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相克

2024-11-12

相生相克(共12篇)

相生相克 篇1

《大唐语林 》记载:有个深得唐玄宗欢心的“方伎供奉”, 他的女婿王如泚参加科举。 他就请求玄宗开恩帮着女婿及第 (录取) 。 玄宗答应并命令礼部: 科举考试须取王如泚及第。试后, 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如泚进士的情况报告给宰相。 宰相问:“他的文章能达到录取的标准吗?”侍郎如实回答:“介于及第与落第之间。 ”于是, 宰相说:“那就不能让他及第。科举是国家取才大典, 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 就把功名与人? ” 宰相否决之后告知皇帝, 玄宗只好取消成命。

这的确让人对这位宰相肃然起敬。在中国历史上, 唐代宰相制度深受后人推崇。唐之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若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机务等名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因而唐代宰相不止一个,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废立太子和皇后须经宰相同意

废立太子、皇后, 看似皇帝个人私事, 但在唐朝都要征得宰相同意, 方能获准。 永徽五年 (654 年) , 高宗欲废皇后立武昭仪 (就是日后的女皇武则天) , 就和武昭仪到宰相、太尉长孙无忌家“走门子”, 又是欢饮, 又是封赏他的三个儿子为大官, 还送了十车金宝缯锦的重礼。 高宗百般讽喻, 长孙无忌就是不搭茬, 高宗碰了个钉子扫兴而去。 武昭仪又让她母亲杨氏到长孙府, 多次请求, 无忌始终不答应。 礼部尚书许敬宗也数劝无忌, 竟然遭到声色俱厉的批评。 迂回之术失利, 皇帝不得已, 为了废立皇后的事只能和宰相短兵相接了。

第二年 ———永徽六年 (655年) , 高宗召开 “宰相会议”旧事重提。 宰相褚遂良仍然坚持不能废黜皇后, 以致皇帝恼羞成怒地散会。第二天高宗又继续此议题。 褚遂良对皇帝说:“陛下一定要换皇后, 请从名门望族选后, 为什么非武氏不可!”并且当众揭了武氏“经事先帝”的老底, 说罢放下笏板, 叩头流血说:“把这官职还给你, 放我回家种地。 ”高宗大怒。 躲在帘幕中的武昭仪怒不可遏地大喊:“干吗不扑杀这畜生!”长孙无忌对皇帝说:“遂良是太宗的顾命大臣, 即使有罪也不可用刑! ”

开元二十四年 (736 年) , 备受唐玄宗宠爱的惠妃向皇帝进谗言陷害太子。玄宗大怒, 就告诉宰相要废掉太子。 宰相张九龄引用历代废储引发动乱的教训, 警告皇帝不能废储。玄宗无可奈何, 惠妃无奈又悄悄派亲信游说张九龄, 并暗示他帮助废黜太子, 就可以永保相位。张九龄痛斥说客, 并报告玄宗, 皇帝为之色动。

这种斗争从迂回出击到短兵相接, 无论其结果如何, 足见唐朝宰相与皇权的相克相生。

皇帝诏令不经宰相认可即为非法

皇帝的诏令是由中书省根据皇帝旨意起草的, 但草拟的官员如果认为不妥, 有权拒绝起草。诏令起草出来, 要经过门下省核准, 门下省宰相如果认为不妥, 就可以退回中书省。只有通过审核, 才可以送到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接到经门下省审核的诏令, 如果发现不妥, 也有权拒绝执行。皇帝旨意要以书面形式下发, 看似皇帝金口玉言的书面化, 在唐朝其实并非那么简单, 要经过重重认可才能生效。

皇帝任命官员必须经宰相批准

在唐朝, 任命官员一直是经尚书省有关部门初拟, 报中书、门下两省宰相审核, 报由皇帝 “进画” (批准) , 再经宰相下达到具体的工作部门。这个制度一直严格执行, 直到唐中宗时出现例外。 他不经两省宰相径自封官, 身为皇帝也自觉为难, 不敢用装诏书的正规封袋, 也不敢照常式封发, 只能改用斜封, 所书“敕”不敢用朱笔, 改用墨笔, 史称“斜封墨敕”; 所封之官也被讥为 “斜封官”。

中宗景龙二年 (708 年) , 吏部员外郎李朝隐先后揭发“斜封官”一千四百多人, 闹得这位破坏制度的皇帝狼狈不堪。 景云元年 (710 年) , 刚登基的睿宗皇帝批准了宰相姚崇、宋璟等关于全部撤销前朝“斜封官”的奏议, 中宗时代的“斜封官”终被悉数罢黜, 宰相制度得到进一步坚持。

宣宗大中十一年 (857 年) 春, 户部长官职位出现空缺, 正巧碰上京兆尹韦澳给皇帝奏事, 皇帝觉得这个人合适, 就想让韦澳接任户部长官。 面对提升到户部长官这样的肥缺, 韦澳坚辞不受, 让宣宗大为不快。后来, 韦澳说明原因:“皇帝不和宰辅商议, 私自想重用我, 别人肯定会说我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得到提升, 那我怎么能替自己辩解啊! ”可见, 在唐朝宰相在任命官员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皇帝继承帝位的合法性须得宰相认可

唐武宗会昌元年 (841 年) , 刚刚登基的武宗皇帝准备发布登基册牒, 这种诏书上按惯例要中书、门下两省长官 (宰相) 联名签署才算合法有效。武宗继位颇具传奇色彩。开成五年 (840 年) 文宗晏驾, 太子年幼, 大宦官另选择皇位继承人, 本来要迎立年长的安王。 迎驾的宦官按照宫中定策“迎大者”, 结果却阴差阳错地把颖王立为“皇太弟”继承了皇位, 这就是武宗。宰相们也因此对武宗继承帝位的合法性提出质疑。

当朝宰相之一的谏议大夫裴夷直看着武宗皇帝的登基册牒就是不肯签名。虽然《资治通鉴》取《武宗实录》把这事巧妙地记载为“漏名” (忘记签名) , 但可以想象这么重要的公文作为当朝宰相怎么会“忘记”。 对此, 《新唐书·裴夷直传》是如此记录的:“视册牒不肯署”。武宗皇帝终无计可施, 只好找别的借口把裴夷直贬为杭州刺史以解胸中不满。 由此可见, 唐朝皇帝是非常重视宰相签署册牒的重要性的; 同时宰相也十分珍视自己的署名权。因为, 他们双方都知道, 这关系到皇帝继承帝位的合法性。

延续289 年的大唐王朝, 前期之所以能够开创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中期 “安史之乱”之后, 之所以能够唐室光复再造;后期, 虽然出现宦官专权、 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 但依然能够做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关键都是当朝的宰相制度发挥了作用。 无论国力鼎盛, 还是国势衰微, 无论明君在上, 还是昏主乱政, 只要宰相的职权能够行使, 就能维持国家政治的运行。

相生相克 篇2

五行相生相克在小盘数字游戏中的应用(第一版)作者:巴山

以前在报纸上看过关于号码相生相克的说法,看着似懂非懂。最近得遇高人指点,终于可以将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在小盘数字游戏中的应用,能够产生一定的价值。指点我的这位高人他偶尔也玩彩票,他在预测中其他什么都不用,只用五行八卦,每天几注号,基本上是八九不离十,约请他老人家出来发帖,都被婉拒了,也只好作罢。现将在分析中的几点心得发出来,还请各位朋友指点。一、五行数理与相生相克常识

1、五行与数字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的数字是金-49,木-38,水-16,火-27,土-50。

2、五行相生

水生木,对应数字为16生38。

木生火,对应数字为38生27。

火生土,对应数字为27生50。

土生金,对应数字为50生49。

金生水,对应数字为49生16。

3、五行相克

水克火,对应数字为16克27。

火克金,对应数字为27克49。

金克木,对应数字为49克38。

木克土,对应数字为38克50。

土克水,对应数字为50克16。

二、分析与应用

五行相生相克在小盘数字游戏中究竟有什么实际价值呢?实际上从现代概率的观念来看,仍然是对概率的应用,只不过表现出来的现象不同而已,认真分析理解,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新切入点吧。

1、对号码的生克分析

一注号码从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来,表现为三种形态。

(1)三位同性

3个位置同属金或水或木或土或火,号码必为豹子或假豹子。比如111,616,三个位置全是水。

(2)相生

3个位置有两组两个位置相生,另一组两个位置同属性,号码必为组三或假对。相生号码最大连出为4期,最大遗漏为11期。通常相生号码连出两期即可排除相生号码,可一举排除不少号码。

(3)相克

3个位置中至少有一组数是相克的号码。

2、位置关系生克分析

百十位,十个位,百个位三组位置,表现出三个相生相克关系,即同性(同时属金或水或木或土或火)、相生或相克。比如3D089期开奖号为042,表现出百十相生,十个相克,百个相生。

对于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说,相生连出最大值为5期,相生连出3次即可排除相生组合(13 14 18 19 20 23 25 28 31 32 36 37 40 41 45 46),实际价值非常高。同样,对于相克也可以应用。当然通过遗漏统计分析,当遗漏到一定时候,也可以用相生相克来定组合。

3、邻期同位生克分析

邻期同位生克关系也表现出三种相生相克关系,即同性(同时属金或水或木或土或火)、相生或相克。比如3D088期开奖号为332,089期开奖号为042。百位为3-0,相克。十位为3-4,相克。个位为2-2,同性属火。

对于一个固定的位置来说,相生连出最大值为5期,相生连出3次即可排除相生号码,实际价值非常高。比如3D069-072期 069

437

070

612 07

130

307

2203

百位号码为4-6-3-2,连续相生3期,可以排除相生,072期百位为2,可以排除3850,轻松排除四个号码。同样,对于相克也可以应用。当然通过遗漏统计分析,当遗漏到一定时候,也可以用相生相克来定组合。

利用位置关系和邻期同位生克关系,对于直选定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当然要真正使用这种方法,一是要理解五行相生相克的数理关系,同时亲自动手制作统计数据是必不可少的。老知识,新方法,但愿能给你带来新收获。中国传统文化五行相生相克博大精深,笔者愚钝,请各位朋友指正。

排列三规律图说明

什么是对数:排列三,是用10个数字开奖,10个数字除以2=5,0至9任何一个数字加5得出的就是它的对数,如:05,16,27,38,49。没有对数下面的规律没法在产生。

