的大部分希腊语,我已忘掉了,然而令我终生难忘的是那种追求完美的热情。

寻找医治“跛脚”学生的良方 篇3

一、望闻问切找病因

高考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检验, 哪怕一科拉后腿, 都会影响总分。我们常与学生坐在一起, 研究分析学生“跛脚”原因并商讨对策。

(一) 望:

看社会背景。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 直接导致了学生及家长对理科的重视以及对文科的淡漠, 出现了数理化成绩出色而文科“跛脚“的学生。而在农村中学, 由于教学设施较差, 导致英语听力和理化生实验往往比城镇学校滞后。

(二) 闻:

听学生对学校及教师的反映。因师资问题, 老师经常像走马灯似的轮换, 很容易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或需要一段适应的时间。学生往往会较重视班主任所教的科目, 班主任讲解自己科目的时间会稍多点, 造成班主任的课学生成绩相对较好。此外, 好的教师, 学生容易感兴趣, 往往这位教师这门课就成为学生的强项。有的教师上课提问时, 常点自己喜欢的几个学生, 对一些成绩不太好、上课又不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往往比较忽视, 久而久之, 学生就对这门科目偏见有导致“跛脚”。

(三) 问:

问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家长比较擅长的科目, 大多会经常谈起, 甚至对孩子能进行相应的辅导, 这样, 容易使得孩子也产生和家长一样的爱好。而家长不擅长的科目, 谈论、鼓励就少些, 这也会造成学生严重“跛脚”。再者, 有些家长常以个人好恶或社会认同来强行干预, 如我校有一个女生, 文科成绩明显比理科成绩强, 在文理分科时填报了文科班。然而, 她父母却强行将其志愿改成了理科。两年后, 这个女生只考了个“三本”。

(四) 切:

摸学生自身的原因。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有的喜欢理科, 有的喜欢文科;有的喜欢动手实践的科目, 有的则不喜欢这样的科目。对不喜欢、不擅长的科目, 本来应加强预习与复习, 多花时间与精力去进行预习与巩固, 但他们却刚好相反, 凭自己喜好进行安排, 于是, 导致了严重的“跛脚象”。

二、正面引导树信心

正如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样, 能否医治好跛脚, 关键是要学生自我诊断, 自我救治。因此, 有必要利用一切场合, 引导学生树立信心。要让学生知道, “跛脚”只是暂时的, 只要不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经过努力, 完全可以补上。为此, 我们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增强学习信心。

学生常认为自己“缺乏学好的能力”。实际并非如此, 只要肯下工夫, 掌握这门功课的基础知识, 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的。教师可举身边或自身的例子, 让学生觉得这件事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方法对头, 时间保证, 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二) 克服厌恶和惧怕心理。

学习上应遵循一条原则:首先攻克不擅长的学科, 越是自己不愿意学习的学科, 越是要放在首要的位置。经常去接触、学习“跛脚”科目, 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终有赶上的时候。

(三) 从打好基础入手。

可以制订一个医治“跛脚”的计划, 当然, 要量力而行, 循序渐进。如果“跛脚”的是英语, 那么在定计划时, 开始可以只要求自己一天记两个句子, 然后再慢慢地增加, 切忌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否则, 你会对这门学科完全绝望的。

(四) 采取边预习边复习的方法。

要把重点放在预习上, 使这门功课的学习先行一步。在预习的过程中, 发现过去学的某些知识不牢固时, 可重新复习一下。把时间花在平时不怎么花时间的较差的学科上来, 要比花在较好的学科上有更大的收获。

(五) 激发学习兴趣。

如学外语, 只有意识到今后若不懂外语将难以生存这一点, 就会自觉地把它学好;像建立根据地一样, 尽量去发现“跛脚”科目中某方面的优势, 并以此为“兴奋点”培养兴趣, 扩大根据地, 从而占领整个战场;还可以把学习目标分解, 定下阶段性的小目标, 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 这样一实现便能激励再接再厉的勇气, 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六) 及时梳理知识。

