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口

2024-05-10

动口(共9篇)

动口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了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介绍了解决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长期以来,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 不少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点和语法上, 而忽视了口语教学, 使得学生在口语测试中出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不少学生辅音发音太重, 元音发音不准确, 不按意群停顿, 语调生硬不自然, 缺乏语感, 出现“背书腔”。针对上述情况, 如何改进口语教学, 是初中英语老师应深入探讨的问题。经过几年的英语教学和观察与思考, 我有如下体会。

一、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忽视语音教学, 《牛津初中英语》 (牛津版) 中设置了很多语音项目, 然而很多教师只是“教教材”, 语音训练仅限于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有的老师甚至把这一部分忽略了, 认为考试根本不考这些, 而不认真对待, 结果学生在口语测试时出现朗读、对话时语音、语调不准确。

2. 课堂互动方式较单一, 较多沿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 很难激活学生的思维, 而且课堂上老师话语量远远超过学生的话语量, 使得学生没有机会练习口语, 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 课堂上所要表达的语言量很少, 师生之间没有真正的对话交流和语言输出。

二、口语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和方法

1. 强化语音教学, 过好语音关。

语音教学是英语入门的第一关, 《牛津初中英语》中每两个单元就在Study skills部分专门设置了Pronunciation板块, 训练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句群、句子语调、一词多音等语言项目, 其基本上都是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在口语教学中, 我经常组织一些英语朗读比赛, 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恰当运用连读、意群、停顿等语言技巧, 培养学生的语感,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度, 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提供口语交流的平台。

口语交际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和生活积累, 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 说得真实, 说得有趣, 从而达到有效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为了培养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习惯, 我每次上新课前几分钟都做说的热身活动, 诸如Duty Report, Free Talk, Weather report, Read, Recite等让全班学生轮流值日, 根据学生说的能力, 设计难易适中的口语能力, 明确活动的目的与要求。让学生课前有所准备, 但每个学生都有上台的机会, 对于口语有困难的学生, 可以让口语较好的学生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 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 这样可使他们有所进步, 更上一层楼。我一直相信“Practice makes perfect”。

3. 开展小组活动, 经常使用游戏。

我经常组织一些活动, 帮助学生消除焦虑感和紧张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过去完成时是初中英语中一个比较难的语法项目, 在教学这一语法项目时, 我开展了以下游戏。先是呈现了姚明皱眉头的一张图片, 让学生猜测:Why was he sad?引导学生用过去完成时猜测:Had he……?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给出的答案多种多样:Had he lost the game?/Had heplayed badly in the match?/Had he quarrelled with his parents?Had he argued with his wife?再如:牛津英语8B第一单元Vocabulary部分, 主要是练习形容词的反义词, 上这一课之前, 我事先准备好一些卡片, 每张写有一个形容词, 大部分的形容词互为反义词, 其余几张卡片则不是, 将卡片每人一张发给学生。请一个学生读卡片上的词, 手上拿着该词反义词卡片的学生就站起来读出反义词。以此类推, 最后找不到反义词卡的学生就到黑板上写出卡片上单词的反义词。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跃跃欲试,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样他们很轻松地把形容词记住了, 而且练习了口语和胆量。

