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

2024-10-08

《神思》(精选11篇)

《神思》 篇1

记得有位教育大师曾满怀深情地说:我与教学, 课前有一种期待, 课中有一种满足, 课后有一种留恋, 我对课堂充满感恩。是什么促使这位大师有期待、满足、留恋和感恩的呢?我认为, 这就是课堂的灵动性使然, 因为带有趣味的非预设的课堂不但能让老师陶醉, 更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而变得神采飞扬和神思灵动, 因而让老师们感受久违的快乐与难得的惬意。

灵动的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精美舞台。这种课堂应是引起情感共振的纽带, 有“云光侵履迹, 山翠拂人衣”的和谐, 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默契;这种课堂应是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 有“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的体验, 有“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呵护;这种课堂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 有“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提醒, 有“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励……课堂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 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 课堂意味着心态的开放, 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 不再是接受者、复制者。

灵动的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必须还原师生平等交往的人性美。课堂是心灵的碰撞, 是激情的互动, 是责任的传递, 是情感的塑造和沟通。努力使师生交往成为平等的“人———人”交往, 这应该是我们课堂追求的境界。当然, “平等”首先需要教师的角色转换, 使自己从居高临下的课堂主宰者中走出, 蹲下身来走近学生,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因为灵动的课堂必须是平等的, 在同一平台上对话, 在同一舞台上展示, 在同一擂台上“较量”……这里的话语没有霸权, 这里的思维没有专制, 这里的情感不是单向, 这里的行为拒绝乖戾。所以, 我说灵动的课堂除了拥有知识、技能以外, 还同时拥有情感态度、智慧灵感、兴趣追求、精神人格等许多东西。我们说, 只有老师以宽阔包容的胸襟、友好和善的亲和力去亲近学生、悦纳学生、引领学生, 课堂才能真正为学生的完整生命奠基, 才能真正为学生的神思灵动滋补。

灵动的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必须有“家”的感觉:熟悉感、亲切感、温暖感、自在感、安全感、信任感、依恋感……所谓“家”的感觉就是回归到了我们所了解、我们所习惯的地方, 我们在那里感到安全, 我们情感关系在那里有坚实可靠的位置。让学生在课堂中有种“家”的感觉, 才能使他们的心灵开放地舒展, 生命自由地生长;才能使他们的苦恼烟飞云散, 使他们的欣喜与日俱增;落魄的感受没有土壤, 成功的体验找到知音。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就是要让课堂为学生提供一种“家”的感觉, 这是教学的基础和最坚实的依托。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神思灵动而充满活力, 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 更要备“人”;不仅要备“课本教材”, 还要备课本以外的“生活教材”;教案要从以显性教案为主转向以隐性教案为主;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始料未及的体验。在课堂上出现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 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以激发学生灵动的神思;在课堂上遇到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 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以激起学生灵动的神思;在课堂上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 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激活学生灵动的神思。

新课程的理想灵动课堂应该包蕴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关注生活体验, 突出人格塑造, 强调人性复苏, 注重人情培育, 促进精神补钙。将原来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学生的发展本位, 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了有机整合, 体现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与呵护。因为一旦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饱受压抑, 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激情、热情和理想就这样消退了。“主体丧失, 价值失落, 精神家园无处可寻”这些都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 也是不可抹去的痛和教育的持久悲哀。

要想促使我们的课堂灵动, 就让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前调整自己的心态吧———不要把郁闷与不满写在脸上, 因为学生不是我们的出气筒;不要把苦恼与失意留给他们, 因为学生不是我们的宣泄对象。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将乌云和阴霾送给他们, 我们给予学生的只能是春风与春雨。什么个人荣辱得失都得暂时放一放, 微笑着走上讲台, 把自己对于课文内容和人生的每一种体验, 每一份感悟, 每一份感动, 每一份反哺, 都用神态、语言、动作悄悄地传递给学生, 通过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我们的心灵得到天然净化的时候, 就是我们将教学进行思考并提升的过程, 就是我们将课程中“贫血”的病症诊断并根除的过程。惟有将灵动的富有诗意的课堂看作是一种理念实践的时候, 课堂才会向未知方向探索并挺进, 才会随时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神思》 篇2

“牛”形象一词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具有神性的动物,在《淮南子》中讲述到“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人类的畜牧农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畜牧农耕文化和艺术文化中要组成部分,还渗透到民间的文化事业,是神秘力量的化身和财富,权利的象征。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情境体验”启发学生神思飞扬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体验教学法

中国分类号:G623.5

我们教语文,当然不能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种种知识一古脑儿塞进学生的脑子,捆住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的翅膀,而是应该千方百计使他们在学习语文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神思飞扬,处于创造的学习气氛中,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那么“情境体验”语文教学法确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音、像、动画体验情景

感性知识是想象的基础,感性知识越丰富,想象力、理解力就越强;反之,脑中空荡荡,即使外界有语言文字触发,脑中也难以形成生动、丰富的图像。因此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课件,教学中相机呈现,可以把学生带入到一种真切、生动的情景中去,生动的画面,真实的声音,传形,传情,传神,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荡情绪情感,提高语言文字学习效率。

1、音频课件,营造体验情景

2013年11月2日,我校州级课题研讨课活动中,张红燕老师在教学《唯一的听众》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子“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先让学生听一段“锯床腿”似的练习小提琴的音频,然后让学生谈自己听到这样难听的提琴声时,会怎样想、怎样说、怎样做。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谈自己的想法:这真难听!是谁在锯木头!谁打扰了我!……接着张老师带着学生朗读描写老妇人肖像、动作、神态的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抓住“静静地坐、平静地望着”重点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了老妇人的品质,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学生就轻松地理解了老妇人“平静”的眼神中的含义,为突破重难点打下了基础。

2、图像课件,创设体验情景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网络,精选出各种图像资料,通过课堂上的展现,图文结合,让学生获得远离自己现实生活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阅读理解文中字词句段,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想象力。

我校研讨课活动中,蒋建勇老师教学《卡罗纳》,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写表情的词语“庄重严肃、放声大笑、恍然大悟、号啕大哭”,课件出示四幅人物表情图片,让学生选择词语来描述画面。这几幅图直观形象描述了这几个词语,因此词语意思迎刃而解,教师无需像往常一样解释词语意思。