排列三规律说明

排列三规律说明:所有的规律只用加法就行,两种颜色连线的数字相加的和相等。如果图中只有一种颜色连线,那么就要看规律的格局是什么,是147,258,369,741,852,963,还是相同数字000,111,222,333,444。。或是正顺,123,234,345.。。倒顺,987,654,321.。。

把握“四规律”轻松玩转体彩排列三 投注排列3,实际上就是投注风险。怎样规避风险,排列3高手在控制排列3投注风险方面,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约10%回报率

一位排列3高手认为:10%回报实际上已经相当高,即:如果平均每天的回报率都能达到10%,那么初期投入1000元,一年下来可净赚近10万元!他认为若把回报率定得过高,抗击风险的能力就会相应下降,出现亏损的可能性也就会相应增加。

2.确定1个追号周期

即在选择追某条路线时,追号周期一般不要少于15期。如果选定了一条路线,在制定投资损益表时发现:自己的资金不足以追满15天,那么有两种选择:一是进一步降低投资回报率;二是放弃此路线。在投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例如,1倍起步追5个号码的组选6复式,追号周期甚至可以延长到30天。

3.头5天不加倍

有经验的彩民都知道,在追号过程中一般是这样:开始不用加倍的周期越长,那么后面加倍的速度越慢,反之亦然。据此,在选择P3追号路线时,一般思路为:单选追号一般不选择单倍金额超过200元的路线;组选6追号一般不选择单倍金额超过40元的路线;组选3追号一般不选择单倍金额超过80元的路线。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适当偏离,比如追奇偶类型或大小类型、全包组3等。但是,当选择偏离该路线时,由于加倍速度一般会比较快,因此一定要更加注意控制好风险。

4.适时止损

与上述3项相比,适时止损往往最难坚持。在追号投注排列3的过程中,无论水平有多高,可能每个人迟早都会面临止损的考验。关于止损有人这么认为:止损并不是完全放弃,而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当面临止损选择时,往往是把回报率压得很低资金也难以保证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如果苦撑下去,其实是以巨大的资金压力换回很小的回报,很不值得。换个角度想:需要止损的时候毕竟不多,如果把苦撑阶段所投入的资金用于改追其他路线,即使短期补不回止损的亏损,时间长点连续成功追出几条路线照样可以补回止损的亏损甚至盈利。真正的排列3高手肯定善于止损,这也是高手与普通彩民的重要区别之一。

杀号的最新方法

组三杀号的最新方法!在前期组三杀号技巧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内容,杀号效率更高,很实用!

前段时间本人曾经发布过一个有关组三杀号的小帖子,介绍了组三杀号的四个小技巧,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研究,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方法,准确率还是蛮高的,大家可以自己去验证。本贴是在原贴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的新内容,今特奉献给大家,以供参考!

如果那位朋友喜欢选组三,可以参考以下的杀号方法:

组三杀号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种是杀对子,另一种是杀独码。

一、杀对子:

1、通杀当期期号尾的对子,如255期可以杀55,05年共281期,出组三66期,错6期。

2、通杀当期开奖日日期的尾数的对子,如280期,开奖日期是10月14日,则280期可以通 杀对子44。

3、开奖日那一天是星期几,就通杀几的对子,如280期开奖日是星期5,则280期可以通杀55的对子。

4、通杀上期跨度值的对子,如254期的跨度值是3,则255期可以通杀33,66期共错3 期。

5、举例说明,如279期开奖号是254,跨度为3,在上一次出现跨度值3后,下一期跟随的跨度值是5,则280期可以通杀55的对子。

6、杀上期和值尾数的对子,如254期的和值是5,则255期杀55,66期共错3期。

7、把上两期开奖号的和数值相加,得数取尾数,则下期可通杀此尾数的对子,如278期、279期两期的和数值相加是28,取尾数8,则280期可以通杀88的对子。

8、如果某一数字连续出现2期以上,则下期可以杀该数的对子,如255期数字2已连续出现2次,则255期可以杀22,66期共错2期。

9、把上一期开奖号的任意两码相加,得二码和,取双数者除以2得商,则下一期可以通杀该商的对子,如279期开奖号为254,二码和为7、6、9,取6除以2,得3,则280期可以通杀33的对子。

10、取最近三期的开奖号,把最前两期的号码按位置相加,即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得和就叫二期和吧,分别减最近一期的百十个位的号码,得三个差,则下期可以通杀此三个差的对子,如277、278、279期的开奖号分别是075、692、254,把277、278期的号码按位置相加得(记住取尾数)6、6、7,分别减2、5、4得4、1、3,则280期可以通杀11、33、44的对子。

二、杀独码:

1、杀上期和数值尾数的独码。

2、杀上期跨度值的独码。

3、举例说明,如279期开奖号是254,跨度为3,在上一次出现跨度值3后,下一期跟随的跨度值是5,则280期可以通杀5的独码。

4、杀上期开奖号中的最小号的独码。

5、杀上期和值与跨度值的和的尾数的独码,如279期的和值为11,跨度值为3,11+3=14,则280期可以杀独码4。

6、杀上期开奖号中所有大号的和的尾数的独码,如279期的大号和为5,则280期可以杀独码5。

7、取最近两期的开奖号,按位置相加取尾数,则下期可以杀其中的最小数的独码,如278、279两期的开奖号按位置相加得到8、4、3三个数,则280期可以杀其中的最小数3的独码。

用以上条件杀号后,每期最多仅剩十几注组三,准确率是很高的,准确率是多少在这里我就不一项一项的验证了,你们自己去验证吧!

如果你认为下期有可能出组三,不妨用一下上述方法,能为你节省好多银子啊!如果算上组六准确率就更高了

独胆如何配码的利用

有好多朋友都有过定一胆正确的时候,但没有正确应用均不好中奖,本人将我的一些经验和大家讨论。大家知道每期里面0369和3456因占的比例大,故出号机会最多,故我们可以这样做二码组合。

1、如定独胆出在147258里的,考虑配码0369,即如定7胆,考虑07、37、67、79组合

2、如定独胆出在012789里的,考虑配码3456,即如定1胆,考虑13、14、15、16组合

3、如定独胆出在36里的,考虑杀3456和0369的号,配码考虑1278,即如出3胆,考虑31、32、37、38的组合 本方法好处:

1、因为组合是全拖,故不怕出组三,而且容易中出组三或两注组六。

2、因号码注数多,覆盖面广,故中将容易。附:如独胆出1278时,参考上期的中路或0路定码,全线出击也不错。

欢迎大家给上面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243期分析: 胆码71定独胆7 从排五组选图上看,形成98、56两个斜连走向7,而且17两码均遗漏5期,从排三组选图看,7形成遗漏6期同等对称,故定之.

如7为独胆,结合上期则考虑和0路配码,即07\37\67\79四个组合

如1为独胆,即考虑13\16\10\19四个组合 定位:14678/01579/15678 跨度考虑468 单选1倍

155 157 175 176 179 196 197 198 199 415 417 419 451 471 478 491 617 619 671 691 715 716 719 751 791 819 891 组选1倍

155 157 167 179 169 189 199 145 147 149 478

欢迎大家中奖!!

投注技巧推荐:万能组选包号法

论是数字型大盘玩法、中盘玩法,还是小盘玩法,大家都知道大小、奇偶、质合以及除三余数这些用来预测号码的基本指标。大中盘玩法,运用这些参数可恒量某项指标个量的欲出指数,不能完全打破号码与位次的一一相对性,也不能破坏号码与位置的时空架构体,否则视为无效号码。

而排列三玩法则与大中盘玩法的这些特点大不相同,它宽限到可以用号码的无序性来求证奖号,这无疑给广大彩民朋友寻找到可以用来突破死不中奖的难题,正是因为如此,新彩种排列玩法后来居上,成为当今彩市之旗舰。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点优势,拓展思路,做做文章,开发出一种或多种关于排列三的预测号码的方法来。本篇介绍方法即是其中之一。

十期四要素求证组选包号分析法要义:

1、十期:即取近10号码为研究对象;

2、四要素:大小(01234为小,56789为大);奇偶(13579为奇,02468为偶);质合(12357为质数,04689为合数);除三数数012路(0369为0路,147为1路,258为2路)。当然,很多彩民都知道这些,但是知道并不等于会运用。只有知道并运用到彩市中而且能捞到钱的才算是真正的行家。那么,怎么用这些简单而又平凡的术语呢?以两个实例说明。远的不说,就取材近期的号码为参照。

1、先选取近10期号码。

06258期开奖号码860;06259期开奖号码628;06260期开奖号码659;06261期开奖号码735;06262期开奖号码917;06263期开奖号码886;06264期开奖号码656;06265期开奖号码228;06266期开奖号码272;06267期开奖号码265。

第二步,统计参数。

大号奇数:9次;小号奇数:2次;———小号奇数1、3回补在即。

大号偶数:11次;小号偶数:7次;———小号偶数0、2、4回补在即。

大号质数:7次;小号质数:8次;———大号质数5、7回补在即。

大号合数:14次;小号合数:1次;———小号合数0、4回补在即。

除三余数:0路11次;1路4次;2路15次。1路号码1、4、7回补在即。

第三步,综合组号。综合以上回补在即的各号码0、1、2、3、4、5、7作为后10期待出号码的组选包号(含组三)。让我们来验证后10期中奖情况。06269期开出“010”;06270期开出“317”;06272期开出“517”;06273期开出“373”;06275期开出“772”;06276期开出“110”。10期内中出四期,其中有四期是组三。由此可见,准确率和回报率相对较高。

再看一例。第一步:列出近10期号码。

06299期开奖号码956;06300期开奖号码214;06301期开奖号码199;06302期开奖号码635;06303期开奖号码772;06304期开奖号码991;06305期开奖号码259;06306期开奖号码661;06307期开奖号码278;06308期开奖号码871。

第二步,统计参数。

大号奇数:12次;小号奇数:6次;———小号奇数1、3回补在即。

大号偶数:6次;小号偶数:5次;———小号偶数0、2、4回补在即。

大号质数:7次;小号质数:10次;———大号质数5、7回补在即。

大号合数:12次;小号合数:1次;———小号合数0、4回补在即。

除三余数:

0路11次;1路10次;2路9次;2路号码2、5、8回补在即。

第三步,综合组号。

综合以上回补在即的各号码0、1、2、3、4、5、7、8作为后10期内待出号码的组选包号(含组三)。让我们来验证后10期中奖情况。06309期开出“834”在其中;06311期开出“305”在其中;06312期测中“310”;06313期测中“830”;06314期测中“724”;06315期测中“041”;这组号码还可观察到06318期。

[应用技巧] 利用九宫图对照法来杀号

时间:2012年03月06日来源:数字游戏网作者:排列三点击:

利用九宫图对照法来杀号:

九宫图:九宫者,四二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4 9 2 3 5 7 8 1 6 方法(举例说明): 例1: 2005282期开奖号为271,在九宫图找出纵向右侧的276,开奖号27与九宫位置相同,6即为下期必杀号.2005283期开214 例2: 2005285期开奖号为478,在九宫图找出纵向左侧的438,开奖号48与九宫位置相同,3即为下期必杀号.2005286期开516 例3: 2005286期开奖号为516,在九宫图找出横向最底侧的816,6开奖号16与九宫位置相同,8即为下期必杀号.2005287期开335 特例:1.出现0时,九宫法就没用了

2.找不出上期开奖号在九宫图上的相对应位置时,九宫法无用,换其它方法

注意事项:不要142857x1=142857

142857x2=258714

142857x3=428571

142857x4=571428

142857x5=714825

148257x6=857142

彩航-问 情 23:04:12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这6组数字神奇在什么地方,仔细看的朋友也许发现了,对,这6组数字竟然是同一个142857,只是数字之间位置改变了而已...继续...142857这个数字乘上7,142857x7=999999,你是否很惊讶?

