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艺术家

2024-09-29

浪漫的艺术家(共12篇)

浪漫的艺术家 篇1

一提到“浪漫”一词, 我们的脑海中便浮现出色彩斑斓的奇幻画面。“浪漫”一词诞生在第十八世纪末到第十九世纪初早期的欧洲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当时的核心, 这样的历史政治大变迁推动了反封建贵族的“浪漫主义”思潮的诞生和兴起。其实质是追求民主, 即追求自由, 而这一思潮在艺术上表现的较为突出。

法国作为浪漫主义的中心发展阶段, 对浪漫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因而本文从法国浪漫主义艺术入手归纳出了这一时期艺术发展的总体特征。

一、“浪漫”之绘画

(一) 浪漫主义的“号角”

说到法国浪漫主义绘画, 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先驱——籍里柯。其不朽名作《梅杜萨之筏》出版于1819年, 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作, 体现了当时艺术的特征。

此画取材自1816年发生于布朗海峡的“梅杜萨号”沉船事件, 史官与船长只顾自己逃命的做法在法国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籍里柯大胆选取对封建王朝不利的“新闻”作为题材进行创作, 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艺术家的魄力及大胆, 令人震惊。作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述来表达其个人的主观情感, 即对封建王朝的痛恨和对顽强生命的英雄的赞扬。从画面的色彩上, 我们不难发现光线强弱的对比十分鲜明, 比起古典主义来说更加具有色彩性, 通过色彩的对比使画面充满矛盾性与戏剧性。

不容忽略的一点是, 当我们看到画面上惨不忍睹的尸骸、奄奄一息的生命、怀抱希望挣扎的人们时, 我们不自觉会对他们的处境和是否能获救充满幻想, 又体现出很强的幻想性。

(二) 浪漫主义的“狮子”

继籍里柯之后的法国浪漫主义的巅峰画家——德拉克洛瓦, 其油画《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也为法国浪漫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与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相同的是, 《引导民众的自由女神》的选题也出自画家亲眼目睹的巴黎人们奋起反抗封建王朝的真实场面, 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浪漫情怀在此作品中体现的更为突出。

如作者将艺术想象中的自由女神形象加入到反抗的人群中, 这使得作品的幻想性极强, 浪漫主义气息更浓。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数自由女神手中的三色旗和其淡黄色的长裙与背景形成的鲜明对比, 蓝、黄、红三色的碰撞将浪漫主义色彩性推向高潮。其手中的法国国旗 (三色旗) 更是体现了浪漫主义艺术追求的民族性及地方性。

二、“浪漫”之戏剧

(一) “《欧那尼》之战”

1830年, 法国正值“七月革命”这场激烈政治斗争的前期, 与此同时雨果的戏剧《欧那尼》在法兰西剧院首演, 从而引起了古典保守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斗争, 这场斗争从侧面反映出其对古典戏剧传统规范的挑战, 抒发了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价值观, 因而代表着追求个性解放与独创性的新时期——“浪漫主义”时代的到来。

其次, 戏剧《欧那尼》描写的是十六世纪初西班牙三个性情及身份、地位截然不同的男人共同爱上一个女人的悲剧爱情故事。从选题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艺术家对中世纪有着浓厚兴趣, 即有“回归大自然”的倾向, 同时以西班牙为背景的“异国风光”的想象与描述, 体现了当时艺术中鲜明的幻想性。

再次, 从具体的人物塑造中还我们可以看出, 作者通过对无权无势的青年人同封建最高统治者国王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的描绘, 其最终的目的在于揭露封建贵族的专制统治, 进而体现出人民群众对封建势力的斗争, 是对人民力量的歌颂。其中“强盗”、“老虎”和“魔鬼”等字眼的加入是对国王的斥骂, 将全剧的戏剧性加强, 再加上密室、毒药等道具的出现又将全剧推向高潮, 产生色彩性的戏剧效果。

最能体现其与封建社会的不同的是, 作者挣脱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安排, 每一幕都发生在不同的场景, 时间上也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安排, 因而开启了浪漫主义戏剧的先河。

(二) “浪漫茶花女”

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另一个戏剧大师非法国文学家小仲马莫属, 其巨作《茶花女》在世界文学史的佳话不断。

本剧的故事讲述了主人公玛格丽特由于穷苦出身而沦为妓女, 再到因为不良生活而感染肺病;从因美貌聪慧受贵族垂青, 到因无真爱而内心的痛苦, 再到遇到贵族青年沉浸在爱情里, 到遭到青年父亲的反对被迫放弃爱情等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和意外进行, 使得全剧充满戏剧性和色彩性。男女主人公对于爱情的忠贞不予同时也表现出艺术的激情。

与同一时期戏剧相同的是, 作者集中体现的是法国巴黎的地方特色, 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风格。与其它艺术家一样, 其作品中体现出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和艺术构思, 即追求个性解放的艺术创作理念。与同一时期戏剧不同的是, 作者不再以现实社会为核心, 而是更多注入自己的想象, 从而看出其对后一时期艺术新时期的到来做出了铺垫。

三、“浪漫”之音乐

在浪漫主义音乐这一人类艺术史的“宝库”中, 标题音乐的产生将浪漫主义特征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 标题音乐的开山之作——《幻想交响曲》

首先从《幻想交响曲》这一大标题及其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生涯的插曲》”入手, 特别是乐章开始时的文字说明及小标题这一系列有情节联系的文学入手, 将文学、戏剧艺术形式与音乐紧密联系起来, 使艺术形式不再单一, 因而更加具有多样性和色彩性。

其次, 从文字的陈述中, 我们还可以看出作曲家在创作上完全尊崇自己的内心情感, 柏辽兹在作品中寄托了自身的感情经历, 使得艺术家对自我个性的显现与追求在音乐作品中体现的更为突出。

最后作曲家以长笛与小提琴的合奏陈述了恋人的第一个主题, 体现了温柔婉约的恋人的美好形象;用长笛与双簧管和单簧管在比第一次高四度的音区演奏出第二个恋人主题, 加上其圆舞曲的节奏型, 表达出作曲家心中恋人另一面欢快、活泼的美好形象, 加上诗化交响的文字叙述使得音乐的幻想性更加有明确。

(二) “音乐怪才”——圣桑之《骷髅之舞》

作为交响音画, 首先全曲围绕万圣节鬼魂都会聚在一起狂欢的古老神话为中心展开, 体现了其对中世纪甚至更早时期的浓厚兴趣, 也有“回归”的情感, 这种逃避现实的想法实际上就是对幻想性的追求, 神话与幻想密不可分。

其次, 其创作源自法国诗人卡扎利斯的同名幻想诗, 体现了当时文学与音乐的联系, 同时我们还能想象出鬼魂手舞足蹈的画面, 因而其在历史上被称为“交响音画”。作品的多样性和色彩性通过综合各种艺术形式体现出来。

最后, 从圣·桑的选题及创作手法上, 我们发现其怪诞色彩的应用在当时浪漫主义时期独树一帜, 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个人特色, 而且能以鬼魂为对象进行创作同时也体现出浪漫主义是个个性解放的时代, 艺术家可以突破之前的创作定式, 依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

四、“浪漫”之芭蕾

“浪漫仙女”:舞剧《仙女》首先, 体现了音乐、戏剧、舞蹈、绘画为一体的综合理念, 各种艺术的综合使舞蹈不再单一, 而是更加具有戏剧性和色彩性;白色透明长裙代替了保守的服装, 这种大胆的革新增加了舞剧的亮点, 因而更富有色彩性;曲折的故事情节, 一环扣一环的戏剧性发展及人物表演技艺的夸张性表现, 使得戏剧性和色彩性得到新的突破。

其次, 其最大的革新就在于脚尖功、大跳等各种技巧的应用, 将“仙女”这一高贵的形象塑造的极为梦幻, 再加上剧情中女主角幻想中的梦境, 要求舞者表演技能与舞蹈技巧都要过关, 也就是说除了具备舞者的技术本领以为, 还必须是一个好的戏剧演员, 艺术的交叉使得艺术越来越具有幻想性和色彩性, 使舞剧插上了幻想的翅膀。

最后舞剧的音乐比起之前也有了大胆的突破, 这不仅仅表现在配器的色彩性和旋律的夸张上, 同时也表现在乐器音区及演奏法的更新上, 使得浪漫主义的个性越来越突出, 不同音色的乐器在剧情需要的前期下进行搭配, 使得戏剧性的个性突起表现的更为突出。

五、从浪漫之都法国看浪漫主义时期艺术的总体特征

从法国浪漫主义的各艺术门类入手进行分析, 艺术发展的总体特征概括为:艺术的色彩性 (即戏剧性) ;艺术的个人主义;艺术的民族主义;艺术的幻想性。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于润洋.浪漫主义音乐.音乐研究, 2004, 3.