韩春燕老师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中描写的海水的美,出示一副海面图片,引导学生由远及近地观察海水顏色,适时点出“深蓝、浅蓝、淡绿、杏黄”等词语。在教学描写海底段落时,适时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各种鱼的图片课件,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图像课件形象直观,让学生在头脑中把文字中所描绘的美景清晰起来,立体起了。

3.视频课件,带学生进入情景

视频课件将声、光、色融为一体,更能为学生再现体验的情景。

《富饶的西沙群岛》执教者韩春燕老师,在导入时,学生先观看西沙群岛风光视频,让学生初步领略西沙群岛的美。学生观看完后,让生谈谈感受,然后教师板书课题,这样学生就能把握文中所描写的主要内容了。另一位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时,先请学生欣赏威尼斯城的视频课件,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然后让生交流,老师小结,再进一步介绍这座古城。这就是用情景体验将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带给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索兴趣,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品词朗读,体验情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些语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表达出了。我校木兰英老师在参加全县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执教《从现在开始》这课时,在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品词想象,体验“神气极了”这一环节。她先让学生齐读这一段,边读边想像猫头鹰当上了万兽之王的心情,并用横线画出哪个词语看得出来。学生答道:“猫头鹰心情非常高兴得意,我是从‘神气极了’这个词体会到的。”木老师接着引导:“看来同学们很会抓住关键词,现在请同学们看看图,仔细观察猫头鹰有多神气。谁能描述一下。”学生描述道:猫头鹰站在大王椅上,昂首挺胸,对动物们指手画脚,大声宣布……木老师小结道:“同学们眼睛真亮!观察仔细,猫头鹰当了大王就是神气极了,就觉自己很得了不起,你们能用神气极了的语气读一读吗?”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个教学环境教师抓住了“神气极了”一词让学生感悟朗读,进一步拨动学生内心“琴弦”,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内心世界。

三、学生作图,自创情境体验

李敖的《人情练达即文章》中说:“要使我们的大脑能够起飞,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当你看到抽象的东西时,尽量是它变得具体;反过来说,当你看到具体的东西时,尽量使它变得抽象。”文学作品常具有诗情画意,把文字写成的诗文换成用线条画成的画,由抽象到具体,情味增添。学生要画,就要反复读课文,理解正确、深入;画了以后,图像展现,又可图文对照,体验意境,由具体到抽象,然后评长道短,开展想象,活跃思维。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疏疏几笔,活画出小农家老小两代人的五个形象,展现出江南乡村景色。余漪的《我和语文教学》中一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先要求学生把词中塑造的农家景象用线条用画笔白描一番。学生兴趣盎然,他们不仅要考虑翁媪的形象、神情,考虑大儿、中儿、小儿的神态、动作,而且要考虑空间如何安排,溪、田、藕池、茅屋等如何配置才符合诗意。学生脑中不浮起立体图景,下笔就难以正确。但教学中要注意这不同于美术课,要求不必过高。

浅谈神思与迁想妙得 篇4

关键词:神思,迁想妙得,艺术创作

一、神思概念及其审美形式

神思源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主要是对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想象活动而言,“神思”即艺术想象活动,艺术因其中内含的想象活动而迸发光彩,凝聚了创作者的联想与想象,因其内含的想象这一特质被称之为艺术。

神思作为《文心雕龙》中“剖情析采”的重中之重,不仅为写作构思第一理论佳作,无论从辞采,或者从篇章中作者想要传达的“神”这一字眼,都可圈可点,或其形式及其内在的文章旨意上都包含了不同寻常的审美意义。

首先,主张精神与客观外物相融。刘勰指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意为创作者将自身的精神与外物相融,两者的结合致使写作构思的顺畅。缺少创作者的精神,创作将空洞平庸,如同文章没有筋血充盈其中,乏味至极,阅读难以酣畅淋漓。缺少了外物与精神相配,则文章的神无法借助外物得以充分表达,致使读者阅读时茫然无措,不知何意,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难以达成共鸣。

其次,讲究神、志气、辞令三者相结合,相得益彰,方能出彩。“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意为精神潜于头脑之中,志气掌握着联想,而辞令则是能否得当顺利表达出创作关键的枢纽。辞令这一枢纽打开,则事物的状貌没有任何隐藏的展露出来,若想象这一关键被堵塞,则精神便会隐遁起来,无法达到“思接千载”或者“视通万里”之境。

再次,写作构思贵在虚静。“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疏瀹五脏,澡雪精神。”写作构思的展开,贵在于外在环境和个人心境均达到恬静、释然、清静的状态,方可使神思得以畅通无阻,五脏得以疏通,心灵头脑得以洗涤。创作时若能以此作为对自身的严苛要求,才可达到“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

最后,讲究文辞、格调与文章相配。“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今;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意为只有运用恰当的声律确定写作的样式和规格,观照内心的意象运笔写作,这才是驾驭文章的首要方法,也是布局谋篇的重要开端。因此,文辞的恰到好处,格调上与创作者内心的一致性,寻求与内心相一致的文辞和格调,是将创作者头脑中的意象,文章的旨意得以表述的正确路径。

二、迁想妙得概念及其应用

“迁想妙得”这一概念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即通过想象获得作画的灵感,更多针对于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上。《论画》 中,顾恺之提到“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意在画家创造人物肖像时,要想准确表达人物的个性、精神风貌等,不是“以形写神,”若想“传神写照,”还要讲究“迁想妙得”的应用。即创作时对人物充分的观察的基础上,要准确把握人物的风神气度, 更要讲究创作时的联想、想象的运用。如此一来,有形的形体便通向了无形的形体,形体“活”而不“死”。“迁想妙得”在当时的时代氛围下虽为绘画创作而提,但其影响的广泛和深入,从今天看来,这一命题并非只适用于对中国人物画的创作上,其影响范围要更加深远。

三、迁想妙得与神思相通之处

首先,两者均主张创作者的主体性作用。

《神思》里提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文章写作构思之时,创作者的精神活动十分的广阔,如天马行空。在“迁想妙得”的命题中,顾恺之提到:“迁想,”即发挥想象,要想变有形而无形,充分画出人物的形态风韵,即需要借助想象的力量。 顾恺之和刘勰,都提到了想象的关键作用,而发挥想象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于创作者本人,即创作者在创作过程当中对于自身主体性的发挥,将想象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形神具备,方为佳品。