再把142857这个数字分解成两组数字,142,857

这两个数字之和得出142+857=999

再把142857分解成三组数字,14,28,57

这三组数字之和得出,14+28+57=99

最后我们把142857再乘于142857,结果是142857x142857=20408122449

再把20408122449分解两组数字,20408和122449

它们之和是:20408+122449=142857

游戏结束!是不是觉得这些数字很神奇啊?也不知道谁发现的,真的了不起啊...关于其中神奇的解答:

142857

它发现于埃及金字塔内,它是一组神奇数字,它证明一星期有7天,它自我累加一次,就由它的6个数字,依顺序轮值一次,到了第7天,它们就放假,由999999去代班,数字越加越大,每超过一星期轮回,每个数字需要分身一次,你不需要计算机,只要知道它的分身方法,就可以知道继续累加的答案,它还有更神奇的地方等待你去发掘!

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如果您发现了它的真正神奇秘密┅┅ 142857×1=142857(原数字)

142857×2=285714(轮值)

142857×3=428571(轮值)

142857×4=571428(轮值)

142857×5=714285(轮值)

142857×6=857142(轮值)

142857×7=999999(放假由9代班)

142857×8=1142856(7分身,即分为头一个数字1与尾数6,数列内少了7)

142857×9=1285713(4分身)

142857×10=1428570(1分身)

142857×11=1571427(8分身)

142857×12=1714284(5分身)

142857×13=1857141(2分身)

142857×14=1999998(9也需要分身变大)

继续算下去„„

以上各数的单数和都是“9”。有可能藏着一个大秘密。

以上面的金字塔神秘数字举例:1+4+2+8+5+7=27=2+7=9;您瞧瞧,它们的单数和竟然都是“9”。依此类推,上面各个神秘数,它们的单数和都是“9”;怪也不怪!(它的双数和27还是3的三次方)

无数巧合中必有概率,无数吻合中必有规律。何谓规律?大自然规定的纪律!科学就是总结事实,从中找出规律。

相生相克,相杀相爱 篇3

第一篇写出个童话,果子说不行,不接地气。第二篇写了个个人经历的小故事,果子说不行,不够有趣。然后我直接对她说,我不行了。专栏到底是哪个星球的产物?是用人类的正常思维能写得出来的吗?叫兽,救我!

良心发现的果子启发我,你可以谈点创作背景,个人感情,哪怕被她催稿的事都行。我一听,如此容易引起公愤的事情都能写,那我还犹豫什么。所以,我决定用以下八百字左右的篇幅深刻具体地谈谈《一见你就笑》的创作思路,并不时依据个人情绪,痛斥痛斥果子毫无人道的催稿大法。

读书的时候,我相信每个人身边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么一种小伙伴,他们在和异性交流时会显得特别拘谨害羞。也许是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也许是不自觉地脸红,也许会结巴会语塞,也许讲不了几句话,会逃似的跑掉。可一旦回到你的身旁,她就像变了个人,口齿伶俐,妙语连珠,甚至开出慧黠的小玩笑,逗所有人开心。

如果把这种性格发挥到极致会怎么样呢?于是我《一见你就笑》的女主角,有社交障碍的冉夏凉诞生了。鉴于我是个随心所欲的作者,曾经因为喜欢某个名字,而写出一本小说。所以女主角性格确定之后,我便开始动笔。

她和你周围所有的女孩一样,有偷偷喜欢的男生,有无话不说的好姐妹,有时很笨有时又透着小机灵。她在突如其来的板砖危急之下,遇到男主角晏弋,在我看来是一个既荒唐又好笑的场景。就像写文的我遇到敬业的果子(请原谅我的生硬转折)。

每次果子风骚的QQ头像忽然闪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装死。但善良如我又忍不住点开来看,回她一句话。她一旦说到第二句话,我会立刻后悔,问她装死还来不来得及。接着她顽皮地回答,你猜。

你猜?是的,写小说其实也像是和读者们玩一场“我写你猜”的游戏。我把故事讲给你听,你继续猜想接下来的发展,可能如你所愿,也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这就是写文的简单乐趣,不追求多么高的立意,不执着多么精妙绝伦的语句。

冉夏凉的社交障碍会不会痊愈呢?我希望你们带着这个疑问读下去。

当然,光凭乐趣是不能让我这种随性的作者奋起赶稿的,还需要一个敬业到令人发指的编辑,在后面挥舞她的小皮鞭。

连载已经开始了哦;我们来想宣传活动吧;我们来想别致的随书赠品吧;我已经把选题报去出版社了喂……所有这些话的潜台词不过是——你写到多少字了?

遇到一个节奏明显快于自己的编辑,我总是莫名其妙地,为果子的每次出现脑补出一段世界名曲作为背景音乐,“什么样的节奏是最呀最精彩,什么样的歌声才是最开怀”。

相生相克 篇4

其实, 诗歌鉴赏的方法有很多, 学生如果能有效地掌握, 那么相信也就不会视诗歌鉴赏题为畏途了。下面, 笔者将结合自身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 谈谈诗歌鉴赏手法之“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这种手法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一个考点之一, 如果掌握得好, 是可以立竿见影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文人墨客赋诗填词, 总要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不管是爱情、恋情、亲情、友情还是悲情, 我们总可以体会得到。可以说, 把握了一首诗或词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鉴赏诗歌的相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而虚实相生这种表现手法自有它的独特魅力, 许许多多的诗人都不约而同选用这一手法来表达心中各自不同的、丰富的情感。

人们在分析文艺作品虚和实的关系时常说:虚由实生, 实仗虚行, 以实为本, 以虚为用。在诗歌中, 虚实相生是指眼前现实的景、事与假设想象中的景、事互相映衬, 交织一起, 表达相同的、共通的情感, 两者相得益彰。具体来说, 诗歌中的“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而“虚”则可以分为三类:一为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二为已逝之景, 三为设想的未来之景。虚实相生就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 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 从而丰富了诗歌的情感, 开拓了诗歌的意境, 让读者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 诗人的情感体现也就可以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了。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诗歌鉴赏题。

眉峰碧无名氏

蹙破眉峰碧, 纤手还重执。镇日相看未足时, 忍便使, 鸳鸯只。

薄暮投村驿, 风雨愁通夕。窗外芭蕉窗里人, 分明叶上心头滴。

[注]这首民间词在北宋甚为流行。相传词人柳永少年时代得到此词后, 将其书写在墙壁上, 反复琢磨, 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雨霖铃》。

请简要分析柳永的《雨霖铃》与这首词的相同之处。

学生在做题时, 大多能回答出其中的一个相同点——这两首词的作者都借凄清的景物抒发了离别的思念之情, 借哀景写哀情。但另外的一个相同点, 就较少学生能够回答出来了, 那就是关于虚实相生这种手法的运用。其实, 《眉峰碧》的上阙是词人回忆昔日分离时的情景, “蹙破眉峰”的表情和“重执”的动作, 让我们体会到了难分难舍的惜别之情, 词的上阙属于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诗歌中虚写的第二类——已逝之景;词的下阙则属于现实感受, 是实写——正是由于眼前的风雨通夕打芭蕉, 孤单寂寞愁煞人的感受, 才引起了词人对往昔与情人离别时的深深的怀念之情。这样虚实相生, 我们读者就有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词人此时内心正遭受到的那种被寂寞蚕食的痛苦之情了。柳永的《雨霖铃》上阙写的是眼前的分离, 是实写;下阙“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设想酒醒梦回所见到的景象——弱柳扶晓风, 残月挂枝头, 这是虚写, 属于我们上面所提到的诗歌中虚写的第三类——设想的未来之景。诗人设想的这种凄清的景象, 为眼前与恋人分别的情景平添了一层别离感伤之情。

如果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虚实相生这一表现手法, 那么这道题也就可以多拿几分了。当然, 更重要的是, 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两首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又如, 李煜国亡家破, 堂堂一国之君沦为囚徒, 终身受辱, 千古蒙羞, 胸中怨恨, 难以尽言。在他的词作品中, 我们可以读到这位南唐后主对往昔美好繁华生活的无比眷恋之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虚为实, 以实写虚, 把“愁”物化为一江东流的春水, 多而不绝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出来。“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一位曾经受万人景仰的君王, 此时却沦落为一个失魂落魄的阶下囚, 这一形象的剧变也通过虚实相生这种手法很好地体现了出来。词中虚写了梦中昔日生活的繁华, 实写了梦醒时今日处境的凄凉。虚实相生, 昔日的繁华生活反衬出今日的凄凉处境, 更彰显了这位“落魄君王”的凄苦无奈与悔恨之情, 我们读者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这种悲情的感染。虚实相生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 使词的感染力更强了。

再如,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字面上是写景, 但这景中却包含了诗人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情厚谊, 是抒情。所写之景是实, 所抒之情是虚。诗人运用虚实相生这种手法, 将深深的友情寓于诗句之中, 的确令人回味无穷。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诗的前两句是实写眼前送别友人时的凄凉之景;后两句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诗人想象魏二即将到达湖南, 沐浴在潇湘的清冷月色之中, 当他在梦中听到凄清的猿啼之声而愁容满面的情景, 设想友人旅途的孤寂、愁闷, 表达了对友人行程的关切和担忧之情, 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落寞和惆怅之情。