4. 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我经常想方设法营造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 鼓励他们上网搜索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图片, 根据这些图片的内容预习课文, 例如:8A Unit1 Friends主要学习形容词及其原比较级和最高级。在学习最高级时, 我选用学生在网上下载的名人的图片, 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片中的人物。他们大多选择了比尔盖茨、刘德华、成龙、周杰伦、S.H.E、刘翔、姚明等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我让他们用所学的形容词谈谈他们最喜欢的人物, 比如, 比尔盖茨, 有的学生是这样描述的:He is from Amer-ica.He is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He is good at making money He has many companies...谈到姚明, 很多男生更感兴趣:He is one of the best basketball players in the world.We like him best When I grow up, I would like to be a man like Yao Ming.虽然他们在表达时有点小错误, 还有点焦虑感, 但使用了激励性的话语, 对学生的表现及时作出积极反馈。例如:Excellent. (太棒了。) You did a good job. (你表现得很出色。) I hope you can be more relaxed next time. (我希望你下次放松点就更好了。) I think it’s a good idea, but how about... (我认为那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如果……) Can you try again?I think you’ll be successful (你能再试一次吗?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运用不同的语言评价, 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 会促使他们不断努力, 说得更好。对于学生出现的口语错误, 我尽量不正面否定, 也不打断学生表达, 而是鼓励学生继续组织语言。课后我把学生常犯的、难以改正的口语错误集中在一起, 分析出错的原因, 研究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类似的错误。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扩大知识范围, 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杜雷 (Dubey) 和贝特 (Burt) 说过:人不犯错误, 是学不会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 同时又是一个不断消除错误的过程。所以要承认学生的错误, 而不要一棒子打死。

总之, 初中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水平的提高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既要让学生过好语言关, 又要考虑学生表达口语时的心理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开口说英语, 从而养成用英语交际的习惯,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学儒.运用短语理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8.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八年级下) .2006.

[3]于秀莲.短语教学法与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实验研究[J].外语界, 2008 (3) :54-61.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 .2006.

动口 篇2

今天上五(7)班的信息技术课,由于现在我们信息技术已经没有课本,我把要学习的photoshop内容做成了网页放在我们学校的服务器啊,学生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192.168.0.244就能看到要学习的课文了,现在学生有了现成的网页课文学习起来方便多了。学习的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今天信息技术课上学习的内容是《漂亮的花手绢》,我把素材发到了学生的桌面上,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做,我没做任何的提示,也算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吧,在上课后10分钟大概有7-8位同学做好了第一朵花,我想叫一个学生来演示一下,结果没一个同学举手,经过一番启发后,钱敏捷举起了手,我忙叫她来演示,结果她能边做边说演示的效果不错,有了学生的演示,学生们很快做好了第一朵花,我叫他们自己看着课文继续做下去,过了大概10分钟,做好第两朵花的同学更多了,我统计了一下做好第两朵花的学生有20多个了,(叫做好的同学举手)我说谁能来演示一下啊,结果举起手的马上放了下去,最后还是周炀同学做了演示,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做好后,我叫学生演示,没一个人举手了!想到现在我上其他班的信息技术课也是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做但不会说怎么做,举手的同学也只有几个。我想原因有几:第一,以前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说的太少了,一般都是我来演示,演示完后让学生做(以前没把课文放在网上)学生有点习惯了,第二,学生大了,举手有点难为情。各位老师帮我想想办法啊,怎样让学生既会做又会说啊!

淑女动手不动口! 篇3

限量笔袋,非你莫属

看看自己的笔袋,用了很久了,想换个新的。外面卖的花样很漂亮,可是不够独特,还是让熊猫我亲自上阵,做一款限量笔袋,只为自己打造的!你们也来试试吧。

步骤:1按你需要的大小裁剪一块厚帆布做袋身,然后把你想给笔袋锦上添花的图形画在彩色PV皮上。(如图2)2用剪刀把画好的图形(我这次想弄个穿花裙子的小熊)小心剪下来,拼好基本型。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再用百洁布做几片装饰片缝在袋身上。(如图3)3先做小熊的裙子。把剪好的心缝在彩色布上,再把裙子的毛边缝起来。(如图4)4然后取UHU万能胶,把剪好的小熊图案粘在袋身上面,外圈以明线缝合。然后在合适的位置缝上做好的小熊裙子。(如图5)5给小熊缝上腮红,再缝上两色的纽扣分别做眼睛和耳朵上的装饰。(如图6)6熊猫突然想到,此时,如果我们不进行下面的步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个卡哇依的餐垫啊,放碗、杯子什么的都还不错咧。(如图7、8)7做笔袋的话,就要把袋身翻过来对折,在左右两边分别缝合。(如图9、10)8缝好后仍然翻回正面,取长度合适的拉链缝在上面。(如图11)9笔袋就这样做好了,还算完美吧?不知你们学会没?加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如图12)

礼物包装篇

11月的某天,熊猫妈妈的生日,我要买个口红送给妈妈,什么样的包装才吸引眼球呢?自己做,开工喽!