浪漫的艺术家 篇2

——读《爱的艺术》有感

袁章润

虽然可能有些锋利,但是几经斟酌,还是决定如此开篇。

首先,我们暂由一小段驳论展开。还记得以前读过的一句话,当时它确实引发了我许多思考,后来也曾被我奉为箴言。但随着触碰到的思想变多,引发的思考也越多,我开始从零星的字句中,找寻到了另一种解读,甚至另一种立场……

所有美好的感受都源自被爱,而所有负面的感觉都源自缺乏爱。这句话如是说。诚然,这句话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把是否获取到爱置于一切感受的基点——我们愉悦、欣喜、兴奋、激动、陶醉、感激……这全然是因为我们感受到了爱;而我们愤怒、伤心、绝望、自卑、痛苦……本质上则是因为在我们这里,爱的缺失。

最初看见这句话,内心很是赞同。我想,大概是因为人们总是习惯给自己的行为寻求合理的解释。而是否得到爱,无疑在绝大多数情境下,能够成为我们变化多端的情绪的绝佳的解释,最本源的答案。

不过我们知道,要在字句段落中使用“一切”“所有”这类的词,是需要非常谨慎的。因为一旦使用这样的词,就要求其逻辑的绝对周延。而这句话,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它并不完整、周延——因为它几乎忽视了我们本身的作用。它强调我们所有的感受都与是否获取到爱有关。我们情绪积极,因为我们被爱;我们情绪消极,因为我们感受不到爱,或者说被爱得不够。显然,如此看来,我们把自我情绪的状态放置在了一个异常被动的境况。因为我们判断感受如何,看上去仅仅只与外在提供、给予的爱有关,仅仅关乎这些爱在何种程度上满足我们的需要。但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我们看见僧侣找寻心的空寂,观察禅师追求心的宁静,发现心理学家品味内心的丰富……所以真正至厚至实的感情绝不依靠外界。最纯正的情绪形式,和古老中国传统农耕文化颇为相似,该是一种自给自足。

弗洛姆说,实际上,孤寂感是每种恐惧的根源。孤寂意味着与外界没有联系,不能发挥人的力量,意味着一筹莫展,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意味着世界把我淹没,而我只能听之任之。所以孤寂是引起强烈恐惧感的根源,同时孤寂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

在讨论到底何为孤寂之前,让我们先对孤单、孤寂和孤独的区别浅谈一二。

首先,最浅显的,是孤单。这个词主要形容形式上的单独与孤立,是用以形容形单影只的外在存在形式。例如,她一个人走了过去,看起来很是孤单。所以这个词,往往与个体的形单影只的存在状态有关。

而孤寂相对于孤单而言,有了相对而言更为深层的意义。它将单纯注重外在形式的孤单稍微往内在牵引。孤寂,有寂寞之意。是完成孤单状态后,即在外在上形单影只后,内心存在的一种寂寞。换句话说,孤寂以孤单为前提。我们一个人,我们形单影只,我们几乎孤立,我们无可倾诉,因此我们孤寂落寞。所以孤寂是孤单的递进,是孤单的加深。

而孤独,则完全不同于孤单和孤寂。可以大胆地讲,除了看起来相似以外,孤独与孤单、孤寂几乎毫无瓜葛。大家一定非常好奇,那么孤独到底是什么呢?简单地讲,孤独是一种极佳的精神状态,并且,毫不客气地说,鲜少有人有资格达到这样的精神状态。它无关乎周遭的条件,独处可能孤独,处于人流中也可能孤独。它是人们安静下来时,自己与自己诚实而平和的对话,是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全过程。不过孤独之路并不好走,比如苏子被贬黄州,比如尼采迷茫困顿,他们的境遇总不顺遂。可见孤独是有难度的,所以自然地,实现孤独是有条件的。人必须内心富饶,心智成熟,才有机会抵达孤独的境界。不过可惜的是,到处都是声称自己“孤独”的人,他们大肆挥霍这个词原本应该有的价值。

现在回过头来,我们平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人会感到孤寂?

刚才已经提到,孤寂是孤单的递进,是孤单的加深——我们先是单独存在,我们形单影只,我们孤单;再然后,我们才是孤寂。所以溯本追源的话,其实是我们不善于处理孤单,所以进一步导致了孤寂。

那么究其根本,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不善于在房间独处(独处,也是一种能力)。此处的独处,就是我们之前所知的,一个人的状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歌里唱道,我们会“接触不同的人来人往”,每个人都会与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联系。而《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中说,“在那一带,他认识很多人,这正是他喜欢云游四方的原因,因为总能结交新朋友,而且不必天天跟他们低头不见抬头见。当总是面对同样的面孔,像在神学院里那样,就会渐渐让那些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就想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不像他们期望的那样,他们就会不高兴。”于是,在与形形色色的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长久地处于和谐的环境中,人们常惯性地随氛围而动——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我们并不确切明了周遭状况的情况下,依旧点头以示认同,鼓掌以示支持。而我们真实的意见却总是容易被保留。因为,在并不触及原则或底线的条件下,我们其实很少希望和所处的环境中的要素产生摩擦和冲突。人们需要外界的认同,即使,这是一种消极的认同。

既然这里有消极的认同,那么必然存在着积极的认同。即前文所述之“自给自足的情绪形式”。这也是书中始终强调的,培养自身完整人格的重要意义,是爱自己爱他人的基础。

举一个通俗的小例子。如果我是一把斧头。使用者表扬我,他说我的斧柄手感不错,说我的斧刃非常锋利……这些便是属于消极的认同,是来自外界的声音。而当我——作为一把斧头,我感受到了自身材质的精良(甚至体表木纹的流畅),我也打心里觉得自己轻巧有力,并给使用者带来了舒适甚至愉悦的使用体验——我对自己充满认可与肯定。这便是积极的认同,同样也是“自给自足的情绪形式”,是爱自己的一种体现。

这是一种探求,而不是一种等待。积极便是如此。我们选择静下来,主动挖掘内心,持续探索内心的感受,不断感知内心的体验,自己发现自己。我们开始自觉地欣赏内心的富饶与头脑的敏锐,我们对自己真诚、善良、执著、热情等美好品质感到满意,我们体会也认同自身存在的巨大且特殊的价值,与此同时,也充分享受这整个过程带来的宁静与思考——我们深爱自己。显而易见地,此刻外来的喧哗变得较为微小。

所以,当回到最初提到的那句话——所有美好的感受都源自被爱,而所有负面的感觉都源自缺乏爱——再次审视它时,我们不难发现,它确实过分在意外界的供给,而完全忽视了内心的给予,缺乏了我们推崇的,积极的认同。

说到爱,在我们的直观印象中,坠入爱河的双方总是沉溺其中,忘记自我,也甘于屈服,他们认为爱是属于双方的,绕指缠绵似乎才是它最合乎常理的“打开方式”。

而对此,弗洛姆在传世经典《爱的艺术》中讲了很多。

他说,如果一个人有能力创造性地爱,那他必然也爱自己,但是他如果只爱别人,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

他说,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也是爱自己。原则上爱自己与爱别人是不可分的。

他也在书中引用爱克哈特的一句格言,作为总结自爱思想最精辟的句子——你若爱己,那就会爱所有的人如爱己。你若对一个人的爱少于爱己,你就无法真正爱自己,如果你一视同仁,你就会像某个人那般爱他们,这个人就是上帝和人。一个既爱自己又爱他人如同爱己的人就是这样的人,一个值得这样评价的人。

它们是爱的哲学。在我看来,它们之所以受人传诵、永垂不朽,在于他大胆的将爱情的两位参与者有意识地划分开来。弗洛姆实诚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爱,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积极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沉潜下来,享受片刻孤独,也去发现自己的独特所在,从爱自己出发,一路走也一路修行,慢慢地,才能真正品鉴到爱的艺术,不是吗?

正如新月派诗人舒婷的诗《致橡树》所言。“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你是橡树,我是木棉。我们同为树木,我们相互独立。我们独自生长与成长,不断遇见更好的自己,然后,我遇见更好的你……

所以,懂得自爱,也学会爱自己。因为,它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浅析浪漫写意的汉陶俑艺术 篇3

关键词:写意 古拙 质朴 大气 夸张

陶塑艺术起源很早,古代遗存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战国末期陶塑艺术迅速发展起来,其高峰则是秦汉陶俑。秦以前是生人陪葬,汉代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巩固,人的价值得到肯定,活人陪葬少了,葬俑非常盛行,因而也大量出土,艺术水平也较高。秦始皇兵马俑是高度写实风格的代表,但汉代陶俑却没有沿着这条写实道路走下去,而是走向另外一条足以引以为豪而且引领以后华夏美术主流的写意风格的道路。

写意是相对写实而言的,即不着重于外部形态的如实描写,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对象的内在的生命、心里、气质、精神、性格等特征的把握和表现上,也就是东晋南朝时期美术理论上提出的“传神写照”、“气韵生动”。汉陶俑数量多,分布广,质量高,呈现两汉相异,南北不同的特点,但两汉陶俑总体艺术风格是写意的(虽然西汉前期出现些写实陶俑,但并不是主流)。艺人工匠们着重于人物的精神的刻画,强调动态和神情,而不求也不必要比例结构的准确到位,精雕细琢,只是作重大感觉的把握。然而正是这种“有意味”的形式,蕴藏着迷人的魅力。

写意汉陶俑的成因

1.楚汉浪漫主义艺术的影响:

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上,“汉承秦制”,但是汉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分。汉朝统治者在意识形态方面却保持着南楚故土的乡土本色——浪漫主义。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论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承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由于这一总体思潮的影响,汉朝艺术无论是石雕、帛画、画像石、画像砖、陶俑、漆画都不是沿袭秦朝写实传统而是走向写意。因此汉俑追求那种整体的气势,粗犷的感觉以及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极尽夸张和抒情写意。

2.传统道教哲学的影响

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一改秦朝“法”制思想,而实行“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虽然汉武帝推崇董仲舒的“儒术”主张,但在人们心中“道”的影响却更深更远,因而反映在汉朝的各门艺术之中,追求质朴、自然,尽量不是人工修饰。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汉画像砖、画像石、汉陶俑都体现出这种“朴”的审美取向。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都是因势附形,简单的几个面,神韵自见。绝大多数汉俑都没有精雕细琢,只是一个动态,一种表情,甚至不顾大比例、大结构,然而风神毕现。如《击鼓俑》《提鞋执镜俑》只抓住了瞬间的动作、神态,寥寥几刀,只表现大的块面关系,不作冗饰,同时造型夸张,质朴可爱。

