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服务

2024-10-08

手语服务(共7篇)

手语服务 篇1

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铁路部门的服务质量成为了当前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从提高铁路部门客运服务质量出发,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提出一种可用于铁路客运部门的手语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的构想,并对其如何实现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和分析,从而为市场经济下的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可借鉴的考核方式。

关键词:铁路客运,市场经济,手语服务,质量评价,系统设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消费和服务观念方面都有了很大转变,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作为我国重要支柱的铁路部门,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提高自身服务,从而为国家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当前思考的重点。作为铁路客运服务的一种,手语服务成为提高服务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过网络实现对服务质量的考核成为一种趋势和常态。对此,本文结合当前的信息技术,提出一种手语服务质量评价系统,并对其实现进行详细阐述。

1 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内涵

对铁路客运服务来讲,通常是指能够满足旅客规定的和潜在隐含需求的特征综合。通常认为,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是一种旅客自我感知质量,包括对铁路客运服务部门的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与实际感受之间比较的结果。在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通常将铁路客运的服务质量分为理想质量、操作质量、感知质量和标准质量四个部分。其中,所谓的理想质量是在为广大乘客提供服务之前,首先需要设计和提出服务的内容和服务的主要方式,从而可为旅客提供最高的服务;标准质量是指铁路服务企业在服务环境、服务设备、服务管理、服务技能和服务人员自身素质方面应该达到的标准;操作质量主要是指铁路客运服务人员为广大旅客所提供的服务所展现出来的一切行为和态度的总和;感知质量是旅客在经过服务后对客运部门的整体服务质量的评价,这也是对铁路客运服务人员客运服务质量的一种终极评价。而手语服务质量,作为铁路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主要是参考上述几个标准,并从理想、操作、感知和标准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市场需求下手语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对铁路部门服务质量的评价,其目的就是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铁路客服的整体绩效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铁路部门在服务中所存在的优势,同时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因此,笔者认为建立铁路客运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的意义就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通过评价系统构建,有利于建立更加科学、客观的客运服务制度,从而为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客运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和基础。

第二,通过系统构建,有利于提高旅客满意度,并发现当前铁路客运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客运服务质量的改进方向。

第三,通过评价更好地了解旅客需求,并从旅客满意度的角度,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此积极地满足旅客的现实需求,提高铁路部门的服务,为铁路运输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奠定基础。

3 建立铁路客运手语服务质量评价系统的原则

为更好地实现对该系统的设计,必须对系统的使用群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等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客运服务部门在手语方面的服务进行全面评价。而根据手语服务的特点,笔者认为该评价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3.1 系统性原则

对铁路客运手语服务系统来讲,其涵盖多个不同的因素,对此该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多目标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其包含多个不同因素,这些因素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影响。因此,在对系统的构建中,必须体现出多层次、多角度和多侧面,以此更好地对手语服务质量展开评价,也可让系统的评价变得更加科学、客观。

3.2 独立性原则

在对系统各个功能的设计中,不同的功能必须要相互独立,同时各个功能要相互联系,实现对不同方面的独立评价。

3.3 择要性原则

在对不同的评价因素进行评价时,对系统功能设计必须选择主要的评价因素,从而构成比较合理和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3.4 可行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无论从服务器的部署,到系统的功能,再到页面展示等方面都可以满足用户需求,并能够让广大用户在第一时间找到所需的功能,以及更为简洁的对于手语服务质量的评价。

3.5 目的性原则

在对手语服务质量评价中,必须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互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评价,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地反映旅客对铁路部门的服务态度,从而为今后的服务质量的改善奠定数据基础。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结合系统需求,笔者认为要对该手语服务系统进行构建必须选择合适的架构体系,才能保障系统的运行和使用。而对于系统构建来讲,其架构体系也决定其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体验。同时对用户来说,用户并不关心系统如何实现,而只关心如何通过最简便和最快捷的方式对系统进行访问和评价。而在对系统的设计中,常用的体系架构包括C/S模式、B/S模式。对此,通过对当前主流技术的分析,同时结合对手语质量评价管理系统的特点,笔者决定采用三层架构模式。对整个系统的开发采用基于.net开发平台,同时用C#语言和ADO.net接口对数据进行连接。而一般的用户通过客户端的浏览器即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而管理员除了通过浏览器进行系统访问之外,还可以通过后台对系统的数据及数据库进行维护,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

通过图1可以看出,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web层、应用层、数据层。其中,web层通过让用户打开页面的方式,即可实现对系统的访问;应用层主要为逻辑处理功能,对不同的应用请求进行分配,并负责与数据层进行连接;数据层主要为SQL Server 2015数据库,负责对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查询、管理等。

4.2 系统功能设计

在该系统的设计中,主要将系统功能分为旅客评价模块、评价结果统计、评价指标权重设置三个部分。

(1)旅客评价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对旅客手语服务质量数据的搜集。通过不同旅客对铁路客运服务质量的评价以及系统设置的指标体系,得到不同旅客对不同的客运车站、车次等的评价。在评价完成后,提交给系统。而系统面向所有旅客,并根据铁路部门的数据库中的数据,实现人们对系统的登录。

(2)评价结果分析模块

该模块主要负责对旅客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帮助火车站或者服务车厢进行整体的评价和总结。该模块主要包括旅客的类型、旅客年龄等维度,从而更好地了解旅客的特征;另外,也可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进行统计,从而了解不同旅客对客运部门的满意度评价。

(3)系统维护

该模块主要负责对系统基础的参数、权限等进行维护和分配。

5 系统运行效果

通过上述系统的应用,得到旅客对客运部门的手语服务评价,以及良好的反映效果。而根据对评价的统计,怀化车站也在服务理念、员工素质和设施服务方面制定了很多改进措施,为实现手语服务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也为车站在市场经济下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兵,权冀川.基于Servqual的公务用车管理系统服务质量评价模型[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6).

[2]陈振明,耿旭.中国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理论与实践进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3]邓之宏,郑伟亮,秦军昌.C2C电子商务服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基于中国C2C市场的问卷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2(14).

[4]潘松华,孙素云,梅江林.高校图书馆服务危机预警管理实证研究——基于读者视角的服务质量评价系统构建[J].知识管理论坛,2013(03).