其次,两者更加讲究作品中蕴含的“神。”

《神思》里说到:“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一篇文章的构成无论志气、辞令在文章中发挥了协调性作用,而“神”居于首要位置。顾恺之提到的 “传神写照”,再到后来提到的“迁想妙得”等命题,都是要说明绘画所要表达的并非人物的形状样貌或者一个人的学识见解, 而是潜于人物内心的精神风貌和内在的意识形态。只有运用“迁想妙得”,将想象运用到人物绘画创作上,才能真正的将一个人的神韵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因此无论“神思”或者“迁想妙得”,其旨在充分表现出作品中的“神”,这种“神”是作品活灵活现之根本。

最后,两者都主张将有限变为无限,通向无限的道。

《神思》中提及“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其中,虚静即恬静的心境,内心澄澈宁静无比,这里的虚静与老庄哲学有一定的牵连。老子首先提出“虚静,”认为虚静得以观万事万物,洞彻万事万物循环往复之真理。庄子后来又进一步阐释了 “虚静,”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坐忘”和“心斋,”认为只有不染尘埃的心灵才可达到人生境界的忘我,由此通向无尽的 “道。”神思篇中的“疏瀹五脏,澡雪精神”皆出自于庄子的 《知北游》,庄子提到:“汝斋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 庄子主张人通过斋戒,而荡涤心灵,使精神达到澡雪的状态。 《神思》中将老庄的道家哲学融入其中,若人没有保持虚静如何得道,若没有虚静的心态又如何构思文章,保持虚静的同时也即获得了精神上的高度自由,若创作者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保持虚静的心态,其作品才充满灵性,才摒弃了世俗的禁锢,达到精神上的超脱,获得无限的道。

“迁想妙得”中,顾恺之主张人物画创作中运用想象和联想,更大程度的表现出人物的神韵,其一度否定“以形写神。” 在当时玄学的影响下,时代要求的人物绘画是超脱个体的形,挣脱有限的形,而达到无限。人物绘画不再要求一昧的形似,而是人物个性、神韵、内心的充分表达。顾恺之一再强调的“传神” 也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老子美学的影响。顾恺之强调“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在人物绘画中,他尤其看重眼睛的传神作用,突破了“四体妍媸,”在有限的人物形象中,更加注重“传神,”人物画不再局限于人物肖像的描绘,而富有生气,也是将人物画的创作推向了无尽的“道”。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206).

[2]王志彬.文心雕龙今释[M].中华书局,2015(317).

[3]冯学成.庄子·知北游[M].东方出版社,2013.

《神思》 篇5

“S.E.N.S.”最初的名字叫做“Sensitivity Project”。1988年,他们为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海上丝路》制作配乐由此声名鹊起,又在三菱重工的推动下,于八个城市举办了“88年海上丝路演奏会”,成为当时日本的轰动话题,二人事业迈入第一个高峰。以此为契机,他们将团名改成了融合“Sense”与“Cense”之意的“S.E.N.S.”。此外,“S.E.N.S.”又是“Sound、Earth、Nature、Spirit”的缩写,具有深刻的人文艺术概念。台湾最早将“S.E.N.S.”译为“神思者”,而据说胜木由佳里亦赞同这个译名,故而在华语地区普遍采用。1989年,“S.E.N.S.”(以下统称神思者)为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悲情城市》创作配乐专辑,并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最佳杰作奖,从而让更多华语乐迷认识了他们。

而神思者与中国文化最深的缘分是从他们的音乐著作“故宫三部曲”开始的——从1996年4月开始的一年里,他们为NHK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创作了系列配乐专辑,包括《Palace Memories(故宫记忆)》《Palace Sketch (故宫容颜)》《Palace Seeds (故宫溯源)》三张在内,统称为“故宫三部曲”。纪录片《故宫》以仰慕中华文化的拍摄视角,将中国古代文明的恢宏与璀璨淋漓展现,以一个异国旅人的身份亲历故宫,泛起内心无限的澎湃、升华专属于历史的深思;而神思者创作的配乐“故宫三部曲”则与纪录片的步调配合得严丝合缝,伴随着故事的叙述与历史的追溯,不但丰沛了观众的感官享受,还为影片增加了深厚的立体感。这三张专辑既有交响乐团掀起的情绪高潮,又有现代电子配乐修饰的精细棱角,精神力与技术性相得益彰。这种神思者典型的音乐特色,在三部曲中尽情地释放了出来。当然,国风乐器在编曲中还是非常突出的,如二胡、编钟、笛子、木鱼、太鼓、梆笛等都有亮耳展示,但经由电子合成效果,传统乐器的表现力、张弛力以更加数字化、几何化的方式编织在一起,严谨而不失生命力。“故宫三部曲”既有博大精深的历史传承感,又有现代音乐技术的强大根基,是为经典。

《Palace Memories(故宫记忆)》是三部曲的首部,也是乐迷最推崇的一张。单曲《Palace Memories》亦是整部音乐计划的主旋律,常以采样的形式出现在后位曲目中。作为首部曲,专辑拥有理所当然的多样性,风格的起伏也相对较大;曲子都有专属的特色,但又在结构上拥有协调性与一致性,是为纪录片深度服务的概念佳作。传统乐器的演出相对较多,引导情绪波动的弦乐、交响乐更有非常集中的展现。《Magic Warriors》《Imperial Vermillion》等都有势如山河的曲境,将影片巨大的历史主题烘托得十分到位。值得一提的是,《Palace Memories》因出名较早,从而被港台各类影视作品泛滥引用,渐渐成为后人耳熟能详却不知出处的音乐作品。虽然无奈,也从另一角度肯定了专辑的价值。

《Palace Sketch(故宫容颜)》是首部曲的延续。一方面它为纪录片担纲结构上的辅助作用——延伸故事的叙述、引出影片的高潮;另一方面,它更需要摆脱音乐主题的滞重感,力求避免听者的审美疲劳。从《Time Gate》《Pipe of War》高度的电子化、戏剧感编曲就可听出这两点上的考量。因为旋律、氛围的具象性提高,音乐的画面感、想象力也就更加丰富了,与首部曲的大概念、大流势相比,《Palace Sketch》更具一份细腻与实感,就像宏伟蓝图中活热的脉络与骨骼。除了有钢琴、交响两个版本的《Peace of Mind》之外,专辑的作品都以活力、张力为亮点。以音乐情境去契合纪录片的节奏,这是种本分,但亦发挥了配乐微妙的化学作用。