你快做一个尝试一下,下次朋友生日,你可以做来送她,保证把她感动死了。

数学需要动口“说”吗 篇4

一、数学需要动口“说”吗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对于听过见过的事物很容易遗忘,然而对于自己说过的东西往往不容易忘记.我自己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以前做学生时,有许多知识点也有些不求甚解,甚至相当模糊,只知按部就班地去解题.当了老师后,通过备课和上课,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讲”给学生听后,自己也觉得受益匪浅.正所谓“教学相长”,一些不甚清晰的知识理顺了,许多原来不曾掌握的方法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我从中受到启发,能否在课堂上也让学生们来讲讲,讲他们预习后对知识的理解,讲他们解题的体会,一节课下来学到的收获,讲他们对同学在板演时的错误和优点,尽量让每名学生多说.通过学生说,可以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品质,及时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这比通过练习更能迅速了解学生.而我随时地发掘学生们的思维闪光点,对于正确的观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赞赏,对于不成熟而大胆的思维火花,及时地鼓励他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对于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地引导和纠正,随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动口“说”数学,我的理解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后,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说出来的可以是对知识的罗列,或对概念、定理、方法的理解和归纳等,然后由同学讨论、补充、完善,最后由老师引导小结.学生讲的不成熟之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通过练习后,再由学生作小结,老师作补充点评.

二、怎样让学生动口“说”数学

1. 以“快乐教育”诱学生“敢说”

“快乐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情绪体验中学习.以往的数学课,大多以老师讲为主,辅之以大量的课堂练习,许多学生在长期的枯燥的学习过程中,都有过不愉快的体验,如常常挨批评、没完没了的解题、苦学等.这种不快乐的学习怎么能引起学生“说数学”的兴趣?有的学生担心自己数学基础差,怕出错被挨骂,就更不敢“说”了.因此,“敢说”的前提必须是“快乐的教育”.

进行快乐的教育,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情绪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通过与学生轻松的谈话,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景,来消除因冰冷的数学产生的焦虑和紧张;适当减轻一些学习负担,适当减少作业量和降低作业的难度,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我懂了、我会了的成功体验;创造一个快乐的课堂氛围,上课尽量不训斥、批评学生,多用拇指,少用或不用食指,相信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和感知,诱发他们“说”数学的兴趣;教师幽默的语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课堂气氛的催化剂.比如我把数学中的“方程思想”重要性类比为“毛泽东思想”,引领我们战胜一切难题,学生们的情绪迅速高涨起来了在“快乐教育”中,有了学生的参与,师生情感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尊重,他们在课堂上成了主角,这样学生便敢于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获了.

2. 以成功体验促学生“爱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让学生持续地体会说数学带来的“成功”快乐,他们还会不爱上“说”数学吗?

在平时教学中,我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得出一些结论,绝不提前把结论抛给学生.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自己找到的规律和结论,才是他们自己真正理解了的知识,我们老师直接“抛”给他们知识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是应试教育的做法,不是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说说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对某个概念、定理的理解,对某种方法和技巧的心得体会,说说别的同学板演时的优缺点,一节课下来的收获,与前面知识的联系,一道题解完后用到了哪些定理、方法、技巧等.课后面批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错题的过程,暴露出他们知识的缺陷等.

对于学生“说”的数学,我从不急于否定,也不过分否定学生,失去信心比任何事情都不利于学习.“说”的积极性是需要保护和持续强化的.抓住学生每一个思维的闪光点,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予以及时地赞赏和表扬,我想再没有比赞赏更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动力的了.

3. 以正确的数学语言引导学生“会说”

由于知识和能力的限制,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数学的结论,必定会有一些不准确,不科学的言语,这种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的语言,必定会影响学生数学的品质,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产生歧义和困难因此,我们要注意用正确的数学语言来引导和修正学生.