手语服务 篇2

手语是聋哑人士的主要沟通工具, 它是利用手部和身体的动作来传达意义。虽然手语帮助它的使用者之间互相沟通, 但聋哑人士与一般人的沟通却十分困难, 这个沟通障碍是源于大部分人不懂得手语。

另一方面, 聋哑小朋友由于很难表达自己, 以及中国的聋哑教师数量有限, 导致他们的学习出现困难, 得不到和普通小朋友同等的学习机会。

照片:三位获奖学生捧得“英特尔杯”。颁奖嘉宾:竞赛组委会主任、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名誉校长王越 (左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竞赛组委会委员吴爱华 (右2)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刘爱民 (左1) , 英特尔中国执行董事戈峻 (右1)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设计实现了一个从手语动作翻译成文字和声音的翻译器, 令学习手语更有趣、更方便、更容易, 以达到这个项目缩少聋哑人士与其他人的沟通障碍的目的。

工作原理和算法

特征提取

深度图像的分辨率是640x480, 意味着每秒钟的数据有17.6MB, 存储如此大量的数据是不可能的。同时许多没有用处的数据 (例如背景) 都包含在原始数据中。因此我们必须从原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骨架是一种可以用来表示手语的有用信息。

我们利用Kinect和OpenNI提取用户的骨架节点得到XYZ三点的坐标。我们一共提取了6个骨架节点, 左手、左手肘、左肩、右手、右手肘、右肩。对于每一帧, 我们从这些节点中计算出14个特征向量来表示这一帧的手语动作。经过标准化计算, 我们用121帧来表示一个手语词语, 因此每一个词语有1694个特征。

原始数据标准化

我们通过均匀分配和插值使原始数据标准化。通过二次插值法, 利用最相近的三个原始数据计算出标准化的数据, 使得每一个手语动作都统一用121帧来表示。

支持向量机

SVM (支持向量机) 是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的概念, 简而言之, 给定一组已经分好类别的数据, 而且分类依据是未知的, 支持向量机训练算法可以通过计算构建一个模型, 一组新的数据到来时可以预测出新的数据属于哪一个类别。

SVM的模型将所有数据映像到一个高维空间里, 并计算出不同类别数据之间的最大化几何边缘区, 然后把新的数据映射到同一个空间, 根据之前计算出的最大化几何边缘区来预测新的数据属于哪一个类别。

平台限制与解决方法

平台限制

使用Kinect的建议系统需求是CPU有双核2.66 GHz或以上, 内存有2GB或以上, 但Intel提供的平台只有分别1GHz CPU和1G内存, 明显与系统需求有差异。

即使我们使用Linux操作系统, 处理器使用率依旧满载, 并且帧率只有大约2到4左右, 远少于正常的30帧。在这种条件下, 再加上处理器资源已被提取资源的线程占据, 所以不可能在处理器里进行资料分析的工作。

瓶颈

为了找出瓶颈, 我们首先关闭了图像用户接口。虽然处理器使用率降至85%, 但帧率跟之前的一样。我们观察得到其中一个OpenNI控制的线程依然是占领了整个线程。只是由于所提供的平台是双线程的关系, 使用率分别被定在50%及35%。

其后我们关掉骨架提取的功能, 使用率大幅降低到只有25%。经过进一步性能分析的工作, 我们证实了瓶颈的来源就是骨骼提取。不幸地, 骨骼提取的算法并不是开源的, 而是被PrimeSence所保护。所以我们并不能通过修改原代码或是把算法放到FPG A里以达致降低处理器使用率的效果。

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尝试选择性地使用原始数据。原来数据传递方式是用户产生器 (UserGenerator) 直接从深度图像产生器 (Depth Generator) 得到原始数据。新的方法就是设立一个仿真深度图像产生器 (Mock Depth Generator) 。它会仿真成原来的产生器, 而用户产生器则从它得到数据。

当Kinect得到新的数据, 它会将数据传给深度产生器, 然后后者会发给仿真深度图像产生器。而每隔一个帧, 仿真深度图像产生器会将得到的数据传给用户产生器。换言之, 两帧从Kinect上得到的数据, 只有一帧会真正被用作提取骨架, 而另一帧将会被忽略。

这个做法虽然令帧率降低到15, 但处理器使用率却降至只有50%。而且经过我们的验证, 几乎没有出现丢帧的情况, 即使出现亦没有影响到提取骨架节点的质素。经过这个特殊处理, 我们确定在这平台使用Kinect是可行的, 甚至还可提取额外的处理器资源用以其他运算工作。

设计和实现

概述

系统通过Kinect获取深度影像, 并使用应用程序OpenNI从深度影像中提取用户的骨架。在获取的骨架中, 我们选取左右手、肘、肩六个关节点。总的来看, 用户完成了一个手语, 通过Kinect和OpenNI, 系统将记录一系列的帧, 每一帧由左右手、肘、肩六个关节点的三维空间向量组成。用户每一次完成同一个手语都会有差别, 所以我们在特征提取之前需要对记录的帧进行常态化处理。我们使用支持向量机 (SVM) 对提取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每一类表示一个手语。图2描述了整个手语识别的流程。

手语获取

双手交叉握于腹部前方。这一动作我们称之为“预备动作”, 表示手语的开始和结束。为了避免潜在的识别错误, 我们要求每相邻的两帧 (0.13s) , 用户至少移动5厘米。如果用户做预备动作超过100帧 (6.67s) , 系统将会停止获取手语数据。

数据处理

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常态化处理, 我们将获取的一系列帧通过均分和插入的方法统一成121帧, 即2178个三维空间向量。我们对常态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产生1694个特征向量。最后我们将所有的特征向量放在一个矩阵里, 用于SVM分类。

手语训练和分类

LIBSVM是一个用于支持向量机的集成软件, 支持多类分类。用户使用LIBSVM提供的库, 可以更容易地使用SVM。我们使用“svm-train”读取输入文件 (Input File) , 生成模型文件 (Model file) 。我们的输入文件包含1694个特征向量。我们对每个手语单词训练20到30次。到目前为止, 我们总共训练了48个手语。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更多的手语扩展我们的数据库。

使用“svm-predict”可以预测用户所做的手语属于哪一类。

参考文献

[1]Chinese Sign Language[R/OL].http://baike.baidu.com/view/42806.htm

[2]OpenNI[R/OL].http://75.98.78.94/About.aspx

[3]PrimeSense3D Sensor Data Sheet[R/OL].http://www.primesense.com/press-room/resources/file/4-primesense-3d-sensor-data-sheet lang=en

[4]LIBSVM[R/OL].http://www.csie.ntu.edu.tw/~cjlin/libsvm/

[5]Hardware Requirements of Kinect[R/OL].http://www.microsoft.com/en-us/kinectforwindows/purchase/sensor_setup.aspx

[6]FPGA-based MP3Player[R/OL].http://cegt201.bradley.edu/projects/proj2010/fpgamp3/FPGAMP3_Project_Report.pdf

手语发展60年 篇3

确定规范和统一的手语, 对于实现聋人“平等、参与、共享”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我国就开始手语的规范和统一工作。

一、建国以来规范、统一手语的历程

1.20世纪50年代~1988年制订统一的通用手语

1959年, 当时的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整理修订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 报请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 先后共出版了4辑, 含2000个手势图示。

1960年, 原内务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转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关于修订聋哑人通用手语工作方案”的通知, 提出了修订通用手语的原则, 即:手语与现实生活相一致的原则, 手势与手指字母相结合的原则, 手语与口头语、书面语相一致或接近的原则, 保持形象化和清晰易辨的原则, 要求各地在试行期间应向聋人群众宣传通用手语的重要性, 并应说明, 推行通用手语并不排除地方手语, 两者可以并存。

1979年, 原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在草图的基础上重新绘图, 又出版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 1982年讨论和制定了640个新词手势动作, 并由民政部、教育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批准试行和推广。

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召开过四次手语工作会议, 为我国通用手语的规范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7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确定将《聋哑人通用手语图》易名为《中国手语》, 这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