《Palace Seed(故宫溯源)》是三部曲的终结篇。经历了大纲与细节两个步骤,终曲必定要走一点煽情路线,以感性为思,深谙敏感的情绪挖掘。影片至此也有了相应的升华,并逐渐临近完美的句号。以淡淡感伤与丝丝哀愁,带我们走出历史的怅然与忧郁的泥沼,继而迈向展望明天、迎接未来的希望之路。《Tides of Time》以最后的温熙感为影片、音乐做出总结,而整张专辑的末曲《Seed of Hope》也恰如曲名之所表达,展示了积极的前望思想,并蕴含浓烈的情绪色彩与力量,力求感性的爆发。如果利用独处的时间从首部曲一直聆听至此,即使不看纪录片,也能在脑中构筑那幅想象的录影。它太具体、太深刻,而对于我们国人来说,更充满一份专属的热切。

“故宫三部曲”是神思者与我国历史文化的美妙之缘。它展示了异乡之人对故宫的理解。但从本质来说,它并不轻于“我们所理解的故宫”之分量。故宫即是故宫,它的沧桑厚重并不会因文化差异而被阻隔,文化的差异反而让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多样、深刻。神思者音乐脱俗的东方质感,透彻的哲思心弦,让这份心灵的追逐变得无界、自由。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神思飞扬 篇6

一.借助教材激活学生思维

客观的评价, 苏教必修的语文教材, 选文大多生动形象有生活气息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 选编者更多考虑的是作品的人文性而不再单纯注重政治道德说教, 教材的趣味性以及单元教学的整体性都为教师引导学生思维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可靠保证。

1. 从熟悉点设问开启思维

学生阅读《林黛玉进贾府》难度不大, 也较有兴趣。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林黛玉基本上被认为是爱耍性子, 言语刻薄的女子, 那文中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学生仔细阅读筛选辨别, 找到“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老师进而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具体材料。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刚进贾府时“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而后来却耍性子, 与周围人尤其是众丫鬟老婆们搞不好关系?启发学生探讨, 给出合理化的见解。有同学认为是爱情的不确定性使她性情改变;有人说是贾母的宠爱使颦儿如此这般;有人分析, 起初的留心在意到后来的耍性子其实是共通的, 黛玉身上自卑与自尊是共存的, 耍性子不过是她用自尊的外在形式掩盖自己内在的自卑罢了。且不管回答的优劣, 反正红学家们对许多问题都争执不休, 学生的见解就算幼稚又何妨?要紧的是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2. 于无疑处设问拓展思维

在看似无疑处设疑, 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活跃, 处于相对兴奋状态。《烛之武退秦师》一篇常规内容教学结束后,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篇末提到秦伯不仅撤兵, 还派兵把守助郑, 初看结局对郑很圆满, 细分析有没有隐患, 甚至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灾难?学生乍听觉得诧异, 细想觉得有可能, 因为春秋无义战, 秦伯战或不战都是为着一个“利”字, 应该有可能再为着“利”与郑国毁约, 攻打郑国。假如秦郑再次发动战争的话, 无疑郑国会更被动, 因为秦国可以里应外合。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 教者引导学生阅读《左传秦晋殽之战》, 佐证自己的分析, 学生享受到了思维体操带来的喜悦。

3. 在比较整合中让思维再多飞一会儿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都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运用比较法, 尤其是古今进行比较, 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把孔子的“均, 和, 安”社会理想与当今社会进行比较, 当今“物质水平提高了, 为什么人们的幸福指数没有随之提升?”的疑问几千年前的圣人就已经给出了答案;教学《寡人之于国也》, 比较孟子的“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 材木不可胜用也”与当今的生态保护, 比较孟子的“百亩之田, 勿夺其时,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与当今所提倡的“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观点。经过比较, 通过联系, 教材被赋予了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学生的思维也一次次被激荡。

二.挖掘生活素材激活思维

很多时候, 学生思维僵化是因为与生活脱离。陪伴着现在学生成长的大多是童话、青春文学、电视, 缺少对生活的感悟思考。他们的思维表达更多的是程式化僵化的。而在深挖教材可用元素的同时, 将鲜活的生活引进课堂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训练途径。

生活即语文, 处处是语文元素。思维训练教学设计中, 侧重引导学生就新闻事件当场进行评论。新闻材料由小组分工搜集, 或者是身边事 (大润发门口老太太摔倒) , 或者是网络热议事 (义乌粥摊) , 小组形成事件评论意见后在全班分析, 供大家再讨论。为帮助学生学会分析,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入优秀电视专栏, 如《今日说法》《新闻周刊》, 引导学生体悟辩证思维, 深度剖析。在此教学环节中, 学生视野进一步开阔, 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当然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神思》 篇7

首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当学生表现出教师所期望的行为时, 教师所给予的表扬、鼓励、肯定等属正面强化。从鼓励中使学生获得乐趣, 从乐趣中培养兴趣, 在兴趣中推动写作。有学生这样讲:“写作文像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没有兴趣的学生怎么能够写出激情的文章来呢?因此, 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才能促使学生产生动力, 才能集中感知过程中的注意力而将认识引向深化, 才能坚定写作意志。兴趣始终是转变学生“要我写”向“我要写”的基本推动力量。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时, 我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描写所见的事物, 特地从家里带了两个精心选择的玩具, 一个是毛绒黑猩猩, 一个是机器猫。那天课堂氛围很好, 学生们纷纷举手, 说说自己对玩具的印象。我想作文教学就要这样, 使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心理, 这才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其次是把握时机, 即兴发挥。好的作文, 有许多时候是即兴作文, 在作文课上我们要把握时机, 使学生即兴作文。一次作文课上, 窗外凛冽的风刮着, 阴沉沉、黑压压的, 风卷着雪花, 纷纷扬扬。窗外的那棵树依然挺立。于是我就让学生写那颗树, 让学生写观察作文, 指导学生观察树的外形、叶子、枝干, 还要注意环境的渲染。那次的作文学生也有话可写。