通过自己的笔记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地整理, 弄清自己应该掌握的、已经掌握的和尚未掌握的部分, 对薄弱点进行及时的补救。

此外, 勤学好问、设错题集等, 也能有效解决“跛脚”问题。

三、教师学校齐努力

(一) 力争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1. 在课堂上应该寓教于乐。

多注意引导, 适当增添几分幽默感和趣味性, 让学生觉得上课是快乐的事而不是一味地听讲、记笔记。如果能上好每一节课, 那么医治“跛脚”也就容易多了。

2. 要做好学生的课后辅导工作。

在弄清哪些学生是这门课的“跛脚”学生后, 教师要经常利用辅导时间多关心他, 对他的试卷要面批面改, 当面指出存在的问题。此外, 还可进行学法上的指导, 借些参考书给他们看。还可以把“跛脚”学生分配给相关科任教师, 让他们多加关心指导。

3. 对“跛脚”学生的练习安排要合理。

对“跛脚”科目, 不要选择难度过大的题目, 应该选择基础性题目,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注重基本要领的掌握, 在此基础上逐渐加深难度、广度。

(二) 尽已所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1. 要选拔、培养那些教学能力强, 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进入高三教师团队。

他们往往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常能博得学生们的喜爱。

2. 督促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时, 有意将不同“跛脚”科目的学生坐在一起, 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互相切磋, 共同提高。

如有二位学生, 一位英语不好, 但数学、文史课好, 而另一位英语相当不错, 可惜是数学不行, 我们让他们结成对子, 互相帮助, 结果两人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3. 利用学校的黑板报、墙报等媒体, 介绍相关知识。

感悟人生的完美句子 篇4

2、人生总有太多交集,有时候茫然到自己与最好相遇是在何时?

3、恋你,在樱花盛开的时候; 想你,在抬头看天的时候;等你,在牵起我手的时候; 亲爱的,我依然站在我们的起点,在我们的开始,在你看得见的地方; 但愿你能发现,但愿为时还不晚。

4、一个人的烦闷,一个人品味;一个人的忧伤,一个人沉沦。一个人久了,久得连自己都记不清了,自然不会习惯身边多了一个人。

5、我们的青春也许有人浅薄,也许有人冷嘲热讽,也许有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可是都是有着纯真的美好的恋情。

6、这个世界,人太多了,太乱了,已经很拥挤了,又何必再去添堵呢。

7、在这离别之际,我们别情依依,走一回校园的小路,踏一回教室的楼梯,心中荡起甜蜜的回忆。

8、在这离别之际我们有千言万语,看一眼先生的白发,摸一把老师的座椅,腮边挂满滚烫的泪滴.....

9、不是一切的一切都会忘记,但是一切的一切都会过去……

10、从前的我们 哭着 笑着 都相信永恒 后来的我们 连打个招呼都都觉得陌生

11、生命是一种既定的轮回,而你是我轮回中一叶扁舟的守候

诵中华经典塑完美人生 篇5

孩子们每天早晨诵读同一首诗歌, 直到这首诗歌和他们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我决心让我的学生也能拥有这种幸福。于是我努力的让经典诵读成为我们师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具体做法是:

1. 营造浓郁的诗意教室

在教室的一侧开辟了“采诗园”, “采诗园”中有时是与植物相符的古诗, 有时是与大自然相符的古诗词, 有时是与哪位名人相关的古诗词……“采诗园”中的内容由学生同我一起收集, 整理, 再由选派出来的诗园组来排版粘贴。在教室的另一侧布置了“经典诵读”展示栏。在黑板的一角开辟了一块诵读园地, 称为“每日一诵”, 使每个孩子都栖息于诗的海洋。每天利用晨读二十分钟坚持诵读。他们每天把经典诵读篇目看在眼里, 诵在口中, 记在心间, 再加上领诵人的督促, 他们诵读经典已由被动变主动, 把学经典诗篇由负担转变为兴趣。并且, 一提起背诗, 他们总有一种自豪感, 比起同年级其他班学生, 甚至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毫不示弱。