2.1988~2003年编辑出版《中国手语》, 确立通用手语地位

1988年, 中国残联成立后进一步加强手语研究, 1990年5月正式出版《中国手语》, 1994年出版了《中国手语》 (续集) , 标志着我国手语规范、统一的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国家历次残疾人事业计划工作纲要中, 在教育行政部门特殊教育文件中, 明确以《中国手语》作为我国官方推广的通用手语推行使用。1991年, 民政部、原国家教委、国家语委、中国残联共同印发《关于在全国推广应用〈中国手语〉的通知》 ([1991]残联宣字第138号) , 要求在公共场合、学校教育教学方面必须使用《中国手语》, 高校特教专业应将《中国手语》列为教学内容。

2001年7月, 为适应新形势需要, 中国残联和中国聋人协会共同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组织对原《中国手语》进行修订, 最终于2003年5月出版发行。邓朴方同志为修订本题词:“规范中国手语, 畅通交流渠道。”

二、推广使用《中国手语》

1.开展全国性问卷调查

2004年6月, 中国残联和中国聋人协会开展问卷调查, 广泛了解特教学校聋生、社会成年聋人、聋校教师、手语翻译以及热心学习手语的健听人对手语研究推广工作的意见。全国共有27个省、市、自治区参与调查, 收回有效问卷5547份。采用问卷编码处理和 SPSS软件包联表统计分析, 数据显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工作为继续解决手语统一和规范问题, 特别是手语为教学服务、手语拼打规则研究和手语词汇丰富问题;近80%的被调查者同意将《中国手语》作为全国统一、规范的聋人手语加以推广, 认为《中国手语》推广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系统培训和宣传。

2.研究编辑专业手语

中国残联分别委托天津理工学院聋人工学院研究编辑《计算机专业手语》、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编辑《美术专业手语》、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辑《理科专业手语》、天津体育学院编辑《体育专业手语》等, 不断增加词汇, 作为《中国手语》的补充。

在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 中国残联和北京奥组委编写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常用手语》, 从《中国手语》中收录了与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有关的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子, 新编了吉祥物等新词语的手势动作, 供奥组委工作人员、志愿者、商业服务行业以及社会各界手语爱好者学习、培训时使用。

3.编写培训教材和软件

2003~2006年, 中国残联和中国聋协组织编写了《中国手语日常会话》, 与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合作拍摄《牵手》系列情景剧, 采取情景对话形式, 满足越来越多的健听人特别是服务业从业人员学习常用手语的要求, 为聋人服务。中国残联还组织编写了《中国手语培训教材 (试用) 》, 遴选1000多个常用词和近百个基本句型, 依据手语学习培训实践性强的特点, 编写培训教材。

中科院计算所将人工智能识别与合成技术应用到手语中, 开发了“中国手语合成系统”软件;中国聋人百科网 (郑州) 研究开发了一系列《中国手语》辅助教学软件。

4.在部分聋校开展试点工作

2008年, 在教育部的支持下, 正式印发了《“十一五”期间在全国部分聋校开展推广〈中国手语〉试点工作方案 (2008年~2010年) 》, 在全国不同地区挑选11所聋校开展推广中国手语试点工作, 举办了骨干师资培训班, 编写了推荐教材, 制定了《推广试点工作教学指导纲要》。11所试点学校按要求制定本校试点方案, 并于2008年秋季开学正式试点, 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效果明显。

5.其他形式的推广工作

各级残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手语研究推广工作, 定期开展培训。浙江省建立省手语培训中心, 广州市、北京市、苏州市建立了手语研究会, 北京市残联举办了“中国手语”公开赛, 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出台了“手语翻译等级考核办法”, 发放手语翻译津贴。

中央电视台和部分地方电视台开办了手语专栏节目, 许多高校建立了手语社团, 开展爱心助残志愿者活动。据不完全统计, 为志愿服务奥运会、残奥会, 仅北京地区就有近40万人报名参加各种形式的《中国手语》的培训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 逐步形成了健听人和聋人共同“学手语、用手语”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手语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

1.高层次手语人才的专业化培养

近年来,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陆续有以手语为研究课题的博士、硕士论文通过答辩;河南中州大学特教学院、吉林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江苏南京特殊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大专层次的手语专业, 培养应用型手语翻译人才, 标志着我国手语学科专业化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2.审定颁布《手语翻译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2007年, 国家正式将“手语翻译员”列为新职业, 11月, 中国残联组织审定《手语翻译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征求了包括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和基础教育司有关负责人、聋人代表、长期从事手语研究及翻译的专家、特教学校校长等人员的意见。中国劳动技能鉴定中心全部采纳了我们提出的审定意见, 确定了4个职业资格等级 (即初级手语翻译员、中级手语翻译员、高级手语翻译员、手语翻译师) 和分级职业标准及需求, 并报经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 于2008年4月正式颁布。

3.手语学术研究

我国手语学术研究已步入正轨, 并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 目前, 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多学科角度, 开展了手语词汇分类、手语语法、地方手语、手语性质、手语认知特点及其脑功能定位等方面的基础研究, 同时, 还组织出版手语研究的专著, 另外, 国际或地区间的手语学术研究交流也日渐广泛。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中国手语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研究热点问题

1.手语性质

手语是否为语言?目前, 国内外看法不一。挪威等国已立法将其确定为语言。中国学界争议颇多, 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手语的语素语法等要素都依附于有声语言存在, 不是独立的语言;有的学者认为, 手语有独有的语言系统, 且是天然存在的, 是一门语言。对于这个问题, 目前仍无定论, 需进一步研究。

2.手语拼打规则

目前, 手语研究停留在词汇阶段, 对于手语拼打规则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存在使用汉语语法规则和聋人习惯的分歧。但聋人日常使用手语习惯尚未归纳总结出来。

3.手语研究工作

目前, 全国研究手语的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缺乏, 少数具有一定研究水准的研究人员相对集中在高校, 其他人员属操作应用层面, 如:特教学校教师大多从事教学工作, 重度听力残疾人和手语翻译多为手语的熟练使用者。手语研究学术性、专业性、技术性强, 在缺乏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支持的情况下, 手语研究质量有待提高。

4.手语推广工作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 篇4

一、手语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手语, 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聋人的母语, 是聋人群体在长期相互交流中自然发展而来的一种复杂的视觉空间语言。手语有相对独立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手语翻译则是沟通手语—视觉语言和口语—听觉语言的桥梁。由于手语没有书面语言, 因此本研究中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仅限于手语与汉语口语的对比翻译研究。

目前, 我国大陆的手语翻译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研究成果还比较少, 在中国知网以“手语翻译”为题名搜索到24篇论文。其中, 探讨手语翻译理论研究的论文有4篇[1];探讨手语翻译职业化的论文有6篇[2];探讨手语翻译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及素养的论文有6篇;电视手语翻译的作用及问题研究的论文有3篇;关于手语翻译专业建设研究的论文有5篇。

专著方面, 《手语翻译概论》 (张宁生) 内容涉及手语翻译的历史和职业化、中国手语的发展、手语与汉语的互译、聋人文化、教育场所的手语翻译、手语翻译员守则等, 是中国大陆第一本比较系统的阐述手语翻译的论著[3];《中国手语研究》 (赵锡安) 、《手语概要与翻译实践》 (吴立平) 、《中国手语》 (朴永馨) 也有部分章节涉及手语翻译的基本要求。