第三是要授之以渔。好的作文来源于细致的观察。每一本谈作文的书都会告诉你, 要写出优秀作文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 而要观察, 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 才能有所收益。初中学生功课那么繁重, 人的经验的获得一部分来源于直接的生活经历, 而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间接经验, 即汲取别人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因此, 完全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亲身经历一番。现代生活为观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最便捷的手段, 那就是各种媒体和大量的读物, 我们不必行万里路就可达到行万里路的效果。只有做到对生活的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相结合, 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

好的作文来源于大量的阅读。阅读是学习的基本形式, 培养阅读能力是成功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叶圣陶曾经讲过:“学生读得好, 才能写得好。”阅读是理解文章和作品内容的前提, 也是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写作离不开阅读, 阅读本身是一种借助书本来观察、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手段。在阅读中领悟文章的真谛, 开拓视野, 以自我体验感悟人生的经历, 接触社会活动, 从而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及养料并在写作中得以应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是丰富精神世界的源泉。”在阅读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不断改进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效率。学生一旦书阅读得多了, 心里就会有“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这种境界。同时, 我要求学生立足课本, 精读范文, 从范文中借鉴, 极有助于作文水平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劳于读书, 逸于作文”是很有道理的, 要提高写作水平, 就必须与书结缘, 与书作伴。

好的作文要学会装饰, 亮化标题和结构。“小题大作, 大题小写”是大家公认的优秀作文, 之所以称为“优秀”, 原因是标题与内容之间有那么一小段距离, 往往给人以出乎意料, 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美感, 标题自然也就美妙。逆向思维所拟的标题都能吸引读者, 使人耳目一新。运用名人名言、妙语警句、俗语格言, 根据自己文章的内容需要巧改妙用, 能使文章标题光彩夺目。

好的作文要内容丰富。当前初中生写作普遍存在内容空洞、叙事空泛、描写粗略、刻画粗糙, 文章读起来犹如白开水无滋无味。写出真情实感绝不是简单的见到什么就写什么,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而应合理地联想和想象;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刻画, 写出不同感觉;巧用手法, 善于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动静结合。比如:《老山界》中“除此之外, 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山泉在呜咽, 像波涛在澎湃”, 这是以动写静的典范, 恰恰是因为静极了, 才听到了平常听不到的声音;恰恰因为听到了平常听不到的声音, 才证明实在是静极了。这样以动写静, 描写的形象丰富而生动,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 是不可多得的佳句。

好的作文来源于勤读勤写。“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劳一分才”, 这是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班里面有些学生认为自己脑子笨, 作文只是三言两语, 难道这些学生真的笨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实际上是缺乏勤写。好作文更需要勤写, 勤写就要坚持不懈、勤学不殆, 作文成功之路是勤奋者之路, 只要你勇敢地去攀登, 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神思》 篇8

关键词:神思,审美,虚静,情感

《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的一部文学理论和美学巨著。在《神思》篇中, 刘勰专门讨论了文思的问题。其中包括创作中的心理问题、艺术想象以及相关内容。从美学上来说, 《神思》篇对研究中国古代审美心理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试从审美距离、审美心胸、“情变所孕”这三方面来阐述它的美学意义。

一、审美距离

“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焉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 神与物游。”[1]

在审美活动中, 审美主体与客体处于相交流相融合时, 要达到“物与神游”, 须把握好主体与物之间的审美距离。中国古人主张将自己游离于客观实体之外, 清人钱泳言:“太切题则粘皮带骨, 不切题则捕风捉影, 须在不即不离之间。”在这里, 刘勰也强调了这种心理距离, 一个“游”字正好说明了心物之间的这种融洽、自在的关系, 它给我们呈现了一种动态的、流畅的美感。即作家在创作时要与外物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既要给自己的发挥留有余地, 又要防止心理距离的过大导致审美消失。只有在这样的心理距离中, 才能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实现心物同一。

国外也有类似的论述。布洛的“心理距离说”认为, 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创作原则。人对艺术和现实审美活动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超越实际人生, 用一种纯客观的态度孤立地鉴赏物的形象。朱光潜先生也说:“凡是艺术都要有几分近情理, ‘距离’才不至于过近, 才能使之了解欣赏;要有几分不近情理, ‘距离’才不至于过近, 才不至于使人由美感世界回到实用世界。[2]”正是在这种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中, 主客体之间才能实现神与物游、物随神动自由的交流。在回环反复的心物状态中, 主体的创作冲动得到激发, 完成了审美活动。

二、审美心胸

“是以陶钧文思, 贵在虚静, 疏瀹五脏, 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富才, 研磨以穷照, 驯致以怿辞。[3]”

虚静, 原指人们感受和认识客观外物及其内在规律时所持的精神专一、素朴纯净的主观态度, 当它被引入审美领悟时, 主要指人们审美观照时所持的一种超功利的直觉感悟的心理状况。它最早是从先秦道家那儿发展起来的。老子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其根曰静, 是谓复命[4]”。老子主张人们应当用虚寂沉静的心境, 去面对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只有这样, 才能让心灵恢复清明, 人才能深入领悟到道的妙机。而庄子则把“不思虑, 不豫谋……虚无恬淡, 乃合天德[5]”当做他的理想人格, 强调摒绝一切私心杂念, 以默契大道, 超脱物我, 获得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

于是他说:“圣人之静也, 非曰静也善, 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 故静也……夫虚静天地恬惔寂寞无为者, 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 故帝王圣人休焉。[6]”在庄子看来, 使主体化为宁静的存在, 使主体的心变成一颗宁静的心灵, 这样才能和大道沟通交流, 才能和天地精神交流。审美主体观照万物时要“致虚”和“守静”, 才能悟到万物之美、大道之真。

魏晋南北朝时, 老庄哲学盛行, “虚静”说作为老庄哲学的重要范畴, 也被当时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引入审美理论中。稍早于刘勰的南朝宗炳在其《画山水序》中提出:“圣人含道映物, 贤者澄怀味像。[7]”他认为领悟山水之美, 必须虚静其心, 澄净其怀。