《有无相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学习重点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始自于“一”,没有“一”也就没有“二”,更不可能有百、千、万,这是一个浅显的道理,越是浅显的道理,越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听听二午多年前的哲人老子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板书课题:《有无相生》

走近作者

老子,春秋末期人,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创始人。生卒年月不可考,约生于公元前580年,约死于公元前500年。史载,曾任周王室史官,孔子曾经向他问礼。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便骑青牛而去,回故乡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过着隐居生活。《老子》一书,集中表现了老子的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就是自然,路,道理,法则,规律。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世间一切皆有道生出,道是万事万物的本源。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的,是运动的。天地间的事物都是互相对立统一的,对立面有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向它们各自的对立面转换。

老子否定人的感觉经验,他认为:“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他宣扬“涤除玄览”,祛除内心的杂念,让心灵虚空,心如止水,擦拭心灵的尘埃,才能洗心内照,不被外界的纷繁所搅扰,正真的平静,如信步林间,如垂钓水旁。

老子还主张“小国寡民”,他向往淳朴的民风,向往平等和平的社会状态。三 整体感知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 请学生诵读课文,教师纠音 教师引导学生合并内容相近的段落

(1,2)——认识世界

(3,4)——认识自己

(5,6)——认识人生

(7)——生存之道 四

学生讨论解析课文

每组一名同学朗读所选小层(共四层,每组选一层)2 每组有一名同学来翻译课文

3每组有一名同学联系生活列举相关事例

每组有一名同学总结,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有感而发,说出自己的感悟或者启发,最好用一句话总结。

明确: 1,2——认识自然——对立统一 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3,4——认识自己——不自以为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5,6——认识人生——从细小出做起,善始善终 7——生存之道——以柔克刚

五、课堂小结

“中国有最当注意的两部书:一是儒家的《论语》,一是道家的《老子》。这两部书,凡略通文字的人,都应当一读;并非号称专门的学者,才查配去研究。因为《论语》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事的平实道理;《老子》中所讲的,是做人治事的最高原理。”

六.作业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两则背诵

板书设计:

1.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2.有和无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3.有无相生

自以为是,有道者不处

客观地对待学习与生活 4.人贵自知自胜

金克木:智慧与学术的相生相克 篇6

金先生是在1949年前不久,由汤用彤先生推荐给季羡林先生,从武汉大学转人北京大学东方语文学系的。自此以后,季、金两位先生的名字就和中国的印度学,特别是梵文巴利文研究分不开了。1949年以后,北大只招收过两届梵文巴利文的本科班,1960年-1965年的那一班,就是由两位先生联袂讲授的。余生也晚,是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梵巴文的,当时季、金两位先生都已年过古稀,不再亲执教鞭了。季先生还担任着北大的行政领导工作,每天都到外文楼那间狭小的房间办公;金先生则似乎已经淡出江湖,很少出门了。因此,我和同学们见金先生的机会就远少于见季先生的机会。

虽说我见金先生远比见季先生少,但一般而言,却也要比别人见金先生多一些。我第一次见金先生,是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奉一位同学转达的金先生命我前去的口谕,到朗润湖畔的十三公寓晋谒的。当时,我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在东语系的一个杂志上写了一篇洋洋洒洒近万言的论印度六派哲学的文章。不知怎么,金先生居然看到了。去了以后,在没有一本书的客厅应该也兼书房的房间里(这在北大是颇为奇怪的)甫一落座,还没容我以后辈学生之礼请安问好,金先生就对着我这个初次见面还不到二十岁的学生,就我的烂文章,滔滔不绝地一个人讲了两个多小时。其间绝对没有一句客套鼓励,全是“这不对”,“搞错了”,“不是这样的”,“不能这么说”。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教训中不时夹着英语、法语、德语,自然少不了中气十足的梵语。直到我告辞出门,金先生还一手把着门,站着讲了半个小时。一边叙述着自己身上的各种疾病,我也听不清楚,反正好像重要的器官都讲到了;一边还是英语、法语、德语、梵语和“这不对”,“摘错了”……最后的结束语居然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

当然是我“搞错了”,难道还是金先生错不成?但是,当时的感觉实实在在是如雷贯耳,绝非醍醐灌顶。这通教训倒也并没有使我对金先生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因为,我再愚蠢也能感觉到“这不对”、“搞错了”的背后,是对反潮流式的来学梵文的一个小孩子的浓浓关爱。后来,我和金先生见面的机会还很不少,每次都能听到一些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有符号学、现象学、参照系、格式塔、边际效应、数理逻辑、量子力学、天体物理、人工智能、计算机语言……这些我都只能一头雾水傻傻地听着,照例都是金先生独奏,他似乎是从来不在乎有没有和声共鸣的。除了一次,绝对就这么一次,金先生从抽屉里拿出一本比三十二开本还小得多的外国书来,指着自己的铅笔批注,朝我一晃,我连是什么书也没有看清楚,书就被塞进了抽屉。此外,照例我也没有在金先生那里看到过什么书。几个小时一人独奏后,送我到门口,照例是一手扶着门框,还要说上半小时,数说自己几乎全部的重要器官都出了毛病。结束语照例是:“我快不行了,离死不远了,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了。”我当然不会像初次见面那样多少有些信以为真了,于是连“请保重”这样的安慰套话也懒得说,只是呵呵一笑,告辞,扬长而去。

慢慢地我发现,除了第一次把我叫去教训时,金先生谈的主要是和专业有关的话题,还很说了一些梵语,后来的谈话却全部和梵文巴利文专业如隔霄汉,风马牛不相及,天竺之音自然也再也无福当面聆听了。金先生似乎更是一个“百科学”教授。每次谈话的结果,我只是一头雾水之上再添一头雾水。金先生在我这个晚辈学生的心中越来越神秘,越来越传奇了。

课堂上是多少有点尊严的,但是,同学们不时也会忍不住向任课教师、1960级的蒋忠新老师,打听一些有关金先生的问题;至少在课问,金先生绝对是话题。蒋老师也是一个奇人,他虽然从来不像金先生那样描述自己身体上的病,身体却实在是差:给我们上一个学年的课,居然医生会发出两次病危通知。蒋老师是非常严谨的,更不会议论老师。不过,被一群小孩子逼得实在过不了关,也说了一件事。他们念书的时候,主要课程由季先生、金先生分任,季先生总是抱着一大堆事先夹好小条的书来,按照计划讲课,下课铃一响就下课,绝不拖堂;金先生则是一支粉笔,口若悬河,对下课铃充耳不闻,例行拖堂。

学生是调皮的,好奇心自然会延伸到想探探祖师爷的功夫到底有多高的问题上来。蒋老师是不会随便回答这样的问题的,长篇大论我们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可是又实在不甘心,变着法要套出个答案来。班上有位姓周的北京同学,一次课上,他提出一个蒋老师似乎无法拒绝的要求:虽说梵文是死语言,但毕竟是能够说的呀,蒋老师是否应该请季先生、金先生各录一段梵文吟诵,让我们学习学习?

蒋老师一口应承。下节课,蒋老师带来一盘带子,放前先说。季先生、金先生都很忙,不宜打扰,这是一盘金先生从前录的带子,大家可以学习。金先生的梵文是跟印度婆罗门学的,基本路数和我们中国过去背诵四书五经差不多。带子一放,金先生的梵文吟唱如水银泻地般充满了整个教室。教室里一片寂静。我至今记得金先生的吟唱,可是至今无法描绘那种神秘、苍茫、悠扬、跌宕……

就在这一刻,我觉得自己被吸近了白居易《琵琶行》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问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作冰不作水,从陈寅恪先生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带子放完,课堂里仍是寂静。最早出声的是周同学,却只有两个字:“音乐。”

吟唱后,同学们都垂头丧气。我们平时练习十分困难的梵文发音时,周围的同学都来嘲笑我们,说梵文里有马、牛、狗等等所有动物的声音,还拜托我们不要制造噪音。我们一直认为梵文是世界上最难听的语言。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梵文是圣语,为什么梵文有神的地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啊,“此音只合天上有”,要怪也只有怪我们自己实在凡俗。

如今回过头来看,梵文巴利文这种神圣的语言在今天的末法时节是几乎不可能存活的。大环境的压抑,早就使同学丧失了定力。而金先生的梵文吟唱则是对1984级梵文班同学学习梵文的自信心的一次美丽却严重的打击。大家不再抱怨什么了,梵文不仅不难听,相反她的美丽是那么

地撼人心魂,但是谁都明白了,这份彻心彻肺的美丽又是那么地杏不可及。1984级梵文班过半数同学要求转系,就发生在这场吟诵之后不久。今天的结果是,1984级梵文班近乎全军覆没了。谁也无法,也没必要为此负责,但是我相信,金先生是预见到了的。

金先生的文章越来越多,《文汇读书周报》、《读书》隔三差五地发表。思路还是那样跳跃,文字还是那样清爽,议论还是那么犀利,语调还是那么诙谐。金先生的名声也随之超越了学术界,几乎成为一个公众人物了。大家喜欢他的散文随笔,喜欢他的文化评论,其实也就是一句话,被他字里行间的智慧迷倒了。智慧总是和神秘联系在一起的,金先生也就渐渐成了一个文化传奇。个子矮小的金先生经过传奇放大,竟然使我觉得面目模糊起来了。我就举两个传奇吧。

一个有影子的,当然也不准确,是说,金先生回到国内,工作却不是那么容易找,正好某某大学法语教师出缺,当事者久闻金先生通晓多种外语的大名,就想当然地以为金先生自然也懂法语,就给金先生下了聘书。岂料金先生真正是“万宝全书缺只角”,偏偏就不会法语。但是,饭碗送上门来,又没有推回去的道理,更何况金先生还等饭下肚呢?于是,金先生就按照课本,照他一贯的做法开始闭门造车式的自学,保证比听讲的学生领先五到十课。这法语一教就是四年,四年下来,学生固然学会了法语,金先生的法语水平更是理所当然地在学生之上了。我之所以说这个传奇多少有点影子,首先是因为金先生的确是通法语的。其次,尽管我不知道金先生是什么时候开始学法语的,但是,我知道金先生很早就通英语、德语、世界语,学会了这些语言,再去学法语,过来人都知道,确实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假使这件事是事实,也不必奇怪,因为,故事发生时金先生已经从印度回国,掌握了梵语巴利语,在上述的情况下学会法语,实在不值得奇怪。如果这也算得上传奇,端的反而有低估金先生的出人聪明的嫌疑了。