2. 开展小型多样活动, 开发诵读微课程

我把每周四的阳光阅读课的时间分一半出来,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 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诵读交流, 取长补短, 加强对经典多方位的感悟, 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在每天的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中增设“露一手”栏目, 由每天的小主持人每次安排两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诵读情况。在班上我还不定期的开展“诵读小小擂台赛”、“诵读大考场”、“古诗配画”等活动, 有时还邀请家长参加班级“中华经典诵读会”, 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班上掀起了诵读热潮。同时, 在我区诵读发起人杜彩云老师的带领下, 开始创设古诗词微课程, 更系统化, 目标更明确的让学生领悟诗词的魅力。

3. 诵读考段级, 加强督促指导

为了对学生的诵读进行评价, 班级开展了诵读考级活动。自选考级形式, 考级形式可以多样, 如吟诵、歌唱、表演、作诗、诗配画、展示诵读本、办诵读小报等。考级达到要求后, 记录在“经典诵读级位情况汇总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上, 并教育学生妥善保管诵读本。根据“经典诵读段位情况汇总表”建立经典诵读级位, 考级档案袋。期末颁发诵读级位证书。

4. 利用寒暑假进行经典诵读积累

寒暑假是学生较为清闲的时候, 这时候我会以表格的形式把诵读篇目列好, 给学生布置适量的经典诵读篇目, 让学生在家有目标的吟诵。表格设置为:诵读篇目、作者、出处、诵读质量、家长签字五项。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假期生活, 陶冶性情, 对于经典的掌握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不会因为放假而丢掉已有的诵读习惯!通过表格布置学生诵读——还能方便开学时的检查过关, 更能很好的将家长引进经典诵读的行列来, 达到全员诵读经典, 家校联手将经典诵读进行到底!

孩子们现在不仅会学诗, 能背诗, 他们还能开动脑筋将古诗制作成各种各样文学作品。背诗多, 方法好的学生会被评为班里的“诵读之星”, 可以向其他同学传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验或心得。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看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家长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最幸福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发言, 字字珠玑, 妙语连珠, 令我倍感欣;最舒心的是学生的课间行为越发文明了, 即便是争吵, 其中也引用着一些经典诗句, 真有些让人啼笑皆非啊!

5. 诵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经过几年的班级共诵, 我认为我们老师在操作时应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的范读不要过于追求普通话的标准特别是要警惕表演色彩, 而更应该基于自身的体验去阅读, 像《满江红》这样的词, 诵读时不妨投入一些, 带上动作。二是打破共读, 提倡站读, 要养成习惯。诵读共读太多, 自由读太少, 这是不符合诵读的宗旨的。共读整齐划一, 容易滋生惰性, 往往消灭了个人体验以及独立思考。而必要的站读 (不能一直让学生站) 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同时也有利于通过动作, 手舞足蹈, 有利于进入情境。三是消除恐惧。语文课堂上学生的恐惧来自于教师的提问。诵读时要让学生有安全感, 就要减少提问甚至杜绝提问, 学生有了安全感, 才会真正进入思考, 进入情境。

完美的跛脚人生 篇6

关键词:《阿甘正传》,残缺,完美,智慧

一、阿甘残缺的梦想

在影片中《阿甘正传》的开场, 是一根羽毛, 结尾, 仍然是一根羽毛。从最初简单的美感欣赏, 到后来将其当成是生命的诠释, 最终, 我突然懂得, 这根羽毛, 不是为了美, 也不是为了诠释生命的本质, 而是梦想的诠释——梦想就是如羽毛般轻盈, 随风即逝, 吹弹即灭, 它需要人紧紧地抓着它, 才能始终存在。整部电影里的主旨便是梦想的追逐, 那么, 阿甘在不停的追逐中, 他到底是为了追逐哪个梦想呢?他的梦想又是什么呢?我认为, 对于阿甘的梦想的最终诠释, 是无梦。阿甘是没有梦想的, 他的不断努力不断追求, 并非是在为某一个目标而奋斗, 而是像那枚羽毛一样随遇而安, 他只是在用自己的努力遵照别人的意愿生活。他没有梦, 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为经典的就是一句“妈妈说”, 妈妈告诉他的, 他相信是对的, 妈妈说的话, 便成了他人生最大的追求, 最大的梦想。而珍妮说:“快跑!”于是他开始跑。他始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但是, 他会乖乖听从妈妈的话, 听珍妮的话。