综观手语翻译的文献资料, 可以发现中国大陆手语翻译研究处于初始阶段。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较少, 从国外借鉴手语翻译的经验及手语翻译的职业化是热门的研究话题。从翻译的语言媒介来说, 翻译的本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4]。”手语翻译的核心即有声语言和视觉语言这两种不同载体的语言间的语码的等值转换, 而这种转换的实践研究并没有出现, 手语和汉语的对比翻译研究还是空白;针对于手语翻译的手语本体系统研究也还未曾出现。而这些是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不可逾越的基础问题。

二、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1.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涉及范围广内容博, 我们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首先从语法对比翻译入手。语法是语言的组织规则, 它是社会约定俗成的, 是每个使用该语法的人必须遵守的。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首先从语言的规则对比入手, 针对两种语言的不同规则对手语语法和汉语语法展开对比研究。

聋教育界和手语界公认的是:手语相对于汉语表达最突出的差异是“倒置”、“省略”及“非手控标志的语法功能”。我们从这三点入手, 探讨手语和汉语的翻译对策, 特别是针对手语的表达顺序、空间多维性的特征、非手控标志的语法功能和作用的译入与译出进行专门的研究。

(1) 语序的对比翻译。手语是一种视觉为导向的语言, 导致其语言顺序与以听觉为导向的有声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他摘花”, 手语的顺序为“他/花/摘”最后一个手势是“摘”的动作。如果按照有声语言的顺序打出, “他/摘/花”最后一个手势是“花”, 聋人会以为花没被摘掉, 诸如此类。我们要系统地分析手语表达中的语序, 针对特定语境中的所谓的“倒置”, 对手语汉语对比翻译予以归纳和总结。

(2) 手语同时、空间、多维度表达特征的对比翻译研究。手语与有声语言相比, 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序列性和同时性并存, 即时空并存, 这也是手语空间———视觉符号系统有别于口语时间———听觉系统的重要标志。从结构角度说, 口语是直线序列的语音片段的组合而手势是在空间纬度同时发生的各语言成分的组合, 面部表情和手、身体的动作、姿势同时参与表达。若只截取其中一点、两点, 则势必会造成相对于汉语言句子系统各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的省略。在手语中聋人用眼光的移动和手形移动的方向来表达, 就可以省略做宾语的代词;用空间定位来表示施事和受事关系就可以省略虚词, 等等。诸如此类的“省略”的译入和译出的策略均要做全面系统的研究。

(3) 非手控标志 (即表情和体态如张嘴、抬头、皱眉、停顿等) 的对比翻译研究。手语是怎样运用这些非手控标志完成各种时态、语气、语调及细节的表达的?非手控标志, 并不仅仅是健听人在交际中使用的语气语调等情感因素, 它们还具有语言使用系统的功能作用。它们有时相当于口语的语调、声高, 有时则是被语法化了的固有的体系。一名手语汉语翻译员, 要能在空间——视觉符号系统和时间———听觉符号系统间出入自由, 游刃有余。在手语翻译时头脑中要有一幅幅表情达意的动态的画面, 并通过手语将这些画面按一定的顺序表达出来。非手控标志之张嘴、抬头、皱眉、口动、眼睛的注视、身体的转动等在翻译中特别是手语译入译出时的合理顺畅地使用, 会对翻译产生积极有效的重大作用。对手语这种特殊性表达的翻译同样要做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

2.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基本思路

翻译是十分复杂的活动, 其内涵十分丰富, 它是不同语言层次上的信息转换, 是一种艺术实践和创造活动, 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交流过程[5]。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是基于聋人和听人的沟通交流的无障碍目的的翻译实践研究。

研究的依据有二:其一是对比语言学, 即“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 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 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 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6]。在研究中将手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进行对比, 找出源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对等的目的语, 并找出在不同情况下处理源语言中某个语言项目的不同方法, 供我们在翻译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

其二是视觉语言学, 这个学说最早由法籍华人语言学家游顺钊提出的。他基于语言学的研究仅以口语为对象, 过分偏重听觉忽视视觉的事实而提出的, 视觉语言学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去处理来自口语、手语和表意或图画文字的材料, 研究、分析上述不同的信息传递系统材料的视觉和空间的因素[7]。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中, 我们将手语纳入视觉语言的范畴, 承认视觉符号和声音都是语言的载体, 注重探究手语视觉符号元素如手的形状、位置、移动, 脸部和头部的位置运动等承载的意义及恰当的汉语手语翻译形式, 关注手势和肢体、表情等视觉元素组合建构的语境和语言学意义、概念类比和修辞。

基于此, 汉语手语对比研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对比语言学和视觉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手语汉语对比翻译实践研究, 帮助学习者处理和预测各种翻译问题, 深化对翻译技巧的认识, 提高手语汉语互译的翻译技能。

3.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意义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手语翻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 是听觉语言与视觉语言的信息转化, 是有别于有声语言之间信息转换的独特的翻译。通过手语汉语的对比, 对这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拓展和丰富翻译学理论, 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比翻译研究可以为翻译技能、质量评估、资格认证和市场规范等实践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加速手语翻译职业化的进程。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的研究可以促进大众对聋人语言、聋人文化、聋人群体的了解和关注, 更大范围内实现聋人听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和交流, 更深层次地帮助聋人这个弱势群体, 从而促进社会的公正和谐,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总之建立在手语与汉语对比研究基础上的翻译研究意义重大, 有待特殊教育界、语言学界、翻译界等共同努力。

4.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方法

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手语翻译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研究, 明确已有的研究进展、主要成果、不足, 明确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调查法:由于聋人手语没有书面语言的记载, 因此借鉴国内外手语研究专家采取的摄录的方式对聋人手语者和为聋人所接受的手语翻译员进行调查和研究, 并用语言文字等多种符号对其进行标注, 进而初步建立手语翻译研究数据库, 对手语和汉语对比翻译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比研究方法:这是对比语言研究中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对比两种语言在什么情况下表达的意义和功能是相同的, 在什么情况下是不同的;以及一种语言表达的不同的意义和功能, 在另一种语言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表达, 等等。

经验总结法:对手语翻译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 进行归纳与分析,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为手语翻译员的培养提供翻译的原则和方法之训练和指导, 并为聋人汉语言的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5.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重点即手语和汉语的对比翻译, 此项工作在中国大陆属于首次系统研究, 研究将会对手语翻译员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翻译策略, 意义重大。手语汉语翻译研究的难点是手语语料库建设的滞后, 这对研究会形成很大的阻力, 我们需要一边搜集手语录像资料, 一边做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 这些将会对研究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 延缓研究的进度。

总之, 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 任重道远, 尚需各位同仁不懈的钻研和努力。

摘要:我国的手语翻译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急需对手语汉语对比翻译进行研究。本研究对手语汉语对比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理论依据及基本思路、方法、重点难点进行了整理和研究。

关键词:手语,汉语,对比翻译

参考文献

[1]肖晓燕.手语翻译研究——模式、内容及问题.中国特殊教育, 2009.2.

[2]王继红.澳大利亚手语传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 2011.9.

[3]张宁生.手语翻译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1.

[4]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3.

[5]刘敬国.翻译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3.

[6]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9.