动口 篇5

在对人处事上,君子动口不动手;那么,女儿,在读书上,在学习上,只做到君子动口不动手就不行了,必须要做到君子动口更要动手,动口读,动手写,动脑思,才可能把学习学好,把书读好。

今天回家,我问你有没有不会的习题,你心不在焉地说:“没有,该做的题都做完了”。于是我检查了你这两天的自学情况,发现其中有些题是空着的,包括很多分数很多的题。我接着问你是怎么回事,你说:“这些题其实我都会,我已经和答案对照过了,懒得写在书上。”为了减轻你的负担,我曾对你说过,不必每一道题都写在书上,只要会做就行了。但是我也曾对你说过:遇到一些分数比较多的题,即使会,也一定不要偷懒,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写清楚解题步骤,否则,步骤有错或者格式不正确,照样会被扣分。女儿,妈妈并不是要你把那些你会做的分数多的题的解题步骤全部写下来,只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写一写就行了,但并不是不写。尽管我抽查了其中的`几道题,你全部都会。你现在是叫偷懒,而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长此下去,不亲自试一试,会有一种眼高手低的缺陷,学习上你就会吃亏的。所以君子一定要动手。

动手、动口、动脑,感受趣味数学 篇6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一)”的几个片段进行分析。

一、动手操作,让数学多样化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利用操作活动学习数学,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片段:

出示主题图:小军穿了8个彩珠,芳芳穿了12个彩珠。

师:先说一说谁多?谁少?芳芳比小军多多少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提示摆圆片时要注意上下对齐,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实物投影,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生1:可以让小军再穿4个彩珠,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2个。

生2:可以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8个。

生3:可以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0个。

生4:可以把两个人穿的彩珠摆到一起,一共20个,再每人分一半,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0个。

生5:可以让小军再穿5个彩珠,芳芳再穿1个彩珠,两个人就同样多,都是13个。

……

本节课是在初步感知“同样多”“多”或“少”的基本数量关系和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一片段,学生动手操作,发散思维,通过不同的方法都达到了“同样多”这个目的,在活动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体验到了解决数学问题办法的多样性。

二、动口交流,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使数学成为无本之木,要让学生学到富有真情实感的、有活力的知识。

教学片段:

师:“怎样让两部分物体同样多”这种问题,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在哪里碰到过这种问题?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移多补少”这种“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方法。让学生先同桌之间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1:我和哥哥上街买苹果,我拿了12个苹果,哥哥拿了8个苹果,我拿的苹果比哥哥的多。我就给了2个苹果给哥哥,这样我们就都拿10个苹果,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班上有30个男生,18个女生,分别排成两队,人数不一样多。老师让最后6个男生站进女生队里,这样两队人数就同样多了,都是24个人。

……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其中“移多补少”就是一种新学习的、较为抽象的方法,学生在理解上比较有难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帮助理解掌握。这一片段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社会能力,又有效地巩固了其所学的数学知识,体验了生活数学、趣味数学。

三、动脑思考,让数学模型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联系生活实际、寻求解决办法,并且抽象成解题方法,实际上就是理解、把握数学模型的过程。

教学片段: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校大门的左边摆了25盆花,右边摆了17盆花。

师: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复习旧知,巩固新知,在新旧联系中加深理解。

师:要让学校大门两边花的盆数同样多,可以怎样做?

生:有三种办法。(1)从左边搬走8盆;(2)给右边再加上8盆;(3)从左边搬4盆到右边。

师:在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第三种方法,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就是从多的一部分物体中移动一些到少的部分当中,使得两部分物体同样多。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优化解题方法——移多补少。

师:同学们,第三种方法中,我们怎么知道该移动多少盆花呢?除了摆一摆、画一画,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8指的是什么?4又是什么?