在珍妮没有乘校车去学校的那天, 他去找珍妮, 但是并不知道找珍妮要干什么, 吵醒了珍妮的爸爸, 他不知道怎么办, 珍妮拉着他在茂密的庄稼地里奔跑。大片的农庄里, 珍妮拉着他向前奔跑的镜头第一次触动了我, 镜头时远时近, 将珍妮与阿甘的身影显得极为无助, 珍妮拉着阿甘跑到了茂密的地方, 停了下来, 她跪了下去, 并拉着阿甘, 让他也跪下, 说, 跟我一起祈祷。在这个镜头中, 选择了农庄作为背景, 大片的农田, 广袤的天际, 却藏不下两个孩子的梦想, 最后只能将希望与梦想寄托在上帝的身上, 一群鸟从农庄飞起, 它就是珍妮的梦想。镜头中的阿甘始终是无措的, 需要珍妮拉着他向前走, 需要珍妮叫着他跪下。与他每一次的奔跑一样, 他其实并没有一个目标, 也没有一个想要实现的梦想, 只是在遵从别人的意愿, 比如说珍妮。——他其实是一个无梦的人。

二、阿甘的追梦历程

在整个剧中的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 而阿甘没有。珍妮的梦想是变成一只鸟, 可终究无法实现。而阿甘始终是在为别人的梦想而努力。他答应了自己情同兄弟的战友, 将来一起买捕虾船, 后来很不幸, 他的战友死了, 而他最终完成了它的遗愿。而他对珍妮, 更是一直做一个塑梦的人, 如果说他对珍妮有梦想, 那么这个梦想只是想让珍妮尽一切可能过得好, 让珍妮能够实现她自己的梦想——像一只小鸟, 自由自在。而对于他自己, 却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得到些什么。

在黑豹党的聚会上, 威斯利打了珍妮一巴掌, 阿甘痛打了威斯利一顿。在这短短的一分多钟镜头中, 最为出彩的就是阿甘的眼。从珍妮将威斯利介绍给他认识开始, 到威斯利和珍妮开始争吵, 再到威斯利打了珍妮一巴掌, 最后阿甘将威斯利暴打一顿, 望着珍妮说出那句话, 他的眼神发生了好几个变化:从最初的失落, 到不解与困惑, 接着是难过与伤心;当珍妮与威斯利开始争吵时, 他的眼神便开始出现心疼;而当威斯利打了珍妮之后, 他的眼睛里不可置信的愤怒并且仍然包含着对珍妮的心痛, 这种心痛是缘自于疼惜, 她被打了, 他会比她更痛;而最后, 要被请出去的时候, 他眼里含着泪, 异常坚定又包含着一丝委屈地对珍妮说:“他不该打你, 珍妮。”在这一分多钟的镜头里, 阿甘所表现出来的, 都是对珍妮梦想的捍卫, 威斯利侵犯了她, 那是他生命里的神。在随珍妮出来之后, 他用异常清澈的眼神看着珍妮说:“我永远不会伤害你的, 珍妮。”这句话, 并不是表白, 也不是在追求珍妮, 而只是简单地陈述一个事实, 他认为, 所有人都该像他一样, 像对天使一样地对待珍妮。

阿甘的梦想追求过程一直都存在着一定的“被迫”因素, 往往只是被形势所逼。比如对珍妮的表白, 如果不是因为威利斯打了珍妮, 他或许仍然不会追求珍妮。可是他仍然不知道如何来成全自己和珍妮的爱情, 在珍妮又一次离开他之后, 他选择了长跑, 横穿美国。因为珍妮告诉过他, 要跑。他快速地跑, 却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得到什么, 他不知道怎么样来挽回他与珍妮的感情——他人生唯一与梦有些许联系的一件事。他不知道怎么样来追求梦想, 却又用了生命里最为纯朴最为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珍妮的在乎。这个过程, 是他对自己梦想的塑造的过程, 而整个过程下来, 却并没有令他的梦想成型, 他没有一个确切的目标, 是想与珍妮过什么样的日子。