在此基础上, 刘勰提出了自己的“虚静”说。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庄哲学。一方面, 他强调审美心胸来于当下审美的专注凝神、纯净精神;另一方面, 他认为虚静并不是主张人的无知无欲, 而是要把过去掌握的知识和文化修养积淀在创作前安宁的心境之下。在这里, 他引用了《庄子·知北游》中的典故。孔子慕名向老子请教什么是最高的道, 老子答:“汝其戒, 疏瀹而心, 澡雪而精神, 掊击而知。[8]”刘勰显然借用了这个意思, 但却没有止于此。他同时还说明了作家进入艺术想象要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辨才能、生活经验和遣词的情致, 这样才能更丰富形象和联想, 使意象丰满。从中, 我们也看到陆机的影响。陆机在《文赋》中说:“伫中区以玄览, 颐情志于典坟。[9]”他把阅读和钻研古代经典当做创作前的修养准备, 颐养情性。

刘勰在这里表达了对作家学识才力的推崇。从中可见, 他的虚静论不仅强调创作开始时, 作家要使自己的精神处于超脱、宁静的审美状态中, 排除干扰。更为重要的是, 他没有把这种虚静导向虚无甚至神秘, 而是强调了人要进行“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的内在修养, 将这些内化成一种生命的力量, 孕育出自我的一个充满和谐的生命世界。

三、关于“情变所孕”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10]”

情感是神思活动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创作主体只有投入自己饱满的思想感情, 才能使自己在想象的无边无际的世界里任意遨游, 和被想象的客观事物紧密地打成一片。想到登山, 脑海里便仿佛目睹了山的风光, 想到观海, 心中又翻腾起海的波涛, 情意溢满山海乃至与风云并驱。主体或欣喜或悲壮的感情都浇灌和熔铸在客观对象中, 成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

艺术想象在整个创作构思过程中, 始终是与情感连在一起的。没有情感, 也就无法展开想象的双翅。在《夸饰》篇中, 刘勰也说道:“谈欢则字与笑并, 论戚则声与泪偕。”[11]这种感情在想象中奥妙无穷, 能在虚构中体现出具体的东西, 于无形中刻画出形象。在想象活动中, 由于情感的加入, 作家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物象有了交流, 因此有了“神用象通, 情变所孕[12]”。这与西方的“移情说”有相似之处。

立普斯的“移情说”, 把人的美感视为一种心理错觉, 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错觉。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而“移情”, 也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移植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里去, 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 产生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 只有在这种境界中, 人才会感到事物的美。这与王国维“以我观物, 物皆著我之色彩”[13]是同样的道理。

综上所述, 在审美活动中, 心物之间应保持不即不离的心理距离, 便于主体展开艺术想象。而作家要进入艺术想象, 则需要摆脱世俗尘杂, 生成审美心胸, 把知识、识见、经验等理性的东西内化成一个和谐的生命世界。在“神与物游”的过程中迁情以往, 摄物归心, 实现物我合一。

参考文献

[1][3][10][11][12]刘勰著, 王运熙, 周锋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245, 245, 245, 333, 251.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31.

[4]老子著, 陈鼓应译注.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 1984.124.

[5][6][8]庄周著, 王世舜译注.庄子译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284, 237, 416.

[7][9]朱良志.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64, 43.

《神思》 篇9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对人的神思这样描述:“文之思也, 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 思接千载;悄然动容, 视通万里;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 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 (《文心雕龙·神思》)

既然课堂是一场神思鼓荡与飞扬的操练, 其理想的境界应是类似于想象激发的创作过程:文思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那么鼓荡飞扬的神思又当如何“起飞”与“着陆”呢?

“起飞”就是课堂导入环节。虽然导入只是切入课堂主题的寥寥数语, 但这一环节却是让学生打开神思与想象的翅膀、引起其听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因此, “起飞”环节应该力求生动、贴近、妥帖。

所谓“生动”, 就是用活泼而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艰深难懂或抽象枯燥的内容产生形象化的理解, 以便加强理解与记忆。比如, 在中古古代文学史课上讲读庄子《逍遥游》一文时, 我的导入是从“大鹏”的意象入手, 对比较难以梳理和理解的逻辑结构描述为“大鹏展翅”的结构, 不仅引出了学习重点与难点, 而且用这样一种分析逻辑结构的新视角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追问的积极性。从而再讲庄子善用寓言这一特点也就顺理成章了。又如, 对唐代文学的分期这一知识的讲授, 我在帮助学生神思“起飞”的环节运用了图示法, 用以描述和贯穿有唐一代主要诗人所处的阶段和历史地位, 学生反应效果良好。

所谓“贴近”, 就是贴近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 避免所学知识凌驾于现有基础之上, 成为渺远的空中楼阁。这一标准, 需要更多的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达成。比如在讲授荀子的《劝学》篇时, 我基于学生高中语文课对本篇已有的基础提问:荀子关于学习强调的是什么?学生答:持之以恒、利用外物和不断积累。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在高中语文课上接受的对本文浅层意义上的解读。那么对于一篇学生已经烂熟于心的经典名篇, 在大学文学课堂上还有没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呢?我继续追问:学习是一个让自我内在发生变化的过程吗?学生答:是。我问:怎么达到变化, 达到怎样的变化?学生的反应显然在思索, 在行文中寻找, 于是我引出本课新知识的生发:规则的内在坚守———自省, 学习的最佳目的———“知而明行无过”、善假物的智慧、积心持念的内在动力等等, 让学生耳目一新, 兴味盎然地起飞神思, 跟随老师履迹文章的理致。“贴近”的原则也可以通过列举学生关心的时事来实现, 比如在讲先秦诸子散文儒家经典《论语》之前, 我首先针对儒家“仁者, 爱人”的观点, 引用当时学生广泛关注的事件作为反面例子———上海复旦大学黄洋被投毒致死的事件, 这样给学生一个信息:现实的弊病可以在儒家经典中找到解决的依据。从而引起强烈的学习兴趣。再如, 对李白诗歌艺术特色的讲解, 我首先提问学生, 在中学接受的说法是什么?答曰:浪漫主义。而我在讲解时候, 既不脱离他们的知识背景, 又不能重复旧闻。先就一首李白的代表作《梦吟天姥吟留别》指导学生朗诵, 引导他们领悟李白的清新的语言风格、飞腾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奇雄的意境, 进而深入到李白的“悲极以豪语出之”的思想和情怀。当讲完了这些, 再让学生比较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具有浪漫精神的诗人屈原所做的《离骚》中远游仙境的片段。这样就把“浪漫主义”这一个概念式的认知具体化了。