3.汉代文化观念和丧葬制度的影响

汉陶俑和秦代兵马俑不同,秦代兵马俑的制作是为了“显示生前的武功”和“保卫死后的帝王和陵墓”两个目的。而且是以后者为主。因此要求高度写实,其实它就是一支精锐部队的再现。而汉代的俑葬却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替代物了,只是为了显示生前的武功和荣耀,所以造型、尺寸上也就不必追求像秦俑那样的写实和逼真了,正是如此,当时的艺人工匠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去进行创作,大胆地构思、表现,极尽夸张想象,从而产生出如此伟大的写意艺术。

4.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状况的影响

经过战国、秦朝的战乱之后,到了汉朝统治历经400多年之久,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都希望过上一种享乐、富足的生活,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已逐渐淡化,人的意识也在逐步觉醒,所以反映在艺术上,人们向往一种轻松、活泼的生活。秦朝那种沉重的,严谨的,写实风格已不适应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浪漫的写意之风。

写意汉陶俑的艺术美

1.古朴、稚拙之美

纵观中国雕塑史,汉俑可以说是最古朴、稚拙的艺术之一。它比秦俑更拙、更美。为了达到朴拙之效果,汉俑在人物形态的处理上往往运用夸张的手法。无论是比例,还是动作、神态都竭尽夸张之能事,然而整体感、体量感特强,竭力追求某种粗笨稚拙的趣味。大多数汉陶俑都是粗轮廓的,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有时施以浅浅的线刻,显得十分“古拙”、“朴素”稚态可掬。你看那过分长的袖,过分弯的腰,过分夸张的动态,“笨”得不合现实的比例,然而正是这种幼稚、粗糙、简单、拙笨却蕴藏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反而更显其优越与高明。

2.大气、雄浑之美

汉陶俑并不高,一般在一米以内,大多数在60-70公分左右,然而当我们在欣赏任何一件汉陶俑时却不会感觉到丝毫的小气、单薄,反而觉得大气磅礴,雄浑有力、艺人工匠们正是抓住这种大动态,大感觉,而大刀阔斧地去塑造,使得汉陶塑没有半点局促之感,而显得十分整体、大气。如《杂技俑》刻画地是正在表演杂技地艺人形象。工匠们正是抓住侧头、张嘴、舒展双臂、身体微蹲的大感觉,使得这件雕塑既生动轻盈,又雄浑稳定,而且落落大方。

3.朦胧美

汉陶俑雕塑总体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这种朦胧美不是由于结构体面以及关键性部位处理地不准确或模糊不清所致,朦胧美是工匠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追求,是一种新的艺术处理与表达,关键在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恰到好处。我们欣赏汉陶俑,无论是面部五官的刻画,还是动态衣饰纹理结构的处理,往往是有意不使之历历具足,精细确切,给观者的印象都像是雾中之花的感觉,别具一种意趣。加上经埋藏千年后陶俑表层间有酥落或出现土屑现象,更增加了这种朦胧气氛。如:四川的《执厨俑》的五官和身体结构若有若无、若隐若现,然而嘴角含笑的表情却自然逼真,别具情趣,美妙之至,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4.节奏和韵律美

在感受汉俑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同时,我们总是为陶俑的形式上的节奏和韵律之美所感动。汉陶俑在制作过程中总是抓住了最能传神的动态或面部表情来夸张塑造,而其余部分却大胆地减弱从而形成一种详略、疏密、虚实的对比中的节奏和韵律美。在动态追求也是如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工匠艺人们还巧妙地运用线刻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往往在人物的五官以及衣饰上线刻的运用,既强化了对象的表情动态,在形式上也体现了一种节奏和韵律。如:《鼓书说唱俑》头和脚详细刻画而身子却大胆概括,从而形成实-虚-实的节奏感,在手舞足蹈的同时,却动中有静,寓动于静。夸张的臀部稳稳地坐在圆盘上,虽然动态张扬,一点也不觉得轻浮,倾倒之感,却稳如盘石。额头、五官、衣袖、裤脚的线刻更是增加这种韵律节奏之美。

5.诙谐、率真的自然美

汉陶俑动态十分张扬却不觉得别扭,反而显得和谐,表情十分夸张却不觉得矫情,到是十分可爱、诙谐。欣赏汉俑我们总会感觉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一种自然率真之美扑面而来,那笨拙、质朴的外表下,却蕴含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些都是由于艺人工匠对生活的观察仔细,小心提炼,激情表达的结果。那笨笨、拙拙的陶俑里却给人一种诙谐美,一种率真美,一种自然美。这就是汉俑这么浪漫,这么自然,这么生命。

感谢那些无名的艺人工匠们,是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伟大的汉俑艺术,它的艺术成就为后世墓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随后而来的地面佛教造像的兴起和“世俗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浅析黑格尔的浪漫型艺术 篇4

一、理论基础

理念(idea)是黑格尔哲学的核心,也就是“绝对精神”,他认为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以精神与物质、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变化为基本尺度,将艺术历史类型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他认为,这三种艺术类型是从“美的理念”的内容中分化出来的。从客观唯心主义来看,他认为,艺术的分类并非是对客观现实中的艺术进行归纳和概括,而是由绝对精神中分化发展而来。他坚持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的美的理念是具体的、发展的。

根据艺术作品的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精神与物质材料的关系及其演变,既是分类的基础,又是艺术形式发展变化的方向,各门艺术就是遵循着由依赖感性物质到逐渐摆脱感性的物质材料的、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他将艺术美的类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分别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三者体现了一种发展递进的关系。从理念与外在形象的相互关系来看,艺术美的发展是由追求二者统一、实现二者统一到超越二者统一。从艺术自身来看,艺术本身的发展过程包括了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受客观唯心主义影响,他的分类体现了精神高于物质。他认为在艺术中“起决定作用的总是内容意义”,他指的内容是绝对理念,在他的分类中艺术美类型的历史发展呈现出精神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排斥物质进入文本,最终浪漫型艺术实现了从精神世界出发,回归精神。

二、浪漫型艺术的题材划分

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认识的对象是精神本身,“即他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从而才能享受它的无限和自由”,在这一阶段,理念摆脱了形象的束缚,实现了无限的自由。他认为,“浪漫型艺术的形式是有艺术所要表达的内容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这种新内容现在作为真理的绝对内容而进入意识”,“因而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黑格尔对浪漫型艺术的题材的划分,同样体现了他的辩证法的观点。这三种题材展现出浪漫型艺术的发展轨迹,即由否定世俗生活,到由神学精神转向尘世,再到实现独立的精神走向浪漫型艺术“创造力高于一切内容和形式的局面”,最后因为内部矛盾而瓦解。

“浪漫型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亦即主体对自己的独立自由的认识”,这在三个题材上有不同的体现。

在宗教范围即基督教艺术中,基督的赎罪史表现了基督由神变人,诞生、生活、受苦难、升天,宗教之中的爱是“人与神和解的情感”,在宗教团体中“神的精神体现在人类身上”,实现了人们对神的精神的寻求,但它们之间也有区别和不同。在黑格尔看来,凡世中的人其肉体和精神是受到限制的,基督通过对尘世生活的否定,在受难和赎罪中,他的精神得到解放,上升到神的高度,实现了其无限性和主体性。通过否定自身而肯定自身,表现了他辩证法观点中正、反、合的三段式。在宗教之中的爱,是“宗教领域中浪漫型艺术的理想”,是“单纯的精神的美”。尤其是圣母玛利亚的爱表现出爱由个体性转向普遍性,它排除了功利,使爱变成完全精神性。且具有人性的圣母的母爱,使得基督教的教徒对圣母的崇拜到追求精神的契合。在宗教团体中,他们通过殉道、内疚和忏悔,“否定自然的有限的人格,才可以把自己提升到自由和安居在神的和平”。宗教教义只有经过人的意识加工才能为人所使用,然而基督教艺术对尘世的否定,在获得神的精神和形成宗教团体后,人为地实现世俗利益的,要求艺术摆脱神的束缚,在另一领域上进行个人精神无限主体性的追求。

在骑士风艺术中,“由于精神本身的神性,由于有限的人上升到神的过程,上述独立性接着就推广尘世了”,神的精神在人的身上体现和融合,成为一些风尚德行,实现了神与人、神性与人性的统一。这时人的精神只包含自身的存在,而使主体达到这种无限性的有三种情感:荣誉、爱情和忠贞。荣誉是个人对自身的人格评价,是“主体看到的主体的外貌和反映”。其内容具有广泛性和偶然性,在荣誉之下,主体对自身设下要求或禁止事项,不受外在条件干扰而改变,但由于荣誉的实现可完全形式化或在主体的错误判断下将非良性的内容当作荣誉,会导致荣誉变为毫无意义的遮羞布。在主体对自己的无限关系下产生的荣誉,决定它是否是荣誉,不以外界的看法为转移,也不以荣誉的内容是否正确为转移,无论内容如何,当主体认为它是有意义的,荣誉便存在。从这里也体现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即精神是独立的,并不由客观事物所决定,而是由精神本身来决定。第二种情感是爱情。他反对将爱情停留在性欲的层面上,他提出的“自然基础”是精神化的,并非指自然中单纯的以交配繁衍为目的的性爱。黑格尔在此对古典型艺术中爱情占次要地位及其只涉及感官享受提出批判,缺乏表现内心生活的方面,认为浪漫型艺术的爱情采取了主体亲热情感的形式,即围绕着爱情创造出一个精神世界,而在这个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爱情的升华和为爱情而存在的,“使一切都由于与爱情的关系而获得价值”。第三种感情是忠贞,黑格尔在浪漫型艺术提到的忠贞是“骑士风所崇尚的封建臣属的忠贞,在这里主体尽管效忠于一个上级,却把自己的自由独立的地位当作远较重要的因素而保持住”。黑格尔指的忠贞并非像中国古代社会臣子对君王的愚忠,个人虽服从于上位者,但仍保持主体的独立性,将个人意愿置于命令之上。荣誉、爱情、忠贞,这三者虽然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旨趣,但主体始终保持着独立性,实现主体精神上的无限性。