三、阿甘的完美圆梦

除去对珍妮, 阿甘的人生再没有自己的意愿。他做过很多事, 有过很多成就, 而这些事都是以别人的意愿为基础, 又或者说, 都是为别人圆梦的过程。他为实现战友的梦想, 买了一艘捕虾船, 而在他的努力中, 靠着这只捕虾船, 他成了企业家, 这个时候, 他又为了布巴的梦想, 成立了布巴.甘公司, 而此时的他, 依然在为别人的梦想努力, 他又将公司送给了布巴的妈妈。游历过世界多地, 做过多件事, 这些事都是为别人而做。

妈妈说的话, 他听。所以, 永远都是妈妈说。而珍妮告诉他要跑, 他就跑出了自己的人生。他没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 他始终在为别人的梦想付出努力, 他拼命向前跑, 是因为身后的珍妮在大声地喊着:“跑!快跑!”于是在此后的人生中, 遇到任何事情不知如何解决时, 他就会选择跑, 因为珍妮说过, 让他跑。与之相似的另一部影片《记忆碎片》, 片中的主角也始终在追逐, 《阿甘正传》与之不同的是, 《记忆碎片》里主角的追逐始终是有目标的, 他的每一次失忆之后都有一个新的目标, 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他不轻易相信别人, 他更相信自己的便签记录, 所以, 他在整部影片中的不停追逐都是在为自己努力, 他是在自己的诸多目标中锲而不舍。《阿甘正传》里, 阿甘却是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这是阿甘的艺术, 是其独具魅力所在, 但是, 同时也是一个缺憾, 整部影片阿甘的梦想被抛弃了, 阿甘是一个无梦的人, 他最终只是一个遗梦。这无疑令阿甘的人生划上了遗憾, 在这一点上, 如果影片能够为阿甘安排一个自己的圆梦, 那就更完美了。

回望人生, 或许阿甘的人生极为有意义, 充满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阿甘的梦想都是别人的梦想, 他为母亲的梦想努力, 为战友的梦想努力, 为朋友的梦想努力, 为珍妮的梦想努力, 他在实现这个世界的梦想的最辉煌的价值——以一己之力实现世界的梦想。从这个角度来说, 阿甘是在为身边的人, 为世界圆梦。然而, 从他自身来说, 却是一场遗梦。珍妮最终回到他身边, 却又匆匆的离他而去, 他一生没有梦想, 只是想凭借自己的所有力量去圆了珍妮的梦想, 让珍妮像一只小鸟可以自由自在, 可以在他身边享受幸福, 可是最终还是成为残梦。

所以说, 阿甘的人生就是一场圆梦与遗梦的演绎, 他在圆别人的梦, 却遗落了自己的梦, 而也正是因为如此, 才显得阿甘的人生更有价值、他的梦想更加丰满|——为自己而努力, 圆自己的梦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 那没什么可夸耀的, 而能够用自己的一生去圆别人的梦, 圆世界的梦, 这, 才是阿甘梦想的真正价值。

小结

影片的结尾, 那根羽毛缓缓飘荡, 我们无法确认风会从哪里吹来, 会将这根羽毛吹向何处, 但是, 我们却可以像阿甘一样, 紧握着这根羽毛, 将鸿毛之轻也活出泰山之重, 让梦想最终也能生根发芽, 成全世界。

参考文献

[1]刘莉.当代美国的文化经典《阿甘正传》评析[J].时代文学 (上) , 2010 (05) .