数学手语的编制原则初探 篇5

文化是自然力筛汰的结果。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去芜存菁,人类语言逐步形成了今天的风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同时,一定的语言又促成了一定的思维方式的形成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化,聋人也凭借这种自然力,在无声中完全依赖视觉吸收信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也形成了以手语语言为中心的特殊思维方式。对大多数聋生来说,手语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也是他们学习所依赖的工具。通俗地说,手语是用手“说话”和用眼睛“听”的语言。

在国外聋教育中,从口语教学到全面交流法以至今日的双语教学(即手语教学),是聋教育的三种主要形式。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是进行聋教育的最佳途径。美国加劳德特大学用于教学和交际的第一语言是手语。英国已经形成了“聋人手语是一种语言”的共识。可以说手语对聋人来说是最好的语言,是聋人交流和学习知识的手段,也是帮助聋生学会语言的手段。

数学学习的实质是通过数学语言这一载体,把教师或书本上的数学信息传输给学生。因此,数学语言是数学逻辑思维的外衣和工具,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思维往往借助于数学语言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语言不仅决定聋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而且是发展聋生数学思维的第一关。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以探讨与研究。数学手语的发展关系到聋人的学习和发展,甚至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只有适合聋生自身特点的数学手语系统,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帮助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我国的数学手语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各地手语各行其政,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标准;词汇量极其贫乏(《中国手语》中只收录了131个数学手语),缺少严密的语法系统和数学逻辑结构。上述问题,主要表现在:手势动作不够完整、手势概念含糊不清、个别基本词动作不一致、手势不符合聋人习惯打法。例如:用手势“等待”表示数学词语“等于”,没有“极限”、“导数”词语等。要改进这种状态,必须进行系统的手语研究,还手语以生动形象、确实能够传达概念真实含义的本色。

聋人学习高等数学,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借助一些与初等数学语汇相同的手势。但高等数学毕竟不可能完全借助初等数学的语汇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数学的词汇几乎全部需要重新创制。这就需要按照手语编订的一般原则和数学手语编订的特殊原则进行创新。

二编制数学手语的原则

在通用的《中国手语》编订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统一基本词的手势;保留手势的形象化;同字异义动作有区别;适当使用手指字母等。在确定数学手语的过程中,上述原则必须作为编制数学手语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必须充分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学习特点,特别是聋人学生的实际情况。据此,在确定数学手语时,有必要对数学手语特殊的原则予以考虑。这些特殊原则应当包括:

1.简练性

数学手语的简练性主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少”和质量上的“精”。如数学语言上常见“有且只有”“当且仅当”“若……,则……”等都是再精练不过的词了。相应的数学手语也应该是简练的。

2.准确性

数学手语的准确性表现在用词含义的确定性和不容含混。如我们不能用“除”代替“除以”,不能用“消去”代替“约去”等。相应的数学手语也应该注意用词含义的确定性和不容含混,准确地表达数学的含义。

3.严谨性

数学手语的严谨性指的是符合科学性。这是由数学的逻辑严谨性所决定的。

4.可接受性

数学手语的可接受性是指所制订的手势在不违反科学性、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的前提下能够为聋生认同。

5.创新性

数学手语的创新性是根据教学的需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制《中国手语》上没有的数学手语词汇,特别是高等数学词汇。聋人语言的创新是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过程,但创制高等数学手语是一个新课题,其出发点仍然是科学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

三数学手语表述的特点和基本方法

数学手语的表述要建立在《中国手语》手势语和手指语的基础上,针对数学的特点,以手势语为主,辅以适当的手指语。

1.数学手语的表述特点

第一,符号化。复杂的数学语言可以通过简单的符号表示,即符号化,这是数学语言的重要特点。例如,“对于任意的”可以用符号“∀”表示等。由于相当一部分数学语言可用符号表示,因而使它得以借助符号这种简单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抽象复杂的信息,使学习过程简约化。

第二,专有化。除数字、字母和符号外,数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数学专有语言。如除以、除、当且仅当、单调性、奇偶性、极限、积分、微积分、导数、求导等。数学语言在这里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由于词的多样性,因而用词来表达的数学语言在使用中必须注意:(1)一词多义:如“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中的“解”,其含义不同,方程的解一般指有限个离散的值,而不等式的解则限制一个连续的区间。(2)异词同义:例如“a的平方”、“a的自乘”、“a的二次方”是同一含义。又如“自然数”、“正整数”是同一含义。(3)词义相近:例如“扩大”与“增加”。(4)词义易混:如“增加了”与“增加到”、“除”与“除以”等。

在数学手势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数学词语的多样性,正确区分其含义,并根据其含义打出具有正确意义的手势。

2.数学手语的表述方法

第一,象形(含仿字)。手势按照事物的外观进行直观描述,让聋生一看就知道指的是什么,即用直观、形象的手势去描摹事物外观形象的手势。如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做出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就表示数学词语“三角形”。象形手势能逼真地反映出所要表达的具有特有符号的数学词语的含义,且手势简单明了,只要具有相应的经验,聋生就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所以容易被聋生接受。但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词语无“形”可“象”,又由于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特征往往作不同的选择,因而同一事物常有不同手势。虽然这种差异并不影响交往中的理解,但会因此使手势的打法不统一。

第二,意表。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手势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思,属于抽象手势。如两个人前后相随的样子,就是当“跟随”讲的“从”字,数学手语的表示为两个食指前后相立,一起向前移动,表示“从”字。再如数字“6”的手势是用一只手的拇指表示数字“5”,用小拇指表示数字“1”,合起来表示数字“6”。这种手势的表意性质最为显著,能表示更多的抽象概念。意表手势词的符号与事物形象并无联系,聋生只有正确理解词义才能掌握其内涵。由于聋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语言词汇日益丰富,单用象形、意表的方法不能满足数学的需要。

第三,形声。用现成的两个手势,一个表示意义(形旁),一个表示声音(声旁),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词——形声手势,属于抽象手势。如“极限”,先打出手指语“J”表示“极”,再打出“限制”的手势语,用这一复合的手势打出数学词语“极限”。但由于以手指语“J”为第一个字母的词语有很多,所以对这类手势的理解需要按照具体情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判断其准确的含义。由于每个字母都可以作为若干词语的声旁,因此手势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含糊。

第四,音表。用两个手指打出构成词的每个字母,即手指语。如“若……,则……”。这种手势能帮助聋生借助指式大大提高其看口的效果;改进并丰富手势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可适当地运用手指字母拼打数学的虚词和手势不易准确表达的抽象词语。但由于打的字母较多,聋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故这种手势不宜太多。

第五,约定。按照数学语言的科学内涵进行规定,使其成为教学双方都认可的既定语言。如数学的“倍”的手语是用手势“双手拇、食指相对,相距半寸。一手拇指叠于另一手食指。叠一次表示一倍,两次表示两倍。依此类推”。

第六,借用。用音相同的手势代替另外一个词汇。如数列中“项”的数学手势用“像”的手势代替。同形声手势一样,对于这一类手势的理解也需要按具体情景,联系上下文,才能判断其准确的含义。借用手势表达的意思可能导致数学词语内涵的模糊。

用手势来表现丰富的客观和主观世界,本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这样在制订一些词目的手势动作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难以同时贯彻几条原则的情况。当以上原则难以同时兼顾时,以贯彻科学性、形象性原则为先。当然,在能够兼顾的情况下,制订手势动作仍须注意同时贯彻各条原则。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对于聋人这个有着自身特点和特殊需要的群体的教育更要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因素。只有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数学教学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数学知识才得以在语词的基础上形成概念系统,思维能力才能跃上更高的抽象概括水平。正如林宝贵在《听觉障碍儿童语言沟通法与语文教学法之研究》中所指出的:“要解决听觉障碍者的,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要为他们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语言沟通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教育问题、学力问题、情绪问题、社会适宜问题、就业问题等自然迎刃而解。” (1)