个别人物的特殊内容的形式上的独立性中,这个阶段的艺术克服了骑士风艺术的内心生活的抽象性和形式性,题材包含了前两个阶段的内容,第三阶段中的冲突多是偶然性的,即并非外部原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而是主体自身的寻求。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是“凭主体的偶然幻想,闪电似的念头,突然的灵机以及惊人的掌握方式,去打碎和打乱一切化成对象的获得固定的现世界形象或是在外在世界中显现出来的东西”。这种创造方法导致了主体成为了艺术中的决定因素,精神压倒了物质,外部形象不具有特别的意义,只是表现主体精神的一个载体。浪漫型艺术发展到顶峰要求“构思方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内在意义与外在形象分裂”,否定了艺术本身,使浪漫型艺术走向了解体。

从黑格尔对艺术的分类及浪漫型艺术自身的发展,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即他将艺术发展的动力归结于理念的发展,割裂了精神和物质的联系,否定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人类生产方式的变化和艺术发展的联系,从而陷入了唯心史观本末倒置的错误。

三、总结

黑格尔在哲学史和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的辩证法思想和传统的形而上学根本对立,从辩证的联系和发展观点来看待艺术的发展,并尝试对艺术进行分类和归纳本质特征。他批判了以往那些片面的、孤立的,认为艺术的内容和形式互不相关的观点,他的美学是发展的、具体的,又是实践的。

从他的艺术历史分类上,充分而深刻地阐述了艺术是发展的。黑格尔在总结前人对艺术的探讨上,如赫尔德曾联系各民族的历史研究艺术,温克尔曼与席勒则将古代艺术与近代艺术进行对比研究,莱辛则提出了古代与近代两种不同的美学理想,许莱格尔则在古代与近代的艺术之外又加了东方艺术等。黑格尔的研究其意义一在对前人作了总结和综合,二在作了创造性的发挥。同时他又揭示了艺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艺术“终结”的构想。

他认为,美在实践,是人的创造、实践的产物。他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实践的观点,人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理念的感性化,“人这样做,目的在于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去消除外在世界的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心上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

但是,黑格尔的思想也存在不足之处。首先,黑格尔的美学是以“绝对理念”为根源和出发点,他否定物质的决定作用,认为艺术的发展是由精神的发展所引起的,所以在他对艺术的发展阶段归纳具有局限性;其次,他认为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学科,是“艺术哲学”或“美的艺术的哲学”,将研究美学当作完善自身哲学体系的过程。最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无法对艺术的发展进行完美的解释,产生了前后矛盾。他说:“在浪漫型艺术的发展中却形成了终结。”又说:“可以希望艺术还会蒸蒸日上”“要完成这个艺术之宫,世界史还要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进”。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为马克思哲学思想提供了基础,马克思在吸收了黑格尔思想的合理内核后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为人类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指南。

摘要:黑格尔以“理念”作为他哲学的核心,在美学上发展为他对美的定义,并据此对艺术类型进行分类,试图总结艺术发展规律,本文将对黑格尔的浪漫型艺术进行分析。

浪漫的艺术家 篇5

下载地址:可牛影像

先看一下效果图:

图01:浪漫艺术照效果图

第一步:

运行可牛影像,点击“打开一张图片”按钮,打开一张情侣的照片,如图02所示。

图02:使用可牛影像打开一张照片

第二步:

执行“照片编辑→数码暗房→影楼效果(复古)”命令,效果如图03所示。

图03:对照片应用“影楼效果(复古)”命令

第三步:

执行“照片编辑→数码暗房→人像柔焦”命令,效果如图04所示,照片看起来更温馨了,

图04:执行“人像柔焦”命令后的效果

第四步:

执行“边框→撕边边框”命令,选择一个撕边边框,如图05所示。

图05:为照片添加“撕边边框”

第五步:

执行“文字→添加静态文字”命令,在文字编辑框内输入文字,选择一种网络字体,点击“应用文字”按钮,调整好文字的大小和位置,如图06所示。

图06:为照片添加文字

第六步:

采用同上面相同的方法,继续为照片添加文字,最终效果如图07所示。

浅谈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篇6

关键词:浪漫主义艺术歌曲艺术歌曲发展原因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西方音乐中,一般把19世纪前后的音乐看作是浪漫派音乐。浪漫主义一词源自于专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古法语“罗曼司”,后由文学传至音乐。浪漫主义思潮被音乐所接受的时期,正是在文学中已经被逐渐淘汰的1810年到1820年,直到1830年前后才确立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概念。

浪漫主义音乐的实质,就是脱离平凡的现实世界,在充满空想、幻想,诗一般激情的童话世界里追求新的美感。古典音乐为封建贵族所专用,大多为宫廷和教会所用的乐曲,而浪漫主义音乐则从诞生之初起,就是真实、自由地表现人的感情,即尊重个性的音乐。

浪漫派音乐的大师们有韦伯、舒伯特、门德而松、舒曼、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罗西尼、瓦格纳、威尔第等。而舒伯特为浪漫派诗人的诗歌谱曲,开拓了艺术歌曲这一新的音乐形式。

一艺术歌曲的生成和发展

今天我们所说的艺术歌曲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的产物,那是在19世纪初由诗歌和音乐亲密融合而创造出来的。

艺术歌曲是用钢琴伴奏的独唱曲,其“歌曲”的含义以德语“利德(Lied)”的名字为全欧洲所知。正是依赖了抒情诗,这一浪漫主义起源的特征,才形成了艺术歌曲的全盛期。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最喜欢的是歌德、海涅、席勒等浪漫主义诗人。从柔和缠绵的感情到婉转动听的民歌,艺术歌曲使音乐和诗歌融合的浪漫主义风格,使时代的渴望得以充分施展。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喜欢涉及的主题是爱情和憧憬、美丽的大自然、人间多元的幸福等。

19世纪冶金术的鼎盛,不仅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盛行提供了物质条件,还使新乐器的制造有了保障,从而出现了作为家庭乐器而得以普及的钢琴。钢琴伴奏可以用音乐来解释诗一般的印象,即使是以分散和音展开的钢琴琶音,也能让人联想起潺潺的流水声和缓缓转动的水碓。低沉音域的和音伴奏,仿佛在描写黑暗或恋人的痛苦。

有时候,在歌曲之前由钢琴弹奏的部分叫做前奏曲,能够确立整首歌曲的气氛;而作为尾曲的钢琴弹奏部分则能使歌曲得以完整的结束。艺术歌曲将歌声和琴声融合起来,无论对业余歌手或专业歌唱家,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音乐会上,都能造成和谐、激情洋溢、简短的抒情形式。没过多久,艺术歌曲就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并对世界艺术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艺术歌曲的类型

艺术歌曲是诗歌和旋律,以及钢琴伴奏相结合的独唱歌曲,主要可以分为3种类型。

第一,“分节歌”。它使用同一旋律反复歌唱多段歌词旋律。比如,《野玫瑰》就属于这类艺术歌曲。

第二,“通篇歌”。曲调依循歌词展开,从头至尾不作反复的旋律。比如,《魔王》就属于这类艺术歌曲。

第三,“变化分节歌”。具有分节歌的形式,但根据诗词内容的需要,用变奏式标题展开的变化手法,使这一行是更加丰富多彩。比如,《菩提树》,《圣母颂》等。这种类型主要是为了引起听众的注意,使用了细致而微妙的交替。

除此以外,浪漫主义歌曲还经常表现为一系列的套曲,即套曲的形式。组曲根据贯穿诗歌整体的主要梗概或连接歌曲的主要构想而组合而成。浪漫主义组曲的代表名作有舒伯特的《冬之旅》(1827)、舒曼的《诗人之恋》(1840)等。

三艺术歌曲的主要作曲家和作品

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余首歌曲。舒伯特通过浪漫的旋律和富有色彩的和声,在把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到艺术高度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他身后,主要又有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等作曲家继承和发展了艺术歌曲。仔细观察这些作曲家的作品,能够发现舒伯特的作品最具有旋律优美、丰富多彩的特色。另外,在艺术歌曲中能够真正感受到与语言的特点相吻合的节奏、反映诗歌深刻含义的音乐气氛、以大调和小调来变换调式使感情发生微妙的变化等。

在艺术歌曲世界中,舒伯特的另一个功绩是赋予钢琴伴奏以个性和生命。如,舒伯特g小调通篇歌形式的《魔王》中,钢琴的伴奏部分起到了不亚于歌曲的重要作用。通过整个曲子,能够联想到快节奏的高八度音进行和马蹄声。在用右手连续弹奏3联音的同时,左手弹奏出风声,以及仿佛以阴沉的气氛进行威胁的低音基調,表现了在荒野中驱赶马群的紧迫感。这样的钢琴伴奏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伴奏作用,具有与声乐声部同等的地位。这是当时舒伯特独自开创的业绩。