另一个传奇实在是连影子都没有了。北大盛产奇人怪人,金先生当然名列其中。不过,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就未必靠得住了。北大是各种诙谐的顺口溜的出产地,比如北大有几怪,完整的忘了,有两怪却是记得的:“金克木的手杖,周某某的拐。”后者说的也是一位很受学生尊敬的著名教授,他出门必要像不良于行者那样夹着双拐,只不过,他的双拐从来不点地,是双手提着,两脚却行走如飞的。这位老先生不服老,经常骑车。这就更精彩传奇了,双拐自然不可须臾离身,人在拐在,但要骑车,双手没空,好个老先生,居然将双拐夹在自行车后,在燕园里飞驰。“金克木的手杖”,则是讲金先生的手杖也从不点地,而是擎着朝天画圈挥舞的。这就靠不住了。我就经常见到金先生仗杖而行,手杖偶尔离地是免不了的,不过,一般确确实实是按照步律点地的。我不敢保证金先生的手杖没有朝天画圈的时候,但这种情况肯定是不会多的。手杖偶尔一朝天,就被放大传播成时时指天,这就像一个人抬起头做了一件什么事,或者说了一句什么话,就被说成是终身替天行道,终究是靠不住的。

有关金先生的传奇还有不少。在他去世后不久,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孔乙己外传》也可以当作金先生的自传,很是有趣,但也委实并不好读好懂,一如既往地扑朔迷离,时幻时真。旧传奇会流传,新传奇会涌现,旧传奇会披上新衣,新传奇会蒙上旧颜。循环往复,终究难得止时。

既然迷倒了,也就顾不上那么许多。在公众眼里,一个学者的名声超越了学术界,有了不少传奇如影相随,那么此人浑身上下挥发出来的全是智慧,似乎也就和学术没有什么关联了,至少不必费心去考量他的学术,更不必说体察他的智慧和学术的关系了。

与金先生风行于世的散文随笔、诗歌小说、文化评论相比,他的带有浓郁的东方智慧色彩而肯定不符合时下流行的西方学术规范的学术著作,注定是寂寞的。这不是曲高和寡的问题,而是时代的宿命,是难逃的“劫波”。寂寞就寂寞吧,金先生这样明白的人是不会在乎的。

我的一位老师,1960级梵文班学生中最高才之一,去拜访金先生,金先生突然问他:“我的书,你们能读懂吗?”拜访者敬谨答日:“有些能,有些不能。”金先生断然说道:“你们读不懂,我不是搞学术的,我搞的是xx。”拜访者愕然。后来有一天,这位老师将金先生的这句话告诉了我,我是知道这“xx”的。我当然也是愕然。

先不说智慧吧,智慧是要随人而去的,继承或学习前人的智慧是可笑的诳语。那么,金先生自己可以不承认,但我们却不能就因此而否认的金先生的学术呢,恐怕是要被遗忘的吧?至于金先生自己所说的“xx”呢,更是注定要湮灭的吧?

虚实相生,摇曳多姿 篇7

“虚”是指知觉中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世界和梦境,“实”是指眼前的景象或事件。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古代诗歌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也可以使诗人的感情表达得更深沉而充分。

(一)“虚”包括三种类型。

1. 梦境。

例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词人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骋沙场,快意一时。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梦游天姥山,观奇景,见仙人,其乐融融,美不胜收,与“觉时之枕席”、朝中的奸佞小人形成反照,从而让作者不由发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慨叹。

2. 想象和联想。

例如杜甫的《月夜》,全诗从虚处落笔,本写自己思念家人,却从妻子儿女对自己的思念写起,最后一联想象将来的团聚。又如柳永的《雨霖玲》一词,上片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设想别后羁旅孤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触离愁的风景,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境,抒写别后相思之深,是虚写。再如骆宾王的《于易水送别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诗人在易水送别友人,联想到荆轲刺杀秦王之前在易水壮别的场面,既表达了对荆轲的一片崇敬,又借此抒发出一股难以遏止的愤激之情。

3. 夸张。

如李白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写道:“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诗中用神奇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形容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诗人兴致勃勃,幻想联翩,恍如置身仙境。落笔为虚象,引发读者无尽的遥想。

(二)“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景象、实事,是诗人写景、抒情,生发联想的基础。

例如《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概括自然风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细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写两人分别的情形,等等,这些都是诗歌中的实写之笔。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

1.虚实结合,对照鲜明。如陈陶在《陇西行》中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前一句实写,后一句为虚写,虚实对照,写出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出现的家庭悲剧的深切同情。

2.虚实结合,意境阔大。如高适《塞上听吹笛》一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创设和平宁谧的气氛。三四句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美妙阔远,境界动人。

3.虚实结合,诗意盎然。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实写登山临水,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处,借助化身千亿,置身峰头,遥望故乡的虚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京华亲故的急切期待,感情奔进而强烈,想象奇特,诗意盎然。

形意五行拳——相克篇(上) 篇8

“五行拳”是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而创编的劈、钻、崩、炮、横五拳, 即金、水、木、火、土五行。而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何谓相克?“克我是我所不胜, 我克是我所胜”, 事物既有相互资生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拳术之间的相克的关系为劈拳克崩拳 (即金克木) , 崩拳克横拳 (即木克土) , 横拳克钻拳 (即土克水) , 钻拳克炮拳 (即水克火) , 炮拳克劈拳 (即火克金) 。五拳合为劈、崩、横、钻、炮, 即金、木、土、水、火相克拳。

五行相克拳歌诀:

劈能克崩崩克横, 横能克钻钻克炮, 炮能克劈归易理, 不外五行求奥妙。

此套“五行相克”拳, 乃先师韩慕侠先生所传, 以劈崩横钻炮五拳代以金木土水火五行。其练法为一崩拳, 二炮拳, 三横拳, 四钻拳, 五劈拳, 六钻拳, 七崩拳, 每拳奇正各一式或两式不等, 往返两趟共二十四式。

1、预备动作;2、三体式;3、右崩拳;4、左崩拳;5、顺步炮;6、退步横;7、倒取水;8、退步钻;9、进步劈;10、进步钻;11、右崩拳;12、左崩拳;13、回身式;14、右崩拳;15、左崩拳;16、顺步炮;17、退步横;18、倒取水;19、退步钻;20、进步劈;21、进步钻;22、右崩拳;23、左崩拳;24、回身式;25、右崩拳;26、退步横;27、收式。

预备动作

从无极式开始, 身体自然站立, 两脚跟靠近, 两脚尖向外撇成外八字形, 两腿伸直, 两膝向后挺直, 小腹丹田向后吸劲, 胸微向前迎, 两肩保持平衡, 两臂向下垂直, 两手掌自然展开而微曲, 中指贴近于腿部中间, 头项正直, 头有向上顶劲, 项有竖劲, 下颏微向后收, 闭口舌抵上腭, 眼向前平视, 要将头顶上“百会穴”, 两阴之间“会阴穴”, 脚下内踝“水泉穴”竖成一条直线, 如立于空虚之地, 凝神敛气, 动静无知, 无我无象与天地同体。然后, 用鼻吸一口大气, 慢慢呼出气向下降, 身体随之放松, 达到安神静心 (图1) 。

三体式起势

三体式又名三才式, 俗称桩法, 是形意拳开门式的姿势, 习练各拳必须先由三体式开始, 再行变化。

1、从预备式两肩下垂引气到手, 然后两手心相对向丹田合气 (图2) , 然后再翻转手心向上, 从左右两侧屈臂平行向上托起, 掌托至与下颏平时, 翻转臂腕, 掌心向下 (图3) , 十指相对, 在胸前由掌变拳, 拳心向下, 屈肘向下按劲, 按到小腹丹田处, 两肩极力下沉, 两肘向前扣劲, 小腹鼓气。同时, 腰随之向下沉, 两腿靠拢, 两膝靠紧向下屈膝下蹲, 丹田往后吸劲, 同时, 头向右转要顶劲, 项要竖, 两眼向前平视 (图4) 。

2、紧接上式, 上身原地先向右, 再向左旋转活动腰胯, 速回向右转身, 当身右转时, 右脚提起向右在原地出半步震脚, 脚尖斜向右前方, 呈斜横步。身上起, 左脚紧跟提起靠在右小腿内侧, 脚尖向下, 呈鸡形步。同时, 两拳随转体右拳向左, 左拳向右, 在腹前交叉划弧。然后, 右拳扭转, 拳心向上, 在左拳上方经胸前朝面前上方钻出, 高在鼻口之间, 不可过鼻, 手背向下, 极力向里裹劲至小指朝上, 臂与肩平, 肘微屈下垂, 两肩扣劲, 左拳向下按, 拳心向下, 落至脐部后方, 左肘紧贴左肋,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眼向前平视。

3、紧接上式, 左脚向前踏出一步, 落地要顺直, 脚趾抓地。右脚尖随之稍向外展, 两脚前后距离一般二尺五寸, 两腿仍屈膝, 似直非直, 似曲非曲, 身体看正是斜, 看斜是正, 前后两脚的劲力为前三后七, 其重心落在后脚至前脚之间的三分之一处。同时, 左拳由脐后经胸前向右上方斜出, 当与右拳呈交叉时, 迅速扭转臂腕, 两拳放开变掌呈“三圆掌”, 左掌由上向前向下翻落劈出如斧之劈物, 肘部微屈, 掌心斜向前下方, 五指自然分开, 虎口要圆, 中指竖劲, 掌心内含, 高与胸齐, 左掌与右脚上下相照, 手与肩平。右掌向外拧劲, 由上向下向里, 肘贴肋向后撕掳靠在脐之右侧, 掌心向下, 手背向上, 五指分开如抓圆球式, 手腕向下塌劲, 手指向上竖劲, 两手之劲左推右掳, 如同抽丝,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舌尖抵上腭, 两肩要扣, 两眼平视左掌前方, 其式动如鹰, 不动如熊 (图5) 。

第一式 右崩拳

在三体式预备式基础上, 两手原地握拳, 右拳紧靠脐部右边, 拳心向上, 左拳拳眼朝上。左脚向前迈一小步, 右脚随即跟进左脚, 左脚顺步, 右脚斜横贴近左脚紧靠左脚踵, 两腿弯曲, 两膝盖相抵, 身体极力下蹲。同时, 左拳往下低落数寸, 右拳顺左胳膊上端与左拳虎口处相摩擦, 再直向前方崩出, 拳眼向上。拳腕向下沉, 拳至肘之间小臂要平直, 肩与肘斜坡形向下。左拳由右胳膊下端往怀中撕掳, 捋至脐部左旁停住, 拳心向上。身体随右胳膊引长, 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扣肩含胸, 两膀松开, 丹田后吸, 头顶项竖, 双眼平视前方 (图6) 。