参考文献

[1]中国聋人协会编辑.中国手语[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0

[2]吴海生、蔡来舟.实用语言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

[3]祝士媛.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4]李宏泰.聋校康复教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6

智能仿生双向手语翻译系统 篇6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中国听力残疾人数为2 054万人,言语残疾人数达130万人[1],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造成了工作、学习、娱乐、就医、维权等不便。他们只能通过手语相互交流,而言语正常的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习得手语,聋哑人与普通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迫切需要一套智能翻译设备来帮助聋哑人与普通人进行正常的沟通和交流。

2013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科院计算所合作已经开发出了基于Kinect手语翻译系统,功能强大而且系统稳定。但该系统具有设备昂贵、检测范围固定、反向翻译需要借助于显示屏、与实际空间有隔阂等缺点,现在并没有普及。机器人是中国工业4.0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未来科技的进步必将使得机器人从电脑屏幕的虚拟空间走进到现实的生活空间,将数据手套和智能手语机器人相结合,使普通群众能够享受智能化生活带来的便捷,符合未来发展的潮流。

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该双向手语翻译系统以STM32F103ZET6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集成语音识别、动作捕捉、动作翻译、LED显示、蓝牙通信等功能,能够实现语音转手势和手势转语音双向翻译。语音转手势部分通过语音识别系统识别非特定人声,并将数据处理反馈给主控制器,然后匹配动作库,获取动作指令,完成指定的手语动作。手势转语音部分通过加速传感器和弯曲传感器捕获手势动作参数,通过比对动作库的值得出手势。此外,系统具有LED显示和语音合成功能,方便用户与机器人的交互。系统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2 系统设计

2.1 硬件电路设计

2.1.1 语音识别模块

语音识别模块硬件电路包括单片机控制部分、语音识别部分和EEROM。其中单片机控制部分选用的是STM32F103ZET6芯片,该芯片为Cortex-M3内核,最高工作频率72 MHz,1.25DMIPS/MHz可实现单周期乘法和硬件除法,工作电压为2 V~3.6 V,同语音识别模块兼容。语音识别部分选用LD3320芯片作为识别芯片[2],该芯片内部集成了语音识别处理器和一些外部电路,包括AD/DA转换器、麦克风接口、声音输出接口等,不需要外接其他的辅助芯片如Flash、RAM等,直接集成在现有的产品中即可以实现语音识别功能,而且识别的关键词语列表是可以任意动态编辑的。语音识别模块总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LD3320芯片内部的语音识别原理框图为虚线框内的部分[3],供电部分采用ASM117(3.3 V,1 A)稳压器。

2.1.2 LED显示模块

LED显示模块采用64×32矩阵共阴极点阵屏,由高亮LED灯、74HC595芯片和UN2003构成。74HC595芯片具有8位移位寄存器和一个存储器,具有速度快、功耗低的特点。74HC595作为LED矩阵的驱动器[4],通过串行方式进行控制,具有电路简单、控制方便等优点。电源部分采用LM2596稳压器,最大输出电流可达3 A。LED显示模块原理结构图如图3所示。

2.1.3 语音合成模块

语音合成部分选用SYN6288中文语音合成芯片[5],通过异步串口(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直接同主控制器通信。SYN6288是一款性价比高、效果自然的中高端语音合成芯片。该芯片通过异步串口通信方式接收待合成的文本数据,实现文本到语音的转换。SYN6288芯片采用SSOP28L贴片封装,硬件接口简单、低功耗、音色清凉圆润,在识别文本、数字、字符串方面更智能、更准确,语音合成自然度更好,可懂度更高。

2.1.4 机械臂控制系统

机械臂控制系统由32自由度机械臂、PCA9685芯片、LM2596芯片等构成。其中32自由度机械臂是模仿人手臂自主建模设计,并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关节处装有大扭矩的双轴舵机,能很好地模仿人体的手臂动作,通过控制舵机来实现关节精确移动,结构图见图4(a)。舵机控制器采用两块PCA9685芯片级联的方式,可同时控制32路舵机,电路原理图见图4(b)。PCA9685是一款I2C总线接口的16路PWM控制器,每路均可独立输出有12 bit分辨率(4096级)固定频率PWM。该PWM控制器运行在40 Hz~1 000 Hz范围的频率下,占空比在0%~100%范围内可调。供电部分采用LM2596(5 V,3 A)作为稳压芯片,并联一个1 000μF大容量电解电容,提高电源的稳定性。

舵机控制系统[6]实现对32个舵机的精确控制,通过特定算法实现了仅需要输入目标角度,关节便可匀速到达指定位置的目的。由于舵机较多,大大增加了控制的复杂性。程序控制将32个舵机分成了3组:左手(11个)、右手(11个)、左右胳膊(10个),并采取分组控制的方法。

2.1.5 数据手套设计

数据手套[7]由微处理器STM32、弯曲传感器Flex4.5"、OLED显示屏和姿态传感器MPU6050[8]等构成,可以捕捉手指的弯曲程度和手臂的运动状态,经过滤波处理将计算后得到的值与手语库的值进行比对,得到对应的手语动作。其中弯曲传感器采用FLX-03A型Flex4.5",该传感器是一个特殊的电阻型传感器。当传感器弯曲或形变时阻值会发生改变,传感器正常状态时阻值大约是10 kΩ,当传感器向一个方向弯曲时阻值会增加。通过分压电路采集AD值可得到对应的电阻值,从而获得手指的弯曲程度。姿态传感器MPU6050集成了3轴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陀螺仪、3轴MEMS加速度计,以及一个可扩展的数字运动处理器DMP(Data-Management Platform),可减少复杂的融合演算数据、感测器同步化、姿势感应等的负荷。传感器安装位置如图5(a)所示,图中:1为弯曲传感器,2为OLED显示器,3为MPU6050,4为微处理器STM32。图5(b)为自主设计制作的数据手套外观图。

2.1.6 蓝牙模块

蓝牙模块在该系统中有两大功能:(1)可以和数据手套通信,将手套捕获的数据指令传至手语机器人,控制语音合成模块发出提示音;(2)可以同上位机通信,方便上位机发送调试指令,寻找动作的关键节点。蓝牙模块选用DX-BT05 4.0,该模块支持UART接口及SPP蓝牙串口协议,具有成本低、体积小、功耗低、收发灵敏性高等优点,只需配备少许的外围元件就能实现其强大功能。

2.2 软件设计

2.2.1 主系统软件设计

主系统软件部分以STM32为主控制器,通过异步串口通信控制完成语音识别、LED屏显示、语音合成,并通过异步串口控制舵机驱动模块完成指定手语动作。主机软件通过内嵌的Fat FS文件管理系统[9],完成对SD卡的数据存储与读取。