在舒伯特之后,舒曼又把文学和音乐紧密协调,大大丰富了歌曲的艺术性。他的作品具有新鲜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音色、有力的节奏、直接的感情表现等特征。虽然在作品中,他很少运用半音阶修饰,但是比较喜欢使用隐隐的变调使旋律发生变化。另外,舒曼在创作歌曲时,很少运用对位法,而把重点放在和声上,使得旋律更加优雅。钢琴伴奏在歌曲结束后保持延续,通过前奏曲、间奏曲、尾曲等,将诗歌的情绪自然连接起来这一点,尤为令人注目。如,舒曼f小调《诗人之恋》谱曲中钢琴前奏曲以右手弹奏#C2音、左手弹奏d音开始。然而,右手和左手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隔,以两个高八度音的差异来弹奏,所以很少给人不谐和音的感觉。左手或弹奏由b小调提升的分散和音,或在主音前面弹奏半音阶进行。右手弹奏完一个乐句后,旋律中的半音下行表现为爱情的叹息。

勃拉姆斯的作品虽然在和声和音色方面是浪漫的,但是在形式上并没有摒弃古典的均衡和精神。在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中,没有自由奔放的即兴的喜悦和激动,大多是能引起众人共鸣的民谣。即,他将艺术歌曲融入高尚、古典的民谣旋律之中。不仅是德国民谣,而且还把范围扩大到包括匈牙利民谣在内的其它民谣中去。他的作品大多是分节歌或变化分节歌的形式。分节歌形式谱曲的bE大调《摇篮曲》的旋律柔顺深情,与童话般的歌词十分贴切。“咪咪嗦,咪咪嗦……”如同童谣一般开始的摇篮曲,给人以亲切平稳的感觉。另外,在整首歌曲的旋律中,始终没有出现过一次临时记号,以全音阶进行,因而也不存在变调。像这样极其单纯的歌曲,也是最最平稳的歌曲,烘托出一副哄孩子安静入睡的和平景象。

浪漫主义作曲家们试图通过艺术歌曲而把音乐和诗歌完美地结合起来。他们以惊人而丰富的感觉创造了极端个性化的世界。在他们创作的那些精密的作品中,包含着大量感人的旋律与和声。

四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发展的原因

艺术歌曲之所以能够发展,是因为有浪漫主义思想和19世纪的时代背景作为基础。

第一,18世纪,歌德、席勒、海涅等浪漫派诗人的大量抒情诗歌,直接促进了艺术歌曲的繁荣。

第二,19世纪前半叶,少许改良的钢琴达到了空前的发展普及,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伴奏媒介。

第三,古典主义音乐逐渐发展为主观的、个性化的音乐,与音乐的表现趋势极其相符。

第四,中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主体,很容易就形成了喜欢音乐的阶层;同时,钢琴的发展和沙龙文化的盛行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主要原因作为背景,才使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里的歌曲和伴奏能与诗歌的内容密切结合,使得提升了艺术高度的艺术歌曲创作形成高潮。

艺术歌曲是诗歌和音乐共同和谐完成的作品,可以把语言难以表现的人类微妙的感觉,以及把音乐难以表现的具体感情,通过音乐或诗歌来加以相互补充和表现,从而成为表现力最具体最强烈的艺术。艺术歌曲如实地验证了歌曲的这种美学可能性。舒伯特等作曲家选择了当时顶尖的抒情诗人们所写的诗歌,用歌曲的形式表现了诗人用语言难以表现的人类根基深处的内心世界的细微活动。

今天,包括19世纪艺术歌曲在内的浪漫主义音乐分明已经成为了过去。但是,由于艺术歌曲是古今一切音乐中最使歌迷们感到亲近的音乐作品,不仅现在的音乐会上还经常演唱,而且依然有越来越多的人对艺术歌曲乐此不疲的欣赏。

参考文献:

[1] 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2] 格劳特:《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3] 修海林、李吉提:《西方音乐的历史与审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 金文子等:《听、学的西洋音乐史》,沈雪堂出版社(韩国),1999年。

浪漫主义艺术崇高的生命价值探求 篇7

“浪漫的”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1]于是,一些奇幻的爱情故事和幻想故事的特点很快就和这个词产生了联系。

“浪漫的”一词出现后,便有了“浪漫主义”这个术语,它最早出现于德国美学家施莱格尔兄弟的《雅典娜神殿》[2],此后“浪漫主义”一词广泛流传。

中国哲学中,存在神秘而清虚、平等而自由的浪漫主义思想。[3]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抒发了作者为了追求理想而誓死不悔的浪漫主义情感。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等作品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懑与不满,渴望自由的浪漫主义情怀等等。

正式提出崇高这一范畴并加以较为系统探讨的人是古罗马的郎吉努斯。他在《论崇高》提出崇高有5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尊严的结构。[4]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崇高的表现不仅需要艺术家的天赋,更需要后天对艺术技巧的把握。

真正明确使用“崇高”一词并把它与优美并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两个基本范畴的便是柏克,她认为的崇高便是“恐惧的东西”,崇高会引起人惊异的情绪,给人以危险恐怖的感觉。

新古典主义者布瓦洛说:“崇高是不可教的,教学方法对此无能为力,崇高与可由诗学确定的规则无关。”[5]他认为崇高并不是学习技巧可以得来的,更重要的则是艺术家自身修养的问题。

二、浪漫主义艺术崇高的生命价值

1、浪漫主义与崇高的联系

浪漫主义既可以指艺术家的创作手法,也可以指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艺术思潮。浪漫主义和崇高都侧重对于形式的表现,但崇高还要求对内容、细节、主题、情感的把握十分到位,这就与浪漫主义作品的精神内涵相契合。

在美的范畴中,崇高是对于形式和内容要求较高的一个范畴,而且它对于作品的艺术意蕴要求甚高。

总的说来,崇高便是浪漫主义作品要努力追求的艺术价值,浪漫主义便是崇高的具体载体,只有通过艺术家创作出优秀的浪漫主义作品,崇高的精神境界才可以由抽象变为具体,由理性变为感性,最后经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最终被欣赏者吸收。

2、浪漫主义艺术崇高的生命价值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序言>》中曾有一句话:“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善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6]这句话中涉及美的三个范畴——丑、优美、崇高,三个范畴依次递进,表现力也越来越强。

在浪漫主义表现型艺术中,也有对于崇高和生命价值的思考。肖邦的众多钢琴曲都带有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其中最具典型《c小调“革命”练习曲》,左手音调的弹奏强弱变换迅速,节奏似狂狼波涛般滚动,右手同时弹奏壮烈的八度和音旋律,铿锵有力,并富有生命力。当自己的祖国岌岌可危之时,肖邦用钢琴曲来表现自己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并且宣告“波兰不会亡”。这种强烈的个人对于祖国命运的关注深刻地道出了艺术家的人格精神,这种精神背后的动力与支撑是国家生命的延续。他的崇高不仅是在音乐艺术上取得的辉煌成就,更深的原因则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喊出自己对祖国的那份宝贵的真情。

中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和艺术家注重内心情绪的宣泄,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的“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国的浪漫主义的生命价值表现通常基于对传统世俗观念的讽刺与厌恶,对理想田园生活的描摹,从而抒发艺术家和作家渴望自由的理想愿望。

三、浪漫主义艺术与崇高精神的生命教育意义

1、浪漫主义艺术的精髓对当下艺术创作的启示

当下艺术创作需要借鉴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运用新方法和手段对作品的内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浪漫主义湖畔派诗人柯勒律治把想象力分为两种,第一位的想象力是一切人类知觉的原动力,因而是我们认识真实世界的基础;第二位的想象力乃是一种艺术创造的能力。[7]

浪漫主义作品中更多的表现自由、生命、抗争的主题思想。比如,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影片《生命之树》通过大儿子杰克的生命展开,穿过其无辜天真的童年到幻灭的成人时代,他力图与他的父亲达成和解。但杰克发现他在现代社会失去了灵魂,他寻觅生命的原初以及意义的答案,拷问信仰的存在。[8]

2、艺术崇高的精神内核对现代艺术教育的启示

当代艺术创作需要吸收崇高精神的内核,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指引艺术创作与艺术传播。艺术创作者需要对美的范畴做全方面的深入学习,把握其精髓。在美的范畴中,崇高是最具生命力的一个范畴,他需要创作者无功利的投入艺术创作之中,最终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投射到艺术形象之中。

现代的艺术教育需要在一定理论修养的基础上无功利的创作,要把对于生命价值的追求作为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同时,要借鉴中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一些经典的创作技法,融入自己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解,最终可以通过艺术表达对生命的那份最纯真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凌继尧,季欣.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学的理论思考[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

[2]凌继尧,季欣.浪漫主义美学与艺术学的理论思考[J]南京.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9)

[3]李玮璇.浅析浪漫主义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D]重庆.重庆大学,2015.05(7)

[4]朱志荣.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5]张娜.后现代视野中的利奥塔崇高美学[D]济南.山东大学,2008.05(11)

[6]王建丽.美与丑的对照——《巴黎圣母院》的人物塑造[J]陕西西安.小说评论,2013.06

[7]杨冬.英美现代诗论的“经文”——从柯勒律治的想象力理论说起[J]吉林长春.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5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篇8

关键词: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艺术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 有强烈的主观性