所谓“妥帖”, 也就是使学生的神思与想象起飞得稳妥, 导入环节所引用的事例或文献资料应该贴合课堂主题, 而不会对学生的认知产生误导。“探讨真知”是一切教学的题中之意, 任何课堂行为与手段都不能违背这一基本要义。因此, 妥当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 在讲授唐代诗歌《春江花月夜》一文之前, 我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先是配乐朗诵, 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诗中意境, 然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欣赏配画朗诵, 并跟自己的想象对比, 同时让学生于倾听中捕捉作者的感情基调, 再让学生自己朗读。通过三遍的诵读, 或听或想或读, 通过这首诗体现的唐诗特色———形象玲珑凸显出来了, 这首诗的独特之处——美的韵律、美的意境、美的理境凸显出来了, 教学目标在美的体验中实现了。

课堂是神思飞扬的天空, 但“飞翔”总要着陆, 想象的、精神的、缥缈的思维活动终究要回归现实。所谓课堂神思的“着陆”, 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明确所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或者指导人生, 或者解除困惑, 或者培养美感, 或者陶冶情操。然而, 在当下现实功利主义思想渐占主导的趋势之下, 在大学生精神境界的修养有待成熟的前提之下, 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这门离现实非常遥远且看似没有现实功用的课程, 如何更乐意、更容易地接受?这需要在“着陆”这一环节动动脑筋。本文认为, “着陆”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功用的宣讲, 比如关于先秦诸子散文之庄子思想的讲解, 我在课堂“着陆”时引用了台湾学者傅璇宗教授所讲的一个案例作为反面例子:一个国中三年级女生读完《庄子》决定放弃高中联考, 老师与父母说尽道理也无法扭转她的心意———这实际上是对庄子思想的误解, 那么对庄子思想现实意义的正解是什么呢?学生很想知道并积极思考。二是共鸣的感召。比如在讲授汉乐府时, 我的课堂“着陆”是紧扣此类诗歌“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特点, 讲述自己对《妇病行》中的生死离别与无私母爱的真切体会, 对这种典型情怀的深刻共鸣, 动情而动容, 学生也纷纷抒发共鸣, 从中感悟到诗所再现的历史情境以及诗中所珍藏的鲜活情怀, 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 课堂是一场神思飞荡的美妙体验, 但开头与结尾至关重要, 它们决定了这场“飞翔”是否稳妥、劲健, 是否具有学以致用或学有所得的现实意义, 所以应当精心设计, 巧妙安排。

摘要:若把知识比作浩瀚的苍穹, 那么课堂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放飞神思的雄鹰。在课堂中, 教师是主导者, 是引导学生点燃灵感、触动灵魂的导师。教师在授课中应在课堂导入、讲授及总结环节, 注意授课的生动性、贴近性和运用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的妥帖性。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积极地放飞神思, 在知识的广阔空间自由翱翔, 享受知识带来的灵魂自由, 让他们在课堂之末稳妥地“着陆”, 意识到知识的现实意义, 并且很好地指导行为。

关键词:神思,课堂导入,生动,贴近,妥帖,课堂结语

参考文献

[1]文萍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薛天翔主编.高等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傅佩荣.听傅老师讲庄子.中华书局, 2009.

[4]刘勰著, 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 1986.

[5]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作品选注.中华书局, 2007.

《神思》 篇10

自然界便有一些植物,人或牲畜误食后,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幻觉。他们或麻木,沉睡于酣梦之中,或迷幻,进入一个离奇古怪的幻觉世界。这种使人致幻的植物,被科学家称之为“致幻植物”。

曼陀罗,是致幻植物中名气最大、传说最广的植物之一。在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开黑店常用的“迷魂药”,据说就添加了神秘的曼陀罗。

曼陀罗又叫曼荼罗、满达、曼扎、曼达、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原产印度,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边、河岸、山坡等地方。曼陀罗的植株形态分地域而变化,在热带为木本或半木本植物,在温带地区又为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它长相奇特,开长长的喇叭形花朵,果实长满硬刺,因此被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称为“仙果”。印第安人乐于从这种“仙果”中得到从幻觉中得来的“快乐”。同时,曼陀罗也是欧洲、印度和阿拉伯国家认为的“万能神药”,除作外科手术的麻醉剂和止痛剂外,还用作春药和治疗癫痫、蛇伤、狂犬病等。

在欧洲,曼陀罗常用于神秘仪式中。美洲土著将此类植物用于宗教仪式,印度教的苦行士们将其与印度大麻一起放入传统烟管中吸食。在美国,它被称之为“金森草”、“地狱铃铛”(源自其外形)或“金森镇草”。此名来自美国维吉尼亚州一个叫金森的小镇,在那里镇压培根起义的英军士兵曾偷偷地吸食此类草药,因此他们总是精神恍惚,也总不能完成任务。吸食后几天内,人会产生生动的幻境,精神恍惚、和根本不在眼前的人说话等等。在药效作用下,服用者即使能被唤醒,也不能回到现实状态

中来。

在西方的传说中,曼陀罗一直被赋予恐怖的色彩。因为曼陀罗盘根错节的根部类似人形,中世纪时西方人对模样奇特的曼陀罗多加揣想,当时传说当曼陀罗被连根挖起时,会惊声尖叫,而听到尖叫声的人非死即疯。在日本动漫片《圣斗士星矢之冥王神话》中,曼陀罗为冥斗士的冥衣称号。传说这朵曼陀罗花生长于断头台下,当它被人连根拔起时,所发出的尖叫会令在场所有生物死亡。在西方曼陀罗花的解语是诈情、骗爱、不可预知的死亡和爱。相传在古老的西班牙,曼陀罗似冷漠的观望者,常盛开于刑场附近,麻木祷告着生命消逝的每一个灵魂。据说千万人之中只有一个人能有机会看见花开,所以但凡遇见花开之人,她的最爱就会死于非命。

传说,曼佗罗又称“情花”,沙漠中生长的被诅咒的花朵,大漠中,没有一个找到曼佗罗的人能够安然离开。它清丽,枝叶妖娆,暗藏剧毒。

关于曼陀罗中毒的报导较多,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中毒剂量因毒性进入途径、年龄及健康状况而异。成人食果三枚即可中毒;儿童较敏感,只要成人的十分之一,不超过一个,种子3~4粒即可中毒,多为急性突然发病。儿童中毒尚有嗜睡现象。外敷曼陀罗叶也能引起急性全身性中毒,症状与口服相同,出现症状时间较口服者为快。中毒后,表现为口干、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皮肤干燥、潮红、发热,心跳增快、呼吸加深、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谵妄、幻听幻视、神志模糊、哭笑无常、肌肉抽搐、共济失调或出现阵发性抽搐及痉挛等。此外,尚有体温升高、便秘、散瞳及膝反射亢进。以上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12~24小时后进入昏睡、痉挛、紫绀、最后昏迷死亡。