生:8是两个数的差,4是8的一半。

师: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例题当中,两个人穿的彩珠之差是4,4的一半是2,所以把芳芳的彩珠移动2个给小军。

师: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时,要移动的数量就是两个数“差的一半”。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进行验证。

本课的难点是使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使两部分物体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这一片段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提炼出了数学模型,感受到了数学模型法的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多给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学好数学,更加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朱秀兰.研读教材要把握好三个“度”[J].小学教学参考,2014(08).

动口 篇7

一、在“说”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堂上, 教师靠什么来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呢?教学语言自然是串起整个课堂的关键。但是人们常常忽略教学语言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殊不知, 教学语言不仅能够反映出教师本身的科学素养, 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对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用语要注重专业性

科学是一门严谨、精确的学科, 科学的表述是非常严谨的。在小学阶段, 学生正在打基础, 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科学的语言表达, 具有科学性的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词精当、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 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否则只能使学生犹疑不定, 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 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

在科学课堂上, 如若教师不注意自己的语言, 经常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科学课的教学, 用语没有专业性, 长此以往, 学生必然受到教师的影响, 那可就糟糕了。要是你恰巧碰上爱钻牛角尖的学生, 硬是要你告诉他文竹是花还是树?叶上花是花还是树?你该怎么回答呢?实际上, 文竹属于百合科的观赏性植物, 该科的植物基本都算作广义的花的范畴。叶上花, 又名假叶树, 它是一种灌木, 属于天门冬科植物。叶上花没有叶子, 它的小枝长成了扁平的叶的样子, 让人误以为那是它们的叶子。叶上花的花生在“叶子”的中央或一侧, 花落后果实也就结在那里。可见, 植物不都是“花”或“树”。同样的, “鲸”是哺乳动物, 不应该叫“鲸鱼”, 不能把所有的小生命都叫“虫”。

2.用语要注重客观性

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过程中发现, 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些阶段存在着泛灵论的特征。儿童有把无生命物体看作是有生命、有意向的东西的认识倾向, 主要表现在认识对象和解释因果关系两方面, 随着年龄增长, 泛灵观念的范围逐渐缩小。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石子沉入水底是因为它想躺在水底睡觉”。对于这一说法语文教师一定会赞扬学生的想象力, 可是科学教师就会感到很头疼了。如果每个学生在科学课上都这般充满想象力, 那科学实验还怎么进行下去?科学结论又如何能得出呢?所以, 为了尽量纠正学生的想象语言, 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用词要注意客观性, 而非情感性。

3.用语要注重精简性

曾经听过这样一节科学课:教师执教《测量水的温度》, 让学生每隔两分钟测量一下沸水的降温情况, 测量前, 教师用PPT展示出了温度计的使用说明:

(1) 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 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 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3) 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使用温度计的方式是错误的。明明已经事先说明了要求, 为什么还是会出错呢?我思考后, 觉得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PPT上那段呈现温度计使用说明的文字太多了, 三年级的学生很难一下子记住这么长的要求, 体会不到重点。如果教师将这五个要求精简成“拎, 离, 平, 停, 浸”五个字, 学生就能一下子抓住使用的重点, 教学效果会更好。

4.用语要注重准确性

再来看一个不注重语言而导致教学不顺利的案例:教师执教《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在学生小组比较观察发声的尺子和不发声的尺子的活动后:

师:发出声音的尺子与不发出声音的尺子有什么区别?

生:发出声音的尺子在动。

师:那尺子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

生1:打出来的。

生2:我们是弹出声音来的。

生3:一定要用力!

本以为很轻松就可以得出的结论 (尺子是靠振动发出声音的!) 却意外地难产了!其实学生并没有错, 错就错在问题本身的指向不够准确。“尺子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以学生刚刚实验的经验来看, 他们确实是用这些方式让尺子发出声音来的啊。只不过他们回答的是物体发出声音的方式罢了, 而教师现在需要的答案却是发声的本质。像这种随意的问题造成答非所问的现象还很多, 经常会让我们哭笑不得, 降低课堂效率。所以设计导入语言十分重要, 课前准备一定要充分, 不然出现这样的情况, 既浪费学生的时间, 还完不成教学目标。