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 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 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出现了“自我”, 它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浪漫派认为爱情是人最强烈的情感表现之一, 通过它一切生活都在其中。因而爱情便成为浪漫派作家竭力表现的对象, 他们把爱情作为人的内心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来看。同时他们对梦境也有所探索。简·奥斯汀就是这样一位女作家。虽然她从不曾写过气势磅礴、波澜起伏的大社会画面, 也从不曾写过惊人的奇迹或令人企慕的英雄, 所写的都是平常的人, 平常的生活, 但在她局限的社会和人物范围内, 她把诚恳与虚伪、固执与理智、真情与假意种种通常所见的人际关系和人物性格, 用高雅幽默的文体、敏锐机智的口吻、不含假道学的道德精神, 淋漓尽致、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傲慢与偏见》这部社会风俗小说生动且细腻地描绘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封闭的英国乡镇的生活和风土人情。上演了一场爱情风波, 小说围绕5个子女对婚姻不同态度和处理, 反映了作者爱情婚姻观, 她反对仅仅为了金钱和地位而没有爱情的婚姻, 又反对丝毫不顾及门当户对的婚姻, 既不能为金钱而结婚又不能把婚姻当做儿戏。小说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应该说是建立在平等感情交融基础上的爱情。男主人公的傲慢实际上反映他的等级观念和财富悬殊地位。而女主人公的偏见恰恰是维护自己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反映。感情上达西不由自主地追求着伊丽莎白, 门第的显赫和贵族的生活从小培养出的“不要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的傲慢却使他试图用理智去控制感情的缰绳。但是他实在没有办法死挨活撑下去了, 他的感情“再也压制不住了”。于是达西决心要向伊丽莎白求婚。其实, 奥斯汀小说的女主人公都有过从盲目走向自我认识的过程, 偏见的产生和消除都在这个过程里得到表现, 也在这个过程里表现了人物性格各异特征。奥斯汀颇富功底的嘲讽艺术, 使她的作品弥漫着喜剧的气氛。加上奥斯汀善于通过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活动和外在表现, 通过人物不自觉的暴露来表现人物的手法, 使不少人对她大加赞许, 誉之为“散文中的莎士比亚”。

2、浪漫派重视民间文学, 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作

在德国和英国, 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 学习表现手法, 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 大大丰富了文学的表现手法, 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 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 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视野宽广, 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熔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 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 浪漫派对语言方面也作了开掘, 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艺术手法来描写迥异的人物、情节环境, 这一点是区别其他文学的最显著特征, 它根植于理想与现实、伟大与平庸、美好与丑陋的对照

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大师, 他指出:“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陋藏在崇高的背后, 美与恶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5]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用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小说中最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一部。它是浪漫主义小说的范本, 浪漫主义文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作者通过爱丝梅拉达与三个男性的情感纠葛, 揭露了封建教会禁欲主义的虚伪和上层社会的冷酷、残暴、昏庸, 讴歌了下层人民的友爱、勇敢、正直、纯朴品格和情感。雨果用强烈对照和对比手法, 不仅展示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情感, 而且赋予小说的艺术立体感和作品的深邃思想内涵。

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与副主教佛罗洛的对照, 贯串小说始终。这是两种力量, 两个灵魂的搏击。前者是天使, 善的化身, 后者是魔鬼, 是恶的代表。虽然爱丝梅拉达被送上绞刑架, 但善的力量和永恒价值却永留人世, 为人们讴颂;恶不仅是虚伪的, 也是懦弱的, 最终被人们唾弃, 佛罗洛最终下场就是宣告恶的报应。爱丝梅拉达与费比斯的对照, 是两种情感, 两种道德的对照。爱丝梅拉达执著地追求爱情, 临死前还呼唤着费比斯的名字;而费比斯是情场老手, 逢场作戏, 口蜜腹剑, 最终背叛了爱丝梅拉达的爱, 纨绔子弟的丑灵魂暴露无遗。爱丝梅拉达与加西莫多的对照, 是奇美与奇丑的对照, 这不仅是外表或表象的鲜明差异;实质上, 两颗高尚的灵魂碰撞出人类最宝贵的品格、思想和情感的火花, 它们是那么和谐, 那么相映生辉。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和对比, 实践了雨果的浪漫主义美学原则:“丑就在美的旁边, 畸形靠近着优美, 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 美与丑并存, 光明与黑暗相共。”这种对照手法不仅在人物与人物之间运用, 而且也运用在每个人物自身上, 如加西莫多的丑陋外表与金玉之心的对照;费比斯漂亮的外表与肮脏的灵魂的对照。这种人物性格得到精细且生动的描摹。由雨果的作品可以看出,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对后世文学有着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在情节、事件、性格上都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特点, 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视想象为“各种才能之母后”, 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 他们充分发挥想象, 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浪漫派作家与社会现实不相协调产生的精神状态便表现为忧郁, 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 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 这本书包含了日后浪漫派文学将要发展和夸张的一切优点和缺点的萌芽。怀古的幽思, 异国的情调, 自然景色的描绘, 第一人称的叙述, 诗化的散文, 考究的文风, 都使这部篇幅不大的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新纪元。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感到失望时, 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 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我们可以说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是非常复杂的, 所形成的浪漫派的创作倾向更是显而易见, 浪漫派作家们创作倾向是: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 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从民主主义的立场, 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 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酷爱描写中世纪或以往的历史。他们很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 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 主张回归自然。这是浪漫派作家区别于其他流派的不同之处, 正因为创作倾向的与众不同, 才使浪漫派文学在十九世纪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朱维之, 赵灃《外国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

[2]、陈敦.西方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

浪漫的艺术家 篇9

小提琴协奏曲是音乐体裁的一种, 在16世纪指西班牙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17世纪后半期起, 指一种或多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竞奏的器乐套曲;在巴罗克时期, 形成了由多种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称为大协奏曲;而古典乐派时期, 形成了由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一种乐器与乐队竞奏的控协奏曲则称为独奏协奏曲。

二、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思想热潮的兴起和蔓延, 小提琴音乐艺术也步入了发展的繁荣时期, 盛况空前。在此阶段, 小提琴协奏曲作为小提琴音乐艺术全新的表现形式, 发展规模尤为突出, 其曲风种类和作品数量都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形成了鲜明的小提琴音乐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时期, 不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小提琴作曲家, 尽管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背景下, 但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无论是作品结构上还是艺术风格上都截然不同, 充分展现了小提琴音乐艺术的独创性和多元性。由此可见, 在这个时期小提琴音乐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在传统音乐艺术的基点上不断创新、不断升华,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表现风格, 为现代音乐的发展沉淀了经验。

三、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艺术风格的表现形式

(一) 抒情性艺术风格

抒情性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主要特征。在浪漫主义思想热潮的熏陶下, 一些具有独特器乐类型而且情感细腻的音乐逐渐萌发出来, 并在浪漫主义思潮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抒情性艺术风格主要强调抒情这一特性, 脱离了古典主义束缚下的理性追求, 与一般的音乐相比, 要更加注重于情感的抒发与流露, 主要传递的是音乐的情感魅力。19世纪, 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抒情性艺术风格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主题与旋律。作曲家创作音乐作品时, 主要依据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主观感受, 再融入对人民和民族的热爱, 最后抒发个人强烈的内心情感。在这一时期, 抒情性艺术风格完美展现了小提琴协奏曲音乐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艺术情感, 发展达到了巅峰。而后,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解放, 小资产阶段的思想境界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这个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主要表现是和平的、恬静的或伤感的, 这样抒情性艺术风格就更为显著, 主题与旋律的冲撞就更为激烈。

(二) 炫技性艺术风格

炫技性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个性化的体现。在浪漫主义思想热潮下, 小提琴协奏曲音乐艺术为了附和其时代特征, 也充分注重个性解放, 主张个性张扬, 创作了不少具有独特个性风格的音乐作品, 即炫技性艺术风格。作曲家在进行创作时, 在音乐中寄托了自己的心灵感受和个性需求, 使得自我情绪、自我情感在作品中自然地表达与流露, 并传递给大家。另外,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 大家的精神需求也越来越广泛, 因此音乐的享受也顺利成为其中的一种。而且音乐保护制不断变更, 音乐表现形式和场所也不断丰富和扩展, 从早期的宫廷演奏和教堂音乐活动, 逐渐发展成音乐演奏会和出版音乐作品, 使得音乐爱好者的数量迅速增加, 作曲家和演奏家为了得到更多观众的认可与喜爱, 在作品创作与表演中, 以夸张、炫耀的手法不断展示自身精湛的音乐技艺, 一方面能够带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震撼与刺激, 另一方面还促使了炫技性作品和华丽作品的不断出世, 炫技性作品的主要代表有李斯特和帕格尼尼, 华丽作品的主要代表有瓦格纳、柏辽兹、斯特劳斯等。这又形成了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音乐史上的一个新潮流和新风尚。

(三) 民族性艺术风格

民族性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新鲜血液。在欧洲资产阶段民主运动时期, 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潮日益高涨, 运动结束后, 大家的民主与民族意识得到了加强, 希望摆脱外国文化、建立属于自己民族的新思想——新的民族理念、新的民族思想、新的民族文化、新的民族艺术。因此, 与民族解放运动相呼应的民族乐派应运而生, 也就是民族性艺术风格。比如, 作为封建帝国的俄罗斯, 虽然长期落后于西欧国家, 但在这个时期毅然形成了具有俄罗斯民族个性的民族乐派;在政治活动上意大利一直表现得懦弱可欺, 但是在民族解放运动的热潮中, 也建立了传统艺术繁荣的新局面。由此可见, 民族解放运动解放了大家旧思想的同时, 还强化了民主与民族意识。因此作曲家和演奏家也逐渐脱离外国音乐艺术模式的影响, 不断吸收本民族的音乐传统, 不断探讨和研究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不断弘扬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明, 他们以创办音乐学院、歌剧院等形式发展本民族的近代音乐, 极力改变本民族在世界音乐发展史上备受外国民族打压与遏制的尴尬局面。民族乐派的作曲家们在音乐创作中, 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祖国大好河山作为创作来源, 以本民族的传奇民间故事和文学作品作为音乐题材, 创作出能够反映本民族人民生活和国情的音乐佳作, 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希望借此能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上所述, 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辛的历程, 它具有独特性, 又具有多元性, 深受大家的认可和喜爱。通过对于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各类型音乐风格的分析和探讨, 可见其在浪漫主义时期所起到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也为今后对小提琴协奏曲进行进一步研究, 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艺术是高尚的, 音乐是美好的, 二者完美融合都将会是一场难忘的音乐盛况。所以, 小提琴协奏曲仍需要不断创新、不断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丹.浅析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的艺术风格[J].作家, 2012 (4) .