具体实现过程如图6所示。系统上电初始化完成后,STM32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手语机器人播放提示语音并通过LED显示模块播放开机动画,控制舵机驱动模块恢复至起始动作并等待识别。手语机器人获得识别的语音信息后对数据包进行解析,获得指令码并和动作库比对获得指令代码的指针。然后Fat FS文件管理系统读取函数获得动作指令代码,并通过舵机控制器控制手臂关节实现手语翻译。同时,STM32可控制手语机器人发出提示信息,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

2.2.2 主系统软件设计

子系统软件设计包括语音转手势和手势转语音两部分。其中语音转手势子系统实现原理如下:语音识别进行系统初始化,读取位于存储器中的等待被识别的关键词句,等待语音识别指令。识别到语音信号后首先将非特定语音转换为文本。然后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经过算法匹配获得相似度最高的动作,最后将动作指令码转换为数据包通过异步串口传送至主控制器。工作流程如图7所示。

手势转语音子系统实现原理如下:数据手套通过姿态传感器捕获到手臂的动作后,启动定时器,通过弯曲传感器获得手指弯曲程度,并按照固定时间间隔记录手臂的动作和手指弯曲程度。一旦检测到动作停顿后,将每一帧的数据同手语库中的数据比对,寻找相似度最大的动作,然后清零计时器,将数据发送给主系统,OLED模块显示捕获到的动作。如果定时器超时,表示识别错误,结束本次识别,等待下一次动作的来临,工作流程图如图7(b)所示。

2.2.3 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

为了方便动作库的编录,开发了一款动作库上位机调试软件。该软件通过VB可视化编程语言编写,能够通过异步串口与主机建立连接。通过拖动软件界面中滑块改变机器人关节角度值,寻找动作库中的关键节点。同时该软件可以将关键节点的值自动生成控制指令代码,提高动作库的编写效率。

3实验结果

系统上电后,自动启动初始化进程。完成初始化后等待语音输入。这里测试了词组“祝您身体健康”。通过向机器人说“翻译”,告知机器人进入翻译状态,机器人回复“好”,表示已经准备好,向翻译机器人说出“祝您身体健康”,机器人开始翻译预先编程好的“祝您身体健康”的手语动作库,回复“正在为您翻译”,同时LED显示屏显示正在翻译的动作名称。具体翻译过程如图8所示。

4结论

此款智能仿生双向手语翻译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词汇量较大以及双向转化的优势。产品成本低,识别率较高,不受光照等环境的影响,给聋哑人和正常人之间的沟通带来方便。同时该设备适合用于聋哑人家庭、公共场所以及公益机构进行手语教学,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EB/OL].[2012-6-26].http://www.cdpf.org.cn/sjzx/cjrgk/201206/t20120626_387581.shtml.

[2]洪家平.LD3320的嵌入式语音识别系统的应用[J].新器件新技术,2012(2):47-49.

[3]ICRoute.LD332X数据手册[EB/OL].[2011-10-13].http://www.icroute.com/web_cn/Download.htm1.

[4]洪岳炜,王百鸣,谢超英.智能点阵电子显示屏控制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2):37-39.

[5]SYN6288--Manual[EB/OL].[2011-9-6].http://www.tts168.com.cn/bao/SYN6288--Manual.pdf.

[6]梁锋,王志良,解仑,等.多舵机控制在类人机器人上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8,24(1-2):242-243.

[7]江立.基于CAS-GLOVE数据手套的手势识别技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

[8]曲波,肖圣兵,吕建平.工业常用传感器选型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电视手语新闻的问题与建议 篇7

首先, 谈一谈目前电视手语新闻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开设手语电视节目, 是消除听障者与社会交流障碍, 丰富其文化生活, 发展残疾人事业, 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务实举措。这项举措对于引导社会关注无障碍沟通、关爱听障人群, 建立友善温暖的社会新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 电视手语新闻的收视率和聋人收看手语新闻的效果却不容乐观。

播音员使用的手势汉语和聋人自然手语存在差异性

手势语分为手势汉语和聋人自然手语。手势汉语是依照汉语的语法规则, 按照手势与词的一一对应关系打出来的, 因而它没有独立的语法和构词体系, 它的语法和构词规则是从属于现代汉语的。而自然手语是“聋人之间进行交际的语言, 其特点是与有声语言没有必然的联系, 不受有声语言语法规则的制约”。

在电视手语新闻中, 手语播音员所使用的手语基本上来自于《中国手语》书中规定的“手口同步”的手势汉语, 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不符合聋人运用视觉获取信息的特点, 因为聋人更习惯于将要表达的或需强调的重要信息放在句子前面, 且呈现出很大的情境性和简约性的自然手语。手势汉语会造成大量的有效语言信息的流失, 聋人无法完全看懂或了解手语翻译员所表达的内容, 自然造成了手语新闻收视率的低下。中国的手语存在地域差异即“方言”, 北方和南方的手语差异很大, 虽然《中国手语》已推行多年, 但手语在全国仍不统一, 尽管多数听障者都学过文法手语 (手势汉语) , 但在实际运用中还是习惯用“方言”手语。电视手语新闻员打的是手势汉语, 加上速度太快, 不易被聋人理解。

电视手语画面太小, 看不清新闻手语播音员的“表情”

聋人手语是靠交流双方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来实现的, 因此也称之为“表情手势语”。手势语的这个特点主要与听障者打手势时身体姿势和丰富的面部表情相关。形象、生动、简洁、清晰、富于感染力是手势语的最大特点。

我们要明确手语新闻主持的目的是什么?谁是真正的节目主要主持人?手语新闻的宗旨是为聋人服务的, 节目本身的特点就决定了节目的编排、形式的特殊性。在一些国家, 每当有配手语的节目播放时, 往往把手语画面作为主画面, 声音仅仅是配角, 但在我国却相反, 手语画面被缩在屏幕的一个角落里, 由于画面太小且无配搭字幕, 听障者看不清手语, 更看不清打手语者的面部表情, 而且缺少字幕配对, 无法及时看明白。模糊了对听障者来说两个最重要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自然会影响收看新闻的效果。

聋人自身文化层次有差异

对于电视手语新闻, 听障者持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反映。一种是大受欢迎, 且看得津津有味。另一种则不以为然, 从不收看。后者以文化程度低, 且使用自然手语的听障者为代表;前者则正好相反。新闻播报的速度相当快, 平均一分钟100字左右, 这么快的速度, 要以手语同步翻译实在有难度。即使是优秀的手语翻译员, 都免不了选择性或跳跃性翻译, 因而会漏掉一些内容未予翻译出来。因此, 看这类现场同步手语翻译的新闻节目, 对于那些读唇能力强且文化程度高的听障者没什么问题, 而对于那些文化程度低的听障者来说, 若要理解并看懂, 相对来说是有难度的。

新闻手语播音员的翻译能力有限

美、英等国家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关于手语翻译的培训、测试和鉴定体系, 还成立了国家级手语翻译机构。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 手语还没有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的语言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应有的重视, 手语翻译职业化道路才刚刚起步, 缺少专业的手语翻译, 尤其是分科明确、专业程度很高的手语翻译人员。在我国, 直至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才正式向社会发布手语翻译员这个新的职业。目前电视手语翻译工作基本都是由聋校教师和残联工作人员兼职承担, 也就是说是业余新闻手语播音员。由于缺乏手语翻译技能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更缺乏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 手语翻译水平亟待提高。