完美的跛脚人生 篇7

一、语文课堂的自主参与和课前准备

著名学者卢梭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 而在于教他怎样发现真理。”农村教师备课时要尽可能考虑农村学生的全体动员, 要注重知识探索中的能力转化, 要注重认识与情感的和谐发展, 要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时, 要密切将农村学生生活经验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 尽量符合农村学生的不爱发言、怕笑、不想答问等特点, 使农村学生的心理定向、情绪定向、思维定向能够贴近身边的生活, 从而促进农村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促使农村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先由农村学生在教师不加指点的情况下进行自制演示材料实践操作, 留给他们探索的时空, 让学生自己去想、去说、去做, 同时, 在动手实践中, 也必然有部分学生会碰到一些障碍, 可以让他们合作讨论, 也可以让他们质疑问难。然后, 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他们展示规范操作的全过程。这样, 使农村学生既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又初步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总结探索出结论。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参与热情, 可谓一举几得。

二、语文课堂上挖掘自主参与潜能

1. 用农村特有的生活唤醒农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要唤醒农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 就要在课堂上展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现代课程观认为, 真正的课程不是师生对教材内容忠实执行的结果, 而是师生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 不断开发, 不断推进的。教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科书的资源进行教学, 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及课程标准对数学内容进行整合、重组、补充、加工,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 把教学引向生活。教学过程多设计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 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2. 用农村特有的生活提高农村学生自主参与的能

力。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发挥农村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 需要农村学生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 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以发展。通过短时间的思考, 农村学生心存疑虑, 有了合作学习的心理倾向。这时, 教师再顺应农村学生的需要, 安排四人一组或更多人一组进行操作讨论, 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学习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安排, 既顺应了农村学生的心理需要, 又发挥了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了农村学生个体自主参与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使农村学生初步掌握了合作学习探究的方法, 培养了农村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

应当注意的是, 农村学生自主参与的方法虽然显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但是, 在一堂课中, 各种自主参与的方法又不是绝对孤立的, 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自主参与的方法体系。教师应根据知识类型与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 帮助农村学生综合运用和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促进其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其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参与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语文课堂的自主参与热情和课后培养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农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 以促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 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浓厚兴趣, 从而使农村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样的实践活动, 需要学生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富有热情。而完成作业又需要学生首先从事物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 然后才能去具体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 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提出建议。让学生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体会数学的奥秘和深远的价值, 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 去解决日常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以及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之情, 这就达到了自主参与热情的课后培养的目的。

完美的跛脚人生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于2010年11月选取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在校生494人;年龄17~24岁, 平均 (20.20±1.43) 岁;其中男生176人, 女生318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 人生意义问卷。采用中文人生意义问卷 (C-MLQ) [4]进行评定。问卷包括10个条目, 归为2个因子:人生意义寻求 (5个条目) 与人生意义体验 (5个条目) 。中文人生意义问卷采用Likert 7点计分, 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7分, 其中反向问题反向计分。该量表在国外广泛应用, 信度及效度较高, 而中文问卷的适用性良好, 测量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56。 (2)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采用訾非[5]设计的积极完美主义问卷进行评估。问卷共有26项, 分为3个因子:积极的自我期望 (10个条目) 、积极的条理性 (9个条目) 、积极的自我评价 (7个条目) , 用于测量个体积极追求完美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问卷采用5级评分, 从“不符合”到“符合”, 分别赋值1~5分。测量中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2。

1.2.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调查者亲自发放, 统一指导语, 采用不记名方式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问卷510份, 收回有效问卷494份, 有效回收率为96.86%。

1.2.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 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学生人生意义问卷及完美主义问卷得分情况

(见表1)

2.2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相关性分析

(见表2)