[2]谢聪.浪漫主义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初探[J].北方音乐, 2015 (8) .

浪漫的艺术家 篇10

一、革命与爱情的双线叙事模式

爱情片的叙事模式通常以克服误会、曲折和坎坷等阻力为叙事线索, 最终达到大团圆结局或离散结局。早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早期的“革命小说”中就盛行过“革命+恋爱”的叙事模式。在革命的浪潮中, 英雄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拯救将倾的世界, 与情与义之间进行抉择。爱情与革命、正义与事业与太多的社会政治语义合拍, 不仅满足文艺创作主旋律的思维, 也是读者、观众喜闻乐见的叙事模式。

马克思说:“革命, 难免有分娩时的阵痛”, 爱情, 又何尝不是如此?影片《百年情书》在叙事方式上通过双线交织, 通过叙事线对情与义的抉择进行了阐释和渲染。故事分为两条主线交错进行, 第一条线索描绘了广州起义前夜, 林觉民、林尹民、林文、冯超骧、方声洞、刘元栋等有识青年彻夜未眠, 写下诀别书信以示生者。雨打轩窗, 点点入心入肺, 林觉书和泪写下千古情书《与妻书》, 尔后在黄兴的带领下攻入总督衙门, 焚督署, 擒总督, 该线的高潮在激烈巷战中, 昔日的革命战友一一捐躯, 起义以失败告终, 林觉民也在被捕后慷慨就义。另一条线索则显得细腻感人, 展现了一个童子试便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柔弱书生的成长历程, 父子情、爱情、友情不断交织。尤其是新婚后与妻子陈意映的爱情描绘, “回忆后街之屋, 入门穿廊, 过前后厅, 又三四折, 有小厅, 厅旁一室,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 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吾与 (汝) 并肩携手, 低低切切, 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将原文中的爱情细节展示得真切感人。该线与枪林弹雨、血溅总督府的悲壮场面两相映照, 不仅成全了一个立体丰满、充满人性的林觉民, 也为这一份倾城的爱情注入了充满悲剧感的壮烈和决绝。

爱情与革命的双线交织出缠绵悱恻的爱情绝唱, 革命与爱情的捆绑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也有其内在合理性。革命对爱情进行了升华, 让原本风花雪月的爱情叙事融入了舍身取义的悲壮感;而爱情也柔软了革命, 绕指柔诗化了英雄冢, 把刚烈威猛的气势, 代之以柔情似水般的婉婉道来。

二、古典情致与浪漫情怀相衬的视听语言

观照爱情类型片, 在意象的设置以及视听语言的表现上有着鲜明的特征, 精致唯美的画面, 富有诗意的语言, 尤其是画面的设计使得“唯美画面”在爱情片中成为了“有意味的形式”, 它既有“纯粹的形式”, 也有“丰富的情感”。

在画面场景的处理上, 我们可以看到一贯爱情片中延续的唯美浪漫的风格, 无论是小轩窗正梳妆的神情凝视, 还是赌书泼茶, 书房逗趣的生活情趣, 亦或是离别在即的你侬我依。柔和清丽的色调, 并且应用了许多与浪漫相伴生的场面。如其中一场海边放纸鸢的戏, 用大海的宽博, 来包容爱情的誓言, 也是爱情片常用的手法。

在男女主人公的塑造上, 王柏杰出演的进步学子林觉民敏锐而深情, 对新生活和革命事业满怀热忱;蒋梦婕出演的陈意映婉约富有才情, 骨子里保有新女性的开化和对爱情的忠贞;李雪健饰演的林父精通国学, 对儿严厉又慈爱。三口之家, 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和平衡具有张力。值得称道的是两位青年演员表现得可圈可典, 用青春的写意把“古典”装饰得十分灵动, 无论是“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气场, 还是婉转如水入画的宽厚都传达得十分到位, 虽难免会有青涩之感, 但与青年人的纯粹干净的气质十分契合。

从人物语言上看, 《与妻书》中采用了不少半文言的台词, 如林与陈新婚时, 意映以枣为意与觉民的对话, 不仅衬得女主人公才情风采, 也让两人的新婚生活情致十足;如林觉民和战友们在一起时大声诵读《革命者》中的片段:“革命者, 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 世界之公理也。革命者, 争存争亡过渡时代之要义也。革命者, 顺乎天, 而应乎人者也。革命者, 去腐败而存良善者也……”一句句掷地有声, 将青春热血的革命情怀淋淋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见, 古典台词的应用, 不但没有生疏之感, 反而和影片的风格一拍即合, 或小桥流水般的委婉细腻, 或金鼓齐鸣般的壮怀激烈, 滴血带泪中, 让人潸然泪下。

三、深情与励志的时代投射

爱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和传奇, 是现代人孤独心灵的最后救赎。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一遍遍被光影书写, 重复着人们对纯粹情感的渴求。在传统的爱情片上, 我们可以看到, 影片追求的基本主题一般都是爱情至上, 即用爱情来超越一切社会矛盾和现存的价值观。故事往往被放置在遥远的过去时空, 对纯美爱情的讲述不仅是对传奇的向往, 更是对逝去的纯真年代的追忆缅怀。而当残酷现实中折断了爱情的羽翼, 爱情的面目日益变得百孔千疮时, 银幕上的传奇带着观众重温理想, 回味感动。

从《百年情书》为例我们可以看到, 与传统“好莱坞”爱情片相比, 爱不仅是狭义的“爱情至上”, 而更多地带有深思熟虑后的人生抉择。主演之一李雪健老师所说, 这是一部纪念所有革命者的第一枪。这一枪放得响亮且深情。新锐影人金舸执导的《百年情书》, 没有千骑卷平岗的大场面, 也没有光彩夺目的大明星, 只凭一腔赤诚对百年前的革命者致以最纯粹的敬意和怀念, 这份真情实感, 在时下娱乐至上的创作环境中, 已弥足珍贵。

而目前国内主旋律影片的设计上也更多得加入了柔情似水的爱情载体, 让相濡以沫的两心之情加之以同舟共济的时代信仰。与《百年情书》一样, 文艺气质十足。电影于波云诡秘的革命风潮中再添才子佳人的浪漫风情, 营造出一种细腻唯美的艺术质感来。如信所言, 林觉民在遗书中将对妻子一人的爱转化为对天下人的爱—“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所以敢先汝而死, 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 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在和平安定的今日给了今日之青年以感召。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 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尽管影片交织着血与火的考验以及热血革命意志的表达, 但影片最终留给人唏嘘的东西, 仍然是遗落在《与妻书》字里行间里的那份深情厚意。霍建起曾说过:在生命的过程中, 必然要面对种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的人类“迷思”, 只要我们把人类最古老的爱情化成一份最真诚的“大爱”, 它就会释放出无穷的力量并转化成无边的智慧, 爱情会因此而更加美丽, 人生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

摘要:电影《百年情书》作为献礼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影片, 将镜头瞄向了参与历史事件的个体——林觉民, 把一段波澜壮阔的倾城之恋置身于家国冲突的大背景, 用影像重新诠释了爱情绝唱《与妻书》。相较其他爱情类型电影, 本片既保持了爱情片的类型符号, 也通过对宏观背景的把握在视听语言、时代投射等方面为爱情片的类型增添了一抹血色浪漫。

浪漫故事为艺术品加分 篇11

比翼双飞享盛誉

绘画大师毕加索的艺术成就毋庸置疑。和他的艺术成就同样闻名的是他丰富而浪漫的感情生活。毕加索以其情人为原型的名画《多拉·马拉与猫》,在2006年5月3日纽约的拍卖会上,以9500多万美元的天价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二昂贵的油画作品。在中国的画坛上,张大千和李秋君之间的感情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2008年12月的秋拍中,张大千的《寄李秋君摩诘山图》镜心,以30万港元起拍,成交价达到了43.7万港元。

相比张大千和李秋君,吴湖帆与潘静淑则是有情人终成眷属。吴湖帆和潘静淑两家均为晚清名门望族,吴湖帆是吴大澄之后,潘静淑是潘祖荫的侄女,生长在潘祖荫家中。两人完婚时,潘静淑陪嫁了一大批文玩书画,其中即包括了汤叔雅《梅花双鹊图》的真迹等。因为这幅作品和宋刻《梅花喜神谱》,吴湖帆将其书斋名称为“梅景书屋”,在2007年北京匡时的拍卖会上,汤叔雅的《梅花双鹊图》成交价达到了582.4万元。