5.用语要注重开放性

新课标指出, 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可是很多教师的语言却将学生的思维限制在自己圈定的地盘中, 学生只能小范围活动。

上科学课, 学生一走进教室见到器材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时候教师的一句问话“看到这些材料, 你想研究什么?”与另一种方式猜一猜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学生的回答将以两种不同的心理背景出现:第一种, 自由发散式的, 学生主动, 自己决定用这些材料研究什么就说什么;第二种, 迎合式的, 学生被动, 今天我们研究什么, 得先猜中老师的心意。这一个细节可以看出, 同一个问题, 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就体现着不同的教学理念, 而不同的教学理念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效果是大相径庭的。

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的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 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是最活跃、最具生命力的部分。它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 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实验的内容选择、构思设计、过程演示等对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有重要意义。

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试问, 一个连实验都不会做甚至没有做过的小学生, 能符合科学素养定义中的第二个要求吗?所以, 做好实验对于科学课堂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1.器材选取要有针对性

科学实验要直观, 就是为了能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科学过程, 认识科学现象的本质, 而不需要过多地拐弯抹角, 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一位教师要上《一杯水的观察》, 他准备了5瓶冰红茶和5瓶农夫山泉等物品, 当作课堂上用的实验材料。上课后, 从谈话到导入一切都非常顺利。当让学生分别尝一尝“冰红茶”和“水”, 引导他们发现水“无味”的特性时, 意外发生了。许多学生忘记自己是在做实验, 都抢着喝冰红茶, 一会儿工夫, 用来作对比实验的材料一下子就被喝光了。教师让他们汇报比较后的发现。一连好几个学生都得意地回答:“老师, 冰红茶甜甜的, 味道好极了!”对于水的特性却只字未提。好不容易有一个学生提到了水, 却一本正经地说:“老师, 我感觉这水也是甜的!”“怎么可能会是甜的呢?”教师当时就沉不住气了。“因为农夫山泉有点甜……”话 音未落全 班哄堂大笑。

为什么一堂原本很顺利的课会变成这样呢?原因就是那位科学教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有所疏忽。冰红茶是甜的, 谁不爱喝呢?而农夫山泉的广告词正好和所要研究的水的味道矛盾了。所以, 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细心, 不仅要考虑材料本身的特点, 还要考虑材料的使用者即学生的身心特点。

2.过程设计要有开放性

科学课堂必须给学生一段完整的时间来进行探究, 不要总是打断他们的思维, 不要让20分钟的实验因为我们的不断叫停而变成10×2甚至是5×4。有一位教师创设了一种独特的叫停方式, 不断地提醒学生“还剩x分钟”, “还剩x秒钟”, 让学生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结束探究活动, 极好地顺应了学生的心理特点。 (低龄的孩子较难接受兴趣正浓的活动被突然制止。)

什么是足够的空间呢?记得一位教师曾十分形象地提出“现在科学课在流行开超级市场”。在实验室里有一处固定的位置, 摆放着各类实验材料,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法去选取不同的材料。为什么很多教师会不约而同地这样做呢?其根本目的也就在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怎样去设计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完全由学生自主操作。

3.实验步骤要有层次性

小学生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由无意注意占优势, 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 小学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仍起重要作用, 他们的有意注意基本上是被动的。小学生好奇心强, 很多教师上课前把材料都放在桌上, 这样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在准备材料时要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识, 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才拿出来。上课一开始在学生的桌上放什么东西, 要再三考虑, 不要让学生知道你到底准备了多少材料。

一位特级教师就上过一堂非常经典的课, 这堂课能被奉之为“经典”, 与科学教师出示材料的顺序有莫大的关系。

该教师先用气球做引子搞活课堂气氛;然后他拿出一个装有橘子的袋子,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去了;他讲清了玩法后, 就把这个装有水果的袋子发给了学生。学生拿着橘子就会先猜测, 再剥开, 然后是观察。