其次, 谈一谈提高电视手语新闻质量的建议。

提高电视手语播音员的素质

电视手语播音员是手语新闻栏目中的灵魂人物, 对于节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其手语翻译水平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及听障者接受信息的效果。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手语播音员?怎样翻译才能做到让听障观众看懂并满意呢?电视手语翻译较一般语言的翻译人员, 除强调理解和表达以外, 还有其特殊性。因此, 做好电视手语新闻翻译工作需达到如下要求:

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手语翻译是架桥人, 为聋人和健听人之间顺利沟通思想感情、充分交流信息经验搭起桥梁。手语翻译员要同时通晓汉语和中国手语, 既能迅速准确地把听到的、看到的翻译成中国手语, 也能迅速准确地理解聋人的手语和口型并准确恰当地翻译成普通话。由于手语与汉语是两种独立的语言, 在转译的过程中, 如何将这种语言恰如其分地诠释成另一种语言的确十分不易。电视手语播音员不仅要具备手语、汉语和各个专业方面的功底, 还要养成缜密的思维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听障者本身的理解能力与文化程度。电视手语翻译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手语播音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丰富各方面的知识, 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因此, 手语翻译的工作可以说是一份高难度的工作。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做一名电视手语播音员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手语翻译的基本功大致分为手、眼、口三项。苦练手功, 就是能熟练地用双手自如地打出手势语;苦练眼功, 就是训练应变能力, 能用眼睛及时捕捉事物发展变化状态, 能结合面部表情快速读懂聋人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苦练口才, 就是能迅速将聋人省略的词句补充上来, 将聋人倒装的句子理顺, 并流利、准确地用普通话表达出来。要练好这几项基本功,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此外, 还要多与聋人对话, 多了解聋人打手语的规律和习惯, 多了解地方手语的使用情况。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新闻翻译任务。

必须掌握聋人文化。手语播音员要成为听障者的贴心人, 不仅应精通手语, 还必须熟悉以手语为代表的聋人文化。想要熟悉聋人文化, 就得先了解聋人。他们不仅是手语的使用者、传播者, 同时也是聋人文化的创造者。只有融入聋人群体,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听障者的特殊困难、内心需求以及产生需求的原因, 才能真正成为聋人的贴心人。

掌握自然手语, 了解其与手势汉语的区别。聋人手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聋人手语是形象的无声的表达, 是用眼睛看的, 称为“视觉语言”;汉语的有声语言是用耳朵听的, 称为“听觉语言”。这两种语言形式在表达同一句话时, 不仅表达形式不同, 在语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 聋人手语在语序上有颠倒和省略的现象。在翻译过程中, 要多加注意。要做到翻译动作清晰明了, 动作太大、太小, 都会影响手语表达的准确性。另外, 手势的位置不同, 所表达的意义也有很大差别。

手语新闻要想使聋人能“看”懂, 就必须尊重聋人的语言习惯, 重视对聋人手语的学习和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 聋人手语也适当引进了汉语的语言成分, 但手语并没能被汉语同化, 仍保持着自己形象生动、明快简洁的表意特点。因此, 了解听障者手语表达的方式及构词特点, 了解听障者打手语的规律和习惯, 了解地方手语的使用情况, 是做好手语翻译工作的前提。

要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 同步使用无声的唇语。手语是一种视觉语言。不用耳朵去听手语, 而是通过眼睛去看手语, 即大脑通过眼睛而不是耳朵获取和加工语言信息。这意味着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在输送信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打手势时没有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态, 很可能会混乱信息, 使聋人看不明白。打手势不带表情, 看上去单调不自然。手语播音员的眼神能吸引聋人观众的注意, 丰富的表情能帮助聋人观众保持长久的视觉注意力。手语播音员精神饱满时, 打出来的手语必然清晰自然。

目前, 许多听障者在手语之外, 拥有口语的语言能力。聋人看手势时自然会看口型, 加以手势配合, 将更快地获取信息。因此, 电视手语播音员在翻译过程中, 不能仅仅注意手语的准确、流畅以及表情的变化, 还必须同步使用无声的唇语, 尤其是遇到一些专用名词或比较晦涩的词语时, 适时地使用唇语可以帮助口语族的听障者判断手语。

加强“电视手语翻译技巧”的演练和研究

手语播音员应提前看稿, 做好充分准备。要先熟悉新闻报道内容, 扫除文字障碍, 对所译内容中的一些新词或无法用手势语词表达的词, 可事先查找相关资料或与文化水平较高的聋人商讨一下, 切不可硬译, 要联系上下文, 结合聋人的接受水平按意义创编新的手势语词, 否则聋人就无法理解这些词的真正意思, 甚至还会产生概念错误, 影响表达。需要改进剪辑技术, 一定要录用聋人来监督手语播音员、剪辑手语播音员的镜头, 以达到最佳手语节目的录制效果。

手语翻译是一门深奥的艺术, 也是一项体力、脑力并用的复杂劳动。手语播音员除语速较快、准确度高以外, 如何将新闻中的内容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 需花费大量的精力。要做到翻译快捷、准确, 就要经常和聋人交流, 以学习者的姿态向聋人学习, 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达到较高的水平。

给手语新闻配上流动字幕, 方便聋人理解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们应积极倡导为聋人创造无障碍的信息沟通环境。听障者究竟需要社会提供怎样的服务呢?对于电视新闻而言, 字幕是较好的解决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第43条提出:开办电视手语节目, 开办残疾人专题广播栏目, 推进影视栏目加配字幕、解说。汉语语言体系丰富庞大, 很多是手语无法表达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现实:新闻内容是不可能用手语全部翻译出来的。手语播音员进行新闻同步翻译时, 内容方面已打了折扣, 再加上打手势的速度有时跟不上播音员的语速, 这样一来, 听障者就更难以理解新闻内容了。给新闻配上流动字幕会方便聋人理解。字幕工程, 不仅弥补了手语翻译之不足, 还为聋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文化、发展书面语能力的环境, 使其更准确、及时地了解社会, 一举数得。在地方台的手语新闻中, 应适当考虑该地区多数聋人的实际文化程度, 尤其在目前手语规范与手语理解上还存在矛盾的情况下, 首先让多数聋人能看懂, 才能使手语新闻真正起到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作用。

选择优秀的听障者主持手语节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手语新闻主要是做给聋人看的, 选拔出优秀的听障者担任手语新闻主持人能真正和听障者无障碍交流。为广大听力残疾人搭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平台, 让听障者直接参与电视手语新闻节目, 与健全人一样共享社会进步成果, 不仅是电视手语新闻节目与国际接轨的文明体现, 同时也使手语新闻节目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听障者, 更好地为听障者服务。

结语

手语电视新闻节目的开设让我国的听障观众和普通观众同享电视新闻, 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特殊群体的宗旨, 为广大听障者与社会搭建了增进沟通的平台, 使其能够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更多的社会资讯, 营造“信息无障碍”的和谐社会氛围。电视手语新闻节目饱含人文理念, 彰显社会的温情, 体现特殊关怀。电视手语播音员将电视新闻内容传译给听障观众, 为听障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架起了听障朋友与社会沟通的桥梁。提高电视手语播音员的素质、提高手语新闻节目的质量, 关注、引导、推动其发展, 力争把电视手语新闻节目办成广大听障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为中州大学副教授)

上一篇: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下一篇:《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