第二式 左崩拳

左脚向前迈一大步, 右脚随即跟进左脚, 右脚大趾里端仍与左脚踵紧靠, 两膝盖相抵, 两腿弯曲, 身体极力下蹲。同时, 左拳由脐部高起直向右胳膊上端崩出, 左拳眼向上, 沉腕, 左拳至左肘小臂一节要平直, 左肩至左肘呈斜坡形。右拳由左胳膊下端往怀中撕掳, 捋至脐部右旁, 拳心向上。身体随左胳膊引长, 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两膀松垂, 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头顶项竖, 双眼向前平视 (图7) 。

第三式 顺步炮

左脚向身后退一步, 左脚在后斜横, 右脚在前要顺, 两脚距离二尺余, 呈子午桩步, 两腿微曲。同时, 左拳上提退置于左额角, 腕向里转拳, 大指与虎口均向额角, 小指向外方, 左肘斜下垂。同时, 右拳从脐旁直向前方击出, 呈顺步炮拳, 拳眼向上。右拳与右脚上下相照, 右拳至右肘一节小臂要平直, 右肘至右肩呈斜坡形。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向前平视 (图8) 。

第四式 退步横

右脚向后退一步, 右脚在后斜横, 左脚在前要顺, 两脚距离二尺余, 呈子午桩步, 两腿微曲。同时, 左拳由左额角下落至右胳膊下端, 再顺右胳膊下端向前方横出, 由阴拳变为阳拳, 拳心向上。右拳由左胳膊上端向怀中撕掳, 捋至脐部右边停住, 手背朝上。左拳与左肩平, 沉肩坠肘, 上臂肱微曲, 左拳与左脚上下相照, 其式也谓之顺步横拳。扣肩含胸, 丹田要抱,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向前平视 (图9) 。

第五式 倒取水

右脚向后退半步, 左脚随退半步, 两脚的部位、姿势高矮与上式相同。同时, 左拳从右前方向面部速回拳, 手背向上, 由面部往下按劲, 按至脐部左旁停住, 手背仍朝上, 虎口紧靠腹部。右拳由左拳外方往上挑起至头部, 右拳背紧对天庭, 拳心朝外, 两臂自然弯曲。丹田吸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平视前方。此式拳术称为乌龙倒取水。 (图10) (图10B为此式正面图)

第六式 退步钻

右脚向后退半步, 左脚随着退半步, 两脚的部位、姿势高矮与上式相同。同时, 右拳往下顺着左臂外肘往回捋劲, 捋至脐部右边停住, 手背朝上。左拳由右胳膊上端直向前钻出, 由阴拳变为阳拳。左拳与左肩平, 沉肩坠肘, 臂肱微曲, 左拳与左脚上下相照。扣肩含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向前平视。 (图11)

第七式 进步劈

左脚先向前横迈半步, 右脚提起紧跟贴近左脚呈鸡形步, 然后速向左脚前迈进一步, 右脚前顺, 左脚在后斜横, 两脚距离约二尺, 呈子午桩步, 两腿微曲, 身体重心平均。同时, 右拳顺左臂肘窝上方向前方劈出, 变为阴掌, 五指分开上挑, 竖掌垂腕。右掌与右肩平, 虎口要圆, 沉肩坠肘, 臂肱微曲, 右手掌心与右脚上下相照。左手由阴拳变掌, 顺右臂外方向下往怀中捋劲, 捋至脐部左边停住, 手背向上, 五指分开如抓球式下按, 虎口要圆, 大拇指靠近腹部, 两肩要扣, 丹田后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平视前方 (图12) 。

第八式 进步钻

右脚向前横进半步, 右脚尖向外撇。同时, 右手掌翻转掌心向上, 如托物状向前伸。左手掌在原位握拳, 拳背向上。右手背与右脚上下相照 (图13) 。然后, 左脚速提跟进右脚内侧呈鸡形步, 再速向右脚前方迈进一步。左脚在前要顺, 右脚在后斜横, 两腿微曲, 两脚距离约二尺余, 呈子午桩步。同时, 左手拳往上起钻, 当从腹部钻至胸前时, 左臂朝里裹劲, 裹至拳心向上, 再顺右臂脉窝直向前方钻出, 左拳左脚上下相照, 虎口朝下, 手背侧向右, 小指向上。左手与左肩平, 沉肩坠肘, 臂肱微曲。同时, 右手掌由上往下落翻, 顺左胳膊外肘捋回, 捋至脐部右边握拳停住, 手背朝上, 虎口要紧靠腹部。两手往来, 左拳与右掌须相互摩擦, 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向前平视 (图14) 。

第九式 右崩拳

左脚前进一步, 右脚紧跟左脚, 右脚大趾里端紧靠左脚踵, 左脚顺步, 右脚微横, 两脚均落实, 两腿弯曲, 两膝盖相抵, 身体极力下蹲。同时, 左手拳原位向下落一尺, 拳眼向上。右拳由左臂上端, 使小指处与左拳虎口处相摩, 直向前方崩出, 右拳眼朝上。右肘至右拳小臂一节要平直, 右肩至右肘呈斜坡形。左拳从右臂下端向怀中撕掳, 捋至脐部左边停住, 拳心向上, 身体随右臂引长, 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 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平视前方 (图15) 。

形意五行拳——相生篇(上) 篇9

“五行拳”, 是根据五行及五行生克的学说而创编的劈钻崩炮横五拳。即金水木火土五行。而五行相生, 是指五行之间相互滋生和变化的关系。何谓相生?乃“生我者为之母, 我生者为其子”。就是在相生中, 既有生我的一面, 又有我生的一面, 既为其子, 又为其母。由于这种互相助长, 互相扶持之关系, 所以称为“五行相生”。在拳术之间的相生的关系为劈拳生钻拳 (即金生水) , 钻拳生崩拳 (即水生木) , 崩拳生炮拳 (即木生火) , 炮拳生横拳 (即火生土) , 而横拳又继续生劈拳 (即土生金) 。故土为万物所生之根本。由横拳能滋生其它四拳之理, 称横拳为之母。

五行相生拳歌诀:

“劈能生钻钻生崩, 崩能生炮炮生横, 横能生劈各行本, 万物于土五行生。”

又云:“金水木火土, 劈钻崩炮横, 相生循此序, 左右递相连。”

此套“五行相生”拳, 乃先师韩慕侠先生所传, 以劈钻崩炮横五拳, 代以金水木火土五行。其练法为一劈拳, 二钻拳, 三崩拳, 四炮拳, 五横拳。每拳奇正各一式, 往返两趟共二十式。

预备动作 回身式

三体式起式 顺步左劈拳

顺步右劈拳 顺步右钻拳

顺步左钻拳 进步左崩拳

进步右崩拳 拗步右炮拳

拗步左炮拳 拗步左横拳

拗步右横拳 顺步右劈拳

顺步左劈拳 顺步左钻拳

顺步右钻拳 进步右崩拳

进步左崩拳 拗步左炮拳

拗步右炮拳 拗步右横拳

拗步左横拳 转身收势

预备动作

从无极式开始, 身体自然站立, 两脚跟靠拢, 两脚尖向外撇成外八字形, 两腿伸直, 两膝向后挺直, 小腹丹田向后吸劲。胸微向前迎, 两肩保持平衡, 两臂向下垂直, 两手掌自然展开而微曲, 中指贴近于腿部中间。头项正直, 头有向上顶劲, 项有竖劲, 下颏微向后收, 闭口舌抵上腭, 眼向前平视, 要将头顶上“百会穴”, 两阴之间“会阴穴”, 脚下内踝“水泉穴”竖成一条直线, 如立于空虚之地, 凝神敛气动静无知, 无我无象与天地同体。然后, 用鼻吸一大口气, 再慢慢呼出向下降, 身体随之放松, 达到安神静心 (图1) 。

三体式起式

三体式, 又名三才式, 俗称桩法, 是形意拳开门式的姿势。习练各拳必须先由三体式开始, 再行变化。

1、从预备式两肩下垂引气到手 (图2) , 然后两手心相对, 向丹田合气 (图3) , 然后再翻转手心向上, 从左右两侧屈臂平行向上托起 (图4) 。掌托至与下颏平时, 翻转臂腕, 掌心向下 (图5) , 十指相对, 在胸前由掌变拳, 拳心向下, 屈肘向下按劲, 按至小腹丹田处, 两肩极力下沉, 两肘向前扣劲, 小腹鼓气的同时, 腰随之向下沉, 两腿靠拢, 两膝靠紧, 屈膝下蹲, 丹田往后吸劲 (图6) , 头向右转并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平视前方 (图7) 。

2、紧接上式, 上身原地先向右, 再向左旋转活动腰胯, 速回向右转身 (图8) 。当身右转时, 右脚提起向右在原地出半步震脚, 脚尖斜向右前方, 呈斜横步, 身上起, 左脚紧跟提起靠在右小腿内侧, 脚尖向下呈鸡形步的同时, 两拳随转体右拳向左, 左拳向右, 在腹前交叉划弧。然后, 右拳扭转, 拳心向上, 在左拳上方经胸前向前上方钻出, 高与鼻口之间, 不可过鼻。手背向下, 极力向里裹劲至小指朝上。臂与肩平, 肘微屈下垂, 两肩扣劲。左拳向下按, 拳心向下, 落至脐部后方, 左肘紧贴左肋,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 (图9) 。

3、紧接上式, 左脚向前踏出一步, 落地要顺直, 脚趾抓地。右脚尖随之稍向外展, 两脚前后距离一般二尺五寸。两腿仍屈膝, 似直非直, 似曲非曲, 身体看正是斜, 看斜是正。前后两脚的劲力, 为前三后七, 其重心落在后脚至前脚之间的三分之一处。同时, 左拳由脐后经胸前向右上斜出。当与右拳呈交叉时, 迅速扭转臂腕, 两拳放开变掌呈“三圆掌”, 左掌由上向前向下翻落劈出如斧之劈物, 肘部微曲, 掌心斜向前下方, 五指自然分开。虎口要圆, 中指竖劲, 掌心内含, 高与心齐, 左掌与左足上下相照, 手与肩平。右掌向外拧劲, 由上向下向里, 肘贴肋向后撕捋, 靠在脐之右侧。掌心向下, 手背向上, 五指分开如抓圆球, 手腕向下塌劲, 手指向上竖劲。两手之劲左推右捋, 如同抽丝。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舌尖抵上腭, 两肩要扣, 两眼平视左掌前方, 势动如鹰, 不动如熊 (图10) 。