我们都知道, 学生一旦动起来之后就很难静下来。那么如何让他们静下来呢?这是个难题。请看这位教师是如何一环扣一环地解决此问题的:

随后, 该教师拿出一个装有橘子水的杯子:“这个杯子里面的水是用橘子榨的。你们也可以用手中的橘子榨出这样的橘子水来。”这时候, 学生需要什么?需要杯子, 需要榨汁器, 而这些是需要向教师求助的, 课堂自然就静下来了。课堂静下来之后, 该教师就开始给学生发小杯子, 学生开始榨橘子水。学生一下子就又“闹”开了。等学生活动得差不多的时候, 该教师又拿出了一个小橘灯。学生一看, 又有新东西出来了, 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又被调动起来了, 立即停止了榨橘子汁 (事实上, 这时候学生已经没有橘子可以榨汁了, 但是学生还是在榨、榨、榨……) 。于是, 教学就这样一环紧扣一环, 顺利进行着。

试想, 如果该教师一开始就把杯子、榨汁器都交给学生, 学生还会有这么丰富的发现吗?学生对概念的形成还会沿着最佳的路线前行吗?所以, 把握材料出示的顺序, 是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4.探究过程要有启迪性

当然, 只关注这两个方面对于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还是不够的, 还应当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历史证明,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因为疑惑“为什么苹果往下掉, 不往上掉”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主任谢皮罗教授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洗澡水时, 水的漩涡总是逆时针的。谢皮罗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漠视这一现象, 而是积极探究, 想知道为什么, 是否和地球自传有关。谢皮罗的“为什么”也引发了我们中国人的“为什么”:为什么在我们中国发现的蜗牛壳纹路全是往右旋的呢?其中有没有联系呢?是不是赤道上的蜗牛没有纹路呢?这就是“为什么”的力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其实很多生活细节里都隐藏着科学奥秘, 学生只要有乐于观察的眼睛和爱思考的头脑, 就会发现生活细节就是一本《十万个为什么》。每周两节的科学课, 最多只能带领学生在科学世界里遨游80分钟, 下课铃响后, 科学课结束了, 但是科学探究却不应当结束。我们应当让科学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 既要在课堂细节也要在生活细节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建新.研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 2012 (3) .

[2]冯明, 蔡其勇, 付国经.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与分析研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2) .

[3]丛桂芝.奇特的观赏植物——假叶树[J].中国花卉盆景, 1997 (1) .

[4]唐荣德.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探析[J].教育探索, 2006 (7) .

[5]叶禹卿.科学新课程与科学素质培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2.

动口 篇8

关键词:中职数学,动脑,动口,动手

受传统教育观念及教育模式的影响, 如今的中职数学课堂仍然摆脱不了老师教、学生听的形式, 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吸收, 数学课堂显得机械呆板而毫无生气。

1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并正确思考

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思考, 离开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课素质不太高, 数学科尤为突出, 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对问题的反应速度相对慢一些。因此, 首先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便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其次, 用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不要小看问题的力量, 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发现, 老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避免“对不对”“是不是”等判断式的提问, 而要让提出的问题有挑战性、探索性或开放性, 如此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比如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 问题的产生必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 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会大大提高。

最后, 用习题让学生正确思考。学生的习题是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的重要法宝, 老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有意识地提炼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环节, 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让学生当老师来帮忙纠正、这样学生不仅兴趣盎然, 积极开动脑筋, 而且还将几处易错的地方牢牢记住, 一举多得。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开放型试题让学生尽情发挥, 学生利用自身具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而不限制他们的思维,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也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已知x-y=2, 求代数式x2-2xy+y2-2x+2y+1的值, 按照常规顺向思维会发现无法解出x, y的值, 因而代入求值这条路行不通, 此时就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既然从条件无从下手, 就可采取逆向思维, 从被求代数式来寻求破题之法, 即先化简被求代数式, 并巧妙分成三组形成完全平方式的形式, 这时问题便可轻松解决。