曼陀罗为什么会使人产生幻觉呢?原来,它的体内含有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干扰了人体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因此使人产生幻觉。在人的大脑和神经组织中,本来存在着许多传递信息的物质,如乙酰胆碱等这些神经媒介像信使一般,忠实地履行正常传递信息的功能,担负着调节神经系统正常活动的重要使命。但是,现在有了上述这些物质,人体所有的神经功能都被扰乱了。

作为麻醉药,如今,我国一些植物园也有种植曼陀罗,但是,当你目睹了它娇美的花朵和长满硬刺的果实后,千万别“以身试魔”哟,否则,“游客也疯狂”的场面将会出现!

《神思》 篇11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非常重视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在第一学段就要求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第二学段中要求“观察周围事物,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在第三学段中则明确提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由此可见, 想象性作文是小学阶段作文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习作训练之中。

儿童是最乐于想象, 也是最具想象力的。童年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期, 而习作则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儿童想象力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安排, 需要长期的磨砺。那么, 就想象性作文的教学来说, 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要素呢?

一、排序:明晰想象之阶

课标中各学段尽管对想象性作文的训练都提出了要求, 但较为粗略,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要求进行分解, 只有这样, 训练时才能心中有数, 有所侧重, 也才会更加扎实有效。根据课标中的要求,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 笔者将小学阶段各年级想象性作文训练的要求作了如下分解:

以上是笔者对小学阶段想象性作文训练作的一个由易到难的阶梯式的排序。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归并。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 没有无本之木。想象的丰富和学生的生活积累密切相关。缺乏表象, 想象就会缺少依托, 自然也就难以丰满。那么, 如何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呢?首先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打开孩子的眼界, 让他们认识和了解更多的事物。除此以外, 我们还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积累表象。如春天, 我们可以带学生观赏油菜花, 放飞风筝;夏天, 可以带学生观赏美丽的荷花、绚丽的火烧云;秋天, 可以带学生去观赏红艳艳的枫叶、丰收的田野;冬天, 可以带学生去观赏挺拔高洁的松树、漫天飞舞的雪花……

只有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摄取”丰富多彩的“影像”, 想象才有丰盈的源泉, 想象之河才能无拘无束、恣意奔突, 越流越宽广。

二、捕捉:抓住想象之机

想象作文训练最需要的是儿童感兴趣的、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切入口。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捕捉想象之机。如笔者有一次从电视中看到有些地方连下暴雨, 造成塌方、泥石流等灾害, 就让学生写了一篇想象性作文《假如我是云司令》, 想象将水灾地的雨云调往沙漠、干旱的地方去, 而将白云调到发生水灾的地方;还有一回, 在带领学生捡拾秋叶时, 笔者发现一片秋叶飘落在小河里, 于是启发学生想象水面上的落叶就是一艘小小的树叶船, 它会漂到哪里去呢?一路上它会有怎样的奇遇呢?……冬天的雪后, 笔者带领学生踏雪赏梅, 让学生写一篇题为《坚强的腊梅》的文章, 讲述腊梅是如何傲霜斗雪、凌寒绽放的……

其实, 生活中并不缺乏进行想象性作文训练的素材, 缺少的只是敏锐的眼光。想象之机的捕捉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一种职业敏感。

三、“刷新”:拓展想象之域

在激发起学生想象的欲望后, 我们应该循着学生的想象启发他们不断伸展想象之翼。有一次, 笔者从学校的音乐教室旁走过, 听到教室里传出孩子们练习唱歌的声音, 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写了一篇《小音符漫游记》。笔者给了学生这样一个开头:一串小音符觉得呆在音乐书上太单调了, 于是, 它们从书上跳了下来, 悄悄地从教室的门缝里钻了出去, 小音符离开教室后会去哪儿呢?在笔者的启发下, 学生想象小音符来到教室外的操场上, 为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的同学们加油助威;想象小音符来到教学楼里, 听到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 为大家配音;想象小音符听到学校旁的钟楼上传来悠扬的钟声, 便飞上钟楼, 在大钟的时针和分针上翻跟头玩儿;想象小音符来到田野上, 和正在收割的农民伯伯一起喊号子;想象小音符来到树林里, 为进行唱歌比赛的鸟儿们伴奏;想象小音符来到小溪边, 摘了片树叶放在溪水中, 在小溪里玩冲浪……就这样, 孩子们成了自由自在的想象鸟。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刷新”想象的领域, 进入一个个新天地, 这样, 想象的天空才能越变越宽广。

四、“引爆”:催开想象之花

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的过程中, 我们要在哪些“节点”上“引爆”孩子的思维, 使想象之花绚丽绽放?笔者曾指导学生写过一篇童话《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笔者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据说, 在很久以前, 乌鸦是羽毛艳丽、歌喉甜美的七彩鸟, 后来, 美丽的七彩鸟变成了又黑又哑的乌鸦。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它变成了现在这副模样呢?同学们有的说乌鸦是为了行动更隐蔽才把羽毛染成了黑色, 有的说是用一洗黑洗成了黑色;有的说是因为别的鸟儿妒忌, 乘它不备在它的羽毛上涂上了黑漆;有的说是因为它飞行时不小心掉进了黑洞洞的烟囱里;有的说是因为空气污染太严重, 常下酸雨, 渐渐地, 它那五彩缤纷的羽毛就变黑了;有的说是因为它在狐狸开的小店里买了伪劣洗羽精才洗成了现在的样子;有的说是因为基因变异使得它彩色的羽毛变成了黑色;有的说是它在贴近海面飞行时, 被乌贼的黑墨喷中, 染黑了全身……

儿童有着无限的想象的潜能, 一旦被充分激发, 就会迸射出无穷的创造的火花。只有进入这样一种状态, 才能充分感受到想象之美。

【《神思》】推荐阅读:

上一篇:手语服务下一篇:职业院校的班风建设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