注:P<0.01

3 讨论

3.1 医学生人生意义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人生意义体验是个体对人生目标和生命价值的认知和感悟, 该项因子得分越高, 提示个体对生活目标和生命价值的理解越深刻。表1显示, 医学生该项因子均分为 (24.78±6.04) 分 (满分为35分) , 提示学生该项目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生意义寻求是个体生活方式的表现, 是发现和处理人生意义相关问题时的态度和需求。医学生该项因子均分为 (25.89±5.96) 分 (满分为35分) , 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生意义总表得分 (50.67±8.93) 分 (满分70分) , 表明医学生人生意义水平较好, 学生对人生意义追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他们对人生意义有较正确的认识, 对人生价值也有一定思考, 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至成熟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人生意义方面的指导, 尽管他们的家庭境遇、学校与专业条件等有很大不同, 但都有着尚不明确的多方面追求[6]。面对选择新的人生目标, 学生大致出现2种心理状态:一部分学生具有较明确的人生追求, 能够为自身目标努力奋斗;另一部分学生则缺乏奋斗目标, 人生意义模糊不清, 感到茫然无措。因此, 教育者应利用高校人文教育和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鼓励为之奋斗, 使其在有价值感的活动中体验人生意义, 在人生意义的追寻中实现人生价值, 提升医学生人生意义总体水平。

3.2 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倾向总体水平较高

表1显示, 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倾向总体水平较高, 积极完美主义总表得分为 (97.83±12.52) 分 (满分130分) 。积极完美主义指个体追求完美, 追求成功, 能坦然接受生活和工作中的缺陷、错误和失败[7]。此次研究的积极完美主义属于完美主义的正性层面, 主要包括个体的自身评价、期冀完美, 处事方式具有条理性。积极的自我期望因子均分为 (42.98±5.84) 分 (满分50分) , 处于较高水平, 其反映的是个体追求卓越、渴望成功的心理特点, 它是一种心理期望, 是激励自身不断努力的内在动力。积极的条理性因子均分为 (32.47±5.80) 分 (满分45分) , 也处于较高水平, 其反映的是个体思想、语言及处理事情具有良好的秩序性, 是一种能力的体现。积极的自我评价因子均分为 (22.38±5.07) 分 (满分35分) , 处于中等水平, 其反映的是自我评价及相信他人对自己持有正面评价的心理特点。研究表明, 医学生该项目得分在各因子得分中较低。一方面, 可能是由于医学生追求卓越、渴望成功, 不断追求自身成就;另一方面, 医学生对自己现有表现不满意, 缺乏自信心。同时, 中国人具有内敛、含蓄的性格特点, 自我评价时较委婉、谦和。教育者应充分把握学生积极的自我期望的内在动力, 发挥其自身优势, 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

3.3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的相关性

表2显示, 医学生人生意义与积极完美主义问卷得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P<0.01) , 提示对人生意义认知程度越高的个体越期望表现得更加完美, 追求积极完美的倾向越强;同时积极完美主义倾向的个体, 其人生意义追求和感悟的水平也较高。人生态度积极, 获得较大价值感和成就感的大学生是有明确目标并不断向目标迈进的人[1]。具有积极人生意义的医学生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可, 希望未来有所发展, 在学习及活动中力求有完美的表现。另外, 积极完美主义对于成就情境中的人的情绪和成绩具有潜在的积极影响[8]。积极完美主义思想能够唤起个体对人生意义的体验和追求, 促使个体树立较高的目标而驱动自己成为有能力、有成就的个体, 知道自身人生目标所在, 并不断为实现理想和目标努力奋斗。鉴于此, 教育者应抓住医学生积极完美主义人格特点, 使他们把握适度的完美主义追求, 发挥积极完美主义对个体人生意义感悟和追求的促进作用, 树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人生目标, 并将人生意义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参考文献

[1]许海元, 张艳红, 付海玲, 等.大学生生命意识及生命价值取向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1) :125~129.

[2]Frost R, Marten P, Lahart C, et al.The dimensions of perfectionism[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90, 14 (5) :449~468.

[3]Kiang L, Fuligni A J.Meaning in life as a mediator of ethnic identityand adjustment among adolescents from Latin, Asi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backgrounds[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2010, 39 (11) :1253~1264.

[4]王孟成, 戴晓阳.中文人生意义问卷 (C-MLQ) 在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16 (5) :459~461.

[5]訾非.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9, 17 (4) :424~426.

[6]于飞, 邓子美.当代大学生“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调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7) :252~256.

[7]訾非.帮你摆脱消极完美主义[J].中国卫生人才, 2008 (11) :72~74.

上一篇:歌唱表演下一篇:安全车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