2 如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口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有责任帮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让学生敢说、想说、会说, 认真寻求对策, 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语逻辑表达能力。就中职数学而言, 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和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首先, 老师可充分利用图片、颜色、多媒体等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事物, 让他们对教学充满兴趣, 从而跟随老师的思路, 积极地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老师提出的问题要从易到难, 从简到繁, 刚开始要让学生比较轻易地找到答案,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较难回答的问题, 老师可逐步引导, 指出关键点, 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步探求真知, 体会其中的乐趣。其次, 因为口语表达是学生思维的反映, 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 应该鼓励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就是要学生用较准确的数学语言, 把审题、分析数量关系、设计解题思路的情况及算理叙述出来。如:题目告诉我们条件是什么?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算?先算的是什么, 后算的是什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述清楚。再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胆地说。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之一, 能让学生共同参与进来, 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 能让成绩好的帮助后进的学生, 他们在相互的帮助中发现问题, 在争论中解决问题, 有助于实现各种思维的碰撞, 形成思想合力。最后, 一定时期的课堂小结必不可少, 它是回顾学习探究的历程, 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的重要环节, 能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锻炼动口表达能力。比如学习完函数模块时, 即可对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函数的表示法 (解析法、列表法、图像法)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形及性质,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相关性质、图像进行一一回顾, 抓住重难点, 以便对整个函数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3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动手进行练习

数学练习和作业是中职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职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拥有智慧, 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 更是老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以高质量的功课作业作为保障。那么如何积极有效的引导学生动手练习和作业呢?1) 每次练习和作业的安排要精心设计, 不可盲目重复和按部就班, 如果所有的练习解法都相同, 毫无差别, 学生做起来就会感觉索然无味, 从而马虎对待, 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力求每一道练习题都有不一样的意义, 同时每天老师要控制作业总量, 不能太多而毫无思考的空间, 另外为照顾到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 每次可布置1道学生可自由选择做与不做的题目, 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安排。2) 在班上可形成竞争机制, 对每次学生的作业情况作出评分, 一个月下来对平时作业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对当月比上个月做得好的同学予以鼓励, 还可将这些同学的日常表现作为学习小组得分的方式, 以此来鼓励大家认真完成数学作业, 在班级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班风。3) 尽可能多地根据实际生活与专业结合来编写数学练习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练习就是在解决生活与专业结合中的各种问题, 以增强数学题的趣味性, 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总之, 在中职数学课堂上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脑、口、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在这中间还会遇到很多问题, 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但作为教育工作者, 只要在课前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 课堂上少讲、精讲, 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放在主体地位, 就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方法, 更好的促进中职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为中职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奉洁.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J].中学教学参考, 2000 (7) :55-56.

玩电脑君子动口不动手 篇9

把ViaVoice(http://www.517d.com/software/catalog13/37.html)下载到硬盘中进行安装,一路Next,按照提示即可安装完毕。重新启动电脑,会自动运行ViaVoice的“用户向导”,这部分工作主要是调整麦克风和建立个人语音模型。

1首先输入一个自己的用户名,然后是选择音频组件、进行麦克风的安装、调整回放音量。接下来是建立个人语音模型:选择一篇文章进行朗读,大概需要25-45分钟,之后会对录音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建立个人语音模型。

2从“开始”菜单运行“IBM ViaVoice语音中心”,会在屏幕最上端出现ViaVoice的工具栏。单击“麦克风”按钮,打开麦克风,既可以对着麦克风把文字念入ViaVoice内置的语音板中,也可以把文字“说”入Word、QQ聊天窗口或其他窗口中。

3当语音输入出现错误时,可以念出“纠错”命令,打开“纠错”窗口。经过纠正的词,ViaVoice会加以记忆,以后就不会错了。

4安装了ViaVoice后,除了用鼠标、键盘操作电脑,电脑还会听懂你的命令,如要打开“记事本”程序,依次念出“开始菜单”、“所有程序”、“附件”、“记事本”即可。更多的例子请见下表。

【动口】推荐阅读:

上一篇:电厂噪声治理实例分析下一篇:质变量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