第一式顺步右劈拳

1、在三体式预备式基础上, 左掌五指微曲, 小臂外旋, 由前向下朝里坠肘贴肋回拉至脐左侧变握拳的同时, 右掌随之外旋回拉变拳, 停于脐右侧。当两拳旋转回拉时, 左脚同时撤步回收靠于右脚内踝, 脚尖点地, 左膝靠右膝内侧, 目光平视前方 (图11) 。

2、紧接上式, 左拳在脐前向上提起, 小臂向左转, 使拳心向上, 经左肋左乳至下颏, 斜向前上方拧转钻出, 高不过眉, 拳心斜向外, 拳眼向上与左肩呈水平, 沉肩坠肘, 臂微曲, 与前动作连贯呈一大圆。右拳随左拳向上提时在脐右, 拳向外拧, 拳心向上, 随左钻屈臂拳向上提, 由脐至胸口向左上方斜出, 置于左臂肘内侧, 蓄意向前劈的同时, 左脚向前偏左蹚进踩落半步, 左脚呈斜横步, 微屈膝, 右脚遂向前提起, 靠在左腿内铡, 紧贴于左小腿上, 脚尖向下呈鸡形步。两腿似直非直, 似弯非弯,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 (图12) 。

3、紧接上式,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踩实, 膝微曲, 脚尖向前微里扣。左脚随之向前跟进垫半步, 身体重心后移坐于左腿呈桩步, 两腿似直非直, 似弯非弯的同时, 右拳小臂外旋, 从左小臂脉窝处变掌向前立掌刚劲劈出, 高与眉心相对, 掌心斜向左, 五指分开, 虎口要圆, 与右肩呈水平, 臂微屈, 沉肩坠肘, 由阳拳变阴掌。左拳向右扭转臂腕, 将拳松开变掌向下回拉捋劲下按至脐左侧。五指分开, 手心向下, 虎口要圆, 大拇指靠腹部, 两肩扣劲, 丹田抱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两拳往返刚中求柔, 不可用拙劲 (图13) 。

第二式顺步左钻拳

1、紧接上式, 右脚向前迈进半步, 脚尖斜向右呈横步的同时, 右掌向外翻转臂腕变平掌, 掌心向上, 用手指向前平穿。左脚在后随跟进紧贴于右小腿内侧, 两腿微曲呈鸡形步的同时, 左掌在脐前变拳拧转, 拳心向上, 向胸前提起置于右肱肘内侧, 两肩扣劲, 丹田抱劲。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 (图14) 。

2、紧接上式, 右臂屈肘向里拧转, 掌变刁手向左向下刁挂, 随之握拳, 拳心向下, 由上往下落翻, 顺左臂外肘捋回至脐部, 拳背朝上, 拳虎口紧靠脐。同时, 左拳向外拧, 小臂向里裹劲, 至拳心向上再顺右小臂脉窝上与右掌相摩擦。拳从口出向前钻起, 虎口向上, 拳背向右, 小指向上, 拳高不过眉, 与左肩平, 臂微曲, 沉肩坠肘。同时,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踩落, 脚尖直向前方, 右脚随即跟进垫半步, 两腿微曲呈桩步。两肩要扣, 丹田要抱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 (图15) 。

第三式进步右崩拳

1、紧接上式, 左拳向里屈肘拧转扣腕, 拳心斜向下, 左脚同时向前进半步, 脚尖微斜向左前方踩实。右脚跟进左脚, 右膝紧贴于左膝腘窝里侧, 右脚尖不超过左脚跟。同时, 右拳向上提起拧转拳心向上, 两腿弯曲, 身体微下蹲, 目光平视前方 (图16) 。

2、紧接上式, 左拳继续屈小臂, 拳心向下扣劲向腹前回收的同时, 右拳向里拧转臂腕, 由拳心向上变为拳眼虎口向上, 由左臂上端经左拳虎口处, 上下呈十字相交时, 左拳由右肘下往怀中撕捋, 捋至脐部左侧。右拳直向前击出, 拳眼向上, 拳拇指向下沉劲, 拳小臂平直, 肘须微曲, 拳与胸口平齐的同时, 右脚向前进一步踩实, 脚尖向前, 左脚随之垫半步, 脚尖外撇, 两膀松开, 含胸扣肩, 丹田吸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目光平视前方 (图17) 。

第四式拗步左炮拳

1、紧接上式, 身体微向左转, 左脚向左前斜进一步, 脚尖斜向左, 屈膝半蹲。右脚跟进左脚, 脚跟提起, 脚尖点地, 置在左脚内踝处, 两膝盖紧靠。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呈鸡形步的同时, 左拳前伸变掌, 置于右小臂下, 右拳也同时变掌, 十字交叉, 掌心向下。然后, 两掌上举, 经头部前上方各向外拧转左右分开, 再由两侧下落划一立圆。两掌抓握变拳往怀中勒回, 贴肋向后拉至脐部左右两侧, 两拳对称, 拳心均朝上。身体下蹲, 两肩松垂, 丹田内抱,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斜视右前方 (图18、19) 。

形意五行拳——相生篇(下) 篇10

1、紧接上式, 身体微向右转, 右脚向右斜方进一步, 脚尖斜向右。右拳向前伸变掌, 置于左小臂下, 左拳也同时变掌, 十字交叉, 掌心向下。然后两掌上举, 手心向外 (图40) 。经头部前上方各向外拧转, 左右分开, 再由两侧下落划一立圆, 两掌抓握变拳贴肋向后拉, 置于脐部左右两侧, 两拳对称, 拳心均朝上的同时, 右腿屈膝半蹲, 左脚跟进右脚, 脚跟提起, 脚尖点地, 置于右脚内踝处, 两膝盖紧靠, 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呈鸡形步, 身体下蹲, 两肩松沉, 丹田内抱,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斜视左前方 (图41) 。

2、紧接上式, 身体微向左转,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 右脚随之跟进垫半步, 脚尖斜横, 两腿似弯非弯, 似直非直, 身体重心落于右腿的同时, 腰向左拧, 左拳向外拧, 贴胸上钻至头前, 再向外拧转拨挑, 屈肘斜下垂, 架于左额角前, 拳心向外。右拳同时随左拳外拧, 由腰部贴身向上钻, 顺左脚前进方向, 向前打出, 拳眼向上, 肘微曲, 拳高与心口齐。身体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 扣肩含胸, 丹田后收,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平视左前方 (图42) 。

第十五式拗步左横拳

1、紧接上式, 左脚向左前迈进半步。左拳从左额头前屈臂扣拳按劲下落至脐左侧, 拳心向下, 右拳不动, 臂伸直微向左平移裹劲的同时 (图43) , 右脚跟进, 脚跟提起, 脚尖点地落于左脚内踝呈提步, 两膝紧贴, 两腿弯曲, 身体重心落于左腿。右臂继续屈肘, 拳向左裹 (图44) 。

2、紧接上式, 身体向右拧, 右脚向右前斜进一步, 脚尖向前, 左脚随即跟进半步, 脚尖斜横, 两腿似直非直, 似弯非弯, 重心落于左腿的同时, 左拳由右肘下向右前方, 向外拧横打出, 拳心翻拧朝上, 臂微曲, 拳高与肩平, 沉肩坠肘。当左右拳行至上下相交时, 右拳从左臂上端向怀中贴肋回拉至脐右侧, 贴紧靠实, 拳心朝下扣劲, 身体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 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双眼平视右前方 (图45) 。

第十六式顺步右劈拳

紧接上式,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踩实, 膝微曲, 脚尖向前微向里扣, 左脚随之向前跟进垫半步, 身体重心后移坐于左腿呈桩步, 两腿似直非直, 似弯非弯的同时, 右拳小臂向外旋, 由下向前从左小臂脉窝处变掌, 向前立掌刚劲劈出, 高与眉心相对, 掌心斜向左, 五指分开, 虎口要圆, 与肩呈水平, 臂微曲, 沉肩坠肘的同时, 左拳向右扭转臂腕, 将拳松开变掌向下回拉捋劲下按至脐左侧, 五指分开, 手心向下, 虎口要圆, 大拇指靠腹部, 两肩扣劲, 丹田抱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向前平视 (图46) 。

第十七式顺步左钻拳

1、紧接上式, 右脚向前迈进半步, 脚尖斜向右呈横步的同时, 右掌向外拧转臂腕变平掌, 掌心向上, 用手指向前平穿。左脚在后随之跟进, 紧贴于右小腿内侧, 两腿微曲呈鸡形步的同时, 左掌在脐前变拳拧转, 拳心向上, 向胸前提起置于右肱肘内侧, 两肩扣劲, 丹田抱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向前平视 (图47) 。

2、紧接上式, 右臂屈肘向里拧转, 掌变刁手向左向下刁挂, 随之握拳, 拳心向下, 由上往下落翻, 顺左臂外肘捋回至脐部, 拳背向上, 虎口紧靠脐的同时, 左拳向外, 小臂向里裹劲。至拳心向上时, 再顺右小臂脉窝上与右掌相摩擦, 拳从口出向前钻起, 虎口向上, 拳背向右, 小指向上, 拳高不过眉, 与左肩平, 臂微曲, 沉肩坠肘的同时, 左脚向前迈进一步踩落, 脚尖直向前方, 右脚随即跟进垫半步, 两腿微曲呈桩步, 两肩要扣, 丹田要抱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向前平视 (图48) 。

第十八式进步右崩拳

1、紧接上式, 左拳向里屈肘拧转扣腕, 拳心斜向下的同时, 左脚向前进半步, 脚尖微斜, 向左前方踩实。右脚跟进左脚, 右膝紧贴于左膝腘窝里侧, 右脚尖不超过左脚跟的同时, 右拳向上提起拧转, 拳心向上, 两腿弯曲, 身体微向下蹲, 目视前方 (图49) 。

2、紧接上式, 左拳继续屈小臂, 拳心向下扣劲向腹前回收的同时, 右拳向里拧转臂腕, 由拳心向上变为拳眼虎口向上, 由左臂上端经左拳虎口处, 上下呈十字相交时, 左拳由右肘下往怀中撕捋至脐部左侧。右拳直向前方平击出, 拳眼向上, 拳拇指向下沉劲, 拳小臂平直, 肘须微曲, 拳与胸口平齐的同时, 右脚向前进一步踩实, 脚尖向前。左脚随之跟进垫半步, 脚尖外撇, 两膀松开, 含胸扣肩, 丹田吸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平视前方 (图50) 。