在中国的收藏界,著名收藏家张伯驹及其夫人潘素,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特别是在1956年,他们将30年来所收藏的珍品——包括陆机的《平复帖》、杜牧的《张好好诗》、范仲淹的《道服赞》以及黄庭坚《草书》等8幅书法,无偿捐献出来。从目前的拍卖市场上来看,张伯驹和潘素合作的绘画作品并不少见,而且价格也不是很贵,像2006年上拍的一件张伯驹和潘素共同绘制的扇面,成交价为38500元。

夏伊乔是刘海粟的第四任妻子,他们结合在刘海粟人生最低落的时候,之后共同度过了生命最痛苦的文革阶段,但夏伊乔始终无怨无悔地照顾着丈夫,在那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她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家庭。2007年,北京永乐曾经拍卖过一幅刘海粟和夏伊乔在1978年创作的《苍松》立轴,成交价为67200元。

百年好合看点多

在2008年12月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枚17世纪的灰蓝色钻石,拍得1639万英镑(约合2430万美元)的高价,成为世界上拍卖价格最高的钻石。这枚钻石名为维特尔斯巴赫,重35.56克拉,曾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送给女儿马格丽塔-特雷莎的嫁妆。而被人们所熟悉的“翠玉白菜”,原是清朝永和宫的陈设器,相传为光绪的妃子瑾妃的嫁妆之一。自古以来,亲朋好友总会像新人们赠送艺术珍品,以表达希望新人百年好合。

在2007年北京荣宝的秋拍中,齐白石的一幅《荷花鸳鸯》镜心,估价60万至8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140万元。“荷花鸳鸯”是齐白石常见的绘画题材之一,一般也就在50万至80万元之间,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够“鹤立鸡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为齐白石老人赠以门生吴瑞臻以祝贺新婚之作。画面萦绕着一股幸福的气息,一对鸳鸯于大写意荷叶下窃窃私语,两朵怒放的荷花昭示着美好与希望。

不仅是在近现代书画中,古代书画中也有这样的拍品。像2004年上海朵云轩的拍卖中,任伯年的《百年好合》立轴,估价18万至22万元,成交价达到了27.5万元。上面的题识为:“茂珊老弟今年五十,去年吾妹五十,两人百年开一矣。因乞伯年画,祝各得百年。伯年画鹁鸽一对,言两人百年好合也。印以伯年长寿,言两人百年巧合也。奉此缀数十字,祝两百年长寿。吾母曰:可。内兄麓泉茹鲁识于海上点春堂之藏珍楼,时中秋日。”任伯年的这段文字不仅写了绘画的初衷,也使得藏家对于作品本身更放心了。

如果说请名家为新人作画需要很大面子的话,那么请名人为新人结婚时题写贺词还是比较方便的。在2008年12月京城的拍卖会上,于右任、张道藩为广良先生、英子女士婚礼撰写的“祥开百世”和“并蒂生辉”,估价10000至20000元,成交价则达到了44800元。在2007年中贸圣佳的拍卖会上,宋文治为一对新婚夫妇撰写的行书“百年好合”镜心,成交价达到了2200元。

浪漫的艺术家 篇12

1.An introduction to romance

In order to acquir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istic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 upon early English novel,it is necessary to give a brief account of romance.

A.Definition of romance

Romance is the most prevailing kind of literature form in feudalEngland."It was a long composition in verse,sometimes in prose,describing the life and adventure of a noble hero (Liu,2007,p.8)."As Chen Jia states that"Romances,alliterative and metrical,constitute the bulk of the literary works in England in the three centuries after 1066 (1982,p.33)."Based on these two similar definitions of romance,generally speaking,the central character of romance was the knight,a man of noble birth skilled in the use of weapons.The major theme of loyalty to king and lord was repeatedly emphasized in romance,and usually emphasized the chivalric love of the Middle Ages in Europe.

B.Romance in Middle Ages and Renaissance period

Romance was born in the Middle Ages of Europe and wonpeople’s taste immediately.In the Middle Ages,romance was usually written to the noble men,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common people.Most of the early middle Age romances depict an antique story in the guise of poetry.At the very beginning,romance appears in a verse form with obvious features of poetry,but the conversion from verse romance to prose romance has produced a revolutionary effect on the creation of romances,which paves the way for the coming of early English novel.Anyway,the invention of romances is a transitional literature form from narrative poetry to early English novel,and the contribution made by romances to the coming of English novel is,without doubt,very unique (Jiang,2005,p.18).In a word,the Middle Age romances are prelude of English novel,and we could hardly acquire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English novel without some knowledge of romance (Gao,2003,p.14).

If we say the Middle Age romances are more like poetry,thenthe romances produced in Renaissance period are actually the infants of early English novel.

During the period of Renaissance of England,English romancesget a considerable progress,and hold a large number of readers.To name some of the best works,we have George Gascoigne's The Adventures of Master F.J.Robert Greene’s Pandosto,Philip Sydney's Arcadia.These works best exemplify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s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and further mold the shape of early English novel.

Ⅱ.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

To some extent,we could state that romances provide us withan artistic model early English novel (Hou,2005,p.22).These general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early English novel.As Li Weiping states,there are generally five major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nglish romances (2003,p.30).They are as following:

Romances are inclined to present chivalric spirit and romanticlove,trying to make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se two.

Romances have a relatively free narrative form,which clearlyreveal the artistic taste and ideas of early writers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ing the ways of writing narrative essays.

Apparently,romances display artistic traces of poetry left uponthem,and rhetorical devices of poetry were frequently employed in romances which actually were based on narrative essay.

Romances were written from a relatively mature,sensitive,philosophical and civilized point of view,so they were favored by upper class intellectuals.

Early romances have already shown a sense of realism in theircontents.

Besides,there are still other subtl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reflected in romances.For instance,the real description of natural surroundings,the psychological portrayal of characters,the relatively neat organization of plots,the sense of moral education,and the universal value of goodness,etc.As a matter of fact,the abov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 paved a way for early English writers to exploit a new form of literature which immediately won the taste among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that is,the birth of early English novel.

Ⅲ.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English novel

The influences of romance upon early English novel areapparent to us,because the artistic similarities between romance and early English novel can never be ignored.Actually,early English novels always show traces of these influences clearly or subtly.

Stylistically speaking,romances often describe a hero whoexperienced lots of adventures in a remote past or somewhere unknown to us.This kind of work can easily arouse reader's interest as much as possible.Coincidentally,Early English novels are inclined to place its hero in a remote environment and envelop him in a series of adventures as well.Daniel Defoe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forerunner of English novel,and his work may best show us the races of romances left on early English novel.Defoe's masterpiece Robinson Crusoe tells us a seemingly realistic story in an autobiographic form.But in nature,Defoe uses his vast imagination to create a hero who has survived in a remote island for several years.Defoe uses his imagination to create a romantic story to reveal the spirit of the rising bourgeois class.

Thematically speaking,most of the romances extol for man's right to pursue happiness and deserved rights,which propose a contest against the religious doctrine that regard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as a kind of human deterioration.In Defoe's masterpiece,Robinson Crusoe,Robinson was born in a family of an old English gentle man who wants his son Robinson to become a lawyer,yet Robinson has set his mind on becoming a sailor.Here,Robinson's pursuit of happiness and freedom in right overshadow the senior man's order,which is a kind of rebellion against power.

The psychological painting in early English novel comes has itsorigins in romances.Romances depict the psychological world of its characters for the first time (Gao,2003,p.5).This kind writing style affect early English novel greatly.In the work of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Gawain is painted as a chivalric knight journeyed to meet a sever fighting.Although Gawain is not a real man,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him is still presented vividly and analyzed as Sir Gawain encounters one strange event after another (Chen,1982,p.38).Well,in Pamela,or,Virtue Rewarded,written by Samuel Richardson and Tom Jones,written by Fielding's,the psychological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are frequently presented.

Realistic description in early English novel also has somethingto do with romances.As (Jiang,2005,p.19) States that though romances are more romantic,fictional and chivalric,yet there are still realistic factors rooted in them.In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Sir Gawain is an imagined hero who experienced various adventures to challenge the Green Knight.Though many scenes in the story are fabricated,yet the elaborate descriptions of the seasons as well as the places and things witnessed by the hero in the course of his adventure are real reflection of nature (Chen,1982,p.38).It is a sort of realistic presentation of environment.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English novel show its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romances.But we should bear in mind that romance is still different from novel in many ways,and it is improper to mix these two literature genres.One thing needs our attention is that romance is a Middle Age literary product which opens the door for diverse flourishing of English literature genres,especially English novel.

Conclusion

Romance does lose its popularity among people's readingflavor,but the abundant literary heritages left by romance are definitely a body of legacies for literature.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romance merit our focus if we want to get more knowledge about the birth of English novel.

摘要:英文小说的产生包含了各种复杂的因素,诸如古代希腊文,罗马神话,浪漫主义以及其他复杂的社会因素。在这些因素当中,浪漫主义对英文小说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旨在分析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对早期英文小说的影响。

关键词:浪漫主义,艺术特点,影响,早期的英文小说

参考文献

[1]、陈嘉.英国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3-39.

[2]、高继海.英国小说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15.

[3]、侯维瑞.李维屏.英国小说史(上)[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5:18-35.

[4]、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18-22.

[5]、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2-30.

[6]、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8-10.

[7]、左金梅.张德玉.英国文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17-20.

上一篇:应急救援公司下一篇:运行检修新模式