第十九式拗步左炮拳

1、紧接上式, 身体微向左转, 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 脚尖斜向左, 屈膝前弓的同时, 左拳向前伸变掌, 置于右小臂下, 右拳也同时变掌十字交叉, 掌心向下, 然后两掌于面前上举, 二目平视前方 (图51) 。

2、紧接上式, 两掌经头部前上方, 再各向外拧转左右分开, 再由两侧下落, 划一立圆, 两掌抓握变拳往怀中勒回贴肋向后拉, 置于脐部左右两侧, 两拳对称, 拳心均朝上的同时, 右脚跟进左脚, 脚跟提起, 脚尖点地, 置于左脚内踝处, 两膝盖紧靠, 身体下蹲, 身体重心移于左腿呈鸡形步, 两肩松沉, 丹田内抱,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斜视右前方 (图52) 。

3、紧接上式, 身体微向右转, 右脚向右前方斜进一步, 左脚随之跟进垫半步, 脚尖斜横, 两腿似弯非弯, 似直非直, 身体重心落于左腿的同时, 腰向右拧, 右拳向外拧, 贴胸前向上钻至头前, 再向外拧转拨挑, 屈肘斜下垂, 架于右额角前, 拳心向外的同时, 左拳随右拳外拧, 由腰部贴身向上钻, 顺右脚前进方向向前打出, 拳眼向上, 肘微曲, 拳高与心口齐。身体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 扣肩含胸, 丹田吸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平视右前方 (图53) 。

第二十式拗步右横拳

1、紧接上式, 右脚向右前迈进半步, 左脚跟进, 脚跟提起, 脚尖点地落于右脚内踝呈提步, 两膝贴紧, 两腿弯曲, 身体重心落于右腿的同时, 右拳从右额头前, 屈臂扣拳下落按劲至脐右侧, 拳心向下。左拳不动, 臂伸直微向右平移裹劲, 两肩松沉, 两肘抱肋, 丹田吸劲,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斜视左前方 (图54) 。

2、紧接上式, 身体向左拧, 左脚向左前斜进一步, 脚尖向前。右脚随之跟进半步, 脚尖斜横, 两腿似直非直, 似弯非弯, 重心落于右腿的同时, 右拳由左肘下贴臂向左前方, 向外拧横打出, 拳心翻拧朝上, 臂微曲, 拳高与肩平, 沉肩坠肘, 当右拳行至与左拳上下相交时, 左拳从右拳上端向怀中贴肋回拉至脐左侧, 贴紧靠实, 拳心朝下扣劲。身体看斜是正, 看正是斜, 扣肩含胸, 丹田后吸, 头要顶劲, 项要竖劲, 二目平视左前方 (图55) 。

转身收式

1、紧接上式, 右脚以脚跟为轴, 脚尖抬起向后转, 朝外撇劲。左脚提起向右擦地面弧形后转至右脚前侧, 扣步钩劲落地, 身体也随之向右后转l 80度的同时, 右拳随转身拳臂不动向后顺步横扫, 拳心向上, 目随身视 (图56) 。

2、紧接上式, 右脚速提起靠近左脚里侧呈鸡形步, 然后, 速向左前方迈进一步的同时, 左拳由脐左侧翻转, 拳心向上, 贴右臂下向前向外横打击出。当两拳上下相交时, 右拳向里拧贴回收至脐右侧, 二目平视前方 (图57) 。

3、紧接上式, 右拳翻转臂腕, 拳心向上, 变掌, 手心向上, 由右肋下向左拳下平掌伸出的同时, 左拳变掌, 手心向上, 两掌在胸前十字交叉, 左掌在上, 右掌在下, 二目平视前方 (图58) 。

4、紧接上式, 左脚向左后退一步, 退到原起式位置, 脚尖向左后外撇, 上身随之左转90度, 左右平行, 两掌垂肘下落, 目视右前方 (图59) 。

5、紧接上式, 右脚收回, 与左脚靠拢, 两膝紧贴, 蹲身屈膝, 两脚尖外撇的同时, 两掌由腹前各向左右分开, 托掌垂肘从两侧向头前合拢下按, 顺势调息吸气, 二目平视前方 (图60) 。

食物的相生配伍 篇11

2牛肉与土豆牛肉营养价值很高,可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土豆健脾益气、和胃调中。二者相得益彰。

3羊肉与当归羊肉温中暖下、益气养血。当归益中气、补血养血。两者配合加强温元阳、补精血的效果。

4,何首乌与香菇何首乌补肝益肾,香菇养血补气,二者相配加强补益肝肾的功效。适用于贫血、眩晕、遗精、耳鸣、腰膝酸软诸症,还可益智健脑、抗衰乌发。这种组合特别利于肝病和癌症患者提高免疫力。

5山药与扁豆山药健脾止泻,扁豆补脾和胃。二者组合利于调理脾胃,尤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6牛肝与菠菜牛肝与菠菜都具补血功效,一荤二素达到食物酸碱平衡的效果,十分利于贫血患者食用。

7羊肉与生姜羊肉温中生阳,生姜发表散寒。二者配搭大大加强保暖驱寒功效,宜于冬日食用。

8黑木耳与荸荠黑木耳益气养血、降压、抗癌,配以清热生津、化湿消积的荸荠,具有滋补润燥、养血和胃、疏通血管、滋阴抗衰的作用。适用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患者的调理。需要注意的是新鲜黑木耳不宜食用。

9鱼与醋烹鱼时为使骨刺软化并促进骨细胞中胶质分解可加些醋,既使鱼肉味香又增加营养。

10百合与鸭蛋百合润肺止咳、益气安神。鸭蛋滋阴清热。二者配合适于肺阴虚患者食疗滋补使用。

11苦菜与猪肝苦菜性味苦寒、清热凉血。猪肝益气养血、补肝明目。二者搭配食用清热解毒、养肝补血。

12韭菜与虾仁韭菜与虾仁炒食,能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适合于腰膝酸软和习惯性便秘者食用。

13枸杞与鸡肉

枸杞滋肝补肾、抗衰益寿。鸡肉滋阴补血、益气温中。二者合用则阴血双补、明日健身。

14西红柿与鸡蛋每人每日吃2~3个西红柿即可满足维生素、矿物质的需求,配以蛋白质丰富的鸡蛋营养更好。

15大枣与兔肉

大枣补脾益气、滋阴养血。兔肉补脾胃、益气血。二者合用则适于脾胃阴虚所致瘦弱贫血等症。

16龙眼肉与甲鱼龙眼肉补血、养心、安神。甲鱼益气血、补虚损。二者合用成菜,气血双补,汤色淡红而味道鲜美。

17核桃仁与韭菜核桃仁性甘微温,可助肾阴滋肺阴。韭菜性辛且温,能温肾阳、固肾气而通血脉。二者合用则滋阴强阳,阴阳相生,可谓配伍精当。适于调理阳瘗乏力、腰膝冷痛、遗精、带下、便频便秘。

18杜仲与猪腰杜仲补肝肾、壮筋骨。猪腰理肾气,通膀胱,并引药人肾。药食合用,足奏补肾健骨之功。

19虫草与鸭肉

本品有补肺肾、止咳喘的功效。对自汗、阳痿、遗精、病后虚弱、神疲食少者均有效。

20桂花与核桃仁核桃仁补肾壮阳、润肌黑发、温肺定喘。添少量桂花,则香气诱人而开郁畅神。本组合可作肾虚阳痿、老年体弱、产后便秘、肺心病、肺气肿的食疗。无病者常食可健身益寿。

21山楂与丹参山楂降脂,丹参通脉,二者并用十分利于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病食疗。

22熟附与狗肉

熟附是经过泡制的附子,已去除毒性,因而十分安全,能回阳救逆、祛寒止痛。狗肉除膝冷、暖五脏、补虚弱、厚肠胃、益气力。如再加入煨姜(生姜以火煨过)则增强温中并降低附子毒性。

23虫草与胎盘虫草补肺肾,具滋补强壮的特别功效。胎盘养血养精、提升元气。合用可大补气血。

24枸杞与牛鞭枸杞滋益肝肾,牛鞭壮阳补虚。二者搭配治体弱肾虚、遗精阳瘘、小便频数。

25,核桃仁与蚕蛹核桃仁通脉补肾、固精温肺。蚕蛹是高蛋白营养品,补脾养肝。合用为滋养佳品。

26茉莉花与银耳茉莉花理气开郁、辟秽和中。银耳滋阴清肺、益气补肾。二者配合可治咳喘、郁滞等症。

27南瓜花与鸽蛋南瓜花性凉,清湿热、消肿痛。鸽蛋润燥安神,是高蛋白低脂肪补品。二者合用可和胃清肺。

28无花果与猪蹄无花果健胃清肠、消肿解毒。猪蹄富含胶原蛋白。二者配合可润肤美容和防衰抗癌。

29百合与绿豆百合滋阴润肺,绿豆清热解毒。二者合用可冶肺热咽痛,还可养心安神、滋养脾胃。

相克的不食,残剩的不吃 篇12

有些人习惯饮用牛奶的时候加一些糖,可他们并不知道,牛奶在加热的情况下会与果糖发生反应,产生有毒的果糖氨基酸,对人体有害。牛奶与巧克力一起吃,巧克力中的草酸会和牛奶中的钙结合成一种不溶于水的草酸钙,食用后不但不吸收,还会发生腹泻、头发干枯等症状。

吃海鲜时饮啤酒,会促使有害物质在体内结合,增加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从而形成尿路结石。吃海鲜时喝啤酒还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吃海鲜时吃猕猴桃、葡萄、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会出现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二、剩饭剩菜不能吃

剩饭菜在冰箱中较长时间存放,容易被沙门氏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污染。如将饭菜从冰箱中取出后直接食用,则可导致食物中毒。

剩饭菜经反复加热或用开水反复冲泡后,维生素C、B等水溶性维生素几乎消失殆尽,大部分矿物质也随之流失,如果经常食用此类食品,极易引起体质下降,发生营养不良性疾病。剩饭菜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色香味无法保持原有水平,再加上高温回锅,就成了一堆软烂暗淡、口味欠佳的大杂烩,常吃这样的饭菜会使人食欲下降,失掉饮食的乐趣。

上一篇:辅助吞吐下一篇: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论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